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一
課前透視:
本課中的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秋景的。讀了之后,我們會被詩中所描繪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顿泟⒕拔摹穼懙氖乔锬┑木吧:煽?,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突出了秋天的特點。其中描寫菊花傲寒斗霜的氣慨,間接表達了對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秋色圖。內容形象生動,色彩明麗,尤其“霜葉紅于二月花”給了使我們以美的享受。兩首詩都配有插圖,便于對詩意的理解。
二年級的學生雖小但對于古詩的了解并不少,這兩首詩有不少學生早已會吟誦。教學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經驗,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其他古詩,激發(fā)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豐富學生的積累。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信息資料
1、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誦詩導入??。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呀?(學生背誦古詩)古詩為我們呈現(xiàn)出美的意境,讓我們獲得美的感受。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看看詩中寫了哪些內容?
(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欣賞他人的學習勞動成果,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激發(fā)了學習古詩的興趣。)
2、看圖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板題)
(借助美妙的圖畫吸引住學生,在感受畫面后,啟發(fā)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對話平臺
初讀
1、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合作學習,輪讀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體感知,了解古詩的大意,與他人交流字詞的理解,相互促進,提高學習古詩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
研讀
1、教師范讀,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2、出示多課件展示詩中描繪畫面,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4、匯報交流詩意。
5、多種方式朗讀。
(想像古詩的畫面,加上課件的直觀效果,使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意思,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誦讀
1、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練讀。
3、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學生的閱讀古詩的實踐,切不可用復雜的分析來替代,要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初步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煉、優(yōu)美。)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學生認讀。
2、學生觀察字形,交流怎樣書寫。
3、教師示范,學生評價。
4、學生練習。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寫字訓練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樂于寫字。)
拓展
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說說為什么?
(不使學生的思路受到束縛,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
1、多種方式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挑戰(zhàn)背誦古詩(一)。
(活潑多樣的復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進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自學
1、出示《山行》,引導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學習。
2、按自己的喜歡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說說學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嘗試讓學生自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細讀
1、學生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2、指名讀,讀后評價。
3、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學生評點。
4、學生找學習伙伴一起練讀。
(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提高閱讀的質量。)
誦讀
1、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楓葉滿山的美麗情景。
2、挑戰(zhàn)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3、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4、背誦展示。
(多種形式的誦讀,促進學生積累,形成個性的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了語感。)
寫字
1、出示生字:楓、于。學生認讀,
2、觀察字形,說說怎樣識記和書寫。
3、教師示范,提示重點筆畫。如“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等。
4、學生練習。小組點評。
(觀察、交流能幫助學生掌握寫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練習與拓展
1、出示課后“我會填”,引導學生填寫。
2、誦詩會。學習伙伴還會背別的古詩,你們也一定行!把自己積累的古詩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將積累的成果展示出來,體驗學習的快樂,對他人也是個促進。)
伴教錦囊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放,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xiàn)上獨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閱讀在線
描寫秋景詩兩首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書河上亭壁(寇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欄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二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
教學準備:
收集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背誦春天的古詩。
教學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師: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圖畫,許多詩人通過詩歌來贊美它,誰來背背有關春天的詩歌?(指名背通)今天我們還要隨著古代詩人賀知章和朱熹一起走進迷人曲春天,看著他們分別贊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絳",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絳”“妝”“裁”
3.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技是“綠絲絳”?(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
然的偉大神奇)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shù)脑娋鋪韺Υ稹?/p>
師:你看那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真是青翠欲滴??!那垂掛下來的萬千柳條,柔軟綿長,隨風搖曳,多像綠綠的絲帶!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師:再看那小巧的新長出來的柳葉,細細尖尖的,整整齊齊的,是誰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
四、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背誦《詠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學習《春日》,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勝”“泗”“濱”
3.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旬,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煥然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么?能具體說說嗎?(借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shù)脑娋鋪韺Υ稹?/p>
師: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邊尋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煥然一新了,全沒了冬日的蒼白和蕭瑟。
生:勝日尋芳漸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師: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到處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生: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四、背誦古詩。
第三課時
一、指名背誦《春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詠、碧、妝、裁、剪、濱、紫
2.出主識記字形,集體交流:
提醒:詠,用口吟誦,與口有關,故口字旁;泗、濱,與河水有關,左邊是三點水旁;絳,與絲織有關、左邊是絞絲旁。裁,與衣服有關,里面是衣字: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妝,梳妝,女人常梳妝,右邊是女字旁。
3.先描寫觀察重點筆畫,再集體交流:
“裁”是半包圍結構,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濱”字第七筆是一筆撇,不是兩筆;“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丟掉一點。
三、書寫練習。
四、拓展閱讀: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互相交流,背誦。
作業(yè):
背誦古詩給家人聽,默寫古詩。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三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詩意,能用自己的話說出 兩首詩的意思。
3、能說出課后練習3中帶點詞和 詩句的意思,想象并說出《游園不值》這首詩描繪的景象。
4、積累描寫春天的古詩或名句。
學習過程:
一 、 自主預習:
1、搜集描寫春天和田園風光的古詩或名句。(整理在讀書筆記上)
2、搜集有關葉紹翁和楊萬里的資料以及以前學過的這兩位詩人的詩。
二、自主讀悟,合作探究(8分鐘自學,5分鐘合作交流)
同學們,自學古詩時可以借助資料、也可以問同伴,但最好的方法是自己通過反復的誦讀來品味詩句的意思。
1、自己試讀古詩,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頓,讀出節(jié)奏感和使得韻味。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理解詩意。
方法指導:
(1)解題:? 不值:????????????????? “游園不值”的意思是:???????????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
(2)抓詞語,明詩意。
讀古詩,從重點詞語入手,試著理解每一句詩的意思。(重點詞語可記在書上)
應:???? 憐:??? 屐齒:???? 蒼苔:??? 小扣:???? 柴扉:???? 籬落:
疏疏:??????? 一徑:????? 深:??????? 急走:
(3)看畫面,想詩境
結合課文的插圖,想象“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一幅怎樣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3、悟詩情,巧誦讀
《游園不值》一詩表現(xiàn)了作者????????????????????????????????????????????
《宿新市徐公店》表現(xiàn)了作者對???????????????????????????????? 的贊美和?
對的喜愛之情。
在小組內有感情地誦讀,比比誰背得既快又有韻味。
三、交流展示(7分鐘)
四、做一做,看看哪個小組正確率最高!(7分鐘)
1、默寫古詩。
《游園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2、解釋帶點的字,說說詩句的意思。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應:???????????? 憐:??????????????????????? 小扣: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走:
4、描寫春天的古詩名句。(3到5句)
五、快樂積累:(8分鐘)
描寫春天的詩: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游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描寫田園風光的: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四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字的間架結構。
教學重點︰會書寫11個生字。
教學難點︰雪、寒、覺、窗的間架結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今天我們學習第20課的生字。
二、????? 認讀生字︰(課件出示要學習的生詞。)
三、????? 說說每個字的偏旁結構組成,怎樣記住它。
1.把所有學習的生字按結構分類。
2.學習上下結構的字。你想說說哪個字的寫法?
雪︰學習雨字頭的寫法。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雨字頭有什么變化?豎定位在豎中線上。四個點寫的對稱,倒山三橫的寫法。???????
板書示范,指導書寫。
寒︰寫這個字時應注意什么?上中下結構,三點在一條豎線上,三橫的長短寫法,下面兩點一小一大,一撇一捺要突出。
板書示范,指導書寫。
窗︰學習穴字頭。寫這個字應注意什么?里面是夕陽的夕出頭,整個下半部分都寫在穴字頭下面。
3、把學生寫的字進行實物投影展示。學生進行評價。
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學生評價:“雪”字四個點要寫得緊湊,左窄右寬,左面的“木”捺變點。)
4、學習左右結構的字
老師把左右結構的字又分成了兩類,你們觀察這兩類字有什么區(qū)別?“但”和“江”是一類,“獨、釣、驚”是一類。
5、學習獨體字“舟”。
橫定位在橫中線上。整體字寫的長一些。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五
【課業(yè)設計】
一、查字典(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要查的字
吳含爐嶺鳴銀流柳絕泊大寫字母音節(jié)
二、寫一寫
換部首組成本課生字:
冷—(?。╇u—(?。┖堋ā。┎ā。?/p>
加部首組成本課生字:
(?。獞簟ā。ā。ā。?/p>
(?。颉ā。ā。ā。?/p>
三、抄古詩
抄一首本課自己最喜歡的古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維拓展】
一、我會填
二、我會比
泊()銀()鳴()嶺()爐 ()
伯()很()鴨()冷()護 ()
三、我會做
1、《望廬山瀑布》一詩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寫出遙看______()。飛流_______(),“疑是”是()的近義詞。
2、《絕句》一詩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__。作者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幾種景物。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六
一、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惫旁姾w面寬,意蘊深遠,本課設計側重從搜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對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二、教材分析
本課的兩首詩,都是千古傳頌、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都描寫了送別好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人巧妙地將對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送元二之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情別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與祝福,使人不難想到這對好友頻頻祝酒、殷殷話別的情景。
選編這兩首詩的意圖,一是使學生在誦讀中感受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二是讓學生繼續(xù)積累詩句,培養(yǎng)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三、學情分析
通過古詩吟誦活動的開展,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程度的古詩詞。對古詩詞的品味理解能力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此時學習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這樣有一定深度的詩文可以將學生的古詩品讀能力有一個階段性的提高。
四、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5、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五、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搜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對比想象拓展
七、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閱讀了解古代送別詩相關內容。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并搜集相關資料。
八、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鎮(zhèn)街意見
個人意見
1、播放《陽關三疊》名曲,欣賞送別圖片,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送別詩,或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與親友分別時的感受。
2、通過回憶《贈汪倫》《別董大》等耳熟能詳?shù)乃蛣e詩,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別深情。
3、介紹時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形式,也成了詩人們爭相歌詠的題材。
4、初讀兩首古詩,大致了解內容。
5、引導學生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注意“鶴”的筆順,“孟”的起筆,“陵”的讀音。)
6、讀題了解有關“送”的內容。
(1)師生交流有關“黃鶴樓”的資料。
(2)課件展示黃鶴樓名樓風采,加深對這座江南名樓的認識。
(3)師生交流了解“廣陵”與“揚州”關系。
(4)教師相機出示長江簡圖,明確詩中涉及的地名的地理位置。
(5)師生交流了解李白與孟浩然的故事。
(6)請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7)提示學法:搜集資料是理解詩題學習古詩的一個好辦法。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注釋等多種方式了解詩的大意,并鼓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指名概述詩意。
(2)質疑。
(3)結合簡圖弄懂“西辭”等較簡單的問題。
1、賞析“煙花三月”。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想象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的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內涵,肯定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具有一種詩意的美感;霧氣時聚時散,繚繞花間,也使人產生無限遐想。
(3)師生共同在美好的音樂中想象“煙花三月”那令人神往的美景。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盁熁ㄈ隆辈粌H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沿途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當時乃盛唐時期,整個時代也如“煙花三月”般美好,更體現(xiàn)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5)指導朗讀前兩句。自由朗讀、指讀、評讀、想象畫面讀等。
(6)小結:名樓美景遙相送,詩情畫意在其中?。?/p>
2、品析“碧空盡”“唯”等詞語。
(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
(2)抓住“遠影”“孤”等詞體會李白目送帆影遠去時間之長,對好友的情感之深。
(3)帶著自己的體會試讀第三、四句。
(4)指名讀。師生評讀,學生再讀。
(5)師引讀。
(6)從最后一句中,換詞理解品析“唯”。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摯友的一片深情,體味作者佇立江邊時間之長,帆影“盡”而“情不盡”,“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7)指導朗讀后兩句。及時板書:情深意長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配樂朗讀)。
點評: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讀中悟情,讀中悟美。
3、師生互動背誦讀。
1、討論交流學習第一首詩的成功經驗:解詩題,明背景;品詞句,悟詩境;作對經,感詩情等。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首詩。
3、各組匯報交流
4、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了解安西、陽光等詩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關知識;了解由于交通不便,從偏遠的安西到陽關的送別,這其中的艱難;各抒己見體味“更盡一杯酒”的深刻內涵。
5、比較兩首詩的異同,誦讀悟情。
6、交流這兩首送別詩共同的地方,試著思考其規(guī)律性。
1、與學生交流本節(jié)課感受。
2、歸納總結全詩。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一樣的深情,別樣的故事。
1、老師敘述詩句意思,學生默寫相關詞語和詩句。
2、檢查指正。
3、在音樂聲中有感情地背誦已學的兩首古詩。
1、這兩首詩都是千古傳誦的名篇,能說說你最欣賞的地方是什么嗎?
2、師生交流,賞析兩首詩的語言和內在的情感之美。
(語文凝練優(yōu)美,意境深遠。如:“孤帆”、“碧空盡”、“柳色新”、“更盡”等。)
(情感真摯深厚,感動今人。如:“遠影已碧空盡,仍不肯離去;已喝了很多酒了,還要更盡一杯。無限深情盡在不言中。)
3、自古多情傷離別,離別詩兒有無數(shù)。下面請同學們把你課下搜集到的送別詩讀給大家聽。
4、學生讀《別董大》等詩。(注意送別詩與其他詩的區(qū)別)
1、反復誦讀搜集到的詩句,讀準、讀通、讀順。
2、互相比較,尋找其異同點。
3、提出問題,進行研討。
4、小組匯報,師生交流。
1、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我們也曾有過與親人、朋友分別的難舍時刻,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話甚至是詩的語文寫一寫呢?
2、練筆。
3、交流。
1、除了送別詩,你還了解什么類別的詩?(如思鄉(xiāng)詩、邊塞詩、詠春詩等等。引導學生課外讀詩時要留意詩歌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上到一個新的高度。)
2、布置自選作業(yè)。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維的其他詩作,朗讀、欣賞、摘抄。
(2)自主選擇文中一首詩改寫成記敘文。
(3)搜集(如邊塞詩)一類詩歌,比較、賞讀、摘抄或寫體會。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目送?????????????????????? 酒送
情深意長
問題探討:1、小學中年級階段學習古詩文,應該挖掘到何種深度?
2、教師應如何引導,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領悟到詩的意境與作者的情感?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七
作者:宗陽春????發(fā)表時間:2004-4-29????閱讀次數(shù):501?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詩歌內容,了解詩中描繪的風光、景色。
2、在理解字、詞、句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加深對兩首詩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學用具:錄音機、磁帶
教學用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并介紹作者
(1)板書課題。
(2)介紹作者。
范成大:南宋田園詩人。
杜甫:唐朝著名愛國詩人。
2、自學課文。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圈出不理解的字或詞,同座討論,教師指導。
(3)練習說說詩的意思。
3、交流自學情況,教師點拔
4、再讀兩首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四時田園雜興》描繪的是什么季節(jié)發(fā)生的事?你從哪里理解的。
(2)人們?yōu)槭裁慈绱诵翗s?你體會到什么?
(3)朗讀全詩。
(4)《望岳》這首詩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泰山的高大,神奇?
(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感受?
(6)齊讀《望岳》。
5、練習背誦兩首詩。?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八
a級基礎知識達標(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12分)
莫()軍()黃()
模()渾()橫()
借()酒()峰()
臘()灑()鋒()
(24分)
題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足雞豚。
山重水復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有一村。
(10分)
1、《題西林壁》這首詩的作者是__朝詩人_____。
2、《游山西村》這首詩的作者是__朝詩人_____。
(4分)
b級重點難點過關(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20分)
1、不識廬山真面目,只身在此山中。
“緣”的意思是________。
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復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的意思是________。
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分)
1、我們走到山前,頓時山路已盡。忽然間,山路一轉,前面又出現(xiàn)了一個鮮花盛
開的村莊。這時,我們情不自禁的吟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詩句。(10分)
2、老師在指導我們作文時,常用宋朝詩人蘇軾的名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我們寫作時不要說
人家常說的話,要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寫出自己的個性。(10分)
(10分)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的作者是__朝詩人___。
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首詩的作者是__朝詩人___。
(10分)
讀古詩,找顏色:
1、春風有()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在人間。
3、兩個()鸝鳴()柳,一行()鷺上()天。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九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2、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層含義。
4、在兩首古詩的對比參讀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二課時。
請學生回憶過去的古詩積累,檢查古詩背誦。
師:同學們剛才朗誦的這么多古詩,有的是寫朋友送別,有的是寫春日勝景,有的是感嘆時光易逝我們理當珍惜今朝,內容豐富,包容萬千。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感受古詩文的魅力。
師:人們常說一幅精美的圖畫,就是一首清麗的小詩??粗@一幅幅圖畫,你想起了哪些古詩?(《山行》—杜牧,《贈汪倫》──李白,《回鄉(xiāng)偶書》──賀知章,《乞巧》──林杰)。指名有感情地朗誦,要注意引導把詩的韻味讀出來。生誦完后師說: “這真是畫中有詩呀!”
師:回憶一下我們學習古詩的方法是什么?(屏幕出示:學習古詩方法:知詩人、解詩題;讀詩句、析詩意;想畫面、入詩境;悟詩情、吟詩文)
1、自讀詩句,要求讀準讀通,讀出詩的節(jié)奏: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知詩人,解詩題: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為“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時寫下的五首游記詩之一。
這是蘇軾在游廬山時題在西林寺墻壁上的一首詩。古代由于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詩歌不能印刻出來,于是題壁就成了詩人“發(fā)表”作品的途徑之一。一些名勝故意留出一塊墻壁涂白,專供詩人們題詩發(fā)表。
3、再讀這首詩,聯(lián)系課后注釋,誰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⑴ 解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誰再把前兩句話的意思說說:
若學生說:橫著看是連綿不斷的山嶺,站在側面看就是高聳入云的山峰,老師在學生說時插問: 嶺和峰有什么不同?你能把看到的嶺和峰畫出來嗎?(請學生上臺板畫。)你能把嶺和峰的不同讀出來嗎?
若學生說:因為站在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所站的位置不同,所以廬山的景象不同,教師引導:你用豐富的想象把我們帶進了詩的意境中。是呀,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象當然不同,能把你想象到的景象向大家描述一下嗎?請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隨機板書:橫、側、遠、近、高、低、)
⑵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廬山,廬山到底是怎樣的呢?播放(或幻燈片顯示)廬山不同角度的有關圖片。
師:看了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說什么?(帶著贊美之情再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東坡又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呢?
⑶ 解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保?/p>
這兩句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談談你的感悟。(熱愛:把對廬山的熱愛讀出來。)(感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xiàn)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個事物。)
師: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就更好了。
當受到挫折遇到失敗時,我們可以不唉聲嘆氣,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當我們苦苦思索,仍理不出頭緒時,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再思考,換一個方法去做事。
師:這短短的28個字不僅描繪了一幅迷人的圖畫,還說明著一個深刻的哲理,真令人贊嘆,令人敬佩。我們把它背誦積累下來,好嗎?
背誦,抄寫,默寫。
1、指導誦讀詩句:
⑴ 確定節(jié)奏:
啟發(fā)學生回憶《題西林壁》的節(jié)奏,遷移確定《游山西村》的節(jié)奏: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⑵ 學生個體獨立朗誦。
⑶ 檢測誦讀,指名試背。
2、師生協(xié)同一起理解詩意,學生可以借助課后注釋及相關資料理解詩的意思:
不要笑我們農家自釀的酒渾濁,
在這豐收之年招待客人是殺雞宰豬,我們熱情款待。
山一程,水一程,山山水水一程又一程,以為已走到路的盡頭,沒想到桃紅柳綠,掩映著茅屋深深,卻又是一個村莊。
也可讓學生先說3、4兩句,再講農家們的熱情招待,因為本首詩本身就是以倒置的寫法來表達的。
1、介紹陸游,寫詩背景,及山西村的位置。
2、圖片展示紹興水鄉(xiāng)景觀,以及鑒湖的有關景致。
(山西村在鑒湖旁)
3、想象交流:
詩人為何出游,沿途景致,“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觀,及詩人的欣喜之情。
4、想象農家熱情待客的所作所為,神態(tài)語言,主賓其樂融融的場景畫面。尤其抓住“莫笑”、“足”,感受農人的豪爽、淳樸。
5、想象古詩意境,編寫故事。交流朗讀故事。
1、對比讀《題西林壁》、《游山西村》,交流:
兩首詩的共同點。
(借景抒情)
2、領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蘊含的哲理:
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無望,忽而絕處逢生,出現(xiàn)新的契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3、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能舉個例子嗎?
其實,在古詩文中,看似簡簡單單的詩句卻蘊含著豐富的哲理的例子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多誦讀古詩文,多積累,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精彩的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十
一、教材簡說
雨后的早晨,從香甜的春睡中醒來,推開窗戶,撲進的不僅僅是清新的空氣,更有那清脆的鳥鳴,淡淡的花香,濃濃的春意。那漂落的花瓣,令人惋惜;那被春雨浸潤著的芳草綠葉,令人振奮。那濕潤的落花,那鮮嫩的綠葉,似乎把昨夜的春風和春雨又送到了窗前。
《春曉》給我們展現(xiàn)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shù)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從那“夜來風雨聲”中,我們可以盡情地想象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這剪輯的“春之聲”,正是那“春意鬧”的畫外音。
高鼎的《村居》,則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情調。花草繁盛,千里鶯啼,春風楊柳,令人陶醉。兒童放學歸來,三五成群,迎著春風,放飛著風箏,放飛著快樂,放飛著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樂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風華少年,意境多么悠遠。
二、學習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生字的呈現(xiàn)
(1)揭示課題識字?!肮旁妰墒住敝校肮?、詩、首”是生字,第二首古詩《村居》中的“村、居”也是生字。所以在揭示和理解課題過程中即可指導認讀5個生字??上葘Α肮旁姟弊骱唵谓忉?,再結合“幾首歌曲”、“幾首兒歌”、“幾篇課文”等對“首”作簡單理解,最后出示兩首古詩的題目。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讀古詩,認讀詩中的生字。
(3)出示生字條中的生字,引導識記。
2.生字的識記
(1)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引導學生根據新舊字的聯(lián)系,采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方法識記生字。如:
自—首舍—古讀—詩對—樹—村睡—眠
閃—問—間—聞屋—居醒—醉親—童外—處
3.識字的鞏固
(1)利用課件或生字卡片鞏固認讀。
(2)讀詞語鞏固生字的識記。如:
兩首古詩一首兒歌冬眠處長見聞
鄉(xiāng)村居住大醉煙花童話散步
(3)在讀、背古詩的過程中鞏固生字的識記。
4.寫字指導
本課6?個要寫的字,各有各的特點,可逐一進行指導?!肮拧弊謾M要長而凸;“聲”字上為“士”字,不是“土”字,應寫得上橫長、下橫短;“多”字上下兩部分一樣,但要注意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學生寫成一左一右,或上下相等;“處”字是半包圍結構,要強調“包住”
——把捺拖長;“知”字中,口在右邊偏下,不能寫得太高;“忙”字左邊“豎心”的豎要寫得垂直且稍長。
(二)朗讀感悟
本課兩首古詩,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不要作過多的分析。詩的內容和意境,可讓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自己理解、感悟??梢龑W生說說“讀懂了什么”或者“體會到什么”。學生如果提出不懂的字詞,教師可簡單講解。
《春曉》詩意含蓄,情真意切。朗讀時,速度可稍慢,一邊讀一邊想象,一、三句聲音較實,二、四句聲音較虛。每一句第二字可適當拉長,稍作停頓,留下想象的空間。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
《村居》較為明快,朗讀時可適當將情緒外露,讀得輕快、流暢,體現(xiàn)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和兒童生活的快樂。可在每句詩的第四個字后稍作停頓。注意讀好韻腳“天、煙、鳶”。
古詩朗讀對字音的要求特別高,要把每個字的音讀準,還要注意咬字吐字??商嵝褜W生對咬準字音要一絲不茍,并讓他們反復練習朗讀。教師可通過同桌互相聽讀、有針對性地抽查、鼓勵到臺上朗讀等方式檢查學生讀的情況。
兩首古詩的背誦難度不大,可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用激勵的方式引導學生背誦。
(三)實踐活動
1.課前活動
課外讀背幾首古詩。
2.課中活動
比比誰背的古詩多。先分小組比一比,再推選代表在全班表演。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談話引入
1.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2.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兩首古詩的題目是什么?誰能讀準?(春—村)
板書:春曉村居
(二)學習生字
1.把生字卡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運用“利用熟字學生字“的方法自學生字。
2.學生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1)字音:翹舌音“詩、首、處”;平舌音“村、醉、散”
(2)字形:
組合:古(十口)眠(目民)聞(門耳)村(木寸)
居(尸古)煙(火因)童(立里)
偏旁:詩—讠醉—酉忙—忄
(3)字義(用田字格中的字作擴詞練習):
古聲
多處
知忙
(三)朗讀古詩
1.范讀
2.自由讀(讀對、讀順)
3.自愿讀
4.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四)理解古詩
1.自讀《春曉》、《村居》。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什么。
3.學生就不理解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五)感悟欣賞
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六)擴展活動
有條件的班級可合作制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
五、資料袋
1.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陽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隱居,卻以隱居終老的詩人。壯年時曾往吳越漫游,后又赴長安謀求官職,但以“當路無人”,只好還歸故園。開元二十八年(740),詩人王昌齡游襄陽,和他相聚甚歡,但此時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瘡,據說就是因為“食鮮疾動”,終于病故,享年52歲。
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初唐應制、詠物的狹窄境界,更多地抒寫了個人的抱負,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并得到時人的傾慕和李白、杜甫的稱贊。他死后不到十年,詩集便兩經編定,并送上“秘府”保存?,F(xiàn)有《孟浩然集》。
2.高鼎
清朝詩人。
3.風箏
風箏源于我國,又名風鳶、紙鷂,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班曾“削竹為鵲,成而飛之”算是風箏之祖了。五代時李鄴在宮中,以線放風箏為游戲,并在鳶頭上掛竹哨,當風箏升空,風吹竹哨,發(fā)出動聽的箏鳴,“風箏”一名便由此而來。
到了唐宋,放風箏十分盛行,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詩中寫道:“西樓一夜風箏急?!北彼螐垞穸说摹肚迕魃虾訄D》,南宋蘇漢臣的《北事通》都生動地描繪了當時放風箏的場面。
明清時風箏漸趨全盛,制作精巧。慈禧太后曾叫民間風箏藝人魏之泰做“女壽星騎仙鶴”的風箏。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描述了一群天真活潑放學歸來的兒童在春風、春光中放風箏的場面,讀后令人叫絕。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十一
之一
佚名
一、教學內容:
這兩首古詩都描繪了祖國山川景色,但《天門山》主要寫所見,抒發(fā)了贊美之情;《體西林壁》側重講所感,感悟人生哲理。(2課時)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課后注釋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其中一首。
三、教學重點、難點:
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四、教學方法: 熟讀、簡析、體情、自主學習。
五、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掛圖、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古詩作為我國悠久文化的寶貴遺產,深受同學們的喜歡。最近的課外時間你又背誦了哪些古詩?背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望天門山》,大家說可能怎樣來學習?
教師根據學生的建議,歸納出臺下順序(如果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沒有這樣的練習,有可能總結不出來,教師可以進行引導):
3、解古詩的作者及背景;
(1)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大體了解詩意;
(2)體會作者的感情;
(3)感情誦讀。
二、學習古詩。
第一步:
1、根據搜集到的資料,談談你對作者李白的了解。
2、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
第二步:
1、組合作,利用字典、課后注釋和文中的插圖(投影出示插圖)自學古詩,互相交流。
2、通過自學,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弄明白下面幾個重點的詞語的意思:天門、楚江、中斷(中間斷開)、開(通)、至此回(在這里拐彎),通過理解這些重點的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意圖:運用小組合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詩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
3、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直解決。
4、再讀這首詩,邊讀邊想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想像到的畫面簡單畫出來,在交流時結合畫面敘述。(建議教師在交流中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不要強求學生敘述得太一致,將大概詩意敘述好即可。)
第三步:
1、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交流。
第四步:
1、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這首詩歌所描寫的雄偉的景象,體會了作者的贊美之情,讓我們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先自由讀,再請學生讀給全班同學聽。
2、背誦這首詩。(教師可以適時地給學生配樂朗讀。)
三、拓展閱讀。
交流課前搜集的李白的其他作品,全班誦讀。
[意圖:將課前的搜集與課內的相結合,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欣賞了《望天門山》,誰來背誦一下?先個人背誦,再集體背誦。
2、把你搜集到的李白的作品背誦給大家聽。
3、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另一位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意圖:檢查學生上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給學生一個展示背誦搜集到的古詩的機會,體會成功的樂趣,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自學古詩,明白大意。
1、自由朗讀古詩,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關作者的資料以及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在小組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課后注釋、課文插圖來理解這首詩歌。)
2、請各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導學生弄明白以下幾項內容:
(1)對作者蘇軾的了解:
(2)對題目的理解;
(3)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題(書寫)、西林、壁(墻壁)、橫看(從下面看)、緣(因為);
(4)對這首古詩詩意的理解。(教師不要強求學生裝的理解完全一致,大體把握詩意即可。)
[意圖:由于這首詩的詞句比較易懂,教師可以更大程度地放手學生自主學習,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利用學生間相互交流,體會古詩的意思。]
3、大家對這首詩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估計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作者在這座山中會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如果學生沒有疑問,教師可以用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古詩的意思。)
4、出示廬山不同角度的畫面,請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決疑問。[意圖:這首詩的后兩句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電教手段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很直觀地弄明白。]
三、體會詩境,感悟道理。
1、剛才大家通過自學。明白了古詩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邊聽老師誦讀這首詩,一邊閉上眼睛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教師配樂誦讀,學生想象。
2、交流,估計學生可能想象到廬山雄偉的景象,比如連綿不斷、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想象。
3、討論,然后交流。
(1)大家想想看: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2)從《題西林壁》一詩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意圖:開拓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比較淺顯地感悟這首詩中蘊含的道理,在討論中明白這首詩蘊含的道理,受到啟發(fā)。]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古詩。(教師可以適時地給學生配樂朗讀。)
四、拓展閱讀。
交流課前搜集的蘇軾的其他作品,全班誦讀。
▲教學小結:
這兩首古詩或繪畫或悟理意境深遠,是培養(yǎng)審美情趣,陶冶情操的好詩篇,課后我們通過背誦來更好的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復播放古詩二首 重復跟讀古詩篇十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古詩《示兒》
《示兒》是陸游的絕筆。《示兒》表達了詩人恢復中原、統(tǒng)一國家至死不變的愛國愿望。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2.掌握動腦、動口、動手的讀書方法,解釋詩句和部分字詞的意思。
3.學會本課生字。
4.由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二、教學時間: 2課時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訓練重點是掌握動腦、動口、動手的讀書方法。這個訓練從預習開始,學生要認真思考預習題的要求與內容。課堂上要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要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要動手查找字典,在重點字詞旁作注釋,寫寫自己的理解、體會。更要動口回答問題,出聲朗讀,背誦課文等。
2.古詩四首在內容和情感上都有難點,教學時要抓住前后詩句的內在聯(lián)系。應從理解內容入手,進一步體會詩人情懷,并指導朗讀和背誦。
四、教學過程
初讀課文
1.邊讀詩句,邊看注釋。
2.把不懂得詩句畫出來。
(一)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懂字音,注意停頓。
2.老師范讀,學生再練習。
3.指名讀。
4.逐句講解:學生講解詩句的意思,老師糾正。
(二)過程
1.介紹作者、背景。
陸游:南宋愛國詩人,一生堅持抗戰(zhàn),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立志要為國家獻身。青年時期,他讀兵書,學武藝,為參加收復祖國河山,抵御敵人做好了準備。中年以后,他在任職期間,曾多次向宋高宗提出很多振國的主張和建議,但從來不被采納,反遭到迫害,最后被朝廷免職,晚年過著貧苦的生活。他回鄉(xiāng)后,一直憂國憂民,時刻不忘收復中原,洗雪國家恥辱,揮筆寫下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歌,對鼓舞人民抗戰(zhàn)的斗志起著積極的作用。他臨終念念不忘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祖國領土的完整。
《示兒》是陸游的絕筆。示兒:給兒子們看。詩人懷著至死不見中原統(tǒng)一的遺憾,借對兒子遺囑敘述了自己一生對收復失地的堅定信心。
2.逐句講解:
①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本來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沒有親眼看到中國的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
②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朝廷的軍隊收復北方領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時候,不要忘記(把這件事情)告訴你們的父親。
3.默讀《示兒》,想想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
①畫句子。(表達詩人情感的詩句)
②體會情感:《示兒》表達了詩人恢復中原、統(tǒng)一國家至死不變的愛國愿望。
4.練習背誦.
①以讀激情,以讀悟文。
引導學生們弄清全詩的意思,詩句之間的聯(lián)系后,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讀議結合,以讀激情,以情捂文,使學生深入到詩人的內心世界,水到渠成的感知詩人的思想感情。
下面咱們繼續(xù)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了解這道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通過學習這道詩,對詩這種體裁的特點,如感情豐富,語言精練,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等,有較具體的體會。
3、理解詩句,了解內容。
4、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二、教學重點
1、弄懂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
2、領會這首詩明白如話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㈠導入
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一首杜甫寫于戰(zhàn)亂時期的詩,《春望》還記得嗎?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見了詩人在八年的安史戰(zhàn)亂中,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感時與恨別交織著滿腔愁情,作為一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憂患的詩人,當他聽到“安史之亂”接近平息的消息,詩人驚喜若狂,沖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詩。
1、出示課題(指名讀,解題)
2、齊讀課題(課題讀得真好,我相信這首詩你們一定能學好,讀好)
㈡初讀,了解大意
1、正確朗讀詩
①在預習時老師要求同學們能正確朗讀這首詩,做到了嗎?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②生評價。
③指導讀“妻子(zǐ)”生讀,師讀,比較
④齊讀(可以讀慢點,要讀正確)
2、在詩句中理解詞語
①讀中體會
(忽傳、初聞、涕淚、卻看、愁何在、漫卷、青春)
②師生討論
3、你們認為詩中哪個詞語最能表示詩人當時的心情(喜欲狂)
板書:喜欲狂
㈢細讀,品詩
1、過渡:是的,忽傳的佳音,使詩人驚喜欲狂,情緒也在不斷的變化,詩中詩人有哪些表現(xiàn),哪些詩句,哪些詞能讓你體會到詩人當時的喜悅之情呢?我們怎樣才能在詩中體會到一邊讀一邊閉著眼睛去想像去體會詩人的喜悅之情?
2、學生自由體會
3、學生自由表達
4、出示畫面,想象最后兩句的情境
小結:全詩連用六個地名,因為他始終貫穿著詩人喜悅心情,并不感到絲毫累贅,相反使人讀來感到格外真切、真實,詩人愛國、思鄉(xiāng)之情也自然流露出來,也是詩人高明之處。
5、過渡:通過同學們剛才的體會,詩人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怎樣把你體會的情感讀出來?(自由有感情朗讀)
6、指名讀
7、背誦(師引背齊背)
㈣聯(lián)系生活,激情練筆
㈤學一帶一
㈥指導課外閱讀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22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