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課的教案(匯總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9 17:56:28
書法課的教案(匯總20篇)
時間:2023-11-29 17:56:28     小編:XY字客

教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學內容的紐帶和橋梁。在編寫教案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些教案來自于多位優(yōu)秀教師的實際教學經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指導性。

書法課的教案篇一

1、了解點有左點、右點、長點之分點的寫法。

2、比較三種點的形態(tài)特點及用筆方法的不同點的'寫法。

3、學習書寫這三種點及帶有“點”筆的幾個字。

1、點的寫法比較左點、右點、長點的形態(tài)特點及用筆方法。

2、學習書寫帶有“點”筆的幾個字,注意運筆方法及間架結構。

筆、墨、紙、小黑板。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請學生欣賞幾幅書法作品,點的寫法激發(fā)學習軟筆書法的興趣。表揚前幾節(jié)課中表現(xiàn)認真的同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今天呀我們學習“點”的寫法,看看哪些同學的點寫得最漂亮。

3、板書課題。

4、現(xiàn)在我們先來比比誰的“雙姿”最正確。檢查學生的執(zhí)筆姿勢和坐姿。

二、學習“點”的寫法。

1、出示三種點,它們是一家三兄弟,長得很相象。請你仔細來觀察,怎樣才能分得清?

學生觀察后說不同:左點、右點和長點。

2、師教寫“左點”

(1)師邊范寫邊強調要點:起筆露鋒,行筆筆鋒偏左,邊行邊按,收筆藏鋒。

(2)生再隨師一起練寫。

(3)小組評議。

(4)師評:左點注意不要寫成“粗頭”

(5)生再練寫。

3、同樣方法教學生學寫“右點和長點”

4、(1)小組內交流。

(2)集體交流、評議。

(3)注意長點用筆方法與右點相同,只是形態(tài)較長。

三、毛筆字書寫指導。

1、小黑板出示:軍點驚不買澆共洲思。

2、仔細觀察,看誰的眼睛亮!

(1)這九個字都有點,分別是什么點呢?

(2)請生回答。

3、師范寫“軍”生觀察師的運筆方法。注意左點不要寫成粗頭。

4、生練寫。

5、評議。

6、出示“點”字。

(1)這個字由幾個點組成?分別是什么點?

(2)生觀察后回答。

(3)師范寫。

(4)生練習寫。

(5)評議:最后一筆右點不要寫成“凹腹”;左邊三點的大小要有變化。

7、學寫“不”字。

(1)學生讀帖、練習寫“不”同桌互評。

(2)集體講評。

(3)強調要點:最后一筆長點不要寫成尖尾。

8、生練習書寫其它幾個字。

9、講評。

書法課的教案篇二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橫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橫的寫法;方起筆、圓收筆的提按。

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三、講授新課。問:橫畫有什么特點?橫畫的特點是:

1.兩頭粗中間細;

2.起筆方收筆圓;

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橫畫的寫法:先左上,右下按,轉筆右行(邊行邊提筆,邊行邊按筆),提筆向上,右下按,提筆回收。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三課練習冊上的作業(yè),注意坐姿、執(zhí)筆的姿勢。老師行間巡視,糾正同學們書寫時出現(xiàn)的錯誤。(老師糾正同學們書寫的錯誤時,說話聲音要小,不要干擾其他同學,除發(fā)現(xiàn)全班性的問題時才可請全班同學停筆,及時糾正,在學生書寫時,可放一些較合適的樂曲,但音量應控制,不可過大,否則反而影響學生書寫。)。

五、總結:表揚好的為主,指出不足。

書法課的教案篇三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豎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豎的寫法,筆畫中的提按。

書寫用具、掛圖、米字卡片等。

三、講授新課。老師出示掛圖;讓學生看圖,說出這節(jié)課老師要講什么,出示課題:第四課豎的寫法。請學生觀察垂露豎的特點:1.像一根骨頭(學生說出別的也可);2.在豎中線上;3.兩頭粗,中間細。垂露豎的寫法:先左上,轉筆坐下按,轉筆下行(邊行邊提,邊行邊按,變化細微)頓筆,捉筆左上回鋒。(演示時的全過程讓學生看得真切。)懸針豎的寫法:讓學生總結出懸針豎的寫法。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四課作業(yè),要求學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畫畫那樣一點一點的添墨。老師行間巡視,糾正坐姿、執(zhí)筆姿勢及描紅時出現(xiàn)的錯誤。硬筆書寫仍強調提按。

展示作業(yè),給予表揚,指出全班性的問題。

書法課的教案篇四

1、以“美”字為切入口,引導學生讀懂詩歌內容,讀出作者的豪邁性格。

2、以“美”“醉”為例,讓學生掌握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漢字楷書字形的美觀書寫。

一、誦讀詩歌。

1、請學生齊讀詩歌。預設:能讀整齊,但是讀不出詩歌的韻味。

二、品味詩歌,以詩促寫。

2、如何寫得“美”?

2教師示范書寫以此類推,詩中的“盛”“客”“是”在結構的處理上都應注意上下比例的處理。

3學生臨摹字帖中本詩上下結構的字。

4教師巡視點評:大家的書寫效果,怎一個“美”字了得!

1學生發(fā)言。

預設答案:香氣宜人:郁金香酒具華美:玉碗盛來色澤透潤:琥珀光。

3教師追問:難道好酒就美在包裝、色澤和香氣嗎?美酒終究還是品出來的滋味。詩中可還寫出了此酒美在何處?學生討論后發(fā)言明確:能醉客使宦游在外,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沉醉其中,忘記思鄉(xiāng)之情。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旅次經寒食,思鄉(xiāng)淚濕巾。李中《客中寒食》年年春日異鄉(xiāng)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xiāng)》預設:少了一些離家在外的憂愁,更多的表現(xiàn)了詩人豪放的性格特點。

4有感情吟誦詩歌,讀出蘭陵酒之美,讀出詩人李白的豪放之性情。

4、分析落實上下結構字形書寫的處理方式。

2教師板書示范“醉”字的美觀書寫。

3學生臨摹字帖中本詩左右結構的字。

三、提高鑒賞。

結束語:

蘭陵的美酒醉了李白,使他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美觀的書寫醉了我們,讓我們借《客中作》領略到漢字之美。在此乘興作詩一首:投影出示蘭陵美酒醉李白,忘卻何處是他鄉(xiāng)。美觀書寫詩中悟,巧用詩歌在汾陽。

書法課的教案篇五

新授課。

1、初步掌握書寫的姿勢,了解鋼筆書寫的特點。

2、了解我國書法發(fā)展的歷史。

3、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特點。

基本筆畫的書寫。

運筆的技法。

一、了解書法的發(fā)展史及字體的分類:

1、介紹我國書法的發(fā)展的歷史。

2、介紹基本書體:顏、柳、趙、歐體,分類出示范本,邊欣賞邊講解。

二、講解書寫的基本知識和要求:

1、書寫姿勢:做到“三個一”:一拳、一尺、一寸(師及時指正)。

2、了解鋼筆的.性能:筆頭富有彈性;選擇出水順暢的鋼筆;及時地清洗鋼筆;選擇易溶解的鋼筆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參合使用。換用墨水時,要清洗干凈;不能將鋼筆摔到地上,以免筆頭折斷。

三、基本筆畫書寫。

1、基本筆畫包括:橫、撇、豎、捺、點等。

2、教師邊書寫邊講解。

3、學生練習,教師指導。(姿勢正確)。

4、運筆的技法:起筆按,后稍提筆,在運筆的過程中要求做到平穩(wěn)、流暢,末尾處回鋒收筆或輕輕提筆,一個筆畫的書寫要求一氣呵成。在運筆中靠指力的輕重達到筆畫粗細變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觀、大氣。5、學生練習,教師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正)。

四、作業(yè):完成一張基本筆畫的練習。

寫字基本知識、一拳、一尺、一寸。

通過導入讓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是書寫的起步,讓學生了解書寫工具及保養(yǎng)的基本常識?;竟P畫書寫是整個字書寫的基礎,必須認真書寫。

學生書寫的姿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要加強訓練,基本筆畫也要加強訓練。

書法課的教案篇六

同學們,經過了五年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了很多書法家的名字,那么你們知道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有趣的故事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王羲之的故事:

大家知道王羲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自小就勤奮練字。他用過的毛筆堆成了山。他由于練字的時候太用心,還出過一個笑話呢。有一天吃午飯,書童送來了王羲之最喜歡吃的蒜泥和饅頭,因為專心致志的寫毛筆字,把饅頭沾到了墨汁里面都沒有發(fā)覺。正是因為他的勤奮刻苦才最終成為了一代書圣。

要想寫一手好的毛筆字,就要先寫好鋼筆字。田英章是咱們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毛筆和硬筆都可以說造詣很深。

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作品。(播放圖片)。

他的作品美不美啊?他的字之所以這么好看,同學們來思考他是怎么做到的?

生:

師:看來掌握好字的結構非常重要,字的結構有哪些呢?

生答。

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重點學習左右結構的字。(加課題的幻燈片)。

1.坐姿端正:

頭正、肩平、身直、足安。

2.握筆姿勢正確:大拇指食指捏住鋼筆,做到指實掌虛。

3.三個一要記牢:一寸一尺一拳。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4.熟知筆畫書寫要點(橫上斜、豎挺直、撇出鋒、捺頓腳、點要快)。

5.寫時還要注意一點:如果字不小心寫錯后不用劃掉或涂抹掉,因為書法無錯字,在下一個字改過來就行。

6.認真讀帖、靜心練習、反復對照修改。寫字指導:

看來大家都做好準備,迫不及待的想開始一展身手了。

同學們請看:出示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答:木字旁的字,豎心旁的字;左窄右寬)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左右結構的字有很多,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習怎樣寫好有木字旁和豎心旁的字。要想寫好這些字,首先要把偏旁寫好。

請大家認真觀察帶有木字旁的這些字,怎樣寫好木字旁呢?

生答(1)木字旁。

(1)筆畫變化:木作偏旁捺變點。

(2)筆畫位置:點從橫撇交叉點下方起筆。

(3)寫好主筆:一出戲有主角有配角,一幅畫有遠景有近景,一個字有主筆有次筆。主筆在一個字里往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橫豎撇捺點均可做主筆,書寫前先確定該字的主筆,書寫時加大主筆的長度、重量并注意其起伏變化,加強起筆、收筆的提案動作,使其達到突出地位。木字旁中,豎是主筆。

(4)寫好垂露豎,起筆頓筆、向下行筆、收筆時頓筆。寫字操:?!摺?。

師范寫,先看老師寫木字旁。老師在寫的時候你們要干什么呢?生練寫一行。寫完一個之后和例字對照,爭取一個比一個寫的要好。

師重點指導:

(1)字的寬窄:

(2)字的高度。

(3)筆畫穿插避讓:大家看每個字是由兩字組合在一起的.,他們就像一對要好的朋友,要互相謙讓,這樣才和諧美觀。

(4)寫好主筆重點指導每字的主筆。

師范寫三個例字,生各寫一行。師巡回個別指導。根據剛才的方法,生觀察豎心旁。

豎心旁書寫口訣:左點稍大要豎點,右點較小勿寫低,豎在中間長而直,右點與豎連一起。

師范寫,生練寫豎心旁一行。

生觀察三個例字,師范寫,生各練寫一行。師巡回個別指導。給學生蓋印章。

請小組之間同學交換,用鉛筆圈出你認為最好看的字,互相評價一下并說說他的字好在哪,問題在哪,怎樣才能寫的更好,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評價欣賞(圈出你認為漂亮的字)。

1.規(guī)范端正2.重心平穩(wěn)3.寫好主筆4.比例勻稱。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下面咱們就來練習寫這首古詩。

要想寫一幅完整美觀的書法作品應該注意什么呢?關注整體,字的大小一致,格式整齊,標點符號的位置下面咱們就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寫這首古詩,寫完后咱們會把好的作品展示出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展示的作品最多。

1、生配樂練寫:先在自己的田字格內練寫,練寫好后在寫在書法紙上。師巡回指導。

小組內推選好的作品。推選人上臺,并說出推選理由上臺集體展示、評價。老師貼紅旗貼。

大家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老師為你們每位同學點贊。

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的字,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柳公權性情剛毅正直,從他的字中也可以看出來。正如“字如其人”,字就是人的第二面孔,通過一個人的字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情。這是從小的方面說,從大的方面說,最后愿大家都能練一手漂亮的字。書法是我國的第一國學,能寫一手好字就是繼承了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希望同學們做個優(yōu)秀文化傳承之人,把我國文化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書法課的教案篇七

1.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了解古代著名書法家和名家作品。

2.在交際過程中感受書法的藝術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了解古代著名書法家的一些情況。

感受書法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課件(書法家及書法作品圖片)。

一、出示圖片導入。

1.出示圖片思想思想。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加深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理解,增進學識修養(yǎng),提高寫字技能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祖國文字,并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坐著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兩臂要自然撐開,右手執(zhí)筆,左手按紙,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wěn),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跟寫好字有密切關系,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并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2、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1)漢字的基本筆畫,主要有如下一些:橫、豎、撇、捺、點、提、折、鉤等。

(2)漢字的筆順規(guī)則,可分為基本規(guī)則和補充規(guī)則兩種:基本規(guī)則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補充規(guī)則有先中間后兩邊、右上或里邊的點后寫等。

(3)漢字的間架結構,有如下六種: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品字形結構。

(4)漢字的偏旁部首。

3、了解古代書法家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與熱情。

4、對小學生的寫字提出嚴格要求,那就是六個字:"規(guī)范、端正、整潔"。

5、學習簡單的章法,嘗試作品。

三、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第1—2周書法歷史。

第3—4周三個點的書寫:撇點、斜點、挑點。

第5—6周橫畫的變化及其寫法。

第7—8周短豎、垂豎、懸針豎。

第9—10周短撇、長撇、豎撇的`書寫。

第11—12周斜捺的書寫。

第13—14周橫鉤、豎鉤、彎鉤的寫法。

第15—16周豎彎鉤、橫折彎鉤、橫折豎鉤。

第17—18周斜折彎鉤、橫折、豎折、斜折。

四、教學措施。

為了體現(xiàn)學生一個時期的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在校內外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書法服務活動,如現(xiàn)場寫字競賽、書法作品展覽,開辟班級寫字園地、校園書法宣傳窗等等。再就是讓他們抄寫專欄、板報,為家庭、鄰里書寫春聯(lián)等。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一些書法素質好、書寫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和為人民服務的優(yōu)良品質。

書法課的教案篇八

1.了解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捺的寫法。

2.學習斜捺和平捺的用筆方法,捺的寫法體會不同。

3.練習書寫帶有捺筆的幾個字。

1.了解斜捺、平捺的形態(tài)特點。

2.通過練習體會斜捺、平捺運筆的不同捺的寫法。

筆、墨、紙、小黑板。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入。

1.小結上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復習撇的.寫法。

2.檢查學生握筆姿勢及坐姿。

4.學生自學,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捺的寫法。

二、了解捺的基本形態(tài),學寫“捺”

1.出示小黑板,看看這兩種捺筆有何不同?

2.認識斜捺和平捺,體會各自形態(tài)特點。

3.師范寫“斜捺”

4.生說說運筆特點。

5.師領生寫,邊寫邊說要點:起筆藏鋒,行筆中鋒由輕到重。至捺腳處向右漸漸提筆出鋒。

6.評議。有兩種病筆:“翹筆”和“長尾”

7.同樣方法學習平捺的寫法。

8.評議學生作品,注意平捺運筆與斜捺的不同:起筆稍頓,行筆右上很短,接著向右下(教平)行筆由輕到重,出捺腳向右上。

9.指名上臺寫,集體評議。

書法課的教案篇九

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提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提的寫法,提的出鋒。

教學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用幾分鐘時間講述一個書法家刻苦學習的小故事。

三、講授新課。老師出示課題:第十課:提的寫法。出示提的`寫法掛圖。請學生觀察提的特點:

(一)像一把刀的尖。

(二)其在斜線上。

(三)由粗到細。

提的寫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筆轉鋒向上,邊行邊提(要穩(wěn)),出鋒。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十課作業(yè),老師引導學生說出范字“江、抖”的筆順及用圖形分析這兩個字。硬筆練習部分可提醒“三點水”的寫法。以音樂伴學生練習,老師巡視行間,給學生師范,糾正錯誤。

五、總結:展示作業(yè),給予表揚。指出全班性的問題,號召學生課下多練習。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

1.了解點有左點、右點、長點之分點的寫法。

2.比較三種點的形態(tài)特點及用筆方法的不同點的寫法。

3.學習書寫這三種點及帶有“點”筆的幾個字。

1.點的寫法比較左點、右點、長點的`形態(tài)特點及用筆方法。

2.學習書寫帶有“點”筆的幾個字,注意運筆方法及間架結構。

筆、墨、紙、小黑板。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請學生欣賞幾幅書法作品,點的寫法激發(fā)學習軟筆書法的興趣。表揚前幾節(jié)課中表現(xiàn)認真的同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今天呀我們學習“點”的寫法,看看哪些同學的點寫得最漂亮。

3.板書課題。

4.現(xiàn)在我們先來比比誰的“雙姿”最正確。檢查學生的執(zhí)筆姿勢和坐姿。

二、學習“點”的寫法。

1.出示三種點,它們是一家三兄弟,長得很相象。請你仔細來觀察,怎樣才能分得清?

學生觀察后說不同:左點、右點和長點。

2.師教寫“左點”

(1)師邊范寫邊強調要點:起筆露鋒,行筆筆鋒偏左,邊行邊按,收筆藏鋒。

(2)生再隨師一起練寫。

(3)小組評議。

(4)師評:左點注意不要寫成“粗頭”

(5)生再練寫。

3.同樣方法教學生學寫“右點和長點”

4.(1)小組內交流。

(2)集體交流、評議。

(3)注意長點用筆方法與右點相同,只是形態(tài)較長。

三、毛筆字書寫指導。

1.小黑板出示:軍點驚不買澆共洲思。

2.仔細觀察,看誰的眼睛亮!

(1)這九個字都有點,分別是什么點呢?

(2)請生回答。

3.師范寫“軍”生觀察師的運筆方法。注意左點不要寫成粗頭。

4、生練寫。

5.評議。

6.出示“點”字。

(1)這個字由幾個點組成?分別是什么點?

(2)生觀察后回答。

(3)師范寫。

(4)生練習寫。

(5)評議:最后一筆右點不要寫成“凹腹”;左邊三點的大小要有變化。

7.學寫“不”字。

(1)學生讀帖、練習寫“不”同桌互評。

(2)集體講評。

(3)強調要點:最后一筆長點不要寫成尖尾。

8.生練習書寫其它幾個字。

9.講評。

四、優(yōu)秀作品展評。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一

糾正學生書寫中的錯誤寫法;以偏旁為單位,鞏固部分難書寫的偏旁,促進學生書寫水平面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寫字興趣。

學會書寫帶走之兒、三撇兒、四點底、戈部的'漢字,寫好“這”“影”“找”“熱”這四個字。

1、教師在黑板上畫好田字格,親在田字格中寫好要教學的幾個范字;

2、教師調試好“教學助手”投影儀;學生準備好鋼筆和拼音本。

一、展示并表揚上次寫字課中書寫好的同學的作業(yè)。

二、展示學生作業(yè)中的部分錯誤書寫,請學生說出同學書寫的問題所在:

1、“頭”字的第五畫,長點沒有寫規(guī)范,寫成了捺或者似點非點的樣子;

2、“畝”“吩”等帶有橫折的筆畫角度收得不夠或者出現(xiàn)寫圓角的現(xiàn)象。

3、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學生每個字書寫四遍。

4、師小結:只有規(guī)范地寫好每一筆畫,我們的書寫才會走越來越美觀。

三、展示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

1、教師在黑板上書寫“這”“影”“熱”“找”,提示本節(jié)課書寫內容。

2、教師講解示范“走之兒”的寫法,強調“橫折折撇”和“平捺”的寫法。

3、學生練習寫一排,教師巡視檢查后,再講評學生書寫中的錯誤,學生再書寫。

4、按以上方法依次教學“影”“熱”“找”的寫法。

強調“三撇兒”的三撇要平行,三撇之間間隔距離要均勻,起筆一撇要比一撇稍微靠右。強調四點底的四點起筆要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四點間隔距離要均勻,第一點是左點。強調斜鉤的寫法:頓筆后逐漸往右下邊運筆,長度夠了由重到輕快速往左上鉤出。

四、教師總結:

漢字是非常優(yōu)美的文字,我們在練習寫字的時候,要認真寫好每個筆畫,力爭一個字比一個字寫得更好,堅持不懈,就能個個寫出一手好字。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的: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初步學會橫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重、難點:橫的寫法;方起筆、圓收筆的提按。

教具準備: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三、講授新課。問:橫畫有什么特點?橫畫的特點是:1.兩頭粗中間細;2.起筆方收筆圓;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橫畫的寫法:先左上,右下按,轉筆右行(邊行邊提筆,邊行邊按筆),提筆向上,右下按,提筆回收。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三課練習冊上的作業(yè),注意坐姿、執(zhí)筆的姿勢。老師行間巡視,糾正同學們書寫時出現(xiàn)的錯誤。(老師糾正同學們書寫的錯誤時,說話聲音要小,不要干擾其他同學,除發(fā)現(xiàn)全班性的問題時才可請全班同學停筆,及時糾正,在學生書寫時,可放一些較合適的樂曲,但音量應控制,不可過大,否則反而影響學生書寫。)。

五、總結:表揚好的為主,指出不足。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三

1、掌握鉛筆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2、能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練習寫字。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書寫時精神集中。

4、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在習字過程中滲透審美教育。

教學掛圖。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請學生欣賞幾幅硬筆書法作品,激發(fā)學習書法的興趣。

2、說說自己的感受。

4、板書課題,第一課,鉛筆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二、寫字姿勢。

1、出示正確的寫字姿勢圖。

請學生說說圖中的學生是怎樣坐的?

總結:正確的寫字姿勢要求:頭正、身直、臂開、足平。

2、全班學生練習正確的坐姿,師巡視糾正不良坐姿。

三、執(zhí)筆方法。

1、老師講解執(zhí)筆方法。

2、老師示范,學生學習執(zhí)筆,同桌互相檢查是否正確。

四、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練習寫字。

學生練習寫“三、九、中、元”

老師巡視,重點指導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五、課間活動。

手指操,活動手腕,促進手指和諧操作。

六、學生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練習寫字。

七、小結。

同學們,學了這課,我們懂得了書寫時只有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正確,才能做到正確、整潔,有速度,希望同學們多寫多練,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橫和豎的寫法。

1、使學生掌握橫和豎這兩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包括起筆、收筆。

2、寫好帶有這兩種基本筆畫的'字“十”、“三”、“工”等,注意生字中橫、豎的寫法。

3、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先讀帖,再臨帖,后評品。

4、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握筆姿勢,坐姿。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請了兩位嘉賓,看哪位同學能認出他們?

2、師范寫:—、

3、學生評議,起筆、收筆的輕重。

4、思考:橫、豎的書寫有什么特點。

5、揭題,板書課題。

二、指導書寫“—”。

(一)1、師范寫,生觀察結構,琢磨如何寫重筆。

2、指名寫,評議指出臨帖要領,橫的行筆方向稍向上行。

3、全班練習寫三個“—”

(二)指導書寫長橫、短橫。

注意:長橫起筆、收筆較重。

短橫起筆較輕。

1、指名板演:評議。

2、全班練習長橫、短橫各寫三個。

三、指導書寫帶有橫的字。

1、指名讀:一、二、三。

2、引導觀察占格。

3、生仿例寫字,同桌評議。

四、指導書寫“一”。

1、師范寫,生觀察結構,琢磨如何寫重筆。

2、指名寫,評議指出臨帖要領,豎的行筆方向稍向下。

3、全班練習寫三個“一”

(二)指導書寫垂露豎、懸針豎。

注意:垂露豎起筆、收筆較重。懸針豎起筆較重、收筆較輕。

1、指名板演:評議。

2、全班練習垂露豎、懸針豎各寫三個。

五、指導書寫帶有豎的字。

1、指名讀:十、土、士、干、上、王、工、止、正。

2、引導觀察占格。

3、生仿例寫字,同桌評議。

六、行款練習.學生抄寫第十八頁的一段話。

七、小結。

第三課撇的寫法。

1、使學生掌握撇這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包括起筆、行筆、收筆。

2、寫好帶有這種基本筆畫的字“千”、“開”、“左”等,注意生字中撇的寫法。

3、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先讀帖,再臨帖,后評品。

4、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握筆姿勢,,坐姿。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一、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兩個筆畫朋友,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個。

2、出示“”,同學認讀。

3、師范寫“”,請同學評議。

4、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指導書寫斜撇、平撇、豎撇、弧撇。

1、老師指導學生觀察斜撇、平撇、豎撇、弧撇的不同。

注意:行筆方法不同。

2、指名在田字格中寫斜撇、平撇、豎撇、弧撇,指導學生結合習字要點進行評議。

3、全班練寫,老師巡視輔導。

三、指導書寫帶有撇的字。

1、指導名讀“千、午、牛、開、升、生、左、天、”。

2、引導觀察“千、開、左、天”四個字中撇的寫法。

3、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一個,與例字比較,同桌評議。

4、總結:行筆方法不同,形成各種撇。

5、全體學生練習寫這些字。

四、練習行款。

抄寫一段話。

五、小結。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的: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學會筆順規(guī)則(二):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筆順規(guī)則(二):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筆畫的粗細變化。

教具準備:書寫用具、掛圖、米字格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用幾分鐘時間講一個書法家刻苦學習的故事。

三、講授新課。

老師出示課題:第十二課筆順規(guī)則(二)。同時出示掛圖“工”字,請同學們說出筆順;老師引導學生說出它的規(guī)律:“從上到下”。同時板書:從上到下。

老師啟發(fā)學生說出“工”的具體寫法:

(1)先說出第一筆的位置,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的斜線上,穿過豎中線上半部分的三分之一處,這一筆畫較粗。

(2)第二筆豎,在豎中線上,有一定的斜度,較短。

(3)第三筆較長,與第一筆和橫中線的距離相同,左低右高。

(4)整個字形大致呈梯形。

“王”的具體寫法:在分析“王”字的基礎上,盡量請同學們說出其寫法。

(1)第一筆和第二筆兩個短橫較粗。第一筆在豎中線上半部分的二分之一處。

(2)第三筆在豎中線上,有一定的斜度。

(3)第四筆是長橫,較細,與第一二筆之間的'距離相等。

(4)整個字形大致呈梯形。

從左到右:“川、林”的寫法。

(1)說出筆順;

(2)總結出“從左到右”的筆順規(guī)則;

(3)說出每筆的位置;

(4)每個筆畫的不同點;

(5)這兩個字所呈現(xiàn)的大致圓形,這些可分兩組討論,得出結論。硬筆部分,熟悉筆順規(guī)則,強調一下起筆收筆動作稍大。

四、鞏固練習:完成第十二課作業(yè),伴以較輕松的音樂,老師巡視行間,糾正同學們書寫中的錯誤。

五、總結:展示學生的作業(yè),給予表揚,號召同學們課下多練習。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五

我以為書法入門與否,首先看學習者是否精通筆法。精通筆法,用功深造,始有門徑可言。書法的用筆方法不外兩種:一種是篆隸運筆法,一種是行草運筆法??瑫P法介乎于兩者之間,可以意會。前一種運肘,不需運腕,遇轉折波挑處,用捻管轉筆之法;后一種全賴運腕。運腕之法,是靠腕下兩個骨節(jié)一起一倒交替運行。篆隸用筆,因筆畫以中鋒直而圓潤為主,筆畫中段滿實,有豐富變化,且筆筆斷,不連,故無太大的提按起伏變化;而行草筆法,筆畫中側鋒并用,筆勢求連綿不斷,順勢承接,故多講求筆畫之兩端提按起伏變化,因此,非腕力靈活不能隨意自如。

在魏晉以前,基本上是篆隸運肘轉指筆法的一統(tǒng)天下。自從草書興起,尺牘流行,運腕法應運而生。從東漢末至晉唐、宋、元、明、清代前期,基本上是運腕法一統(tǒng)天下,即使晉唐人、宋人、明人作篆書、隸書,也用運腕法。故這很長一個階段的篆、隸,不為近代書家所重,以為不及秦漢。至清代中葉,金石學盛,中斷千余年的篆隸筆法被鄧石如、包世臣、何紹基等人摸索出來,遂大行于世,以至一百年間,行草尺牘的運腕法及乎成了絕響。

故清代中葉以降,很少有人能在行草書上與前人抗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筆法中絕。用篆隸筆法寫尺牘,曾熙曾言:“如帶磨盤而舞”,吃力不討好。當比之際,沈尹默潛心于二王傳統(tǒng),首先從挖掘運筆法入手,遂使中絕百余年的行草運腕法興起于末世。沈()氏的成果在《執(zhí)筆五字法》一文中。沈氏的字,或有不同的評價,而探討筆法一項成果,亦足以在書法史上垂名不朽。

張巖潛心于書法,取法米芾行草,奠定了基礎,又加之多年來于明清題跋、尺牘、文稿真跡頗為留意,揣摩有年,多有心得,故其作品,結體用筆可以看出是消化了米芾而又能參以明清人尺牘、題跋結體筆意。因此上可以說,張巖的字,不受時俗流行風氣的影響,筆法是較為純正的行草尺牘的路數,姑看他的字,于每筆提按轉折處,都有交代。點畫干凈利索,且運筆較為自如,結構章法也能穩(wěn)妥,自然看得出,他是在追求古雅、優(yōu)美和書卷氣。

在今天書法普遍庸俗化、丑陋化、淺薄化,學術規(guī)范淪喪的時流下,張巖的追求無疑是有意義的。他所選擇的師法傳統(tǒng),與古人血戰(zhàn)的道路是被歷代書法家所印證了的正道、大道。林散之云:“入的深,才能出得顯”。可見這條道路是一條艱難而漫長的路,非急功近利、淺薄之子所愿為,所能為的。愿張巖努力。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的: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

教學過程:

1、點:楷書中的點豐富多彩,有側點、垂點、挑點、撇點、長點等。點的形態(tài)雖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顧盼生情,最為傳神。因此,點要寫得圓滿精致,或象高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勢猛力足;或象蘋果中的內核,渾厚圓潤。

點是筆畫和筆法的基礎。所有筆畫都是從點開始延伸的。它在書寫結構組合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

(1)右側點:因點取側勢,故叫側點。寫法是落筆要輕,向右下45°按筆,再順勢斜下頓筆,然后筆尖向左內迅速提起回鋒。表現(xiàn)為線條由細到粗,顏色由淺到深。如:“泛、掠、濱”等。

(2)左垂點:因形似垂露,故叫垂點。寫法是由輕到重,從右至左下呈15~20°,再順勢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筆,然后筆尖向右內迅速提起回鋒。表現(xiàn)為由細到粗,由淺到深。如“小、濱、東、京”等字中的垂點。

(3)挑點:形似挑畫,但比挑畫短小有力。寫法是落筆由按到提,由重到輕,由慢到快,從右下45°頓筆,轉筆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掠、勻、羊等字中的挑點。

(4)撇點: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寫法是向右下45°落筆,然后轉筆向左下45°迅速撇出。如六、只、總、普等字中的撇點。

(5)長點:是側點的延長,故名。寫法是落筆要輕,隨著向右下方45°行筆逐漸用力,最后斜下按拉,頓筆回鋒收筆。長點的形態(tài),上細下粗,顏色從淺到深??瑫杏胁簧僮值霓喈嬍怯瞄L點來代替,故又稱“反捺”。如“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長點。

2、橫:橫畫在漢字中起著橫梁般的作用,它的長短變化則平衡整個漢字結構,因此,既要堅挺扎實,又要生動活潑。寫橫畫不論長短,為適合人的視覺效果,都要寫得左低右高,略帶斜勢。但也不能太斜,以5°~7°為宜,一般短橫要斜,長橫基本平正。

(1)右輕橫:因勢向下凹,故又稱凹橫。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右上呈7°斜行,最后順勢輕按回鋒收筆。右輕橫大都在字的第一筆,快捷有氣勢。如“土、王、五、至”等字中的右輕橫。

(2)左輕橫:因勢向上仰,故又稱仰畫。寫法是輕起筆,向右逐漸用力,最后輕頓筆回鋒收筆,左低右高,左細右粗。左輕橫常和左豎相接,在筆畫中間,有時也可在第一筆。如:“上、正、旦、直”等字中的左輕橫。

(3)長橫:因勢向下覆,故又稱覆畫。寫時起筆作頓,然后向右上行筆,結束處頓筆回鋒收筆。由于頭尾用筆重,速度慢,中間用筆輕、速度快,因此,整個橫畫是頭尾粗,中間細,在平直中略帶弧形,中間部分稍挺起,顯得很有力量。如:“下、萬、不、百”等字中的長橫。還有在字的底部和中部的長橫基本平正。如“衛(wèi)、亞、安、青”等字中的長橫。

3、豎:豎畫在漢字中起著支柱的作用,必須寫得挺拔堅勁,它要象一個人立正的樣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擻,雄赳赳、氣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彎腰曲背。

(1)懸針豎: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鋼針,故叫懸針豎。寫法是右下落筆,稍用力按一下,隨即轉筆直下;力量由重到輕,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處提筆出鋒,力到鋒端。收筆不能太快,太尖細如同鼠尾。懸針豎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筆,位置在中間居多,有的在右邊。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懸針豎。

(2)垂露豎:象在一根木棒上懸著一滴露水,故叫垂露豎。寫法是右下落筆,稍按,然后轉筆直下,收筆時順勢向下按拉,隨即空回鋒收筆。垂露豎大都是一個字的左豎或右豎,少數是中豎。如“門、同、術、引”等字中的垂露豎。

(3)短豎:起筆輕作頓,隨即轉筆直下,順勢按拉回鋒收筆。短豎在與短橫相逢時,起筆不作頓。如“日、且、貝、具”等字中的短豎。有時短豎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豎。

4、撇:撇如同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結構組合中,它主要起到平衡字勢的作用。撇的形態(tài)舒展,筆意流暢,瀟灑時如同蘭葉,豎實處恰似大象的長牙,撇畫用筆由按到提,由重到輕,速度由慢而快,線條由粗而細,顏色由深到淺。撇時要行筆輕捷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處的位置而定,力求準確,使字搭配穩(wěn)當。

(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頂部,寫得短而平,否則,頭重腳輕,不成比例。寫法是起筆向右作頓,隨即轉筆向左下15°迅速提筆出鋒。宜平、宜短,“如鳥啄食”。如“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

(2)短斜撇: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向左下45°快速出鋒。特點是短小,尖銳,有力。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

(3)斜撇:一般如同人的胳膊或腿,與斜捺相對而出,呈45°角度。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鋒端。斜撇要有一定弧度,切忌寫成直撇或彎曲過度。如“人、文、木、米”等字中的斜撇。

(4)豎撇: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直下,約在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地方常有弧形的意味。呈現(xiàn)多半是豎,很少一部分是撇。如“月、用、師、病”等字中的豎撇。

(5)豎斜撇: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調轉筆鋒向下,寫至一半時向左下45°弧形撇出。通常和橫畫交叉時,豎斜撇和捺呈對稱形式。一般橫畫以上較直,以下則漸成斜撇。如“大、夫、春、火、夾”等字中的豎斜撇。

(6)直撇:寫法是起筆作頓,然后轉筆向左下呈45°撇出,因筆畫較直,故叫直撇。如:“在、老、考、孝”等字中的直撇。

教學目的:通過講解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讓學生掌握正楷筆畫的名稱及寫法。

教學過程:

5、捺:捺,亦同人的手足。古人說,捺的“伸縮異度,變化多端,要如魚翼、鳥翅,有翩翩自得之狀”。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斜捺往往順著斜撇而來,角度為45°;平捺因在字的下面,大都取逆勢,角度較平,古時講一波三折,有波勢,有折態(tài),有節(jié)奏。寫捺最忌一筆拓下,又忌曲折過度;一筆拓下,無波味,不成具體形態(tài);曲折過度,棱角太突出,非常不自然。

(1)斜捺:落筆宜輕,逐漸向右下呈45°行筆至捺腳處用力稍駐,再徐徐平挑出尖。用筆由輕而重再輕,先提再按又提,速度由快至慢再快,線條由細而粗再細。如:“人、文、木、來”等字中的斜捺。

(2)平捺:因其角度小,故叫平捺,寫法是順勢逆鋒起筆,轉鋒橫行,隨即向右下行筆,平中略斜,逐漸用力,最后至捺腳處稍駐,平平挑出,筆尖漸漸離開紙面。平捺大都在走之底處用。如:“之、進、這、迎”等字中的平捺。

先用力頓一下,隨后才迅速勾出。頓一下,是為了積蓄力量,迅速勾出,才顯得尖銳有力。

(1)豎鉤:寫法是起筆作頓,隨即轉筆直下,至鉤處先用力頓或向左下挫,然后提筆向左上呈45°勾出。如:“寸、示、可、寺”等字中的豎鉤。

(2)弧鉤:寫法是輕落筆,徐向右下彎再向左下彎,呈弓背形(起筆和出勾處在一條線上),勾時用力,向左上呈45°勾出。如:“子、手、家、象”等字中的弧鉤。

(3)提鉤:寫法是起筆作頓,轉筆直下,至提鉤處略頓,然后向右上呈45°挑出。如:“長、民、良、切”等字中的提鉤。

(4)橫鉤:寫法是輕落筆,橫向行筆,左低右高,至鉤處略頓呈45°,然后向字心迅速勾出,角度太大太小都不好看。寫橫鉤時要注意兩肩平齊,勾尖對字心。如:“它、皮、寫、字”等字中的橫鉤。

(5)戈鉤:寫法是起筆作頓,再縱筆向右下弧行運筆,多呈45°;出勾時略駐,再翻筆向上勾出。整個戈鉤,直中帶弧,充滿了力量,形同滿月之弓,富有彈性,氣勢開張。如:“戈、成、我、武”等字中的戈鉤。

(6)拋背鉤:先寫橫畫,轉折處作頓,折筆成環(huán)狀寫彎鉤。勾時稍駐,用力向上勾出。拋背鉤弧度較大,要既圓活,又遒勁。如:“飛、氣、風、氫”等字中的拋背鉤。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七

設計意圖:

書法是我國的一種國粹,是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書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自制力,養(yǎng)成做事耐心、專心、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學書法,“興趣比勤奮更直接、更重要,有了興趣,學起來就有意思、有樂趣?!薄芭d趣還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本次活動以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為主,在分組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探索,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各種感官,讓幼兒感受書法美,以視覺感受為主,為幼兒創(chuàng)設幽雅的書法環(huán)境,以聽覺感受為輔,通過典雅的古典音樂,讓幼兒感受柔和、安靜的書法氣氛。

一、活動目的:

1、在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讓幼兒輕松愉快地感受書法美,培養(yǎng)幼兒對書法的興趣。

2、從小培養(yǎng)幼兒做事耐心、專心、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布置一個書法王國。

3、知識準備:給幼兒講書法家王獻之的故事讓幼兒了解書法的特點和文房四寶。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邊聽古典音樂邊參觀書法王國,引發(fā)幼兒興趣。

(二)、幼兒自由討論,初步感受書法美,了解什么叫書法。

你在書法王國里看到了什么?你覺得這些字怎么樣?看到這些字心情怎么樣。

這些字用什么來寫?

(三)、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各組的材料,了解各組不同的性質。

(四)、分組活動。

提供錄音,讓幼兒知道王獻之小時侯是怎么樣刻苦練字的.。

2、在操作中感知書法工具。

提供文房四寶,讓幼兒磨磨墨,了解毛筆是軟軟的,容易吸墨汁。

3、欣賞書法作品和藝術作品。

4、奇妙的字娃娃。

提供雙胞胎娃娃、噴灌、噴出娃娃身上的字,并進行比較。

5、字娃娃找家。

提供字娃娃和楷書、行書的家。讓幼兒比一比娃娃身上的字有什么不同,找出他們和哪間房子上的字一樣,把他們拆開送回家。

6、玩比一比和娃娃上面號數相同的字有什么不一樣。

(五)、經驗分享。

讓幼兒互相談一談在書法王國里玩些什么?然后讓第一組的個別幼兒說一說書法家王獻之是怎么樣刻苦練字的,使幼兒知道從小要養(yǎng)成做事耐心、專心、不怕困難的良好習慣。

(六)活動結束。

1、伴隨音樂請老師表演書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書法的興趣。

2、教師小結:中國的書法很美,喜歡書法的小朋友可以去找老師學,平時也可以多看一些書法作品。

(七)、活動延伸。

把各組的材料相應的投放在各個區(qū)角里,讓幼兒在玩區(qū)角活動時繼續(xù)感受和操作。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八

教材分析:

中國書法是一門以文字為素材的抽象的線條藝術,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歷代書法大家、名作迭出。課本以書法的發(fā)展歷程為線,以歷代書法名作為面,綜合敘述了文字的各體發(fā)展,向學生講授時以文字、書法發(fā)展和書作的年代發(fā)展分別向學生講述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等字體。書法發(fā)展歷經甲骨文、金文、秦篆、漢隸(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國書法的各種字體、書體均已出現(xiàn)。另外,課本還對書法的表現(xiàn)形式有所闡釋。為提高學生對書法的認識水平,特意讓學生做一簡單練習。

教學目的:

使學生了解書法的發(fā)展史概況和特點及書法的總體情況,通過分析代表作品,獲得如何欣賞書法作品的知識,并能作簡單的書法練習。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書法的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如何感受、認識書法作品中的線條美、結構美、氣韻美。

教具準備:

有關的文字各體作品、名家書法幻燈、書法練習的各種用具。

學生用具:

毛筆、毛邊紙、墨、報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的第8課我們曾經對中國畫題款藝術作了介紹,了解到書法在畫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將對中國書法藝術作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二、新授:

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一門線條藝術,在書寫中與筆、墨、紙、硯相得益彰,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舉世公認的藝術奇葩。早在50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書法從文字產生到形成文字的書寫體系,幾經變革創(chuàng)造了多種體式的書寫藝術,(提問學生:哪一件書法作品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書法文字發(fā)展簡史:

(1)古文字系統(tǒng)。

甲骨文——鐘鼎文——篆書(打出古文字各體幻燈)。

早在5000年以前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龜甲、獸骨上刻出了許多用于記載占卜、天文歷法、醫(yī)術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人們掌握了金屬的冶煉技術,便在金屬器皿上鑄上當時的一些天文、歷法等情況這就是“鐘鼎文”(又名金文);秦統(tǒng)一全國以后為了方便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便將各國紛雜的文字統(tǒng)一為“秦篆”,為了有別于以前的大篆又稱小篆。(請學生討論這幾種字體的特點?)古文字是一種以象形為主的字體。

(2)今文字系統(tǒng)。

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打出今文字各體幻燈)。

頂峰,著名的書法家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這幾種是今文字系統(tǒng)的典范(請學生自己談一下對今文字是怎樣理解的?)。教師進行歸納: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已經擺脫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主要書體的形式特征:

(1)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處于文明的萌芽時期,故字形錯落有致,純古可愛,目前發(fā)現(xiàn)的總共有3000多字,可認識的約1800字。金文,處在文明的發(fā)展初期,線條樸實質感飽滿而豐腴,因它多附在金屬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戰(zhàn)國時期秦的文字,記載的是君王外出狩獵和祈禱豐年。秦篆是一種嚴謹刻板的純實用性的字體,藝術價值很小。(2)今文字(在講授之前請學生說一下自己對古文字形式特征的認識?自己都見過哪些今文字?)。

隸書是在秦篆嚴謹的壓抑下出現(xiàn)的一種瀟灑開放型的新字體,課本圖例《張遷碑》結構方正,四周平穩(wěn),剛勁沉著,是漢碑方筆的典范。章草是在隸書基礎上更藝術化、實用化的字體,索靖《急就章》便是這種字體的代表作,字字獨立,高古凝重??瑫袃纱蟛糠謽嫵桑何罕?、唐楷。魏碑是北魏時期優(yōu)秀書法作品的統(tǒng)稱?!多嵨墓泛汀妒计焦煜瘛肥沁@一時期的代表,前者氣勢縱橫,雄渾深厚,勁健絕逸是圓筆的典型;后者氣象揮弘,郁勃縱橫,體格凝重,雄渾遒密是方筆的典型;唐楷(因唐朝在楷書成就最高故名)中的《醴泉銘》法度森嚴、遒勁雄強、渾穆高簡、清雅秀麗,《顏氏家廟》骨力遒勁、莊嚴端愨、靜穆古拙、渾厚剛健,《神策軍碑》精練蒼勁、風神整峻、法度謹嚴,以上三種書體分別代表了唐楷三個時期的不同特點?!短m亭序》和《洛神賦》作者分別是晉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兩座高峰,前者氣骨雄駿、風神跌宕、秀逸蕭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達到了由拙到巧、筆墨洗練、絲絲入扣的微妙的境界。課本還選取了“草圣”張旭的狂草作品《古詩四首》,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縣詩卷》,他們都是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創(chuàng)新的大書法家,對后世學書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明代文征明的書法文雅自如,現(xiàn)代書家沈尹默在繼承傳統(tǒng)書法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3、欣賞要點:

先找?guī)孜煌瑢W說一下自己評價書法作品的標準或原則是什么?[或如何來欣賞一幅書法作品?]學生談完后,對他們的觀點進行歸納總結。然后自己再談一下自己的觀點:書法藝術的.欣賞活動,有著不同于其它藝術門類的特征,欣賞書法作品不可能獲得相對直接的印象、辨識與教益,也不可能單純?yōu)榱耸箤W生辨識書寫的內容,去探討言詞語匯上的優(yōu)劣。進而得出:書法主要是通過對抽象的點畫線條、結構形態(tài)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從客觀物象各種美的體態(tài)、姿致這些獨有的特性中,使人們在欣賞時得到精神上健康閑靜的愉悅和人們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結合講授出示古代書法名作的圖片,并與一般的書法作品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得出什么是格調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書法可以說是無聲的音樂、抽象的繪畫、線條流動的詩歌。

4、簡單的點畫練習:為了使學生充分了解、認識書法名家名作的書法功底和技巧,請學生進行局部臨摹練習(3字以上)。

作業(yè)要求:

1、從線的力度,2、字的結體,3、墨的濃淡干濕,4、字間的位置關系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臨摹。練習以前請學生談一下自己對作業(yè)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師進行當場示范演習并側重于前兩項的要求,學生明白作業(yè)要求以后再進行作業(yè)練習。

從學生中選取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進行點評,點評以優(yōu)點為主,適當的指出影響學生作品進一步發(fā)展不利因素(如用筆方法、用筆習慣等)。

書法課的教案篇十九

1、認識豎鉤、彎鉤的形態(tài)特點。

2、掌握豎鉤、彎鉤的書寫方法。

3、按照這兩個字的筆畫的書寫方法描仿課文中的例字。教學重點:豎鉤、彎鉤的.書寫方法。

描仿好以豎鉤、彎鉤組合的三個例字。教具準備:范字、筆畫掛圖、錄音機。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掛圖出示)豎鉤、彎鉤兩個筆畫,讓學生比較他們的相同和不同點,然后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板書課題:豎鉤、彎鉤。

(2)、組織學生觀察豎鉤、彎鉤筆畫的形態(tài)特點,教師總結并板書,學生齊讀筆畫的形態(tài)特點。

(3)、引導學生分析筆畫的書寫順序。

(4)、學生齊讀筆畫的書寫方法,教師示范。

(5)、組織學生練習豎鉤、彎鉤兩個筆畫,老師巡視指導,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業(yè),向學生展示,并講評,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

(6)、組織學生觀察課文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分析它們的組合規(guī)律,讓學生觀察教師范寫時的運筆、行筆和收筆。

(7)、組織學生描仿課文中的例字,教師巡視輔導。

四、課堂小結:

1、組織學生回憶本課的重點。

2、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的方法。第三課臥鉤斜鉤教學內容:毛筆字臥鉤和斜鉤的寫法。

書法課的教案篇二十

1、了解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捺的寫法。

2、學習斜捺和平捺的用筆方法,捺的寫法體會不同。

3、練習書寫帶有捺筆的幾個字。

1、了解斜捺、平捺的形態(tài)特點。

2、通過練習體會斜捺、平捺運筆的不同捺的寫法。

筆、墨、紙、小黑板。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入。

1、小結上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復習撇的寫法。

2、檢查學生握筆姿勢及坐姿。

3、板書課題:捺的寫法。

4、學生自學,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捺的.寫法。

二、了解捺的基本形態(tài),學寫“捺”

1、出示小黑板,看看這兩種捺筆有何不同?

2、認識斜捺和平捺,體會各自形態(tài)特點。

3、師范寫“斜捺”

4、生說說運筆特點。

5、師領生寫,邊寫邊說要點:起筆藏鋒,行筆中鋒由輕到重。至捺腳處向右漸漸提筆出鋒。

6、評議。有兩種病筆:“翹筆”和“長尾”

7、同樣方法學習平捺的寫法。

8、評議學生作品,注意平捺運筆與斜捺的不同:起筆稍頓,行筆右上很短,接著向右下(教平)行筆由輕到重,出捺腳向右上。

9、指名上臺寫,集體評議。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46696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