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公司注冊公司章程 注冊公司章程(大全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11 18:38:11
2023年新公司注冊公司章程 注冊公司章程(大全6篇)
時間:2023-09-11 18:38:11     小編:MJ筆神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新公司注冊公司章程篇一

還在找公司的注冊章程嗎,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搜集了關于注冊公司的章程,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深圳經濟特區(qū)有限責任公司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本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一切活動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并受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保護。

第三條 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

名 稱: 有限公司。

住 所:*市 區(qū) 路 號 樓 層 室。

第四條 公司的經營范圍為:

經營范圍以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為準。公司應當在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活動。

第五條 公司根據業(yè)務需要,可以對外投資,設立分公司和辦事機構。

第六條 公司的營業(yè)期限為 年,自公司核準登記注冊之日起計算。

第七條 公司股東共 個:

甲 方:

姓名或名稱:

住 所:

執(zhí)照注冊號:(自然人為身份證號碼):

乙 方:

姓名或名稱:

住 所:

執(zhí)照注冊號:(自然人為身份證號碼):

(注:若有多個股東照此類推)

股東享有下列權利:

有選舉和被選舉為公司董事,監(jiān)事的權利;

根據法律法規(guī)和本章程的規(guī)定要求召開股東會;

對公司的經營活動和日常管理進行監(jiān)督;

(五)按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有優(yōu)先認繳權;

(六)公司清盤解散后,按出資比例分享剩余資產;

(七)公司侵害其合法利益時,有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要求,糾正該行為,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要求予以賠償。

第九條 股東履行下列義務:

按規(guī)定繳納所認出資;

以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責任;

公司經核準登記注冊后,不得抽回出資;

(五)支持公司的經營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公司業(yè)務發(fā)展。

(一)公司名稱;

(二)公司登記日期;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名稱,繳納的出資;

(五)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和核發(fā)日期。

出資證明書應當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簽名并由公司蓋章。

第十一條 公司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名稱;

(二)股東的住所;

(三)股東的出資額,出資比例;

(四)出資證明書編號。

第十二條 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 萬元。各股東出資額及出資比例如下:

股東名稱或姓名 出資額 出資比例

第十三條 股東以(貨幣,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出資。

第十四條 各股東應當于公司注冊登記前足額繳納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

股東不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或:

第十四條 公司注冊資本于公司注冊登記之日起兩年內分期繳足,首期出資額于公司注冊登記前繳付,并且不低于注冊資本的50%。

股東不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十五條 股東可以以非貨幣出資,但必須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有關手續(xù)。

第十六條 股東可以依法轉讓其出資。

第十七條 公司設股東會,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

第十八條 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董事,決定有關董事的報酬事項;

(三)選舉和更換由股東代表出任的監(jiān)事,決定有關監(jiān)事的報酬事項;

(四)審議批準董事會的報告;

(五)審議批準監(jiān)事會或者監(jiān)事的報告;

(六)審議批準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七)審議批準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八)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九)對發(fā)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十)對股東轉讓出資作出決議;

第十九條 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

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分立,合并,解散,變更公司形式以及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同意。

第二十條 股東會每年召開一次年會。年會為定期會議,在每年的十二月召開。公司發(fā)生重大問題,經代表四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監(jiān)事提議,可召開臨時會議。

第二十一條 股東會會議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長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董事長指定的副董事長或其他董事主持。

或:

第二十一條 股東會會議由執(zhí)行董事召集并主持,執(zhí)行董事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執(zhí)行董事指定的股東召集并主持。

第二十二條 召開股東會議,應當于會議召開十五日前以書面方式或其它方式通知全體股東。股東因故不能出席時,可委托代理人參加。

一般情況下,經全體股東人數(shù)半數(shù)(含半數(shù))以上,并且代表二分之一表決權的股東同意,股東會決議有效。

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過全體股東人數(shù)半數(shù)(含半數(shù))以上,并且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同意,股東會決議方為有效。

第二十三條 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股東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二十四條 公司設董事會,董事會成員共 人,(注:3—13人)其中:董事長一人。(注:是否設副董事長自行決定)

或:

第二十四條 公司不設董事會,設執(zhí)行董事壹名,執(zhí)行董事行使董事會權利。

第二十五條 董事長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董事會選舉產生。(或:由股東會任命產生)任期 年。(注:不得超過三年)

或:

第二十五條 執(zhí)行董事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股東會選舉產生,任期 年(注:不得超過三年)。

第二十六條 董事由股東根據出資比例提名候選人,經股東會選舉產生。

或:

第二十六條 執(zhí)行董事由股東提名候選人,經股東會選舉產生。

第十七條 董事任期 年(注:不得超過三年),董事任期屆滿,可以連選連任。董事在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

或:

第二十七條 執(zhí)行董事任屆期滿,可以連選連任。在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

第二十八條 董事會(或:執(zhí)行董事)對股東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負責召集股東會,并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二)執(zhí)行股東會的決議;

(三)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制訂公司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制訂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制定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方案;

(七)擬訂公司合并,分立,變更公司組織形式,解散方案;

(八)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定。

第二十九條 召開董事會會議,應當于會議召開十日前以書面方式通知全體董事。

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長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董事長指定副董事長或者其他董事召集和主持。三分之一以上董事可以提議召開董事會會議。

到會的董事應當超過全體董事人數(shù)的三分之二,并且是在全體董事人數(shù)過半數(shù)同意的前提下,董事會的決議方為有效。

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或:

第二十九條 執(zhí)行董事應當將其根據本章程規(guī)定的事項所作的決定以書面形式報送股東會。

第三十條 公司設立經營管理機構,經營管理機構設經理一人,并根據公司情況設若干管理部門。

(一)主持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擬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擬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制定公司的具體規(guī)章;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八)公司章程和股東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第三十一條 董事,經理不得將公司資產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

董事,經理不得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

第三十二條 董事,經理不得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本公司同類的業(yè)務或者從事?lián)p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動。從事上述業(yè)務或者活動的,所有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董事,經理除公司章程規(guī)定或者股東會同意外,不得同本公司訂立

合同

或者進行交易。

董事,經理執(zhí)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三條 董事和經理的任職資格應當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

經理及高級管理人員有營私舞弊或嚴重失職行為的,經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可以隨時解聘。

第三十四條 公司設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成員 名(注:不得少于3人),監(jiān)事會應在其組成人員中推選一名召集人。(或:公司不設監(jiān)事會,設監(jiān)事 名〈注:1—2名〉),監(jiān)事由股東會委任,任期三年。監(jiān)事在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董事,經理及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監(jiān)事。

監(jiān)事行使下列職權:

1,檢查公司財務。

2,對董事,經理執(zhí)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

3,當董事和經理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和經理予以糾正。

4,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

第三十五條 公司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建立財務會計制度,依法納稅。

第三十六條 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制作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中國注冊會計師審查驗證。

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下列財務會計報表及附屬明細表:

(一)資產負債表;

(二)損益表;

(三)財務狀況變動表;

財務情況

說明書

(五)利潤分配表。

第三十七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超過了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后,可不再提取。

公司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上一年度公司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guī)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在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益金后所剩利潤,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

第三十八條 公司法定公積金用于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

第三十九條 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本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

第四十條 公司除法定的會計帳冊外, 不得另立會計帳冊。

第四十一條 對公司資產,不得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

第四十二條 公司的合并或者分立,應當按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 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諸種解散事由出現(xiàn)時,可以解散。

第四十四條 公司正常(非強制性)解散,由股東會確定清算組,并在股東會確認后十五日內成立。

第四十五條 清算組成立后,公司停止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

第四十六條 清算組在清算期間行使下列職權;

(一)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二)通知或者公告?zhèn)鶛嗳?

(三)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yè)務;

(四)清繳所欠稅款;

(五)清理債權債務;

(六)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

(七)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第四十七條 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清算組應當對公司債權人的債權進行登記。

第四十八條 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應當制定清算方案,并報股東會確認。

第四十九條 財產清償順序如下:1,支付清算費用;2,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3,繳納所欠稅款;4,清償公司債務。

公司財產按前款規(guī)定清償后的剩余財產,按照出資比例分配給股東。

第五十條 公司清算結束后,清算組制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或主管機關確認。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公司注銷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第五十一條 清算組成員應當忠于職守,依法履行清算義務,不得利用職權收賄賂或者有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財產。

清算組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二條 本章程中涉及登記事項的變更及其它重要條款變動應當修改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的修改程序,應當符合公司法及其本章程的規(guī)定。

修改公司章程,只對所修改條款作出修正案。

第五十三條 股東會通過的章程修正案,應當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第五十四條 本章程與國家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的,以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為準。

第五十五條 公司股東會通過的有關公司章程的補充決議,均為本章程的組成部分,應當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第五十六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歸公司股東會,本章程于公司核準登記注冊后生效。

新公司注冊公司章程篇二

第三十四條 公司設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成員 名(注:不得少于3人),監(jiān)事會應在其組成人員中推選一名召集人。(或:公司不設監(jiān)事會,設監(jiān)事 名〈注:1-2名〉),監(jiān)事由股東會委任,任期三年。監(jiān)事在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董事,經理及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監(jiān)事。

監(jiān)事行使下列職權:

1,檢查公司財務。

2,對董事,經理執(zhí)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

3,當董事和經理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和經理予以糾正。

4,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

新公司注冊公司章程篇三

第二十四條 公司設董事會,董事會成員共 人,(注:3-13人)其中:董事長一人。(注:是否設副董事長自行決定)

第二十四條 公司不設董事會,設執(zhí)行董事壹名,執(zhí)行董事行使董事會權利。

第二十五條 董事長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董事會選舉產生。(或:由股東會任命產生)任期 年。(注:不得超過三年)

第二十五條 執(zhí)行董事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股東會選舉產生,任期 年(注:不得超過三年)。

第二十六條 董事由股東根據出資比例提名候選人,經股東會選舉產生。

第二十六條 執(zhí)行董事由股東提名候選人,經股東會選舉產生。

第十七條 董事任期 年(注:不得超過三年),董事任期屆滿,可以連選連任。董事在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

第二十七條 執(zhí)行董事任屆期滿,可以連選連任。在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

第二十八條 董事會(或:執(zhí)行董事)對股東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負責召集股東會,并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二)執(zhí)行股東會的決議;

(三)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制訂公司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制訂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制定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方案;

(七)擬訂公司合并,分立,變更公司組織形式,解散方案;

(八)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九)聘任或者解聘

(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定。

第二十九條 召開董事會會議,應當于會議召開十日前以書面方式通知全體董事。

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長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董事長指定副董事長或者其他董事召集和主持。三分之一以上董事可以提議召開董事會會議。

到會的董事應當超過全體董事人數(shù)的三分之二,并且是在全體董事人數(shù)過半數(shù)同意的前提下,董事會的決議方為有效。

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二十九條 執(zhí)行董事應當將其根據本章程規(guī)定的事項所作的決定以書面形式報送股東會。

新公司注冊公司章程篇四

第三十五條 公司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建立財務會計制度,依法納稅。

第三十六條 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制作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中國注冊會計師審查驗證。

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下列財務會計報表及附屬明細表:

(一)資產負債表;

(二)損益表;

(三)財務狀況變動表;

財務情況說明書;

(五)利潤分配表。

第三十七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超過了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后,可不再提取。

公司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上一年度公司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guī)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在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益金后所剩利潤,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

第三十八條 公司法定公積金用于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

第三十九條 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本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

第四十條 公司除法定的會計帳冊外, 不得另立會計帳冊。

第四十一條 對公司資產,不得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

新公司注冊公司章程篇五

章 程

依據《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由全體股東共同出資設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依法履行公司權利,承擔公司義務,特制定本章程。本章程如與國家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以國家法律法規(guī)為準。

第一章 公司名稱、住所和經營范圍

第一條 公司名稱:××××有限公司 第二條

公司住所:××××××××××××

第四條 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登記注冊,公司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股東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第五條 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萬元。

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必須召開股東會并由三分之二以上表決 權的股東股東通過并作出決議。公司減少注冊資本,還應當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后申請變更登記,并提交公司在報紙上登載公司減少注冊資本公告的有關證明和公司債務清償或者債務擔保情況的說明。

第三章 股東的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出資時間

第六條 股東的姓名、出資方式及出資額如下: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第八條 公司成立后,應向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

第四章 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第九條 股東享有如下權利:

(一)參加或推選代表參加股東會并根據其出資份額享有表決權;

(二)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三)選舉和被選舉為執(zhí)行董事或監(jiān)事;

(四)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獲取股利并轉讓;

(五)優(yōu)先購買其他股東轉讓的出資;

(七)公司終止后,依法分得公司的剩余財產;

(八)有權查閱股東會會議記錄和公司財務報告;

第十條

股東承擔以下義務:

(一)遵守公司章程;

(二)按期繳納所認繳的出資額;

(三)依所認繳的出資額承擔公司的債務;

(四)在公司辦理登記注冊手續(xù)后,不得抽逃出資;

第五章 公司的股權轉讓

第十一條 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shù)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yōu)先購買權。

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協(xié)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xié)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強制執(zhí)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yōu)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yōu)先購買權。

第十二條 依照《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轉讓股權后,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并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第十三條

(二)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xiàn),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xù)的。

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四條 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

第六章 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guī)則

第十五條

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是公司的權力機構,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三)審議批準執(zhí)行董事的報告;

(四)審議批準監(jiān)事的報告;

(五)審議批準公司的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六)審議批準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的方案;

(七)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八)對發(fā)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九)對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

(十)修改公司章程;

第十六條 股東會的首次會議由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

第十七條 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第十八條 股東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并應當于會議召開十五日以前通知全體股東。定期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臨時會議由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或者監(jiān)事提議方可召開。股東出席股東會議也可書面委托他人參加股東會議,行使委托書中載明的權利。

第十九條 股東會會議由執(zhí)行董事召集并主持。執(zhí)行董事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執(zhí)行董事書面委托其他人召集并主持,被委托人全權履行執(zhí)行董事的職權。

第二十條 執(zhí)行董事不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東會會議職責的,由公司的監(jiān)事召集和主持,監(jiān)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第二十一條 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出決議,決議應由股東表決通過,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出會議紀錄,出席會議的股東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東會作出其它決議,須經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第二十二條 公司設執(zhí)行董事一人,由股東會選舉產生,對公司股東會負責。執(zhí)行董事任期每屆3年,任期屆滿,可連選連任。執(zhí)行董事符合《公司法》規(guī)定的任職資格,在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

第二十三條 執(zhí)行董事對股東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并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二)執(zhí)行股東會決議;

(三)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制訂公司的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制訂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以及發(fā)行公司債券的方案;

(七)制訂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八)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一)主持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執(zhí)行董事決定;

(二)組織實施公司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擬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制訂公司的具體規(guī)章;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八)執(zhí)行董事授予的其他職權。經理列席股東會會議。

第二十五條 執(zhí)行董事為本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行使下列職權。

(一)代表公司對外簽署有關文件;

(二)檢查股東決定落實情況,并向股東報告;

(三)在發(fā)生戰(zhàn)爭、特大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下,在符合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對公司事務行使特別裁決權,為事后向股東報告。

(一)檢查公司財務;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公司法規(guī)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七)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

監(jiān)事列席股東會會議。

第二十七條 公司執(zhí)行董事、經理、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公司監(jiān)事。

第七章 財務、會計、利潤分配及勞動用工制度

第二十八條 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guī)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并應在每一會計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應于第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前交各股東。

第二十九條 公司利潤分配按照《公司法》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十條 勞動用工制度按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國務院勞動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八章 公司的解散事由與清算辦法

第三十一條 公司的營業(yè)期限為20年,從營業(yè)執(zhí)照簽發(fā)之日起計算。

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xiàn),可以通過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續(xù),但須經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第三十二條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散:

(一)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xiàn)。

(二)股東會決議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

(四)依法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對公司進行清算。清算組在清算期間行使下列職權:

(一)清理公司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責表和財產清單;

(二)通知、公告?zhèn)鶛嗳?/p>

(三)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yè)務;

(四)清繳所欠稅款以及清算過程中產生的稅款;

(五)清理債權、債務;

(六)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

(七)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第三十四條 清算組在清算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應當制定清算方案,并報股東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公司財產在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后剩余財產,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清算期間,公司存續(xù),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公司未依照前款規(guī)定清償前,不得分配給股東。

第三十五條 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發(fā)現(xiàn)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

公司經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后,清算組應當將清算事務移交給人民法院。

公司清算結束后,清算組應當制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并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第九章 股東認為需要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

第三十六條 公司章程所列條款及其他未盡事項均由國家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為準則。根據需要或涉及公司登記事項變更的可修改公司章程,由全體股東表決然通過,修改后的公司章程不得與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修改后公司章程應送原公司登記機關備案,涉及變更登記事項的,同時應向公司登記機關做變更登記。

第三十七條 公司章程的解釋權屬于股東會。

第三十八條 公司登記事項以公司登記機關核定的為準。

第三十九條 本章程經各方出資人共同訂立,自公司全體股東簽署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條 本章程一式四份,公司留存一份,各股東留存一份,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一份。

全體股東簽字(蓋章):

年 月

××××××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

會議時間:××年 ×月 × 日 會議地點:公司辦公室 召集人:××(法人名字)主持人:××(法人名字)

應到股東×名:××、××,實際到會股東2名:××、××,代表全體股東100%表決權。

1.公司名稱:××××有限公司

5.通過公司章程;

7.公司不設監(jiān)事會,只設監(jiān)事一名,聘用××為監(jiān)事; 8.指定委托××辦理本公司登記事宜; 9.一致同意××代表公司簽訂房屋租賃合同。

全體股東蓋章或簽名:

年 月 日

任 職 書

經全體股東會議通過,決定選舉××同志為××××有限公司經理,從批準設立之日起任期三年。

全體股東簽字或蓋章:

年 月 日

任 職 書

經全體股東會議通過,決定聘用××同志為××××有限公司監(jiān)事,從批準設立之日起任期三年。

全體股東簽字或蓋章:

年 月 日

新公司注冊公司章程篇六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五日編制

為了規(guī)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維護公司、股東、債權人的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公司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由陳玉梅、王海洋、王求喜、劉斌共同出資設立文??萍脊荆ㄒ韵潞喎Q“公司”),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公司名稱和住所

第一條 公司名稱:貴州文??萍荚O備有限公司

第二條 公司住所: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qū)解放街水塘坳

第二章公司經營范圍

第三條經營范圍:黑板、講桌、課桌、公寓床、餐桌、玩具設備、音體美健儀器器材、數(shù)字班班通多媒體實驗語音室、節(jié)能灶廚具不銹鋼制品、塑膠草皮跑道球場、電子監(jiān)控廣播電話電視感應卡系統(tǒng)、計算機集成軟件研究開發(fā)、施工安裝及銷售(上述經營范圍涉及及許可經營的憑有效許可證件經營)

第四條公司注冊資本:伍佰萬實收資本:伍佰萬

公司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必須召開股東會并由三分之二以上股東通過并作出決議。公司減少注冊資本,還應當自作出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后申請變更登記,公司變更注冊資本應依法向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公司減資后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額。

第四章 股東的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

第五條股東的姓名、出資方式及出資額如下:

第六條公司成立后,應向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

第七條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額不得低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股東首次出資是非貨幣財產的,應當在公司設立登記時提交已辦理其財產權轉移手續(xù)的證明文件。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余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

第五章

第八條股東享有如下權利:

(1)參加或推選代表參加股東會并根據其出資份額享有表決權;

(2)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3)選舉和被選舉為執(zhí)行董事或監(jiān)事;

(4)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獲取股權并轉讓;

(6)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

(7)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yōu)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

(8)公司終止后,依法分得公司的剩余財產;

第九條 股東承擔以下義務:

(1)遵守公司章程;

(2)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

第六章 股東轉讓出資

第十條 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其他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shù)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yōu)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協(xié)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xié)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強制執(zhí)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yōu)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yōu)先購買權。

第十二條股東依法轉讓其出資后,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并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

(2)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3)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xiàn),股東會議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xù)的。

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xié)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四條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

第七章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guī)則

第十五條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是公司的權力機構,行使下列職權:

(1)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3)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監(jiān)事,決定有關監(jiān)事的報酬事項;

(4)審議批準執(zhí)行董事的報告;

(5)審議批準監(jiān)事的報告;

(6)審議批準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7)審議批準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的方案;

(8)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9)對發(fā)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10)對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

(11)對公司向其他企業(yè)投資或者為他人擔保作出決定;

(12)修改公司章程;

對前款所列事項股東以書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開股東會會議。

直接作出決定,并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

第十六條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

第十七條股東會的首次會議由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

第十八條股東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并應當于會議召開十五日以前通知全體股東。定期會議每年召開一次;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監(jiān)事會或者不設監(jiān)事會的公司監(jiān)事提議召開臨時會議的,應當召開臨時會議。

第十九條股東會會議由執(zhí)行董事召集并主持。執(zhí)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東會會議職責的,由公司的監(jiān)事召集和主持,監(jiān)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第二十條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出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股東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二十一條公司不設董事會,設執(zhí)行董事一人,由股東會選舉產生,一致同意選舉陳玉梅為執(zhí)行董事。執(zhí)行董事對公司股東會負責;執(zhí)行董事任期3年,任期屆滿,可連選連任。執(zhí)行董事負責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1)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2)執(zhí)行股東會決議;

(3)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4)制定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5)制定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6)制定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以及發(fā)行公司債券的方案;

(7)制定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8)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主持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股東會決議;

(2)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3)擬定公司內部管理結構設置方案;

(4)擬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5)制定公司的具體規(guī)章;

(6)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8)經理不是股東的,列席股東會會議。

第二十四條公司設監(jiān)事1人,由公司股東會選舉產生,王海洋為監(jiān)事,監(jiān)事對股東會負責,監(jiān)事任期每屆3年,任期屆滿,可連選連任。

監(jiān)事行使下列職權:

(1)檢查公司財務;

(4)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執(zhí)行董事不履行公司法規(guī)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6)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guī)定,對執(zhí)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7)在發(fā)現(xiàn)公司經營情況異常時監(jiān)事有進行調查的權利,并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xié)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二十五條公司執(zhí)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公司監(jiān)事。

第八章財務、會計、利潤分配及勞動用工制度

第二十六條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guī)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并應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guī)定制作并依照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期限送交各股東。

第二十七條 公司利潤分配按照《公司法》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國務院財務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八條勞動用工制度按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國務院勞動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九章 公司的解散事由與清算辦法

第二十九條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散:

(1)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xiàn)時;但公司通過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續(xù)的除外。

(2)股東會決議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

(4)依法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5)人民法院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的 規(guī)定予以解散。

第三十條公司解散時,應依《公司法》的規(guī)定成立清算組對公司進行清算。清算組應當在成立之日起十日內將清算組成員、清算組負責人名單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備案。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債權。

第三十一條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應當制定清算方案,并報股東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清算期間,公司存續(xù),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公司財產在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后的剩余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公司未依照前款規(guī)定清償前,不得分配給股東。

第三十二條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發(fā)現(xiàn)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公司經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后,清算組應當將清算事務移交給人民法院。

第三十三條公司清算結束后,清算組應當制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并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第十章 股東認為需要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

第三十四條 公司的營業(yè)期限為50年,從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五條公司根據需要或涉及公司登記事項變更的可修改公司章程,修改后的公司章程不得與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應送原公司登記機關備案,涉及變更登記事項的,同時應向公司登記機關做變更登記。

第三十六條 公司章程的解釋權屬于股東會。

第三十七條 公司登記事項以公司登記機關核定的為準。

第三十八條 本章程未盡規(guī)定事項,按《公司法》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執(zhí)行,公司章程條款如與國家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的,以國家法律法規(guī)為準。

第三十九條本章程經出資人共同訂立,自公司設立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條本章程一式叁份,公司留存一份,并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一份。

全體股東簽字(蓋章)

2014年3月25日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42698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