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列傳讀后感(實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13:45:06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實用14篇)
時間:2023-12-03 13:45:06     小編:雨中梧

讀后感是表達個人對讀書體驗的一種方式,可以通過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寫讀后感時,我們要注重語言的準確性、條理性和連貫性,以便讀者能夠流暢地理解和接受我們的觀點。讀后感是讀者在閱讀完一本書之后對書中內(nèi)容進行感受和思考的一種寫作形式。讀后感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思想,同時也可以幫助讀者對自己的思考和人生態(tài)度進行反思。讀后感是一種對讀書收獲的總結(jié)和回顧,它可以帶給我們啟示和思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需要對書中的主題和核心思想進行深入理解,思考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信息和價值觀。其次,在寫作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結(jié)合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避免簡單地羅列故事情節(jié),而是要表達自己對書中情節(jié)和人物的理解和感悟。最后,我們可以用一些生動的例子或者個人經(jīng)歷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增加讀后感的說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這些范文能夠啟發(fā)和幫助大家寫出更加有深度和思考的讀后感,歡迎大家一起來欣賞和探討。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一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史記·列傳》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伯夷列傳:夷齊讓國的事跡因孔子聞名,七十列傳中的眾多人物也會因太史公之筆而名垂千古!司馬遷有這個自信,也有這個責(zé)任!

管晏列傳:管仲為相的齊國,政令不唱高調(diào),政策與人民好惡相同,不別出心裁。知道執(zhí)政者給老百姓的好處,其實就是給自己的好處;晏嬰順便搭救越石父且延為上賓,并能推薦自己的司機做官,而司馬遷落難之時竟無一人能施以援手。難怪司馬遷感慨愿意給晏嬰當司機了!

老子韓非列傳:老、莊、申、韓四位大思想家生平一筆帶過,卻將韓非《說難》全文照錄,可知司馬遷認為讓當政者明白,甚至接受自己的意見太難了!韓非毒酒逼死,自己蠶室受辱!

司馬穰苴列傳:立軍威敢拿國君之寵臣開刀,用實際行動說明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孫子吳起列傳:孫武用吳王闔閭寵妃的生命,說明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存亡,不可兒戲!孫臏用圍魏救趙和減灶假象兩場戰(zhàn)役,實現(xiàn)了龐涓“遂成豎子之名”的嗟嘆!吳起輾轉(zhuǎn)多國,在衛(wèi)母喪不歸,與曾子分道;在魯殺妻求將,名聲掃地;在魏鎮(zhèn)守西河,諫在德不在險,卻與田文論功;最后相楚,實行變法,為他人作嫁衣裳!感覺兵家諸公,多工于謀國,拙于謀身!

伍子胥列傳:在“不為節(jié)操而輕死,不為天年而茍活”的人生信念上,伍子胥和司馬遷可謂前赴后繼!伍子胥不應(yīng)誘詔,棄螻蟻之死,經(jīng)宋,鄭,晉曲折至吳,歷昭關(guān)險渡,街市乞討,鄉(xiāng)野躬耕,宮闈驚變,最終聯(lián)唐蔡,間鄖隨,破郢都,鞭王尸!若此前所謀,皆為一己恩仇,則以后所慮,關(guān)乎一國興替!不料竭忠盡智,換來屬鏤之劍;伐梓做器,眼看頭顱高懸!司馬遷一介文人,忍受宮刑之恥而茍活,成就太史之書以不朽!若茍活,為一己湮沒而名不稱,今書成,以一家之言而續(xù)《春秋》,筆做槍,史為彈,褒貶今古,臧否人物,終為武帝所忌,杳然不知所終!壯哉,悲夫!

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可謂是先秦時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孔子為樞紐,串聯(lián)出術(shù)業(yè)專攻,性格迥異的弟子們!只言片語間,眾弟子音容笑貌躍然紙上!顏回“不遷怒,不貳過”的修養(yǎng);子騫“如有復(fù)我,必在汶上”的決絕;子路“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的忠誠;子夏“繪事后素,禮后乎”的領(lǐng)悟;子貢“一使而五國變”的大氣;曾點“春服既成,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的散淡;宰予“三年之喪不亦久乎”的愚鈍;司馬牛“斯可謂之仁乎?斯可謂之君子乎”的執(zhí)拗!《史記》第一次完整記述孔子的生平事跡,系統(tǒng)梳理眾弟子的師承源流,對于后世諸儒,深刻理解孔子及思想居功至偉!

商君列傳:相對于后世眾多變法人亡政息或中途夭折的結(jié)局,商鞅變法無疑是成功的!在戰(zhàn)國這個大爭的時代,他通過鐵血政令和鐵腕執(zhí)行,使秦國短時間內(nèi)建立起強大的國家軍事機器,為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奠定堅實基礎(chǔ)!

商鞅本身則具有濃烈的悲劇色彩!客觀因素,先是在嫉賢妒能的公叔痤手下長期雪藏;以貴族身份不得已通過宦官景監(jiān)引薦才得以出仕;懷揣帝道、王道、霸道,三易其稿才摸透秦孝公的用意;不惜得罪太子等宗室貴戚,陷自身極度危險之中以成投名狀!主觀因素則是性格上刻薄少恩,冷酷無情,政治上貪位貪名,排斥異己,生活上奢侈鋪陳,膨脹越禮!最后作法自斃也是應(yīng)有之義了!

不過商鞅更深層的悲劇在于,他不過是秦孝公統(tǒng)治國家的工具和棋子而已,他所堅定推行的制度,他自身也逃不出請君入甕的宿命!

蘇秦張儀列傳: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的“贊論”中說:“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揚雄在《法言》中先肯定司馬遷實錄精神,又提出“子長多愛,愛奇也”的觀點!《史記》關(guān)于蘇秦、張儀的人生記錄和言論多采用《戰(zhàn)國策》的文本,導(dǎo)致詞賦化傾向明顯,史實相對弱化的情況!

通過蘇秦張儀列傳,讓我們充分見識“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的縱橫家的風(fēng)采!蘇秦張儀都是社會底層小人物,憑自己對時局的理解和能言善辯的才華,縱橫捭闔,任意揮灑,深刻影響了歷史走向,標志著中國社會文化主體由貴族階層逐漸走入平民世界!

當初蘇秦被兄弟嫂妹妻妾嘲笑,到后來身披六國相印,周顯王恐懼,除道,使人郊迎;張儀被人誣陷,侮辱,毒打,到后來將楚懷王君臣玩弄于股掌之間。這其中經(jīng)歷了多少傳奇不由得令人驚嘆!但成為蕭何,敗也蕭何,蘇秦張儀的人生始終浮沉在政治的漩渦和權(quán)勢的傾軋中,波詭云譎的局勢,翻云覆雨的`君王,都讓他們?nèi)缏谋”?!最后結(jié)局能免于刑戮已屬善終!

難怪莊子拒絕楚莊王的高官厚祿:“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數(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

蘇秦張儀列傳:這兩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除了以口吐蓮花的辯才,江山在心的謀略,穿梭于國際政治外交舞臺之外,私下里的小花絮也特別有意思!

蘇秦回邯鄲復(fù)命途中,順便回洛陽老家顯擺一下,嫂子前倨后恭的表現(xiàn),讓蘇秦感慨萬千:當初假設(shè)我有二頃好地,估計也不會出來奮斗,也就不會有身披六國相印的事兒了!看來有時候成功真是逼出來的!

當初蘇秦去燕國求功名的時候,借了別人一百塊,現(xiàn)在發(fā)達了,把那人找來,還了一百萬塊錢!看看,蘇秦很有情有義吧!

當隨從們都得到獎賞之際,有一個人卻被蘇秦晾那了,找蘇秦理論。蘇秦平靜的說:在我徘徊易水河邊,那可是我最困難的時候,好幾次你都要棄我而去,讓人刻骨銘心,所以讓你久等了!這事用“睚眥必報”好像不太妥當,但和鮑叔寬容管仲的境界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張儀學(xué)成先去了楚國,想在貴族聚會上混個臉熟,倒霉催的碰巧主家一塊玉璧丟了,轉(zhuǎn)一圈就張儀穿得寒酸,那偷東西的就你了,打了一頓也沒承認,回家趕緊問老婆看舌頭還在不?老婆笑著說還在,張儀這才放心的說了聲“足矣”!妥妥的“一技在身,走遍天下”的節(jié)奏啊!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二

為了這一場注定不會成功的`刺殺,“節(jié)俠”們犧牲了太多太多:太傅鞠武直言進諫,不惜自己放棄全局;田光為明清白激荊軻,不惜以自己的性命為代價;一員猛將樊於期為了得以成功刺秦,獻出自己的首級。他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如果刺秦不成,豈不白搭性命?!

田光在臨死前,在笑。他俯下身去,唯唯地答“喏”,卻在笑。他一定洞察了這一切:看出太子丹對他的不信任,看出太子丹“非節(jié)俠也”。也許,這笑,正是嘲笑太子丹不信任所用之人的不講義氣。

孟子云:“舍生而取義?!绷x,究竟是什么?只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么?田光終究自刎了,為的是他自始至終都應(yīng)該是個節(jié)俠,不能違背太子丹的囑托,只好自殺以明“義”。為義而生,為義而死。南宋文天祥吟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明末,于謙寫下“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再到戊戌變法中,譚嗣同高歌“我自橫刀向天笑,留取肝膽兩昆侖”。而犧牲,他們都是為義而死,希望“義”的俠客精神永存于世,愿人們都能為自己的承諾和理想放手一搏,甘為最后一絲光明舍棄一切去奮斗,去捍衛(wèi)自己的“義”。

作者:沈萱元,上寶中學(xué)七年級。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三

《史記》七十二列傳第一篇是伯夷列傳。讀過該篇數(shù)次,每次讀完都感覺這篇文章有些奇怪,但又說出個子午卯酉來,疑問如下。

第一,為何司馬遷把這篇文章放在第一的位置。也許你會認為沒有什么,哪篇列傳放到首篇是隨機的,但是我不這樣的認為,至于是什么原因我可能揣摩不出司馬遷的想法,但我認為一定有其道理的。例如《聊齋志異》首篇文章是《考城隍》,文中有一句話,有心向善雖善不賞,無心向惡雖惡不罰,通過這句話就能寫出作者把《考城隍》放到第一篇就是告訴讀者,不能只看一個人做事的結(jié)果,還要看這個人做事的出發(fā)點是什么。例如小孩吃飯時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這是無心的,不要介意。如果一群成年人吃飯的時候,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就要看看是不是故意這樣做的。同樣是杯子掉地上碎了的事,出發(fā)點不同,結(jié)果也是不一樣的。

第二,為何這篇文章的格式與其他篇列傳的格式不同。其它篇列傳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先介紹主人公出生地等,再寫主人公與事,通過記事寫人,通過人來寫事。記事是為了寫人而服務(wù)的,所以研究列傳中的人一定后看作者都選了哪些事,每一個人經(jīng)歷的事很多,但是作者選這個事而不用另一個事一定是有其想法的。最后是太史公曰,也就是司馬遷對這個人或者事的評價,評價事也主要是為了評價人。

該篇文章,開頭沒有介紹伯夷,文中也不是只寫伯夷一個人。結(jié)尾處沒有太史公曰部分。

第三,為何該文讀后能明顯感覺到司馬遷有股怨氣。其他文章中沒有或者很少能見到司馬遷這種怨氣。處處疑問,似乎是有很多的他不明白的。例如,"此何以稱焉?""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求仁得仁,又何怨呼?""由此觀之,怨耶非耶?""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其輕若此哉?""惡能施于后世哉?"。

總是感覺司馬遷把該文放在第一篇一定有其想法的,但到底是什么寓意我沒有揣摩出來。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四

原文: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吳也,知專諸之能。伍子胥既見吳王僚,說以伐楚之利。吳公子光曰:“彼伍員父兄皆死于楚而員言伐楚,欲自為報私仇也,非能為吳?!眳峭跄酥?。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殺吳王僚,乃曰:“彼光將有內(nèi)志,未可說以外事?!蹦诉M專諸于公子光。

光之父曰吳王諸樊。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諸樊知季子札賢而不立太子,以次傳三弟,欲卒致國于季子札。諸樊既死,傳余祭。余祭死,傳夷眛。夷眛死,當傳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吳人乃立夷眛之子僚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當立;必以子乎,則光真適嗣,當立?!惫蕠L陰養(yǎng)謀臣以求立。

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吳王僚欲因楚喪,使其二弟公子蓋余、屬庸將兵圍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晉,以觀諸侯之變。楚發(fā)兵絕吳將蓋余、屬庸路,吳兵不得還。于是公子光謂專諸曰:“此時不可失!不求何獲?且光真王嗣,當立,季子雖來,不吾廢也?!睂VT曰:“王僚可殺也。母老子弱,而兩弟將兵伐楚,楚絕其后。方今吳外困于楚,而內(nèi)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惫庸忸D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皆持長鈹。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遂自立為王,是為闔閭。闔閭乃封專諸之子以為上卿。

譯文:

專諸,是吳國堂邑人。楚國大將伍子胥因父兄被楚王枉殺,逃離楚國來到吳國,知道專諸有本領(lǐng)。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殺掉吳王僚,于是就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札子。諸樊知道季札子賢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傳遞下去,最后好把國君的位子傳給季札子。諸樊死去以后王位傳給了余祭。余祭死后,傳給夷眛。夷眛死后本當傳給季札子,季札子卻逃避不肯立為國君,吳國人就擁立夷眛的兒子僚為國君。

公子光說:“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札子當立;如果一定要傳給兒子的話,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應(yīng)當立我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養(yǎng)一些有智謀的人,以便靠他們的幫助取得王位。

公子光得到專諸以后,像對待賓客一樣地好好待他。吳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這年春天,吳王僚想趁著楚國辦喪事的時候,派他的兩個弟弟公子蓋余、屬庸率領(lǐng)軍隊包圍楚國的譖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用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楚國出動軍隊,斷絕了吳將蓋余、屬庸的后路,吳國軍隊不能歸還。

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王僚派出衛(wèi)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門戶、臺階兩旁,都是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衛(wèi),都舉著長矛。喝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即“魚腸劍”,是鑄劍大師歐冶子親手所鑄五大名劍中的三把小型寶劍之一。)放到烤魚的肚子里,然后把魚進獻上去。到僚跟前,專諸掰開魚,趁勢用魚腸劍,刺殺吳王僚!吳王僚當場畢命。他的侍衛(wèi)人員也殺死了專諸,吳王僚手下的眾人此時混亂不堪。公子光趁機放出埋伏的武士,誅殺吳王僚的部下,將其全部消滅。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五

“貨殖”是指通過商業(yè)活動逐利致富?!敦浿沉袀鳌肥撬抉R遷為先秦和西漢前期著名的工商業(yè)者所立的類傳,分析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狀況,記述了各地經(jīng)濟貿(mào)易特點,介紹了著名商人的事跡,闡明了作者的經(jīng)濟觀點?!敦浿沉袀鳌冯m然排在《史記》末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業(yè)在那個時代和作者心目中的位置,但肯定了商業(yè)在國計民生中的必要性、重要性,明確指出了人們追求財富、追求美好生活都是事勢的必然,“善者因之”才是最好的方法,字里行間隱藏著諸多迄今為止仍很重要的商道,能夠帶給我們重要的啟發(fā),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世界是物質(zhì)的,商業(yè)是必要的,經(jīng)商是有學(xué)問的。

文章開篇即指出,《老子》“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烏托邦式的陳舊觀念,已經(jīng)成為“涂民耳目”、“幾無行矣”的陳腐理論?!疤煜挛跷酰詾槔麃?;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由于各地物產(chǎn)不同,社會人群也有所分工,因此必須“商而通之”、“商不出則三寶絕”,商業(yè)“上則富國,下則富家”,直截了當?shù)刂赋隽松虡I(yè)的重要性。

文章不僅用常見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揭示出一般的經(jīng)濟規(guī)律,“原大則饒,原小則鮮”、“物賤之征貴,貴之征賤,各勸其業(yè),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自出”,而且明確指出,經(jīng)商不是愚者而是智者的行業(yè),“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還贊揚了棄官經(jīng)商的人,稱其為“賢人”,“賢人深謀于廊廟,論議朝廷,守信死節(jié)隱居巖穴之士設(shè)為名高者安歸乎?歸于富厚也”,給予商人應(yīng)有的社會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用較大篇幅、用贊賞的口氣介紹了范蠡、子贛等人的事跡。范蠡幫助勾踐復(fù)仇之后,明智地選擇歸隱經(jīng)商,“治產(chǎn)積居,與時逐而不責(zé)于人”,“此所謂富好而行其德者也”。子贛“廢著鬻財于曹、魯之間”,在孔門弟子中“最為饒益”,不僅自己“結(jié)駟連騎”、與國君分庭抗禮,受人尊重,而且對孔子揚名天下也提供了很大幫助,屬于“得勢而益彰者”。范蠡、子贛均為當時代的精英,在從政、做學(xué)問上均有較大成就和建樹,兩人又同為商界成功人士,在歷史上樹立起了儒商典范,成為此后我國商界的楷模和榜樣。

經(jīng)商之道,貴在把握時機,咬定目標,薄利多銷。

司馬遷寫作《貨殖列傳》,距今已經(jīng)2100多年,但文章中體現(xiàn)的商業(yè)思想和基本原則,大部分是正確的?,F(xiàn)代商家如果認真體會和靈活運用,仍然有所裨益。

一要準確研判市場。計然是春秋戰(zhàn)國時越國的謀臣,又是一名經(jīng)濟學(xué)家、商界理論家。據(jù)說,勾踐成功復(fù)國、范蠡成功經(jīng)商都是在計然的理論指導(dǎo)下實現(xiàn)的?!敦浿沉袀鳌反蠓糜嬋坏脑挘f明審時度勢、研判市場的重要性。“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論其有余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一個成功的商業(yè)企業(yè),既要深入調(diào)查研究,把握經(jīng)濟大勢,掌握行業(yè)供求信息,又要系統(tǒng)思考,迅速反應(yīng),果斷采取行動,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要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潤。文章引用《管子牧民》篇“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后,論述道:“禮生于有而廢于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人富而仁義附焉”,多處論及財富的重要性。文章講到,逐利是人的本性,是推動各行各業(yè)發(fā)展的動力,“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xué)而俱欲者也”,從“壯士在軍”、“趙女鄭姬”,到“弋射漁獵”、“醫(yī)方諸食技術(shù)之人”,“農(nóng)工商賈畜長,固求富益貨也”,“此有知盡能索耳,終不余力而讓財矣”,肯定了商人逐利的正當性。作者褒揚了從管仲到曹邴氏等人發(fā)家致富的行為。認為管仲在整頓經(jīng)濟秩序,幫助齊國復(fù)興、齊王稱霸的同時,自己發(fā)家治富,富比君王,是有能力的表現(xiàn)。魯人曹邴氏“富至巨萬”,仍然“父兄子孫約”,定下“俯有拾,仰有取”的家規(guī),也是受人稱道,值得世人學(xué)習(xí)的。

三要勤勞節(jié)儉,薄利多銷。文中論及商道時,認為勤勞治富是正確道路。一方面講到,“夫纖嗇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贊賞著名商人白圭“能薄飲食,忍嗜欲,節(jié)衣服,與用事僮仆同苦樂”的行為,也肯定了郅氏、濁氏依靠磨刀、賣羊肚等小技能、小生意勤勞致富的做法。另一方面,多次強調(diào)“廉賈歸富”,清廉、不貪一時之利的商人,終歸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柏澷Z三之,廉賈五之”,貪婪的商人居奇惜售,貨物滯銷,資金周轉(zhuǎn)不靈,所得利潤僅為十分之三。薄利多銷的商人,財物流通無滯,所得利潤可達十分之五。這些道理,直到今日,仍然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領(lǐng)會和借鑒實踐。

推動企業(yè)長遠發(fā)展,要控制成本,用好資金,重視“實體經(jīng)濟”。

《貨殖列傳》是一篇傳記,但仔細閱讀后,能夠體會出不少與現(xiàn)代商業(yè)理論相一致的觀點,對現(xiàn)代商業(yè)管理管理具有指導(dǎo)意義。

一要加強成本管理。文章引用諺語述及控制運輸成本的重要性,“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多處講到各地風(fēng)土人情、物產(chǎn)分布、交通情況,都是在提醒世人,運輸成本是影響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文章講到“以物相貿(mào)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講到“積著之理,務(wù)完物,無息幣”,牽涉到庫存和資金管理問題。在講述經(jīng)商致富案例時,講到一個名叫刀間的商人,特別偏愛收留、使用“奴虜”,“使之逐漁鹽商賈之利”,終于依靠這些人的力量發(fā)家致富,財產(chǎn)多達數(shù)千萬。這實際上是一個使用廉價勞動力的案例,涉及到人工成本問題。

二是承認資本經(jīng)營的合法性。《貨殖列傳》記述的是秦和西漢前期工商業(yè)者的事跡。那個時代,多數(shù)上層人家是依靠官職俸祿或爵位封地顯貴于人的,但也有些人是通過工商業(yè)積累資本、發(fā)家致富,從而躋身上流社會的。作者給這樣的人家起了個名,叫“素封”。說,“庶民農(nóng)工商賈,率亦歲萬息二千,百萬之家則二十萬,而更徭租賦出其中,衣食之欲,咨所好美矣”,可以“不窺市井,不行異邑,坐而待收,身有處士之義而取給焉”。文章不僅認可資本經(jīng)營,而且肯定了巴郡一個叫“清”的寡婦繼承和享用祖上遺產(chǎn)的合法性,指出貨幣資金的重要性,講到了“財幣欲其行如流水”、錢能生錢等道理。

三要重視“實體經(jīng)濟”。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社會長期崇尚以農(nóng)為本,認為依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致富為上等,依靠工商業(yè)致富為次等。我們不能奢望《貨殖列傳》在這方面有歷史性的突破,但不妨把彼時代的農(nóng)業(yè)比作現(xiàn)時代的“實體經(jīng)濟”,同樣有所啟發(fā)。文中講了一個有意思的案例。楚漢相爭之際,宣曲一個姓任的富人,準確判斷戰(zhàn)爭將會造成土地荒蕪、糧食漲價的形勢,在別人爭奪金銀珠寶的時候,他用地窖儲存糧食,然后高價賣出,發(fā)了大財。經(jīng)商發(fā)財之后,“富人爭奢侈”,而任氏不僅“折節(jié)為儉,力田畜”,而且在購置田、畜的時候,“獨取貴善”,結(jié)果任家“富者數(shù)世”。任氏“以末致財,用本守之”,在經(jīng)商致富之后,用農(nóng)耕本業(yè)------彼時代的“實體經(jīng)濟”保家守財,成為民間的表率,甚至受到了朝廷的表揚。

“富無經(jīng)業(yè),則貨無常主,能者輻湊,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萬者乃與王者同樂”。《貨殖列傳》,值得細讀。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六

在我國古代所有的史料書籍中,《史記》的大名可謂人盡皆知,而作者司馬遷也因此聲名遠揚。我們都知道《史記》是一本紀傳體通史,里面的內(nèi)容分為本紀、世家、列傳等,記載的都是一些威名赫赫的大人物,說白了,都是些王侯將相之類的人??墒蔷驮谶@些大人物之中,司馬遷專門給幾個小刺客列了一傳——《卷八十六?刺客列傳》。

這幾個小刺客,分別是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有人也許只聽過荊軻,沒關(guān)系,這不重要,這幾個小刺客真的都可算是小人物:比如曹沫、專諸,只是個勇士,后來也沒有什么大的成就;豫讓只是個家臣;聶政、荊軻就是個俠士。與記入《史記》的人來說,這幾個人著實算得上草民了。

那么,司馬遷到底為什么列了列傳去寫他們?

仔細想想,這背后的原因,無疑都指向一個答案:這是他有意留給世代君王的“項上之劍”。歷代君王都是高高在上的,打個噴嚏九州都要抖三抖。但是,即使君王本領(lǐng)高強,權(quán)力遮天,也絕對不能忽略小人物!我想,司馬遷大概也是這么想的,如果看不起小人物,視其為草芥,那么小人物發(fā)起怒來,也是很可怕的,他們會讓你睡不上一個安穩(wěn)覺:有可能你正吃烤魚的時候,突然沖出一個人給了你一刀——專諸;有可能你在廁所艱辛奮戰(zhàn)的時候,突然沖出一個人要殺你——豫讓;有可能你正在和下屬吹牛顯擺的時候,突然沖出一個人要抹你的脖子——曹沫;有可能你在家里閑著沒事正放松的時候,突然沖出一個人捅死了你——聶政;讀后感·如果你覺得你是帝王,身邊保鏢環(huán)繞,安保系統(tǒng)完善,但你根本無法預(yù)料到,這一刻你面前手無寸鐵的人會不會下一刻就從地圖里掏出了一把匕首——荊軻。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這就是懸在各位帝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啊!這一傳雖然說了很多,但總結(jié)下來,卻都逃不過一句“士為知己者死”。我覺得司馬遷的整體分布稱得上是完美了,雖然只是時間順訊寫下來的,但仍把最震撼的故事留到了最后,為整個春秋的此刻們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他超越了知遇之恩,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心靈的共鳴,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甚至生死的界限都阻擋不了他們。

他們時時刻刻徘徊在生死仁義之間,這大概就是他們的偉大吧!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淚。

我倚著墻,捧著那本厚厚的《史記》,認真品讀著《屈原列傳》,穿越歷史的長河,再一次認識了屈原這位偉大的人物。

屈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才高氣勝,忠而被謗。他生活在戰(zhàn)國中后期,當時七國爭雄,其中最強盛的.是秦、楚二國。屈原曾在楚國內(nèi)政、外交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以后,雖然遭讒去職,流放江湖,但仍然關(guān)心朝政,熱愛祖國。最后,毅然自沉汨羅,以殉自己的理想。本文以強烈的感情歌頌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華和他對理想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屈原曰: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混濁我獨清??v然是用以身殉國來證明自己對國家的忠心與赤誠,從不言悔;縱然楚國江山已是岌岌可危,還是抓住最后一線希望,竭力挽回一切,亦不言棄。他雖身處污泥濁水之中,但不被世俗所玷污。那樣一種高潔,堪與日月爭輝。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在那個風(fēng)雨飄搖的時代,不愿淪于那墻頭的草,只隨波逐流。而是近乎偏執(zhí)地抱著那份骨子里褪不去的清高,直至汨羅江邊,他寧用生命保全自己乃至是一個國家的尊嚴,也不愿屈服于現(xiàn)實。

也許是天妒英才吧,滿腔的愛國情懷、蓋世的才情,卻無處施展,始終郁郁不得志,這就是屈原,一個亂世背景下的悲劇英雄。他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赤膽忠心,一心為國,卻遭到奸佞之人的誹謗與楚懷王的質(zhì)疑。盡管如此,他仍舊是如白蓮般,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

是??!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這就是屈原愛國理想的寫照。權(quán)勢誠可貴,生命價更高:若為理想故,兩者皆可拋。屈原的高貴,屈原的愛國,屈原的高潔,震撼人心,永垂青史。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八

太史公作《貨殖列傳》,不拘泥于時,駁斥儒道兩大家有關(guān)經(jīng)濟問題的觀點,大膽提出人類追求財富的合理性,字字鏗鏘,擲地有聲。“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無論多美好的志向都得有實現(xiàn)的基礎(chǔ),財富,在很多時候就是我們?nèi)松馁Y本。

自從商業(yè)產(chǎn)生以后,貧富差距漸漸出現(xiàn),同時因為有了差距,便生出許許多多的社會矛盾與沖突。作為以農(nóng)為本的國家,古代中國一直到了清朝還在壓制商業(yè)活動,商人們承受著來自朝廷和社會各個方面的阻撓與壓力,可以說,一個成功的商人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真的是步履維艱。士農(nóng)工商中,商為最下等,其實各個階級都要養(yǎng)家糊口掙取銀錢,只是收獲渠道不同,收獲數(shù)量也不等?;始屹F族子弟生下來過的就是錦衣玉食的生活,雙手不沾一點腥土,整天跟著先生念叨仁義禮智信,之乎者也,修身養(yǎng)性治國平天下。每每這些“貴人”不開心的時候,一個巴掌掄過去,挨打的小奴仆低頭含淚,以頭搶地,可憐兮兮地捂著一邊打紅的臉:“奴才該死!”同是人,貴賤就這么給劃分明了,你,窮人家的孩子,就是受欺負被奴役的命。富人家是有自己的煩惱,他們擔心的也許是明天去哪里游玩,應(yīng)該穿什么樣的衣服,而眾多吃穿無著落的窮人們還在忍受著饑餓侍弄那幾畝租田,用一句俗語來形容就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柏敶髿獯帧币簿褪沁@個樣子了,“富相什則卑下之,伯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仆,物之理也?!?/p>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九

古人一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貫穿了整篇《刺客列傳》。從春秋至戰(zhàn)國末期,太史公司馬遷共為我們五個這樣的刺客:曹沫、專諸、豫讓、聶政、以及最具有名氣的荊軻。他們之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有的活了下來,有的被就地正法……是什么驅(qū)使著他們披荊斬棘,去完成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wù),以歷史的眼光來看,他們更是阻擋了歷史進步的潮流?為何?就是這樣一句“士為知己者死”,這也許更是一個莫大的悲哀吧!鐘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絕弦,終生不再鼓琴,以為世無知音。此乃真正之“知己”。后來這則故事被金庸金大俠搬到了他的小說《笑傲江湖》中去,衡山派“二把手”劉正風(fēng)與“邪教”日月神教長老曲洋合創(chuàng)《笑傲江湖曲》,因此得罪嵩山派掌門左冷禪,慘遭滅門之災(zāi),至死仍與曲洋一起,雙雙為“知己”而亡。在這里,“士為知己者死”的內(nèi)涵得到了升華,這才是真正的“士為知己者死”。再回到《刺客列傳》中來。

五位刺客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曹沫和豫讓才稍許算得上“士為知己者死”,而專諸、聶政、荊軻不過就是那些所謂“知己者”達到自己私語的工具。曹沫為了替魯莊公收回失地劫持齊桓公,他是唯一成功并且全身而退的刺客。可以說,只是一種“忠君”的表現(xiàn)。盡管他的事跡是五個人中篇幅最短的,不過我卻認為他才是真正的刺客,既能夠完成住上給予的任務(wù)又能夠保全自身的安全。此乃刺客之上者。豫讓,為了替被趙襄子“漆其頭以為飲器”的智伯報仇,先后兩次刺殺趙襄子都不成功,最后僅僅砍了其衣服三下就自刎謝世了。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愚忠的表現(xiàn),也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趙襄子的寬闊氣概,面對刺殺自己的刺客能夠縱虎歸山并答應(yīng)他的無禮請求,不得不為他的氣概所折服。豫讓可謂刺客之中者。

專諸、聶政,都成功刺殺了目標,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當場被就地正法。專諸為了吳公子光,也就是踩著他的尸體成為大名鼎鼎的吳王闔閭的一己之利,用魚腸劍刺死了吳王僚,成就了闔閭的光輝時代;聶政僅僅是由于嚴仲子與俠累產(chǎn)生不快就替別人出頭,結(jié)果也是刺殺成功,當場被戳。他們兩人都是古代君王為了爭上位、謀己私的犧牲品,僅僅是因為一兩句好聽的話就把自己賣給了對方,這二人可稱之為刺客之下者。最后不得不談及太史公花了大量筆墨來描述的刺秦的荊軻。他的故事就不多加敘述,人盡皆知。我對他的評價,從歷史的眼光來看,他是一個白癡,想阻擋歷史發(fā)展的進程;從個人的品德來看,他又是一個集勇氣、智慧于一身的英雄,盡管他缺乏的是實力,連當時的名俠蓋聶、勾踐都對他嗤之以鼻。荊軻不是一個有聲望的公卿貴族,他文不能安邦,物不能定國,沒有出將入相,沒有驚天動地的功績,他只不過是當時地位低下的游俠階層的一個普通游俠,劍術(shù)不精,但他卻做了一件當時無人敢作的驚天之舉——刺秦,這是難以想象的,就連一代霸王項羽遠觀秦始皇也不過就是嘆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而已。我們以歷史的眼光來看,他這樣的舉動既是螳臂當車,更是違背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

“春秋無義戰(zhàn)”,戰(zhàn)國時代的戰(zhàn)爭卻根本連“義”都談不上,秦國用了及其殘忍的手段完成了大一統(tǒng),名將白起一人在征戰(zhàn)中斬殺東方六國90萬人,絕大部分是降殺。燕太子丹為了保全自己的國家,想讓荊軻效法曹沫劫持秦始皇而立下盟約。不過他卻忽視了一個事實,這是不可能的:齊桓公尊王攘夷,志在成為盟主而已,所以可劫、可盟:而荊軻時代是國家走向統(tǒng)一的時代,秦王不兼并天下是不可能善罷甘休的,所以說燕太子丹和荊軻的行為是迂腐的。就連荊軻死之前都說:“事所以不成者,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边@樣的結(jié)果不亦悲乎!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

屈原名平,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左徒,見識廣博。屈原一生中遭遇了兩次大的挫折。

屈原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代表,主要原因是他很有才能和愛國情懷,在楚國遭受打擊,但是他始終不背叛楚國。

"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每讀到屈原,想到屈原,總有一種悲嘆,一個真真的跋涉者,一個真真堅持自己理想與情操的人,它的結(jié)局竟是萬般無奈的投江。

一個人的精神,一個人的人的意志無不在詮釋著他對人生的理解,他對生命的看法。

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總是匆匆走過他短暫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許永遠都理解不了古人。

讀《屈原列傳》的時候,吸引和震撼我的已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質(zhì),而是感慨活在一個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會是一個多么大的悲哀。

從屈原坎坷的一生揭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遭遇困難和挫折是正常的,關(guān)鍵是面對挫折時,應(yīng)當拿出勇氣和毅力迎接挑戰(zhàn),直面挫折,戰(zhàn)勝自我,把每次挫折當作前進的踏腳石,最終走向成功的輝煌。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一

很誠實地先說一句,實際上這篇文章我并沒有認真地聽講,但我能很清晰地感受語文老師在談?wù)摗恫牧袀鳌愤@篇課文時的慷慨激昂的心情,我對此印象很深,特別是對于"好人不長命"、"惡人富貴延年"的社會現(xiàn)象的不公,伯夷列傳讀后感。下課之后,我有重新瀏覽過這篇著作,暫且不談文章與司馬遷本人的聯(lián)系,我以下的看法全部圍繞文章的內(nèi)容本身,而不深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就文章中所提出的幾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佳當?shù)拇鸢?,因而我不牽強附會,但我認為作者司馬遷提出的這幾個問題是相輔相成的,甚至后一個問題是前一個的升華,而我就其中幾點談?wù)勛约旱奈⒈】捶ā?/p>

就我看來,這個社會上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機遇,于是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公正的待遇,作為一個圣人,他應(yīng)該不必在乎自己的聲名是否能夠流芳百世,而這對于許由、務(wù)光等人來說,或許能不能美名外揚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理解作者司馬遷自己想要揚名立萬的心情,同時他也確實如此,但我絕不贊同他對于成名的看法。這個世界上總是存在著許多有道德的人,他們并不說辭,也沒有像以前的圣人一樣游學(xué)講法,道德和圣人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種:一些人退隱田園是為了自身心情的寧靜,為了獲得一種靈魂上的解脫,很難講他們的品德究竟高尚到什么程度,但又是否有人像司馬遷一樣撰寫類似《伯夷列傳》這樣的文章來歌頌他們呢?事實可能是沒有的,即便有也并非這些隱士的意愿,更有一句話叫做"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賴周圍的環(huán)境忘卻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這是指小隱真正有能力的人卻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龍臥虎之地,這是指中隱。

只有頂尖的人才會隱身于朝野之中,他們雖處于喧囂的時政,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隱者。而我認為,歷史本身就有不完全真實的特性,加上人為的篡改和時間的淡化,許多歷史真相已經(jīng)湮沒在了浩瀚無邊的時間長流里,就像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許多閃他們閃發(fā)光的人,他們智慧、優(yōu)雅、從容或者淡泊名利,但他們并未被記載光輝榮耀的史冊上面,這是為什么呢?是那些拿了俸祿的史官不沒有辦實事么?亦或者是因為歷史的記錄并不真實?都不是,是因為有一些特殊的因素,歷史不能讓他們過于矚目地出現(xiàn)在后人的眼里,這樣可能會毀了他們,因為"某些人"不允許,因為他們與這個庸俗的時代不太協(xié)調(diào),就像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一樣,他們的品行即便高尚,但只能是"可念不可說"的向往。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子難道公平么?","公平",我人為這跟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如果你本身并不想為了某些方面的"公平"而去努力地抗爭些什么,那么你就沒必要為了不抗爭所帶來的后果(即便是不好的),這就像隱退者本身已不在乎世俗人的看法一樣,什么流言蜚語什么是不是能夠流芳百世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況且——歷史雖然沒有讓他們聲名鵲起,但也沒有無情地拋棄他們,或者我們可以這么說:他們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的時代;他們被包含于歷史的一角,又超脫于歷史之外永遠活在他們應(yīng)有的光輝里。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是不是真理呢?我想也許這只是一種人類自我安慰的措辭而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對人的善念的塑造和維持以及惡念的扼殺和遏制,還有在維護社會和平這一方面,確實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五段的言論呼應(yīng)了前兩段的論述。賢人在后世之人中的聲名取決于什么呢?什么樣的人才算是賢人呢?作者認為,賢人這個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凡那些道德操守合乎自己的意念和追求時,在這些人眼中他們就被稱之為賢人。一般情況下,這些人占據(jù)所有人的大多數(shù)時,此賢人才能被認可,或者他們是被當時在思想上很有影響力的人所推崇。關(guān)于他們聲譽是否會在后世傳揚以及影響力度的大小,則首先取決于他們的不害他的行為和一定的學(xué)識或地位。其次,就主要取決于他們被何人認可了,以及那個人的號召力。司馬遷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所發(fā)的感概:"可悲??!普通人想要磨練自己的品行,立下功名,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怎么能把自己的名聲傳播到后世呢?"真實得讓人難受。

古人語:"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保持自己的本心,不為他人的只言片語所動,也不被執(zhí)權(quán)者的威嚴所撼,堅定智慧的理性,這樣一個人的思想才有實際上的價值。

至于那些亦真亦假可真可假的所謂正史稗史,所謂正統(tǒng)思想,所謂詭辯,一切皆不要陷入空想的泥潭——"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黑格爾如是說。

注:《伯夷列傳》出自《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第一》,作者司馬遷。該篇是伯夷和叔齊的合傳,冠《史記》列傳之首。在這篇列傳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藝,折衷于孔子"的史料處理原則,于大量論贊之中,夾敘了伯夷、叔齊的簡短事跡。他們先是拒絕接受王位,讓國出逃;武王伐紂的時候,又以仁義叩馬而諫;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恥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餓死在首陽山上。作者極力頌揚他們積仁潔行、清風(fēng)高節(jié)的崇高品格,抒發(fā)了作者的諸多感慨?!恫牧袀鳌穼嶉_史家之先河,亦為本紀、世家、列傳之僅有。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二

自屈原投江之后,他便一直被人所懷念。先民們設(shè)立一個節(jié)日來紀念一個人,并且延續(xù)兩千年之久,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心和嫉惡如仇,潔身自好的高風(fēng)亮節(jié),贏得了后人對他的永世敬仰!

然而,敬仰之余,我常常會生出一些想法。死,固然不失為一條保持清白、抗爭世事的`途徑,但這其中難免包含著一些怯弱和無奈。當一個人理想破滅,處于窮途末路之際,死難道就是唯一的選擇么?屈原之死,確實悲壯,但相比之下,孔夫子的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頑強斗志,不更令人敬仰么?人生怎么可能沒有挫折呢?一旦遭到巨大災(zāi)難,就以死來解脫,不顯得太消極了么?文天祥被虜,本想求死,可他終于還是“隱忍而行”。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將以有為也”。是這個信念戰(zhàn)勝了求死的念頭,支持著他斗爭直到最后。

屈原不應(yīng)該選擇死!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頌屈原,但我不由得深深感嘆:屈原之死,悲哉!悲哉!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三

《刺客列傳》描寫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高漸離六個人的事跡,始于曹沫,終于高漸離,他們的悲劇性也在逐步加強,只有曹沫一人全身而退。這六個人之中,知名度最高的無疑是荊軻,荊軻的事跡被千百代文人墨客傳唱,可其余五個人被淹沒在歷史的風(fēng)塵之中,不為大部分人所知曉。其實,他們六個人的事跡都是令人扼腕嘆息,蕩氣回腸。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被豫讓提出來,就成了刺客的信條,他們不顧家人,不計生死,就是為了“知己”這兩個字。前面已經(jīng)說過,荊軻的知名度最高,可是現(xiàn)在看荊軻與太子丹的交往,其中摻雜了太多的利益,并算不得是知己。唐朝司馬貞《史記索隱》轉(zhuǎn)引來注解《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荊軻與太子丹游覽東宮,荊軻拾瓦投蛙,太子丹捧著金丸給荊軻。他們又一起乘千里馬,荊軻說千里馬的肝好吃,太子丹就殺了千里馬把肝給荊軻吃。荊軻在宴席之上說歌女的手美,太子丹就把歌女的手剁下來放在玉盤里送給荊軻。太子丹的所作所為,實在是有諂媚之嫌。荊軻雖然為人深沉好書,與賢豪長者相結(jié),但是也是郁郁不得志的,每天和狗屠、高漸離在市集之上相樂相泣,旁若無人。太子丹對荊軻也算是有“知遇之恩”了,但是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說君子之間的交往不摻雜利益,可太子丹與荊軻并沒有做到這一點,連荊軻也說“太子遇軻甚厚”。所以太子丹為荊軻準備好要去咸陽時,荊軻準備等自己的同伴,但是太子丹并不信任荊軻,以為荊軻要反悔,試探地說“丹請先遣秦舞陽”,他們連朋友之間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更談不上是知己。太子丹對荊軻不薄,荊軻去刺殺秦王,就有了“拿人錢財,替人消災(zāi)”的意味。

但是,古往今來似乎沒有人去注意這些,荊軻成了千古刺客的偶像,這和太史公偏愛荊軻有關(guān),《刺客列傳》里,荊軻所占文墨最多,其故事性也最完整,還有他身邊諸如田光先生、高漸離等一批朋友所渲染出來了強烈的悲劇氛圍。文人墨客也寫詩作賦詠嘆荊軻,例如陶淵明《詠荊軻》中說:“其人雖己沒,千載有余情。”這其中自然也有荊軻他一諾千金,視死如歸的緣故,但是《刺客列傳》其他五人并不缺乏這一特點,所以,這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與其他五人相比,荊軻的敵人是秦始皇。

秦始皇他“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雖然他并不是完美的,他譽滿天下同樣也謗滿天下,可這并不能抹殺他奠定中國封建王朝基礎(chǔ)的功勛。而一個人所能達到的高度,通常是由他的對手來決定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歷史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竟然敢刺殺他的荊軻當然也在歷史上揚名。尼采說過,慎重地選擇你的朋友,更慎重地選擇你的敵人,朋友可能影響你的成就,敵人會決定你所能達到的高度。所以,遇到一些人做出一些事,不要隨便去和他理論生氣,不是所有人都配當你的敵人。

《刺客列傳》里,最成功的刺客要算曹沫了,曹沫挾持齊桓公,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逼齊桓公交出了侵占魯國的土地,自己又全身而退。專諸雖然達到了自己目的,以魚腸劍殺了吳王僚,可自己也丟了性命。接下來的豫讓、聶政、荊軻、高漸離,不僅沒有完成任務(wù),自己也丟了性命。而且秦王因為被荊軻行刺大怒,發(fā)兵攻燕,逼迫燕王喜殺了太子丹,為燕帶來了禍患,但他們都是義薄云天、視死如歸的死士,其悲劇結(jié)局可歌可泣,讀來蕩氣回腸。我認為這其中最令人扼腕嘆息的一位,是高漸離。

畔送別荊軻時,流傳千古的“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就是高漸離為荊軻踐行之作。似乎在這個時候,高漸離就已預(yù)見到荊軻悲劇的結(jié)局,并決定自己也踏上這個沒有回頭路的征途。這是何其悲壯的畫面!他與荊軻的友情可見一斑!當秦始皇通緝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時,門客們都潛逃了。高漸離更名改姓給人家當酒保,伺機接近秦始皇。秦始皇因為愛惜他的才能,熏瞎了他的雙眼,令他擊筑,高漸離便把鉛放進筑中,再進宮擊筑靠近時,舉筑撞擊秦始皇,當然沒有成功,被殺。但是這個時候,秦始皇已吞并燕國,這時再刺殺他,已沒有什么意義。更何況,高漸離不會武功,他成功的幾率微乎其微,然而高漸離這個擊筑國手卻義無反顧,這似乎有些尋死的意味。或者,他只是想已一死來告慰荊軻這個朋友,這個這才是真正的“士為知己者死”!他只是為義而死,其中不摻雜任何的金錢、收買、報恩、等等齷齪,死得轟轟烈烈。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的詩句描寫了一個冷酷無情卻又俠肝義膽的刺客。刺客,或者說殺手,這個職業(yè)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古老傳統(tǒng)卻又有著奇特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春秋戰(zhàn)國那個君子之間爭霸的時代過去,“士為知己者死”的刺客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陰冷的暗殺、丑惡的血腥,這怎么不令人懷念那些舍生忘死、舍生取義的刺客豪俠!

伍子胥列傳讀后感篇十四

南懷瑾先生年輕的時候,曾反復(fù)讀了一百遍伯夷列傳,才覺得真正看懂。我沒有看到那么多遍,何況要看懂,也不僅僅是在一時之間看一百遍的事??墒亲x書筆記還是要交的,那就且以我這樣二十遍的狀況寫吧,寫到哪里算哪里,或者以后再看這篇又覺得不通了呢。

伯夷列傳是《史記》里的第一篇列傳,篇幅非常短,大約是列傳里最短的了。它非常特別,不僅因為它的短,而且其中描寫傳主生平事跡的內(nèi)容只有一個段落,其余的部分是各式各樣看似與傳主不直接相干的感慨。若說列傳中有哪一篇最能直接地看到司馬遷,聽到司馬遷,有哪一篇是司馬遷自己站出來明明白白地加以論說的,那便是這一篇了,讀后感《伯夷列傳讀后感》。寫史的人大多把自己隱匿在行文之間,隱匿在對形形色色歷史人物的記敘和評點中,然而到了伯夷列傳,司馬遷卻是要用自己的筆書寫自己說的話了。

伯夷列傳里中討論了兩個主要的關(guān)系,人與現(xiàn)世的關(guān)系,和人與后世的關(guān)系。作為一個史學(xué)家,無怪乎司馬遷談到這兩點時如此情緒激昂以至于要跳出來說點什么了。因為再將這兩重關(guān)系聯(lián)系到一起,就要談到關(guān)于真正的歷史和被記敘的歷史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了,這正是司馬遷要表達他著書的志向的地方,又像是《史記》的另一個自序。司馬遷在前面的行文中分別討論了這兩重關(guān)系,又在"太史公曰"的部分把它們聯(lián)系到一起來說。

人與現(xiàn)世的部分,司馬遷說,"舉世混濁,清士乃現(xiàn)".他盛贊了許由、卞隨、務(wù)光、伯夷、叔齊這些濁世中的清士,他認同了這些人在舉世混濁中的價值選擇和道德操守,他肯定了孔子伯夷叔齊提到二人時評價他們所說的"求仁得仁".但是他同時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們真的不怨嗎?而他提出這個問題的依據(jù),正是伯夷叔齊臨死時所做的詩歌。

詩歌的原文是: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這其實是覺察到自處于末世者的絕望嘆息。他們是秉承著上一個時代禪讓的政治傳統(tǒng)和上古政治倫理的最后的人,他們自認應(yīng)處在神農(nóng)、虞、夏之朝,而不是這混濁的西周。他們不愿走下首陽山去看這名為周的朝代,他們寧愿不食屬于這個朝代的一粒粟米,好似這樣就可以至死都留在上一個時代。所以他們說,"我安適歸矣".

但不僅于此。司馬遷用司馬遷的雙眼,看到了他看到的特別的東西??鬃俞槍Σ氖妪R,所判斷的"不怨",判斷依據(jù)是他們的求仁得仁,因為他們的現(xiàn)世追求得到了滿足——他們從生到死都是在他們那個干凈的仁世,未沾染新的大周朝的一粒灰塵——或者說粟米。然而司馬遷質(zhì)疑了他們徹底不怨這個觀點,認為在其間還有別的怨——非關(guān)現(xiàn)世,而是關(guān)于后世,關(guān)于自己的沒世。司馬遷在引述上面這段詩歌時,特意地提到這是他們"及餓且死"時所作,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對于現(xiàn)世已經(jīng)坦然和無怨,所以他們的怨,是針對身后而發(fā)的,而不是針對當下所發(fā)的。這便引出了第二重關(guān)系,人與后世的關(guān)系。

這怨是什么呢?從詩中看,關(guān)鍵在于"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一句,而它的解釋,在于本篇最后一段太史公曰的第一句:"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這就要提到伯夷列傳的另一個線索——許由務(wù)光二人同伯夷叔齊二人在死后的被區(qū)別對待。這個問題在本傳的開頭第一段被提出,而在"太史公曰"中被解答。許由務(wù)光雖亦是節(jié)義高蹈之士,卻因為"非附青云之士"而不見稱于后世,伯夷叔齊因為得到孔子的頌揚而廣為人知。那么,被后世發(fā)掘和頌揚的條件是什么呢?司馬遷引說,是"同明相照,同類相求",是"云從龍,風(fēng)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只有擁有相同志向和操守的人,才會彼此欣賞,即便相隔幾百幾千年也如逢知音。他們"同明相照",其中晚生的那一個擔當"圣人作"的職責(zé),使萬物得到歸位,使已逝的那位圣人得到傳揚,使這種精神在世間繼續(xù)流傳。

君子在意的,正是能否有這樣一位身后的知己,或者更廣地說,是能否還有那么一個時代,自己的操守能得到認同和理解。倘若沒有,那么千百年而下,他們經(jīng)歷的將是真真正正、徹徹底底的孤獨。

而伯夷叔齊憂慮的,正是能否還會有這么一個時代。面對著舉世混濁和大醉不醒的眾人,他們開始懷疑是否剛剛過去的的正是最后一個堅持著自己所堅持的這些東西的時代,所以他們哀嘆"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他們追憶前朝,他們哀憐后世。這是他們怨的所在。

這個時候,第一重關(guān)系與第二重關(guān)系得到了結(jié)合,歷史和被書寫的歷史之間的矛盾被提出,于是司馬遷站了出來,他作為一個寫歷史的人,作出了自己的承諾。他要使這些人被看見,他要作為一個后生,用自己的光照亮這些歷史的光源。

于是他書寫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他將正史的關(guān)注點從一年復(fù)一年的祭祀征伐轉(zhuǎn)移到一個一個活生生的構(gòu)成了歷史的"人"身上。于是他寫荊軻,寫郭解,他也寫寧成、東方朔,他著書立傳的目的和基礎(chǔ)是一個一個的"人",而這是前人所沒有做過的嘗試。于是他在這篇伯夷列傳——在七十篇列傳之首的位置寫下他的志向。自此為始,他提起他所手握的那一支史筆——他所擁有的最有力量的東西,為那些從沒有人為他們立過傳的人立傳,稱為"列傳",他用一個一個血肉之軀筑成他司馬遷的史書,他用衣袖逐一擦去那些隱沒了千百年的明珠上的灰塵。司馬遷使這些人的光照亮了歷史的一片天空,然而他不能完全料想的是,他的光也照亮了自己身后的一片天空。

所以我覺得伯夷列傳像是《史記》的另一個太史公自序。它是司馬遷的態(tài)度和承諾,它也將這種信仰傳遞給了當下的我。然而我知道在我面前還有八十遍要看,但這篇讀書筆記就到此為止了。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14575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