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通用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31 03:02:03
實用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通用20篇)
時間:2023-10-31 03:02:03     小編:夢幻泡

教案應該是教師教學思想和經(jīng)驗的反映,是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教案應當遵循教學反轉(zhuǎn)的原則和評價的多樣性。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教案參考資料,以供教師使用和參考。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一

1、能借助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

2、抓重點詞句,品析感悟課文中動物們的不同表現(xiàn),能大致體會“遇到任何事情,要動腦筋想想,多問幾個為什么,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地跟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著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要問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課文插圖、配樂錄音、卡片、小黑板。

一、激趣揭題

師:小朋友們,如果將一塊小石子投進裝滿水的水桶里,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咚、咕咚)正是這聲音,曾經(jīng)嚇壞了森林中中的一群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咕咚》,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請大聲朗讀課文,要求:第一次讀課文,能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讀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盡量做到通順。

第二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中的“咕咚”是指什么?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動物,請用“—”劃出來。

2、交流反饋

a、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第2個問題

三、品讀課文(圖文結合)

(一)、出示第一幅圖,說說圖意。

1、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幅圖的意思?課文哪兩個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拿起筆,劃出小兔當時心里很害怕的詞句。

2、反饋交流。理解“拔腿就跑”。

你有過拔腿就跑的經(jīng)歷嗎?(師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

小兔為什么拔腿就跑呢?可見這“咕咚”聲實在是大的嚇人,所以它一邊跑,一邊叫。它是怎么叫的,誰來試試?指導朗讀。

2、在小兔的眼里,這“咕咚”是什么?

3、小猴聽到小兔的叫聲,認為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而且還追它們來了)誰能學著小猴的樣子,也來叫一叫(自由讀,指名讀,分組讀)

(二)、出示第二幅圖

師:小猴子那可怕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下森林里可熱鬧了!看圖,從哪里看出?此時,在大伙的眼里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好像是要來吃他們啦?。┲笇Ю首x:“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自由讀,指名讀,男女聲賽讀

分角色朗讀1—4自然段。

(三)、出示圖三

師:就這樣一聲很平常的“咕咚”聲,由于動物們的誤解、誤傳,竟成了一種很可怕的怪物,嚇壞了森林里的許多動物,他們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這么重量級的人物也怎么樣了?正當整個森林亂轟轟一片時,誰出來穩(wěn)定大家的情緒呀?(野牛)

引讀:是啊,野牛不慌不忙地攔住大象,問:“———”大象說:“————”

野牛非常冷靜地問大伙兒:“———”

大伙回答說:“—————————”

野牛非常沉著地問小猴兒:“咕咚在哪里,你們看見了嗎?”小猴說:“————”

最后,野牛非常理智地問兔子:“—”

兔子說:“———————————”

(四)、出示圖四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覺得自己剛才的行為實在是太可笑了!

四、拓展延伸

1、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板:沉著冷靜、肯動腦筋

2、那我們以后遇到事情該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著跑沉著冷靜

大伙兒一個跟著一個肯動腦筋

野牛攔、問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主要途徑。高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組織策略,因此,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深入地解讀文本,才能設計一份有效的教學案例?!豆具恕愤@篇課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jié)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兔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野牛問“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咕咚”原來是木瓜掉到湖里發(fā)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但這是一篇課外讀物,如何用一個課時,讓學生既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又能懂得故事的寓意,我琢磨了很久,根據(jù)本班實際情況,閱讀話題的設計又不能過深過放,一節(jié)一節(jié)下來,感覺又比較鎖碎,最后,我通過圖文結合,既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又能借助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激發(fā)學習興趣。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二

根據(jù)童話故事的特點,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力求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誦讀中識字、感悟和思考。

1、會認1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看、著、兔”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3、引導學生明白,無論遇上什么事,都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能隨便聽信,盲目從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2、識字,寫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并把課文演一演。

課件、小黑板、掛圖。

講授法談話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游戲?qū)?/p>

1、讓同學戴上頭飾分別扮演兔子、狐貍、猴子、小熊、松鼠、獅子。讓他們表演這些動物最拿手的.本領。

2、學生觀看表演后,屏幕出示課題,并配上“咕咚”的聲音。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

2、通過比一比,誰找得又快又準的形式標出課文的生字詞。

3、屏幕以各種小動物帶出生字詞,讓學生自由拼讀、開火車、手拉手等多種形式讀。

4、讓學生用自已的方法識字。指導學生正確書寫。

5、互相合作、講講故事

(1)、小組(同桌)合作講故事??梢元毩⑼暾刂v給同學聽:

也可以幾個人合作,各講某一部分;還可以講自已最喜歡或自已認為最有趣的一部分。

(2)、指名(小組推薦)上臺講故事;同樣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互相補充。

(3)、組織評議。通過學習,學生會認1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看、著、兔”等7個生字。

6、寫生

(1)、讓學生說說自已最想寫哪一個字,教師范寫,學生跟著書空。

(2)、學生自已練習書寫。

四、勇闖“接龍陣”。

師:咦!小朋友,這是什么地方?(出示課件或掛歷圖——“接龍陣”)

a)聽課文例子的錄音,讓學生知道該怎樣“接龍”。

b)全班分四至六個組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練習詞語接龍。

c)分組競賽,看哪一組說得又多又好,評為優(yōu)勝組。

六、檢查書寫情況

七、想想、連連、讀讀

d)出示生字“大、花、水、河、葉、樹、黃”。

師:有些生字娃娃正在小樹林里玩,咱們?nèi)デ魄啤?/p>

e)能過“大”是我們的好朋友,“大大大”的形式認讀,全班讀。

f)出示連一連,組成詞語的例題。

小結:通過學習,學生會認1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看、著、兔”等7個生字,并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后記: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講授法和談話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學生快樂中學。

2.讓同學戴上頭飾分別扮演兔子、狐貍、猴子、小熊、松鼠、獅子,讓他們表演這些動物最拿手的本領,使同學們特別興奮,在快活的氣氛中學習,學習效果當然更好。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三

1、會寫7個生字,會認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會寫7個生字,會認12個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件

一、談話導入。

“咕咚”是什么?小兔子為什么害怕“咕咚”,“我們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咕咚”是什么?

2、圈一圈,故事講了哪幾個小動物?

3、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或同學。

三、學習生字詞。

1、認讀生字詞。

2、交流識字方法。

3、熟讀詞語。

四、書寫生字。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四

1、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并在課文中標出生字、新詞。

2、自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記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3、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6、再讀課文,完成填空。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五

1.認識“咕、咚、熟”等12個生字,會寫“嚇、怕、跟”等7個生字。

2.通過圖片、形聲字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nèi)容;能根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重點:

識字、寫字,了解故事內(nèi)容。

難點:

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作簡單推斷。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把一塊石頭扔進事先準備好的水桶中)聽,這是什么聲音?(咕咚、咕咚)(板書:咕咚)對,就是這個聲音嚇跑了好多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森林王國看看吧。

二、自主讀文,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1.出示自讀要求,學生根據(jù)要求自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不認識的字,猜猜它們的讀音。

2.不會讀的字詞借助拼音讀準確。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認讀。

(2)教師巡視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3)借助連環(huán)畫,圖文對應學習,讀懂故事內(nèi)容。(或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讀連環(huán)畫的經(jīng)驗——“段落之間有空行”來判斷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借助插圖,學習第1~4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么了?從課文哪個自然段可以看出來?(第2自然段)

(2)誰聽見了小兔子的喊聲?(小猴子)他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邊跑一邊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么?

(4)聽到他們的喊聲,還有誰也跟著跑起來了?

出示:狐貍呀,山羊啊,小鹿哇,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

2.出示課文插圖二,學習第3~4自然段:

(1)根據(jù)這些動物們的'表情,猜猜他們會說些什么。(學生大膽想象)

3.小動物們一邊跑一邊叫是因為。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嚇”“怕”“跟”三個生字,組詞,觀察結構。

(1)三個字均為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2)“跟”字復習足字旁筆畫的變化,右邊第一筆橫折起筆與足字旁齊平。

2.教師范寫,講解要點。(“嚇”左窄右寬,“怕”左窄右寬,足字旁最后一筆是提。)

3.學生書空,描紅,書寫練習。

4.教師巡視指導,強調(diào)正確的寫字姿勢。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六

1、能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學生在閱讀中應學會尊重事實,遇事多動腦子想想,有自己的主見,不能盲目的隨從別人的意見,語文教案-咕咚。

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課文中角色的語氣,在朗讀中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小豬最終把小花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

兩課時

課件、畫、詞語卡片

二、出示課題:

19、小豬畫畫(齊讀課題)學生認識課題中的“豬”字,并讀準翹舌音。

三、聽故事,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教師范讀課文

四、學生自讀課文師:小朋友想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朋友聽嗎?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將課文讀通順、讀懂。把課文中的生字畫出來多讀幾遍。

五、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由結果探究原因師:誰能說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指導學生把話說簡要地完整(小豬聽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的話,把一只可愛的.小松鼠畫成了一只大怪物,幼兒教案《語文教案-咕咚》)板書:可愛教師出示“結果”(一張大怪物的畫)隨機認識詞語“結果”、“一張”板書:大怪物師問:小豬為什么會畫這么一只怪物呢?生:(因為小豬聽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的鵝的建議)

2、學習

3、小組合作學習第

三、四自然段。教師提出學習要求:討論一下課文怎樣讀,小山羊的話對嗎?為什么?出示課件,檢查學習效果:推薦朗讀小能手讀小山羊的話。師:你為什么把多神氣讀得重呀?生:小山羊的角的確很神氣,它在夸耀自己的長處,挺驕傲的。所以語氣在自己的長處上要重一些。隨機認識詞語“神氣”“一對角”師:小山羊的話對不對?為什么?生回答師:小豬想過小山羊的話嗎?你從哪個詞知道?學生找了出“連忙”一詞。師:這個詞和前面所學的哪個詞意思相近?學生練習用“連忙”說句話。

4、學生自學

5、學生通過連忙、馬上、立刻幫助小豬分析畫成大怪物的原因。

6、請學生把自己的意見說給小豬聽。

7、給動畫片配音分角色朗讀。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七

1、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7個生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nèi)容。

3、能根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通過課文學習,教育學生聽到任何事都要多動腦筋想一想,不要盲目跟從。

借助圖畫、形聲字特點、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作簡單推斷。

正確認識生字,書寫生字,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作簡單推斷。

1課時

一、圖畫導入

1、設疑:你們知道“咕咚”是什么嗎?

3、認讀生字“咕、咚”,師相機講解:這兩個字可以組成“咕咚”一詞,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詞叫象聲詞。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引導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想辦法解決。

(2)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3)標出自然段序號。

2、組織同桌互讀,互相幫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評價。

4、組織采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5、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引導齊讀課文,啟發(fā)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組織同桌互相說一說。

3、組織全班交流。

四、指導寫字

2、教師邊范寫邊強調(diào)書寫要點。

3、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4、組織全班展示。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八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

2、猜猜老師喜歡什么動物。

3、明代有位叫唐寅的大畫家也喜歡公雞,他不僅為公雞畫了一幅畫,而且還為它寫了一首詩,名字叫《畫雞》。(板書)

二、讀古詩:

1、師讀古詩,學生不出聲,用手指。

2、師再讀古詩,生可輕聲跟讀。

3、師帶讀古詩。

4、小老師帶讀古詩。

5、比賽讀。

三、認讀生字:

1、圈出文中生字,生自主識字。

2、單獨出現(xiàn)生字,生識字組詞,師帶上拼音帶讀。

3、識字小游戲:摘蘋果。

四、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出示前兩行詩

1、生讀詩句,師: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公雞?(板書:美麗)

2、生帶著感受讀。

3、像“紅、雪白”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你能說幾個嗎?

出示后兩行詩:

1、師:這只公雞不僅美麗,叫聲也很好聽,生讀詩。

2、誰來模仿一下公雞的叫聲。

3、公雞一般什么時候叫呢?這又是一只怎樣的公雞?

(板書:勤勞)

4、生帶著理解讀詩,教師可適時范讀。

5、回歸整體,齊讀(或背)全詩。

五、書寫指導:

指導書寫“平、戶、開”。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九

1、會認“咕、咚”等13個生字,會寫“嚇、怕”等7個生字。

2、能根據(jù)學過的方法猜測生字的讀音,進而把課文讀熟、讀懂。

3、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根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背景圖片,猜一猜:小動物們?yōu)槭裁匆寂埽?/p>

2、引入新課,板書題目,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并在課文中標出生字、新詞。

2、自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記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3、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6、再讀課文,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個自然段,講了聽到“咕咚”的聲音,沒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來、也跟著跑,只有沒有跟著跑,幫助大伙弄清了事情真相的故事。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認讀生字。

2、指導觀察生字特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指導“家、象、都”的筆順和書寫。教師范寫,學生描紅,仿寫。

4、展示書法作品,進行講評。

學生在自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這種由課堂走向生活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究欲望,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與課文相關的情境圖。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

1、會寫7個生字,會認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

會寫7個生字,會認12個生字。【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窘虒W具準備】課件

一、談話導入。

“咕咚”是什么?小兔子為什么害怕“咕咚”,“我們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咕咚”是什么?

2、圈一圈,故事講了哪幾個小動物?

3、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或同學。

三、學習生字詞。

1、認讀生字詞。

2、交流識字方法。

3、熟讀詞語。

四、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情真相?!窘虒W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情真相。【教學具準備】課件

一、再讀課文,完成問題。

1、讀準字詞,讀通句子。

2、數(shù)數(shù),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3、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感知,指導朗讀。

1、閱讀課文第

一、二自然段。

一、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嚇了一跳、拔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叫,體會小兔子害怕的心理。(3)練一練:用“邊跑邊叫”“可怕極了”練習說話。

2、閱讀課文第

三、四自然段。

(1)引導學生接著觀察圖上的內(nèi)容。(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貍、山羊、小鹿也跟著跑起來了。)(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小猴子的動作和語言,體會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還會有哪些小動物跟著跑?他們又會怎么說呢?

4、閱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引導學生觀察最后一幅圖,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大伙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2)師生齊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4)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小動物們都會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會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

三、講故事,復述課文。板書設計咕咚

害怕、逃跑——————笑了遇事要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一

1.給課文標好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是什么。

明確:第1自然段:寫小公雞和小鴨子出去玩。

第2自然段:寫小公雞和小鴨子到草地里玩,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

第3自然段:寫小鴨子下河捉魚,小公雞偷偷地跟著下了水。

第4自然段:寫小鴨子聽到小公雞咕救命,趕緊去救他。

2.本文一共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寫了哪件事?

明確:本文一共寫了兩件事。一件是他們在草地上玩耍的時候,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第二件是他們到河邊去玩的時候,小公雞偷偷下水差點兒淹死,小鴨子救了小公雞。重點寫的是小鴨子救小公雞。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二

"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shù)一數(shù),二四六七八……"聽著這熟悉的旋律,我們就會想到那可愛的小鴨子的形象。這不,小鴨子和小公雞又要一起出去玩了,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又會遇到什么樣的事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小公雞和小鴨子》去看一看吧!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三

1、會認“咕、咚”等13個生字,會寫“嚇、怕”等7個生字。

2、能根據(jù)學過的方法猜測生字的讀音,進而把課文讀熟、讀懂。

3、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根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教學

課時兩課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教學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背景圖片,猜一猜:小動物們?yōu)槭裁匆寂?

2、引入新課,板書題目,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并在課文中標出生字、新詞。

2、自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記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3、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6、再讀課文,完成填空。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認讀生字。

嚇怕跟家羊象都

2、指導觀察生字特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指導“家、象、都”的筆順和書寫。教師范寫,學生描紅,仿寫。

4、展示書法作品,進行講評。

學生在自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這種由課堂走向生活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究欲望,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與課文相關的情境圖,教學課件。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

嚇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掛圖1)這幅圖講了什么?自由讀第1、2自然段。

(2)兔子為什么跑?(他認為“咕咚”可怕極了)

(3)他有沒有仔細觀察一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沒有)

(5)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

2、學習第3、4自然段。

(1)(出示掛圖2)這幅圖講了什么?

(2)小猴子為什么也跟著跑?從哪兒看出來的?

(3)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樣?

(4)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5)自由讀第5自然段,看看這一自然段中講到了哪些動物?他們怎么樣?

(6)動物們?yōu)槭裁唇小翱焯用 ?

(7)比較“兔子”“小猴子”“大伙”說的話。他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

(8)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子”“大伙”說的話。

(板書:木瓜嚇跑動物們)

3、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掛圖3)這幅圖講了什么?

(2)野牛為什么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呢?

(3)你會做“攔”的動作嗎?野牛是怎么攔的?(讓學生通過動作演示理解)

(4)野牛攔住了大象后是怎樣問的?

(板書:野牛攔住)

(5)分角色朗讀“野?!钡膯栐捄汀按笙蟆薄巴米印钡拇鹪?。(板書:問原因)

4、學習課文第6、7自然段。

(1)自由讀第6、7自然段。

(2)木瓜為什么會自己掉下來?(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進湖里為什么會發(fā)出很響的聲音?(因為木瓜是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的,所以聲音很響)

(4)“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所發(fā)出的聲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動物們都怎樣呢?為什么大伙都笑了?

(6)這時候,動物們會想些什么呢?

三表演故事

1、小組內(nèi)練習分角色表演。

2、找兩組在班內(nèi)進行表演。

四總結全文

1、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為什么?

2、今后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四

1.設置試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nèi)容。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小公雞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鴨子__________。小公雞就捉蟲子給小鴨子吃。

明確:捉蟲子捉不到蟲子

(2)小鴨子到河里__________,小公雞也到河里,差點兒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明確:游泳淹死小鴨子

2.總結。

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并感受到了他們的美好品德。以后,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喔!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五

1.出示詞語“春風、夏雨、秋霜、冬雪”讓學生認讀。

1.教學詞串:青草紅花游魚飛鳥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青草在哪里?紅花在哪里?魚和鳥在做什么?)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交流,要說完整的句子。

(3)教師相機出示詞串。

(4)小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讀詞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讀,開火車讀,齊讀。

2.仔細觀察,自主識記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

(如熟字比較:“池——他”“入——人”;通過形象演變進行識記,如“飛”字,可以想象成鳥的形狀等)

(2)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好方法。

3、指導朗讀詞語和短語、(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4、指導背誦課文、同桌互相背,全班齊背。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六

1、會認“咕、咚”等13個生字,會寫“嚇、怕”等7個生字。

2、能根據(jù)學過的方法猜測生字的讀音,進而把課文讀熟、讀懂。

3、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根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七

1、出示生字,認讀生字。

嚇怕跟家羊象都

2、指導觀察生字特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指導“家、象、都”的筆順和書寫。教師范寫,學生描紅,仿寫。

4、展示書法作品,進行講評。

學生在自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這種由課堂走向生活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究欲望,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與課文相關的情境圖,教學課件。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八

《咕咚》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經(jīng)典童話故事,內(nèi)容生動,幽默動感十足。落入水中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嚇壞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群體的慌張,頓時亂做一團,最終發(fā)現(xiàn)是自己嚇壞了自己!在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基礎了,讓不要驚慌,而要沉著,要先了解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1、讓幼兒通過猜測、觀察、動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中動物的情緒并學說:"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3、體驗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樂。

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的動物的情緒,學會對話:"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活動難點:

體驗動物逃跑時的緊張情緒。

1、繪本ppt,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大圖一套,小圖片與幼兒人數(shù)一樣。

2、情景表演(一只小老鼠正在散步,聽到"咕咚"聲,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顒舆^程:

一、情景表演導入(一只膽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聽到"咕咚",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提問:

剛才的小老鼠怎樣了? (逃跑)它為什么要逃跑呢? (害怕)它害怕什么呢? (咕咚)"咕咚"會是誰呢? (幼兒猜測)

二、幼兒觀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師:小老鼠跑著跑著,會遇到誰呢?他們說了些什么?

我們一一看。

觀看第一頁(兔子聽到老鼠叫喊聲一起逃跑)——小老鼠跑啊跑,它遇到了誰呢?

——它遇到小兔子說到什么呢?

——小老鼠對小兔子說了什么?

——小兔子聽到喊聲怎么了?

觀看第二頁(狐貍逃跑)——這是誰呀?誰來學學狐貍的樣子?

觀看第三頁(狐貍被嚇的和小老鼠、兔子、一起逃跑)——狐貍聽到了什么聲音?

——他為什么也要逃跑呀?

——他們逃跑時,又會遇到哪些動物呢?

我們一起來說說。(快逃!快逃!咕咚來啦?。姓l發(fā)現(xiàn)了這群小動物?他會怎么做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教師播放第四五頁,和幼兒一起觀察,理解故事內(nèi)容。引導幼兒觀察大熊并學學他的動作。再模仿小動物們緊張的樣子。

——小動物們跟在大熊后面干什么呢?

——"咕咚"會是誰呢?(幼兒自由發(fā)言)

三、討論并理解故事內(nèi)容。

——"咕咚"可怕嗎?小動物們?yōu)槭裁春ε履兀?/p>

四、幼兒選擇相應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及時表揚聲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兒并提示幼兒:如果不記得自己何時出場,可以借助線索圖。

根據(jù)實情況,可以再說幾次,讓幼兒體驗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十九

出示帶有生字的卡片,學生自由搶答。

(學生讀字并組詞,其他學生跟讀。

二、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帶有生字的模型卡片,請學生認讀并組詞或用其說一句話,將卡片獎給說得最棒的同學。

2、學生觀察字形,匯報一下如何去記。

3、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說說怎樣寫好看。

4、學生自己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部編版一年級咕咚教案篇二十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通過指導朗讀“要是你現(xiàn)在折它,它很快就會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這,它還能開好幾天”,深刻理解孩子們?yōu)槭裁炊荚敢獍阉麄兊幕粼诨▓@里。

3、正確認讀本課十二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556536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