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是對事物進行全面評價和分析的一種思維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問題和提出改進的辦法??偨Y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觀點,不只是簡單地摘抄或復述別人的意見。以下是一些團隊合作的經驗總結,歡迎大家一起學習進步。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一
花了一些時間,終于把《愛心與教育》讀完了,良久無言。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
這不是坐在書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布道,而是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里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yǎng),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愛心與教育》應該怎么讀?我以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zhèn)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感受很多,難以一一述及,這里選一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點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遞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個教師“制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zhèn)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這么一問,羞愧無比!在萬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出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教師。
李鎮(zhèn)西老師不論是對“后進學生”的轉化,還是對“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李老師的愛無不滲透其中。他到底有怎樣的魔力,緣何讓學生們對他終生難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還是獨特的個性?這是值得讓我認真思索的問題。
是啊,一個專業(yè)知識扎實,人格魅力不同尋常的老師也許會吸引學生,讓學生去敬畏看出。像卡羅納、科列帝和德羅西這樣善良、能干、正直的人在文中有不少。
但是,作者在書中也塑造了不少性格不好的人物。如盛氣凌人的諾比斯,不知廉恥的弗朗蒂和有些虛榮心沃提尼。其中弗朗蒂很是不知好歹,最后搞得被學校開除了;他的母親來學校為他求情,他還在一旁不知廉恥的笑;哪個人要是倒了霉他就幸災樂禍。這樣的人在文中與那些善良正直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我們做了一次反面教材。
讀完《愛的教育》我才發(fā)現其實愛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很少有人會去發(fā)現。其實愛往往反映在小事上:冬天出門前媽媽替我圍上圍巾;從外面回來父母遞上一杯水;考試沒考好是父母鼓勵我;學習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老師提醒我們等等,其實愛就在我們生活中。只有善于發(fā)現“愛”才能發(fā)現生活的美好!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二
《愛的教育》一書講述了安利柯在老師、父母、同學的引導和幫助下變成了聰明善良、富有同情心的陽光男孩。讀《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的心靈似乎受過愛的洗禮,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學齡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
在這本書里,大多寫的都以愛為中心,就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讓我們體會到愛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特別是母愛。書中的主人公的父母親是多么愛自己的子女,有一首歌這樣唱來著:“有媽的孩子像塊寳,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是啊!媽媽的愛是無人能比的,不僅是媽媽對我們的愛,子女對媽媽的愛也是同樣的,我愛我的媽媽,她為我們家,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操了不少的心,但她還是無怨無悔的付出,記得小時候,老師常說:“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東西,除了——母愛!”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愛是無盡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在別人愛你的同時,可別忘記關愛別人喲!
世界上的愛如空氣,遍布著每個角落,無論在哪里都能感受到愛的情意。比如說安利柯的老師不對學生發(fā)脾氣是因為他太愛安利柯他們,想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像在家里一樣的溫馨與和諧。讓我們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在這愛意盈盈的環(huán)境里再多制造些愛的芬芳。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三
讀完意大利作家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的著名作品《愛的教育》,我深受感動。本書是通過安利柯的眼睛以日記的形式來透視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兄弟姐妹的關系、師友的關系的書?!稅鄣慕逃?,顧名思義,整本書語言樸實,無華麗的辭藻,但字里行間卻滲透著對生活,對家人,對朋友,對老師的熱愛。
雖然讀這本書時,淚水并沒有洗刷我的臉龐,但溫馨的愛卻洗滌了我的心靈。那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小事,此時此刻在我看來蘊藏著濃濃的愛。愛,像清新的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但因為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
早晨起來,一碗簡單而又美味的熱乎乎的早餐,是媽媽的愛。你發(fā)現了嗎?還是將它忽略了?你是滿懷感激地對媽媽說:“謝謝您,媽媽!這早餐真好吃!”還是一臉怨氣地埋怨早餐太過單調?我時常只能做到后者,看完《愛的教育》后,我內心充滿了悔恨——我竟是那么不知感恩!明天早上,我一定會對媽媽說,謝謝。
有人問我:“愛是什么?”我笑而不答。愛是什么?愛是一縷陽光;愛是一個微笑;愛是一次擁抱;愛是一句安慰……當別人遇到麻煩時,你主動走過去,為他出主意,想辦法,努力解決困難,當得到幫助的人臉上緊鎖的愁眉慢慢舒展開時,笑容在他的臉上重新綻放時,道謝聲會將愉快的心情帶給幫助他的你??吹皆谧约旱呐ο陆鉀Q了別人的困難,心中也會舒坦許多。當你感受到這一點時,你就會明白,不是博愛才叫愛,微小卻細膩的關愛也是愛啊!
愛的云朵飄進我的心田,輕輕地下著小雨。我會在《愛的教育》的陪伴下長大,我們都會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生活!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四
暑假,我讀了《愛的教育》,“開學的日子”講述的事情讓我深有同感。
四年級新學期開學了,安利柯來到新教室,發(fā)現五十四個同學,其中他認識的老同學只有十五六個,新來的老師很嚴厲。這使得安利柯想起三年級時候的老師來:那是常常對著大家笑的好老師,他有著紅而卷攏的頭發(fā)。現在的老師說話大聲,他瞪著眼一個一個地看大家的時候,眼光竟像要透到大家心里似的。而且還是一位沒有笑容的老師。這一切都影響了安利柯的心情,覺得學校跟以前不一樣了,不再那么美好。后來,安利柯發(fā)現,新老師前些年教過的學生們都來和他打招呼,可知大家都愛慕這先生。新老師還對大家說,這個世界上,他只有一個人了,大家是他的家人,他的兒子,他一個都不愿責罰大家,希望大家愛他,全班能成為一家。通過這些事情,安利柯感受到了老師關心和愛護,慢慢地適應了校園生活。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要適應周圍環(huán)境發(fā)生的變化,盡管換新環(huán)境開始會讓人很無助,但只要多跟同學、老師交往,就能慢慢適應新的生活,我們要愛惜現在的時光。
暑假過后,我要上四年級了,可是,我最最喜歡的數學徐老師要回到文清小學教一年級小朋友了,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想念。
徐老師平時可關心我了。只要我有題目做錯時,他都會耐心地給我講解,直到我完全掌握為止。在“鋪瓷磚”這類應用題上,我老是做錯,那一次,我連續(xù)訂正了五六次都還是錯了。我急得滿臉通紅,下課了,看到同學們都跑去玩了,我的心也一下飛走了。徐老師走過來,輕輕地安慰我說:“你集中精神,我們把這道題訂正了?!彼_始給我詳細講解,我還是聽不太懂,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好笨,老師的講解我總也沒有聽懂。我以為他講了一遍,就著急去下一個班上課了,可徐老師沒有放棄我,還是耐心地從頭到尾給我講解,直到我可以自己講出解題思路為止。下一節(jié)課的上課鈴聲響了,看到徐老師離去的背影,我心里好感動!
這次數學期末考試我考差了。暑假前夕,徐老師叮囑我媽媽,讓我暑假里多做口算題。整個暑假,我一直在按這個要求做,雖然覺得很累,但卻是感覺到自己在進步的。我想上四年級的時候表現給徐老師看,可惜已經沒有機會了。
我喜歡“開學的日子”這個故事,四年級開學了,我又會遇到新的數學老師,我會努力把數學學好,愛惜現在的時光。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五
大會同時啟動了第__屆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為配合活動主題,中國婦女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系列讀本《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已正式發(fā)行。據悉,全國婦聯持續(xù)開展__年的'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始終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通過組織開展系列讀書和社會實踐活動,吸引了7億多人次青少年踴躍參加,已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和品牌工程。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六
《愛心與教育》仿佛一盞燈,用心閱讀,或許它能照亮我前進的路。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讀完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手記一:愛心和童心,我感受頗多。最令人感動的是李老師那一腔投身教育的滿腔熱情,以及學生們純潔美好的心靈,著實讓我佩服和羨慕。誠然,在李老師的世界里也有不愉快,也有不完美。但是,他甘愿竭盡所能,來做那一個追求完美的人。特別是他常說的那一句”我這是在還債啊“,可謂真的是發(fā)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我知道,我可能不會像李老師那么的優(yōu)秀,但是,我愿意以李老師為榜樣,不斷鞭策自己,為之而奮進。
看了李老師在教育中的點滴小故事,真是讓人為之震撼,為之動容。例如將汪斌父親送他的雞蛋每天煮給汪斌吃;送錢給家境困難的寧瑋,讓她改善伙食,增加營養(yǎng)。特別是讀到李老師給學生過生日,送上生日的祝福時,我內心由衷地佩服、由衷地震撼。李老師居然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送出不同的禮物。例如書籍、生日蛋糕、精美的書簽等等。特別是生日禮物上的祝辭,更是讓人讀來倍感親切。那些收到禮物的學生內心又怎會不開心呢?李老師真是做到了和學生亦師亦友,真正的”把心靈獻給了孩子“,能夠做李老師的學生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李老師正是用他的真誠和愛心為我們闡述了何為崇高的教育,也教給我們?yōu)槿?、為師的道理。給學生們多一點鼓勵、多一點幫助、多一點安慰,和他們一起分享快樂。正如李鎮(zhèn)西老師所說: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我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一道防線。
花了一些時間,終于把《愛心與教育》讀完了,良久無言。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這不是坐在書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布道,而是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里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yǎng),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愛心與教育》應該怎么讀?我以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zhèn)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感受很多,難以一一述及,這里選一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點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
生日祝福。
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遞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個教師“制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zhèn)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這么一問,羞愧無比!在萬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出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教師。
李鎮(zhèn)西老師不論是對“后進學生”的轉化,還是對“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李老師的愛無不滲透其中。他到底有怎樣的魔力,緣何讓學生們對他終生難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還是獨特的個性?這是值得讓我認真思索的問題。是啊,一個專業(yè)知識扎實,人格魅力不同尋常的老師也許會吸引學生,讓學生去敬畏他,喜歡他,但能夠達到李鎮(zhèn)西老師這樣跟學生成為一生的知己的老師卻為數不多。當一位老師開始真正愛自己的學生的時候,他就會憑借這種深深的愛,去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去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甚至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心血。正如他所說:“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忠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p>
愛學生,不是掛在嘴上的。
口號。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蘇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學》中這樣說過:“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擴大而興奮,因走到小朋友的心靈深處而帶給他們快樂,而感到無比幸福這些不是憑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體會到的李鎮(zhèn)西老師曾經這樣寫道:“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他所做的一切,證明了這句話的價值我想說,教育者的快樂也是學生給的一個真正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人會把學生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把學生的不幸當作自己的不幸。
幾年的教學,讓我漸漸明白,老師的行為在學生們的心里會種下怎樣的印象。以前我的兩個課代表喜歡沖著那些學習后進的學生大喊大叫,我發(fā)現之后并沒有當著大家的面批評他們,而是先讓他們停止叫喊,然后走到這名看似有錯的學生跟前輕輕地詢問緣故。之后我的課代表意識到他們的這種做法并不能順利解決問題,反而會把矛盾激化,她們不但向我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還提出了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辦法。一次。
日記。
中,他們曾這樣寫道:“長大之后我也要當一名教師,當我的學生犯了錯誤時,我不是先去責罵他,而是先問明原因,然后虛心地教給他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敝赖剿麄兡苓@樣想,我很欣慰。
在獨生子女日益成長為社會建設者的同時,我們才漸漸發(fā)現他們責任感的缺失和愛的缺乏。真誠與善良似乎在這個社會成了一種無能的表現??纯磿r下充斥的書籍,多半是為升學而準備的輔導書,其次是幽默故事書、漫畫書,真正凈化學生心靈的書籍少之又少。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懂得如何張揚個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們知道要考上大學,卻不知考上之后該做些什么;他們明白要踏實工作,但方向在哪里卻從來都不明確。這分明是一種責任心與愛心的缺乏?,F在國家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實施素質教育,我們作為教師恰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教會學生如何去愛,愛世界,愛國家,愛校,愛家,愛父母,愛自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在一個充滿仁愛的大環(huán)境里,我們的班級才會更加團結,學校才會更加繁榮,家庭才會更加和睦,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才不會讓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風華正茂的高中生,是什么使其對生命失去了眷戀,難道整個世界就沒有值得好留戀的嗎?其實正是太單純致使這樣的結果,因為沒有對社會的清楚認真,過于一向情愿認為社會應當純?yōu)閮羲?,她的眼中容不得沙子。她已經被自己的理想社會所當浸透,所以看不服看不慣,于是她追隨的夢想而去了,稱之為解脫。
相比之下,生性要強,不甘心落后,總以積極心態(tài)的應對自己的磨難,最終仍是堅持學習,只因身體狀況與大學無緣,最終抱著遺憾而去。
兩個截然不同的生命,最總都是走向了不歸路。
對寧小燕來講,此時的教育是慘白無力的,或是說根本就針對寧小燕落到實處,班主任家長沒能關注到她的不一樣的言談表現,做為好朋友也沒能及時發(fā)現異樣行動。李老師的德育教育似乎也無能了,只能防患于未然。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做人,是具體到生活中與人相處,更重要是要了解社會不是一個人兩個個能扭轉的,但可以漸漸去影響他人,這事急不得,是個長期的工程。其實寧也是這樣做的,用自己單純的行為,自己單純的個性,影響到周圍人。只是在她看來,她的力量太薄弱,看不服的事情太多;相比之下重病在身的楊守豐不但以自己早熟的心理解讀著身邊的不平事,同樣也能以豁達開朗的性格影響著周圍的人們。那怕是她已離世多年,同學,老師甚至于沒見面的筆友老師的牽掛,總以證明她走過的短短的人生之路是值得的,留給人們的不僅是思考,更是一種精神,用她同學所講就是一種對真善美的追求。
楊守豐雖不是英雄,但帶給同學,老師的那種執(zhí)著,令人感受到的平凡人格的偉大,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堅強。
希望能給其他學生以做人的啟迪,做人真的比做事更重要,一個人健康的心理永遠比健康的身體更重要。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七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笔前?,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后,對它的心得體會更加深入。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之一:它采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之二:全書100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讓我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女同學們幫助一個因在掃煙筒時丟了三十個銅板的小少年,并且還瞞著校長——做了一群“無名英雄”。英國哲學家洛克說得好:“我始終認為人們的行動是他們的思想的最好證明?!边@個故事中閃耀著的崇高的品質和道德的光輝,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之三:而如今的社會上,有些人則非常勢利,他(她)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義面前也不放棄討價還價。這種人是非常渺小的,他們的處事哲學必然會遭到人們的鄙棄。因為虛偽換不來真情,冷酷換不來熱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義,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錯誤,往往在于“自私自利”四個字,私利不去,公道則亡。
反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善待別人,等于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一個人心里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并有真情的奉獻,那么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溫暖。甘愿給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偸瞧珢勰切釔凵疃鴺酚诜瞰I的善良的人。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八
關于《雷雨》我并沒有刻意去找它來看,接觸到它是因為高一的語文課有一篇關于它的課文,語文老師也特地找了它的劇作給我們看。然而它卻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雖然劇作中的主要人物不多,只有繁漪,周沖,周樸園,侍萍,魯四鳳,周萍,魯大海,魯貴,但是人物之間的關系卻是無比的復雜。
周樸園,故事的源頭,作為一個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因為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悲劇的發(fā)生……然而他的陰險狡詐中也帶著點可悲,從一直隨身帶著的舊家具一直保留著夏天關窗的習慣,到幾十年都一直穿著的舊襯衣,可以看出他對侍萍仍有感情,然而他在這個家里,空有家長的尊嚴卻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間的真情。他除了那空虛的軀殼,什么也沒有剩下了。作為讀者和觀眾,我還是有點同情他的。
在這部劇中,和很多讀者和觀眾一樣,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也是繁漪了。她作為周樸園的妻子,周萍的后母,又和周萍有著一段私情。在我們看來,她和周萍的關系屬于亂倫的,但是我們細想,這又不完全是她的錯,相反,他對周樸園的恨,對周萍的愛,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但是她最后的下場是瘋了,但是除了這樣的結局,我們或許也想不出有更好的結局了,被兩個人男人拋棄,被她渴求的愛情傷得體無完膚,我們很難想像得出,那是一種怎樣的痛?;蛘呤闹堑陌l(fā)瘋是她被傷害的最好證明,這也恰恰體現出了那個等級制度的殘酷無情和受封建思想殘害之深。因而,我不得不敬佩曹禺。
周萍是我在看這部劇作時最反感的一個角色。他的虛偽,他的無情,他的自私……他和他的父親周樸園有著很相似的性格,然而和周樸園相比,我更討厭他,他當著父親的面是一套,背后又是一套,他壓根就沒有愛過繁漪,卻偽裝著和她相愛,當四鳳的出現,他的虛偽便一擊即破。在我看來他辜負了繁漪愛,也不配擁有四鳳的愛。最后他的結局是死亡也是理所應當的,我知道作者的意圖并不是這樣,這些只是我個人的主觀看法,或者從心理學角度看,我這樣評價他完全是暈輪效應,根據個人的好惡評價一個人。
對于周沖,四鳳,魯大海,我把他們歸為同一類,因為他們與那個時代中的其他人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然而他們又是無辜的,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周沖,他有著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運動后成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單純地幻想著“世界對于他來說永遠都是美好的”。四鳳,同周沖一樣,是個很純潔的孩子,可與周沖最大的不同是:四鳳沒有接受過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沖擊。她不會反抗,不會站出來和封建禮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勞動人民的樸素的美德:善良、勤勞。而魯大海,是工人階級的典型代表,而中國的工人階級受著多重壓迫,反抗得就異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強的,他滿蓄著精力,年輕的激情和熱情就像即將爆發(fā)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徹底地展現出來。雖然他們成為劇中的犧牲品,但是他們的出現也給那個黑暗的時代帶來一束曙光,他們是新希望的代表,并且在后來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發(fā)展壯大,最后終于看到了光明。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九
它通過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用日記體的形式描述了很多發(fā)生在他身邊的一個個真實感人的小故事,雖然每件事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都是感人肺腑的。
安利柯的日記里面提到的伙伴:如卡隆,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老師。
其中,卡隆不僅品學兼優(yōu),他還樂于助人:當看到別人被欺負時總站出來保護弱小的一方。他還會花幾天的時間給母親寫一封長達八頁,四周還畫著花邊的信給媽媽作為母親節(jié)的禮物獻給她。這是一個多么善良的孩子呀。還有那個為了救小朋友而被壓碎腳骨頭的洛貝諦和這個把勞動當成一種娛樂的可萊蒂。
這些人都對生活充滿了愛,對他人的友愛,熱愛祖國和家人,勇于為他人奉獻。正因為有了他們的愛,我們的生活才多姿多彩。
書中還講述了其他人物,如善良的家長,慈祥的校長,疼愛學生的老師等。
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同樣也要理解辛辛苦苦教育我們的老師和養(yǎng)育我們的父母。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
今天,麗日臨空,白云朵朵,我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愛的教育》這一本書??赐旰?,我情不自禁地贊嘆:“愛是那么的博大與無私啊!”
《愛的教育》原名《心》,是一部日記體小說,描述了發(fā)生在四年級學生中的一百個真實動人的小故事。主人公安利柯在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處處感受到了那無私的愛。例如在《卡羅納》這一篇里,卡羅納受到了失去母親的這種沉痛的打擊,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傷害,感到孤零零的,每當想起往日的情景,他就淚如泉涌,號啕大哭起來,老師不斷地安慰他,勸他要堅強,同學們也沒有冷嘲熱諷,借此為話題,而議論紛紛,十五個人聊天——七嘴八舌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大家而是默默地看著他,仿佛在說:“卡羅納,你要振作起來啊,你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呀,君子流汗不流淚,別哭啦!”大家就這樣表達了對卡羅納真摯的愛,用這種不說話的方式給予他愛。
這本書使我想起了我們班的語文老師—王老師。王老師每天晚上,在人們都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時,王老師就在白暈的燈光下,專心致志地批改著我們堆積如山的作業(yè)本,眼球上布滿了紅色的血絲,王老師仍然繼續(xù)批改著作業(yè)本。老師給予了對我們的愛,我們也要報答老師對我們的愛,因為老師為了培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為了我們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材,不辭辛苦,而付出了心血,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笔茳c批評也是為了我們好。
我想:《愛的教育》是要告訴我們要對每一個需要愛的人給予愛。對需要幫助的人給予幫助。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一
當我在讀《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常常被書中那些小主人公們的純真和善良感動。
《愛的教育》這本書寫了小主人公和他的一群充滿活力的伙伴的故事,這個大集體里,每個人的家庭背景都不一樣: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身體殘缺;有的生活在單親家庭里;有的則是生活在爸爸媽媽的愛中……雖然他們每個人性格不同,但他們身上卻都有一處共同的,就是對自己的祖國那份深深的愛;對自己親友那份真摯的愛;對自己的朋友那份純真的愛。
在這本書中,不能忽略父母們那一句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話,這些話不僅提醒了主人公們,使我受益匪淺。
“愛”像無形無味的空氣,常常被我們忽視了!“愛”是無盡頭的旅行,每天都有對新事物的感悟,讓我們的知識更加豐富?!皭邸笔俏覀兠總€人常在說的一個字,但是我們經常光說不做,忽略了對周圍人的愛。在生活中,如果沒有了愛,那么就像一杯沒有加糖的水一樣,苦澀無味。
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懂得了:要做一個不能用“勢利眼”去看待朋友的人,而要作為“真正”的好朋友,應該像莎士比亞說的:“朋友間必須患難相濟,那樣才能說的上是真正的友誼?!边@樣!
來源:網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二
教育讀書心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guī)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yōu)秀的教育讀書心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教育讀書心得精選7篇】,供你選擇借鑒。
前不久看了《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一書,思緒萬千,感慨不已。既感嘆其教育思想的時代性和切實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針對性、多樣性,回顧這些年的教育教學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巴瑸槿藥?,為何一些簡單不過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運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為看魏書生書的同時時常徘徊在腦海中的問題。
在了解學生方面,我們也往往是從學生學習態(tài)度、行為習慣的表現上簡單的了解和簡單的評價學生,對那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不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當然是越看越喜歡,也自然給他們的機會多一些;而那些所謂的“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有時就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長此以往,孩子的發(fā)展當然是越來越失衡。這些都是我們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特殊規(guī)律,而且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不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個別事件的處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帶有普遍性、規(guī)律性的問題上,從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學了魏書生的有關理論,現在漸漸認識到了學生的心靈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好學生和后進學生的區(qū)別只在于頭腦中是非,好壞排列的順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為后進同學上進心的幼苗小而枯黃,有的常常被壓在石頭下,才更需要教師的同情、關注和扶植。懂得了這些理論知識,我在具體教育過程中加以運用,果然效果明顯,某些平時不聽話的同學,調皮的同學經過一階段的努力,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諧了。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fā)展,教師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斷地變化。以前教師說的,學生就得無條件的服從,無條件的執(zhí)行老師的安排?,F在我們更多的是關注人文性,也在不斷提倡“人性化服務”。說到底其實我們的教育更應人性化,我們一直在說: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說話,就是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性。老師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學生的今天就是老師的昨天,學生犯了錯誤時的心情,老師通過回憶自己當年犯的錯誤時的心情就能認識更真切一些。這就是魏書生說的“用回憶的方法去感知”。
讀魏書生的書是一種享受,讀魏書生的思想是對自身思想、靈魂的提升和升華,讀了魏書生的書才知道什么是教書育人,什么是為人師表。
李鎮(zhèn)西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鎮(zhèn)西老師愛的回報,讓我不止一次感動的流淚。李鎮(zhèn)西擁有了一顆愛學生的心,這是他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牢固的防線。其實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詮釋著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因為他明白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學生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離開了感情,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愛學生就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必須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李老師認為自己目前遠沒有達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把教育當做我熱愛的事業(yè),并盡量使自己逐步具備一種宗教情懷。因此,他自覺地記錄、反思、改進自己的教育行為,于是便有了持續(xù)不斷的班主任工作日記。這已經不是他的工作常規(guī),而已經成了他的生活習慣了。
李老師對愛的執(zhí)著也深深打動了我。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我們也都可以做到??蔀槭裁蠢罾蠋熌艹蔀槊麕?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呢?這是因為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zhí)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chuàng)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zhèn)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面對著一群天真無邪、稚淳可愛的孩子們,我們又傾注了多少愛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說: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讓我們對孩子多一份愛吧。
最近有幸拜讀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云曉撰寫的《向孩子學習》一書,本書由61篇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嘆,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記得《向孩子學習》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敘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親決定去鎮(zhèn)上買雪茄,一上車子,就發(fā)現兩個女兒已經象女皇般的坐好了,并異口同聲地宣布:“我們也要去?!钡搅随?zhèn)上,父親下了車,并告訴女兒,待在車里別走開,臨走前女兒請求道:“買一個蛋筒冰淇淋,好嗎?爸爸?”,那位父親沒加思考地脫口而出:“我沒有錢”。當那位父親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剛才兩個孩子的要求忘得干干凈凈,父親打開包裝著的雪茄,抽出一支,想點燃它,打了好幾下,沒打著,這時,小女兒細小卻無比傷感且直率的質問;“爸爸,你怎么有錢給自己買雪茄?就沒有錢給我們買冰淇淋?”這個問題讓那位父親慚愧而且無法回答,后悔、懊惱之情溢滿了整個心靈。那位父親鄭重的說道:“是我搞錯了。我實在是有錢買冰淇淋。要什么味的?”……當那位父親拿著2支冰淇淋回到車子上時,他吐掉了雪茄,因為此時雪茄的味道已經變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后,那位父親竟然奇跡般的戒掉了煙。在這個小故事里面,孩子一句無心的話,讓自己的父親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孩子這句無心的話,充分體現了孩子純真的一面。完全沒有惡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什么后果,但正是這份純真讓給自己的父親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也正是這一份純真給我們讀者上了一堂有意義的人生之課。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么天真,也曾這么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象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涂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復雜了,沒有那么單純,沒有那么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后,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考慮到問題周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jié),我們會設想問題產生的后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么多工序,有時顧多了往往會有事與愿違的結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孩子身上具有的許多美德,也值得我們成年人好好學習。比如快樂,成年人往往熱衷于競爭,甚至睚眥必報,不如兒童轉瞬就能忘記不高興的事情;比如知足,成年人為了賺錢、升職、買車、買房而煩惱,而孩子卻能為一次短途出游、一件新鮮玩具興奮好幾天;比如親情,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撫,纏著母親擁抱,纏著父親嬉鬧,而不少成年人推說公務纏身應酬繁忙,平均每天與家人交流不到10分鐘;比如運動,郁達夫有這樣的描寫:小孩們“都拖著了小小的影子,在這一個午飯之前的幾刻鐘里,鼓動他們的四肢,竭盡他們的氣力”。正因為孩子不要命地瘋玩,每天晚上才會睡得那么香,這是養(yǎng)成大肚腩的成年人所不及的……孩子身上有太多我們正在失去的東西,正像中國道家學派所說,人應該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回歸到嬰兒的本初狀態(tài)。有鑒于此,成年人雖然掌控著財政命脈、教育資源,也不必過于趾高氣揚吧。
學習永遠是雙向的過程,孩子是成人最好的鏡子,我們的不良習慣和不雅言語,立刻就會被孩子模仿復制;孩子的純真和樂觀,也無形中熏染著我們。向孩子學習,留住一份童心,不僅是為了使自己更年輕,更是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
讀完這些小故事,我不禁想起我國偉大的鄉(xiāng)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寫過的這樣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碧障壬倪@首詩十分形象生動地把他的兒童教育思想表現了出來。在陶先生眼里,兒童是一個個蘊藏著巨大創(chuàng)造潛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須學會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向孩子學習。
向孩子學習是一種境界,同樣是一種靈感。我們應該感激:因為孩子使我們能共享歡樂,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學習!讓我們滿懷著珍惜和感激來學會傾聽、學會溝通。相信我們會在這無比美好的時光里,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感到自己的進步。孩子的智慧是無限的,他們會告訴我們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和孩子一起走上社會,去發(fā)現生活中的閃光點,感受和諧社會中的人和事。在觀察體會中學會欣賞,能用優(yōu)美生動的詞句描繪五彩繽紛的生活,抒發(fā)對祖國國泰民安的贊美之情。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我們都會為他們豎起大拇指,由衷地說道:“你真棒!好樣的!向你們學習!”
《愛心與教育》深入淺出、親切感人的教育,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這是李鎮(zhèn)西老師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書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李鎮(zhèn)西老師對學生的那種潛移默化的愛,這種愛充盈著整本書,也沖擊著我的個心靈世界。
李老師在書中提到:愛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因此我們應該給學生以愛,這種愛不是高高在上的平易近人,而是拿他們當朋友的朋友之愛。當看到李老師與后進生萬同的故事時,我是如此感動。作為一個老師,能夠對一個學生費如此大的心思,那么什么樣的學生不會被感化呢?反思我的工作,我要學習李老師善于鍛造優(yōu)秀學生的卓越人格;實施民主科學與個性化教學,把更多的關注投向后進生。像李老師那樣,懷著強烈的人道主義情懷,給后進生們以心靈的呵護,幫助他們樹立起人的尊嚴,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我把李老師書上提到的馬特洛索夫的一句格言銘記于心,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既要讓自己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的偉大,對祖國、對社會、對學生是如此的重要。也要讓學生有這種感覺,幫助他們認識生命的偉大,找到生存的意義。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生命的舞臺中演繹好自己的角色!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落發(fā)射出不同顏色的光芒!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學生不僅要學會學習,還要在實踐中學會發(fā)現、創(chuàng)造。這就要求教師關注每個學生:不偏愛分析能力強的優(yōu)等生,不歧視具有實踐創(chuàng)造能力的中等生和后進生。老師們,不同愛好的學生不可能都成為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但是,如果老師能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教學,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就能充分體現,成功智力的學生也會大大增加,個性+特長的學生也會不斷涌現,社會所需要的成功智力的人才才會層出不窮。
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但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教師,要用愛心滋潤童心,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中,愛在點滴之處讀了《愛心與教育》,我深刻認識到,教育學生,需要的是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需要的是李鎮(zhèn)西老師的那份堅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為學生打造一個精神家園式的班級,關注每一個學生,帶給學生希望、力量、光明、自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去創(chuàng)造自己燦爛美好的明天!
暑假放假之際,學校給每位老師發(fā)了一本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針對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寫成的作品《給教師的建議》深受一代又一代教師的喜愛。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全面反映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有益于開闊教師的眼界,提高水平。假期里的品讀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
書中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令幾乎所有老師都頭疼的問題:“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蘇氏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地做了解釋: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因材施教”。應該說,這條教育原則,對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常說,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要想“個別對待”“因材施教”,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致的了解,諸如其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是很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
蘇霍姆林斯基稱說:“在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樣說沒有那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钡?,他善于從心理學和哲學的高度對一般認為的“差生”進行分析,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差生”觀。他認為,一般認定的“差生”,有三種類型:一類屬于思維尚未“覺醒”的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激發(fā)它的覺醒”。第二類屬于“天賦”面紗尚未揭開時的差生。第三類屬于“理解力差和頭腦遲鈍”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學生在課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會顯得越聰明”的觀點,對“差生”是絕對行不通的。要通過對“差生”進行“有足夠耐心”的教育來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而這種針對性的教育,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況且并不是每一個“差生”都有閃光點。也并不是每一個有閃光的“差生”都能被教師發(fā)現。在轉變“差生”的過程中尋找“差生”的閃光點,從激發(fā)“差生”興趣入手進而轉變“差生”,是蘇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觀的重要理念之一。費佳是他教過五年的一位“差生”。他健忘,對學習缺乏興趣,思維遲鈍。在同一班級里,類似于費佳的學生還有不少。蘇霍姆林斯基特地為這些學生編了有200道應用題的習題集。其中不少題是從民間搜集的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安钌弊鲞@類不需要進行算術運算,只要求他們感興趣,愿意動腦筋。他們從這本妙趣橫生的習題中找到了興趣和自尊?!百M佳整天整天地抱住那本習題集不放了,每解出一道題,他都感到是一個巨大的勝利?!碧K霍姆林斯基還專門為費佳他們搜集大約100本書和小冊子,他說:“有些書和小冊子是跟課堂上所教的內容有直接聯系的,另一些書并沒有直接聯系,不過我認為讀這些書是一種智力訓練?!钡搅宋迥昙?,費佳的學習成績終于趕上一般學生。在六年級,老師終于發(fā)現了費佳的“閃光點”--對物理的極大興趣。費佳很快成了“少年設計家小組”優(yōu)秀的成員。讓差生在學習中有成功感并找回自尊是差生發(fā)現自己“智慧閃光點”的基礎,也是教師轉變差生的關鍵。從哲學的角度看,啟發(fā)“差生”尋找“成功感”,找回“自尊心”是“差生”教育的規(guī)律。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p>
書中給教師的建議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有理可依,有據可尋,同時也知道碰到相應的問題該如何去解決?!皩W無止境,教海無涯”。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學習,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
我挺喜歡這樣的文字。肖川老師的文字里也會常常讀到這樣的一種感受。真正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總能流露出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的,確實是”緩慢“然而又是”堅定“的。每一次考試之前的班會課,學校都安排主題為誠信教育,考風考紀講了又講,誠信簽名也是簽了又簽。然而,作弊的行為依然屢禁不止。每次年級通報作弊的學生名單時,我的心就揪得緊緊的,生怕聽到自己班級孩子的名字。不知道是對學生不信任還是對自己不信任,總之會有一種緊張的情緒。雖然每次考前動員,我都費盡心思,總要講一些他們之前沒聽過的故事。因為,我擔心老生常談最后會變成空談。比如這次期末考前,我講了一個留學生到德國去的時候所經歷的一件事。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都可以順利通過檢查,唯獨來自中國的學生要被留下來詳細檢查,他們不大相信文憑上的鋼印,不大相信身份證是真實的,因為中國假的東西太多了,以至于他們覺得這個民族他們不敢隨意相信。你在國內,覺得處處防假,經常打假,都習以為常了。然而,走出國門,你才會發(fā)現,原來,民族的誠信危機已經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尊嚴了。國有國格,人有人格。面對這樣的誠信危機,我們能做些什么?每一次考試,希望我們都能想到我們的責任。類似這樣的教育很多,我們得不厭其煩地去尋找新鮮的教育故事,因為我們一直希望孩子們的生命會很美麗,能盡量少沾染一些市儈的污濁氣。
孩子們今后走上社會,會看到很多陰暗面,會遇到很多挫折,會遇到很多與學校所教育的價值觀相沖突的東西。然后,我想,只要每個生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已經得到了生命的教育,那么,他會知道該怎么去面對陰暗面,該怎么去陽光地、積極地對待挫折。
要”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yè)“,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堅持更久。也只有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yè),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教育就是這么一個工作。每帶一批學生,我便投入極大的心力。收獲的就是艱辛與幸福。每次非常疲憊之后,我想,下次,即使再大的幸福,我也不全心投入了。然而,當接手一個班級之后,又不自覺地投入進去了。我發(fā)現自己沒法不投入。于是就難免很累?,F在慢慢的也接受這么一個事實了,我就是這么一個控制不住會牽掛人的人。也許,這正證明著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呢。
用生命潤澤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貫穿生命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得時時在場。不能含糊,不能應付。
《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最近閱讀了《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聽名字就讓人感覺到了暢快,教育確實需要點“自由”了。
細細地品讀了李希貴老師《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參加工作時間不算長,經常會思考一些關于教育的問題,韓愈說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發(fā)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可是,現在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著。
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一個他曾經實踐過、經歷過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
書中,李希貴老師一再強調,“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薄敖逃緛硗唵危皇俏覀內藶榈匕阉銖碗s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里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里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表揚學生要鋪張,批評學生要吝嗇?!倍嗝礃銓嵉恼Z言,將教育這個讓人覺得漫無邊際的概念,用寥寥數言解釋的淋漓盡致,我不由的為李老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
反思幾年來的教育歷程,重新審視教育,我感覺教育應該像農民種莊稼一樣,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缺少水份為它澆水,長滿雜草為它除草,遭遇病蟲害為它灑藥,缺少營養(yǎng)為它施肥,讓它能在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下一天一天長大,直到秋天收獲果實,這期間我們不能拔苗助長。
而我們在實施教育的時候,總是希望學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長,更希望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熟,不斷地把自己的養(yǎng)分無私地輸送給他們,希望他們全部吸收并強壯起來。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強壯,孩子們不一定會你給什么就吸收什么,他們總是挑自己喜愛的零食去吃,他們才不管有沒有營養(yǎng),營養(yǎng)均衡,協調搭配的問題,只要口感好就行。
書中提出,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
我們沒有挖掘學生的潛力,反而盡力把他們塑造成另一個我們。我們要所有的孩子都朝著同一個目標發(fā)展,把本來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雕刻成千人一面的喪失個性的木偶,把本來豐富多彩的世界變成一個個塑像。書中說教育無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隱藏起來的教育,是不動聲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來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時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開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智自覺開啟的時候。一個孩子對一門課程的喜愛,有時并不是基于課程本身的什么價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細節(jié),當孩子從細微之處感受到了老師真誠的愛,當孩子同樣愛上了自己的老師,也就是孩子熱愛這門學科,熱愛學習的開始。
放開孩子的手腳吧,讓他們自己走路,也許他們能夠更快地奔跑起來!讓我們走出為了教育而教育的誤區(qū)。其實教育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三
書上第79頁寫道,“好的教育是‘當春乃發(fā)生’的,因而能帶來‘潤物細無聲’的美妙效果?!?/p>
是啊,教師能夠理解和尊重學生,順應他的心中渴求,真正在乎他的成長需要,孩子才可能自然接受你的關愛。教育不是硬塞給誰的物品,沒有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說一千道一萬,也是枉然。
在豁達、平等的學生觀越來越明確后,我越來越感到,課堂里學生與老師的對話,已經不僅僅關于數學,而是更深層的像是在探討人生。教育、育人,或許點燃他心中的小小火種。或許糾正了他偏差的一點人生方向。孩子們的快樂與不悅很大程度上與老師有關系。憑心而論,大多老師對孩子實施教育的出發(fā)點都是希望孩子變好,但結果卻不一樣,原因就是我們的教育沒有走進孩子內心,少一點尊重與理解。
學生的童年只有一次,彌足珍貴。老師能夠陪伴孩子們走過他的成長歲月是幸運的。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幸福都是一種體驗,幸福還是一種重要嘗試和積累。教育其實很美,就讓它這樣美美的延續(xù)下去。留給孩子的“小學回憶”,應該是一些伴隨終身的良好習慣,是一些人生思維的雛形。
我們努力,讓開放性教學在學生心中種下“尊重、分享、嚴謹、求知、努力”的種子,為他的一生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是我要追尋和實現的教育目標!
教師需要喚醒、激勵、引導,學生同樣也需要,而不是一味地命令,可能他們會一時忍受,并可能會去努力,但這種外在的強迫無法使他們堅持多久,而只有內心的動力被喚醒,他們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其實,無論什么樣的學生,在老師眼里都應該是正常的,我們要做得不是埋怨、責怪、批評、控制,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天性,在具體的情境中,幫助孩子體會規(guī)則與秩序,學會交往技能。學會對學生的引導,學生在這一機會中學會“規(guī)則與秩序”,“學會交流技能”。讓我們善待學生的錯誤。
《教育其實很美》這本書帶給我不少思考,讀它,讓我心靜;讀它,讓我心亮;讀它,讓我心中充滿力量。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四
根據自身學習的需要我放假時間,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地學習了《教育新理念》等書籍,冬天氣溫雖然很冷,但我能克服一切困難,仍持之以恒地有計劃的進行學習。經過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新理念的學習與反思,我的大腦又一次的受到了前首未有的洗禮,并對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更扎實的基礎。
對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的認識。
我個人認為:一是教師的新理念、新教法與學生的實際、課堂教學要求相脫軌;二是在備課的過程中,不能真正體現出備學生的過程,在教師的教案里,更難找到與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資料和切合學生實際的提問。沒有提問,哪有問題;沒有問題,哪知學生學得如何?這樣做的關鍵是教師為了圖省事或認為學生文化基礎太差,根本不值得一問,或借口課堂時間十分有限,怕提問后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所以認為,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經過認真學習,我真正認識到了課堂提問題的重要性,缺少了這一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無論多完美、多動聽,總會讓人覺得少了靈性和缺乏現實意義。因為有問題意識、問題本事的課才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本事的素質教育。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簡意賅地說,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找到獨立思考途徑的可能。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提倡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并帶著更多問題走出課堂。這就是所謂的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這種教育,教師并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進取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異常是構成自我對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為目的,使學生終身受益為目標。
對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的認識。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認為,只要課前認真?zhèn)湔n、上課環(huán)節(jié)比較完美、課后布置一些作業(yè)就是一節(jié)好課。至于學生能否學到多少有用知識、本事能否提高卻不在思考之列。若按這種教學,表面上看是素質教育,但實際上仍是“應試教育”的翻版,只可是打著“素質教育”的旗號,正所謂拉“素質教育”之大旗,做“應試教育”之虎皮。為此,我經過不斷的學習,才真正的認識到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的含義。因為知識才是人們真正的認知的結果。而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無疑是必要的,但大多數教師往往太注重認知結果的教學了。如果在知識發(fā)展緩慢的時候,有這樣的想法還有情可原,那么,在知識和信息快速發(fā)展的今日,這就不能容忍了。因為學生學到的僅是知識大海的一粟,而缺乏實際問題解決的本事,跟不上快速更新時代的步伐。簡單地說,智慧比知識更重要、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因為知識才是真正啟發(fā)學生智慧的手段,過程是結果的動態(tài)延伸。教學中能夠把結果變成過程,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才能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本事。
對文科教育過程是體驗和提升生命價值的過程的認識。
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不少學生因為芝麻大小的事,大打出手,甚至致人非命;有的學生對花草樹木的隨意攀折不以為然;對弱勢群體逞強、嘲諷;對可愛的小貓、小狗生命的不屑一顧等等。從學生身上暴露出來的缺點,不難看出在他們的身上難以體現人的生命價值觀。這不僅僅說明當今的教育確實存在必須問題,更說明一些學生的素質低下,僅有看到這些學生的不足,才能深刻地反思當今的教育。這讓我想起,為何國外也把保護動物寫進本國法律中,并進取倡導保護動物的生存權,創(chuàng)立人與自然的真正和諧,讓動物成為人類的真正朋友,以此來加強國民的素質教育、愛心教育和關心弱勢群體教育。這種教育的效果十分明顯,國民素質大大提高。所以,在這種教學中,要大力倡導人的真、善、美的一面,極力反對暴力和戰(zhàn)爭,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關愛生命。為此,在文科教學中,要把文學、哲學、道德所表達的對生命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生命價值的尊重成為教學的重點,使學生真正感悟到人的生命價值得以實現,才是人的這種獨特的生命感受。讓學生在這種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跳動、感受到這種生命價值的升華,這才是文科教育的真正任務和真諦的體現,也是文科教育的基本使命和基本教育的功能。
對網絡時代教師的認識。
發(fā)展的客觀需要。所以,信息技術為現代教育的新飛躍供給了平臺,提高了教學質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根本的嚴峻挑戰(zhàn),信息技術呼喚新世紀的教師,新世紀的教師要有不斷學習的意識,最終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飛速發(fā)展。
總之,經過暑期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我感觸很深,體會頗多。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僅有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教育教學新理念對現代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和生存,才能緊跟時代教育發(fā)展的步伐,才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五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普天下為人父母者的心愿。可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在這里,我從四個方面談一談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淺看法,與孩子家長們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為我們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礎。所以,我們應當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科學、快樂的成長空間。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長幼之間的關愛和互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我們不能把工作中的煩惱和不愉快帶進家中,帶給孩子。不要隨意向孩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聰明、活潑,孩子在成長,我們家長也必須得不斷的學習成長,汲取嶄新的事物和知識。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我女兒今年七歲,剛上二年級。有一次,先生問女兒:“凡凡,你長大后,希望做什么樣的工作呢?”當時我也在場,我對這個謎底充滿了期待。只見女兒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轉,以極快的語速和輕松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那一剎那,我懵了!我是個自由職業(yè)者,時間比較自由靈活,經常在電腦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覺得坐在電腦前炒股是輕松愉快的事情,進而把它選作自己將來理想的職業(yè)。從那時起,我開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緊接著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增減與調整。爭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戲、不網聊,不給孩子帶來任何不良影響。
這樣一來,我的空余時間也就多了起來,我開始嘗試做些各種各樣的小點心?,F在,絕大多數中式點心對我來說都不是難題,自夸一下啊,手藝還不錯,呵呵。最近,我還學會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門技能,孩子也很喜歡觀看我制作點心的過程,有時還一起幫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創(chuàng)意,我們彼此都開心,吃起來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由此可見,平時,我們家長的所作所為,孩子們都在看著,同時也會影響孩子,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huán)境和榜樣去影響、熏陶孩子。
孩子與生俱來就對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和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參與其中,獲得體驗與成功的快感,我們不妨給他適當地創(chuàng)造這種機會。我的孩子一歲多時,學會自己進食,兩周歲時會自己穿簡單的衣褲,在托兒所的表現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強,經$2老師的夸獎。雖然孩子一開始在做這些事情時,完成的并不好,但是我不斷的給她嘗試的機會,并加以鼓勵,直至她成功。孩子從小和我分床睡,在她四周歲時,她說她是個大孩子了,提出要獨自睡一個房間,當時我心里沒底,但還是同意了她的請求。頭幾個晚上,半夜里我總要起來看好幾次,偶爾也會發(fā)現她把被子蹬掉,但是大多時候她都把自己裹得很嚴實。后來,我一般不會再特地起來查看她的被子了,完全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顧好,我很放心。這也是她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了,經常會自豪地和小朋友們提起:她是單獨睡一個房間的。
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洗一些小的東西,比如自己的飯碗、手帕之類的物品。洗不干凈的時候,過后我們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們得肯定地表揚他們。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適當的鼓勵和贊賞,可以強化良好的學習行為,防范不良行為的養(yǎng)成。俗話說“一句鼓勵話,勝過百句罵。”確實,比起批評和指責,“鼓勵”對于低齡孩子來說,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我們應該拿放大鏡來發(fā)現孩子的良好習慣,并給予及時鼓勵和贊揚。
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長期的努力,需要家長不斷地督促和引導,還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直至良好的習慣形成。
孩子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非常幸運,我女兒的啟蒙老師是個教學經驗豐富又負責的好老師,很受班級里的學生歡迎。平時放學后,我經常老師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把在家中的不良表現也訴之于老師,和老師探討如何教導孩子克服不好的習慣,使其錯誤能夠得到及時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我的孩子,更有利于她從孩子的個性出發(fā),尋找一種更適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針對孩子學習中的幾項弱點,根據老師的提議,我做了一張“好孩子進步跟蹤表”,當中列了“速度快”、“很自覺”和“無錯字”三項,每日一評,有進步的畫一顆紅星,無進步的畫一顆黑星。紅星可以用來換獎勵,積滿了十顆紅星,我就給買一本她喜歡的課外書。幾周下來,效果顯著,女兒很開心,老師也表揚女兒進步明顯。
正因為這樣,我經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取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此外,每隔一段時間,我會在早上送完孩子之后,和其他送孩子的家長習慣性地拉家常,談論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我會把自己近段時間促進孩子進步、行之有效的新經驗與方法講給家長聽,同時也會從對方那里獲取不一樣的教育方法,以備往后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借鑒。
在與孩子一起學習、生活的過程中,有時我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我苦口婆心地勸說與引導,卻適得其反的現象時有發(fā)生。碰到類似的事情,我苦惱過,也思索過:我們做父母的不能總是指責孩子,也應該自己反思一下,看看問題出在哪里?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換一種方式,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一些呢?其實,只要有愛心、有創(chuàng)意,家庭教育也同樣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次,我對孩子的批評教育太過了,但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以至于孩子有些傷心并抵觸,當時,她寫了一張紙片,遞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一看,紙片上寫著“我后悔說過那句話”。她的這個舉動讓我意識到自己的言語過激了,于是,我把語氣放低放軟:“能告訴我,是哪句話嗎?”她依然用小紙片回道:“就是母親節(jié)卡片上的那句話”。我清楚地記得,母親節(jié)那天,女兒親手給我做了一張卡片,上面畫了好多各種顏色的愛心圖案,卡片上寫著“媽媽,我愛你!”原來她后悔……想到這里,我的淚涌了出來。我把她寫給我的紙片翻了過來,寫道:“對不起,是媽媽錯了!”而且,我還故意,把“媽”字右邊的“馬”寫成了“鳥”,在母親節(jié)的卡片中,我女兒就是這么寫的,呵呵。女兒看了之后,隨即捂嘴大笑,并批評起我來:“媽媽,你把‘媽媽’兩個字寫錯了,你是怎么當媽媽的?”看到女兒發(fā)現了“媽媽”兩字的錯誤并破涕為笑,我也笑了,緊張的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我對她說:“孫老師,麻煩你幫我糾正一下錯誤,可以嗎?”女兒欣然應許。
從這件事中,我得到的啟發(fā)就是: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有時候用文字比用語言更方便有效。因為文字和語言相比,語言比較羞澀,有時難以啟齒,文字比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們和孩子之間進行親密無間的溝通;語言稍縱即逝,有時候說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文字克服了這個弱點,只要不把它毀掉,我們什么時候想看,都可以拿出來再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覺都能重溫一遍,印象也就自然比較深刻。與暴風驟雨式的訓斥相比,用文字,不僅顧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讓她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她的關注和愛心,從而更有利于父母走進孩子的心扉。如此經常一來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項偉大的事業(yè)。它要求家長綜合多方面的知識,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交友、做人、自我修養(yǎng)等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把孩子的潛力完全發(fā)揮出來。所謂“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它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乃至成為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象征。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六
一開始,我為了應付作業(yè),極不情愿的翻開了《愛的教育》。書中似乎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拉扯著我,讓我拿起了就不想放下。真的是一開始是它來找我,到后來就是我來找它了。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描述著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書中處處散發(fā)著愛的氣息,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親子之間的母愛父愛,也有師生之間的關愛。這本書把愛表現的淋漓盡致,一些發(fā)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在作者的筆下,添上了愛的翅膀,讓人感動,讓人深思。
讀完整本書后,仿佛這些事都剛剛在我身上發(fā)生過一樣,我的心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的洗禮。我如夢初醒,原來愛一直伴我左右。因為愛無形無影,看不見,摸不著,所以那些來自平凡的愛,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是那么的理所當然。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要讓所有人的心里都燃起愛的烈焰,讓愛在每個人的心里傳遞,塑造一個充滿愛的美好家園!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七
本星期,我讀了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一本書,它令我十分感動。
在這本書中,有一個片段讓我特感動,它就是:告別。這一段記錄了一個班的同學和一位他們的老師告別時依依不舍的師生離別情。
現我就來介紹這一段里讓我最感動的第十三自然小節(jié):離開教室的時候,我心里很沉重,很悲傷。同學們都擁擠著朝教室門口走出去。其他班的孩子們也同時擠出了教室,大家擠成一片,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混雜在一起了。帽子上插著紅羽毛的女老師身邊有5~7個孩子圍著,還有二十幾個孩子圍在外圈?!靶夼钡拿弊硬铧c被孩子們擠掉了,大家把鮮花往她的手里、懷里面塞。還有好多人圍著洛貝蒂,七嘴八舌地稱贊他。今天我第一次扔掉了拐杖,能夠自己一個人獨立行走了。啊!同學們之間此刻一切隔閡都消失了。一向妒忌代洛西的瓦梯尼也張開了雙臂去擁抱他,我也抱住了小石匠。他回了我一個鬼臉。我還擁抱了潑來西和卡洛裴。卡洛裴告訴我,他的最后一批彩票就要發(fā)行了。
我從這一段讀出了他們分別時忘記了一切煩惱、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只有濃濃的離別情。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八
看了這本書,第一個感受是糾正了我對一些心理學原理的認識。具體地講,以前關于教學方面的心理學理論自我是明白一點的,可是看書之后發(fā)現,有些理論不是自我以前認識的那樣,以前的認識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錯誤的。
比如關于“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自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好多次用到這個心理學原理。在看雜志上的文章之時,偶爾也能看到作者引用這個心理學原理。然而,殊不知,艾賓浩斯是利用無意義音節(jié)作為記憶材料來得出這個遺忘規(guī)律的。之后的研究證明,如果學習材料是有意義的概念和原理,一旦學生理解之后,就很難遺忘。這個時候,顯然不能用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來描繪概念和原理的學習與遺忘。這段論述對我的沖擊是很大的。站在“心理學”面前,我感覺自我真得太渺小了。同時,這段論述也讓我聯想到了我們平時教學中要多多增加有意義的學習。對此,書中也有類似的論述,例如根據加涅對學習的分類,可知學習有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之分。在言語信息的一個亞類——符號學習中,因為符號學習屬于機械學習,故學習者能夠在無意義材料中人為地賦予某些意義,使機械學習易于記憶。這種改善記憶的方法被稱為記憶術。那么我們可否作這樣的推論,對于艾賓浩斯的無意義音節(jié)材料,如果記憶者采取記憶術來記憶,那么其遺忘規(guī)律就不在是“先快后慢”了。
再如,當前在討論教學問題時,經常聽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說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一般的說法是“以學生為中心”就是尊重學生,跟著學生的思維走,等等。這些當然是對的,但顯然是不具體的。當今建構主義學習觀告訴我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指教學時應仔細研究學生帶到教學情境中的已有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信念。同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放棄教學職責。在“規(guī)則學習的過程和條件”一節(jié)中更是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情境中,完全由學生獨立發(fā)現規(guī)則的情景較少,更多的是在教師指導下的發(fā)現。這樣的觀點讓我聯想到,學生雖然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但這個“過程”的發(fā)起者是教師,同時教師也是確保這個“過程”得以順利通暢的關鍵因素。
類似地情景還有很多,比如我們常說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一向以為這種教學論是具有必須科學依據的,然而事實是這些教學論就是哲學取向的教學論??茖W取向的教學論在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興起。還有,如看了“學習心理”部分就會發(fā)現,機械學習在學習心理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強化刺激這些手段具有正統的心理學意義。
看了這本書,第二個感受是讓我看清了我們平時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實具有重要的心理學原理。具體地說,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有一些教學方法被“素質教育”或者“新課程”套著一些“帽子”,殊不知,在這些“帽子”下頭,隱藏著重要的心理學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據迷箱實驗,提出能夠把學習看做是刺激與反應的聯接,并在這個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三大學習定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這三個定律反應了學習動機、練習、強化和反饋在這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學習的實質是條件反應構成和鞏固的過程,其中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條件是動機和強化。雖然這些研究成果與當今建構主義心理學具有必須的差距,但也在必須程度上體現了學習的本質。據此我不得不聯想到朱國榮教師在杭州的那堂《長方形面積》:課中,在學生已經發(fā)現“長乘寬”就是“每行幾個乘幾行”之后,朱教師安排了一系列的關于“每行幾個,有幾行”的強化練習。當時我覺得這個過程有點死板,或者說給予學生再次去體悟的成分少了一點,感覺“不太好”。但從今日學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過程,才發(fā)現那是貼合心理學規(guī)律的。
看了這本書,第三個感受是增加了我對教學與心理學關系的理解。具體地說,以前只明白該這么做,但為什么這么做,有沒有什么理論依據,是不明白了,而在看書之后,我找到了教學與心理學的聯接。
比如張興華教師在《重提數學教學心理學》一文中提到:南京師大涂榮豹教授在其著作《數學教學認識論》中鮮明地指出,建構主義學習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順應”。鄭毓信教授也以往說:“建構主義似乎并不能看成一個全新的主張?!睆埥處煋颂岢觯簩崿F建構的途徑無非是傳統心理學中“同化和順應”的緣故,意義建構的過程無非是同化和順應。這樣的說法有沒有道理,當時看到那里時心中打了個問號。這一次,算是對此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比如書中這樣說:“學習的同化論或建構主義學習觀的一個重要思想是學生利用原有知識結構同化(或建構)新知識?!睆倪@句話能夠看出,同化和建構是同一件事情。所以,說“建構主義學習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順應’”是完全正確的。換句話說,傳統心理學雖然只是研究動物和低級思維,例如機械記憶或反應之類的,但其原理在人的學習過程中是通用的。
再如,我們來思考“用圓規(guī)畫圓”屬于什么學習一般認為這是一種動作技能。而從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來看,“用圓規(guī)畫圓”是智慧技能。既然是智慧技能,那么在教學時就得按照智慧技能的教學策略展開,而不是去思考“動作”的問題。
看了這本書,第四個感受是增加了我做好教學研究的信心。具體地說,以前總認為教學研究是一件十分深奧的事情,是那些十分聰明的人才能有實力去完成的事情,可是此刻,我想我也能夠去嘗試。
比如,國內外心理學家、學者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發(fā)現,教學效果同教師的智力水平并無顯著的相關,教師的知識水平同學生的學習成績也無顯著相關。
再如,調查顯示,不經過很多的課堂教學實踐就成為專家教師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成為專家教師,就必須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
我們都身在教學一線,正在進行著很多的教學實踐,我們都有成為教學專家的可能性,因為我們具備這樣的條件。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十九
隨著國家的發(fā)展,經濟的增長,大部分的孩子都被“愛”圍繞著,這當然也包括我。這不,你看,爸爸在拖地,媽媽在洗碗,只有我坐在沙發(fā)上,抱著西瓜啃。
漢代劉向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边@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愛的教育》,它讓我對“愛”有了更深的認識。文中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學生對祖國的神圣的愛,無不溢于紙上,動人心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只手殘疾的克洛西被人欺辱時,不小心把墨水打到了先生身上,仗義的卡隆想獨自給克洛西“背黑鍋”,后來克洛西勇敢地站起來說出了實情。先生狠狠地教訓了欺辱他的人。卡隆這種關愛弱小的品質尤其令我感動。
不僅如此,這本書還教會了我不能一味地索取身邊的愛,對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和祖國,都要有愛和尊重。
“被愛”容易,但“會愛”卻比較難。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大事,身邊的父母、親人、同學乃至路過的陌生人,都能體現出愛。例如,幫爸爸拖地,幫媽媽洗碗,教同學一道題,扶老人過馬路……假期里,我與父母朝夕相伴,望著父母肩頭沉重的擔子將他們的脊背壓彎,我一陣心酸。我主動幫父母打掃房間,做做家務,聊以減輕對父母的愧疚。
讓我們學會愛,關愛身邊的任何一人,讓我們在愛中成長。因為一個真正美好、正義的`社會需要愛的教育!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二十
“我認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發(fā)展的人。只重視他的身體,孩子將成為四肢發(fā)達的可悲的愚人;只重視智力,孩子會成為弱不禁風的病夫,或者成為社會上的惡棍;只重視品德教育,孩子會成為懦夫。這種人對社會、對人類都是無用的,因此,孩子的教育必須三方面并舉?!?/p>
————卡爾威特。
《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已經出版好多年了,我當時就買了一本(維語版)可是一直沒有讀過,這次假期我把這本書從頭到尾讀了一遍。
看了《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感覺受益匪淺。老卡爾威特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教育家,卻有著獨特而鮮明的教育觀:“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最終成為天才還庸才,不取決于天賦的大小,關鍵決定于他從生下來到5、6歲時的教育。誠然,孩子的天賦是有差異的,但這種差異畢竟有限。在我看來,別說那些生下來就具備非凡稟賦的孩子,即使僅具備一般稟賦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為非凡的人?!崩峡柾卣驗槭冀K堅持這樣的教育觀點,在兒子一出生后便以自己獨特的、正確的方法去愛他,同時制定出周密而嚴格的教育方案,寓教于樂,循序漸進,堅持不懈,終于將先天不足,甚至有點癡呆的嬰兒培養(yǎng)成了一位舉世矚目的“神童”。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和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所以,自己以身作則很重要,就沒有必要以一個威嚴的父母形象來強迫孩子遵守父母給制定的一些規(guī)則。再者,孩子的身體培養(yǎng)也很重要,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可以說身體是一切理想的基礎,沒有一個良好和健康的身體,其余的東西都是白搭。所以,孩子的身體是最重要的。有了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體還算不上是個人才,具備了品德、身體之外,還需要有智力,智力的普遍的意義是科學文化知識,具備扎實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是一樣的??赡芫褪且驗樯鐣止さ牟煌眩鐣牧夹园l(fā)展需要各個行業(yè)的人們齊心協力的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所以,一個真正的人才那就是要求具備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體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可以稱得上真正的人才。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這并非是夸大其辭,而是實實在在的規(guī)律。所以,關于培養(yǎng)孩子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體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事宜,父母從從一開始就應該自己先這樣做,成為孩子的模范。但是,并不是說父母品德不高尚,孩子品德就低劣;父母身體不健康,孩子身體就病夫;父母知識不豐富,孩子知識就貧乏??偟膩碚f,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很大,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決定作用。
作為教師在學校里,我們的一舉一動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學生。我們不僅承擔著學生在學校中的知識的教學任務,而且,有時我們不經意的一個動作,或是隨意的一個眼神,都會給學生有益或不良的影響,所以,在學生面前,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一刻也不能放松。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一次次地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我覺得無論作為家長,還是作為教師,這本書都值得一看。我想老卡爾都能把他的弱智兒子教成一位成功人士,何況他還不是一位專業(yè)教育家。那我作為一名專業(yè)的老師肯定也能行?;蛟S我不能將自己的學生教出天才,但估計也應該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行。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二十一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思采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一個學年十個月的日記)以孩子的口吻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其中也有父母寫給孩子的,我也稱這部分為“親子共寫日記”。這跟我們現在大部分孩子把日記鎖起來、藏起來不讓家長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建議家長和孩子都看這本書。
本書通過描寫四年級小學生安里克身邊發(fā)生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層人民窮苦、樸實、友愛的品德。書中提倡愛國、勇敢、善良、寬大、無私和博愛等精神。我認為作為一名老師,愛這種教育方式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每一點進步而欣慰。
我非常欣賞書中提倡的幾種愛的教育方式,他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只是拿很簡單的事實教育身邊人。比如說:在愛國教育方面,校長常常帶著學生去看路過的軍隊,向軍旗行禮。在助人方面,書中主人公的母親休息日常帶安利克去貧民窟送衣服、食物。父母樂善好施的行為教育安利克要從小幫助有困難的人。尊敬師長方面、父親帶安利克去探望自己的小學老師親自給他上了一堂尊師課。在孝順體貼父母上,小抄寫員代替父親深夜寫訂單的感人故事,給我們上了一節(jié)愛的教育課。
讀《愛的教育》深深體會到了不要忽略身邊細微的愛,用自己的愛來熏陶別人,讓愛在心中永駐。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二十二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書,書中有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他的身邊,發(fā)生了許許多多感人的小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體驗體驗吧!
翻開安利柯的日記本,記錄的人生親情、師生深情、同學友情、愛國真情,透露出作者對國家、對朋友、對親人、對老師深深的愛,讓你會自然而然地體會到熱愛學習、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敬師長、體貼父母的精神,真誠、友愛、堅強、善良的真情化作一股股清泉,感動我們的幼小的心靈,滋養(yǎng)我們的渴望的靈魂。
值得珍藏的《愛的教育》,將成為我美好人生的“指南針”,不遺余力地為我調整航向。
爰的教育個人讀書心得篇二十三
夢想,一個人怎么會沒有夢想?沒有夢想就沒有奮斗的目標!我的夢想不大,只是做一位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民教師。
雖然都說教師的工作是重復的,但我并不認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別具一格的,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一年又一年的教學,我們的生命中也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天使,他們也有自己的翅膀,有自己的'夢想!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最開心的時刻就是站在講臺上跟孩子們在一起互動,有再大傷心的事情在當你走進教室的那一刻也已煙消云散,這就是我對這份工作的責任。
教師的角色也不僅僅只是傳統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而是要與學生成為知心的朋友,從教半年多,但我卻收獲了許許多多的小朋友,他們會給我寫信,會給我留小紙條,會跟我一起坐在操場上仰望藍天……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的快樂莫過于此。
說實在的,其實,我也只不過才23歲,還在做著學生時代沒有做完的夢,還需要父母的呵護!可是,現實告訴我,我已選擇了教師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職業(yè),我已步入了這個神圣的殿堂,我已承擔起這沒有理由推卸的責任,我必須義無反顧地去做好這份工作。
我知道前進的道路一定不會平坦,但我會沿著那陡峭的山路勇敢的攀登,在今后的旅途中刻苦學習、虛心請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對學生的關懷愛護、對事業(yè)的不斷追求,揮灑地淋漓盡致。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82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