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解簡單的方程教案(案例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30 10:04:07
優(yōu)秀解簡單的方程教案(案例20篇)
時間:2023-10-30 10:04:07     小編:翰墨

教案的編寫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育政策的要求。教案的編寫需要與同行教師進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希望通過這些范例,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案的編寫方法與技巧,提高教學效果。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一

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一個數(shù)(已知)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或少)幾,求另一個數(shù)。教學注重的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要讓學生經(jīng)歷尋找實際問題中數(shù)量關系并列方程解答的全過程。讓學生明確正確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是最為關鍵的。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方程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反思這一節(jié)課,做得好的方面是:一是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循序漸進,通過“句――式――方程”的思維過程,讓學生感受方程解題的基本方法:即找到了等量關系,方程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二是練習形式多樣,練習有層次。由簡到難,有坡度,但目的只有一樣,就是讓學生通過這些練習能很快找到等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

不足的方面是:練習的重點在于找準數(shù)量關系式。課堂上大量提問了學生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式是什么,并進行了專項訓練,但在進行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只滿足了讓學生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是什么,應該讓中下學生再再說說關鍵句是什么,是根據(jù)哪句話找出來的,分析題時可先用鉛筆畫出來,分清已知量和未知量,用相應的未知數(shù)和具體數(shù)字表示出來,轉化成等式,從而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shù)學問題,再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二

教科書第12~13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一、回顧與整理

1、談話引入。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在小組中互相說說。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3、小結。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匯報與展示,說說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指出:抓住基本關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

三、課堂總結

通過回顧與整理,大家共同復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三

教科書第12~13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一、回顧與整理

1、談話引入。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在小組中互相說說。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3、小結。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匯報與展示,說說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指出:抓住基本關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

三、課堂總結

通過回顧與整理,大家共同復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四

1.知識技能

初步掌握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2.過程方法

通過化學方程式中物質間的質量比,初步理解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和量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大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教學難點】物質之間量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出探究問題

二、課內(nèi)探究:

探究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的基本步驟

【提出問題】為了滿足0.4噸液氫充分燃燒,你會在助燃倉中至少填充多少噸液氧呢?

要求:(1)先在學案上寫出計算過程;

(2)組內(nèi)交流計算依據(jù)。

按照教師要求,先獨立完成計算過程,然后組內(nèi)交流。

并得出如下結論: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是成比例關系的。因此,利用正比例關系,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種物質的質量(反應物或生成物),可求出反應中其他物質的質量。

幫助學生建立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這是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主要依據(jù)。

2.【提出問題】各小組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思考你的計算過程有哪幾個步驟?

學生1:先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列出比例式;

學生2:需要先設未知量為xg;

學生3:最后還需要作答

……

給學生提供充分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先自主討論得出不完善、不準確的步驟、格式,然后通過閱讀教材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問題,從而自主構建解題的步驟和格式。

教師的講解是對學生思維過程的一個概括提升,而不是將一個程序化的步驟灌輸給學生。

【講解】教師利用學生的討論,通過投影講解強化計算的基本步驟和格式要求。

(1)設未知量;

(2)寫出有關反應的正確化學方程式;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閱讀教材,對比分析教材與自己總結的解題過程,補充、糾正:

(2)未知量應該設為“需要液氧的質量為x”,不應該有“g”。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經(jīng)歷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學習過程,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貨物方法,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初步感受方程思想,豐富解題策略,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中的作用,體驗用新的`策略解決生活中數(shù)學問題的快樂,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方程,學會解只含有加、減法和乘、除法一步計算的過程。在實際生活中,用列方程、解方程的方法也能把一些分析數(shù)量關系比較困難的問題,很容易解決。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二、新課: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

師: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和我們過去解決實際問題一樣,首先要審題。(板書:審題)

題中告訴我們哪些已知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2)過去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時,審題后要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也要分析數(shù)量關系,所不同的是,現(xiàn)在我們要找一個數(shù)量關系式。(板書:找等量關系式)

(3)過去我們解決問題時是想怎樣從已知的推算出未知的,現(xiàn)在我們可以把未知的數(shù)設為x。(板書:設未知數(shù))可以這樣寫:先寫“解”字,表示下面是解題的過程,而設小軍的跳高成績?yōu)閤米這句話必須寫下來,否則,人家就不知道你下面列出的方程是什么意思。

(4)誰能根據(jù)我們找到的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板書:列方程)

(5)下面我們用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了。(板書:解方程)

請學生上黑板板書。

強調:因為在設的前面已經(jīng)寫上了“解”字,所以在接方程時不再需要寫“解”字了。

(6)、因為這里是解決實際問題,在求出答案后,還應該像過去解決實際問題一樣寫上答句。(板書:寫答句)

(7)、在問題解決后要檢驗答案是否正確、合理。突出兩點:第一是看方程列的是否合理,第二是看解方程是否正確。(板書:檢驗)

2、練一練:第一題

3、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式。

(3)、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7.2厘米,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4、試一試: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一頭藍鯨重165噸,大約是一頭非洲象的33倍。這頭非洲象大約重多少噸?(列方程解答)

5、練一練:第二題

三、全課總結:

1、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是什么?解題的關鍵是什么?

2、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還有那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六

第12冊p92—93“練習與實踐”7—9題。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義,進一步掌握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熟練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復雜的百分數(shù)實際問題的方法,理解不同形式的打折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并能熟練解答。注重知識間的聯(lián)系與融會貫通。

2.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數(shù)量關系的能力,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學習和游戲中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

課件

第二課時

1.出示習題。一種圖書打八折后售價是20元,這種圖書原價是多少元?

2.學生練習、交流、檢驗。

3.練習p93第7、8兩題。指導學生理解“降價10%”的含義。第8題提醒學生注意:兩種襯衫的原價是相同的,但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現(xiàn)在售價是不同的;所花的108元是兩種襯衣現(xiàn)價的和。

4.練習p93第9題。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求出所框的4個數(shù)。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七

教科書p17第9~15題。思考題。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練習中,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應用價值,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

根據(jù)情境,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一、基本練習

1.先設要求的數(shù)為x,再列出方程。(口答且不解答)

(1)一個數(shù)的12倍是84,求這個數(shù)。

(2)2.9比什么數(shù)少1.5?

(3)什么數(shù)與2.4和是6?

2.根據(jù)題意說出等量關系式并列方程

(1)果園里有124棵梨樹和桃樹,梨樹是桃樹棵數(shù)的3倍。桃樹梨樹各有多少棵?

(2)書架上層有36本書,比下層少8本。書架下層有多少本書?

提問:每一題的數(shù)量關系式分別根據(jù)哪一個條件列的?

師生交流。

二、指導練習

1.p17第9題

(1)引導學生說一說數(shù)量關系式。

天鵝只數(shù)+丹頂鶴只數(shù)=960

(2)根據(jù)關系式列方程

x+2.2x=960

(3)解方程

2.p17第10題

(1)引導學生說一說數(shù)量關系式。

六年級植樹棵數(shù)-五年級植樹棵樹=24

(2)根據(jù)關系式列方程

1.5x-x=24

(3)解方程

3.p17第13題

(1)引導學生說一說數(shù)量關系式。

歷史故事總價+森林歷險記總價=83

(2)根據(jù)關系式列方程

7x+124=83

(3)解方程

三、綜合練習

1.p17第11~12題

(1)學生先說一說數(shù)量關系式。

(2)根據(jù)關系式列方程

(4)解方程

(5)集體評講

四、思考題

(1)引導學生說一說等量關系式

速度差追擊時間=路程差

甲路程-乙路程=路程差

(2)列方程

(280-240)x=400

280x-240x=400

(3)解方程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是練習課,有誰來簡單總結一下呢?還有什么問題嗎?

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練習課

天鵝只數(shù)+丹頂鶴只數(shù)=960六年級植樹棵數(shù)-五年級植樹棵樹=24

x+2.2x=9601.5x-x=24

歷史故事總價+森林歷險記總價=83速度差追擊時間=路程差甲路程-乙路程=路程差

7x+124=83(280-240)x=400280x-240x=400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八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p13例9、p14練一練、p16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會列上述方程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掌握根據(jù)題意找出數(shù)量間相等關系的方法,養(yǎng)成根據(jù)等量關系列方程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基本方法,在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找出應用題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出應用題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研究一個與頤和園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二、學習新知

1.p13例9

(1)指名讀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

用線段圖表示出題目中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嘗試畫圖,集體交流。

根據(jù)線段圖得到:水面面積+陸地面積=頤和園的占地面積

啟發(fā):這大題目中有兩個未知數(shù),我們設誰為x呢?

(2)列方程并解方程

指名學生列出方程,鼓勵學生獨立求解。

如果用x表示陸地面積,那么可以怎樣表示水面面積呢?

追問:這道題可以怎樣檢驗?

檢驗:a、72.5+72.53=290(公頃)b、217.572.5=3

(3)觀察我們今天學習的'方程,與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小結:像這樣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列方程來解答。

(4)學生獨立完成p14練一練第1題

三、鞏固練習

1.p14練一練第2題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數(shù)量關系式

陸地面積2.4-陸地面積=2.1

2.解方程

2x+3x=60

3.6x-2.8x=12

100x-x=198

3.根據(jù)線段圖列出方程

4.解決實際問題:(列方程解)

(2)一塊梯形田的面積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幾米?

在做這道題時你認為應注意什么呢?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列方程解決問題?

在解答這一類應用題時應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p16練習三第2-3題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九

1、通過天平游戲,探索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質。

2、利用探索發(fā)現(xiàn)的等式的性質,解決簡單的方程。

3、經(jīng)歷了從生活情境的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

4、通過探究等式的性質,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通過天平游戲,幫助數(shù)學理解等式性質,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質。并據(jù)此解簡單的方程。

難點:推導等式性質(一)。

一架天平、課件及班班通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激趣

學生討論紛紛。

師:說得很好。今天我們就是在類似蹺蹺板的天平上做游戲,看看我們從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二、運用教具,探究新知

(一)等式兩邊都加上一個數(shù)

1、課件出示天平

怎樣看出天平平衡?如果天平平衡,則說明什么?

學生回答。

2、出示擺有砝碼的天平

操作、演示、討論、板書:

5=5 5+2=5+2

x=10 x+5=15

觀察等式,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3、探索規(guī)律

初次感知:等式兩邊都加上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再次感知:舉例驗證。

(二)等式兩邊都減去同一個數(shù)

觀察課件,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匯報師板書:

x+2=10

x+2-2=10-2

x =8

(三)運用規(guī)律,解方程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68頁“練一練”第2題

先說出數(shù)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2、小組合作完成69頁“練一練”第3題。

完成后匯報,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交流總結。

板書設計: 解方程(一)

x+2=10

解: x+2-2=10-2 ( 方程兩邊都減去2)

x =8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點和適用范圍;

(2)能正確利用直線的點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線方程。

(3)體會直線的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數(shù)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在已知直角坐標系內(nèi)確定一條直線的幾何要素——直線上的一點和直線的傾斜角的基礎上,通過師生探討,得出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學生通過對比理解“截距”與“距離”的區(qū)別。

3、情態(tài)與價值觀

通過讓學生體會直線的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數(shù)的關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滲透數(shù)學中普遍存在相互聯(lián)系、相互轉化等觀點,使學生能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

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問題

設計意圖

師生活動

1、在直線坐標系內(nèi)確定一條直線,應知道哪些條件?

使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探索新知。

學生回顧,并回答。然后教師指出,直線的方程,就是直線上任意一點的坐標滿足的關系式。

2、直線經(jīng)過點,且斜率為。設點是直線上的任意一點,請建立與之間的關系。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并體會直線的方程,就是直線上任意一點的坐標滿足的關系式,從而掌握根據(jù)條件求直線方程的方法。

學生根據(jù)斜率公式,可以得到,當時,即(1)教師對基礎薄弱的學生給予關注、引導,使每個學生都能推導出這個方程。

3、(1)過點,斜率是的直線上的點,其坐標都滿足方程(1)嗎?

使學生了解方程為直線方程必須滿兩個條件。

學生驗證,教師引導。

問題

設計意圖

師生活動

(2)坐標滿足方程(1)的點都在經(jīng)過,斜率為的直線上嗎?

使學生了解方程為直線方程必須滿兩個條件。

學生驗證,教師引導。然后教師指出方程(1)由直線上一定點及其斜率確定,所以叫做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簡稱點斜式(pointslopeform).

4、直線的點斜式方程能否表示坐標平面上的所有直線呢?

使學生理解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的適用范圍。

學生分組互相討論,然后說明理由。

5、(1)軸所在直線的方程是什么?軸所在直線的方程是什么?

(2)經(jīng)過點且平行于軸(即垂直于軸)的直線方程是什么?

(3)經(jīng)過點且平行于軸(即垂直于軸)的直線方程是什么?

進一步使學生理解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的適用范圍,掌握特殊直線方程的表示形式。

教師學生引導通過畫圖分析,求得問題的解決。

6、例1的教學。(教材93頁)

學會運用點斜式方程解決問題,清楚用點斜式公式求直線方程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1)一個定點;(2)有斜率。同時掌握已知直線方程畫直線的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要用點斜式求直線方程應已知那些條件?題目那些條件已經(jīng)直接給予,那些條件還有待已去求。在坐標平面內(nèi),要畫一條直線可以怎樣去畫。

7、已知直線的斜率為,且與軸的交點為,求直線的方程。

引入斜截式方程,讓學生懂得斜截式方程源于點斜式方程,是點斜式方程的一種特殊情形。

學生獨立求出直線的方程:

(2)

再此基礎上,教師給出截距的概念,引導學生分析方程(2)由哪兩個條件確定,讓學生理解斜截式方程概念的內(nèi)涵。

8、觀察方程,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點?

深入理解和掌握斜截式方程的特點?

學生討論,教師及時給予評價。

問題

設計意圖

師生活動

9、直線在軸上的截距是什么?

使學生理解“截距”與“距離”兩個概念的區(qū)別。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評價。

體會直線的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數(shù)的關系.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評價、歸納概括。

11、例2的教學。(教材94頁)

掌握從直線方程的角度判斷兩條直線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進一步理解斜截式方程中的幾何意義。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用斜率判斷兩條直線平行、垂直結論。思考(1)時,有何關系?(2)時,有何關系?在此由學生得出結論:

且;

12、課堂練習第95頁練習第1,2,3,4題。

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過的知識。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檢查反饋。

13、小結

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

14、布置作業(yè):第106頁第1題的(1)、(2)、(3)和第3、5題

鞏固深化

學生課后獨立完成。

例3.如果直線沿x軸負方向平移3個單位,再沿y軸正方向平移1個單位后,又回到原來的位置,求直線l的斜率.

作業(yè)布置:第100頁第1題的(1)、(2)、(3)和第3、5題

課后記: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一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shù)量關系,掌握用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能正確運用方程解答應用題。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理解數(shù)量關系,掌握用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能正確運用方程解答應用題。

理解數(shù)量關系。

一、基本練習(5分鐘)

1.列方程

(1)某數(shù)的5倍加上它的2倍和是42,求這個數(shù)。

(2)x的5倍減去它的2倍差是1.2,求x。

(1)畫圖,找等量關系。

(2)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層次練習(15分鐘)

(1)這道題與上題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2)你會解答這道題嗎?試做

(3)訂正:

解:設四年級植x棵,五年級植3x棵。

3x-x=300

2x=300

x=150

3x=3150=450

答:四年級植150棵,五年級植450棵。

2.試一試:媽媽的年齡是女兒的4倍,媽媽比女兒大27歲,媽媽和女兒各多少歲?

學生獨立做

3.小結:解答時,要抓住有倍的那句話設出未知數(shù)??匆豢词乔笏鼈兊暮瓦€是差,列出方程。

三、鞏固練習(15分鐘)

1.看圖列方程125頁3題。

完成后交流

2.對比練習

獨立完成后交流。

四、總結交流(5分鐘)

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方程》教案匯編九篇

親情方程式作文

九年級上冊化學方程式課件

提高學生化學方程式學習效率初探論文

對不確定系數(shù)化學方程式的探討論文

虛位移原理到拉格朗日方程-物理學畢業(yè)論文

《繁星》教案

《感恩》教案

《吆喝》教案

《孔乙己》教案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二

1.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并用方程進行描述,進而讓學生初步體驗方程是刻畫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有效模型。

2.通過觀察所列的方程的特點,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能夠熟練識別一元一次方程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建模的數(shù)學思想。

4.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分析與確定問題中的等量關系,能用方程來描述和刻畫事物間的等量關系。

問題一:

如果設面值為1元的郵票買了x張,那么面值為2元的郵票買了_______張.

買面值為1元的郵票的錢+買面值為2元的郵票的錢=50元.

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自主歸納:如何從問題到方程?

2、自主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特點,并舉例說明

根據(jù)實際問題的意義列出方程

3.一個長方形足球場的周長是300m,它的長比寬多30m,求這個足球場的長.

1、從實際問題到方程,一般要經(jīng)歷哪些過程?

2、列方程的關鍵是什么?

班級姓名學號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b.c.d.

2.根據(jù)下列條件能列出方程的是()

a.一個數(shù)的與另一個數(shù)的的和b.與1的差的4倍是8

c.和的60%d.甲的3倍與乙的差的2倍

3.七年級二班共有學生48人,已知男生比女生少2人,問七年級二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設七年級二班男生有男生x人,則下列方程中錯誤的是()

a.b.c.d.

4.課外興趣小組的女生人數(shù)占全組人數(shù)的,再加入6名女生后,女生人數(shù)就占原來人數(shù)的一半,課外興趣小組原有多少人?若設原有x人,則下列方程正確的是()

a.b.c.d.

5.根據(jù)“x的5倍比它的35%少28”列出方程為________.

6.一年三班55人,一年八班29人,因植樹需要從三班中抽出x人到八班,使得兩班人數(shù)相同,則根據(jù)題意可列方程為_____________.

9.三個連續(xù)奇數(shù)的和為57,求這三個數(shù)。

12.議一議:育紅學校七年級學生步行到郊外旅行,1班的學生組成前隊,步行的速度為4千米/小時,2班的學生組成后隊,速度為6千米/小時,前隊出發(fā)1小時后,后隊出發(fā),同時后隊派一名聯(lián)絡員騎自行車在兩隊之間不間斷地來回進行聯(lián)絡,他騎車的速度為12千米/小時。

問題1:后隊追上前隊用了多長時間?

問題2:后隊追上前隊時聯(lián)絡員行了多少路程?

問題3:聯(lián)絡員第一次追上前隊時用了多長時間?

問題4:當后隊追上前隊時,他們已經(jīng)行進了多少路程?

你能根據(jù)題意再提出兩個問題嗎?和你的同學交流一下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p4~p5例5~例6、p5試一試、練一練p6~p7練習一第6~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過程:

1.前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p4例5圖,并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

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x=202x=202

3x3x3=603

5.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關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嗎?

7.等式性質二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8.p5試一試

(1)指名讀題

(2)你是根據(jù)什么來填寫的?

1.出示p5例6教學掛圖。

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6圖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根據(jù)題意怎樣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書:40x=960

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么?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四

1、知識目標:

(1)理解“理想氣體”的概念,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1)。

(2)掌握運用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推導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的過程,熟記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的數(shù)學表達式,并能正確運用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解答有關簡單問題。

(3)熟記蓋·呂薩克定律及數(shù)學表達式,并能正確用它來解答氣體等壓變化的有關問題。

2、能力目標

通過推導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及由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推導蓋·呂薩克定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用實驗驗證蓋·呂薩克定律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學會用實驗來驗證成正比關系的物理定律的一種方法,并對學生進行“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的標準”的教育。

1、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因為它不僅是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nèi)容,還是中學階段解答氣體問題所遵循的最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

2、對“理想氣體”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因為這一概念對中學生來講十分抽象,而且在本節(jié)只能從宏觀現(xiàn)象對“理想氣體”給出初步概念定義,只有到后兩節(jié)從微觀的氣體分子動理論方面才能對“理想氣體”給予進一步的論述。另外在推導氣體狀態(tài)方程的過程中用狀態(tài)參量來表示氣體狀態(tài)的變化也很抽象,學生理解上也有一定難度。

1、投影幻燈機、書寫用投影片。

2、氣體定律實驗器、燒杯、溫度計等。

玻意耳定律是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壓強與體積變化所遵循的規(guī)律,而查理定律是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時,壓強與溫度變化時所遵循的規(guī)律,即這兩個定律都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的體積、壓強、溫度三個狀態(tài)參量中都有一個參量不變,而另外兩個參量變化所遵循的規(guī)律,若三個狀態(tài)參量都發(fā)生變化時,應遵循什么樣的規(guī)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主要問題。

1、關于“理想氣體”概念的教學

設問:

(1)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是如何得出的?即它們是物理理論推導出來的還是由

實驗總結歸納得出來的?答案是:由實驗總結歸納得出的。

(2)這兩個定律是在什么條件下通過實驗得到的?老師引導學生知道是在溫度不太低(與常溫比較)和壓強不太大(與大氣壓強相比)的條件得出的。

當然也不遵循反映氣體狀態(tài)變化的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了。而且實驗事實也證明:在較低溫度或較大壓強下,氣體即使未被液化,它們的實驗數(shù)據(jù)也與玻意耳定律或查理定律計算出的數(shù)據(jù)有較大的誤差。

出示投影片(1):

說明講解:投影片(l)所示是在溫度為0℃,壓強為pa的條件下取1l幾種常見實際氣體保持溫度不變時,在不同壓強下用實驗測出的pv乘積值,物理教案《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1)》。從表中可看出在壓強為pa至pa之間時,實驗結果與玻意耳定律計算值,近似相等,當壓強為pa時,玻意耳定律就完全不適用了。

這說明實際氣體只有在一定溫度和一定壓強范圍內(nèi)才能近似地遵循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而且不同的實際氣體適用的溫度范圍和壓強范圍也是各不相同的.。為了研究方便,我們假設這樣一種氣體,它在任何溫度和任何壓強下都能嚴格地遵循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我們把這樣的氣體叫做“理想氣體”。(板書“理想氣體”概念意義。)

2.推導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

前面已經(jīng)學過,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可用三個狀態(tài)參量p、v、t來描述,且知道這三個狀態(tài)參量中只有一個變而另外兩個參量保持不變的情況是不會發(fā)生的。換句話說:若其中任意兩個參量確定之后,第三個參量一定有唯一確定的值。它們共同表征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的唯一確定的一個狀態(tài)。根據(jù)這一思想,我們假定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開始狀態(tài)時各狀態(tài)參量為(),經(jīng)過某變化過程,到末狀態(tài)時各狀態(tài)參量變?yōu)椋ǎ?,這中間的變化過程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現(xiàn)假設有兩種過程:

第一種:從()先等溫并使其體積變?yōu)?,壓強隨之變?yōu)椋酥虚g狀態(tài)為()再等容并使其溫度變?yōu)椋瑒t其壓強一定變?yōu)?,則末狀態(tài)()。

第二種:從()先等容并使其溫度變?yōu)椋瑒t壓強隨之變?yōu)?,此中間狀態(tài)為(),再等溫并使其體積變?yōu)?,則壓強也一定變?yōu)?,也到末狀態(tài)(),如投影片所示。

出示投影片(2):

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大組,根據(jù)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分別按兩種過程,自己推導理想氣體狀態(tài)過程。(即要求找出與間的等量關系。)

基本方法是:解聯(lián)立方程或消去中間狀態(tài)參量或均可得到:

這就是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它說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壓強、體積的乘積與熱力學溫度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

3.推導并驗證蓋·呂薩克定律

設問:(1)若上述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中,,方程形式變化成怎樣的形式?

答案:或

(2)本身說明氣體狀態(tài)變化有什么特點?

答案:說明等效地看作氣體做等壓變化。(即壓強保持不變的變化)

由此可得出結論:當壓強不變時,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

這個結論最初是法國科學家蓋·呂薩克在研究氣體膨脹的實驗中得到的,也叫蓋·呂薩克定律。它也屬于實驗定律。當今可以設計多種實驗方法來驗證這一結論。今天我們利用在驗證玻意耳定律中用過的氣體定律實驗器來驗證這一定律。

演示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此實驗保持壓強不變,只是利用改變燒杯中的水溫來確定三個溫度狀態(tài),這可從溫度計上讀出,再分別換算成熱力學溫度,再利用氣體實驗器上的刻度值作為達熱平衡時,被封閉氣體的體積值,分別為,填入下表:

出示投影幻燈片(3):

然后讓學生用計算器迅速算出、、,只要讀數(shù)精確,則這幾個值會近似相等,從而證明了蓋·呂薩克定律。

4.課堂練習

出示投影幻燈片(4),顯示例題(1):

教師引導學生按以下步驟解答此題:

(1)該題研究對象是什么?

答案:混入水銀氣壓計中的空氣。

(2)畫出該題兩個狀態(tài)的示意圖:

(3)分別寫出兩個狀態(tài)的狀態(tài)參量:

(s是管的橫截面積)。

(4)將數(shù)據(jù)代入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

解得

1.在任何溫度和任何壓強下都能嚴格遵循氣體實驗定律的氣體叫理想氣體。

2.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為:

3.蓋·呂薩克定律是指:一定質量的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條件下,它的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

1.“理想氣體”如同力學中的“質點”、“彈簧振子”一樣,是一種理想的物理模型,是一種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對“理想氣體”研究得出的規(guī)律在很大溫度范圍和壓強范圍內(nèi)都能適用于實際氣體,因此它是有很大實際意義的。

2.本節(jié)課設計的驗證蓋·呂薩克定律的實驗用的是溫州師院教學儀器廠制造的j2261型氣體定律實驗器;實驗中確定的三個溫度狀態(tài)應相對較穩(wěn)定(即變化不能太快)以便于被研究氣體與燒杯中的水能達穩(wěn)定的熱平衡狀態(tài),使讀數(shù)較為準確。建議選當時的室溫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即0℃或0℃附近的溫度為,保持沸騰狀態(tài)的溫度,即100℃或接近100℃為。這需要教師在課前作充分的準備,才能保證在課堂得出較理想的結論。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五

教科書第12~13頁,“回顧與”、“練習與應用”第1~4題。

1、通過回顧與,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一、回顧與

1、談話引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

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等式與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

(等式性質:)

(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

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匯報與展示,說說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

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指出:抓住基本關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

三、課堂

通過回顧與,大家共同復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方程》教案匯編九篇

親情方程式作文

九年級上冊化學方程式課件

提高學生化學方程式學習效率初探論文

對不確定系數(shù)化學方程式的探討論文

虛位移原理到拉格朗日方程-物理學畢業(yè)論文

《繁星》教案

《感恩》教案

《吆喝》教案

《孔乙己》教案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六

1、學會根據(jù)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來列方程解分數(shù)除法的文字題,能正確地解分數(shù)方程。

2、認識分數(shù)除法里商的大小規(guī)律和分數(shù)乘法里積的大小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地解分數(shù)方程,并

認識分數(shù)除法里商的大小規(guī)律和分數(shù)乘法里積的'大小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六、復習鋪墊

七、教學新課

八、鞏固練習

九、課堂小結

十、作業(yè)

1、口答列式

(1)24的是多少?

(2)的是多少?

問:為什么用乘法?

2、引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就根據(j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列成乘法算式的知識來學習解分數(shù)方程。

問:這道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能否用一個數(shù)量關系表示這句話的意思?

1、做練一練

指出:由于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要用乘法式子來表示,因此,按照題意就可以設這個數(shù)為x,列出方程來解答。

2、做練習八第13題

問:觀察前面兩列,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出:在乘法里,一個數(shù)乘的數(shù)小于1,積小于這一個數(shù);一個數(shù)乘的數(shù)大于1,積大于這一個數(shù)。在除法里,除數(shù)小于1,商大于被除數(shù);除數(shù)大于1,商小于被除數(shù)。

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

練習八11、12

板書:

一個數(shù)=

課后感受

本節(jié)課內(nèi)容較簡單,學生們對這一知識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基本上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做,自己討論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不錯.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七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2、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和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3、能有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現(xiàn)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方程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形成應用意識。

解簡單方程和用方程解決問題既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難點。

過渡語: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內(nèi)容,簡易方程。

(一)講述:怎樣實現(xiàn)這個目標呢?靠大家自學,怎樣自學呢?請齊讀自學指導。

(二)出示自學指導:認真看課本p5557的內(nèi)容,

重點看圖與文字,認真思考紅點部分的問題。

5分鐘后,比誰做的題正確率高。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一)過渡:下面自學開始,比誰自學后,能做對檢測題。

(二)看一看。

生認真看書,師巡視并督促每個學生認真自學。(要保證學生看夠5分鐘,學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學生看完,可以復看。)

(三)做一做。

1、過渡:同學們看完了嗎?看完的`同學請舉手?好,下面就來考考大家。要比誰做得又對又快,比誰字體端正,數(shù)位對齊,數(shù)字要寫的大些,數(shù)字間要有一定的間距(要劃出學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練習,請兩名(最差的同學)來上講臺板演,其余同學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要找出學生中的錯誤,并板書。

1、學生更正。

教師指導:發(fā)現(xiàn)錯了的請舉手!點名讓學生上臺更正。提示用紅色粉筆改,哪個數(shù)字錯了,先劃一下,再在旁邊改,不要擦去原來的。

2、討論。(議一議)

(1)第一題哪幾個錯了,錯在哪里,說出原因。

(2)第二題看圖列方程,看做得對不對,不對,說出錯因。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tǒng)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談話: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對什么印象最深?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八

(學生活動)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師點評:(1)配方法將方程兩邊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數(shù)應為12,12的一半應為14,因此,應加上(14)2,同時減去(14)2.(2)直接用公式求解.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口答下面各題.

(老師提問)(1)上面兩個方程中有沒有常數(shù)項?

(2)等式左邊的各項有沒有共同因式?

(學生先答,老師解答)上面兩個方程中都沒有常數(shù)項;左邊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兩個方程都可以寫成:

(1)x(2x+1)=0(2)3x(x+2)=0

因為兩個因式乘積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個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實現(xiàn)降次的?)

因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兩個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開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為兩個一次式的乘積等于0的形式,再使這兩個一次式分別等于0,從而實現(xiàn)降次,這種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解方程: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條件是什么?

解:略(方程一邊為0,另一邊可分解為兩個一次因式乘積.)

練習: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確的是()

c.(x+2)2+4x=0,∴x1=2,x2=-2

d.x2=x,兩邊同除以x,得x=1

教材第14頁練習1,2.

本節(jié)課要掌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應用.

(2)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邊為兩個一次因式相乘,另一邊為0,再分別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教材第17頁習題6,8,10,11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十九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2~13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1、談話引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

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等式與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

(等式性質:)

(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小結。

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匯報與展示,說說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

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指出:抓住基本關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

三、課堂總結

通過回顧與整理,大家共同復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解簡單的方程教案篇二十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應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決一些簡單題目.

1.通過設置問題,建立數(shù)學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給一元二次方程下定義.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關概念.

3.解決一些概念性的題目.

4.通過生活學習數(shù)學,并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1.重點: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概念并用這些概念解決問題.

2.難點關鍵:通過提出問題,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shù)學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遷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學生活動:列方程.

如果假設門的高為x尺,那么,這個門的寬為_______尺,根據(jù)題意,得________.

整理、化簡,得:__________.

問題(2)如圖,如果,那么點c叫做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

如果假設ab=1,ac=x,那么bc=________,根據(jù)題意,得: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_.

如果假設剪后的正方形邊長為x,那么原來長方形長是________,寬是_____,根據(jù)題意,得: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

老師點評并分析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shù)學模型,并整理.

學生活動:請口答下面問題.

(1)上面三個方程整理后含有幾個未知數(shù)?

(2)按照整式中的多項式的規(guī)定,它們最高次數(shù)是幾次?

(3)有等號嗎?或與以前多項式一樣只有式子?

老師點評:(1)都只含一個未知數(shù)x;(2)它們的最高次數(shù)都是2次的;(3)都有等號,是方程.

因此,像這樣的方程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一元),并且未知數(shù)的最高次數(shù)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個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經(jīng)過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這種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經(jīng)過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項,a是二次項系數(shù);bx是一次項,b是一次項系數(shù);c是常數(shù)項.

例1.將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寫出其中的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及常數(shù)項.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方程(8-2x)(5-2x)=18必須運用整式運算進行整理,包括去括號、移項等.

解:去括號,得:

移項,得:4x2-26x+22=0

其中二次項系數(shù)為4,一次項系數(shù)為-26,常數(shù)項為22.

例2.(學生活動:請二至三位同學上臺演練)將方程(x+1)2+(x-2)(x+2)=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寫出其中的二次項、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一次項系數(shù);常數(shù)項.

分析:通過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把(x+1)2+(x-2)(x+2)=1化成ax2+bx+c=0(a0)的形式.

解:去括號,得:x2+2x+1+x2-4=1

移項,合并得:2x2+2x-4=0

其中:二次項2x2,二次項系數(shù)2;一次項2x,一次項系數(shù)2;常數(shù)項-4.

教材p32練習1、2

例3.求證:關于x的方程(m2-8m+17)x2+2mx+1=0,不論m取何值,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要證明不論m取何值,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證明m2-8m+170即可.

證明:m2-8m+17=(m-4)2+1

∵(m-4)20

(m-4)2+10,即(m-4)2+10

不論m取何值,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本節(jié)課要掌握: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二次項、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一次項系數(shù),常數(shù)項的概念及其它們的運用.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522296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