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的讀后感 傅雷家書讀后感(精選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4 14:44:04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 傅雷家書讀后感(精選8篇)
時間:2023-10-24 14:44:04     小編:紫衣夢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篇一

傅雷家書以將父子之間來往的書信編集成書的方式向我們揭示了做人的道理,對于國家的熱愛以及父子之間的親情。

在兒子傅聰遇到瓶頸的時候,父親傅雷會教導他,鼓勵他;在傅聰人際關系出現問題時,傅雷會給他傳授為人處世的道理。

或許父愛不如母愛那般溫柔甜蜜,但卻總會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熾熱深沉的關切之情。無論傅聰身處何地,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傅雷永遠都會與他在一起,用文字來支持他。

盡管如此,傅雷卻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把親情放在第二。讀了《傅雷家書》,可以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也了解了傅雷不僅在藝術造詣高深,還在生活對朋友愛惜尊重,政治上關心國家發(fā)展。

他如益友、知己般與兒子平等探討藝術的多個方面的個性特征,并且還能從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中獲得做人的道理,讓孩子體會父母之愛。

我們的父母也如傅雷那樣,對我們有著一顆期盼之心,希望我們成人成才,也有一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明白了父母的關心,我們才會更努力學習、為了不負這份期望而成人成才!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篇二

小的時候,寫作是種媚俗,為了老師家長的表揚,為了同學的羨慕;長大時候,寫作是種氣質,寫作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與別人交流,但多少有些文藝青年的酸溜溜;工作以后,寫作是種勞苦,各種反思,各種論文,各種讀后感;讀罷家書,寫作是種幸福,人們經歷喜悅、痛苦,寫作能將自己的思想重新整理一遍,這種沉靜能給人帶來新的力量。

ps:我對寫作的感悟,一如傅聰對音樂不同時期的感悟,雖然境界、層次相差甚遠,卻自得其樂,呵呵!

傅雷為了感謝法國友人的文字幫助還寄去了法郎,可見,傅雷并不是一個獲得了別人幫助就心安理得的人,適當的感謝也是求得心靈的寧靜。信中,傅雷常常提醒自己的兒子,給老師,給友人去信,時刻提醒我,常有一顆感恩的心。暑假中,我去看望了我一生難以忘記的一名老師,也冒著酷暑看了小時候疼愛我的幾個親戚,我雖沒傅聰那么忙碌,但對于他們來說,這種看望,這種心愿,也是彌足珍貴的。

大學的時候,我熱衷于看錢鐘書,狂熱于“錢學”,與傅雷一樣,他高傲、熱烈,今天想來,錢鐘書是聰明的,他能冷眼看世界,很多事情能夠看得真切而透徹。傅雷和錢鐘書是好友,而他卻是如此的剛烈,剛烈的讓我心痛。他關心政治、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參與各種會議,我的心甚至也跟著他文字間流淌的文字而心潮澎湃起來。他一直熱愛著并且極力去奉獻的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然而,右派、文革,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他,。傅聰入英國國籍,他心痛的幾個月不寫信,信紙被揉爛了幾次。從他的文字,我也感到他些許對時局的失望,而只能用極其隱含的方式表達出來。單純的傅雷,帶著自己的熱情和脾氣,不能遏止,這種優(yōu)秀的品質是身體不可剝離的一部分了,他們的奉獻一定是最最無私和摯誠的,恨不能把自己的全部都獻上去。一九六六年,他走了,留下的是高貴的人格。我痛惜他的離開,可正是這樣的知識分子,以他們特有的方式對抗著那個令中國人難以啟齒的時代。

總以為,那個時代對感情的表白過于含蓄。特別是家書在開始的時候,父親甚至有些苛刻,讓人覺得強勢,有些時候還會以批評和建議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和期望。讀到后來,輕言細語的囑咐,深情款款的絮絮叨叨,幾近于情書風格。

一本厚厚的家書,一字一句沾著墨香,這樣的流露,在今天這個社會,一去不復返。科技的進步總會帶來快捷,帶來安逸,可是它也帶走了很多無法復制的情懷和精神。

他三番五次地勸兒子到外面走走,保持身心的fresh,年輕的時候不過分地消耗自己,才是細水長流,言語真誠細膩豐富,蘊含著對父母對孩子的牽掛。

家書到了后來,我漸漸感到,父子的心靈慢慢靠攏,互相影響吸納、學習磨礪,這也是時間和歲月的積淀,只想象一下這種感覺就很令人動容了。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篇三

關于《傅雷家書》,很難講,翻書評,褒貶不一。在我這,更想以傅聰為引子來講一講。

傅聰是有一定音樂天賦的,在三至四歲時,就愛聽古典音樂,這一點也是被傅雷發(fā)現了。就這樣,抱著一種多一項藝術也是好處的想法,將傅聰推上了一條音樂路。

傅雷為傅聰鋪了一條路,一條音樂路。

而傅聰在音樂領域中,也是在不斷地成長。這條路上,有坎坷,有辛酸。

九歲半,傅聰在梅百器先生門下待了三年。好景不長,在一九四六年八月,梅百器先生故世了,傅聰不得不換教師,但一個合適的也沒有。問題兒童,一個令人不喜的稱號就掛在了他的頭上。

可他學音樂的念頭并沒有放棄。

離開云大后,他拼了命地練習,衣褲盡濕,也不稍休。加上本身對音樂有一定的天賦,對音樂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于是,在他的音樂路上,他開始慢慢成長,慢慢獲得成就。

勇于打破常規(guī),他將生活一切美的事物,強烈的感受融入音樂,豐富了藝術的意境,也彌補了音樂傳統(tǒng)的不足。

他越來越成熟。

因此在后幾年,他被波蘭的教授們認為富有肖邦的靈魂。有一句評價是這樣說的:只有古老的文明才能給傅聰多么難得的天賦,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國藝術的意境。

傅聰對音樂的理解,變得深刻,這也使他在成長的道路上更遠了一步。

傅聰活的快不快樂,我們誰都不知道;但至少,他活得成功,他走的是一條通向成功的路。

就是在傅聰的成長路上,最離不開的,是傅雷。

他在傅聰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慢慢發(fā)芽。在這之間,他對傅聰進行了本國語文的教學,將語文知識、道德觀念和文藝熏陶結合在一起。所以傅聰才能被稱贊富有肖邦的靈魂,肖邦的意境像中國藝術的意境,因為中國藝術教育在傅雷的引導下已經慢慢根深蒂固。

換一種說法,傅雷推動了傅聰對音樂的認識。

他還說過,他的教育并不是沒有缺點的,尤其是用的方式過于嚴厲,過于偏激,傅聰的童年時代與少年時代,遠不如一般青少年的輕松快樂。是望子心切沒錯,但也不能否認傅雷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不僅僅是傅聰,傅雷在他的路上也在越走越遠。

就像他說的那樣,不管傅聰將來學哪一科,能有一個藝術園地耕種,他這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他是一位智者,也是一個好父親。

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因此教育方式不同,行為習慣不同。與其批判不足,更要做的,應該是發(fā)現閃光點,并汲取經驗,化為自己的教育方式。

每個人都有一條路,付聰是,傅雷也是。

在傅聰的路上,傅雷為他打好了基礎;

在傅雷的路上,傅聰使他不斷對自己有新的認知。

所以啊,這不僅僅是傅聰的路,也是傅雷的路。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篇四

傅雷先生在兒子身上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們當前任何一所學校所不能相比的。

他在信里,總是洋溢著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將這種感情化作對兒子學習和做事的動力。

當他叮囑兒子刻苦練琴時,不止一次強調不要忘記祖國和人民對他的期望;當兒子參加國際比賽時,他總是不忘記提醒一舉一動都代表著祖國,不但不可以給祖國丟臉,還一定要為祖國爭光;很多家書里不但深情的謳歌剛成立的新中國,甚至將祖國的各種有影響的報刊雜志郵寄給兒子,讓他身居海外能了解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將自己參政議政的發(fā)言、記錄等資料整理郵寄給兒子,讓他遠渡重洋能感受同胞們?yōu)樽鎳ㄔO出力獻策的決心和行動;當國內發(fā)生重大水災時,傅雷夫婦在信中將災情、損失數據一一通報給兒子,其為國憂心忡忡之情溢于言表,并借此機會教育兒子要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非苦修苦練,不足以報效國家,對得住同胞。

"試問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在我們當今哪一所學校會進行呢?

傅雷先生不僅精通幾種其他國家的語言,還飽讀古今中外書籍,對美術、音樂等領域有其獨到的見解,正是他中西方合璧的淵博知識深深地浸潤了傅聰,為他成為世界級音樂家奠定了夯實的基礎,這在書信中均一一體現:在信中,他無數次介紹自己觀看中國戲曲的感受,同時也將西方演奏家訪華的一些詳細情況及評價傳遞給傅聰;他還將中西方繪畫界的一些問題講述給傅聰,除此之外,在多封信中均提到給兒子郵寄中文書籍,尤其是古典詩詞類書籍,許多次與兒子共同探討李白、杜甫、蘇軾等詩歌創(chuàng)作的風格,這都體現了他對兒子文學藝術方面的高等教育,施教者何人?不是教師,不是學校,只是一位父親。

古人云:"小事憑才,大事憑德",真正能夠成名成家之人,不僅僅要在某一專業(yè)領域具有頂尖級技能,還一定要具備多種令我們全人類肅然起敬的高貴品質,傅雷先生在信中便體現出對兒子個人修養(yǎng)方面的指導。

傅雷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fā)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

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甚至多次提到一些做人的細節(jié),如謙虛,對人對事要認真,學習音樂要執(zhí)著,要有較強的意志力,對待老師要恭敬,生活要節(jié)儉,情感要控制好,注意西方特殊的禮節(jié),要勇于接受真切的教訓,要合理安排時間,珍視健康,遇事要冷靜忌急躁,"千萬別做經理人的搖錢樹",正確對待批評家的話。

總之"人"的概念在傅雷心中,不只是一個愿望,一個口號,他時時刻刻都在對兒子進行著做人的指導,大到對人類對世界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yè)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對金錢的觀念。

再讀《傅雷家書》,豁然明了,傅聰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著名音樂家,除過人的音樂天賦外,主要在于父親傅雷的教育,他的那部教材其內容是用父愛加學識加人品精心編撰而成,遠遠勝過任何一所學校選用的教材。

親愛的家長們,您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從這部書開始讀吧,對我們的孩子只憑濃濃的愛來教育太蒼白無力,我們更需要用學識和人品去潤養(yǎng)他,做他一生一世的好學校。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篇五

《傅雷家書》讀后感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后,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fā)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系親情紐帶之一。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里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生活準則、優(yōu)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tǒng),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了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yōu)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里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讀了《傅雷家書》后,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yè)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xù)自己的生命,也延續(xù)與發(fā)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與責任。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必灤┤考視那檎x,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么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zhàn)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里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yōu)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篇六

傅雷家書是一本很好的書,下面小編整理了傅雷家書讀后感3000字,歡迎閱讀!

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愛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yǎng),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厚善良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極高。而他培養(yǎng)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fā)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而所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體而微的,這不只是一個愿望,一個

口號

。它大到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yè)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甚至具體到了一個樂段的處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兒子的言談舉止也都一一告誡“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讀者印象深刻,頗有感言。

母親在那個險惡的年代,在個人安危毫無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遠方的兒子和孫子,她克制著內心的恐懼和痛苦,把堅強、安詳、無微不至的關懷傳送給漂泊異國他鄉(xiāng)的親人。一件為孫兒一針又一針織出來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卻為“禮薄”而不安,為了讓兒子在異國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她一絲不茍地寫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個細節(jié)。她愛夫愛子,一生為這個家奉獻,然而,她同樣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嚴的踐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將生命融合,邁向永恒,或許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個結束。然而這個結束卻從沒讓人把他們夫婦倆分開過。

夫婦二人作為中國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yǎng)兩個兒子成材,大兒子傅聰成為著名的鋼琴大師,小兒子傅敏成為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教兒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們的人生的句號中,就用“人”字結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憶不愿讓自己屈辱,不愿再讓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們寧肯拋棄自己而獲一個解脫,來完成人的詮釋。 他們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輕時那樣為他們痛楚,只求半個世紀來他們真正的安息。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戒子而又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的音樂譯著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fā)展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心力,在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盡自己的責任。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豐富的養(yǎng)料,但父親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時時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zhàn)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當成長的道路,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通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后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熏陶,這與父親在數萬里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

這種關愛不是意識一個階段,而是伴父愛而來。這位嚴肅的父親,從來就沒有推卸自己的責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圍成孤島時,他就把孩子關在家中,而且很早發(fā)現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養(yǎng)成為音樂工作者的素質,正如他對自己對人對工作對生活各方面都要求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精神一樣,對待幼小的孩子一樣,他親自編制教材,給孩子制定日課,一一以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zhí)行,他規(guī)定孩子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兒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為人間的這一遭父子情驚嘆,對,是朋友,是同同志。 除了感慨傅雷在創(chuàng)作上甚豐的翻譯作品,驕人的成績,還為他是這樣一個集藝術與生命都美妙地融入自己生命中的一個近乎完美的人。他的生活有規(guī)律,人生就是優(yōu)美的弧線,那留給我們的點點滴滴那樣溫暖每個少年、青年、父母的心。

對待兒子,他說:“我高興的是我有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倍遥t虛誠懇地說:“我與兒子的相處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教會我們如何和孩子相處,以怎樣的一種姿態(tài)交往?!焙⒆咏浭芡纯鄷r,他說:“辛酸的眼淚是培養(yǎng)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為孩子包辦,而為孩子這種蛻變的過程而高興,并且鼓勵他藝術要有更誠摯的心,“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

為了指導兒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習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堅強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煩惱,他說“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p>

面對現在大學生郵給父母的待寄匯款單,沒有其余的問候,而這位父親告誡兒子寫信就是強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極好的訓練。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我覺的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而這樣嚴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卻說:“身外之名,只是為社會上一般人所追求,驚嘆;對個人本身的渺小與偉大卻沒有相干。孔子說的‘富貴于我如浮云’,現代的‘名’也屬于精神上‘富貴’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們不因該受羈于貪念和欲望”。對成名成家的兒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當成年后,兒子面對感情的選擇,他竟也不失時機的幫助:“要找一個雙方缺點各自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愿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這一點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侶,也得用理智考慮,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結婚就會變,變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這一著,必遭后來的無窮痛苦。”而當他們成家后,他有叮囑切勿錢在手頭,撒漫使花,越是輕視物質,越需要控制物質。

隨處讀來,有反復叮嚀,有溫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連點重重的著重號,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如細流般溫潤人心的句句話語,難道只是一般父母意義上的嘮叨,這是千年修來的服氣。翻動著每一頁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總能被染的金燦燦的。

隨書還附錄了兒子傅聰,傅敏給父親的信,看來這些信并非一去不復返,并有幸被我們讀者讀到這樣一本好書,比起其余誡子書更增添幾分民主平等。不幸的是這樣幸福一家被時代過早的拆散,作為一名教育者,一位家長,我力推這本書,或許你從中可以領略的更多,不妨親自拜讀。

要回頭寫讀后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里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了解了什么是細致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yǎng),甚至于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致、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和作風。

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tài)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于此,還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fā)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fā)。當然,我不認為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或者“教子篇”,對于像我這樣并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

書中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于做人、修養(yǎng)以及學問的關系實為一體的思想。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yǎng)”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于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yǎng),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對我的啟發(fā)則是,讀書只是修養(yǎng)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yǎng)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閱讀。因為,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么規(guī)范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其實我早就受了毛澤東的影響而這么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系,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為真知灼見,無不閃耀著理性的靈光!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后的一些感想。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后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獲,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本來

讀書筆記

、讀后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并踐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后目的。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篇七

這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自愛其子,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人的生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yè)卻永遠沒有盡頭。通過親生兒女,延續(xù)自己的生命,也延續(xù)與發(fā)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與責任。傅雷如何培育他的孩子,在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中這樣寫:“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作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支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一個警鐘,不論在做人還是其他方面?!必灤┤考視那檎x,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zhèn)?,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以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這么豐富的養(yǎng)料。時時給他知道,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zhàn)勝各種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里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卻在其中顯出他不變的本色。

翻開《傅雷家書》,有許多令人動容的細節(jié),譬如,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中他闡述著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僅一次給兒子糾正了用錯的字詞,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為祖國的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里傳承著。

父愛大如宇宙,父愛隱如輕風,父愛高如俊山,父愛深如桑海。優(yōu)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篇八

傅雷是真正的好父親,有這樣真誠的父親,做他的`兒女應感到榮幸,他把自己的兒女看作是獨立的個體,總是給予兒女正確的觀念。我們有些長輩,做錯了事不承認,還將其強硬擺正,這是教育的誤導。

傅雷的真誠,體現在教育兒女方面,書信中可見一斑:“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償,不能洗刷?!?/p>

離別之時,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里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tài)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啊!

傅雷家書給我的啟示還有很多……

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系,撫養(yǎng)子女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tài)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伤麄兿脒^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于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于是孩子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于x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優(yōu)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38285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