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神奇的手掌畫教案(實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9 08:41:05
最新神奇的手掌畫教案(實用15篇)
時間:2023-12-19 08:41:05     小編:文軒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一

我家有一個手機座,是爸爸的好朋友送給媽媽的。它的樣子像水晶鞋,晶瑩透明、光彩奪目、做工精致,可愛極了。

它的里面裝著三顆紅辣椒和許多的水,辣椒在水里蕩來蕩去,露出一串串漂亮的水珠。只要把手機放在水晶鞋上,用其它的手機打來,鈴聲一響,水晶鞋上的燈就會自然亮起來,隨著手機優(yōu)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即使把手機拿起來,它的燈都還會亮幾秒鐘,我覺得它好神奇呀!

我長大了一定要當個研究專家,好去研究這些有趣的問題。

我真喜歡這個手機座呀!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二

1、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了解納米的有關知識。

2、體會深入淺出地介紹科學知識的方法。

3、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觀念。

抓住關鍵語句,把握說明重點。

一,導入

二、課題解讀:

文章題為《神奇的納米》,是一篇介紹納米和納米技術的文章,突出的是納米的神奇。(作者以大膽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納米技術的神奇,展示出納米技術在應用上的美好前景。文章的內(nèi)容重點突出“神奇”,什么叫“神奇”?詞典上解釋為特別高超和出奇。那么納米技術能稱得上“神奇”嗎?作者大膽的想象描述了未來的外科手術和生活中種種神奇的現(xiàn)象,外科手術居然不用手術刀,不流血,病人動手術不再有疼痛,這是不是“神奇”?紗窗會根據(jù)人的需要自動送入新鮮的空氣,杯子掉在地上不但不壞而且還會蹦起來,讓人們撿時不彎腰,電視機可以印在墻上,這是不是“神奇”?作者舉出實例并加以形象的描述,用事實來體現(xiàn)“神奇”,確實讓人認識到了納米技術在研究應用上的價值。)

三、內(nèi)容講解:

文章主要講了下面幾個問題:

(1)什么是納米?

(2)什么是納米技術?

(3)它的神奇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4)納米技術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有什么好處?

文章可以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11段):以外科手術為例,展示納米醫(yī)學技術的神奇功能,這一部分寫得最為生動形象,大有先聲奪人之勢,篇幅也最長,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1—3段):作者是以常規(guī)外科手術的情景作鋪墊,指出其流血、疼痛,恢復緩慢的弊端,并提出了不用麻醉劑,沒有手術刀等條件下,如何進行切除腦垂體瘤的問題。

第二層(4—8段):描寫用納米醫(yī)學技術切除腦垂體瘤的手術情景,突出了手術的舒適,簡便安全以及良好效果。

第三層(9—11段):交代“不流血外科手術”的進行原理及不流血、無疼痛、痊愈快的神奇功能,主要內(nèi)容是介紹納米機器人的工作過程。

第二部分(12—14段):由納米機器人引出對納米,納米技術等知識的解說。這一部分是知識性最強的部分,是全文的基礎和核心。

第三部分(15—17段):列舉外科手術之外的種種例子,展望納米技術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延伸和拓展。

第四部分(18段):總結全文,作者分析了納米科學發(fā)展的狀況,預測納米時代到來“只有幾年之遙”,并提出“納米技術”才真正是徹底改變?nèi)祟惿詈退枷氲淖罹邲_擊力的“科技”。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喜歡以音樂方式所描述的童話——《洛列萊》、《魔法師的弟子》和《黃鶴的故事》。樂于主動了解其創(chuàng)作過程、文化背景及表現(xiàn)形式。知道法國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敘述的口吻、平靜的呼吸、有表情地齊唱或獨唱《洛列萊》。能運用不完全小節(jié)的知識劃分樂句,標記換氣記號。

3、聆聽《魔法師的弟子》、《黃鶴的故事》。能聽辨《魔法師的弟子》、《黃鶴的故事》的主題及主奏樂器的音色與在音樂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據(jù)《三個小和尚》的故事,集體創(chuàng)編表演,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承擔任務。

教學重、難點:

1、用正確的發(fā)音方法和略帶憂傷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聽樂曲,能聽辨主題音樂及音色。

3、創(chuàng)編音樂短劇。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學生自由說說自己所喜歡的古希臘神話人物。

2、導入新課。

二、教授新課

1、播放歌曲《洛列萊》,學生初聽,感受歌曲帶給大家安靜、略帶憂傷的情緒。

2、簡介歌曲的背景資料: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動人的傳說:音樂之神阿波羅的兒子奧爾菲斯,他美麗的歌聲能使猛獸俯首、頑石讓路。一次,他率船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兩座浮動的巖礁。多少年來,這巖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聲誘惑來往船只上的'船員,使他們不由自主地尋聲而去,結果船撞在巖礁上粉身碎骨,人也隨船葬身海底。奧爾菲斯知道這個危險,當歌聲剛一傳來,他便用棉球堵住了船員們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讓人們捆綁在桅桿上,使之無法尋聲而去。奧爾菲斯彈著里拉琴,高聲歌唱,終于帶船隊闖過了險境。

3、讓學生跟著音樂默唱歌譜。

4、跟老師的伴奏輕聲哼唱歌譜。

5、自己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6、跟著音樂輕聲哼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師指導

8、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9、自學歌曲的第二、三段。

10、師生討論歌曲的演唱情緒。

11、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樂活動

四、老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歌曲《洛列萊》

二、欣賞《魔法師的弟子》

1、簡介樂曲背景資料

2、初聽音樂,讓學生對樂曲有大概的認識。

3、分部分欣賞:

(1)第一部分,讓學生跟著音樂想像魔法師施法的情景。

(2)第二部分,學生演唱弟子命令掃把拎水的主題音樂。

(3)第三部分,聽出是用了哪些樂器演奏的。

4、讓學生講講聽后的感想。

三、老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欣賞《黃鶴的故事》

1、初聽,想像講了一個有關黃鶴的什么故事。

2、老師簡介樂曲背景資料

3、學生自己自由交流聽后感受

二、學習交響詩的知識:

1、講解交響詩的含義:

按照文字、繪畫、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構思創(chuàng)作的一種大型管弦樂曲。她是標題音樂的主要體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鳴曲式、變奏曲式等單樂章曲式。結構較自由。文學性的交響詩也稱為音詩;以童話故事為題材的交響詩有時稱為交響童話。

2、結合《黃鶴的故事》進一步解釋交響詩。

三、老師小結。

第四課時

一、觀看《三個和尚》的動畫片,讓學生說說你對這三個和尚的評論

二、集體創(chuàng)編《三個小和尚》音樂劇所需要的節(jié)奏

1、挑水的節(jié)奏

2、抬水的節(jié)奏

3、沒水吃的節(jié)奏

4、念經(jīng)的節(jié)奏

三、自由搭配,把以上的節(jié)奏組合在一起,為《三個小和尚》創(chuàng)編音樂劇

四、分組展示、評價.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概括課文內(nèi)容。

2.理解本課生動的描寫和恰當?shù)谋扔鞯淖饔谩?/p>

3.篩選本文作者的基本觀點,準確迅速地辨析本課主要內(nèi)容。

4.了解有關極光的知識和科學小品的寫法。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與寫法。

教學難點:準確把握并辨析語句表達的信息。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段落閱讀教學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隨著科學的迅猛發(fā)展,人類對變幻莫測的自然現(xiàn)象,從無知到有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以極光而言,它本是南北極地區(qū)特有的一種大氣發(fā)光現(xiàn)象,它在東西方神話里都留下了美麗的身影??茖W發(fā)展到今天,使人們能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極光,并能對它作出科學的解釋?!渡衿娴臉O光》就是對極光作出理性的解釋的一篇科學小品。

二.內(nèi)容介紹:

本文以“古老的深化傳說”、“極光一瞥”、“極光的來龍去脈”三個部分,從表象到實質(zhì)加以全面的介紹,使讀者了解激光。文章首先列舉了有關極光的東西方傳說。說明極光存在的悠久歷史和地域,再詮釋極光的`定義,介紹極光的性質(zhì)。再在“極光一瞥”中以“極光被視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引出極光區(qū)、極蓋區(qū)及極光的多姿多彩、變化萬千的介紹,以“即使有生花妙筆也難述說極光的神采、氣勢、秉性脾氣于萬一”總結出極光“神奇”的外形。“極光的來龍去脈”則是由表及里介紹極光的物理性,形成的條件、原理及“極光也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解開的謎”收束全文,是讀者理性地認識、了解極光。

本文在說明中融入了很多生動的描寫和恰當?shù)谋扔?,避免了說明的枯燥,使文章通俗易懂。

三.預習診查:

1.下列詞語書寫錯誤最少的一項是()

a搖曳不定如煙似霧語結詞窮盾辭

b浩月當空身懷六甲一彎秋水耀班

c名副其實遼闊無垠眾說粉紜星殞

d五采繽紛秉心脾氣令人心醉榮繞

2.下列術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從遙遠的太空向地球望去,會見到圍繞地球磁極存在一個閃閃發(fā)光的光環(huán),這個環(huán)就叫做極光卵。

b極光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緯度67度附近的兩個環(huán)帶狀區(qū)域內(nèi),分別稱作為南極光區(qū)和北極光區(qū)。

c在極光卵包圍的內(nèi)部區(qū)域以外,通常叫做極蓋區(qū)。

d地磁場分布在地球周圍,被太陽風包裹著,形成一個棒槌狀的腔體,它的科學名稱叫做磁層。

3.給下列各組詞語中畫線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俯瞰(han)黑qq(xu)軒轅(xuanyuan)蚩尤(zhiyou)

b了(liao)望極光幔(man)穹隆(qionglong)秉(cheng)性

c貯(chu)存棒槌(chui)狀調(diào)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五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新字、詞;

2、了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知識;

3、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了解納米有關知識;

4、培養(yǎng)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查字、詞典等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體體現(xiàn);

3、體會深入淺出地介紹科學知識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領會納米的神奇所在,培養(yǎng)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

2、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觀念;

3、有科學依據(jù)的大膽想象,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1、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了解納米有關知識;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體體現(xiàn);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2、有科學依據(jù)的大膽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自制課件

一、激趣導入

(把學生由神奇的神話世界領進神奇的科學世界)

多媒體播放《西游記》影片中孫悟空變化成一只小蟲隨鐵扇公主喝茶時,進入了鐵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讓學生觀看《西游記》片段,然后請學生把看到的內(nèi)容講給大家聽,并談談感受。

歸納、總結:這是神奇的神話,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還有比這神話更神奇的多媒體展示圖片[中國科學家研制的納米機器人在人體血管中巡游,這機器人長約3毫米],這種機器人能自我復制,能殺滅人體內(nèi)的有害病……]這樣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機器人,它就是應用納米材料并運用納米技術制造的納米機器人,今天我就與大家共同走進《神奇的納米》,多媒體出示標題,神奇的納米。

提問:(多媒體展示)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你有什么疑問,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什么是納米,納米的神奇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等)

二、(一)閱讀探究(1)

快速瀏覽課文,篩選出下列信息:

什么叫納米

什么叫納米技術

什么叫納米機器人

閱讀匯報(1)學生自由回答

歸納小結:

納米:又稱毫微米,是一種長度計量單位,1納米等于十億分之一米。

納米技術:指的是0.1納米到幾百納米的尺度范圍內(nèi)對原子、分子進行觀察和加工的技術。

納米機器人:是在納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機器人。

(二)理解概念,感受“神奇”(多媒體出示標題)

以上三個概念,它的內(nèi)涵我們是不是都掌握了呢?分別談談你對這三個概念的理解。

1、學生自由發(fā)言,理解概念“納米”,教師補充,請學生計算:人的一根頭發(fā)直徑約0.6毫米,它有多少納米,約60萬納米),感受納米這個長度單位本身的微小。

2、理解“納米技術”,納米技術指的是0、1納米到幾百納米的尺度范圍內(nèi)的原子、分子進行觀察、操縱和加工的技術。

(由于學生的知識局限,不知道分子、原子的微小,我列舉初三化學課本上的一個例子來說明:一滴水(約20滴水為一毫升)所含的水分子的個數(shù)大約有1.67×1024個,即10億人同時一個一個地數(shù),每分鐘數(shù)100個,日夜不停地數(shù),要數(shù)3萬多年,才能數(shù)完一滴水的水分子,從而說明分子的微小,體會納米技術的精細之極,感受納米技術的神奇。

多媒體展示[ibm]圖片,并加以說明。

三、閱讀探究(二)

1、大聲自由朗讀課文,一邊勾畫出納米神奇的具體體現(xiàn);

2、小組交流;

3、匯報探究結果(多媒體出示,閱讀匯報2)

歸納小結:并板書

四、拓展延伸

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神奇(多媒體展示標題)

開動思維,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運用納米材料和技術來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些物品,并作簡介介紹。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表揚鼓勵。

五、納米情報站,展示神奇

六、科海沖浪,搜羅神奇(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和同學們一起科海遨游,領略了納米的神奇,體驗了閱讀的快樂,大家還想了解有關納米科技的最新進展嗎?請以四人為一小組,查閱報刊、雜志,或上互聯(lián)網(wǎng)查閱資料,每一個小組辦一份以納米科技為主要內(nèi)容的手抄報。

七、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教育思想,激發(fā)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注重了課內(nèi)與課外的聯(lián)系,使學生學到了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還有未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六

教學思考:

1.教學第一環(huán)節(jié)激趣。目的三個。一喚醒舊知,新舊建立聯(lián)系;二創(chuàng)設陌生感,激發(fā)探究欲望;三為精讀教學做好鋪墊。

2.掃除障礙,整體感知。重實踐(學生自主學習);重生成(教師相機檢查和糾偏提升)

3.精讀感知。重理趣。說明文特色何在?要點和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說明方法使用適合才是最好,不同閱讀對象,采用不同說明方法。

4.識字寫字。重規(guī)律,教師點撥,學生實踐。

教學內(nèi)容:

1.讀準7個三類和3個二類生字詞的讀音,理解克隆、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壓條、嫁接、瀕危、瀕臨等詞語的意思,以及“制造”、“配件”、“裝配”在語境中意思。

2.課文內(nèi)容的概括與劃分。

3.體會“克隆”的奇妙。

4.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

5.課文的說明順序。

6.課文中說明方法的運用。仿寫。

教學目標:

1.讀準7個三類和3個二類生字詞的讀音,理解克隆、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壓條、嫁接、瀕危、瀕臨等詞語的意思,以及“制造”、“配件”、“裝配”在語境中意思。

2.通過自讀文本了解克隆的奇妙、自然界的植物、單細胞微生物和高等動物的克隆現(xiàn)象及克隆的、發(fā)展、成就、意義及前景。

3.掌握說明文的一般特點和常用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收集與克隆技術相關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板書“克隆”,教學生字“隆”,提醒注意“生”上的有一小短橫。

提問:通過預習你了解了有關課文的哪些知識?

(“克隆”對于孩子們來說是一新鮮的詞,課前引導學生多渠道收集有關資料,不僅能拓展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是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課前交流,一是展示學生課前所獲,相互補充,增大信息量,更是增強自主探究的自信與興趣。)

2.板書“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克隆有何神奇之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字音。

2.討論課文內(nèi)容及條理。

3.交流。

(1)指名讀課文,隨文正音和理解詞語意思,說一說每一小節(jié)的大致內(nèi)容。

(2)指名給課文分段,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

(3)歸納小結: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

三、進入文本,歸納方法。

1.默讀1、2兩小節(jié),思考:什么叫克隆?

2.交流。

3.整理說明方法:這兩小節(jié)運用怎樣的說明方法介紹了克隆的相關知識的?

(1)舉例子:悟空拔一把毫毛能變出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2)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jīng)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緊扣說明方法,通過自讀了解克隆的定義,理解“舉例子”“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四、寫字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說過《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常常在危急時刻拔下自己的一把毫毛,然后吹一口氣,就難變出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悟空。悟空的這個本領用今天的科學名詞來講,就是他能快速地克隆自己。(由上節(jié)課內(nèi)容引入,學生能很快進入角色。)

2.什么是克隆,誰能用書中的話來回答。

3.這節(jié)我們繼續(xù)來感受這“神奇的克隆”。

二、研讀事例。

1.為了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克隆,課文特別舉了幾個例子,分別是植物、單細胞生物、高等動物。

2.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閱讀第3-5自然段,待會請幾位同學來為我們介紹。

3.首先,來看植物。誰來為我們介紹一下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領?

4.除了文中介紹的這些植物外,你還知道其他先天會克隆的植物嗎?交流。

5.學著第三小節(jié),仿寫一段介紹一些植物的先天克隆本領。交流,注意說明方法的運用。(架設文本與生活之間的橋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對植物克隆有更深的了解。仿寫,不僅能學習說明方法的運用對植物克隆介紹的益處,更是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過渡:那單細胞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課文舉了什么實例?

1.學生朗讀第四小節(jié)。

2.多媒體圖片展示,感受微生物界的克隆本領及其世界的神奇。

過渡:一些植物和單細胞微生物具備先天的克隆本領,但高等動物卻不一樣,他們的克隆相對更難,科學家們幾經(jīng)研究才有所成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1.指名朗讀第5小節(jié)。

2.學生補充介紹克隆羊的資料信息。

3.多媒體展示近年來在高等動物上的研究成果。(引導學生比較朗讀,體會克隆的神奇,明確說明方法。多媒體適時的展示拓展了學生對克隆知識的了解。學生自主收集資料,課上適時展示,不僅同學們的知識面,更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三、感受神奇。

1.既然科學家們花費了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為我們?nèi)祟惿鐣砹耸裁茨?(巧設疑問,能夠很好地引入文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當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閱讀,探索很重要。交流時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的理解,同時也要注意引導積極正面的價值觀。)

2.自由閱讀課文第6-8自然段。

想想你對哪部分內(nèi)容最感興趣或你有哪些自己的看法,邊讀邊在書上做筆記。

3.交流、探討。

4.多媒體展示克隆技術在醫(yī)學、農(nóng)業(yè)等方面的卓有成效的例子。

四、展望前景

過渡:文中只列舉了現(xiàn)在已知的一些克隆技術,但是關于克隆,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nèi)ヌ剿?,它的魅力是誘人的,它的前景是無限廣闊的。

1.寫話: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注意我們克隆的對象是生命體。)

2.交流。(利用語言的空白處,促進學生思維發(fā)散,走出文本。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有助于理解“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鼓勵學生天馬行空,但要注重學生思想正能量的傳遞。)

五、借鑒寫法

1.總結課文:課文寫了什么?按照什么順序?qū)懙?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2.這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再讀課文,體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如何把克隆的神奇介紹給讀者的。

4.課后作業(yè):用學到的說明方法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事物。

(點出說明方法,讓學生不僅明白文章好在哪里,而且懂得寫好文章的方法,從而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讀寫結合。)

教學思考:為了幫助我們弄清克隆是怎么回事,作者采用了兩種不同的說明方法。一種較為形象,一讀就明白,也容易記住。一種是科學定義,更為準確。兩種說明方法各有所長,可以根據(jù)寫作目的和讀者靈活使用。我認為這類課文,說明方法的滲透與知識傳輸變重,而不能把把它當做一般的科學作品解讀。

本文重點在于體會“克隆”的含義及神奇。課前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資料收集,以拓寬學生知識面從而便于理解課文。通過自讀、多媒體展示了解克隆的定義,自然界的植物、單細胞微生物和高等動物的克隆現(xiàn)象及克隆的、發(fā)展、成就、意義及前景。師生互動,理解說明文的一般特點和常用方法。仿寫,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七

學習目標:

1.了解生活中處處有色素。

2.讓孩子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色素只溶于水、不溶于牛奶的特點。

3.體驗與同伴一起動手探究的樂趣。

學生情況:神奇的大自然,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植物,也隱藏了各種顏色的染料,當幼兒在草地上打滾,會發(fā)現(xiàn)衣服染上了小草的'綠色,吃火龍果時,小手會變成紫色……,這些都引來孩子的陣陣歡呼和探究的眼神。而一年級學生對自然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對周圍的事物總是想著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這些都是人類探究世界本能的觀察行為。

探究任務:通過牛奶跳舞家和制作熔巖燈,讓孩子從實驗合作探究中發(fā)現(xiàn)色素只溶于水、不溶于牛奶的特點,體驗與同伴一起動手探究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色素

(出示圖片)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這些食物會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嗎?

小結:正是因為食用色素的存在,使得食物有了各種各樣的顏色。

二、實驗操作,感知色素的特點

(一)牛奶跳舞家

實驗方法:將不同顏色的色素滴入裝有牛奶的盤子里,再用棉簽蘸一些洗潔精,將其接觸到牛奶中央色素集中的地方。

小結:

1.牛奶可溶于水,不溶于牛奶。

2.牛奶中的脂肪和洗潔精中的活性因子會發(fā)生反應,從而破壞了牛奶的表面張力。

(二)制作熔巖燈

實驗方法:在瓶子里裝好比例為3:1的水和油,再倒入色素,將瓶子放在手電筒上,最后放入泡騰片。

小結:

1.水油不相溶,密度大的液體沉在下面,密度小的物體飄在上面。

2.沸騰片和水反應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小氣泡。

三、回顧總結,反思評價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呢?

學習資源:科學實驗室,教學一體機

評價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難點突出,教學目標貫穿整個課堂,通過一系列實驗探究,具有較高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目標達成度,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八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白話文的小編為您帶來的《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3篇】,如果對您有一些參考與幫助,請分享給最好的朋友。

這是蘇教版第十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介紹克隆的說明文。全文圍繞“神奇”一詞向讀者介紹了克隆的含義、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克隆技術造福人類及克隆技術的莊誘人前景。文中舉例豐富,采用巧妙、有趣的語言材料說明克隆的神奇,因此,在教學中,可抓住課文的介紹順序、語言材料、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及克隆的神奇、意義及發(fā)展。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隨課文學習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讀準多音字“率”及理解字義,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3、了解克隆的含義,通過朗讀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qū)別。

朗讀——感悟——拓展

通過品讀具體語言材料,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產(chǎn)生科學求知欲望。

解克隆的含義,通過朗讀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qū)別。

通過品讀具體語言材料,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產(chǎn)生科學求知欲望。

1、出示課題,指導寫好“隆”字,注意“生”字上面有一橫。齊讀課題。

2、學生質(zhì)疑課題。

1、提出朗讀要求。

2、學生讀文。

3、檢查:多音字“率”及理解字義,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克隆的?

5、解決問題,理清課文脈絡,歸納段落大意。

1、問題導入:什么叫克?。靠焖倌x1-4自然段后說說。

2、學生回答。

3、過渡:課文又是怎樣一層層的向我們介紹克隆的含義的呢?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5、指讀第二自然段,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qū)別。板書:有性與無性繁殖

7、讀第四自然段,了解什么是低等生物及其如何克隆。板書:單細胞

8、小結。

朗讀課文及查閱克隆技術相關資料。

神奇的克隆

以孫悟空為例

有性與無性繁殖

克隆的含義植物的壓條、嫁接

單細胞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七課《神奇的克隆》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關生命科學的知識短文。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全文共九個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紹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二自然段以動物的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單細胞生物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五自然段介紹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紹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第九自然段寫克隆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

文章內(nèi)容淺顯,脈絡清楚,我們可以在學生在學習生字詞之后,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理解說明性文章的一般特點和說明方法。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識與能力)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知識與能力)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知識與能力),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過程與方法):學習生字詞——反復閱讀——感知內(nèi)容——理解說明方法。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

通過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感。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板書課題,教學課題中的生字“隆”,提醒學生重視“生”上的“一”。問:什么是克隆?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讀全文,你們從課題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講什么?有什么疑問?(學生質(zhì)疑)

3、再板書“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讀課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板書課題時隨文識字,指導學生讀懂課題: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并質(zhì)疑提高學生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討論課文內(nèi)容及條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讀課文,適時正音和詞義理解,說說每自然段寫了什么?

(2)指名劃分段落,理解說明順序。

把關系比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點講了那就幾個問題?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xiàn)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4、歸納小結:

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5、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

2、學生邊默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問:它們有什么區(qū)別?你是怎樣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

3、老師歸納說明方法:

(1)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把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2)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jīng)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這段內(nèi)容告訴我們什么?(概括段意)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緊扣說明方法,通過自讀了解克隆的定義,理解“舉例子”、“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簾o性繁殖

(1-2)

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xiàn)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術誘人的`前景

(6-9)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

1、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

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的資料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個羅納爾多;假如你是音樂愛好者,你當然愿意再擁有一個帕瓦羅蒂;再有一個愛迪生、愛因斯坦也是許多人所夢想的。古希臘有位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世上不可能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換句話,以上的夢想都只能是空想,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但是,現(xiàn)在情況卻有了變化,有一種新興生物技術“克隆”,或許可以做到這一點。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克隆”板書克隆。

1、默讀第2自然段:找出能回答什么是克隆的句子來。(克隆底下板書:無性繁殖

2、交流,指導理解說明方法

3、教師搗亂語序引讀“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部分。

1、指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寫“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的句子,文中介紹了哪幾種植物的克???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號)引導找出重點(柳樹枝條插進),(馬鈴薯。仙人掌切塊)

2、你讀懂了省略號了嗎?你能再舉些例子嗎?

3、植物克隆還有什么方式?根據(jù)收集的資料談談“壓條”和“嫁接”。

4、這段采用的說明方法是什么?

5、許多植物繁殖本領很強,會用很多方式。出示課件資料

6、出示練習要求:仿話練習

。1.請大家自由讀著兩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感受怎樣?

2、交流

3、指導感情朗讀

4、出示課件資料,了解更多動物克隆情況

2、交流

3、隨機分段引導理解、感情朗讀:

從“……可以……也可以……”體會克隆技術在培育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糧食、蔬菜新品種,培育品質(zhì)優(yōu)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從“……還可以……,從而……”體會克隆在保護生態(tài)方面的重要意義。

從“……能夠……能夠……,一旦……就能……”體會克隆技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

4、、教師引讀

5、出示減負練習說話

克隆技術是一項造福人類的科技成果:它可以——可以——可以——

可以——可以————

五)學習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樣誘人的前景呢?請你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揮想像。(小組討論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補充克隆新成果資料

3、如果你是克隆專家,你最想克隆什么?

1、齊讀全文:課文寫了什么,按照什么順序?qū)懙??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這是科學家們的巨大貢獻,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植物

無性繁殖低等生物

高等動物

神奇的克隆

培育

造福人類挽救

培植

來源:網(wǎng)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九

知識目標:

1、認識樹葉,了解樹葉的用處。

2、掌握樹葉貼畫的基本方法,能選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貼出自己喜愛的圖畫。

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用樹葉拼貼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雅的審美情趣,學會創(chuàng)作生活、美化生活。

教學重點:

學習粘貼畫的方法與步驟,學會利用現(xiàn)有材料,進行想象與創(chuàng)作。

教學難點:

在樹葉貼畫制作中,培養(yǎng)學生畫面的設計及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準備:

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樹葉、膠棒、a4紙、安全剪刀。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猜猜這是什么季節(jié)?

生:秋天。

師: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地上有樹葉。

師:同學們說的很對,樹葉是秋天給大地送來的信使,他告訴人們秋天來了、秋天來了。

師:樹葉除了是秋天的信使,你還知道樹葉有什么用處嗎?

生:吸收二氧化碳、遮風擋雨......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樹葉被稱為綠色工廠,能吸收二氧化碳時放出氧氣,同時還能制造出大樹生長所需要的.能量。這些樹葉可真神奇呀!有這么多用處!

你們猜猜這些神奇的樹葉落下來會變成什么?

生:變成肥料等等。

師:對有這樣一句詩寫道“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彼麄冞€會變成什么呢?他們還會變成漂亮的圖畫。

師:今天,我們就要用我們的一雙小巧手讓樹葉變成一幅幅漂亮的圖畫。

師:作畫之前老師的考考你,看你認識那些樹葉?(出示樹葉圖片)

生:楊樹葉、柳樹葉、......

師:同學們瞪大眼睛仔細看,這些神奇的樹葉搖身一變看變成了什么?

(出示粘貼畫圖片)欣賞完這些后,老師這里也有還想看嗎?

師:看了這些,你是不是也想動手做一副了。

師:不要著急,我們先想一想怎樣才能一副漂亮的樹葉粘貼畫。應該先做什么在做什么?

二、動手操作:

師:想要做出一幅漂亮的畫我們第一步:先要想好我要做什么圖畫。第二步:根據(jù)要做的圖畫選擇合適的樹葉。第三部:擺一擺,試一試。第四部:動手粘一粘。

咱們總結為:一想、二選、三擺、四粘。

師:有了方法步驟老師還要向你們提幾點要求:(出示幻燈片)

(學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解決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三、作品展示:

師:請完成的同學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一說這幅圖畫的含義,并給圖畫起個好聽的名字。

生:我粘得是….

(找?guī)孜蛔龅谋容^好的同學展示,并評價。)

四、課堂評價: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1、你知道樹葉有哪些作用了嗎?知道的同學為自己畫一顆星。

2、你覺得你尊守紀律嗎?覺得自己遵守紀律的畫一顆星。

3、你覺得你的作品漂亮嗎?覺得自己作品漂亮的畫三顆星。

師:同學們,你的了幾顆星。

五、課堂延伸:

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到了很多關于樹葉的知識,還做出了漂亮的樹葉粘貼畫,我們課下繼續(xù)研究樹葉,找一找關于樹葉的兒歌。老師這里找了一首我們一起讀一讀。(出示課件)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一、了解有關極光的神話傳說、極光的形態(tài)、極光的成因原理。

二、引導學生進行信息篩選,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維步驟。

三、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課堂導入

賞析羅蒙諾索夫的詩《極光》:

1、找出其中描寫極光形態(tài)的詞語(如:晨曦、閃動的火焰、明亮射線、欣長的火、閃電、噴涌的火、冰冷的火等)。

2、詩中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描寫極光?(比喻)

結合課本前彩圖,增加對極光的感性認識。

二、通過研究標題,推測總體思路。

解釋:課文以美妙無比的神話故事開頭,激起讀者了解極光的強烈愿望,接著就會過渡到對外觀的描述,從題目“一瞥”我們可證實是寫“所見”。了解了現(xiàn)象后,又自然使人產(chǎn)生對極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寫“極光的來龍去脈”。這種思路像層層剝筍,體現(xiàn)著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客觀規(guī)則,是恰到好處的。

三、讀課文,篩選全文重要信息。

1、課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幾種古老的神話傳說?引述角度有何不同?

附寶的故事:說明激光的古老

燭龍的傳說:為了從古代文獻中找出極光的影子

伊歐斯的故事:為了追溯“極光”一詞作為一個現(xiàn)代科學術語的來源

2、你從“極光一瞥”這部分內(nèi)容中看見了什么?“一瞥”的含義是什么?

分布區(qū)域、形態(tài)、亮度、色彩

3、人們對極光的成因的推測有哪些?

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

紅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來的輝光

極地冰雪釋放出來的陽光

4、現(xiàn)代科學研究認為形成極光的三個必要條件是什么?

大氣、磁場、太陽風

5、分析極光形成的原理

課文是如何說明極光形成的原理的?

比喻說明。用電視機的成像原理來說明極光的形成原理。

電視機成像原理,極光顯示原理

電視顯像管,磁層

電子束,太陽風粒子流

電視屏幕,極區(qū)大氣

圖象,極光

據(jù)以上原理,篩選文中有關信息,給極光下一個科學的定義。

定義的方式:概念=事物的特征(種差)+種屬

例:人是能夠制造并使用勞動工具的高級動物。

概念種差屬

明確:極光是磁層將進入高空大氣的太陽風粒子流匯聚成束,打入極區(qū)高空大氣層時,激活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而形成的大氣發(fā)光現(xiàn)象。

明確:極光是太陽風粒子流在磁層的作用下,匯聚成束被極區(qū)大氣中分子和原子激發(fā)而產(chǎn)生的形態(tài)各異、色彩繁多、亮度變化大,主要分布在極區(qū)附近的一種光學現(xiàn)象。

四、布置作業(yè):

1、概述極光形成的原理,為極光下一個完整的定義。

2、注釋課文中的重要詞語。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十一

教材分析:

《神奇的書》是一首短小精悍卻富有哲理的詩。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簡明的語言,熱情的謳歌了書的神奇、書的魅力、書的美麗。在教學時,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旦擁有了它,就會獲得幸福。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學會生字新詞。

2、邊讀邊想像,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熱情謳歌書的神奇、美麗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仿照前兩段的寫法再寫一段。

4、體會作者對書的謳歌,培養(yǎng)學生對書的熱愛。

重難點、關鍵:

1、想像詩中描寫的意境,體會書的神奇。

2、發(fā)揮想像仿寫詩歌。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書是多么神奇,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神奇的書》這首詩歌吧?

2、扣題質(zhì)疑:書神奇在哪?讓我們一起走進書里尋找吧!

二、初讀詩歌,了解大意。

1、自讀詩歌,讀準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

2、學生自讀詩歌,師巡視。

3、指名朗讀。

4、指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三、再讀詩歌,品味體會。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一節(jié),說說你的理解。

(2)說說這節(jié)詩寫什么?

(3)為什么這樣說書能帶我們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讀第二節(jié),說說你的理解。

(1)理解詞語。

(2)說說這節(jié)詩寫什么?

(3)想想書為什么能帶我們領略人生的真諦?

4、同桌互讀第四節(jié),說說這節(jié)詩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書裝載了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的含義。

四、三讀詩歌,領略神奇。

1、讓我們帶著對書的喜愛之情再一次走進書的世界,去領略書的神奇。

2、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討論,圍繞“為什么說書是神奇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學習,既突出了重點,又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讀文——談理解——再讀文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五、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你讀過哪些書?書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看來大家都對書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現(xiàn)在請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筆,仿照詩歌的前兩節(jié),抒發(fā)你對書的感情。(學生進行仿寫)

(設計意圖:讓閱讀與寫作美麗地攜手,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有機地進行了習作能力的訓練。)

3、交流點評。

小結:讀書使我們變得豁達,變得高尚,讓我們思想逐漸深刻,目光更加深遠;讓我們繼續(xù)多讀書,讀好書,與書為友,在書的陪伴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4、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六、作業(yè)設計,夯實雙基。

1、抄寫文中的好詞,背誦詩歌。

2、收集一些與讀書相關的名言、諺語。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十二

1.學會12個字,會認9個字,能用“日新月異”“大顯身手”寫句子。

2.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能抓住關鍵詞句,通過讀說等活動,體會機器人的神奇。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說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說明方法。

4.通過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1.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說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說明方法。

2.通過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2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2.提問:你們知道它是誰嗎?誰來簡單地說說你對機器人的`認識?

3.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機器人的課文《神奇的機器人》,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布置自讀要求。把生字新詞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2.再次自讀課文。說說課文介紹了那些機器人,你喜歡哪一種,它有什么神奇之處?

3.匯報自讀情況。(它通過眼睛發(fā)現(xiàn)了竊賊,再把信息傳給了“大腦”,“大腦”連同網(wǎng)絡報了警。)(機器人的形狀各式各樣:有的……有的……)(機器人的各種傳感器)(機器人能干人們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

三、學習課文一、四自然段。

1.指名讀1、4自然段,說說機器人什么作用。

2.理解“千奇百怪”“日新月異”

四、學習課文2、3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主要介紹了哪種機器人?

2.再讀本段,邊讀邊畫出最能表現(xiàn)“能追捕罪犯的機器人”神奇的詞句。

3. 交流體會。相機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中的“亡命之徒”結合實際,體會情況之危急:抓住“能”“善于”等詞語,體會其追捕罪犯的過人之處。

4.指導朗讀第四句話,體會其神奇之處,要讀出機器人的勇于追捕、善于追捕、堅決果斷的形象。

5.聯(lián)系本段內(nèi)容。理解“大顯身手”之意。

6.回讀第三句話,小結學習方法和作者的說明方法。

7.師生共同小結第2自然段學習方法。

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3自然段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二、課文5—7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5——7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學習第5自然段。

默讀這一自然段,交流:寵物機器人有何神奇之處?

引導學生品讀詞句:為什么會永遠陪伴你?體會機器人的喜怒哀樂。

指導學生朗讀。

3.師生共議學習方法,用這種學習方法學6、7自然段。

三、創(chuàng)新設計,暢想未來

機器人神通廣大,在各個領域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同學們想不想暢想一下未來的機器人?

1.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的機器人,說清楚它的樣子和作用。

2.推薦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交流

四、展示作品,夢想成真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十三

1、方形紙條制成一個神奇的莫比烏斯圈,在動手操作中了解莫比烏斯帶的特征。

2、經(jīng)歷動手操作,主動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數(shù)學”的過程,探索莫比烏斯帶的神奇特征。

3、通過猜測到驗證這種數(shù)學活動,感受數(shù)學的無窮魅力,拓展數(shù)學視野,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經(jīng)歷動手操作,主動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數(shù)學”的過程,探索莫比烏斯帶的神奇特征。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故事《聰明的執(zhí)事官》:據(jù)說有一個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實農(nóng)民的東西,并被當場捕獲,將小偷送到縣衙,縣官發(fā)現(xiàn)小偷正是自己的兒子。于是在一張紙條的正面寫上:小偷應當放掉,而在紙的反面寫了:農(nóng)民應當關押。縣官將紙條交給執(zhí)事官由他去辦理。執(zhí)事官不想誤判此案,又不敢得罪縣官。聰明的執(zhí)事官將紙條做了點手腳。然后向大家宣布:根據(jù)縣太爺?shù)拿罘诺艮r(nóng)民,關押小偷。縣官聽了大怒,責問執(zhí)事官。執(zhí)事官將紙條捏在手上給縣官看,仔細觀看字跡,也沒有涂改,縣官不知其中奧秘,只好自認倒霉。這位聰明的執(zhí)事官是用什么方法讓小偷得到懲罰呢?這張小小的紙條里到底隱藏著什么奧秘大家想知道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研究這張小小的紙條,學完這節(jié)課大家就會明白了。

二、認識莫比烏斯帶

1、螞蟻吃面包屑

2、認識莫比烏斯帶

(1)莫比烏斯帶的由來

公元1858年,德國數(shù)學家莫比烏斯發(fā)現(xiàn):把一根紙條扭轉(zhuǎn)180°后,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zhì).普通紙帶具有兩個面(即雙側曲面),一個正面,一個反面,兩個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顏色;而這樣的紙帶只有一個面(即單側曲面),一只小蟲可以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這種紙帶被稱為“莫比烏斯帶”

(2)學生動手做莫比烏斯帶

這個紙帶到底怎么做的呢?將長方形紙條的一端翻轉(zhuǎn)180度,再把它用雙面膠把兩端粘起來。這樣就成了一個怪怪的圈。師演示完后再帶著學生一起做。

做好后在紙環(huán)上作個標記a表示面包屑,想一想,小螞蟻從a點出發(fā)能吃到面包屑嗎?

學生用色筆從a點開始畫,直到又回到a點。這就是莫比烏斯帶神奇的地方。

普通紙環(huán)上的顏色總是只涂了一面,“神奇的紙環(huán)”上正反兩面都涂上了顏色,說明這個帶子已經(jīng)變成了只有一個面的帶子。

三、剪“神奇的紙環(huán)”

1、導入語:剛才我們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了“神奇的紙環(huán)”由兩個面變成了一個面,下面,我們一起繼續(xù)探究“神奇的紙環(huán)”的奧秘。

2、請同學們再取兩張長方形紙條,在每張長方形紙條的中間畫一條線,再分別做一個普通紙環(huán)和一個“神奇的紙環(huán)”。

3、問:用剪刀沿紙條上的線剪開,你覺得會變成什么樣子?引導學生大膽猜想。

4、請同學們動手剪一剪。

5、匯報結果。

(1)發(fā)現(xiàn)普通圓環(huán)剪開后變成了兩個。

(2)“神奇的紙環(huán)”剪開后還是一個紙環(huán),只是變大變細了,而且扭曲的不止180度了。

平均分成三份的“神奇的紙環(huán)”沿線剪開后變成一個大圈套著一個小圈;平均分成四份的“神奇的紙環(huán)”沿線剪開后變成一個大圈套著兩個小圈。

四、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師小結:這莫比烏斯帶不僅好玩、有趣,而且還被應用到生活中的許多地方,讓我們跟隨“莫比烏斯帶”一起走進生活去看看。

五、揭示課前故事的謎底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那個執(zhí)事官是用什么辦法既救了農(nóng)民又懲治了小偷嗎?引導學生回答:聰明的.執(zhí)事官將紙條扭了180度,做成“莫比烏斯帶”,從“應當”讀起,原話就變成了“應當放掉農(nóng)民,應當關押小偷?!?/p>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十四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七課《神奇的克隆》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關生命科學的知識短文。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全文共九個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紹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二自然段以動物的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單細胞生物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五自然段介紹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紹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第九自然段寫克隆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

文章內(nèi)容淺顯,脈絡清楚,我們可以在學生在學習生字詞之后,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理解說明性文章的一般特點和說明方法。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識與能力)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知識與能力)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知識與能力),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過程與方法):學習生字詞——反復閱讀——感知內(nèi)容——理解說明方法。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成就和意義。

通過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感。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板書課題,教學課題中的生字“隆”,提醒學生重視“生”上的“一”。問:什么是克???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讀全文,你們從課題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講什么?有什么疑問?(學生質(zhì)疑)

3、再板書“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讀課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板書課題時隨文識字,指導學生讀懂課題: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并質(zhì)疑提高學生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討論課文內(nèi)容及條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讀課文,適時正音和詞義理解,說說每自然段寫了什么?

(2)指名劃分段落,理解說明順序。

把關系比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點講了那就幾個問題?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xiàn)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4、歸納小結:

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5、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

2、學生邊默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問:它們有什么區(qū)別?你是怎樣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

3、老師歸納說明方法:

(1)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把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2)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jīng)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這段內(nèi)容告訴我們什么?(概括段意)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緊扣說明方法,通過自讀了解克隆的定義,理解“舉例子”、“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簾o性繁殖

(1-2)

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xiàn)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術誘人的`前景

(6-9)

神奇的手掌畫教案篇十五

幼兒生活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環(huán)境中,一切東西都會吸引幼兒的心靈,從而煥發(fā)無窮的好奇心?!毒V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內(nèi)容從幼兒身邊取材,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特點、變化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欲望。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看到各吸管種,因此,我先從幼兒的日常生活入手,與孩子們一起探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事物,讓孩子們在探索的過程中,認識到吸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捷,了解吸管在生活中的應用,能根據(jù)吸管的特點進行簡單的分類。并且能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用吸管做出簡單的裝飾品。創(chuàng)造性地玩各種吸管游戲,感受吸管游戲的樂趣。

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根據(jù)大班幼兒年齡班特點及已知經(jīng)驗的認知、能力、情感需要,我把目標定位如下:

1、了解吸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探究其中的原理。

2、會用吸管進行簡單的造型,會玩各種吸管游戲。

3、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究的欲望和興趣。

探究吸管的原理,知道吸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突破方法:我將采用實驗的方法,和幼兒一起探究吸管的奧妙。

各種各樣的管子(軟管、硬管、可伸縮的、粗細不同的管)、線、剪刀、管子藝術品課件。水、杯子、勺子、兩個水盆。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操作法、游戲體驗法、多種感官參與法、實驗法、賞識激勵法等幾種方法結合,動靜交替,是幼兒在看看,想象,做做,講講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學活動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幼兒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多種感官參與法、操作法、觀察分析法、實驗法。

本次活動,我的設計思路是以《新綱要》為指導,共四個環(huán)節(jié)

(1)興趣導入

(2)觀察管子,探究新知

(3)啟發(fā)幼兒探索吸管的奧秘。

(4)動手動腦,設計作品。

1、首先,興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剛開始我出示課件,里面有很多用管子做的作品,讓幼兒猜猜是用什么做的,以此來吸引幼兒興趣并引出主題。

2、觀察管子,探究新知

擺出各種管子,讓幼兒參觀小小展覽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各種管子的特點,吸管做些小游戲,例如吹出不同的聲音。

3、啟發(fā)幼兒探索吸管的奧秘。

提供各種工具,讓幼兒自主探索如何將一盆水運輸?shù)搅硪粋€空水盆之中,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讓其了解吸管也可以當成一種運輸工具。幼兒的思維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在操作中可以更好的思考問題,探究到吸管的作用。根據(jù)看過的作品,我進行簡單的演示,讓幼兒用剪斷吸管,做成項鏈,手鏈、門簾、窗簾等。

活動延伸是為了幼兒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并給每個幼兒變現(xiàn)表達的機會,讓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我會把幼兒作品掛在墻上給家長欣賞,回家后再做一個裝飾家里。

在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積極引導幼兒參與活動。本次活動我搜集大量吸管等素材,讓幼兒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使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探索?;顒釉O計體現(xiàn)了幼兒的認知特點,從欣賞作品入手,從易至難,層層深入。使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探索。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97136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