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通用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4 08:01:08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通用19篇)
時間:2023-12-14 08:01:08     小編:文鋒

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民族歷史、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的集中體現。總結的寫作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怎樣提高寫作效率?總結范文中的經驗和教訓可以為我們提供寶貴的借鑒和啟示,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和進步。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一

1、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新詞。

2、能抓住課文重點字句,展開想象,感受風景的優(yōu)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體會自然美與行為美的和諧,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fā)展。

3、有感情朗讀課文,懂得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字、句,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有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創(chuàng)設情境。

1、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帶你們來這個漂亮的教室?那是因為再老師眼里你們最聰明,最有禮貌,你們愿意把自己的才能展示給各位老師看呢?那先和老師們打個招呼吧?。ㄈw起立,向后面聽課老師問好。)。

2、大家這么有禮貌,老師要獎勵同學們,猜猜會是什么?

播放準備的碟片《讓我們蕩起雙槳》,學生欣賞。

3、學生談感受,師相機引出課題。(板書:清澈的湖水)。

二、初讀感知,認識字詞。

談話:小朋友們,鈴聲響了,讓我們蕩起雙槳,走進――(師指課題,生讀)清澈的湖水。

1、清澈的湖水會給我們展示一幅怎樣的畫面,你一定想讀一讀吧!在讀的時候,你給自己提出怎樣的要求呢?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交流識字方法,明確讀時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剛才,同學門讀課文時,課文里一些生字寶寶爭著想見你們這些新朋友呢,大家趕快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2、檢查生字新詞。(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賽讀。)。

出示字詞:兩側卷起欣賞石龜鏡子映出。

變幻表演香蕉皮跨步攥扔。

對本課的生字,同學們學的非常好,如果把這些生字寶寶放回課文,你們有信心讀好嗎?

3、生自由讀課文。

剛才,生字寶寶中有兩個特殊的字,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你們誰發(fā)現了?(生指出“攥”和“扔”)有什么特征?(都是提手旁)對,現在,大家和老師一起把這兩個字寫出來?(師生共同板書“攥”、“仍”)。

4、課文中誰“攥”著什么?誰又“扔”了什么?請大家再讀課文,并能圍繞“攥”和“扔”說說課文主要內容。(指名說)。

(小潔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劃船,剛想把面包紙丟進湖水里,卻被湖里面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小潔就把面包紙緊緊地攥在手里??蛇@時,有一個小孩把香蕉皮仍向小魚,湖水的美景就不見了。)。

三、研讀入理。

1、湖里的景色到底有多美?請小朋友們細心地讀讀課文,互相討論討論,用橫線把寫美景的句子劃出來。

2、學生匯報。

(師相機出示重點句子: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換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3、學生自由讀。想一想,你能從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4、學生匯報。(藍天、白云、變幻的山巒)。

5、學生再讀,想象除了看到這么多靜的東西,還看到哪些動的事物?

6、學生匯報。(花、草、游人的倒影、魚……)。

相機出示:“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他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中游?!?/p>

7、出示“山清水秀”的錄象,師動情地解說:這清澈的湖水真是一面神奇、美麗的鏡子呀!藍天、白云、變幻的山巒,山石、樹木、花草都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還有那活潑可愛的小魚,構成一幅多么優(yōu)美的畫面呀!來,讓我們想像著這些優(yōu)美的畫面,再美美地把這兩段話讀一讀。

8、出示重點句子,生齊讀。

“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他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中游?!?/p>

“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9、可是,另一個動作――“扔”卻讓這美好的一切發(fā)生了變化。請大家讀第四自然段,看看那個小孩扔走了什么?(生匯報:扔走了小魚的快樂;美麗的景色;游人的好心情等。)那么,小潔又攥住了什么?(湖水的美景;小魚的快樂;游人的好心情等。)。

師小結:是呀,同樣是兩個簡單的動作,卻帶來不同的結果。一個“攥”留住了美景,一個“扔”破壞了美景。

11、齊讀最后一段,想想小潔上岸后會找什么呢?

生匯報:小潔看到垃圾箱,把面包紙扔進垃圾箱。

小潔找那個扔香蕉皮的小孩,教育他愛護環(huán)境。

師小結:為了讓湖水更清澈,這種做法真了不起!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象你們所想象的那樣,在我們的生活里就有――清澈的湖水!

四、總結擴展。

1.學了課文,你對“攥”和“扔”有什么新發(fā)現?(板書:留住美景破壞美景)。

是呀,一個“攥”,一個“扔‘,同樣是兩個手上的動作,這一收一放,美麗就只差那么一點點。今天,小潔用一張小小的面包紙給我們上了十分難忘的一課,她美好的行為,純潔的心靈再我們內心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小潔這樣保護環(huán)境,熱愛自然,相信我們不僅會留住清澈的湖水,還會留?。ó嬅娉鍪荆┟利惖牟萜海G色的森林。

2.課外實踐:想想,用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喚起每個人的環(huán)保意識?

板書設計。

清澈的湖水。

攥扔。

留住美景破壞美景。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二

《稱贊》一課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睈勐牶迷?,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年紀較小,對故事中的兩位主人公很感興趣,覺得刺猬和獾之間的對話很有趣,通過多媒體播放畫面,讓學生能直觀的觀察兩種動物,更愿意走進課文自己讀一讀。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在朗讀中自己感悟,自己評價,自己學會分析,讓孩子當課堂的主人,孩子們會更快樂!

課時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采”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1至4自然段,重點理解“粗糙”這個詞語。

教學重點:認識10個生字,會寫“采”字。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1至4自然段,重點理解“粗糙”這個詞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分別出示“稱”、“贊”兩個字,生認讀。

2、組成詞語后齊讀稱贊并提問:什么是稱贊?在現實生活中受到過別人的稱贊嗎?

3、小結并板書課題,生書空。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出示要求,學生自讀。

請大家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時可以多讀幾遍,用圓圈圈出本課生字并和同桌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2、全班交流,識記生字。

a提問:讀課文后你認識了哪兩種動物?指名說并板書(刺猬、獾)。

b出示幻燈片(動物圖片、名稱、補充拼音、說明讀音“猬”)。

c指導“背”字在句子的不同讀音,指名讀句子。

d出示生字:領讀、去掉拼音讀、指名讀。

3、做猜謎游戲,識記生字。

a此物用米造。是糙。

b用目焦急看。是瞧。

c北方來了個月亮。是背。

d用手摘果子。是采。

4、字理教學生字“采”,并指導書寫。

三、學習課文1至4自然段。

1、出示圖片,理解“粗糙”的意思。

2、全班讀課文1至4自然段。

3、指名分別讀課文1至4自然段。

4、在課文中找出小獾值得稱贊的句子并指導朗讀對話。

四、課堂延伸。

1、出示一個比一好,生讀。

2、學生試說:一棵比一棵怎么樣?

3、指名拓展:一_______比一_______。

4、完成課后的練習。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三

1、了解對聯(lián)的基本知識以及對聯(lián)的發(fā)展歷史。

2、品味對聯(lián)的形式與內容美,嘗試寫作一些簡單的對聯(lián)。

3、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把握對聯(lián)的特點,如平仄、對仗等基本常識。

嘗試擬寫對聯(lián)。

賞析法、討論法、合作法。

二課時。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兩姊妹,一般長;同打扮,各梳妝;滿面紅光,年年報吉祥!那么你們猜謎底是什么呢?確切點說是春聯(lián)。春聯(lián)也是對聯(lián)的一種,我們對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貼對聯(lián),戶戶掛對聯(lián),商場賣對聯(lián),春晚看對聯(lián),但是,我們對對聯(lián)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對聯(lián)?它有什么基本特點?如何寫作張貼?以及如何嘗試寫作簡單的對聯(lián)?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對聯(lián)的奇妙世界來探索!

據說,三國時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與魯肅設宴請諸葛亮。席間,瑜曰:我與你以對聯(lián)設賭,對得上——飲酒,對不上——砍頭!敢否?孔明笑答:請出題。

瑜曰:有水便是溪,無水便是奚,去掉溪邊水,加鳥便是雞.得志貓兒賽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

亮答:有木便是棋,無木便是其,去掉棋邊木,加欠便是欺.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瑜大驚,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長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無手便是丑,去掉扭邊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長得丑,百里難挑一個妞.

瑜大怒,欲反目。魯肅忙勸曰:

有木便是槽,無木便是曹,去掉槽邊木,加米便是糟,當今之計在破曹,龍虎相爭豈不糟.

言罷,哈哈大笑,一場干戈暫告平息。

(一)對聯(lián)的含義:

對聯(lián)廣義上屬于詩的范疇,它是書寫或是均、鐫刻并且懸掛于門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學形式,也是一種最短的文字表達形式,可以說,一副好的對聯(lián)就是一首好詩。它是用上下兩聯(lián)形式相對、內容相關的語句結構而組成的一種漢語言藝術和裝飾藝術,是社會生活的高度凝練和藝術化的反映。

正所謂對聯(lián)是:對地對天,天地有情皆可對;聯(lián)古聯(lián)今,古今無事不成聯(lián)!

(二)對聯(lián)的起源:《宋史?世家?西蜀》記載:后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一般認為,這就是我國最早的春聯(lián)。而正式提出春聯(lián)這個名稱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聯(lián)日盛,并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仗是指詞句的對偶,具體要求為:

(1)字數相等。

(2)詞性相同。

(3)結構一致。

(4)內容相關或相反。

上聯(lián)末尾的一字用仄聲,下聯(lián)末尾一字用平聲。即仄起平落。

舉例: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隨著隨著對聯(lián)藝術的逐步成熟和發(fā)展,各種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斷出現,還出現了所謂非正宗對聯(lián),是指不過分強調平仄、工仗、用韻的'對聯(lián)。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郭沫若為陶行知先生墓門所題寫的對聯(lián)。

對仗歌謠(節(jié)選)。

天對地,地對天。日月對山川。祥云對瑞雪,暮雨對朝煙。

北斗七星三四點,南山萬戶十千年。

溪對谷,水對山。峻嶺對狂瀾。柳堤對花苑,洞壑對峰巒。

舟橫清淺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對暮,夏對春。五戊對三更。重陽對七夕,冬至對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晝,十千美酒賞芳辰。

樓對閣,院對宮。棟宇對垣墉。墻頭對屋角,寺外對庭中。

幾萬黃蜂尋苑圃,一雙紫燕入簾櫳。

今對古,漢對唐。五帝對三皇。三國分吳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為四代,禹湯文武是三王。

韓對趙,呂對申。張耳對李膺。賈山對潘岳,魏絳對陳平。

蕭曹漢代稱良相,李郭唐朝是偉人。

心對口,面對身。皓齒對朱唇。咽喉對肺腑,肝膽對腹心。

疊字、反復、復疊、頂真、析字(拆字、合字)、鑲嵌、加減、翻造、雙關、同音、回文、比喻、夸張、數字、方位、聯(lián)綿等。

舉例:

數字聯(lián):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疊字聯(lián):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

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反復聯(lián):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復疊聯(lián):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源頭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頂針聯(lián):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沒水牛腰。

拆字聯(lián):踢倒磊城三塊石剪斷出字兩重山。

合字聯(lián):蠶為天下蟲鴻是江邊鳥。

鑲嵌聯(lián):天下萬物皆潤澤世間無水不之東。

雙關聯(lián):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

同音聯(lián):無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回文聯(lián):斗雞山上山雞斗,龍隱巖中巖隱龍.

聯(lián)綿聯(lián):獨抱琵琶尋舊曲;數教鸚鵡念新詞。

數字對聯(lián):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對聯(lián)有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之分,貼對聯(lián)時就要分清上下。先說說門的上下,古文都是豎排版,自右而左。這樣一來,我們面向門站立時,右手邊自然就是上,左手邊的是下。再就是給對聯(lián)分上下,對聯(lián)是講究平仄押韻的,遵循著仄起平入規(guī)則。結尾仄聲(三聲、四聲)的是上聯(lián),結尾平聲(一聲、二聲)的是下聯(lián),橫批的書寫是自右而左。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賞析】用比喻手法,以天為盤星為子,地為琵琶路為弦,氣象宏大,豪邁之情溢于言表。

天氣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見重陽。

【賞析】這副對聯(lián)用四個節(jié)氣--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兩個節(jié)日--端午、重陽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談天說地,意境優(yōu)美。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發(fā)聲鼓,收聲鼓。

【賞析】上聯(lián)從月的形狀介紹了天文知識。下聯(lián)從聲音上介紹了春雷的區(qū)別,一形一聲,構成一副對聯(lián),頗具匠心。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

南樓孤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賞析】這是對聯(lián),也是詩畫,聯(lián)中鉤畫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圖。其中的數字摻進了乘法運算。上聯(lián)“十四”是“七”的倍數;下聯(lián)“一雙”是“孤”的兩倍。

對穿腸:十口心思,思君思國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賞,賞花賞月賞秋香。

【賞析】這個要說得詳細一些。這一副改得絕,把秋香嵌進去了,十分應景。原聯(lián)大多是這樣傳說的:上聯(lián):口十心思,思鄉(xiāng)思友思父母:下聯(lián):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君王。相傳是清乾隆和紀曉嵐的酬唱之作,構思拆字十分巧妙。而現在改的下聯(lián)卻也不遑多讓,將“賞”字拆為尚、目、八(繁體),更擺秋香姐姐上臺,才子風流呀!

猜地名:

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成都杜甫草堂)。

欄桿外滾滾波濤,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東去;。

窗戶間堂堂日月,盡四時憑眺,幾曾見黃鶴西來。(武漢黃鶴樓)。

翁去八百年,醉鄉(xiāng)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大明湖)。

七十二健兒,酣戰(zhàn)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廣州黃花崗)。

猜人物;。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清湘應識九歌心。(屈原)。

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云霄,幽思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司馬遷)。

日月同懸出師表;風云常護定軍山(諸葛亮)。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曹植、李白)。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辛棄疾)。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揚深處;。

漱玉詞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李清照)。

猜行業(yè)。

架上丹丸長生妙藥壺中日月不老仙齡(藥店)。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茶店)。

不教白發(fā)催人老更喜春風滿面生(理發(fā)店)。

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華(書店)。

寒衣慰出春風暖彩線添來瑞日長(裁縫店)。

前程遠大腳根須站穩(wěn)工作浩繁步驟要分清(鞋店)。

四時恒滿金銀器一室常凝珠寶光(珠寶店)。

對聯(lián)連線。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義心。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雨洗杏花紅欲滴日烘楊柳綠初浮。

補充對聯(lián)。

處處春光好,(家家氣象新)掃千年舊俗,(迎萬古新風)。

學問藏今古,(文章貫中西)春暉盈大地,(正氣滿乾坤)。

爆竹聲聲脆,(滿園春色好)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潤長城內外氣象新)。

四面湖山收眼底,(萬家憂樂上心頭)綿綿春雨潤萬物,(皚皚白雪兆豐年)。

一、為班級的學習園地創(chuàng)作一副對聯(lián)。

二、為自己讀過文學作品寫一副對聯(lián)。

小結:對聯(lián)是一朵小花,是我國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中一朵精巧別致的小花;對聯(lián),是一條小溪,是我國古老文化長河中一條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對仗,和諧的音調,特有的書法,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這種文學形式在世界各國中是獨一無二的,是我國特有的瑰寶。希望同學們發(fā)揚光大。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學習課文,想象自己心中鳥路的樣子。

4、在識字、朗讀過程中感悟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感。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隨文識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感悟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感。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配樂朗誦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一段音樂,說說喜歡歌曲里的動物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鳥的文章。

板書課題:鳥路。

二、初讀課文:

1、想聽老師讀一讀嗎?(老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找出生字。)。

2、這么美的課文你們想讀嗎?那咱們就來分組讀課文,完成老師交給你們的任務:

(1)、找出自然段。

(2)、小組內齊讀或組內輪流讀課文。

(3)、認讀生字,找出不懂意思的詞語,小組內互相討論。

4、檢查小組初讀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詞。

傍晚、彩霞、彩虹、芙蓉、面包屑。

(2)、說一說,都有那些鳥飛來吃面包屑了?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涵。

1、讀一讀你喜歡的自然段,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這個自然段。

2、指名讀。請人評一評,說說他哪里讀得好。

3、第三、四、五自然段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要指導讀出驚訝、贊美的語氣。注意“啊”、“瞧”的讀法。

4、結合生活,“彩霞”與“芙蓉鳥”對比,突出文中的“變”字。

5、課間休息:師生一起玩“咬尾巴”的游戲。

比如:白鴿屬于鳥類,烏鴉也屬于鳥類……。

6、全班齊讀課文。

看板書,小結全文。

四、拓展。

1、你覺得還會有什么鳥飛來,他們會鋪成一條什么樣的小路呢?

2、假如你也住在那片樹林里,你會怎樣和小鳥們相處呢?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五

閱讀課。

1.知識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抓住主要情節(jié)復述故事內容。

(3)體會新王后的狠毒、七個小矮人和獵人的善良。

2.能力目標。

(1)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辨善惡、美丑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同情心,從小做一個善良的.人。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字詞:

字:后鼻音:病翹舌音:殺、叉、善。

區(qū)別倍和杯詞:理解兇狠、可憐、善良,會用善良說話。

2.理解課文:

體會新王后的狠毒、七個小矮人和獵人的善良。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用童話故事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詞,同桌互相讀,糾正讀得不準的地方。

2.交流學習。

(1)讀準字音:病后鼻韻母;兇憐三拼音;殺叉善翹舌音。

(2)理解詞義:兇狠、善良、可憐。

(3)多種形式反復讀字詞。

三.再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讀課文。

2.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評議。

3.分角色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合作小組開火車讀生字詞。

2.全班開火車讀生字詞。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重點領悟。

1.你認為新王后、獵人和七個小矮人,他們是個什么樣的人,把你的看法寫在黑板上。

2.在文中找出描寫新王后的狠毒及七個小矮人和獵人善良的語句。反復朗讀并用心體會。

3.說一說。

根據提示語自說、同桌說、全班交流。

(1)新王后心眼真壞……。

(2)七個小矮人心腸真好……。

四.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

五.總結延伸.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些什么?

2.你認為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課向學生介紹了自然界中奇妙的植物——吃蟲草,教學內容生動有趣。通過吃蟲草這種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奇妙。教材中提供了部分吃蟲草的圖片和學生作品,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吃蟲草的特點,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了解吃蟲草的種類和特點,學習用多種方法表現吃蟲草。訓練學生收集信息資料的能力,提高運用相關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大膽設計、繪畫、制作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于吃蟲草的了解幾乎沒有。通過錄像欣賞知道并了解,從而產生好奇,激發(fā)同學們展開豐富想象。在造形設計時可讓學生敢于求新,獨樹一幟,把自己的想法大膽表現出來。

1、知識與技能:了解有關吃蟲草的知識,并選用多種方法來表現吃蟲草捕蟲的情景。學習運用彩紙剪貼方法表現吃蟲草。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蟲草捕蟲的經過。培養(yǎng)學生大膽進行設計、繪畫、制作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了解吃蟲草的特點,引起好奇,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吃蟲草的種類特征,想象捕蟲器的形象和功能,并用剪貼的方式表現出來。

2、難點:大膽想象、表現新穎奇特的捕蟲器。

五、教學準備:

吃蟲草的教學課件、彩紙、剪刀、膠棒、彩筆、油畫棒……。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整齊擺放好學習用品,坐端正。

二、故事導入。

課件:(捕蠅草吃螞蟻)。

【設計意圖】。課件出示小朋友們的畫。讓學生了解表現吃蟲草不同的方法,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

2、師:森林里發(fā)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是植物把小螞蟻給吃掉了)。

3、師:蟲子吃草是平常的事,原來草也能把蟲子吃掉,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題:第14課:吃蟲草。(板書)。

三、探究學習。

1、吃蟲草為什么要吃蟲子呢?下面我們就聽吃蟲草自己說說吧!(課件)。

2、吃蟲草既不會跑也不會跳,但他卻輕而易舉的讓活蹦亂跳的螞蟻成為自己的獵物,那么吃蟲草是用什么方法吸引小蟲子并抓住他們的呢?你們想知道嗎?為什么這些蟲子就甘愿當它們的俘虜呢?(播放圖片課件)。

3、同學們剛才看得非常認真,下面以小組合作展開討論,吃蟲草靠什么來吸引小蟲?

4、交流討論結果。(鮮艷的色彩,奇特的外形,芬芳的氣味)。

5、大家想不想看看吃蟲草到底是怎么吃蟲子的呢?(播放課件)。

(1)、誰來說一下,這個捕蠅草,是怎樣吃蟲子的,假如一只小蟲慢慢飛到你的手邊,你要怎么樣。

(2)下面來看下瓶子草。它是怎么吃掉蟲子的?

(3)毛氈苔。你看到的和剛才的什么很像啊,但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一個的合起來的,一個是卷起來的。外形也不一樣,都有一個像鋸齒形的東西)。

(4)貍藻。(介紹)。

4、剛從我們看了幾種吃蟲草的圖片資料,下面同桌交流一下,吃蟲草都是用哪些方法抓住小蟲子的?討論得差不多了,那位小勇士站起來給大家說一說。

生:設陷阱,等小蟲子掉進捕蟲袋里將其捕住。

粘液法,從葉片上分泌粘液粘住小蟲子。

設圈套,合攏葉子夾住小蟲子。

四、示范交流。

1、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也假設了一下自己是吃蟲草的樣子,想看嗎?

師示范勾線法(邊畫邊講構圖要得體,可以左右添加高矮、大小不同的吃蟲器)。

2、把吃蟲器的大體位置畫出來了,但還缺少什么呢?

(葉子、葉梗、草梗、小蟲)。

最后,我們在吃蟲草的周圍添畫各種飛來飛去,爬來爬去的小蟲子被草卓著的情景。

3、分析書中作品。

接下來在看看和我們一樣大的小同學的作品,看看他們是怎樣表現的?你最喜歡哪一幅,用的什么方法?(線描、剪貼、剪貼繪畫結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向大家展示和介紹自己對吃蟲草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運用資料的能力。

五、實踐探索。

1、自然界的吃蟲草千奇百怪,現在我們就來培育自己的吃蟲草,比一比誰畫得最好,老師相信同學們的設計能力,你們一定能夠想象出更新奇的吃蟲草來,能夠把他們最生動的一面展現出來。設計之前我們一起看一下本次作業(yè)要求。

【設計意圖】教師給設計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貼小蟲子,鼓勵學生課下繼續(xù)創(chuàng)作。

作業(yè)要求:

(1)吃蟲器要新奇獨特,輪廓要清晰,畫面要飽滿,有疏密變化。

(2)添畫草梗、葉梗、葉子、小蟲等,要變化形狀。

(3)色彩要豐富鮮艷,盡最大可能來吸引小蟲。

2、學生跟隨音樂制作,教師巡視輔導。

六、展示評價。

學生展示作業(yè),教師給予肯定,評價作業(yè)情況。

七、課后拓展。

同學們設計的吃蟲草非常有新意,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都別具一格。這些漂亮的吃蟲草為我們大自然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采。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要設計出更多更神奇的草來:吃魚的草、吃垃圾的草、吃病毒的草等等。為了我們的理想就從今天開始。

八、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奇妙的植物——吃蟲草的種類及捕蟲的特點,通過吃蟲草這種植物,了解自然界的美妙。通過觀察了解吃蟲草的特點,引起好奇,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科學的情感。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敢于大膽表現。并學習用綜合技法表現吃蟲草。訓練寫生搜集信息資料的能力,提高運用相關資料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大膽進行設計、繪畫、制作的能力。本節(jié)課我采用以下方式進行教學:。

1、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吃蟲草視覺資料,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和形象記憶,使原本離學生生活很遠的事物突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直觀的了解了吃蟲草的捕蟲特點和形狀特點,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望。為后來學生大膽表現月吃蟲草提供了內在的思考和外在的形象資料。

2、讓學生課前搜集吃蟲草的資料,本課時在向學生展示吃蟲草的資料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向大家展示和介紹自己對吃蟲草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實踐,反過來也會極大的調動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3、啟發(fā)想象,引導創(chuàng)新。美術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美術人文關懷中,受到美的啟迪和熏陶,形成美術綜合素質和素養(yǎng)。所以,在學生通過自主搜集資料和課件演示了解到吃蟲草的特點之后,教師應適時的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各類事物中善于發(fā)現美的能力。在學生創(chuàng)作前,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的圖片給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吃蟲草資料,使學生對吃蟲草的形狀美感、顏色美感等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再通過同齡小作者的作品欣賞,讓學生分析作業(yè)表達的各種手段和方法,從而使學生在創(chuàng)作時具有了充分的準備,提高了作業(yè)效果。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七

知識與技能:

1、學會認讀本課的生字13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3、讀懂課文,理解蜘蛛爸爸信中的內容,體會蜘蛛爸爸對兒子的理解和關愛。

過程與方法:

1、用信引出課題,品賞音樂,學習第五自然段感受琴聲的魅力。

2、細讀課文理解蜘蛛爸爸的態(tài)度轉變過程及原因,感受蜘蛛爸爸對兒子的理解與關愛。

3、聯(lián)系實際,拓展談話,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滲透著父母對自己的愛,自己要學著用心體會。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五自然段以及蜘蛛爸爸給太太寫的回信。

教學難點。

在朗讀中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蜘蛛爸爸對兒子理解的愛,并感悟父母對自己的理解和無私的愛。

教學流程(第二課時)。

炫我兩分鐘。

由一名學生主持,猜謎語:

先修十字街,。

后造八卦臺,。

主人中堂坐,。

恭候客人來。

(打一昆蟲:蜘蛛)。

上課伊始學生全體起立背誦學校校訓:誠實篤信,日知日新。自主學習,合作共贏。(設計意圖:振奮精神)。

一、激趣引入。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庥腥さ膩硇?,你們想知道信的內容嗎?(生:想。)這封信是蜘蛛媽媽寫給蜘蛛爸爸的。經過蜘蛛爸爸的同意,我給大家讀一讀。

師讀信的內容。(配樂)。

親愛的:

你整天只顧在外捉蟲,也不管兒子。咱們寶貝兒子不好好捉蟲,竟迷上了音樂。你快想想辦法吧!

2、師:聽完了信的內容,你們想知道后面會發(fā)生什么事嗎?(生:想。)。

(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活學生學習欲望,產生好奇心。)。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月光下的琴聲》。

師板書課題:月光下的琴聲。

學生讀課題。

師:在學習本課之前我們先看看本課的學習目標。

師出示教學目標,讀給學生聽。

1、學會認讀本課的生字13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3、讀懂課文,理解蜘蛛爸爸信中的內容,體會蜘蛛爸爸對兒子的理解和關愛。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師: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下面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0課,聽讀課文錄音吧?。ㄉ犠x課文錄音)。

師:錄音聽完了,請同學們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務。師出示要求:

1、對子互讀課文,并指正。

2、對子合作,互讀生字。認讀詞語卡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前一天晚上預習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他們)。

3、老師檢查認字詞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4、課文一共()個自然段,文章以蜘蛛爸爸對兒子(不好好捉蟲)而(迷上音樂)這件事,從(不理解)到欣然接受,最后以蜘蛛爸爸寫給太太的回信作為結尾,融入了蜘蛛爸爸對兒子的(理解和無私的愛)。(以填空的形式出現降低難度,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規(guī)律)。

師:讀書時應該怎樣做?(學生背讀書姿)。

讀書時,要做到:

腳放平,背挺直,

眼離書本約一尺,

胸離桌子約一拳,

書本穩(wěn)穩(wěn)手中拿,

還要稍稍向外斜。(強化讀書姿勢有利于低年級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細讀課文,理解文意。(讀中感悟,合作交流)。

1、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遍課文,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

2、你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3、派代表說一說。(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1)蜘蛛爸爸開始收到信時心情是怎樣的?(生帶著生氣的感情讀一讀,師范讀,再指導學生讀)。

(2)后來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從哪里看出來的呀?帶著喜悅之情讀一讀吧。

(3)怎樣從生氣———喜悅的呢?

4、其他同學還有沒有補充呀?

5、蜘蛛爸爸的回信怎樣寫的?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6、帶著你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再次細讀課文,使學生深刻感悟課文的內容和感情。)。

(小組內交流想法,會讓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課文,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小組交流和班內匯報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把朗讀作為孩子們抒發(fā)自己心中感悟與品味語言的最佳方式。)。

四、拓展延伸。

蜘蛛爸爸想了一番以后,不僅給蜘蛛媽媽回了信,也給兒子寫了一封信,你來想一想,這封信上會寫什么呢?(拓展延深鞏固對課文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五、總結提升,暢談收獲。

同學們,小蜘蛛用這悅耳的琴聲改變了爸爸對他彈琴的態(tài)度,贏得了爸爸的信任和理解。

其實,我們就生活在父母濃濃的愛之中品味父母的每次批評、教導,你會發(fā)現,它包容著太多的關心和愛護,我們不僅要學著專心體會這份愛,更要學著去報答這份愛。

六、課后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蜘蛛一家的故事。

3、把蜘蛛爸爸寫給兒子的信寫在“我的小筆頭”上.

板書設計:

月光下的琴聲。

兒子迷上音樂。

回家教訓(氣極了)。

途中休息聽到琴聲(真好聽)。

悄悄離開。

蜘蛛爸爸回信(轉變態(tài)度)。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八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理清情節(jié),從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揣摩人物描寫的方法,學習如何通過文學語言展現人格魅力。

學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悟精神。

1、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用簡要的語言概述這篇課文主要內容。

二、抓住線索理情節(jié)。

三、揣摩妙點品人物。

1、跳讀課文,圈點勾畫出文中高潮部分對周副主席的神態(tài)和動作的描寫。

2、分角色演讀,在跳讀課文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高潮部分,并能通過一定神態(tài)和動作來體現人物的精神風貌。(要求:小組成員自選認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色,并確保每一個人都擔當一定的角色,組長注意調控。)。

教師點撥:要求能抓住周副主席親自嘗有毒野草時的一系列動作和神態(tài),以體現主席的雖身患重病仍置個人安危于不顧、高度關注戰(zhàn)士生命的高尚品質。

3、評析人物:同學們可以用一個或長或短的句子來說說你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或認識,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草》教學設計》。

教師點撥:周副主席有著關愛戰(zhàn)士勝過關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著正視困難、藐視困難的英雄氣概。

3、師生共同小結:從情節(jié)入手,剖析小說的人物,可以感受其豐富的內心世界。

四、比較閱讀顯能力。

比較閱讀《七根火柴》思考:

1、這篇小說的線索是什么?主人公是誰?

2、假如讓你來圍繞這篇小說的情節(jié)設計一次活動,你準備如何安排?寫出你的方案。(可以以歷史博物館的解說員的身份介紹七根火柴,可以以招聘導演和演員的形式從人物入手理清情節(jié))。

3、閱讀同一位作家的兩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么?(可以從選擇材料和組織材料的角度去思考)。

選擇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通過富有個性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九

1、了解對聯(lián)的基本知識以及對聯(lián)的發(fā)展歷史。

2、品味對聯(lián)的形式與內容美,嘗試寫作一些簡單的對聯(lián)。

3、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把握對聯(lián)的特點,如平仄、對仗等基本常識。

【教學難點】。

嘗試擬寫對聯(lián)。

【教學方法】。

賞析法、討論法、合作學習。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兩姊妹,一般長;同打扮,各梳妝;滿面紅光,年年報吉祥!那么你們猜謎底是什么呢?確切點說是春聯(lián)。春聯(lián)也是對聯(lián)的一種,我們對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貼對聯(lián),戶戶掛對聯(lián),商場賣對聯(lián),春晚看對聯(lián),但是,我們對對聯(lián)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對聯(lián)?它有什么基本特點?如何寫作張貼?以及如何嘗試寫作簡單的對聯(lián)?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對聯(lián)的奇妙世界來探索!

據說,三國時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與魯肅設宴請諸葛亮。席間,瑜曰:我與你以對聯(lián)設賭,對得上——飲酒,對不上——砍頭!敢否?孔明笑答:請出題。

瑜曰:有水便是溪,無水便是奚,去掉溪邊水,加鳥便是雞.得志貓兒賽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

亮答:有木便是棋,無木便是其,去掉棋邊木,加欠便是欺.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瑜大驚,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長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無手便是丑,去掉扭邊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長得丑,百里難挑一個妞.

瑜大怒,欲反目。魯肅忙勸曰:

有木便是槽,無木便是曹,去掉槽邊木,加米便是糟,當今之計在破曹,龍虎相爭豈不糟.

言罷,哈哈大笑,一場干戈暫告平息。

二、整體認知:

(一)對聯(lián)的含義:

對聯(lián)廣義上屬于詩的范疇,它是書寫或是均、鐫刻并且懸掛于門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學形式,也是一種最短的文字表達形式,可以說,一副好的'對聯(lián)就是一首好詩。它是用上下兩聯(lián)形式相對、內容相關的語句結構而組成的一種漢語言藝術和裝飾藝術,是社會生活的高度凝練和藝術化的反映。

正所謂對聯(lián)是:對地對天,天地有情皆可對;聯(lián)古聯(lián)今,古今無事不成聯(lián)!

(二)對聯(lián)的起源:《宋史?世家?西蜀》記載:后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一般認為,這就是我國最早的春聯(lián)。而正式提出春聯(lián)這個名稱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聯(lián)日盛,并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對聯(lián)的特點:

1、對仗工整:

對仗是指詞句的對偶,具體要求為:

(1)字數相等。

(2)詞性相同。

(3)結構一致。

(4)內容相關或相反。

2、平仄協(xié)調:上聯(lián)末尾的一字用仄聲,下聯(lián)末尾一字用平聲。即仄起平落。

舉例: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隨著隨著對聯(lián)藝術的逐步成熟和發(fā)展,各種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斷出現,還出現了所謂非正宗對聯(lián),是指不過分強調平仄、工仗、用韻的對聯(lián)。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郭沫若為陶行知先生墓門所題寫的對聯(lián)。

對仗歌謠(節(jié)選)。

天對地,地對天。日月對山川。祥云對瑞雪,暮雨對朝煙。

北斗七星三四點,南山萬戶十千年。

溪對谷,水對山。峻嶺對狂瀾。柳堤對花苑,洞壑對峰巒。

舟橫清淺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對暮,夏對春。五戊對三更。重陽對七夕,冬至對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晝,十千美酒賞芳辰。

樓對閣,院對宮。棟宇對垣墉。墻頭對屋角,寺外對庭中。

幾萬黃蜂尋苑圃,一雙紫燕入簾櫳。

今對古,漢對唐。五帝對三皇。三國分吳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為四代,禹湯文武是三王。

韓對趙,呂對申。張耳對李膺。賈山對潘岳,魏絳對陳平。

蕭曹漢代稱良相,李郭唐朝是偉人。

心對口,面對身。皓齒對朱唇。咽喉對肺腑,肝膽對腹心。

3.傳統(tǒng)對聯(lián)寫作所使用的方法。

疊字、反復、復疊、頂真、析字(拆字、合字)、鑲嵌、加減、翻造、雙關、同音、回文、比喻、夸張、數字、方位、聯(lián)綿等。

舉例:

數字聯(lián):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疊字聯(lián):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

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反復聯(lián):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復疊聯(lián):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源頭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頂針聯(lián):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沒水牛腰。

拆字聯(lián):踢倒磊城三塊石剪斷出字兩重山。

合字聯(lián):蠶為天下蟲鴻是江邊鳥。

鑲嵌聯(lián):天下萬物皆潤澤世間無水不之東。

雙關聯(lián):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

同音聯(lián):無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回文聯(lián):斗雞山上山雞斗,龍隱巖中巖隱龍.

聯(lián)綿聯(lián):獨抱琵琶尋舊曲;數教鸚鵡念新詞。

數字對聯(lián):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4.如何貼對聯(lián)?

對聯(lián)有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之分,貼對聯(lián)時就要分清上下。先說說門的上下,古文都是豎排版,自右而左。這樣一來,我們面向門站立時,右手邊自然就是上,左手邊的是下。再就是給對聯(lián)分上下,對聯(lián)是講究平仄押韻的,遵循著仄起平入規(guī)則。結尾仄聲(三聲、四聲)的是上聯(lián),結尾平聲(一聲、二聲)的是下聯(lián),橫批的書寫是自右而左。

三、優(yōu)秀對聯(lián)賞析。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賞析】用比喻手法,以天為盤星為子,地為琵琶路為弦,氣象宏大,豪邁之情溢于言表。

天氣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見重陽。

【賞析】這副對聯(lián)用四個節(jié)氣--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兩個節(jié)日--端午、重陽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談天說地,意境優(yōu)美。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發(fā)聲鼓,收聲鼓。

【賞析】上聯(lián)從月的形狀介紹了天文知識。下聯(lián)從聲音上介紹了春雷的區(qū)別,一形一聲,構成一副對聯(lián),頗具匠心。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

南樓孤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賞析】這是對聯(lián),也是詩畫,聯(lián)中鉤畫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圖。其中的數字摻進了乘法運算。上聯(lián)“十四”是“七”的倍數;下聯(lián)“一雙”是“孤”的兩倍。

對穿腸:十口心思,思君思國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賞,賞花賞月賞秋香。

【賞析】這個要說得詳細一些。這一副改得絕,把秋香嵌進去了,十分應景。原聯(lián)大多是這樣傳說的:上聯(lián):口十心思,思鄉(xiāng)思友思父母:下聯(lián):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君王。相傳是清乾隆和紀曉嵐的酬唱之作,構思拆字十分巧妙。而現在改的下聯(lián)卻也不遑多讓,將“賞”字拆為尚、目、八(繁體),更擺秋香姐姐上臺,才子風流呀!

四、活動。

(1)猜對聯(lián)活動。

猜地名: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成都杜甫草堂)。

欄桿外滾滾波濤,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東去;。

窗戶間堂堂日月,盡四時憑眺,幾曾見黃鶴西來。(武漢黃鶴樓)。

翁去八百年,醉鄉(xiāng)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大明湖)。

七十二健兒,酣戰(zhàn)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廣州黃花崗)。

猜人物;。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清湘應識九歌心。(屈原)。

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云霄,幽思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司馬遷)。

日月同懸出師表;風云常護定軍山(諸葛亮)。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曹植、李白)。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辛棄疾)。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揚深處;。

漱玉詞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李清照)。

猜行業(yè)。

架上丹丸長生妙藥壺中日月不老仙齡(藥店)。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茶店)。

不教白發(fā)催人老更喜春風滿面生(理發(fā)店)。

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華(書店)。

寒衣慰出春風暖彩線添來瑞日長(裁縫店)。

前程遠大腳根須站穩(wěn)工作浩繁步驟要分清(鞋店)。

四時恒滿金銀器一室常凝珠寶光(珠寶店)。

(2)對聯(lián)練習。

對聯(lián)連線。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義心。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雨洗杏花紅欲滴日烘楊柳綠初浮。

補充對聯(lián)。

處處春光好,(家家氣象新)掃千年舊習,(迎萬古新風)。

學問藏今古,(文章貫中西)春暉盈大地,(正氣滿乾坤)。

爆竹聲聲脆,(滿園春色好)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潤長城內外氣象新)。

四面湖山收眼底,(萬家憂樂上心頭)綿綿春雨潤萬物,(皚皚白雪兆豐年)。

五、布置作業(yè)。

一、為班級的學習園地創(chuàng)作一副對聯(lián)。

二、為自己讀過文學作品寫一副對聯(lián)。

小結:對聯(lián)是一朵小花,是我國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中一朵精巧別致的小花;對聯(lián),是一條小溪,是我國古老文化長河中一條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對仗,和諧的音調,特有的書法,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這種文學形式在世界各國中是獨一無二的,是我國特有的瑰寶。希望同學們發(fā)揚光大。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

一、了解對聯(lián)的起源及含義。

二、了解對聯(lián)的特點。

三、掌握對聯(lián)的寫作。

了解對聯(lián)的特點并掌握對聯(lián)的擬寫。

[學時]:2課時。

一、了解對聯(lián)的起源。

中華第一聯(lián):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號長春。

二、了解對聯(lián)的特點。

楊升庵是明代文學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歲時,就很勤奮聰穎,受到相親們的夸獎。

有一回,他在家鄉(xiāng)始康縣(今四川新都縣)一個堰塘洗澡。始康縣令恰巧路過堰邊,見楊升庵并不回避,頓時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頓板子,可是楊升庵拒不上岸??h令美辦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褲子掛在路邊的古樹上,說:“我出幅對子--‘千年古樹為衣架’,你若是對得好,便還你衣褲?!睏钌植坏瓤h令話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對出了下聯(lián)??h令一聽,便讓人從樹上取下衣褲,還給楊升庵,并請他到縣衙作客。

從此,楊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稱號,當地的農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為“娃娃堰”。

1.試一試:為這個對聯(lián)擬出下聯(lián)。

千年古樹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對的對聯(lián)有什么特點?

三、牛刀小試。

(一)評改對聯(lián)。

1.上聯(lián):茍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著起床;

下聯(lián):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上聯(lián)改為:

2.上聯(lián):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亭榭;

下聯(lián):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面臨綠水之軒齋。

下聯(lián)改為:

3.上聯(lián):井岡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嶺綿延不斷;

下聯(lián):鄱陽湖,綠水蕩漾,碧波粼粼。

上聯(lián)改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聯(lián):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

下聯(lián):冰消雪化萬朵梅花撲鼻前。

2.上聯(lián):荔枝龍眼木瓜,皆是嶺南佳果。

下聯(lián):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廣東名山。

3.上聯(lián):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

下聯(lián):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年來到。

4.上聯(lián):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下聯(lián):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聯(lián):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聯(lián):春雨潤物長城外百花香。

(三)補充對聯(lián)。

(1)填寫缺字聯(lián):

活到老,學到老,老不服老。

畫亦精,字亦精,。

(2)根據課文內容,將對偶句補充完整。

歐陽修。

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縣鄭板橋于大年三十走出縣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無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門上貼著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二三四五”,下聯(lián)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腳步,皺了皺眉頭,問身邊的兩個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來。請問這副對聯(lián)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語寫出橫批。

橫聯(lián)是。

(4)下面是某餐館門上貼的對聯(lián)。請你運用《憫農》詩的有關詞句,將上聯(lián)補充完整。

上聯(lián):,棄之可惜;

下聯(lián):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見過一副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悼念魯迅的挽聯(lián)。但由于其記憶模糊,上聯(lián)有兩字缺漏,請你根據下聯(lián)補全上聯(lián)內容。

上聯(lián):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

下聯(lián):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1.蠶吐絲——。

辭舊歲——。

畫餅充饑——。

行千里路——。

福如東海闊——。

家中世界小——。

冬去山清水秀——。

陽光普照校園花開春來早——。

千年修煉,難得一生牽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畫線部分改寫成一副對聯(lián),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

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

上聯(lián):

下聯(lián):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邊。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無不低頭屈膝;

世間貞女節(jié)婦,進來紛紛解帶寬裙。

六、課后作業(yè)。

試為學校大門擬一副對聯(lián)。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能按照順序進行看圖說話練習。

3、能用一定的記字方法記住9個生字的字形,寫好”追”,”喊”兩個字。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教學難點:看圖按順序說一段話。

教學準備:。

掛圖、字卡、課前尋找秋天、黑板x)。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生活激趣。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秋游》,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2、“秋”指什么季節(jié)?“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齊讀課題。`。

3、在我們的身邊,秋天已經悄悄來臨了。這兩天,大家都睜大了雙眼去尋找秋天,來說說你們的收獲吧??梢允且痪湓?也可以是一首詩或兒歌。(全班交流)。

4、大家的收獲還真不少。這節(jié)課,老師要邀請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大家能玩得開心,收獲更多。

二、范讀課文,指導看圖。

1、請大家把書翻到第1課《秋游》,捧好書,準備出發(fā)。(師范讀)。

2、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又說了些什么?請大家走進這幅《秋游》圖。

(1)我們從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的天空……幾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小鳥……)板書:天空:。

(2)秋天的農田里,長了哪些莊稼?它們有是什么樣子?(稻子金黃,高梁火紅,棉花雪白雪白。)。

板書:田野。

(3)你們在草地上玩了什么呢?

出示:我們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

(板書:游玩)。

3、大家說得真不錯,現在你能按“天空。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二

語文課程標準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本課的訓練點,通過讀讀、演演、議議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充分學習,自主探究,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中包含的意蘊,激活學生言語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理解“神氣”等詞語的意思。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剛臉紅的原因,初步懂得當小干部是為同學服務的道理。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新詞,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小剛臉紅的原因。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片,課文插圖,課后第2題句子的投影片。

學生:生字卡片,觀察、了解身邊的同學是怎樣當值日生的。

教學時間。

1~2課時。

一、質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16課《值日生》,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值”。

2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圍繞課題進行質疑。(課文講了誰當值日生?是怎么當的?當得好不好?也可以說說自己當值日生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檢查預習生字的情況。

2請預習認真的同學當小老師教讀生字。

3用生字卡片檢查全班認讀生字的情況。(齊讀、分組賽讀、開火車讀)。

4交流記字的方法。

5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寫好“司”,整個字形不要寫得太長,“口”要寫扁一點。

三、合作探究,感悟體會。

1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剛和玲玲當值日生時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表現呢?請同學們分組學習課文,自己去尋找答案。

3教師提供學習建議:

可以讀一讀課文,勾畫出小剛和玲玲當值日生不同表現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可以演一演小剛和玲玲當值日生的不同表現,說說自己的感受。

可以議一議小剛和玲玲當值日生的不同表現,說說產生不同表現的原因。

4學生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

5全班交流。相機理解“神氣”,聯(lián)系課文上下文找出體現小剛神氣的句子,通過表演、換詞等方式理解“神氣”的意思,并指導用“神氣”進行說話練習。

6出示課后第二題的句子,指導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到這四句話表達的意思一句比一句程度更深。

小剛挺著胸,昂著頭,可神氣了!

小剛挺著胸,昂著頭,真神氣!

小剛挺著胸,昂著頭,十分神氣!

小剛挺著胸,昂著頭,神氣得很!

7討論:小剛的臉為什么紅了?你覺得誰的值日生當得好?

8到底值日生要干些什么呢?齊讀第一段。

9拓展:請你夸夸玲玲。你想對小剛說點什么?小剛聽了大家的話會怎么想、怎么做?

四、聯(lián)系實際,升華思想。

1你們平時是怎么當值日生的?夸夸咱們班上當值日生認真負責的同學。

2如果你再次當值日生會怎么做?

五、作業(yè)超市,實現拓展(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任選一題完成)。

1抄寫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句。

2用“神氣”寫句子。

3把課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4續(xù)編故事“過了不久,又輪到小剛當值日生了……”

附:板書設計。

當值日生(為同學服務)小剛玲玲神氣記名字認真掃走。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體育、操場、滿頭大汗、講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動、連蹦帶跳、感激”等詞語的意思。

2、能照樣子,給句子加上合適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看圖復述圖意。

4、通過學習,知道賴寧苦練跳繩是為了學好體育,鍛煉身體,努力成為一名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課文的第2—3段是教學的重點,應抓住課文中“滿頭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腳腫、連蹦帶跳、感動”等重點詞語的理解,從中體會賴寧勤學苦練的精神。指導學生利用插圖和重點詞復述課文。

2、難點:(1)詞義辨析:感動和感激(2)教學學生要學好所有功課,做一名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片。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2、通讀課文,初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學跳繩?他是怎么學跳繩的?

2、學生匯報后,教師簡述賴寧事跡。

二、學習生字新詞的讀音。

1、出示帶有生字的新詞,請學生各自拼讀生字的讀音。

2、交流自學情況。

3、開小火車認讀生字、詞語。隨機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場”:什么時候,我們在操場上干什么。(從操場的作用理解操場的意思)。

(2)請學生用動作“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4、練習鞏固:課后練習2、3(校對)。

三、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體會賴寧苦練跳繩的重點詞句。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培養(yǎng)學生把問題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較句子,史學生懂得運用恰當形象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齊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二、教師簡述這節(jié)課的目標:學習課文1—3自然段,重點學習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

三、學生默讀第一段,思考:賴寧上小學時,學習情況怎么樣?學生匯報后,教師請學生說一說:我們要學習哪些功課?賴寧的工科學的怎么樣?從中理解“功課”和“其他。。。。。。只有。。。。。?!钡囊馑?。

四、為了學好體育,賴寧是怎么刻苦練習跳繩的?帶著問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聽邊劃:這段話共有幾句話?哪一句寫了賴寧刻苦練習跳繩?

2、出示第3句。

(1)齊讀,說一說,那個詞語寫出了賴寧學跳繩很刻苦?為什么?

(2)比較句子體會用上“滿頭大汗”有什么好處?(可以形象的表現出賴寧苦練的行動;又使學生初步懂得加上適當的詞語可以把句子寫具體。)。

3、第4句寫了什么?(老師幫助賴寧學跳繩。)。

4、自由讀第2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樣的苦練跳繩?

五、默讀第3段。

1、邊讀邊劃:從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賴寧在家中也苦練跳繩?

2、學生匯報后,齊讀第1句和賴寧的話,出示句式說一說:因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師是被賴寧什么精神感動了?(勤學苦練、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師針對賴寧的精神進行品德教育。

5、指導朗讀對話,注意郭老師奇怪的語氣和賴寧不好意思低聲回答的心情。

6、齊讀第3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么樣的苦練跳繩。

六、齊讀2、3段。說話訓練:賴寧是怎么苦練跳繩的?

(各自準備——指名說,反饋評價——同桌互說)。

七、教師小結。(結合2、3兩段課文,教育學生學習賴寧肯下苦功夫,勤學苦練的精神。)。

八、練習。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4段。

(1)理解“感激”、辨析“感激”和“感動”。

(2)通過朗讀,體會賴寧獲得好成績的喜悅心情。

2、正確朗讀課文??磮D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齊讀課文2—3段,說一說:這兩段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第4段。

1、指名朗讀,邊聽邊思考:賴寧苦練跳繩,結果怎樣?哪個詞寫出了他很高興?

2、比較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1)齊讀兩句話,找出不同點。

(2)討論:加上“連蹦帶跳”和“感激”有什么好處?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那句話。

3、賴寧為什么能在跳繩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口頭回答。

4、教師小結:

只要勤學苦練,肯下苦功夫,學習才會進步,成績才會提高。

三、齊讀全文,有感情。

四、看圖復述課文,教師提示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結合半數,用自己的話把賴寧學跳繩這件事說一遍。(各自準備,指名說,評價。)。

五、總結全文。

以來寧學跳繩這件事中,你覺得應該向賴寧學習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六、練習:選詞填空。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四

1、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3、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材分析。

重點。

初步理解近似數的意義。

難點。

初步理解近似數的意義。

教具。

有關“近似數”的材料紙、計數器。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復習。

游戲猜數:教師或學生悄悄指定一個4位數,學生猜猜是什么數。猜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所猜數是否與目標數接近,猜中為止。

1.考驗學生對前面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2.請學生來說一說。

新知呈現。

1、教學例8。

(1)出示主題圖和近似數“約是1500人”。

請猜猜育英小學的準確數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問:你如何想到這個數的?

(2)比較1500和1506兩數。

(3)一個數的近似數不唯一。

出示主題圖2“新長鎮(zhèn)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數有什么?

同學們說的數哪個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準確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哪個數來表示新長鎮(zhèn)的人數?為什么?

1.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2.指名學生匯報猜測。

3.學生進行簡單記憶。

指出:1506是一個準確數,1500是它的近似數,在不需要準確數據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近似數可方便記憶。

4.師生總結方法::一般情況下選擇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數,方便記憶。

鞏固與拓展。

1.生活中的數學近似數的使用。

舉例:二年級同學304人,可說大約300人。

購物總價錢2998元,可說大約3000元。

2.練習:p794、5、6。

1.先學生獨立完成。

2.師生共同訂正。

3.學生舉例。

小結與達標。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請你說一說。

學生嘗試回憶本節(jié)課知識點。

并嘗試說一說。

作業(yè)布置。

p808、9。

萬以內數的近似數。

例10。

10000是9985的近似數。

學生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體會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學習效果好。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五

1.復習舊知。

師生對口令,復習2、3、4、5、6的乘法口訣。

2.情境導入。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說一說,填一填。

師:同學們算的真快,到底有多少天呢?為了方便,我們用表格把數據記錄下來。這個表格你能看懂嗎?第一行表示什么?第二行表示什么?一個星期有7天,2個星期有14天,后面的會填嗎?請大家打開數學書80頁,把這個表格補充完整,看誰填的又對又快。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匯報。

2---一樣不一樣。

生自查。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7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7的乘法口訣)請大家讀一讀口訣。

(3)理解意義。

生交流。

(4)找關系。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想一想這些口訣之間有什么關系?(相鄰兩句口訣的積相差1個7)不相鄰的口訣它們的積相差幾?(不相鄰的口訣前面的數相差幾,積就相差幾個7。)。

舉例說明。

4.找方法,記口訣。

(1)記口訣。

師:請大家利用口訣之間的這些關系來背誦口訣,老師給你一分鐘的時間,4---示?第二個箭頭從42指到56,有幾個7?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6個7和2個7合起來是不是8個7?下面這個空你會填嗎?試一試。

交流匯報。

師:想一想,還有其它的填法嗎?

生交流。

三、應用口訣,鞏固新知。

1.把口訣補充完整。(出示)。

2.課本81頁的第1題。

3.課本81頁的第2題。

4.課本81頁的第5題。

7×7在這幅圖中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剛才的把8個7拆分成兩部分相加的形式嗎?請完成81頁的第5題。

先畫一畫,再填一填。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開心嗎?都有哪些收獲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會。

6----。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內容: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第10課《變廢為寶》。

教學目標:

1、樹立初步的生態(tài)意識,知道垃圾危害人們的生活與健康,知道減少垃圾就是保護環(huán)境。

2、了解廢物處理的巧妙辦法,學會在生活中分類處理垃圾。

3、知道一些廢物還可以變廢為寶,提高學生適應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垃圾的危害,學會正確巧妙地處理垃圾。

教學方法:

調查法、講解法、圖示法、談話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調查、幻燈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回顧前課知識,引出課題。

出示課題,解題。

二、生活垃圾有多少。

1.檢查學生調查完成情況。

2.課堂交流調查內容,通過計算知道自己所住樓宇一個單元、一棟樓就會有很多垃圾,那么一個小區(qū)、一個城市每天會產生垃圾的數量是巨大的。

3.拓展:了解美國以及中國人均每年扔垃圾的巨大數量。

三、大量垃圾危害大。

1.學生討論:大量的垃圾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哪些危害。

課堂發(fā)言,明確:傳染疾病、污染環(huán)境,所以不能亂扔垃圾。

2.拓展。

大量的垃圾被垃圾車收走了,它們最后去了哪里?

明確:即使填埋或焚燒,也會對環(huán)境造成巨大破壞。

3、問題:究竟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呢?

出示兒歌,讀一讀。

四、這樣處理垃圾好。

1.學生自學45頁內容。

課堂發(fā)言,知道廢物巧處理的辦法就是分類投放分類處理。

模擬垃圾分類,讓學生知道垃圾如何分類。

2.自學46頁內容,讓學生了解可回收垃圾可以重新制造出新的產品,把廢物變成寶貝。

3.了解一些廢物循環(huán)利用的巧辦法。(以廢塑料瓶、廢紙為例)。

4.通過圖示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廢物分類處理可以把需要焚燒和填埋的垃圾量減少到最小。

五、智慧生活垃圾少。

通過幻燈片教給學生一些改變購物習慣、生活方式以減少垃圾形成的辦法。

六、課堂總結。

再次出示兒歌,總結全課。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7個生字。學習本課新詞。

2、自主閱讀課文,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3、感受大禹的奉獻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學習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感受大禹的奉獻精神。

教學過程:

一、由“治”導入,揭題。

二、初讀故事,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1、生自讀課文,互讀生字。

2、出示新詞,師生評點正音。

洪水田野倒塌四處逃荒。

鯀著急息壤堵塞處死叮囑。

大禹開鑿挖通壘起堤壩草丘山岡拄著棍子。

僅僅妻子欣欣向榮世世代代敬仰英雄。

3、過渡:你見過洪水嗎?它給你什么印象?課文哪里是描寫洪水給人們帶來的災難的?請你再讀課文,找一找。

三、細讀故事,體驗感悟。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指導朗讀。讀出洪水的可怕和兇猛。

3、放視頻,感受洪水的兇猛。

4、看了視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過渡:洪水無情地吞噬著一切,誰先著急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思考:鯀是怎么治水的?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鯀治水的相關句子和動詞。

2、學生匯報。

3、鯀為什么要偷息壤?偷的結果怎樣?洪水被制服了嗎?

4、指導讀鯀叮囑兒子禹的句子,感受鯀的奉獻精神。

過渡:洪水依然在咆哮著,老百姓依然過著痛苦的生活,禹很著急,帶著父親的囑托,他踏上了治水的征程。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思考:禹是怎么治水的?禹為什么要改變父親的做法?

3、從這你能看出禹是個什么樣的人?

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引導學生對比“十年”和“四天”,“十年”和“三次”這些詞,體會大禹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3、出示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故事。

4、出示洪水被治好后的視頻。

5、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6、如果禹現在站在你面前,你會對他說什么?

三、小結。

四、作業(yè)布置。

讀熟課文,把故事復述給家人聽。

大禹治水。

偷堵塞。

開鑿挖通壘引英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

2、總結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

3、復述故事。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八

一、了解對聯(lián)的起源及含義。

二、了解對聯(lián)的特點。

三、掌握對聯(lián)的寫作。

了解對聯(lián)的特點并掌握對聯(lián)的擬寫。

2課時。

中華第一聯(lián):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號長春。

楊升庵是明代文學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歲時,就很勤奮聰穎,受到相親們的夸獎。有一回,他在家鄉(xiāng)始康縣(今四川新都縣)一個堰塘洗澡。始康縣令恰巧路過堰邊,見楊升庵并不回避,頓時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頓板子,可是楊升庵拒不上岸。縣令美辦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褲子掛在路邊的古樹上,說:“我出幅對子——‘千年古樹為衣架’,你若是對得好,便還你衣褲?!睏钌植坏瓤h令話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對出了下聯(lián)??h令一聽,便讓人從樹上取下衣褲,還給楊升庵,并請他到縣衙作客。

從此,楊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稱號,當地的農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為“娃娃堰”。

1.試一試:為這個對聯(lián)擬出下聯(lián)。千年古樹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對的對聯(lián)有什么特點?

1.上聯(lián):茍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著起床;下聯(lián):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2.上聯(lián):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亭榭;

下聯(lián):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面臨綠水之軒齋。

下聯(lián)改為:

3.上聯(lián):井岡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嶺綿延不斷;

下聯(lián):鄱陽湖,綠水蕩漾,碧波粼粼。

上聯(lián)改為:

1.上聯(lián):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下聯(lián):冰消雪化萬朵梅花撲鼻前。

2.上聯(lián):荔枝龍眼木瓜,皆是嶺南佳果下聯(lián):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廣東名山。

3.上聯(lián):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下聯(lián):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年來到。

4.上聯(lián):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下聯(lián):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聯(lián):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下聯(lián):春雨潤物長城外百花香。

(1)填寫缺字聯(lián):

活到老,學到老,老不服老。

畫亦精,字亦精,。

(2)根據課文內容,將對偶句補充完整。

歐陽修。

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縣鄭板橋于大年三十走出縣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無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門上貼著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二三四五”,下聯(lián)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腳步,皺了皺眉頭,問身邊的兩個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來。請問這副對聯(lián)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語寫出橫批。

橫聯(lián)是。

(4)下面是某餐館門上貼的對聯(lián)。請你運用《憫農》詩的有關詞句,將上聯(lián)補充完整。

上聯(lián):,棄之可惜;

下聯(lián):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見過一副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悼念魯迅的挽聯(lián)。但由于其記憶模糊,上聯(lián)有兩字缺漏,請你根據下聯(lián)補全上聯(lián)內容。

上聯(lián):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

下聯(lián):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1.蠶吐絲——辭舊歲——畫餅充饑——行千里路——福如東海闊——家中世界小——冬去山清水秀——陽光普照校園花開春來早——千年修煉,難得一生牽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畫線部分改寫成一副對聯(lián),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

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

上聯(lián):

下聯(lián):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邊。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無不低頭屈膝;世間貞女節(jié)婦,進來紛紛解帶寬裙。

試為學校大門擬一副對聯(lián)。

二年級對聯(lián)教學設計篇十九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 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加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3 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chuàng)造“回收廢電池”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列出算式,先讓學生估算出得數的范圍,再自主探索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在交流時,可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計算,使學生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因此,在進行豎式運算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才能相加。此外,教師克結合這一素材向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交流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結合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重點

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

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學校及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節(jié)學習前已經學習了百以內的加法,基本掌握了加法的計算法則,這就為學習萬以內的加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不同的是過去兩位數加法只限于100以內,只存在一次進位的情況,本節(jié)主要學習的是三位加三位數中連續(xù)進位加的運算方法,這是學生學習筆算加法的難點。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百以內數加法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法,并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新課標教材在編排加法這一內容時,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基礎,改變了過去單純出計算題教學的形式,而是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具體情境引出計算問題,使學生能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設計

一,談話,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

1出示電池,談話:同學們認識它嗎?它有什么作用嗎?

2提問:廢電池對大自然有什么污染?把你收集到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3提示課題:為了減少大自然的污染,所以我們要回收廢電池。

二,探究三位數加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

1出示二年級回收廢電池的情況統(tǒng)計表。

2提出要求:根據統(tǒng)計表,你能提出哪些加法問題?能列出算式嗎?

3聽匯報,板書問題。

4提出要求:先估算一班和二班一共大約回收了多少節(jié)?

5指出:200是估算的結果,究竟是多少還要通過計算。怎樣列豎式計算呢?小組討論。

6聽匯報,點撥。

7提問:進行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39138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