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bǔ)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食文言文詳細(xì)翻譯篇一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慶七年進(jìn)士,被選任庶吉士(官名),傳授編纂修書知識,后升任御史、給事中。陶澍彈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濫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諸多積久相沿的弊病。視察南漕時,革除不好的慣例,招工疏浚京口運河。二十四年,出任川東的道臺(官名)。總督蔣攸铦推薦陶澍的治理能力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為巡撫。安徽公庫款項,經(jīng)過五次清查,都沒有頭緒。陶澍從任藩司開始,就核實檔案,分別給他們彈劾的彈劾,賠償?shù)馁r償,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糾纏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邊發(fā)生水災(zāi),陶澍買了十萬石的糧食賑災(zāi),仔細(xì)核對賑災(zāi)的細(xì)目,受災(zāi)民眾因此而受益。又懷遠(yuǎn)初次出現(xiàn)漲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將它們鑿開,并引導(dǎo)水流入淮河。淮河流經(jīng)的地方,陶澍告誡民眾修筑堤壩貯存河水,用來保障農(nóng)業(yè)用水。每個縣都在鄉(xiāng)村設(shè)立儲備糧倉,命令民眾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糧,捐糧不經(jīng)過官吏之手,糧食不能出售,不能與別的商品交換,也不能借貸給別人,收成不好(就把糧食儲存起來)以備賑災(zāi),等到豐年再捐出糧食,此法大略像“社倉法”,但是去除了“社倉法”的弊端。
陶澍創(chuàng)作編輯了《安徽通志》一書,表彰忠臣孝子節(jié)婦烈女,以此來勉勵人們崇尚好的風(fēng)氣和沿襲好的習(xí)俗。
書提出海運策略,但是朝廷內(nèi)外紛紛議論并阻撓他。陶澍毅然承受了這個重任,親自去上?;I措雇傭商船,他能體恤商家的艱難,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熱烈支持。海運開通之后,被皇帝重賞賜予花翎。
由于太湖水流不暢通,江蘇多次遭遇水災(zāi)。陶澍上書說:“太湖下游在吳淞江和劉河、白茆河,其中吳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吳淞江又是以通海口為最重要。”于是把海運節(jié)省下來的二十余萬的銀兩用于治理吳淞江,選擇賢能之人來負(fù)責(zé)事務(wù),到了道光八年竣工。陶澍當(dāng)初巡視南漕時,就條分縷析陳述利害上奏皇帝,到這里就先疏通徒陽河,要依次發(fā)起劉河、白茆、練湖、孟瀆這些工程。后來在總督任上,和巡撫林則徐戮力同心疏浚諸河,吳中人稱他們做了利在數(shù)十年的好事,此語在《則徐傳》中有詳細(xì)記載。
陶澍晚年的時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來生病且中風(fēng)麻痹,沒有能實施這政策,后來咸豐年間才最終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臨終奏表,皇帝下詔褒獎,稱他“實心任事,不避嫌怨”。
理鹽鐵販賣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賴王鳳生、俞德源、姚瑩、黃冕這些人的幫助。和左宗 2010廣東卷 【參考譯文】
丁丑年,俞瑱在居庸關(guān)大肆搶掠,在當(dāng)?shù)鼐幼〉陌傩胀低档厍皝韴笮?,皇上說:“通往居庸關(guān)的山路地勢險要,高峰林立,是北方邊境通往北平的咽喉。如果有一百個人(在這個地方),那么有一萬個人窺視中原,據(jù)守此地就可以不用擔(dān)心北面的憂患?,F(xiàn)在,俞瑱占領(lǐng)了這個地方,這種地理上的便利被他所占有,我們勢必要把它奪回來。就好像家的后門,怎么能夠允許把它舍棄給強(qiáng)盜土匪呢。現(xiàn)在趁著俞瑱剛剛到達(dá)(居庸關(guān)),又忙于搶掠,民心不服,占領(lǐng)(居庸關(guān))是非常容易的;如果剛縱他而不去攻打,他們增加兵力據(jù)守(居庸關(guān)),以后再想攻打就困難了?!庇谑蔷兔钚彀睬巴佑龟P(guān)討伐俞瑱。徐安攻占了這座城池,俞瑱逃跑到懷來,依附于宋忠。取得勝利的消息傳到京城,皇上說:“假如賊人知道堅持團(tuán)結(jié)人民,籠絡(luò)民心,小心謹(jǐn)慎地堅守這座城池,即使我們想攻占它,怎么能夠這么快就攻破呢?而今上天把(居庸關(guān))授予我們,不可以(再)丟失?!庇谑敲钋魠怯駬?jù)守(居庸關(guān))。
皇上對諸位將領(lǐng)說:“宋忠率領(lǐng)軍隊駐扎懷來,有必然(與我們)爭奪居庸關(guān)的勢頭,因為他還沒有到達(dá),(我們)可以首先攻擊他。”諸位將領(lǐng)都說:“賊人眾多,我們?nèi)松?,很難與他們爭鋒,攻打他們沒有益處,應(yīng)該堅守來等待他的到來。”皇上說:“你們有所不知,賊人雖多但他們是剛剛聚集在一起的,他們的內(nèi)心并不一致,宋忠輕敵暴躁,缺少謀略,生性兇殘,自以為是,我們趁著他們還沒有安定下來,攻打他們一定可以打?。ㄋ麄儯!?/p>
癸未,皇上率領(lǐng)八千精銳騎兵、步兵,攜帶盔甲而進(jìn)軍。甲申,(大軍)到達(dá)懷來。在到達(dá)之前,抓獲了賊人的間諜,(間諜)說宋忠欺騙(部隊)中北平籍的將士:你們?nèi)叶急换噬蠚⒑α?,丟棄的尸體填滿了溝壑,(你們)應(yīng)該給他們報仇。將士聽到后,有的相信有的不信。
皇上知道了這個情況,于是就讓他們的家人作為前鋒,使用他們原來的旗幟,(宋忠的)眾多將士遠(yuǎn)遠(yuǎn)看見那些旗幟,知道父母、兄弟、孩子都還活著,高興地說:“啊,我們本來沒有什么值得擔(dān)憂的,是宋都督在其騙我們,差一點被他誤導(dǎo)了。”于是調(diào)轉(zhuǎn)槍頭前來歸降。宋忠和余下的眾人倉惶擺兵布陣沒有成功,皇上指揮軍隊度過黃河,吶喊(著)直接沖擊宋忠的軍陣。宋忠大敗,逃入城池。王師趁機(jī)攻入城池,宋忠急忙藏匿在廁所,被王師搜查抓獲,并且還擒獲了俞瑱,在陣前斬殺了孫泰,其余的人全都投降了。
諸位將領(lǐng)擒獲宋忠以后,面帶笑容,非常高興。皇上說:“宋忠本來就是一個平庸的人,憑借著能說會道,阿諛奉承,用財務(wù)賄賂奸惡之人,獲得官職,執(zhí)掌軍權(quán),便驕躁放縱,他能夠迷惑一般的將士民眾,但是(我們)看待他就好像是狐鼠而已。小小的勝利有什么值得歡喜的?!贝蠹叶伎念^說皇上說的對。
李迪字復(fù)古,他的祖先是趙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戰(zhàn)亂,遷徙家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學(xué)識,曾經(jīng)攜帶自己寫的文章去見柳開,柳開很賞識,說:“先生有輔才。”后來參加科舉考試舉進(jìn)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誥。真宗駕臨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縣。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發(fā)兵搜捕,很久沒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讓所發(fā)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訪流寇的去處,部署曉諭精銳士卒,一舉擒獲流賊,斬首后徇游示眾。
曾經(jīng)回家沐浴,忽然傳詔對內(nèi)于東門,拿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歲出入材用數(shù)給李迪看。當(dāng)時正值連年蝗災(zāi)旱災(zāi),問李迪如何度過難關(guān),李迪請求打開內(nèi)府藏庫來幫助國家,這樣賦斂寬裕,老百姓就不會過于勞苦了?;实壅f:“朕想讓李士衡替代馬元方,等他到,應(yīng)當(dāng)拿出金帛數(shù)百萬借給三司?!崩畹险f:“天子在財物上沒有內(nèi)外之分,希望下詔賜給三司,來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說借?!被实酆芨吲d。
起初,皇上將立章獻(xiàn)為皇后,李迪屢次上疏勸諫,因違章獻(xiàn)起于寒微,不可母儀天下,章獻(xiàn)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間,李迪任給事中。周懷政之誅,皇帝非常生氣,想責(zé)怪到太子,群臣沒有人敢說話。李迪從容上奏說:“陛下有幾個皇子,竟然要出這個策略。”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誅殺了周懷政。
仁宗即位后,章獻(xiàn)太后干預(yù)政事,貶寇準(zhǔn)到雷州,因為李迪朋黨傅會,貶到衡州。丁謂派人脅迫他,沒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來朝京師,當(dāng)時太后垂簾,(章獻(xiàn)太后)告訴李迪說:“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xiàn)在看)大概是你錯了!現(xiàn)在我保養(yǎng)天子到這里,你以為怎么樣?”李迪回答說:“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現(xiàn)在見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這種地步。”太后也高興。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縣因祠岳為皇上祈年,仁宗對輔臣說:“祈禱不是李迪所應(yīng)當(dāng)做的,還是讓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軍事長久松弛,守將有的因為有其他名義賴躲避戰(zhàn)爭,李迪愿意漱守邊疆,(仁宗皇帝)下詔不批準(zhǔn),但卻覺得他內(nèi)心很有豪氣。
李迪是賢相。當(dāng)仁宗初立,章獻(xiàn)臨朝稱制,很挾仗自己的才能,將有專制之隱患,李迪義正詞嚴(yán),能使宦官近習(xí)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聲德一天天豎起,章獻(xiàn)也保全了好的名聲,古人所說的社稷臣在這里就看到了。
周訪,字士達(dá),祖先本為汝南安城人,漢代末年為躲避戰(zhàn)亂而遷居江南,到周訪已是第四代。吳地平定后,就在廬江尋陽安了家。周訪年少時性格沉穩(wěn)堅毅,謙遜而能禮讓,做事果斷,周濟(jì)貧困人家,家里沒有剩余的錢財。周訪做了縣里的功曹,當(dāng)時陶侃是一名閑散的官吏,周訪推薦他去做主薄,和他結(jié)為朋友,還把女兒嫁給了陶侃的兒子陶瞻。周訪被舉為孝廉,任命為郎中,上甲令,但他都不去就任。
到元帝渡江時,命令周訪參與鎮(zhèn)江東軍事。當(dāng)時有個人與周訪同名同姓,犯了死罪,官吏錯捉了周訪,周訪奮起反擊扣留他的人,隨后幾十個人都四散逃走了,周訪自己去向元帝自首,元帝不但不怪罪他,不久還任命他為揚烈將軍,討伐華軼。周訪所統(tǒng)領(lǐng)的厲武將軍丁乾與華軼所統(tǒng)領(lǐng)的武昌太守馮逸相勾結(jié),周訪就扣留并殺了他。馮逸來攻打周訪,被周訪率領(lǐng)眾軍打敗。華軼的將領(lǐng)周廣燒毀城池來應(yīng)付周訪,華軼全軍潰敗,周訪便平定了江州。
元帝命周訪為振武將軍,命令他和眾軍一起討伐杜弢(同“韜”)。杜弢制作桔槔來攻打官軍的戰(zhàn)艦,周訪則制作長岐棖(音同“長”)來抵擋,桔槔無法造成傷害。周訪又乘小戰(zhàn)艦前往湘城,軍隊到達(dá)富口,于是杜弢派杜弘出軍?;?。周訪徒步走到柴桑,偷偷地渡過江,與敵軍作戰(zhàn),殺了敵軍幾百人。敵軍撤退以守廬陵,周訪又在廬陵包圍了杜弘。杜弘將大批寶物丟出城外,士兵們爭相去撿,杜弘趁亂突圍出城。周訪率兵追擊,得到許多鞍馬與鎧杖。杜弘逃到南康,太守率兵攻擊,又打敗了杜弘,跑到了臨賀。元帝又升周訪為龍驤將軍。
周訪到襄陽后,致力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訓(xùn)練士卒,勤于采納意見,選拔人才。王敦?fù)?dān)心他對自己有威脅,但害怕周訪的強(qiáng)大,所以沒有異心。周訪以威嚴(yán)的風(fēng)范聞名后,遠(yuǎn)近的人都?xì)w附于他,他智勇過人,成為了中興名將。周訪性格謙虛,從不與人討論戰(zhàn)功。有人問周訪:“人們做了小小的好事,都很少有不自夸的,您的功勛卓著,卻一句話也不說,為什么?”周訪說:“將士們都舍棄了性命沖鋒陷陣,我又有什么功勞呢?”將士們因此更加尊重他。
周訪訓(xùn)練兵馬,精簡士卒,想進(jìn)攻中原,慷慨激昂而有平定河洛之志。他善于安撫招納軍民,眾兵士都愿意為他赴死。他聽說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訪一直對他切齒痛恨。王敦雖然有叛亂的心思,但在周訪去世前
都
不
敢
為
非
作
歹
。07參考譯文:
郭生是淄博東山人,他從小特別喜歡讀書,但山村沒有地方可以請教,二十多歲時,他的字畫還有很多錯誤。以前,他家中狐貍作難,衣服、食品、器物,總是丟失,他深深地為狐貍的禍害而苦惱。一天晚上,他閱讀自己的詩文,讀完后,隨手把詩卷放在案頭。第二天一看,他驚呆了:自己精心寫出的詩文竟被狐貍涂得烏黑,以至于連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選擇稍稍干凈的編輯起來讀。他心里十分憤恨,但又無可奈何。后來,他又收集了新寫的二十多篇,準(zhǔn)備向名人請教。早上起來,見詩卷被狐貍翻開攤在案幾上,墨汁幾乎把它全部涂滿了,他更加憤恨。
剛好王生因事到東山,他與郭生是好友,登門拜訪郭生時,見到被墨汁污染的詩卷,問是怎么回事。郭生詳細(xì)訴說了他的苦惱,并拿出殘剩的詩給王生看。王生仔細(xì)地看了看,發(fā)現(xiàn)狐貍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刪去。他驚訝地說:“狐貍好像懂詩,它不僅不是你的禍害,而且你應(yīng)該馬上拜它為師?!?郭生開始不以為然,過了幾個月,郭生回頭看自己的舊作,忽然感到狐貍涂得很對。于是修改了兩篇放在案上,以觀察有什么怪異。到天亮?xí)r,又被狐貍涂了。過了一年多,狐貍不再涂,只是用濃墨灑灑點點,弄得滿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訴王生。王生看了看說:“狐貍真是你的老師??!這好文章可以入試了?!边@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從此感激狐貍,常常買些雞肉黍米,備給狐貍吃。他買了別人名稿,自己不選擇,而是讓狐貍選擇。因此,他在縣、府兩級考試中都名列前茅。
當(dāng)時,葉、繆等人的作品,風(fēng)格典雅,文詞華美,家傳戶誦。郭生有一個抄本,愛惜備至,不料被狐貍倒了約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幾乎沒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葉、繆的題目創(chuàng)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沒想到,狐貍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漸漸不相信狐貍。但過了不久,葉公因為文章內(nèi)容不當(dāng)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貍有先見之明。但自己每次慘淡經(jīng)營地寫一篇文章,總是被狐貍涂壞。他還是懷疑狐貍妄為,就拿了從前被狐貍?cè)c很多的文章來試狐貍,狐貍又全部涂污。郭生笑著說:“這真是胡鬧了!為什么以前肯定而現(xiàn)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為狐貍安排飲食,并把讀過的書鎖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鎖著,打開一看,卷面卻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沒有涂了。此后狐貍沒有再來打擾。以后郭生在科舉考試中得了一次四等,兩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貍的涂劃中。
異史氏說:自滿必招致?lián)p傷,謙虛方可得到益處,這是客觀規(guī)律。剛有點小名氣就自以為是,偏執(zhí)于葉公的不良惡習(xí),因襲而不改變,不到一敗涂地而不停止,驕傲自滿真害人就是這樣的??!參考譯文:
令狐熙,字長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門大族。令狐熙生性嚴(yán)謹(jǐn)持重,有寬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終日莊重。他不隨便與賓客交往,凡結(jié)交的,都是當(dāng)時的名士。他博覽群書,尤其精通《三禮》;他擅長騎馬射箭,精通音律。因為通曉經(jīng)典,從家里被征召出來,擔(dān)任部上士,不久被任命為帥都督,繼而調(diào)任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聲。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齊,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戶。他先后擔(dān)任司勛、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時人的贊譽。
高祖即位時,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納言之事。不久他被授為司徒左長史,晉爵為河南郡公爵。當(dāng)時吐谷渾侵犯邊塞,他以行軍長史的身份隨元帥元諧討伐敵人,因功升任上開府知府,后來接任滄州刺史。當(dāng)時山東地區(qū)沿襲了北齊的弊政,住戶人口大都不按照實際情況來登記入冊。令狐熙就曉諭百姓,讓他們各自回鄉(xiāng),當(dāng)時回鄉(xiāng)的就有一萬戶。他在任幾年,風(fēng)尚教化遍及滄州,被稱為好刺史。開皇四年(584年),皇上來到洛陽,令狐熙前往朝見,滄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調(diào)走,在路邊悲痛飲泣。到令狐熙又返回滄州時,百姓出境迎接,歡呼叫喊聲充滿整條道路。
皇上祭祀泰山回京,臨時在汴州停留,對當(dāng)?shù)匾蛏藤Q(mào)富庶繁盛,不法之徒眾多的社會風(fēng)氣很厭惡,于是任命令狐熙擔(dān)任汴州刺史。令狐熙一到汴州就嚴(yán)禁百姓游手好閑、不勞而食,抑制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百姓有向街開門經(jīng)商的,就禁止他們,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都勒令他們聚居到村落里,在外鄉(xiāng)居住的百姓,都趕他們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有積壓或拖延未審結(jié)的案子,都審判發(fā)落,有令即行,有禁必止,被百姓稱為良政?;噬下犝f后嘉獎他,回頭看著侍臣們說:“鄴城,是天下難治理的地方?!边@年令狐熙來京朝見皇上,考定政績,他是天下第一,皇上賜給他布帛三百匹,并頒告天下。
皇上因為嶺南夷人、越人多次反叛作亂,就調(diào)令狐熙去總管桂州等十七州的軍事,同意他隨機(jī)行事,刺史以下官員,他可以按制度補(bǔ)授。令狐熙到桂州,大施恩典,講究信譽,那些居住在溪洞中的部落首領(lǐng)互相交流說:“以前的總管,總是以武力來威脅我們,如今的總管有事卻是親筆寫信相告,我們怎能違背他呢?”于是一起歸附朝廷。
令狐熙在職幾年后,向皇上上表說:“我寄居嶺南,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年了。我已經(jīng)六十一歲了。才學(xué)淺薄,責(zé)任重大,但是我所管轄的地方十分廣闊,安撫十分困難。我雖然未能馬上革除夷人舊習(xí),但他們也慢慢地認(rèn)識到皇朝的教化。如今我年紀(jì)老了,疾病又重,怎能當(dāng)此重任?請解除我現(xiàn)在的職務(wù)?!?皇上發(fā)下嘉獎詔書,不允許請辭,賜給他一些醫(yī)藥。后來因為李佛子反叛一事,皇上聽說后懷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城。走到永州,令狐熙因憂憤發(fā)病而去世,享年六十三歲。
李疑,居住在通濟(jì)門外,同鄉(xiāng)的年輕人去他家接受學(xué)業(yè),他得到一些糧食來生活,本來自己十分貧困,但特別喜歡周濟(jì)別人的急難。金華人范景淳在吏部當(dāng)差,得了病,沒有別的親人。人們對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著拐杖走到李疑門口,告訴李疑說:“我不幸患病,人們不收留我。聽說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給我一張床養(yǎng)病?!崩钜纱饝?yīng)了他,邀請他就座,打掃房間,安置了床褥爐灶,讓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來醫(yī)生給他把脈,親自給他煮粥熬藥。從早到晚拉著他的手,問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臟了床被,又臟又臭讓人難以接近。李疑每天給他擦洗,沒有一點厭惡的神情。范景淳流著眼淚說:“我連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沒有辦法報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黃金白銀四十多兩,在過去住過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來。”李疑說:“患難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應(yīng)該如此,還要回報干什么?”范景淳說:“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這有什么好處呢?”李疑于是請鄰人一起去,提著回來了。李疑當(dāng)面打開行囊,記下數(shù)目封存起來作了標(biāo)記。幾天后范景淳最終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錢買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寶山。將所有封存好的裝有財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鄰人家里。李疑寫信讓他兩個兒子來。等他的兩個兒子來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帳冊歸還給他們。他們用米饋贈他,李疑推辭不接受,反而用財物送給他們,讓他們回去了。
平陽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著押解到了京城。此時,他的老婆懷孕即將生產(chǎn),親友卻都關(guān)上大門不肯收容。他的妻子臥在草中大聲哭泣。李疑見到了這一幕,問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對妻子說:“沒有人能隨身帶著自家的房子四處行走,誰沒有個困難的時候呢?況且人命關(guān)天,如果在生育的時候受到了風(fēng)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喪命。我寧可冒著連坐的風(fēng)險收留他們,也不忍心眼看著她們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讓妻子將耿子廉的老婆帶回家中,結(jié)果順利地產(chǎn)下一個男嬰。李疑讓妻子照顧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樣。過了一個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別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報酬。
因為這些事,大家都稱贊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歡與疑結(jié)交。凡是認(rèn)識疑的人都稱道:“好人啊,好人!”。李疑讀了一些書籍,文章也寫的很好。李疑曾經(jīng)憑借很好的儒學(xué)造詣中舉卻推辭不去做官。然而高尚的品行最為人們所稱道。 宋學(xué)士說:“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為人。李疑沒有魁偉雄壯的外表??墒撬龅氖拢瑓s有真摯純樸的仁義之風(fēng)。《論語》上說:整個社會污濁,清廉的君子才顯現(xiàn)出來。我為貪財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記載他的事跡來規(guī)勸世人?!?獨家翻譯。轉(zhuǎn)載請標(biāo)注。
表字侖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許君年少時便有超絕的大志向。他剛滿六歲那年,母親病重,就知道長跪在祖廟祭壇前,連續(xù)十幾天為母親禱告祈福,未見絲毫倦意。等到長大后,他便跟隨私塾先生接受學(xué)習(xí),聰明智慧超出了同齡人,對于書籍無所不讀。然后,他的父親因為正直誠信被同族人所怨憤,惹上了官司,(冤屈)十多年都得不到申述,最終滿懷憤懣地死去。許君對于此事始終不能釋懷,多次向官府控訴,又過去了十幾年,公理才開始得到了伸張。然而許君的精力和雄心都因這件事而消失了一大半了。沒有任何收獲啊,他于是花費了一些財物候補(bǔ)官職,謀得松江水利船政通判一職。松江地處海濱,過去專門添置有用于巡海的船,這種船叫烏船。從前的通判監(jiān)督修理,官府上下幾乎都從中謀取暴利。修出來的那些船卻一遇到大風(fēng)立馬就會損壞。許君獨自一人親自檢驗調(diào)試,烏船的毛病才得以根除。在這之前,很遠(yuǎn)的商人都挑著貨物到松江來販賣。松江那些奸詐的商民強(qiáng)取他們的貨物,卻違背貨物本身的價值不給予支付。許君到了之后,懲處了其中的幾個最狡猾奸詐的人,那些挑著貨物販賣的人都此都感激涕零。
松江的河道細(xì)小狹長,很容易導(dǎo)致填塞淤積。一旦河道填塞淤積,那來往的船只便不能通航,老百姓的田地也就沒有辦法得到灌溉。所以,在冬天河水枯竭之時, 當(dāng)?shù)卣饔檬杩:拥赖拿窆?,這項費用都是從民間收取的,累積下來有上萬。官府馬虎地去興修筑造,但超過了其應(yīng)該的耗費有許多。唯獨,許君認(rèn)為讓一個人去謀取更多的私利是有限度的,而占取了老百姓的許多血汗,內(nèi)心無法忍受。于是,他親自丈量河道的縱深和寬度,命令工匠們在尺寸上不得有絲毫差距。百姓為此都稱道歡呼,認(rèn)為這是幾十年來都從未有過的事,于是就在河道旁邊立了一塊碑,用來記錄這件事。沿海失業(yè)的百姓有許多通過出海來獲取利益,這種現(xiàn)象久禁不止。許君奉命對此進(jìn)行督察,那些裝載私販的貨物超過口糧的海船竟有一百多艘。許君想到都是一些貧苦之人而非大奸大惡之人,只是因為無知貪圖利潤而招致犯法。他覺得一定要加以詳細(xì)稟報,雖然自己有捕獲犯人的名譽,但是人一旦處死就不可能復(fù)生。于是,他悄悄地拜見布政使辰公,請求他能寬恕赦免他們。辰公深知許君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體恤百姓,對此深為贊賞。(后來)上級準(zhǔn)備討論把許君調(diào)任其他地方,但他因此在這一年生了病,六月十八日這一天在他松江的官舍中死去,享年五十八歲。當(dāng)初許君年輕時,胸懷壯志背負(fù)雄心,想要為國家建功立業(yè)。那些和許君相知的士大夫們,都估計許君將來必定會被朝廷重用。然而他卻遭受家庭諸多變故,不能實現(xiàn)他的抱負(fù)。等到他當(dāng)官時,拿著俸祿過著一種閑散的生活,只是在老百姓中間奔走煩悶。既然被士大夫所了解,差不多就有能夠施展抱負(fù)的地方了,卻不曾想最終死去。難道這確實是命數(shù)?即使這樣,把許君的施政功績與當(dāng)世那些地位顯赫、憑借權(quán)力足以有所作為的官員相比,許君難道比他們欠缺嗎?哎,真得很可悲??!
徹里是燕只吉臺氏人。曾祖父太赤,任馬步軍都元帥,跟隨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封給他徐邳二州,所以在徐定居。徹里幼年喪父,母親蒲察氏教她讀書。
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召見了他,他對答周詳文雅,世祖非常喜歡他。他跟隨世祖征討東北邊疆后返回,趁機(jī)進(jìn)言大軍所經(jīng)過的地方,百姓承受不起煩擾,饑寒交迫將要死亡,應(yīng)當(dāng)予以賑濟(jì)供給。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于是賜給邊疆百姓糧食、布匹、牛馬,依靠這些存活下來的人很多。至元二十三年,他奉命出使江南。這時行省正急于整理財政,賣掉所在地區(qū)的學(xué)田,用所得的錢充實府庫。徹里說:“學(xué)田(收益)是用來供給祭祀儀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賣掉呢?”立即制止了這種做法?;氐匠堰@件事情上報皇帝,皇帝很高興地接納了他的意見。
至元二十四年,桑哥擔(dān)任丞相,推薦任用他的黨羽,查核全國的賦稅,百姓忍受不了這樣的痛苦,自殺以及死在牢里的人用百來計算,朝廷和地方都人心浮動。朝臣們有所顧忌,都不敢講話。徹里于是在皇帝面前,詳細(xì)地陳述桑哥奸詐貪婪誤國害民的情況,言語十分激烈?;实凼稚鷼猓ㄊ雷妫┱f他誹謗詆毀大臣,喪失了禮節(jié)規(guī)矩,命令身邊的人打他的臉頰。徹里爭辯更加激烈,并且說:“我和桑哥沒有仇,之所以極力列舉他的罪行而不顧全自身,正是為國家打算啊。如果怕惹皇帝生氣而不敢講話,那么奸臣怎么能夠除掉,百姓受到的傷害從何停止!并且使陛下蒙受拒絕勸諫的名聲,我私底下害怕這個啊?!庇谑腔实弁耆盐?,就命令他率領(lǐng)三百羽林軍前去抄桑哥的家,搜得的珍寶多達(dá)宮內(nèi)收藏的一半。桑哥不久被誅殺,各類被冤枉逮捕的人才得到釋放。徹里又遵照圣旨前往江南,抄沒桑哥的親家江浙行省大臣烏馬兒和湖廣行省大臣要束木等人的家,將他們?nèi)荚隰[市處以死刑,天下人心大快。徹里在執(zhí)行這項命令的來回過程中,總共四次經(jīng)過徐州,都是過家門而不入。
他晉升為御史中丞,不久升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等地的大盜歐狗長期不能平定,于是徹里引兵征討他,號令森嚴(yán),所經(jīng)過的地方秋毫無犯。遇到前來投降的人,就用酒和食物來犒勞他們并且勸慰釋放他們回去,說:“我猜想你們怎么會是造反的人呢?確實是因為官吏的卑污暴虐造成的?,F(xiàn)在既然來歸順,就成了平民百姓,我怎么忍心治你們的罪?你們返回家鄉(xiāng)耕田采桑,安居在你們的田園里,不要害怕?!逼渌秸娜寺犝f這件事后,全部投降了。不久,歐狗被他的黨羽綁送到軍營,被斬首示眾,隨從的人一個也不殺,汀、漳地區(qū)平定了。
大德九年,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七歲。他去世的那一天,家產(chǎn)還不到二百緡錢,人們都嘆服他的廉潔。
月食文言文詳細(xì)翻譯篇二
不怕鬼
原文:
不怕鬼
曹司農(nóng)竹虛言①,其族兄自歙②往揚州,途經(jīng)友人家。時盛夏,延坐書屋,甚軒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辈軓?qiáng)居之。夜半,有物自門隙蠕蠕入,薄如夾紙。入室后,漸開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③。忽披發(fā)吐舌作縊鬼狀。曹笑曰:“猶是發(fā),但稍亂;猶是舌,但稍長,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況無首也?!惫砑几F,倏然④。及歸途再宿,夜半,門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輒唾曰:“又此敗興物耶?”竟不入。
譯文或注釋:
不怕鬼譯文:
司農(nóng)曹竹虛說:他的族兄從歙縣去揚州,途中經(jīng)過朋友家。此時正是盛夏時節(jié),此兄停下行程坐到友人書屋中,覺得這間屋子十分愜意涼爽 。天色晚時想要住在這里,友人說:“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這里的。”此人不管,強(qiáng)要住下。深夜,有東西從門縫間慢慢進(jìn)入,像夾帶 的紙一樣薄。進(jìn)入房間后,便展開化為人的模樣,原來是個女子。曹兄完全不怕。那女子忽然披散了頭發(fā)吐出了長舌,變成吊死鬼的樣子。 曹笑著說:“同樣是頭發(fā),只是有些凌亂;同樣是舌頭,只不過稍稍長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把自己的頭摘下來放到桌子上。 曹又笑著說:“有頭的我尚且不怕,何況你這沒有頭的東西!”鬼的招數(shù)出盡了,便一瞬間消失了。待到曹從揚州回來,再次住到這里,深 夜,門縫再次有東西蠕動。剛露出它的腦袋,曹便唾罵到:“又是那個倒霉的東西嗎?”鬼竟然沒有進(jìn)去。
不怕鬼注釋:
①曹司農(nóng)竹虛言:曹竹虛司農(nóng)說。司農(nóng),官職名。
②歙(sh ):縣名,在安徽省。
③殊不畏:一點兒也不害怕。
④倏(sh )然:很快地。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見了。
二鵲救友原文:
二鵲救友
某氏園中,有古木,鵲巢其上(17),孵雛將出。一日,鵲徊翔其上,悲鳴不已。頃之(4),有群鵲鳴漸近,集(8)古木上,忽有二鵲對鳴,若相語狀,俄而揚去。未幾,一鸛(ɡuàn)(1)橫空而來,“咯咯”作聲,二鵲亦尾其后。群鵲見而噪,若有所訴。鸛又“咯咯”作聲,似(15)允所請。鸛于古木上盤旋☆☆三匝(zā)(2),遂俯(16)沖鵲巢,銜一赤蛇吞之。群鵲喧舞,若慶且謝也。蓋(3)二鵲招鸛援友也。
譯文或注釋:
二鵲救友譯文
某人的花園里有一株很古老的樹,喜鵲在上面筑巢,母鵲孵出來的小鵲都已經(jīng)快長成幼鳥了。一天,一只喜鵲在巢上徘徊飛翔,不停地發(fā)出悲傷的嚎叫。不一會兒,成群的喜鵲都漸漸聞聲趕來,聚集在樹上,兩只喜鵲仍然在樹上對叫,好似在對話一樣,不一會兒又揚長而去。可是又過了一會兒,一只鸛從空中飛來,發(fā)出“咯咯”的聲音,兩只喜鵲像尾巴一樣跟隨在它后面。喜鵲們見了便喧叫起來,好像有話要說。鸛又發(fā)出“咯咯”的叫聲,似乎在答應(yīng)喜鵲的請求。鸛在古樹上盤旋了三圈,突然俯身向鵲巢沖了下來,叼出一條赤練蛇并吞了下去。喜鵲們歡呼了起來,像在慶祝,并向鸛致謝。原來兩只喜鵲是去找鸛來救朋友的啊!
二鵲救友注釋
(1)鸛(guan):一種兇猛的鳥。
(2)匝(za):周。
(3)蓋(gai):原來是。
(4)頃之(qing zhi):在原文中等同“未幾”俄而,一會兒的意思
(5)已(yi):停
(6)作(zuo):發(fā)出
(7)雛(chu):變成幼鳥(名作動)
(8)集(ji):棲止。
(9)巢:筑巢(名作動)
(10 )俄而:一會
(11)尾:在后面跟
(12)逐:就
(13)翔:飛翔
(14)徊:徘徊
(15)作:發(fā)出
(16)俯:俯身
(17) 上:上方
韓琦大度
作者或出處:
原文:
韓琦大度
韓魏公①在大名日,有人獻(xiàn)玉盞二只,云耕者入壞冢而得,表里無纖瑕可指,真絕寶也。公以百金答③之,尤為寶玩。乃開醇④召漕使⑤顯官,特設(shè)一卓⑥,覆以繡衣,致玉盞其上,且將用之酌酒⑦,遍勸坐客。俄為吏將⑧誤觸臺倒,玉盞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將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動,笑謂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時?!敝^吏將曰:“汝誤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寬大重厚如此。
譯文或注釋:
韓琦大度譯文
韓琦管理北都,(他的)表兄弟有中獻(xiàn)給他一只玉杯,說是耕地的人進(jìn)入在修的墳?zāi)沟玫降模ㄓ癖睦锏酵鉀]有一絲斑點,果真是絕無僅有的好東西。韓琦用百兩金子答謝他(弟),特別視為珍寶(很喜歡)。于是打開好酒召集負(fù)責(zé)水運糧食的官員和顯要官員,特意準(zhǔn)備了一桌飯菜,用繡著花紋的臺布覆蓋著,把玉杯放在上面,并準(zhǔn)備用它來進(jìn)(飲)酒,不一會被一個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杯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驚愕,那個武官趴在地上等著發(fā)落。韓琦卻不慌不亂,笑著對那武官說:“東西也有它破損的時候。”又對那個武官說:“你是不小心觸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你又有什么罪?”韓琦的度量寬大就是這樣。
韓琦大度注釋
①韓魏公:韓琦,北宋名臣。
②答:答謝。
④醇:味道濃厚的美酒。
⑤漕使:負(fù)責(zé)水運糧食的官員。
⑥卓:同“桌”。
⑦且將用之酌酒:并準(zhǔn)備用它來進(jìn)酒。
⑧吏將:指差役人員中的統(tǒng)領(lǐng)。
蹇材望偽態(tài) 作者或出處:
原文:
蹇材望偽態(tài)
蹇材望,蜀人,為湖州倅。北兵之將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錫牌,鐫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銀二笏鑿竅,并書其上曰:“有人獲吾尸者,望為埋葬,仍見祀,題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銀所以為埋瘞之費也。”日系牌與銀于腰間,只伺北軍臨城,則自投水中,且遍祝鄉(xiāng)人及常所往來者。人皆憐之。
丙子正月旦日,北軍人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謂之溺死。既而北裝乘騎而歸,則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鄉(xiāng)曲人皆能言之。
譯文或注釋:
蹇材望偽態(tài)譯文: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元軍快要來了,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于是做了一塊大錫牌,上面刻著:“大宋的忠臣蹇材望。”而且用兩片銀片鑿出小孔,在上面寫到:“得到我尸體的人,希望為我埋葬,還希望為我祭祀,題目為‘大宋忠臣蹇材望’。這銀子是用來作為替我埋葬的費用的?!泵刻彀彦a牌和銀子系在腰間。只等待元軍到達(dá)湖州城,則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每一個鄉(xiāng)鄰人以及平日往來的人,人人 都同情他。
丙子年正月初一,元軍入城,蹇材望已經(jīng)不知到哪兒去了。人們都說他被淹死了。不久他穿著元軍的服裝騎馬歸來,才知道(他)早一天出城迎拜(元軍)了,就做了本洲的知府。鄉(xiāng)里人都紛紛議論他。
蹇材望偽態(tài)注釋①湖州:地名,今浙江境內(nèi)。
②倅(cuì):副的,此處指副知州。
③北兵:指元軍。
④笏(hù):愿意為板,這里作“片”解。
⑤仍:還希望。
⑥題云:墓碑上刻寫。
⑦瘞(yì):埋葬。
⑧祝:告。
⑨旦日:初一。
⑩同知:職官名稱,知府。
梁鴻尚節(jié) 作者或出處:
原文:
梁鴻尚節(jié)
梁鴻家貧而尚節(jié),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句。學(xué)畢,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他舍。乃尋訪燒者,問去所失,悉推豕償之。主人猶以為少。鴻曰:“無他財,愿以身居作?!敝魅嗽S之。因為執(zhí)勤。不懈朝夕。鄰家耆老見鴻非恒人,乃共責(zé)讓主人,而稱鴻長者。于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鴻不受。償之方去。
譯文或注釋:
梁鴻尚節(jié)翻譯
梁鴻雖然家庭貧困,然而他推崇節(jié)操,博覽群書,沒有不知曉的事情。讀完書,就到林苑放豬,曾經(jīng)不小心留下火種,牽連到別的人家。于是尋訪被燒到的人,問他們損失的財物,了解后把自己的豬作賠償還給主人。他的主人還認(rèn)為得到的補(bǔ)償很少,梁鴻說:“我沒有別的財富,愿意讓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為做工勤奮,一個老人見梁鴻不是一般人,于是就批評主人,而稱贊梁鴻是忠厚的人。于是,主人開始敬佩梁鴻,把豬還給他,梁鴻不接受。返回自己的家鄉(xiāng)。
梁鴻尚節(jié)注釋
牧:放養(yǎng)牲畜
舍:房屋,住所
去:離開
恒:平常,普通
責(zé)讓:批評
豕(shi):豬
他:別的
曾誤遺火:曾經(jīng)不小心留下火種
愿以身居作:愿意讓自己留下做事
農(nóng)婦與鶩
作者或出處:
原文:
農(nóng)婦與鶩
昔皖南有一農(nóng)婦,于河邊拾薪,微聞禽聲,似哀鳴。熟視之,乃鶩也。婦就之,見其兩翅血跡斑斑,疑其受創(chuàng)也。婦奉之歸,治之旬日,創(chuàng)愈。臨去,頻頻頷之,似謝。月余,有鶩數(shù)十來農(nóng)婦園中棲,且日產(chǎn)蛋甚多。婦不忍市之,即孵,得雛成群。二年,農(nóng)婦家小裕焉,蓋創(chuàng)鶩之報也。
譯文或注釋:
農(nóng)婦與鶩翻譯
從前安徽南部有一個農(nóng)婦,在河邊撿柴時,隱隱約約(不經(jīng)意間)聽到了鳥的叫聲,好像在哀鳴(呻吟聲),仔細(xì)一看,是一只野鴨。農(nóng)婦走近它,看見它的兩只翅膀上血跡斑斑,懷疑是受傷了。農(nóng)婦捧著野鴨回家,治療了十天,傷口痊愈,(野鴨)臨去之時,頻頻向農(nóng)婦點頭,好像是在感謝。大概過了一個多月,有數(shù)十只野鴨來到了農(nóng)婦的園中棲息,并且每天產(chǎn)很多的蛋,農(nóng)婦不忍心拿到集市去賣,就孵化了它們,孵出的小鴨成群。到了第兩年,農(nóng)婦家生活小康,大概是受傷的野鴨報答的結(jié)果呀!
農(nóng)婦與鶩注解
1、于河邊拾薪 薪:柴火;
2、熟視之 熟視:仔細(xì)看;
3、婦就之 就:靠近;
4、婦奉之歸 奉:通“捧”,捧著;
5、治之旬日 旬日:十多天 。頻頻頷之 頷:名詞作動詞,點頭;
7、婦不忍市之 市:賣;
8、得雛成群。雛: 雛(chú)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鳥類):~雞、~燕;
9、旬日:十多天。
10、鶩:(wu,第四聲)野鴨子。
11、蓋:大概。
12、治:治療。
秦西巴縱麑
作者或出處:
原文:
秦西巴縱麑
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予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啼,臣誠弗忍,竊縱而予之。”
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于人乎!” 譯文或注釋:
秦西巴縱麑譯文
魯國孟孫氏打獵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帶回去烹了它。母鹿跟著秦西巴叫喚。秦西巴不忍心,放開小鹿還給了母鹿。孟孫氏回來后,問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說:“小鹿的媽媽跟在后面哀啼,我實在不忍心,私自放了它,把它還給了母鹿?!泵蠈O氏很生氣,把秦西巴趕走了。過了一年,又把他召回來,讓他擔(dān)任兒子的老師。左右的人說:“秦西巴對您有罪,現(xiàn)在卻讓他擔(dān)任您兒子的老師,這是為什么?”孟孫氏說:“他對一只小鹿都不忍心傷害,又何況對人呢?”
秦西巴縱麑注釋
①縱麑(ní):放走小鹿。麑,小鹿。
②竊:私下,謙辭。
③傅:任輔導(dǎo)責(zé)任的官或負(fù)責(zé)教導(dǎo)的人。在文中指老師。
④使:派,命令,讓。
⑤獵:打獵。
⑥烹:燒,煮。
⑦啼:啼叫。
⑧忍:忍心
⑨居:過了
⑩安:哪里
11、誠:的確
少年治縣
作者或出處:
原文:
少年治縣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既而齊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饼R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載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熔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以賑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無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
譯文或注釋:
少年治縣翻譯
子奇十六歲的時候,齊國的國君派(他)去治理阿縣。不久,齊君反悔了,派人追趕。追趕的人回來說:“子奇一定能夠治理好阿縣的,同車的人都是老人?!饼R君說:怎么看得出?”追趕的人說:“憑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輕的人來作最終決定,一定能治理好阿縣啊!”子奇治理阿縣,把兵庫里的兵器鍛造成為耕田的農(nóng)具,打開糧倉來救濟(jì)貧窮的人民,阿縣治理得井井有條。魏國的人聽說小孩子治理阿縣,兵庫里沒有武器,糧倉里沒有積糧,于是就起兵攻打(齊國)阿縣,阿縣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勵,以自己家的兵器打敗了魏國軍隊。
少年治縣解釋
阿:地名,即今山東阿縣
治:治理
反:通“返”,返回
既而:后來,不久
遣:派
共載:同車
白首:老年人
夫:句首語氣詞,用以引起下文的議論,無實義
決之:決斷政事
耕器:農(nóng)具
倉:倉庫
廩:倉庫中的糧食
賑:救災(zāi)
私兵:私人武器
倉廩:儲藏糧食的倉庫
孝丐
作者或出處:
原文:
孝丐
丐不如其鄉(xiāng)里,明孝宗時,嘗行乞于吳。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直之竹筒中。見者以為異,久之,詰其故,曰:“吾有母在,將以遺之。”有好事者欲窺其究,跡之行。行里許,至河旁,竹樹掩映,一蔽舟系柳陰下。舟雖蔽,頗潔,有老媼坐其 中。丐坐地,出所貯飲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舉杯,乃起唱歌,為兒戲,以娛母。母食盡,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無所得,憊甚。有沈孟淵者,哀而與之食,丐寧忍餓,終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數(shù)年,母死,丐不知所終。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譯文或注釋:
孝丐譯文
一個乞丐的生活狀況不如他的同鄉(xiāng)人。明孝宗年間,這個乞丐曾經(jīng)在吳地行乞。每次乞到的食物多數(shù)都不吃,把它儲存在一個竹筒中??匆姷娜硕紝@件事感到很奇怪,時間長了,就有人問乞丐這是為什么,乞丐說:“我還有老母親在世,但是已經(jīng)命在旦夕?!庇泻檬碌娜讼胫谰烤?,于是跟著乞丐走了一段路到了河邊,在一片柳陰下系著一葉小舟,雖然很破落的小舟但是很干凈。有一個老婦人坐在里面。乞丐到了以后拿出儲存的食物整理一下,然后端到船上,等母親吃的時候,他唱歌作樂,使母親高興,等母親吃完了才作別的。有一天乞丐什么也沒有乞到,很郁悶,有一個叫沈孟淵的看他可憐給他食物,但是乞丐寧可餓著也要先給母親吃,這樣過了多少年后,乞丐的母親去世了,以后也再看不到乞丐了,聽說乞丐說自己姓沈,當(dāng)年三十歲左右。
義士趙良
作者或出處:
原文:
義士趙良
趙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惡如仇。一日,途經(jīng)謝莊,聞有哭聲,遂疾步入茅舍,見一少女蓬頭垢面,哀甚。義士詢之,乃知為某村二惡少所凌辱也,痛不欲生。義士怒不可遏(a,控制),徑自詣(yì)某村,索二惡少,責(zé)之曰:“汝等何故凌辱無辜少女?”一惡少虎視眈眈曰:“何預(yù)爾事?”義士瞋(chēn)目(瞪大眼睛)斥之:“汝非人也,但(只是)禽獸耳!”未及惡少出劍,義士之白刃已入其胸,立仆。一惡少伏地求恕,義士斬其耳以示眾,儆(jǐng,警告)其不得為非作歹也。
譯文或注釋:
義士趙良翻譯
趙良,是河北一帶的人。漂泊在江湖上,疾惡如仇。一天,路過謝莊,聽到哭聲,就快步進(jìn)入茅草屋里,看見一個女孩蓬頭垢面 ,看起來非常悲傷。趙良問她怎么了,才得知她是被某村兩個惡少欺負(fù)侮辱,痛不欲生。趙良怒不可遏,徑直到了那個村莊,尋找到了兩個惡少,責(zé)問他們:“你們?yōu)槭裁雌哿?、侮辱沒有過錯的女孩?”一個惡少虎視眈眈地說:“關(guān)你什么事?”趙良瞪大眼睛罵道:"你不是人,只是只禽獸?!边€沒等惡少拔出劍來,趙良的白劍已經(jīng)插進(jìn)了他的心臟,立刻倒地了。另一個惡少跪地求饒。趙良割下惡少的耳朵以警戒眾人,并警告他不能再為非作歹了!
義士趙良解釋
①垢:臟
②詢:問
③索:尋找
④眈眈:瞪著眼
⑤仆:跌倒
⑥疾:痛恨
⑦燕人:河北一帶的人
⑧凌辱:欺侮與侮辱
9、儆:警告
童趣
作者或出處:
原文:
童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譯文或注釋:
童趣譯文
我回憶自己年幼的時候,能夠張大眼睛直視太陽,也能注意到最細(xì)微的事物。(當(dāng)我)見到微小的事物,必定會仔細(xì)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聲如雷,我暗暗把它們比作成群的白鶴在空中飛舞。我心里這樣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變成白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子也因此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讓它們沖著煙霧邊飛邊鳴叫,形成“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就像白鶴在云端飛鳴,因此我高興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墻凹凸不平的地方,花臺旁小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來,讓身子和花臺一樣高;聚精會神仔細(xì)觀察,把叢草比作樹林,把蟲蟻比作為野獸,把土塊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溝,憑著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適愉快十分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個小蟲在草間爭斗,便蹲下來觀察。興趣正濃厚(的時候),突然有一個龐然大物,推倒山壓倒樹地走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它)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時年紀(jì)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大吃一驚。我定了定神,捉住了這只蛤蟆,鞭打蛤蟆,(把它)驅(qū)趕別的院子去了。
童趣注解
1、節(jié)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自傳體散文)。沈復(fù)(1763-?)字三白,號梅逸,長洲(現(xiàn)在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xué)家。
2、余:人稱代詞,我。
3、憶:回憶。
4、稚:幼小。
5、張目:張大眼睛。
6、明察秋毫: 形容視力好。 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xì)的羽毛。后用來比喻最細(xì)微的事物。
7、藐:小。
8、細(xì):仔細(xì)。
9、故:所以
10、物外: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
11、私:私下里,暗暗地。
12、于:在。
13、則:那么,就。
14、或:有時。
15、項為之強(qiáng)(jiāng):脖子因此變僵了。項:頸,脖頸。強(qiáng),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帳:未染色的帳子。(或白色的帳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讓。
20、而:并且。
21、作:當(dāng)做。
22、觀:景觀。
23、唳 (lì )鳥鳴。
24、為之:因此。
25、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
26、以??為??:把??比作??。
27、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28、興:興致。
29、。蓋:原來
30、蝦(há)蟆:癩蛤蟆。 在古文中,“蝦”相當(dāng)于“蛤”(但在考試中一般不會出現(xiàn))
31、方:正。
32、鞭:名詞動用,用鞭子抽打
33、之:代詞,它指蝦蟆。
34、驅(qū):驅(qū)趕。
35、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后來引申為外表上強(qiáng)大而實際很虛弱的東西)
36、果:果真
37、林:森林
38、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39、私擬作:(我)暗暗把他們比作。
陳萬年教子
作者或出處:
原文:
陳萬年教子
陳萬年乃朝中重臣,嘗病,召其子陳咸戒于床下,語至三更,咸睡,頭觸屏風(fēng)。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讀“纏”的音))也?!?萬年乃不復(fù)言。
選自(班固《漢書●陳萬年傳》)
譯文或注釋:
陳萬年教子譯文
陳萬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經(jīng)病了,把兒子陳咸叫到床前。告誡他做人的道理,講到半夜,陳咸打瞌睡,頭碰到了屏風(fēng)。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xùn)斥說:“你的父親口口聲聲教你,你卻打瞌睡,(你)不聽我的話,這是為什么?”陳咸趕忙跪下叩頭道歉說:“您說的話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馬屁。”陳萬年于是不敢再說話。
陳萬年教子注釋
1、咸:陳咸,陳萬年之子。
2、戒:同“誡”,告誡。
3、大要:主要。
4、乃公:你的父親
5、嘗:曾經(jīng)。
6、具:全,都
7、謝:道歉
8、語:說話
9、顯:顯赫
10、杖:打
11、其:陳萬年的兒子(代詞)
12、之:代(陳咸)
13、曰:說
14、大要;主要的意思。
15、具曉:完全明白
16、復(fù):再
17、具曉所言:您說的話的意思我都明白
18、諂(chǎn):奉承拍馬屁。
19、睡:打瞌睡。
娘子軍
作者或出處:
原文:
娘子軍
平陽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義兵將起,公主與紹并在長安,遣使密召之。紹謂公主曰:“尊公將掃清多難,紹欲迎接義旗,同去則不可,獨行恐罹后患,為計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婦人,臨時易可藏隱,當(dāng)別自為計矣?!苯B即間行赴太原。公主乃歸戶縣莊所,遂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得數(shù)百人,起兵以應(yīng)高祖。時有胡人何潘仁聚眾于司竹園,自稱總管,未有所屬。公主遣家僮馬三寶說以利害,潘仁攻戶縣,陷之。三寶又說群盜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各率眾數(shù)千來會。時京師留守頻遣軍討公主,三寶、潘仁屢挫其鋒。
公主掠地至周至、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士無得侵掠,故遠(yuǎn)近奔赴者甚眾,得兵七萬人。公主令間使以聞,高祖大悅。及義軍渡河,遣紹將數(shù)百騎趨華陰,傍南山以迎公主。時公主引精兵萬余與太宗軍會于渭北,與紹各置幕府,俱圍京城,營中號曰“娘子軍”。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以獨有軍功,每賞賜異于他主。
六年,甍。及將葬,詔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太常奏議:以禮,婦人無鼓吹。高祖曰:“鼓吹,軍樂也。往者公主于司竹舉兵以應(yīng)義旗,親執(zhí)金鼓,有克定之勛。周之文母,列于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遂特加之,以旌殊績。
譯文或注釋:
娘子軍譯文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地位低微時嫁給了柴紹。唐高祖率兵起義,柴紹和妻子商量說:“你父親想平定混亂的天下,我想投奔起義軍,一起離開不可行,我獨自走后又害怕你有危險,到底應(yīng)該怎么辦呢?”妻子說:“你最好趕快離開。我一個婦女,到那時自己會有辦法的?!辈窠B立刻秘密的趕往太原。于是妻子回到酃縣,拿出家里的積蓄,組建一支軍隊來呼應(yīng)唐高祖,士兵有七萬人之多,和李世民(她的哥哥)一齊包圍了京城,自稱是“娘子軍”。京城攻下后,被封為平陽公主。
田子方教育子擊
作者或出處:
原文:
田子方教育子擊
子擊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去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去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⑩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 譯文或注釋:
田子方教育子擊譯文
魏文侯的公子魏擊出行,途中遇見國師田子方,下車伏拜行禮。田子方卻不作回禮。魏擊怒氣沖沖地對田子方說:”富貴的人能對人驕傲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田子方說:”當(dāng)然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啦,富貴的人哪里敢對人驕傲呢!國君對人驕傲就將亡國,大夫?qū)θ蓑湴辆蛯⑹ゲ傻亍J业娜?,沒有聽說有以國主對待他的;失去采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以家主對待他的。貧賤的游士呢,話不聽,行為不合意,到哪里得不到貧賤呢!“魏擊于是謝罪
田子方教育子擊詞語注釋
①子擊:魏文侯的長子,國君的繼承人。
②遭:遭遇,遇到。
③田子方:子擊的老師?!驹敿?xì)見下(擴(kuò)展閱讀)】
④伏謁(ya):行禮拜見。謁:拜見,請見。
⑤不為禮:不還禮。
⑥亦:副詞,只是,不過
⑦而:通“如”,如果。
⑧國:國家
⑨聞:聽說
⑩國:國君,國王
11、待:待遇,對待
12、用:需要
13、合:投契,融洽
14、履(lǚ):鞋子
15、去:離開
16、家:大夫的封地稱“家”。
17、謝:道歉
就穿上鞋子告辭了,
月食文言文詳細(xì)翻譯篇三
2011年高考文言文翻譯、斷句匯總
2011.11.28
一、(全國新課標(biāo)卷)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整弓復(fù)中之,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
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觀看的人贊嘆,皇上親自賜酒犒勞他。 解析:注意“整弓、中、誦嘆、勞之”的翻譯和整句句意。 (2)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
答案: 何灌來到,請求入見,皇上不允許,而命令他把守西部邊角。 解析:注意“乞、控守、隅”的翻譯,補(bǔ)充出“不許”的省略和整句句意。
二、(全國大綱卷)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鼎至,奏罷不職有司數(shù)十輩,列部肅清。
譯文:熊鼎到任,奏請罷免不稱職的官員數(shù)十人,各個部門安定清平。 解析:譯出大意給1分:“奏罷”、“有司”、“列部”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定語后置1分。
(2)帝遣使慰勞,賜裘帽,復(fù)遣中使趙成召鼎。
譯文:皇帝派遣使者慰勞,賜給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趙成宣召熊鼎。 解析:譯出大意給3分,“裘帽”、“復(fù)遣”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三、(天津卷)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其人亦必自審其無可讓而后為之。(3分) (2)今與足下并生今世。(2分)
(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3分)
【譯文】(1)那個人也一定要考慮(或?qū)徱暎┳约簺]有可以推讓的人然后再作序。 (2)現(xiàn)在我和你共同生活在當(dāng)今時代。 (3)都急切地追求名聲,而唯恐人們不知道我。
【試題分析】(1)審、讓;(2)足下、省略句式;(3)汲汲、不知吾 【高考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易錯提醒】倒裝句
【備考提示】文言文翻譯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審視句子特點,逐字對應(yīng)翻譯,做好換、留、刪、補(bǔ)、調(diào)。抓住句子中關(guān)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yīng),這些字詞是得分點。由現(xiàn)代詞、成語推導(dǎo)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復(fù)詞。復(fù)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間關(guān)系。意譯詞語根據(jù)上下文推導(dǎo),不拘泥于原文結(jié)構(gòu),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后通順。
四、(重慶卷)
1l. (1)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共7分) ①此輩迫饑寒為盜, 撫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3分) 答案:這些人是為饑寒所迫淪為盜賊的,安撫他們很容易,如果威逼,就會使他們跑到楚地去依靠強(qiáng)盜了。
解析:注意“迫”、“撫”、“走”、“藉”的翻譯。
②斥止驗問得實,立縛送大帥斬以徇,由是兵衛(wèi)肅然莫敢犯。(4分) 答案:(江皋)呵斥他們停下來,審問得到實情,立刻捆綁起來送到大帥那里斬首示眾,從此駐軍紀(jì)律嚴(yán)明,沒有誰敢危害百姓了。
解析:注意“驗問”、“徇”“由是”“肅然”的翻譯。
五、(山東卷)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勿懼以罪,勿止以力。(“懼、止”使動用法。)
譯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罰讓百姓害怕,不要用強(qiáng)力阻止百姓。 (2)出令不改,則民正矣。(“正”,形容詞做動詞。)
譯文:(國君)發(fā)出的政令不隨意更改,那么百姓就會走上正軌。 (3)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本事”:古今異義) 譯文:國君您想要稱霸諸侯成就大事嗎?那么就一定要從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六、(廣東卷)
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鋸匿上流水中。
答案:羅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泅渡)的人(或:士兵/勇士),(讓他們)拿著鋒利的鋸子隱藏(或:躲藏/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3分。泅、上流、句意,各1分)
②并請文人歷敘其事,洵奇男子也。
答案:(羅提督)還(或:并且)邀請(或:延聘)文人(或:讀書人)詳細(xì)地(或:清晰地)記載他(做賊)的事情,(這種胸襟),確實是個非凡(或:異乎尋常/奇特/奇異)的男子漢啊。(3分。歷、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1分) 【補(bǔ)注】洵,誠然,確實。《詩·邶風(fēng)·靜女》:“洵美且異?!?/p>
七、(江蘇卷)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毀淫祠數(shù)百區(qū),勒巫為農(nóng)者七十余家。
譯文:(陳公弼)拆毀幾百處惑亂人心的祠堂,強(qiáng)制巫師務(wù)農(nóng)的人有七十多家。 解析:翻譯此句關(guān)鍵在于理解“淫”“勒”兩詞的意思,而且還不能一味依據(jù)詞典的解釋,而應(yīng)依據(jù)上下文的語境對這些詞進(jìn)行合理的揣度,所以“淫”解釋為“迷亂”“惑亂”比較好。
⑵身居前行,命士持滿無得發(fā)。
譯文:(陳公弼)親自處在隊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滿但不要射出。 解析:此句的翻譯,關(guān)鍵把握“前行”“居”“持滿”,這些都得根據(jù)上下文語境來作出正確的譯解。
⑶貸而流之,盡以其余給左右使令,且以守倉庫。
譯文:(陳公弼)饒恕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給下屬使喚,并且用他們來把守倉庫。
解析:此句的翻譯,關(guān)鍵要把握“貸”(嚴(yán)懲不貸)“流”和句式以及語順。
八、(福建卷)
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吾為子新其亭,而更題曰“一柱”,可乎?(3分) (2)觀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見其為人矣。(3分)
答案:(1)我為你新修那座這亭子,并重新命名為“一柱”,可以嗎? (2)(我)體察李維肅給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據(jù)(此)約略看出他的為人。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lián)系前后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做到文從句順。
【解析】第(1)題翻譯時要注意“新”是形容詞作動詞“新修”;“更”是動詞“重新”,“題”也是動詞為“命名或題名”的意思;“可乎”表反問語氣,也要體現(xiàn)出來。第(2)題翻譯時應(yīng)補(bǔ)出省略的主語“我”。本題的難點為虛詞“以”字的用 3
法。“以”在這里作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工具或憑借,可譯為“憑、根據(jù)”等。“少”為通假字通“稍”,可譯為“約略、大概”等。
九、(安徽卷)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伯兄驟聞而駭之,曰:“然則吾將試汝?!?/p>
(2)有運餉官以棄運走,道死,其孫以賄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答案:(1)長兄突然聽到他這樣說,感到很吃驚,說:“既然這樣,那么我要考考你?!?/p>
(2)有個押運糧餉的官員因為放棄押運逃跑,在路上死了,這個官員的孫子通過行賄請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訓(xùn)斥并且趕走了他。
【試題解析】第(1)句中的關(guān)鍵詞“驟”、“駭”、“然則”、“試”,分別翻譯為“突然”、“感到吃驚”(意動用法,把??當(dāng)作驚訝的)、“既然這樣,那么”、“考試、測試”。第(2)句中的關(guān)鍵詞是“以(棄運走)”、“道”、“死事”、“退”,分別翻譯為“因為”、“在路上”(名詞作狀語)、“為公事而死”、“讓??退下”(使動用法)。
十、(浙江卷)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若子才,無施不可,焉用贈?(3分)
答案:至于你的才華,沒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用贈物(的方式來警策)? (2)臣愿撫之,無使勞而生怨。隋監(jiān)未遠(yuǎn),不可不察。(4分)
答案:我愿意去安撫他們,不要使(他們)因勞累而產(chǎn)生怨憤。隋朝的教訓(xùn)離今天不遠(yuǎn),(我們)不能不省察。(“監(jiān)”通“鑒”。)
十一、(四川卷)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一日,攜楮幣諧富家易谷種,值大雪,立門下,人弗之顧。(5分) 答案:一天,(呂徽之)帶上紙幣到富人家買谷種,正遇大雪,站在門口,(那家 )人不理睬他。
解析:采分點是,要補(bǔ)出省略的主語;楮幣,紙幣;易,交換,買;弗之顧,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則前置,應(yīng)為“弗顧之”。
⑵治中策蹇驢,時猶布衣,見先生風(fēng)神高簡,問曰:“得非呂徽之乎?”
答案:陳治中騎著跛驢,當(dāng)時還是平民,看到呂先生風(fēng)采神韻高潔簡淡,就問道:“莫不是呂徽之吧?”
解析:采分點是,策,鞭打,騎著;蹇,跛,行走困難;布衣,代指平民百姓;“得非??乎?”固定結(jié)構(gòu),譯為“恐怕??吧”“莫不是??吧?”
十二、(湖南卷)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韓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2)故吾嘗謂文章之事,未論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 (3)則余亦迂甚矣哉?。?分)
答案:(1)譯文:韓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個朝代以來的衰頹(文風(fēng))。 (2)譯文:所以我曾經(jīng)說寫文章的事情,不說別的,必須首先去除它的俗氣才行。 (3)譯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厲害啦!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三個句子,難度不大。考生一定堅持“直譯為主”,找準(zhǔn)采分點:“之”“起”“衰”,注意“衰”形容詞作名詞;“謂”“其他”“去”“其”“可”,注意“其他”古今同義;“甚矣”“哉”,一定要譯到位。
十三、(湖北卷)
13.請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樹,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4分)
(2)其后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藏槨。(3分)
(3)孝文皇帝去墳薄葬,以儉安神,可以為則。(3分)
答案:13.(1)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來,將其埋葬在山野之中,既不封土堆,又不樹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槨來替代這種情況。 (2)在這之后牧童丟失了羊,羊進(jìn)入到了始皇陵的洞穴,牧童拿火把照著尋找羊,不小心失火燒了始皇的棺槨。
(3)孝文皇帝放棄了筑墳的禮節(jié)而簡單地埋葬,用節(jié)儉使靈魂安息,可以把這作為榜樣。
【解題思路】(1)句的重點詞語“衣”“封”“樹”詞類活用,“以薪”狀語后置。(2)句的重點詞語“亡”“求”“其”。(3)句的重點詞語“去”“墳”“神”“則”省略句,“安”使動用法。
十四、(遼寧卷)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語。(10分) (1)然好興功役,多所改更,議者頗嗤其不切事也。
答案:然而喜愛大興工程勞役,又多有變動,評論的人都譏笑他不切合實情。 【解析】:譯出大意給2分;關(guān)鍵字“功役"、“嗤”、“切事”三處,每譯對一處給l分。
(2)慶禮在人苦節(jié),為國勞臣,一行邊陲,三十年所。
【答案】宋慶禮做人堅守節(jié)操,是國家的功臣,一去邊境任職,就是三十來年。 【解析】譯出大意給3分;關(guān)鍵字“苦節(jié)”、“所”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易.節(jié)》:“節(jié),亨。苦節(jié),不可貞。”孔穎達(dá)疏:“節(jié)須得中。為節(jié)過苦,傷于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復(fù)正。故曰苦節(jié),不可貞也?!币庵^儉約過甚。后以堅守節(jié)操,矢志不渝為“苦節(jié)”?!八北泶蟾艛?shù)目,翻譯左右。
十五、(江西卷)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 以數(shù)切諫,不得留內(nèi),遷為東海太守。(4分) (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獨汲黯與亢禮。(4分)
(3)愈賢黯,數(shù)請問國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4分)
【解題透析】(1)因為(汲黯)多次直言進(jìn)諫,(因而)不能夠留在朝庭內(nèi)任職,被貶為東海太守(注意“數(shù)”、“內(nèi)” “遷”的用法,每字1分,大意1分)。 (2)公卿及以下(官員)都謙卑地侍奉衛(wèi)青,唯獨汲黯用平等的禮節(jié)對待衛(wèi)青。 (“卑奉”、“亢禮”各1分,“與”省略“之”對待他。1分,大意1分)。 (3)(衛(wèi)青)越發(fā)覺得汲黯賢明,多次向汲黯請教國家和朝廷的疑難大事,禮待汲黯超過平時(賢:意動用法1分,所疑:的疑難大事1分。加:更,1分。大意1分)。
斷句匯總
一、(北京卷)10.用斜線(/)給下面短文斷句。(5分)
熹 竊 觀 古 昔 圣 賢 所 以 教 人 為 學(xué)之 意 莫 非 使 之 講 明 義 理 以 修其 身 然 后 推 以 及 人非徒 欲 其 務(wù) 記 覽 為 詞 章 以 釣 聲 名 取 利 祿 而 已 也 今人 之 為 學(xué) 者 既 反 是 矣 然 圣 賢 所以敬人 之 法 具 存 于 經(jīng) 有 志 之 士 固 當(dāng) 熟 讀 深 思 而 問 辨 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
【參考答案】熹竊觀古昔圣賢所以教人為學(xué)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 /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wù)記覽/ /為詞章/ /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今人之為學(xué)者// 既反是矣/然圣賢所以教人之法/ /具存于經(jīng)/有志之士/ /固當(dāng)熟讀// 深思而問辨之。 【試題分析】單斜線為必斷句處,雙斜線處為可斷可不斷處。
【備考提示】充分掌握文言文行文的基本特點以及具有標(biāo)志性的虛詞的用法。
二、(重慶卷)(2)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線的部分?jǐn)嗑洌?分) 君子之于射也,內(nèi)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觀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觀德亭記》
答案:內(nèi)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觀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解析:標(biāo)點:君子之于射也,內(nèi)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觀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翻譯:君子射箭的時候,內(nèi)心態(tài)度端正,外表身體站直,拿著弓箭瞄準(zhǔn),這樣以后才可以射中靶子。所以古人通過射箭來觀察一個人的品德。品德,是從內(nèi)心中體現(xiàn)出來的。
三、(廣東卷)
9.?dāng)嗑浜头g。(10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羅既官游擊/乃遣人訪其妻/以重金贖還/為夫婦如初/報其鬻身救夫之義也/此事不足訓(xùn)/然以視少共艱苦/既貴而厭棄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區(qū)/殆不可以道里計/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學(xué)家之律繩之 【評分說明】共12處,每錯3處扣1分。 【標(biāo)點如下】
羅既官游擊,乃遣人訪其妻。以重金贖還,為夫婦如初,報其鬻身救夫之義也。此事不足訓(xùn),然以視少共艱苦,既貴而厭棄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區(qū),殆不可以道里計。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學(xué)家之律繩之?
四、(浙江卷)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分)
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或時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
五、(湖南卷)
7、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a.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b.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c.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d.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答案:a.
解析:本題斷句對于很多考生而言有點難度。注意“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暗含兩種倒裝句式的考查:主謂倒置和定語后置。把握到這一點,再運用對稱法,才能選準(zhǔn)a項:感憤郁塞,觸事而發(fā),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六、(江西卷)
12、文中畫波浪的部分?jǐn)嗑渥钋‘?dāng)一項是
a.丞相弘燕見/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賬中/黯前湊事上不冠/往見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賬中/黯前湊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賬中/黯前湊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帷/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汲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賬中/黯前湊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解題透析】c(在古文言文中,省略賓語應(yīng)較省略主語頻繁。在句讀時特別要注意。c項里上,既可為主語,亦可為賓語,劃入后作主語,還是劃入前作賓語。顯然,將上視作主語語勢更暢)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7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