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對歷史的心得(案例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9 08:28:08
最熱對歷史的心得(案例18篇)
時間:2023-10-29 08:28:08     小編:FS文字使者

總結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交代,也是對他人工作的參考和借鑒??偨Y是一種反思和反饋的過程,有助于我們不斷完善自己。通過閱讀他人的總結范文,可以發(fā)現(xiàn)共同的經驗和問題,借鑒他人成功的經驗。

對歷史的心得篇一

根據(jù)教育局陳xx主任的要求,按照學校領導的安排,9月29日我赴xxxx中學參加了xx市歷史高效課堂研討會,同去的還有我校程xx老師及兄弟學校8位教師。時間不長,感覺收獲頗豐,下面談談學習體會:

一是聽了兩堂精彩的歷史課。一節(jié)是八年級上冊《洋務運動》,一節(jié)是九年級上冊《工業(yè)革命》。這兩課分別是中國近代史和世界史中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事件,教材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兩課內容較多,所以上好這兩課有一定難度,但兩位老師的課既輕松愉快又有較好效果,是真正的高效課堂,我受益匪淺。例如,賈榮艷老師把洋務運動這節(jié)課整合為:診病因【即洋務運動的背景】,開藥方【洋務運動的內容】,看療效【洋務運動的結果】,既形象生動又便于學生理解記憶,輕松愉快實現(xiàn)高效。

二是名家點評。宋雪梅老師的點評,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一針見血,一語中的,高屋建瓴,對今后的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為廣大歷史教師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三是實地參觀。嚴格規(guī)范的管理,清潔優(yōu)雅的校園,內涵豐富的文化,都彰顯出了xx中學先進的教育理念,真不愧是全市教育的標桿。

通過學習自己倍受鼓舞、倍感壓力、倍增信心,決心在今后的教學中,努力打造高效課堂。主要是:

(一)抓好精心備課這個前提。我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fā)揮團隊的智慧,深挖教材,注重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整合資源,起到舉一反三,窺斑見豹的作用。

(二)落實精講多練這個重點。主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講重點,難點,講易錯點,講已混點,三不講:學生一看就會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偏離教學重點的不講。積極推行堂堂清,周周清的教學要求,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突出學生主體這個核心。拋棄假民主實現(xiàn)真民主,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效率。把當前我校推行的師友互助,小組合作教學充分利用好,注重思維訓練量,實現(xiàn)真正的探究。

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要加強學習,向走在教學改革前沿的教師虛心請教,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適應新的教學形勢和教學改革。

對歷史的心得篇二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和學院的徐懷書記一起學習了《中國共產黨黨史》?;赜^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一句毛主席的詞在腦海中浮現(xiàn)“看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過的路程更是艱辛的,在共產黨成立之初,中華大地千瘡百孔,滿目蒼痍,餓殍滿地,內有軍閥連連混戰(zhàn),外有帝國主義炮火轟打,但是,為了解民眾于倒懸的黨的創(chuàng)始人們,偉大的革命先烈們,頂住了重重壓力,于1920xx年創(chuàng)立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在這92年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探索救國之路,成成敗敗,經歷了許多坎坷,走過了許多彎路,但是我們的前輩從沒有放棄過,就算只剩一絲希望,也要用盡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緊,直到勝利的光芒灑落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這一切無不證明了一句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建國初期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但是在改革開放、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和諧發(fā)展的中國。

面對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從1949年建國到20xx年中國從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從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一窮二白到今天成功承辦了奧運會、世博會,取得的成就和發(fā)展令世界矚目。回顧黨的發(fā)展歷史,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不同時期,黨的建設性始終是貫穿黨的建設的一條紅線。在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辟了中共特色的革命道路;當時黨的先進性表現(xiàn)為:始終站在革命斗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直至革命斗爭的最后勝利;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今天我們的中國人民在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闊步前進。

今天我們作為新生代的大學生,學習黨史,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進;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經驗。今天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汲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鑒歷史,解決生活中的新問題、新毛病。

水是生命之源,上產之要,生態(tài)之基。而共產黨與我們來說就如同水一般的重要

我們的黨至今已走過近92年歷史了,已經發(fā)展為擁有8000多萬黨員、執(zhí)政60多年的世界最大政黨。在黨的領導下,目前我國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連續(xù)多年發(fā)展速度為世界第一,這一切主要得益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及時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三個代表”和“科學發(fā)展”。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中國共產黨歷史》雖然還沒寫成,但是,我是這一時期的全程見證者、黨的政策受益者、國家建設參與者,我堅信只有共產黨才能帶領我們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民族偉大復興、人民幸福安康,因而我將堅定不移地永遠跟著黨,并為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綿薄之力。

對歷史的心得篇三

一、對歷史新教材的認識。

原來的材料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以知識傳承為主”,內容多、程度深、觀念陳舊等問題突出。而在新理念指導下的新教材,圍繞三個維度尤其把情感目標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即“以學生發(fā)展為主”。我們從教材的使用情況認識到,人教版新課標歷史實驗教材確實是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論作為整套新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經過比較,筆者認為,新教材與舊教材有以下幾個顯著的區(qū)別。

1.課文設計獨具匠心,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題的教育理念。這套教材在課文設計和編寫體例上獨具匠心,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糾正了教材只是教師“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變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學本”。

教材每課的體例大體包括:導語(傳說、故事,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正文、堅排的資料(增強歷史真實感,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材料閱讀”(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供學生自行閱讀)、動腦筋(生動有趣的問題,使學生的思想機器開動起來)、活動與探究、課后自由閱讀卡(把課堂教學與課后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與技能,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幾個學習欄目。這樣的課文設計和編排,使新的歷史教科書真正變成了學生學習歷史的學本。

2.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一套教材切實貫徹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凋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課文中特意設置了動腦筋、活動與探究等欄目;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在每一個學習單元都設有活動課,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這是對傳統(tǒng)教科書的重大改革?;顒诱n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fā)性和開放性,突出了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它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圖文并茂,有很強的可讀性。在注重課程內容改革的同時,本套教材在課文的呈現(xiàn)方式上,注重圖表的有效運用,圖文并茂,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適宜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從而大幅度增加了歷史知識表述中的生動性和直觀性,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對遙遠的歷史有一種切實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學性、思想性和可讀性于一體。

4.歷史主線清晰,學習主題明確。如七年級上冊內容,每個單元的題目就是幾個朝代的特點;八年級上冊,每個單元一個主題,條理非常清晰,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這一體系下,新的初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構建,基本消除了現(xiàn)有歷史課程中存在的“難、繁、偏、舊”現(xiàn)象,適應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二、使用新教材帶來的變化。

新的課程體系給教師留出了充分的駕馭教材的空間和余地,而新課標的目的也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他們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師、學生在新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觀念、行為、角色都要隨之發(fā)生變化。經過一年多的課改實驗,我們在聽課、教研中感到了以下幾點突出的變化。

(一)教師的變化

1.從準備情況看,實驗區(qū)的教師現(xiàn)在都感覺到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就適應不了新的教學,所以爭當新課程的研究者。許多教師積極開發(fā)利用教育資源,尤其是校外教育資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有的歷史教師為講好一節(jié)課,為把課上得更生動形象,為制作好多媒體課件,不惜代價或自己到市里參加計算機學習、制作多媒體課件;或自己買一些與歷史教育有關的光盤,如有關秦始皇的歷史片,有關辛亥革命、長征及抗日戰(zhàn)爭等的大型歷史記錄片,它們既充實了課堂教學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

2.從新課導入看,引入形式豐富多彩。現(xiàn)在聽歷史課不再單純是教師一上課就帶領學生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然后再講新課。現(xiàn)在光是新課的導入就很精彩,除了復習舊課式導入、提出問題式導和外,很多課都引用了詩詞式導入(如講“紅軍不怕遠征難”,就播放毛澤東的長征詩),播放樂曲式導入(如講“九一八事變”,就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圖片賞析式導入(如講秦始皇,就采用多媒體播放有關華清池、兵馬俑的圖片),還有的教師講文化內容時配以古箏曲,效果也很好。總之,用這幾種形式導入新課會很快帶學生走進歷史,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3.從教學方式和方法來看,條件好的學校,可以用上多媒體教學,內容編排靈活,形式新穎,課件制作精美,直觀性很強,課容量大。受條件所限,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學校,經過教師努力也能把課上得精彩,吸引學生。無論哪種方式方法,在新課標、新理念指導下的新課程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指導思想。

在課堂上既有小組討論(常用形式),又有游戲、角色扮演、搶答競賽等形式,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教師鉆研教法的同時,還注意遵循新課標中“過程與方法”這個維度的要求,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如注意讓學生列表進行縱橫比較、中外對比,注意引導學生讀圖、填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并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等等。

(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體系,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由于教學內容的時代性、生活性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在每一節(jié)歷史課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學習方式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某些內容的分角色搶演,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資料搜集,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評價等,都可以鍛煉學生查閱資料、運用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新思路、新點子不斷被開發(fā)出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感受與體會

經過一年多的課改實驗,我們深切感受到這么多的變化,教師已經認識到自己就是課程改革的參與者、實施者和研究者,教師主動研究教學的積極性和教師之間的互助合作精神都明顯提高,并敢于向學校領導和教研員提出問題和建議。在平時不斷整理自己的心得體會,有的還寫出了很好的論文。隨著教師教學行為角色的變化,師生之間形成了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敢于提問題了,敢于主動站起來回答問題了,愿意學歷史了,會引經據(jù)典了,真正做到了學生心靈開放,個性張揚,開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確實在向創(chuàng)新型人才轉變。學校領導、家長都在關心新課程改革,社會各界都在關注新課程改革。我們肩負重任,愿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與課改一同成長前進。

四、疑惑的問題

1.有些章節(jié)刪去的內容太多,出現(xiàn)前后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建議設置成閱讀材料,以增強分析歷史史實的能力。例如:七年級上冊中,《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課,提到十六國比較突然,因為以前沒有提到過。再如,八年級上冊《抗日戰(zhàn)爭》一課,對國共戰(zhàn)場的敘述不太明了。另外,講到近代民族工業(yè)中的三座大山時,對于其中的官僚資本主義,由于之前刪去了相關的內容,學生較難理解。在侵略史的內容里,現(xiàn)在去掉了中法戰(zhàn)爭,另外還有香港問題,使得我們有時覺得出題很難。

2.個別動腦筋、活動與探究題目設計偏難或者比較抽象,學生很難找到解決的辦法,又苦于身邊沒有可查尋的資料。另外,一課中動腦筋、活動與探究題目有的偏多,建議設置適量的中心題目,便于更深入地探究。

3.教材中堅框的內容,大多都是古文,有些確實有難度,教師也難以解釋,或者很耽誤時間,建議教材書下面最好有一些明確的注釋。

對歷史的心得篇四

一:“帝王將相寧有種乎?”——陳勝。(語見《史記》。)

這句話雖然有時候也是革命性的,但更多的時候卻是破壞性的。因此,這句話也就成為后來中國歷史上一切社會暴力的發(fā)動機。它是爆炸中國社會縱向基礎的炸藥,一次次破壞了中國社會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

在同一個時代,有三個人說過類似的話。項羽說的“彼可取而代之”,體現(xiàn)了一個貴族子弟的自信。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此耳”,體現(xiàn)了一個小官僚對豪華奢侈的向往。陳勝說:“帝王將相寧有種乎?”體現(xiàn)了一個生活在低層的農民的悲憤。

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薄獎洹㈥P羽、張飛。

雖然這句話不見于史書,但歷史就是這么傳說的。所以也就幾乎成為歷史了。

這句話雖然很樸素,很平凡,但卻是最真實的反應了橫向貫穿中國社會的“義”的哲學。這句話不僅僅可以用來說明友誼,也經常可以被用來描述愛情。雖然也經常成為幫派或者黑社會的信仰,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和友誼。包含在這句話里的“義氣”哲學,就是中國歷史上人與人之間維系橫向關系的紐帶。

排列在前兩位的這二句話,一縱一橫地刻畫了中國社會的特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李世民。

這句話講述了一個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之間的辯正法?!八茌d舟,亦能覆舟”的因果關系,也就是中國歷史變換的契機。

中國歷史之所以能夠穩(wěn)定的原因,就在于人民大眾能夠和諧地“載舟”;而中國歷史之所以動蕩的原因,則因為人民大眾風起云涌的“覆舟”。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是對這句話的再次注解。

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薄T葛亮。

這句話見于諸葛亮的《后出師表》。雖然《后出師表》有可能是后人偽托的,但這句話卻真實地寫照了諸葛亮的一生。也因此而成為中國文人官僚的精神追求。

這句話是“只求過程,不計結果”的這種心態(tài)的自然流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對這句話的自嘲。

五:“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桓溫。

這句話濃縮了中國歷史上的所有丑惡,也是中國官場文化最卑鄙行為的能源。它成為了滋生社會邪惡的恒溫土壤。不管是任何方式的對這句話的贊同,都應該成為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上的理由。

這句話的原文是:“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復遺臭萬載耶?”最初說出這句話的人雖然是晉朝的一個將軍,但后來卻被讀書人廣泛引用。

第四第五這二句話,都是后來在中國的知識分子中流傳相當廣泛的名言,這二句話分別從兩個終端描述了中國古代活躍在上層領域的精英們的思想追求。

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首相,以賢著稱,而恒溫是一個手握實權的將軍,頗有功名。說這二句話的人雖然文武不同,但它們卻剛好代表了古代的精英分子的不同追求,要么是“鞠躬盡瘁”,要么是“遺臭萬年”。不過雖然是“遺臭萬年”,有人的卻自以為“縱做鬼,也幸福。”

六:“精忠報國?!薄里w。

其實這句話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一個意思。但因為這句話是武將說的,所以聽上去更直爽一些。

文臣的“鞠躬盡瘁”,武將的“精忠報國”,支撐了中國歷史的沉重脊梁。

七:“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霍去病。

這句話雖然說的是個人行為,但聽上去比“精忠報國”大丈夫氣概還要更濃一些。所以也顯得更豪邁。

說自己而不說國家大事,卻只讓人見其英氣勃勃。但由于說得比較委婉一些,所以不如岳飛的“精忠報國”為大眾熟知。

八:“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曹操。(語見《三國演義》。)

這句話是曹操成功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自私自利的人的真實心態(tài)。曹操雖然是個十分有才能的人,卻也是一個性格十分惡劣的人。

所以歷朝歷代為曹操翻案的人基本上也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雖然富有才能,但人格卻很卑鄙。他們希望通過為曹操正名的機會,為自己的種種丑惡行為辯護。曹操也就因此而成為中國上自私自利者的教主。

九:“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薄奶煜椤?/p>

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同,和岳飛的“精忠報國”也不同;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是一種為名譽而個人奮斗的意識流露。

這句話和前面的那一句“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是二個極端。“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是對歷史的反動;“人生自古誰無死,流取丹心照汗青”則是對歷史的正動。

十:“莫須有?!薄貦u。

這句話濃縮了中國歷史上官場的一切黑暗,也使得法律的神圣成為一句空話。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載舟覆舟的過程,就是因為有這“莫須有”三個字在作怪。所以這三個字,就成為歷史上所有的皇朝走向腐敗的催化劑。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只知道水能“載舟”、“覆舟”,卻不知道水從“載舟”到“覆舟”的過程的轉變是因為什么原因。

其實,歷朝歷代的官場政治斗爭的起因就是因為這個“莫須有”,結果也是由于這個“莫須有”。這個“莫須有”,就成為歷史行船的航道上的一塊巨大礁石,當一塊塊的巨大礁石布滿了航道時,翻船是免不了的了。

秦檜到底是個宰相,聰明人,只一句話就概括了官場的特征。作為這三個字的正確實踐者,秦檜的人品官品也可想而知,就憑這一句話,任何為秦檜翻案的徒勞就顯得多余。

有了這個“莫須有”,躲躲老貓可以死,喝喝開水可以死,睡睡覺也照樣可以死。

講了這十句話的人中間,有二個皇帝(劉備、李世民),四個王(陳勝、曹操、劉備、李世民)、四個宰相(曹操、諸葛亮、秦檜、文天祥),五個將軍(霍去病、岳飛、關羽、張飛、桓溫),二個狀元(秦檜、文天祥),一個農民(陳勝)——其中一部分人的身份有重復。總結一下這十句話的標簽就是:帝王將相,狀元農民,(異族入侵),成者為王。

不要看中國歷史洋洋灑灑,長達五千年;據(jù)說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翻起”。然而幾千年的歷史翻滾變化,基本上也沒有超出這十句話的范圍。理解了這十句話,你就理解了中國的全部歷史。

對歷史的心得篇五

時間過的很快,一個學期又結束了。本學期我擔任了七年級兩個班的歷史教學。在這里我對本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做一總結。

在這個年級中,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剛到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有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能踴躍回答老師的.提問,但是中等生、問題生占大多數(shù),尖子生相對較少。

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從這可以看出,無論教哪門學科,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都非常重要,都要實事求是,做到因材施教,這些對授課效果都有直接影響。

1、注重研究教材。對每一篇課文在上課前都做了深入的研讀,并翻查了大量的資料,力求在給學生一杯水的時候自己能夠有一桶水,力求把課文上得生動有趣,學生愛聽。

2、認真?zhèn)湔n。不光是備教材,更是注重備學生。新課標的精神之一就是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這首先就要體現(xiàn)在備課上,根據(jù)不同的個體設計相應的教案。力求做到不光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去點撥引導。

3、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導作用。新課標精神講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不光要以學生為主體,還要尊重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對話。

1、有時候針對一個歷史事件一講就一發(fā)不可收拾,雖然學生愛聽,但一節(jié)課下來教學任務沒完成,重點體現(xiàn)受到影響。

2、面面俱到,沒有重點。上課時生怕會遺漏知識點,眉毛胡子一把撈,這樣不僅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對于本課的內容也印象不深。

3、探究與實踐課沒有積極開展起來,新課標精神中是很重視探究與實踐的,但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找借口予以推掉。

對歷史的心得篇六

本人在實施《歷史》新教材前,認真研讀教材及新課標,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通過歷史課的教學,使學生獲得歷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初步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基本過程,逐步學會用歷史的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曲折歷程中理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在教學中要面對全體學生,高度尊重學上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自己的能力和特點,為其主動適應未來社會打好基礎。因此要從三個方面對學生培養(yǎng):一是注重學生的歷史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注重歷史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三是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

為了認真貫徹新課標的精神,本人在教學中把全班學生分成8個學習小組,每組選擇組長一名,負責本組的學習活動的組織和紀律的維持。在平時的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組內討論,理解教材,自足學習。小組自間開展競賽活動,互相提問,作答,或者共同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教師評價,打分,在黑板上記錄,學期末累。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歷史的方法和能力,學會從生活中,社會中尋找歷史,或把歷史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在每一個星期,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各種渠道,各種方法搜集歷史素材。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體會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的重要性。

為了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本人還經常開展一些“歷史活動課”:

召開“商鞅變法的成功與失敗”辯論會。探討人生的價值。現(xiàn)在班內進行辯論,對獲勝的一方及表現(xiàn)優(yōu)秀的辨手”加分”。然后在班機間展開辯論,形成一個班機競爭的局面。

召開“歷史故事演講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習歷史的興趣。

開展“個人制作歷史作品展示會”,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提高審美情趣。

開展“我為祖國自豪”愛國情操演講比賽,充分利用歷史課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精神。

在教學改革的同時,也注意對學生學業(yè)評價方法的改革。學生的學期末總評成績有三個方面組成:期末考試成績占60%,所在學習小組成績占20%,個人的表現(xiàn)占20%。

學生通過歷史課的學習和歷史活動的參與,掌握了大量的歷史知識,豐富了知識儲備,開闊了視野。

具有了一定的運用歷史知識歷史觀點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學會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

進一步了解國情,理解并熱愛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分組活動時有時紀律亂,不好控制;有時為了維持紀律,不敢太過放手讓學生自主活動。此矛盾有時讓人難以解決。

部分同學由于條件有限,課前的準備工作沒有認真完成,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完成。

有時因為工作太忙,不能抽出時間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影響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

還存在一些教學設備滯后的問題。

對歷史的心得篇七

5月7日,學校領導鑒于我是新上任的教師,教學經驗不足,特意給了我一個增長見識的學習機會:派我去德州參加山東省第六屆歷史學科教學能手評選大賽觀摩學習。接到通知我的心里充滿了感激,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栽培,我一定好好地學習優(yōu)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點,并吸取別人的優(yōu)秀教學經驗來充實自己,力爭把這些好的東西都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作中來,以期達到能夠提高自身能力和學生學習成績的目標。

一、通過觀摩了參加本次比賽的數(shù)名優(yōu)秀教師的精彩課堂教學,我獲益匪淺?,F(xiàn)將幾點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地方列出來,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前輩教師們批評指正。

首先,參加比賽的教師本身的基本素質普遍極高,學案課件的設計科學、合理、實用,在目標的制定上也體現(xiàn)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結合,目標教學貫徹課堂始終,達成度較高。而且參加比賽的教師在課堂上個個教態(tài)自然、語言隨和、親和力強,與學生的關系十分融洽,課堂氣氛十分和諧。比如第一位說課的陳靜老師,在課前與學生們做了充分的交流,和藹可親的笑容一下子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課堂上老師們收發(fā)自如,特別是在組織學生討論相關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方面,體現(xiàn)了較強的課堂組織與駕馭能力,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激發(fā),課堂上學生學習與合作氛圍較濃,學生真正動了起來,而且動得有序而不亂。

其次,“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現(xiàn)代課堂教學理念體現(xiàn)得較為充分。本次參評的19節(jié)課,沒有一節(jié)是“一言堂”,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始終貫穿著學為主體的課改理念,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自學為主,穿插小組內的合作與小組間的競爭。執(zhí)教老師通過設計難度遞升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深入討論與交流,并通過給小組賦分評比優(yōu)勝組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小組間的相互競爭。特別是濟南外國語學校的侯淼老師在這一方面很值得我學習,她講解《難忘九一八》的過程中,對于西安事變各方的態(tài)度要求學生分角色飾演并大膽闡發(fā)自己對于自己所飾演的覺得態(tài)度,有一個學生飾演何應欽,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時超出老師的想象,思想極度開闊,且思路正確,贏得了老師們的贊賞和好評。所有參賽的教師都制作了精美的電腦課件,生動直觀,真正起到了良好的教學輔助作用,而且在課堂上對現(xiàn)代教學手段使用之熟練讓我贊嘆不已。

再次,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方面,都注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環(huán)節(jié)設計有利于教學重難點的突出與突破。授課過程中講究學以致用,體現(xiàn)學史明智、服務于現(xiàn)實的理念,拓展提升到位,將課本上的歷史知識與今天的現(xiàn)實結合起來,培養(yǎng)并提高了學生的歷史應用能力。其中有一位老師,講解《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這一課,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特意拿去了本課中提到的從西域傳入中原的物種,如:石榴、核桃、葡萄。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把這些物品獎勵給回答問題積極性高而且回答問題準確率高的同學,由此極大的鼓勵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課堂效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在這一方面還有陳靜老師表現(xiàn)得極佳,她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金字塔,把學生分成紅藍兩隊,按學生表現(xiàn)看哪個隊的學生能率先達到金字塔的頂端,由此引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極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高,而且對于課堂中得重難點問題教師講得較為透徹,先學后講,把講融入到教師對學生的檢查和學生的展示活動中。

第四:深入挖掘教材,不拘泥于課本。每一位老師都能夠從深層次的地方發(fā)掘課本知識。他們挖掘教材知識的深度之深令我感嘆,他們自身具有的豐富的歷史內涵也讓我由衷地佩服,所有參賽教師對教材的分析挖掘深入細致,材料補充豐富,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二、作為新任教師,我覺得每個老師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這我班門弄斧地簡單的就一節(jié)我自己覺得優(yōu)秀的課進行簡單的介紹。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就是第一位講課的陳靜老師,她的身上有很多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首先,她語氣溫柔,態(tài)度和藹,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其次,她自身對于本學科的修養(yǎng)極高,對課本挖掘的深度極深。再次:講課條理清晰、連貫,她所講的是七年級上冊第12課《大一統(tǒng)的漢朝》,她把全文分為三部分:第一是廢墟篇,第二是思變篇,第三是鼎盛篇。按照這個順序有條理的講解整篇課文。

再次,課件制作精美,內容豐富,視頻和圖片結合使用,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氣氛而且在讓學生欣賞的同時能夠獲得知識的增長。

第四,亮點突出。本節(jié)課的亮點為:她以編寫自己的漢書為主線,連貫順暢的把漢朝如何從一開始的經濟蕭條國力衰弱的社會變成一個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庶的社會,既鍛煉了學生自己組織語言的能力又自然而然的講解完整節(jié)課的內容。陳老師還有一點很出彩,就是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金字塔,叫做勇攀高峰。把學生分為紅隊和藍隊兩個組,分別從金字塔的一個底端開始,按照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和積極性,比較學生哪一隊的學生能夠最先到達金字塔的頂端,這個環(huán)節(jié)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高。

第五:本節(jié)課唯一一個遺憾的是由于時間緊張最后沒能對勇攀高峰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總結。

三、根據(jù)本次學習的成果,我要把好的精華的值得我借鑒的優(yōu)點移植到我自己的課堂中來。首先,改革課堂模式。改變以前以教師為主的輸入式的教學,做到以學生為主導,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放手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和自學能力,當學生自己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以后學習就簡單起來。

其次,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可以給表現(xiàn)好的小組加分,而表現(xiàn)不好的則要扣分,在小組式的一個氛圍下來刺激學生為了小組榮譽而積極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再次,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利用的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多媒體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興趣,而且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比較重要而書本中沒有的知識,因此,能否充分利用多媒體這種教學手段,利用的好與壞都直接關系著學的學習成績,因此我打算以后多運用這種高技術的教學媒體,以期能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效果。

第四,調動學生的當堂記憶能力,并在最后給予當堂測驗,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提高課堂中每一分鐘的利用率。我希望可以通過我對課堂的改革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情感的目的,并且希望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鍛煉他們自己,是他們得到更好地成長。

對歷史的心得篇八

打開我們的歷史教科書,課文一篇一篇的,和一本語文書差不多。我不理解這種分解,于是生吞活剝,教一篇讓學生練一篇,學一單元讓學生練一單元,甚至在復習當中也是如此,把歷史的整體性肢解得體無完膚。從根本說這是應試教育帶來的惡果,也是對歷史教學目的的迷失。通過這次歷史觀摩,我有所感悟:我們研究過去是為了了解過去,了解過去是為了解釋現(xiàn)在,解釋現(xiàn)在是為了觀察未來??傊?,歷史不是沉浸于過去,而是引導學生向前看。人類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相互激蕩,政治格局多極化持續(xù)發(fā)展。在這種國際形勢背景下,如何保持和發(fā)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tǒng),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成為歷史教育不能回避的話題,這也是歷史教育的最終歸宿。

這次聆聽的初中七、八年級的歷史教學雖然定位于“中國”,但在在具體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們始終滲透“學習過去,對比現(xiàn)在,展望未來;學習中國,放眼世界,橫比中外”這種大歷史觀。使我頗受體會,現(xiàn)歸納了以下幾點:

一、淡化“古、今、中、外”的歷史界限,培養(yǎng)學生的大歷史觀。教師們的教學雖從事件入手,說明的卻是一個時代的歷史,甚至是整個歷史的關鍵所在;從歷史的'細微末節(jié)入手,而又擺脫具體歷史事件的束縛,找尋更為準確的歷史時代特征和歷史現(xiàn)象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加以講解,淡化“古、今、中、外”的歷史界限,培養(yǎng)大歷史觀。這,首先是一個觀念問題。一種讓學生,無論學什么都有縱觀古今橫比中外的思想意識。當然,要有這樣一種意識就必須在教學中教師刻意地去灌輸和追求,這些教師做到了這一步。

二、重視了對比教學。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無論中國的世界的總是有許多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在某些方面有著驚人相似或相對,這就是所謂的可比性。顯然,這多么需要我們去分析它對比它,也只有在這種分析對比中,才能最終實現(xiàn)歷史教學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們不僅引導學生做一些經典的歷史對比分析,他們還啟發(fā)學生自己探究開發(fā)出新的對比視角、新的對比專題,把更多的學習決策權主動權交給了我們的學生。當然,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進行對比分析,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對比的方法。我從他們的教學中體會到這個方法就是,尋找對比的角度。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我們是從哪些方面來對歷史進行對比。

三、注意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特別是與思想政治學科的整合。這種對跨學科的整合,在歷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它為培養(yǎng)學生大歷史觀走出了相當重要的一步。事實上,他們把歷史搬到現(xiàn)實甚至推向未來也是學習研究歷史的最終目標。

最后,我想來一段總結。當今課改首先應該是課程的改革,對課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就課程內容的取舍和調整而言,歷史這門學科在改革中可以說是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次大手術。正確領會中央課改精神,重新學習新的歷史學科理念,重新學習新的歷史學科教學方法,重新學習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是當今課改大潮中每一位歷史教師的當務之急。

對歷史的心得篇九

歷史,是我們了解過去、認識現(xiàn)在、展望未來的一扇窗。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和思考,我有了一些心得和體會。歷史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而人類的成長離不開歷史的啟示和教誨。在歷史長河中,我們能夠看到勇士的奮斗、智者的智慧和英雄的壯舉,這些故事給予了我很多的啟示與感悟。

首先,歷史使我明白了時間的珍貴與不可逆轉。歷史告訴我們,歲月不饒人,逝去的歲月再也無法追回。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不僅要善待自己,還要善待他人。歷史上那些偉大的人物們,他們的生命如閃電般一瞬即逝,但他們的事跡卻永遠留在了歷史的長河里,激勵著我們奮發(fā)向前。我們要學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珍惜當下,用智慧和勇氣書寫我們自己的傳奇。

其次,歷史告訴我我們要堅持自己的信仰與理想。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令我敬佩的人物,他們以堅定的信念和追求為自己贏得了輝煌的成就。偉大的歷史人物韶華匆匆、生命短暫,但群眾的信仰與肯定永遠陪伴著他們。正如孔子所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痹诿鎸щy和挫折時,我們不應放棄自己的信念與理想,我們應該像歷史上那些英雄一樣,堅持不懈,直至勝利。

第三,歷史讓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改變這個世界。歷史告訴我們,偉大的變革從一個個微小的改變開始,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和責任去推動社會的進步。歷史上無數(shù)的革命者和改革者,他們辛勤努力、膽識過人,最終改變了整個時代的走向。從古至今,每一個改變都離不開那些個體的努力與貢獻。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人的改變也許微小,但集合起來,就可以成為浩瀚的潮流。

然后,歷史告訴我要保持謙虛和敬畏之心。歷史上許多偉人和強者最終走向覆滅,他們的傲慢和自大使他們失去了人們的支持,最終墮入沉淪。因此,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保持謙虛和敬畏之心。無論我們取得多大的成就,我們都不能忘記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應該心懷感恩和尊重,對待他人要友善寬容。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走上歷史時常見的強者和獨裁者的境地。

最后,歷史告訴我,我們應該追求真理與智慧。歷史上,諸多偉大的思想家和智者通過他們的思考和思考給予了我們許多啟示與引導,使我們認識到真理的珍貴與智慧的重要。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思考,我們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拓寬自己的眼界。通過探尋歷史的足跡,我們能夠找到很多關于人性、社會和人類文明的真理,啟示我們在面對現(xiàn)實的時候保持堅定的信仰和積極的態(tài)度。

總之,歷史是一面鏡子,它能反映出過去的榮光和失敗,給予我們深刻的感悟和正面的啟示。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和思考,我明白了時間的珍貴與不可逆轉,堅持自己的信仰與理想,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改變這個世界,保持謙虛和敬畏之心,并追求真理與智慧。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事情,它蘊含著無窮的智慧與無盡的力量,它能引導我們朝著更美好的未來邁進。

對歷史的心得篇十

《歷史》是一本著名歷史學家胡士托夫的經典之作,它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歐洲歷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時代。讀完這本書,我被它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度的思考和精湛的文字所吸引,對歷史的認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就我對《歷史》的學習體驗進行分享。

第二段:把握歷史的發(fā)展脈絡

《歷史》對于我來說,最大的啟示就是把握歷史的發(fā)展脈絡。歷史并不是孤立的事件,它們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階段。由此,我理解到了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需要將一些片段性的事件,組合到一起,并對其它事件產生的影響力進行全面地分析。有這個認識后,在閱讀歷史的過程中,我可以跳脫個別事件的單獨解析,把握歷史的階段性與整體性。

第三段:區(qū)分正誤和權重

了解歷史的正確性對于學習歷史而言是首要的,何為真正正確的歷史?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歷史事件的發(fā)展脈絡、重要性及其后續(xù)影響。在閱讀《歷史》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明確了歷史事件的正誤和權重,能夠更清晰的分辨歷史事實,避免歷史鉆牛角尖。舉個例子,學習文藝復興時期,我們可以看到意大利文藝復興關鍵人物如杜蘭達、達芬奇等,政治家如佛羅倫薩共和國首領拉斯卡里斯,及有關人物等,這些人物的影響力都與文藝復興密不可分。有了這個對歷史人物的權重認識,我將更好的了解他們對歷史的影響及其不同的價值。

第四段:借鑒歷史的經驗與教訓

歷史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以及教訓。通過了解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某個時間和地點,某些政策、決策和思想的正確性和錯誤性。閱讀《歷史》書后,我的歷史視野得到了拓寬,歷史認知和學習能力增強。我在學習歷史時會注意觀摩這些重大事件的影響,去思索它們?yōu)槭裁磿徊粩嗟靥峒?、深挖,以及這些經驗對當今世界的影響。

第五段:歷史對于個人成長的意義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歷史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有著很大的意義。了解歷史可以增強我們的素養(yǎng)、審美和人文關懷,同時,也會讓我們拓寬自己的思考和視野。閱讀《歷史》一書,讓我明白年輕人應當具有一定的歷史知識、歷史文化素養(yǎng)和歷史思維能力,這也是我們國家后來著重加強歷史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記得書中曾經講到,加強對歷史的學習,不僅僅是學會歷史知識,還要培養(yǎng)我國青年了解、守護、擁抱中華文化等方面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如此,我相信改變一個人,便能改變整個時代。

總結:

學習《歷史》對我而言是收獲頗豐的過程,它啟發(fā)了我對于歷史本質和歷史學習的認知,也讓我對歷史的了解及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通過閱讀《歷史》一書,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歷史對人類的發(fā)展、思考和未來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這是我們在學習歷史時需要去關注并深化的方面。同時,我們也要記住,歷史研究從來沒有盡頭,歷史的進程也是永遠在變化的。因此望所有讀者能在警惕古人智慧和認識自我、別人特色間尋找、啟迪自我人生。

對歷史的心得篇十一

一、本學期教研工作基本情況:

教研工作究其主旨就是教學研討工作,其目的在于用集體的智慧高效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用集體的智慧打造團結和諧的教研團隊,用集體的智慧共同成長起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校歷史教研組與學校發(fā)展目標相切合,積極推進以自主學習,合作育人,活動育人為主要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原來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以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把課堂變成學生幸福的樂園。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課堂教學,當然這與全組老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現(xiàn)就本學年的教研工作做一總結。

二、確立本學期工作重心:

根據(jù)教育教學規(guī)律,以市局教育教學精神為依據(jù),以學校的教學管理理念為依托。

三、改進措施及成績:

(一)積極貫徹上級、學校教育工作精神。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并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咀龅搅艘缘木駹顟B(tài)站上講臺,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上好每節(jié)課。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的世界歷史知識。

(二)繼續(xù)推進課堂改革,積極實踐。我校經過多年的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模式已初具規(guī)模,成效卓著,在此基礎上,學校力主繼續(xù)深化,歷史教研組積極響應,本組成員在學校的高效課堂賽課活動中,積極準備,勇于實踐。

(三)加強教研組的教學研究,“精”制導學案。有“本”可參,有“案”可尋。一份好的導學案不僅能夠引領學生高效自主學習,對每位老師的課堂教學會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本學期,教研組的各備課組員都能以高度負責精神,積極參與集體備課,不,不限地,隨時隨地作研討,做到自覺、合作、有效。共同制作導學案,做到精備、精練、精講、精評。認真?zhèn)浜妹抗?jié)課。不但備教材、備教法,而且備學生,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擬定合理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及內容進行精心的安排,認真編寫好師生共用的講學稿。在每一課上課前,認真?zhèn)潺R相關的教學資料、地圖、教具等,都做到了“有備而來”,課后及時對該課進行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四)加強教研組的教學理論學習,積極參與上級的教學技能比賽,教學設計比賽。

(五)加強備課組的備課研討工作,以備課組為龍頭帶動教研組整體教學工作。歷史教學容量大,時間緊,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這一直是個值得思考的主題。為此,歷史備課組在改革教學模式的前提下,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經常性地討論,研究階段性課堂學習重點,做到教學要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才能有目的性。思想要永遠走在工作的前面,老師的工作要永遠走在學生的`前面,考試的準備要永遠走在中考的前面,我相信,只要有心,我們都是無愧于老師這一稱號!

四、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一年的課堂教學改革中,雖然卓有成效,但仍然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所以課改還要繼續(xù)進行,永遠沒有的一節(jié)課,只有更好的一節(jié)課。

(二)教研組的各位成員之間的默契性還要進一步磨合與加強。

(三)教學教學的各種工作上升到理論研究的高度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五、總結:

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是我們共同的心愿,也是學校發(fā)展的動力。教研組建設勢在必行。

對歷史的心得篇十二

本學期我認真閱讀了《新課標》和《新課標解讀》,通過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對初中歷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原來的材料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以知識傳承為主”,內容多、程度深、觀念陳舊等問題突出。而在新理念指導下的新教材,圍繞三個維度尤其把情感目標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即“以學生發(fā)展為主”。我們從教材的使用情況認識到,人教版新課標歷史實驗教材確實是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論作為整套新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經過比較,我認為,新教材與舊教材有以下幾個顯著的區(qū)別。

1.課文設計獨具匠心,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題的教育理念。

這套教材在課文設計和編寫體例上獨具匠心,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糾正了教材只是教師“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變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學本”。教材每課的體例大體包括:導語(傳說、故事,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正文、資料(增強歷史真實感,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材料閱讀”(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供學生自行閱讀)、動腦筋(生動有趣的問題,使學生的思想機器開動起來)、活動與探究、課后自由閱讀卡(把課堂教學與課后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與技能,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幾個學習欄目。這樣的課文設計和編排,使新的歷史教科書真正變成了學生學習歷史的學本。

2.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

這套教材切實貫徹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凋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課文中特意設置了動腦筋、活動與探究等欄目;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在每一個學習單元都設有活動課,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這是對傳統(tǒng)教科書的重大改革?;顒诱n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fā)性和開放性,突出了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它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圖文并茂,有很強的可讀性。

在注重課程內容改革的同時,本套教材在課文的呈現(xiàn)方式上,注重圖表的有效運用,圖文并茂,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適宜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從而大幅度增加了歷史知識表述中的生動性和直觀性,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對遙遠的歷史有一種切實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學性、思想性和可讀性于一體。

4.歷史主線清晰,學習主題明確。

如七年級上冊內容,每個單元的題目就是幾個朝代的特點;八年級上冊,每個單元一個主題,條理非常清晰,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這一體系下,新的初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構建,基本消除了現(xiàn)有歷史課程中存在的“難、繁、偏、舊”現(xiàn)象,適應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新的課程體系給教師留出了充分的駕馭教材的空間和余地,而新課標的目的也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他們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師、學生在新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觀念、行為、角色都要隨之發(fā)生變化。

(一)教師的變化

1.從準備情況看,教師現(xiàn)在都感覺到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就適應不了新的教學。

許多教師積極開發(fā)利用教育資源,尤其是校外教育資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有的歷史教師為講好一節(jié)課,為把課上得更生動形象,不辭辛苦制作多媒體課件,這樣既充實了課堂教學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從新課導入看,引入形式豐富多彩。

現(xiàn)在聽歷史課不再單純是教師一上課就帶領學生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然后再講新課?,F(xiàn)在光是新課的導入就很精彩,除了復習舊課式導入、提出問題式導和外,很多課都引用了詩詞式導入,播放樂曲式導入,圖片賞析式導入,總之,用這幾種形式導入新課會很快帶學生走進歷史,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3.從教學方式和方法來看,條件好的學校,可以用上多媒體教學,內容編排靈活,形式新穎,課件制作精美,直觀性很強,課容量大。

受條件所限,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學校,經過教師努力也能把課上得精彩,吸引學生。無論哪種方式方法,在新課標、新理念指導下的新課程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在課堂上既有小組討論(常用形式),又有游戲、角色扮演、搶答競賽等形式,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教師鉆研教法的同時,還注意遵循新課標中“過程與方法”這個維度的要求,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如注意讓學生列表進行縱橫比較、中外對比,注意引導學生讀圖、填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并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等等。

(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體系,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由于教學內容的時代性、生活性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在每一節(jié)歷史課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學習方式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某些內容的分角色搶演,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資料搜集,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評價等,都可以鍛煉學生查閱資料、運用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新思路、新點子不斷被開發(fā)出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深切感受到這么多的變化。隨著教師教學行為角色的變化。學生也變得敢于提問題了,敢于主動回答問題了,也愿意學歷史了。但是對于新課程改革。我們肩負重任,愿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與課改一同成長前進。

對歷史的心得篇十三

9月20日上午,在教研室姚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劉國鈞中學進行靖江市高一歷史的集體備課,聽了劉國鈞中學的李老師和倪老師的兩節(jié)研討課,感慨頗深,對我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有很大的啟發(fā)。

李老師的《古希臘的民主政治》一課,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前提下,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堂精彩的歷史探究課。李老師緊緊圍繞課標要求,以探究的形式將本課的重點用材料和表格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然后以小組討論,合作探討等方式將本課的重點難點一一化解,這樣既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又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掌握了課本的知識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一舉多得,很值得我們學習。

倪老師以他獨特的方式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他的《古希臘民主政治》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以一些歷史小故事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分組讓學生做代表來回答相關問題,在推舉代表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讓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參與結合起來,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興趣和能力,是一節(jié)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借鑒的課!

聽了兩位老師的課,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找到了更為明確的教學方法,將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統(tǒng)一起來,鍛煉自己的教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到在"教中學,學中教"。

同時也非常感謝姚老師給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們得到更多的幫助和啟發(fā)!

對歷史的心得篇十四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8、9、10三個班的歷史教學,經過一年的事歷史教學工作和國培培訓,對歷史教學的內容結構、知識體系、目標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論聯(lián)系實際,邊學邊教。經過本學期的努力和探索實踐,在業(yè)務知識掌握上、新課堂的構建上及學生的知識水平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xiàn)總結如下:

一、業(yè)務知識學習方面: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深感知識的匱乏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教師教師應該是先進文化的代表和時代的引領者,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脈搏與時俱進,否則就out了。為此,我自主鉆研業(yè)務知識,看與歷史有關的書籍和教育教學方法。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堅決不打無備之仗。堅持聽課,聽先進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從而我的業(yè)務知識水平有很大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我教學能力的提高。

二、新課堂的構建上

新課堂的構建上,堅持運用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理論,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健全制度、堅持分組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新課堂的構建,分組教學是關鍵,制度是保障,靈活多樣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通過實施分組教學以來,我感覺確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能現(xiàn)在看起來有些耽誤好學生,可時間久了,對全體學生都有好處,能培養(yǎng)優(yōu)等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能幫助差生提高成績,但是也存在不會還不學的學生,這是分組嘗試路上的老大難。也是教學中的困惑所在。

三、學生成績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習慣、方法、知識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在幾次的考試中有了良好生,這是上個學年沒有的。學生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很大進步,這與我對本年級的教學設計和能力培養(yǎng)相協(xié)調的。

四、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

構建新課堂方面存在問題沒有真正落實新課程的核心精神,仍然習慣于控制學生課堂學習行為,雖然在學習新課程的精神中意識到了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潛意識中仍然習慣于把課堂看成是我們自己崇尚自由、自主的場所,擔心把自由、自主還給學生以后,自己就失去了自由、自主。升學考試的重壓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愈來愈重,迫使我,愈來愈背離教育的本質,以圖牢牢地控制學生。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但也容易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讓學生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把課堂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會,讓他們了解歷史,喜歡歷史。總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仍是待解決的問題。

努力方向: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本學期,新課堂構建初見成效,成績也有所提高。但是無論成績的高低,都體現(xiàn)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形成模式。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xù)努力,多問,多想,多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盡力打造歷史高效課堂。

對歷史的心得篇十五

根據(jù)呼倫貝爾市課題管理小組的總體安排和高中教研室為全面落實子課題《構建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核心的區(qū)域教研體系的研究》實施方案的要求,我校根據(jù)本校實際特制訂了《構建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核心的區(qū)域教研體系的研究》高中子課題實施方案。歷史組根據(jù)我校課題實施方案,制定了歷史組課題實施方案:《以學案為載體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研究》。在經歷了課題立項、開題報告、人員分工等一系列前提準備后,20xx年9月,《以學案為載體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研究》正式付諸實施了。經過近一年的教學實踐,心得很多,下面圍繞導學案的編寫和使用心得做如下總結,希望能和同仁們共勉。

導學案是一種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的學習方案。它的主要內容在充分體現(xiàn)新課標要求的基礎上,匯集了課標要求、知識梳理、合作探究、視野拓展、鞏固練習、能力訓練等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環(huán)節(jié),它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載體,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合作探究問題的路線圖。同時,它還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了解學情的橋梁。是提高教學效益、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有效學習方案。通過實踐,導學案的這些作用基本上都得到了體現(xiàn)。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備課包括很多方面的,但是唯獨沒有備導學案的,作為新課改帶來的變化,教師在備課的過程多了一個新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備導學案的編寫。如何將導學案備的完美?導學案、教案、教學方法、教學工具等之間的相互關系該如何處理?這都是對教師的一個新的、巨大的挑戰(zhàn)。經過實踐,歷史組教師總結了導學案的幾點編寫原則:

1、課時化原則。盡可能的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按課時編寫導學案,有利于控制課時學習的知識量,加強授課的針對性、計劃性,有利于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和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2、問題化原則。新課改后的中學歷史教學目標講究的是三維目標的體現(xiàn),如何將所教內容和現(xiàn)實結合起來,有必要的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引入創(chuàng)設的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或課堂活動中。

3、層次化原則。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要讓優(yōu)等生看到挑戰(zhàn),中等生看到激勵,困難生看到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對歷史的心得篇十六

《歷史》是一部著名的中國古代小說,創(chuàng)作于明朝。它以三國時期為背景,講述了歷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如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故事,是中國文學界的經典之作。我也有幸讀過這部小說,深受啟迪和感動。在此,我愿意分享我的一些體會。

第二段:對于歷史事件的看法

小說中所描繪的歷史事件,雖然有些經過了小說加工,但它們絕大多數(shù)仍是真實的歷史事件,這使得這部小說能夠深入讀者的心靈,喚起讀者的歷史意識。看待歷史,我們不能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而是要弄清楚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以及不同事件的影響和啟示。了解歷史是一種智慧和素養(yǎng),不僅給我們提供了鑒別事物的眼光和思路,更讓我們能夠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更好地為未來做出決策。

第三段:對于歷史人物的看法

在《歷史》一書中,每個人物都有其獨特的性格與面貌,正是因為這一點,所有人物才會如此清晰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人物性格展示出了當時歷史事件的復雜性和多變性,更讓我們讀者能夠深刻理解人物的思想和世界觀。他們的人性缺陷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們作為歷史人物的局限,知道了作為歷史人物需要擁有哪些品質和素養(yǎng)。綜上所述,《歷史》這部作品,是讓我們更好地認識了歷史人物的做法。

第四段:對于價值觀的看法

在《歷史》一書中,不僅描繪了人物的事跡,也闡述了歷史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中貫穿著正義、善良、忠誠、勇敢等正面的人品特點,是所以品質的典范。同時,《歷史》中也展示了一些反面的人品特點,例如貪婪、野心、陰險等,這些人物的處事方式依靠征服他人、籠絡權貴等。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把這些價值觀應用于自己的處事方案,學習正直、公正、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第五段:對于文學意義的看法

作為一部文學巨著,《歷史》給予了我們一種內在的文學啟迪和文化浸潤。它的精妙構思和敘事方式,描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深入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思想和智慧。同時,《歷史》也在表現(xiàn)歷史的同時,發(fā)掘出了人性中的弱點與克服之策,文化所蘊含的意義豐富。

總結

在《歷史》的閱讀體驗中,我們通過對歷史事件的追尋、對于人物性格和人道精神等關鍵因素的分析,深入了解并思考了歷史所蘊含的智慧。同時,我們也能夠通過跟讀人物良心、價值簡潔、文化典故等重點因素,發(fā)現(xiàn)自己作為公民和人類自身有哪些應該學習的長處。綜上可知,歷史對我們人類的現(xiàn)在和未來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讀《歷史》時,我們在收獲美好故事的同時,應該引領自己探究歷史中的人道精神、品德感悟、哲學創(chuàng)新等等。

對歷史的心得篇十七

開展教學活動要有濃厚的學習氣氛,如果只靠教師的講解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承受,因此,要注重營造歷史教學氣氛。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然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機械地講解教材內容,學生那么被動地承受,課堂氣氛沉悶,根本談不上營造教學氣氛。對師生來說,開展歷史教學就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雖然我國提出素質教育已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但從目前的教育體制來看,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對學校、教師、學生的評價仍以考試成績?yōu)橹饕獦藴?。而且,歷史課成績僅占中考總分的10%,學生便認為歷史學得再好,在中考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太大,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甚至在歷史課上學習其他科目或做其他學科的作業(yè)。在這種狀況下,歷史課根本起不到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文化內涵的作用。并且,在教學中以教師的講解為主,一些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如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新穎的教學方法很少在歷史課上應用,學生感到歷史教學枯燥乏味,致使缺乏足夠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由于歷史科目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學科,因此大學中歷史專業(yè)招收的學生相對較少,從而導致中學歷史專業(yè)的教師較少,好多學校的歷史教師都是由其他專業(yè)的`教師兼任或由年齡較大的教師代課,由于缺乏專業(yè)根底,他們完全按照教輔講解歷史知識,有時不能突出教學重難點,甚至有些教師根本不能勝任歷史教學工作,致使課堂教學效果不好,教學效率低下。

在新課改形勢下,要想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就要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對歷史課程重要性的認識,走出認識上的誤區(qū)。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使學生從思想上對歷史學科引起足夠的重視,感受到學習歷史帶來的快樂,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如讓學生扮演書中的歷史人物,使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此外,通過開展有教育意義的活動、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歷史題材的影片、帶著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樂學、善學、愛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實質,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多種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念和方法的轉變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對歷史的心得篇十八

歷史是人類不斷前行路上的一面鏡子,它記錄著文明的起伏興衰、人類的進化和社會的發(fā)展。作為人類的一員,通過學習歷史,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過去,把握現(xiàn)在,預測未來。在我多年的歷史學習中,我積累了很多心得體會。下面我將從歷史的重要性、歷史的教益、歷史的啟示、歷史的反思以及個人歷史的價值五個方面來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歷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歷史不僅是人類文明的承載者,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通過學習歷史,我們能夠了解人類過去的努力和付出,更能明白過去的錯誤和教訓。歷史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通過學習歷史,我們能夠吸取經驗教訓,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歷史是最公正的裁判員,她揭示著人類的真相?!?/p>

其次,歷史的教益不可忽視。歷史教會了我們如何從過去的失敗中汲取教訓,如何從過去的成功中獲取啟示。歷史是一面照妖鏡,通過學習歷史,我們能夠認識人性的復雜性,看清權力的腐化以及戰(zhàn)爭的殘忍性。歷史教會了我們寬容與友愛,正義與公平,真理與智慧。正如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所說:“歷史乃智者的良師益友,無數(shù)的人事就坐在那里,每一個人都是智者的老師?!?/p>

第三,歷史給予我們啟示,指引我們前行。歷史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典范,通過歷史,我們能夠看到成功背后的艱辛和付出,也能夠看到失敗背后的教訓和警示。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積累經驗,不斷學習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正如美國文學家馬克·吐溫所說:“歷史的書頁上寫滿了幸福的答案與不幸的教訓。”

第四,歷史需要我們進行反思。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人類過去的錯誤和弱點,從而反思我們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通過反思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正如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真正的歷史是在苦難的熔爐中創(chuàng)造,善后在思想的道德中完成?!?/p>

最后,個人歷史的價值也是無可置疑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每個人的歷史都是獨一無二的。通過了解自己的歷史,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指導自己,塑造自己。個人歷史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經歷和成長。通過回顧個人歷史,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進一步激發(fā)自己追求更好的動力和勇氣。

歷史是一面照妖鏡,它提醒我們不斷反思過去的經驗教訓,學會從歷史中獲得啟示,為未來的發(fā)展做好準備。通過學習歷史,我們能夠看到人類的進步和發(fā)展,意識到文明的進程是需要代代不斷努力付出的。歷史是人類的寶庫,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和學習它,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助力。正如英國歷史學家約翰·瓦特所說:“歷史是莊重者的俱樂部,勤奮者的書籍?!敝挥姓莆諝v史,我們才能真正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標,不斷提高自己,追求更廣闊的前程。歷史是我們的鏡子,也是我們的財富。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470298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