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實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2 08:00:37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實用(13篇)
時間:2023-04-02 08:00:37     小編:admin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一

在寧夏固原市須彌山南麓,有一百多處石窟,總稱"須彌山石窟","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須彌山石窟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繼續(xù)營造修繕,長期以來是自長安西行之路上第一個規(guī)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有著“寧夏敦煌”之稱.

據(jù)史料記載,須彌山石窟初創(chuàng)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至499年,興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藝術成就可與山西云岡、河南龍門石窟造像媲美。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千百年來,須彌山石窟造像長期遭受了風雨侵蝕,巖石風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壞和人為的損壞,致使許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雖然如此,須彌山仍有一大批規(guī)模較大的石窟造像比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國內(nèi)石窟造像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精湛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宗教歷史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須彌山石窟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

現(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唔攪@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二

須彌山石窟,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距縣城55公里,固原須彌山石窟?!绊殢洝笔氰笪囊糇g,意為寶山。這里峰巒迭嶂,巖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qū)。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崗、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jù)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里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據(jù)考證,到了唐代,這里已經(jīng)是頗具規(guī)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云寺”。明朝正統(tǒng)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書皇帝請求賜名,于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后來由于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qū)。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孫官區(qū)的崖面上,從現(xiàn)存的造像窟來看,窟室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這種形式的窟室,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來的。多是一佛二菩薩:佛像較大,居中端坐;菩薩矮小,侍立兩旁。但也有特殊情況,如須彌山開鑿最早的第十四窟,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繪的,除一個龕內(nèi)為釋迦多寶佛外,其余的龕內(nèi)都是一尊佛像,沒有旁侍菩薩??v觀這些造像,造法古樸,面形豐滿,與云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處。第二十四與三十二窟開鑿年代比之稍晚,但這里已是“標準的”一佛二菩薩。其造型特點,臉形清癯,體型修長,佛穿雙領下垂的大袍,菩薩穿漢式對襟袖襦,與十四窟大不相同。據(jù)我國著名學者潘夢陽先生撰文介紹,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夾領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漢裝,并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資料《固原須彌山石窟》?,F(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唔攪@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shù)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qū)。其形制多為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設“凹”字形佛壇造像,不另在壁面開龕。造像中著力刻劃的是菩薩形象:腳踏蓮座,身繞長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飄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見唐代文化的開放形態(tài)。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石窟中凡是雕塑于唐代的藝術造型,都是相當優(yōu)美的,如第五十四號、六十二號洞窟內(nèi)的菩薩,她們頭梳唐代貴族婦女盛行的高頂云髻,身著天衣,胸掛瓔珞,腕配環(huán)釧,面貌端麗,姿態(tài)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薩”之說,其實是“菩薩如官女”,這是佛教雕刻藝術中最現(xiàn)主義的部分,給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學者說:“拜佛念經(jīng)的僧侶想的是本來就沒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樣說法講經(jīng),神乎其神,藝術還得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才能開出鮮艷的花朵?!贝嗽挼拇_說得很有道理,所有的這些佛像,對古代信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寄托。而對今天不信神、佛的人來說,他們就是凝聚著古人心血和藝術才能的珍品。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nèi),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十分壯觀。這座大佛比云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觀察,只見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層樓高,耳朵有兩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致。專家說,這完全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雄偉氣魄。唐代統(tǒng)治者提倡佛教,武則天曾下令全國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學者推測,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則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云霧繚繞,耳旁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松組成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在須彌山現(xiàn)存的石窟中,題刻和墨跡雖然數(shù)量不算太多、但卻是唐“大中三年呂中萬”,宋“紹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復隴干姚雄記”、“崇寧癸未”、西夏“奢單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個時期的題記和碑刻。這些碑刻、題記,不僅能使我們對石窟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還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傳播,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外,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石窟都開在一面崖面上,而須彌山石窟卻開鑿在為洪溝間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數(shù)峰并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布局。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三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會帶領你們一起去游玩這個景點的。

在寧夏固原市須彌山南麓,有一百多處石窟,總稱"須彌山石窟", "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須彌山石窟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繼續(xù)營造修繕,長期以來是自長安西行之路上第一個規(guī)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有著“寧夏敦煌”之稱.

據(jù)史料記載,須彌山石窟初創(chuàng)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至499年,興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藝術成就可與山西云岡、河南龍門石窟造像媲美。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千百年來,須彌山石窟造像長期遭受了風雨侵蝕,巖石風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壞和人為的損壞,致使許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雖然如此,須彌山仍有一大批規(guī)模較大的石窟造像比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國內(nèi)石窟造像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精湛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宗教歷史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須彌山石窟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

現(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唔攪@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shù)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qū)。

須彌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區(qū)入口處的彌勒大座佛造像。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大佛儀態(tài)端莊而安詳,為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佛像占整座山頭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兩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長。這尊高聳的大佛造像雖是砂崖雕鑿,但造型和雕鑿的刀法卻給人以泥塑一樣的溫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岡第19窟大坐佛還高7米多,也比河南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高,是全國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須彌山造像風格,已明顯地表現(xiàn)出世俗化的特點,即以豐滿為美,以雍榮華貴為美。無論佛還是菩薩,弟子、天王還是力士,都雕鑿得豐滿圓潤,栩栩如生,內(nèi)著僧衣,衣薄透體,自然流暢。

菩薩上身袒露,斜披絡涎,下著貼腿裙,腰間系帶并折出大裙一角,顯得體透輕紗,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著短裙,采取束扎帶,光腳,攢拳怒目,表現(xiàn)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著鎧甲,下著戰(zhàn)袍,手執(zhí)兵器,腳踩夜叉,顯得十分威武。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四

須彌山石窟,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距縣城55公里,固原須彌山石窟。“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這里峰巒迭嶂,巖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qū)。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崗、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jù)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里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據(jù)考證,到了唐代,這里已經(jīng)是頗具規(guī)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云寺”。明朝正統(tǒng)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書皇帝請求賜名,于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后來由于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qū)。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孫官區(qū)的崖面上,從現(xiàn)存的造像窟來看,窟室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這種形式的窟室,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來的。多是一佛二菩薩:佛像較大,居中端坐;菩薩矮小,侍立兩旁。但也有特殊情況,如須彌山開鑿最早的第十四窟,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繪的,除一個龕內(nèi)為釋迦多寶佛外,其余的龕內(nèi)都是一尊佛像,沒有旁侍菩薩。縱觀這些造像,造法古樸,面形豐滿,與云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處。第二十四與三十二窟開鑿年代比之稍晚,但這里已是“標準的”一佛二菩薩。其造型特點,臉形清癯,體型修長,佛穿雙領下垂的大袍,菩薩穿漢式對襟袖襦,與十四窟大不相同。據(jù)我國著名學者潘夢陽先生撰文介紹,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夾領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漢裝,并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資料《固原須彌山石窟》?,F(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窟頂圍繞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shù)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qū)。其形制多為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設“凹”字形佛壇造像,不另在壁面開龕。造像中著力刻劃的是菩薩形象:腳踏蓮座,身繞長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飄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見唐代文化的開放形態(tài)。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石窟中凡是雕塑于唐代的藝術造型,都是相當優(yōu)美的,如第五十四號、六十二號洞窟內(nèi)的菩薩,她們頭梳唐代貴族婦女盛行的高頂云髻,身著天衣,胸掛瓔珞,腕配環(huán)釧,面貌端麗,姿態(tài)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薩”之說,其實是“菩薩如官女”,這是佛教雕刻藝術中最現(xiàn)主義的部分,給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學者說:“拜佛念經(jīng)的僧侶想的是本來就沒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樣說法講經(jīng),神乎其神,藝術還得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才能開出鮮艷的花朵?!贝嗽挼拇_說得很有道理,所有的這些佛像,對古代信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寄托。而對今天不信神、佛的人來說,他們就是凝聚著古人心血和藝術才能的珍品。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nèi),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十分壯觀。這座大佛比云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觀察,只見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層樓高,耳朵有兩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致。專家說,這完全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雄偉氣魄。唐代統(tǒng)治者提倡佛教,武則天曾下令全國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學者推測,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則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云霧繚繞,耳旁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松組成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在須彌山現(xiàn)存的石窟中,題刻和墨跡雖然數(shù)量不算太多、但卻是唐“大中三年呂中萬”,宋“紹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復隴干姚雄記”、“崇寧癸未”、西夏“奢單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個時期的題記和碑刻。這些碑刻、題記,不僅能使我們對石窟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還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傳播,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外,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石窟都開在一面崖面上,而須彌山石窟卻開鑿在為洪溝間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數(shù)峰并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布局。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五

須彌山石窟,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距縣城55公里,固原須彌山石窟?!绊殢洝笔氰笪囊糇g,意為寶山。這里峰巒迭嶂,巖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qū)。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崗、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jù)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里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據(jù)考證,到了唐代,這里已經(jīng)是頗具規(guī)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云寺”。明朝正統(tǒng)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書皇帝請求賜名,于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后來由于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qū)。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孫官區(qū)的崖面上,從現(xiàn)存的造像窟來看,窟室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這種形式的窟室,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來的。多是一佛二菩薩:佛像較大,居中端坐;菩薩矮小,侍立兩旁。但也有特殊情況,如須彌山開鑿最早的第十四窟,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繪的,除一個龕內(nèi)為釋迦多寶佛外,其余的龕內(nèi)都是一尊佛像,沒有旁侍菩薩??v觀這些造像,造法古樸,面形豐滿,與云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處。第二十四與三十二窟開鑿年代比之稍晚,但這里已是“標準的”一佛二菩薩。其造型特點,臉形清癯,體型修長,佛穿雙領下垂的大袍,菩薩穿漢式對襟袖襦,與十四窟大不相同。據(jù)我國著名學者潘夢陽先生撰文介紹,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夾領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漢裝,并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資料《固原須彌山石窟》?,F(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唔攪@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shù)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qū)。其形制多為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設“凹”字形佛壇造像,不另在壁面開龕。造像中著力刻劃的是菩薩形象:腳踏蓮座,身繞長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飄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見唐代文化的開放形態(tài)。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石窟中凡是雕塑于唐代的藝術造型,都是相當優(yōu)美的,如第五十四號、六十二號洞窟內(nèi)的菩薩,她們頭梳唐代貴族婦女盛行的高頂云髻,身著天衣,胸掛瓔珞,腕配環(huán)釧,面貌端麗,姿態(tài)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薩”之說,其實是“菩薩如官女”,這是佛教雕刻藝術中最現(xiàn)主義的部分,給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學者說:“拜佛念經(jīng)的僧侶想的是本來就沒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樣說法講經(jīng),神乎其神,藝術還得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才能開出鮮艷的花朵?!贝嗽挼拇_說得很有道理,所有的這些佛像,對古代信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寄托。而對今天不信神、佛的人來說,他們就是凝聚著古人心血和藝術才能的珍品。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nèi),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十分壯觀。這座大佛比云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觀察,只見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層樓高,耳朵有兩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致。專家說,這完全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雄偉氣魄。唐代統(tǒng)治者提倡佛教,武則天曾下令全國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學者推測,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則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云霧繚繞,耳旁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松組成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在須彌山現(xiàn)存的石窟中,題刻和墨跡雖然數(shù)量不算太多、但卻是唐“大中三年呂中萬”,宋“紹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復隴干姚雄記”、“崇寧癸未”、西夏“奢單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個時期的題記和碑刻。這些碑刻、題記,不僅能使我們對石窟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還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傳播,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外,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石窟都開在一面崖面上,而須彌山石窟卻開鑿在為洪溝間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數(shù)峰并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布局。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六

各位游客:

歡迎大家到寧夏來觀光旅游。首先請允許我向各位介紹一下寧夏概況。

寧夏位于祖國的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黃河中上游,全區(qū)土地面積6.64萬平方公里,現(xiàn)轄銀川、石嘴山兩個地級市,銀南、固原兩個地區(qū),吳忠、青銅峽、靈武3個縣級市和6各轄區(qū),15各縣。全區(qū)人口536萬。

寧夏是我國唯一一個回族自治區(qū),回族人口約占全區(qū)總人口的1/3?;孛裥叛鲆了固m教,全自治區(qū)有大、小清真寺3000多座,因此寧夏又被稱為中國的“穆斯林之鄉(xiāng)”。

(歷史文化)

寧夏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黃河岸邊的靈武市“水洞溝遺址”發(fā)掘表明,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秦代時屬北地郡,秦軍在此屯墾戍邊,抗擊匈奴。漢代時又分為朔方和西涼刺史兩部。唐代時屬關內(nèi)道,農(nóng)牧經(jīng)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11世紀初,黨項族以寧夏為中心,建立了西夏政權,并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西夏文化。元滅西夏后,設寧夏行省,取“平定西夏永遠安寧”之意,于是便開始有了寧夏的名稱。明改制寧夏衛(wèi),清屬甘肅省。1920xx年建寧夏省。1654年又撤銷省建制,分歸內(nèi)蒙古、甘肅省管轄。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寧夏地處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的過渡地帶,又是河套文化與絲綢之路的交融區(qū),古老深遠的黃河文化、特色鮮明的伊斯蘭文化、獨一無二的西夏文化、頗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和濃郁粗曠的邊塞文化工具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從而為后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遺跡和探尋不盡的奧秘。

(地形和氣候)

游客們,寧夏地勢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約占全區(qū)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區(qū),其中沙漠占寧夏面積的8%。從地形分布來看,自北向南為賀蘭山地、寧夏平原、鄂爾多斯草原、黃土高原、六盤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賀蘭山脈綿亙250公里成了寧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邊則為郁郁蔥蔥的六盤山脈。古老的黃河穿越寧夏中北部地區(qū)向北流淌,在寧夏境內(nèi)總流程達397公里,流經(jīng)12個縣市。黃河寧夏段水面寬闊,灌溉墾殖,他們的辛勤勞動使寧夏成了溝渠縱橫、稻香魚肥、瓜果飄香、風光秀美的“塞上江南”。這從唐代詩人“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中就可得到印證。

南高北低的地形決定了寧夏南寒北暖的氣候,此外,寧夏地處高緯度,晝夜溫差大,白天太陽直射溫度相對較高,晚間氣流掃射余熱溫度明顯降低,夏日晝夜溫差在15度左右。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寧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是寧夏天氣和風情的真切寫照。

(旅游景觀)

類型多樣的自然景觀,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色,帶給了寧夏豐富的旅游資源。作為“中國旅游最后的處女地”,近幾年來,寧夏備受海內(nèi)外游客的青睞。來寧夏旅游,可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其“六大特色”——古老的黃河文化、雄渾的大漠風光、神秘的西夏王朝、濃郁的回鄉(xiāng)風情、迷人的六盤盛景、美麗的塞上江南。這里有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有中國最大的喇嘛式建筑群“一百零八塔”,有人類原始造型藝術“賀蘭山巖畫”,有沙海明珠“沙坡頭”,以及被國家旅游局評為中國35個王牌旅游景點之一的沙湖等。現(xiàn)已開發(fā)坐羊皮筏子常有黃河,騎駱駝穿越騰格里沙漠以及西夏仿古、回族風情、沙湖觀鳥、徒步長城、生態(tài)農(nóng)業(yè)觀光等特殊旅游項目。寧夏之旅,點多、面廣、線長,如歌、如詩、如畫,給人以獨特的享受。

(回族風情)

游客們,來到寧夏,特別要向大家接受的是回族風情,因為寧夏是中國回族聚居最多的地區(qū)(回族在我國55個少數(shù)民族中人數(shù)僅次于壯族,位居第二)。我們還是從回族的信仰、節(jié)目、習俗、緊急、服飾來談起吧。

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因此,與伊斯蘭教的關系十分密切。明清時期,中國伊斯蘭教學者介紹伊斯蘭教義,會用“清凈污染”、“真乃獨一”、“至情至真”和“真主原有獨尊,謂之清真”等語,古伊斯蘭教又稱“清真教”。伊斯蘭教禮拜寺叫做“清真寺”,穆斯林制作的食品稱作“清真食品”,穆斯林開設的飯店和食品店習慣用“情真”二字作為標記。寧夏現(xiàn)有清真寺3000多座,遍布山川城鄉(xiāng)。回族穆斯林按《古蘭經(jīng)》的要求要遵守五項功課,即念(祈禱)、禮(禮拜)、齋(齋戒)、課(捐贈)、朝(朝覲)五功。

伊斯蘭教的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和圣紀節(jié),也是回族穆斯林的三大節(jié)日。開齋節(jié),顧名思義,即齋月期滿后的第一天。古爾邦節(jié)在開齋后70天,阿拉伯語“古爾邦”是宰牲的意思,故又稱宰牲節(jié)。圣紀節(jié),每年教歷三月十二日,為紀念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而舉行。

回族在出生命名、婚嫁、喪葬等方面,也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回族的小孩出生后,要阿訇命名,謂之“經(jīng)名”。回族青年的婚姻,在履行法定手續(xù)后,由阿訇主持儀式,誦讀《古蘭經(jīng)》,為其證婚。三天后,新郎新娘回娘家,叫做“回門”?;刈鍐试釣橥猎幔鲝埶卦?,不用棺木,遺體凈洗后以白布包裹,埋于土穴中。親人先逢七、后逢年祭之?;刈逵辛己玫男l(wèi)生習慣,禮拜前要進行沐浴,“小凈”用湯瓶洗頭、手、腳等處,“大凈”用吊罐洗浴全身?;刈逋ピ赫R干凈,井然有序。挑水用的桶倒扣在石板上,從井里提水用的桶掛在墻上,不能落地。

回族忌偶像崇拜。禁食自死物、血,豬、馬、驢、騾、狗等不反芻的動物?;刈逡粤曃浣∩頌槊赖拢识喔邏壅?。

在服飾上,回族男子多戴無沿小白帽或黑帽,稱為禮拜帽。女的一般戴無沿撮口白帽或蓋頭,將頭發(fā)遮掩起來。蓋頭,少女一般帶綠色,已婚婦女則戴黑色,老年人戴白色?;刈鍕D女喜歡佩戴耳環(huán)、戒指、手鐲和頭飾。

(特產(chǎn)和風味)

游客們,寧夏的特產(chǎn)和風味可用兩句話來概括:“吳寶耀花游人眼,長思長想不思歸。”

想為世人稱道的寧夏特產(chǎn)當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皮、發(fā)菜,因其顏色分別為紅、黃、藍、白、黑而被稱為五寶。枸杞及時中藥精品,優(yōu)勢益腎健體的食品。甘草被贊為“中藥之王”。用賀蘭石制作的硯臺,不僅是文房四寶的實用品,而且是珍貴的工藝收藏品。寧夏灘羊是我國優(yōu)良裘用綿羊之一,通常制球用一個月左右的灘羊羔皮“二毛皮”,其優(yōu)良的品質(zhì)和獨特的風格馳名海內(nèi)外。發(fā)菜是“八珍”之一,既有食用功能,又有藥用價值,但采挖發(fā)菜會嚴重破壞環(huán)境,導致土地沙化,因此發(fā)菜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管理的野生固沙植物,禁止采集和銷售。

寧夏的地方風味因兼有中國傳統(tǒng)風味而獨樹一幟。其清真風味小吃不僅為廣大穆斯林所珍愛,各族人民也無不愿一嘗為快,有外焦里嫩的油香、焦酥香脆的馓子,還有最具特色的飲料蓋碗茶。清真廚師們還創(chuàng)造出碗蒸羊、涮羊肉、水晶羊頭、煨牛筋、紅燒羊肉、鍋燒填鴨、鴿蛋蒸菜、糖醋黃河鯉魚等一系列清真菜,其中以燴為主的回民筵席“八大碗”則是回民喜慶宴請的主菜。寧夏小吃還有牛羊雜碎、團饃、釀皮子、回族油菜、牛干巴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銀川市中心地段設有小吃一條街,游客們不妨走街串巷,前去品嘗,一飽口福。

各位游客,寧夏概況就介紹到此。也許帶游罷寧夏,對他從陌生到了解后,您會發(fā)出和我同樣的感嘆:游遍千山萬水,還是寧夏最美!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七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寧夏須彌山石窟!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小導。今天就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盡管提出來,我會竭誠為您解決。

須彌山石窟,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距縣城55公里,固原須彌山石窟。“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這里峰巒迭嶂,巖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qū)。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崗、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jù)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里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據(jù)考證,到了唐代,這里已經(jīng)是頗具規(guī)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云寺”。明朝正統(tǒng)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書皇帝請求賜名,于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后來由于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qū)。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孫官區(qū)的崖面上,從現(xiàn)存的造像窟來看,窟室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這種形式的窟室,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來的。多是一佛二菩薩:佛像較大,居中端坐;菩薩矮小,侍立兩旁。但也有特殊情況,如須彌山開鑿最早的第十四窟,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繪的,除一個龕內(nèi)為釋迦多寶佛外,其余的龕內(nèi)都是一尊佛像,沒有旁侍菩薩??v觀這些造像,造法古樸,面形豐滿,與云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處。第二十四與三十二窟開鑿年代比之稍晚,但這里已是“標準的”一佛二菩薩。其造型特點,臉形清癯,體型修長,佛穿雙領下垂的大袍,菩薩穿漢式對襟袖襦,與十四窟大不相同。據(jù)我國著名學者潘夢陽先生撰文介紹,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夾領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漢裝,并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資料《固原須彌山石窟》?,F(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唔攪@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shù)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qū)。其形制多為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設“凹”字形佛壇造像,不另在壁面開龕。造像中著力刻劃的是菩薩形象:腳踏蓮座,身繞長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飄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見唐代文化的開放形態(tài)。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石窟中凡是雕塑于唐代的藝術造型,都是相當優(yōu)美的,如第五十四號、六十二號洞窟內(nèi)的菩薩,她們頭梳唐代貴族婦女盛行的高頂云髻,身著天衣,胸掛瓔珞,腕配環(huán)釧,面貌端麗,姿態(tài)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薩”之說,其實是“菩薩如官女”,這是佛教雕刻藝術中最現(xiàn)主義的部分,給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學者說:“拜佛念經(jīng)的僧侶想的是本來就沒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樣說法講經(jīng),神乎其神,藝術還得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才能開出鮮艷的花朵?!贝嗽挼拇_說得很有道理,所有的這些佛像,對古代信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寄托。而對今天不信神、佛的人來說,他們就是凝聚著古人心血和藝術才能的珍品。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nèi),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十分壯觀。這座大佛比云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觀察,只見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層樓高,耳朵有兩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致。專家說,這完全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雄偉氣魄。唐代統(tǒng)治者提倡佛教,武則天曾下令全國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學者推測,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則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云霧繚繞,耳旁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松組成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在須彌山現(xiàn)存的石窟中,題刻和墨跡雖然數(shù)量不算太多、但卻是唐“大中三年呂中萬”,宋“紹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復隴干姚雄記”、“崇寧癸未”、西夏“奢單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個時期的題記和碑刻。這些碑刻、題記,不僅能使我們對石窟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還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傳播,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外,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石窟都開在一面崖面上,而須彌山石窟卻開鑿在為洪溝間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數(shù)峰并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布局!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八

各位貴賓、大家好、

大家不遠千里來到我們美麗的塞上江南、不知道大家對我們寧夏真正的了解多少呢?不了解沒關系、這里就有我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位于黃河中上游、簡稱‘寧’、東臨陜西、北接內(nèi)蒙、南于甘肅相連、土地面積6.64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qū)、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被稱為是‘穆斯林之鄉(xiāng)’、人口600多萬、回族人口占全區(qū)人口的1/3、多民族在這里團結友愛、安居樂業(yè)、這里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老的黃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歷史、美麗的塞上明珠、雄渾的大漠風光、在西部大開發(fā)后慢慢的被世人所了解、走向世界、

‘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jīng)寧夏397公里、黃河從甘肅黑山峽進入寧夏境內(nèi)、水流平緩、水面寬廣、為寧夏創(chuàng)造了富饒的黃河河套灌區(qū)、寧夏引黃灌溉的歷史已有20xx多年、歷代皇帝都比較關心水利工程、秦、漢就有秦渠、漢渠、唐徠渠、漢延渠等渠道、由于黃水中帶有大量的泥沙和微量元素、加上寧夏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寧夏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也是獨占鰲頭、更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chǎn)基地、

我國的山脈基本都是東西走向的、而在我們寧夏就有兩座南北走向的山脈、這就是有名的賀蘭山和六盤山、賀蘭山位于寧夏和內(nèi)蒙的交界處、東西長50-250公里、南北長456公里、賀蘭在蒙語里是‘駿馬’的意思、寧夏的氣候早晚溫差大就要歸功于賀蘭山、因為賀蘭山阻擋了西伯利亞寒流的侵襲、也阻擋了騰格里沙漠的東移、成為了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更是寧夏的大氧吧、賀蘭山內(nèi)有綠色植被1.9萬公頃、稀有動物和國家保護動物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寧夏五寶之一的賀蘭石就是產(chǎn)自賀蘭山上、在寧夏的南部的另一座名山就是紅軍長征最后翻越的一座山脈、六盤山、因盤山古道要經(jīng)六盤才能到達山頂、故名六盤山、偉大的領袖毛爺爺在這里還留下了千古的詞篇、《清平樂、六盤山》被稱為是南部的‘油盆’現(xiàn)為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qū)、六盤山現(xiàn)在正在開發(fā)建設當中、但其秀美的景色還是讓人著迷、這兩座寶山就像倆個英勇的戰(zhàn)士、為寧夏看守者南北的大門、

‘穆斯林之鄉(xiāng)’寧夏、由于回族人口密集、居住習慣、‘大分散、小聚居’回族人口占寧夏全區(qū)人口的1/3、占全國人口的2/5、燦爛的回族文化和風俗人情就是最吸引人的招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出現(xiàn)在寧夏的每個角落、身穿回族服飾的穆斯林人情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金燦可口的油香捧到眼前、讓人為之心動、而獨特的生活習俗定會讓你流連忘返、位于賀蘭山腳下的西夏王陵卻又在訴說著曾經(jīng)的興衰榮辱、早在1038到1220xx年、黨項族的可汗李元昊就在現(xiàn)在的銀川建立了大夏政權、由于位于黃河以西、又在我國的西北、被稱為西夏、西夏在歷史的舞臺上存在了189年之久、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夏歷史、就算有的史書中有記載、也是幾筆帶過而已、《24史》中又唯獨缺少西夏史、而西夏文字又被史學家稱為‘絕學’、全世界認識西夏文字的人沒有幾個、這個曾經(jīng)在歷史上輝煌一時的西夏、因為發(fā)生了什么變動、就這樣悄然退出了世人們的視線、就讓我們?nèi)サ轿飨耐趿?、共同解密、謎一樣的國家、

由于寧夏地處西北、被三個沙漠所包圍、所以寧夏的風沙也是珍貴的旅游資源、位于石嘴山市的首批5a級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沙湖卻有別樣的塞上風光、沙湖、顧名思義、有沙有湖、金沙懷抱翠湖、翠湖圍繞金沙、倆種風格迥異的景色相互融合、加上江書記的題字、沙湖名聲大震、吸引著中外游客到此觀光游覽、并為寧夏創(chuàng)造可觀經(jīng)濟效益、沙山、翠湖、飛鳥、游魚、蘆葦、每個景色看去都是自成一景、卻又逃脫不了游人每每的贊嘆、而以治沙成果令世人折服的5a級全球五百家環(huán)保單位沙坡頭也在這片熱土上撒下她的妖嬈和柔情、沙坡頭位于騰格里沙漠邊緣、‘麥草方格沙障’阻擋了4.3萬平方公里騰格里沙漠的腳步、使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在這里穿過、隨著沙坡頭的開發(fā)建設、這里又被譽為‘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去看那一望無際的沙海、騎著沙漠之舟、聽著駝鈴叮當、展望黃河那性感的曲線、此時的心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一片沙有湖相伴、一片沙與河相依、也許、這樣的塞上江南、就是夢中追尋過多次的地方!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九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會帶領你們一起去游玩這個景點的。

在寧夏固原市須彌山南麓,有一百多處石窟,總稱"須彌山石窟", "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須彌山石窟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繼續(xù)營造修繕,長期以來是自長安西行之路上第一個規(guī)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有著“寧夏敦煌”之稱.

據(jù)史料記載,須彌山石窟初創(chuàng)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至499年,興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藝術成就可與山西云岡、河南龍門石窟造像媲美。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千百年來,須彌山石窟造像長期遭受了風雨侵蝕,巖石風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壞和人為的損壞,致使許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雖然如此,須彌山仍有一大批規(guī)模較大的石窟造像比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國內(nèi)石窟造像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精湛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宗教歷史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須彌山石窟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

現(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窟頂圍繞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shù)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qū)。

須彌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區(qū)入口處的彌勒大座佛造像。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大佛儀態(tài)端莊而安詳,為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佛像占整座山頭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兩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長。這尊高聳的大佛造像雖是砂崖雕鑿,但造型和雕鑿的刀法卻給人以泥塑一樣的溫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岡第19窟大坐佛還高7米多,也比河南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高,是全國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須彌山造像風格,已明顯地表現(xiàn)出世俗化的特點,即以豐滿為美,以雍榮華貴為美。無論佛還是菩薩,弟子、天王還是力士,都雕鑿得豐滿圓潤,栩栩如生,內(nèi)著僧衣,衣薄透體,自然流暢。

菩薩上身袒露,斜披絡涎,下著貼腿裙,腰間系帶并折出大裙一角,顯得體透輕紗,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著短裙,采取束扎帶,光腳,攢拳怒目,表現(xiàn)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著鎧甲,下著戰(zhàn)袍,手執(zhí)兵器,腳踩夜叉,顯得十分威武。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十

須彌山石窟,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距縣城55公里,固原須彌山石窟?!绊殢洝笔氰笪囊糇g,意為寶山。這里峰巒迭嶂,巖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qū)。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崗、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jù)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里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據(jù)考證,到了唐代,這里已經(jīng)是頗具規(guī)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云寺”。明朝正統(tǒng)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書皇帝請求賜名,于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后來由于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qū)。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孫官區(qū)的崖面上,從現(xiàn)存的造像窟來看,窟室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這種形式的窟室,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來的。多是一佛二菩薩:佛像較大,居中端坐;菩薩矮小,侍立兩旁。但也有特殊情況,如須彌山開鑿最早的第十四窟,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繪的,除一個龕內(nèi)為釋迦多寶佛外,其余的龕內(nèi)都是一尊佛像,沒有旁侍菩薩。縱觀這些造像,造法古樸,面形豐滿,與云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處。第二十四與三十二窟開鑿年代比之稍晚,但這里已是“標準的”一佛二菩薩。其造型特點,臉形清癯,體型修長,佛穿雙領下垂的大袍,菩薩穿漢式對襟袖襦,與十四窟大不相同。據(jù)我國著名學者潘夢陽先生撰文介紹,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夾領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漢裝,并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資料《固原須彌山石窟》?,F(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唔攪@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shù)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qū)。其形制多為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設“凹”字形佛壇造像,不另在壁面開龕。造像中著力刻劃的是菩薩形象:腳踏蓮座,身繞長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飄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見唐代文化的開放形態(tài)。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石窟中凡是雕塑于唐代的藝術造型,都是相當優(yōu)美的,如第五十四號、六十二號洞窟內(nèi)的菩薩,她們頭梳唐代貴族婦女盛行的高頂云髻,身著天衣,胸掛瓔珞,腕配環(huán)釧,面貌端麗,姿態(tài)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薩”之說,其實是“菩薩如官女”,這是佛教雕刻藝術中最現(xiàn)主義的部分,給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學者說:“拜佛念經(jīng)的僧侶想的是本來就沒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樣說法講經(jīng),神乎其神,藝術還得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才能開出鮮艷的花朵?!贝嗽挼拇_說得很有道理,所有的這些佛像,對古代信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寄托。而對今天不信神、佛的人來說,他們就是凝聚著古人心血和藝術才能的珍品。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nèi),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十分壯觀。這座大佛比云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觀察,只見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層樓高,耳朵有兩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致。專家說,這完全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雄偉氣魄。唐代統(tǒng)治者提倡佛教,武則天曾下令全國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學者推測,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則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云霧繚繞,耳旁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松組成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在須彌山現(xiàn)存的石窟中,題刻和墨跡雖然數(shù)量不算太多、但卻是唐“大中三年呂中萬”,宋“紹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復隴干姚雄記”、“崇寧癸未”、西夏“奢單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個時期的題記和碑刻。這些碑刻、題記,不僅能使我們對石窟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還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傳播,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外,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石窟都開在一面崖面上,而須彌山石窟卻開鑿在為洪溝間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數(shù)峰并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布局。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十一

各位游客,美麗富饒的銀川,是黃河河套地區(qū)最早開發(fā)的一片綠洲,漢代時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興建了漢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稱,明清以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民諺已經(jīng)傳遍九州。古老的黨項族在這里創(chuàng)造出璀璨奪目的西夏文化;勤勞的回族人民自強不息,展現(xiàn)出絢麗多姿的民俗風情。銀川是我國西北邊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首府,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悠久燦爛人文底蘊博大精深,這里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美景。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銀川,去感受這座邊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

游客們,銀川市地處黃河沖積而成的河套平原上,東臨黃河,地勢平坦開闊;西靠賀蘭山,與內(nèi)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為鄰;南抵青銅峽;北連平羅縣。全市總面積3499平方公里,市區(qū)面積1277平方公里。轄城區(qū)、新城區(qū)、郊區(qū)三個縣級區(qū)和永寧、賀蘭兩縣。據(jù)統(tǒng)計,20xx年末全市總人口約103.91萬人。銀川是個多民族的地區(qū),聚居這回、漢、滿、蒙古、朝鮮等25個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較集中的城市,回族約有22.31萬人。

傳說很久以前,長江以南住著鳳凰七姐妹,給人們帶來幸福。其中最小的七妹來到地薄人窮的寧夏,開渠引水,帶來了江南風光。后來為了阻止異族部落的入侵,鳳凰七妹就變成了一座城,保護寧夏百姓,這就是后來的銀川。如今,“鳳凰城”已經(jīng)成為銀川的美稱。

銀川地勢平坦開闊。地形走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百R蘭為屏,黃河繞境,沃野千里,湖泊鑲嵌”,是銀川地貌格局的特征。銀川地形分為山地和平原兩大部分。西部是賀蘭山地,賀蘭山成梯形,自泉齊溝以南逐漸降低,海拔20xx—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擋西北寒冷空氣和風沙長驅(qū)直入的天然屏障。東部為黃河沖積平原。黃河從銀川城東16公里城北偏南30度方向流往石嘴山,過境長度為78.4公里,水面12.47萬畝,形成廣闊無垠的黃河沖積平原,其間沃野百里,溝渠縱橫,草木茂盛,散布著數(shù)百個大小湖沼,有著名的“七十二連湖”,自古以來,這里就是主要的農(nóng)林牧漁生產(chǎn)區(qū)。

銀川位于中溫帶干旱氣候區(qū),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特點是:雨雪稀少,蒸發(fā)強烈,日照充足,熱量適中,風大沙多;冬寒無奇冷,夏熱無酷暑,春季短而多變。銀川因為地處西北內(nèi)陸,遠離海洋,加上氣候干燥,雨水量少,日照又長,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晴天。據(jù)統(tǒng)計,年日照時間比“日光城”拉薩還多17.5個小時。

銀川晝夜溫差很大,全年平均日溫差為13.1度—14.4度,這種大陸性氣候的特點,加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各類農(nóng)作物的生長,易于瓜果糖分的貯存,瓜果含糖量較中原地區(qū)高出15%—20%。據(jù)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jīng)注》記載,早在1520xx年前,銀川平原就被稱為“果城”。這里盛產(chǎn)桃、李、杏、棗、蘋果、葡萄和西瓜。水果個大、味甜、肉嫩,且色彩鮮艷。銀川種植稻米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經(jīng)勞動人民的精心培養(yǎng)和改良,銀川的水稻已成為全國著名的品種。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蕎麥、白豌豆等。蔬菜有寧夏大白菜、辣椒、西紅柿、大頭蔥。此外,蕨菜、沙棘、蜂蜜也小有名氣。

銀川地區(qū)土壤類型較多,植被多樣。森林面積達百萬畝,其中有一半為人工林,包括用材林、防護林和經(jīng)果林等。隨著植樹造林等綠化工程的展開,森林面積和綠化面積呈逐年大幅增長的趨勢。1988年,國務院批準賀蘭山為國家級森林有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qū),山上有天然次生林18.3萬畝,有野生動物177種,其中屬于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16種。

銀川地處鄂爾多斯西緣凹陷帶的的北部,礦產(chǎn)資源豐富。在銀川境內(nèi)賀蘭山段貯藏的礦產(chǎn)品主要有煤、赤鐵、石灰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英砂巖、輝綠巖、陶瓷粘土等,這位銀川市發(fā)展冶金、化工、建材等工業(yè)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尤其是磷礦貯藏量較高。

銀川歷史悠久,早在20xx多年前的漢武帝時期,這里就是匈奴、鮮卑等游牧民族的棲息之地。隨著引黃灌區(qū)的開發(fā),銀川平原興起了一些城堡,當時被人們稱為飲汗城的城堡,就是銀川城的前身。銀川設立縣城的開始是在南北朝時期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時稱懷遠郡。公元1020xx年,黨項族首領李德明遷居于此,改為興州。公元1038年,西夏國在此建都,稱興慶府,歷時189年。之后歷經(jīng)王朝更迭,又改稱為中興府、寧夏、寧夏府、寧夏城,直到1945年,才設立銀川市。

“銀川”一詞是明末將此段黃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區(qū)形容為“銀色河川”而得名的。這座有著1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其人文景點一西夏文化為主要特色。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賀蘭山自然保護區(qū)為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qū)。西夏王陵、拜四口雙塔、海寶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誘人的水鄉(xiāng)景色、奇特的塞上風光及多彩的回族風情,使銀川成為中國西部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

游客們,銀川城區(qū)分為老城、新城和新市區(qū)三部分,老城前身為清代的寧夏府城,東距黃河約15公里,自治區(qū)政府和市人民政府都設在這里,又為商業(yè)區(qū)。新城位于火車站東側,東距老城區(qū)7.5公里,是在清乾隆時住的新滿城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1958年以后又在包蘭鐵路以西的大片荒漠草原上建起新市區(qū)。從前銀川市內(nèi)除了鼓樓、玉皇閣、南門樓等幾座古建筑外,大都是低矮的黃泥土坯房。如今,銀川市古顏新貌相得益彰,圍繞著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幢幢現(xiàn)代化的建筑鱗次櫛比。入夜,燈火通明,霓虹閃爍,寬闊的街道流光溢彩。走進銀川,你可以該受到一種寧夏所特有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在交相輝映的美麗,這座榮古都風貌、回族風情和現(xiàn)代韻味于一體的邊塞古城正以一種嶄新的姿態(tài)迎接著五湖四海嘉賓的光臨。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十二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會帶領你們一起去游玩這個景點的。

在寧夏固原市須彌山南麓,有一百多處石窟,總稱"須彌山石窟", "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須彌山石窟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繼續(xù)營造修繕,長期以來是自長安西行之路上第一個規(guī)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有著“寧夏敦煌”之稱.

據(jù)史料記載,須彌山石窟初創(chuàng)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至499年,興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藝術成就可與山西云岡、河南龍門石窟造像媲美。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千百年來,須彌山石窟造像長期遭受了風雨侵蝕,巖石風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壞和人為的損壞,致使許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雖然如此,須彌山仍有一大批規(guī)模較大的石窟造像比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國內(nèi)石窟造像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精湛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宗教歷史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須彌山石窟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

現(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唔攪@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shù)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qū)。

須彌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區(qū)入口處的彌勒大座佛造像。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大佛儀態(tài)端莊而安詳,為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佛像占整座山頭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兩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長。這尊高聳的大佛造像雖是砂崖雕鑿,但造型和雕鑿的刀法卻給人以泥塑一樣的溫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岡第19窟大坐佛還高7米多,也比河南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高,是全國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須彌山造像風格,已明顯地表現(xiàn)出世俗化的特點,即以豐滿為美,以雍榮華貴為美。無論佛還是菩薩,弟子、天王還是力士,都雕鑿得豐滿圓潤,栩栩如生,內(nèi)著僧衣,衣薄透體,自然流暢。

菩薩上身袒露,斜披絡涎,下著貼腿裙,腰間系帶并折出大裙一角,顯得體透輕紗,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著短裙,采取束扎帶,光腳,攢拳怒目,表現(xiàn)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著鎧甲,下著戰(zhàn)袍,手執(zhí)兵器,腳踩夜叉,顯得十分威武。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篇十三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會帶領你們一起去游玩這個景點的。

在寧夏固原市須彌山南麓,有一百多處石窟,總稱"須彌山石窟", "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須彌山石窟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繼續(xù)營造修繕,長期以來是自長安西行之路上第一個規(guī)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有著“寧夏敦煌”之稱.

據(jù)史料記載,須彌山石窟初創(chuàng)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至499年,興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藝術成就可與山西云岡、河南龍門石窟造像媲美。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千百年來,須彌山石窟造像長期遭受了風雨侵蝕,巖石風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壞和人為的損壞,致使許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雖然如此,須彌山仍有一大批規(guī)模較大的石窟造像比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國內(nèi)石窟造像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精湛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宗教歷史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

北周石窟,數(shù)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須彌山石窟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

現(xiàn)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nèi),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唔攪@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shù)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qū)。

須彌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區(qū)入口處的彌勒大座佛造像。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大佛儀態(tài)端莊而安詳,為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佛像占整座山頭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兩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長。這尊高聳的大佛造像雖是砂崖雕鑿,但造型和雕鑿的刀法卻給人以泥塑一樣的溫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岡第19窟大坐佛還高7米多,也比河南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高,是全國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須彌山造像風格,已明顯地表現(xiàn)出世俗化的特點,即以豐滿為美,以雍榮華貴為美。無論佛還是菩薩,弟子、天王還是力士,都雕鑿得豐滿圓潤,栩栩如生,內(nèi)著僧衣,衣薄透體,自然流暢。

菩薩上身袒露,斜披絡涎,下著貼腿裙,腰間系帶并折出大裙一角,顯得體透輕紗,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著短裙,采取束扎帶,光腳,攢拳怒目,表現(xiàn)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著鎧甲,下著戰(zhàn)袍,手執(zhí)兵器,腳踩夜叉,顯得十分威武。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12317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