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蘋果豐收 教案篇一
1、樂意用動作隨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表現人們在果園里愉快采摘蘋果的情景。
2、體驗人們豐收時的喜悅心情。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蘋果樹六棵、筐20個、蘋果實物若干。
一、引題
小朋友農民伯伯打電話來說秋天到了,蘋果要豐收了,想請你們去幫忙摘蘋果,你們愿意嗎?
(1)進場,放《小火車》音樂,跟老師跳舞進音樂室。
(邊做動作邊向幼兒提示,如:火車過山洞了,彎腰等)
(進入音樂室)師:到了小朋友,這就是農民伯伯的家,你們請坐吧,秋天到了果園里到處都是喜慶的聲音,你們聽——
二、欣賞音樂《蘋果豐收》
(1)感受音樂的情緒
欣賞音樂第一遍,聽音樂談感受
師:你們聽音樂響起來了。
(教師與幼兒一起坐下,邊聽音樂邊點頭打節(jié)奏,以身體的情緒感染幼兒)
師:這首樂曲你聽上去覺得怎么樣?(引導說出:高興、活潑等音樂性質)
(2)欣賞音樂第二遍,想象音樂故事
師:農民伯伯在豐收的時候發(fā)生了許多許多的有趣的事情,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幼兒安靜地閉上眼睛傾聽)
師:你聽到音樂想到了什么?
三、律動:摘蘋果
(1)“小朋友想到的事情真多呀!那我們也上山去幫忙采果子吧,每人拿一個筐筐抱在前面出發(fā)了?!保úシ乓魳罚芴缴仙剑?/p>
(2)師:果園到了,蘋果好多呀,我們去摘蘋果吧。(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模仿摘蘋果的動作)
師:先休息一下,(圍坐在地上)你們是怎么樣摘蘋果的?
(請個別幼兒示范,給予鼓勵,教師提取幼兒的動作將其美化,幼兒學習動作,并配上音樂練習)
(及時發(fā)現個別摘蘋果動作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動作,讓幼兒學習,豐富摘蘋果的各種手、腳、眼等姿體動作)
(3)教師舞蹈
將幼兒的好的動作提取出來加以組織,給予幼兒美的感受。
(4)抬著蘋果回家。
四、蘋果盛會師:今天你們表現的真好,摘了這么多蘋果你們想干什么?我們來開個蘋果盛會吧。(與同伴一起分享水果。)
這首歌曲表現了朝鮮人民在蘋果豐收時的喜悅心情,因此,速度較快,尤其是第一樂段,一字一音。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暢,才能表達這種喜悅的情感。在范唱時使學生感受作品的整體情緒效果后,必需放慢速度讓學生來學習旋律與歌詞。
在學習中運用競賽的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分小組自學提高了學生對歌曲旋律掌握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的基礎也是很重要的。讓學生帶領學習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領導和組織能力。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來看,我認為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能力去進行初步的自學歌曲的能力,當然這也是要在老師的指引下完成的,而并不是學生完全自學。這應該就是我們所說的,強調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吧。本節(jié)課我也是從這點出發(fā)來考慮的課程安排,因為這首歌曲是一首朝鮮民歌,所以首先是進行反復聽歌曲,讓學生自己來感受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唱法上的區(qū)別,在這里學生們都很快的就能抓住歌曲情感上的主題思想。通過課件了解朝鮮得風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以感受本歌曲的異國風格。在學生們抓住歌曲的特點之后便很快學會了第一部分的齊唱,而難點是后半部分的二聲部合唱,學生們不容易形成和聲的效果,在這部分的學習中我的教學設計上有些不足,沒能想出一個巧妙的辦法讓學生演唱時達到和諧的效果,在此還有待經驗的吸取和教學的磨練,并且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蘋果豐收 教案篇二
1、熟悉音樂旋律,能運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的節(jié)奏型。
2、理解圖譜內容,并使用打擊樂器協(xié)調一致的演奏。
3、感受樂器音色的不同,體驗合作演奏的快樂。
活動重點:能用身體動作、樂器表現音樂。
活動難點:情緒快樂的演奏且節(jié)奏準確。
音樂、樂器(碰鈴、響板、鈴鼓)、圖譜 3 幅、
一、幼兒隨音樂《蘋果豐收》拍手進入活動室。
請幼兒說一說聽到樂曲后的心理感受。
小結:音樂內容說的是果園里,一個個蘋果耀眼紅,蘋果豐收,大家都興高采烈、無比的快樂,所以音樂才這么的歡快、活潑。
二、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1、用身體動作表現去果園的路上及找果園
2、表現摘蘋果
3、表現慶祝豐收
三、出示圖譜(一)引導幼兒運用肢體表現音樂。
1、看圖譜運用肢體節(jié)奏表現“蘋果豐收”
2、完整的聽音樂練習。
四、出示圖譜(二)能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1、引導幼兒理解圖譜內容(獨奏、合奏、輪奏、)
2、教師哼唱,幼兒用樂器打擊樂,提醒運用合適的力度。
3、聽音樂看圖譜進行打擊樂。
4、互換樂器進行演奏。
小朋友你們今天當小樂手開心嗎?老師也開心,你認為表現的怎么樣?我也是這么這么認為的,那一起為我們就今天出色的表現鼓鼓掌吧!最后老師再告訴你有個小秘密,這首好聽的音樂就叫《蘋果豐收》小朋友回到家可以讓爸爸、媽媽上網搜一搜,然后運用家里的生活樂器來演奏。好了,現在我們出去休息一下吧 全體起立?。ǚ乓魳罚?/p>
《蘋果豐收》音樂的節(jié)奏鮮明,容易聽辨,自始至終,我都將情景貫穿其中,通過找蘋果園到從不同方位摘蘋果及豐收后的喜悅,還有肢體動作的表現等讓幼兒通過說一說、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多方面的感官逐步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熟悉音樂旋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熟悉音樂節(jié)奏型。在演奏部部分我采用圖譜的形式引導幼兒嘗試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合作演奏,孩子們在我的指揮和引導下,能較好的進行演奏。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到了合作演奏的樂趣,并感受到了果實豐收的喜悅心情??傮w來說目標完成的很好,不足之處是活動中我的語速有些快,少了情感滲透。
蘋果豐收 教案篇三
1、要求幼兒在原有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將樂曲的節(jié)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現出來。
2、引導幼兒嘗試根據節(jié)奏型和圖譜設計出打擊樂的配器方案。
3、培養(yǎng)幼兒看指揮協(xié)調一致地演奏打擊樂器。
1、幼兒會隨樂做律動。
2、鈴鼓、碰鈴、圓舞板、大鼓。
一、導入活動:幼兒隨音樂《蘋果豐收》做律動入場。
“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豐收了,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吧?!?/p>
二、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1、說一說剛才我們是怎樣去果園的?走到后干了些什么?最后怎樣?
2、出示圖譜,引導幼兒把樂曲的節(jié)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現出來。
(1)老師把剛才我們摘蘋果的過程畫了下來,看一看哪里表示去果園的路上?哪里表示摘蘋果?哪里表示舉起籮筐?哪里表示慶祝豐收?
(2)看著圖譜,用拍手的方法把節(jié)奏拍出來。
(3)除了用拍手的方法,還可以拍什么?引導幼兒用拍腿、拍肩、跺腳等方法拍出樂曲節(jié)奏。
3、聲部拍節(jié)奏。將幼兒分成三部分,教師指揮幼兒分別用身體動作表現節(jié)奏。
4、解決最后難點部分:在慶祝豐收時,大家很高興,該多少人拍手?
三、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索打擊樂器的配器方案。
1、看看自己椅子下有什么樂器,引導幼兒想想碰鈴、圓舞板在什么時候演奏比較合適?籮筐在頭頂舉過時用什么樂器比較合適?什么時候加入大鼓?
2、幼兒看指揮模仿打擊樂器演奏動作。
3、幼兒分聲部演奏樂器。
4、請幼兒當小指揮并交換樂器演奏。
四、結束活動。
秋天的蘋果又大又甜,我們整理好樂器來品嘗蘋果。
蘋果豐收 教案篇四
瑞士音樂教育家達爾克洛茲說過:人類的情感是音樂的來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動作表現出來的,在人的身體中,包括發(fā)展、感受和分析音樂與情感的各種能力。《綱要》藝術領域指導要點中指出: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蘋果豐收》這首歌曲表現了朝鮮人民在蘋果豐收時的喜悅心情,為了讓幼兒了解朝鮮族風土人情以及朝鮮族的舞蹈律動,本次活動以觀看視頻導入,在幼兒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學習創(chuàng)編動作,體驗勞動及豐收的愉快心情。
整個律動過程以踵趾小跑步進入果園————摘果子————慶豐收的程序進行創(chuàng)編,利用生活化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學習、創(chuàng)編的樂趣。更好的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的動作得到更自然更有效地發(fā)展。
1、學習小跑步,并合拍地隨音樂做摘果子和跳踵趾小跑步動作。
2、感受朝鮮舞蹈的優(yōu)美,愉快的欣賞和學跳豐收舞。
3、體驗勞動和豐收的愉快心情。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初步學習踵趾小跑步,能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進行踵趾小跑步練習。幼兒能隨音樂完整律動,并結合情節(jié)創(chuàng)編動作。
一、觀看舞蹈視頻導入:
孩子們,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豐收了,一群朝鮮姑娘們也來到果園去摘果子了,她們摘著果子跳起了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給她們拍手打節(jié)奏。(播放舞蹈視頻)
小結:金色的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朝鮮的姑娘們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二、隨音樂做律動。
(聽音樂,簡述律動動作。)讓我們也哼著歌跳舞吧!你最喜歡朝鮮姑娘的哪些動作?這個動作猜猜她們在干什么?(幼兒示范動作)手部動作————摘果子、左看看右看看————慶豐收
老師特別喜歡姑娘們去果園的舞步,(腳跟腳尖跑跑跑)這個叫踵趾小跑步。(師幼學習踵趾小跑步)剛剛我們做的是腳的動作,身體要怎樣才會跑得更好看呢?試試把身體與腳打開(教師示范哼唱音樂,幼兒練習踵趾小跑步)
小朋友們跑得真好看,來!讓我們一起小手叉腰,踵趾小跑步到果園里去摘果子好嗎?(師幼踵趾小跑步,跑到圓上)
(利用舞蹈情節(jié)幫助幼兒記憶律動動作)果園到了,摘蘋果嘍!可以怎么摘?(讓幼兒示范,摘一個放進去)除了上面可以摘,還有哪里可以摘呢? (引導幼兒從四個方位進行摘果子)蘋果摘好了,給你的好朋友看一看,你看看,他看看,轉個圈兒慶豐收。
(幼兒坐下,回憶情節(jié)動作)剛剛我們也跟著朝鮮姑娘跳起來了豐收舞,一起說說都做了哪些動作?踵趾小跑步———摘蘋果—————慶豐收。
(完整表演)讓我們也用優(yōu)美的舞姿來慶祝蘋果豐收吧!小手叉腰準備(師幼跟音樂做律動,摘果子時先伸出戴笑臉的手)完整表演2—3次。
三、結束活動
今天摘蘋果心里感覺怎樣?我們把摘到的蘋果送給客人老師嘗一嘗好嗎?(踵趾小跑步退場)
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在對樂句和樂曲結構的認識、動作的創(chuàng)編和表演、樂曲的聽辯、語言的表達和交流以及自主學習方面都能獲得較多的經驗。
蘋果豐收 教案篇五
復習鞏固4以內的數數。復習區(qū)分數字1—4,進一步鞏固4以內數所表示的數量。
能根據數字添加或刪除實物,使數字和實物一樣多。
體驗成功的快樂。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教學重點:1-4的數量對應和字形
教學難點;如何讓數字和實物一樣多
數字卡1—4,每個幼兒一袋蘋果卡(里面分別裝有1至4個不等數量的蘋果卡)小動物貼絨卡(4只)
一、分蘋果
1.老師的蘋果園大豐收了,現在要請小朋友一起去果園品嘗蘋果,在品嘗蘋果前,我們先摘蘋果。師幼一同做摘果子律動。
2. 教師將裝好蘋果卡的袋子分給每個幼兒:“請小朋友數數自己分到了幾個蘋果?”
3.數字寶寶找朋友,幼兒根據袋里的蘋果找到對應的數字寶寶區(qū)域并坐下來。
二、數蘋果
1.老師這里還剩下兩籃蘋果,請小朋友幫老師數數每一籃各有幾個,并用數字表示。
2.要讓兩籃變成一樣多,應該怎么辦?
三、吃蘋果
1.有客人來了,出示小動物貼絨卡4只,我們快拿出蘋果來招待他們。
拿出裝有三個蘋果的籃子,一只小動物吃一個蘋果,讓幼兒發(fā)現蘋果少了一個,怎么辦?
走了一只小動物,這時候蘋果又怎樣了?
讓幼兒通過對應發(fā)現多一少一,然后想想怎么辦,通過添加或刪除的辦法來幫助老師招待客人。
2.全體幼兒共同品嘗蘋果
幼兒洗手后一同品嘗蘋果。
本節(jié)課選材適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教學中充分考慮了幼兒的自主學習,并讓幼兒主動探究讓幼兒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幼兒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得到了自主發(fā)展。幼兒基本上能正確點數,對應和根據實際進行相應添加或刪除實物。
因為本班幼兒比較活潑好動,而且人比較多(60個)所以在開始環(huán)節(jié)采用的是風琴律動,給聽課老師的感覺是過于冷靜,沒有熱鬧豐收的喜悅。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加強常規(guī)的訓練,讓幼兒能聽從指揮,較快有序地完成每項活動,而不要因為高興瘋玩就難于收攏。從這節(jié)課我也學到了幼兒情感體驗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單一的,我們在準備每一個教學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幼兒的各種情感體驗,采用更活潑,更生動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更熱情地投入到活動中去自主探究,自主建構,自主學習。
如果重上這堂課,在開始環(huán)節(jié)我將布置蘋果樹,上面掛滿蘋果卡,放上摘果子的音樂,每個小朋友拿著一張可插入蘋果卡的卡片,上面的插口設計成1—4個,幼兒根據插口摘蘋果,插滿插口后,數一數摘了幾個蘋果,然后再拿著自己摘的蘋果到相應的數字區(qū)域坐下來。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親自體驗采摘的快樂,豐收的喜悅。
從聽課老師的評議中,我也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童趣的語言(包括肢體語言),活潑的教學,生動的表現更能吸引幼兒,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表現欲和創(chuàng)造欲。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煉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tài),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等,這是實現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因此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 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tài),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蘋果豐收 教案篇六
1、熟悉樂曲旋律和結構,感受朝鮮歌曲的風格,指導幼兒表達歌曲喜悅的心情。
2、引導幼兒運用表情、動作、姿態(tài)表現蘋果豐收的喜悅,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
鋼琴,音樂磁帶
一、律動、練聲
1、律動:《手腕轉動》、《摘果子》
2、練聲:《小鳥醒來了》、《山谷回聲真好聽》
二、欣賞音樂《蘋果豐收》
(1)感受音樂的情緒
欣賞音樂第一遍,聽音樂談感受
師:你們聽,音樂響起來了。(教師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點頭打節(jié)奏,以身體的情緒感染幼兒)
師:這首樂曲你聽上去覺得怎么樣?(引導說出:高興、活潑等音樂性質)
(2)欣賞音樂第二遍,想象音樂故事
師:農民伯伯在豐收的時候發(fā)生了許多許多的有趣的事情,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幼兒安靜地閉上眼睛傾聽)
師:你聽到音樂想到了什么?(大家在摘果子……)
(3)學習摘蘋果的動作
你們是怎么樣摘蘋果的?(請個別幼兒示范,給予鼓勵,教師提取幼兒的作將其美化,幼兒學習動作。)
(4)配上音樂練習摘蘋果的動作。
三、復習歌曲《七彩光和果娃娃》
蘋果豐收 教案篇七
1.原有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將樂曲的節(jié)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現出來。
2.引導幼兒嘗試根據節(jié)奏型和圖譜設計出配器方案。
3.感受樂器音色的不同,體驗合作演奏的樂趣。
1.幼兒會隨音樂做律動。
2.鈴鼓、碰鈴、圓舞板、大鼓、《蘋果豐收》音樂cd。
一、導入活動:幼兒隨音樂《蘋果豐收》做律動入場
請幼兒說一說怎樣去的果園,走到后怎樣摘的蘋果,蘋果摘滿后心情怎樣。
二、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1.說一說剛才我們是怎樣去果園的?走到后干了些什么?最后怎樣?
2.出示圖譜,引導幼兒把樂曲的節(jié)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現出來。
(1)老師把剛才我們摘蘋果的過程畫了下來,看一看哪里表示去果園的路上?哪里表示摘蘋果?哪里表示舉起籮筐?哪里表示慶祝豐收?
(2)看著圖譜,用拍手的方法把節(jié)奏拍出來。
(3)除了用拍手的方法,還可以拍什么?引導幼兒用拍腿、拍肩、跺腳等方法拍出樂曲節(jié)奏。
3.將幼兒分成三部分,教師指揮幼兒分別用身體動作表現節(jié)奏。
4.解決最后難點部分:在慶祝豐收時,大家很高興,該多少人拍手?
三、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索打擊樂器的配器方案
1.看看自己椅子下有什么樂器,引導幼兒想想碰鈴、圓舞板在什么時候演奏比較合適?籮筐在頭頂舉過時用什么樂器比較合適?什么時候加入大鼓?
2.幼兒看指揮模仿打擊樂器演奏動作。
3.幼兒分聲部演奏樂器。
4.請幼兒當小指揮并交換樂器演奏。
四、結束活動
秋天的蘋果又大又甜,我們整理好樂器來品嘗蘋果。
蘋果豐收 教案篇八
《蘋果豐收》分為三大環(huán)節(jié):去果園的路上、摘蘋果、豐收后的喜悅;通過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多方面的感官逐步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熟悉音樂旋律,并將故事穿插在一開始的傾聽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熟悉音樂節(jié)奏型,孩子們的興致都非常高。
這個活動分為兩個課時進行,第一課時的重難點定位在熟悉音樂旋律以及課件,準確分辨音樂樂段,并樂意用動作大膽表現摘蘋果的動作;而第二課時的重難點則是在熟悉音樂的前提下,嘗試根據音樂情節(jié)的變化變換隊形。
其實剛開始在設計活動的過程中,我的顧慮是非常大的,幼兒之前沒有過任何有關舞蹈隊形的經驗,那么這次會有什么突發(fā)狀況呢?第二課時中的目標是否會達成呢?那么又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策略讓幼兒完成這個舞蹈活動呢?
活動結束后,我的顧慮是多余的,孩子們對于這個舞蹈活動非常感興趣,之前自己所設想的一些突發(fā)狀況也沒有發(fā)生,我活動的成功離不開下面幾點:
在剛開始的導入中,教師以農民伯伯邀請我們去果園找果子導入,孩子們立刻都被吸引住了,在聽辨音樂的時候,通過聽聽、說說的方式引導幼兒聽辨音樂,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孩子們一下子便將音樂的不同樂段分辨出來了;最后教師將我們去果園、在果園等事情通過故事的形式逐一幫幼兒梳理了一下,再次鞏固了幼兒對于音樂的理解。
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到有舞蹈隊形的活動,雖然能夠聽辨音樂,但是對于隊形的變換卻從沒有過經驗,但是課件的設計卻將這一問題簡單化了,課件簡單明了,
特別在第二課時中隊形變換的部分,將原來的圖譜變成了動態(tài)的隊形變換,讓人一目了然,給了幼兒一個直觀的理解,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很快了解了隊形。
考慮到一個班級中四十幾個孩子,在舞蹈的過程中可能會互相碰撞,所以,第二課時我場地的設計是四十幾個孩子在地上圍坐成一個大半圓,在幼兒坐的同時,教師給幼兒一些關于舞蹈的基本知識,比如坐應該上身立起來,身體保持挺拔狀態(tài),這樣才神奇;另外,在地上貼好基本的隊形標簽,就是一開始的雪花型,后面的沒有貼。
活動的過程中,我始終處于一個引導著讓幼兒能夠主動大膽地做出舞蹈動作,對于她們的動作都表示鼓勵,在一遍又一遍的鼓勵下幼兒的積極性也隨之增強;并且在每一個舞蹈隊形完成之后,我和孩子們一起幫助這些隊形想名稱,因為只有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名稱才更能夠記得住,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致都非常高。
其實舞蹈教學的學問還有很多,以上是我自己分析出來的幾點,目前我們的班級特色也是以舞蹈為主,所以一切還處于摸索期,還需要各位資深專家老師的多多指點。
蘋果豐收 教案篇九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操作游戲的樂趣。
2、學習按蘋果的顏色、大小進行分類,發(fā)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1、青、紅蘋果圖片若干。
2、紅、綠、大、小筐,每桌各一個。
3、動畫片:我喜歡蘋果。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摘蘋果的欲望。
教師:看呀!又大又紅的蘋果,小朋友喜歡嗎?我們去摘蘋果好不好?
二、展開
1、觀察蘋果
(1)看看這里都有什么樣的蘋果呀?
(引導幼兒發(fā)現,有紅蘋果,綠蘋果,有大蘋果,小蘋果)
(2)小結:我們的這些蘋果里面,有紅蘋果,綠蘋果,還有大蘋果,小蘋果。
2、摘蘋果
(1)聽口令摘蘋果
(2)聽拍手聲摘蘋果
3、蘋果分類
(1)把紅蘋果送到紅筐里。
(2)把綠蘋果送到綠筐里。
(3)把紅筐里的大蘋果拿出來放在大紅筐里。
(4)把綠筐里的小蘋果拿出來放在小綠筐里。
4、收蘋果
(1)要求幼兒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收不同的蘋果。
(2)數數你收了多少個蘋果。
5、蘋果展教師:我們把摘得蘋果展覽一下好嗎?
引導幼兒思考擺放的方法。
如:紅—綠—紅—綠,大—小—大—小,等。
鼓勵幼兒想出各種有序的擺放方法。
三、結束
1、教師:今天我們豐收了許許多多的蘋果,你們喜歡吃蘋果嗎?
有一個小朋友也喜歡蘋果,我們看看他為什么喜歡蘋果?
2、觀看動畫片:我喜歡蘋果活動自然結束。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煉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tài),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等,這是實現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因此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tài),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蘋果豐收 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感受朝鮮歌曲的風格,指導學生表達歌曲喜悅的心情。
能力目標:通過聆聽、感受、模仿、教師引導和指導,小組合作、自學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等。并在練習中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歌曲分段的多種方法。
教學重點
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
教學難點
自學第一樂段及二聲部的演唱
教具準備
課件、手風琴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引導學生在合唱時注意兩個聲部的均衡統(tǒng)一,不能以強壓弱。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誰能說說看一年四季有什么樣的特點?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
生:春季是萬物復蘇的時候,空氣非常新鮮,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夏季有兩個月的假期,可以游泳,吃冷飲。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人們很開心。
冬季有美麗的雪景還有中國最大的節(jié)日:春節(jié)。
師:好,剛才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來看幾副圖片,猜一猜這些圖片反映的是哪個季節(jié)?
師:放課件(四副圖片:大棗、葡萄、麥子、蘋果)
生:秋季。
1、今天,老師要帶著同學們來到一個果園里,看看這個果園里是什么豐收了?
放《蘋果豐收》歌曲,讓同學們閉上眼睛認真聽
師:請大家一起回答問題。
生:蘋果、稻谷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豐收的歌曲《蘋果豐收》.
a、出示課件(蘋果豐收的字樣)。
b、播放歌曲同時介紹這首歌曲是朝鮮電影《金剛山的姑娘》的插曲。
c、聽完后提問對歌曲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人們在歡天喜地的慶豐收。節(jié)奏很歡快,很活潑,表現出人們慶豐收的喜悅心情。
3、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們再次復聽這首歌曲,聽聽歌曲中有什么樣的變化?(在聽這遍的時候老師要做適當的提示,在出現二聲部的地方給出暗示。)
生:出現了二聲部,把歌曲分成了兩大樂段,并且第一樂段為齊唱,第二樂段為二聲部合唱。
1、首先來學習第一樂段的齊唱部分。
a、這首歌表現朝鮮人民獲得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緒,因此速度較快,尤其第一樂段的齊唱,是一字一音,而且四句話節(jié)奏相同,只在最后一句話上稍有變化,在歌詞上做了重復的補充。,增強了歡樂心情的語氣表達,因此在唱這段的時候要唱的非常流暢,帶著一種歡快的感情去演唱。
b、先聽范唱,使學生感受作品的整體效果后,再跟老師學唱第一樂段。
c、學習第一樂段四個樂句,每句2小姐。把全班分為四組,每組學唱一個樂句,規(guī)定時間兩分鐘自學,然后四個樂句接唱,能接上的為勝者(慢速度)。教師重點指導不能接唱的.小組,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應達到的速度。在競賽中,凡跟不上速度唱錯的為敗者。從競爭中激發(fā)相信學習的積極性。
2、第二樂段的學習
a、首先把全班分為高、低聲部兩部分。教師先分別師范兩個聲部的曲調。
b、高低聲部分別來演唱,要求音唱準并熟練曲調。
c、教師分別彈高低聲部,學生演唱相反的聲部能與老師的琴聲和成。
d、兩個聲部合唱,教師指導唱得不好的地方
3、兩個樂段合成時,由第一樂段的最后一句接二聲部合唱,因為第一樂段的最后一個兩“do”就是低聲部開始的音高,這樣幫助低聲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4、按歌曲的原速度全曲合成。要唱出歡樂的情緒。
5、配上伴奏來演唱,完整地表現朝鮮人民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景。
1、出示課件了解有關朝鮮,韓國的風土人情及有關知識(了解朝鮮、韓國的國旗、國花及其他情況)。
2、展示朝鮮男女民族服飾。
3、介紹朝鮮長鼓,最后給學生觀看朝鮮長鼓舞片段。
蘋果豐收 教案篇十一
1通過學唱《蘋果豐收》,感受朝鮮歌曲的風格,指導學生表達歌曲喜悅的心情。
2通過學唱《蘋果豐收》,掌握附點節(jié)奏,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訓練學生肢體協(xié)調。
教學重點: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教學難點:附點節(jié)奏的掌握。教具準備:課件,電子琴
一、組織教學
1、情境導入
師:大家都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特點,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
生:(…………)我們班的同學們特別聰明,特別活潑。師: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老師也有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看看下面這些圖片,請同學們猜一下,老師喜歡什么季節(jié)?生:秋季……
師: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介紹朝鮮族在秋季摘蘋果時的心情)
2、新授課:節(jié)奏訓練生:(找兩名學生讀)師:讀歌詞(按節(jié)奏讀)(出示節(jié)奏譜)
師:同學們,我讀的歌詞與同學讀的有什么不同嗎?(節(jié)奏練習)
3、欣賞:《蘋果豐收》
師:歌曲的桀紂是怎樣的?(稍快的),除了這些,你們還感受到了什么呢?(人們愉快的心情)
4、再次欣賞:《蘋果豐收》
師:聽到她們在說什么了嗎?你體會到了她們怎樣的心情?老師在你們的臉上的也看到了愉快的笑容,就讓我們也懷著愉快的心情來唱一唱這首歌曲吧,音樂快樂站歡迎你。1)、教師范唱歌曲(邊彈邊唱)
師:先請大家與我一同來認識一下這些可愛的小音符,是它們的跳動為我們譜寫了一首首好聽的歌曲。(把歌譜填在節(jié)奏的下面),在我唱的時候我希望大家能給我一起打拍子,可以嗎?2)、教師教唱歌曲(一句句教)
讓學生找出自己不會唱的句子,著重教唱。3)、師生合作
師:接下來該是我們的小音樂家們一展歌喉的時候了,下面,我想請最勇敢的兩位同學來與我合作,一個同學唱,一個同學打節(jié)拍,我就負責彈琴。(指名唱)4)、學生唱,師伴奏。
師:(指名唱)她唱的好嗎?(學生點評,再來幾組)
6、表演唱《蘋果豐收》
師:我們的家鄉(xiāng)也有很多的水果,到了豐收的季節(jié),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帶著這種喜悅的情緒,完整的演唱歌曲!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蘋果豐收》這首歌,一起分享了朝鮮人民豐收的喜悅。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啊,農民伯伯在勞動中付出了辛勤與汗水,他們獲得了豐收。如果我們在學習中付出勤奮和努力,也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你們說,對嗎?
蘋果豐收 教案篇十二
1.指導幼兒熟悉三種節(jié)奏型:︱ⅹⅹⅹⅹ︱、∣ⅹ—ⅹ—∣、∣ⅹ———∣
2.學習看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的節(jié)奏。
3.嘗試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三種節(jié)奏型、節(jié)奏及身體動作圖譜、圓舞板、碰鈴、鈴鼓、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巳恍】腿耍蹅兛纯此麄兪钦l。
2.出示三種節(jié)奏型讓幼兒認識,并用嘴巴和小手拍一拍,所以說他們的節(jié)奏。
二、出示節(jié)奏圖譜,引導幼兒聽音樂,用身體動作看圖譜表現節(jié)奏
1.這三種節(jié)奏型很調皮,他們就藏在這首好聽的樂曲里,我們把他們找出來(出示節(jié)奏圖譜)
2.引導幼兒找一找每種節(jié)奏型出現了幾次。
3.引導幼兒整體用小手拍出節(jié)奏,再用身體動作整體打一遍節(jié)奏。
4.用身體動作分聲部聽音樂打出整首樂曲的節(jié)奏。
三、嘗試用樂器演奏樂曲并學習看指揮。
四、交換樂器演奏,活動結束
《蘋果豐收》是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的一首打擊樂曲目,這首樂曲旋律優(yōu)美,動聽,表現了人們在豐收的果園里載歌載舞的歡樂場景。
在上課之前,我就感覺到有很大的壓力,特別的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去上這一節(jié)課,更別說是上好了。因為之前所看到的打擊樂課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實在是有些難,而且沒有一點趣味性,那樣的模式對于我來說也實在是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在我個人來說是沒有信心以那樣的形式上好這節(jié)打擊樂課的,因為無論是孩子還是我自己都是一個新手,而且對于剛上大班的孩子來說,如果一點趣味也沒有的話,他們的注意力靠什么來吸引呢?因為單純的打擊樂器是很枯燥、很乏味的,所以我的壓力很大?;顒又懈鶕约旱脑O計和想法去上,怎么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感覺到特別的輕松,在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也很好,我也很輕松的就把教學目標完成了。
蘋果豐收 教案篇十三
1、學生在聆聽和模仿的過程中,能夠學會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通過小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的能力。
2、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學生能夠體會4/4拍的強弱,并且熟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重點:能夠熟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
難點:體會朝鮮音樂的風格,并用和諧的聲音完成二聲部合唱。
(一)激趣導入
教師節(jié)奏表演x、x、xx、xx、x,并引導學生跟著老師一起打節(jié)奏。熟練后,變換不同的速度進行,之后哼唱《蘋果豐收》的旋律,伴著旋律打節(jié)奏,從而引出《蘋果豐收》
(二)教授新課
1、初聽歌曲
播放歌曲《蘋果豐收》,引導學生將剛才的節(jié)奏型帶入到歌曲中,為歌曲伴奏。
2、學唱歌曲
①教師范唱
學生思考歌曲的節(jié)拍與二拍子歌曲有什么不同,引出知識點:四四拍的強弱規(guī)律是強弱次強弱
②解決難點知識點
四二拍:強、弱
四四拍:強、弱、次強、弱
③學習歌曲的節(jié)奏
學生自主學習歌曲的節(jié)奏,并思考之前練習的節(jié)奏跟歌曲的節(jié)奏有什么關系,從而解決重點。
④學唱歌譜
教師和學生一起視唱歌譜,放慢速度唱歌譜,同時解決音準問題。
⑤填詞演唱
教師唱譜,學生填詞,再次對音準問題進行糾正。
⑤整唱
歌曲學會后,給學生幾分鐘的自由練習時間,然后分組演唱并pk,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集體跟著鋼琴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感處理。
(三)音樂活動
1、教師展示朝鮮族舞蹈中的常用舞蹈動作,
2、學生模仿后進行創(chuàng)編,并分組展示表演。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總結,談一下本節(jié)課的感受和收獲的知識,并進行感情的升華,幫助學生深刻體會童年的快樂,體會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蘋果豐收 教案篇十四
情感目標:感受朝鮮歌曲的風格,指導學生表達歌曲喜悅的心情。
能力目標:通過聆聽、感受、模仿、教師引導和指導,小組合作、自學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等。并在練習中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歌曲分段的多種方法。
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
自學第一樂段及二聲部的演唱
教具準備
手風琴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引導學生在合唱時注意兩個聲部的均衡統(tǒng)一,不能以強壓弱。
一、導入
師:同學們,誰能說說看一年四季有什么樣的特點?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
生:春季是萬物復蘇的時候,空氣非常新鮮,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夏季有兩個月的假期,可以游泳,吃冷飲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人們很開心
冬季有美麗的雪景還有中國最大的節(jié)日:春節(jié)
師:好,剛才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來看幾副圖片,猜一猜這些圖片反映的是哪個季節(jié)?
師:放
生:秋季
二、分析歌曲
1、今天,老師要帶著同學們來到一個果園里,看看這個果園里是什么豐收了?
放<<蘋果豐收>>歌曲,讓同學們閉上眼睛認真聽
師:請大家一起回答問題
生:蘋果、稻谷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豐收的歌曲<<蘋果豐收>>
a、出示
b、播放歌曲同時介紹這首歌曲是朝鮮電影<<金剛山的姑娘>>的插曲
、聽完后提問對歌曲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人們在歡天喜地的慶豐收節(jié)奏很歡快,很活潑,表現出人們慶豐收的喜悅心情
3、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們再次復聽這首歌曲,聽聽歌曲中有什么樣的變化?
生:出現了二聲部,把歌曲分成了兩大樂段,并且第一樂段為齊唱,第二樂段為二聲部合唱。
三、學唱歌曲
1、首先來學習第一樂段的齊唱部分
a、這首歌表現朝鮮人民獲得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緒,因此速度較快,尤其第一樂段的齊唱,是一字一音,而且四句話節(jié)奏相同,只在最后一句話上稍有變化,在歌詞上做了重復的補充,增強了歡樂心情的語氣表達,因此在唱這段的時候要唱的非常流暢,帶著一種歡快的感情去演唱
b、先聽范唱,使學生感受作品的整體效果后,再跟老師學唱第一樂段
、學習第一樂段四個樂句,每句2小姐把全班分為四組,每組學唱一個樂句,規(guī)定時間兩分鐘自學,然后四個樂句接唱,能接上的為勝者教師重點指導不能接唱的小組,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應達到的速度在競賽中,凡跟不上速度唱錯的為敗者從競爭中激發(fā)相信學習的積極性
2、第二樂段的學習
a、首先把全班分為高、低聲部兩部分教師先分別師范兩個聲部的曲調
b、高低聲部分別來演唱,要求音唱準并熟練曲調
、教師分別彈高低聲部,學生演唱相反的聲部能與老師的琴聲和成
d、兩個聲部合唱,教師指導唱得不好的地方
3、兩個樂段合成時,由第一樂段的最后一句接二聲部合唱,因為第一樂段的最后一個兩“d”就是低聲部開始的音高,這樣幫助低聲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4、按歌曲的原速度全曲合成要唱出歡樂的情緒
、配上伴奏來演唱,完整地表現朝鮮人民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景
四、拓展
1、出示了解有關朝鮮,韓國的風土人情及有關知識。
2、展示朝鮮男女民族服飾。
3、介紹朝鮮長鼓,最后給學生觀看朝鮮長鼓舞片段。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378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