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的一種基本方法,我們需要從科學角度來分析問題。積極的心態(tài)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不同范文中的觀點和見解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總結和概括。
德育論文內容篇一
俗話說的好:一個好漢三個幫。班長在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僅是我們的得力助手,還會成為大家的榜樣。
老班長是我們班的賈舒文同學,我們稱她為老班長,并不是因為她年齡大,而是她一直從事班長的職務。她的個頭不高,但她學習成績優(yōu)秀,關心幫助同學,樂于助人,多才多藝,處處為班級著想能起到帶頭示范作用。
身為一班之長,班級的“形象代言人”,當我們班主任工作忙碌時,她就會一肩挑起了班級管理的重要任務。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紀律、衛(wèi)生方面,都會得心應手。因為班長比每個老師跟同學在一起的時間都要長。班長更知道同學,了解同學。
首先,我們的班長有一定的權威性,可以幫助同學解決同學之間矛盾。有時,兩個同學正在玩耍,因為發(fā)生了一點小誤會而吵架,最后甚至打了起來,可是班長一出面,馬上“化干戈為玉帛”了,兩個同學又和好如初了,多開心啊!
能早早到校,很自覺得組織同學們讀課文、背古詩。
然后,班長有很強的管理性。無論是室內勞動還是室外勞動,有的同學總是怕臟怕累,忙里偷閑或者是不認真干,這時,班長就開始警告或督促他們,讓勞動干的又快又好,是班級的任務,做什么她都沖在前面。
最后,我們的是班長最有影響性的。一個班級的班風是什么樣的主要取決于班長,班長只要能嚴于律己,事事做好,事事為班級著想,其他同學在班長的帶動下也一樣會維持好良好的班風。
多數家長覺得賈舒文的媽媽,為班里做了不少好事,心里過意不去,想拿出班費的一部分錢留給她當活動資金,因為平時買東西、跑腿不說,還得打車什么的,她都自費??伤膵寢屗阑畈灰?,最后把剩下那部分錢給班里買了盆花。這樣母女默默無聞的為班級服務著、奉獻著,無不讓人敬佩。
德育論文內容篇二
1。突出重點,全面推進課堂變革項目。
2。著眼轉型,探索重構教師研修新體系。
3。緊扣質量,強化師生學習的過程評價。
4。尋求途徑,推進學校課程規(guī)劃建設。
5。大膽創(chuàng)新,籌劃十三五發(fā)展新藍圖。
一。進一步推進課堂變革
1。以溫州市實施課堂教學變革為契機,聚焦課堂,開展課堂教學變革活動,積極推進學校課程建設,以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促進學習方式的優(yōu)化,以市教育局關于溫州市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意見為指導,努力促進國家課程校本化的探索,積極探索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在學校的有效整合的實施經驗。
2。利用學科專家團隊,做好課堂變革實驗項目經驗總結提煉,開展第二批課堂變革試點項目申報與立項工作,引領學科組課堂變革,提煉“學為中心”課堂教學典型課例、學案設計及相關資源。以學校層面的作業(yè)優(yōu)化項目為抓手,確保基于“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在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順利實施,同時通過學科組及備課組的作業(yè)優(yōu)化實施,達成“輕負高質”的教學愿景。
二。突出質量意識
(一)注重常規(guī)建設。
1。開學初教師都要制訂好本學期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培優(yōu)輔差計劃和綜合實踐活動周歷表,教科處要對教師的計劃制訂和實施情況在開學和期中進行檢查。
2。備課(解放教師)和改作。教師應按區(qū)教學規(guī)范提升要求進行備課和改作。本學期學校繼續(xù)推行電子備課與書寫備課相結合,由教師自主選擇。教師不但要做到規(guī)范備課,而且要提高備課的有效性和實用性,九年級復習課備課量不能少于課時數的2/3,其它的可用已解答的試卷代替。電子備課要“一課一備一傳”,學校將抽查教師備課上傳的及時性。對于備課的檢查將采用月底例行檢查和平時教學調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要對每一個小題進行批改,有批改時間和等級,并要求學生用彩筆進行訂正,語文學科的作文一定要寫評語,其他學科提倡寫評語。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必須按省廳減負文件要求做到“精選、先做、全批”,本學期在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檢查時要對教師完成作業(yè)本的情況進行檢查。學校堅持每月一次的備課檢查和每學期的兩次作業(yè)批改情況檢查。
3。綜合實踐活動和拓展性課程。根據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學校結合本校師資力量、硬件條件、社區(qū)環(huán)境、家長資源等要素,積極探索拓展性課程的開發(fā)建設,關注各種課程資源的整合、開發(fā)和利用。本學期學校結合校本課程、研究性學習及文體2+1活動等課程建設的經驗,將在七八年級于周五下午第三節(jié)課進行拓展性課程的“走班選課”(開設七八年級共開設40個左右的課程)。書法校本課程作為我校的特色課程,進一步促進學校精品課程的建設。承擔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每個學期至少要指導一個學生實踐小組,開展活動,并記錄確定活動主題、制定活動方案、開展實踐活動、交流活動成果、反思等整個完整過程。教科處將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和拓展性課程的過程評價、學生評價和期末評價的課程管理體系。
(二)強化過程評價
1。繼續(xù)聚焦課堂。探索小班化課堂教學的經驗,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切實抓好“三課”(課程、課堂、課外)指導,不斷深化“三法”(教法、學法(新生學習規(guī)范)、考法)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建立常態(tài)教學調研制度。學校本學期將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科調研制度,每月組織一次,學校成立教學調研小組,對該班級的五個文化學科以聽課、作業(yè)檢查、學生訪談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調研,了解一線教學的現狀,形成書面報告并進行及時的反饋。做好各學科組九年級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數據分析工作,第20周全體初中畢業(yè)生區(qū)中學藝術素養(yǎng)監(jiān)測工作,體育學科規(guī)范與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通過精細化診斷性評價,學會對測試數據的科學分析與正確反饋,尋找提高學業(yè)質量的增長點,優(yōu)化教學管理,發(fā)現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積極經驗,重視教學質量的過程性評價,發(fā)揮評價的診斷、導向和激勵功能。
3。針對溫州市中小學“愛閱讀”行動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第8周區(qū)初中學生“愛閱讀”讀后感評比活動,參加年度“愛閱讀”推動讀書人物評選,參加年度“愛閱讀”論壇,利用校園網、《甌淙》刊物,助推全校學生讀書行動,促進“愛閱讀”書香校園建設。
4。關注學生發(fā)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效開展基于人文素養(yǎng)、數學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提升的“小文學家”、“小外交家”、“小數學家”、“小科學家”項目培養(yǎng)活動,繼續(xù)實施13—17周的校第10屆“四小”學科培養(yǎng)項目,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為學生提供多途徑、多視角的活動平臺。
德育論文內容篇三
為了學生考得高分,為了節(jié)約學生時間,某些教師不在講授每單元后面的綜合性學習。其實這是極其錯誤的想法。在應試教育為中心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依然圍繞成績開展,對語文綜合性學習,忽略不提。當前,語文教材的綜合性學習更具時代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其中,完成了樹人和立德的完美統(tǒng)一。所以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可忽視。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其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要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在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后設置了綜合性學習“人無信不立”這一活動。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無論古今誠信應的是個人必備的品質之一。誠實做人,講究誠信應從一點一滴做起。在現今這個誠信缺失的時代,讓學生了解何為誠信,誠信對于個人、社會、國家的重要意義,非常有必要。更應該讓學生明白從小就要講究誠信,這是做人之本。
2綜合性學習可以引領學生感悟社會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人無信不立這一節(jié),有一環(huán)節(jié)是“環(huán)顧身邊思誠信”,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身邊的誠信故事,談談誠信對人際交往的作用。再聯系身邊或社會上的一些不講誠信的故事,如:考試作弊、借錢不還、市場上的缺斤少兩、出售假冒商品等等。組織小組討論這些行為帶來的不良后果,其結果是活躍了氣氛,還引起學生對社會現象的關注,進而學會留心社會事件,感悟社會生活。所以綜合性學習不容忽視。
3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綜合性學習不考試,再加上語文教師認為上綜合實踐課既浪費時間又費事,所以多不愿上。殊不知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是所學的知識“溫故而知新”,更重要的是引導得當,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如:“人無信不立”這節(jié)還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班級演講說誠信”教師先讓學生課下收集材料寫演講稿,然后課上小組內試講,組內推選最出色的的一篇,小組成員共同修改,最后班級進行小組比賽。這既鍛煉了學生寫的能力又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增強了學生合作學習,一舉多得,何樂不為。學生在演講過程中鍛煉了膽量,學會了表達技巧。在表達時,要觀點鮮明,要使用表明個人傾向的詞語,諸如“顯而易見、在我看來等”要注意和聽眾互動,練習了發(fā)音,鍛煉吐字清晰,發(fā)音準確,音調變化。學會了體態(tài)語,鍛煉學生自然大方地表達。這對學生來說多么寶貴的經驗,提高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例如,“辯論會”上,辯論雙方的學生一方面要有較多的知識儲備,靈活的頭腦,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還要會傾聽對方發(fā)言者的觀點是什么,聽清對方的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找到對方的'破綻。只有這樣在論辯時才能抓住對方的破綻,給其有力的攻擊,使自己發(fā)言有較強說服力。這樣看來“辯論會”“演講”等實踐活動都能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也激發(fā)了學生無限活力。
4可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生進入初中,價值觀,交友觀發(fā)生急劇變化,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單純,個性意識覺醒。好多學生想交友,但還不會交友。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實踐學習“有朋自遠方來”語文教師如果圍繞“交友之道”,開展一次學習活動,學生交往能力就會有所提高。在教學時,筆者先讓學生收集有關交友的名言、警句和故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伯牙摔琴”“割席斷交”等等。然后,課上,讓學生在小組內就搜集的資料,討論交流對交友的看法。特別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網上交友的利弊,組織學生討論說說自己的觀點。最后,讓各個小組推選代表發(fā)言,筆者也參與其中,讓學生明白交個好朋友,可以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明白交友之道:需要真誠與愛心。想要交到朋友除了需要真誠和愛心,還需要你會展示自己,讓別人了解你,認識你,這樣你才能順利交到朋友。于是筆者又開展了自我展示風采活動,通過這項實踐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了提高。
5促進學生閱讀。
蘇軾有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學習得法于課內,收益與課外,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多讀書、多好書。如,教學七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少年正是讀書時”,語文教師應該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讀書而不是略過不學,這節(jié)綜合性學習意在引導學生珍惜少年時光好好讀書,養(yǎng)成閱讀習慣,且不可辜負這好時光。在教學這一綜合學習時,筆者設計了一個讀書調查問卷,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填寫閱讀量,發(fā)現我班學生存在的閱讀問題,讓各小組分享組內的調查問卷,讓他們找差距,發(fā)現自身存在問題,研討如何促進自己閱讀,然后,讓學生寫出自己的閱讀計劃和營造班級良好的閱讀風氣的建議。通過綜合性學習的開展,過了一段時間,筆者明顯發(fā)現學生比以前愛讀書了,讀書的風氣有良好的趨勢。
6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絕對不可忽視,利用得好,可以使學生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課外,幫助學生進一步成長,促進學生多讀書,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交際能力,豐富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實現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德育論文內容篇四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產生高校德育教學困惑的原因,提出走出高校德育教學困境的路徑就是實施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同時,在揭示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基本要義和特征的基礎上,從教學理念、內容、過程、空間、評價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實施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關鍵詞]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轉型帶來了文化轉型,進而促進社會價值體系的重建,這是一次深層次的社會變遷。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德育不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從實踐層面都有了一個大的變遷,其中最大的變遷就是中國德育正從“天國”德育向“人間”德育轉變,即學校德育生活化。這種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所接受,但盡管如此,德育的實踐卻仍然未盡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受教育者對當前高校德育的方式、手段、過程產生逆反心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德育工作忽視了校外德育途徑的作用。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相互隔離,難以產生合力推動高校德育工作的展開。因此,一味地把大學生封閉于校園內,企圖在一種凈化的環(huán)境中實施德育工作,必然使高校德育陷入困境。
2.德育工作嚴重脫離大學生的真實生活。當前高校德育漠視大學生個體的獨特生長環(huán)境,漠視他們內心潛藏的愿望、熱情等現實生命所指的方向,把大學生作為德育工作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對生活的疏遠,德育的內容只注重社會既定的道德規(guī)范的抽象知識,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動性,導致學生對德育教學產生抗拒心理。
3.德育教學過程的單向性。任何教學過程都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德育教學也不例外。然而,當前高校德育教學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把德育教學過程看作是對大學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過程,大學生所受的道德影響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規(guī)范,強調的是大學生符合規(guī)范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大學生缺乏自我選擇的權力,其實質就是對大學生個體生命的漠視,扼殺了大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展。
4.德育教學模式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學,一般由教師領著學生走進教材,從教材中引出典型事例,引出話題,圍繞教材演繹、歸納、感受、感知和練習,并提綱式地把道德觀點和行為要求板書,然后借助紙筆考試,再現教材中的基本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停留在知識的道德層面上,而不是發(fā)自內心的真實感受,優(yōu)良的品德要求并沒有在受教育者的心靈中真實生成。
上述原因歸結于一點,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生活化。筆者認為,高校德育工作要走出困境,其根本出路就是使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這是因為,從德育的根本目的上說,道德的產生是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對人進行不必要的干預。因此,高校德育教學必須尊重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也就是要從受教育者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出發(fā),而不是從規(guī)范價值出發(fā)。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樣:“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碧招兄壬罴唇逃乃枷敕从吃诘掠ぷ髦?,就是要求我們的德育工作必須回歸生活。從德育的價值層面看,“生活價值高于道德價值,生活高于道德,不僅是因為我們可以設想一個無道德的生活世界,卻無法設想一個無生活的道德世界,而且是因為生活或生命在邏輯上的在先性或獨立自存性,至于道德價值,并沒有獨立的存在,其整個存在和本質,都是由生活所規(guī)定的”。從社會學層面看,德育工作必須擔負起個人道德社會化的功能,而個人道德社會化必須包含著對人及其生活的關懷,“因為在人與社會二者中,人是唯一的能動主體,是社會發(fā)展的手段,借助人的德性發(fā)展,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生態(tài)諸領域才得以發(fā)展;但人又是社會發(fā)展的目的,人促進社會發(fā)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的發(fā)展,為了人生的幸福。在社會道德生活中,人是承受社會道德的客體,同時也是進行道德行為活動、創(chuàng)造社會道德生活的主體。著眼于社會的發(fā)展來要求人、要求德育,從長遠的客觀結果看還是為了人及其發(fā)展”。從個體心理發(fā)展的層面看,高校德育工作必須回歸生活,關注受教育者個體的生活方式與內容。受教育者在踏入高校的門檻前,就有了自己的道德思維能力和方式,而且受教育者個體不同,生活經歷也不同,道德思維能力與方式也有差異。高校德育工作應當允許發(fā)展受教育者個體的道德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尊重他們的發(fā)展需要,這正是現代教育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育的根本標志。
二、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要義與特征。
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模式而言的,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模式以說教灌輸為主,脫離受教育者的生活實際,盲目追求既定的德育知識,忽視人的現實生活需要。而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就是指高校德育教學的組織、內容、手段等方面必須以受教育者的生活為邏輯起點,必須與社會生活保持一致,必須加深同家庭、社區(qū)及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同時豐富生活化的內容和文化的內涵,促進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進其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基本要義包含四個方面:(1)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會大學生做人做事,學會生活,使抽象的道德價值與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受教育者的內心感悟,成為其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2)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學應以生活行動為依托,教學過程是對生活的解說,既是對生活過程的重現,但又應該高于生活。(3)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學內容應當是引導大學生追求深刻的、不確定的人生知識,這種人生知識應當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4)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講究師生間平等對話,注重受教育者的體驗,不是封閉性的灌輸,而是開放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德育教學生活化具有以下三個特征:(1)主體性。大學生對道德的認識從服從、適應的層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層次,大學生對德性的接受將是探索、認識、體驗、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而不是教育者人為的干預過程。(2)開放性。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開放性特征將貫穿于德育教學的整個過程,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空間和教學評價都將體現開放性的特點。(3)個性化。個性化就是要從大學生的現實個性出發(fā),尊重大學生的需要、興趣、創(chuàng)造和自由,正確處理好個性化和社會化、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關系,推動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發(fā)展。
三、實施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1.從德育教學理念看,要轉變德育教學觀念,拋棄傳統(tǒng)的以灌輸、抽象化、規(guī)范化、理想化為特征的教學理念,樹立德育教學生活化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先導,要想走出德育教學的困境,必須樹立新的德育教學生活化理念。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大學生為中心,突出大學生的發(fā)展,挖掘大學生的潛能,調動大學生的意念,把大學生作為道德主體來培養(yǎng),促進大學生道德的`發(fā)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2)樹立大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理念。道德教育應扎根于大學生的生活實踐,要了解大學生的生活,幫助他們正確對待生活,這就要求給予大學生參與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或陳述生活中包括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課余生活、家庭生活、社區(qū)生活等方面享受到的喜悅或可能遇到的困難和煩惱,使德育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3)樹立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大學生的發(fā)展不僅是知性的發(fā)展,還應該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只有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
2.從德育教學內容看,要突出生活性,要關注大學生自身以及他們與他人、自然、社會和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其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做事,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新要求。
(1)德育內容要符合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要求。傳統(tǒng)的德育因灌輸性而備受指責,造成這種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德育內容與學生心理發(fā)展不相適應,過于超越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以至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無意地采取了“灌輸”的教育方式。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德育課程教材體系,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和規(guī)律來編寫內容,力求做到教材內容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達到教學要求。
(2)德育教學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適當引進心理教育內容。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首要條件。過去的德育教學一個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視了學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導致日后一些學生出現心理、人格畸形,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筆者認為,德育教學要突出正視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良好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改善其心理品質,為今后的人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質基礎。
(3)德育教學要注重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會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合作?,F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化、合作化的社會,學習和人際交往是學生面臨的兩大重要內容。因此,德育教學要關注大學生的學習,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給他們有關人際交往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和鍛煉他們的交往能力,讓學生學會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在這方面的主題內容有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熱愛科學、追求真理、學會關心、學會理解、學會合作、珍惜友誼、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等。
(4)德育教學要關注大學生日常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并引導他們適當參與社會生活。從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看,主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消費觀、時間觀,正確處理勞動與人生、收入與支出、娛樂與學習、時間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從引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看,主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通過設計各種活動課,模擬或參與相應的社會生活,使學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關原理,為未來的社會生活作準備,避免教條化、說教化。
3.從教學過程看,要以大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基礎,課首的導入、課中的展開、課尾的處理都應體現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在課首的導入上,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手段喚起、激活、調動學生回憶或體驗生活的經驗;在課中的展開上,教師要以生活為基礎,以活動為平臺,在活動中生成體驗與感悟,使抽象德性規(guī)范與價值內化為學生真實的道德情感、道德體驗、道德認知;在課尾的處理上,教師要注意總結,畫龍點睛,并延伸到課堂教學外,延伸到家庭、社區(qū)、社會當中去,使抽象的德性要求轉化成具體的生活實踐。
4.從德育教學的空間看,要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空間,把德育教學從課堂伸延到課堂外,構筑學校、社區(qū)、家庭一體化的德育教學空間。高校德育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同屬道德個體成長的現實環(huán)境,道德主體的道德意識的產生、道德價值的認知判斷和道德行為都是在高校、家庭、社區(qū)等社會環(huán)境中生成的。因此。學校的德育教學活動和過程不能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應當構筑起學校、家庭、社區(qū)一體化的德育教學空間,以社區(qū)為依托,加強高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德育資源的整合,從德育“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使高校德育從封閉走向開放,更貼近學生生活。
5.從道德教學的評價看,要重視道德學習的評價,實現知性評價向發(fā)展性評價的轉變,評價方式從單一的考試轉變?yōu)榭荚嚺c其他評價方式相結合??茖W的教學評價機制與方法是推動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評價側重于教學效果的知性評價,忽視了學生的道德發(fā)展評價,這與德育教學生活化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評價模式。在德育評價模式的探索上,我們認為:一是要淡化考試;二是要探索能體現學生德育發(fā)展性的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需要。
德育論文內容篇五
從大禹到桀,夏朝一共持續(xù)了四百多年的歷史。
那是在公元前十八世紀。桀是個極端殘暴,放蕩的人。他激起了人民的極度不滿。部落商的領袖湯利用這個形勢,推翻了夏朝,并在公元前十七世紀早期建立了商朝。在準備這場推翻夏朝的行動中,湯贏得了廣泛的支持。
一天,湯在一片開闊的田野里散步。他看見一個人正在捕鳥。那人支開一張像籠子般的大網,喃喃的說:“來吧,鳥兒們!飛到我的網里來。無論是飛得高的還是低的,向東還是向西的,所有的鳥兒都飛到我的網里來吧!”
湯走過去對那個人說:“你這種方法太殘忍了!這樣作你連一只鳥也不放過!”
一邊說著,湯砍斷了三面網。然后,像做祈禱那樣,他輕輕的低聲說道,“哦,鳥兒們,喜歡向左飛的,就向左飛;喜歡向右飛的,就向右飛;如果你真的厭倦了你的生活,就飛入這張網吧!”
其它部落的首領得知這件事后都非常感動。他們說:“湯真是一位賢王啊。他對鳥獸都如此仁慈,何況是對人呢?”不久就有四十多個部落宣誓效忠湯。
“網開三面”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的。后來,人們把它改為“網開一面”,表示寬容的對待做錯事的人。
寬容是人類的美德。網開一面可以成就別人也可以升華自已!
德育論文內容篇六
素質教育已成為整個教育界和全社會的共識。面對新的希望、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zhàn)的高校德育工作,如何適應并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針對高校德育管理現狀和問題,科學構建和完善德育管理體系,積極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著力在增強德育工作的現實性、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上水平,充分發(fā)揮德育管理在學生教育成長過程中的決策、指揮、協(xié)調和控制功能,努力開創(chuàng)德育管理新局面,是目前我國高校急需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落實德育管理體制改革,確保決策規(guī)劃的全面性。改革完善高校德育的領導體制、管理的組織結構及運行方式,是適應素質教育的前提。建立和完善在黨委統(tǒng)一領導下,校長及行政系統(tǒng)為主實施德育的管理體制,是適應素質教育的客觀需要,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增強質量意識,加強德育的領導,合理規(guī)劃德育發(fā)展目標。要進一步強化有關職能部門和院系的學生管理職能,把立足點放在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中心上來,主動發(fā)揮基層組織的德育功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行全員參與,互聯互動的系統(tǒng)管理。
(二)實現高效的現代信息化管理,促進方式方法的科學性。加大科學管理力度,促進傳統(tǒng)教育方法與現代教化手段的有機結合,從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時效和水平,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把德育放在一個大系統(tǒng)、大背景、大環(huán)境中研究,納入經濟體制改革和發(fā)展的實踐中探索。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實現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和現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現代化步伐,至少在院系學生辦公室一級配置計算機等現代管理設施,建立國際互聯網絡,主動促進學校與經濟社會、與國際高校及相關行業(yè)接軌,促進學校內部綜合信息傳遞與交流,以利隨時調控各個層面和層次的教育管理工作,實現科學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適應當前機構與人事制度改革,強化隊伍建設的實效性。建立一支專兼結合、功能互補、素質優(yōu)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德育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保障。要把德育隊伍建設問題納入當前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議程,以德育工作崗位進行科學的再設計,要通過明確的政策導向和制度規(guī)范,加強隊伍建設和投入,促進德育隊伍的合理流動。尤其要加強專職德育隊伍和管理工作人員中的業(yè)務指導和培訓,提高現代化管理知識和技能,改善隊伍知識結構,增強隊伍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發(fā)揮德育管理隊伍的骨干和主導作用。
(四)量化德育工作評價指標,加強檢查評估的督導性。強化目標意識,量化管理指標,建立適應素質教育的評估監(jiān)控體系,是實現素質教育轉變的重點。德、智、體等綜合測評是對學生個體的素質進行定量考核的一種方法,力求運用科學手段對人才的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進行反饋督導,使規(guī)章制度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使德育由虛變實。要結合學校自身發(fā)展狀況,建立和完善校、職能部門和院系班三級評估體系,加強德育評估的督導性,實行多層級評估。在評估的價值取向上,體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協(xié)調,適應未來與服務當前的互動;在時空觀念上,體現個體與群體的結合,質與量的平衡,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鏈條,使德育由軟變硬。加強適應新時期教育管理研究,建立科學的德育管理評價指標體系,是實現學生成長全過程的動態(tài)管理,發(fā)揮職能部門管理效應的當務之急。
(五)完善德育管理運行機制,力求實施過程的整合性。明確有關部門的責、權、利關系,完善德育管理運行機制,整合教育主體、客體和環(huán)境育人的力量,是適應并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
優(yōu)化高校教育資源配置,形成以教育為先導、以服務為基礎、以管理為依托的宏觀教育格局。要充分發(fā)揮思想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huán)境育人的功能和優(yōu)勢,真正實現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加強教育與科學管理緊密結合,增強服務意識,建設良好的校風和學風,是當前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務。要不斷改善學生學習生活條件,完善文體活動設施,提供全方位服務,強化管理育人,使學生管理貼近學生思想、生活和學習,達到入理、入情、入境的完善效果,繼而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潛能,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著眼德育管理機制的轉換,健全體制改革的配套管理。要結合招生就業(yè)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著力研究和探索學分制、并軌條件下的學生管理機制轉換,把握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切實加強學生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增強德育管理的力度。
進一步加強以宿舍為基礎群體單位和管理基本環(huán)節(jié)的管理機制。要切實加大宿舍管理的力度,改善學生宿舍的軟硬環(huán)境,樹立學生主體的教育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政治方向和主流價值觀的引導,激活主體的深層次需求,使學生能夠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眼前與長遠的相互關系,以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健康的寢室文化輻射整個學生群體,促進班級整體素質的提高,從而帶動和推動學風建設和校風建設,形成豐富的、進步的、穩(wěn)定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進一步完善學生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及減免學雜費等“五位一體聯動助學”的激勵保障機制。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加強內部“造血”功能,完善外部“輸血”機制,全面因材施教。把視角投向社會,主動與經濟社會接軌,爭取社會團體和個體的經濟支持與教育管理協(xié)作,多渠道、多層次設立獎學金、資助金,廣開勤工助學渠道,激勵學生自立自強,奮發(fā)有為。通過適當設立中介服務組織,建立學校與社會大循環(huán)的管理回路,發(fā)掘高校服務社會、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潛能,形成互利互惠、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
進一步深化以“主題周末”活動為主體的社會實踐活動機制。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是德育的外化形式,是課堂教育主渠道的必要延伸,是達到知行合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雙休日從時空上為學生提供了個性發(fā)展機遇,管理者應充分利用和有效占領學生業(yè)余這塊管理領域,深入調查了解學生需要,針對不同的需要層次進行管理,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要;通過舉辦人文知識講座、心理健康宣教及咨詢、就業(yè)指導及培訓,開辦現代實用知識技能培訓班,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健全人格,促進個性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業(yè)務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培養(yǎng)跨世紀的復合型人才。
德育論文內容篇七
謝安是東晉時期著名的宰相,謝安年輕時就很有才氣,精通詩文,能言善辯,愛好音樂和書法,寫得一手出色的行書。東晉大臣王導很器重他,因此他年輕時就出了名。
有一次,朝廷派人請他擔任佐著作郎(協(xié)助編修史書的官員),他一口拒絕了,就寓居于會稽東山(今浙江上虞縣東南)。這里風景優(yōu)美,山明水秀。他和好朋友王羲之等人一起游山玩水,作詩寫文,或打獵釣魚。后來,謝安的名聲越來越大,朝廷一再要他出來做官。
謝安迫不得已,才在揚州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長宮)庚冰手下當了一個多月的官,便又告退回家了。來揭秘吧據悉不久朝廷又派他擔任尚書郎(協(xié)助尚書辦事的官員),他還是不上任。出來做官,他也回信加以拒絕。因為他屢次違抗任命,朝廷降下罪來,終身不許他做官。謝安就隱居于東山。
有一次,他來到臨安(令浙江杭州)山中,坐在石室內,面對深谷,悠然嘆息地說:“這里距伯夷隱居的首陽山(今河南洛陽北)太遙遠了!”一天,他和孫綽等人坐上木船,到大海上去觀覽景色,小船離岸之后,越駛越遠,忽然刮起大風,海浪拍打著小船,顛簸不定,大家都很害怕,有人就喊叫起來:“趕快回去吧!”謝安卻神色自若,穩(wěn)坐船頭,口中不停地吟詠著詩句。
船夫見謝安如此鎮(zhèn)定,心里非常高興,并繼續(xù)劃船前進。風越刮越大,這時謝安才慢慢地間船夫:“你還往前劃,一會兒怎么回去呀?”于是船夫才掉轉船頭,把船劃向岸邊。上岸以后,大家都佩服謝安的膽量。
謝安不肯出來做官,過著清閑的日子。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謝安不肯出山,叫平民百姓怎么辦啊!”朋友們都勸他出來為國家辦事。就這樣,謝安直到四十多歲,才走出東山,踏上仕途,到東晉朝廷里做了官。后來人們就把謝安重新出來做官,稱為“東山再起”。
謝安出山后不久,晉簡文帝就死了。大將軍桓溫聽說后,為了自己能當上皇帝,就率兵以祭祀之機,想除掉謝安和王坦之兩位大臣,搬掉這兩塊絆腳石。他進駐到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城外的新亭,并在新亭埋下伏兵,派人去邀請謝安和王坦之,準備殺害他們。
王坦之接到邀請,心里十分害怕,就問計于謝安,謝安神色自若地說:“晉朝的存亡,在此一行?!彼麄円煌瑏淼叫峦?,會見桓溫,只見室內外一派殺氣,王坦之嚇得汗流俠背,謝安坦然入席坐定,對桓溫說:“我聽說有道的諸侯,應該鎮(zhèn)守四方,你為什么在幕后埋下伏兵呢?”
桓溫見他的陰謀暴露出來,笑著辯解說:“這是為了自衛(wèi),不得不這樣!”結果,桓溫不但沒有對他們下毒手,也未敢奪取帝位,東晉由此避免了一場**。
德育論文內容篇八
面對挫折,我們可以這么做:
1、不對你自己過分苛求。為了避免挫折感,應當把目標定在你自己能力所及范圍之內。
2、不對別人期望過高。每個人都有你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能強求別人符合你自己的.要求。
3、疏導你自己的憤怒情緒。發(fā)怒時盡量把怒火泄于其他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以消火泄憤。
4、能伸能屈。當大前提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無需過分計較小處,以減少你自己的煩惱。5、向別人傾訴煩惱。把抑郁埋于心底,只會令你自己郁郁寡歡。如果把內心的煩惱告訴知己好友,心情會頓感舒暢6、助人為樂。幫助別人可以使你自己忘卻煩惱,更可以獲得珍貴的友誼。
7、集中精力處理近事。這樣可以減輕精神負擔,以免弄得心力俱憊。8、不要處處與人競爭。以和為貴,不四面樹敵,以免經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9、認識到挫折具有雙重性,挫折會給人以打擊,帶來損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奮起、成熟,從中得到鍛煉。小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遇到挫折是經常的,不可避免的,小學生應該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認識到困難和挫折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學會如何應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挫折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成熟和成功的“催化劑”,只要能從容地面對它,自信地戰(zhàn)勝它,成功就離我們很近了。
德育論文內容篇九
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德育小報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加強道德教育,倡導時代精神。
2、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3、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 敬業(yè)奉獻。
4、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公 民道德素質。
5、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
6、做*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 會主義的公民。
面對挫折,我們可以這么做:
1、不對自己過分苛求。為了避免挫折感,應當把目 標定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圍之內。
2、不對別人期望過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不能強求別人符合自己的要求。
3、 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發(fā)怒時盡量把怒火泄于其他 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以消火泄憤。
4、 能伸能屈。當大前提不受影響的情況下, 無需過分計較小處,以減少自己的.煩惱。5、向別人傾訴煩惱。把抑郁埋于心底,只會令自 己郁郁寡歡。如果把內心的煩惱告訴知己好友,心情會頓感舒暢 6、助人為樂。幫助別人可 以使自己忘卻煩惱,更可以獲得珍貴的友誼。
7、集中精力處理近事。這樣可以減輕精神 負擔,以免弄得心力俱憊。8、不要處處與人競爭。以和為貴,不四面樹敵,以免經常處于 緊張狀態(tài) 9、認識到挫折具有雙重性,挫折會給人以打擊,帶來損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 奮起、成熟,從中得到鍛煉。 小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遇到挫折是經常的,不可避免的,小學生應該正確對待所遇 到的困難和挫折,認識到困難和挫折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學會如何應付所遇到的挫折, 提高挫折耐受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挫折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成熟和成功的“催化劑”,只 要能從容地面對它,自信地戰(zhàn)勝它,成功就離我們很近了。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后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fā)言時,身體要立正,態(tài)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方可離開。
戰(zhàn)國時,趙國有一個足智多謀旳上大夫藺相如,還有一個英勇善戰(zhàn)旳大將軍廉頗。有一年,秦王邀請趙王到澠池相會。酒宴上,秦王請趙王彈瑟。趙王彈了一曲。
作陪旳藺相如心想,必須為趙王爭回面子,于是捧起一個缸,走到秦王面前說:“大王擅長秦樂,請大王一擊,以相娛樂?!痹谔A相如旳強逼下,秦王勉強在缸上擊了一下。秦國旳大臣氣得大叫:“請趙國割讓出十五座城作為向秦王旳獻禮!”藺相如也高喊:“請秦國把首都咸陽作為向趙王旳獻禮!”秦國始終沒能占到半點便宜。事后,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大夫。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人說:“我出生入死,立了許多戰(zhàn)功,而藺相如只憑三寸不爛之舌,就官居我之上。倘若給我遇見,我一定要當面羞辱他?!碧A相如聽說以后處處忍讓,上朝旳日子故意裝病在家,以免與廉頗引起爭執(zhí)。
有一天,藺相如出門,遠遠看見廉頗旳馬車迎面駛來,他吩咐仆人把車子調轉方向,避開廉頗。身邊旳人都說他太膽小了,藺相如一笑,問大家:“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哪個厲害?”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啦?!碧A相如又道:“我敢在秦國當眾呵斥秦王,又怎會偏偏怕廉將軍呢?只是我想到,強秦不敢侵趙,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我們兩人要是爭斗起來,敵人就要來鉆空子。我不能忘掉國家旳安危啊!”
這些話傳到廉頗旳耳朵里,廉頗很慚愧,于是光著脊背,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后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fā)言時,身體要立正,態(tài)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方可離開。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一
在小學體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無疑問的,半個世紀來國家一直是這樣要求的,廣大體育教師也一直是這樣做的。分享了體育教師的德育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應該更多的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因為這是學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加強品德教育,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我們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更多的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使體育教學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和體能,也對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培養(yǎng)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通過對體育課結構的詳解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體育教育是一項全方位的教育,其中包括,智利、體能、身體等諸多方面,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體育課程的學習,不但強健了體魄,增加了理性思維的能力,并且從提高覺悟,增強智力,擴大經驗,提高適應能力方面,都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所以,作為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詳盡的了解課程的機構,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內容,合理的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1、思想品德教育應該結合常規(guī)的課程教學。
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要符合課堂的教學常規(guī),而且教學常規(guī)是向學生進行德語教育的根本,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特點把德語教育和課程本身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
2、品德教育要結合教學內容來進行。
體育教學具有內容多、范圍廣、思想性強等特點,上述都是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非常有利的元素。體育運動每個項目的內容都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教學效果也不相同,作為老師來說,就要做到善于挖掘教學內涵,抓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有利時機。比如說體育運動中比較枯燥的田徑運動,這是一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的運動,但是對于學生頑強意志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效果的,還有球類運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還能增強學生的頑強意志,這些都要靠我們教師來發(fā)掘。
3、思想品德教育中不同的組織教法的利用。
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選擇科學的組織教育法,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作為教師來說,要能夠結合學生的身體和心理活動,利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
4、校園的偶發(fā)事件的處理中德育。
教育的滲透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有很多的偶發(fā)事件,這是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真實的思想和行動的體現,作為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偶發(fā)事件,善于抓住學生真情流露的東西,然后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會在學生的是非能力的判斷方面進行非常有效的教育。
5、教師應該以身作則。
在當前學校的體育教學當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會以老師為榜樣,效仿老師的做法,所以,教師應該努力的去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談吐大方得體,舉止言行合時宜,要當學生爭相學習和效仿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樣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一定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的方法。
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去,也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所要追求的目標。
1、體態(tài)暗示法。
用體態(tài)暗示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中運用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在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過程中,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產生逆反心理,從而使廣大學生心悅誠服。比如說,在體育教學進行當中,老師如果發(fā)現某學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動作時,教師漫步走到該生跟前,遞個眼神,擺擺手,以示提醒或制止,這要比中止教學,當眾直呼其名批評教育效果更好。
2、實踐體驗法。
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體育項目本身又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學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實踐中磨練意志品質,在藝術體操的練習中得到美的享受,這是體育教學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征。.教師應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有目的的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使學生在體育實踐過程中陶冶情操,磨煉意志,體會人生的價值,培養(yǎng)愛國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品質。
3、激勵競爭法。
體育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激勵競爭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語言刺激、體態(tài)暗示、榜樣示范等手段,激勵先進,鞭策后進,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運用激勵競爭法時,首先要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暫時的勝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更能經得起失敗的考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其次要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因為任何競爭都是有條件的,都必須在規(guī)則的范圍內進行,否則將受到懲罰,從而增強學生的法紀觀念。
4、時機捕捉法。
不良個性心理的發(fā)展,應引起教育者的關注,教師要善于捕捉他們心靈深處的閃光點,適時的加以啟發(fā)誘導,以促進其轉化。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有學生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繼續(xù)參加比賽的生動事例,應及時給該學生以恰當的鼓勵和表揚,這對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為集體爭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對偶發(fā)的不良事件則指出要害,給予適當的批評,能提高學生對是非的判別能力。
5、情感感染法。
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感染學生,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具備一種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去的敬業(yè)精神,教師良好的言談舉止,會給學生樹立起一個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新穎獨特的教法,科學合理的分組,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和諧,友愛互助的人際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們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學校的體育教學改革中,貫徹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品質,也是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德育教育的效果應該得到我們的高度重視,它在我們的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德語教育必須和體育教育有機的結合,不能只是空洞的講述和傳授,這樣才能讓體育教育在學校教育這個環(huán)境下發(fā)揮出更大的貢獻。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二
摘要: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德育問題已經成為各方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高職院校大學生德育工作不容樂觀,應對新時期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原則和舉措積極進行探索和研究,更多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21世紀是科技發(fā)展的時期,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世紀,而科技和人才大多是由高校培養(yǎng)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培養(yǎng)人才依照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因此高校培養(yǎng)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而德智體美勞中“德”是第一位的。
1當代高校的德育方向。
當代高校不僅只重視和增強對大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而且也應與時俱進,完善合理的德育教育內容和方法,加強對大學生德育的教育,致力于培養(yǎng)和促進大學生“德才兼?zhèn)洹?。當代大學生自身不僅只重視知識、能力的學習,還應加強自身德育建設,努力實踐,努力做到“有德有才”。
胡錦濤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1]高校應以此作為大學生成長長才的行動指南,以此科學理論作為德育的指導思想。高校在對大學生德育教育方面,應改變傳統(tǒng)觀念,由傳統(tǒng)德育向現代德育轉變。學校應根據當代大學生新的時代特點和需求,審時度勢的調整大學生德育教育體系,因材施教,致力于提升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道德行為水平。
“德”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全面成才的前提,是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先決條件。大學生的“德”育是一個全面的、長期的、經常性的培養(yǎng)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違心的假裝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自身素養(yǎng)的真實映射,大學生真正的“德”應是“德在平時”“德在身邊”。
2當代大學生的德育內容。
因此,大學生德育教育應充分發(fā)揮: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愛國主義教育是核心,自身素養(yǎng)教育是動力,人文素養(yǎng)教育是催化劑的功能,全面促進大學生“德”的形成。
3新時代高校的德育潛在問題。
4高校對大學生德育的策略分析。
(1)高校應努力抓好并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利于大學生思想覺悟的提升,高校應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學?!氨匦拚n、考試課”,安排優(yōu)秀的專業(yè)教師成員負責,優(yōu)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改善教育方法,以適應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努力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之一。
(2)每周安排一定課時的形式政策課教育。形式政策課有利于學生接觸掌握最近最新的社會形式變化與國家動態(tài)、國際動態(tài)等。高校應安排每周固定時間、固定課時、不固定的教師專家、形式多樣的課堂主題的形式政策課,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甚至校外實踐等。打造形式政策課“周周學、周周新”,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之一。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生會建設、社團建設等的完善,它們都具有潛在的德育功能。高校應重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優(yōu)化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加強校園附有人文氣息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其環(huán)境優(yōu)美、舒適宜人,大學生身臨其境、感染熏陶,這樣的硬件設施建設也就滲透了“硬德育”的潛在功能。高校還可以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積極有益的社團活動、各種比賽及學術活動,促進大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這樣也就滲透了“軟德育”的潛在功能?!败浻布媸?、互相結合”更有利于對大學生良好的德育教育。
(4)順應時代發(fā)展,運用現代網絡技術,通過網絡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5]高校組織專門網絡人才加強校園網絡建設,運用網絡進行德育教育如:通過校園網絡表彰先進個人事跡、傳播校園文化建設動態(tài)、展現國家、社會最新事件、最新成就、前沿新聞、國際動態(tài)等,也可以開展網上辯論賽、組織各種網上文化交流活動和網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活動等,運用網絡帶動德育教育更新穎、更便捷、更全面。
(5)大學生自身應自覺自律,好學習勤思考,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積極互動交流,轉變舊的陳腐的思想觀念,不急功近利、不自負、不輕浮、不爭強好勝,加強自身辨別能力、自身社會適應能力,“樹德于心,施德于身”。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應不斷探索、不斷前進、不斷更新、不斷完善,順應時代發(fā)展、遵從教育規(guī)律、利用內容豐富多方面的德育手段,傳“德之正能量”于學生,并用于實踐,讓學生“德在平時”“德在身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2]邱偉光.新世紀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之再認識[c]//明德:邱偉光德育文集.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xx:12.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三
1、加強道德教育,倡導時代精神。
2、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3、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
4、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質。
5、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
6、做*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民。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四
九隆三小一年級2018、3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禮儀傳統(tǒng),認真貫徹《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大力推進我校文明禮儀教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提升我校全體師生文明素養(yǎng),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結合我校一年級學生實際情況,特制定一年級學會禮儀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切實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規(guī)范教師文明舉止。貫徹執(zhí)行《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以《小學生守則》為標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從而提升我校全體師生文明素養(yǎng),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
二、組織機構。
負責教師:武世榮周雯李德英。
通過日常各種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禮貌用語,禮節(jié)規(guī)范,能與老師、學生正常地交流;在學習、生活中初步養(yǎng)成愛祖國、愛人民、愛學習、愛勞動、講文明、講衛(wèi)生、講秩序、講公德的良好習慣;規(guī)范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地文明禮儀習慣,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
四、主要內容。
結合《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培養(yǎng),學校的“七項評比”工作,將文明禮儀的學習、文明禮儀的實踐、文明禮儀的展示貫穿文明禮儀教育的全過程。把禮儀貫穿到歌謠、聽故事、知識搶答、朗誦等各種表演形式中,讓學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禮儀對于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根據《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確定不同學段、不同年齡階段學習的內容和重點。
一年級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內容:1、8點按時到校上課,不遲到。
2、認真佩戴紅領巾,干凈,整潔。
3、每天排隊有序領餐,不擁擠,不喧嘩,不挑食,不掉飯。
4、學會收拾自己的書包,課桌,東西擺放有序。
5、學會掃地,擦桌椅,擦黑板,打掃衛(wèi)生。
6、自覺課堂紀律,不講小話,不玩東西。
7、按時完成作業(yè),做錯的作業(yè)要認真改錯。
8、大聲唱國歌、校歌,升旗時肅靜行隊禮。
9、學會使用“您”“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用語。
10、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行,不擁擠,不推搡。
11、集隊做到“靜、齊、快”,路隊整齊、精神。
12、不攀爬窗臺、欄桿,不玩危險的游戲,保護好自己和同學的人身安全。
13、懂得自己是小組的一員,能用實際行動為小組爭光。
14、認真做好“課間操”和“眼保健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15、飯前便后勤洗手,講究衛(wèi)生。
16、上課、讀書、寫字,姿勢端正。
五、活動內容安排。
第一階段(2018年3月1日——2018年4月1日):做好學習宣傳工作,啟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實施文明禮儀教育工作。
1、舉行啟動儀式,宣布活動的目的、組織、時間、任務,結合《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校的“七項評比”,提出具體的要求。制定并上報活動開展的計劃、組織和實施方案。
2、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的宣傳。利用好手抄報、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等宣傳工具,以“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宣傳開展文明禮儀普及教育的目的、意義和知識。
第二階段(2018年4月1日——2018年5月1日):
(一)個人禮儀(4月1日——5月1日)。
知道常用的禮貌用語。掌握讀書、寫字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坐、立、行的習慣。認真佩戴紅領巾,保持服裝的整潔,愛清潔,講衛(wèi)生。
(二)交往禮儀(5月1日——6月1日)。
能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與人正常交流,和睦相處。
(三)基本禮儀(6月1日——7月1日)。
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禮節(jié)。在公共場所,遵守秩序,輕聲交談,不打擾他人。自覺遵守公共交通規(guī)則,不闖紅燈。知道升旗的基本禮節(jié)。遵守公共場所的禮儀規(guī)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顧客、文明乘客、文明觀眾。
以上禮儀我們一年級將遵照執(zhí)行,認真學習文明禮儀知識,并不斷把文明禮儀意識轉化為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自覺行動,形成人人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良好風尚,讓文明禮儀之花香飄校園。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五
摘要: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要求。課堂教學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學生學習知識和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最重要的途徑。主要針對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做了幾點淺析。
關鍵詞:
小學音樂;德育教育;素質教育。
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小學音樂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教學中教會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勞動、刻苦學習等方面的德育知識,就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當然,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利用動聽的音樂和生動的音樂形象,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教育。那么,滲透德育教學具體又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筆者在本文中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思考,針對這一問題做了以下幾點分析。
一、將德育教育置于教師的言傳身教之中。
在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程度的示范帶動效應。教師為學生做出表率,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推崇,久而久之,就能引導學生對自身的行為進行效仿和跟隨。因此,在教育行業(yè),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對學生實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的行為舉止更加文明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就必須要求教師要有將德育教育置于自身的言傳身教之中的意識,通過自身的示范作用,讓學生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學到更多知識。例如,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自身的穿著。很多音樂教師認為自己是與藝術接軌的,在課堂上打扮的過于夸張,這樣的行為會讓學生受到不良的影響。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實行德育教育,首先教師要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舉止,將德育教育置于自身的言傳身教之中。在教學中,穿著要大方、整潔,教學的姿態(tài)要端莊,教學語言要豐富、富有激情,板書不能潦草,要工整、干凈。通過這些方面的示范,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這些好的習慣,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二、選擇融入了德育教育的教學題材進行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善于觀察和篩選,盡量選擇融入了德育教育的教學題材進行教學。教師在選材時要注意挖掘,深入到題材中去,積極思考,找出在不同的歌曲中能夠融入什么樣的德育知識。例如,在教學《再見吧,冬天》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問同學們“冬去春來,大自然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這時學生就會積極回答:“小樹會長出綠葉”“美麗的花兒會開放”“小草變綠了”等,然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講解: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節(jié),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美麗的畫面,但是我們在欣賞這些畫面的同時,也要愛護好我們的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不被破壞。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形成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當然,還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在春天,農民伯伯們都在辛勤的播種,所以我們現在也要好好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將來才能用我們所學的知識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通過選擇這樣的教學題材進行教學,學生就會更加發(fā)奮學習,學會更多的德育知識。
三、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德育。
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德育,就是要求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利用歌曲中蘊含的意思教會學生更多做人的道理。教師要認識到:每一首歌都有一個故事,都要它想要說明的感情。在教學中,可以將課堂放松,在教學中融入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革命前輩英勇無比的故事等等,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也能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能夠更加發(fā)奮學習,刻苦努力。例如,在教學《賣報歌》時,可以在教之前給同學們講一些以前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故事,告訴他們以前的孩子根本就吃不飽飯、穿不暖,很多孩子在冬天常常被凍死、餓死,讓他們在心里做一下對比,認識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但還可以問同學們:“以前的孩子在那么艱苦那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下,還要刻苦學習,現在的你們擁有這么好的條件卻不刻苦努力,不好好學習,這種行為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老師,對得起國家嗎”?這時很多平時不努力的學生就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白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辛苦培育自己的父母和老師,也才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幸福的生活。通過這樣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德育的教學方式,就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領悟到許多做人的道理,讓學生良好的德育品德得以形成。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件。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件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同時也能夠讓這一堂課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來完成。例如,在教學《難忘的歌》這一首歌時,很多學生會很難理解這首歌曲中所蘊含的感情。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歌詞的意義,投入到當時的情景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小兵張嘎》的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從中領悟到在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兒童團是如何英勇的抗擊敵人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是中國兒童團的一員,你在抗擊敵人時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由此一來,將學生置于這種情景中,學生就不難理解這首歌所蘊含的道理和感情了,學生的思維也會活躍起來,在音樂學習中體會到愛國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就要求教師將德育教育置于教師的言傳身教之中,選擇融入了德育教育的教學題材進行教學,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德育,利用多媒體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件輔助教學等方面出發(fā),不斷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起學生高尚的德育情操。
[1]童曉榮.借助音樂的審美效應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j].現代閱讀(教育版),
[2]劉甜.淺談小學音樂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影響[j].現代閱讀(教育版),
[3]高翎雁.音樂教育滲透德育教育[j].民族音樂,
[4]譚慧.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六
一、指導思想:
2018年春季,我園認真貫徹《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結合上級工作要點。認真落實以培養(yǎng)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為重要目標,牢固確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huán)境育人”的思想。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重點:
(一)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強化德育意識。
1、完善管理網絡。
德育管理是一個整體系統(tǒng),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網絡格局。根據德育工作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2、優(yōu)化骨干隊伍,建立育人體系。
教師是幼兒園德育工作的主體力量,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教師的師德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幼兒園的園風、教風、學風建設和教育質量的提高,讓全體教師主動適應德育教育的新形勢,真正成為德育管理者,實現德育“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基礎教育,培養(yǎng)文明幼兒。
1、深化愛國教育。
充分發(fā)揮宣傳作用,對幼兒及家長進行教育。利用豐富的人文資源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充分發(fā)揮年級、班級組織作用,以重大節(jié)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紀念日為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德育實效。
2、狠抓養(yǎng)成教育。
抓好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guī)管理是加強園風建設的重要抓手,養(yǎng)成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內容。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對各班的衛(wèi)生、文明禮儀、紀律、早操等情況進行抽查,每周進行小結。對實施情況加強指導、考核,確保常規(guī)工作持之以恒、抓細抓實。
使全園形成班班爭先、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本學年將開展“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爭當文明小使者”主題教育,從站好隊、做好操、講衛(wèi)生、有禮貌等基礎行為入手,狠抓常規(guī)管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衛(wèi)生習慣。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通過觀察、談話等形式了解幼兒的心理現狀,上好健康教育課。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七
第一節(jié)。
德育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德育規(guī)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響,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質活動。
中學德育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五個方面。
小學德育應該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基礎性品格為主要目標。所謂基礎性品格也就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道德品質。
第二節(jié)。
所謂德育目標就是對德育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何種品質所作出的設想和規(guī)定。
德育目標分為總目標和分目標。
德育總目標是學校德育的根本指針,是德育的總方向。
包含了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教育四個方面。
我國德育目標的學段分層是:小學德育目標、初中德育目標、高中德育目標和大學德育目標。
1、強調基礎性。
2、注重道德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注意了德育的層次性。
4、具有全面性。
5、注重穩(wěn)定性與變革性。
第三節(jié)。
德育內容是指實施德育工作的具體材料。選擇什么樣的德育內容,其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德育目標,它決定德育內容;二是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它決定了德育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三是德育所面對的時代特征和學生思想實際,它決定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愛國主義教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愛國主義教育要把愛祖國與愛國家區(qū)分開來。第二,愛國主義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與危機感結合起來。第三,把愛國主義教育與國際主義教育聯系起來。第四,愛國主義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理性愛國。第五,愛國主義要體現層次性。
二、集體主義教育。
集體主義原則是社會主義道德原則的核心。在開展集體主義教育時,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從理論上明確集體主義教育中的“集體”是“真集體”,而非“假集體”。
第二,集體主義并不排斥個人利益。
第三,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我們要肯定個人主義道德價值。
三、民主與法制教育。
民主與法制教育是指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基礎知識來教育學生,使他們成為具有當家作主、參與政治生活的民主意識與能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反對極端民主化與無政府主義。
第二,要發(fā)展學生的民主反思與批判意識及能力。第三,要重視學校的紀律教育。
四、理想教育。
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職業(yè)理想和社會理想。第一,要避免對三大理想作分裂式教育。第二,理想教育要注重理想的層次性。
第二章。
德育過程。
第一節(jié)。
德育過程的概念、結構與矛盾。
一、德育過程的概念。
德育過程是品德教育過程,也即教育者把社會道德規(guī)范轉化為個體品德的過程。其區(qū)別表現為:德育過程是一種教育活動過程,而品德的形成過程是指個體在品德方面的發(fā)展。其聯系表現為:德育過程是小事品德形成過程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德育過程的結構。
德育過程的結構是德育過程中不同質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這些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四個方面。
三、德育過程的矛盾。
德育過程的矛盾是指德育過程中各要素之間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德育過程中的最基本是在外在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它是決定德育過程本質的特殊矛盾。
第二節(jié)。
德育過程的規(guī)律。
一、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tǒng)一發(fā)展的過程。
(一)知、情、意、行是構成品德的四個基本因素“知”即道德認識?!扒椤奔吹赖虑楦小!耙狻奔吹赖乱庵尽!靶小奔吹赖滦袨?。
(二)知、情、意、行之間的關系。
1、道德認識是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的基礎。
2、道德情感是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的催化劑。
3、道德意志對道德行為起著維持作用。
4、道德行為是衡量一個人品德好壞的客觀標準。
(三)這一規(guī)律對德育開展提出的要求。
1、德育要注重全面性。
2、德育要注重多開端性。
3、德育要有針對性。
二、德育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教育性活動的過程。
(一)學生的品德發(fā)展是在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動地實現的。
總之,外在環(huán)境對個體的影響是在個體積極作用于環(huán)境的活動中實現的,所以,品德發(fā)展也必然是個體積極參與活動的結果。
(二)這一規(guī)律對德育開展提出的要求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讓活動具有“發(fā)展效應”
2、要為學生提供內容和形式多樣的活動。
3、要激發(fā)學生去積極自主地創(chuàng)造活動:一個人對活動的態(tài)度可分為三個等級:最低的是被動應答,第二個是自覺適應,第三個是自主創(chuàng)造。
三、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的過程德育開展時應該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出外在道德要求時應考慮到他們現有的品德發(fā)展水平。
其次,要采取各種方式激起學生的心理內部矛盾運動。最后,要促使學生進行自我道德教育。
四、德育過程是學生品德反復而且長期逐步提高的過程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長期性和反復性的特點。
個體的品德發(fā)展與形成為什么教育長期性的態(tài)度呢?首先,品德發(fā)展具有階段性。其次,一個人的品德發(fā)展是無止境的,要不斷完善才能達到一個比較完美的境界。再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道德也會發(fā)生變化。最后,道德包含了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個要素。反復性是指個體品德的發(fā)展不是直線上升,而是會經歷一個迂回曲折、甚至暫時倒退的過程。為何會出現反復曲折呢?首先,個體品德結構是一種動力定型。其次,在個體品德發(fā)展與形成的過程中會受到外界的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如果是積極的,當然會對品德的發(fā)展與形成起著促進作用。再次,學生意志的薄弱性也是導致反復性出現的重要原因。
根據這一規(guī)律,德育開展時應該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有針對性的逐步發(fā)展他們的品德。
2、要善于在德育中反復抓、抓反復、鍥而不舍。
第三章。
德育原則、途徑與方法。
第一節(jié)。
德育原則。
一、疏導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德育要善于因勢利導、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的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要遵循以下三個要求:
1、講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
二、長善救失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fā)揚學生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的消極因素,促使學生道德成長。要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學生。
第二:發(fā)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第三:引導學生自覺評價自己,進行自我教育。
三、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
第二、要向學生提出合理而嚴格的要求。
四、因材施教原則。
是指德育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個人特點和道德狀況靈活的提出各項教育要求,選用恰當的內容和要求。應該做到:
第一、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施教。
五、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是指在德育過程中,教師既要通過集體的力量教育個別學生,又要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影響集體,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辯證的統(tǒng)一起來。
做到以下兩方面:
第一、要組織和建設好集體。
第二、要通過集體教育學生個人,通過學生個人的力量影響和轉變集體。
六、教育影響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是指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的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jié)、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協(xié)調一致、前后連貫,以發(fā)揮整體影響的作用。
要注意以下三方面要求:
第一、要建立教師德育共同體,是校內德育影響一致和連貫第二、對每一學生個體的教育要一致和前后連貫。
第三、努力做好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協(xié)調工作,使各方面德育對學生的影響盡可能的達到最佳狀態(tài)。
第二節(jié)。
德育途徑。
一、各科教學。
這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包括品德課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
各學科教師要在全部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行為習慣;要根據各科自身的教學特點,自覺地、有意識的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節(jié)假日活動。
另外,還有社會調查、參觀、考察、訪問、旅游社會服務活動等。
三、少先隊教育。
少先隊教育是通過隊員當家作主的集體生活和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進行的。
四、家長工作和校外工作。
實施德育,學習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密切配合,學習應起主導作用。
第三節(jié)。
德育方法。
一、說服法。
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明辨是非、善惡,提高道德認識,形成正確道德觀點的方法。
分兩類:一是語言文字說服;二是事實說服。運用時要注意:
1、說理要有明確的針對性。
2、說理要注重差異和時期。
3、說理要具有趣味性。
4、教師要以誠待人。
二、陶冶法。
是指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的進行潛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從而使他們的道德情感和心靈得到完善的一種方法。包含了三方面:
1、人格感化。
2、環(huán)境熏陶。
3、藝術侵染。
運用時注意幾點:
1、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
2、與啟發(fā)和引導相結合。
3、引導學生參與情境的創(chuàng)設。
三、榜樣法。
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yōu)異成就去影響學生的方法。包括三方面:
1、典范。
2、示范。
3、典型。
榜樣的選擇要堅持以下原則:
1、可接受性原則。
2、真實性原則。
3、時代性原則。
4、德智并重原則。
四、鍛煉法。
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安排學生參加一定的實踐活動,以形成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方法。包括四個方面:
1、行為訓練。
2、娛樂或休閑活動。
3、社會實踐。
4、委托任務運用時要注意:
1、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2、教師要適當加以指導。
3、堅持嚴格要求。
4、注意檢查和堅持。
五、獎懲法。
是教師對學生表現出來的品德與行為作出評價,包括表揚、獎勵和批評、處分兩個方面。
(一)表揚與批評。
(二)獎勵與處分。
注意以下幾個要求:一是公平、正確、合情合理。
二是發(fā)揚民主,獲得群眾支持。
三是注重宣傳與教育。
第四章。
師德、師德規(guī)范與師德教育。
第一節(jié)。
師德內涵。
一、師德概念的界定。
把師德界定為:師德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簡稱,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
二、師德與教師道德之間的區(qū)別有兩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一是“師德即教師道德”
二是“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yè)道德”。主張將教師私人領域的個人道德轉移到公共領域,讓教師所有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全部袒露在職業(yè)監(jiān)督之中。
第二節(jié)。
師德規(guī)范。
一、師德規(guī)范的基本范疇。
2008年修訂的《規(guī)范》是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藍本。它在原則列舉上縮減為六個,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二、師德規(guī)范的核心內容及其解析。
(一)師德規(guī)范中的核心內容。
一般認為,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和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二)師德規(guī)范中的核心內容解析。
1、愛崗敬業(yè)。
“愛崗”是指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敬業(yè)”是指盡心竭力做好本職工作。
需正確認識和處理以下三個關系:
第一,正確看待教師的作用、地位和待遇,從而增強作為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光榮感。第二,樹立正確的苦樂觀。
第三,正確認識貢獻與索取的關系。
2、教書育人。
要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專研業(yè)務,勇于創(chuàng)新。第二,嚴謹治學,一絲不茍。
第三,要充分發(fā)揮教學的教育性功能。
3、為人師表。
指教師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向學生作出榜樣,成為他們學習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
以下另提幾點建議:
第一,為人師表要具有全面性。第二,為人師表要具有內在性。第三,為人師表要具有“度”。
三、我國師德規(guī)范存在的問題。
1、缺乏教師職業(yè)的特點。
2、過于抽象空泛。
3、存在著“不當”的現象。
4、師德規(guī)范的羅列上存在著重疊現象。
第三節(jié)。
師德教育。
一、當前要加強師德教育的原因。
(一)教師職業(yè)特性的要求。
為了使教育回歸其道德本質,教師必須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道德性。這是我們強調師德建設的最根本之處。
(二)教師勞動特點的要求。
首先,從勞動目的上看,教師的勞動不是表達個人的目的,而是反映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因此,根據社會的目的,教師應該既要強調智育,還要強調德育與體育。
其次,教師的勞動過程具有集體性和綜合性特點。最后,教師勞動成果的顯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三)當代教育變革的要求。
要求教師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非功利性的思維。
(四)來自師德現狀的要求。
一般來說,教師存在著以下四個不當的欲望,這些欲望導致著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走向失范:
二、師德教育的途徑。
1、通過大學“入學教育課”強化教師的專業(yè)思想。
2、設置專門的師德教育課程。
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師德教育。
(二)職后教育中的師德教育。
1、實踐:是指讓教師在自己的工作職場中,通過踐行師德規(guī)范,進一步加深對師德規(guī)范的理解。
2、拜師:是通過師徒結對的途徑來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水平。
3、自我修養(yǎng)(1)反省:就是通過自我批評、自我解剖,以求達到自我否定、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2)慎獨:指的是在一個人獨處,無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堅守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去行動,不做壞事。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八
在當今社會,德育教育被寄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能力,更要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素養(yǎng)。作為一名教師,我在教學實踐中接觸到了德育教育的內容,并深刻體會到其對學生整體發(fā)展的重要性。本文將從德育的定義、內容、方法、困惑與思考以及實踐感悟這五個方面進行探討,以期對德育教育有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對于德育的定義,我認為德育是通過道德品質培養(yǎng)和道德規(guī)范引導,最終達到提高學生人格水平和道德素養(yǎng)的一種教育形式。正是因為社會在變化,道德觀念在不斷淡化,學校肩負著更加重要的責任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這個定義對于我在教學實踐中德育內容的把握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其次,德育的內容主要包括道德知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個方面。道德知識是教育者向學生傳授道德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的過程,使學生了解社會的道德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道德情感是通過情感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產生共情、責任和善良等積極的情感體驗。道德行為則是通過實施道德教育案例或者活動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并勇于實踐、守法、公正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接下來,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課堂教學、活動教育和社會實踐三個方面。課堂教學是德育的基礎和核心,通過課堂教學,教師能夠將道德知識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意識?;顒咏逃齽t是通過組織各類才藝、體育和文藝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社會實踐則是將學生送到實踐場所,自主鍛煉,感受社會的種種問題和發(fā)展,增強道德行為的實踐能力。
然而,在實踐德育教育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思考。首先是如何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接受度和參與度。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深感學生對道德教育缺乏熱情,認為這是一種“空洞”的東西,沒有實際意義。其次是如何提高教師自身的德育素養(yǎng)和教育過程中的專業(yè)性。只有經過專業(yè)的培訓和自我學習,才能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
最后,通過多年的德育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德育的重要性和效果。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識,學生能夠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范,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德育教育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能夠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標。
總之,德育教育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定義、內容、方法、困惑與思考以及實踐感悟這五個方面來看,德育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和素養(yǎng)的一種教育形式,主要包括道德知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個方面。雖然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惑,但只要堅持下去,德育教育必能取得顯著的效果,培養(yǎng)出更多德才并茂的優(yōu)秀人才。
德育論文內容篇十九
眾所周知,職高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一線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但目前的實際情況與預期相差甚多,學生在入職初期難以適應全新的角色。特別是因為在職高教育中缺乏企業(yè)文化知識的滲透,導致職高學生對企業(yè)文化不了解甚至不認同。因此,職高德育教學不能只關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還必須關注企業(yè)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在日常德育教學的基礎上,把企業(yè)的價值觀、理念以及蘊含于企業(yè)內部制度和產品中的文化特色和基因教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接受優(yōu)秀企業(yè)文化的熏陶,最終成長為受企業(yè)歡迎的合格員工。
一、企業(yè)文化與職高德育教學。
1.企業(yè)文化的概念。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yè)文化應當有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從廣義來講,企業(yè)文化是我們在商品經濟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個行為主體應當遵循和追求的共同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精神訴求,如平等交換、積極主動的實干精神等。所以在這個層面上,企業(yè)文化更多地應當稱之為市場文化,不過由于企業(y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主體,所以用廣義的企業(yè)文化來指稱。狹義的企業(yè)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在企業(y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chuàng)造的具有該企業(yè)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tài)。它包括企業(yè)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yè)精神、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tǒng)、企業(yè)制度、文化環(huán)境、企業(yè)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yè)文化的核心。
2.職高德育教學的概念。
按照20xx年教育部修訂的《職高德育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目標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愛黨愛國、擁有夢想、遵紀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成為敬業(yè)愛崗、誠信友善,具有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蓖ㄟ^企業(yè)文化的定義和職高德育的目標我們可以發(fā)現,企業(yè)文化和德育教育二者基礎都是“德”,都是在價值觀、品德、精神等方面對人的一些要求,這是在職高德育教學中進行企業(yè)文化滲透的基礎。
二、在職高德育教學滲透企業(yè)文化的原因。
1.培養(yǎng)職高生良好職業(yè)素養(yǎng)的需要。
《大綱》指出,要“積極推進優(yōu)秀企業(yè)文化進校園,通過宣傳學習行業(yè)勞動模范、學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事跡等,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興趣和職業(yè)精神,增強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信心?!薄洞缶V》要求,“學校要在職業(yè)指導工作中全面滲透德育內容,加強職業(yè)意識、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和創(chuàng)業(yè)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行為,提高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加強就業(yè)服務,提高就業(yè)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彼裕诼毟呓逃袧B透企業(yè)文化是貫徹《大綱》的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也是切實提升職高學生良好職業(yè)素養(yǎng)的題中之意。
2.激發(fā)職高生學習熱情的需要。
好學不如樂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認識傾向,是一種復雜的個性品質,它推動人去探求新的知識,發(fā)展新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發(fā)揮學生這個學習主體作用,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提前讓學生了解企業(yè)文化的相關知識,洞悉企業(yè)文化的相關作用,從而讓職高學生在畢業(yè)前就能夠切實感受到企業(yè)的價值觀以及企業(yè)的工匠精神、企業(yè)的質量管理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體驗在企業(yè)中個人所肩負的職業(yè)責任和面臨的市場挑戰(zhàn),進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中去,最終為就業(yè)后的角色轉變打下良好的基礎。
3.職高德育教學的內在要求。
職高學校應當以培養(yǎng)合格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己任。現在不少職高學生在去企業(yè)工作時,面對與學校全然不同的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不能很好地適應一線的工作崗位,從而使其在學校所學知識在工作中起不到作用,相關職業(yè)意識缺乏,無法在企業(yè)這個新環(huán)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對企業(yè)的管理方法不習慣。實際上,好多剛畢業(yè)的職高學生并不是不具備相關的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只是他們對企業(yè)環(huán)境暫時不適應,使其在學校所學知識不能迅速轉換為專業(yè)技能,甚至遭到企業(yè)的淘汰。所以,職高畢業(yè)生進入企業(yè)后要盡快轉變角色,而這個角色轉換就需要我們在職高教學中提供條件,打好基礎,而不能讓學生在企業(yè)自生自滅。從這點來看,在職高德育教學中進行企業(yè)文化的滲透教育是職高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企業(yè)和市場對人才的要求。
三、職高德育教學中企業(yè)文化滲透的對策。
1.培養(yǎng)學生對企業(yè)的合理心理預期。
在中國普通的老百姓眼中,大學生、“上過學”的年輕人就不應當在生產或技能一線工作,而應當是“坐辦公室”或“管人”的,加上許多職高生對企業(yè)的真實運行缺乏了解,這樣就使得許多學生在入職后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學校在德育教學中,要對現代企業(yè)分工和人才梯隊進行介紹,也可以組織實地參觀。通過這種介紹、學習和參觀讓學生了解企業(yè)的人才梯隊是由不同學歷、年齡、技術的人分工組成的。在企業(yè)中,職高生更多的起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這個角色與定位,學校要在德育教學中給予引導、明確,從而使學生在就業(yè)前能夠調整好心態(tài),選擇好定位,建立恰當的心理預期,避免在就業(yè)后出現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影響工作和學生個人發(fā)展。
2.探索企業(yè)式教學。
企業(yè)畢竟是企業(yè),無論在節(jié)奏還是其他方面都有著它不同于學校的特征。所以在教學中進行企業(yè)文化的滲透,除了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之外,德育老師應當積極進行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使得教學內容更貼近實際。要營造氛圍,在教學與管理中自覺或不自覺地體現企業(yè)文化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而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在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也有利于學生早日融入企業(yè)。但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無法通過單純的課堂講授實現的,它需要的是一種環(huán)境,一種氛圍,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這是職高德育課堂企業(yè)文化滲透的目的,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在職高德育教學中,企業(yè)式教學主要表現在突出職業(yè)精神上。要積極探索職業(yè)教育規(guī)律,在學校德育課堂中融入和體現企業(yè)文化。可以提前引入企業(yè)管理的方法,模擬企業(yè)管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類企業(yè)的管理,把學生當員工,把教室當車間,把教師當師傅,使學生在模擬環(huán)境中體會企業(yè)的運作流程和人際關系,從而早日適應企業(yè)需要,早日融入職場。
3.校企聯合進行德育教育。
學生畢業(yè)后的目的地是市場,市場的主體是企業(yè)。所以,校企合作進行德育教育可以實現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人才與市場需求人才的無縫對接;同時也使得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標準對接、生產過程與學習過程對接,最終培養(yǎng)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能人才。校企聯合進行德育教育,可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一是邀請企業(yè)各級別人員到學校以課堂講授、座談、討論等形式和學生溝通企業(yè)的相關運作方式、價值理念、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等內容,通過現身說法使學生逐步了解、學習、認同企業(yè)文化,至少是廣義的企業(yè)文化;二是對實習實訓基地進行相關建設和展示,體現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等方面的流程、紀律、規(guī)范等,展現企業(yè)的奮斗發(fā)展歷程,展現企業(yè)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增進學生對企業(yè)的了解,增強學生為企業(yè)做貢獻的信心,從而為學生快速融入企業(yè)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8049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