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自己學習和成長的一種評估,它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之處。完美的總結需要注重對前期計劃和目標的對比和評估,以衡量自身的成長和發(fā)展??纯匆韵碌姆段模憧梢园l(fā)現一些寫作總結的常用詞匯和句型。
課題實驗總結篇一
本課題是在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背景下開展的,通過學習課程改革理論和生活數學的理論,理解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充分認識到本課題的主導思想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課題研究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這個教學科研的中心工作來開展。這一年我學習了《構建有效的課堂》、《數學教育研究導引》、《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探究性學習的認識》、《自主學習的理論》等多部書籍,認真鉆研與課題研究有關的文章,進一步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方法與途徑。
我們一直提倡改變過去的教學方式,但我們的課堂教學始終是圍繞著教材,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只是單一、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在實驗中,應該打破這種教學方式,提倡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能象原來那樣只圍繞著教材來備,還要充分估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上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只是起一個引導、牽線的作用,而真正的主人是學生,讓他們學會小組交流、合作學習、自主探索,提高課堂效率,不布置課外作業(yè);鼓勵學生在課外多參加一些活動,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這樣將單調的教學變?yōu)樨S富多彩的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變學生的厭學為樂學。
2、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改過去教學手段的單一性為現在的多樣性。
以前,我們教師就是依靠一支筆、一張嘴進行教學,近年來,由于多媒體工具的推廣,教學也隨之發(fā)生著變化。多媒體工具能形象、直觀地展示在課堂上無法直接觀察到的事物,能將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問題直觀地展示,所以在本學期的試驗過程中,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學可見,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通過一年的課題研究活動,總覺得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1)活動次數雖多,但質量還有待提高。
雖然活動次數較多,但有時活動的研究專題性不強,針對性不強,如果能夠針對課題研究中出現的問題研討并提出解決方法,這樣研究的實效性就更好了,也更有利于實驗教師的真正進步。
(2)資料匯總工作欠缺。
課題實驗總結篇二
我們認為:和諧社會是一種有層次的和諧,其核心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即人與人的和睦相處,是保證社會機體協調發(fā)展的基礎。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關系如何,便是構成了課堂這個“小社會”能否和諧的主體。
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與人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要善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我認為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輕松的教學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氣氛。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輕松起來。試想,鈴聲響后,學生看見講臺前黑著臉的老師,誰還能輕松起來。因此,教師要努力保持微笑,讓微笑成為教師課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教師不要刻意讓學生體驗學習壓力。有的教師喜歡一上課給學生個下馬威,先來個背、罰、練……這如何能讓學生輕松起來呢?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已夠多的了。有來自家長、老師、同學、社會等重重的壓力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了,這些均與新課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馳的。因此,知識的呈現也要輕松、自然。通過輕松的形式呈現抽象的學科知識,學生不知不覺進入學習,不僅易懂,而且樂學。
2、幽默的教學表達。
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常常給人帶來歡樂,并給人以啟迪,其主要表現為:教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有時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猶如畫龍點睛,給學生以啟迪。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學生心情舒暢,樂于學習,變機械模仿為心領神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適時地對教材進行再加工,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活潑和有效。有時面對學生的差錯,也不必聲色俱厲,幽默地糾錯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幽默引趣、幽默點撥、幽默糾錯、幽默啟悟,為我們的課堂注入一股新鮮血液,使課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為學生留連忘返的殿堂。
3、自我價值的實現。
人的本質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作為教師要努力放大他們的優(yōu)點,尋找他們的閃光點。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科的特點,把師生關系的和諧體現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俗話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實踐充分證明,教師與學生心心相印了,教師的行動成為學生的楷模,教師的知識成為學生探索追求知識的磁鐵了,這樣的師生和諧的關系,就成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保障。
二、教與學的和諧。
新課程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教育應從過去的尖子生教育轉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轉化,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教育促進者的角色轉化,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強調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整合。教師應當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和實踐,并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活動的機會,從而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
1、目標導課堂,讓學生有桃子可摘。
目標導課堂指以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觀點來統(tǒng)率課堂教學。施行“有效”教學,首先要設置有效適當的教學目標。我們按照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實際,把每個教學目標分解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全體學生均能達到的,“保底不封頂”;第二層次中等生必須達到的,后進生跳一跳也能實現的;第三層次優(yōu)秀生能發(fā)揮余力的。
2、興趣統(tǒng)課堂,讓學生感到有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一活動有濃厚的興趣,那么活動效率就較高,而且不易產生疲勞或負擔過重的感覺。興趣統(tǒng)課堂是課堂上教師自始自終憑借課堂動態(tài)生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踐活動等有意義的信息或技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
(1)靈活運用教法。
(2)采用多樣手段。
平時,我們常常看到“一支粉筆一本書”進課堂的現象,這種忽視了學生形象思維的做法是缺少意義的,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須創(chuàng)設條件,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運用多樣化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形象性、生動性和趣味性。
(3)引導學生參與。
如何改變課堂上的“一言堂”、“講得多,練得少”的現象?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是有效的途徑之一。實際教學時,我們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腦、口、手等多種感官活動,通過看看、聽聽、想想、講講、做做等產生復合刺激,增強參與效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引導學生人人參與。在實際教學當中,可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實踐本節(jié)課所講的知識點,同時,其他同學在通過聽、看的同時挑出其缺點和不足,這樣,既能加深他們的印象,又能讓他們找到自己的不足。
三、激勵評價,揚起自信風帆。
激勵評價,是揚起學生自信風帆的靈丹妙藥。老師的每一句贊語、每一次表揚,每一個鼓勵的眼神,對學生都是一種激勵。特別是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更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有機會“體面”地表現自己,在“表揚―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再成功”這樣的過程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huán),不斷萌發(fā)上進的心理,揚起自信的風帆。
四、尊重信任,實現師生心靈互動。
教師應該是一個公正的法官,對每一個學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個無私的園丁,把愛的雨露灑入每個學生的心田。“虛弱的禾苗”更需要陽光雨露。尊重全體學生的關鍵,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學困生”,對他們應當變忽視為重視,變嫌棄為喜愛,變冷眼為尊重。我們要調整課堂上的視線投向,讓學習較差的學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師親切的目光,敞開心扉,實現心靈互動,過上幸福的校園生活。
“新課程”倡導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教師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用我們的熱情、誠懇的胸懷,喚起學生們的興趣、激情,贏得學生們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參與,讓我們師生彼此敞開心扉,去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讓我們致力于探索、創(chuàng)造充滿情感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fā)展,使教師的勞動里呈現出創(chuàng)造的光輝和人格魅力。
課題實驗總結篇三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能力,我校每年都要開展“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研究”課題實驗。我們在聯校的指導下,在全體實驗老師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研究、實驗,現總結如下:。
要想順利的實施本課題,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必須轉變教師“角色”意識。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要求大家在改革我們的教育同時,教師必須從居高臨下的主宰課堂的局面中解放出來,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我們在課題組學習中明確指出: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愉悅和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積極思維,任意表達,敢于標新立異。
首先,從本課題組各學期實驗教師的實驗研究課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被教師牽著走的現象明顯少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節(jié)課的教學都力求做到:先嘗試后講解,先猜想再驗證,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再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發(fā)表個人見解后,再小組合作交流,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創(chuàng)設出了多種計算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為自主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其次,從教學形式上,重視小組合作研討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題地位,必須積極探索班級和小組、個人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采用加強小組合作研討學習的方式。本課題采用小組合作研討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二是:可以讓學生嘗試發(fā)現,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過程,三是: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全班交流過程,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逐步完成對知識的認識,有時還會受同學的啟發(fā),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從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出發(fā),為學生提供了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便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的探索性材料,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一特殊的認識活動去體驗數學、感悟數學、領會數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客觀需要。兒童好問便是這方面最有力的佐證。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探究學習,也唯有如此,我們的`課題研究才能實現實質性進展。在具體的實施中,通過正面引導、樹立榜樣等手段給予落實。我們要求教師做到:
1、尊重、熱愛、信任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充分發(fā)揚教學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特別是對暫差生,應更多一份關懷。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開掘出創(chuàng)新的潛質。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凡學生能解決的堅決讓學生解決,凡學生能獨立發(fā)現的教師絕不暗示,多給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機會。
4、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即指導學生怎樣當學習的主人,怎樣當好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需要,激發(fā)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深度;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步驟;引導學生探索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使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引導學生總結過去,使學生學會不斷調整自我、超越自我。
廣泛開展課外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落實自主創(chuàng)新實驗的途徑。在實踐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真分析,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獨立解決問題,這實質上就是創(chuàng)新。為了實現“合格+特長”的培養(yǎng)目標,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fā)育特點,尊重學生愛好,保護興趣,發(fā)揮特長,循循善誘,分類指導,協調發(fā)展。課外活動開展分思想教育、興趣愛好、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五大類,并建立相應的興趣實踐活動小組,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使廣大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做人,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性、趣味性于一體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勤學、會學,有創(chuàng)造性地學,進而達到“以學為樂”的最高境界。
2、寓能力培養(yǎng)于課外活動中:廣泛開展課外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素質,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實踐證明,通過組織學生參加這些培訓,可以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培養(yǎng)其對學習一絲不茍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在一年的實驗中,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這充分展示了我校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新能力。2、提高了參研教師的素質。一年的實驗探索,也使我校教師自覺地加強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業(yè)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對于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課題實驗總結篇四
誘導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在某些學科并不陌生,但在素質教育中如何運用其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則是一個新的話題。
誘導一詞在語言學、物理學、生理學等方面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數學教學中,誘導概念也遠遠超出了作為一種練習方法所具有的原始內涵,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思想,更是一種教學藝術的體現。不同形式、不同場合下的誘導,將使學生獲益非淺。那么,如何較好的運用誘導教學來服務小數數學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誘導、激發(fā)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創(chuàng)造這樣的“矛盾”情境學生很感興趣,有的認為公平,有的認為不公平,教師讓他們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并講出理由,這樣教師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回答順利地引到“圓的周長”的教學,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二、創(chuàng)設“不平等”待遇,誘導學生主動學習。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小學生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人或事“你叫我這樣我偏那樣”。我們在教育實踐中也常會遇到教師表揚一個學生,卻引起一些同學的不服氣;教師批評一個學生,反而引起一些同學的同情和辯護。其實,我們也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逆反心理,創(chuàng)設一種“不平等”的待遇,誘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我在平時上課的時候經常會在做練習的時候“偷偷”地塞一些題目給個別同學做,結果其他學生看到了感到好奇就自然而然地圍過來,主動地思索那些題目,這時我就順勢把題目投影出來,學生心里很滿足,他們的內心需要得到了滿足。其實那些題目本來就是要給他們做的,只不過我們換了一種方式給他們而已,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三、對學困生進行心理誘導,培養(yǎng)其學習能力。
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數學學習既要進行情感方面教學,又要注意加強心理誘導。首先要樹立學困生的自信心,經常用身邊耳聞目睹的實例吸引他們,通過努力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榜樣,讓他們充分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也能學會。其次要不斷加強心理誘導。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經常學習教學理論、心理學理論,用理論作指導,研究教學方法,不斷更新觀念,用科學方法保護他們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每節(jié)課后讓學生自己說出弄懂了哪些內容?哪些習題?哪些知識沒有弄懂,建立一幫一互助組,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教師要及時查補,及時幫助解決問題,使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學良好氣氛,同時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既鍛煉了學習優(yōu)異者的能力,又提高較差學生的成績。教師乘勢誘導,開辟第二課堂,開展“講數學小故事”、“數學標兵”“數學超市”等活動,讓他們參與活動中,培養(yǎng)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重視內在誘導,引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活動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教學模式則是構建這種環(huán)境的方法。那么啟發(fā)誘導,鼓勵創(chuàng)造則是個性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教學的關鍵在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激勵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引導學生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
在教學“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時,我首先發(fā)給學生一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空心長方體,讓學生動手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去測量這個長方體有多少個這樣的體積單位,從而測算出長方體的體積。在觀察中發(fā)現,多數學生用小正方體一層鋪滿后再鋪第二層,鋪完后,再數出個數有24個,而每個單位體積是1立方厘米,所以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24立方厘米。有位同學不是擺得特別快,他說:“我只擺了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然后就可以算出個數,用4x3x2=24(個),即長方體的體積是24立方厘米。此刻,已與新課的內容比較接近了,我及時表揚了這位同學,再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同學們去發(fā)現不用數個數就能求體積的簡便方法。同學們積極思考、人人踴躍,通過認真的討論,得出了只要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就能求出體積的方法,順利得出:長方體的體積=長x寬x高。進而再啟發(fā)學生從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上去討論正方體的體積求法,又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由于公式是學生自己推導的,因此,掌握得很好,理解也比較深刻,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總之,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在實踐中探求、摸索,更好的運用誘導教學法為教育教學服務。
課題實驗總結篇五
通過課題組一年來的扎實工作,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題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資源等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促進個性化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獲取信息,選擇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教會學生探求知識,拓展知識,掌握學科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法,培養(yǎng)主動探索精神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等方面明顯好轉,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2.初步構建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敖處?、學生、教育資料”是構成教育過程的`三個簡單要素。教學理念不同,三者的組合方式和教學效果也不同。在實踐中,課題組成員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初步構建了一條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整合操作模式。這一模式的基本特點是:首先,現代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學生自主活動的時空,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創(chuàng)造了條件;其次,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使用,必須服從于教學目標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展示知識發(fā)生過程的作用;再次,現代信息技術使用的最終落腳點,要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衡量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整合效果,也要以能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依據。
3.初步驗證了實驗假設,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實驗表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科學地、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具有教學理念新、教學手段新、方法靈活、信息量豐富、密度容量大等特點和優(yōu)點,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問卷調查表明,“你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態(tài)度”一欄,原來有85%的學生認為“可學可不學”,現在有95%的學生認為“很感興趣,很有必要學”;“藝術課上你最希望教師使用哪種電教手段”一欄,有92%的學生希望使用多媒體網絡。在隨堂觀摩活動中我們驚喜地看到,當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時,學生注意力明顯集中,思維異?;钴S,有時圍繞某一問題情境展開激烈的討論、辯論甚至爭論,學生自主學習的氣氛濃郁,雙邊活動形式多樣,學生的辨別判斷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多種能力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
4.帶動了其他學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掀起了全校教師學習和運用信息技術的熱潮。以語文、藝術教師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組率先運用信息技術整合開展教改實驗,在短時期內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全校作了良好的開端,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
課題實驗總結篇六
1、課題組的組成。本學期,我校的攀登英語課題組,依然是由本校校長任課題組長,吸收優(yōu)秀的、年輕有為的教師參與課題研究,課題組成員都是素質高,工作能力強,樂于并積極參與攀登英語實驗的年輕教師。
2、主課教師。二年級的主課教師仍然為往屆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教師,這些教師,工作認真負責,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英語素質,有著豐富的攀登英語教學經驗,在以往的實驗工作中,能夠成功圓滿地完成各項任務,都是優(yōu)秀的攀登英語實驗教師。一年級的主課教師是由學校精挑細選的優(yōu)秀教師,這些教師的特點是,年輕有為,工作能力強,素質高,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教師都是樂于并積極參與攀登英語實驗的教師。
3、實驗學生。本學期,我校除繼續(xù)在二年級開展攀登英語實驗同時,在一年級也開展攀登英語實驗活動。二年級的實驗學生,英語素質得到一定的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比較濃厚。一年級的學生中由部分學生在幼兒園曾接觸過英語,而且通過調查得知,一年級的學生家長平均學歷水平較之去年要高,這對我們開展家校協同工作提供了條件。
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在抓好常規(guī)的攀登英語實驗工作之外,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各項工作,結合我校各項活動的開展,使攀登英語融入我校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fā)揮攀登英語的優(yōu)勢和特點,在實際的學校工作中檢驗攀登英語的價值所在。
1、召開了新學期攀登英語動員大會和一年級攀登英語開題動員大會,認真研究制定本學期實驗的工作的各項計劃,方案和制度。
2、開展了“以老帶新,創(chuàng)新發(fā)展”活動,通過開展一年級攀登英語主課教師培訓、聯合學習、攀登說課等活動,使一年級的主課教師盡快進入認識攀登英語,直至熟悉攀登英語,從而能夠駕馭攀登英語。
3、繼續(xù)開展了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研究活動,并將課堂問題課題化,開展主題研究活動,促進實驗教師教學科學研究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
4、抓好常規(guī)工作的落實。認真落實了各項計劃和方案的實施,認真做好各項制度的落實,如定期組織觀摩課活動,每周例會活動,家庭隨訪活動、教師的學習培訓活動等。
5、探索家校協同工作的新方式。繼續(xù)開展家庭隨訪活動,在此基礎上開展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結合我校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開展家校協同工作。
6、定期開展專題學習活動。創(chuàng)新活動模式,使其更能適應我校的區(qū)域狀況。
7、、做好與項目組的聯系工作,及時上傳本校實驗的經驗、做法、隨筆等,及時反映課題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以尋求解決途徑。隨時登陸攀登英語網站,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及實驗經驗,了解課題實驗的新發(fā)展動向。
8、做好實驗經驗的總結,材料的積累和檔案的管理工作。
(一)、我校深入并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了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在實驗中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出了多維互動的實驗模式:
1、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面對以前先進行教學研究,后組織教學實踐的研究方式所存在的弊端,課題組經研究提出了開展以課堂教學研究為基礎,以問題解決為主線的教學研究活動(即:基于問題解決的教研活動),并及時將研究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探索家校協同工作新方式方法,提高家校協同工作的實效性。在有效開展常規(guī)工作的`同時,結合學?!坝H子共成長”和“家校攜手,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庭”以及各項節(jié)日親子活動的開展等活動,將攀登英語的家校協同工作融入到學校活動的大教學背景下,提高攀登英語實驗的影響力和家校協同工作的實效性。與此同時,由主課教師設立家庭隨訪記錄本,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隨訪和開展家校協同工作。
4、定期組織課堂觀摩與評價,認真做好每月的自查自糾工作。為確保學校課題實驗工作的“保鮮”,我校每月要開展工作的自查自糾,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疏忽,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時糾正不足,彌補缺漏,以確保實驗工作不在穩(wěn)定期停止不前。
通過以上一系列創(chuàng)新活動的開展,我校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已真正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攀登英語已經真正成為學生、家長、學校、教師的一種需求,在這一階段的實驗中,家長、學生對我們的要求不斷提高,特別是我校獲得“濰坊市攀登英語優(yōu)秀實驗學?!睒s譽稱號和昌樂電視臺、昌樂通訊等媒體對我校的攀登英語實驗進行報道之后,我校的攀登英語實驗得到了領導和家長們的一致認可,家長們紛紛要求自己的孩子加入到實驗中去。面對這一問題,學校領導果斷提出不斷加大攀登英語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為課題實驗提供一切有利條件,配備最優(yōu)秀的師資和最好的硬件設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最大的努力開設實驗班,以滿足社會和家長的需求。同時要求實驗教師在做好課題總結工作的基礎上,將工作重點放在提高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質量和創(chuàng)新性地進行實驗活動上,全面致力于學生的發(fā)展,使之真正成為我校的英語教學特色。
(二)、課題開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對這方面工作的進一步設想。
通過實驗活動的開展,學生、教師、學校、家長都從不同層面受益匪淺,取得了一定的實驗成果。
1、提高了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了兒童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本校學生從此不再望“英語”而生畏,而樂于學習并大膽運用。我想這是最主要的。
2、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如英語聽說能力,真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人際交往技能的形成等。
3、提高了教師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能力。攀登英語全新的教育理念,為許多教師的發(fā)展提供了平臺,通過實驗活動的開展,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教育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進行教育創(chuàng)新的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實驗過程中,實驗教師經常性的有優(yōu)秀的教學隨筆和反思或者論文在攀登英語網站,《攀登人》等刊物上刊登或發(fā)表。攀登英語主課教師和英語教師借鑒攀登英語教學的先進理念應用到所教學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師本人駕馭課堂的能力也大大提高,所教科目也取得了長足發(fā)展。可以說,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開展釋放了教師的個性,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4、建立了學校英語教學特色和優(yōu)勢,促進學校各方面工作的開展和整體能力的提高。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開展彌補了學校原有英語教學格局的不足,促使學校英語教學的完整性,而且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先進理念和具有現代氣息的教學方法為原有的英語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特別是學校專題研究活動《攀登英語與常規(guī)英語的有效整合》的開展,真正將攀登英語的教學優(yōu)勢拓展開來,形成了我校的英語教學的特色和優(yōu)勢。特別是我校獲得“濰坊市攀登英語優(yōu)秀實驗學?!睒s譽稱號和昌樂電視臺、昌樂通訊等媒體對我校的攀登英語實驗進行報道,為我校英語教學特色和優(yōu)勢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另外,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開展大大提高了我??蒲泄芾砟芰托1窘萄心芰Γ罨藢W校的課程改革,提高了學校課堂教學效益。特別是攀登英語實驗中家校協同工作的開展,拉近了學校與家庭,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幫助家長了解現代家庭教育觀念,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行為,增進了親子溝通,促進了我校家校共育機制的形成。
(1)、穩(wěn)定并創(chuàng)新我校的英語特色和優(yōu)勢,提高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質量,以滿足家長和社會的需求,擴大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在校內外的影響。
(2)、不斷進行學習和研究工作,及時注意并研究課題實驗發(fā)展動態(tài),以做到課題實驗工作的“保鮮”。
(3)、在認真開展各項常規(guī)活動的同時,繼續(xù)開展創(chuàng)新研究活動和專題研究活動。
(4)、加大對實驗工作的投入,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盡最大可能促進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向縱深發(fā)展。
(5)、繼續(xù)開展實驗工作的自查自糾工作,創(chuàng)新考核方式方法,考核以是否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發(fā)展兒童能力為主題目標。進一步建立健全評價及獎勵機制,以激勵實驗活動開展的積極性,為實驗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
課題實驗總結篇七
秋去冬來,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們課題實驗班在總課題組王冰教授的組織領導下,在我園領導的親切關懷和正確指導下,通過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預期的科研任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們在忙碌而充實的工作中和孩子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而極有收獲的學期!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專項任務為突破口,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總課題組在7月的蘇州“中班工作總結,大班課題開題”會議上提出了:堅持“一個模版,十大結構”的主題探究教育活動設計原則,繼續(xù)實踐預設與生成的.彈性課程方案。并在小組會議上明確落實了以“民族服飾”為我園課題組的必選專項研究任務。我們在接到任務后,以各種方法收集、查閱了與民族服飾有關的資料和物品,并為主題的順利開展做了相關的環(huán)境布置和發(fā)放調查問卷等鋪墊工作。我們課題組的三位老師堅持以集體備課的方式進行協商討論,尋求最好的活動實施方案,及時總結活動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教學方法,使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在主題活動中得到更好的提高和發(fā)展。
月30日,我們根據科研的具體要求,按時向總課題組提交了必選專項任務中三個不同年齡班以“民族服飾”為主題的整合式探究活動設計方案、實施過程記錄及實驗數據和效果分析的所有有關文本和多媒體課件。這三個主題活動分別是:小班的《漢族幼兒服飾》、中班的《美麗的苗族服飾》和大班的《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服飾》。
年12月13日,在南寧軍區(qū)幼兒園的“大班研究任務階段性匯報”的小組會議上,總課題組的王冰教授提出了“以一個具體主題為中心展開的三年網絡整合式研究”的新科研要求,我們根據班上孩子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預設生成了“以汽車為切入點,交通工具為中心”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班級進行縱向螺旋遞進式生態(tài)主題探究活動。我們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三位老師齊心協力,相繼完成了小班《我愛小汽車》中班《陸地上的交通工具》和大班《交通總動員》三個自選專項任務。
二、撰寫。
中國大學網
課題實驗總結篇八
數學課堂必須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構建和諧課堂,才能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不斷更新觀念,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自由、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積極構建和諧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和諧發(fā)展。那么,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如何才能使數學課堂更加和諧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師與生的和諧。
我們認為:和諧社會是一種有層次的和諧,其核心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即人與人的和睦相處,是保證社會機體協調發(fā)展的基礎。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關系如何,便是構成了課堂這個小社會能否和諧的主體。
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與人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要善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我認為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輕松的教學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氣氛。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輕松起來。試想,鈴聲響后,學生看見講臺前黑著臉的老師,誰還能輕松起來。因此,教師要努力保持微笑,讓微笑成為教師課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教師不要刻意讓學生體驗學習壓力。有的教師喜歡一上課給學生個下馬威,先來個背、罰、練……。這如何能讓學生輕松起來呢?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已夠多的了。有來自家長、老師、同學、社會等重重的壓力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了,這些均與新課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馳的。因此,知識的呈現也要輕松、自然。通過輕松的形式呈現抽象的學科知識,學生不知不覺進入學習,不僅易懂,而且樂學。
2、幽默的教學表達。
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常常給人帶來歡樂,并給人以啟迪,其主要表現為:教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有時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猶如畫龍點睛,給學生以啟迪。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學生心情舒暢,樂于學習,變機械模仿為心領神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適時地對教材進行再加工,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活潑和有效。有時面對學生的'差錯,也不必聲色俱厲,幽默地糾錯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幽默引趣、幽默點撥、幽默糾錯、幽默啟悟,為我們的課堂注入一股新鮮血液,使課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為學生留連忘返的殿堂。
3、自我價值的實現。
人的本質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作為教師要努力放大他們的優(yōu)點,尋找他們的閃光點。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科的特點,把師生關系的和諧體現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俗話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實踐充分證明,教師與學生心心相印了,教師的行動成為學生的楷模,教師的知識成為學生探索追求知識的磁鐵了,這樣的師生和諧的關系,就成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保障。
二、教與學的和諧。
新課程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教育應從過去的尖子生教育轉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轉化,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教育促進者的角色轉化,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強調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整合。教師應當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和實踐,并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活動的機會,從而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
課題實驗總結篇九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數學學習方式、倡導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我實施《數學探究式學習方式的研究與實驗》課題實驗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新課改要求學生自主參與體驗探究,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全體學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獲得全面發(fā)展。為此,我們確立了本課題的研究。其目的是通過建立數學探究式學習方式,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得到自主發(fā)展。
探究式學習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并以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發(fā)現對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解決問題。從數學學習的特點看,探究式學習是圍繞著提出和解決“問題”而展開的數學活動,是學生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始于問”問是學生動腦的結果,有問題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進行研究學習的可能,學生的提問折射出同學們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花,。所以問題是自主學習的基礎。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學習需要,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如: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這樣學生親歷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實際應用和自己推導過程,獨立自主地開展思維活動,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逐步形成“問題解決”的數學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我在近一年的教學實踐及大量的聽課活動中發(fā)現,真正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因此,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我注重自身參與,一方面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另一方面給學生一種無形的期望,激勵學習積極討論、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根據課程標準和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我通過學生外顯的操作活動,再現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經歷體驗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激活內隱的思維活動,實現生活問題向數學問題的轉化,同時促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想方法看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以期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如:在教學《可能性》時,我先讓學生進行摸球的游戲,感知“可能”的含義,然后將兩個黃球和一個白球放入盒中,說一說有哪些可能,猜一猜哪種可能性大一些。最后組織學生邊摸邊統(tǒng)計,從而得出摸得一黃一白的可能性大一些。雖然老師沒有講到概率,但是學生通過做的活動對概率應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這對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是有幫助的。
學生的評價是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觀察,對學習結果進行判斷與分析的過程,是一種自我審視的行為。引導學生進行評價,不僅是對知識的再現與強化,也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自我教育的開始,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當學生完成一道練習、回答一個問題后或遇到一些難題時,我沒有急于給出正確或錯誤的評價,沒有急于指出錯誤的原因,也沒有把學生的思路引到教師或教案的思路上。而是多說說“你同意嗎?”“你有沒有不同的想法?”“你覺得這種方法對嗎?”“你覺得這個問題應如何解決?”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發(fā)現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也給其他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自己想法的時間,最大限度地滿足全體學生參與表現的欲望。
經過一年的'實驗,我班的課堂狀態(tài)發(fā)生較大的轉變,民主的師生關系得到建立。由于注重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由于注重學生的體驗、探索,留給學生充分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思維得到鍛煉,情感得到體驗,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由于在學習中重視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同學發(fā)言,有疑問敢在小組乃至全班提出,樂于與同學、老師交流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運用新型的學習方式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和情感都得到較和諧的發(fā)展。
1、教師的理論與實際運用還有差距,對學生能否自主學習,能否真的學會存在擔心。
2、低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異,給實驗帶來一定的困難。
1、針對以上問題,后面研究的著重點將放在指導策略上,同時對學生學習方式進行跟蹤調查。作一定的歸因分析。
2、由于小學生年齡結構,知識儲備,認知水平和家庭環(huán)境等方面的差異,小學生的學法指導除整體訓練外,將加強個別指導,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個人獨特的學習風格,為小學生的人生發(fā)展奠定基礎。
課題實驗總結篇十
轉眼間,又一學期即將過去,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學期中,我繼續(xù)扎實工作,深入學習先進理念,并在學習中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順利地開展了課題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在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感受良多。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課題實驗的感悟: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填補了我科研活動零的空白。課題研究,不能只是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制定出來的,它需要科學理論做依據,有實踐經驗做支撐,這就迫使自己認真地去學習,研究。在課題研究前期,我們在課題主持人的組織下,通過聽講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組活動上,學習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案例。自己也查閱了專家的學術著作,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知識量,提高了自身素質。
隨著理論素養(yǎng)的提升,教學實踐能力也不斷增強。尤其體現在文本解讀的深度和教學設計的效度上。課堂上,我努力實踐有效教學,突出年段教學特點,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1、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因此,教師首先應轉變觀念,不再以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而應轉變?yōu)橐詫W生的“學”為中心。所以,教師必須從新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學生,尊重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
2、關注教學效率。
教學效率不取決于教師在一節(jié)課中教了多少內容,而是取決于在一節(jié)課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那種認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見解是不對的。教學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師具有反思的意識。每一個教師在自己的教學教研活動中,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達到教學優(yōu)質高效的目的。
3、關注準備策略,做到有效備課。
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就必然無效。所以要做到有效教學,就必須做到有效備課。
教師備課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并激勵學生自我實現,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4、隨機應變,處理好課堂既時生成資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應不一定全在自己的預計中,對出現的'意外情況,也就是既時生成的資源,教師不能置之不理,漠然置之,甚至簡單粗暴地批評、否定。學生的不同見解,恰恰是學生的思維與教材內容相摩擦而出的閃光點,面對既時生成的資源,教師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恰當地進行引導,做到讓學生心服口服。處理好了既時生成資源,就能為課堂教學增光添彩,也就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教學的有效,絕不是教師一朝一夕短時間內就能做得到的。它需要教師日積月累,不斷總結、反思,不斷地學習才能逐步做到。我們只有在自己的教學教研過程中,以教學是否有效、是否高效為標準來衡量、評價每一堂課,并不不斷地總結、反思。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向著有效、高效的方向邁進。
課題實驗總結篇十一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同學具有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包括同學的識字、寫字、閱讀、習作等方面的能力素質。教學雖然在中高年級是重點,但是,假如作文從中高年級再抓起,在實際工作中老師的壓力很大;一是同學不知道該寫什么;二是同學不知道怎么去寫。所以,每次習作,同學無從下手,不能準確表達自身的情感。對于低年級來說,最重要的是識字教學,培養(yǎng)同學的識字能力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閱讀教學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小朋友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從小培養(yǎng)。假如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yǎng)同學的習作意識,那么同學進入中高年級后,他們的習作意識、習作習慣、習作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高。現在,我們從一年級開始著手培養(yǎng)同學的習作意識,并結合實際教他們一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已初見效果。相信,這樣日積月累,小朋友到了中高年級,作文對他們來說已經能夠得心應手了。這樣做,他們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習作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也能達到我們的最終目標——培養(yǎng)提高同學的良好語文素養(yǎng)。
1、培養(yǎng)同學習作的意識。
讓同學將發(fā)生在身邊的,自身親身經歷的,自身心里看后、聽后的感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從而培養(yǎng)同學熱愛生活、觀察生活、表達生活的良好習慣。
2、多角度的提高同學的語文素養(yǎng)。
同學在習作中寫自身的感受、寫對人和事的態(tài)度,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同學的語文素養(yǎng)。
3、推進教學評價的改革。
新課程規(guī)范倡議對同學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通過與大家分享交流,進行多種形式的評價。這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評價改革形式。
4、促進同學學習方式的革新。
同學在習作過程中,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同學在習作中自主表達自身的情感,與大家分享交流自身的習作效果,為同學達到真正的自主學習方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通過實驗讓同學具有初步的習作意識。
通過課外閱讀開道,依口頭表達練就,從而達到能恰當、自覺地將自身要表達的意思很得體地轉化為書面文字。
1、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以和20xx——20xx第一學期,在一二年級全面開展課外閱讀、課前三分鐘說話和每周一篇小作文活動。
2.具體要求:
(1)每天讀一篇或是一段課外閱讀。要求課堂知識消化于課堂,課下基本不安排書寫作業(yè),留下空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3)每節(jié)課前說話三分鐘。上課前三分鐘留給同學讓同學說自身愿說想說的話,要求話語完整,表意準確,語句流暢。
(4)每周寫一篇小作文。這些小作文選材來自同學親自參與的課外實踐活動、校內集體活動,或是班級舉行的隊會,或是自身在社會、家庭的見聞感受。字數不做強調,但內容必需完整,能圍繞一個中心來寫,語句流暢,表意清楚,書寫規(guī)范。
(5)建立自身的博客。通過校信通建立自身的博客,將自身的讀書筆記和小作文和時發(fā)到網上。這個需要家長的支持參與。
3、每周進行課外閱讀、習作講評。老師將小朋友們寫的讀書筆記和小作文在班級進行講評,老師從中指導筆記和作文的寫法。并將每周優(yōu)秀習作投到各大報社。
4、老師在進行實驗中要對自身的實驗進行反思。以便總結經驗改正缺乏,同時達到與其他同事交流的效果,從而更加推進自身的實驗。
1、一年來,我們低年級同學每人閱讀量達四五萬字,寫讀書筆記達xx0多篇。筆記形式有摘抄式的,有記錄感受式的,有發(fā)揮想象式的。(見和件一:《同學習作效果(一)》)。
2、一年來,我們低年級同學依據學校所搞的多次有意義的活動(見和件二:《同學活動照片和總結》)每人每周末寫一篇小作文和活動作文達50余篇。(見和件一:《同學習作效果(一)》)。
3、一年來,低年級博客開通達260多人,博文達一萬多篇。(見和件三:《同學習作效果(二)》)。
4、一年來,《大河報》、《東方今報》、《鄭州日報》、《河南商報》已發(fā)表我們低年級同學作為達三四十篇。(見和件四:《同學習作效果(三)》)。
5、一年來,《鄭州日報》小記者網已給我們低年級寄來xx多個采用通知單。(見和件五:《同學習作效果(四)》)。
6、一年來,我們低年級已有四個班被河南省校信通博客大賽評為“河南省書香班級”。(見和件五:《同學習作效果(四)》)。
7、一年來,我們低年級同學參與各類征文競賽獲多個一、二等獎,老師獲輔導獎。(見和件五:《同學習作效果(四)》)。
8、一年來,我們老師在網上發(fā)表40余篇有關我們實驗課題的教育論文、反思和教學設計。(見和件六:《教師指導生習作效果》)。
實驗前后同學習作意識問卷分析統(tǒng)計表(見和件七和八:家長和同學問卷調查表)。
數據。
調查方式。
養(yǎng)成習慣讀書從書中積累語言的。
口頭說話提高自身表達能力的。
想將自身的觀察體驗用文字表達出來的。
實驗前。
個別問話。
15%。
20%。
xx%。
實驗后。
問卷。
80.4%。
74.5%。
79.18%。
問卷。
40.3%。
50.1%。
35.25%。
實驗班。
問卷。
80.4%。
74.5%。
79.18%。
通過實驗前后和實驗班和非實驗班的調查結果相比,可以看出,通過我們一年來的努力培養(yǎng)和研究,小朋友更樂于讀書,從書中積累豐富的語言,獲得文化知識,更愿意通過自身的口頭說話來表達自身的意愿,更愿意將自身的所思所見所想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同學的讀和說提高了同學的習作意識和能力.
課題實驗總結篇十二
近年來,我校在“科研興校、科研促教、科研強師、科研惠生”戰(zhàn)略呼喚下,確立了“以教研帶科研,以科研促教研”的工作思路,先后榮獲“江蘇省電化示范學?!薄ⅰ敖K省實驗學?!?、全國“嘗試教學先進單位”等殊榮,承辦省十一五“科學認讀”、全國少先隊課題等活動現場,學校實現規(guī)模由小到大、質量由弱到強、品位由低到高的快速跨越。去年,我校申報“十一五”電教課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并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和有力的探索。現將學校工作匯報如下:
--全力創(chuàng)設“有效整合”實驗新保障。
1.理論為核心。信息技術:主要是指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
小學學科教學:是指在小學階段以班級授課制的形式,集中學習有關各學科較之獨立的、以及實踐活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本課題研究范圍以“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藝術、思品、體育”學科為主。
有效整合:信息技術有效整合就是追求信息技術在促進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學生全面發(fā)展方面的實效。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指以實現教育的優(yōu)質化為終極目標,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作為實驗的指導,把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
2.隊伍為先導。由全國優(yōu)秀輔導員、江蘇省少年兒童研究會理事、省少先隊文化建設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姚恒章校長掛帥、江蘇省實驗先進個人程瑤校長、泰州市學科帶頭人王梅蘭校長擔任主持,組成一支支名教師能領,骨干教師會干,青年教師肯學的科研隊伍。做到一周一議會,一月一小結,一學期一展示。陸續(xù)派出近百名課題實驗老師赴外地學習交流,邀請周德藩、華耀國、徐兆蘭等知名專家蒞臨我校講學。與農村中心校、鹽城阜寧、南京等蘇南實驗學校聯手開展互學互訪活動。
3.技術為臺階。依靠原有的財力資源,增設了電子閱覽室、電子讀吧、網絡教室,制定科研制度、健全科研網絡,開放科研網頁,為科研投入近一百多萬元;依靠現有的人力資源,開展寒暑假、晚間和雙休日培訓活動,為教師培訓教學設備的正常使用、pp、photshop、網頁制作、個人博客的創(chuàng)建,為班主任培訓遠程教育!
--致力追求“有效整合”指導新境界。
1.構建學習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學校制定了《中心小學十一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心小學教師培養(yǎng)方案》,設立了“中心小學名師實驗指導站”,開展豐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動。借助校園網、校務平臺,及時上傳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實用的教學資源,供老師自主選擇學習,達到了資源共享和學習促進的作用。
2.構建實踐平臺,實現研討互動。
集體備課采用“一人主備、多人研討、反復研磨、最終定稿”的方式,各年級組各學科組教師根據學科備課組長安排的內容,精心備課,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初稿發(fā)布到教研平臺相應學科的“集體備課室”中。其他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在線研讀,參與網上研討活動,發(fā)帖回復修改意見。網絡集體備課,真正實現了交流對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機會的充分均衡,無障礙的參與與探討。開展制作課件互動與共享,從而引進課堂,進行實踐分析、量化比較、總結完善,形成定案,共同享用。
3.構建交流平臺,實現思想互聯。
——網絡教研。學校把qq群網聊引入教研,建立不同學科的qq群,例如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學科等,不定期地開展qq網聊“零距離”主題研討活動。
——個人博客。借助“教育博客——學習發(fā)展共同體”平臺,教師人手一博,全校上下組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通過案例研究、教學反思等,實現了教師新研修資源的共享和思想互聯。
——教育網站。鼓勵師生登陸教育在線網站,建立個人與班級主題帖,展示師生研究成果,就相關教育問題與各地同行和兄弟匹配學校進行研討,實現異步交流。與市宣傳部聯誼,開展了校園全民閱讀周活動,網上快樂讀書征文活動,在剛剛揭曉的省教育廳組織的《青少年網上主題性讀書活動》的征文評比中,有26人獲一等獎,超過了全省獲獎人數的50%。
--奮力打造“有效整合”成果新品牌。
課題實驗總結篇十三
教育現代化是一種世界性的教育發(fā)展過程,是人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手段。開展課題研究以來,我們更加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始終把它列為學校的重點工作。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推廣,課題研究的啟動,促使教師主動深入地學習與之相關的理論。不僅學習教育技術的原理,還進一步學習教育設計理論,認知學習理論,教學心理學知識以及系統(tǒng)科學理論等。運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自己開展適度的、適應的電教工作,充分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對課堂教學的正面作用。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提高了教師的修養(yǎng)。今年暑假,我校有二十多名中青年教師通過了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操作技能考試。
在教師開展電教課題研究的積極性被調動之際,學校不失時機地加大了在電教設施設備方面的投入。建立了電子閱覽室、微機教學教室、多功能計算機網絡教室等電教專用設施,建成了校園網絡,為學校充分開展電化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教師層面,由于學校采取了引導、漸進的推動策略,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積極開展電化教育正在成為許多教師的自覺行為。在此過程中,我們重點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1、培訓了一支隊伍。培訓是電教課題工作得以普遍展開的重要途徑。學校有多名中青年教師基本掌握了cai課件制作技術,大部分教師基本掌握了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方法。
2、制作了一些課件。學校在鼓勵教師課件制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a、每學期各學科要有電教研究課;b、公開課教學活動各學科要有電教示范課;c、推選優(yōu)秀課件參加各級各類評比;d、編輯電教論文專輯等等。本學期,我校開展了電教課題公開課活動,教師們精心準備,不僅鍛煉了教師的能力,也使課題研究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學生層面,我們認為,現代教育技術就教師而言,目前更多的.是用于教學資料在課堂上的演示,這離現代教育技術的真正功能尚遠。現代教育技術的真正作用,應該是學生利用它來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谶@樣的認識,學校組織學生進行了兩個方面的嘗試。
1、由于校園網的開通,我校組織了“多媒體制作與網絡技術”興趣小組,利用節(jié)假日在一部分學生中進行有關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知識的介紹,使他們初步掌握一些課件程序設計的技術,了解一些網絡瀏覽的基礎,淺嘗一下網上沖浪的滋味。我們發(fā)現,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的能力大大提高,這是一門開發(fā)大腦潛能的課程。
2、在興趣小組活動中,學校組織部分學生嘗試制作簡單課件。學生積極主動,興致高昂,表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梢韵胂?,布局的設計、圖象的構思、色彩的運用、字體的選擇、音樂的調用完全由學生隨心所欲;資料的查找是咨詢教師,還是跑圖書館、資料室;是查閱錄像,還是瀏覽網絡也由學生作主,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得到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總體來說,我校的電化教育科研工作仍處于摸索、嘗試階段,以上所取得的成績僅僅是開始,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教育的發(fā)展方向,無疑將成為未來教育的主體。我校接下去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將不懈努力,為進一步推動我?,F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工作盡自己的努力。
課題實驗總結篇十四
本次課例展評活動體現了以下的特點:
口語交際是指以口頭語言為載體而進行的交際雙方互動的信息交流活動。構成這一活動的主要是以下的三個要素:一是交際主體,指參與口語交際實踐的人,包括聽、說雙方,而聽、說雙方也是不斷變換的;二是交際載體,即人們說的話,簡稱話語;三是交際的環(huán)境,它包括說話的前言后語、交際的時間、地點、場合以及參與說話人的文化背景、自然環(huán)境等,簡稱為語境。從課例展評活動中可以看出,各課題組成員都能較好地把握口語交際的三要素,并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笨谡Z交際必須通過大量實踐鍛煉,才能內化為能力。它要求教師運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群體互動等多種形式,以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在動態(tài)的交際中反復訓練、體會、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從課例展評中我們不難看出,所有的展評課例都形成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將實際生活中各自所遇到的情況展示出來,議一議、演一演、評一評,體現了交際主體的互動性。
《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薄芭x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生動、逼真的情境展現,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本次課例展評正突現了這一特點。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聯系實際生活,拓展時空,再現多彩生活,激發(fā)學生興趣,觸發(fā)他們的靈感,使他們有話可說,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真正體驗自己口語交際等各方面的能力。
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口語交際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而應對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應對實踐。再者,口語交際活動如果沒有了“應對”,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際活動”,充其量只能算是“說話訓練”。在幾個課例中,老師對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是比較重視的,但對學生“應對”能力的培養(yǎng)卻疏忽了,至少可以說,在操作上出現了較大的偏差。很多情況下,老師沒能適時引導學生建立交際關系,這樣,自然就造成了“應對”的缺席。關于這個問題,希望老師們能進行深刻反思,課題組擬另行安排時間作專門探討。
口語交際就是憑借聽、說進行交流、溝通,傳遞信息、聯絡感情、處理問題的。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應體現一個提升的過程,即由簡單地說,到說得清楚、明白,再到有中心,有條理。反思本次的課例展評活動,教師在豐富與提升學生的交際語言這一方面有所忽略,學生表達中用詞不當、出現病句、語句顛倒重復、語意不夠順暢等不夠規(guī)范、不夠準確、不夠清楚、不夠條理的地方,教師沒能及時地、恰倒好處地給予點撥,未能較好地體現學生語言提升的層次性。
因此,在今后的實驗中,我們應該進一步明確,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水平,培養(yǎng)良好語言習慣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要防止只管說得熱鬧,不管語言質量、語言習慣的傾向。
課題實驗總結篇十五
研究報告包括多個行業(yè),網站評價分析報告可以發(fā)揮多方面的作用。課題實驗課題研究報告,我們來看看下文。
一、自然情況摘要。
1、課題總名稱。
《新課改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尚志市規(guī)劃課題)。
2、課題簡介。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教學工作的永恒主題。而當前我校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的受累,學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老街基學校在課改的浪潮中從沒停止前行的腳步,瞄準名校教學經驗,依靠教師求發(fā)展,力爭從應試教育的弊端中破繭而出。教育實踐表明,課堂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效率高低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20xx年我校立項了《新課改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建構研究》,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高效課堂特點研究”、第二階段“高效課堂策略研究”、第三階段“新課改下學習小組建設與作用發(fā)揮研究”、第四階段“四研”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第五階段以打造各學科典型課例為重點探究常態(tài)課和網絡環(huán)境下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目前試驗資料已整理完成。
結題報告。
已經上交到市課題規(guī)劃領導小組,進入課題驗收階段。
3、研究者在本課題中的角色。
續(xù)發(fā)展。并完成英語學科科研組階段報告和英語學科高效課堂教學建構研究結題報告。
二、本次試驗研究目標。
通過研究,促使教師深入分析反思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借鑒已有的經驗,積極探索高效課堂的主要特點、基本模塊和基本環(huán)節(jié),努力構建英語學科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效率的質的提高,努力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提升課堂教學效益,以解決當前課堂效益較低的實際問題,并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本節(jié)課是《topic1?canyoudancesectiona》英語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專題。通過本節(jié)課的實施,對英語高效課堂特點教學模式構建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并結合實際情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努力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本節(jié)課的實施有以下幾點具體目標。
1、觀察學生對課程的反響,了解學生們對課程的具體要求。
2、觀察課堂的教學過程。通過對課堂過程的了解,分析研討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3、通過班級的授課,不斷完善,實現實驗目標。
1、學情分析。
2、教材分析。
3、教法分析。
4、學法分析。
5、預設教學過程,導學案四、實驗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各版塊之間屬于“遞進關系”希望這樣的設計將學生的思路逐步引向深入。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課堂結構完整,容量合理,體現了高效課堂的特色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
經過課后的仔細翻閱和個別學生訪談明顯感受到學生們很喜歡這樣的設計,也感到本課程對他們的各門課程學習有所幫助。部分學生體會到了高效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愉悅感覺,在同學和教師的鼓勵聲中,孩子們逐漸體會到了成就感。興趣很高。
課題實驗課《威尼斯商人》師有針對性的對問題進行講解?!跋葘W后教,當堂訓練”,做到了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注重“水漲船高”,注重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個體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會了自主、合作與探究,讓學生獲得“自我實現”,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由衷而發(fā)的成就感更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通過授課,我完成了這次實驗任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也在課堂上獲取著大量的信息。這次實驗所得到的第一手素材為課題研究提供了依據。這次的實驗過程,充分體會到了老師自身提高的途徑“實驗——反思——實驗”的的第一過程,教師自身的成長就是在這樣的循環(huán)往復中進行,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進行實驗、體驗實驗的過程、在課堂上運用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并得到進一步的實驗數據來支撐自身的課題研究。
附:
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威尼斯商人課實驗信息采集表。
我校在信息技術建設和教育科研上有著一定的基礎,尤其在“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實踐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效。自從承擔本課題以來,課題組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認真學習、更新觀念、提高理論水平;立足課堂、堅持研究、提升教學質量;強化管理、總結經驗、擴大研究成果。學校對該課題研究予以高度重視,把該課題研究作為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措施;作為加快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構筑科研優(yōu)勢的途徑;加強了課題組管理,為課題組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研究條件,提供必需的研究保障,使該課題研究達到預期的目標。
本課題于20xx年6月向濟寧市教科室申請立項,并制定了研究方案,20xx年7月舉行了開題會并開始研究,現將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課題的提出。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并不斷完善教學目標,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互動、交往的教學過程,形成自主、探索、發(fā)現的教學方式,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指導和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訓練學生正確運用數學工具去思維、去創(chuàng)新的習慣,以培養(yǎng)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和個人生存需要的人才。
本課題中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就是要有創(chuàng)意、要出新,克。
服原來教學方式的弊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實踐的場所;把注入式教學改變?yōu)閱l(fā)式教學,使數學教學真正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好祖國語言,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人文精神。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世界繼新技術革命以后,又掀起了一場以加速社會信息化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浪潮。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態(tài)勢滲透于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原有的社會空間和觀念。人們越來越感受到對原有知識的不滿和對新思想、新理論的渴望,教育作為人類獲取知識的手段怎樣才能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縱觀我校實施新課程實踐,在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成績,但是,教師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缺乏經驗,更缺乏廣義上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信息互動交流的理念與策略。在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仍然是目前有待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本課題組擬展開《運用信息技術營造數學教學情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一課題的研究,試圖能更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培養(yǎng)教師教學藝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強教育的魅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問題帶來的城鄉(xiāng)教育的不均衡,讓農村孩子接受優(yōu)質教育,推動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
理論價值:課題研究所總結出的研究成果,可以豐富優(yōu)質教育理論,為廣大農村小學應用信息技術實施優(yōu)質教育提供可借鑒的經驗,為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優(yōu)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應用提供有利的指導。
三、研究條件。
1、領導和教師教育觀念新,教師初步掌握現代教育技能。
2、我校教科研起步較早,已具備一批課題研究骨干。每年教師中有十多篇論文發(fā)表或獲省市級乃至全國獎。本課題組成員是一批具有相當業(yè)務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其中課題組負責人馬樹興老師是我校校長,市優(yōu)質課執(zhí)教者。他本人曾多次參加過市級、省級研究課題,是研究經驗豐富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有十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勵。魚臺電視臺曾多次報道我校的教育成果。此外,本課組的劉金花同志所撰寫的《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一文,曾被中央教育科所評為二等獎。還有本課題組成員甄恩波曾組織過多個縣級實驗題。并且已有多篇電教論文獲市、縣論文的各種獎項。
3、我校有一整套較為完善的教學設施。如:高標準學生機房每天為學生開放;教師多媒體制作室可以方便教師隨時進行。
課件。
設計、制作、網上下載資料。
4、領導十分重視教科研,校級領導專人分管,學校設立教科室,每年學校有一定的資金投入用于課題研究工作和電化教學。
四、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以及和諧教育思想,以抓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為切入點,促進我鎮(zhèn)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普及與深化,促進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和教學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及農村小學遠程教育工程的應用效益,使農村小學的優(yōu)質教育得到協調發(fā)展。
2、理論依據。
(1)學生的自身發(fā)展理論: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多元認知能力,強化自我意識,逐步主動、自覺地按照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協同發(fā)展自己的知、情、意、行,并嘗試實現自我價值。
(2)新課程理論: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讓農村孩子受到優(yōu)質教育。
五、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
2、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自覺運用信息技術滲透教育,增強教育的魅力。
3、促進教師改變教學行為、徹底改變灌輸式教學方法,全新營造新教學氛圍。
4、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強教育的魅力、發(fā)展學生能力。
六、研究對象。
選取我校二至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設班級對比。
七、研究內容。
1、運用信息技術,探究具有新、奇、趣的“互動”式導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性學習興趣。
2、運用信息技術,探究具有豐富教學情景的“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推進策略,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
4、運用趣味游戲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式課堂學習策略。
5、運用信息技術,探究具有充滿人性化的“互動”式的學習評價策略,促進學生主動進行。
自我評價。
八、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管理、強化研究意識。
1、組建研究小組、形成研究網絡。
課題申報以后,我們就積極組建實驗隊伍,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由馬樹興擔任課題組長,負責研究計劃的制定,過程的管理,研究質量的考核;劉金花、甄恩波等中青年骨干教師任實驗班老師,負責落實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活動,提供研究信息,總結研究經驗;教科室主任為課題組指導老師,對課題組開展實驗,給予理論與實踐的指導,提供有效的保障。
2、確立實驗班級、明確研究內容。
課題實驗總結篇十六
本學期,我開展了以“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為課題實驗,通過一學期的實驗,效果還是不錯的?,F總結如下:
在課堂上,我們師生關系是平等的,我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完整而又充滿活力的人,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認真傾聽,即使個別學生的問題有明顯的錯誤也積極幫助,而不是嘲諷,充分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我還努力尋找學生提問中的閃光點并及時加以表揚和肯定,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與被尊重的快樂,進而養(yǎng)成了愛提問的習慣。對于學生各種奇怪的想法,我客觀耐心地引導學生,同時營造出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大部分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提出自己的疑問。
創(chuàng)設恰當的問題情境來促使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教學目標設置,根據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好動的特點,為了激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和探究欲望。幾乎每節(jié)課,我都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例如,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我多采用知識生活化,演示的比較,故事誘思、圖片操作、競賽或游戲,猜謎語等方式,讓學生感到喜聞樂見,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提高了學習興趣。
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后,我總要留給學生一段等待的時間,讓學生明確“問題”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問題到目的應掃除哪些障礙,要聯系到哪些已有知識。學生明白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問題。在這段等待的時間里,學生可以分組討論,以使學生明確提出問題的努力方向,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提問中來。例如,出示圖片后,總要留給學生很長一段時間,讓他們盡情的觀察、討論、交流,通過一學期的訓練,大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愛提問題的好習慣,并且敢于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傾聽能力。
課后提問可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對知識整體理解很有裨益。學生如果有什么問題,什么地方有問題,或有多少問題,我鼓勵學生課后可以問老師或家長,也可以和同學進行討論、交流。這樣既拓寬了學生求疑的途徑,又跨越了時空限制。課后的疑問也是學生對知識進行加工、組合、聯想后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通過合作交流,人人參與,人人發(fā)展,人人成功,使之共享同樂。
總之,本學期,以“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實驗課題的開展還是挺成功的,下個學期,我要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養(yǎng)成敢問、善問、會問的好習慣。
課題實驗總結篇十七
秋去冬來,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們課題實驗班在總課題組王冰教授的組織領導下,在我園領導的親切關懷和正確指導下,通過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預期的科研任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們在忙碌而充實的工作中和孩子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而極有收獲的學期!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總課題組在20xx年7月的蘇州“中班工作總結,大班課題開題”會議上提出了:堅持“一個模版,十大結構”的主題探究教育活動設計原則,繼續(xù)實踐預設與生成的彈性課程方案。并在小組會議上明確落實了以“民族服飾”為我園課題組的必選專項研究任務。我們在接到任務后,以各種方法收集、查閱了與民族服飾有關的資料和物品,并為主題的順利開展做了相關的環(huán)境布置和發(fā)放調查問卷等鋪墊工作。我們課題組的三位老師堅持以集體備課的方式進行協商討論,尋求最好的活動實施方案,及時總結活動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教學方法,使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在主題活動中得到更好的提高和發(fā)展。
20xx年11月30日,我們根據科研的具體要求,按時向總課題組提交了必選專項任務中三個不同年齡班以“民族服飾”為主題的整合式探究活動設計方案、實施過程記錄及實驗數據和效果分析的所有有關文本和多媒體課件。這三個主題活動分別是:小班的'《漢族幼兒服飾》、中班的《美麗的苗族服飾》和大班的《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服飾》。
20xx年12月13日,在南寧軍區(qū)幼兒園的“大班研究任務階段性匯報”的小組會議上,總課題組的王冰教授提出了“以一個具體主題為中心展開的三年網絡整合式研究”的新科研要求,我們根據班上孩子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預設生成了“以汽車為切入點,交通工具為中心”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班級進行縱向螺旋遞進式生態(tài)主題探究活動。我們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三位老師齊心協力,相繼完成了小班《我愛小汽車》中班《陸地上的交通工具》和大班《交通總動員》三個自選專項任務。
課題研究論文,豐富課題研究成果。
在11月中旬,我們接了總課題組發(fā)來:由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和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五”規(guī)劃課題項目組聯合舉辦的“第二屆瑞吉歐幼兒教育理念中國化研究優(yōu)秀論文評比活動”的征稿通知。為了更好地與同行們交流課題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經驗,推動研究工作向縱深發(fā)展,豐富課題研究成果。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們把科研工作中的經驗進行總結,撰寫成專題論文,積極響應征稿號召。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付出也得到了相應的肯定。其中唐菲陽老師的《建立幼兒成長檔案初探——瑞吉歐給我們的啟示》一文榮獲一等獎,游藝老師的《》和陸穎老師的《》榮獲二等獎。
我們課題組在園領導的正確指導和親自帶領下,積極參加與課題有關的學術研討與課題報告會。通過各種形式展現自己,擴大影響。20xx年7月12日在蘇州參加了“中班工作總結,大班課題開題”會議并參觀了具有典型海派辦園特色代表的兩個幼兒園:新佳花園幼兒園和新馨花園幼兒園。從中汲取學習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轉變教學觀念,把有用的東西帶回來,發(fā)揚以點帶面的學習方法,提高整體教學水平。20xx年11月20日,我們課題組的唐菲陽老師在我市教育局組織的“學前教師繼續(xù)教育學習活動”中上了一節(jié)《我是漢族人》的公開示范課,向全市的幼教同行們展示我園“幼兒民族文化藝術教育”課題的實驗成果。20xx年12月13日在南寧軍區(qū)幼兒園參加了“大班課題階段性匯報暨課題實驗基地授牌儀式”,榮幸地成為了“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組和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五’規(guī)劃課題項目組”的實驗教育基地!
總結過去,我們有收獲,在成長!
展望未來,我們有希望,獲勝利!
幼兒教育理念中國化”的思想,繼續(xù)“弘揚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依據,以“有利于促進幼兒園辦園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幼兒生動活潑地健康成長,有利于促進學前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為總體要求,實施課題研究的“42211十大工程”,實現跨越式發(fā)展,努力爭取在今年的5月份順利圓滿結題。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58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