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堅韌和毅力所感動。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運用比喻、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法,增加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吸引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選的各類型作品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硇碌乃伎己蛦⑹尽?/p>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一
在沒讀過一本書的情況下,我不敢對莫言獲獎一事發(fā)表任何看法。為了彌補我的不足,趕緊搜索下載了他的最近的名作《蛙》,開讀。
有人對類似我這種作法不感冒,說有趕時髦之嫌。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當人們都在紛紛談論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應該保持充分的.好奇心。就是,你最好對這件事有一點兒起碼的了解,然后才能看懂別人的議論。否則,你就是自絕于人民。
于是開讀。從晚上9點看,看了一個小時,困了,睡覺,第二天,就是昨天,看了一天,今天早晨7點多終于看完。對于我這種看書如同老牛一樣慢的人來說,每一本小說都是一種折磨。好在終于看完了。
讀后感?怎么說呢?只能概括成一句話:還行。還行的意思就是,你看了,總比不看強。但假如沒看過,似乎也沒有什么損失。畢竟我看小說不是消遣。我消遣的方式很多,小說還排不上號。
只看過一本,當然不能給莫言下什么結論。但模糊的感覺還是有的。我參加的一個讀書群,有個書友說:“作家不是政治家不必背負過多的責任,只要故事寫得好,文筆好就可以了?!边@個書友說的對,也不對。應該這么說:“作家雖然不是政治家,但是他一定是人類精神的守護人。偉大的作家之所以偉大,就在這里。而所謂故事和文筆,不過是他的手段。像金庸、瓊瑤那樣的人,永遠稱不上偉大。但是他們的確是作家?!?/p>
對于一個“小心地避開中國現(xiàn)實”(國外對莫言的評論)的作家來說,莫言也許是出于生存的考慮。但是不管如何,我們只能記住像索爾仁尼琴、哈維爾那讓的人。莫言,就像他的筆名一樣,實際上沒說過什么。
再次一層,文學欣賞除了思想以外,最重要的是一種美感。老實說,從莫言的這本小說中,我沒怎么感覺出美來。也許是我的理解水平問題,那就怪不得人家,就像我聽不懂交響樂一樣,不能怪貝多芬們不好。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二
前些日子,爸爸從六合帶回一本小說,小說名叫《蛙》,我心想,蛙有什么值得看的?我們農村里青蛙多得是,可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后,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那么一回是。
《蛙.》描述的是姑姑—萬心由一名助產士最后成為一名計劃生育工作者,她專門與那些想超生的婦女們之間的斗爭。結果使得如她的侄媳王仁美和張拳的老婆家破人亡。最后,晚年的姑姑充滿了不安與自責,每當夜晚,她聽到蛙的叫聲仿佛是成千上萬個嬰兒的哭啼聲和控訴。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慚愧。
記得四年前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也有同樣的遭遇,媽媽因超生而東躲西-藏。我從小就一直待在媽媽身邊,從未離開過她的懷抱,我整天以淚洗面,后來生了一場大病,爸爸回來幫我掛了十天水。后來聽大人們說弟弟沒保住,而且房子又被拆了。媽媽回來以后我一點沒怪她,相反,我覺得媽媽是偉大的勇敢的!
媽媽是幸運的,書中的王仁美因大出血而死亡,然而上天眷顧她的生命沒有輕易離去。媽媽回來時明顯瘦了許多,她看見別人的孩子總要抱一抱,我知道媽媽是在想念夭折的弟弟,每當這時我就心如刀割。2009年一個新生命降臨在我家,這個家又充滿了朝氣!
《蛙》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萬心的共產黨員,她曾是高密東北鄉(xiāng)的送子觀音,但卻成為當?shù)赜媱澤叩幕鶎印?/p>
2006年是我們生命中最黯淡的一年,作為女人我不幸”懷孕了,計劃外的,也就是腹中的這個“孽種”開始了我們的惡夢。后來政府知道了,后來多次帶人上門,恐嚇,嚇的我們夫妻倆帶著腹中的這個“孽種”一路逃亡,輾轉蘇北,后來由于中央型前置胎盤又亡命與南京,由于整日東躲西-藏,每日都生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最后在市幼剖腹產下奄奄一息的男嬰,三天之后不幸夭折了。此時鎮(zhèn)政府已慘無人的拆除了我家的樓房。這是何等的絕望讓人撕心裂肺。而后只要看到人家懷中的小孩便不由自主道要是我家的孩子在也這大了。丈夫勸我說你不要這樣了你可不要成為祥林嫂呀。的確這是祥林嫂念念不忘阿毛那句只能與丈夫抱頭痛哭蛙里發(fā)生著1也的確是場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與爭奪,那些有著頑強的身體曾經遭遇了怎樣的磨難,被追趕的孕婦張拳的老婆多么渴望跳到河里逃脫已生下她那快足月的孩子,——被救上時每一個人都看到了她雙腿間流下的鮮血及她和孩子都行將死亡,而對無情姑姑,這個女人留下了最真切的詛咒;“萬心,你不得好死!”
姑姑晚年充滿了負罪感,在一個夜晚她聽到了蛙鳴。仿佛成千上萬個嬰兒在哭泣和控訴——。
感謝莫言,他的蛙提供給我們這個時代的譯質力量,它們是珍貴的。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三
蛙》延續(xù)了莫言對小說結構、敘述語言、審美訴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詩般反映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執(zhí)著探索,在整體上達到了極高藝術水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莫言《蛙》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蛙》為中國當代作家莫言重要作品,出版于20xx年,《蛙》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該書秉承了作者鄉(xiāng)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樸實的文字落腳于中國社會的一隅。
《蛙》接近歷史現(xiàn)實的書寫,主要講述的是鄉(xiāng)村醫(yī)生“姑姑”的一生?!肮霉谩钡母赣H是八路軍的軍醫(y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肮霉谩崩^承衣缽,開始在鄉(xiāng)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肮霉谩苯由膵雰罕椴几呙軚|北鄉(xiāng),可喪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布高密東北鄉(xiāng)。姑姑一面行醫(yī),一面帶領著自己的徒弟們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扎,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锻堋肥且徊繉憣嵵髁x作品,它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山東高密東北鄉(xiāng)的艱難推行過程。萬心矛盾地擁有著兩種身份:一種是鄉(xiāng)村醫(yī)生,一生接生嬰兒近萬名,人稱“送子娘娘”;另一種是堅決執(zhí)行計劃生育國策的計生干部,人又稱之“殺人妖魔”。對于萬心來說,卻必須做到統(tǒng)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無法逃脫的極度矛盾和痛苦之中。讀《蛙》,讀者會時時感到殘酷:一是小說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的殘酷,另一是莫言客觀冷靜地書寫他人靈魂深處極致痛苦的殘酷。
《蛙》延續(xù)了莫言對小說結構、敘述語言、審美訴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詩般反映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執(zhí)著探索,在整體上達到了極高藝術水準,也是近幾年中國原創(chuàng)長篇小說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莫言的長篇小說《蛙》的中心詞是“計劃生育”,但這只是淺層表象,在這一中心詞背后,隱藏著的是莫言對生命(生殖、繁衍)的由衷敬畏和頂禮膜拜。
花了兩天時間一口氣把《蛙》讀完,實在地覺得是部引人入勝的好作品。姑姑、蝌蚪、小獅子、王仁美等人形象躍然紙上,個個角色或濃妝或淡抹幾乎都詮釋地恰到好處。小說到最后,也諷刺地寫出了社會的畸形。在中國乃至放眼世界,生殖崇拜都是一脈相承的。計劃生育稍稍地阻撓了這一腳步,但是只要國家在進步,人民生活安居樂業(yè),這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就源源不斷。
小說把鏡頭定格在了農村,更加突出了這一矛盾。通過蝌蚪與日本作家的來信來貫穿整個始終,雖然比較傳統(tǒng),但也很好地引出了姑姑這條線。特別是姑姑在小說中多次不同場合不同語氣,每每搬出與日本人作斗爭的事情,讓人會心一笑,可愛與可悲。比照現(xiàn)實,周遭也存在很多這樣的人,一件事從小講到大,每次都能恰如其分的表達。而故事的開始就新穎逗趣地寫到“命名”。名字在每個娃娃身上,可真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如此重要的事,在高密鄉(xiāng)這個地方,居然以如此普及如此詼諧的形勢存在,好像我們小時候隨口給別人起的外號。
故事從一開始的陰暗到后來的荒誕,只是從蝌蚪與小獅子的來回高密鄉(xiāng)就完成了,又通過堂吉訶德來串燒,雖然我覺得銜接有點困難,尤其是蝌蚪性格的變化讓人驚訝,作為一名軍人,怎么會被一小破孩追跑,而這人早前還能用軍人的身份勸架?總之,最后我覺得是愈往荒誕發(fā)展,可通讀下來,也能與現(xiàn)實接軌,不得不說現(xiàn)實與荒誕也許只隔一線。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那部《百年孤獨》,通篇的荒誕奇幻,真真假假,演繹了觸目驚心的現(xiàn)實。
總之,這也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小說,值得一看。
看完了莫言的《蛙》,不愧是獲獎作品,寫的很好,對人物、事件的描述,生動、逼真,像是把現(xiàn)實的場景做了特寫放在了你的面前。這個作品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中國計劃生育在群眾生活中、在歷史中做了真實的記錄。
因為我了解到一些計劃生育的實際情況,這部小說并沒有夸張,而現(xiàn)實情況其實更加夸張。對計劃生育這件事情,很難進行褒貶,對個人絕對是慘無人道,但是對國家看起來像是好的,事實上究竟是不是好的,歷史與未來也難以評判。但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追求、對根的延續(xù)這種情節(jié),又那么特殊,它并不是愚昧或者封建,而更像是一種本能的圖騰。通過計劃生育這個主線,又描述了人物心理,以及相關的社會變化。在平實的文字下,卻充滿了各種諷刺。
尤其是老同學見面的寒暄與對白,太常見了,平時里,人們真的就是這樣說話,但是在這本書里,看起來卻是那么諷刺,感覺人與人之間怎么就變成了這樣呢?后面的話劇,一幕一幕,顯得更加怪誕與意識流,也扣住了主題“蛙”,這個粘膩與怪誕東西,與計劃生育之間莫名其妙的關系,讓人感覺計劃生育像蛙一樣奇怪、粘膩、甚至惡心,可能這個是對計劃生育這件事情無法訴說的形容。
姑姑這個形象,是那個年代很多正面人物的理想代表,人們那時的理想就是要做一個她這樣的人,作品表達了不同歷史背景下,人物命運的變化。人的思想意識決定人的命運,人的思想意識又來自外界對她的灌輸?這個就是人物的悲劇人生。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人即便有一些獨立思考能力,這個能力也是微弱的,更加容易受到影響和左右。真是個奇怪的世界,時代與人物彼此構造對方,人物有時厭惡這個時代,想擺脫這個時代,又依賴這個時代,又構成了這個時代,最終實際上還是最喜歡自己的這個時代。
總之可以回味的地方很多,好的作品就是這樣,越想,就越覺得,好棒。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四
仔細搜索一下,才發(fā)現(xiàn)原來諾獎和其他的文學獎一樣,也還是授予某部文學作品,而不是授予作家這個人。也就是說,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莫言的某部作品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帶著幾分期許,我也去書店買了一本。在花了幾天時間看完后,我就明白媒體一直遮遮掩掩不說是《蛙》這本書獲得諾獎,而只提及莫言的個中原委了。
蛙,青蛙的蛙,哇哇叫的蛙。光這書名就能讓讀者馬上聯(lián)想到很多,女媧、娃娃、驚恐地叫聲、痛徹心扉的哭喊聲。的確,如書名一樣,這部小說里充滿著叫聲和哭聲,只是被作者巧妙地隱藏了,并且以荒誕劇的形式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全書由四封長信和一部話劇組成,使讀者耳目一新。在每封長信前都有一段主人公蝌蚪給日本友人杉谷義人寫的話,在結構上起到了承接頓挫的作用。在隨后的第一章的長信中,作者用淡淡地略帶點調侃的口氣,娓娓道出家鄉(xiāng)從解放后到wenge期間的有關于生育的往事。比如所有的人都以身體的一部分取個小名,饑荒年代一群小孩子吃煤吃得津津有味。而全書的主角——姑姑一出場,形象就立即鮮明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是一個說話做事斬釘截鐵的女人,堅定地毫無保留地執(zhí)行上級的政策,幾乎不會顧忌任何親情或者人性。在姑姑眼里,上級的指示就是一切。
當50年代時,國家推廣新法接生,姑姑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其中,挽救了一個又一個險些慘死于土法接生的婦嬰,逐漸贏得了村民的信賴和感激。等到wenge時期,國家開始限制人口過快增長,開始推廣少生,姑姑又二話不說到村民中去宣傳。這時,村民開始反感姑姑。與此同時,姑姑那位令人羨慕不已的飛行員男友,駕機叛逃,對姑姑這樣一個立場堅定的人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而在那個政治決定一切的年代,姑姑選擇用自殺的方式,來結束這種沉重和世人的非議。只是命大的她,被搶救了過來。
當展開第二封長信時,時間到了改革開放時期,而中國的計劃生育也變成了絕對要貫徹堅持的基本國策——嚴禁生育二胎。這條鐵律就壓在了故事的講述者蝌蚪身上,他的妻子想為蝌蚪生個兒子悄悄懷了二胎。鐵面無私的姑姑幾乎拿出了地下斗爭的經驗,最終冷冷地說:我們的土政策是——喝農藥不奪瓶,想上吊給根繩!
當故事進行到第四封長信,中國已經是一切向錢看的年代。年老的姑姑一直強大的自信似乎不再那么強大,轉而和泥塑大師一起捏小泥人。這其實是一種心靈上的贖罪,靈魂上的自我救贖。而姑姑的助手——講述者蝌蚪的第二任妻子——小獅子,則從一個堅信姑姑所進行的偉大事業(yè)正確性的小姑娘,變成一個瘋狂想為蝌蚪生下一個兒子的中年婦女,那怕是請人代孕,甚至不顧代孕者就是當年自己參與過強制引產而死亡的王膽的女兒。這是一個美麗而不染污泥的女孩,可是一場大火將她徹底打入人世的冰窖,為生活,也為支付她父親因車禍受傷的高額賬單,她選擇了放下一切尊嚴和倫理,為蝌蚪——自己的叔輩,去代孕一個孩子。
得知這一切的蝌蚪,在短暫的羞愧之后,便沉浸在自己老年得子的欣喜之中,至于這欣喜是從何而來,這欣喜背后的代價又是別人多少的淚水,他已經不愿意去面對了。
“每個孩子都是唯一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沾到手上的血,是不是永遠也洗不干凈呢?被罪惡糾纏的靈魂,是不是永遠也得不到解脫呢?”莫言在最后一章的話劇前,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不,這不是疑問,而是設問,因為可以感覺到作者,或者是故事的講述者已經有了答案,只是想尋求別人主動的安慰和寬恕。所以,這樣看似懺悔的設問,是沒有誠意的,是狡黠的,甚至是可恥的。和中國歷來的結局一樣,沒人會因為自己的罪惡而真正的懺悔,也沒人會因為自己的罪惡而受到靈魂的譴責,甚至都不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受到一丁點懲罰。因此,中國的歷史一直滄桑,苦難一直沒有盡頭,生命一直沒有被尊重,文化一直沒有被重視,至于傳說中的公民社會一直離我們很遙遠。
最精彩還是這部話劇。細微之處,妙不可言;問答之間,盡顯精彩。細心的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當代社會的種種現(xiàn)狀已盡收于劇中。最后,姑姑以一個繩索,試圖完成自我靈魂的救贖。可遺憾的是,蝌蚪的自私使得這種自我救贖變成了虛偽,變成自我辯解和安慰,變成象征性的歉意,而讓靈魂繼續(xù)躲在罪惡中愈加顯得自私自利。
可以說,這是一部寫出很多中國人真實心態(tài)的書。生命的堅強和脆弱,因為所處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而產生微妙的改變,人性的是非黑白也并非一成不變,掃羅變成了保羅,可新的罪惡依然層出不窮,不變還是這片土地。
可能是因為我們這個民族,從來也不曾有過對靈魂的救贖。
坐在車上沒事干,翻看了一下前一段時間很火的莫言的《蛙》,首先選擇看這本書呢,我也承認有一定的跟風因素在里邊,莫言拿了諾貝爾獎,然后大家都拿他的書來看,我原本一直都堅定自己決定不看的,但是那天到了圖書館,又恰好看到了這本書,就借了回來看,看名著,于我而言呢,是了解看看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是什么樣的,看看在那個時代,人是怎么生活的,其實,之所以可以成為名著,相信一定不僅僅是因為它反映了當時的現(xiàn)實,我覺得最重要是它也可以映襯將來,也就是作為讀者所生活的時代,如果名著僅僅反應作者的時代,那么那些名著一定早就落伍啦。
讀著莫言寫的《蛙》,書中的主角是姑姑,對于姑姑這個人,怎么說呢,將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娃娃,國家支持生育的時候,她幫人們接生,國家實施計劃生育的時候,她就用她自己接生的雙手來打胎。我很佩服她,她對共產黨的命令是深信不疑,堅信黨的每一個決定即便受到了身邊所有人的質疑,當自己的親人因她而死了,她也沒有放棄。所以我很佩服這樣一個人,當然就像姑姑她自己說的那樣,如果每個共產黨員都像她那樣認真執(zhí)行黨的每一個任務,那樣的話,中國的發(fā)展將會更加順利。其實好像說的挺對的,想當初要是中國的人口無法收到控制的話,那么到現(xiàn)在發(fā)展也是要受到限制的哦。
也許是受到了詛咒,認真執(zhí)行任務的兩個主要人物都沒有機會生小孩子,小獅子是書中那個“我”的第二個老婆,一心想要為“我”生一個兒子,但是始終是沒有,后來索性就采用比較現(xiàn)代化的一個辦法代孕。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為了生一個兒子,居然可以接受這樣來的小孩。也許這就是時代造就的吧。
相比而言,我比較喜歡的還是“我”的第一個老婆王仁美,雖然說這個人比較神經大條,但是怎么說呢,她懷了第二胎,“我”好言相勸之后,還是決定了打胎,只可惜后來沒有保住命,唉!
這本小說中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簡單的理想,有自己的一份堅持,姑姑的堅持就是“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我要用心的執(zhí)行黨分派下來的任務”,是啊,年輕的時候,姑姑是轟轟烈烈的堅持著,但是老來呢?她開始懷疑自己了,認為自己的雙手沾滿了鮮血,同樣,和姑姑一起的小獅子,年輕時和姑姑一條心,但是老了之后,居然做起了完全相反的事情,為了得子,不惜找人代孕,是不是有點諷刺的味道呢?你說這樣的人,等到了很老的時候,最最值得自己回憶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自己引以為榮的計劃生育的執(zhí)行呢?還是最后逆反計劃生育的代孕事件呢?他們?yōu)閲易龅氖虑?,國家感激他們,但是作為一個人,如何過得了自己那一關呢?也許真正的偉人是可以將兩者合二為一的,就像為了統(tǒng)一全國而犯下大量殺生的那些帝王,我想知道,這些帝王們在回憶過往的時候,有沒有為自己做的這些事情后悔過呢?也許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個別人做的個別事情是無法影響時代的前進步伐的,但是這于一個人而言又代表什么呢,所以說在時代背景下看某一個人,或者某一群人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說到這里突然間覺得人真的好渺小哦。
百度了一下關于這篇小說的介紹,說是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如果是這樣的話,作為一個人呢,是不是應該在事業(yè),想要成為一個偉人之前,先作為一個人來想一想呢?一個偉人,到了晚年發(fā)現(xiàn)有一個兒子流落在外,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shù),最后說自己最遺憾的事情是對不起誰誰誰,何苦呢?最終的,我們還是只能作為一個個體存在,既然說人對于時代來講是渺小的,但是每個人對于自己都是唯一的,與其讓自己在一個無限大的空間里承擔一個可有可無的偉人,何不考慮一下在自己這個簡單的世界里成就無憾的自己呢?哎,也許要是每個人都先成就了自己,那么可能就來不及成功了吧,我也弄不清楚到底應該誰先誰后。要是真的像我說的那樣,那么岳飛,戚繼光這些民族英雄有何以存在呢?我也不知道了。也許這些人的小我和大我是統(tǒng)一的,所以就無所謂以何種形式存在了吧。
利用假期前兩天一口氣看完了莫言獲得諾@bale@獎的作品“蛙”,感觸頗多,試著寫下來。
我喜歡以農村為背景的作品,因為不了解農村生活,因為往上數(shù)幾輩我們都來自農村,或許還因為我向往著一種純真和質樸。小時候由于被標題吸引,看了“豐乳肥臀”,現(xiàn)在已經完全忘記了內容。長大些看了陳忠實的“白鹿原”,卻只記得黑娃和他的老婆,到電影上映后又拿出書溫習了一下,深深被作者對白鹿兩家的人物刻畫和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所吸引。前幾年唯一追了一部大陸的連續(xù)劇就是“闖關東”,作為電視劇無可挑剔,可是比起白鹿原,其人物多了一份英雄傳奇色彩,卻少了許多對平常個性在特定時代背景里面轉變升華的描述。老婆坐月子時,我用手機看完了較為冷門的“填四川”,文筆一般,故事有些拖拉。最近看的賈平凹的“老生”構思獨特,故事精彩,之后會單獨撰文評論。
從西北轉到四川再轉回山東,描述的故事背景都有些相似,除了“填四川”講述的是清朝福建移民入川的故事之外,其它以農村為題材的作品的時間跨度基本從民國時期到改革開放。“蛙”給我們講述的是一個從三年自然災害到現(xiàn)代的故事,主要人物的年齡和我父母相仿,出生在53到55年。其真正的主人公,姑姑,生于1937年。
姑姑的一生自然是故事的主線,從一個抗戰(zhàn)時被日軍囚禁,卻吃喝無慮毫無畏懼的大膽女孩,到50年代痛打接生婆成為整個東北鄉(xiāng)第一個婦產科醫(yī)生,再到60年代在鼓勵生育的政策下造就的輝煌,莫言刻畫的是一個漂亮聰明,有個性有主見有天賦的女醫(yī)生形象??墒呛镁安婚L,從婚戀的失敗開始,筆鋒如當時的政策一般急轉,姑姑經歷了wenge的迫害,期間堅貞不屈,頭皮被拉下也不愿意向紅衛(wèi)兵低頭。wenge結束后便成為了捍衛(wèi)人口政策的極端勇士,鐵面無私,六親不認,麻木不仁,連自己親侄子的孩子都要打掉。農村里的白衣天使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成為了殺人魔頭。晚年的姑姑生活在表面的榮耀和心靈的贖罪中,作者多次寫道,姑姑若換成男的,若生長在戰(zhàn)爭年代,那是一代將才。其實,若生在當代,她或許可以是引領醫(yī)學發(fā)展的一代偉人??墒牵私K究是時代的產物。
書中姑姑的親侄子,以第一人稱敘述整個故事的蝌蚪的成長和心路歷程是另一條主線。蝌蚪的個性和姑姑恰恰相反,懦弱無主見,不敢爭取自己喜歡的女人王仁美,卻是王自己放棄了相對“猥瑣”卻背景更好的未婚夫選擇了“我”。王懷了二胎被姑姑強逼墮胎導致母子雙亡的悲劇也是蝌蚪不敢擔當,害怕事業(yè)受阻直接導致。之后對軍旅生涯懷恨但一旦有晉升機會就馬上選擇繼續(xù)留在軍隊,對二婚妻子小獅子長相嫌棄,但在姑姑做主下,不顧發(fā)小對小獅子的喜愛橫刀奪愛,毅然成婚;去北京工作生活,取得一定成績后,由于北京人的排外而選擇回鄉(xiāng),在家鄉(xiāng),竟然也頂不住當?shù)匾粋€小孩流氓和其母親阿姨的攻擊,被追的屁滾尿流。
小說最后用蝌蚪在知天命之年借發(fā)小之女代產喜得貴子的故事達到高潮,并在小說中加入話劇劇本的描述方式,把陳鼻一家的悲劇升華,把蝌蚪和眾多在這個沒有道德是非只有黨的教導政策下長大的行尸走肉們的麻木和自私升華,也給姑姑傳奇的一生畫上了一個瘋癲的句號,烘托了“蛙”的主題。
每次看完這樣的小說,我總是會想,如果我生長在那個年代,那個背景,我會是怎樣的角色怎樣的人?我確定我的性格不是姑姑那樣的,同時我害怕我會是蝌蚪那樣的。有這樣一想,相信莫言先生這部諾貝爾獎獲獎作品是起到了它的積極作用。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五
我是一邊躺在床上一邊淌著眼淚看完這部小說的。我從來沒想過看中國作家的小說能把我看過,畢竟古典小說里面的橋段在電視劇里看多了便麻木了,頂多為了古典小說的藝術成就動容;現(xiàn)當代小說雖然看得有點糾結,但是不至于掉眼淚,畢竟看張愛玲我沒哭,看張恨水我沒哭,瓊瑤什么的我根本不看也不屑于看??创迳掀奖径鄦桃了估偾锏男≌f倒是讓我在純潔的故事情節(jié)中濕潤了眼睛。
昨兒看莫言的《蛙》,看到王仁美死的時候眼淚居然不知不覺的便流了出來,我一直覺得大師是什么,大師就是不動聲色的讓你情不自禁。莫言平淡的語言,看似水到渠成的情節(jié),看似順理成章的死亡——他做好了鋪墊,沒有一件事情來的突兀,依舊讓我情不自禁。這部小說里面,我最欣賞的也是唯一欣賞的便是王仁美——可能是因為她的壽命相對較短,還沒來得及表露出人性的陰暗丑陋部分便魂歸九泉,留下美麗的側影在人世間,在蝌蚪的心里,雖然蝌蚪不久就和小獅子結了婚。說實話,這部小說里面最讓人難以認同又最難以讓人反對的便是姑姑。姑姑這個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典型,她酒神就充滿了矛盾,年輕時候還好,矛盾不夠尖銳,但是她的經歷越多,活的時間越長,自身的矛盾便越突出。年輕時美麗善良天不怕地不怕,充滿了正義感,中年的時候簡直就是中了愚忠的毒藥,并且這毒藥已經深入骨髓,浸透到姑姑每一寸肌膚,每一滴血液,每一次脈搏,無孔不入的毒藥讓她自身的矛盾不斷突出,最后的結局是從東北向女神的位置跌落到東北向瘟神的位置,她的毅力讓人佩服,但是她的手段卻讓人咋舌,不得不稱奇,卻萬萬不敢忍痛,手下畢竟有幾千條生命啊。在姑姑眼里,出了鍋門的是生命,享有國家的權利,沒出鍋門的呢就不值得一體,兩個字:做掉!堅決做掉,沒出鍋門的也是生命呀,又不是簡單的精子和卵細胞,更不是水里的蝌蚪,那也是命。姑姑知道,但是她在計劃生育的號召和愚忠的磨合下,用許多莫名其妙有義正言辭的借口取了那些可憐蟲的生命,同時還帶走了許多母親的生命。王仁美,王膽,哪一個該死?現(xiàn)在說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是事實卻證明在死的規(guī)矩下還死了一大片人。姑姑老的了時候被自己手中愈加濃烈的血腥味搞得神經兮兮,理所當然,人一定要為自己做出的事情付出代價,不管是自以為是的正義,還是忠肝義膽。畢竟這個世界上的存在是客觀的,而人很多時候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里。
小獅子這個形象我就更不喜歡,或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覺得她對姑姑的好就是獻殷勤,她其貌不揚,還對蝌蚪有情,但是蝌蚪明顯不喜歡她的粉刺,所以他就對蝌蚪的姑姑下手。姑姑就是她的黨。姑姑說他不喜歡王肝,是因為王肝為了追求小獅子甘愿出賣朋友,甚至出賣自己的親妹妹,她還說王膽和王仁美都是王肝害死的。這一點我要為王肝打抱不平,他對小獅子一見鐘情還情人眼里出西施,把小獅子看做東北鄉(xiāng)里一枝花。誰都知道愛情這個東西的力量是無可限量的,王肝巴心巴肝的對小獅子好,為了他甚至不惜出賣朋友和親妹妹,他不愛他的親妹妹嗎?作者只是省略了王肝在愛情和親情之間的掙扎,愛情有錯嗎?沒錯,因為小獅子愿意為蝌蚪孤獨一身——雖然不一定真的孤獨一生,連姑姑都嫁給了赫大手,她小獅子還不定怎么樣呢,所以愛情沒錯,那就是王肝錯了。多虧姑姑這個看王肝,撮合了小獅子和蝌蚪,以至于王肝看破紅塵,認識不值得被愛的,人要愛自己,想怎么愛就怎么愛。
蝌蚪這個任務形象娿塑造得非常好。在他身上矛盾沒有表現(xiàn)得多么強烈,但是很明顯他身上的矛盾也非常多,應該非常強烈的矛盾為什么變得無聲無息了呢?因為任性的弱點,他帶著不斷流失的善良生活在姑姑的陰影之下,基本上他的命運掌握在姑姑手里。結婚,生孩子,移居北京,二婚等等。蝌蚪就是典型的那種將錯就錯的性格,他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和事情的荒謬之處,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軟弱,想改卻不會改,因為等待姑姑或者小獅子或者任何一個朋友給自己一定借口,說白了就是做好準備等待別人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只要別人給出了這個臺階,不管是誰,他都是理所當然的走下來?;蛟S,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都是蝌蚪這樣的,姑姑這中烈性子較少,王仁美這中膽大無心眼的人更少,將錯就錯的人占絕大多數(shù)。
欣賞莫言的小說就是以為他筆下的人物沒有單純的哪一種,畢竟像王仁美那號人物短命,連在小說中都死的特別早。人性的弱點是誰都無法避免的,只是說真實是什么,真實就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六
莫言的感覺與眾不同,他的感覺除排斥了傳統(tǒng)倫理與理性教條的制約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感覺具有北方農村那種土生土長的,具有原始意味且發(fā)育不全的質樸而又充滿靈氣的農民式的感覺心態(tài),具有濃郁的我國民俗文化的認知特征。為恰切地表現(xiàn)這一感覺心態(tài),莫言的小說總是習慣以“童年視角”為感覺本體。
《紅高粱》就是以十四歲的'豆官的感覺記憶作為線索,另加上“我”的感覺補充組合而成的。在《紅高粱》中有一個鮮明的意象就是紅高粱,它代表著莫言所向往的洋溢著生命力度的充滿狂歡色彩的酒神精神,是生命強力的象征。作品中多次寫到高密東北鄉(xiāng)人的生命強力。這部作品以紅高粱為名,而且第一章也以紅高粱命名,開篇就營造了一個紅高粱世界,到處彌漫著紅高梁的氣息,他們都是活生生的靈物。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喜食高粱的鄉(xiāng)親們也都具有了高粱般鮮明的性格:挺拔、堅韌、堅固、團結、偉岸、生氣蓬勃、狂放不羈、英勇無畏。作者結合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命運的變化,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不同重點來突出、渲染象征本體的寓義,使之緊密結合作品的思想內容并形成更多更深的聯(lián)系,從而也使象征體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作者除相當靜態(tài)地描寫了那些景致之外,還把象征景物的描寫同人物、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節(jié)奏結合起來,從而使象征寓義表現(xiàn)得豐富充沛、多姿多彩、酣暢淋漓。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七
假期閑來無事,拜讀了莫言先生的《蛙》。這是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將書信,小說敘事和話劇融為一體,塑造了一個農村女醫(yī)生的形象,以對生命強烈的人道關懷,貼近生活的史詩般的敘述,反應了中國成立后近六十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不管各種媒體是如何炒作宣傳這本書的,我覺得這是一部寫人,表現(xiàn)人性的小說。
首先,作品語言干干凈凈,很少旁枝逸出。作者花了大半筆墨描寫了一個高密縣東北鄉(xiāng)的普通婦產科女醫(yī)生——“我的姑姑”的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而記敘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又能微言大義,通過“姑姑”內心的掙扎,反映人內心的矛盾變化,人性充斥在作品的每個文字當中。其次,作品的布局構思頗為新穎。全書采用書信體結構,話劇形式的結尾。莫言說:“寫了十幾萬字以后,我就覺得太復雜了,給閱讀帶來障礙,我想應該盡量地使這部作品回到樸素的敘述。所以最終采用書信體的結構,但是在最后末尾還是用了話劇的形式,把樸素的敘述讓它插上兩個翅膀,因為這個話劇里面注入了很多超現(xiàn)實的元素。因此在結構方面,我覺得也是有一些新意,所以這部作品盡管不能完全排除掉自己的某些過去重復(的東西),但是還是有一些創(chuàng)新的東西?!比珪鍌€章節(jié)分別由四封長信和一部九幕話劇組成。寫信式的講述不僅方便了作者的寫作,也接近了時空的距離以及作者與讀者的距離。話劇則是對信件部分另一種角度的重新敘述和有效補充,它把莫言對生命的敬畏與膜拜情結向更縱深處推進,整部小說也因之更加富有意味和張力。
我認為整部小說最精彩的部分是是文章最后的獨幕話劇,它以整部小說的敘事為背景拉開帷幕,將一段長故事大歷史濃縮在小小的舞臺上,將文中人物的性格、形象,內心的糾結和掙扎從感性的的語言文字轉化為集體形象的舞臺表演,從而使這個故事更能觸及讀者的靈魂。這是一部具有荒誕色彩的,融合了詼諧、戲謔、調侃、反諷、嬉鬧、靈魂獨白、戲中戲等文體風格的話劇。在劇本中,生下孩子的陳眉因為孩子被抱走而精神失常,到處尋找自己的孩子,甚至闖進公安派出所去訴冤?!拔摇币患易咏o生的孩子“金娃”辦滿月宴席時,陳眉闖進來搶走“金娃”,跑進一個以民國時期縣衙大堂為背景的電視戲劇片拍攝現(xiàn)場。經過“縣長”一番頗具諷刺意味的斷案后,“金娃”回到了小獅子的懷抱。在話劇的最后一幕,姑姑展開了內心的剖白:她經?;叵肫鹉切┮蛴媱澤廊サ呐撕退由^的孩子。
整個話劇的詭異和脫離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力,明顯得使話劇游離在了歷史之外,作者通過這個途徑將純粹的事件上升到了生命和文學的高度,從而體現(xiàn)了生命、政治、文學之間的意義。同時,通過讀整部小說,我們可以感受到雖然作者一直在寫家鄉(xiāng)的故事,但卻跳出了故事本身,站在人類和人性的角度去寫人,我想這應是許多小說家追求的目標吧。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八
莫言的作品《蛙》,首先,這個題目吸引了我,我不得不承認,莫言是一個非常有商業(yè)頭腦的作家,只是一個題目就已經足夠吸引讀者,贏過許多“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作家。
通讀全文才知道《蛙》這個題目并不是一開始我認為的只是為了“賣座”那么膚淺?!巴堋蕖獘z”,這樣一說,會顯示出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小說中描寫了做了50多年婦產科工作的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反映了新中國60年間農村生育率的起伏,并描述了中國控制人口急劇增長和實現(xiàn)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艱苦而復雜的歷史過程。
我不知道莫言寫這本小說的意圖是贊揚還是批評,還是在醞釀更深刻的東西。在這里,我只是想談談看完小說后的感受。
我過去認為計劃生育是一項正常而明智的政策。中國人口眾多,造成了資源匱乏、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我是獨生子女,我的親戚朋友也是獨生子女,偶爾也有幾個不是獨生子女的,我不禁在心理上嘲笑家里觀念落后。
我一直認為計劃生育是一件很自然,很容易實現(xiàn)的事情。我怎么能想到執(zhí)行這項政策會如此困難呢?在小說中,在落后中國的一個落后鄉(xiāng)村,“姑姑”為了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親手除掉了多名胎兒,間接地摧毀了許多婦女的生命。正如一句話說的那樣,我不殺伯仁,但伯仁因我而死。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九
我很喜歡莫言,可是我的老婆不喜歡,說他的小說沒有美感,難以卒讀。
的確,莫言的小說“看上去很丑”,里面的形象都不怎么光鮮,甚至文學傳統(tǒng)里一向光明的母親形象,在他的筆下,也大打折扣。比如《歡樂》里的母親,說話漏風,形容邋遢,甚至滿身虱子,連老鼠都肆無忌憚地爬過她的身體。而他的鄉(xiāng)親,在他的筆下,都是滿嘴“豬屎牙”,長相難看,言辭鄙俗。他甚至詛咒他周遭的綠色,說它是最骯臟的顏色。
可是,他的小說在暴露這些真實的外在的“丑陋”之后,所留下的些微的內在的美,不是更真實和可貴嗎?比如言情小說網《歡樂》里的母親,雖然形象委瑣,怕媳婦而且迷信,但是為了送她的小兒子上復讀班,去向人乞討;而且乞討時講述真實的情況,而不是撒謊來欺騙他人的同情;當她的兒子說她“丟人”時,憤怒地打了他。這不是美嗎?在那一刻,這個母親的形象,不比那個所謂的“風流倜儻”,綽號“大學生”的小兒子“永樂”美多了嗎?甚至在“他”看來可惡的哥嫂,在生活的重壓下,仍讓他再復讀一年(已經是第五年了),這不是人性的美嗎?讓他感到少有的溫暖,讓他欣賞自己的乳房,對所有人,包括他的母親和藹可親的魚翠翠,不美嗎?在都市小說的末尾,附上的中學生習作,正是通常所謂的“在生活中提煉出的美”。可是在這些文字里,哪里有她母親真實的形象,哪里有她滿腹的艱辛?這樣的美,是“隔”了一層的美,比正文里的“眾多卑微,丑陋掩蓋著的美”,深度差多了。
以前,我認為莫言的“大雜燴”總裁小說文字還需要錘煉,那個時候我想到的還只是文字的“精練,美化”;現(xiàn)在看來,這個問題更具有挑戰(zhàn)性,那就是不應該美化,而是“真實化”?!按箅s燴”在某種形式上有所突破,展現(xiàn)出了部分的真實,但應該還可以進一步提高。
以賽亞柏林說“真善美”其實并不是統(tǒng)一的,真的,往往不善,不美。但在更高的層次上,還是應該有所統(tǒng)一的。因為“假”的美,最終還是不美的。要美,還是離不開真。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十
最近拿到了莫言老師的小說,一口氣讀完了《蛙》。
小說帶著我走進了那個年代的生活,讓我似乎真切的和他們存在過一樣。我難過,我憤怒,我鄙視,但是這都不能讓我離開這本書半途丟掉,因為她同樣牽扯著我的心。每一個人都為了生存而堅持著,為了更好地活著而努力的堅持著,本來這應該是一副越來越好的生活藍圖,但是我忘不了王仁美那臨死前的撒嬌是多么讓人心疼,忘不了王膽為了孩子是多么的勇敢無所畏懼,忘不了張拳老婆是多么的無可奈何,雖然她們違反政策,但那確實是鮮活的.人命啊還是兩條??!
他們活該被流產,這是計劃生育工作者的話,為了控制人口要不惜一切代價。我感到恐慌,人民還是通情理的人民,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局面讓我難過。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工作沒有宣傳到位,人民思想覺悟不高,綜合導致事情的發(fā)生,但是沒有人坐下來研究一下文明的解決方案。
雖然我生在和平、和諧的新時代,但是我的骨子里是傳統(tǒng)的。我對于計劃生育這項工作一直沒有太多好感,總認為是不好的,但比之政策實行初期,大家還是文明的。我不禁佩服起萬心來,她是多么的忠于黨的事業(yè)才會有如此強的斗志和動力,不得不說她是偉大的,是忠誠的。
人的真誠不是偽裝的,比較而言我最喜歡李手,他是真正的男人。對待朋友,不管他是多么的落魄他從不退縮,不會避而遠之,是真心實意的幫助而非虛情假意。
我還是幼稚著,總以為會有理想狀態(tài),只是自欺欺人罷了。我問老公:假如我像王仁美似得出了意外,你也會像萬足一樣吧!老公說:不會有那個意外的,我們會好好地過一輩子的。被我逼問急了,就說:我不會像他那樣的。心里雖然知道男人遇到這事兒都會再娶的,但是聽到老公這句話還是會感動的一塌糊涂。人啊,難得糊涂,難得糊涂好?。。?!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十一
隨著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也一時洛陽紙貴,閑來無事抽空看了其代表作《蛙》,這部被譽為是莫言“醞釀十余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讀后感受頗多。接下來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莫言蛙讀后感,歡迎閱讀!
一
以前的諾貝爾獎老讓中國人添堵,現(xiàn)在莫言獲獎中國人終于可以激動一把了,其作品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洛陽紙貴,全國人民趨之若鶩,爭相閱讀。我自然也難免俗,拜讀了莫言的名作《蛙》。該文講述一位杰出的婦產科醫(yī)生姑姑在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執(zhí)行中曾經鐵面無私,嚴格執(zhí)法,導致無數(shù)未出生的或者已經出生的生命喪生,甚至母子俱喪,全家遭受滅頂之災。到了晚年,姑姑回想自己的罪過,無限悔恨,只得以捏泥人來進行心靈的自我救贖。
作為每個普通人,傳宗接代似乎自古以來就是理所當然的,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顯然并不僅僅是個封建殘余的理念問題,而是人的生存權的一種體現(xiàn)。即使在動物界,生存也是最高法則,為了繁衍生息,有的雌性動物甚至把雄性吃掉,繁衍需求顯然高于個體生命的存在。生存權的研究早在多年前就是中。
國學。
者對付外國學者的一個利器,成就了不少中國學者。但是,在計劃生育的政治任務面前,繁衍權似乎遠遠沒有完成任務更重要,所謂“上吊不解繩兒,喝藥不奪瓶兒”,無數(shù)的家庭在這種極端殘酷的高壓政策下家破人亡,姑姑作為一個出色的婦產科醫(yī)生,為了保證完成任務,曾經將孕婦趕到河里淹死,曾經將無數(shù)即將分娩的生命扼殺,她自嘆雙手“沾滿了腥臭的鮮血”。
尤其是在中國的養(yǎng)老制度還不健全的時候,這種計劃生育制度存在殘酷性的同時還充滿了欺騙性。一開始宣傳說:沒有孩子不要緊,國家給你養(yǎng)老送終。后來,又說:養(yǎng)老不能單靠國家,要自己承擔一部分。再后來又說:養(yǎng)老金缺口太大,要延長退休年齡。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道理都在你那里。人民群眾哪有說理的地方?,F(xiàn)在看看,過度嚴厲的一對夫婦一個孩的政策已經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失獨老人、空巢家庭、老年社會的提前到來等等社會問題都將接踵而至。
多少年來,輿論一直在呼吁官員的官員的財產公示制度,但都是光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可見輿論的要求、群眾的福祉、社會的責任在一些掌權者的腦海里實在是無足輕重。這一段時間cctv一直在做是否幸福的調查,問莫言是否幸福,莫言說:“我現(xiàn)在是憂慮重重,怎么可能幸福呢?”這種感受可能全國絕大多數(shù)都是感同身受吧。750萬元的諾貝爾獎,在北京僅僅能買個120平方的房子,還可能因為沒有北京戶口而泡湯,諾貝爾獎獲得者尚且如此,我們一個汗珠子摔八瓣兒、土里刨食的普通老百姓自然只能是望洋興嘆了。怪不得cctv記者問到一個老者是否幸福的時候,他似乎耳聾,說:“我姓曾?!?/p>
幸??赡苁敲總€人的愿望,但是不如意總是如影隨形,從政治到經濟,從社會到個人,但愿這樣的不如意越來越少些吧!
隨著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也一時洛陽紙貴,閑來無事抽空看了其代表作《蛙》,這部被譽為是莫言“醞釀十余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
小說是鄉(xiāng)土中國六、七十年波瀾起伏的生育史為背景,并以作者姑姑為原型講述了主人公“姑姑”這個山東高密地區(qū)婦產科醫(yī)生傳奇而復雜的一生,并通過“蝌蚪”揭示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靈魂深處的尷尬與矛盾,閃爍著對生命強烈的人道關懷和敬畏。
小說中的“姑姑”是一位身份復雜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她一生坎坷的命運貫穿了整部小說?!肮霉谩钡纳矸萏厥?,是因為抗日時期她曾與父親勇闖平谷日本駐軍地,而后因男友叛逃到中國臺灣惹上了一身罵名;年輕時她是計劃生育國策的支持和執(zhí)行者,老年時她面對“我”的超生或者說是代孕卻睜只眼閉只眼。文中可笑的是“姑姑”曾是高密東北鄉(xiāng)的送子觀音,但而后卻成了當?shù)赜媱澤叩幕鶎庸ぷ髡撸植坏貌辉谧约簾o奈的嘆息聲里中止一個個幼小生命的成長發(fā)育,被視為殺人的魔王,在那場與那些想超生的婦女們的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與爭奪中,結果造成她的侄媳王仁美、張拳的老婆死去,或許陳鼻老婆王膽的死與她沒有根本關系,但是也與她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小說是帶有悲劇性的,其實她是珍視、敬畏生命的,對強制性人工流產的做法有意見卻無能為力,內心遭受了痛苦的折磨和煎熬,而姑姑從本性上說是對生命充滿了尊重和關愛。然而到了晚年的“姑姑”充滿了不安與自責,天不怕地不怕的她卻被蛙嚇著。在她看來蛙聲是那些被她墮掉的成千上萬個嬰兒的哭啼聲和控訴,那些蛙是回來索命的,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慚愧與后悔,而自己也因為蛙與自己身份不符的捏泥藝人結婚,到最后有些精神瘋癲,而小說最后那句臺詞“萬心,你不得好死!”是對她生命意義的一種拷問和問責!
小說中的另一主人公“蝌蚪”,為了個人的前途,最終決定把自己的妻子和差不多足月就要降生的孩子推上手術臺,最終導致兩人的死亡。而后來卻因為姑姑的勸說娶了自己好友王肝苦苦追求的對象“小獅子”,完全沒有自己的一點主見。名義上是為了照顧自己年幼的女兒,實則是滿足自己的私欲,被小獅子“蕩漾起伏”的胸給征服了,還說什么對王仁美有多愛,真的是多么的可笑。后來到了五十出頭的時候又因為代孕更體現(xiàn)出其重男輕女的思想,盡管是小獅子背著他去弄的,可是到孩子出生后發(fā)現(xiàn)是個兒子后那個喜悅與前面的憤怒形成強烈的反差。其實小說中的那些超生的人都是想生個兒子來傳宗接代,這折射出的是對那一代甚至是現(xiàn)在社會依然存在的重男輕女這一不良風氣的一種唾棄和一種拷問!特別是對蝌蚪這一知識分子的不屑與譏諷嘲笑。
小說中那些小人物特別是張拳老婆、陳眉,前者為了能逃脫姑姑的魔掌,跳入水中就是想生下肚里的孩子,忍受著痛苦盼望著孩子能早點生下來,然而卻逃不過死亡的命運。而陳眉的出生就預示著她是一個悲劇人物,母親日思夜想想替陳鼻生一個兒子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最后生下陳眉后便逝去。而她父親沉痛在她母親死去的悲痛中將其遺棄給姑姑撫養(yǎng),即使以后被父親接回去撫養(yǎng)后也逃不過父親的痛罵與折磨,長大后與姐姐在工廠里打工卻遭遇大火毀容并失去姐姐,最后淪落到為別人代孕的地步,這是多么地慘痛。其實小說中那些近似瘋癲的人比如晚年的陳鼻、郝大手、秦河都是某種社會畸形的代表,他們用瘋癲的方式來反映這個社會存在的某些陰暗,只能用這種無聲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小說中出現(xiàn)的代孕現(xiàn)象也是一種對現(xiàn)實的揭露和批判,因為目前社會也的確存在這一現(xiàn)象,什么地下卵子市場等,這都說明那些陳舊的思想還沒有剔除干凈,這是一種畸形的變態(tài)心理的反應,作者呼吁的是一種平等和人性,以及喚醒我們對這一現(xiàn)象的思考。
小說從始至終都一直貫徹的一條線就是對生命和人性的敬畏,闡釋了生命的堅韌與堅強:生命的堅強與脆弱會因環(huán)境而變,因此人性的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變。作者在自我剖析和反思中萌生了對生命的期待與虔敬,也是對自己心靈的一次洗禮,折射著我們民族偉大生存斗爭中歷程的困難和考驗,閃耀著母愛的偉大和對人性的思考!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與琢磨的,也是我們需要的!
莫言的《蛙》應該是去年深秋就要讀的,當時朋友推薦給我,我正忙著讀畢飛宇的《推拿》,就耽擱下了,要不是莫言獲諾獎,我也許還想不起要去讀它,現(xiàn)在再讀,就有點追風的嫌疑了。大概是“書非借不能讀”的緣故,我在忙碌的工作間隙里,竟然只用了兩三天的時間,就把書讀完了。
合起書來,想想初讀印象,大概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吧:一個人、一段情、一場夢。
一個人。
這個人是全書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萬心。萬心衛(wèi)校畢業(yè),一輩子跟婦女打交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員,無論多么困難的分娩,只要經她接手,就會轉危為安,就連母牛難產,大家都請萬心出馬,那時候,她是四里八村婦女的大救星,活菩薩。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變成了魔鬼。張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萬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義滅親引產失敗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膽在被她追趕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陳眉,但王膽的命也沒保住……當時人口膨脹得厲害,國家不實行計劃生育,可能帶來滅頂之災,萬心就是計生工作的推土機,開到哪兒都壓死一片,雖然講法不容情,但我還是極端地厭惡這個時期的萬心,以至于厭惡到要放棄讀下去的地步。萬心那種慘絕人寰的圍追堵截實在是太血腥了,有誰愿意欣賞這樣一個滅絕師太趕盡殺絕的表演呢?婦女工作本是最神圣的,可是,萬心卻被時代扭曲成了一個殺人惡魔,后來她途經蘆葦?shù)?,被無數(shù)的蛙圍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噴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來,她夜夜失眠,貓頭鷹的叫聲被她幻化成蛙的慘叫,她覺得這是那些無辜的生靈來討債了?!巴堋?,就是“娃”啊,萬心的這雙手,接生了上萬個娃,又殘害了多少個娃啊!如果她不僅僅是一個婦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當嫁的年紀嫁掉,在該生的年紀生產,她的心就不會這么硬,這么冷??上?,她年輕的時候與那個英俊的飛行員擦肩而過,后來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紀里,戲劇性地嫁給了郝大手,一輩子接生了上萬個孩子,卻沒有一個屬于她,這也許就是對她作惡的報應吧?萬心,愿你來生做一個完整的女人。
一段情。
方口,滿臉粉刺的小獅子,在王肝的眼里竟然是“小獅子真美啊!”就是這么一個其貌不揚的灰姑娘,讓王肝遠遠地看見就激動地眼含淚花渾身顫抖,讓王肝情愿跪在地上親吻小獅子留下的腳印,當他得知小獅子嫁給萬足之后,他沒有痛不欲生,反倒很冷靜地說:“愛情就是生一場重病,現(xiàn)在病好了!”看來,愛情是不拘于形式的,比如婚姻。
一場夢。
這部作品是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高密東北鄉(xiāng)寫起的,農村的落后貧窮,在我的記憶里模模糊糊若隱若現(xiàn),書中許多描寫,使我不禁想起兒時的一些事情,就像喚醒了沉睡已久的夢。比如吃,雖然我沒有吃煤塊的經歷,但是,小時候關于吃的記憶,我還是很清晰的。那時候幾乎頓頓吃煎餅,能抹點豬油或者卷點紅糖白糖,就算是十分奢侈了,至于鈣奶餅干,那更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了。如果能撿到飛機上投下來的壓縮餅干,真是好運氣了,更多的時候,見到的是印刷十分精美的傳單,至于傳單的內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飛行員降落傘,還有在手腕上畫手表,每家每戶發(fā)布票,小孩子吹避孕套當氣球玩,哪個女人子宮下垂到體外等等這些記憶都被喚醒。還有那個時代村里的一個接生婆,我的表嫂,會安胎,會接生,會打針,還會算卦,巫婆一樣神乎其神。
寫到這里,感覺自己的思想淺陋貧乏,文筆生澀干巴,罷了,咱又不去爭諾獎,在乎那些干什么呢,自娛自樂吧。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十二
前些日子,爸爸從六合帶回一本小說,小說名叫《蛙》,我心想,蛙有什么值得看的?我們農村里青蛙多得是,可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后,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那么一回是。
《蛙》描述的是姑姑——萬心由——一名助產士最后成為一名計劃生育工作者,她專門與那些想超生的婦女們之間的斗爭。結果使得如她的侄媳王仁美和張拳的老婆家破人亡。最后,晚年的姑姑充滿了不安與自責,每當夜晚,她聽到蛙的叫聲仿佛是成千上萬個嬰兒的哭啼聲和控訴。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慚愧。
記得四年前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也有同樣的遭遇,媽媽因超生而東躲西-藏。我從小就一直待在媽媽身邊,從未離開過她的懷抱,我整天以淚洗面,后來生了一場大病,爸爸回來幫我掛了十天水。后來聽大人們說弟弟沒保住,而且房子又被拆了。媽媽回來以后我一點沒怪她,相反,我覺得媽媽是偉大的勇敢的!
媽媽是幸運的,書中的王仁美因大出血而死亡,然而上天眷顧她的生命沒有輕易離去。媽媽回來時明顯瘦了許多,她看見別人的孩子總要抱一抱,我知道媽媽是在想念夭折的弟弟,每當這時我就心如刀割。20xx年一個新生命降臨在我家,這個家又充滿了朝氣!
中國作家莫言的小說《蛙》由四封信一個劇本構成,講述了“我的姑姑”一位平凡的鄉(xiāng)村婦產科醫(yī)生六十年來落實計劃生育的故事,描繪了一幅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生育史。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十三
作為一本“新世紀和諧文學”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筆墨描寫了一個高密縣東北鄉(xiāng)的普通婦產科女醫(yī)生——我的姑姑的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而記敘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又能微言大義,通過“姑姑”內心的掙扎,反映時代的變革墮落,人內心的矛盾變化,無疑在選題上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書本的題目叫《蛙》,如果沒有看過書,光看這個題目,想必是怎么也不會和婦產科醫(yī)生聯(lián)系到一塊兒去的。但莫言取這么個貌似奇怪的題目顯然有著深刻的寓意,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闡釋:首先,蛙和“娃”讀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從一個受人敬重、人見人愛的“送子娘娘”到計劃生育實施后,被無數(shù)人唾罵和詛咒的“殺人魔頭”,說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愛恨情仇,都和孩子有關;其次,青蛙和叫聲和孩子的哭聲狠相似,都是“哇哇”的聲音,這讓后期的“姑姑”一聽到蛙聲,想起那些還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殺在子宮里孩子,立刻變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備受煎熬。就像“姑姑”獨白說的那樣:我的雙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作品中,“姑姑”性格非常鮮明,一個敢作敢當,雷厲風行的女子。她是一名光榮的黨員,她果敢地執(zhí)行著國家政策,忠實于黨的方針戰(zhàn)略,甚至為了這一點,犧牲了自己的聲譽,甘心被他人唾罵?!肮霉谩睆娦凶審埲睦掀?、讓蝌蚪的妻子王仁美,讓陳鼻的妻子王膽強行去做人流的一幕幕,至今時刻在我的腦海浮現(xiàn),但“姑姑”顯然不是一個泯滅人性的人,她愛孩子,喜歡自己的事業(yè),事實上,她做這項殘酷的工作,受到的折磨肯定要比尋常人去做多得多。從迎接新生命到扼殺新生命,“姑姑”內心實有不忍,但堅決執(zhí)行“計劃生育”的信念卻從來都沒有動搖過。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十四
作為文學院的學生,我不得不拜讀一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長篇小說《蛙》。當我讀《紅高粱家族》、《蛙》、《食草家族》、《十三步》等作品的時候,我為其充滿速度的敘述、斑斕的意味、鋒利的究詰和卓越的語言才華而興奮不已。
小說的名字叫《蛙》,如果沒有看過書,光看這個題目,想必是怎么也不會和婦產科醫(yī)生聯(lián)系到一塊兒去的。聽說莫言取這么個貌似奇怪的題目顯然有著深刻的寓意,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闡釋:首先,蛙和“娃”讀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從一個受人敬重、人見人愛的“送子娘娘”到計劃生育實施后,被無數(shù)人唾罵和詛咒的“殺人魔頭”,說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愛恨情仇,都和孩子有關;其次,青蛙和叫聲和孩子的哭聲狠相似,都是“哇哇”的聲音,這讓后期的“姑姑”一聽到蛙聲,想起那些還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殺在子宮里孩子,立刻變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備受煎熬。就像“姑姑”獨白說的那樣:我的雙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這是部直面中國近幾十年來有關計劃生育政策的小說。說起計劃生育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我們不得不感慨一下。
以前有個澳大利亞網友,他說,每10個加他的好友,就有4個中國人。我說,大概你特別受中國人歡迎吧。他說,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大概是因為中國人太多了。當時,我?guī)缀跬酥袊藥资陙頌橛媱澤鞒龅呐蜖奚?/p>
讀罷該書,猶如在中國人的心靈長廊進行了一番巡禮,禁不住重新探尋一下人類的孕育到出生的生命旅程。正如書中所說,歷史是只看結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們只看到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等許多偉大建筑,而看不到這些建筑下面的累累白骨。
小說中一個最典型的人物。這個人是全書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萬心。萬心衛(wèi)校畢業(yè),一輩子跟婦女打交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員,無論多么困難的分娩,只要經她接手,就會轉危為安,就連母牛難產,大家都請萬心出馬,那時候,她是四里八村婦女的大救星,活菩薩。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變成了魔鬼。張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萬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義滅親引產失敗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膽在被她追趕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陳眉,但王膽的命也沒保住當時人口膨脹得厲害,國家不實行計劃生育,可能帶來滅頂之災,萬心就是計生工作的推土機,開到哪兒都壓死一片,雖然講法不容情,但我還是極端地厭惡這個時期的萬心,以至于厭惡到要放棄讀下去的地步。萬心那種慘絕人寰的圍追堵截實在是太血腥了,有誰愿意欣賞這樣一個滅絕師太趕盡殺絕的表演呢?婦女工作本是最神圣的,可是,萬心卻被時代扭曲成了一個殺人惡魔,后來她途經蘆葦?shù)?,被無數(shù)的蛙圍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噴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來,她夜夜失眠,貓頭鷹的叫聲被她幻化成蛙的慘叫,她覺得這是那些無辜的生靈來討債了?!巴堋?,就是“娃”啊,萬心的這雙手,接生了上萬個娃,又殘害了多少個娃??!如果她不僅僅是一個婦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當嫁的年紀嫁掉,在該生的年紀生產,她的心就不會這么硬,這么冷??上?,她年輕的時候與那個英俊的飛行員擦肩而過,后來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紀里,戲劇性地嫁給了郝大手,一輩子接生了上萬個孩子,卻沒有一個屬于她,這也許就是對她作惡的報應吧?萬心,愿你來生做一個完整的女人。
小說中一段糾結的感情。這段情不是秦河對萬心的忠誠,不是陳鼻對王膽的呵護,不是萬足對王仁美的愧疚,而是王肝對小獅子的單戀。十二年的時間,王肝給小獅子寫了五百多封情書,可以想象,王肝是怎么把一顆惴惴不安的心裝進信封,等待小獅子的回信,可是,沒有,直到小獅子嫁給萬足,也沒有給王肝回過只言片語,因為王肝的信小獅子一封也沒看到,信全被萬心扣下了。沒有回信,王肝依然癡癡地寫下去,從第一封到第五百多封,這是怎樣的癡情啊!令人費解的是,頭發(fā)蓬松,塌鼻方口,滿臉粉刺的小獅子,在王肝的眼里竟然是“小獅子真美啊!”就是這么一個其貌不揚的灰姑娘,讓王肝遠遠地看見就激動地眼含淚花渾身顫抖,讓王肝情愿跪在地上親吻小獅子留下的腳印,當他得知小獅子嫁給萬足之后,他沒有痛不欲生,反倒很冷靜地說:“愛情就是生一場重病,現(xiàn)在病好了!”看來,愛情是不拘于形式的,比如婚姻。
小說中一場無法忘卻的過往。這部作品是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高密東北鄉(xiāng)寫起的,農村的落后貧窮,雖然我生在90年代,沒有親身經歷那時艱辛的種種,但從長輩的口中我也了解很多。比如吃,爺爺奶奶說他們那時候幾乎頓頓吃煎餅,能抹點豬油或者卷點紅糖白糖,就算是十分奢侈了,至于鈣奶餅干,那更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了。如果能撿到飛機上投下來的壓縮餅干,真是好運氣了,更多的時候,見到的是印刷十分精美的傳單,飛行員降落傘,還有在手腕上畫手表,每家每戶發(fā)布票。還有那個時代村里的一個接生婆,會安胎,會接生,會打針,還會算卦,巫婆一樣神乎其神。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十五
坐在車上沒事干,翻看了一下前一段時間很火的莫言的《蛙》,首先選擇看這本書呢,我也承認有一定的跟風因素在里邊,莫言拿了諾貝爾獎,然后大家都拿他的書來看,我原本一直都堅定自己決定不看的,但是那天到了圖書館,又恰好看到了這本書,就借了回來看,看名著,于我而言呢,是了解看看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是什么樣的,看看在那個時代,人是怎么生活的,其實,之所以可以成為名著,相信一定不僅僅是因為它反映了當時的現(xiàn)實,我覺得最重要是它也可以映襯將來,也就是作為讀者所生活的時代,如果名著僅僅反應作者的時代,那么那些名著一定早就落伍啦。
讀著莫言寫的《蛙》,書中的主角是姑姑,對于姑姑這個人,怎么說呢,將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娃娃,國家支持生育的時候,她幫人們接生,國家實施計劃生育的時候,她就用她自己接生的雙手來打胎。我很佩服她,她對共產黨的命令是深信不疑,堅信黨的每一個決定即便受到了身邊所有人的質疑,當自己的親人因她而死了,她也沒有放棄。所以我很佩服這樣一個人,當然就像姑姑她自己說的那樣,如果每個共產黨員都像她那樣認真執(zhí)行黨的每一個任務,那樣的話,中國的發(fā)展將會更加順利。其實好像說的挺對的,想當初要是中國的人口無法收到控制的話,那么到現(xiàn)在發(fā)展也是要受到限制的哦。
也許是受到了詛咒,認真執(zhí)行任務的兩個主要人物都沒有機會生小孩子,小獅子是書中那個“我”的第二個老婆,一心想要為“我”生一個兒子,但是始終是沒有,后來索性就采用比較現(xiàn)代化的一個辦法代替懷孕。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為了生一個兒子,居然可以接受這樣來的小孩。也許這就是時代造就的吧。
相比而言,我比較喜歡的還是“我”的第一個老婆王仁美,雖然說這個人比較神經大條,但是怎么說呢,她懷了第二胎,“我”好言相勸之后,還是決定了打胎,只可惜后來沒有保住命,唉!
這本小說中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簡單的理想,有自己的一份堅持,姑姑的堅持就是“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我要用心的執(zhí)行黨分派下來的任務”,是啊,年輕的時候,姑姑是轟轟烈烈的堅持著,但是老來呢?她開始懷疑自己了,認為自己的雙手沾滿了鮮血,同樣,和姑姑一起的小獅子,年輕時和姑姑一條心,但是老了之后,居然做起了完全相反的事情,為了得子,不惜找人代替懷孕,是不是有點諷刺的味道呢?你說這樣的人,等到了很老的時候,最最值得自己回憶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自己引以為榮的計劃生育的執(zhí)行呢?還是最后逆反計劃生育的代替懷孕事件呢?他們?yōu)閲易龅氖虑?,國家感激他們,但是作為一個人,如何過得了自己那一關呢?也許真正的偉人是可以將兩者合二為一的,就像為了統(tǒng)一全國而犯下大量殺生的那些帝王,我想知道,這些帝王們在回憶過往的時候,有沒有為自己做的這些事情后悔過呢?也許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個別人做的個別事情是無法影響時代的前進步伐的,但是這于一個人而言又代表什么呢,所以說在時代背景下看某一個人,或者某一群人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說到這里突然間覺得人真的好渺小哦。
百度了一下關于這篇小說的介紹,說是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如果是這樣的話,作為一個人呢,是不是應該在事業(yè),想要成為一個偉人之前,先作為一個人來想一想呢?一個偉人,到了晚年發(fā)現(xiàn)有一個兒子流落在外,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shù),最后說自己最遺憾的事情是對不起誰誰誰,何苦呢?最終的,我們還是只能作為一個個體存在,既然說人對于時代來講是渺小的,但是每個人對于自己都是唯一的,與其讓自己在一個無限大的空間里承擔一個可有可無的偉人,何不考慮一下在自己這個簡單的世界里成就無憾的自己呢?哎,也許要是每個人都先成就了自己,那么可能就來不及成功了吧,我也弄不清楚到底應該誰先誰后。要是真的像我說的那樣,那么岳飛,戚繼光這些民族英雄有何以存在呢?我也不知道了。也許這些人的小我和大我是統(tǒng)一的,所以就無所謂以何種形式存在了吧。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十六
《蛙》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壯闊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女工作50多年的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
之所以取名“蛙”,并不是因為文中充滿對蛙聲的描寫,而是因為它的諧音“娃”,突出了主題——生命的歌頌。
在文中,姑姑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兩面的:送子娘娘和殺人妖魔。
姑姑首先是一位鄉(xiāng)村醫(yī)生,人稱“送子娘娘”;她也是堅決執(zhí)行計劃生育國策的計生干部,人們稱她為“殺人狂魔”。對于她來說必須做到統(tǒng)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無法逃脫的痛苦之中。
讀《蛙》其實會感到殘酷:一是小說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的殘酷,另一是莫言客觀冷靜的書寫他人靈魂深處極致痛苦的殘酷。莫言的書因而有著廣泛的代表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蛙》里的一切無不指向“生命”二字。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情節(jié)甚至刊物的名稱都在為生命鳴唱,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征式的手法,把小說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也就是關照生命,歌贊生命,敬畏生命。
正如弘一法師在圓寂之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腳下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后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
又如曾國藩所說:人生在世,應該心存敬畏。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歸,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反之,若心無敬畏,則行無所止,于是膽大妄為,傷天害理,所以必自取滅亡。
心存敬畏,常懷悲憫,我們的情感將更加豐富沉淀,我們的心靈將更加美好豐盈,我們的人生將更加從容不迫。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十七
剛剛看完,現(xiàn)在還無法描述看后的感受,就像莫言的寫作速度一貫很快一樣,我讀書的速度也絲毫不遜色,這本書大概用了三天時間吧,在這三天里我每天只抽出不到半天左右時間來讀,我覺得這樣的速度應該算是快的了。
在這之前和剛才這短暫的時間空隙里我看到過許多關于這本書的評論,原諒我可能看得太快還沒有來的及消化或者有些消化不良,我還想不出那么精妙絕倫或褒或貶旁敲側擊冷嘲熱諷的讓人讀了肅然起敬的話來寫一篇評論。
但是我要說的是,我讀得很愉快,非常愉快,而且是欲罷不能。怎么說呢,簡直就像吃了一頓美食,大快朵頤啊。
這就足夠了。至少我覺得是足夠了。我向來不認為小說甚至于其他任何文學形式應該背負上沉重的歷史的道德的甚至是政治的枷鎖,也不認為文以載道是最高的境界。當然文章也不能只是文章,它應該有它現(xiàn)實的意義和價值,但是這些價值我認為都應該是一件藝術品的附庸,我覺得文學也是一種藝術,和一切其他藝術一樣是一種高級的審美活動,如果它讓人愉悅,讓人感受到欣賞到美的滿足就已經足以成為一件傳世精品,至于其他道德,批判,還有什么靈魂,那是附加價值,如果有那是錦上添花,沒有那也無關大雅。當然,我在這里并不想和大家探討文學到底是不是藝術這個命題,也不想研究什么文學是一切藝術的開始也是一切藝術的終結之類的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命題。
還有一些人跳出來說莫言就是一講故事的。那些人看不起講故事的,他們覺得講故事的就好像舊社會里的戲子,或者說評書的,說相聲的,是下九流,不入流,上不了臺面,無法跟他們心中那些偉岸的大師什么喬伊斯啦,什么博爾赫斯拉,什么卡夫卡拉相比。我承認,他們沒有錯,他們都是有著很高鑒賞力的上等人,而我們這樣的下等人自然只耽溺于故事的波瀾起伏,就好像我們聽評書的時候跟著說書的人一起嬉笑怒罵,一起臧否人物,為了評書里那些莫須有的英雄或者小人物販夫走卒們的苦難而感到難過,為了他們的喜事而歡欣鼓舞一樣。我知道這樣的上等人同樣是看不起《故事會》的,他們也看不起《讀者》,那是他們眼中的垃圾,是廢品,毫無價值。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些書讓好多人在蒙昧之初知道了善與惡,美與丑,良心與道義,責任與擔當,同樣是這些書最廣泛的影響著一個個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然后這些小人物們聯(lián)手創(chuàng)造著歷史,展示著人類社會的良心。我當然不敢不承認《尤利西斯》的經典性與其無與倫比的價值,也不敢對《等待戈多》妄加菲薄,因為我承認我的無知,我的淺陋,我的粗俗,我讀不懂他們,我所擁有的那些如果算得上是教養(yǎng)和道德的美好品質,沒有一點來自于他們,而我也沒有從他們身上感受過絲毫的美,汲取到哪怕一絲絲的營養(yǎng),我只是像供奉價值連城的青花瓷一樣將他們束之高閣,頂禮膜拜,只因為那么多人都崇拜他們,那些我崇拜的大人物說他們是經典,我永遠讀不懂得經典。但是我知道,我讀不懂他們也沒有耐心讀完他們因此他們也從未影響過我。
我想大多數(shù)人跟我一樣,我們的道德與良知,我們的知識就是來自于類似于莫言這樣的作家,來自于他們的故事,那些被別人嗤之以鼻的“只會講故事”的故事。但是我就是喜歡這些故事,就像我喜歡《故事會》一樣,我還要用《故事會》去教育我未來的小孩,告訴他們應該怎么樣頂天立地的在這個污濁的世界上活著,與那些館閣里打著飽嗝衣著優(yōu)雅無所事事的批評大師們一起活著,并且比他們更多的為這個社會的前進出自己的一份力。
這里其實涉及到了我一個粗鄙的認識,我覺得曲高和寡的大雅不是好東西,也絲毫不值得人們尊敬,當然那些下里巴人的大俗也并非好東西,甚至是毫無可取之處。我心目中認為一切藝術的最高境界乃是雅俗共賞。而我覺得在雅俗共賞這一點上《蛙》完全做到了,俗人取其故事,那些慘烈的生死虛幻莫測的人生,雅人研究他的語言結構文學探索甚至書寫形式屬于什么主義,因此我覺得完全應該給五顆星。
莫言在這本書里講到了一個故事,關于鐵拐李的故事,他說面對神跡,我們應該沉默,不要大驚小怪,所以我覺得我應該閉嘴,不要說話,該用這張嘴去吃飯了。
莫言作品讀后感篇十八
《蛙》是莫言醞釀十多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創(chuàng)作的第十一部長篇小說,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與他的其他重要長篇作品,如《酒國》等相比,《蛙》延續(xù)了這些作品對小說結構、敘述語言、審美訴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詩般反映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執(zhí)著探索,在整體上達到了極高藝術水準,也是近幾年中國原創(chuàng)長篇小說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是: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在形象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巨而復雜的歷史過程的同時,成功塑造了一個生動鮮明、感人至深的農村婦科醫(yī)生形象;并結合計劃生育過程中的復雜現(xiàn)象,剖析了以敘述人蝌蚪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精神世界。
小說結構新穎而縝密,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五封信構成。前四封信附有關于當了50多年婦科醫(yī)生的姑姑的長篇敘事,當中也加入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則附有一部關于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話劇。因此,這是一部將書信、元小說敘事和話劇巧妙地融合雜揉為一體、拓寬了小說藝術表現(xiàn)空間的作品;是莫言創(chuàng)作中的又一次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藝術嘗試。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45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