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教學設計(熱門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7 07:03:03
詩詞教學設計(熱門16篇)
時間:2023-11-17 07:03:03     小編:HT書生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為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方向。怎樣把握時代機遇,抓住發(fā)展的關鍵點?這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總結范文,希望能幫到你。

詩詞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內容】。

1.結合插圖、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詩句的意思。2.背誦三首古詩詞。

3.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語言美、韻律美?!窘虒W重難點】。

一、學習《獨坐敬亭山》。

(一)導語。

出示《獨坐敬亭山》,全班齊讀。

這首古詩大家并不陌生,有的同學可能在想:一年級的時候我就會背了,還學什么呀?其實學習古詩可有學問啦!

(二)知詩題。

引語:李白獨自一人坐在敬亭山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明詩意。

1.指名讀正音,齊讀。

2.生自由讀文,根據注釋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逐句說說詩意。(盡:完。獨去閑:可以交換詞序解釋,悠閑地獨自離去了)3.匯報交流。

詩意(仰望天空,只見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凝望著山,覺得山也在看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四)想詩境,悟詩情。

1.自由吟誦。

2.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a.抓“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聯系在一起。b.抓“只有”二字是經過提煉的,突出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預設:表達了作者覺得世上大概只有它愿意和自己為伴,難得一知己,表現出一種惜惜相連的感情。

(五)積累背誦。

二、學習《望洞庭》《憶江南》。

(一)小組合作學習。

1.自己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逐句說說詩句的意思。2.不懂的地方小組交流。3.背誦積累。

(二)匯報交流。

1.《望洞庭》哪句是作者奇特的想象?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p>

抓: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銀色的盤子”,將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小小的“青螺”。

出示:《雨中登岳陽樓望群山》。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滟滪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上Р划敽?,銀山堆里看青山。引語:同學們,宋代黃庭堅的這首《雨中登岳陽樓望群山》中,“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北闶菑倪@兩句中脫化而出。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三、指導寫字。

攀泰兀浙桐簇。

詩詞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解律詩特點,初步把握律詩基本常識。

2、認真看注解,反復朗誦詩歌,領略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有感情地誦讀詩歌,能在誦讀中較準確地把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詩歌的思想主題,并學會對名句進行賞析,激發(fā)靈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積累。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中的名句及內涵,準確把握詩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難點:培養(yǎng)學生品味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方法:

美讀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輔助手段:

張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國心》、相關圖片、背景音樂等。

預習要求:

1、朗讀全文,體會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關愛國的古代詩詞、歌詞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例。

同學們,如今我們的祖國,經濟迅速發(fā)展,國家日益強盛,人民團結奮進。可是在我們祖國幾千年的歷,有無數的先烈在為它捍衛(wèi)奮斗,把自己的生命與情感奉獻給我們的祖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苯裉炀妥屛覀儊砉餐瑑A聽偉人文天祥的心聲,感受他的愛國豪情!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詩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雖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從容就義。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來元軍統率張弘范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將領張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

三、配樂朗誦,總體感受并進一步理解詩中所表達的愛國情懷。

(一)范讀。(采用多媒體畫面配樂朗誦。學生靜靜地欣賞,并正音正字,正確把握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二)指導學生朗讀。

1、請四位同學分別朗讀詩,大家評議(指導學生從節(jié)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來評價)。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兩句要節(jié)奏放慢但要大聲。)。

2、全班齊讀。

四、看注解,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

(一)學生邊看注解,邊理解詩句的意思。

(二)板書出示補充注解,理解字詞的意思。

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選拔。干戈:古代兵器。

寥落:荒涼冷落。四周星:四年。

身世:個人的遭遇命運。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

汗青:史冊。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制作竹簡時,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稱竹簡為汗青。

五、把握全詩意思。

(一)總體把握:該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討論明確:慨嘆抗元事業(yè)的失敗,表達了寧死不屈的堅強決心。(這一點學生比較容易把握,不必花太多時間)。

(二)具體把握:小組討論交流,組織班級交流。

學生活動: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班級發(fā)言。

教師適時點評,加以引導。(在交流中穿插幻燈投影,介紹背景材料,幫助學生了解寫作背景、詩人身世,正確理解詩歌內涵。)。

詩詞教學設計篇三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學習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的情趣。

以讀為主,理解成誦。

課文插圖,洞庭湖圖片,媒體資源:《獨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劉禹錫》、視頻《白居易簡介》。

三課時。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一、激趣導入。

1、導語:

(詩圣、詩仙)。

2、揭題:

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二、釋題,簡介背景。

結合課文插圖及媒體資源《獨坐敬亭山:李白》,完成下列教學步驟:

1、讀題,看注釋,結合插圖,介紹背景。

2、過渡: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自讀古詩,思考問題,并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四、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互讀古詩,交流詩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2、老師點撥:

“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意時,要作詞序的調整。即“一片白云悠閑地飄去”?!皡挕钡淖⑨屖恰皾M足”。在說句意時要進行適當的變通。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一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梢杂谜Z言描述,也可以用畫面表現。

六、指導朗讀。

1、《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jié)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

2、多種形式讀詩:

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七、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讀。

2、討論:

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板書設計:略。

詩詞教學設計篇四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fā)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疑。(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學生的質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么?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并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清平樂”的“樂”要讀成“l(fā)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村閑居的人家”?!肚迤綐反寰印愤@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茅、檐、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jié)奏。

(三)再讀,解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匯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獲,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里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合插圖和注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fā)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四)精讀、悟情。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寧、悠閑、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讀,成誦。

1.小組內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詩詞教學設計篇五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得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朗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得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你對這幅圖的理解。

2、認真讀讀題目,說說你從題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題目點明了時間和地點)。

4、怎樣才能讀懂這首詩?怎樣才能讀好這首詩?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蠶”“?!钡淖x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義。

2、指名讀詩,師生正音。

3、默讀古詩,思考大家提出的問題,解決不了的請作記號。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1、自由品讀,邊讀邊想畫面,同時要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尤其讀前兩句時要讀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句要讀出繁忙的勞動生活的場面,注意“少”“才”“又”的讀法。

2、指名朗讀,師生共賞。

3、感情朗讀,體會詩情。

1、先用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以疑促讀、理解詩意的方法自學。

2、小組內交流,教師知道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搜集描寫田園生活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1、老師范讀《漁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們了解詞嗎?試著說一說。

3、簡介詞的內容。

4、簡介作者背景:

張志和:在朝廷作國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漁夫生活來再現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1、配樂朗讀,營造氣氛。

2、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3、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4、自由學習,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畫出來。

5、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7、教師小結:

這首詩有鮮明的湖光山色,有漁翁閑適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

1、教師范讀,再入意境。

2、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每一個畫面。

3、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4、小組輪讀,相互欣賞。

5、感情朗讀,感悟意境。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到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3、默寫兩首古詩。

詩詞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來試試。

二、初讀古詩,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兩首古詩。注意“蓑”、“遮”的讀音和寫法。

2、指名誦讀,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全詩節(jié)奏可以這樣劃分:“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三、

品讀古詩,領悟詩意。

1、師提出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選擇其中的一首合作學習。進行品讀理解。

自學要求: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3)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流暢地描述出來。

2、交流反饋。學習《牧童》。(1)理解字詞。

(2)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領略詩境,領悟詩情。

a、“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蹦愀惺艿搅耸裁??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閑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b、“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闭f說詩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讀。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那么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c、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呢?從哪里看出來的?是一個可愛、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小牧童。

(3)誦讀古詩,感受意境。

3、學習《舟過安仁》。

(1)理解字詞。

(2)品讀詩句,入情入境。

a、“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弊x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崩斫庠娋湟馑?,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兩個孩子淘氣可愛、天真頑皮。(從“張”、“使風”等動作中看出)。

c、你喜歡他們嗎?詩人喜歡嗎?為什么?

(3)帶著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孩子的調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

四、再讀古詩,陶冶情趣比較兩首詩,你有什么話想對誰說?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2)默寫《牧童》。

(3)選擇其中一首古詩,可自創(chuàng)一幅圖畫,也可改編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課時清平樂·村居。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二、揭題解題,獲得知識。

1、引導學生觀察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qū)別。

2、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3、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4、初讀全文,讀準讀通。

三、品讀全文,獲得美感。

1、邊讀邊想象畫面,談談有什么感受,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

2、課文中,什么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p>

這句中的哪個字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的心情?(“醉”。)難道僅僅是酒使他們醉了嗎?說說你的體會。(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苯Y合圖畫,說說感受。

四、再讀全文,升華情感。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悟情。

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欣賞到的畫面描繪出來嗎?

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激發(fā)興趣。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yōu)美的短文。

3、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唱《清平樂?村居》。

4、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詩詞教學設計篇七

1、導入:

2、作家、作品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詩人,與杜牧齊名,稱“小李杜”。其中李商隱的詩風與杜甫更為接近,“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者唯義山一人”(王安石語),杜牧的詩風則更近似李白。

李商隱與李賀一樣,都是唐室宗親,然而因為年代久遠,家境已經十分貧寒;他從小穎悟,十六歲即以《才論》、《圣論》兩篇古文“出諸公間”,并受東都(洛陽)留守令狐楚賞識,令狐楚是當時駢文章奏高手,李商隱得他悉心指點,很快青出于藍,這一技之長成為他后來謀生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種技能。

二十六歲時,李商隱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進士,次年入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為妻,琴瑟和諧。但當時的牛(僧孺)李(德裕)黨爭激烈,令狐楚屬牛黨,王茂元則屬李黨。李商隱此舉被視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責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兩黨的傾軋中度過,困頓凄涼,辜負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樓》)的壯志和才華,終年四十六歲。

李商隱的愛情詩成就極高,他的《無題》詩十余首,取前兩字為題而實質是無題的詩又有十余首,如《錦瑟》、《碧城》、《為有》等,其他似有題而實無題的詩若干首,寫纏綿悱惻的愛情,寫幻想,寫傷感:“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錦瑟》文字錦繡華美,字面意義易于理解而內容極深,歷來有“一篇錦瑟解人難”之稱。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霜月》);“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晚晴》);“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給人以極深的印象。

3、賞析全詩

師:請全班同學朗讀詩歌一遍

師:好,下面同學們告訴老師,這是一首什么詩。從內容上形式上說都可以。

生:離別詩。

師:從內容上來看,這是一首離別詩。

師:好。還有同學能說的更具體么?或者從形式上說說。

生:律詩。

師:剛才同學們從形式上來說是律詩。那么是幾言律詩?(生紛紛:七言。)既然是律詩,我們就要注意對仗,注意第三四聯表現的內容。

師,那么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是什么時候?(春末)。

師:你怎么知道?

生:第二句:東風無力百花殘。東風無力是指春天,春末的風無力。百花殘,春末百花凋零。

師:有理有據。好。其他同學同意他的分析么?

生:同意。

師:同學說這是一首寫于春末的離別詩(板書),能不能看出來詩人是和什么人分別呢?

生5:朋友。

生6:女朋友。

(其他學生笑)

師:既然是女朋友,那么這首詩就是一首寫男女分別的戀情詩了。

(眾生笑)

師:再請同學讀兩遍這首詩,深入分析詩歌。

4、詩的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

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的意思,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行》)“別易會難得”(宋武帝《丁都護歌》)等句,都是以強調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李商隱從這里推進一步,表明因“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舍,痛苦得難以禁受。詩人在一句中兩次使用“難”字,第二個“難”字的出現,造成了詩句的綿連纖曲之勢,使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回婉轉而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緬邈。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傷懷至此,恰又面對著暮春景物,當然更加的悲懷難遣。

暮春時節(jié),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人力對此是無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靈的創(chuàng)痛,也同眼前這隨著春光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到摧殘,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出自然環(huán)境,也是抒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微妙的挈合。這種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贝尉洳粌H象征詩人留滯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離人的百無聊賴,同“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樣,寫實與象征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tài),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按盒Q到死絲方盡”中的“絲”與“思”諧音,詩句是說,自己對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跋灳娉苫覝I始干”是比喻自己因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休無盡,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才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情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于思念之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生:因為思念,詩人思念朋友,就覺得夜里吟詩都寒冷了。

師:是啊。根據律詩的知識,這兩句詩對仗?!耙挂鳌敝敢估镆髟?,那么“曉鏡”指的是?

生:早上照鏡子。

師:早上照鏡子看到“云鬢改”,說的是?(生紛紛:頭發(fā)都白了)

師:為什么頭發(fā)都白了?。?/p>

生:相思苦啊。

生:我覺得前一句是從女主人公的角度說的。因為一般說到照鏡子,都是女生。而且前一句說女主人公相思白頭,后一句說男主人公吟詩寂寞。

師:更說明了兩個人心心相應,感情深厚。

“蓬山”是神化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用“蓬山”作為對方住處的象征,不是實指。

師:“無多路”指的是不是沒有多少條路呢?

生:不是,是沒有多遠的路。

師:他們倆相距沒有多遠的路,但是還有什么殷勤的傳遞消息?(青鳥)“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

師:也許有人會產生懷疑:既然不遠,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還需要青鳥來傳遞消息呢?

師:李商隱做了很多無題詩,都是接男女戀情來寄寓身世之感的。他身處牛李兩黨的黨爭夾縫之間,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相當痛苦。這首詩也是一樣的。

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樣一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

5、小結全詩

主題

6、結束語

播放徐小鳳演唱的《別亦難》。

愛情是美好的,雖然也會有不太圓滿的結局,但歌頌愛情的詩都是美麗的。今天我們學了李商隱的這首《無題》,希望大家把詩人帶給我們的美妙境界牢牢記住,如果喜歡他的詩風也可以去閱讀李商隱的其他詩歌。

詩詞教學設計篇八

1。學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預習中不會字詞,相互解答。

2。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生字詞,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導全班學生朗讀正音。

箸爝火彝虞煜砌麾炙(答案略)

1。教師課件展示下列詩句,引導學生復習舊知,過渡到新知識:

(1)李杜詩篇萬古傳。(趙翼《論詩》)

(2)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杜甫《夢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4)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啟發(fā)設問:以上詩句都與古代哪位詩人有關?你能談談他的有關情況嗎?

教師點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談

a。李白的生平、時代、代表作品;

b。有關李白的故事、傳說;

c。你對李白的評價。

學生思考,發(fā)言交流,教師因勢導入本課學習。

2。反復朗讀,整體感知:

(1)教師示范朗讀或放錄音,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自由朗讀,然后教師指名朗讀,大家評議其優(yōu)點、不足。

從讀音、停頓、音調以及感情上評議,是否朗讀到位?如果不合適,應該怎么讀比較符合詩的內容?(對有爭議之處,教師不做結論,引導學生往下學習,讓學生學習課文后再做結論。)

3。教師解題(課件展示,指名學生讀或全班齊讀),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寫作時代背景。

《行路難》是李白在遭受讒毀,初離長安南下時寫的一組詩(共三首),這是第一首?!靶新冯y”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詩中寫世路艱難,充滿著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4。學生自主朗讀,疏通、理解全詩。

學生以個人朗讀、小組內互讀等形式盡量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并參考注釋,疏通詩意。對不理解的詞句可在小組內交流解決,或請教老師,老師對有代表性的問題予以解答,或交由全班討論解決。

5。學生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以下問題,把握詩作內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師將學生在探究中反映的問題集中投影展示,師生共同探究。

(1)是什么原因使得詩人面對“金樽清酒”、“玉盤珍饈”不能食?

(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兩句抒寫了詩人當時怎樣的矛盾心境?

(3)詩中引用了哪些歷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4)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點撥。

要點如下:

(1)是濃重的憂郁和深沉的悲憤使得詩人“酒”不能咽,“饈”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賢路,使詩人悲憤、憂郁。

(2)這二句用比喻,既照應題目“行路難”,又抒寫了詩人在長安歷經仕途險惡的深切體驗,想有所作為和事與愿違、有志難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3)詩中借用了呂尚垂釣在碧溪,伊尹夢舟過日邊等典故,寄寓了詩人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樣為統治者重用,建立偉業(yè)的愿望。

(4)無論前路多艱險、多難走,詩人相信終有一天將乘長風破萬里浪,渡過大海,直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充滿這沖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積極樂觀的精神。詩人借用古人言論表明自己的理想,這兩句詩常被后人引為座右銘,作為在困境中激勵自己努力進取的力量。

6。師生共同深入探究:

教師再提出問題(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1)李白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浪漫的詩風在本詩中有哪些體現?

(2)從全詩來看,其感情基調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探究,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最后歸納。

要點如下:

(1)李白這首詩“浪漫”的詩風表現在:a,巧用歷史故事、典故;b,夸張的描寫,形象的比喻;c,跳躍式的結構。

(2)全詩的感情基調是昂揚激越,樂觀向上的。

7。鞏固體驗詩作感情,嘗試感情朗讀。

學生先自由朗讀一邊,然后各小組推舉代表朗讀,師生評議,引導學生回到開始關于這首詩的讀法問題,讓學生自己總結、體會。

1。學生個人自主朗讀課文,教師指名朗讀,大家評議其朗讀情況。

2。學生參考注釋,疏通詩意。不理解的詞句可在小組內或小組間交流解決。

3。教師集中點撥學生疑而未決的主要問題。

(1)題目中的“詞”應該如何理解?

(2)說說你對后兩句詩的理解?

(3)在朗讀時,如何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后,予以歸納。

要點如下:

(1)這里的“詞”不是文學體裁的“詞”,指的是有組織的語言、文字,因此本詩還屬于詩的范圍。

(2)一“酒”一“杯”,使讀者仿佛看到軍人們聚飲的熱鬧場面。而第二句又使我們仿佛聽到了催促出征的琵琶號角。寥寥幾筆,寫出了邊關既熱烈而又緊張、悲壯的氛圍。

(3)這兩句詩意思是:我若喝醉了躺臥在戰(zhàn)場上,你可不要笑我貪杯,自古以來出征的將士有幾個人能夠返回?今朝有酒且讓自己痛飲沉醉,即使醉臥沙場也毫不在意。這是及時行樂的灑脫,是對生命的達觀,更有厭惡戰(zhàn)爭的悲憤。這兩句詩生動地表現了邊關將士們?yōu)閲鴳?zhàn)斗、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4)該詩描寫邊塞生活,既暗示古代戰(zhàn)爭生活的熱烈緊張,更凸顯詩人慷慨豪邁的悲壯意味。全詩充滿昂揚向上的情調。閱讀時注意,后兩句尤其要讀得音韻悠長,感情激昂。

4。學生齊讀全詩。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

2。學生自主閱讀全詩。

對照注解疏通詩意,不懂的地方同桌、小組討論交流,疑而未決的由老師匯總,全班討論。

3。教師匯總學生集中反映出的問題:

(1)這首詩是怎樣抒發(fā)詩人感情的?

(2)《詠煤炭》這首詩表面上是詠煤炭,實際上是明志向。試結合詩句,說說詩人的志向。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后,歸納。要點如下:

(1)前四句描寫煤炭的形象,寫盡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發(fā),抒發(fā)詩人為國為民,竭盡心力的情懷。全詩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這首詩是詩人托物言志之作。詩人一生憂國憂民,以興國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確點出,其舍己為公的心志在后兩句表現得尤為明顯。綜合全詩,詩人在詩中表達了這樣的'志向:鐵石雖然堅硬,但依然存有為國為民造福之心,即使歷盡千辛萬苦,他也癡心不改,不畏艱難,舍身為國為民效力。

4。學生自由朗讀、背誦全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前三首詩,了解了三位詩人的不同心志,和人生情懷,領略了古代詩詞的藝術魅力,學會了閱讀把握詩詞的一般方法,體會了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1。課下查找資料,比較閱讀李白的《將進酒》,王之渙的《涼州詞》,于謙的《詠石灰》,并將名句抄錄在讀書卡片上。

2。朗讀、背誦這三首詩,預習后兩首詩。

課件展示:

1。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字詞的意義。

(1)玉盤珍饈值萬錢(2)直掛云帆濟滄海(3)鼎彝元賴生成力

2。根據題意,用課文原句填空。

(1)《行路難》中表達詩人要排除阻力、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生理想,實現遠大抱負的名句是,。

(2)《詠煤炭》中托物言志,借以明志的名句是,。

教師采用指名或抽簽的方法,讓學生到講臺上板演或起來回答。(答案略)

轉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三首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古詞。

1。多媒體展示學生課前搜集的關于李煜的資料。(指名學生讀或大家齊讀)

李煜,我國古代杰出詞人,南唐最后一個皇帝。精于書畫,妙于音律,文學方面才能尤為突出。他25歲繼承王位。15年后,宋師南下,他國破家亡,肉袒出降,被押送至汴京,成為階下囚。趙匡胤因他曾拒命違抗,守城不降,便封他為違命侯。三年的囚徒生活,可用他自己的一句話來總結:“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痹诖藭r,他寫下不少真摯沉痛,深切而又凄惻動人的詞篇,占他一生詞作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尤以《烏夜啼》、《虞美人》、《浪淘沙令》、《相見歡》等幾首詞最為人傳誦,成為他的代表詞作。

李煜入宋后的詞作,一空依傍,直抒胸臆,既短小明朗又含義無窮,被稱為是“神秀”之作。藝術境界高大闊遠,“足當太白詩篇,高奇無匹?!闭Z言天成自然,流走如珠,宋代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詞人都曾受到他的影響。

2。反復朗讀、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全詞,自由朗讀,初步感知。

(2)學生依托課文注解,掃除字詞障礙。

(3)教師投影顯示以下內容,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注音:虞()砌()

b。解釋句中加點的字詞:

1)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2)問君能有幾多愁()3)只是朱顏改()

學生以3同桌為單位相互交流,教師指名回答。

參考要點如下:a虞(yu)砌(qi)

b 1)忍心2)作者自己多少3)紅顏,指舊時宮殿的顏色

(4)聽錄音或教師師范朗讀,學生再次感悟課文。

3。師生共同研討,理解全詞。

(1)學生提出個人不理解的問題,同桌或小組內交流解決。

(2)教師將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集中展示如下

a。詞的開篇“春花秋月何時了?”以問天起句,有何作用?

b。如何理解結尾兩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含義?

c。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對比,請具體指出一例說明。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點撥。

要點如下:

a。詞人借對春花秋月的詰問,道出自己悲苦之情,轉而向人們發(fā)問,回到現實,勾起對往事的回憶。

b。這兩句詞的意思是:悲苦感慨之情如滔滔江水沖出峽谷奔向大海,愁思如春水一樣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江水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兩句詞把詞人感情升騰流動的深度和力度充分表現了出來,可謂是以春水喻愁的名句。

c?!按夯ㄇ镌隆钡臒o休無止與人間“往事”的短暫無常作對比;“雕欄玉砌應猶在”的幻想與“朱顏改”的現實對比,折射出詞人面臨國破家亡情景時的痛苦、無奈。

d。表達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悲愁情懷,以及痛悔亡國、懷念故國的思想感情。

4。課外延伸拓展:

閱讀《浪淘沙懷舊》一詞,與課文作比較,自主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浪淘沙懷舊(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問題:

(1)詞的上片主要寫,下片主要寫。

(2)“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的“寒”指的是五更時分寒氣的侵襲,文中有和兩層含義。

(3)末句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和課文中“ ”一句意境相似,比喻,全句意思是說。

(4)“天上人間”一句流露了詞人怎樣的心境?和課文比,這種心境有什么不同?

學生自主閱讀分析,小組或同桌討論,教師點撥。

要點如下:

(1)上片寫春寒愁感,下片寫家國恨情;

(2)身寒和心寒

(3)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比喻南唐滅亡之速;全句意思是說,過去那種榮華富貴的帝王生活一去不復返了。

(4)流露了詞人內心世界生與死的矛盾,是絕望者的希望。課文里全詞充滿的是對家破國亡的無限痛悔之情。本詞則是徘徊在生與死的矛盾選擇中,還有一絲希望。

1。學生聽錄音(或教師范讀),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再次感知課文。

3。學生自主閱讀。對照注解,理解分析課文,疑難問題同桌交流或小組討論。

4。學生將疑難問題提交老師。

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匯總后交由全班討論

問題如下:

1)這首詞所描繪的內容是想象中的還是現實中的?描繪了怎樣的戰(zhàn)斗場面?

2)作者寫這首詞有什么用意?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3)“五十弦翻塞外聲”中的“翻”字改為“彈”字好不好?為什么?

4)題目中的“壯詞”如何理解?在文中怎樣體現?

5)如何把握全詩的朗讀基調?

學生先小組討論,再全班討論,教師加以點撥,然后指名由學生總結。

要點如下:

1)全詞從想象著筆,描繪了理想中的抗金隊伍和戰(zhàn)斗場景。

2)這首詞托名為安慰朋友,實則是抒發(fā)詞人自己對青年時代抗金的戰(zhàn)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堅決恢復中原,建功立業(yè)的壯志,還有壯志難酬的悲憤。

3)不好,“翻”字寫出了戰(zhàn)歌嘹亮,樂器轟鳴的熱烈場面;如用“彈”字代之,就表現不出這種氣氛。

4)“壯詞”意即激昂奮發(fā)的壯行言辭,有壯懷激烈之意。次中描繪的軍營生活以及激昂奮進的戰(zhàn)斗生活就是具體的體現。而末尾兩句更為突出,它把描寫大功告成后的喜悅,把收復中原,統一祖國與個人殺敵立功的心愿統一在一起,字里行間充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5)全詞在感情基調上是雄壯高昂的,而結句又是悲涼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這種抑揚法賦予了本詞特有的藝術魅力,有力地表現了詞人滿懷壯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5。學生齊讀全詞,感受全詞基調。

6。學生自主賞析:談談你對這首詞的理解?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啟發(fā)、點撥。

要點如下:

這首詞是詞人愛國詞篇中的代表作之一,雖是為鼓舞愛國壯士、好友陳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詞人以早年戰(zhàn)斗生活為基礎,融夢境幻覺為一體,描繪了一幅愛國將士馳騁沙場,雄偉壯闊的場面,全詞內涵豐富,造語豪壯,結構謹嚴,構想奇特,以夢境貫穿上下片,自出機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憐”一句將感情一落千丈:詞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夢中實現。理想和現實形成極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詞人的悲憤。

學生賞析不必面面俱到,只要著眼于內容、感情、語言、結構等方面均可。

根據題意,結合你對課文的理解,用原句填空:

(1)我們常用李白《行路難》中的詩句“,”來表明自己胸懷遠大志向,堅持理想,敢于勝利的信心。

(2)《涼州詞》中以反問句形式表達了詩人豪邁悲壯情懷的句子是,。

(3)《詠煤炭》中寄寓詩人為國為民甘愿無私奉獻情懷的詩句是,。

(4)《虞美人》中詞人用貼切的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寫盡自己國破家亡的無限哀愁的千古名句是:,。

(5)《破陣子》一詞里顯示詞人壯志未酬的悲憤之情的句子是:,

,!

學生以筆答的形式直接寫在練習本上,寫完后同桌互評。

答案如下: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3)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1)背誦五首詩詞。

(2)自選其中一首詩詞,把你讀完該詩(詞)后的感悟用一段話表達出來。

附:板書設計

《行路難》 “停杯”“不食”“拔劍”“茫然”——憂郁悲憤

冰塞黃河,雪滿大山——照應題目“行路難”

長風破浪,云帆濟?!獦酚^自信

(昂揚激越,豪邁樂觀)

《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豪邁悲壯情懷

《詠煤炭》(詠物詩)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托物言志)

第二課時

《虞美人》(李煜)

抒國破家亡感受,發(fā)怨憤哀愁之音

千古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抽象事物形象化)

比喻、象征、對比、設問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沙場秋點兵——豪邁場面(志士熱情)

可憐白發(fā)生——冷酷現實(朝廷冷漠)

詩詞教學設計篇九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掌握課后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意思。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理解詩意,感悟是詩歌的含義。

(2)通過背誦積累知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在人生路上要不怕艱難,勇于開拓進取。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教學掛圖:說說圖上景物。

師:今天我們學一首對我們人生有啟示的古詩《游山西村》。板書詩題。

二、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找出生字。

2.檢查生字。

(1)出示帶生字的句子進行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組詞。

莫(莫非)臘(臘月)渾(渾身)疑(懷疑)。

(3)出示整首詩進行測試。

三、學習詩歌。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看注解,自由了解詩意。

(1)了解詞語意思。

臘酒渾:臘月里自家釀的酒很渾濁。

足雞豚:雞和豬很充足。

山重水復:走過一座座青山,經過一條條溪水。

柳暗花明:柳色蔥郁鮮花明媚。

(2)了解詩句意思。(出示課件)。

不要笑農家臘酒渾濁,

豐收之年,他們以豐盛的菜肴招待留下來的客人。

走過一座座青山,經過一條條溪水,

突然看見柳色蔥郁鮮花明媚,又是一個村莊。

(3)交流:這首詩的1、2句與3、4句各寫了什么?

1、2句:寫了淳樸的村民習俗。

3、4句:寫了秀麗的山村風光。

3、欣賞詩句,朗讀詩句。

(1)找出最喜歡的詩句讀一讀,并說說從中感悟到什么?

一生讀“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用課件出示)談感悟:這兩句詩寫出了主人的盛情留客,渲染出農家豐收后的歡樂氣氛,為下面的出游寫景抒情作了有力鋪墊。(師總結)。

喜歡這兩句的一起來讀一讀。

師:喝著農家的酒,吃著農家的美味,此時,你若是詩人會說什么?吟一吟。

詩人吃好喝好之后又干什么去了?

(游歷去了)。

師:請讀出相應的詩句。(多媒體出示)。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喜歡這兩句的站起來讀一讀。

師:這兩句詩,大家欣賞什么,從中悟出了什么?

“疑”字用得好,一個“疑”字把陸游游山村時四周山巒重疊、流水縈繞的迷惑感覺,刻畫得形神畢現。

“又”字用得好,一個“又”字把鄉(xiāng)村處處繁花似錦的美景,描。

繪的宛然在目。

談感悟:只要不懼困難、艱險,勇于開拓進取,就一定會達到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師:你平時有沒有類似的經歷,舉例說一說。

(2)朗讀詩句。

師:這么純樸的民風,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我們心中會油然而生什么之情?

(向往)。

師:請大家?guī)е@份向往一起朗讀《游山西村》。

(3)齊讀古詩。

四、背誦古詩《游山西村》。

五、課堂小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常用來比喻遇到困難,勇于克服不畏艱險,就一定會達到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六、布置作業(yè)。

背、默寫古詩。

詩詞教學設計篇十

(1)認識并掌握課后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意思。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理解詩意,感悟是詩歌的含義。

(2)通過背誦積累知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在人生路上要不怕艱難,勇于開拓進取。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生字卡片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教學掛圖:說說圖上景物。

師:今天我們學一首對我們人生有啟示的古詩《游山西村》。板書詩題。

二、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找出生字。

2.檢查生字

(1)出示帶生字的句子進行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組詞

莫(莫非) 臘(臘月) 渾(渾身) 疑(懷疑)

(3)出示整首詩進行測試。

三、學習詩歌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看注解,自由了解詩意。

(1)了解詞語意思。

臘酒渾:臘月里自家釀的酒很渾濁。

足雞豚:雞和豬很充足。

山重水復:走過一座座青山,經過一條條溪水。

柳暗花明:柳色蔥郁鮮花明媚。

(2)了解詩句意思。(出示課件)

不要笑農家臘酒渾濁,

豐收之年,他們以豐盛的菜肴招待留下來的客人。

走過一座座青山,經過一條條溪水,

突然看見柳色蔥郁鮮花明媚,又是一個村莊。

(3)交流:這首詩的1、2句與3、4句各寫了什么?

1、2句:寫了淳樸的村民習俗。

3、4句:寫了秀麗的山村風光。

3、欣賞詩句,朗讀詩句。

(1)找出最喜歡的詩句讀一讀,并說說從中感悟到什么?

一生讀“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用課件出示)談感悟:這兩句詩寫出了主人的盛情留客,渲染出農家豐收后的歡樂氣氛,為下面的出游寫景抒情作了有力鋪墊。(師總結)

喜歡這兩句的一起來讀一讀。

師:喝著農家的酒,吃著農家的美味,此時,你若是詩人會說什么?吟一吟。

詩人吃好喝好之后又干什么去了?

(游歷去了)

師:請讀出相應的詩句。(多媒體出示)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喜歡這兩句的站起來讀一讀。

師:這兩句詩,大家欣賞什么,從中悟出了什么?

“疑”字用得好,一個“疑”字把陸游游山村時四周山巒重疊、流水縈繞的迷惑感覺,刻畫得形神畢現。

“又”字用得好,一個“又”字把鄉(xiāng)村處處繁花似錦的美景,描

繪的宛然在目。

談感悟:只要不懼困難、艱險,勇于開拓進取,就一定會達到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師:你平時有沒有類似的經歷,舉例說一說。

(2)朗讀詩句。

師:這么純樸的民風,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我們心中會油然而生什么之情?

(向往)

師:請大家?guī)е@份向往一起朗讀《游山西村》

(3)齊讀古詩

四、背誦古詩《游山西村》

五、課堂小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常用來比喻遇到困難,勇于克服不畏艱險,就一定會達到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六、布置作業(yè)

背、默寫古詩。

詩詞教學設計篇十一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疑。(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學生的質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么?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并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扒迤綐贰钡摹皹贰币x成“l(fā)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村閑居的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茅、檐、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jié)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匯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獲,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里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合插圖和注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fā)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寧、悠閑、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向往。

1.小組內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詩詞教學設計篇十二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古詩詞描述的景物和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4、培養(yǎng)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詞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寫的畫面。

2、背誦古詩詞,默寫《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課前準備】。

1、師生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指導學生收集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一、由題入手,弄清題意,了解詩人。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鄉(xiāng)村四月。

2、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師:仔細觀察插圖,圖上描繪一幅怎樣的生動畫面?

(學生仔細觀察后談感受,教師從“初夏美景”和“農民繁忙”進行指導。)。

3、師生交流資料,了解詩人: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相互評價。

4、小組合作,結合文中的插圖和注釋,利用工具書弄清句意。

5、小組交流,講講詩意。

三、全班交流,品評朗誦,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結合畫面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誦讀升華。

師:前兩句詩描寫了那些景物?(綠原、白川、子規(guī)、煙雨)。

(3~5位同學描述)(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師:這樣一幅美麗動人的鄉(xiāng)村風光,假如你是詩人,你的感受如何?

(喜愛、高興、贊美、欣賞)。

師: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邊讀邊想象畫面。

師:誰來讀后兩句詩,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1:我從“閑人少”體會到農民都忙農活去了。

生2:從“才……又”知道了農民剛干完蠶桑又去忙插秧,說明勞動緊張而繁忙,也看得出農民很辛苦。

生3:讀完了這兩句詩,我覺得勞動人民很偉大,我要贊美他們。

3、師小結全詩:前兩句著重寫景,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后兩句著重寫人,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贊美。

4、學生邊想象畫面,邊有感情地朗讀。

四、熟讀背誦,積累語言。

五、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古詩,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想辦法解決。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古詩。

六、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前兩首詩中出現的生字)。

蠶桑晝耘績。

1、“蠶、桑、晝”的讀音,書寫時上下結構要勻稱。

2、“耘、績”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又寬。

七、作業(yè)。

1、抄寫《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2、收集描寫田園風光古詩詞,選擇一兩首背下來。

【板書設計】略。

詩詞教學設計篇十三

1.學習鄭燮的《竹石》,理解詩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巖、千磨萬擊、堅勁、任爾”等詞。

2.能用自己的話解釋《竹石》,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3.了解詩人鄭燮,聯系他的生平事跡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huán)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重點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難點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huán)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知道鄭板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他很喜歡竹子。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zhèn)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yōu)美,栽了許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師吟詩,生讀讀古詩。

1.齊讀,把古詩讀正確。

2.再讀,讀出節(jié)奏感來,

3.再讀,讀出平仄的變化。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2.自讀,從文中找一找依據,說明這首詩寫的到底是什么?

3.交流,在交流中展開學習。

詩詞教學設計篇十四

1、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識記本課“洛、榆、畔、帳”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讓學生通過誦讀來感受詩人暗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和摯愛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到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美。

1、讓學生通過誦讀來感受詩人暗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和摯愛的思想感情。

2、通過細讀,感悟“綠”字的妙用。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到過長江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長江北岸去好不好?

2、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就是長江北岸的瓜洲。請同學們先讀一讀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吧!

3、引導學生提出學習目標

(1)把古詩讀懂,了解古詩的大意。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詩句的情感。

(3)有感情誦讀古詩

(4)能結合對《泊船瓜洲》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對《泊船瓜洲》的解讀,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變“要我做”為“我要做”,把學習的“主權”和義務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求知欲和動力。)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要求其他同學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會寫本課“洛、榆、畔、帳”四個生字。

2、我會誦讀《泊船瓜洲》。

3、我知道“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當時王安石是怎么推敲的。

4、我會解答課后的思考題。

5、我會說《泊船瓜洲》的大意。

(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展示)

設計意圖:求知離不開文字基礎,此環(huán)節(jié)意為全體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差異,補缺補漏。扎實基礎知識。展示順序的確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調動了全體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關鍵為每位學生都要動起來,投入學習。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或全班)(此環(huán)節(jié)有時可與“創(chuàng)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我知道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從重點詞句中體會情感,感受用詞的推敲。

生1:“到”

生2:“入”

生3:“吹”

生4:“滿”

生5:“來”

生6:“戲”

生7:用“綠:最好。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jié),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明顯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從“一水間”“數重山” 體會那種離家近情更卻的感受。

3、學生展示誦讀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對詩的感悟,展示對詩的個性理解,然后通過自己不同的誦讀方式,加深對詩的體會,力求每位學生善傾聽,能質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創(chuàng)作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誦讀

2、小組展示自己收集的詩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詩

4、小組展示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

5、畫一畫展示詩中意境。

(小組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

設計意圖:所有的學習目的,就是運用和再創(chuàng)造,此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又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適時進行)(約5分鐘)

2、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說什么。

設計意圖:沒有矛盾就沒有創(chuàng)新,學生只有在不斷的知識沖突才能促進對文本知識和自己內在的知識的沖突,才能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鏈,才能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的精神。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1、收集有關王安石的詩

2、把《泊船瓜洲》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2、引出課題:我們今天要學習《秋思》和《長相思》

(1)看看詩詞的題目,你能發(fā)現什么?

3、引導學生提出學習目標:

(1)把古詩讀懂,了解古詩的大意。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詩句的情感。

(3)有感情誦讀古詩

(4)能結合對《秋思》和《長相思》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對《秋思》和《長相思》的解讀,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變“要我做”為“我要做”,把學習的“主權”和義務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求知欲和動力。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要求其他同學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我會誦讀《秋思》和《長相思》。

2、我會解答課后的思考題。

3、我會說《秋思》和《長相思》的大意。

(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展示)

設計意圖:求知離不開文字基礎,此環(huán)節(jié)意為全體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差異,補缺補漏。扎實基礎知識。展示順序的確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調動了全體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關鍵為每位學生都要動起來,投入學習。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或全班)(此環(huán)節(jié)有時可與“創(chuàng)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我知道《秋思》和《長相思》這兩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抓關鍵字或詩句來體會。

3、學生展示誦讀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對詩的感悟,展示對詩的個性理解,然后通過自己不同的誦讀方式,加深對詩的體會,力求每位學生善傾聽,能質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創(chuàng)作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誦讀

2、小組展示自己收集的詩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詩

4、小組展示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

(小組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

設計意圖:所有的學習目的,就是運用和再創(chuàng)造,此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又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適時進行)(約5分鐘)

1、讀一讀第今天學習的三首古詩詞,想一想這三首古詩有什么共同點,(都表達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但是詩人在表達方法上各有千秋,比較一下這三首古詩詞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你還知道那些古詩詞也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戀和熱愛之情?課后收集一些讀或背誦給同學聽,比較一下這些詩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意圖:沒有矛盾就沒有創(chuàng)新,學生只有在不斷的知識沖突才能促進對文本知識和自己內在的知識的沖突,才能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鏈,才能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的精神。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1、積累摘抄課外的思鄉(xiāng)的詩詞。

2、學生仿寫思鄉(xiāng)的詩

詩詞教學設計篇十五

古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粹,也是民族的瑰寶。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斧神工、運化天成的偉大造就令人神往。

在《古詩詞背誦》中選擇了十首詩詞,分別從抒懷、景物、情誼、愛國進行背誦,其對應的詩文如下:抒懷篇-《七步詩》《石灰吟》《竹石》《已亥雜詩》《浣溪沙》;景物篇-《鳥鳴澗》《江畔獨步尋花》;情誼篇-《芙蓉樓送辛漸》《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愛國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為小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復習,雖然同步閱讀教材未有相關選編,但學生六年所積累的詩詞不勝枚舉,我國自古就有“詩教”的傳統,但不可否認的是,古詩詞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期待著古詩教學能從機械、瑣碎的經院式講解中掙脫出來,而導向對古詩意境、內涵的解讀。這也是本設計所努力追求的一種境界。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以知識樹為線,以詩詞的內容為經,為一首具體詩詞的賞析為緯,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相互滲透,有機整合。感受詩詞獨特久遠的意境,斟詞酌句間獨特的魅力,進而感受到中華語言文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內涵。

2.《江畔獨步尋花》組詩七首,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七十首、1-12冊教材所含詩文及學生自我積累詩文。

1.從詩詞的內容上及具體方法上賞析古詩詞,感受詩詞獨特久遠的意境,斟詞酌句間獨特的魅力,進而感受到中華語言文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內涵。

3.分享孩子同步閱讀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閱讀奠定基礎。

多媒體課件ppt

一、導入談話

親愛的孩子,當你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在爸爸媽媽的教導下,就能稚聲稚氣地背誦出“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當你在幼兒園的愉快生活中,就能夠像模像樣地吟誦出“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當你剛跨進小學大門時,就能流暢地背誦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引導學生一起誦讀相關詩詞)。詩詞獨特的語言魅力與經典博大的文化一定讓你流連忘返,魂牽夢縈。

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同“漫步詩詞”(板題),一起去感受詩詞獨特的意境和語言文字特有的文化魅力。我們將用畫知識樹的方法一起來漫步詩詞(出示課件)。相信通過我們精彩的閱讀展示,會對古詩詞有更深的感受,更會讓這棵詩詞之樹展示其獨特的魅力。

二、主題回顧

走進詩詞之中,我們的心也會染上文學的味道,走進詩詞之中,我們的心也會如詩詞般純凈動人,讓我們一起吟誦起這千古不朽的名篇吧!

(點擊課件出示詩詞圖片,引導學生誦讀,含個人與集體,視教學而定)具體操作方法:

1)依次出示:《七步詩》《石灰吟》《竹石》《已亥雜詩》《浣溪沙》

2)吟誦完畢,引導發(fā)現,此類詩詞共同特點(相機出示課件)

3)余類別詩操作方法相同。

三、拓展分享

六年來,相信孩子們積累過不少的詩詞,請把你最最愛的詩詞與大家一同分享。(操作方式):

1) 學生自由誦讀;

2) 引導發(fā)現:屬于哪一類詩。(此過程鼓勵學生有新的發(fā)現,并嘗試進行大類別整合)

總結:詩也好,詞也罷,當我們累積多了之后,可以從詩的屬性進行歸類,既便于我們對詩詞的吟誦,又便于我整合詩詞的資源。(結合課件):通過整合,我們會發(fā)現,詩詞的內容大多分為四類:抒懷篇,如《七步詩》《石灰吟》《竹石》《已亥雜詩》《浣溪沙》;景物篇,如《鳥鳴澗》《江畔獨步尋花》;情誼篇,如《芙蓉樓送辛漸》《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愛國篇,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四、精彩賞析

走進詩詞,我們都會感受到不同的意韻與深厚的文化內涵,這緣于古人在詩詞的創(chuàng)作中的咬文嚼字,話說唐代有個著名的詩人叫賈島。一天,騎在驢上,忽然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擬用“推”字,又思改為“敲”字,在驢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勢……(故事背景1:“推敲”來歷的故事)。由此可見,古詩詞詩雖只有短短幾十個字,卻是字字推,句句敲,凝練著作者的心思與智慧?,F在,我們就一起走進一首詩,去感受詩詞古老的魅力。

(出示詩文:《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賞意向而知其蘊

自讀詩文,從詩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交流景物,結合詩文與生活進行細致描摩其形、其色、其味、其音。——結合學生交流相機引導,一處處景物變得鮮活、其意蘊也在這樣的描述中一一展開。板書:賞意向而知其蘊)

2)品意象而識其精

師引:春暖花開之際,置身于天府之國的浣花溪畔建成草堂(音樂起:古箏背景音樂),在你的眼前浮現了怎樣的景象(生閉眼想,教師在古箏樂中誦讀《江畔獨步尋花》)。

生交流看到的畫面(引導學生描述連貫細致)。

如果此時你就置身其中,你會給你看到的畫面取怎樣的名字。生自由交流,并說明取名的理由。(板演所取名字)

師:置身其間,真讓人流連忘返,當品讀意象獨特的魅力之時,我們也就真正走進了詩文的精妙,走進了無與倫比的語言與想象的意境。(板書:品意象而識其精)

3)悟意境而感其情

現場采訪:置身于花的海洋,鶯鳴蝶舞的世界,你此時的心情怎樣?(學生自由交流)

交流后情感誦讀。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樣曼妙的時節(jié),有此大好美景,誰人的心里不徜徉著歡愉呢?只有走進了詩詞的意境,才會感受到作者那份熾熱的情懷。

悟意境而感其情

詩詞教學設計篇十六

2、理解其內容,體會詩人情感。

3、掌握基本的鑒賞古詩詞的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進而陶冶其情操,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鼓舞其奮發(fā)有為。

1、掌握基本的鑒賞古詩詞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

《西江月》的課外練習上,當堂檢測學生對所學方法是否能靈活運用。

1、講析法

2、朗讀指導法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4、討論法、朗讀法和圈點勾畫法.

收集有關素材,制作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

(一)導入新課

(二)背一背

今天我們來復習第二單元的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詞(出示幻燈片2)。明確本節(jié)課的內容。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來一個男女生背詩對抗賽,采取單挑的形式。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來檢測學生的背誦情況。

(三)賞一賞

同學們,我們的詩人熱愛生活,善于觀察,并用生花的妙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春的畫卷。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幻燈片3——17)

(四)寫一寫

出示幻燈片18

要求學生寫出欣賞畫面時聯想到的古詩句。找五位學生到黑板前依次寫出要求的古詩句。其余的學生在下邊寫。寫完后找學生糾正錯誤。

此環(huán)節(jié)檢測學生的默寫情況。

(五)梳一梳

在學生熟練背誦、正確默寫的基礎上,梳理鑒賞古詩詞的方法:一讀二悟三賞。出示幻燈片19--20,并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保存。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64226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