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文學(xué)作品對我們的觸動和啟發(fā)。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說說自己讀書的感受和心情,表達對書籍情感的共鳴和觸動。對于讀后感的寫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式和角度,下面是一些讀者朋友的讀后感,你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一
《安妮日記》不僅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日記,它就像是一個問題的闡述,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戰(zhàn)爭、思考生命、思考和平!它就像是安妮控訴的手臂,聲討著戰(zhàn)爭,聲討著那些打破她原本美好生活的人。
戰(zhàn)爭是殘酷的,得到利益的永遠是少數(shù)人,而受難的永遠是無辜的人民!
伊拉克戰(zhàn)爭就是二戰(zhàn)的翻版!美國政府為了自己的石油利益而侵占了伊拉克,這位“無私的母親”將本國千萬母親的孩子送上了戰(zhàn)場,又將數(shù)千孩子的墓碑送還給了他們的母親,再將數(shù)千母親的孩子、孩子的父親送上戰(zhàn)場,而這一過程又顯得多么的自;而在伊拉克,則有更多的母親失去孩子、更多的孩子失去父母、數(shù)以萬計的人們失去家園,伊拉克人民原本安靜祥和的生活就此不復(fù)存在,而這一切都源于個別人的貪婪。
和平鴿的嘴里因該銜著橄欖枝,而不是品著血紅的淚!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chǎn)。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dāng)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里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二
1940年,由希特勒帶領(lǐng)的“反猶行動”把在荷蘭避難的猶太人大批大批地抓起來送往集中營。而在他們當(dāng)中,有一個13歲的小女孩——安妮?弗蘭克,與家人一起逃進了一間“秘密小屋”,并在一本被她叫做“基蒂”的日記本上,用青春少女的手筆記下了二戰(zhàn)時小屋中的點點滴滴。
小屋與外面的世界相比,是烏云中的一塊藍天,但這里的生活并不自由、幸福。為了躲避搜查,“秘密小屋”中的八個人必須在早上保持沉靜,在晚上才能稍微活動。每天,不合口味的飯菜、時好時壞的收音機、變化多端的信息、達恩夫婦無休止的吵架……,一切都是變幻莫測的,恐懼、驚嚇、猜測、饑餓……大人們的情緒漸漸地低落,開始成天抱怨??砂材莶煌毩⒂赂?、積極樂觀,坦然面對空襲、子彈,視它們?yōu)樘炜罩酗h過的云,一笑而過。她明辨是非,有思想、有信念,堅信總有一天和平會到來,堅信總有一天,人們都能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
合上書,回想著安妮的日記,我開始崇拜起眼前的安妮。她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還能堅持著熱愛生活的信念。哪怕最后被送到了可怕的集中營,身為幸存者的安妮,一次次面對著無辜的少女和小孩們走向焚尸爐、毒氣室,在如此殘酷的死亡面前,她依舊堅守著和平一定會到來的信念,在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默默地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她就是這樣,心中住著一個充滿熱情的太陽,當(dāng)遇上烏云密布、狂風(fēng)驟雨,這個太陽就會馬上出來溫暖著她受傷的心,她內(nèi)心憧憬著未來的小苗就這樣沐浴在陽光里茁壯地成長著。
其實,在和平年代的現(xiàn)今,我們的周圍也有許許多多熱愛生活,心中充滿著陽光的人。一個名叫喜芽的女孩,因先天殘疾,每只手都只有兩個手指。然而,熱愛音樂的喜芽,并沒有因此放棄自己,而是做了一件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她用了5年半的時間刻苦練習(xí)鋼琴!喜芽不顧鋼琴老師和其他人的搖頭否定,堅守著內(nèi)心的夢想,在母親的鼓勵下,用比正常人多一百倍的努力,最后奇跡般地完成了高難度的鋼琴曲《夢幻即興曲》的演奏,還獲邀去各地演出。如此“特殊”的她,在面對生活時,卻擁有著比普通人更火熱的心,不久前她還墜入愛河了呢!
與安妮和喜芽相比,我不禁自慚形穢。每次練鋼琴時,碰到一點小挫折,比如有一個指法一直練不好、有一個音節(jié)總是出錯,或者速度一直提不上去的時候,我就會又急又氣,還會尖叫,亂抓頭發(fā),甚至想著棄之不理,再也不練琴了。在乒乓球比賽中,當(dāng)我輸給對手的時候,我會一直悶悶不樂;有時,當(dāng)聽到家人在討論我的失敗或不足時,我還會跑進廁所,一個人躲起來,不愿意面對……想到這些,再想想安妮和喜芽,我感到羞愧極了。
看完《安妮日記》,我總覺得在天堂里,安妮那雙清澈的眼睛正望著我,用她那純凈的聲音告訴我,要讓太陽住進自己的心,抱著火熱的激情面對生活。這聲音雖然微弱,但它卻比戰(zhàn)火中的炮響更震撼,更持久,一直在我的心中回蕩著……我相信,安妮的日記會一直鞭策著我。我要向安妮學(xué)習(xí),積極面對生活中遭遇的任何挫折,做一個內(nèi)心住著陽光的人!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三
這本書,是很多篇作文組合的,忽而興奮、忽而悲傷;忽而溫和、忽而殘忍。
讀了這本書,我感觸很深。1929年6月12日時,安妮一家四口過著富裕安寧的日子。可是,1933年是法西斯政權(quán)執(zhí)政后,便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殘殺,安妮一家移居荷蘭,安妮在那里上學(xué),交到了很多朋友,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是收到一本日記本,它的名字叫吉蒂。這時德國法西斯又侵占了荷蘭,四處抓捕猶太人,抓到的猶太人都被關(guān)進了幾個地獄里,安妮的爸爸帶著一家人,躲進了“密室”但他們都還隨時面臨著死亡這兩個字。
讀完這本書,我憎恨以前的德國人民,更憎恨德國法西斯。非常同情那些可憐的猶太人。安妮真真切切的把所有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我覺得安妮是一個善良聰明,渴望和平,堅強不屈的人。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四
今天,我讀完安妮的日記了,老師讓我們寫讀后感,我今天才動筆,是最晚一個寫的`。
安妮的日記里寫了她的生活和經(jīng)歷,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戰(zhàn)亂時期同情是沒有用的,因為她已經(jīng)過世了。戰(zhàn)亂真的非常不幸,因為戰(zhàn)亂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們四處逃走,他們找了一個十分安寧的地方住了下來。
關(guān)于《安妮日記》的讀后感范文5
《安妮日記》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世界大戰(zhàn)中遺留下來的一本私人日記,真實記錄了安妮與家人等八個人躲避。
納粹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十三歲生日,她收到一個日記本,從此開始寫日記。一直寫到1944年8月,他們的密室被德國衛(wèi)軍查抄。不久,這個不滿十六歲的女孩便被傷寒。
奪去了生命。這本日記成為人們對那場殘酷的戰(zhàn)爭進行深刻。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五
剛開學(xué)時mr彭推薦我們讀兩本書,一本是《安妮日記》,另一本是《駱駝祥子》。
我們組組員比我買的早,他看了一些內(nèi)容后說,安妮一家太慘了。
當(dāng)我翻開書的第一頁時,著實帶有一定的哀傷之情。
在安妮13歲生日后不久,因為當(dāng)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所以安妮一家以及范丹夫婦和他的兒子彼得,杜瑟爾醫(yī)生和在安妮爸爸公司工作的克萊爾、米普、艾莉搬到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后屋,安妮在日記里一直稱它為密室。
安妮自從搬到荷蘭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陰森的密室里,白天不能打開窗簾,怕別人看見,晚上只能打開一點點窗戶透透氣,但立刻就要關(guān)上;上午吃完早餐以后就不能用水了,因為隔壁會聽到;再加上一家人脾氣暴躁,經(jīng)常大吵大鬧,克萊爾又體弱多病,外面不斷傳來的猶太人被殺的消息,搞得大家心神不寧。
在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就要來到的時刻,納粹分子沖進了公司的后屋,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jié)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后,安妮以及她的姐姐、媽媽,范丹夫婦一家,杜瑟爾都慘死在集中營里。克萊爾被送往德國服勞役,中途逃脫;只有安妮的爸爸活著走出了集中營。
安妮,一個花兒般的少女,被納粹分子殘忍的奪去了生命。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六
她還寫道:“我抬頭仰望天空,期望著世界將會改變,困難會有盡頭,這場殘酷的戰(zhàn)爭也會告終,和平與安寧會重新降臨。我執(zhí)著地維護著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xiàn)我的理想!”真的很難想象,安妮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中,每天面對隨時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面對死亡的恐懼,但她不放棄,而是把逆境化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以樂觀的心態(tài)將這一切化為自己理想而努力、奮斗的動力。在關(guān)進密室一年半后,安妮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理想。她有寫作才能,希望在戰(zhàn)后成為一名記者或作家,她希望這些寫于密室里的故事能夠公開發(fā)表。但蓋世太保發(fā)現(xiàn)了他們并逮捕了密室里的躲藏者,把他們送往集中營。安妮媽媽因饑寒交迫死亡,安妮和姐姐先后病亡。她沒能看到日記公開發(fā)表的那一刻。在安妮病亡后的一個月她所在的集中營獲得解放,但安妮沒能等到這一天,唯一得以生還的是安妮的父親。
圖片。
然而,歷史總是會呈現(xiàn)出它的本來面目的。被蓋世太保抓走后,在同一幢樓里工作的兩個秘書,梅愛樸和愛麗,沃森發(fā)現(xiàn)安妮的日記散落一地,于是將這些紙頁收好,藏在梅愛樸的寫字臺里,未加閱讀。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安妮被證實已經(jīng)過世,吉斯便將這批日記交給了安妮的父親。安妮的父親最終完成了女兒的夙愿,以書的形式出版了日記。安妮的日記最終從1947年出版荷蘭語版本之后,這本書成為“二戰(zhàn)”后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它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在全世界的總印數(shù)達到了近3000萬冊,成為“感動世界的日記”。
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讀完這部書后的感想,涌到心頭中的是德國對猶太人以及安妮.弗蘭克一家的悲慘遭遇的同情,但更多的是對德國法西斯用殘酷手段迫害猶太人行為的憤怒,不解。讀完整本書,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為安妮殘酷的厄運悄然淚下。更被她熱愛生活、熱愛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永遠滿懷著理想、身處險境不氣餒、不屈服的精神而感動。當(dāng)我合上《安妮日記》這本書,我為安妮的悲慘命運而惋惜,我痛恨戰(zhàn)爭,痛恨侵略者。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七
我時常會在深夜獨自守著一盞暗黃的燈看安妮的書,良多的時候通常是一邊看一邊哭泣,一邊哭泣一邊歡笑,裹著毯子在破曉的時候感應(yīng)感染著最深入的黑暗和孤傲。這些行動都是寂寞無聲的,因為收回任何的聲響都會破損這俏麗的黑夜。
安妮寶貝。安妮和寶貝。本為一體。
若是可以,請讓我學(xué)會安妮的飄逸,縱然在面對衰亡的時候仍然可以笑靨如花,毫無懼色。若是可以,請讓我學(xué)會安妮的頑強,那種在全部傷痛面前都不等閑垂頭的大義凜然。
在悲劇的戀愛內(nèi)里安妮扮演的永遠都是受傷者的抽象,這是何等的神奇,愛只是一剎時的事情。縱然是我們早就知道這場戀愛會像一場炊火,有著讓人絢爛的俏麗和無能為力的長久。安妮那愛到粉身碎骨仍然可以義無返顧的斷交神氣,萬劫不復(fù)時同樣有著最初的淺笑的這抽象不但引出了大把讀者的淚水,更重要的是征服了千萬讀者的那顆心。
安妮,一個和我們同齡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苦難都勇于為本身抱負而努力,生存在寧靜年代的我們?yōu)槭裁淳妥霾坏侥?所以,要是你遇到了困難,請千萬不要在窘境中沉淪,我們應(yīng)該大膽地站起來,抖擻抗?fàn)?以悲觀的心態(tài)直面窘境,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拼搏,并在窘境中錘煉本身,把本身檢驗得越發(fā)堅固!因為,安妮一個不曾絕望的女孩;一個永遠悲觀永遠高興的女孩;一個面對窘境卻不愿低頭的女孩正鼓勵著我們沖出窘境!
再看看我們本身,從小就在糖水中泡大的我們就好似一個俏麗的泡泡,只管耀眼奪目,但卻經(jīng)不得一點風(fēng)吹草動,隨時大概破裂。因而我們每每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波折而輕言保持,但相對于履歷戰(zhàn)役痛楚的安妮,我們所謂的“窘境”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敷道。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八
讀完《安妮日記》這本書,我還一直沉侵在故事情節(jié)中,眼眶因安妮的希望、勇氣、溫柔的悲傷的種種表情感動得落淚。
我想原來我一直沒有崇拜的人,但讀完《安妮日記》之后,崇拜的對象已在我心中悄然誕生。
在1942到1944年,仿佛黑暗一直籠罩著每天,戰(zhàn)爭讓很多種族滅絕,也讓天空烏云密布。這里有許多的猶太人被蓋世太保的鐵抓襲擊,他們就這么無辜的離開了人世。這是歷史上異常慘絕人煙的浩劫。其中也包括安妮,她是個猶太少女,她原來過著多么幸福美滿的生活??!命運卻如此捉弄人,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這樣破碎了。
許多人都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在那里生活。密室十分枯燥,而當(dāng)時安妮還是個13歲的女孩。它是活潑好動天真的,卻不能不一直在密室?guī)啄瓴怀鲩T,密室每個地方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膽敢你面對這些時,本應(yīng)該是被逼瘋,但她沒有屈服,反而讓她在遇到這種困境時產(chǎn)生了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漸漸長大,她在社會中完全獨立了,15歲的他想改變現(xiàn)在,想到了男女平等,這些社會問題。戰(zhàn)爭是恐怖的,它能破壞一切,卻不能破環(huán)擁有一顆勇敢、堅強、自由的心!雖然她最后沒有逃過殘害的命運,不過她的心永遠活在世上,或在每個人的心中。當(dāng)她閉上雙眼時,它距自己的16歲生日只差3個月?!岸嗝茨贻p的生命,就這樣消失啦!”我不禁悲嘆道。
雖然安妮死了,但她生前說的“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我堅信他的愿望能實現(xiàn)。
我敬佩安妮,我相信這本書會一直壓制住戰(zhàn)勝與丑惡,宣揚和平與友善。她能感動全世界,但愿世界不會再有戰(zhàn)爭!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九
安妮日記讀后感xx年間隱秘、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xiàn)實的恐懼、憎惡,對生的追求和期盼,對未來的向往和祝愿,對戰(zhàn)爭、人性的深入思考。
她渴望用年輕的激情、勇氣和天性的善良擁抱自然,擁抱世界,但是戰(zhàn)爭回報給她的卻是苦難和死亡。安妮在寫日記的兩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寫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轟炸所造成的恐懼,也不斷譴責(zé)種族歧視,而藏匿又充滿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動著人心。她在見證著戰(zhàn)爭與迫害。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chǎn)。安妮真正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薄白呷胧澜?,為人類盡一份力量?!?/p>
安妮日記讀后感xx年的年輕生命,卻正如她日記里寫的那樣“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她做到了,用她的心記錄了仿佛發(fā)生在一個美麗天使身上的故事。記住了一個天使一樣的少女,踏著凡間的塵埃,撫摸著戰(zhàn)爭的傷口,在痛苦和絕望的世界里種下星星點點的種子,漫浸希望的火種,灌注勃發(fā)的力量,儲蓄著對于光明、和平的一切美好設(shè)想,對于未來世界的無限展望和期許。靜靜地躺在那本泛黃的日記里,淌在后人對于這段歲月無盡的沉思里。
讀完了全本書,我有很多的感嘆,為這個美麗感性的女孩。同時也深深觸動了內(nèi)心的和平,珍視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希望類似的悲劇再也不要發(fā)生了。祈求和平。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
安妮-弗蘭克是一名猶太人,生活在荷蘭,他是一個活潑可愛,性子急的姑娘,在11歲那年,得到了一個生日禮物—日記本,從此變開始了寫日記的生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安妮一家因為德國人瘋狂的迫害猶太人,所以躲進了父親公司的一間密室,和他們一起躲進密室的還有達爾恩一家和杜薩爾先生。
安妮從她的日記本里記錄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以及安妮的愛情。在密室里的生活是沒有頭的,知道大戰(zhàn)結(jié)束。在密室里他們幾乎光抱怨,吵架,同時時刻也要提高警惕,晚上8點以后不能發(fā)出一點聲音,白天講話也不能大聲,所以在密室里的生活很是痛苦難受。
安妮非常愛彼得-達爾恩,渴望與他走進一個美麗的故事里,他們兩個相處的非常好,可一開始安妮又不肯表白,所以安妮把小甜蜜全部寫在了日記上。
密室里不可能每一天都有著充足的食物,一開始他們還有黃油、糖、草莓醬、土豆-------,后來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只有些爛土豆、爛萵苣,或者是大豆、豆莢、燉草莓、煮草莓、煎草莓,食物非常單一,生活越來越困難。
終于,在安妮15-16歲時,由于有人告發(fā),他們被抓緊了集中營,幾個月后安妮得了傷寒,離開了人世。世界第二次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他整理且出版了安妮的日記,所以才有了《安妮的日記》。
安妮,想起世界大戰(zhàn),就想起了安妮。安妮至今是一個歷史人物,他的日記,也影響了全世界。
看完這本書,我想,安妮那么努力學(xué)習(xí),努力寫日記,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要比她好100倍,我們不用像安妮一樣?xùn)|躲西藏,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努力學(xué)習(xí)。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一
近段時間,我在看由法國佛蘭克寫的《安妮日記》。
這本日記是安妮遇難的前兩年寫的,可以說吉蒂(安妮給這本日記起的名字)是她在密室生活的兩年中唯一的情感來源,她在日記中吐露了她與母親不斷發(fā)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更帶著她對德國侵略軍的憎恨,所以這本書不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對德軍占領(lǐng)下的猶太人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讀完這本書后,使我收獲頗豐,不僅學(xué)會了怎樣寫日記,而且有認識了一些書中的朋友,學(xué)會了一些知識。
我以后要好好學(xué)習(xí),因為從書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以前的中國:很懦弱,被日本,美國等地方逼著簽喪權(quán)辱國協(xié)議,把原本屬于我們的土地讓出去,可現(xiàn)在不同了,我們中國正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總有一天會把其他國家搶走我們的東西都討回來。
從此以后,讓我們向著夢想前進,努力學(xué)習(xí),長大之后成為建設(shè)祖國的棟梁之才!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二
這星期,我閱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安妮日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名叫安妮·弗蘭克的女孩,她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安妮和她的家人朋友們躲進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間密室里。他們在密室里生活了整整二十五個月,期間安妮把她在密室中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在了她的日記本上。通過她的日記,我看到了一位純潔、樂觀、堅強、富有理想的少女形象,她對戰(zhàn)爭、宗教、生活的種種思考,無不令我為之佩服。
安妮在日記中無數(shù)次提問:“戰(zhàn)爭有什么意義?人為什么不能和平相處?這一切破壞到底為了什么?這樣的生活什么時候能結(jié)束?”從她的言語中,我深刻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能夠活著是多么的不容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安妮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絕望,她不斷地鼓勵自己要堅持,要堅強。
我最喜歡安妮說的:“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彪m然密室的生活令人時刻提心吊膽,雖然安妮和她的家人時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但是安妮從不放棄希望。她溫暖而樂觀,堅持自己的愛好,她渴望能接觸外面的世界,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記者或作家,她不斷在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著,與命運和困境作不懈的斗爭。
相比安妮,我們現(xiàn)在小朋友的生活真是命運多了。我們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時代,可以嘗試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在陽光下自由地呼吸。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xiàn)有的和平歲月,好好學(xué)習(xí),積極向上,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三
安妮日記中的安妮是一個猶太小女孩,她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一個公司的密室里。她收到一本筆記本,安妮就把它當(dāng)作筆記本了。
在密室里,他們每天的早餐是干面包和咖啡的代用品,午餐不是菠菜就是土豆,晚餐就吃黃油加蔬菜。每天都帶著德國人隨時來襲擊的'忐忑心情。他們簡直像生活在地獄之中。
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和安妮當(dāng)時的處境相比,簡直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擔(dān)心衣食住行。
安妮在這么糟糕的環(huán)境下也堅持寫日記,我們和她相比更加要好好學(xué)習(xí)。
閱讀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四
“當(dāng)人類開始在廢墟的土地上重建家園時,我們不會忘記,有一雙來自天堂的眼睛正默默地注視著我們,有一個微弱的聲音在召喚我們?!蔽抑?,這就是安妮·弗蘭克。
這是一本神圣而精妙絕倫的書,一個渺小的女孩吐露了整個猶太名族的心聲。她勇敢、善良,尖銳清晰地寫出了人類精神中高貴的閃光點,在倔強高傲地保持著尊嚴時,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自己。
安妮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本應(yīng)可以當(dāng)上無憂無慮的“小公主”。直至希特勒上臺,對猶太民族開始了迫害。安詳?shù)娜兆忧埃材莸纳帐盏搅艘粋€特別的禮物——一本精致的硬皮筆記本,并從此稱呼為基蒂,并得到了一個知心的朋友,她與基蒂談心,把一切特別的事情都寫成日記。
德國占領(lǐng)荷蘭,對荷蘭猶太人進行嚴重清洗,弗蘭克一家為了避免迫害,與達恩一家躲去了奧托辦公樓的一間密室。在秘密小屋里一直生活了兩年,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膽的,炮火的轟炸,人心的不安,聽著廣播里的情況,期待著營救。
安妮在秘密小屋里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在大人的眼里,她無知調(diào)皮,口無遮攔,但只有皮特知道,安妮有感性的一面,平日里的嬉戲這是這個女孩掩飾自己孤獨寂寞的保護色,她認為沒有人能理解她的內(nèi)心,這個女孩經(jīng)常在被窩里獨自地哭泣,可是誰又知道呢?但是她依然以她誠懇的心活著。
終究是逃不過命運的,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警察發(fā)現(xiàn)了這里,幼小的安妮帶著她破碎支離的夢一起離開了人間。不過幾年,德國也投降了。
“有的人死了,但她還活著?!卑材莸木癫恍??!拔乙钕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p>
她怒訴了希特勒種種的惡習(xí),用一顆善良真誠的心去對待這世界,但又對這種黑暗無能為力。
她的最大的夢想是當(dāng)上一名記者或者作家,來發(fā)現(xiàn)與記錄這個世間的美。是什么力量讓她在這種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毅然決然地堅強?因為她的心中有夢,她渴望著美好的明天。
精神多么偉大,世界多么渺小。愿逝者有她的天堂,愿生者有他的寄托。
阿門。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814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