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精選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4 06:09:36
最新《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精選19篇)
時間:2023-04-04 06:09:36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一

1.?學習作者直言進諫的精神,領會課文“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思想;?

2.?學習借鑒本文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的寫作手法;?

3.?積累掌握安、信、求、治、以、哉、所等實詞和虛詞的多種含義和用法;?

4.?背誦全文。?

導學點撥窗口??

【探海導航】??

魏征這篇奏疏,雖然以進言為務,不事雕琢,但寫得聲情并茂,文質兼美。這種內容充實、形式典的文風,成為后世奏議類文章的典范。學習時,要結合時代背景和魏征的生平深入理解作者論述“居安思?!睂Ξ敃r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性。在理解內容的同時,注意文章駢散結合的文體特點,參照課文注解,理清層次結構、段落大意和論證手法,在此基礎上背誦全文。詞語方面,除了繼續(xù)積累文言實詞(辨析詞義:安、信、求、治、本、簡、克等)和文言虛詞(辨析用法:以、哉、所、則等)外,還要注意古今詞語用法的對比,可以從文中找出一些例子進行辨析,如“元首”“得志”“知足”“何必”等。一般來說,文言詞語的用法有“字字落實”的傾向,詞意較實;而越到后來,就越虛化、抽象。這是一個規(guī)律,可以結合下面的跟蹤試題認真體會。本課的成語典故也較多,可參照注解中的提示,查找其出處,以加深理解,更好地體會它們在文中的表現力。??

【思路結構】??

魏征以敢于直言進諫著稱,而本文又意在勸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為達此目的,作者反復申述論說。先以比喻推理出之,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深入淺出;繼以歷史經驗證之,說明德義的有無關乎人心向背和政權安危,振聾發(fā)聵;再以具體做法結之,指明實現理想政治的正確途徑,語重心長。全文思路嚴謹,論證有力,令人信服。結構如圖:?

根本固則木長?

現實要求: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泉源浚則流遠?

德義積則國安?

歷史經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竭誠待下取之易?

縱情傲物守之難?

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

理想政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十???思)?

………?

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

【疑難指津】??

·本文在論證上有何特點?本文所運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是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文中用了大量生動的比喻,借以闡發(fā)治國安民的思想,言簡意賅,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文章開篇談論治國要注重“積其德義”這一根本原則時,從兩個方面比喻論證,即“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樹木長得高的必要條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長遠的前提,運用自然中的現象而比治國的原則,淺顯易懂而又生動形象。同樣,魏征以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來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人們還記憶猶新。文中正反對比論證,加強了說服力。正反對比論證集中在一、二自然段,正反對比,使被說明的道理突出來了。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而從反面來說“根不固而求木之長”,“知其不可”,因此,根本與長的關系自然而然被人們接受了。再有第二段中引用歷史的教訓來勸戒太宗時,也注意了正反對比論證,“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一繁一寡,最能觸動太宗的心吧,即使不用再提具體的例子,已走過建國歷史的太宗也會有很多的想法,從而引以為戒的。?

··魏征“十思”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十思”的核心內容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達到“治平天下”的目的,但具體又有所側重。它大體上是每兩句成對,兩句之間的關系也比較密切,因而可歸納為五個方面:一是“知足”“知止”(克制物質欲望),不奢縱擾民;二是“謙沖自牧”,不驕傲自滿;三是“慎始敬終”,不好逸無度;四是“正身黜惡”,不受蒙蔽利用;五是賞罰公正,不憑個人喜怒。徐此之外,又有“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兩條,也應包括在“治平天下”的條件之內,因為選能擇善權在人君。但這兩條與“十思”性質不同,做到“十思”,才能選能擇善。果能做到“十思”,“宏茲九德”,選能擇善,那么,政治前景一片光明:(從秉性氣質、品格能力區(qū)分)智、勇、仁、信四種人各盡其長,(從職役劃分)文、武兩類人各盡其用。人君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

【語言揣摩】??

1.?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

評析:本句緊承第一句繼續(xù)運用比喻論證手法從反面推理,連用四個“不”字,用后一個“不”否定前三個“不”,否定之否定,加強了對“積其德義”的肯定。??“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斷,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斷。??“雖……(猶)……而況……乎”的句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場上來,使人君不能有別的觀點選擇。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對人君的尊重,也促其樂于從諫,而且使諫諍不顯得突兀。?

運用:(翻譯)源頭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穩(wěn)卻想要樹木長得好,德行不厚卻指望國家安定,我雖然愚昧無知,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樣明智的人呢??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評析:這一句是對段首“豈取之易守之難乎?”這一問題的總結性的回答。在前文分析了?“竭誠以待下”和“縱情以傲物”的不同結果后,在此鄭重地警告:“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嚴肅地告誡:“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說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須竭誠待下,才能使群眾懷念其仁德,并從內心產生恭順之心。將君與民的關系比作舟與水的關系,確實切中要害,無怪乎唐太宗讀后,說它“言窮切至”,使自己“披覽忘倦,每達宵分”,不但取消了當年耗費民脂的封禪“盛舉”,而且常用“載舟覆舟”的比喻來告誡太子,并以此作為臨終遺訓。本言簡意深,語重心長,能振聾發(fā)聵,令人警覺。?

運用:(翻譯)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民心向背;老百姓就像水一樣,既能承載船只,也能傾覆船只,這是應該深切警惕的。?

【名題講析】(?1993年全國高考試題第二題16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8題。??

開元四年,山東大蝗,民祭且拜,坐視食苗不敢捕,崇奏:“《詩》云:‘秉彼蟊賊①,付畀②炎火。’漢光武詔曰:‘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蜮③,以及蟊賊,’此除蝗誼也。且蝗畏人易驅,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憚勤。請夜設火,坎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盡。古有討除不勝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為捕蝗使,分道殺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災者當以德,昔劉聰④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本苡凡粦?。崇移書誚之曰:“聰偽主,德不勝襖⑤,今襖不勝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謂修德可免,彼將無德致然乎?令坐視食苗,忍而不救,因以無年,刺史其謂何?”若水懼,乃縱捕,得蝗十四萬石。時議者喧嘩,帝疑,復以問崇,對曰:“庸儒泥文不知變。事固有違經而合道,反道而適權者。昔魏世山東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盡,牛馬至相啖毛。今飛蝗所在充滿,加復蕃息。且河南、河北家無宿藏,一不獲則流離,安危系之。且討蝗縱不能盡,不愈于養(yǎng)以遺患乎?”帝然之?;群τ櫹ⅰ????(《新唐書·姚崇傳))?

[注]①蟊賊:吃禾苗的害蟲。??②付畀(bi):付與。③螟蜮:同①注。④劉聰:十六國時期漢國國君,無道。⑤襖(yao):同“妖”.?

1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與“不愈于養(yǎng)以遺患乎”中的“以”字意義、用法相同的是(2分)?

a.吾必盡吾力以拯吾村。?

b.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c.趙亦設盛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d.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

解析:本題是考查學生對于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用法的辯析能力。“以”字是文言文中最常見的虛詞,其用法應在本單元掌握。“以”字的用法主要有①作連詞,表多種連接關系;②作介詞,表憑借、時間、原因、對象等。本題abc三項中的“以”都是表順接的連詞,可譯為“來”,而題干和d的“以”都是表因果的連詞,可譯為“因而”,所以取d。?

16.“謂修德可免,彼將無德致然乎?”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2分):?

a.是說修德可以免除蝗蟲災害,恐怕是劉聰那里缺少德行導致這樣的吧??

b.是說修德可以免除蝗蟲災害,恐怕是汴州那里缺少德行導致這樣的吧??

c.是說修德可以避免蝗蟲入境,恐怕是汴州那里缺少德行導致這樣的吧????

d.是說修德可以避免蝗蟲入境,恐怕是劉聰那里缺少德行導致這樣的吧?????解析:本題考句意的理解,綜合了對實詞、虛詞、句式、文意的檢測。按文句意免除蝗災指國君之德,汴州不是國君,決定排除b項;同理,d句的“避免蝗蟲入境”也要排除;c項兼有bd二項之錯更得排除。“恐怕是”是據句意所作必要補充,看句意和詞義,再看a項,正確。?

18.從姚崇三次講話的內容看,他關于滅蝗的實際見解是(2分):?

a.既要做到合道,又要做到適權,就能戰(zhàn)勝蝗災妖異。?

b.既要有德行,又要上下齊心合力,就能戰(zhàn)勝蝗災妖異。?

c.既要有德行,又要有正確的方法,就能戰(zhàn)勝蝗災妖異。?

d.既要有正確的方法,又要上下齊心合力,就能戰(zhàn)勝蝗災妖異。?

解析:此題主要是檢查考生對整個文章內容的理解。d項的“正確的方法”“上下齊心合力”概括了崇三次講話的主要內容,又客觀又實際,必然會“戰(zhàn)勝蝗災妖異”。而b.c的強調“德行”及或缺少“上下齊心合力”或缺少“有正確的方法”,都不妥;a的“合道”、“適權”相去更遠,當然更不妥。這三項都不可取。答案為d?

【風景剪輯】??

剪輯1:????????

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臥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找嘞卜曛褐鳎冀咂溆?,知無不言。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其年,遷尚書左丞?;蛴醒葬绨Ⅻh親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溫彥博察驗無狀,彥博奏曰:“徵為人臣,須存形跡,不能遠避嫌疑,遂招此謗。雖情在無私,亦有可責?!钡哿顝┎┳屷?,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跡?!彼?,徵入奏:“臣聞君臣協(xié)契,義同一體。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之興喪,或未可知?!钡埚娜桓娜菰唬骸拔嵋鸦谥!贬缭侔菰唬骸霸副菹率钩紴榱汲?,勿使為忠臣?!钡墼唬骸爸摇⒘加挟惡?”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龍逢、比于是也。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并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钡凵罴{其言,賜緞五百匹。(選自《舊唐書·魏徵傳》)?

剪輯2:?

古人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使君子,也難免有過,不同的是“過也,人皆見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諫官,自己有了錯誤,臣下可以進諫。帝王,自以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萬民,行為萬世師,言作萬世法,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俯視—切,能傾聽逆耳之言,采納美芹之獻的,歷史上并不多見。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少數聰明一點的,為了坐穩(wěn)江山,籠絡人心,也能從諫如流。有圣君,有賢臣,使政治穩(wěn)定,國泰民安,歷史上稱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與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數鄒忌與齊威王了。?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圣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赤心耿耿,盡忠進諫,結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慘的故事,千古流傳。(選自臧克家《納諫與止謗》)?

能力演練題庫??

【跟蹤試題】??

一.???選擇題:??

1.?下列加點詞語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木(chang)之長者??????????浚(jun)其泉源?

b.慮雍(yong)蔽???????????????正身黜(chu)惡?

c.克終者蓋(gai)寡??????????董(dong)之以嚴刑?

d.垂拱(gong)而治???????????仁者播(bo)其惠?

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枚:加強自身修養(yǎng)?

b.???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狩獵時網開一面以示有度?

c.??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選拔有才能的人?

d.??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老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無以怒而濫刑?????????????????????????????????b.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

c.恩所加,則思無因以謬賞?????????????d.將有作,則思知止有安人?

山巒為晴雪所洗?????????????????????????????????????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4.?下列四組句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a.??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項王曰:“沛公安在?”??????????????????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

b.???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不求聞達于諸侯?????????????????????????????????????????今治水軍八十萬眾?

二.???填空題:??

5.?根據課文內容默寫填空:?

①?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長也。?

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憂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懼讒邪,_______________;?

④?總此十思,宏茲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6.魏征(580—643),字_____,唐太宗封之為__________,文集有《_______________》。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種專用文體。?

【提高試題】??

三.???閱讀下面一段選文,完成7-10題:??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7.下列加點的實詞含義全不正確的一組是:?

a.臣聞求木之長者????????????????????b.善始者實繁?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春華秋實?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葉徒相似,其實不同?

c.振之以威怒????????????????????????d.塞源而欲流長也?

振長策而御宇內???????????????????????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應者云集???????????????????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8.下列加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克終者蓋寡????????????????????????b.根不固而求木之長?

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而況于明哲乎?

c.豈取之易守之難乎??????????????????d.而況于明哲乎?

臣聞求木之長者???????????????????????青取之于藍?

9.下列加子翻譯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權重,處者天地間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歷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剛開始人才興旺,到后來卻成了孤家寡人。?

c.??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竭盡誠心,就能聯(lián)合敵對的勢力;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生人。?

d.??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雖免于刑罰但不會感激,表面上恭順但內心并不服氣。?

10.下面對這兩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闡明的人君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兩個比喻,先從正面喻證治國必積德,再從反面說明德不厚國不可長治久安。?

c.??第二段以歷代帝王為例說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歷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終的根本原因是忽視了人民的力量。?

四.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題。??

武德末,魏征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陰陽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征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眾皆為之危懼。征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碧跒橹當咳?,厚加禮異,擢拜諫議大夫。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征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勞之曰:“卿所諫前后二百余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深謀遠慮,多所弘益。太宗嘗謂曰:“卿罪重于中鈞,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與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長孫無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日又同此宴?!碧谌眨骸拔赫魍邔嵨宜穑浔M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慚古烈?征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碧诖髳?,各賜錢十五萬。七年,代王硅為侍中,累封鄭國公。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征乃止。(《貞觀政要·任賢》)?

1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和現代漢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①汝離間我兄弟???????????????②魏征為太子洗馬?

③喜逢知己之主???????????????③往事息隱?

⑤但其盡心所事???????????????⑥從容對曰?

⑦征慷慨自若?????????????????⑧臣所以敢言?

a.①②③⑤⑦?????b.②④⑤⑥⑧???c.①③⑤⑥⑦????d.③④⑤⑥⑧?

12.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雅有經國之才—--很有治理國家的才干。?

b.??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獲?

c.??臣見之若仇—--我看見他們就好象仇敵一樣?

d.??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優(yōu)秀的冶金的高手。?

13.“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

a.見太宗與隱太子陰陽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

b.累遷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深謀遠算,多所弘益。?

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d。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

14.斗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建成”“隱太子”“息隱”這三人與太宗都是兄弟關系。?

b.“王硅、魏征,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日又同此宴?!边@話說明長孫無忌對唐太宗厚遇魏征從感情上接受不了。?

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賢,胸襟寬廣,即使對魏征這樣來自敵對營壘的人也能不計前嫌,給以重用。?

d.這段文字體現了唐太宗一貫強調的“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創(chuàng)新試題】??

四.???閱讀下面兩段短文,完成15-16題:??

房玄齡與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監(jiān)竇德素,問之曰:“北門近來有何營造?”德素以聞太宗①。太宗謂玄齡、士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小小營造,何妨卿事?”玄齡等拜謝。魏徵進曰:“臣不解陛下責,亦不解玄齡等謝②。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營造,何容不知。責其訪問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為若是,當助陛下成之;所為若非,當奏罷之。此乃事君之道。玄齡等問既無罪,而陛下責之,玄齡等不識所守,臣實不喻。”太宗深納之。(《大唐新語》)?

太宗嘗止一樹下,曰:“此嘉樹?!庇钗氖考皬亩乐蝗菘凇L谡^之曰:“魏徵嘗勸我遠佞人,我不悟佞人為誰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士及叩頭謝曰:“南衙群臣,面折廷諍,陛下常不舉首③。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順從,陛下雖貴為天子,復何聊乎?”?(《大唐新語》)?

15.翻譯劃線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簡要點評文中的主要人物:?

太?????宗:?

魏????徵:?

宇文士及:?

【參考答案】?

1.a?????2.d???3.a????4.b????5.略????6.玄成、鄭國公、《魏鄭公文集》?古代臣屬向皇帝分條陳述奏議的一種專用文體。??7.a???????8.a?????9.b???10.c(這并不是作者要說明的觀點)???11.c????12.?c?????13.a???14.a(三者是同一人)?

15.①竇德素把房玄齡等詢問之事告訴了唐太宗。?

②我不理解陛下為什么責備他們,也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x罪。?

③朝庭群臣常常當面和您駁斥爭論,您常常左右為難不能如意。?

16.?太宗在大是大非上能從諫如流,但小節(jié)上亦愛聽奉承訪;魏徵直言進諫,咄咄逼人;宇文士及小人心態(tài),拍馬一流(有此大意即可)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聲情并茂、文質兼美、駢散結合的寫作方法。

二、掌握“安”、“信”、“求”、“治”等實詞的義項,辨析文言虛詞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

三、背誦全文,歸納成語典故。

四、學習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虛心納下”的治國思想及為人之道。

【教學設想】

一、教學時首先了解寫作背景,重點介紹唐太宗和魏征“明君諍臣”的關系。

二、誦讀課文,理清層次結構,體會本文華美流暢的語言及“居安思?!钡乃枷搿?

三、背誦全文,歸納詞義,落實練習。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一、介紹作品背景及文體特點。

二、疏通文字障礙,以誦讀為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學步驟?】

開場白:一個新的政權建立之初它面臨的主要是什么問題?實行“仁政”,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當這個政權鞏固之后,出現了“太平盛世”,它是不是就沒什么問題了呢?如果有問題,那將是哪些問題呢?讓我們看看魏征在貞觀十一年(637)寫給唐太宗的一篇奏章吧。

一、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1、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陽(今河北晉縣)人,唐代文學家、政治家、史學家,初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后,擢為諫議大夫,常召入內室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無不言,敢于直諫,史以“諍臣”稱之。

曾主持《隋書》、《群書治要》的編撰工作,《隋書》的序論及《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皆出其手,時稱良史。

本文《諫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頭,奉為座右銘。其文風影響到宋代歐陽修、蘇軾。

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隨其父李淵反隋時作戰(zhàn)勇敢,生活儉樸,頗有作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在貞觀初年,他鑒于隋煬帝覆亡的教訓,進一步保持了節(jié)儉、謹慎的作風,實行了不少有利國計民生的政策。經過十幾年的治理,經濟得到發(fā)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來,加上邊防鞏固,內外無事,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游,勞民傷財。魏征對此極為憂慮,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榮昌盛的后面隱藏著危機,在群臣齊唱贊歌時,獨能多次上疏進諫,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勸太宗“居安思?!薄ⅰ敖渖菀詢€”,太宗看后感到很慚愧,表示從諫改過。

二、通讀全文,正音。

1、注意讀音

求木之長(zhǎng)? 浚(jùn)源? 塞(sè)源? 載(zài)舟??

壅(yōng)蔽? 謬(miù)賞

2、對照注釋,朗讀課文,爭取比較流暢地讀下來。

3、檢查朗讀情況。單個讀,齊讀。也可范讀。

三、結合“練習”(一),了解每段段意。

1、第一段:以“固本浚源”為喻,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

2、總結歷史經驗,并從創(chuàng)業(yè)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居安思?!钡牡览?。

3、提出“居安思?!钡木唧w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一、翻譯并分析第一、二段,背誦第一、二段。

二、辨析詞義,歸納義項。

【教學步驟?】

一、檢查熟讀課文情況。

二、翻譯并分析第一段。

1、論點的提出:非開門見山,而是用兩個比喻引出要論述的問題。這樣寫可以使深奧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易于讓人接受。

2、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先正面論述“固本”才能“木長”,“浚源”才能“流長”,“德厚”才能“國安”;再從反面論述,反之,國不能安。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可就下面的問題進行討論:

節(jié)儉是中華民族的美德,還是一種陋習?)

三、背誦第一段。

四、翻譯并分析第二段

1、總結歷史經驗,表明自己的擔憂不是“杞人憂天”。

2、創(chuàng)業(yè)艱難,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離心離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五、背誦第二段。

六、作業(yè)?

“練習”(二)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一、翻譯并分析第三段。

二、找出本課的成語,通過做課后練習,掌握有關的文言詞語的意思。

三、背誦、默寫全文。

【教學步驟?】

一、檢查一、二段的背誦。

二、翻譯并分析第三段。

見可欲??? 戒???????????????????? 知足以自戒

將有作??? 奢侈?????????????????? 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 戒???????????????????? 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 驕傲?????????????????? 江海下百川

1、居安?? 樂盤游??? 戒????????? “五戒”?? 三驅以為度???? “十思”

憂懈怠??? 縱欲?????????????????? 慎始而敬終???? 解決問題

慮壅蔽??? 戒???????????????????? 虛心以納下

懼讒邪??? 輕人言???????????????? 正身以黜惡

恩所加??? 戒???????????????????? 無因喜以謬賞

罰所及??? 賞罰不公?????????????? 無以怒而濫刑

2、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三、背誦第三段。

四、寫作特點。

1、駢散結合,華美流暢;

2、正反論述,務盡其旨;

3、比喻排比,生動有力。

五、從課文中找出幾條成語,體會它們的表達作用。

居安思危? 載舟覆舟? 擇善而從(之)??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善始善終)? 垂拱而治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反復開導循循善誘的勸諫藝術;?

2.領悟“十思”的積極意義;?

3.掌握文中一些實詞的詞義和虛詞的用法;?

4.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誦讀領悟背誦全文。?

2.翻譯難懂的語句(難點)。?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圣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盡忠講諫,結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傳。但是,唐代著名諫官魏征進諫唐太宗,卻大多被采納,不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還經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揚。魏征寫了《諫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贊賞,親手寫詔書嘉許魏征,并放置案頭,以資警惕。?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是怎么寫這篇文章的。?

二.解題?

這是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寫給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勵精圖治,頗稱英明。后來卻追求珍寶異物,興建宮殿園囿,魏征就不斷用前代興亡的歷史教訓來提醒他。這一個魏征連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寫得語重心長,剴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省內黃縣)。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隋朝末年,為避亂,曾一度出家為道士。后參加李密的反隋起義軍。李密失敗后,他降唐,輔佐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諫議大夫檢校侍中,領導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為諫議大夫,常召入內室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無不言,敢于直諫,史以“諍臣”稱之。曾主持《隋書》、《群書治要》的編撰工作,《隋書》的序論及《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皆出其手,時稱良史。?拜遷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魏征先后上書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納。?

三.研習課文?

第一次,試讀,正音。邊讀邊正音,以讀出漢語的美感來。?

第二次,粗讀,正義。邊讀邊看注釋,以粗知句義;同時邊讀邊揣摩句內停頓,如: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連讀,整體把握文章。連讀時要流暢,語音準確,停頓正確,并且讀出感情。通過連讀可知全文先運用比喻和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體內容,點明其重要意義。?

第四次,細讀,理清各層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文章第1段通過比喻引出道理:積累道?義是治國之本;以“固本浚源”為喻,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

第2段通過對比說明竭誠待人(特別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總結歷史經驗,并從創(chuàng)業(yè)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居安思?!钡牡览?。?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義。提出“居安思?!钡木唧w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語言簡約,整散結合。整句音韻和諧,瑯瑯上口;散句意到筆隨,筆力雄健,酣暢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時對“十思”的內容要細細領悟,這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現實教育意義。特別是“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這些句子對每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都極有啟發(fā),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

第六次,熟讀,背誦。背誦時能將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蘊,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獲得心靈的愉悅和精神的滿足。四、寫作特點。?

1、駢散結合,華美流暢;?

2、正反論述,務盡其旨;?

3、比喻排比,生動有力。?

五、從課文中找出幾條成語,體會它們的表達作用。?

居安思危?載舟覆舟?擇善而從(之)?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善始善終)?垂拱而治?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反復開導、循循善誘的勸諫藝術;

2.領悟“十思”的積極意義;

3.掌握文中一些實詞的詞義和虛詞的用法。

重點難點

1.誦讀、領悟、背誦全文。(重點)

2.翻譯難懂的語句。(難點)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步熟悉課文,疏通字詞

一.???????????? 導語?設計: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圣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盡忠講諫,結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傳。但是,唐代著名諫官魏征進諫唐太宗,卻大多被采納,不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還經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揚。魏征寫了《諫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贊賞,親手寫詔書嘉許魏征,并放置案頭,以資警惕。

二、作者·解題

學生讀注釋。教師補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以剛正不阿、敢于直諫而名垂史冊。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茍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見敢當面提,當面頂,不口是心非,不看臉色行事。后世一些諍臣,如稱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為楷模。他不僅敢諫,而且善諫。從唐太宗貞觀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間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達數十萬言,大都為太宗采納,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誤。唐初社會能夠出現號稱“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作為諫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勞的。

題目中的“諫”是進諫的意思。疏,是一種文體名,屬于奏疏類。

三、閱讀課文

第一次:試讀,正音。邊讀邊正音。已經認識的字詞不但要讀準聲調,還要讀清平舌與翹舌、前鼻音與后鼻音,以讀出漢語的美感來。陌生的字詞則邊讀邊看注釋或查閱詞典。

第二次:朗讀,提名學生朗讀。

四、疏通字詞

第三次:粗讀,正義。邊讀邊看注釋,以粗知句義;同時邊讀邊揣摩句內停頓,如: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教師巡查答疑。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二——五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具體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 檢查作業(yè)?

1、文言現象

2、完成練習二——五

3、難句的翻譯(教師選擇一些難句讓學生翻譯)

二、???????????? 分析課文

1、提名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思考練習一

第一段.開篇沒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內容,而是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打開話題。先從正面說,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長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題:“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北扔髡f里,淺顯易懂,不容置疑。再從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遠……而況于明哲乎?”接著進一步指出,“人君”地位高,責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要想使國家常常治久安,就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一樣只能是一種妄想。這一段的結尾,照應前面,又利用了“木”、“水”的比喻。

第二段.總結歷史教訓,從反面論證“居安思?!钡谋匾浴O戎赋鰵v史現象:幾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終。然后以“豈……”設問,引出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的分析:取天下時,“殷勤深”,能夠“竭誠以待下”;守天下時,難免得意洋洋,以致“縱情以傲物”。而“竭誠則……為行路”。心態(tài)不同,對人的態(tài)度不同,其結果反差強烈。這說明能否恭儉下人是事業(yè)成敗的關鍵。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動用嚴刑也無濟于事?!霸共辉诖蟆钌鳌?,這是借鑒古人的論述,將君民關系比作水舟的關系,切中要害,振聾發(fā)聵,令人精警。這一段從現象到本質,逐層剖析,清楚有力。雖然全段未見一個“思”字,但是從反面強調了“居安思?!钡闹匾?。

第三段.回答任何“居安思危”。是全文的重點。“十思”,即十條建議,可以概括為“五戒”:“見可欲”、“將有作”兩條戒奢侈;“念高?!?、“懼滿盈”兩條戒驕傲;“了盤游”、“憂懈怠”兩條戒縱欲;“慮壅蔽”、“懼讒邪”兩條戒輕人言;“恩所加”、“罰所及”兩條戒賞罰不公。最后作者說明:總結“十思”,發(fā)揚“九德”,選拔人才,文武并用,則人君就不必“勞神苦思”,而國家卻可以“垂拱而治”。 “垂拱而治”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它不同于老子的“無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是積極地求治,不是消極地以不治為治。

4、聯(lián)系背景說明本文的意義。

唐太宗曾說:“朕每臨朝未嘗不三思,恐為民害?!彼3R运宕谋┱榻?,不敢過分使用民力,能夠節(jié)私欲,明賞罰,善于納諫。到了貞觀中期,生產有了較大發(fā)展,人民生活逐漸富裕,加上對外戰(zhàn)爭年年勝利,邊防鞏固,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歡呼聲中,太宗漸漸驕奢,漸漸忘本,特別是漸漸忘了隋代滅亡的歷史教訓,漸漸對人民作威作福起來。就從魏征進《十思疏》的貞觀十一年來看,他先后下令修了三宮殿,多次巡游、打獵。老百姓為了服役,長年不能回家。為此有大臣進諫,他竟說:“百姓無事則驕,勞役則易使?!痹僖膊幌褚郧澳菢铀斓亟邮芟录壍囊庖姟S谑?,魏征在這一年從三月到七月共四上奏疏,《十思疏》是其中一篇。在這里,魏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銳眼力抓住了太宗“忘本”(即忘記“以民為本”)、“忘?!保赐浰宕鷾缤龅慕逃枺┑母締栴},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十思”,以“思”治“忘”,實在是一劑良藥。

5、學生齊讀課文。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體會語言特點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語言特點,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 檢查復習

二、???????????? 品味語言

1、思考:語言的特點?

明確:本文也是一篇很好的政論文。宋以來就受到文選家的重視,但其文學價值往往被政治價值所掩蓋。作者是初唐時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歌古樸,散文也比較好。和同時的人比較起來,他受六朝以來浮艷文風的影響較少。

唐人奏疏很多,傳誦至今的只有魏征、狄仁杰和陸贄等幾家。

《十思疏》是一駢體文。唐代奏疏習慣上都要用駢文寫,就是后來反對駢文、提倡古文運動的韓愈也還用駢文來寫奏章。然而《十思疏》與當時流行的駢文不同。一方面它充分利用駢文對偶、排比的形式來表達真情實感,一方面又敢突破駢文的形式束縛,它一不避三排,起句就是三句組成的排比句;二不避首尾虛字,如雖、終、也、哉等;三不避散句。同時不用事、不用典,不咬文嚼字。魏征雖然是有名的史學家,但是《十思疏》中看不到他作繁復的引證,看不到典故。只用了兩個淺顯的比喻。這是同當時追求形式的文風是背道而馳的。這種敢于沖破落后傳統(tǒng)的束縛,不拘一格的創(chuàng)造精神,在駢儷風氣占統(tǒng)治地位的初唐 時代更顯得難能可貴。

語言簡約,整散結合。整句音韻和諧,瑯瑯上口;散句意到筆隨,筆力雄健,酣暢淋漓,需要用心品味。

2、自由朗讀,體會語言之美。

三、????????????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反復誦讀,我們逐層領悟了作者高超的勸說方法和積極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蘊涵著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佳作,領悟它、掌握它,對我們奠定語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處,它會讓我們享受終生。

四、???????????? 課堂答疑

五、???????????? 誦讀、背誦

六、???????????? 布置作業(yè)?

預習下篇課文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五

【背景材料】一、作者簡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唐代文學家、政治家、史學家。少孤貧,有大志,留意縱橫之術。隋大業(yè)末,參加李密義軍。后隨李密投唐。初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擢為諫議大夫,常召人內室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無不言,敢于直諫,史以“諍臣”稱之。遷秘書監(jiān)、門下省侍中,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世稱魏鄭公。死后贈司空,謚文貞。??? 魏征在文化事業(yè)上也頗有貢獻,曾主持《隋書》《群書治要》的編撰工作?!端鍟返男蛘摷啊读簳贰蛾悤贰洱R書》的總論,皆出其手,時稱良史。他在《隋書·文學傳》序中,對漢魏至隋的文風作了概括的評論,崇尚質樸純正,反對浮靡輕巧,視梁陳以來的宮體、駢儷一類作品為“亡國之音”,反映了他的文學觀點。他的諫議政論文,頗傳名篇。貞觀十一年(637)上《十思疏》,告誡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太宗置于案頭,奉為座右銘;貞觀十三年,又上《十漸不克終疏》,直指太宗在十方面行為不及初期謹慎,太宗書于屏風之上,這類文章,雖用偶句,但詞旨剴切,氣勢雄駿,無典故堆砌之病,已表現出由駢入散的傾向。后來劉知幾的論文、陸贄和歐陽修、蘇軾等人的獻納、奏議之文,都受到他的影響。詩多頌功祀神之作。但五古《述懷》一篇,意氣慷慨,語言勁健,在初唐詩歌中不失為格調較高的作品。??? 《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俱著錄《魏征集》20卷,已佚?!度莆摹反嫫湮?卷,30多篇?!度圃姟反嫫湓?卷,30多首。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選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二、補充注釋??? 1.求木之長者。長:另有一種解釋,認為“長”應讀cháng,即“高大”之意,可能考慮到與“流之遠”的“遠”相對。但從文意推敲,仍理解為“生長”之意為好?!肮唐涓尽?,與樹是否能存活生長有關;而有些樹,即使“固其根本”,也是長不高大的。??? 2.戒奢以儉。以:另一種解釋是把“以”看作介詞;“戒奢以儉”意為“用節(jié)儉來戒掉奢侈”,也通。??? 3.誠能見可欲?!罢\能”二字是貫穿整個“十思”的,即“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的意思。4.三驅以為度。三驅:另有兩種解釋。其一認為“三驅”是狩獵時從三面驅趕,讓開一面,以示好生之德;其二是認為“三驅”指為了三個目的而狩獵:一供祭祀,二享賓客,三充君之庖廚。比較優(yōu)長,還是以課本中的注釋較符合文意。三、參考譯文??? 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wěn)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穩(wěn)固卻想要樹木生長,道德不厚實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最愚昧無知,(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您這)明智的人呢!國君掌握著國家的重要職權,據有天地間重大的地位,不考慮在安逸的環(huán)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jié)儉,這也(如同)是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遠啊。??? (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開頭做得好的實在很多,能夠保持到底的(卻)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因為處在深重憂患之中,一定會竭盡誠心地來對待臣民。既已成功,則放縱自己的情感來傲視別人。竭盡誠心,就會使敵對的勢力(和自己)聯(lián)合,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路之人。雖然(可以)用嚴酷的刑罰監(jiān)督(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人們)最終茍且免于刑罰但不會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里卻不服氣。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們像水一樣)能負載船只,也能顛覆船只,這是應當深切戒慎的。???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見到自己喜歡的,就想到知足來自我克制;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寧;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滿危機,就要不忘謙虛來(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害怕會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容納千百條河流;喜愛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擔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畏懼說壞話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來斥退奸惡小人;施加恩澤,就要考慮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fā)怒而濫用刑罰。全面地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發(fā)揚光大“九德”的修養(yǎng),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獻出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盡到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文臣武將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親自處理政務,天下就能治理好。為什么一定(自己)勞神費思,代替百官的職責呢?【教學目標】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字詞及文言現象。??? 2.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3.學習本文運用的援引和設喻的論證方法。二、能力訓練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居安思?!?,發(fā)現問題的能力。三、德育滲透目標??? 敢于進逆耳之善言,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①援引和設喻的論證方法;②作者的論證思路和本文的理論結構。??? (二)難點:①援引內容的理解;②字詞及文言現象的把握;③“十思”的內容理解及現實意義的把握。??? (三)解決辦法:①講讀結合;②結合史實和現實,講清道理。學生活動設計??? 1.指導學生借助工具書疏通字詞。??? 2.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 3.探討“十思”的內涵及現實意義。??? 4.引導學生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問題。【課時安排】2 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步驟】一、導入新課要點??? 1.疏通字詞;2.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和本文的論證結構。??? 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同學們一定特別熟悉,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什么呢?(納諫)??v觀貞觀一朝,諍臣如云,而魏征秉性耿直,無所忌諱,堪稱第一人。魏征跟隨太宗十余年,先后陳諫二百多條,言辭切峻,頗中弊端。更為難得的是,他的有些言論疏奏并非一事一時而發(fā),而是高瞻遠矚,充分展示出他的政治遠見。這篇《諫太宗十思疏》作于貞觀十一年,當時,所謂的“貞觀之治”正處于顛峰期,天下大治,而魏征卻提出要居安思危,實在是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二、明確目標??? 1.借助工具書,疏通字詞;??? 2.理清文章的結構。三、整體感知??? 1.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用鉛筆畫下有疑問的字詞。??? 2.本文三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中心論點是什么?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通讀全文,借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使學生掌握以下字詞??? (1)固:培土加固。根本:樹的根。(2)德義:德政與信義。??? (3)明哲:明智的圣人。???????? (4)不勝:不堪。??? (5)景命:大命。????????????? ?(6)殷憂:大憂。道著:道行顯著。??? (7)克:能夠。(8)胡:北方民族;越:南方民族。比喻相距遙遠。??? (9)董:督責。????????? ???????(10)茍免:茍且免罪。懷仁:懷念仁德。??? (11)奔車朽索:用腐爛的繩索駕馭飛奔的馬車,比喻事情的危險。??? (12)高危:居高位的危險。謙沖:謙虛。自牧:自己調養(yǎng)。??? (13)盤游:游樂盤桓,此指打獵。(14)敬終:終了時仍不忘恭敬。??? (15)謬賞:錯誤的賞賜。(16)不言而化:不多言語而百姓受其教化。??? 2.理清文章的結構??? 全文三個自然段,自然地分為三段。??? (1)分析第一段。??? ①請一名學生口頭分析本段內容,師生共同完成。??? ②教師小結第一段旗幟鮮明地揭示中心論點:為人君者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文章開篇連用兩個比喻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來正面說明“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道理。接著,緊承上文,用一個排比句從反面說明“積其德義”的重要性。??? 補充講解史料:太宗稱帝不久,召集魏征、封德彝等大臣討論如何治國的大政方針。太宗說:“現在處在天下大亂之后,想要治理好國家實在不易?!蔽赫髡f:“不然。人民遭受了戰(zhàn)亂之后,治國正容易見效。這比如給饑人吃飯,給渴人喝水,是不費力的事。”封德彝說:“不對。三代之后,風氣壞了,所以秦朝要用嚴刑峻法來治理。漢朝也不能恢復三代用道德、文教來治國。這不是不愿意恢復三代的德治,而是想恢復,但形勢不許可?!蔽赫髀牰。樹h相對地予以駁斥:“德治、法治,在人倡導,德治就得出德治的結果,法治就得出法治的結果。如果說秦漢時風氣已壞,不能變好,那么現在的人早該變成魔鬼丁?!碧铺谫澇晌赫鞯囊庖?,注重德治,所以造成了唐初天下大治,邊地蠻夷都來歸服的局面。該事例說明魏征非常重視“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治國主張以及這個主張的正確性。???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點明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責任的重大。而要完成治國的重任;則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熬影菜嘉#渖菀詢€”是歷代統(tǒng)治者創(chuàng)業(yè)后守成的歷史經驗。貞觀十一年正是唐太宗執(zhí)政后的鼎盛時期,魏征十分強調地提出這一問題,是很有眼光的。??? (2)分析第二段??? 第二段論述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的難易問題,提醒太宗要予以高度重視,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揭示了歷代創(chuàng)業(yè)的君主難于守成的普遍規(guī)律。這是因為創(chuàng)業(yè)之難雖平庸之輩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難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視。魏征在這道上疏中尖銳地提出了“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的問題,接著分析了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易難的道理?!耙髴n必竭誠以待下”“竭誠則胡越為一體”,闡述了“善始者實繁”的原因,講的是創(chuàng)業(yè)?!凹鹊弥緞t縱情以傲物”,“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則闡述了“克終者蓋寡”的原因,講的是守成。文章從難易這一觀點上立意,諍言規(guī)諫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縱情,傲物結怨,以失掉人心。? “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更難”,因為在勝利面前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而終于丟掉江山者大有人在。“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真是引經據典,苦口婆心。反復玩味這段文字,一個封建時代的敢于犯顏直諫的忠臣義士的形象,呼之欲出。??? (3)分析前三段??? 第三段提出“十思”,系統(tǒng)闡釋“積其德義”的具體內容。(展開分析下一課時)總結、擴展??? 補充影音材料,對比唐太宗和周厲王對待諫謗的不同態(tài)度。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總結文章的論證結構。? ? 附:板書設計

諫大宗十思疏

魏征???????????????? 一、提出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 二、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 三、十思??? 積其德義

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 要點??? 1.闡釋“十思”內涵及現實意義;??? 2.援引內容的理解;??? 3.設喻方法的分析及把握。??? 檢查上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 1.字詞及文言現象。??? 2.文意的把握。二、明確目標??? 解讀援引內容;闡釋“十思”;學習設喻的論證方法。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請學生闡釋對“十思”的理解。??? 2.教師歸納如下??? 這“十思”是:為人君者,見到能引起自己喜愛的東西,就想到應該知足來警戒自己;在將要大興土木、營建宮室的時候,要想到適可而止,使百姓得到安寧;考慮到居位的崇高而且危險,就要時時想到謙虛謹慎以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懼怕自己驕傲自滿,就要想到襟懷廣闊應像能容納滔滔百川的浩瀚江海;外出游獵,要想到網開一面,不要趕盡殺絕;擔心懈怠情緒的滋長,就要想到做事情應善始善終;不愿自己耳目蔽塞就應想到虛心采納下邊的意見;畏懼邪惡奸佞之人干預朝政,就想到嚴格要求自己而疏遠斥退那些壞人;對臣下的加恩,要想到不因個人的喜好而謬加獎賞;進行懲罰,要想到不因個人的恩怨而濫施刑法。??? 3.指導學生討論“十思”的現實意義。??? 4.請學生回答對文章援引內容的理解。??? 5.教師總結??? ①“載舟覆舟”,暗引《孔子家語》:“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可知也?!薄运髅瘢灾塾骶?,申居安思危的鑒戒之意,緊扣文章起段。??? ②“謙沖而自牧”活用《易經》“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語?!敖O掳俅ā保狄独献印氛Z,作為比方。這兩句,是兩兩相對的對偶句,都指出了培養(yǎng)自己謙虛德性的重要。??? 6.教師講解設喻的論證方法??? 比喻論證是議論文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引導學生回憶第一冊教材中《拿來主義》一文中比喻論證的運用),結合本文一例解釋。文章開頭三句,形成排比。一、二兩句先設比喻,然后第三句揭示正意。文中第一次點出“思國之安”的“思”,與“積其德義”的“德義”,是全篇立意所在。先用人所熟知的客觀事物的道理作比,引出治國安邦的根本所在,擺事實講道理,令人不容置疑。總結、擴展??? 通過本文的學習,同學們不妨找一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布置作業(yè)??? 1.歸納各部分的論述內容及論證方法。??? 2.理解“十思”的內涵。??? 3.掌握文言字詞。??? 附:板書設計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征

“十思”的內涵及現實意義

援引和設喻的論證方法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六

一、魏征是唐代名臣,他心中治國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二、要實現“垂拱而治”,必須出現什么樣的局面??

答: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三、君王要怎樣做才能才能出現這樣的局面??

答: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四、若要簡而能任,擇善而從,君王就必須怎樣??

答:要“十思”、宏“九德”。?

五、十思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可以歸納為幾戒??

答:五戒:一戒貪心奢侈,二戒驕傲自滿,三戒放縱懈怠,四戒壅蔽讒邪,五戒謬賞濫刑。?

六、為什么君王要此十思五戒??

答:因為治理百姓時,雖然“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百姓也“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人民之力,可“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七、為什么會出現人民“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的情況??

答:因為“凡百元首”,“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而“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八、為什么君王會出現這種前后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答:就君王的身份而言,“承天景命”,自以為自承天命,而有恃無恐,“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就普通人性而言,“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一般人,能做到善始善終的不多,此人之常情。?

九、作者反復提醒君王的目的是什么??

答:為人君者“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從而“積其德義”,因為“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要“永保無疆之休”達到國家長治久安的目的就必須如此。如果“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十、作者為了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在行文上有此什么特點??

答:言詞懇切而情感真摯,處處為對方的江山著想;運用比喻而深入淺出,時時把握對方心理;駢散結合而句式整齊,既有語勢又簡明扼要。本文以“思”為線索,將所要論述的問題聯(lián)綴成文,文理清晰,結構縝密。并運用比喻、排比和對仗的修辭手法,說理透徹,音韻鏗鏘,氣勢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論說文。?

十一、魏征此時為何向唐太宗上奏本文??

答: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鑒不遠,故能勵精圖治。隨著功業(yè)日隆,生活漸加奢靡,“喜聞順旨之說”,“不悅逆耳之言”。魏征以此為憂,多次上疏切諫,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圍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主旨,規(guī)勸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終,虛心納下,賞罰公正;用人時要知人善任,簡能擇善;生活上要崇尚節(jié)儉,不輕用民力。這些主張雖以鞏固李唐王朝為出發(fā)點,但客觀上使人民得以休養(yǎng)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強盛。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七

邱龍濤

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反復開導循循善誘的勸諫藝術;

2.領悟“十思”的積極意義;

3.掌握文中一些實詞的詞義和虛詞的用法;

4.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誦讀領悟背誦全文。

2.翻譯難懂的語句(難點)。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圣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盡忠講諫,結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傳。但是,唐代著名諫官魏征進諫唐太宗,卻大多被采納,不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還經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揚。魏征寫了《諫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贊賞,親手寫詔書嘉許魏征,并放置案頭,以資警惕。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是怎么寫這篇文章的。

二.解題

這是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寫給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勵精圖治,頗稱英明。后來卻追求珍寶異物,興建宮殿園囿,魏征就不斷用前代興亡的歷史教訓來提醒他。這一個魏征連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寫得語重心長,剴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省內黃縣)。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隋朝末年,為避亂,曾一度出家為道士。后參加李密的反隋起義軍。李密失敗后,他降唐,輔佐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諫議大夫檢校侍中,領導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為諫議大夫,常召入內室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無不言,敢于直諫,史以“諍臣”稱之。曾主持《隋書》、《群書治要》的編撰工作,《隋書》的序論及《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皆出其手,時稱良史。 拜遷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 魏征先后上書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納。

三.研習課文

第一次,試讀,正音。邊讀邊正音,以讀出漢語的美感來。

第二次,粗讀,正義。邊讀邊看注釋,以粗知句義;同時邊讀邊揣摩句內停頓,如: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連讀,整體把握文章。連讀時要流暢,語音準確,停頓正確,并且讀出感情。通過連讀可知全文先運用比喻和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體內容,點明其重要意義。

第四次,細讀,理清各層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文章第1段通過比喻引出道理:積累道 義是治國之本;以“固本浚源”為喻,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

第2段通過對比說明竭誠待人(特別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總結歷史經驗,并從創(chuàng)業(yè)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居安思?!钡牡览?。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義。提出“居安思?!钡木唧w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語言簡約,整散結合。整句音韻和諧,瑯瑯上口;散句意到筆隨,筆力雄健,酣暢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時對“十思”的內容要細細領悟,這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現實教育意義。特別是“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這些句子對每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都極有啟發(fā),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

第六次,熟讀,背誦。背誦時能將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蘊,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獲得心靈的愉悅和精神的滿足。四、寫作特點。

1、駢散結合,華美流暢;

2、正反論述,務盡其旨;

3、比喻排比,生動有力。

五、從課文中找出幾條成語,體會它們的表達作用。

居安思危 載舟覆舟 擇善而從(之)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善始善終) 垂拱而治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聲情并茂、文質兼美、駢散結合的寫作方法。

二、掌握“安”、“信”、“求”、“治”等實詞的義項,辨析文言虛詞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

三、背誦全文,歸納成語典故。

四、學習古人“居安思?!薄ⅰ敖渖菀詢€”、“虛心納下”的治國思想及為人之道。

【教學設想】

一、教學時首先了解寫作背景,重點介紹唐太宗和魏征“明君諍臣’’的關系。

二、誦讀課文,理清層次結構,體會本文華美流暢的語言及“居安思?!钡乃枷搿?/p>

三、背誦全文,歸納詞義,落實練習。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重點】

一、介紹作品背景及文體特點。

二、疏通文字障礙,以誦讀為主.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一、介紹作品背景及文體特點。

二、疏通文字障礙,以誦讀為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學步驟

一、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1.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唐代文學家、政治家、史學家,韌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后,擢為諫議大夫,常召人內室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無不言,敢于直諫,史以“諍臣”稱之。

曾主持《隋書》、《群書治要》的編撰工作,《隋書》的序論及《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皆出其手,時稱良史。

本文《諫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頭,奉為座右銘。其文風影響到宋代歐陽修、蘇軾。

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隨其父李淵反隋時作戰(zhàn)勇敢,生活儉樸,頗有作為。公

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在貞觀初年,他鑒于隋煬帝覆亡的教訓,進一步保持了節(jié)儉、謹慎的作風,實行了不少有利國計民生的政策。經過十幾年的治理,經濟得到發(fā)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來,加上邊防鞏固,內外無事,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游,勞民傷財。魏征對此極為憂慮,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榮昌盛的后面隱藏著危機,在群臣齊唱贊歌時,獨能多次上疏進諫,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勸太宗“居安思?!?、“戒奢以儉”,太宗看后感到很慚愧,表示從諫改過。

二、通讀全文,、正音,了解大概內容。

1.注意讀音:

求木之‘穹’留掌源竄舟\/軍’蔽

2.對照注釋,粗通文章.自讀五分鐘。

黜惡 謬賞

要求:把解釋、翻譯困難的句子找出來。(質疑)

3.同學間互相商量,把疑難問題解決,如有解釋、翻譯不當的地方,老師及時糾正;個別較難翻譯,同學問解釋不當的地方,老師重點講析。

4.注意句子:

①振之以威怒:即“以威怒振之”。振,通“震”.威嚇。譯為: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

②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欲,喜好的東西,動詞作名詞。譯為:如果見到能引起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來自我克制。以下“九思”句式相同。

三、作業(yè)

①完成課后練習二。

讀熟課文,背下來最佳。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一、辨析詞義,歸納義項

二、分析文章,概括各段大意。

教學步驟

一、齊讀課文,能背下來的同學背誦

二、檢查作業(yè),分析課后練習二。

1.古今問義相同的有:⑧骨肉,都指親人。

2.古今詞義有區(qū)別:⑤虛心,文中是實指,“使心虛”,現代漢語抽象化,為美德,謙虛的表現。

3.古今詞義不同的有:①根本,文中是本意,指樹根,現代漢語用比喻義或引申義。

②縱情,文中是“放縱感情”,即“驕傲”之意,現代是“盡情”之意。

④以為,文中是“以之為”的省略,是兩個詞,現代是“認為”的意思。

三、結合課內詞義,復習以前知識,做課后練習三??梢陨塘浚?分鐘完成,然后請同學回答,明確:

1.安:a.安定;b.怎么;c哪里;指享受

2.信:a.誠實;b.信任;c.信用;相信

3.求:a.追求;b.探求;巳請求;

4.治:a.治理;b.醫(yī)治;巳懲治追求

其中a項詞義為課文中義項,其余三項是以前知識,通過歸納.掌握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四、課文內容我們已經了解,現在請同學們用最快的時間概括各段大意:

1.“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重要性。

2.總結歷史經驗,并從創(chuàng)業(yè)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居安思?!钡牡览?。

3.提出“十思”,即“居安思?!钡木唧w做法。

五、各段在闡明觀點時各用了什么手法以增強表達效果?

明確:第一段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打開話題,用“木長、流遠”,喻國運長久,只有“固本思源”,才能“長治久安”,中間用排比來加強語勢。

第二段用設問和對比的手法,說明能否恭儉下人是事業(yè)成敗的關鍵,即民心重要,能“載舟覆舟”。

第三段:用排比和對比的手法,提出君王要做到“十思”,才能“垂拱而治”。

全文駢散結合,語言流暢,表現力強。

六、作業(yè)

1.結合課后練習一,背誦全文。

2.完成課后練習四、五。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一、背誦全文,結合課后練習一,加深對文章主旨的把握。

二、體會文言虛詞“以”、“哉”、“所”的用法,找出本課的成語,總結全文。

教學步驟

一、背誦課文

1.個人背誦、集體背誦與部分(段落)背誦、全篇背誦結合。

2.用課后練習一提問,學生背誦回答。

二、虛詞的歸納

1.提問完成課后練習四,重在翻譯。

2.歸納虛詞“以”、“哉”、“所”的用法。

三、找成語,學典故

要求同學們從文中找出成語,不少于三個,并且釋義,教師總結。

明確:(1)居安思危:處于安逸的環(huán)境里,要考慮可能出現的危險和困難。(《左傳?襄公十一年》)

(2)載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擁戴統(tǒng)治者,也可以推翻統(tǒng)治者。(《旬子?王制》)

(3)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尚書?武成》)

(4)擇善而從(之):挑選其中的好的采納(或采用)。(《論語?述而》)

(5)善始善終: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獻書報燕惠王》)

四、教師總結

本文是篇奏疏,雖以進言為務,不事雕琢,但寫得聲情并茂,文質兼美,文章駢散結合,既有駢文的整齊華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暢,運用比喻、排比,使文章生動有力。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本文積累語言功底和文化功底。

1.學習作者反復開導、循循善誘的勸諫藝術;

2.領悟“十思”的積極意義;

3.掌握文中一些實詞的詞義和虛詞的用法;

4.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誦讀、領悟、背誦全文;

2.翻譯難懂的語句(難點)。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誦讀法。以誦讀帶動理解,以誦讀加速背誦。

2.理脈法。理清全文脈絡,整體感知課文,并帶動背誦。

媒體設計

可通過電腦powerpoint系統(tǒng)做出系列幻燈片,一片一段。借此來強化對文章詞義的理解及誦讀、背誦。使用時同步出現。比如:理解詞義時將一些難懂的詞語用彩色標出;誦讀時則將停頓、重音等容易出錯的地方用斜線、著重號等標出;背誦時則可背一句出現一句。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方案一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圣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赤心耿耿,盡忠進諫,結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慘的故事,千古流傳。但是,唐代著名諫官魏征進諫唐太宗,卻大多被采納,不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還經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揚。魏征寫了《諫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贊賞,親手寫詔書嘉許魏征,并放置案頭,以資警惕。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是怎么寫這篇文章的。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突出魏征高超的勸諫藝術,引起同學強烈的閱讀興趣。前三句引用了臧克家《納諫與止謗》中的原話。)

二.解題

這是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寫給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勵精圖治,頗稱英明。后來卻逐漸驕奢,追求珍寶異物,興建宮殿園囿,魏征就不斷用前代興亡的歷史教訓來提醒他。這一年魏征連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寫得語重心長,剴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省內黃縣)。他 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隋朝末年,為避亂,曾一度出家為道士。后參加李密的反隋起義軍。李密失敗后,他降唐,輔佐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諫議大夫、檢校侍中,領導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書成,拜遷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

魏征先后上書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納。

標題中“諫……疏”是古代大臣寫給帝王的就某事進行勸說的奏章,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十思”是本次勸諫的內容。

三.研習課文

方案為 “反復誦讀—逐層領悟—當堂背誦”。以誦讀為中心,通過誦讀帶動其他。

第一次,試讀,正音。邊讀邊正音。已經認識的字詞不但要讀準聲調,還要讀清平舌與翹舌、前鼻音與后鼻音。以讀出漢語的美感來。陌生的字詞則邊讀邊看注釋或查閱詞典。

第二次,粗讀,正義。邊讀邊看注釋,以粗知句義;同時邊讀邊揣摩句內停頓,如: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連讀,整體把握文意。連讀時要流暢,語音準確,停頓正確,并且讀出感情。通過連讀可知全文先運用比喻和比較,后引出“十思”的具體內容,點明其重要意義。

第四次,細讀,理清各層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過細讀可知,文章第一段通過比喻引出道理:積累道義是治國之本;第二段通過對比說明竭誠待人(特別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三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義。

第五次,品味,涵詠。本文語言簡約,整散結合,整句音韻和諧,瑯瑯上口;散句意到筆隨,筆力雄健,酣暢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時對“十思”的內容要細細領悟,這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現實教育意義,特別是“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這些句子,對每個普通人的修身養(yǎng)性都極有啟發(fā),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

第六次,熟讀,背誦。背誦時能將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蘊,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獲得心靈的愉悅和精神的滿足。

(本方案主要針對當前語文教學中“講解多、誦讀少,理解多、積累少”的現狀而設計。)

四. 課內訓練

1.寫出文中難懂的詞語和句子,準確地進行解釋和翻譯;

(此題因人而異,不求統(tǒng)一)

2.當堂完成課文后面“思考和練習”中的字詞練習。

(書上有,此略)

五.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反復誦讀,我們逐層領悟了作者高超的勸說方法和積極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蘊涵著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佳作,領悟它、掌握它,對于我們奠定語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處,它會讓我們享受終身。

六.課外作業(yè)?

1.下面是宋代洪邁《容齋隨筆》中的《魏鄭公諫語》,請與課文作比較閱讀,并回答文后問題。

魏鄭公諫止唐太宗封禪,中間數語,引喻剴切,曰:“今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yī),疾苦雖已 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邊)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碧诓荒軍Z。(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從課文及此文這兩處你可看出魏征勸諫有什么特點?請用百余字稍作展開,用自己的話表述。

(從這兩處可看出魏征勸諫不但有大勇,還有大智。他很講究勸諫藝術,善于用比喻來說理。課文《諫太宗十思疏》一開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積累道義是治國之本。本文則以“十年長患”來比喻“隋氏之亂”,以“療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來說明“告成天地”(封禪)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勸諫確實是“引喻剴切”,得體動人,能讓唐太宗心服。)

2. 閱讀李斯的《諫逐客書》(前三段),與課文作比較閱讀,并回答文后問題。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穆公求土,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萃跤脧垉x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大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悅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juètí(這兩字都是“馬”字旁,右邊分別是“決”的右一半、“是”)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悅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1)從標題看,兩文都屬于什么文體?

(都是諫文,都是就某一事情對君王進行勸諫的)

(2)兩文在形式和內容上各有何異同?請寫一段一兩百的文字作簡要分析。

(語言形式上,兩文都運用了大量的整句,音韻和諧,讀來瑯瑯上口.;整句之外,又都輔以散句,表達自由,筆意酣暢雄健。兩文又都運用了排比鋪張,注重文采。但李斯的《諫逐客書》的排比鋪張更濃重一些。

內容上,兩文都就某一事情明確表態(tài),并都從正反兩方面來說理。但李斯的《諫逐客書》開門見山,不繞彎子,首句就犀利明快,一語中的:“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倍赫鞯摹吨G太宗十思疏》則通過比喻、對比等反復引導,最后才講出“十思”的具體內容,點出其重大意義,寫得語重心長,懇切深厚。兩文的勸諫風格頗為不同。另外,李斯善于用大量舉例的方式來說理,而魏征則善于用一系列比喻進行勸說。)

(設計意圖:各種資料書和刊物上的“標準化”客觀選擇題已多如牛毛,而主觀表達題卻不是很多,所以這里以“比較閱讀”的方式設計了兩道主觀表達題,以檢測學生深層次的閱讀理解、鑒賞水平。另外這是課外作業(yè)?。前面的課內作業(yè)?已有文言字詞方面的小練習,所以課外作業(yè)?就以主觀表達的大題目出現。)

附:課堂板書設計?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本文積累語言功底和文化功底。

1.學習作者反復開導、循循善誘的勸諫藝術;

2.領悟“十思”的積極意義;

3.掌握文中一些實詞的詞義和虛詞的用法;

4.背誦全文。

反復誦讀—逐層領悟—當堂背誦

(板書以簡潔為好,少而精,寫點指導性、方向性的話即可。)

·方案二

一.導語?設計

(同方案一)

二.解題

(同方案一)

三.研習課文

方案為“翻譯—誦讀—背誦”。該設計以翻譯為中心,通過翻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快對課文的熟悉速度,最后達到當堂成誦。

先根據課文的注釋,把全文連起來翻譯一遍?!斑B譯”時要順暢,因此翻譯過程中要考慮詞語間組合的協(xié)調,并且有時要另加一些字詞上去。比如原句是:“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可譯為:“我聽說(想要)期求樹木長(得高),(就)一定(要先)穩(wěn)固它的樹根?!痹俦热缭洌骸拜d舟覆舟,所宜深慎?!笨煞g為:“(老百姓就像水一樣,既能)載船,(也能)翻船,(這是)應當特別謹慎的?!?

然后進行對照閱讀。先讀一句原文,再說一句譯文;一遍結束后又倒過來,先說一句譯文,再讀一句原文。以此加深對原文的印象,也借以訓練文言文與現代文兩者的語感。

然后略去譯文,只讀原文。要讀得連貫流暢,有韻味。

最后試著背誦,直至當堂背熟。

四. 課內訓練????????

(同方案一)

五 課堂小結

(同方案一)

六.課外作業(yè)?

(同方案一)

附:課堂板書設計?

(先同方案一)

翻譯—誦讀—背誦

·方案三??????

一.導語?設計

(同方案一)

二.解題

(同方案一)

三.研習課文

方案為“范讀—理脈—背誦”。該設計以理清脈絡線索為中心,在范讀中理清脈絡,再根據清晰的脈絡背誦全文。具體如下。

首先范讀。范讀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同學或老師。范讀時必須節(jié)奏整齊,音韻鏗鏘,讀得悅耳動聽甚至動心。

在范讀過程中理清全篇的脈絡線索。

然后根據脈絡線索試背,直至能當堂成誦。

四. 課內訓練

(同方案一)

五? 課堂小結

(同方案一)

六.課外作業(yè)?

(同方案一)???

附:課堂板書設計?

(先同方案一)

范讀—理脈—背誦

附:備教資料

·卡片

1.清代吳楚材、吳調侯選注的《古文觀止》(中華書局版)評《諫太宗十思疏》:“通篇只重一‘思’字,卻要從德義上看出。世主何嘗不勞神苦思,但所思不在德義,則反不如不用思者之為得也。魏公十思之論,剴切深厚,可與三代謨、誥并傳?!?

2.清代吳楚材、吳調侯??薄吨G太宗十思疏》:

《貞觀政要》、《舊唐書·魏征傳》于“居域中之大”下有“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十二字。于“戒奢以儉”下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十字。于“承天景命”下有“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十二字。于“豈取之易守之難乎”下有“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十四字。于“所宜深慎”下有“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十一字。自“文武并用”至“代百司之職役哉”作“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3.清代沈德潛選注的《唐詩別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刊魏征的五言古詩《述懷》:“中原還逐鹿,投筆事戎軒??v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郁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沈德潛點評:“此奉使出關而作也?!畤俊涫侵饕狻夤歉吖?,變從前纖靡之習,盛唐風格,發(fā)源于此?!?

·索引

1.清代吳楚材、吳調侯選注《古文觀止》,中華書局版;

2.當代闕勛吾等譯注言文對照《古文觀止》,岳麓書社版;

3.宋代洪邁著《容齋隨筆》,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

《諫太宗十思疏》同步百分測驗

一.?基礎檢測(20分)

1.下列加點詞語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木(chǎng)之長者????????? 浚(qùn)其泉源

b.慮雍(yōng)蔽???????????? 正身黜(chù)惡

c.克終者蓋(gài)寡????????? 董(dǒng)之以嚴刑

d.垂拱(gǒng)而治?????????? 仁者播(bō)其惠

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枚:加強自身修養(yǎng)

b.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狩獵時網開一面以示有度

c.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選拔有才能的人

d.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老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無以怒而濫刑?????????????????????? b.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

c.恩所加,則思無因以謬賞???????????? d.將有作,則思知止有安人

山巒為晴雪所洗??????????????????????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4.下列四組句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a.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項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

b.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不求聞達于諸侯?????????????????????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

二.閱讀欣賞(5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5-9題(25分)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偞耸?,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5.下列加點的實詞含義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臣聞求木之長者??????????????????? b.善始者實繁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 春華秋實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葉徒相似,其實不同

c.振之以威怒??????????????????????? d.塞源而欲流長也

振長策而御宇內?????????????????????? 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應者云集??????????????????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6.下列加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克終者蓋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長

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而況于明哲乎

c.豈取之易守之難乎????????????????? d.而況于明哲乎

臣聞求木之長者?????????????????????? 青取之于藍

7.下列加子翻譯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國君掌握帝王的重權,處在天地間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歷代帝王,接受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剛開始做得好確實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c.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竭盡誠心,就能聯(lián)合敵對的勢力;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生人。

d.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雖免于刑罰但不會感激,表面上恭順但內心并不服氣。

8.下面對這兩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闡明的人君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兩個比喻,先從正面喻證治國必積德,再從反面說明德不厚國不可長治久安。

c.第二段以歷代帝王為例說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歷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終的根本原因是忽視了人民的力量。

9.翻譯下面的句子

(1)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

(2)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0-14題(25分)

武德末,魏征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陰陽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征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眾皆為之危懼。征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碧跒橹當咳?,厚加禮異,擢拜諫議大夫。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征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勞之曰:“卿所諫前后二百余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深謀遠慮,多所弘益。太宗嘗謂曰:“卿罪重于中鈞,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與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長孫無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實我所仇,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慚古烈?征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碧诖髳?,各賜錢十五萬。七年,代王硅為侍中,累封鄭國公。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征乃止。(《貞觀政要·任賢》)

10.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和現代漢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①汝離間我兄弟?????????????? ②魏征為太子洗馬

③喜逢知己之主?????????????? ③往事息隱

⑤但其盡心所事?????????????? ⑥從容對曰

⑦征慷慨自若???????????????? ⑧臣所以敢言

a.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⑥⑧?? c.①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⑧

11.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雅有經國之才—--很有治理國家的才干。

b.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獲

c.臣見之若仇—--我看見他們就好象仇敵一樣

d.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優(yōu)秀的冶金的高手。

12.“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 )

a.見太宗與隱太子陰陽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

b.累遷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深謀遠算,多所弘益。

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d。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

13.斗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中“建成”“隱太子”“息隱”這三人與太宗都是兄弟關系。

b.“王硅、魏征,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日又同此宴?!边@話說明長孫無忌對唐太宗厚遇魏征從感情上接受不了。

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賢,胸襟寬廣,即使對魏征這樣來自敵對營壘的人也能不計前嫌,給以重用。

d.這段文字體現了唐太宗一貫強調的“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14.翻譯下面文段中劃線的句子

房玄齡與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監(jiān)竇德素,問之曰:“北門近來有何營造?”德素以聞太宗。(1)太宗謂玄齡、士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小小營造,何妨卿事?”玄齡等拜謝。魏徵進曰:“臣不解陛下責,亦不解玄齡等謝。(2)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營造,何容不知。責其訪問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為若是,當助陛下成之;所為若非,當奏罷之。此乃事君之道。玄齡等問既無罪,而陛下責之,玄齡等不識所守,臣實不喻?!碧谏罴{之。(《大唐新語》)

(1)德素以聞太宗。

(2)臣不解陛下責,亦不解玄齡等謝

(三)寫作訓練(30分)

15、以“居安思?!睘樵掝},用整散相結合的句式,寫一段話,至少有兩處整句,150字即可。

附答案:

1、a.浚 jùn。

2、d.百司,百官。

3、a.a項中兩個“以”都是“因為”的意思;b項的“哉”,前一個表疑問語氣,后一個表肯定語氣;c項的“所”,前一個是代詞,代動詞“加”涉及的對象,后一個“所”與“為”共同表被動;d項的“則”前一個是“就”,后一個作“是”講。

4、b.略。

5、a.a項:聽說;懂得;聞名。 b項:實在,確實;果實,這里作動詞用;果實。c項:威嚇;舉起;舉起。 d項:水流;流動;水流。

6、a.a項兩個“蓋”都表推斷語氣;b項兩個“而”,前一個表轉折,后一個表承接;c項的兩個“之”前一個代詞,后一個結構助詞;d項兩個“于”前一個“對于”,后一個“從”。

7、d.“終茍免”:最終只是茍且免于刑罰

8、c.不是作者的觀點。

9、略。

10、c 。

11、c.

12、a?

13、a(三者是同一人)

14、①竇德素把房玄齡等詢問之事告訴了唐太宗。

②我不理解陛下為什么責備他們,也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x罪。

15、略。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一

一、說教材??

《諫太宗十思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關于文言文閱讀,《普通語文課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

二?、我對“新課標”的理解??

高中階段要能達到初步鑒定文藝作品,能感受想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受到感染和啟迪。要想實現這一要求,在教學方式上必須采用合作學習、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為此我制定的教學目標如下:(新課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為本,具體表現“三位一體”的理念,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下面我從三個方面確定本課的具體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辨析“安、信、求、治”等多義詞的詞義;積累文言虛詞“以、哉、所”的用法;區(qū)別文中“根本、以為、虛心、縱情”等古今異義詞的含義。??

b領悟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虛心以納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積極意義。??

c掌握作者反復開導,循循善誘的高超的勸諫藝術,不斷提高學生的說話技藝。??

2、過程與方法??

a采取從宏觀到微觀的思維方式,逐漸深入,點滴理解。??

b采取合作、探究、自主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合作學習,以學生為本,注重師生的親和力。??

b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德育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苦樂觀;虛懷若谷,虛心納他人建議;勤儉簡樸,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

三、針對高一學生確立教學重點與難點:??

高一階段正是夯實基礎的重要階段,在教學中,應以抓基礎為本。??

教學重點:??

1、掌握“浚、殷、沖、牧、壅、謬、董、振”等文言詞的義項。??

2、辨析多義詞,理解掌握“以、而、之”等虛詞以及相應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

3、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內容,學習文章用比喻說理,生動形象的特點,體會作者在遣詞造句上整齊而富于變化的風格特征。??

教學難點:文章第三段內容的理解。??

四、教法學法:??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tài)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fā)現創(chuàng)新。所以我嘗試用以下教法和學法進行教學:1情景教學2誦讀法3問答法4討論法5多媒體教學法??

五、教學整體設計??

教學時數:兩課時??

利用早讀熟讀課文,重點解決字音字型斷句輕重音等問題,教師范讀。??

第一課時:作者寫作目的,1—2段內容梳理,文言知識點。??

第二課時:第三段內容梳理,文言知識點,理解十思內容及意義;積累成語。??

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1、導語設計: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因為忠臣批龍鱗,逆圣聽,諷諫帝王確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名證與教訓。然而,唐代諫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相反卻得到了唐太宗的稱贊,太宗親手寫詔書嘉許魏征,并放置案頭,以資警惕。我們在感嘆這對賢君良臣時,也會為魏征超人的勇氣,高超的諷諫藝術所折服。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體味它流暢的藝術的文氣,敢于直諫的火熱報國心。??

2、解題: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陳述自己意見的一種文體。??

3、疏通文意:(1)找學生朗讀第一二段并糾正發(fā)生的錯誤。??

(2)齊讀一二段,把握文言知識點。??

(3)整體感知文段內容,理清思路。??

一段:以固本思源為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觀點。??

二段:總結歷史經驗,并從創(chuàng)業(yè)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4、積累成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載舟覆舟??

課文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讀一二段,在夯實文言知識點的同時,更要把握文章內容的精髓,那就是懂的固本思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道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代明君唐太宗尚有不足之處,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太宗虛心納諫,創(chuàng)造歷史有名的“貞觀之治”。若大家也虛心納他人建議,虛懷若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苦樂觀,定會樹立起光輝俊潔的人格。??

5、作業(yè):課后多義詞識記??

第二課時??

1檢查鞏固文言知識點。??

2學生誦讀第三段內容??

3把握本段文言知識點,理解十思內容及意義??

4積累成語:謙謙君子?卑以自牧?長治久安?垂拱而治??

課文小結:“讀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我們重溫《諫太宗十思疏》,不僅要體味它流暢藝術的文氣,還應從字里行間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為使唐王朝長治久安而敢于直諫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愿生活在新世紀的同學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時刻胸懷一顆火熱的報國心。??

七、課堂機智處理??

1、抓好早讀??

2、導語讀出感情是引學生入境的關鍵??

3、朗讀時,找水平較好的同學讀(以免耽擱太長時間)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二

目的:

1. 理清文脈,背誦全文。

2. 掌握文中掌握文中基本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 欣賞作者循循善誘的勸諫藝術。

4. 領悟“十思”的現實意義。

重點:

1.誦讀-領悟-背誦全文。

2.掌握文中基本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過程:

第一課時

1.題解

簡介作者及疏的有關知識。此處注意要突出介紹作者直言諍諫的勇氣和膽量。

2.吟詠、品讀課文

a 范讀,要注意讀出語言的美感,以此吸引學生對文章的興趣。

b 試讀,邊讀邊正音。

c 粗讀,邊讀邊看注釋,以粗知句義;同時邊讀邊揣摩句內停頓。

d 連讀,整體把握文意。連讀時要流暢,語音準確,停頓正確,并且讀出感情。

g 熟讀,讀出意蘊,讀出情感,讀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課時

1.品讀、背誦課文

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和學生一起理出課文的文脈,并由此指引共同背誦課文。

2.文言知識注釋

在背誦的過程中,要不失時機的對文章中的一些重點實詞和虛詞做一些注釋說明。

或者讓學生找出他們認為難懂的詞語、句子,給予解釋。

3.文言知識訓練

完成課后的字詞練習。

4.課外延伸

1.政壇上的魏征有善諫之名,除此之外,了解一下在文壇、史壇上的魏征。

2.《貞觀政要》一書自古以來被奉為帝王學習的經典,了解一下此書。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三

1.解題:

諫—勸諫;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我國歷最有成就的開明君主之一,在他統(tǒng)治時期,出現了安定富強的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十思—是本文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議事進言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

2.作者與作品:

魏征(繁寫體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陽人。隋末,因避亂而出家做道士,后參加李密反隋的起義軍,李密失敗后降唐,太宗時拜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世人稱魏鄭公。死后贈司空,謚文貞。

唐太宗曾賜手詔,贊魏征道:“昔晉武帝滅吳之后,志意驕怠,何曾(人名)位極臺司,不能直諫,乃私語于孫,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諫,朕知過矣。當置之幾案,以比弦韋(自警)?!蔽赫魉篮?,太宗又對侍臣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魏征從政十六七年,上書言事二百多次,達十萬言,起奏疏收在《魏鄭公諫錄》、《貞觀政要》中。

3.寫作背景:

隋朝在農民起義中覆滅,給唐朝統(tǒng)治者敲響了警鐘。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碧瞥跄?,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積極納諫。太宗起初聽不進魏征直諫,發(fā)誓要殺他,后來他悟出這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便越聽越愛聽。這篇奏疏是魏征貞觀十一年寫各哦唐太宗的。當時,經過戰(zhàn)爭后的修養(yǎng)生息,經濟得到了發(fā)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來,加上對外戰(zhàn)爭連年勝利,邊防鞏固,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四處游玩,勞民傷財,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當年,太宗先下令修飛仙宮,后來又詔令修建老君廟、宣尼廟。二月巡游洛陽宮,六月巡游明德宮,十月獵于洛陽苑,十一月又巡游懷州,狩于濟源,為此民怨沸騰。魏征“頻上四疏,以陳得失”(此為第二疏),太宗猛醒,還寫了《答魏征手詔》稱贊他。

三.分析第一段:

1.補充注釋:

(1.臣聞求木之長者 求:追求,想要。 之:取消獨立性。

(2.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根,今—事物的本質。

(3.欲流之遠者 流:泉流,名詞。

(4.必積其德義 其:他們。

(5.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而:卻

(6.根不固而求木之長 固:穩(wěn)固

(7.臣雖下愚 雖:雖然(不能講成“即使”,此句自謙)。

(8.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詞作名詞,重權、重位。

(9.不念居安思危 念:考慮。

(10.戒奢以儉 以:用,實行,厲行。

(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亦:也。以:而,卻。

(12.塞源而欲流長也 流:水流,名詞。

2.學生齊讀本段,然后自譯成通順的現代漢語。

3.分析回答問題:

(1.第一段中有那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觀點?

答:比喻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觀點:(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2.本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其作用何在?

答:喻證法——把積德安國這個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長、浚源欲遠這種生活常識進行比喻,使論述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而易懂;

正反對比論證法——采用強烈、鮮明的對比使勸諫對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思國之安必積德義的道理。

(3.起義句中前兩個分句對第三個分句起什么作用?

答:前兩個分句說的是事物常理,可以順其自然地引出所要闡明的觀點,也能對觀點起到論證說明的作用。

(4.魏征雖是大膽直諫,但在勸諫中也講究方式方法,言語也中聽,你能說明這樣的特點嗎?

答: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勸諫生動形象化;再就是借貶低自己來抬高君主,使對方耳聽直言心悅誠服。

(5.本段三句話各是從什么角度來闡述自己的看法的?

答: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觀點,闡明積德義的重要性;第二句從反面論述自己的主要觀點,闡明積德義的必要性;第三句從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來闡明不積德義的嚴重后果,進一步論證治理國家,必積德義。

4.板書內容,做背誦指導:

四.作業(yè):翻譯并背誦第一段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四

作者:魏征

文 本

譯 文

原 文

文 本

臣聽說要求樹木長得高大,一定要穩(wěn)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遠長,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國家安定,一定要積聚它的德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河水流得遠長,根底不穩(wěn)固卻要求樹木長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卻想國家的安定,臣雖然愚笨,(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象陛下這樣)明智的人呢?國君掌握帝位的重權,處在天地間最高的地位,不考慮在安樂時想到危難、用節(jié)儉來消除奢侈,這也象砍伐樹木的根卻要求樹木茂盛,阻塞水的源頭卻希望水流得長遠一樣啊。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開頭作得好的實在很多,能夠貫徹到底的大概很少。難道奪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難了嗎?大凡在深重憂患當中必須竭盡誠意對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縱自己傲慢地對待一切人;竭盡誠意就能使胡和越這樣隔絕、疏遠的地方也能結成一體。傲慢地對待人,就是骨肉親屬也能成為各不相關的人。雖然用嚴刑來監(jiān)督他們,用聲威嚇唬他們,結果大家只圖茍且免除罪罰,卻不懷念仁德,表面上恭順而不是內心里悅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眾人;(百姓和皇帝的關系,就象水和船一樣),水能載船也能夠顛覆船,這是應該深切警惕的。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為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如果真的能夠作到:看見引起自己愛好的東西,就想到應該知足來警惕自己;將要興建宮室土木,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使百姓安寧;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謙虛加強道德修養(yǎng);恐怕自己驕傲自滿,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樂忘返地打獵時,就要想到古人說的“一年三次”田獵為限度;憂慮自己松懈懶惰時,就要想到自始至終都要謹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虛心接受下面意見;擔心有讒邪的人在自己身邊,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惡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沒有因為偏愛而給予不恰當的獎賞;懲罰所涉及,就要想到沒有因為生氣而濫用刑罰:總括這十思,擴大這九德的修養(yǎng),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們,選擇好的意見采納它,那些有智慧的就會施展他們的全部才謀,勇敢的就會竭盡他們的威力,仁愛的就會廣施他們的恩惠,誠信的就會報效他們的忠心,文臣武將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勞神苦思,事事過問代替百官的職務呢?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諫太宗十思疏》

2002/04/23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五

一??有效教學設想:

總原則:力求明標明確,思路清晰,提問精粹,活動充分,積累豐富,兩篇古文系高一第二冊第四單元第1、2課,本堂課系高三復習課,為讓學生在寶貴的時間里學有所得,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優(yōu)化,迎考古文復習課設計遵循以下思想: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讓學生明確高考要求,復習要有的放失,以提高復習效益。

2、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重點是文言實詞、虛詞,難點是翻譯重要句子和評價文章的主旨。通過對重難點的突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形成科學的學法,教學中要應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尋找和積累相關知識點,養(yǎng)成自主、質疑探究、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

4、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實現情感與態(tài)度及價值觀目標。

二??教具:power?point?課件

三??教學時數: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投影課題、導入??新課。

文言文復習有感

鐘斌

古圣先賢傳美名

文辭歌賦燦如星

明了考綱夯基礎

厚積精練任我行

(二):古圣先賢傳美名---關于作家作品

1?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魏征沒,朕亡一鏡矣。

2?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王楊盧駱當時體,?

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5、文體特點,

魏晉以后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

南北朝是駢儷文的全盛時期。唐與“古文”相對稱為“駢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

亦稱“四六文”。

特點:(1).??講求對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2).??平仄相對,音律和諧。

(3)??多用典故,講究藻飾。

(三):文辭歌賦燦如星-----關于鑒賞評價

鑒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句是傳誦千古的名句,是本文最為閃光的一句。相傳都督閻某拂袖而去后,聞此句矍然而起,說:“此真天才,當傳不朽矣?!闭埻瑢W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一景色

評:注意意境和諧美,想象要自然生動,色彩要明麗

落霞自天而下,孤鶩自下而上,故曰齊飛;

秋水碧而連天,長天凈而映水,故曰一色。

前人寫水天(或天地)相接景象的句子很多,閱讀下面前三句子說說王勃的句子好在哪里。

即云似嶺,望水若天。(袁宏《東征賦》)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吳均《與朱元思書》)

天與水兮相逼,山與云兮共色。(蕭繹《蕩婦秋思賦》)

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庾信《馬射賦》)

(四):?明了考綱夯基礎

介紹04考試說明及歷年高考試題回放

高考要求:

1.?理解b①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②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經過一再簡化,現考試說明中只保留了18個常見文言虛詞,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③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2.分析綜合c?

①篩選文中的信息?

②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3.鑒賞評價e?

①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另: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高考試題回放:運籌帷幄之中

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語文試題廣西、海南、西藏、陜西、內蒙

17.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兩小題4分

1落霞與孤鶩齊飛,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天津卷)語文參考

17.?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兩小題)(4分)

(2)云銷雨霽,??????????????????。???????????????????,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一、復習實詞、虛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

讓學生自主合作,尋找文中有關以上方面的知識點。溫故知新: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fā)探究

1請找出文中重要的實詞和虛詞

1、整理、積累、質疑、解惑。

2、老師選講“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當堂練習。

一詞多義

安1?既來之,則安之(???????)

2?居安思危(??????????????)

3則思知止以安人

善1擇善而從之(??????????????)2素善留侯張良(??????????????)3善始者實繁(??????????????)4善假于物也(??????????????

固1必固其根本(??????????????)2根不固而求木之長(??????????????)3固國不以山溪之險(??????????????)4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居1居域中之大(???????)2不念居安思危(???????)3居廟堂之高(???????)4深居簡出????????????????????(一)名詞活用作動詞:

則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二)動詞活用作名詞: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值得貪圖的東西

(三)形容詞活用:?1、作名詞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權????帝王的大位

不念居安思危,借奢以儉.?????安樂的環(huán)境????危難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說別人壞話的人奸惡的人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見??????????????????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必固其根本???????????????則思知止以安人?????

則思虛心以納下?????????則思正身以黜惡??

動詞的意動用法:樂盤游?????以……為樂

練習

襟三江而帶五湖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川澤紆其駭矚

屈賈宜于長沙

竄梁鴻于海曲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徐儒下陳蕃之榻

俊采星弛

賓主盡東南之美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

目吳會于云間

二??對聯(lián)練習(高考新要求)。仿照課文中句式,寫對偶句

a:滕王閣中,高朋滿座

——————————b?:見秋水之浩淼,

————————分享:

魏征得寵進諫言安危????白首忠心感天地王勃失意賦辭忘憂樂????青云壯志驚鬼神

(五):厚積精練任我行------授之以漁:學會不如會學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種“四步文言文復習法”?:?

①讀:重讀明大意,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甚至少讀兩遍;理解內容,參照提示,把握住文章;研讀揣情感,由感知到深入理解。?

②說:說意思,能疏通全文之意;說主旨,能把主要內容、中心、情感講明白;說疑問,不解處一定擺出來,否則不會真明白。?③點:總結知識點。特殊字音、重要詞義、重要句式、通假現象、古今異義、一詞多義、文學常識、詞類活用等等,打破課、單元界限、分門別類列表歸納。?

④練:反復背誦練記憶,多遍演題練能力

輕松一刻:欣賞圖片、配《漁舟唱晚》mp3。

提示:以上圖片與學生的想象有無異同。

六、總結:發(fā)放課外遷移訓練材料。

七、教后反思。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六

《諫太宗十思疏》補充資料:長孫皇后,最賢惠的女人朝云行雨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長孫皇后是隋朝驍衛(wèi)將軍長孫晟的女兒,母親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揚州刺史;長孫皇后生長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統(tǒng)的教育,形成了知書達禮、賢淑溫柔、正直善良的品性。在她年幼時,一位卜卦先生為她測生辰八字時就說她“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

長孫氏十三歲時便嫁給了當時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年方十七歲的李世民為妻,她年齡雖小,但已能盡行婦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小媳婦,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歡心。

李世民少年有為,文武雙全,十八歲時就單槍匹馬突入敵人陣營之中,救出身陷重圍的父親;二十歲時便有王者之風,能折節(jié)下士,疏財廣招天下豪杰;二十一歲隨父親李淵在太原起兵,親率大軍攻下隋都長安,使李淵登上天子寶座,成為大唐王朝的開國之主——唐高祖。李淵稱帝后,封李世民為秦王,負責節(jié)制關東兵馬,數年之內,李世民就揮兵掃平了中原一帶的割據勢力,完成了大唐統(tǒng)一大業(yè);唐高祖因之加封他為天策上將,位置在其他諸王公之上。在李世民征戰(zhàn)南北期間,長孫王妃緊緊追隨著丈夫四處奔波,為他照料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戰(zhàn)事之余能得到一種清泉般溫柔的撫慰,從而使他在作戰(zhàn)中更加精神抖數,所向無敵。

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將后,便享有特殊的權力,能夠自設一套官署,伊然一個小朝廷的架式,當時歸于他麾下為他效勞的,武將有李世劾、程咬金、秦叔寶、翟長孫、秦武通、尉遲恭等能征善戰(zhàn)的驃勇大將;文臣則有杜如海、房玄齡、虞世南、諸葛亮、姚士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蘇勖、于志寧、蘇世長、薛收、李守素、陸清明、孔穎達、蓋文遠、許敬宗等“十八學士”,真可謂賢臣如云,勢力蓋天。李世民擁有這樣通人的局面,自然令當時貪酒好色的無能太子李建成不安,出于猜疑和嫉妒之心,他聯(lián)合三弟李元吉企圖謀害同胞兄弟李世民;陰謀卻被李世民手下的謀士察覺,迫于無奈,在大舅子長孫無忌和謀臣房玄齡的力勸下,李世民終于痛下決心,在玄武門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不久,李世民被立為太子。事實上,唐太祖李淵心中最賞識的也是他這個二兒子。對于這種骨肉相殘的慘劇,長孫王妃原本是極力反對的,但面對殘酷的政治斗爭,她一個女子又能怎么樣呢?她只好勉力地理解丈夫。

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淵因年事已高而禪位給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水漲船高,長孫王妃也隨即立為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應驗了卜卦先生說她“坤載萬物”的預言。作了至高無上的皇后,長孫氏并不因之而驕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賢良恭儉的美德。對于年老賦閑的太上皇李淵,她十分恭敬而細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請安,時時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宮女怎樣調節(jié)他的生活起居,象一個普通的兒媳那樣力盡著孝道。對后宮的妃嬪,長孫皇后也非常寬容和順,她并不一心爭得專寵,反而常規(guī)勸李世民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妃嬪,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宮很少出現爭風吃醋的韻事,這在歷代都是極少有的。當初隋文帝的獨孤皇后雖然也曾把后宮治理得井然有序,但她靠的是專制的政策和手腕;而長孫皇后只憑著自己的端莊品性,就無言地影響和感化了整個后宮的氣氛,使唐太宗不受后宮是非的干擾,能專心致志料理軍國大事,難怪唐太宗對她十分敬服呢!雖然長孫皇后出身顯貴之家,如今又富擁天下,但她卻一直遵奉著節(jié)儉簡樸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講求豪奢華美,飲食宴慶也從不鋪張,因而也帶動了后宮之中的樸實風尚,恰好為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樣。

因為長孫皇后的所作所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對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宮,常與她談起一些軍國大事及賞罰細節(jié);長孫皇后雖然是一個很有見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預國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處事原則,認為男女有別,應各司其職,因而她說:“母雞司晨,終非正道,婦人預聞政事,亦為不祥。”唐太宗卻堅持要聽她的看法,長孫皇后拗不過,說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而得出的見解:“居安思危,任賢納諫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彼岢龅氖窃瓌t,而不愿用細枝末節(jié)的建議來束縛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謀臣賢士的能力。

李世民牢牢地記住了賢妻的“居安思?!c“任賢納諫”這兩句話。當時天下已基本太平,很多武將漸漸開始疏于練武,唐太宗就時常在公務之暇,招集武官們演習射技,名為消遣,實際上是督促武官勤練武藝,并以演習成績作為他們升遷及獎賞的重要參考。按歷朝朝規(guī),一般是除了皇宮守衛(wèi)及個別功臣外其他人員不許帶兵器上朝,以保證皇帝的安全,因此有人提醒唐太宗;“眾人張弓挾箭在陛下座側,萬一有誰圖謀不軌,傷害陛下,豈不是社稷之大難!”李世民卻說:“朕以赤心待人,何必懷疑自己左右的人?!彼稳宋ㄙt,用人不疑的作風,深得手下文武諸臣的擁護,由此屬下人人自勵,不敢疏怠,就是在太平安定的時期也不放松警惕,國家長期兵精馬壯,絲毫不怕有外來的侵犯。

關于任賢納諫一事,唐太宗深受其益,因而也執(zhí)行得尤為到家,他常對左右說:“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須借助于明鏡;君王要知道自己的過失,必須依靠直言的諫臣?!彼窒碌闹G議大夫魏征就是一個敢于犯顏直諫的耿介之士。魏征常對唐太宗的一些不當的行為和政策,直接了當地當面指出,并力勸他改正,唐太宗對他頗為敬畏,常稱他是“忠諫之臣。”但有時在一些小事上魏征也不放過,讓唐太宗常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一次,唐大宗興致突發(fā),帶了一大群護衛(wèi)近臣,要表郊外狩獵。正待出宮門時,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問明了情況,當即對唐太宗進言道:“眼下時值仲春,萬物萌生,禽獸哺幼,不宜狩獵,還請陛下返宮。”唐太宗當時興趣正濃,心想:“我一個富擁天下的堂堂天子,好不容易抽時間出去消遣一次,就是打些哺幼的禽獸又怎么樣呢?”于是請魏征讓到一旁,自己仍堅持這一次出游。魏征卻不肯妥協(xié),站在路中堅決攔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馬氣沖沖地返回宮中,左右的人見了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宮見到了長孫皇后,猶自義憤填膺地說:“一定要殺掉魏征這個老頑固,才能一泄我心頭之恨!”長孫皇后柔聲問明了原由,也不說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內室穿戴上禮服,然后面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稱:“恭祝陛下!”她這一舉措弄得唐太宗滿頭霧水,不知她葫蘆里埋的什么藥,因而吃驚地問:“何事如此慎重?”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回答:“妾聞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見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碧铺诼犃诵闹幸徽X得皇后說的甚是在理,于是滿天陰云隨之而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由此可見,長孫皇后不但氣度寬宏,而且還有過人的機智。

長孫皇后與唐太宗的長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總管太子東宮的日常用度。當時宮中實行節(jié)儉開支的制度,太子宮中也不例外,費用十分緊湊。遂安夫人時常在長孫皇后面前滴咕,說什么“太子貴為未來君王,理應受天下之供養(yǎng),然而現在用度捉襟見肘,一應器物都很寒酸?!币蚨鴮掖我笤黾淤M用。但長孫皇后并不因為是自己的愛子就網開一面,她說:“身為儲君,來日方長,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患器物之短缺與用度之不足?。 彼墓c明智,深得宮中各類人物的敬佩,誰都愿意聽從她的安排。

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文武雙全,早年即與李世民是至交,并輔佐李世民贏取天下,立下了卓卓功勛,本應位居高官,但因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處處避嫌,以免給別人留下話柄。唐太宗原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宰相,長孫皇后卻奏稱:“妾既然已托身皇宮,位極至尊,實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漢代呂后之行可作前車之鑒。萬望圣明,不要以妾兄為宰相!”唐太宗不想聽從,他覺得讓長孫無忌任宰相憑的是他的功勛與才干,完全可以“任人不避親疏,唯才是用”。而長孫無忌也很顧忌妹妹的關系。不愿意位極人臣。萬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讓他作開府儀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實際掌管政事,長孫無忌仍要推辭,理由是“臣為外戚,任臣為高官,恐天下人說陛下為私?!碧铺谡溃骸半逓楣贀袢恕Nú攀怯?,如果無才,雖親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雖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舉,并非私親也。”長孫無忌這才答應下來,這兄妹兩人都是那種清廉無私的高潔之人。

長樂公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掌上明珠;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是一個嬌貴的金技玉葉。將出嫁時,她向父母撒嬌提出,所配嫁妝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正逢唐初百業(yè)待興之際出嫁,嫁妝因而比較簡樸;長樂公主出嫁時已值貞觀盛世,國力強盛,要求增添些嫁妝本不過份。但魏征聽說了此事,上朝時諫道:“長樂公主之禮若過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長幼有序。規(guī)制有定,還望陛下不要授人話柄!”唐太宗本來對這番話不以為然。時代不同,情況有變,未必就非要死守陳規(guī)?;貙m后,唐太宗隨口把魏征的話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卻對此十分重視,她稱贊道:“常聞陛下禮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諫言,實乃引禮義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與陛下結發(fā)為夫婦,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顏色,不敢輕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遠,能抗言如此,實為難得,陛下不可不從啊。”于是,在長孫皇后的操持下,長樂公主帶著不甚豐厚的嫁妝出嫁了。

長孫皇后不僅是口頭上稱贊魏征,而且還派中使賜給魏征絹四百匹、錢四百緡,并傳口訊說:“聞公正直,如今見之,故以相賞;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轉移。”魏征得到長孫皇后的支持和鼓勵,更加盡忠盡力,經常在朝廷上犯顏直諫,絲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為有他這樣一位赤膽忠心的諫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許多過失,成為一位圣明君王,說到底,這中間實際上還有長孫皇后的一份功勞呢!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隨唐太宗巡幸九成宮,回來路上受了風寒,又引動了舊日痼疾,病情日漸加重。太子承乾請求以大赦囚徒并將他們送入道觀來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隨聲附和,就連耿直的魏征也沒有提出異議;但長孫皇后自己堅決反對,她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梢匝訅郏嵯騺聿蛔鰫菏?;若行善無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國家大事,道觀也是清靜之地,不必因為我而攪擾,何必因我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義,終生不為自己而影響國事,眾人聽了都感動得落下了眼淚。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罷。

長孫皇后的病拖了兩年時間,終于在貞觀十年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享年僅三十六歲。彌留之際尚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并請求死后薄葬,一切從簡。

唐太宗并沒有完全遵照長孫皇后的意思辦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昭陵,氣勢十分雄偉宏大,并在墓園中特意修了一座樓臺,以便皇后的英魂隨時憑高遠眺。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賢妻的敬慕和懷念。

長孫皇后以她的賢淑的品性和無私的行為,不僅贏得了唐太宗及宮內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為后世樹立了賢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時,尊號她為“文心順圣皇后。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七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本文先設喻明理,然后據事發(fā)揮,最后引發(fā)出主題的論證思路。?

2.學習本文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

3.掌握文中實詞、虛詞和語言現象、句式特點。?

4.認識“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在當時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重點?

1.誦讀、領悟、背誦全文。?

2.作者的論證思路和理論結構。?

教學難點?

1.字詞及文言現象的把握。?

2.“十思”的內容理解及現實意義。?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圣聽”,需要大智與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傳。但是唐代卻有一位著名的諫官,有膽有識,知無不言,敢于直諫,史以“諍臣”稱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

魏征所處“貞觀之治”時期,天下大治,而他卻提出居安思危,足見其戰(zhàn)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親寫碑文,并對侍臣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魏征歿,吾失一鏡矣?!?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

二、解題:?

本文選自《舊唐書?魏征傳》。諫,下級對上級的直言規(guī)勸。疏,奏章,封建時代臣子向國君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

三、閱讀課文。?

1.學生試讀課文,邊讀邊正音。陌生的字詞邊讀邊看注解或查閱古漢語字典。?

2.教師提名學生朗讀。?

四、疏通字詞。?

1.通讀全文,借助課下注釋及工具書,掌握以下字詞。?

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樹的根?

②德義:德政與信義。?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

④不勝:不堪?

⑤景命:大命?

⑥殷憂:大憂?

⑦行路:路人?

⑧董:督責。?

⑨茍免:茍且免罪。?

⑩宜:應當。?

⑾高危:居高位的危險。謙沖:謙虛。自牧:自立調養(yǎng)。?

⑿簡能:選拔人才。?

⒀垂拱:垂衣拱手。?

2.粗知句義。?

3.教師答疑。?

五、布置作業(yè)。?

課后練習二-五。?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1.訂正練習二-五。?

2.難句的翻譯。?

教師可選擇一些難句讓學生翻譯。?

二、分析課文。?

1.第1段?

請一名學生口頭分析本段內容,教師引導補充。?

教師小結:第1段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心論點:為人君者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文章開篇連用兩上比喻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來正面論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道理。接著,緊承上文,用一個排比句從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點明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責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國的重任,則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熬影菜嘉#渖菀詢€”是歷代統(tǒng)治者創(chuàng)業(yè)后守成的歷史經驗。貞觀十一年正是唐太宗執(zhí)政后的鼎盛時期,魏征提出這一點,是很有眼光的。?

2.第2段:?

總結歷史經驗,并從創(chuàng)業(yè)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居安思?!钡牡览怼?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揭示了歷代創(chuàng)業(yè)的君主難于守成的普遍規(guī)律。這是因為創(chuàng)業(yè)之難雖平庸之輩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難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視。魏征尖銳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難乎”的問題,接著分析了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易難的道理。文章從難易這一觀點上立意,諍言規(guī)諫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縱情,傲物結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經據典,苦口婆心,將君和民的關系比作水與舟的關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覺。?

3.第3段?

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

本段是全文重點,“十思”即十條建議??梢愿爬椤拔褰洹保骸耙娍捎薄ⅰ皩⒂凶鳌敝敢姷侥芤鹱约合矏鄣臇|西。就想到用知足來警戒自己,將要大興土木時,就想到適可而止,這是戒奢侈;“念高?!薄ⅰ皯譂M溢”兩條指考慮到身居高位,就要時時想到謙虛謹慎的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懼怕自己驕傲自滿,就要想到胸襟寬廣像能容納滔滔江水的大海,這是戒驕傲;“樂盤游”、“憂懈怠”指外出游獵要網開一面,適度而行,擔心做事懈怠,就要時時想著善始善終,這是戒放縱;“慮壅蔽”、“懼讒邪”指虛心容納下邊的意見,嚴格要求自己而疏遠斥退那些壞人,這是戒小人;“思所加”、“罰所及”指不要因個人的情緒變化而謬加獎賞或濫施刑罰,這是戒賞罰不公。?

總結“十思”,發(fā)揚“九德”,選拔人才,文武并用,則人君就不必勞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三、學生背誦第3段。?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體會本文語言特點。?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指導學生討論“十思”的現實意義。?

唐太宗曾說:“朕每臨朝未嘗不三思,恐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暴政為戒,不敢過分使用民力,能夠節(jié)制利欲,分明賞罰,善于納諫,到了貞觀中期,生產有了較大發(fā)展,人民生活逐漸富裕,社會日漸安定。在此情況下,唐太宗漸漸放松了警惕,大興土木,多次巡游、打獵。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發(fā)現了唐太宗“忘本”和“忘?!钡母締栴},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十思”,不僅在當時,就是在現在也有借鑒意義。?

三、寫作特點。?

1.論證方法?

(1)正反對比論證。?

對同一問題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剖析,使說理更加透徹。例如第1段先從正面論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從反面論證不這樣做的危害。?

(2)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議論文一種常見的論證方法,文章開篇三句,一二句先設喻,第三句擔揭示正意。?

2.語言特點?

“十思疏”是一篇駢文。唐代奏疏都習慣用駢文寫作,但此文與當時流行的駢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駢文的排比、對偶、表達真情實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沒有繁冗的引證。言之有務切中時弊,難能可貴,既有駢文的華美,整齊,又有散文的自然流暢,易于誦讀。?

四、教師總結,課堂答疑。?

五、學生誦讀,體會。?

附:板書設計?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一、分析?

(一)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中心論點)?

(二)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三)具體做法——“十思”“五戒”?

“十思”的內涵及現實意義?

二、寫作特點?

1.論證方法。?

2.語言特點:駢散結合。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八

1.根據課文內容默寫填空:(1)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長也。(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3)憂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慮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4)總此十思,宏茲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2.解釋下面的句子中的“以”。(1)戒奢以儉______________(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3)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______________(4)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______________(5)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______________(6)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______(7)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______________(8)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______________(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zhí)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____________(10)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______________(11)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______________(12)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______________3.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為幾層?請簡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論證方法?請簡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簡要說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中包含了許多成語,找出原句并寫出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魏征“十思”的主要內容可歸納為哪五個方面?(2)“十思”的核心內容是什么?(3)“十思”的意義是什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這個比喻隱藏了本體,(1)請指出來。(2)這個比喻有什么含義?(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加粗詞語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必其泉源(jùn)b.慮蔽,則思虛心以納下(yōng)c.則思正身以惡(chù)d.勇者竭其力,仁者其惠(buō)2.下列加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念高危,則思謙沖而:加強自身修養(yǎng)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誠的人c.宏茲九德,而任之:選拔有才能的人d.勞神苦思,代之職役:老百姓3.下列句子中加粗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無怒而濫刑b.人君當神器重  不物喜,不己悲 豈人主子孫則必不善哉c.恩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d.將有作,思知止而安人  山巒為晴雪洗 此岳陽樓之大觀也4.下列四組加粗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a.思國之者,必積其德義 b.仁者播其惠,者效其忠  項王曰:“沛公在?”明智而忠,寬厚而愛人c.恩所加,則思因喜以謬賞d.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其根本  王如知此,則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君臣守以窺周室5.閱讀下面的片斷,回答問題。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1)下列四組實詞含義全不相同的一組是(?。゛.臣求木之長者  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  且夫我嘗少仲尼之,而輕伯夷之義者b.善始者繁

春華秋  葉徒相似,其不同c.之以威怒  長策而御宇內  臂一呼,應者云集d.塞源而欲長也  水不腐  源不深而望之遠(2)下列四組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克終者寡 b.斯亦伐根求木茂  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則思知止安人c.德不厚思國之安d.善始實繁  塞源欲流長也 勇竭其力(3)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權重,處在天地間重大的地位。b.凡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歷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剛開始人才興旺,到后來卻成了孤家寡人。c.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竭盡誠心,就能聯(lián)合敵對的勢力;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生人。d.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雖免于刑罰但不會感激,表面上恭順但內心并不服氣。(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古今含義相同的一項是(?。゛.蓋在殷憂,必以待下 b.凡昔,承天景命c.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 d.傲物則為行路(5)下列對連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這里的三個“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轉折。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這里“以”和“而”在相對位置出現,意思是接近的,“卻”,都表示意思的轉折。c.“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边@里的三個“則”用法相同,都是“(如果)……那么”的意思。d.“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边@里的兩個“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轉折。

1.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問題。太宗嘗止一樹下曰此嘉樹宇文士及從而之不容口太宗正色謂之曰魏征嘗勸我遠佞人我不悟佞人為誰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士及叩頭曰南衙群臣折廷諍陛下常不舉首今臣在左右若不少順從陛下雖貴為天子復何聊乎(1)請給這段選文加上標點。

太 宗 嘗 止 一 樹 下 曰 此 嘉 樹 宇 文 士 及 從 而 美 之 不 容 口 太 宗 正 色 謂 之 曰 魏 征 嘗 勸 我 遠 佞 人 我 不 悟 佞 人 為 誰 矣 意 常 疑 汝 而 未 明 也 今 乃 果 然 士 及 叩 頭 謝 曰 南 衙 群 臣 面 折 廷 諍 陛 下 常 不 舉 首 今 臣 幸 在 左 右 若 不 少 順 從 陛 下 雖 貴 為 天 子 復 何 聊 乎 (2)下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佞(nìn)  b.南衙(yá) c.廷諍(zhèng) d.陛(bì)下(3)對文中加粗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美,贊美。b.謝,道歉,謝罪。c.面,當面,名詞做狀語。d.幸,指古代臣子或者嬪妃受到皇帝的喜歡。(4)這段文字主要寫了哪兩個人物?簡要分析這兩個人物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閱讀下面的古文,回答問題。武德末,魏征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陰陽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征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眾皆為之危懼。征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為之斂容,厚加禮異,拜諫議大夫。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征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來嘗不悅。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之曰:“卿所諫前后二百余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深謀遠慮,多所弘益。太宗嘗謂曰:“卿罪重于中鈞,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與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長孫無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日又同此宴?!碧谠唬骸拔赫魍邔嵨宜?,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慚古烈?征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太宗大悅,各賜錢十五萬。七年,代王硅為侍中,累封鄭國公。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征乃止。(《貞觀政要·任賢》)(1)下列句中加粗詞語和現代漢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p>

①汝離間我②魏征為太子③喜逢之主④但其所事⑤對曰⑥征慷慨⑦臣敢言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2)對下列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雅有經國之才——很有治理國家的才干。b.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獲c.臣見之若仇——我看見他們就好像仇敵一樣d.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優(yōu)秀的冶金的高手。(3)“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 )a.見太宗與隱太子陰陽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b.累遷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深謀遠算,多所弘益。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d.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4)文中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謀,打算,謀劃。b.雅,雅致,高雅。c.勞,犒勞,慰勞。d.擢,提拔,提升。(5)對下列“之”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早為之謀”,之,指代太宗。b.“召征責之曰”,之,指代魏征勸建成太子對付太宗這件事。c.“太宗為之斂容”,之,指代魏征所說的話。d.“臣見之若仇”,之,指代王硅、魏征。(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文中“建成”“隱太子”“息隱”這三人與太宗都是兄弟關系。b.“王硅、魏征,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日又同此宴。”這話說明長孫無忌對唐太宗厚遇魏征從感情上接受不了。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賢,胸襟寬廣,即使對魏征這樣來自敵對營壘的人也能不計前嫌,委以重用。d.這段文字體現了唐太宗一貫強調的“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1.見書。2.(1)動詞,用?。?)連詞,目的關系,來 (3)連詞,修飾關系?!敖哒\”是“待下”的方式?!。?)介詞,用(5)并列連詞,來?。?)并列連詞,來?。?)并列連詞,來?。?)因為 (9)以致?。?0)認為 (11)憑?。?2)按照3.分為三層。(1)總結歷史經驗,表明自己的擔憂不是“杞人憂天”?!。?)創(chuàng)業(yè)艱難,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離心離德?!。?)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4.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先正面論述“固本”才能“木長”,“浚源”才能“流長”,“德厚”才能“國安”;再從反面論述,反之,國不能安。5.“居安思危,戒奢以儉。”6.“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7.居安思危、載舟覆舟、擇善而從(之)、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善始善終)、垂拱而治8.(1)一是“知足”“知止”(克制物質欲望),不奢縱擾民;二是“謙沖自牧”,不驕傲自滿;三是“慎始敬終”,不好逸無度;四是“正身黜惡”,不受蒙蔽利用;五是賞罰公正,不憑個人喜怒?!。?)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達到“治平天下”的目的。?。?)總此十思,宏茲九德,可以達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9.(1)水比喻人民,舟比喻君(政權)?。?)強調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和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是一致的。1.d(應為bō)2.d(應為百官)3.a(都是“因為”)4.b(都是“有信用的、可信的”)5.(1)a(分別是“聽說”“懂得(引申義)”“見識”);?。?)a(都表示“大概”);?。?)b(是指能開始的人很多,堅持到底的卻很少。);?。?)a(根本,今做副詞,或名詞,表示基礎的東西、重要的東西。元首,今比喻引申為一個國家最高領導。骨肉,今義是“骨頭和肉”,但今天也有“親骨肉”之說,乃是其比喻引申。);?。?)c(第一個“則”是“就”的意思,不包含假設語氣。)1.(1)太宗嘗止一樹下,曰:“此嘉樹。”宇文士及從而美之不容口。太宗正色謂之曰:“魏征嘗勸我遠佞人,我不悟佞人為誰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笔考斑殿^謝曰:“南衙群臣,面折廷諍,陛下常不舉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順從,陛下雖貴為天子,復何聊乎?”(選自《大唐新語》) (2)a(應為nìng); (3)d(幸運的,僥幸,有幸。); (4)①太宗和宇文士及?、谔谠诖笫谴蠓巧夏軓闹G如流,但小節(jié)上亦愛聽奉承話;宇文士及小人心態(tài),反應快,善于狡辯,拍馬一流。(有此大意即可)2.(1)c(洗馬,古官名;所以,憑著。) (2)c(3)a(4)b(雅,敬詞。)?。?)b(指代魏征。)?。?)a(三者是同一人。)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計篇十九

《諫太宗十思疏》學習要點及能力訓練

一.學習要點

1.作者、寫作背景

①作者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巨鹿曲陽(今河北晉縣)人。著名政治家。隋末為避亂而出家做道士,后參加李密的反隋義軍。李密失敗,他投降唐朝。唐太宗時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其人有膽量,敢直諫,所言多被太宗采納,助成'貞觀之治'。后代一些諍臣都以他為楷模,亦澤被后世。 著作有《魏鄭公詩集》《魏鄭公文集》。

附:魏征病卒,太宗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

②寫作背景

'疏',即奏疏,是臣下向國君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此疏是魏征在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寫的。唐初隨著天下安定,太宗有驕奢之意。疏中講了帝王應采取的統(tǒng)治天下的方法,含勸戒之意;'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等亦屬可取事理。后來唐太宗曾賜手詔,褒獎魏征,并說:'得公之諫,朕知過矣。當置之幾案以比弦韋。'此文中提到的'用人''納諫'等策略被采納,為成就'貞觀之治'起到了大作用。

2.課文內容簡講

第一段:提出觀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并'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運用比喻推理的方法。從正反兩方面論述。

第二段:論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偨Y歷史經驗,并從創(chuàng)業(yè)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

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十思,十條勸戒,正面論述'十思'的好處。

3.寫作特點

①正反論述,說理透徹。

對同一個問題,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論述,如第一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固本疏源',如第三段對'十思'的正反論述。

②比喻論述,生動有力。如第一段的比喻及比喻推理。

③駢散結合,語言華美流暢。

多用駢偶句式,但又不受駢體束縛,夾以散句,既整齊華美,又自然流暢。

二.能力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題。

長安完盛之時,有一道術人,稱得丹砂之妙,顏為弱冠,自言三百余歲。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輸貨求丹,橫經請益(橫經,橫陳經書。請益,指請教)者,門如市肆。時有朝士數人造其第,飲啜方酣,有閽者報曰:'郎君從莊上來,欲參覲。'道士作色叱之。坐客聞之,或曰:'賢郎遠來,何妨一見?'道士顰蹙移時,乃曰:'但令入來。'俄見一老叟,鬢發(fā)如銀,昏耄傴僂,趨前而拜。拜訖,叱入中門,徐謂坐客曰:'小兒愚騃,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歲,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間耳。'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詰道者親知,乃云:'傴僂者即其父也。'好道術者受其誑惑,如斯嬰孩矣。(王仁?!队裉瞄e話》)

1.下列句中紅色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稱得丹砂之妙 稱:聲稱。

b.時有朝士數人造其第  造:到。

c.坐客愈更神之 神:以為神。

d.后有人私詰道者親知  詰:審問。

2.對下列句中紅色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顏如弱冠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因此,'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b.至于輸貨求丹

輸貨:運送財物。

c.欲參覲

參覲:拜見。

d.道士顰蹙

顰蹙:皺眉著急。

下列語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3.①門如市肆 ②作色叱之 ( )

a.①門前像市中店鋪一樣 ?、谧兞四樕浅馑?/p>

b.①門前像市場一樣  ②變了臉色呵斥他

c.①門前像市場一樣 ?、谧龀鰳幼雍浅馑?/p>

d.①門前像市中店鋪一樣 ?、谧龀鰳幼雍浅馑?/p>

4.①但令入來  ②昏耄傴僂 ( )

a.①但是命令進來  ②年老糊涂而駝背

b.①只是讓他進來 ?、谀昀虾慷劚?/p>

c.①只是讓他進來  ②頭昏年老而駝背

d.①但是命令進來 ?、陬^昏年老而駝背

5.好道術者受其誑惑,如斯嬰孩矣。( )

a.喜歡道術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這種小孩子一樣了。

b.喜歡道術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樣了。

c.喜歡道術的人受到他欺騙迷惑,像這種小孩子一樣子。

d.喜歡道術的人受到他欺騙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樣了。

6.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道士面容顯得很年輕,自言三百余歲,因而京都很多人不惜財物來求他那可長生不老的丹砂,并向他請教。

b.幾個朝士到道士住宅時,道士自己飲酒喝茶正酣,守門人報說道士之子求見,道士作色叱之。坐客勸說他才答應一見。

c.一白發(fā)老者入前而拜道士,道士叱之入中門。道士后對坐客說,這是他的小兒,因不服丹藥才這般衰老。

d.坐客更加把道士當成神了。后來有人私下問道士的親朋,才知道那個駝背的老人就是他的父親。

附參考答案、簡析及譯文

1.d(詰:詢問。)

2.d(顰蹙:皺眉頭。)

3.a(肆:店鋪。作色:做出樣子。)

4.b(但:只是?;桦#耗昀虾俊#?/p>

5.c(受:受到。誑惑:欺騙迷惑。斯:此。)

6.b('道士自己飲酒、喝茶正酣',誤;應該是道士和幾個朝士飲酒、喝茶。)

【譯文】

長安國都完整興盛的時候,有一個研習道術的人,聲稱得到了服食丹砂的妙訣,面容像二十歲左右,自己說已三百多歲了。京城里的人非常羨慕他,以至于運送財物求丹砂,橫陳經書請教,門前像市中店鋪一樣。當時有幾名朝官來到他的住宅,他們飲酒喝茶正暢快時,有個看門人報告說:'您兒子從村莊來,想要拜見您。'道士變了臉色呵斥了他。座中客人聽到此事,有人說:'您兒子遠遠趕來,見一見有什么不行呢?'道士皺眉頭不高興了好一會兒,才說:'只是讓他進來。'一會兒,看見一個老人,鬢發(fā)銀白,年老糊涂而駝背,他趕緊上前拜見道士。拜見完畢,道士呵斥他進了中門,慢慢地對座上客人說:'我的小兒子愚笨癡呆,不肯服食丹砂,因此到了這個地步。都不到百歲,就衰老得像這樣了,我早已把他趕到村莊里了。'座中客人更加把他當作神了。后來有人暗中追問道士的親朋,他們才說:'那個駝背的人就是道士的父親。'喜歡道術的人受到他欺騙迷惑,像小孩子一樣。

感悟人生

高一(7)班 江丹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讓我讀后深有感觸,人的一生不正是由'志與力'主宰的嗎?從古到今,不管是名人還是偉人,或是最平凡的普通人,每個人的成就,每件事的成敗,都在于對'志與力'的把握。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不錯,平坦的大道誰都可以通過,簡單的事情任何人都能夠辦到;但是要想看到非常之觀,做出一番事業(yè),就得下大功夫了。一個人要想'出人頭地',就要走常人沒走過,不敢走的道路,這也是他能與眾不同的原因。

'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見有'志'是做大事必不可少的條件。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往往是一個人的精神作用在他遇到困難時支撐他堅持下去。

不僅是做每件事要有'志',更重要的是人生要有理想。母雞的理想是一把米糠;海燕的理想是飛越重洋;曇花的理想是短暫一現;海棠的理想是四季開放。理想是美好的。什么時候建立了理想,什么時候就開始了真正的人生。周恩來在二十三歲時就能說出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樣的話,他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遠大的抱負,所以周恩來在后來能成為如此有為的人,深受著中國人民的愛戴。蘇聯(lián)革命家加里寧說:'懷抱著各種理想的幻想,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種寶貴的品質。'

一個人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但理想不是空中飄浮的氣球,不是茶余飯后的闊論,也不是心血來潮的興致,而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搖籃、沖鋒的戰(zhàn)旗、斬棘的利劍。人生好比是一次夜行軍,而理想就是前進的火把。只有偉大的目的,才能產生驚人的毅力。

朋友,如果你有偉大的理想,再加上堅持不懈地努力,你的人生就會精彩。即使你盡了力而沒有達到目標,那你也將無悔于己,難道不是嗎?

[評語]

這是一篇根據所給的作文材料而定話題寫的作文。江丹同學寫出了自己對'志與力'的感悟,'志'歸結為'理想','力'歸結為'毅力'。她能聯(lián)系實際,談出了自己的切身體會。語言也很流暢。

附作文題: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此乃王安石游洞之感悟,若蕩開思路,不禁想到人生。傾聽彪炳史冊者的足音,觸摸名人偉人的人生歷程,回望自己走過的足跡,乃至品味普通人的平凡人生,深切感受到'志與力'在人生中的主宰地位。請以感悟'志(或力、或志與力)'為話題,題目自擬,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22310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