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 學生文言文翻譯心得體會(優(yōu)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29 05:53:04
最新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 學生文言文翻譯心得體會(優(yōu)秀15篇)
時間:2023-12-29 05:53:04     小編:GZ才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一

近年來,隨著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和教育國際交流的不斷加深,學生在學習中不僅需要掌握英語等現代語言,還需要具備文言文翻譯的能力。然而,文言文翻譯作為一門古文解讀的學科,其翻譯工作也面臨很多挑戰(zhàn)。在我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我深感文言文翻譯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下面將從理解源文、靈活運用、傳達精神、注重語境以及自我反思五個方面,分享一些關于學生文言文翻譯的心得體會。

首先,理解源文是文言文翻譯的關鍵之一。文言文作為古文,文體獨特,詞匯意義不同于現代漢語,需要學生通過深入學習,確保準確理解源文的含義。在理解源文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查閱字典、注釋等,盡可能還原古文的原意。只有確切理解原文的含義,才能保證翻譯準確無誤。

其次,靈活運用是文言文翻譯的必備技能。在翻譯中,學生需要將古文轉化成現代漢語,而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與古文有很大區(qū)別。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盡可能用現代漢語直觀地表達古文的意思。靈活運用語言,可以使翻譯更加通順自然,并能更好地傳達源文的精神。

第三,傳達精神是文言文翻譯的追求目標。文言文作為古人的智慧結晶,具有獨特的思想內涵和價值觀念。在翻譯過程中,學生需要將這種思想精神有效傳達出來,讓讀者能夠深刻體悟到源文的內在意義。只有將文言文的精神傳達到位,才算是一篇合格的翻譯作品。

第四,注重語境是文言文翻譯的重要原則。學生在進行文言文翻譯時,需要綜合考慮古文語境、原文語氣等因素,靈活運用詞語,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注重語境的翻譯不僅能夠更好地還原古文的意義,同時也能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源文的含義。

最后,自我反思是提高文言文翻譯能力的關鍵。學生在完成翻譯作品后,需要進行自我檢討和反思。通過對譯文的對比和分析,發(fā)現自己的翻譯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為自己的翻譯技巧和方法找到進一步提升的方向。只有不斷反思和總結,才能不斷提高文言文翻譯的水平。

總之,學生文言文翻譯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然而,通過理解源文、靈活運用、傳達精神、注重語境以及自我反思等方法,學生可以提高文言文翻譯的能力。只有不斷努力和實踐,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文言文翻譯者。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二

翻譯文言文不是能讀懂文本就可以輕易做到的,因為心里邊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夠說出來,嘴上能說出來不等于筆下能夠寫出來,它還涉及現代漢語的書面表達能力問題。我們認為,高考題型的變化,有利于考查考生真實的閱讀能力,有利于促進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考生而言,也意味著試題難度的提高。

文言文翻譯的五字要訣:

文言文翻譯應該掌握五字訣:留、刪、增、調、變。

1.留

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詞和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國名、官職、年號、某些典章制度名稱以及物品名稱等,這些不必翻譯。硬要翻譯,反而會弄巧成拙。

2.刪

刪去一些只起語法作用,沒有實際意義的虛詞;無法對應地用現代漢語進行翻譯,刪后又不影響句子的準確通順的,亦可刪去。

3.增

把文言文的單音詞譯成現代漢語的雙音詞;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譯時也應增補出來。

4.調

將古今漢語不同的語序,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調整。如: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是一個定語后置句,翻譯時就要把定語可以終身行調到中心詞一言之前。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兩個賓語前置句,應按不知句讀,不解惑來翻譯。

5.變

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譯為(湖面)風平浪靜。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對文言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開始學習并研究這門傳統的語言。而英語翻譯文言文更是其中的一大難題。筆者在進行文言文翻譯時,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分享給同樣熱愛文言文的讀者,一起探討英語翻譯文言文的藝術。

首先,掌握好文言文的基本語法和詞匯非常重要。文言文和現代漢語在語義和表達方式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掌握好文言文的基本語法和詞匯是進行翻譯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的語法和句式跟現代漢語不同,如主語和謂語的順序不一定是固定的,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氣也不同,要想用英語準確表達文言文,得先清楚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和用詞。

其次,準確理解翻譯的目的很重要。進行文言文翻譯時,需要明確翻譯的目的和受眾。如果是為了讓非文言文專業(yè)人士理解,要在翻譯中加入更多的注解和解釋,以幫助讀者正確理解文言文的表達。相反,如果是為專業(yè)人士翻譯,那么需要在翻譯中盡可能準確地傳達原文的意思,同時避免使用過于口語化的語言。

再次,必須了解原文背景和歷史背景。文言文是一種傳統的語言形式,浸潤了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了解原文所描述的背景和歷史,包括時代背景、文化背景等,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和用詞。這也是在進行文言文翻譯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因為不同的背景和文化可能會對翻譯產生影響。

此外,注重文本的風格和語言特點。文言文的翻譯需要注重其獨特的風格和語言特點,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優(yōu)美的文學性和韻律感。在進行翻譯時,需要尊重這種獨特的風格和語言特點,并盡可能準確地傳達原文的情感和表達方式。對于涉及到文學修辭和修辭手法的文言文作品,還需要注意用英語準確翻譯出其美妙的詩意和魅力。

最后,需要在翻譯過程中對比不同版本的翻譯。文言文的翻譯往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查閱、校對和修改。與此同時,還需要查看不同版本的翻譯,對比不同翻譯版本的優(yōu)缺點和偏差,不斷完善自己的翻譯水平,提高自己的翻譯技巧和水平。

總之,進行英語翻譯文言文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語法和詞匯、準確理解翻譯的目的、了解原文背景和歷史背景、注重文本的風格和語言特點、以及對比不同版本的翻譯等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準確、生動地翻譯出文言文的美麗和獨特性。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四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著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五

周訪字士達,先人是汝南安城人。漢朝末年避亂到了江南,至周訪已四代。吳地平定,于是在廬江尋陽安家。周訪年少時深沉有毅力,謙虛禮讓,處事果斷,周濟窮人,家中沒有剩余的財錢。擔任縣功曹,當時陶侃是個閑散的官員,周訪推薦(他)擔任主簿,兩人結為朋友,(周訪)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陶侃的兒子陶瞻。周訪被舉為孝廉,授予郎中、上甲令,都沒有就任。

等到元帝渡江,任命他為參贊鎮(zhèn)東軍事。當時有人和周訪同姓同名,判了死罪,吏員錯捕周訪,周訪奮力反擊抓捕自己的人,數十人都四散逃走,自己卻到元帝前自首,元帝沒有治他的罪。不久被任命為揚烈將軍,討伐華軼。統帥的厲武將軍丁乾和華軼統帥的武昌太守馮逸勾結,周訪逮捕斬殺了他。馮逸進攻周訪,周訪率軍擊敗來敵。華軼部將周廣燒城抵御周訪,華軼軍隊潰退,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讓周訪擔任振武將軍,命周訪和各路人馬一起征討杜弢。杜弢造桔槔擊打官軍船艦,周訪造長岐棖抵御,桔槔沒有造成危害。周訪又率水軍開往湘城,軍隊到達富口,而杜弢派杜弘出?;?。周訪步行到柴桑,悄悄地過河,和賊軍交戰(zhàn),殺死敵人好幾百。賊軍退保廬陵,周訪又把杜弘軍隊包圍在廬陵。杜弘把寶物拋擲在城外,軍隊和百姓搶著去拾,杜弘于是乘亂突圍逃跑了。周訪率軍追擊,繳獲鞍馬鎧甲軍杖數不勝數。杜弘進入南康,太守率兵迎擊,又打敗了他,一直逃到臨賀。元帝又提升周訪為龍驤將軍。

周訪到襄陽后,大興農業(yè),訓練士卒,勤于納言。王敦擔心,但憚于他的勢力強大,不敢有異心。周訪威顯四方,遠近心悅誠服,智勇過人,是中興名將。(周訪)生性謙虛,未曾談論自己的'功勞。有人問周訪:“常人有點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頌揚。您的功勛這樣(卓著),卻不說一句話,為什么呢?”周訪說:“將士效命,我又有何功勞呢?”士人因此推重他。

周訪訓練士卒,檢閱軍隊,想要為討伐中原效力,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于招納安撫,士兵百姓都愿為他效死命。聽說王敦有反叛之心,周訪常常恨得咬牙切齒,王敦雖然心懷不軌,最終因為周訪在世,不敢作亂。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六

宋代: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翻譯

環(huán)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位容顏蒼老,頭發(fā)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蔭,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七

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見也,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見,亦可以已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祿者,固輕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輕其士,縱夫子傲爵祿,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見,天下聞之,皆曰:“桓公猶下布衣之士,而況國君乎?!庇谑窍嗦识?,靡有不至?;腹跃藕现T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選自劉向《新序》)

作品注釋

1、見:拜見

2、稷:人名

3、從者:跟隨的'人

4、萬乘之主: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國君

5、下:名詞動用,放下架子對待

6、布衣:平民,老百姓

7、已:停止

8、不然:不是這樣

9、傲:輕視

10、爵祿:爵位和俸祿

11、固:一定

12、霸王:霸王(之業(yè)),即霸業(yè)

13、夫子:對稷的敬稱

14、庸:豈、難道

15、猶:尚且

16、相率而朝:一同前往朝拜(齊桓公)朝:朝拜

17、靡:沒有

作品譯文

齊桓公召見一個叫稷的小吏,一天去了三次也沒有見到,隨從就說:“你作為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君王,召見平民百姓,一天去了三次卻沒有見到,就可以停止了?!被腹f:“不是這樣的,輕視爵位、俸祿的士人,一定會輕視他們的君王;君王如果輕視霸王之業(yè),自然也會輕視有才能的人、即便稷敢輕視爵位和俸祿,我哪里敢輕視霸王之業(yè)呢”齊桓公召見了五次才見到稷、天下的國君聽說了,都說:“齊桓公尚且降低身份對待平民,何況我們這些一般的國君呢?”在這時其他的君主一起前往朝拜(齊桓公),沒有不到的。齊桓公能夠九次召集諸侯會盟,使天下(錯誤的事情)全都得到匡正的原因,都因為他能夠用這樣的態(tài)度對待士人啊。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八

莫言及其作品被西方關注,美國漢學家葛浩文(howardgoldblatt)功不可沒。從第一部小說《紅高粱》到獲得諾獎的作品《蛙》,葛浩文已將莫言的10本書翻譯至國外。昨天下午,這位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國文學翻譯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希望中國作家寫的好小說,都能通過自己的翻譯走向世界?!拔乙话悴豢醋髌吩谥袊挠绊懥?,而一定要看將來在美國的影響力,選擇翻譯莫言之前,我考慮了一個禮拜?!?/p>

莫言不會英語不利宣傳

作為莫言作品的譯者,葛浩文表示當自己獲知莫言得獎時非常興奮?!澳灾暗闹形淖髌吩诿绹霭娴煤芏啵锚労笫袌龈_闊是必然的,尤其是他獲諾獎的三個月內,書賣得真棒?!北M管如此,葛浩文還是不無惋惜地認為,莫言不會英語還是限制了他在國外的知名度。“過去很多得獎的人都會外語,這樣方便出國宣傳。但因為莫言不會講英語,他去歐洲、美國都要有翻譯跟著,這對于他到國外宣傳是一種制約?!?/p>

從事翻譯工作30多年的`葛浩文,翻譯風格嚴謹,被贊譽為“讓中國文學披上了當代英美文學的色彩”。除了市場因素,談及自己的翻譯標準,葛浩文表示自己偏重語言?!澳芾收b的,語言美的,我非翻譯不可?!庇腥嗽f,莫言獲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葛浩文的翻譯?!霸u委們第一看的是瑞典語,法文、英文也看,但不能這樣說。翻譯的貢獻毫無疑問,可是最終還要歸到作者本人?!?/p>

國外評論家愛悲情故事

葛浩文說,國外讀者喜歡哪種文學作品,很難判斷,但可以肯定一點,他們漸漸愛看長篇故事?!澳缘木庉嫲选敦S乳肥臀》交給我時說,莫言交稿時跟他說,40萬字一個字不能動。我翻譯的時候也就一字不動,但后來還是刪了一點。”莫言的小說作品受到國外讀者追捧,在葛浩文看來,似乎并不感到意外?!白罱绹藵u漸開始喜歡長篇故事?!?/p>

“國外的評論家喜歡看悲苦的,但讀者一般愛看的是幽默輕松的?!闭劶爸袊膶W作品在西方的接受情況時,葛浩文這樣總結?!氨热缯f,閻連科的小說與劉震云的小說就是兩碼事。我認為美國評論家還是比較喜歡閻連科,因為他比較批判,而劉震云是正面的。我給美國的代理人寄了劉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蓮》,不到兩個禮拜,他們就打電話說:好小說!”

下一個得獎者難有定論

在翻譯莫言作品時,葛浩文和莫言并無過多的交流,但如果遇到問題,兩人就會通過傳真進行溝通。“比如在翻譯《炮》時,我問他能不能畫個圖說明問題,他就真的畫了圖給我。再比如《蛙》,討論很久是單數還是雙數,最后用的是雙數?!备鸷莆谋硎?,因為文化等因素的差異,譯者會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斑@些作家們每次都會客客氣氣地回復我,這對他們和對我的翻譯都是有好處的?!?/p>

除了莫言,葛浩文還翻譯了蕭紅、白先勇、楊絳、馮驥才、賈平凹、劉恒、蘇童、王朔等20多位中國作家的作品,最近他正和夫人林麗君合譯阿來、畢飛宇等作家的書。對于中國作家有誰能夠成為下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葛浩文笑稱難以有定論?!斑@就像我家有7個孩子,你問我最喜歡當中的哪一個一樣,這個問題真的無法回答?!保ɡ钛嗳唬?/p>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九

治學

(東漢)徐幹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沒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學也。

譯文:從前的君子,能夠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身體死亡而名聲不朽,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學習。

學也者,所以疏神達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務也。民之初載,其蒙未知。譬如寶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見,白日照焉,則群物斯辨矣。學者,心之白日也。

譯文:學習是用來通明精神、暢達思想、和悅情緒、修養(yǎng)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為看重的事情。人剛出生的時候,處于蒙昧的狀態(tài),什么也不知道,就好像珍寶放在暗室里,想尋找卻看不見,太陽的光輝一照進來,各種東西都一目了然。學習,就是心靈的太陽。

學猶飾也,器不飾則無以為美觀,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經人倫;為美觀,故可以供神明。

譯文:學習就好像是修整裝飾,器物不加修飾,就無法獲得美麗的外觀;人不學習,也就無法擁有美好的品德。具有了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器物做得美觀好看,才可以供奉給神祇祖先。

夫聽黃鐘之聲,然后知擊缶之細;視袞龍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學之困。故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顧所由來,則杳然其遠,以其難而懈之,誤且非矣。

譯文:聆聽過了黃鐘的聲音,這樣以后才知道叩擊瓦罐所發(fā)出的聲音是多么的細小;目睹了帝王禮服上的繡龍紋飾,這樣以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過學校的教育,這樣以后才知道不學習的困惑。所以學習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顧學習活動的來由,就遙遠渺茫了,但因為它難而懈怠,這就不僅是認識錯誤,而且是行為完全不正確了。

倚立而思遠,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矯首而徇飛,不如修翼之必獲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務學之必達也。故君子心不茍愿,必以求學;身不茍動,必以從師;言不茍出,必以博聞。

譯文:倚著器物佇立而想著要到遠方去,不如立即行走一定能抵達遠方,仰著頭想追隨鳥兒翱翔長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實現夢想,孤身獨處希望獲取智慧,不如努力學習則一定能達到目標。所以,君子的內心不隨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學習,自身不輕舉妄動,而是一定要追隨老師;說話不信口開河,而一定要廣泛聽取。

君子之于學也,其不懈,猶上天之動,猶日月之行,終身亹亹,沒而后已。故雖有其才而無其志,亦不能興其功也。志者,學之師也;才者,學之徒也。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是以為之者億兆,而成之者無幾,故君子必立其志。

譯文:君子對于學習,其堅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運轉,就好像是日月的運行,終身勤勉不倦,死后才停止。因此,雖然有那樣的天賦才華,卻沒有那樣的遠大志向,也不能夠建立那樣大的功業(yè)。志向在學習中起的是主導作用,才華在學習中起的是次要作用。求學的人不擔心自己的才學不充足,而擔心志向沒有確立。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學習的人成千上萬,不計其數,而有所成就的人卻寥寥無幾。因此,君子一定要確立他的志向。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十

王勃所至,請托為文,金帛豐積,人謂心織舌耕。每為碑頌,先磨墨數升,引被掩面而臥。忽起,一筆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稿。

翻譯

王勃所到之處,都有人請他寫文章,作為潤筆的錢物綢緞積累了很多。別人說他是用心來編織,用舌來耕種。每當他寫碑文或贊頌辭時,就先磨好數升墨,拿被子蓋住臉躺著,一旦靈感來了,他突然起來,一揮而就,從不更改。當時人們說他是在腹中打好了草稿。

注解

所至:所到的地方

請托:請求委托

帛:綢緞

碑頌:刻在墓碑上頌揚死者的文辭

初不竄點:從不更改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十一

從前有個醫(yī)生,自我吹噓能治駝背,說:"背彎得像弓一樣的人,像蝦一樣的人,像鐵環(huán)一樣的人,如果請我去醫(yī)治,保管早上治晚上就像箭一樣筆直了。"有個人相信了他的話,就讓醫(yī)生給他治駝背。醫(yī)生要來兩塊門板,把一塊放在地上,叫駝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塊壓在上面,然后跳上去踐踏它。背很快就弄直了,但人馬上就死了。那人的兒子想要到官府去申冤,這個醫(yī)生卻說:"我的職業(yè)是治駝背,我只管治人駝,不管人的死活!"現在官府當官的,只管錢糧上繳完成,不管百姓死活,與這個醫(yī)生有什么不同呢?補充資料 ?嗚呼*語氣助詞 ?古代人稱箭為“矢”。箭頭叫“鏃”或“鏑”。各種弓弩都使用矢,可以說,矢與弓是同時代的產物。最早的矢很簡單,用一根樹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長度的.箭桿,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應是原始社會石器時代,人們把石片、骨或貝殼磨制成尖利的形狀,安裝在矢桿一端,這就制成了有石鏃、骨鏃或貝鏃的矢了,比起單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進了一大步。為了較準確地命中目標,必須把握住箭在飛行中的方向,于是人們在箭桿的尾部裝上羽毛,使箭的形制趨于完善。

一、辦事如果只講主觀動機,不管客觀效果,那就只能把事情辦糟。

二、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夠的,必須要輔之以科學有效的措施。

三、一定要分清輕重,不能本末倒置 。

四、諷刺了在社會上有像治駝人草菅人命的現象,具有警示的現實意義。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十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與通歟;鄉(xiāng)通向;辟通避)

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因此有災禍我也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辦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一碗食物,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會餓死。如果盛氣凌人地呼喝著給他吃,饑餓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腳踢給別人吃,就連乞丐也會因輕視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認識的窮人感激我嗎?以前有人為了大義寧死也不愿接受,現在卻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為了大義寧死也不愿接受,現在卻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為了大義寧死也不愿接受,現在為了認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簡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他從人應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于生,必須舍生取義。還強調指出“非獨賢者有是心(舍生取義之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人如果經不住萬鐘、宮室、妻妾、施恩的誘惑,必然會“失其本心(舍生取義之心)”。

《魚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孟子會毅然“舍生而取義者也”。這當中的“義”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惡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為“廉恥之心”)。因為人只有擁有“羞惡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線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圍所不接納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這樣才能不被“宮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識窮乏者得我”所誘惑,而像“不食嗟來之食”的人一樣,內心有一種凜然的“義”。

《魚我所欲也》一文本身的結構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論點應當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的“本心”,“賢者能勿喪耳”。如果把《魚》文分成三段來分析,是不難說明這一觀點的。本文邏輯嚴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語言生動、流暢,氣充詞沛,頗具說服力。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十三

句子翻譯是文言文考查的重點,翻譯時要落實到字詞和句式上。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初中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言文翻譯有兩種形式:一是直譯,即用現代漢語對原文進行機械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一是意譯,即不采取實詞虛詞字字都落實的辦法,僅是根據文章的意思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無論是采取直譯還是意譯都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認真領會原文,把詞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義。

比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絕境就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為現代漢語的沒有出路的境地。因為從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無著落的問題,因此,絕境應是與世隔絕的地方。

(二)翻譯時要落實好關鍵詞語。

如翻譯《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關鍵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像狗一樣,才能正確翻譯出這個句子。關鍵詞語落實了,句子翻譯就比較順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較多,翻譯時應注意補充。

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譯為第一次擊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擊鼓),士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泄盡了。這里的再三后應補譯上鼓(擊鼓)。

(四)一般用直譯,如直譯不便表達意思時,則用意譯。

如明察秋毫,直譯為能看清楚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這樣翻譯無法表意,應意譯為能看清楚很細小的問題。

(五)有些詞可以略去不譯。

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詞只起表達語氣的作用,有時可以不譯;有的助詞只是表示停頓,也無需譯;有的字在句中沒有意義,只是為湊足音節(jié),可略去不譯;有的字只是起某種連接作用,也可不譯。如夫戰(zhàn),勇氣也,此處的夫是發(fā)語詞,翻譯時應刪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處的之是音節(jié)助詞,用在表示時間的詞之后湊足音節(jié),無需譯。

(六)凡屬地名、人名、官名、號、帝號以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都可照抄不譯。

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費?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義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譯。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語序和現代漢語不同,翻譯時應調整語序,使之與現代漢語的表達順序相同。

如介賓短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主謂倒裝句、定語后置句等。如屠懼,投以骨(《狼》),應譯為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啃)。

另外,還應注意的是,譯文要保持原文的語氣,是陳述的應譯成陳述語氣,是感嘆的應譯成感嘆語氣,是疑問的應譯成疑問語氣。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十四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痹唬骸昂尾蝗ブ俊辈粦?,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選自唐 柳宗元 《柳河東集》)

咸:都

絕:橫渡

中濟:渡到河中間 。濟,渡河

尋常:八尺為尋,二尋為常,這里指平時

腰:掛在腰間

益怠:更加疲倦,疲憊

蔽:蒙蔽,這里是糊涂的意思

何以貨:還要錢干什么?

貨:財物,這里指錢

溺:淹沒

吾:我

汝:你

遂:于是,就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漲,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時,船破了,都游水逃生。其中一個人盡力游泳不能像平常那樣游得遠。他的同伴們說:“你平時最會游泳,現在為什么落在后面?”他回答說:“我腰上纏著千錢,太重了,所以落后了。”同伴又說:“為什么不丟掉它呢?”他沒有回答,只是搖了搖頭。過了一會兒,他更加疲憊了。已經游到岸上的同伴大聲的向他喊叫道:“你太愚蠢了!被金錢蒙蔽了!性命都保不住了,還要錢干什么呢?”這個人又搖了搖頭,結果淹死了。

我很可憐他。如果都像這樣,難道不會因為巨額錢財而淹死更多的人嗎?于是寫下了《哀溺》這篇文章。

文言文翻譯在線翻譯器篇十五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蕓嘗以沉速等香,于飯镢蒸透,在爐上設一銅絲架,離火中寸許,徐徐烘之,其香幽韻而無煙。佛手忌醉鼻嗅,嗅則易爛;木瓜忌出汗,汗出,用水洗之;惟香圓無忌。佛手、木瓜亦有供法,不能筆宣。每有入將供妥者隨手取嗅,隨手置之,即不知供法者也。

余閑居,案頭瓶花不絕。蕓曰:“子之插花能備風晴雨露,可謂精妙入神。而畫中有草蟲一法,盍仿而效之?!庇嘣?;“蟲躑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蕓曰:“有一法,恐作俑罪過耳?!庇嘣唬骸霸囇灾??!痹唬骸跋x死色不變,覓螳螂蟬蝶之屬,以,用細絲扣蟲項系花草間,整其足,或抱梗,或踏葉,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見者無不稱絕。求之閨中,今恐未必有此會心者矣。

幽雅的靜室中,有品位的人們都會放置一些香料,以突出整個居室的雅韻。蕓別出心裁用沉速等香料,放在籠上蒸透,制成餅狀。又在香爐上放一個一寸左右高的銅絲架,把香餅放在上面。底下點小火,徐徐烘培。香味散發(fā)開來,幽雅迷人,若有似無,而且還不像其他的點香會有黑煙出來。如果房間里放香味植物,味道也清新迷人。比如說放佛手,香味清新雅淡,但佛手最忌諱的是喝過酒的人用鼻子嗅,哪怕些微酒精的接觸,都讓佛手容易變質,不易保存。水果中木瓜也有香味,與佛手比木瓜香味濃郁特別,但忌諱手掌出汗時觸碰,一旦有汗?jié)n,及時拿清水洗一下就可以了。所有天然香味植物中,只有香櫞最容易保存,沒有什么忌諱。當然這些香料在房中置放的位置也有講究,放在不同的地方,下風口、通風處等等,香味也會又不同的變化,或淡或濃,根據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在此就不一一列舉而出。

我在家閑暇的時候,總喜歡剪花插野,所以家中插花盆景很多。一日蕓對我說:你的插花,已經有了含蓋雨露風情的自然風韻,稱得上如詩如畫。但是你有沒有發(fā)現,有些花鳥魚蟲的畫,其中花朵是配襯,立圖突出鳥蟲的.生動自然,我們不妨也模仿一下,把這技法用在插花盆景中去吧。我一聽,是個好主意,又覺得很困難,問蕓:蟲子會爬會亂動,怎么讓它們乖乖地放在花草上呢?蕓含笑對我說:有倒是有點方法,阿彌陀佛,不過就是有點殘忍了。我一聽,興趣來了,對她說;你說吧,說說看。她對我說:昆蟲哪怕死了,外形都不會改變。我們找一些螳螂,蟬和蝴蝶。用,再找很細的那種絲線縛在它們的頸部或翅膀下,綁在花草上。調整一下,讓它們或是抱著花梗,或是踩著葉子。那不就更加栩栩如生了嗎?我一聽,不禁撫掌大喜,就依照蕓所說的這個方法,做了很多盆景和插花。凡是看到的人,無不稱絕。問我索取,搬回各自的家中。想如今恐怕不會再有像蕓這樣如此創(chuàng)意的人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76596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