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列傳讀后感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08:05:05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范文(19篇)
時間:2023-12-03 08:05:05     小編:雅蕊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之后,對所讀內容進行感性和理性的總結和思考。通過讀后感,我們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圖,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拓寬我們的思維和見識。讀后感是一種表達讀者對所讀內容感受和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種對自己進行反思和審視的機會。寫讀后感時,可以以批判性的眼光來評價書中的觀點和主題。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內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硇碌乃伎己陀|動。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一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史記·列傳》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伯夷列傳:夷齊讓國的事跡因孔子聞名,七十列傳中的眾多人物也會因太史公之筆而名垂千古!司馬遷有這個自信,也有這個責任!

管晏列傳:管仲為相的齊國,政令不唱高調,政策與人民好惡相同,不別出心裁。知道執(zhí)政者給老百姓的好處,其實就是給自己的好處;晏嬰順便搭救越石父且延為上賓,并能推薦自己的司機做官,而司馬遷落難之時竟無一人能施以援手。難怪司馬遷感慨愿意給晏嬰當司機了!

老子韓非列傳:老、莊、申、韓四位大思想家生平一筆帶過,卻將韓非《說難》全文照錄,可知司馬遷認為讓當政者明白,甚至接受自己的意見太難了!韓非毒酒逼死,自己蠶室受辱!

司馬穰苴列傳:立軍威敢拿國君之寵臣開刀,用實際行動說明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孫子吳起列傳:孫武用吳王闔閭寵妃的生命,說明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存亡,不可兒戲!孫臏用圍魏救趙和減灶假象兩場戰(zhàn)役,實現(xiàn)了龐涓“遂成豎子之名”的嗟嘆!吳起輾轉多國,在衛(wèi)母喪不歸,與曾子分道;在魯殺妻求將,名聲掃地;在魏鎮(zhèn)守西河,諫在德不在險,卻與田文論功;最后相楚,實行變法,為他人作嫁衣裳!感覺兵家諸公,多工于謀國,拙于謀身!

伍子胥列傳:在“不為節(jié)操而輕死,不為天年而茍活”的人生信念上,伍子胥和司馬遷可謂前赴后繼!伍子胥不應誘詔,棄螻蟻之死,經宋,鄭,晉曲折至吳,歷昭關險渡,街市乞討,鄉(xiāng)野躬耕,宮闈驚變,最終聯(lián)唐蔡,間鄖隨,破郢都,鞭王尸!若此前所謀,皆為一己恩仇,則以后所慮,關乎一國興替!不料竭忠盡智,換來屬鏤之劍;伐梓做器,眼看頭顱高懸!司馬遷一介文人,忍受宮刑之恥而茍活,成就太史之書以不朽!若茍活,為一己湮沒而名不稱,今書成,以一家之言而續(xù)《春秋》,筆做槍,史為彈,褒貶今古,臧否人物,終為武帝所忌,杳然不知所終!壯哉,悲夫!

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可謂是先秦時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孔子為樞紐,串聯(lián)出術業(yè)專攻,性格迥異的弟子們!只言片語間,眾弟子音容笑貌躍然紙上!顏回“不遷怒,不貳過”的修養(yǎng);子騫“如有復我,必在汶上”的決絕;子路“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的忠誠;子夏“繪事后素,禮后乎”的領悟;子貢“一使而五國變”的大氣;曾點“春服既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散淡;宰予“三年之喪不亦久乎”的愚鈍;司馬牛“斯可謂之仁乎?斯可謂之君子乎”的執(zhí)拗!《史記》第一次完整記述孔子的生平事跡,系統(tǒng)梳理眾弟子的師承源流,對于后世諸儒,深刻理解孔子及思想居功至偉!

商君列傳:相對于后世眾多變法人亡政息或中途夭折的結局,商鞅變法無疑是成功的!在戰(zhàn)國這個大爭的時代,他通過鐵血政令和鐵腕執(zhí)行,使秦國短時間內建立起強大的國家軍事機器,為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奠定堅實基礎!

商鞅本身則具有濃烈的悲劇色彩!客觀因素,先是在嫉賢妒能的公叔痤手下長期雪藏;以貴族身份不得已通過宦官景監(jiān)引薦才得以出仕;懷揣帝道、王道、霸道,三易其稿才摸透秦孝公的用意;不惜得罪太子等宗室貴戚,陷自身極度危險之中以成投名狀!主觀因素則是性格上刻薄少恩,冷酷無情,政治上貪位貪名,排斥異己,生活上奢侈鋪陳,膨脹越禮!最后作法自斃也是應有之義了!

不過商鞅更深層的悲劇在于,他不過是秦孝公統(tǒng)治國家的工具和棋子而已,他所堅定推行的制度,他自身也逃不出請君入甕的宿命!

蘇秦張儀列傳: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的“贊論”中說:“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睋P雄在《法言》中先肯定司馬遷實錄精神,又提出“子長多愛,愛奇也”的觀點!《史記》關于蘇秦、張儀的人生記錄和言論多采用《戰(zhàn)國策》的文本,導致詞賦化傾向明顯,史實相對弱化的情況!

通過蘇秦張儀列傳,讓我們充分見識“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的縱橫家的風采!蘇秦張儀都是社會底層小人物,憑自己對時局的理解和能言善辯的才華,縱橫捭闔,任意揮灑,深刻影響了歷史走向,標志著中國社會文化主體由貴族階層逐漸走入平民世界!

當初蘇秦被兄弟嫂妹妻妾嘲笑,到后來身披六國相印,周顯王恐懼,除道,使人郊迎;張儀被人誣陷,侮辱,毒打,到后來將楚懷王君臣玩弄于股掌之間。這其中經歷了多少傳奇不由得令人驚嘆!但成為蕭何,敗也蕭何,蘇秦張儀的人生始終浮沉在政治的漩渦和權勢的傾軋中,波詭云譎的局勢,翻云覆雨的`君王,都讓他們如履薄冰!最后結局能免于刑戮已屬善終!

難怪莊子拒絕楚莊王的高官厚祿:“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數(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

蘇秦張儀列傳:這兩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除了以口吐蓮花的辯才,江山在心的謀略,穿梭于國際政治外交舞臺之外,私下里的小花絮也特別有意思!

蘇秦回邯鄲復命途中,順便回洛陽老家顯擺一下,嫂子前倨后恭的表現(xiàn),讓蘇秦感慨萬千:當初假設我有二頃好地,估計也不會出來奮斗,也就不會有身披六國相印的事兒了!看來有時候成功真是逼出來的!

當初蘇秦去燕國求功名的時候,借了別人一百塊,現(xiàn)在發(fā)達了,把那人找來,還了一百萬塊錢!看看,蘇秦很有情有義吧!

當隨從們都得到獎賞之際,有一個人卻被蘇秦晾那了,找蘇秦理論。蘇秦平靜的說:在我徘徊易水河邊,那可是我最困難的時候,好幾次你都要棄我而去,讓人刻骨銘心,所以讓你久等了!這事用“睚眥必報”好像不太妥當,但和鮑叔寬容管仲的境界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張儀學成先去了楚國,想在貴族聚會上混個臉熟,倒霉催的碰巧主家一塊玉璧丟了,轉一圈就張儀穿得寒酸,那偷東西的就你了,打了一頓也沒承認,回家趕緊問老婆看舌頭還在不?老婆笑著說還在,張儀這才放心的說了聲“足矣”!妥妥的“一技在身,走遍天下”的節(jié)奏啊!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二

司馬遷是我國偉大的史學家。他為了編成史記著一本偉大的書而漫游華夏各地。在他的雄心壯志以及辛苦付出之下,史記作為一個偉大的存在流傳了3000多年。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將千百年來的歷史濃縮在這一本書內。

史記中的故事真是數(shù)也數(shù)不清,我最喜愛的荊軻列傳這一篇了。我十分敬佩其中的刺客荊軻。他的英雄的大無畏精神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性情剛烈也被放大突出。他兒時便喜歡讀書擊劍,結交的朋友還是個宰狗的酒友。荊軻自己也是個酒鬼,天天和他的朋友在一起喝酒。這從小培養(yǎng)了他的'豪情壯志,以及不怕死的精神。等他長大以后,為自己的國家赴湯蹈火,為國家做出了巨大奉獻,也為燕國成為最后一個被消滅的國家作出犧牲。故事圍繞荊軻刺殺秦王展開。他在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犧牲自己刺殺秦王,在失敗過后也毫不畏懼死亡,光榮犧牲。

荊軻作為中國幾萬刺客中的一員,只是冰山一角。中國史上的刺客都有同一個特點:他們都對死亡無所畏懼,對于犧牲坦然面對。之所以荊軻有名,不過是因為他刺殺的是秦王而已,而無所畏懼則是所有刺客的共同點。刺客不僅是刺殺別人的殘酷工具,更是敢于打破自己內心的畏懼的勇士,不畏艱難勇敢冒險的人。在這篇文章里,刺客精神也不僅僅表現(xiàn)在一個人的身上。文章中的許多人物都擁有著刺客精神。他們?yōu)榱吮WC密而寧愿自殺,以自己的生命來表達自己的忠心耿耿。

我們也應該要有刺客精神,雖談不上要以生命做代價,但是要有不畏艱難的心。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三

商鞅,衛(wèi)國人,本名公孫鞅。

才華出眾,恃才傲物。這便是我對商鞅的總體感覺。特別自信,就像電影里的超級反派,總有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

太史公說他刻薄少恩,得罪人太多,以至于招來殺身之禍。其實仔細看看,他得罪的最終害死他的,應該是太子,后來的秦國國君。商鞅是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赡菚r人家潛龍在淵,等到飛龍在天的時候就回來找他翻舊賬了。

公叔痤也是個有趣的人。在位的時候沒來得及推薦公孫鞅,快死了才告訴魏惠王,這個人可以做宰相,要重用啊。話說你的國君是個啥樣的人你自己個兒心里就沒點b數(shù)嗎?真以為人家來問你是真心擔心魏國的未來么?人家那是做做樣子的,畢竟身份地位在那里,手下宰相要掛了,怎么也得來看看,不然輿論怎么說?也過不去心里那道坎呀。

商鞅喜好刑學。說明他內心深處認為世界就是黑白分明的,要么對的,要么錯的,沒有差不多,無所謂之類的情況。推崇法治社會,認為人人守法,規(guī)矩天下。難到沒邊了呀。他這樣的人,遇到一個好領導,那就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刀,遇不到,就是人家刀下的菜。

做人要厚道,厚道就是與人為善,與人為善就是要委屈自己,把自己的委屈當作開心。

讀書正行,讀書正言,讀書正心。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四

《史記》七十二列傳第一篇是伯夷列傳。讀過該篇數(shù)次,每次讀完都感覺這篇文章有些奇怪,但又說出個子午卯酉來,疑問如下。

第一,為何司馬遷把這篇文章放在第一的位置。也許你會認為沒有什么,哪篇列傳放到首篇是隨機的,但是我不這樣的認為,至于是什么原因我可能揣摩不出司馬遷的想法,但我認為一定有其道理的。例如《聊齋志異》首篇文章是《考城隍》,文中有一句話,有心向善雖善不賞,無心向惡雖惡不罰,通過這句話就能寫出作者把《考城隍》放到第一篇就是告訴讀者,不能只看一個人做事的結果,還要看這個人做事的出發(fā)點是什么。例如小孩吃飯時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這是無心的,不要介意。如果一群成年人吃飯的時候,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就要看看是不是故意這樣做的。同樣是杯子掉地上碎了的事,出發(fā)點不同,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第二,為何這篇文章的格式與其他篇列傳的格式不同。其它篇列傳的基本結構是先介紹主人公出生地等,再寫主人公與事,通過記事寫人,通過人來寫事。記事是為了寫人而服務的,所以研究列傳中的人一定后看作者都選了哪些事,每一個人經歷的事很多,但是作者選這個事而不用另一個事一定是有其想法的。最后是太史公曰,也就是司馬遷對這個人或者事的評價,評價事也主要是為了評價人。

該篇文章,開頭沒有介紹伯夷,文中也不是只寫伯夷一個人。結尾處沒有太史公曰部分。

第三,為何該文讀后能明顯感覺到司馬遷有股怨氣。其他文章中沒有或者很少能見到司馬遷這種怨氣。處處疑問,似乎是有很多的他不明白的。例如,"此何以稱焉?""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求仁得仁,又何怨呼?""由此觀之,怨耶非耶?""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其輕若此哉?""惡能施于后世哉?"。

總是感覺司馬遷把該文放在第一篇一定有其想法的,但到底是什么寓意我沒有揣摩出來。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五

關注某個遇到困難的行業(yè)很久了,問了幾個業(yè)內人士對于未來的看法,大家都說看不清。凌通基本上認為一個過分困難的行業(yè)未來好轉的確定性極大,雖然現(xiàn)在看不出來。我們一直在思考是等有明確的好轉跡象時再參與,還是在沒有好轉跡象時就參與!一直苦思。

最近閱讀了《史記貨殖列傳》,讀后凌通更強烈地認為危機行業(yè)的未來是光明的,而且不需要為它的好轉未來找一個具體的理由,由于它處于極端的低迷中,就是它復蘇和好轉的理由,這一思想是在閱讀了《史記貨殖列傳》之后產生的強烈感受。

史記中記錄了古代兩大著名商業(yè)家計然和白圭的商業(yè)理論和商業(yè)活動。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圭認為商業(yè)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于觀察變化和利用變化,他主張利用規(guī)律性變化獲利,所謂規(guī)律性變化就是不要關注引起變化的具體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變化,白圭提出的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商業(yè)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規(guī)律性變化,這里面的規(guī)律是,由于有大量的人棄,價格必定就掉下來了,而價格掉下來,就是上漲的理由,上漲的理由具備,上漲就是遲早的事!只要發(fā)生大量的拋售,就買入,至于這種拋售是屬于全球金融危機引起的呢?還是巨額投資虧損造成的呢?還是原料漲價引起的不關注,只要人棄,我就取。

另一位商業(yè)家計然提出貴極則賤,賤極則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價格貴到極點,就會返歸于賤;價格賤到極點,就要返歸于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至于是什么引起的貴賤變化,這些商業(yè)家們并不關注。而我們的投資人則長期沉逆于引起價格變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視了價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漲的理由的規(guī)律。

說來說去凌通最想要說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規(guī)律性變化,跌多了就是漲,漲多了就是跌這是基本規(guī)律。人們都不敢買的時候,都棄之的時候就是最好的買入機會這也是規(guī)律。不要尋求具體的上漲理由和買入理由,一旦有具體的上漲理由和買入理由,實際股票就沒有買入價值了,一旦有上漲的理由的時候,人們就不要拋售了,也就沒有機會了。所以真正的把握機會一定要在完全看不清具體利多的困難階段下手。同時要理解相信價格的變化總是向反方向變的,上漲總會轉化為下跌,反之下跌一定會轉化為上漲!

我們如果在完全看不到利多的情況下,在大家都瘋狂拋出的情況下買入,一定能買到極好的價格,但是由于沒有具體的利多和上漲的消息,所以買入后就不可能形成快速的上漲,尋求買入后馬上上漲,永遠不可能買到好價格,甚至永遠也不能掙錢,俗話說的好,財不入急門。在大家都瘋狂拋出的情況下買入,在人人不看好的情況下,買入之后,一定不會很快上漲。買入之后,必定經過一個時間的推移,因為變化是需要時間的!為了明天的上漲而買入,這不客觀,明天與今天的時間差太短,這中間沒有出現(xiàn)較大積極變化的可能,任何一個積極的變化,總是要跨越較長的時間。

在這點上,古代商業(yè)家計然和白圭分別提供了更偉大的思想,計然指出:天旱資舟,天澇資車(旱時,就要備船以待澇;澇時,就要備車以待旱),這才是商業(yè)和經營的規(guī)律。在古代商業(yè)家的眼里,所有的商業(yè)行動都是為次年或者很多年后所做的準備,等待時間的推移,實現(xiàn)收益。白圭則提出,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就出售。谷物成熟時,買進糧食,出售絲、漆;蠶繭結成時,買進絹帛綿絮,出售糧食。兩位商業(yè)家都不為明天操心,他們的商業(yè)行為都不是為明天掙錢做準備,而是為更長久的未來做的準備。

計然和白圭認為經商一定要利用,時用關系,時用關系指的是,人們需要某個商品的時間和這個商品處于充足的時間不是同一時間,東西多時大家往往不需要,價格就低了,大家需要時東西往往不足,商人們就是利用這個時間差,在供給充足價格下跌是買入,然后隨著時間的變化自然會出現(xiàn)東西少,大家又要用,價格高的情況,這時商人就賣出。凌通認為時用變化其本質就是充分利用在不同時間或空間商品的供需關系不一樣,從而導致價格不一樣,來獲取利益。在兩位大商業(yè)家眼里,價差是時間創(chuàng)造出來的,價差是時間的函數(shù),時間是價差之母。

在一個極端的困境中,極端的拋售中,采取人棄我取的策略,然后等待時間的推移,創(chuàng)造出新的供需關系和價格,自然會掙錢。不要試圖在某個低價買入后,次日就獲利,這是不可能的。不要等待什么具體的利多才買入,那是已經晚了。在極端的困難和極端的悲觀,極端的拋售和極端的利空情況發(fā)生時,就是最佳的買入時機,而時間逐步推移之后利多自然會出現(xiàn)。根本就不需要投資人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去預測什么利多,只需要投資人等待!

這是商業(yè)和投資的基本規(guī)律也是凌通閱讀了《史記貨殖列傳》之后的心得!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六

讀完司馬遷的《李斯列傳》久久不能釋懷,感慨頗多。李斯由一小吏到位極人臣的丞相再到身敗名裂,其中之事對我們多有借鑒。

李斯列傳開篇先介紹了李斯當郡小吏時,看的看到辦公處附近廁所里的老鼠在吃臟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后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于是李斯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這就是李斯的著名的“老鼠哲學”??梢哉f這句話到處了多少現(xiàn)在中國人的心聲。河北大學一起校園撞人事故帶來了一個官二代“我爸是李剛”的鏗鏘自白,這是對社會公平的公開叫板,可他卻說出了一個令人無可奈何的現(xiàn)實:“拼爹”時代已經到來。有網友調侃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見女友把命催,醉駕撞人咱不怕,李剛就是我老爸?!痹谶@樣的時代,真是干得好不如生得好,生得好就有權力、就有財富、就可以肆意逾越人間規(guī)則。那些富二代、官二代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有關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高等教育招生錄取的農村學生約占30%,其中重點大學的比例不到兩成,農村人口卻占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shù)),可以繼承父母的財產,可以享受父母留下的龐大的人接關系網,這讓出身普通的百姓想有出頭之日是何其之難。

于是李斯像那些普通人發(fā)出了這樣的呼喊:地位卑賤,而不想著去求取功名富貴,就如同禽獸一般,只等看到現(xiàn)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長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強直立行走。故詬莫大于卑賤,而悲莫甚于窮困,這句話可以說是李斯一生的核心理念。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于無為,此非士之情也。學過道德經的人總是糾結于無為還是有為,李斯也算是給出了他自己的一個答案。處在這樣一個以金錢和成功來衡量一切的社會,如果你貧困和沒有社會地位,說話做事都沒有底氣,備受歧視。就算你能有: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境界,你能讓你的家人,你的孩子,你的妻子被人看不起而置之不顧嗎?如果你真的那樣做了,我覺得你就算不上什么超脫之人,而只是一個消極避世的人而已。當然道家說我們不要去追尋那些身外之物,這是背離大道的。確實我們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喪失了快樂,元人姬志真曾寫過一首名利與個人關系的一首詩:仆馬舟車歷艱辛,區(qū)區(qū)名利兩相關。細思本來圖安穩(wěn),卻使身心不暫閑。確實我們以為我們只要成功了就會快樂,但是事實不盡然。但是如果你處在一個較低的社會地位,連自己的基本尊嚴都維護不了,你難道會比那些追求成功的人快樂嗎?處在一個卑賤的地位而說自己不愛那些財富和高地位,只會引起別人的嘲笑而已,只有當你擁有這些你才有資格這樣而不為人所詬病。處今日之中國,想超然世外是何其艱難。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七

商鞅,衛(wèi)國人,故稱之衛(wèi)鞅;姓公孫,故又稱之公孫鞅;發(fā)于秦,秦封之于商十五邑,故號為商君。

商鞅稱商君源于由他主導的一次著名改革——商鞅變法。這次改革既成就了商鞅,也成為殺死商鞅的一把利刃。

商鞅從入秦伊始,便致力于變法,以成秦孝公霸業(yè)。從結果上來看,商鞅變法取得了莫大的成功,變法成果為秦后來兼并六國,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蔀榇俗龀鼍薮筘暙I的商鞅,最終卻落了一個五馬分尸,家人盡滅的凄慘下場。不僅如此,古代史學家對其一生更是極盡損貶之辭。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如此評價商鞅:“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fā)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zhàn)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這種評價對于一位功勛卓著的改革家來說,是極不公平的。

商鞅在魏國時,得不到重用,個人的理想抱負得不到實現(xiàn)。而秦孝公正欲修穆公霸業(yè),廣羅國家人才,這讓極具政治慧眼和才能的商鞅看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遂西入秦。他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jiān)來求見秦孝公,以帝道、王道、霸道三種為政理念來試探秦孝公的意圖。在得知秦孝公欲成霸業(yè)的想法之后,第四次會面,與孝公大談強國之術,孝公數(shù)日不厭,相見恨晚。商鞅與秦孝公達到了一種政治上的共鳴——成霸業(yè)以揚名立萬??梢园堰@種君臣關系理解為相互利用:秦孝公需要一位有才干的改革家替自己沖鋒陷陣,而商鞅則需要一位強有力的國君為其實現(xiàn)政治理想提供平臺。

經濟方面: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tǒng)一度量衡;減輕農民賦稅徭役;廢井田,實行土地私有。政治方面: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推行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推行縣制。社會層面:用嚴峻的刑法來代替德治,嚴厲控制社會輿論。

《史記》載:“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zhàn),怯於私斗,鄉(xiāng)邑大治?!庇纱藖砜矗覀儧]有任何理由說商鞅變法是不成功的。改革達到了秦孝公的目的,可以說為他東復侵地,建立霸業(yè)的宏圖偉業(yè)打下的堅實的基礎。于是,在商鞅的建言下,秦趁著魏被齊大敗的大好時機下,迅速發(fā)動了對魏的戰(zhàn)爭,商鞅計敗魏軍,當初對商鞅不以為然的魏惠王無奈只能割地求和,遷都大梁。

然而,當秦孝公和商鞅等改革派享受著改革帶來的成果時,改革也招致著守舊貴族的不滿,多項改革措施或直接或間接地觸動著守舊貴族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沒有人會主動退讓。守舊貴族對改革的不滿終將會成為懸在商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終于,守舊貴族的代表趙良粉墨登場,他游說商鞅,以賢相百里奚和商鞅做對比,指出商鞅在變法中過分激進,用苛刑代替德治,而且絲毫沒有考慮貴族的利益。最后甚至用人身威脅的方式來“勸說”商鞅引功身退,停止新法的實施。在如此高壓之下,商鞅沒有退縮,可以說他是為了自己的名利著想,但更重要的是為了保住改革的成果。

但歷史總是充滿著偶然性,五個月之后,他的“政治盟友”秦孝公死了。誠如趙良所言,“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亡可翹足而待?!笔嘏f貴族立馬掀起反撲,誣告商鞅“謀反”,最終殺之于鄭澠池,車裂商君以徇,滅商君之家。至此,懸在其頭頂?shù)倪_摩克利斯之劍終于落下??芍^成其者變法,亡其者亦變法。

歷史不能做到絕對的公正。漢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國家政權穩(wěn)定,加之需要休養(yǎng)生息,故尊崇儒術,統(tǒng)治者施仁政,行王道。因此,在漢朝的史學家司馬遷眼里,商鞅就是一個離經叛道者,其受到不公正的評價也是情有可原。但商鞅變法對秦國國力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為秦后來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也不可否認,商鞅鼓勵苛刑,忽略德治的理念確存不合理之處,但苛刑在短時間內達到的效果卻又十分驚人。

商鞅變法留給后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任何改革者都當以史為鑒,從歷史中探求經驗,助力改革,以圖千年大計。對于商鞅本人的評價,是非功過,留于后人評說吧。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八

司馬遷。

一題解。

這是專門記敘從事“貨殖”活動的杰出人物的類傳。也是反映司馬遷經濟思想和物質觀的重要篇章。

1.“貨殖”是指謀求“滋生資貨財利”以致富而言。即利用貨物的生產與交換,進行商業(yè)活動,從中生財求利。司馬遷所指的貨殖,還包括各種手工業(yè),以及農、牧、漁、礦山、冶煉等行業(yè)的經營在內。翦伯贊曾高度評價司馬遷“以銳利的眼光,注視著社會經濟方面,而寫成其有名的《貨殖列傳》”。

2.《太史公自序》曰:“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之于時而息財富,智者有采焉。作《貨殖列傳》”。這十分明確而簡要地道出了寫作本篇的動機與主旨。

3.全文主要是為春秋末期至秦漢以來的大貨殖家,如范蠡、子貢、白圭、猗頓、卓氏、程鄭、孔氏、師氏、任氏等作傳。通過介紹他們的言論、事跡、社會經濟地位,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重要經濟地區(qū)的特產商品、有名的商業(yè)城市和商業(yè)活動、各地的生產情況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特點,敘述他們的致富之道,表述自己的經濟思想,以便“后世得以觀擇”。太史公認為,自然界的物產是極其豐富的,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商業(yè)發(fā)展和經濟都市的出現(xiàn)是自然趨勢,人們沒有不追求富足的?!稗r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彼?,他主張應根據(jù)實際情況,任商人自由發(fā)展,引導他們積極進行生產與交換,國家不必強行干涉,更不要同他們爭利。這集中反映了他反對“重本抑末”,主張農工商虞并重,強調工商活動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其產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肯定工商業(yè)者追求物質利益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突出物質財富的占有量最終決定著人們的社會地位,而經濟的發(fā)展則關乎到國家盛衰等經濟思想和物質觀。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司馬遷就能注意社會的經濟生活,并認識到生產交易和物質財富的重要性,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此傳記天時、地理、人物、風情,歷歷如畫。雖屬說理文章,讀來卻頗有興味。方家學者對此有口皆碑。潘吟閣贊曰:“《貨殖傳》一篇,講的是種種社會的情形,且一一說明它的原理。所寫的人物,又是上起春秋,下至漢代。所寫的地理,又是北至燕、代,南至儋耳。而且各人有各人的腳色,各地有各地的環(huán)境。可當游俠讀,可當小說讀。讀中國書而未讀《史記》,可算未曾讀書;讀《史記》而未讀《貨殖傳》,可算未讀《史記》。美哉《貨殖傳》!”(《史記貨殖列傳新詮編者弁言》)李景星評本傳為:“舉生財之法,圖利之人,無貴無賤,無大無小,無遠無近,無男無女,都納之一篇之中,使上下數(shù)百年之販夫豎子,傖父財奴,皆賴以傳,幾令人莫名其用意所在?!w財貨者,天地之精華,生民之命脈,困迫豪杰,顛倒眾生,胥是物也?!保ā妒酚浽u議》卷四)這些贊語準確而深刻地揭示了史公之識,卓絕千古;史公之筆,精妙絕倫??倲埲目梢?,傳中人物各具特色,各懷其才;篇中敘事行云流水,自然流暢;文中說理鞭辟入里,無懈可擊;全篇辭章奇?zhèn)餍蹨啠憠验???芍^博大精深,渾然一體,實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璀璨奪目的光輝篇章。

二、文字疏通。

老子說:“太平盛世到了極盛時期,雖然鄰近的國家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吠之聲互相聽得到,而各國人民卻都以自家的飲食最甘美,自己的服裝最漂亮,習慣于本地的習俗,喜愛自己所事行業(yè),以至于老死也不互相往來。”到了近世,如果還要按這一套去辦事,那就等于堵塞人民的耳目,幾乎是無法行得通。

(這段引文見于今通行本《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為便于討論,錄于下:小國寡人,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a,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老子“小國寡人”的理想社會,司馬遷認為,世俗是生活的、物質的、享受的、逸樂的,慕榮華而愿富貴,如此已經很久很久了,“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虞夏以來”,就是這樣的了。在太史公看來,“至治之極”的社會是美妙的?!敦浿沉袀鳌芬涍@段話置于卷首,當有深意。在引用這段話之后,太史公緊接著說“必用此為務!”意思是說,必須致力于此。因此,這句話當屬上談,絕句。這樣才符合太史公之意,文氣也才順適。至于“附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一句,則是對晚近時期為奇說謬論,淆亂人民視聽者的斥責。

那么,至治與貨殖有何關系。

“至治之極”那段話里,沒有一句說到貨殖。乍一看來,至治與貨殖殊無關系。實則,二者之間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內在聯(lián)系是什么?是人民的美好生活?!独献印愤@段話的中心內容是“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yè)”。一句話,就是人人都享有美好生活。《貨殖列傳》的中心內容是什么?它一開始就指出,山西、山東、江南、北方各有特產,“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即生活必需品。但人民無法自致,須“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即有待于社會分工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這就是“貨殖”一詞的基本含義。太史公強調說:“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富饒則生活美好)。

太史公說:神農氏以前的情況,我不了解。至于像《詩》、《書》所述虞舜、夏朝以來的情況則是人們耳目總要聽到最好聽,看到最好看的,口胃總想嘗遍各種肉類的美味,身體安于舒適快樂的環(huán)境,心中又夸耀有權勢、有才干的光榮。統(tǒng)治者讓這種風氣浸染百姓,已經很久了,即使用老子的這些妙論挨門逐戶地去勸說開導,終不能感化誰。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聽其自然,其次是隨勢引導,其次是加以教誨,再次是制定規(guī)章制度加以約束,最壞的做法是與民爭利。

(司馬遷認為,世俗是生活的、物質的、享受的、逸樂的,慕榮華而愿富貴,如此已經很久很久了,“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虞夏以來”,就是這樣的了。)。

針對如此世俗,為政者的應對政策,最好的是“因之”而已。司馬遷上承其父司馬談,推崇道家思想,這“因之”,該就是無為的意思。所以這篇《貨殖列傳》第一句話擺出的就是道家的社會理想,并且明確主張這種政策)。

《周書》里說:“農民不種田,糧食就會缺乏;工匠不做工生產,器具就會缺少;商人不做買賣,吃的、用的和錢財這三種寶物就會斷絕來路;虞人不開發(fā)山澤,資源就會短缺,資源匱乏了,山澤就不能進一步開發(fā)?!鞭r、工、商、虞這四個方面,是人民衣食的來源。大則富裕,來源小則貧困;來源大了,上可以富國,下可以富家?;蜇毣蚋唬瑳]有誰能剝奪或施予,但機敏的人總是財富有余,而愚笨的人卻往往衣食不足。所以,姜太公被封在營丘時,那里本來多是鹽堿地,人煙稀少,于是姜太公便鼓勵婦女致力于紡織刺繡,極力提倡工藝技巧,又讓人們把魚類、海鹽返運到其他地區(qū)去,結果別國的人和財物紛紛流歸于齊國,就像錢串那樣,絡繹不絕,就像車輻那樣,聚集于此。所以,齊國因能制造冠帶衣履供應天下所用,東海、泰山之間的諸侯們便都整理衣袖去朝拜齊國。后來,齊國中途衰落,管仲重新修治姜太公的事業(yè),設立管理財政的九個官府,使齊桓公得以稱霸,多次以霸主身份會合諸侯,使天下政治得到匡正;而管仲本人也有了三歸臺,官位雖只是陪臣,卻比各國的君主還要富有。從此,齊國富強,一直延續(xù)到威王、宣王之時。

(貧與富,若排除社會因素,僅從自然形成的角度看,則不存在予奪,關鍵在于巧與拙,“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什么是巧者呢?就是能因地制宜,化不利條件為有利因素。他舉出姜太公為例,說,姜太公的封地在營丘一帶,是海邊鹽堿地,人口少,較窮,姜太公的措施,一是“勸其女功,極技巧”,大約是種植棉花或養(yǎng)蠶,并且加工出好的紡織品。二是“通魚鹽”,大約是發(fā)展海洋捕撈業(yè),還有就是鹽業(yè),即海曬鹽或煮鹽。看來姜太公算是鹽文化的老祖。姜太公這樣把經濟發(fā)展起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口,齊國成了“冠帶衣履”天下聞名的地方。)。

所以說:“糧倉充實了,百姓就會懂得禮節(jié);衣食豐足了,百姓就會知道榮辱?!倍Y產生于富有,而廢棄于貧窮。因此,君子富有了,就喜好去做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會隨心所欲地做他能做的事。江河深,魚就在那里生存;山林深,野獸就在那里藏身;人富有了,仁義就會依附于他。富有者得了勢越發(fā)顯赫,失了勢,依附于他的賓客也便無處容身,因而心情不快。夷狄那里,這種情況更為突出。諺語說:“家有千金的人,不會犯法受刑死于鬧事。”這不是空話。所以說:“天下之人,熙熙攘攘,都是為利而來,為利而往?!蹦切碛星лv兵車的天子,享有萬戶封地的諸侯,占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擔心貧窮,何況編入戶口冊內的普通老百姓呢!

(司馬遷看出世有貧富,人皆逐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千乘之主,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何況是普通編戶之民呢?他贊成老子所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經濟,是秩序、道德、文化的前提、基礎。)。

從前,越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計然。計然說:“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戰(zhàn)備;了解貨物何時為人需求購用,才算懂得商品貨物。善于將時與用二者相對照,那么各種貨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所以,歲在金時,就豐收;歲在水時,就歉收;歲在木時,就饑饉;歲在火時,就干旱。旱時,就要備船以待澇;澇時,就要備車以待旱,這樣做符合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般說來,六年一豐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有一次大饑荒。出售糧食,每斗價格二十錢,農民會受損害;每斗價格九十錢,商人要受損失。商人受損失,錢財就不能流通到社會;農民受損害,田地就要荒蕪。糧價每斗價格最高不超過八十錢,最低不少于三十錢,那么農民和商人都能得利。糧食平價出售,并平抑調整其他物價,關卡稅收和市場供應都不缺乏,這是治國之道。至于積貯貨物,應當務求完好牢靠,沒有滯留的貨幣資金。買賣貨物,凡屬容易腐敗和腐蝕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險囤居以求高價。研究商品過?;蚨倘钡那闆r,就會懂得物價漲跌的道理。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于賤;物價賤到極點,就要返歸于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貨物錢幣的流通周轉要如同流水那樣?!惫篡`照計然策略治國十年,越國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買兵士,使兵士們沖鋒陷陣,不顧箭射石擊,就像口渴時求得飲水那樣,終于報仇雪恥,滅掉吳國,繼而耀武揚威于中原,號稱“五霸”之一。

(司馬遷說,越王勾踐能使越國富強,與一個叫“計然”的人的經濟主張有關。計然看出了當時的一些生產的和經濟的規(guī)律,比如,天象與農業(yè)水旱豐歉的關系,要早作預測,比如,農業(yè)有“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饑”的現(xiàn)象,也要早備措施,還要有“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的策略。谷賤傷農,谷貴病商,都不好,要調節(jié)在適當水平,比如價格“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這樣達到農商俱利,令貨幣“行如流水”,經濟自當繁榮??傊?,要有一系列經濟措施。司馬遷沒有說用這些智力,就不符合他的“自然經濟觀”,他并不排斥依據(jù)規(guī)律對生產和經濟有所掌控,這也可算是古代的“科學發(fā)展觀”)。

范蠡既已協(xié)助越王洗雪了會稽被困之恥,便長嘆道:“計然的策略有七條,越國只用了其中五條,就實現(xiàn)了雪恥的愿望。既然施用于治國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庇谑?,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換姓,到齊國改名叫鴟夷子皮,到了陶邑改名叫朱公。朱公認為陶邑居于天下中心,與各地諸侯國四通八達,交流貨物十分便利。于是就治理產業(yè),囤積居奇,隨機應變,與時逐利,而不責求他人。所以,善于經營致富的人,要能擇用賢人并把握時機。十九年期間,他三次賺得千金之財,兩次分散給貧窮的朋友和遠房同姓的兄弟。這就是所謂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后來年老力衰而聽憑子孫,子孫繼承了他的事業(yè)并有所發(fā)展,終致有了巨萬家財。所以,后世談論富翁時,都稱頌陶朱公。

你這樣看待范蠡的棄官從商?

范蠡的致富經對你有什么啟迪?

(子貢--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儒商舊時,商人們流行在自己的店鋪店堂內懸掛”陶朱事業(yè),端木生涯”八個大字。

這陶朱指的是春秋時的范蠡,吳越爭霸時,范蠡為越國大將軍。吳國被滅后,范蠡功成身退,經商致富,被稱為陶朱公。據(jù)說范蠡離開越國時還帶走了那位傳奇美女西施,二人一起在五湖逍遙快活。

端木指的是端木賜,也是春秋時期人。端木賜是他的名字,他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字--子貢。子貢不但是孔子的杰出弟子,而且經商有成,因此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儒商。

司馬遷說,孔子的七十子之徒當中,最會致富的,是子貢,他的商隊“結駟連騎”,往來天下,諸侯國君無不隆重接待。“使孔子名揚于天下者,子貢先后之也,此所謂得勢而益彰者乎?”就是說,孔子的揚名天下,得益于子貢的支持。從事于政治、文化、教育這些事情,經濟實力的支持是一個必要條件)。

白圭是西周人。當魏文侯在位時,李克正致力于開發(fā)土地資源,而白圭卻喜歡觀察市場行情和年景豐歉的變化,所以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他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時,他買進糧食,出售絲、漆;蠶繭結成時,他買進絹帛綿絮,出售糧食。他了解,太歲在卯位時,五谷豐收;轉年年景會不好。太歲在午宮時,會發(fā)生旱災;轉年年景會很好。太歲在酉位時,五谷豐收;轉年年景會變壞。太歲在子位時,天下會大旱;轉年年景會很好,有雨水。太歲復至卯位時,他囤積的貨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要增長錢財收入,他便收購質次的谷物;要增長谷子石斗的容量,他便去買上等的谷物。他能不講究吃喝,控制嗜好,節(jié)省穿戴,與雇用的奴仆同甘共苦,捕捉賺錢的時機就像猛獸猛禽捕捉食物那樣迅捷。因此他說:“我干經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呂尚籌劃謀略,孫子、吳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變法那樣。所以,如果一個人的智慧夠不上隨機應變,勇氣夠不上果敢決斷,仁德不能夠正確取舍,強健不能夠有所堅守,雖然他想學習我的經商致富之術,我終究不會教給他的。”因而,天下人談論經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白圭大概是有所嘗試,嘗試而能有所成就,這不是馬虎隨便行事就能成的。

1、司馬遷認為貨利對于社會的安定和發(fā)展至關重要。

中國文化素來重農輕商,但歷史上,漢代的司馬遷曾經就“貨利”的問題,正式提出來談經濟思想。當時別人都不大注重經濟問題,只有他特別注意,而在《史記》中寫了《貨殖列傳》,成為中國經濟學上的第一篇傳記。

司馬遷看法與眾不同,在當時大家看不起貨利的時候,他卻認為貨利非常重要。他提出來的第一位經濟專家是姜太公,第二位是范蠡,第三位是孔子的天才學生子貢。接下來還有很多,現(xiàn)在我們擇要摘錄下他這篇文章,來作個研究。

《史記》作者司馬遷及其父司馬談,都是比較偏愛黃老道家的學術思想,尤其是推崇老子的思想。他寫的《貨殖列傳》,首先就引用老子的話,描寫社會到了富強康樂,民主自由的極點,才能真正進入大同的理想境界,也才能達到老子所說的無為之治,法乎自然的境界。老子前面的一段話,意思是說,比鄰的國家,國界相接,或隔一條路,或隔一條小溪,彼此都可以一望而見,連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而各國的老百姓,都能夠吃得好,營養(yǎng)足;穿得好,沒有穿打補釘?shù)囊卵?;社會風氣安定,沒有不良分子的騷擾;對自己的事業(yè)、職業(yè),都很滿意,各人安守本分。生活在這樣安定快樂的社會中,人人都很滿足,終此一生,都不會去羨慕別人,更不會為了生存,而離鄉(xiāng)背井去外地謀生。

曾經聽一位青年人說,現(xiàn)在日子過得好,有了錢,退了休,就該環(huán)游世界一番,“到老死不相往來”,不出國門,活著有什么意思。出國走走,這是一種很時髦的觀念,而且也可增廣見聞,但對于老子這句話的反駁,則似有斷章取義之嫌。先從近處說起,就在臺灣的山區(qū)或農林中,還是有一些人,不但沒有到過臺北,甚至連他居處的縣治所在地也沒有去過,一生沒有離開家鄉(xiāng)一步,但因生活過得安定快樂,臨終之時,心中了無遺憾。而現(xiàn)代許多曾經環(huán)游過世界的人,在他臨終之際,或對后代子孫,或對國家社會,或對他自己的一些事情,還是很不放心,帶著滿腔的無奈而去。

也還有人說,至美國、或到歐洲,去求學深造,或發(fā)展事業(yè)又有什么不好?為什么要“至老死不相往來”?這也是忘記了這句話前面的“至治之極”,以及接下去的描寫。我們要反過來問一句,假如我們今天成為世界上經濟力量最雄厚,教育文化水準最高,科技最發(fā)達,軍事力量最強大,社會也最安定的國家,那么你還會想到外國去求深造,求發(fā)展嗎?再進一步說,全世界,全人類,每個社會都達到了這個水準,那么又有誰不愿安安穩(wěn)穩(wěn)在自己家鄉(xiāng)努力,反而到處奔波勞苦,替別人洗碟子、擦地板呢?現(xiàn)代的澳洲人,位于南半球,一般人過著太平日子,就很少往外國跑了。不過,在現(xiàn)代也有一種反面的“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現(xiàn)象。那是南北韓之間的三十八度線;東西德的圍墻;我們與大陸之間的一衣帶水。由此可見,想要達到“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是不容易的,除非全世界、全人類,都富強康樂了,才能達到這個美好的境界。

2.司馬遷對于物資利用的觀點。

“待農而食之”,在當時的農業(yè)社會,許多資源技術還沒發(fā)掘,社會經濟的必然趨勢,當然是要依賴農業(yè)生產,才有飯吃?!坝荻鲋保€要開發(fā)山林和畜牧的資源?!肮ざ芍保缓髮⑥r林、畜牧的產品加工制造。“商而通之”,最后,再由商業(yè)的經營,來流通農林畜牧和工業(yè)的產品,于是才能達到有無相濟,各獲所需,不虞匱乏的`地步。

接著他又說,這種經濟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順著人類社會的需要,而自然演變出來的一種生活方式,并不是由法律或命令規(guī)定而來的,也不是由某一人提倡或教育而成的。而是大家為了生活上的需求方便,很自然地發(fā)展出來的。所以每個人都是各盡自己的能力,換取自己的需要。

3司馬遷對于商業(yè)的經營上的觀點。

在商業(yè)的經營上,是“物賤之征貴,貴之征賤”。也就是中國商業(yè)一句傳統(tǒng)的成語--“賤物不可丟,貴物不可收?!币粯迂浧罚瑑r錢跌了,不要賠本賣掉。儲存在那里,將來一定回漲,甚至還可以加工制造,再賣出去,很可能還會賺大錢。

一樣東西漲價了,貴了許多,千萬不要一窩風地跟著去買,因為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會跌價。所以,“賤價不賣,貴不買”?!案鲃衿錁I(yè),樂其事”。各人安于本分,敬業(yè)樂群。

4強調農工商虞的同等重要性。

這些來自農林、畜牧,以及工商業(yè)的產品,是富國富家的基礎。雖然各地的氣候、土壤、人力不同,資源的儲藏與開發(fā)也不一樣,但經營得好就富足,經營不好就貧窮。上天是不會厚此薄彼的。

地往美國跑一樣。后來齊國到了中葉,國力曾經一度衰落,直到齊桓公的時代,用了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的,以經濟政治為主,并以經商出名的管仲為輔相,把齊國的國勢再度復興起來。他設立了九個有關財經的行政機構,設置掌財務的官員,行“輕重法”,而使齊桓公完成他的霸業(yè),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仲個人亦有富埒王侯的“三歸”建筑,愛好豪華,也相當奢侈。政治地位到了陪臣--和國君近于朋友的關系,財富可和其他諸國的國君相比擬??墒撬沟谬R國的富強,一直延續(xù)到威王、宣王的時代。

5經濟、文化、道德的連鎖關系。

司馬遷引《周書》的話,并舉出齊國姜太公和管仲的例子,說明經濟財富對政治功業(yè)的重要以后,又引用“倉凜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兩句名言,討論財富和德業(yè)的關系,提出“禮生于有而廢于無”的主張。因為禮節(jié)、仁義這些德性,是以安定的生活與財富為基礎的。一個君子富有了,就更樂于行善積德;而普通的人有了財富,也就安守本分,不會作奸犯科。接著他又把財富比作高山大澤,把品德比作山澤間的生物。水深了,自然有魚,山高了,各種獸類自然繁殖其中。溝里水淺是養(yǎng)不活魚的;小山也隱藏保護不了大的獸類。換句話說,貧窮就難有高超的道德修養(yǎng),也難做出對人有益的善行。所以,有了財富,才能發(fā)揮出仁心義行。一個人有了錢,如果再得權勢,就更容易彰顯善舉。反之,既無勢力,又無錢財?shù)乃l(xiāng)游子,自身難保,更何況其他。這是對有文化根基的中國而言,在文化低落的邊疆來說,財富對德性的影響就更嚴重了。

所以普天之下,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都是為了一個“利”字。不論千乘之國,或者萬戶之侯,或者百室之君,他們都一個個唯恐受到貧窮的困擾,更何況一般老百姓!接著,他又繼續(xù)舉出范蠡、子貢、猗頓、卓氏、程鄭、宛孔氏、師史、任氏等十幾位歷史上名人的致富之道,以及對國家社會的影響,來強調財富和德業(yè)事功的關系。同時他強調說,所舉的這些人,還只是少數(shù)的例子,而且都不是繼承祖業(yè),或世襲俸祿而來,都是靠自己的努力,用心經營,把握了時機,去規(guī)規(guī)矩矩地發(fā)展,以最平實的方法來賺錢,而以最高明的原則來守成。至于其他,以發(fā)展農林工商而富可傾城的,或者富甲一縣,或者稱富鄉(xiāng)里的,這些就多得數(shù)不清了。

結論說,靠自己的勞力,從小生意做起,一點點積蓄起來,這是謀生發(fā)財?shù)恼馈5切「挥汕?,大富由命,發(fā)大財也要靠機運。同時司馬遷又強調,發(fā)大財,還要有頭腦,譬如用兵,要出奇制勝。于是他陳列出一些歷史資料說,像秦揚這個人,以種田起家,他的財富居然蓋過了一州,等于現(xiàn)在富過一省。照理說,挖人家的墳墓,偷盜葬物,這是犯法的,可是田叔就這樣起來的;賭博說起來也是壞事情,但桓發(fā)卻因此致富;至于行賈,類似我們現(xiàn)在所說跑單幫的,在古代也是大家不在意的行業(yè),而雍樂成由此起家;賣油脂,當然也是低賤的行業(yè),一身油垢,不受人尊重,而雍伯就在這個行業(yè)中,聚積了上千金的財產;叫賣漿湯、油條,是小生意,但張氏以此賺了千萬的資財;磨刀,可以說是最簡單的技術,但郅氏以磨刀聞名,人人找他磨,到后來發(fā)了大財,養(yǎng)了一大家的人,吃起飯來都是鼎食,氣派大得很;賣豬肉干、牛肉干,也只是小本生意,濁氏卻因此發(fā)財,養(yǎng)了幾十匹馬。在現(xiàn)代說,就是擁有幾十輛汽車了。還有馬醫(yī),古代醫(yī)生的社會地位不像現(xiàn)在這么高,獸醫(yī)更是如此??墒怯幸粋€獸醫(yī)張里,家里開飯的時候還要敲鐘,可見其富庶的程度。以上這些都是因為專精一業(yè),勤奮努力而來的。

最后他的結論說:從這些事實看來,致富并沒有什么一定的行業(yè),財富也不是說一定永遠屬于誰的。有能力的人自然會發(fā)財,懶惰的人就是站不起來。富有了自然就顯貴。一個富有千金的人,就像士大夫般地被人敬重。至于巨萬富翁,就和王侯一樣享受。這不是上天所賜,也不是祖宗所給,都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

四作業(yè)。

謝老師。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九

關注某個遇到困難的行業(yè)很久了,問了幾個業(yè)內人士對于未來的看法,大家都說看不清。凌通基本上認為一個過分困難的行業(yè)未來好轉的確定性極大,雖然現(xiàn)在看不出來。我們一直在思考是等有明確的好轉跡象時再參與,還是在沒有好轉跡象時就參與!一直苦思。

最近閱讀了《史記貨殖列傳》,讀后凌通更強烈地認為危機行業(yè)的未來是光明的,而且不需要為它的好轉未來找一個具體的理由,由于它處于極端的低迷中,就是它復蘇和好轉的理由,這一思想是在閱讀了《史記貨殖列傳》之后產生的強烈感受。

史記中記錄了古代兩大著名商業(yè)家計然和白圭的商業(yè)理論和商業(yè)活動。“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圭認為商業(yè)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于觀察變化和利用變化,他主張利用規(guī)律性變化獲利,所謂規(guī)律性變化就是不要關注引起變化的具體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變化,白圭提出的“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商業(yè)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規(guī)律性變化,這里面的規(guī)律是,由于有大量的人棄,價格必定就掉下來了,而價格掉下來,就是上漲的理由,上漲的理由具備,上漲就是遲早的事!只要發(fā)生大量的拋售,就買入,至于這種拋售是屬于全球金融危機引起的呢?還是巨額投資虧損造成的呢?還是原料漲價引起的不關注,只要人棄,我就取。

另一位商業(yè)家計然提出貴極則賤,賤極則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價格貴到極點,就會返歸于賤;價格賤到極點,就要返歸于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至于是什么引起的貴賤變化,這些商業(yè)家們并不關注。而我們的投資人則長期沉逆于引起價格變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視了價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漲的理由的規(guī)律。

說來說去凌通最想要說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規(guī)律性變化,跌多了就是漲,漲多了就是跌這是基本規(guī)律。人們都不敢買的時候,都棄之的時候就是最好的買入機會這也是規(guī)律。不要尋求具體的上漲理由和買入理由,一旦有具體的上漲理由和買入理由,實際股票就沒有買入價值了,一旦有上漲的理由的時候,人們就不要拋售了,也就沒有機會了。所以真正的把握機會一定要在完全看不清具體利多的困難階段下手。同時要理解相信價格的變化總是向反方向變的,上漲總會轉化為下跌,反之下跌一定會轉化為上漲!

我們如果在完全看不到利多的情況下,在大家都瘋狂拋出的情況下買入,一定能買到極好的價格,但是由于沒有具體的利多和上漲的消息,所以買入后就不可能形成快速的上漲,尋求買入后馬上上漲,永遠不可能買到好價格,甚至永遠也不能掙錢,俗話說的好,財不入急門。在大家都瘋狂拋出的情況下買入,在人人不看好的情況下,買入之后,一定不會很快上漲。買入之后,必定經過一個時間的推移,因為變化是需要時間的!為了明天的上漲而買入,這不客觀,明天與今天的時間差太短,這中間沒有出現(xiàn)較大積極變化的可能,任何一個積極的變化,總是要跨越較長的時間。

在這點上,古代商業(yè)家計然和白圭分別提供了更偉大的思想,計然指出:天旱資舟,天澇資車(旱時,就要備船以待澇;澇時,就要備車以待旱),這才是商業(yè)和經營的規(guī)律。在古代商業(yè)家的眼里,所有的商業(yè)行動都是為次年或者很多年后所做的準備,等待時間的推移,實現(xiàn)收益。白圭則提出,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就出售。谷物成熟時,買進糧食,出售絲、漆;蠶繭結成時,買進絹帛綿絮,出售糧食。兩位商業(yè)家都不為明天操心,他們的商業(yè)行為都不是為明天掙錢做準備,而是為更長久的未來做的準備。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

《刺客列傳》描寫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高漸離六個人的事跡,始于曹沫,終于高漸離,他們的悲劇性也在逐步加強,只有曹沫一人全身而退。這六個人之中,知名度最高的無疑是荊軻,荊軻的事跡被千百代文人墨客傳唱,可其余五個人被淹沒在歷史的風塵之中,不為大部分人所知曉。其實,他們六個人的事跡都是令人扼腕嘆息,蕩氣回腸。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被豫讓提出來,就成了刺客的信條,他們不顧家人,不計生死,就是為了“知己”這兩個字。前面已經說過,荊軻的知名度最高,可是現(xiàn)在看荊軻與太子丹的交往,其中摻雜了太多的利益,并算不得是知己。唐朝司馬貞《史記索隱》轉引來注解《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荊軻與太子丹游覽東宮,荊軻拾瓦投蛙,太子丹捧著金丸給荊軻。他們又一起乘千里馬,荊軻說千里馬的肝好吃,太子丹就殺了千里馬把肝給荊軻吃。荊軻在宴席之上說歌女的手美,太子丹就把歌女的手剁下來放在玉盤里送給荊軻。太子丹的所作所為,實在是有諂媚之嫌。荊軻雖然為人深沉好書,與賢豪長者相結,但是也是郁郁不得志的,每天和狗屠、高漸離在市集之上相樂相泣,旁若無人。太子丹對荊軻也算是有“知遇之恩”了,但是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說君子之間的交往不摻雜利益,可太子丹與荊軻并沒有做到這一點,連荊軻也說“太子遇軻甚厚”。所以太子丹為荊軻準備好要去咸陽時,荊軻準備等自己的同伴,但是太子丹并不信任荊軻,以為荊軻要反悔,試探地說“丹請先遣秦舞陽”,他們連朋友之間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更談不上是知己。太子丹對荊軻不薄,荊軻去刺殺秦王,就有了“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意味。

但是,古往今來似乎沒有人去注意這些,荊軻成了千古刺客的偶像,這和太史公偏愛荊軻有關,《刺客列傳》里,荊軻所占文墨最多,其故事性也最完整,還有他身邊諸如田光先生、高漸離等一批朋友所渲染出來了強烈的悲劇氛圍。文人墨客也寫詩作賦詠嘆荊軻,例如陶淵明《詠荊軻》中說:“其人雖己沒,千載有余情。”這其中自然也有荊軻他一諾千金,視死如歸的緣故,但是《刺客列傳》其他五人并不缺乏這一特點,所以,這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與其他五人相比,荊軻的敵人是秦始皇。

秦始皇他“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雖然他并不是完美的,他譽滿天下同樣也謗滿天下,可這并不能抹殺他奠定中國封建王朝基礎的功勛。而一個人所能達到的高度,通常是由他的對手來決定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歷史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竟然敢刺殺他的荊軻當然也在歷史上揚名。尼采說過,慎重地選擇你的朋友,更慎重地選擇你的敵人,朋友可能影響你的成就,敵人會決定你所能達到的高度。所以,遇到一些人做出一些事,不要隨便去和他理論生氣,不是所有人都配當你的敵人。

《刺客列傳》里,最成功的刺客要算曹沫了,曹沫挾持齊桓公,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逼齊桓公交出了侵占魯國的土地,自己又全身而退。專諸雖然達到了自己目的,以魚腸劍殺了吳王僚,可自己也丟了性命。接下來的豫讓、聶政、荊軻、高漸離,不僅沒有完成任務,自己也丟了性命。而且秦王因為被荊軻行刺大怒,發(fā)兵攻燕,逼迫燕王喜殺了太子丹,為燕帶來了禍患,但他們都是義薄云天、視死如歸的死士,其悲劇結局可歌可泣,讀來蕩氣回腸。我認為這其中最令人扼腕嘆息的一位,是高漸離。

畔送別荊軻時,流傳千古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就是高漸離為荊軻踐行之作。似乎在這個時候,高漸離就已預見到荊軻悲劇的結局,并決定自己也踏上這個沒有回頭路的征途。這是何其悲壯的畫面!他與荊軻的友情可見一斑!當秦始皇通緝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時,門客們都潛逃了。高漸離更名改姓給人家當酒保,伺機接近秦始皇。秦始皇因為愛惜他的才能,熏瞎了他的雙眼,令他擊筑,高漸離便把鉛放進筑中,再進宮擊筑靠近時,舉筑撞擊秦始皇,當然沒有成功,被殺。但是這個時候,秦始皇已吞并燕國,這時再刺殺他,已沒有什么意義。更何況,高漸離不會武功,他成功的幾率微乎其微,然而高漸離這個擊筑國手卻義無反顧,這似乎有些尋死的意味?;蛘撸皇窍胍岩凰纴砀嫖壳G軻這個朋友,這個這才是真正的“士為知己者死”!他只是為義而死,其中不摻雜任何的金錢、收買、報恩、等等齷齪,死得轟轟烈烈。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崩畎椎脑娋涿鑼懥艘粋€冷酷無情卻又俠肝義膽的刺客。刺客,或者說殺手,這個職業(yè)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古老傳統(tǒng)卻又有著奇特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春秋戰(zhàn)國那個君子之間爭霸的時代過去,“士為知己者死”的刺客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陰冷的暗殺、丑惡的血腥,這怎么不令人懷念那些舍生忘死、舍生取義的刺客豪俠!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一

這一篇顧名思義,寫了兩個人,屈原和賈誼。兩個的早年經歷和個性有些相似,都是早年得志,以文采和博學深得君主器重,但是都遭遇誣陷抵毀,然后一蹶不振,屈原跳汩羅江自殺身亡,賈誼流放長沙抑郁而死。

簡單的說這一篇就是這樣。

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記述屈原和賈誼的文章詩詞,大抵都是悲憤喊冤之辭,“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小人得志,有才能之士失意,“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傊?,是這個世界錯了,我沒錯,世既不容我,我將離世而去。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個世界的確是極其不完善的,古往今來,有太多的懷才不遇之士;有太多的受人誣陷抵毀從此失意的有識之士;世之不公,比比皆是;因此屈原呼天搶地怨天尤人的詩詞引發(fā)古今無數(shù)中國知識分子的共鳴,也成就了他千古才名。

其實,從某種角度說,屈原的不如意的際遇加上他抑郁偏激的個性,當然還有他的文學造詣成全了他作為一個文學家的成就,所謂憂愁憤怒出詩人,就是這個道理。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二

我的祖國以快60歲了,我的祖國是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才有今天的繁榮,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有多少人為祖國拋頭顱,但他們依舊微笑有多少人為它灑熱血,但他們都覺得值,從古至今有多少的英雄人物為自己的祖國獻出了他們自己年輕的生命呀!

前段時間我有幸讀了《屈原列傳》這本書,對流芳百世的屈原有了個全新的認識。

屈原名平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左徒,見識廣博。但是他一生中遭遇了兩大挫折。讀《屈原列傳》的時候,我感覺到吸引和震撼我的以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質,而是感慨活在一個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會是一個多大的悲哀。

屈原為楚國建立了法度,辦理外交使楚國的'趨勢逐漸走向富強的道路,并一度成為六國聯(lián)合抗秦的領導,同時他又為祖國積極培養(yǎng)人才??墒浅馁F族政治,以日趨沒落,楚懷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國的張儀以重金收買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懷王的寵妃鄭袖,造成一個全面的政治攻勢。

事后,屈原便找到楚懷王,要楚懷王聽從他的建議,但楚懷王的寵妃和大臣們百般阻撓,最后沒聽從屈原的建議。過了一段時間秦兵大舉來襲,最終楚國滅了。

屈原回首再回首,拭淚,最后終于抱起岸邊的一塊記錄楚國輝煌、中落的歷史的江石投入了奔騰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嗚呼。

“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每讀到屈原,想到屈原,我總是有一種悲嘆,一個真正的跋涉者,一個真正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情操的人,他的結局竟是萬般無奈的投江,后人們便流傳這樣一個習俗,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便在屈原投江的那條河里,撒粽子,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尸體,以后的五月初五變成了今天的端午節(jié)。

我讀完了這本書以后,我想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總是匆匆的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許永遠也不會明白的。

從屈原坎坷的一生,我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遭遇困難和挫折是正常的,關鍵是在面對挫折時,應當拿出勇氣和毅力,迎接挑戰(zhàn),直面迎接,戰(zhàn)勝自我,把每一次的挫折,當作前進的踏腳石,最終走向成功,我相信這個道理一定會使我終身受益的。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三

太史公作《貨殖列傳》,不拘泥于時,駁斥儒道兩大家有關經濟問題的觀點,大膽提出人類追求財富的合理性,字字鏗鏘,擲地有聲。“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無論多美好的志向都得有實現(xiàn)的基礎,財富,在很多時候就是我們人生的資本。

自從商業(yè)產生以后,貧富差距漸漸出現(xiàn),同時因為有了差距,便生出許許多多的社會矛盾與沖突。作為以農為本的國家,古代中國一直到了清朝還在壓制商業(yè)活動,商人們承受著來自朝廷和社會各個方面的阻撓與壓力,可以說,一個成功的商人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真的是步履維艱。士農工商中,商為最下等,其實各個階級都要養(yǎng)家糊口掙取銀錢,只是收獲渠道不同,收獲數(shù)量也不等?;始屹F族子弟生下來過的就是錦衣玉食的生活,雙手不沾一點腥土,整天跟著先生念叨仁義禮智信,之乎者也,修身養(yǎng)性治國平天下。每每這些“貴人”不開心的時候,一個巴掌掄過去,挨打的小奴仆低頭含淚,以頭搶地,可憐兮兮地捂著一邊打紅的臉:“奴才該死!”同是人,貴賤就這么給劃分明了,你,窮人家的孩子,就是受欺負被奴役的命。富人家是有自己的煩惱,他們擔心的也許是明天去哪里游玩,應該穿什么樣的衣服,而眾多吃穿無著落的窮人們還在忍受著饑餓侍弄那幾畝租田,用一句俗語來形容就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財大氣粗”也就是這個樣子了,“富相什則卑下之,伯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仆,物之理也。”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四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司馬遷的一篇列傳。屈原是湖北秭歸人,作為一名湖北人,對這位偉人的歷史我也非常感興趣,今天特地開始讀了一下原文。

屈原是羋性屈氏,古代的姓和我們今天的姓不一樣,古代只有貴族才有姓,屈原和楚國王室都是羋姓。而屈是他的氏?!肚Z生列傳》中說屈原是楚平王的同姓,所以按照道理來說屈原是和楚國王室有血緣關系的。

他最先是楚懷王的左徒。因為才華出眾,所以懷王一開始非常信任他。但是同朝為官的人為了爭寵而害怕他的能力超過自己。于是他們想辦法迫害屈原,他們在楚懷王的面前誣蔑屈原,這樣楚懷王就開始漸漸疏遠屈原。

由于屈原為人非常正直,用心對待他的君上??墒菂s被疏遠,真是忠言逆耳。屈原被罷免以后,秦國想要攻打齊國,齊國和楚國關系很好。秦惠王想要疏遠楚國和齊國,于是派張儀去找楚懷王,張儀說如果楚國能夠和秦國結盟去攻打齊國,秦國會把六百里的地方送給楚國。楚王聽了以后答應了張儀,于是和齊國絕交。等到戰(zhàn)后楚王準備去接收土地的時候。張儀卻說自己和楚王約定的是六里,沒有聽說過六百里。

之后楚王很生氣,想要攻打秦國結果被秦軍打敗。后來秦國主動請求歸還漢中向楚王求和,楚王只要求得到張儀。后來張儀用重金收買楚王的寵妃,張儀逃走了。之后秦昭王和楚國通婚,希望和楚王見面,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之國不能相信,結果懷王不聽。最后楚懷王死于秦國。

屈原后來又被貶了,在萬般無奈之下,投江自殺?!肚Z生列傳》讓我體會到,一個國君如果只聽片面之詞,聽不進真話的惡果。屈原忠心耿耿卻落下一個投江自殺的下場。實在是非??上?。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五

很誠實地先說一句,實際上這篇文章我并沒有認真地聽講,但我能很清晰地感受語文老師在談論《伯夷列傳》這篇課文時的慷慨激昂的心情,我對此印象很深,特別是對于"好人不長命"、"惡人富貴延年"的社會現(xiàn)象的不公,伯夷列傳讀后感。下課之后,我有重新瀏覽過這篇著作,暫且不談文章與司馬遷本人的聯(lián)系,我以下的看法全部圍繞文章的內容本身,而不深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就文章中所提出的幾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佳當?shù)拇鸢福蚨也粻繌姼綍?,但我認為作者司馬遷提出的這幾個問題是相輔相成的,甚至后一個問題是前一個的升華,而我就其中幾點談談自己的微薄看法。

就我看來,這個社會上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機遇,于是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公正的待遇,作為一個圣人,他應該不必在乎自己的聲名是否能夠流芳百世,而這對于許由、務光等人來說,或許能不能美名外揚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理解作者司馬遷自己想要揚名立萬的心情,同時他也確實如此,但我絕不贊同他對于成名的看法。這個世界上總是存在著許多有道德的人,他們并不說辭,也沒有像以前的圣人一樣游學講法,道德和圣人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種:一些人退隱田園是為了自身心情的寧靜,為了獲得一種靈魂上的解脫,很難講他們的品德究竟高尚到什么程度,但又是否有人像司馬遷一樣撰寫類似《伯夷列傳》這樣的文章來歌頌他們呢?事實可能是沒有的,即便有也并非這些隱士的意愿,更有一句話叫做"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賴周圍的環(huán)境忘卻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這是指小隱真正有能力的人卻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龍臥虎之地,這是指中隱。

只有頂尖的人才會隱身于朝野之中,他們雖處于喧囂的時政,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隱者。而我認為,歷史本身就有不完全真實的特性,加上人為的篡改和時間的淡化,許多歷史真相已經湮沒在了浩瀚無邊的時間長流里,就像歷史上曾經出現(xiàn)過許多閃他們閃發(fā)光的人,他們智慧、優(yōu)雅、從容或者淡泊名利,但他們并未被記載光輝榮耀的史冊上面,這是為什么呢?是那些拿了俸祿的史官不沒有辦實事么?亦或者是因為歷史的記錄并不真實?都不是,是因為有一些特殊的因素,歷史不能讓他們過于矚目地出現(xiàn)在后人的眼里,這樣可能會毀了他們,因為"某些人"不允許,因為他們與這個庸俗的時代不太協(xié)調,就像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一樣,他們的品行即便高尚,但只能是"可念不可說"的向往。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子難道公平么?","公平",我人為這跟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如果你本身并不想為了某些方面的"公平"而去努力地抗爭些什么,那么你就沒必要為了不抗爭所帶來的后果(即便是不好的),這就像隱退者本身已不在乎世俗人的看法一樣,什么流言蜚語什么是不是能夠流芳百世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況且——歷史雖然沒有讓他們聲名鵲起,但也沒有無情地拋棄他們,或者我們可以這么說:他們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的時代;他們被包含于歷史的一角,又超脫于歷史之外永遠活在他們應有的光輝里。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是不是真理呢?我想也許這只是一種人類自我安慰的措辭而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對人的善念的塑造和維持以及惡念的扼殺和遏制,還有在維護社會和平這一方面,確實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五段的言論呼應了前兩段的論述。賢人在后世之人中的聲名取決于什么呢?什么樣的人才算是賢人呢?作者認為,賢人這個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凡那些道德操守合乎自己的意念和追求時,在這些人眼中他們就被稱之為賢人。一般情況下,這些人占據(jù)所有人的大多數(shù)時,此賢人才能被認可,或者他們是被當時在思想上很有影響力的人所推崇。關于他們聲譽是否會在后世傳揚以及影響力度的大小,則首先取決于他們的不害他的行為和一定的學識或地位。其次,就主要取決于他們被何人認可了,以及那個人的號召力。司馬遷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所發(fā)的感概:"可悲??!普通人想要磨練自己的品行,立下功名,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怎么能把自己的名聲傳播到后世呢?"真實得讓人難受。

古人語:"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保持自己的本心,不為他人的只言片語所動,也不被執(zhí)權者的威嚴所撼,堅定智慧的理性,這樣一個人的思想才有實際上的價值。

至于那些亦真亦假可真可假的所謂正史稗史,所謂正統(tǒng)思想,所謂詭辯,一切皆不要陷入空想的泥潭——"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黑格爾如是說。

注:《伯夷列傳》出自《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第一》,作者司馬遷。該篇是伯夷和叔齊的合傳,冠《史記》列傳之首。在這篇列傳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藝,折衷于孔子"的史料處理原則,于大量論贊之中,夾敘了伯夷、叔齊的簡短事跡。他們先是拒絕接受王位,讓國出逃;武王伐紂的時候,又以仁義叩馬而諫;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恥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餓死在首陽山上。作者極力頌揚他們積仁潔行、清風高節(jié)的崇高品格,抒發(fā)了作者的諸多感慨。《伯夷列傳》實開史家之先河,亦為本紀、世家、列傳之僅有。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六

自屈原投江之后,他便一直被人所懷念。先民們設立一個節(jié)日來紀念一個人,并且延續(xù)兩千年之久,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心和嫉惡如仇,潔身自好的高風亮節(jié),贏得了后人對他的永世敬仰!

然而,敬仰之余,我常常會生出一些想法。死,固然不失為一條保持清白、抗爭世事的`途徑,但這其中難免包含著一些怯弱和無奈。當一個人理想破滅,處于窮途末路之際,死難道就是唯一的選擇么?屈原之死,確實悲壯,但相比之下,孔夫子的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頑強斗志,不更令人敬仰么?人生怎么可能沒有挫折呢?一旦遭到巨大災難,就以死來解脫,不顯得太消極了么?文天祥被虜,本想求死,可他終于還是“隱忍而行”。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將以有為也”。是這個信念戰(zhàn)勝了求死的念頭,支持著他斗爭直到最后。

屈原不應該選擇死!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頌屈原,但我不由得深深感嘆:屈原之死,悲哉!悲哉!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七

放假以來,一直在讀《史記》。近日,讀到了《屈原賈生列傳》,記載的是我國古代兩位國家重臣、名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中央級別的高官,同時都是文學史上的名家,一個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左徒、三閭大夫,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另一個就是東漢文帝朝的博士太中大夫長沙王太傅太子太傅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也有表述為散文學家)賈誼。

關于這兩個人,很多年前就接觸過他們的一些作品,如屈原的《國殤》《離騷》,賈誼的《過秦論》等,但從來沒把這兩個人往一起聯(lián)系過。因為前一個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后一個生活在漢文帝時代,兩人相差一百三四十歲,而且一個是浪漫主義詩人,另一個是散文家,所以感覺很難把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這幾天讀到《史記》中的這一部分,發(fā)現(xiàn)司馬遷居然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列傳,頗感費解怎么會把他們倆放到一起呢?于是查一查是否有人對此有過論述,可惜沒有找到,便憑著個人認識進行一些淺薄的論證,拋磚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指點。

屈原被司馬遷描述成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左徒是楚國的大夫,我理解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務院總理,同時左徒還是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師。從這段描寫看,屈原博聞,而且善于治亂辭令,還負責圖議國事號令應對諸侯??梢钥闯銮撠焽夜菜痉ㄍ饨簧套h國事發(fā)布命令等,在楚國懷王時期他真是學識最淵博的知識分子,而且是位置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重臣。

賈誼被司馬遷描述成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博士就是在朝中侍候在皇帝身邊、隨時準備接受帝王咨詢問題的`官員。還有乃拜誼為梁懷王太傅。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師。梁懷王雖然沒有立為太子,但從班固在《漢書》記載梁懷王揖,文帝少子也。好《詩》《書》,帝愛之,異于他子??梢?,漢文帝對這個小兒子是很偏愛的,如不是梁王墜馬早亡,歷史會怎樣書寫還真就難說了。賈誼能先做皇帝博士,后入選太傅,可見賈誼不僅是通曉諸子百家的少年才俊,而且也曾經是很受漢文帝的信任和重用的,是皇帝的智囊團中的重量級人物。

屈原為楚國能在七國中稱雄爭霸,不被強秦所滅,治國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保障民生。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致力于改革和法制建設。

賈誼在漢文帝朝中央政府工作期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其實也是致力于變法,改良治國制度。

兩人都由被重用到受到排擠、沒有同志知音,最終被弄臣陷害失寵而流放,而且都流放到了長沙。屈原流放了十多年后聽到穎都被秦軍攻破的消息,寫下了有名的《懷沙賦》,然后懷石投江而死,這成了他生命的絕筆。賈誼流放到長沙后,路過屈原投江的地方,觸景生情,寫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賦》和《鵬鳥賦》,三年后被召回國都,不久因梁懷王墜馬而亡,便郁郁而終,這也成為生命的絕唱。

司馬遷正是讀到了賈誼的《吊屈原賦》和《鵬鳥賦》,才對屈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聯(lián)想到李陵兵敗投降匈奴、自己因言獲罪、慘遭宮刑生不如死的人生遭遇,感覺和他們二人非常相似,便對他們有了更深刻的同情,尤其在屈原的描寫上,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應該是司馬遷自己的影子。

這就是讀《屈原賈生列傳》后,在司馬遷把屈原與賈誼放一起列傳這個問題上我個人的一點思考,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八

張儀,是戰(zhàn)國時期和蘇秦同名的說客,極受秦王寵愛,與蘇秦提倡的“合縱”政策不同。張儀提倡的是“連橫”政策,即勸說各國與秦國聯(lián)合,共同對抗其他國家。張儀擁有超出常人的才華與口才,這點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不過我今天想討論的,并不是張儀的才華與成功的原因,而是就張儀的“連橫”政策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并對各國諸侯聽取張儀勸諫的原因做出一點分析。

首先,秦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各國諸侯都擔憂秦國會對本國的存在產生威脅,這時對于秦國的外交政策就顯得尤為重要。蘇秦主張合縱,即其余六國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抵抗秦國,而張儀則恰恰相反,主張各國與秦國結盟而求得自身安全。有一點必須明確的是,張儀是秦國的宰相,他的所作所為必定是對秦國有利的,而秦國的野心是要取得天下,所以張儀游說各國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幫助秦國取得霸業(yè)。秦國取得霸業(yè),其他諸侯自然面臨被征服,從而走向滅亡的命運。所以說,張儀的建議是將諸侯引向滅亡的建議。他勸說各諸侯時,總是說:“秦國是當今最強大的國家,如果大王不與秦國結盟,那么秦國將會與周圍的國家聯(lián)合起來攻打大王,奪取大王的地盤,長此以往,大王的國家就岌岌可危了,所以說,大王現(xiàn)在應該做的是與秦國結盟,來保全自己,同時還能與秦國聯(lián)合起來,共同攻打其他國家,獲得利益,這豈不是一件大好事嗎?”然而,張儀只提及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并沒有深說。張儀清楚:如果進一步進行分析,他的目的就會暴露,各個諸侯也會拒絕與秦國合作。而站在諸侯的角度思考:如果與秦國結盟,在短時間內本國不會有禍患,甚至還會得到好處。各國諸侯都懷抱著自私心理,心想反正這個受害者不是我,我還能獲利,何樂而不為呢?不過總會有一個國家受到侵害。終歸會有一天,自己會成為這個受害者,等到那時就欲哭無淚了。而能夠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則是蘇秦所提出的合縱政策。唯有與其余諸侯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才能真正保全自身,不被秦國吞并。張儀的花言巧語,在各國諸侯面前的信誓旦旦,其實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用計策把別人推進深淵,然后自己溜之大吉。張儀作為秦國的官員,所作所為對于秦國來講是盡到了臣子的職責,但是對于其余各諸侯來說,則是一種災難。

各諸侯都是深謀遠慮之人,為何竟這樣輕易聽取張儀的游說呢?我相信,他們并不是沒有預料到這樣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是人性的弱點在作祟。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每一個人活著都在為自己利益的著想,國家亦是如此。不從天下的角度考慮問題,反而只顧著本國眼前的利益,以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與秦國結好,只為獲得暫時的便宜,殊不知在為自己的算盤感到竊喜時已經走向了滅亡的深淵。相信,各國諸侯在日后被秦國滅掉之時,既痛恨張儀又在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后悔吧!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該責怪的又僅僅是張儀嗎?我想,最應該怪罪的,是人性中的弊端吧。

說起來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從古開始,人們一直在感嘆“人性”這個東西帶來的利與弊,多少哲學家甚至專門寫書來告訴人們如何防止人性中的陰暗部分影響到自己,可是人們多少年來始終在同一個地方犯錯誤。人性始終像麥田怪圈一樣影響著我們,人們卻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而張儀只不過是利用人性的弱點罷了。仰天長嘆中也不得不感嘆張儀的智慧了。

佩服但不欣賞,尊敬但不贊揚,這就是我對張儀的態(tài)度。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九

商鞅,衛(wèi)國人,故稱之衛(wèi)鞅;姓公孫,故又稱之公孫鞅;發(fā)于秦,秦封之于商十五邑,故號為商君。商鞅稱商君源于由他主導的一次著名改革——商鞅變法。這次改革既成就了商鞅,也成為殺死商鞅的一把利刃。

商鞅從入秦伊始,便致力于變法,以成秦孝公霸業(yè)。從結果上來看,商鞅變法取得了莫大的成功,變法成果為秦后來兼并六國,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蔀榇俗龀鼍薮筘暙I的商鞅,最終卻落了一個五馬分尸,家人盡滅的凄慘下場。不僅如此,古代史學家對其一生更是極盡損貶之辭。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如此評價商鞅:“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fā)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zhàn)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這種評價對于一位功勛卓著的改革家來說,是極不公平的。

商鞅在魏國時得不到重用,個人的理想抱負得不到實現(xiàn)。而秦孝公正欲修穆公霸業(yè),廣羅國家人才,這讓極具政治慧眼和才能的商鞅看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遂西入秦。他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jiān)來求見秦孝公,以帝道、王道、霸道三種為政理念來試探秦孝公的意圖。在得知秦孝公欲成霸業(yè)的想法之后,第四次會面與孝公大談強國之術,孝公數(shù)日不厭,相見恨晚。商鞅與秦孝公達到了一種政治上的共鳴——成霸業(yè)以揚名立萬??梢园堰@種君臣關系理解為相互利用:秦孝公需要一位有才干的改革家替自己沖鋒陷陣,而商鞅則需要一位強有力的國君為其實現(xiàn)政治理想提供平臺。

1、經濟方面: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tǒng)一度量衡;減輕農民賦稅徭役;廢井田,實行土地私有。

2、政治方面: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推行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推行縣制。

3、社會層面:用嚴峻的刑法來代替德治,嚴厲控制社會輿論。

《史記》載:“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zhàn),怯於私斗,鄉(xiāng)邑大治?!庇纱藖砜?,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說商鞅變法是不成功的。改革達到了秦孝公的目的,可以說為他東復侵地,建立霸業(yè)的宏圖偉業(yè)打下的堅實的基礎。于是,在商鞅的建言下,秦趁著魏被齊大敗的大好時機下,迅速發(fā)動了對魏的戰(zhàn)爭,商鞅計敗魏軍,當初對商鞅不以為然的魏惠王無奈只能割地求和,遷都大梁。

然而,當秦孝公和商鞅等改革派享受著改革帶來的成果時,改革也招致著守舊貴族的不滿,多項改革措施或直接或間接地觸動著守舊貴族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沒有人會主動退讓。守舊貴族對改革的不滿終將會成為懸在商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于,守舊貴族的代表趙良粉墨登場,他游說商鞅,以賢相百里奚和商鞅做對比,指出商鞅在變法中過分激進,用苛刑代替德治,而且絲毫沒有考慮貴族的利益。最后甚至用人身威脅的方式來“勸說”商鞅引功身退,停止新法的實施。

在如此高壓之下,商鞅沒有退縮,可以說他是為了自己的名利著想,但更重要的是為了保住改革的成果。但歷史總是充滿著偶然性,五個月之后,他的“政治盟友”秦孝公死了。誠如趙良所言,“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亡可翹足而待?!笔嘏f貴族立馬掀起反撲,誣告商鞅“謀反”,最終殺之于鄭澠池,車裂商君以徇,滅商君之家。至此,懸在其頭頂?shù)倪_摩克利斯之劍終于落下??芍^成其者變法,亡其者亦變法。

歷史不能做到絕對的公正。漢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國家政權穩(wěn)定,加之需要休養(yǎng)生息,故尊崇儒術,統(tǒng)治者施仁政,行王道。因此,在漢朝的史學家司馬遷眼里,商鞅就是一個離經叛道者,其受到不公正的評價也是情有可原。但商鞅變法對秦國國力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為秦后來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也不可否認,商鞅鼓勵苛刑,忽略德治的理念確存不合理之處,但苛刑在短時間內達到的效果卻又十分驚人。

商鞅變法留給后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任何改革者都當以史為鑒,從歷史中探求經驗,助力改革,以圖千年大計。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06435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