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可以將所讀書籍中的觀點和理念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寫讀后感時,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面的內容和觀點?讓我們一起思考和交流。感謝以下作者分享的讀后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閱讀體驗。
童心讀后感篇一
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和少年兒童朝夕相處是一種最大的快樂。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美好生活要靠他們去創(chuàng)造,遠大的理想要靠他們去實現?,F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畢竟是孩子,因為他們還處于一切尚未定型的成長期,所以才需要關心愛護,需要教育培養(yǎng),我就對如何做好教書育人談一些體會。
一、把關心幫助孩子當作一種母愛。
教育是民生之基,尤其是對兒童的教育。讓所有的孩子都能無憂無慮地讀書學習。只有對孩子保持一片愛心,才能呵護一顆顆童心。沒有愛心,童心無以滋潤;沒有童心,愛心亦無所依托。少年兒童稚嫩的心靈不僅需要知識的啟蒙,更需要愛心的撫慰。只有這樣才能圓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F在孩子在家里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被譽為家中“小皇帝”。他們的學習生活需要我們去照顧和改善。
按照學校規(guī)定全鄉(xiāng)小學五、六年級要集中到鄉(xiāng)中心校寄宿學習,由于許多學生第一次長時間離開家庭,缺乏獨立生活能力,有的常常想家,甚至流淚,情緒低落,成績滑坡。為了使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讓他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我便主動去安慰他們,鼓勵他們,使他們在逆境中不消極、不自卑,在困難面前不沮喪、不泄氣,以樂觀向上的'心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我還時時處處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每天三頓飯是否吃飽了,冬天晚上睡覺冷不冷,夏天晚上睡覺有沒有蚊子。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每天早晨始終堅持與學生一道參加體育鍛煉。如果有孩子生病了就及時送往醫(yī)院,病情不嚴重,就請醫(yī)生開些常用藥,如果學生沒有錢便主動墊付,病情嚴重就與家長迅速取得聯系,建議盡快到條件好的醫(yī)院就診。
隨著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群眾越來越多,很多父母親把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或親朋好友,“留守兒童”已成為社會問題。我班本學期有58人,其中:有39人的父親或母親、甚至父母親常年在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嚴重脫節(jié),我便主動了解學生家長的通信號碼,經常保持聯系,互通情況,做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盡管如此,還是有極少數孩子不但成績不好,還染上了惡習。如班上有一女生,連續(xù)幾次拿了班上同學的東西,我便主動打電話給她父母親,了解原因,把她請到我辦公室,進行耐心說服教育,后來,班上再也沒有類似現象發(fā)生。
二、把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為一種主要責任。
為了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預期目的,積極推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從規(guī)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葉圣陶說過,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俗話說,智育不好是次品,體育不好是廢品,德育不好是危險品。德育必須從小培養(yǎng),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培養(yǎng)習慣,無論是道德習慣還是學習習慣。
由于現在的孩子父母絕大多數在外務工經商,受委托的親友只能照顧到孩子的溫飽,孩子的第一學校――家庭;孩子的第一老師――父母都是名不副實,家庭教育的欠賬太多了,我們教師應該主動給他們補上。教育孩子要以父母般的心真誠對待,教育他們從小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培養(yǎng)他們懂得為人處事的基本道理;從愛勞動、愛動腦、勤動手、上好每一節(jié)課、完成好每一次作業(yè)做起,培養(yǎng)他們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fā)展;從堅持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戰(zhàn)勝每一個困難做起,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
三、把給孩子傳授知識看作是一種快樂。
在還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今天,學生、家長、老師對考試分數可以說是頂禮膜拜。一以貫之用分數來衡量老師和學生,老師壓力大,學生壓力更大,特別是學生,純粹是背離教育宗旨。我認為分數是衡量學生的一個重要標準,但絕不是惟一標準。對教師來說,不要以分數取人,對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對他們的未來抱有同樣樂觀的態(tài)度,因為分數固然重要,但培養(yǎng)身心健康、品德良好的人更為重要。我認為正在成長的孩子更多的只是存在個體上的差異,而不能單純地以學習成績來判定他們的優(yōu)劣。無論是成績優(yōu)秀的,還是成績一般的甚至較差的,都同樣對待。俗話說,山中樹木有高低,十根手指有長短。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成績參差不齊是很正常的,有的是基礎上的原因,有的是環(huán)境上的原因,有的是智力上的原因等。對待成績差的學生從不諷刺、挖苦、歧視,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鬃诱f“有教無類”,少年兒童在人生道路上剛剛起步,他們未來孕育無限的可能性。有的孩子可能學習成績好一些,有的孩子雖然成績稍差一些,然而在其他方面都可能頗有才華?,F代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幫助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走上屬于自己的路,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能盡其才,從這個意義說,教育對所有的孩子應該是平等的。如本學期五年級學生李廣平、冉雪艷、趙嬡等成績基礎比較差,開始還有些厭學表現,通過耐心引導,現在無論是學習態(tài)度、還是學習效果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好轉。
總之,我們將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新教育觀念,拓寬知識視野,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學生的情操。牢固樹立服務學生和家長的意識,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認真履行職責,使自己成為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人民教師,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童心讀后感篇二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心的顏色》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上小學后我認識了不少字,也愛上了閱讀。今年暑假我讀了好多書,其中有一本《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童心的顏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鄭春華阿姨的代表作,由它改編的同名動畫片也深受我們小朋友的喜愛。《童心的顏色》共選取了其中《讓人高興的倒霉事》、《糖果牙醫(yī)》等 2經典故事。
童心是什么顏色的呢?讀完這本書后我想了好久好久。我想它應該是紅色的:旅行車成了“雷鋒車”,一路捎帶他人,最后還幫老大爺把十幾只小豬送到養(yǎng)豬場;在六一節(jié),小頭用獎金“讓所有小朋友都買上新玩具”;他用紙筆畫地圖幫人們很容易找到他們想去的地方;系黃絲帶幫橄欖球小男孩“找回”爸爸……大頭兒子可有愛心了。我想它也是綠色的:牙醫(yī)不用大鉗子而用糖果,遙控器一按廁所會自己到跑到面前,汽車和布娃娃也有自己的醫(yī)院和診室、哈哈笑醫(yī)院小朋友們都不會哭,沙灘褲可以當風箏飛上天,甚至吃蘋果也可以成為小偷的刑罰……在孩子們的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有。童心的世界也可以是黃色或者其他的顏色:闖入“閑人免進”的地下廣場意外體驗預展廳;偷偷地用三十雙長筒絲襪當風箏線……我們淘氣,我們搗蛋,因為我們只是孩子。我想,童心應該有著和彩虹一樣的顏色!
雖然不是看動畫片,但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圍裙媽媽的影子始終在腦子里轉,耐心、細心的小頭爸爸能陪小頭兒子玩所有的游戲,勤勞、能干的圍裙媽媽能給小頭兒子做各種美食。對于小頭兒子的淘氣小頭爸爸和圍裙媽媽都能給予理解,我想這是小頭兒子一家能夠始終快樂的理由。我知道爸爸媽媽上班都很忙,很辛苦,我們要學會做做家務幫爸爸媽媽分擔些。我們有時也會孤獨,我們需要爸爸媽媽更多的陪伴、更多的愛?!锻牡念伾纷屛殷w會到生活的幸福家庭的溫暖,也讓我學會了感恩。
童心讀后感篇三
比發(fā)射火箭還復雜的事兒是什么?很多有孩子的父母會不會有點預感,沒錯,就是“養(yǎng)孩子”。這不是夸張,這是《清單革命》一書的作者阿圖·葛文德說的:養(yǎng)孩子是個極端復雜問題,是比把火箭送上天還復雜。
雖然這里沒有一份“清單”可以一勞永逸,但是,對于極端復雜問題,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不能僅靠一個人努力,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的“巨人”讓我們選擇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說他的著作《兒童教育心理學》。
對這本書來說,最關鍵的關鍵詞就是“整體人格”。阿德勒所側重的并不是行為本身,而是行為背后的整體人格。在他看來,與其分析一片樹葉的顏色紋理,不如了解整個樹木。也就是我們說的,一葉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
由此,書中通過分析包括口吃、說謊、打架、孤僻、懶惰、尿床、暴躁等行為,發(fā)現行為背后的根源,解讀孩子的人格特征。書中舉例,“孩子上學忘記帶書本,是因為他知道他忘記了什么,他的母親都會為他操心。這可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而是這個孩子總體人格系統的一部分。”
對于懶惰,他說:“懶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的一道屏障,也成了阻礙他們面對困難逃避困難的借口?!?/p>
阿德勒探索的是一條從觀察行為到認識孩子的整體人格,進而改善優(yōu)化,培養(yǎng)孩子自信、獨立、勇敢、堅韌、合作的完整人格,從而讓行為問題迎刃而解的有效路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阿德勒所有理論的重要前提是,阿德勒相信“與生俱來的能力并不能決定一切”,“孩子的智力水平并不是天生的、一成不變的”。正如人本主義所堅信的那樣:人是可以自我成長和發(fā)現,也就是可以自我實現的。
在此基礎上,阿德勒認為,父母和老師是兒童優(yōu)化性格、自我實現的推手。他說“如果我們能以溫柔、關心和理解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他們往往會表現出令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力與才智?!?/p>
他指出“那些相信孩子的性格特征是與生俱來的人,就不應該從事教育孩子的工作”,而且“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有半點的灰心喪氣?!?/p>
應該說,看過這本《兒童教育心理學》,最大的收獲是給包括家長在內教育者帶來了信心:相信自己——可以不再抱怨甚至焦慮孩子的種種問題,相信孩子——有成就自己的內在潛力。
童心讀后感篇四
我讀了很多課外書,其中最有趣的一本課外書的名字叫《愛心爆米花》。
這本書講述的故事是:大個子老鼠很愛吃爆米花,鼠媽媽每天為大個子老鼠準備十顆爆米花。一天,大個子老鼠一邊吃爆米花一邊看圖畫書,忽然他發(fā)現爆米花少了兩顆。他通過偵查,發(fā)現是一只小鳥偷了他的爆米花。大個子老鼠就請小個子貓幫他把偷爆米花的賊抓住。小個子貓爬到樹上準備抓小鳥時,發(fā)現原來偷爆米花的小鳥是一只鳥媽媽,正在用偷來的爆米花喂五只饑餓的鳥寶寶,大個子老鼠讓小個子貓放棄了抓偷爆米花的小鳥。
第二天,大個子老鼠將媽媽給準備的爆米花放在碗里,并在紙條上留言:這是大個子老鼠送給鳥寶寶的愛心爆米花,請隨意享用,千萬別客氣!
大個子老鼠雖然特別愛吃爆米花,但是他發(fā)現鳥媽媽偷爆米花是為了喂鳥寶寶,于是他就把爆米花送給鳥寶寶隨意享用,大個子老鼠送給鳥寶寶的是一份愛心。我們要向大個子老鼠學習,用愛心和實際行動幫助有困難的人。
童心讀后感篇五
前一陣子,媽媽和我一起從草叢里捉了好幾只蝸牛,讓我有機會認真觀察了蝸牛這種雖不起眼、但很有趣的小動物。
蝸牛雖然名字里有一個牛字,但它和我們平常所見的“?!辈顒e可大了。因為它不是哺乳類動物,而是軟體動物。
蝸牛的長相可奇怪了: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在蝸牛的頭部,一前一后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前面的小,后面的大,大觸角的上端有兩個黑黑的小圓點,這就是它的眼睛。蝸牛沒有鼻子,在蝸牛背上小房子的入口處有兩個小洞洞,一個是呼吸用的“鼻子”,一個是排便用的。蝸牛的背上還有一個螺旋形的殼,就好像是背著一座小房子,媽媽說:“蝸牛房子的花紋大多是向右旋轉的?!蔽易屑毲魄谱絹淼膸字晃伵?,它們背上小房子花紋還真的都是向右旋轉的。蝸牛沒有骨頭,全身幾乎都是肌肉。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之一,它嘴里牙齒的像搓菜板一樣,一排排細細小小的,我很想看看它的牙齒,可惜拿了放大鏡也看不清楚。媽媽說,需要專業(yè)的工具才行。
蝸牛的行動方式也真的很奇怪:蝸牛沒有腿,它整天背著它的房子,伸出柔軟的身軀,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前蠕動,它在爬行的時候,身后都會留有透明的粘液,等到干了的時候,就會在地面上留下一條透明的帶子。蝸牛是個貪睡能吃的家伙。它不喜歡太陽,它會躲在蔭涼的地方休息、睡覺,而且晚上是蝸牛最喜歡的時間了。我家的幾只蝸牛都是在晚上,媽媽從草叢底下、或是葉子背面捉來的'。樹葉、野菜都是蝸牛喜愛的食物,不過它最喜歡我摘的新鮮的細芽嫩葉了。蝸牛還是個膽小的家伙。它一邊慢慢地散步,一邊東觸觸西碰碰,一遇到會動的東西,它就趕緊把身體縮回小房子里。
媽媽常批評我的速度比蝸牛還慢,那蝸牛到底爬得有多慢呢?我就和媽媽一起用四只蝸牛做起了實驗。我把它們放到白紙上,用三片草葉子在它們前面誘惑,蝸牛們受到美食的誘惑,都努力向前爬。其中三只蝸牛有點偷懶,爬爬停停,只有一只蝸牛最勤奮了,一直在爬。我把這只蝸牛的爬行路線用紅筆劃出來,用尺子一量,它居然一口氣爬了21分鐘、65厘米,平均每分鐘3厘米多。
我還請媽媽上網幫我查了很多蝸牛的資料,比如蝸牛的殼破了,它也不會死掉的,它的殼有再生能力,破了的殼過一個月會慢慢恢復成原來的樣子。蝸牛背上的小房子也有很多形狀的,有的是寶塔形、有的是陀螺形、圓錐形、球形、煙斗形等等。
蝸牛雖小,但通過觀察蝸牛,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學習觀察。
哈哈,這學期的科學課真是一門有趣的課。
童心讀后感篇六
李贄所謂的“童心”在我的理解中類似于思想史中孟子所說的“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莊子所說的“真我”(今者吾喪我),禪宗所說的“平常心”(若于一切處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于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文學史中陸游所說的“詩家三昧”(詩家三昧忽現前)。從思想上講,童心是一種返照虛靜的內心靈明、返璞歸真的境界;從文學創(chuàng)作上講,童心是一種忘卻小我、摒除我見、精神與天地交的境界。
陳鼓應先生在《莊子今注今譯》的序言中說:“但是,像歷代儒家那樣轉移到政治層面,所謂「移孝作忠」,塑造圣王式的人身崇拜,就必然導致儒術與專制政體相互溫存的局面。而宋明儒家所虛構的道統意識,使權威體制、獨斷主義更加牢固,在這個層面上,我永遠無法接受?!比寮宜枷氚l(fā)展到宋明理學時雖然為其補全了形而上的成分,但是到底不是儒學發(fā)展之初固有的從內自產生的內容,而是借鑒了道家思想和禪宗思想,因此發(fā)展到后面不免會產生僵化而將形而上的存在固定化,并且將之和形而下的東西掛鉤,試圖用形而上的存在來規(guī)定形而下的東西。然而儒家形而上的東西又是在形而下的基礎上生發(fā)出來的。這種溝通形而上和形而下,即天和人的思想,是從西漢董仲舒正式提出“天人感應”“天賦人數”開始的。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給予了中國哲學、美學和文學以特定而強大的生命力,尤其表現在中國圓融、和諧的審美觀念和統一、委婉的審美形式中。但是天人合一也的確使得中國人習慣將天事和人事聯系起來,于是產生了天理規(guī)定人事的現象。在這個模式中,人是作為同天進行交流的一方,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因此人的主體地位總要讓渡一部分給天。天的完滿和人的不完滿要求人在其中必須要向天學習,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人的主體性。
李贄生活的時代,宋明理學的發(fā)展已經到了禁錮的階段,有些積重難返的味道。人事必須要符合天理,人的主體性幾乎喪失殆盡,然而文學作品總是要求人要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占據極大的主體地位,不能被一些額外的因素束縛。如果被太多的外在因素束縛,就不大可能能創(chuàng)作出太優(yōu)秀的作品。正是為了拋卻外在無關因素的干擾,讓自己進入一種迷狂的、藝術思想迸發(fā)的境界,許多文學家,尤其是詩人選擇一些特定手段,如李白的嗜酒,還有一些近代詩人選擇吸毒。李贄講的童心,在我的理解中就是不要讓太多的外在因素干擾到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保持一顆純凈的心,充分讓自己的藝術思想得到展現。所以老子強調“滌除玄鑒”,宗炳強調“澄懷觀道”。要使內心清明、空靈,如果有太多的束縛,就創(chuàng)作不出文學作品來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哲學家、文學家論證消除外在因素干擾、類似于童心的觀點。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莊子說“今者吾喪我”。也有許多詩人至老還保留著一顆童心,絕少外在因素的干擾,如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杜甫的“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陸游的“不知弄筆東窗下,正和淵明乞食詩”都是這樣。
又變而為傳奇,變而為院本,為雜劇,為《西廂曲》,為《水滸傳》,為今之舉子業(yè),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時勢先后論也?!币淮赜幸淮恼?,如果厚前代之詩詞而薄今日之戲文,實在是很不智的事。其實李贄之前,杜甫早就論述過這個問題,他針對當時人重漢魏,輕時人的風氣,倡導“歷代各清規(guī)”,并且批判了那些不懂得“當時體”的人輕薄批判“初唐四杰”的現象。任何的文學都是發(fā)展的,因此在審視文學發(fā)展的時候一定要將文學史看成是活的文學史,是變化的文學史。
中國人素來喜歡厚古薄今,似乎古代的就是好的,而且是愈古愈好,近來的東西就不如古代的,所以有許多人托古改制,亦有許多人托古作偽。這一點可能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主流思想魯文化的保守有一定關系。然而向心力再強大的思想中,必然生發(fā)出離心力。李贄的思想可以看作是儒家思想在新時期發(fā)展的離心力的一種表現。他批判六經,認為六經“大半非圣人之言”。其實這種看法早在魏晉就有人提出類似的觀點。魏初荀粲提出“六籍乃圣人之糠秕”,“六籍”就是六經,他的依據主要是《論語》中子貢的一句話:“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保ā豆遍L第五》)可見這種思想并非李贄原創(chuàng),更早就有人提出。魏晉玄學想出來彌補“夫子之言性與天道”的辦法是引進《老子》《莊子》,而李贄想出的辦法是恢復童心?;謴屯木筒荒鼙煌饨鐭o益的因素干擾,然人存于世,又怎么可能不被外界影響。李贄提出的辦法是人生來就有童心,后來一點點被外界磨滅,這是需要你主動護持童心,再去研習,研習日久,則童心又會回復。這顯然是受到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的影響,同樣與莊子的“心齋”“坐忘”“以明”“虛室生白”、禪宗的“坐禪”“入定”殊途同歸。
綜上,我認為“童心說”對于宋明理學已經僵化的儒家思想的狀況是一種沖擊,是新時代下儒家思想內部爆發(fā)的一次思想革命,是對儒家思想的一次新的解讀,也是對文學思想的一次解放和創(chuàng)新。尤其是其中指出的創(chuàng)作應該秉持一顆童心的觀點更應該為我們所重視。
童心讀后感篇七
我自愛我的選擇—成為一名小學教師,但是勝任這份工作,對于我,卻是一個痛苦的磨合過程。在和工作和孩子們磨合的階段中,也發(fā)現了自己很多方面與工作的不適應,比如語言方面,書寫習慣方面,是他們逼著我去成長,學習也勢在必行。實話說,學習的心無時不有,但是卻一直沒有行動,總覺得找不到時間,其實我知道這是一種借口。前一段時間楊主任來來給我指導了一節(jié)課,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建議我學一學中師類的教材。這個是很有必要,之前雖然也看了一些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書籍,但是針對性不強,面對工作,很多時候還是無從下手。從讀什么開始呢?想來想去,最后選定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邊玉芳編著的《兒童心理學》。
因為已經有了一定的實踐經歷,隨著閱讀的深入,越來越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我意識到,了解兒童心理發(fā)展狀況,掌握兒童的心理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有多么重要。工作過程中對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注意力,積極性一直很苦惱,便重點學習了《兒童注意與記憶的發(fā)展》這一部分。
在課堂上,小學生的注意力是很難掌握的。所以我先了解小學生的注意力發(fā)展的特點,即:無意注意已經有很好的發(fā)展,有意注意還在逐步形成中,每次注意能穩(wěn)定的時間比較短。具體來說就是:一、在教學影響下,兒童的有意注意正在開始發(fā)展,而無意注意仍起著重要作用。二、在教學影響下,兒童對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發(fā)展,而具體的、直觀的事物在引起兒童的注意上,仍然起著重大的作用。三、注意穩(wěn)定的時間長短和年齡有關,一般5——7歲的兒童每次注意穩(wěn)定的時間約為15分鐘,7——10歲兒童每次注意穩(wěn)定的時間約為20分鐘,10——12歲的兒童每次注意穩(wěn)定的時間約為25分鐘,12歲以后的人每次注意穩(wěn)定的`時間約為30分鐘。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該分別好好研究如何利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這兩個方面來提高學習質量,發(fā)展兒童智力。首先,如何利用兒童的無意注意:
1、應該充分利用兒童的學習興趣;
3、應該利用兒童的情緒態(tài)度;
4、要積極防止可以分散兒童注意的因素。
另外,大力培養(yǎng)兒童的有意注意是必要的:
1、發(fā)展兒童對學習的自覺的責任感,在發(fā)展兒童有意注意上具有重大意義;
2、把有意注意發(fā)展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鞏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小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時間非常有限,當他們的有意注意的時間過了的時候就必須要運用直觀性強的,有圖案的有趣味語言的教材,或者是其他方法來引起兒童的無意注意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情緒。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在教學過程中的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這兩種注意必須有節(jié)奏地交替進行。抓住學生的有意注意來學習困難的課業(yè)或者講解教材的主要部分,在學生緊張的努力學習之后再用學生的無意注意完成輕松的環(huán)節(jié),這以后還會成功地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
但是,如果過分偏向哪種注意力就會給教學效果打折扣。如果過分親睞無意注意,一味地為學生的興趣,為課堂的熱鬧,為活動而活動,為滿足學生成就感而過分降低學習難度,那么學生的能力肯定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也可能會阻礙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的發(fā)展。反之,如果過分強調學生有意注意,在教學模式上嚴謹再嚴謹,教學程度上難上加難,那么高強的壓力會給學生帶來逆反的情緒,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掌握好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使用的“度”的問題。
掩卷沉思,小孩兒注意力分散的問題其實早就發(fā)現,但是直到學習完《兒童心理學》這一節(jié)之后,才真正的恍然大悟。凡事貴在堅持,我相信學習也一樣,每天提高一點點,看到的世界便會不一樣。學習進步的階梯。
童心讀后感篇八
在兒童醫(yī)務工作方面,一個兒科的醫(yī)務工作者,不但要掌握醫(yī)學知識,而且也要了解兒童心理學知識,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治療作用。特別是在對于兒童精神病上的治療,兒童心理學的知識顯得重要。
在兒童文藝工作方面,兒童文學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要考慮到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這樣學習兒童心理學是必要的,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才能符合兒童的口味。
在兒童社會工作方面,如兒童廣播工作者、兒童玩具制作者等等,他們如果掌握和體會兒童心理的年齡特征,就可以更好地開展和改進自己的工作。
在兒童成長教育方面,父母單單是有著一種良好的教育愿望是不夠的。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必須了解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掌握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質量。
在兒童醫(yī)務工作方面,一個兒科的醫(yī)務工作者,不但要掌握醫(yī)學知識,而且也要了解兒童心理學知識,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治療作用。特別是在對于兒童精神病上的治療,兒童心理學的知識顯得重要。
在兒童文藝工作方面,兒童文學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要考慮到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這樣學習兒童心理學是必要的,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才能符合兒童的口味。
在兒童社會工作方面,如兒童廣播工作者、兒童玩具制作者等等,他們如果掌握和體會兒童心理的年齡特征,就可以更好地開展和改進自己的工作。
童心讀后感篇九
這本書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學而作,里面的案例都是通過大量實驗得出,有很強的可靠性,它主要是講視覺藝術,不單純是講兒童心理學的,但里面關于兒童視覺思維這些章節(jié)的描寫分析和大量基于格式塔心理學的實驗,都是兒童心理學中兒童視覺思維不可少的。其中包括不同年齡層的兒童會以怎么樣不同的方法看待透視問題,用什么方法通過圖形描繪自己所看到的事物等等。如果有要研究兒童心理學的,千萬不要錯過里面的精彩內容。
《兒童心理學》是皮亞杰和英海爾德合寫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本書中,作者從“發(fā)生認識論”出發(fā),系統地考察和研究了兒童的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并把這一過程分為感知――運動、運算和前青年期三大連續(xù)的階段。對每一階段中影響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各種內部的和外部的因素,作者都做了認真的分析,并有大量詳實的感性實驗材料進行論證,同時,也在自己的觀點的闡述中指出了傳統觀念的偏頗。由于本書存在著許多比較抽象、艱澀的名詞,因此給閱讀本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但是,全書的觀點非常鮮明,文字也相當簡練。本書分六章,包括二十四節(jié),共十萬多字。于1966年用法文出版,1969年被譯成英文。1980年由吳福元譯成中文,商務印書館出版。
1、多動。
兒童的心理行為可以表現在兒童的行為上,有些兒童出現“多動癥”。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等幾個方面。
2、焦慮。
指突如其來的沒有明顯身體原因的恐懼狀態(tài)。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于敏感、食欲低落、無端哭鬧。這類兒童陌生環(huán)境反應敏感,而擔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鬧不停,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fā)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并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現在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產生懼怕和逃離的心情,如怕打雷閃電,極度緊張,抱頭亂竄。兒童對于一些沒有危險或基本沒有危險的東西也感到害怕,而且這種害怕十分突出,兒童由于恐怖而出現回避、退縮行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難,睡中不時驚醒、大聲哭鬧,甚至夢游四方,但白天回憶不起來,只覺得精力不足,情緒不穩(wěn)。
4、攻擊。
這類孩子整日東奔西跑,經常搞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對美好的物品毫不愛惜,摔打成為癖好,表現出攻擊性。
5、惡劣的人際關系。
心理不健康的兒童一般沒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往往由于個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與人產生交流障礙。不能與人合作,對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不能置身于集體,與人格格不入。
瓦龍關于兒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獨具特色,這些方法是:
1、觀察法。
瓦龍認為,兒童心理學從一開始就采用了觀察法,并且正是依靠這個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觀察法是反映客觀的方法,但是也極易混入主觀因素。為了全面而確切描寫,觀察時就要有所選擇,同時也要使用“參考體系”,即那些能加以說明并和原有的知識經驗體系相配合的現象。另外,他還要求觀察者掌握一個重要的原則:方法要結合觀點。只有正確的觀點,才能保證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2、實驗法。
瓦龍認為,對3歲前的兒童不能使用實驗法,因為實驗法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觀察法。為了便于觀察而改變兒童生活的自然條件,會使兒童的心理發(fā)生不自然的變化,這樣做毫無疑問是得不出正確的結果的。他認為在有的實驗中,可以不改變對象而只改變觀察的工具,這就是把觀察法和自然法結合起來,即自然實驗法。
3、臨床法。
瓦龍指出,臨床法在處理病態(tài)心理的兒童時,可以根據結果來倒推原因;研究病態(tài)兒童的某種典型行為。就可能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或機能的發(fā)展速度。臨床法有助于診斷發(fā)展不正常的兒童,預料他們能夠適應哪些生活,并且在對正常發(fā)展的兒童的生活及教育指導上,具有重要意義。
4、測驗的統計法。
瓦龍認為數量上的統計雖然有局限性,但可以運用。在統計任何一個心理特征的數量時,不要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必須仔細觀察。如果是進行智力測驗,測驗的目的是為了要把兒童智力發(fā)展的最高水平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利用統計法來補救測驗法的不足,進行一些核對和校正。在瓦龍看來,測驗和統計法對分析個別心理特征或許可以作出某些貢獻,但對于綜合地表現一個人的心理整體,則是無能為力的。
應當指出,瓦龍的研究方法,其特色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統帥其方法的觀點,即在運用研究方法時,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認識現實的不斷形成的及其變化的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客觀現實的本質。因此,瓦龍堅決反對在研究兒童時與其周圍環(huán)境相脫離,也反對a?比納制定“發(fā)展的階梯”,只從智力和單純數量方面去研究兒童的做法。
童心讀后感篇十
心理學是探究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紀律的科學。一個人的內心情感——喜怒哀樂憂傷悲會直接表現為外在行為上,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會使外在的生活充滿愉悅之感。
學習護理心理學之時,會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健康狀態(tài),同時也會更加關注周圍的人。以前會厭煩電話里父親母親隔山隔水的嘮叨,會因為同學之間處事不快而大動干戈,會覺得似乎受委屈的總是自己卻很少從對方立場去考慮問題。而在學習護理心理學之后,才學著多多關注他人。也許那些是我們的至親至愛,是我們的同學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當我們用公正、公平的心態(tài)去考慮問題后,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的和諧,與環(huán)境相和諧,與社會相和諧。
每個人處在不同的年齡,心態(tài),處事,行為活動也必然有所不同。而處在大學階段的我們,心態(tài)的自我調整尤顯重要。誠然每個人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有人性格樂觀,積極向上;而有人沉默寡言,消極憂傷。因此學習心理學則必不可少。
因為每個人都是感性動物,所以在面對一些重大災難時一般都會產生不良消極情緒。特別是遇到連續(xù)挫折時,比如考試不理想,同學關系不好,又生病了遲遲不愈……我們會抑郁,焦慮,憂傷,難過。因此要學會關心他人和自己。特別是未來,我們會面對形形色色的病人。他們因為生病產生消極心態(tài),而讀懂病人的心,給予最真摯、最熱情的幫助,給病人以心靈的寄托更顯重要。有同情心,有愛心,讓病人充滿信心,將有益于疾病的治療,有益患者著恢復健康。
心理學對個人生活有著重要影響。每個人都會遇到心理方面的困難,自身的學習,會讓面對的困難不再顯得無計可施。自我調節(jié),心理暗示,找人傾訴均是排解心理障礙的方法。用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難過或是不快的事情,給自己以勇氣,給生活增添一份陽光。
童心讀后感篇十一
冬季的驕陽如同犯了錯的小孩,總是現身得遲而緩。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和迷霧,映在我的臉上時,本想在難得的靜謐中多睡一會的我,只得睜開惺忪的雙眼。清醒之后,凝視著這熟悉卻又陌生的光,在極短的時間內坐到了桌前,將功課一一排開,今天的任務不輕,我輕呼一口濁氣,坐在冰冷的椅子上,準備開寫。作業(yè)是永遠也寫不完的,時光卻是在奮筆疾書間偷偷地溜走了——就像童心。
疲倦的我想出去走走。
漫步于林陰道,望著稍顯僵硬的松樹,絲毫沒有感受到“松枝一何勁”的壯骨,怕是那萬丈豪情,已在時光荏苒中,被歲月消磨殆盡。路的盡頭,有幾個不畏嚴寒的小孩在林間穿插,游戲著夢幻般的童年。玩累了,幾個孩子圍成一團,其中一個胖胖的女孩大聲問道:“12加3等于幾?”孩子們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看他們撥弄手指,一臉嚴肅的樣子,我亦陷入沉思,我曾經做過的這些動作是在何時被拋棄?“15?!币粋€戴帽子的男孩卯足了勁地喊出,稚氣縈繞的小臉為這肅殺的寒冬繪上了幾分久違的春意。在其他孩子羨慕的眼神中,在那空靈無邪的眼眸下,是一顆還未被時光打磨的童心。
小學是接受啟蒙教育的時段,也是童心接觸世界的.初期,它多活潑啊。和主人一起思考最簡單的運算,一起歡喜一起愁,等待主人飛快地寫完作業(yè),等待和其他的心一起繼續(xù)未完成的游戲。世界似乎與以前一樣,它也懶得去想。只是漸漸的,主人的作業(yè)變得越來越多,游戲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它像是失去了往日的自由。每當它想提醒坐在桌前埋頭深思的主人“你已經很久沒有笑了,咱們很久沒有玩了”看到的卻是它不懂的數學符號。欲言又止的滋味不好受,這顆涉世未深的童心,第一次變得憂郁。不過好在每逢周末,它還是可以去見見昔日的玩伴的,一起說悄悄話、一起捉迷藏,這多好。于是,它學會皺著眉毛等待周末的降臨。
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中學以后,童心倦了,因睡眠不足而倦,因解題、背書而倦。人生中的第一次排名從這里開始,它始終無法理解,昔日的玩伴為何只因一張沒有溫度的表格就疏遠了自己。為了能與他們在一起,為了少挨父母的一次罵,為了能讓老師對自己笑一次,它把一切閑余貢獻給了作業(yè),當它達到了目標之后,那曾經堅如磐石的身體變得如同一灘爛泥,毛孔中灌滿了寂寞。時間的藤蔓織成現實的牢籠,一顆躍躍欲試的心就此被縛,一段年華從此平庸。再后來,它知道了高考這個詞,還知道有無數人為在這場考試中得到一個好成績,甘愿將他們的心葬下深淵。童心害怕極了,整日在擔驚受怕中度過,日益憔悴。一年之后,它發(fā)現鏡子中的自己是如此陌生,從自己身上無法找到一絲從前的特征,希望破滅,它哭了,哭得凄涼而絕望。人生無再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冷清的冬晨,我凝望這些孩子嬉戲的時候,死水無波的眼眸中還能蕩起一絲溫暖的漣漪,當初的那些疑問早就了然于胸。
童心讀后感篇十二
我喜歡孩子,喜歡小孩子的可愛純真的笑臉,也許是緣系于此,1988年,我走進了幼兒教育這片綠土地,一晃20xx年過去了.在這20xx年的工作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們的工作不是什么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體味了許多常人難以體會的甘苦。20xx年的時光在平凡和平靜中悄然逝去,沒有留下什么驕人的成績,沒有做出什么驚人的壯舉,但直到今天,我依然還堅守在這里。我不敢說十分熱愛這份工作,我更不敢說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這平凡和樸實中,我用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詮釋這一個普通幼兒教師存在的價值。
說到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人們馬上會想到這樣一些詞兒:為人師表、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但我覺得新時期的幼兒教師還應具備活潑開朗性格和積極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體的團隊精神。
當老師最大的幸福是給你機會去創(chuàng)造學生,擁有了這份幸福的權利,面對孩子們,心中便有了一份沉甸甸的心愿:我要選擇一些適合他們特點的方法,通過各種有趣的途徑,使他們健康成長、愉快學習。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需要你付出太多的耐心、細心、時間與熱情,往往在你苦口婆心的教育了半天,他們在短短幾分鐘的“風平浪靜”后,又鬧了個“天翻地覆”,心中便增添了許多煩躁和無奈,有時真的不想再管他們,但每每看到孩子們那純真的臉蛋,所有的煩惱便煙消云散了。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都坦然地去面對,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tài)、飽滿的情緒,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輕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態(tài)、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聲聲至真至純的“老師好”使我感受到了孩子們莫大的依戀與信任,我時時刻刻注意端正自己的教育態(tài)度,公平公正的去愛每一個孩子,我愿我的愛奉獻在我這片摯愛的土地上,我愿我的愛能感化每一個我教過的孩子.
童心讀后感篇十三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9。
《幼兒的感覺與意志》被公認是第一部科學的、系統的兒童心理學著作。作者對自己的孩子從出生到3歲中的每一天進行系統觀察,有時也進行一些實驗性的研究,最后把這些觀察和研究記錄整理成書。
2.寶寶也是哲學家:學習與思考的驚奇發(fā)現。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
出版:浙江人民20xx-9。
這本書與汗牛充棟的“育兒寶典”最大的不同,就是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充滿情感與智慧的視角,從一種嶄新的角度去欣賞童年的豐富性與重要性。
3.兒童與情緒。
作者:哈里斯harris。
出版: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10。
《兒童與情緒:心理認知的發(fā)展》主要講述了,如果要去愛、幫助、說服和反對他人,我們必須要知曉他們的所想和所需,人類的互動依靠的是“一種心靈理論”。這一理論的重要部分就是理解情緒,如果我們不能理解我們?yōu)楹螝g樂或不安,就不能真正地參與到社會生活之中。
作者:邱莉。
出版:北京師范20xx-9。
《高等院校教師教育系列教材:兒童發(fā)展》結合當前基礎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對高素質師資的訴求,旨在提升新師資培養(yǎng)質量,培養(yǎng)未來的人民教育家,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教師教育改革?!陡叩仍盒=處熃逃盗薪滩?兒童發(fā)展》在內容方面與時俱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童心讀后感篇十四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童心說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們走在“不當教書匠,要當教育家”的教育改革年代,操練著琴棋書畫,擺弄著dv電腦,表演著談唱說跳,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只為一個目標——為澆灌一代新苗茁壯成長而努力不懈!是的,教育需要勇于表現,敢于突破的你;教育渴望推陳出新,富有創(chuàng)新的我;教育呼喚多才多藝,鋒芒顯露的他;教育還召喚胸襟博大,有情有愛的她……帶著一份激情,拖著疲憊的身軀,我靜靜地拜讀了李贄《童心說》。
“童心說”是李贄文藝思想的核心,“童心說”的進步性在于道出了一切作品發(fā)端于作者對生活的真切感受這條客觀規(guī)律,富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浪漫主義色彩與不平和的情調,帶有資本主義的萌芽的新特質,具有個性解放的鮮明特點,具有強烈的唯物主義色彩,它把人的思想從道學束縛下解放出來,開啟了一代新思潮和文學的新風尚,無論在理論上或創(chuàng)作上都產生過積極的影向。
李贄在《童心說》里反復強調著童心,“是童心者,絕假存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無論古今,“童心”都是人最美好最真實的情感,凡事率性而為,展現著人“質本潔”的一面??上б恢北S型牡娜私K究太少,世人總愛躲在虛偽的面具后熙熙攘攘,點綴著無根的繁華。有趣的是,李贄并沒有直接鞭撻程朱理學,而先由文章說起,又文及人,最后切中要害:既然“多讀書識義理障其童心”,既然要不拘一格做文章,既然六經、《語》、《孟》非圣人之童心而發(fā),那么那些假道學還有什么存在和學習的理由呢?嬉笑怒罵并不強烈,卻讓人在痛快中體味到作者童心之余豁然開朗,不禁然會心一笑。這篇《童心說》正是李贄童心所發(fā)的“古今至文”雖然經歷了似水流年的輪回,依舊是“如花美眷”。我不清楚李贄寫《童心說》是在入獄前還是入獄后。
總之,我相信一個堅定的民主者不會因為獄中的摧殘而消磨盛氣。雖然衛(wèi)道士猖獗、假道學橫行,真正的擁有童心的智者其理想卻會永放光輝。世界總會在絕境中給我們一份驚喜。正如衛(wèi)道士眼皮底下出現了《牡丹亭》、《水滸傳》這類“誨淫誨盜”的書,物欲橫流中也會有一聲“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呼喚。懷著奇文共賞的心情讀著《童心說》,深深感動于李贄的至誠,就像曾經感動于錢鐘書、白先勇的“童心未泯”。于是,我也以童心來抒發(fā)對這篇《童心說》的感受。愿我這支拙筆能延續(xù)那種冷硬背后的姹紫嫣紅,縱使和似水流年的輪回相距甚遠,當凝眸往昔時,也不負自己的.那一份赤誠與童心。幽夢遇屈子,“清”“醒”誰共遣?中華民族是個歷盡苦難的民族,可是,被異族蹂躪,尚可寬慰;可悲的是被自己的文化折磨而停滯不前。“萬能”的統治者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對民眾進行思想控制。大多方法居然還很奏效,連最為苛刻的程朱理學竟縱跨南宋明清三代直到今天影響依然殘存。我不得不驚嘆數百年前中國民眾的承受力了,同時也越來越敬佩李贄們無與倫比的勇氣。
民主者們透過八股文和文字獄編織的幽暗帷幕,制造了隱隱約約的光亮,盡管不知這微弱的光能和黑幕抗爭多久,但只要這光亮持續(xù)著,必然會給后繼者們以信心和進取的源泉。如今的現實可能要令李贄們失望了,中國貌似走向了民主主義道路,歷史淵源卻已植根太深,進步的每一步都伴隨著鮮血斑斑。那份四百年前呼喚的“童心”在今天“猶抱琵琶半遮面”,虛假的面具似乎比一份赤子情懷更符合流俗的需要。寫文章無病呻吟者如過江之鯽,社會交往中兩面三刀者更是不在少數?!巴摹币驯晃镔|深埋(盡管我不愿承認),“皆醉”、“皆濁”人多勢眾,“獨醒”、“獨清”孤掌難鳴。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永遠保持年輕心境,懂得把童年還給孩子,讓孩子輕松、自由、愉快成長的教師。兒童的天真、率性是最寶貴的。童心沒有偽善,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勾心斗角。孩子的笑最天真、最自然和最燦爛。孩子的天真是人生不可能再得的財富,是至真至美的人性花朵,也是人類未來的最純、最凈的溫床。童心是童年生活最真實的鏡子,天真無邪,純潔無瑕,未受污染。只有童心,敞開胸懷接受;只有童心,才能滿懷興趣探索;只有童心,才能袒露內心世界;只有童心,才能毫無掩飾的外露。育人的關鍵是育心。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自身要保持年輕的心境。父母要像回到童年時代一樣,努力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長,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父母應盡可能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按照自己選擇的路走下去,并適當地加以引導,真正做到“把童年還給孩子”。
童心讀后感篇十五
我讀了《感動童心》的100個人物故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生猶如過眼去煙。有人卻把這短暫的生命之歌譜寫得燦若星辰,他們用行動體現了生命的意義,用深情抒發(fā)了生命的美好……我們之所以被感動,是他們的人格、精神以及堅持不懈的追求……。聽過烏鴉反哺的故事,因小烏鴉的心存感恩,而覺得這個外表丑陋的小生靈竟煥發(fā)出無與倫比的光彩。
聽過《聊齋志異》的故事,為狐仙們心存感恩,而覺得這些小動物竟顯得如此美麗多情。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因為心存感恩,原本普普通通的故事,竟然變得美麗動人。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溫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我們對藍得一無所有的純凈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嘆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兼收并蓄的一種傾聽。只要心存感恩,一粒干癟的種子也能萌芽,最終生長成一片茂密的森林;只要心存感恩,一條涓涓細流也能壯大,最終匯集成一片蔚藍的大海;只要心存感恩,即使堅如冰山的民也能融化,最終蕩漾成一絲吹綠柳梢的春風。
無論你生活在逆境或是順境,只要你心中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你必然會不斷地涌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處處動人的風景。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學會感恩吧!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這個世界并不缺少愛,只是缺少感悟愛的心靈。愛的模樣萬千變化;愛的方式精彩紛呈;愛的滋味苦辣酸甜……或轟轟烈烈蕩氣回腸,或平平淡淡清新如茶,或輕柔綿延如歌悠揚,或沉默無語深邃如海……放逐一顆感恩的心去體會,總有一種愛會涌入你的心底,叩響你寧靜的心扉,總有一種感動將潤濕你的雙眸,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藏……“努力”是成為“天才”的資本,“拼搏”是“天才”的動力,“智慧”是“天才”的基礎。
沒有后天的努力,沒有忘我的拼搏,沒有時代的智慧,就算是一個天才,也只是一座未開采的金礦罷了!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83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