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教案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的藍圖,使教學更加有條理和有效。教案中的評估環(huán)節(jié)要科學準確,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你正在為編寫教案而犯愁,不妨參考一下以下的范文。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一
選材自繪本《你好》,該繪本是朋友見面互相問好的過程,其中的角色是四個小動物,情節(jié)簡單,突出了交往這一社會性主題,而小班年齡段的幼兒正處在社會性發(fā)展技能習得與迅速成長的時期,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交往和互動是一項非常必要的技能,因此該教材非常適合小班年齡段的幼兒。
1、鼓勵幼兒觀察畫面,愿意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畫面內(nèi)容,在情境中說“你好”。
2、嘗試用不同的肢體動作和朋友打招呼,感受交往的快樂。
多媒體課件。
利用多媒體逐個出示小河馬、小老鼠、小豬、小鱷魚形象,你認識誰呀?并向新朋友問好。
1、小豬來問好。
有一天,小河馬在公園里玩,它在玩什么呀?
播放聲音“你好!”你們聽到了什么?是誰在說“你好”呀?
出現(xiàn)小豬,兩個好朋友玩什么呀?心情怎么樣?
2、小老鼠來問好。
播放聲音“你好”,又有朋友來了!是誰呢?猜猜看。
出示“小老鼠”:是我呀,我們一起玩吧!
現(xiàn)在有幾個朋友了?數(shù)一數(shù)。三個好朋友會在一起玩什么呢?
3、小鱷魚來問好。
播放聲音“你好”。這個聲音聽起來怎么樣呢?
原來是誰呀?他是怎么和朋友說“你好”的?朋友們喜歡嗎?
沒朋友和小鱷魚一起玩,它怎么了?心情怎么樣?怎么樣才能讓朋友們愿意和它一起玩呢?
最后小鱷魚是怎么問好的.呢?
4、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鞏固故事內(nèi)容。
1、“你們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是怎么問好的呢?”
2、播放歌曲《你好》,引導幼兒互相問好。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二
一、設計意圖:
兒童是想象的天才。他們的率真、大膽、獨特,是大人難以企及的。在兒童的小腦袋瓜里,什么樣的事情都可能發(fā)生……但是,兒童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想象中,他們最終要回歸也必須要回歸現(xiàn)實生活。所以,我們大人應該做的就是:在兒童的想象與現(xiàn)實之間架起一座化滑梯,幫助他們從想象的云端順利而愉快地回到現(xiàn)實的地面,逐步地培養(yǎng)起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共處的能力。這個故事用對比的手法孩子們:想象世界是奇妙迷人的,而現(xiàn)實世界也是溫馨甜蜜的。正是這兩者的相輔相成,才建構(gòu)起他們豐富多彩的童年。
同時,這本書也將引領(lǐng)我們走近小學,它是我們下一個主題活動《啊哈!小學》的報幕員,孩子們將帶著很多問題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小學和幼兒園的異同。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將想象和現(xiàn)實進行對比。
2、嘗試根據(jù)某一小主題進行大膽、夸張地想象。
3、愉快地閱讀圖畫書,感受蘊涵其中的夸張和幽默。
三、活動準備:
圖畫書人手一本;投影儀
四、活動過程:
1、激發(fā)閱讀興趣
――出示圖書,展示封面。
――今天趙老師又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新書,請小朋友觀察一下封面,猜一猜這本書講的.是什么。
――幼兒討論大膽猜測。
2、閱讀圖書,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閱讀
――這本書的名字是《啊哈!幼兒園》,到底講什么呢?請小朋友一邊看電視一邊聽老師講。
――教師閱讀,幼兒觀察圖畫,了解故事內(nèi)容。
――幼兒質(zhì)疑,師幼共同分析。
(2)幼兒自由閱讀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書中,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本小圖書輕輕地翻閱。
――提醒一些閱讀規(guī)則,傾聽并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3)師幼共同討論
――故事中的小男孩想象了哪些奇妙的東西?哪些有趣的事情?
――小男孩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通過充分的討論,了解想象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異。
3、嘗試想象創(chuàng)編
――你也來想象一下,你會怎么上幼兒園,怎么起床,怎么吃飯?或者上課、游戲時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還會交哪些特別的朋友呢?自己想,自己編。
――可以拿著畫紙去畫下來,或者繼續(xù)講給好朋友聽!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三
1、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種食物身體變形的故事情節(jié)。
2、運用適當?shù)脑~匯描述物體的顏色與形狀,樂意表達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并通過操作初步趣味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大圖書、幼兒操作材料若干。
學習用恰當?shù)脑~匯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
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一、出示繪本封面,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有趣的圖書,我們一起 來看看吧。(出示繪本封面,引導幼兒觀察封面)
師:看,封面上是誰?小蛇的身體什么形狀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呢?(引導幼兒用適合的詞來形容小蛇,并大膽嘗試模仿小蛇走路的樣子)
師:好的,小朋友站起來,我們來學學小蛇是怎么走路的。(播放音樂,教師帶領(lǐng)幼兒學小蛇“扭來扭去”走路的樣子)
師:扭啊扭,扭啊扭,小蛇們走累了就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吧!(幼兒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師:“咕嚕?!ぁぁ?咕嚕?!ぁぁぁ笆裁绰曇??從哪里發(fā)出來的呢?(肚子)咦,肚子怎么回想起來呢?(鼓勵幼兒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師:小蛇的肚子好餓好餓啊,(出示樹林圖片)瞧,好餓的小蛇來到了哪里?這是什么地方呀?好餓的小蛇來這里做什么呢?(找吃的東西,提醒幼兒把話講述完整) 師:猜猜看,好餓的小蛇會找什么東西吃呢?(幼兒自由猜測)
二、教師逐頁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進行初步的想象
師:(出示香蕉)好餓的小蛇在樹林里扭來扭去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香蕉呢?(彎彎的、黃黃······)
師:你猜猜,好餓的小蛇看見彎彎的、黃黃的香蕉后,會怎么做呢?(幼兒自由想象)
小結(jié):好餓小蛇吃了黃黃的(彎彎的)香蕉,身體變成彎彎的。(請個別幼兒用完整的話講述圖片內(nèi)容)
師:小蛇吃了黃黃的、彎彎的香蕉后,肚子還是覺得空空的,它又去找吃的東西了,這次他找到了什么?這是怎么樣的蛋糕?小蛇會怎么做?(請個別幼兒自由講述,學習小蛇“啊嗚”一口吃進蛋糕,“咕嘟”一口吞下蛋糕,滑稽的動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小結(jié):好餓的小蛇吃了彩色的(或三角形的)蛋糕,身體變成三角形的。
三、完整講述故事,體會故事的幽默、有趣。 師:好餓的小蛇是怎么走路的?
四、延伸活動(在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chǔ)上通過操作,拓寬幼兒的想象空間)
師:哇,好餓的小蛇吃了好多好多的東西,它舔了舔嘴巴“哇,真好吃!”
師:“咕嚕?!ぁぁす緡!ぁぁぁ倍亲佑珠_始響了,它還沒有吃飽,這次好餓的小蛇會找什么東西吃呢?(出示圓肚子的小蛇)小蛇吃了什么東西,身體變成圓圓的了?)幼兒自由表述)
師:小蛇究竟吃了什么呢?(圓圓的蘋果、西紅柿、紫色的葡萄······)
師: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許多圓圓的東西,你覺得好餓的小蛇吃了什么,你就把它貼到小蛇的肚子上。但老師有個要求,你貼好了以后,請你看著貼好的圖用完整的話說一說,可以嗎?(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輔導,并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圖片)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四
1.理解感知大和小的含義,并運用不同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大小。
2.利用肢體語言感知表現(xiàn)“大”、“小”,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3.活動準備:繪本大書、ppt課件、“大大的和小小的我”的作品圖片、四種不同大小的呼啦圈、生活中的.物品和小寶藏箱若干、大樹、房子、草地。
1.播放“大大的和小小的我”的作品圖片,以談話的形式引入《大大的,小小的》的故事。
教師:你們還記得這是什么?看見這幅作品,你會想到哪個故事?
2.翻閱大繪本,教師和幼兒共同講述故事。
邊看繪本邊講述,引導幼兒回憶和說一說故事中寶寶和寶寶的物品。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回憶爸爸和寶寶的物品都有哪些,感知故事中物品的大小概念,為接下來的情景游戲做鋪墊。)
1.郊游情景導入,幼兒在電子白板上操作感知故事中那些大大的物品是爸爸的,那些小小的物品是寶寶的。
在建立已知繪本內(nèi)容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給爸爸和寶寶穿衣服》的游戲,讓幼兒觀察、尋找ppt中大大的和小小的物品給爸爸和寶寶匹配。教師引導幼兒用相應的語言進行描述表達。
教師:爸爸和寶寶要去郊游,他們找不到自己的東西了,請小朋友幫忙,大大的什么東西是爸爸的,小小的什么東西是寶寶的。
2.引導幼兒想想和說說生活中郊游需要的物品,幼兒再次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操作感知同類物體大小的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理解繪本中物品的大小,建立經(jīng)驗后遷移到生活中的物品,再次操作感知同類物體大小的概念。)
1.游戲《吹泡泡》,利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感受大圈和小圈。
玩法:郊游前,爸爸和寶寶邀請請幼兒聽“吹泡泡”的音樂一起玩“變大變小”的游戲,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xiàn)“大、小”,圍大圓圈、縮成小圓圈,并同時會說出“大泡泡、小泡泡”。
2.郊游路上,玩《過小河》游戲比較同類物體的不同大小。
利用2組不同大小的的呼啦圈代替小河中的大小石頭。
玩法:每次過石頭前,幼兒要先觀察區(qū)分大石頭和小石頭。音樂起幼兒出發(fā),音樂停時聽教師口令迅速站到相應的圈內(nèi)。(如:音樂停,教師說:大石頭,幼兒就迅速站到大圈里。小石頭,就站到小圈中。)
根據(jù)幼兒的掌握情況,再換另一組大小不同的呼啦圈。游戲繼續(xù)。
(設計意圖:在情境中,讓幼兒邊聽指令邊親身體驗、感受同類物體相對比較的大小。)
1.在郊游場景中,幼兒到大樹、草地等場地中去尋找2個大小的物體。
玩法:每名幼兒分別找一個大寶藏和一個小寶臧裝到自己的寶箱里。
2.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尋找到的大小寶藏。
(設計意圖:通過尋找生活中不同的物體,進行2個相對比較能區(qū)分出物體的大與小。)
今天郊游找到了這么多大大小小的物品,回到家里,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那些東西是大大的,哪些東西是小的。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五
在一次“我是冠軍”的比賽中,幼兒們興趣很濃,人人都想爭當小冠軍,普遍存在好勝心理,我覺得有必要讓幼兒意識到友誼重于比賽,朋友可貴的重要性。一次整理圖書時,剛好看到了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該故事是讓幼兒理解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道理,遇到同伴有危險時要及時幫忙,該主題符合幼兒的階段發(fā)展特點,這個活動對幼兒來說有直接,典型的教育作用,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述的能力。本次活動就由此而產(chǎn)生了。
1、在活動中,幼兒能豐富詞匯和短句:“唯一的,真正的,永遠的冠軍,堅持不懈”,了解冠軍的真正含義。
2、閱讀繪本畫面,猜測并理解故事情節(jié),并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大膽地表述。
3、感受角色,天鵝和鴨子的心理變化;理解在比賽中,友誼重于冠軍的道理,知道朋友的可貴。
1、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2、ppt
3、背景音樂
4、幼兒的階段發(fā)展和生活經(jīng)驗
一、通過談話,激起幼兒表達情感的興趣
1、教師: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的朋友做什么?有什么感覺?
2、教師開始講故事的開頭,引出課題。
二、分段講述故事
(一)看ppt繪本,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天鵝和鴨子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們倆吵架了)
教師:圖片中是誰呀?你們怎么區(qū)別他們呢?天鵝和鴨子為什么吵架呀?
(二)看ppt繪本,講述故事第二部分
1、(第一次天鵝和鴨子比賽游泳,結(jié)果鴨子贏了)
教師:兩個好朋友比賽了什么?誰贏了?天鵝,鴨子他們心里會怎么想?
(第二次天鵝和鴨子比賽飛高,結(jié)果天鵝贏了)
教師:誰飛得高?誰贏了?
2、引導幼兒思考:兩次比賽是否公平?你能想出什么辦法讓天鵝和鴨子分出勝負?
(三)看ppt繪本,講述故事第三部分
(天鵝和鴨子想通過木頭人的游戲分出勝負,比賽中,有許多的小動物前來搗亂,可是為了得到冠軍天鵝和鴨子都沒有動)
(四)組織幼兒玩木頭人的游戲
1、讓幼兒演故事,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
2、介紹游戲規(guī)則。
引導幼兒換位思考,體驗當木頭人的感受,堅持不懈。
(五)看ppt繪本,講述故事第四部分
1、(狐貍來了,把天鵝和鴨子抓回洞里準備煮了吃,狐貍先煮天鵝,天鵝想當冠軍還是一動不動,鴨子看到天鵝有危險就跑過去救了天鵝,狐貍最后逃走了)
2、相互討論使幼兒情感提升,學會交流分享。讓幼兒為故事取名字提高幼兒歸納總結(jié)能力。
(六)教師小結(jié):論比賽天鵝是冠軍,遇到那么危險的時候一動也不動,堅持到底;論勇敢鴨子是冠軍,所以天鵝贏得了比賽的冠軍,鴨子贏得了朋友的冠軍,這個故事還沒有名字呢,小朋友們?yōu)檫@個故事取個名字吧。其實名字就在封面,名字叫《一根羽毛也不能去動》,如果喜歡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在圖書角分享這本書。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這個繪本故事,展現(xiàn)這時候的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以自我為中心,如果達不到自己渴望的目標很容易陷入失落,通過故事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什么樣的成功猜算的上是真正的冠軍,在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友誼。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六
1.能認真觀察圖片,大膽想象、講述人們抓鯨魚前后的心理和語言,感受繪本的趣味性。
2.在聽聽、說說、賽賽中知道漁夫們沒有找到鯨魚的原因,懂得做事要先思考、再行動。
課件、萬花筒、活動書等。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封面)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張圖片,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2.幼兒講述觀察到的封面圖片。
二、欣賞繪本
1.教師講述1—9頁。
(1)師講述:一只候鳥慢慢飛過來……誰知道鯨魚是什么?
(2)談話:你知道鯨魚是什么?
(3)師繼續(xù)講述:不過有一位老先生知道……
(5)幼兒猜測講述。
2.幼兒觀察10—11頁。重點
(1)師:漁夫們?nèi)ジ墒裁??你怎么知道的?他們是怎樣來到碼頭、來到漁船上的?
(2)幼兒觀察、講述。
(4)幼兒觀察、同伴討論、自由回答。
3.教師講述12——21
(1)師講述:大家開始尋找鯨魚了,可是找了很久很久……
(2)師問:鯨魚抓到了嗎?他們是怎樣尋找鯨魚的?第一次他們是?
(3)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圖譜。(到處找、跳進水里、輪流看守)
4.幼兒觀察22——23
(1)師:這時候,人們又在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2)幼兒自由回答。
(4)幼兒辯論賽。
(5)師小結(jié):候鳥到底有沒有說謊呢?
5.幼兒自主閱讀
(1)幼兒自主閱讀,尋找答案(每組一本,師引導幼兒遵守規(guī)則、友好閱讀。)
(2)幼兒說說,小鳥有沒有說謊,為什么?
(3)教師總結(jié):原來小鳥并沒有說謊,小鳥飛在空中,它看到的湖就像一條鯨魚。
6.完整欣賞。
三、延伸拓展
1.師:故事結(jié)束了,可是我有一個問題,漁夫們?yōu)槭裁礇]有找到鯨魚?
2.幼兒自由回答(沒有從高空看、不去像小女孩一樣問)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七
1、在看看、講講中了解故事內(nèi)容。
2、根據(jù)圖片提示,猜測故事情節(jié)并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述。
3、幼兒懂得節(jié)約是種傳統(tǒng)美德。
繪本ppt。
一、出示“怕浪費婆婆”圖片,與幼兒討論什么是“浪費”?
1、師:是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客人,她是誰?。磕阍趺粗浪俏焕掀牌?,(帶幼兒觀察老婆婆臉上的皺紋、老花眼鏡、手拿拐杖等細節(jié))這位老婆婆叫“怕浪費婆婆”。
2、師:你們知道什么叫“浪費”嗎?(教師:“浪費”就是不珍惜、不愛惜東西)
二、出示浪費現(xiàn)象的圖片1、2、3,幼兒猜測“怕浪費婆婆”看到會怎么做?
三、出示繪本,帶領(lǐng)幼兒閱讀書的前半部分。
師:這里有一本好看的書就講了“怕浪費婆婆”的故事,我們一一看吧。
1、第一個故事:
師:晚上豆豆吃完晚飯,瞧他的臉上、桌子上、碗里到處是米飯,怕浪費婆婆看了真心疼。
(2)怕浪費婆婆在干嘛呢?她為什么要吃碗里的米飯?
師:“太浪費了,太浪費了”怕浪費婆婆看著碗里的剩飯一邊說一邊端起碗咯吱咯吱、咕嘟咕嘟、唏哩呼嚕吃了起來。
(3)瞧,怕浪費婆婆伸出長長的舌頭在干嗎?她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咦,這兒還有不少,太浪費了,太浪費了。說著怕浪費婆婆伸出她那長長的舌頭去吧唧吧唧的舔去了豆豆臉上的飯粒。
2、第二個故事:
師:豆豆正在刷牙,水池里的水嘩啦啦的流著,怕浪費婆婆急忙伸出長長的手臂,一邊關(guān)上水龍頭一邊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2)你們瞧怕浪費婆婆的表情……(很生氣)她為什么會生氣呢?
師:怕浪費婆婆很生氣的說:一杯水漱口還不夠嗎?還要開著水龍頭,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3)豆豆很傷心的蹲在了地上哭了起來,怕浪費婆婆會說什么呢?
師:怕浪費婆婆和藹可親的對他說:哎呦呦,淚水白白流掉,也太浪費了。
3、第三個故事:
(1)豆豆在扔什么?你們看到“怕浪費婆婆”的樣子了嗎,她皺著眉頭在想什么呢?
師:豆豆折完紙把它揉成一團扔的到處都是,怕浪費婆婆皺著眉頭搖搖頭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2)你猜到了怕浪費婆婆在什么了嗎?
師:怕浪費婆婆把一張張紙團展開,喀嚓喀嚓的剪、吧嗒吧嗒的貼,不一會兒一個怪獸紙偶就做成了,豆豆看了可開心啦!
4、:現(xiàn)在你知道“怕浪費婆婆”是怎樣處理這些浪費現(xiàn)象的嗎?誰來說說看?
四、出示另外兩張浪費的圖片,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圖片。
1、師:鉛筆頭太短了,不要了,豆豆把鉛筆頭扔的到處都是,怕浪費婆婆噘著嘴巴嘆息道:太浪費了,太浪費了!一邊說,一邊蹲下來把綠色、紅色、橙色、黃色、青色、藍色、紫色的筆頭撿起來,綁在了一起,變成了……(彩虹鉛筆),豆豆在旁一直喊道,我也要用彩虹鉛筆畫一道漂亮的彩虹。
2、師:豆豆最喜歡吃橘子了,他把吃完的橘子皮隨手扔進了垃圾桶,怕浪費婆婆看到了連忙伸出長長的手臂,撿起橘子皮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橘子皮曬干后,放進浴缸里,泡澡可舒服啦。
3、提問:“怕浪費婆婆”看到了這些現(xiàn)象后(手指圖片)她又是怎么做的?出示另外“節(jié)約”圖片。
五、出示最后一張“開燈”圖片,幼兒猜測“怕浪費婆婆”會怎么做。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八
小班年齡段的幼兒思維處于迅速發(fā)展的優(yōu)勢,孩子好問、樂問的現(xiàn)象日益明顯,以"為什么"為核心。我抓住幼兒喜歡聽故事、語言表達能力欠缺、樂學好問的特點,設計了語言活動《為什么我不能》,讓幼兒的在愉快的傾聽過程中,敢說、想說、愿意說,培養(yǎng)幼兒自信的品質(zhì)。
語言活動
為什么我不能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用"我為什么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2、能夠安靜地、愉快的傾聽故事。
1、經(jīng)驗準備:認知動物的生活習性;
2、物質(zhì)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森林動物圖;
3、空間準備:二十五個小椅子呈半圓形擺放。
1、情境"森林里的小動物",導入主題;"看看今天森林里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七嘴八舌的在爭論,我們來聽聽它們都在說什么呢!"
2、觀看課件,傾聽觀察,初步感受故事內(nèi)容;順序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頁面中角色、場景、行為動作,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提問:"畫面上是誰?發(fā)生了什么?"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故事教師有表情地表達頁面上的內(nèi)容,吸引幼兒認真傾,聽啟發(fā)幼兒思考,嘗試理解小動物的情緒、困惑。提問:"xx看見xx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引導幼兒學習句式:"為什么我不能……"
4、角色扮演,在教師引導下嘗試復述"為什么我不能……"
1、開展以自己價值為核心的社會活動《能干的我》,讓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自我的價值,肯定自己的長處。
2、在主題展板上制作一個智慧樹,讓幼兒家長將幼兒的困惑寫在便簽上,并將便簽貼于智慧樹上,教師收集信息與幼兒進行討論。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九
1、能細致觀察圖畫,借助圖畫豐富想象力,享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學習使用繪本中的語言復述故事,激發(fā)閱讀繪本的興趣。
3、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溫情,體驗家的幸福。
多媒體課件。
一、談話導入,閱讀封面
1、欣賞樂曲:《搖籃曲》。
2、談話:每天晚上臨睡前,你和爸爸媽媽會做些什么?
3、揭題:今天,老師就要給你們講一個小熊睡覺前的故事。
二、讀封面和扉頁
1、出示封面,提問:誰來讀讀書名?認讀、理解“吻”,齊讀書名。
4、從扉頁,你又猜出了什么呢?(小熊要睡覺了,爸爸在給他換睡衣)小熊有什么表現(xiàn)?(乖乖的)平時爸爸媽媽讓你睡覺,你又是怎么做的呢?(……)小熊真會乖乖地去睡覺嗎?讓我們一起打開書本來看一看吧!
(三)師生共讀故事,想象體會故事
圖1:指導看圖——老師有感情地講故事。
仔細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呢?(原來小熊和我一樣,也會耍賴?。。?/p>
圖2、圖3:老師繼續(xù)讀故事。
圖4、圖5:小熊為什么不愿意吻爸爸呢?他是怎么說的啊?
圖6、圖7(長頸鹿):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與孩子們進行角色對話)想一想,什么時候你也會像熊寶寶那樣對爸爸媽媽說“才不要呢!”
圖8、圖9(考拉):
圖10、圖11(鱷魚):
圖12、圖13(蝙蝠):根據(jù)圖畫設問,與孩子進行角色對話
圖14、圖15(老虎):
圖16、圖17(小猴):
圖18、圖19(老鼠):
圖20、圖21:熊寶寶要為爸爸做一件什么事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四、拓展延伸
討論交流:
1、介紹爸爸的本領(lǐng)。提問:你的爸爸有哪些本領(lǐng)?你覺得爸爸什么時候本領(lǐng)最大?
2、說說愛爸爸的理由:你愛爸爸嗎?為什么?
3、想想看,今天回家以后,你能為爸爸做點什么?讓你的爸爸露出笑臉?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十
1、 通過傾聽,發(fā)現(xiàn)人體會發(fā)出各種聲音,初步了解發(fā)出這些聲音的原因,并能用簡單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 以聲音為線索,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理解繪本內(nèi)容,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 嘗試模仿各種聲音,體會與同伴一起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嗝!哈啾!噗!》繪本書15本。
重點:發(fā)現(xiàn)人體會發(fā)出各種聲音,初步了解發(fā)出這些聲音的原因,并能用簡單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難點:以聲音為線索,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理解繪本內(nèi)容,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游戲?qū)?“猜聲音”(目標1)
1、請幼兒聽各種動物的聲音
提問:你能猜出這都是哪些小動物的聲音嗎?
2、探索身體會發(fā)出哪些聲音
師:“除了小動物可以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們的身體也可以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哦!”
二 、 通過觀看ppt,進行重要頁面的導讀(目標1、2)
1、觀察前環(huán)襯,引入重點頁面的導讀。
師:“小魔女瑪麗和幾個小伙伴玩游戲的時候身體也發(fā)出了聲音我們一起去看看吧?!?/p>
觀察前環(huán)襯,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猜猜他們玩的什么游戲?”(捉迷藏)
2、和幼兒一起觀察重點頁,引導幼兒大膽猜想講述。
三、幼兒自主閱讀(目標1、2)
師:“剛才那些小朋友都藏在這本書里,現(xiàn)在請大家再去找一找,書里還藏了哪些小朋友?他們會不小心發(fā)出什么聲音?”(提醒兩人合作看一本書)
1、幼兒分享閱讀,教師巡回與幼兒交流。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師幼共讀(目標2)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故事吧?!?/p>
1、認識封面、封底。介紹作者、出版社。
2、兩人一本書,師幼共讀。
五、以身體打擊樂做結(jié)束(目標3)
1、簡單回顧身體能發(fā)出的各種聲音.
2、以“怪怪音樂會”結(jié)束。
師:“讓我們的身體一起來唱歌吧!”
游戲“找聲音”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媽媽對自己的關(guān)愛。
2、能夠大膽表達對媽媽的愛。
3、初步體驗有媽媽關(guān)愛的幸福,懂得對媽媽的感恩之情。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幼兒:有親子閱讀的初步經(jīng)驗。
家長:能基本熟悉繪本內(nèi)容,并能幫助孩子理解繪本故事。
2、材料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繪本《你媽媽想你啦》;ppt課件;噴嚏聲和“小動物的話”錄音。
活動過程:
一、播放錄音,激發(fā)興趣
1、師(播放噴嚏聲):聽,這是什么聲音?
2、師:你們有沒有打過噴嚏?打噴嚏時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師:今天呀,我們也要來讀一本跟打噴嚏有關(guān)的故事。
二、分段閱讀,理解內(nèi)容
(一)教師引導幼兒閱讀,了解繪本前半部分的故事情節(jié),并進行相應的情景表演。
1、師:這里有只小老鼠,它也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你們看,小老鼠打的噴嚏有多大呀?(把樹葉和小螞蟻都飛起來啦!)
2、師:小老鼠打完噴嚏后誰來了?
3、師:猜猜小兔子會小老鼠說什么呢?(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
4、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兔子到底說了什么。(播放錄音“小兔子的話”)
5、師幼一起學說小兔子的話“你媽媽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師:小兔子說了什么呀?那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6、師:小兔子怎么了?你們看,小兔子打的噴嚏有多大呀?(把蒲公英的種子都吹飛啦!)
7、師:小兔子打完噴嚏,這次是誰來了?
8、師:猜猜小刺猬又會對小兔子說什么呢?(鼓勵幼兒說出“小刺猬的話”,再播放錄音“小刺猬的話”)
9、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演一演,好嗎?老師來扮演小兔子,請幼兒分別扮演小兔子和小刺猬)
(二)親子閱讀繪本后半部分,并進行相應的情景表演
1、師:接下來小刺猬又怎么啦?接下來,請你和媽媽一起閱讀下去,讀完了呀,也試著和媽媽來說一說、演一演。(引導家長在親子閱讀中鼓勵孩子說出“小動物的話”,讓孩子感受媽媽對他或她的愛。)
2、請幾對親子上前表演。
3、師:接下來小布熊也怎么啦?又是誰跑來了?她說了些什么?你和媽媽繼續(xù)翻讀下去,再來說一說、演一演。
4、請兩對親子先后表演小布熊和小女孩的情景。
5、師:剛剛小布熊為什么會哭呢?
6、幼:因為他沒有媽媽。(播放錄音“小布熊的話”)
7、師:小女孩跟他說了些什么?
三、結(jié)束閱讀,引發(fā)情感
2、師:你打噴嚏時會想到媽媽在想你嗎?(幼兒自由表達)
四、活動延伸
師:
1、平時你是怎么想媽媽的?一起來說一說。
2、那跟自己的媽媽去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去對媽媽表示你的感謝。再大聲地對媽媽說一句“我愛你”,去吧!
3、。孩子們,回家后呀,我們再一起為媽媽做一件事情來感謝媽媽!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捶背、倒水、洗腳……)那我們一定要行動起來哦!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十二
1、感知繪本《勇敢的克蘭西》,發(fā)現(xiàn)其中牛的各種顏色和動作,體驗繪本色彩簡約、情趣生動的美。
2、嘗試用撕貼的方法,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牛的動作。
3、體驗創(chuàng)意撕貼帶來的愉悅感。
黑、白、紅色紙,綠色背景紙,膠水
小結(jié):這個繪本故事叫《勇敢的克蘭西》,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教師講述故事。
二、學習各種摔跤姿勢師:克蘭西學了哪些姿勢?你們會來學一下嗎?找一個好朋友,找一塊空地學一學。
聽音樂學習克蘭西的姿勢。
小結(jié):學的真不錯,和克蘭西一模一樣呢。
師:你覺得克蘭西學了這些姿勢能在摔跤大賽中獲勝嗎?
三、創(chuàng)編姿勢師:你有沒有更好的摔跤姿勢能讓克蘭西獲得絕對的勝利呢?
想一想,兩個人一組,找個空地,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創(chuàng)編姿勢。
小結(jié):真不錯,我相信克蘭西用了你們的姿勢肯定能勝利。
四、教師示范撕貼師:今天,我也想教給克蘭西一個姿勢,你們看一下,我是怎么教的。
教師示范撕貼克蘭西姿勢的方法。
師:你們會用和我一樣的方法教克蘭西姿勢嗎 ?
師:相信你們現(xiàn)在肯定迫不及待想把你們獨特的姿勢教給克蘭西了吧?
我要先提幾個要求:
兩個小朋友一組,分工合作。
撕貼之前要商量,你們教給克蘭西的是什么動作?
撕完的紙要放回籃子里。
師:開始把你們的姿勢教給克蘭西吧,讓它能在這一次的摔跤比賽中大獲全勝。
五、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幼兒聽音樂指導,教師適時指導。
六、作品展示師:誰來說說,你們一組的姿勢厲害在哪里?
小結(jié):我覺得你們的姿勢都很厲害。那么克蘭西到底有沒有贏得勝利呢?
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教師繼續(xù)講述至故事結(jié)束。
師:克蘭西贏得勝利了嗎?
師:那讓我們和快樂的牛兒們一起聽音樂跳個舞吧!
聽音樂舞蹈出場。
整個活動是把一個撕貼的技能融合在繪本中間,孩子們根據(jù)了解、傾聽繪本故事,學習中間的摔跤動作,衍生為創(chuàng)編摔跤動作,繼而撕貼摔跤動作,因為教師讓孩子們學一學牛的動作,編一編自己的動作,使得孩子們動靜交替,在一種比較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繪本和撕貼技能。
活動結(jié)尾處,由于教師擔心時間關(guān)系,給孩子們評價的時間過少,顯得比較倉促,有待改進。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十三
1、理解故事。
2、學會感恩,懂得表達對父母的愛。
《給爸爸的吻》繪本ppt、熊圖片。
一、談話引入。
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的爸爸是怎樣的?小朋友是怎樣對爸爸表達愛的?
二、講述故事《給爸爸的吻》。
1、學前過渡:教師展示熊圖片。
師: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動物?(——)你們喜歡熊嗎?
師: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來聽一聽有關(guān)兩只熊的故事。
(鋪墊:小朋友認真聽,聽聽都出現(xiàn)了哪些動物)
2、分頁展示圖片請幼兒觀看,教師講述故事。
3、教師提問:
(1)這故事講的是什么呢?這兩只熊是誰和誰呀?
(2)小熊睡覺時爸爸想要一個吻,小熊有沒有答應?
(3)爸爸提到了哪些小動物給自己爸爸的吻?這些吻分別都是怎樣的?
(4)最后小熊有沒有吻自己的爸爸?
(5)聽完這故事后有什么體會呢?
三、爸爸的愛。
1、討論:
請幼兒分別說一說,生活中爸爸是怎樣對自己表達愛的,自己又是怎樣對爸爸表達愛的。
2、引導、鼓勵幼兒用語言和行動對自己的爸爸表達愛。
教師:除了人會愛以外,今天我們還了解到了動物之間的愛,是熊爸爸與小熊之間濃濃的父子之愛。無論我們在哪,其實我們一直都有爸爸和媽媽的愛保護著我們。這愛,在他們的目光中,談話里,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心里。如果小朋友們也愛爸爸媽媽,那么今天老師布置一個作業(yè),那就是回家后給爸爸媽媽一個吻,好不好。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十四
1.細致觀察畫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jié)及角色的心理活動。
2.能大膽表達,增強閱讀興趣。
一、觀察封面,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1.師:今天周老師帶來了一本繪本圖書,在這本繪本圖書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師:老爺爺、老奶奶在干嘛?為什么抬頭?表情是什么樣?
3.師: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讓爺爺奶奶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二、幼兒翻閱圖書,觀察圖片,了解故事。
1.出示圖片。師:看有個什么動物呀?驢長的怎么樣?除了驢還有誰?
2.師講述故事第一段:從前有座驢背山,山腰間住著個王老漢,王老漢家養(yǎng)了一頭大胖驢。
3.出示圖片。師:這時,誰來了。還有誰?他會是誰呢?為什么是小偷?(瞧那賊溜溜的眼睛像什么人???)
4.出示圖片。師:老虎和小偷看到了這么肥的的驢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幼兒講述,師貼圖。)
5.出示圖片。師:晚上。他們來了。老虎怎么來?(偷偷摸摸,趴著來的。)小偷怎么來?眼睛為什么向后看?(東張西望)為社么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動作。)
6.出示圖片:老虎在干什么?(墻破了,挖墻角)小偷在干什么?(屋頂上,扒開屋頂)
8.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嗎?從哪里看出來的。(什么情況下才抓這頭啊?。┬⊥的??師講述老虎和小偷的心里活動。
9.出示圖片。小偷掉那里?從哪里看出來?他們倆嚇的邊跑邊喊:“哎呀,是漏啊?!彼麄冋J為漏是什么?(旋風石頭)
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還想著大胖驢,一回頭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認為誰是漏,小偷認為誰是漏。遇到后她們心里怎么樣。
三、幼兒閱讀,找出故事的結(jié)局。
1.師:故事還沒有完,大胖驢被吃掉、偷走了嗎?這漏到底是什么呢?請孩子們自己翻閱,找到答案。
2.幼兒自由翻閱。注意閱讀姿勢,留意頁碼。
3.師:你在哪一頁上找到了答案。驢怎么樣?漏到底是什么?
4.師:今天老師講的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漏》。老師示范書寫“漏”邊說邊講解漏子的結(jié)構(gòu)。
四、幼兒自由完整閱讀。
1.師:這個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樣?真愚蠢真笨,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2.請你自己開始閱讀《漏》。找出你覺得最有趣的一頁,然后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有趣。
五、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覺得最有趣的畫面的頁碼,教師點出相應頁碼的畫面,讓幼兒說說有趣的原因。
六、活動結(jié)束。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十五
也有說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
楚昭王復國歸途中泛舟長江,見江面上漂著個浮物,色白微黃,船工撈起來獻給楚昭王。昭王食之,內(nèi)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鮮美。昭王于是令人以山楂為餡仿制供臣民食用,以慶祝家國團圓。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世相沿成習。
2、東方朔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fā)現(xiàn)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
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jié),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非常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
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闭f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jīng)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
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張燈結(jié)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jié)。
3、袁世凱
據(jù)文字記載,宋代以前沒有元宵,那時人們過元宵節(jié)吃的是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到了唐代有了“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門戶”的說法,這種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經(jīng)過多年的演變,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浮圓子”,也就是湯圓,寓意天上月圓、碗里湯圓、家人團圓。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竊取了大總統(tǒng)的職位,他忌諱諧音“袁消”的“元宵”,于19元宵節(jié)前下令將元宵改為“湯圓”。
如今人們一說起元宵,大家就認為是團團圓圓之意,認為這一天吃元宵象征著對親人思念。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媽媽對自己的關(guān)愛。
2、能夠大膽表達對媽媽的愛。
3、初步體驗有媽媽關(guān)愛的幸福,懂得對媽媽的感恩之情。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幼兒:有親子閱讀的初步經(jīng)驗。
家長:能基本熟悉繪本內(nèi)容,并能幫助孩子理解繪本故事。
2、材料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繪本《你媽媽想你啦》;ppt課件;噴嚏聲和“小動物的話”錄音。
活動過程:
一、播放錄音,激發(fā)興趣
1、師(播放噴嚏聲):聽,這是什么聲音?
2、師:你們有沒有打過噴嚏?打噴嚏時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師:今天呀,我們也要來讀一本跟打噴嚏有關(guān)的故事。
二、分段閱讀,理解內(nèi)容
(一)教師引導幼兒閱讀,了解繪本前半部分的故事情節(jié),并進行相應的情景表演。
1、師:這里有只小老鼠,它也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你們看,小老鼠打的噴嚏有多大呀?(把樹葉和小螞蟻都飛起來啦!)
2、師:小老鼠打完噴嚏后誰來了?
3、師:猜猜小兔子會小老鼠說什么呢?(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
4、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兔子到底說了什么。(播放錄音“小兔子的話”)
5、師幼一起學說小兔子的話“你媽媽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師:小兔子說了什么呀?那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6、師:小兔子怎么了?你們看,小兔子打的噴嚏有多大呀?(把蒲公英的種子都吹飛啦!)
7、師:小兔子打完噴嚏,這次是誰來了?
8、師:猜猜小刺猬又會對小兔子說什么呢?(鼓勵幼兒說出“小刺猬的話”,再播放錄音“小刺猬的話”)
9、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演一演,好嗎?老師來扮演小兔子,請幼兒分別扮演小兔子和小刺猬)
(二)親子閱讀繪本后半部分,并進行相應的情景表演
1、師:接下來小刺猬又怎么啦?接下來,請你和媽媽一起閱讀下去,讀完了呀,也試著和媽媽來說一說、演一演。(引導家長在親子閱讀中鼓勵孩子說出“小動物的話”,讓孩子感受媽媽對他或她的愛。)
2、請幾對親子上前表演。
3、師:接下來小布熊也怎么啦?又是誰跑來了?她說了些什么?你和媽媽繼續(xù)翻讀下去,再來說一說、演一演。
4、請兩對親子先后表演小布熊和小女孩的情景。
5、師:剛剛小布熊為什么會哭呢?
6、幼:因為他沒有媽媽。(播放錄音“小布熊的話”)
7、師:小女孩跟他說了些什么?
三、結(jié)束閱讀,引發(fā)情感
2、師:你打噴嚏時會想到媽媽在想你嗎?(幼兒自由表達)
四、活動延伸
師:
1、平時你是怎么想媽媽的?一起來說一說。
2、那跟自己的媽媽去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去對媽媽表示你的感謝。再大聲地對媽媽說一句“我愛你”,去吧!
3、。孩子們,回家后呀,我們再一起為媽媽做一件事情來感謝媽媽!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捶背、倒水、洗腳……)那我們一定要行動起來哦!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十七
了解畫面特殊的設計及繪本中明暗兩條線索,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
能根據(jù)畫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測內(nèi)心活動并用適當?shù)恼Z言表述。
懂得要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東西。
重點:根據(jù)人物表情猜測內(nèi)心活動。
難點:根據(jù)繪本中明暗兩條線索,理解故事內(nèi)容。
1、《獾的美餐》ppt、音頻。
2、圖書《獾的美餐》每人一本。
1、引出課題,閱讀封面。
(1)、封面上有誰?它是什么表情?這表情表示什么意思?
(2)、角后面的小動物又是什么表情?它們和獾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封面猜測動物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激發(fā)幼兒對這本書的閱讀興趣,為下面閱讀圖書做鋪墊。)
2、共同閱讀
ppt2誰來說一說這幅畫?
ppt3獾遇到了誰?它們分別是什么表情?獾頭上的三個小點是什么意思?
師小結(jié)這幅畫的內(nèi)容。
ppt4獾抓到鼴鼠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獾和鼴鼠身邊的長弧線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jié):這些線條叫效果線,可以表示心情、動作、聲音,你們畫畫時也可以用上效果線,這些線條會讓你們的畫更精彩。
ppt5鼴鼠哪里去了?同時獾又在做什么呢?
師小結(jié):這一頁和我們以前看的書有什么不一樣?左上角好像有書角卷起來了,這叫卷頁,其實這里有兩個故事,一個大故事,一個小故事,兩個故事正同時發(fā)生。看懂了這些,那下面的故事就要請小朋友自己來說說了,講的時候要把大圖和小圖的事情都講出來。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和幼兒的共同閱讀,讓幼兒了解了故事的開始,以及看繪本中明暗兩條線索的的方法,為下面幼兒的自主閱讀做準備。)
3、幼兒自主閱讀圖書,并和同伴說一說圖書內(nèi)容。
那么獾到底有沒有抓住老鼠呢?幼兒自主閱讀圖書p12——————p31
(1)、大圖中尼看到了獾又遇到了哪些動物?它們之間發(fā)生了哪些事情?
(2)、那小圖里邊又同時在發(fā)生著什么事呢?
(3)、最后一頁的小動物在干嘛呢?它們嘴邊的.小短線表示什么意思?
師小結(jié):獾后來遇到了老鼠、兔子和馬,它想吃它們結(jié)果都被它們機智的逃脫了,最后反而被馬踢回到了自己的洞里,可是洞里的美食不見了,獾這才傻了,后悔了。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幼兒在自主閱讀中的觀察,猜想和講述,理解了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在和同伴老師的交流中,學習到了怎么樣看明暗兩條線索的故事內(nèi)容,給以后閱讀類似的圖書獲得了經(jīng)驗。)
4、完整欣賞故事
(1)、獾吃到美餐了嗎?為什么沒吃到?
(2)、你喜歡獾嗎?為什么?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提升寓意,讓幼兒懂得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東西和幸福。)
幼兒園繪本故事的教案篇十八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食物的名稱,知道它們的吃法;
2、愿意跟隨老師一起說說書中短句“我吃啦”;
3、感受分享美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盤子若干(內(nèi)裝面條、三明治、蘋果、牛肉餅、面條等替代品)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邀請好朋友到我家吃飯,看我做了好多好吃的!
1、出示盤子里的食物
2、請說說寶寶喜歡吃哪樣?
你是怎么吃的?
二、故事閱讀
1、出示課件師:做了這么多菜,會請誰來呢?
3、播放吃面聲音師:媽媽長大嘴巴在吃什么?
4、怪獸寶寶胃口,看它能吃下這么多東西。
三、好朋友吃得好高興,他們會說什么呢?
1、邊翻書邊講述故事
2、放最后兩張課件師:香香甜甜真好吃??!
3、猜猜吃飽了,他們會干什么呢?(謝謝)
4、播放最后一張課件
5、師:別忘了把盆子收好哦!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539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