2023年古詩詞鑒賞 經典古詩賞析(實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1 17:46:08
2023年古詩詞鑒賞 經典古詩賞析(實用8篇)
時間:2023-12-11 17:46:08     小編:翰墨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古詩詞鑒賞篇一

舒亶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舒亶詞作鑒賞

這是一首惜別詞。作者詞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勸住對方的眼淚,這種抒寫傷離恨別心緒的表現手法,與宋詞中寫離別時常見的纏綿悱惻、肝腸痛斷、難舍難分的情狀有所不同。

這首詞從送別寫起。捶鼓,猶言敲鼓,是開船的信號。船家已擊鼓催行,而這一邊卻樓上把盞勸酒。催,見時間之難以再延。留,見送行人之殷勤留戀。一催一留,就把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來了,并且?guī)尤?。去住若為情,即由首二句直接逼出,欲去不忍,欲住不能,何以為情?這一問見別離之極度苦人。西江潮欲平的好處于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由前面擊鼓催客、高樓把酒的場面推出一個江潮漲平的遼闊場景。句中的欲字包含了一個時間推進過程,說明話別時間頗長,而江潮已漸漸漲滿,到了船家趁潮水開航的時候了。

古詩詞鑒賞篇二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的共寫下兩首《移居》詩,寫于義熙五年(公元409年)。義熙四年,陶淵明在上京的居所失火,陶淵明只得棲身船上;一年多以后,移居到潯陽郊外的南村,寫下了這兩首詩。他借移居之樂來表達自己樸素的人生理想。

這一首主要表現得是良友過從談論之樂。首先,陶淵明寫道了移居的理由:不是出于迷信的原因,為了挑風水,而是因為那里有很多心地質樸的朋友,很樂意和他們朝夕相處。而且,這次移居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很早就有打算的,從“懷此頗有年”中不難看出。詩的后半部分則寫實對移居后生活的描寫,集中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作為一個隱士,陶淵明的物質條件并不好,他對自己新居的描述是“取足弊床席”,簡陋之極;但同時,他的精神生活是非常豐富的,“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對于一個文人來說,能夠這樣,夫復何求?這里,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坦蕩的襟懷,不言高而品格自高,不言逸而風神自逸。

古詩詞鑒賞篇三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于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古詩詞鑒賞篇四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閑:平常、輕易?!暗乳e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皩し肌保词菍ひ捗篮玫拇壕?,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暗乳e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訪”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叭f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fā)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古詩詞鑒賞篇五

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2.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于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于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這一評論是恰當的。

古詩詞鑒賞篇六

>中秋節(jié)的風俗有哪些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jié)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不過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幾乎是每個地方都要有的。

祭月,先秦已有此神祭祀活動,稱為“夜明”或“夕月”。是中國炎黃子孫的重要團圓節(jié)日之一。在廣東地區(qū),人們有著在八月十五晚上祭拜月娘的習俗。

賞月,早在魏晉初期民間便有了賞月活動,唐朝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到了宋朝,夜市還會通宵營業(yè),游人絡繹不絕,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jié)日,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

拜月,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宋代以后開始流行,至于具體的儀式,一般是到了農歷八月十五晚上,人們在家里或者戶外擺上“月神”牌位,然后放好瓜果梨桃、月餅等供品,然后進行叩拜,祈求福佑。

觀潮,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吃月餅,中秋節(jié)節(jié)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征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jié)所食。據說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后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

除了這些有些地方還有賞桂花,喝桂花酒,燃燈,猜謎,燒塔玩兔爺等。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jié)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方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jié)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后,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于門口,以示慶祝。

相比于南方北方偏重親人團聚,戶外活動較少,可能因為天氣的原因南方戶外活動比較多。但總體來說南北差異不大,都是要團團圓圓,期盼美好的生活。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于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起義與發(fā)明月餅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古詩詞鑒賞篇七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洞阂瓜灿辍诽?杜甫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唐?杜甫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兜歉摺诽?杜甫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稐鳂蛞共础诽?張繼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唐?柳宗元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唐?劉禹錫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已亥雜詩》清?龔自珍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絕句》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堵暵暵匪?李清照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宋?李清照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宋?李清照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渡綀@小梅》宋?林逋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队紊轿鞔濉匪?陸游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沈園》宋?陸游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初霽》宋?陸游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詠梅》宋?陸游

古詩詞鑒賞篇八

>中秋節(jié)古詩賞析經典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2、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3、《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4、《中秋月》

唐-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guī)。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5、《中秋待月》

唐-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6、《舟次中秋》

明-張煌言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7、《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8、《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9、《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

睡眼朦朧,恍若夢中。

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10、《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宋-文天祥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879785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