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命與水教案設計(匯總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1-06 06:56:11
2023年生命與水教案設計(匯總9篇)
時間:2024-01-06 06:56:11     小編:LZ文人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命與水教案設計篇一

1、作必要的語言積累,品味富于表現力的語句;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本文通過具體事例表達思想情感的寫作手法。

3、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生命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意圖:語言積累和語感的培養(yǎng)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故確立第一個教學目標。“生命”這個話題相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還很抽象,故作者刪繁就簡,從具體、細小的生命入手,便于學生認識。故確立了第二個教學目標。生命的長河是沒有止境的,人應該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珍愛生命。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對作品中的情境作出自己的評價,從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故確立目標三。)。

1、教學重點:學習作者由具體現象表達思想情感的寫作手法。

2、教學難點:體驗作者的生命意識,我們應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

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設備。

(沒有條件的地區(qū)可準備錄音機、磁帶(輕音樂)、放像機、錄像帶(森林大火的場面)、投影儀、投影片。)。

1、新課標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的素質、能力,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根據情意原理,只有真正參與才能有審美活動,因此,本文應該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

2、“生命”是個深奧的話題,要讓初一學生真正理解它會有一定難度,可讓學生通過朗讀,對課文中具體生命現象有一定的印象,再通過“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最能引起他們共鳴的語言,深入課文內涵,感受作者的生命情懷,或許可領悟生命的可貴。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森林大火的畫面,教師講述:

學生自由回答。

為了生命的延續(xù),螞蟻不惜代價,世間萬物為了不辜負上蒼賦予的生命,都在頑強的生存下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觸摸著自己的心跳,走進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感受生命的可貴。

(設計意圖:有聲有色的畫面,導語的設計,渲染了氛圍,引起學生思想的共鳴,激起學生的熱情,觸動了他們對生命開始思索的情懷,進而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進入本課的學習,為實施以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作了良好的鋪墊。)。

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指名學生朗讀課本,讀時以適合本課的輕音樂相配。同時要求大家思考:

1、請用一個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對生命的初步理解。

2、文中哪些語句對你最有啟迪或感觸?

(設計意圖:音樂是最好的催化劑,在它的熏陶下,通過朗讀,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直接、真切的感知,這也是進入課文情境,體會作者情感的一條有效的途徑。用簡潔的比喻句概括,可培養(yǎng)學生提煉、概括語言的能力。)。

三、賞讀課文,感悟生命。

1、師:同學們,剛才在朗讀后,大家談了自己對生命的一些感悟、理解,那么作者有沒有在文章中告訴我們她對生命的一些思考、理解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他們用怎樣的感情、語調來朗讀文章的最后兩節(jié),并指名學生示范朗讀,然后齊讀。

(設計意圖:新課標要求學生“在誦讀中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和領悟”,因此,朗讀應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他們讀中感悟。學生有了心得,朗讀的感情也更充沛、真摯。)。

2、作者的這些對生命的感悟是由什么引發(fā)的?具體在哪些語段?

由生活中的事例,引發(fā)思考。在文章的1、2、3節(jié)。學生體會朗讀時的感情、語調,然后分角色男女生朗讀1~3節(jié)。

(設計意圖:初一的學生有很強的表現欲,分角色朗讀能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此外,讓學生體會作者由小事引發(fā)深刻思考的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生小組討論時,教師巡回指導:三個事例內涵的辨析,意思的深淺;學生談感悟時應鼓勵他們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學生合作研討交流,教師適當點撥。在這師生的互動中,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產生了更多火花,相互的交流,也訓練了口語的表達能力,本文的'教學難點也得到突破。另外,新課標明確了語文具有人文性,教師應適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成他們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的形成,也可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

4、如果時間允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自己還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拓展練習,加深感悟。

仿照作者這篇文章的結構形式,由生活中的事例引發(fā)思考,請你就生活中見到的其他類似的生命現象,寫一段文字。要求:先描寫現象,再寫感悟,字數100字左右。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這道寫作訓練題,就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從中得到新的體會與認識,達到一堂課的目的:學生學到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歸結板書。

(學生回答,歸結板書)。

同學們說得很好,只要我們能珍惜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頑強地翻越生命中的一座座山峰,我們一定能見到自己生命的大海。

杏林子,本名劉俠,女作家,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jié)炎,后來病情惡化,但她忍著病痛,寫了四十多個劇本和許多散文。

課外閱讀田彩虹的《生命的問句》,這是一篇與課文的思想主題相近的文章,讓學生閱讀訓練,拓展延伸課堂的內容,有利于新課教學目標的鞏固。

生命與水教案設計篇二

1、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優(yōu)美形象的語言,并學習運用比喻修辭表達內心的感受。

2、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感悟語言中蘊含的哲理。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命觀,使他們勇于戰(zhàn)勝困難,熱愛生命,積極投入生活。

1、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命觀,使他們勇于戰(zhàn)勝困難,積極投入生活。

2、難點:

體會文中優(yōu)美形象的`語言,感悟語言中蘊含的哲理。

品讀感悟法,自主探究、自主賞析、自主感悟。

一、積累名言,激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積累“生命”的名言,然后充滿激的導入:

生命,偉大而神秘,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作為生命高級形式的“人”,必然會有說不盡、道不完的生命話題,觀不盡、賞不完的生命花朵,彈不盡、唱不完的生命曲調。現在讓我們一起品賞冰心的《談生命》,傾聽她對生命的詮釋。

二、讀清思路,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一遍,思考: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蹦敲矗降紫袷裁?請在文中找出原話。

教師借助此問題,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并板書課文結構。

2、教師范讀課文最后一部分,范讀后與學生探討課文各部分的朗讀感情基調。

3、男生齊讀“一江春水”部分(老師點撥:激昂、響亮),女生齊讀“一棵小樹”部分(教師點撥:舒緩、深沉),全班齊讀最后一部分(教師點撥:高昂、有力)。

三、品讀句子,感悟語言

1、作者說“生命像一江春水”,作者也說“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你更欣賞哪一個說法?試從課文中找出例句說明。

2、生命像一江春水,有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生命像一條小路,范文,有時平坦,有時崎嶇。你認為生命像什么?請你也像冰心老人一樣,用形象的比喻告訴大家你對生命的認識。(生命像……)

3、本文語言精練優(yōu)美,哲思深邃,讓人回味。請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最好還告訴大家你喜歡的理由。

四、拓展內涵,感悟生活

1、在冰心老人優(yōu)美、深邃的語言中,我感受到了生命因堅強而美麗,像張海迪雖高位截癱卻自強不息地學習科學知識。我感受到了生命因奮斗而美麗,像居里夫人把一生都奉獻在科學發(fā)明上。你感受到了生命因何而美麗?請告訴大家。

2、近年來,時常在各種媒體中看到某些中學生因生活、學習的不如意而悲觀,甚至輕生,我們也經??吹胶芏嗟耐瑢W不顧學校的再三忠告,置安全規(guī)則于不顧,導致一些安全悲劇在某些學校重演。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也只有一次。讓我們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讓我們一起高聲的誦讀汪國真的一首小詩:《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談生命

冰心

生命像一江春水激昂、響亮

生命像一棵小樹舒緩、深沉

揭示生命本質高昂、有力

生命與水教案設計篇三

1、鼓勵學生在養(yǎng)蠶的活動中發(fā)現生命的發(fā)展變化,并通過養(yǎng)蠶的活動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愛生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

2、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對蠶卵、蠶寶寶、蠶蛹、蠶蛾等蠶一生形態(tài)變化的觀察和描述過程、用蠶的一生的發(fā)展變化與其他動物相比較,發(fā)現動物生命周期的過程。并且能堅持不懈地做好觀察、描述和記錄。

3、組織指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fā)現更多的觀察內容。

指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fā)現更多的內容。

學生對蠶寶寶一生所作的記錄。教學課件。

1課時。

一、復習導入,了解學生的預備經驗,引入本課主題的探究。

1、談話:在前面的課中我們談到了蠶寶寶變了新模樣,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然后重新描述一下蠶寶寶的新模樣。

2、翻閱活動記錄、描述。

二、新授蠶繭發(fā)生的變化。

1、變成蛹之后的蠶寶寶還會變模樣么?蠶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蠶繭里現在還有什么?蛹到哪里去了?

2、交流活動記錄、小組討論描述。

3、總結歸納。(通過交流發(fā)現更多的問題)。

三、觀察蠶蛾的形態(tài)特征和行為。

1、指導觀察。

2、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

3、想一想:蠶蛾的身體各部分是從蛹的的哪些部分發(fā)育而成的引導學生從卵的數量、顏色上進行觀察比較。

4、觀察蠶蛾。

(1)描述蠶蛾的身體、并畫一只蠶蛾。

(2)觀察蠶蛾和蛹比較不同。

(3)找蛹和蛾的相同點。

(4)結合課件交流雌蛾產卵的觀察結果。

(通過畫畫對蠶蛾的形體特征有個更深刻的印象)。

四、小結蠶的一生。

1、巡回指導。

2、引導了解蠶一生所經歷的變態(tài)。

3、四人小組討論并整理記錄。

4、研究蠶的一生經歷幾個階段適當注名每個階段所用的時間。

5、用文字或圖表示。

6、交流(展示小組內的研究成果、結合圖表描述蠶一生經歷的變化)。

(結合圖表能直觀感受到蠶的生命周期及蠶經歷的各個階段的不同形態(tài)變化)。

五、認識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

2、討論:青蛙的一生經歷了幾個階段變化。

六、延伸。

1、出示部分動物的生命周期圖。是不是所有的動物都與蠶、蝴蝶、青蛙相同的經歷呢?

2、請同學們利用課外的時間選擇一種動物進行研究,并做好觀察記錄。

3、記錄好課外的觀察研究任務并做好初步的計劃和觀察方案。

(讓學生能以養(yǎng)蠶的直接經歷為模型去認識各種動物的生命周期)。

蠶的生命周期。

幼蟲。

卵蛹。

成蟲。

生命與水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抓住主題或關鍵詞,細致地研究課文。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進行探究性學習。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改變粗枝大葉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抓住主題詞關鍵詞,深入細致地研究課文。

課前準備:

學生:反復閱讀,熟悉課文;借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可從網上查閱有關作者、作品的資料、準備、交流。

教師:查閱作者、作品的相關資料;準備投影儀,多媒介體課件。(如有條件的話,制作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大屏幕投影:奧斯特洛夫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奧斯特洛夫的名言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愿每個人珍視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無限的價值,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今天,我們要借助散文《生命生命》,再次感受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二.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

學生交流后,教師可補充:

[參考資料]杏林子,本名劉俠,臺灣女作家。陜西扶風人,1942年生,北投國小畢業(yè)。12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jié)炎,至今全身關節(jié)均告損壞;但寫作不輟,先后出版多部文集,讓灰心的人鼓足勇氣,使畏縮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道路上。她在1980年,當選臺灣十大杰出青年;1983年獲國家文藝基金會散文獎;1990年獲吳三連社會服務獎。于1982年創(chuàng)辦了伊甸園殘障福利基金會,為全臺灣一百萬殘障朋友服務,把自己的愛心實踐出來。

主要作品《另一種愛情》、《生命之歌》等?!渡⑸芬晃模x自《可林子作品精選》。

三.(一)整體感悟。

1.教師范讀課文或(有條件可制作朗讀課件)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知理解課文,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2.請學生放聲自由讀課文或模仿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3.讀課文過程中探究以下幾個問題:

(二)質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問題:

1.作品《生命生命》講述了哪三個事例?引發(fā)了怎樣的'思考?請從文中指出相應的主題。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體驗,鍛煉學生深入探究的能力,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以上問題,在學生讀文后,由小組討論完成。討論中教師可巡視指導,并參與討論。然后由學生發(fā)言,同學之間相互評論、補充。教師點拔、引導。

[教師小結]。

1.三個事例a、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b、香瓜子在墻角的磚縫中長出一節(jié)小瓜苗。c、“我”靜聽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

主題詞分別是a、生之欲望。b、生命力。c、生命。

三點思考主題詞分別是a、意義。b、

[4][5][6][7]。

生命與水教案設計篇五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動彈、欲望、精蹋、珍惜”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攜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

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搜集自己喜歡的人生格言。

第一課時。

課前交流。

學生交流在課外搜集到的人生格言。

一、剖析課題特點,感悟課題的內涵。

1.生齊讀格言。(簡介杏林子)。

2.剖析課題特點,指導讀題。

二、閱讀品悟語言,觸摸生命的脈搏。

(一)初讀感知。

1.檢查詞語讀音,自由練讀。

2.指名讀文,教師隨機評價指導。

3.深入閱讀課文,邊讀邊想:杏林子向我們講述了哪幾個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鮮活事例?

4.運用概括小標題的方法把句子補充完整。(生齊讀)。

(二)深讀感受生命的含義。[走進飛蛾售感悟生之欲望]。

1.自由朗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飛蛾?(板書:飛蛾求生)。

2.指名匯報,師引讀課文。(板書:強烈)。

3.字理教學理解“欲望”一詞。

4.品讀句子: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強烈!那樣鮮明!

5.角色體驗:看到苦苦掙扎的飛蛾,杏林子,你會怎么想?我忍不住放了它!

6.引讀品味句子: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7.齊讀第二段并嘗試背誦。

三、聯系生活思考,聆聽生命。

1.播放汶川地震圖片:你從哪個鏡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

2.學生改寫句子,指名匯報。

3.呼應課題:第二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走進杏林子的人生。

第二課時。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理解“竟然”的意思。

2.指導朗讀:讀出你的不可思議。

3.結合課文改寫句子:生命是_______________。

[走進杏林子感悟生之真諦]。

1.齊讀第四自然段。

2.品讀: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自白地精蹋它。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3.理解“糟?!钡囊馑?()。

4.走進杏林子的人生,感悟生命的真帝。

5.結合課文改寫句子:生命是()。

生命與水教案設計篇六

1、作必要的語言積累,品味富于表現力的語句;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本文通過具體事例表達思想情感的寫作手法。

3、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生命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由具體現象表達思想情感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體驗作者的生命意識,我們應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

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設備。

沒有條件的地區(qū)可準備錄音機、磁帶(輕音樂)、放像機、錄像帶(森林大火的場面)、投影儀、投影片。

1、新課標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的素質、能力,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根據情意原理,只有真正參與才能有審美活動,因此,本文應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

2、“生命”是個深奧的話題,要讓初一學生真正理解它會有一定難度,可讓學生通過朗讀,對課文中具體生命現象有一定的印象,再通過“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最能引起他們共鳴的語言,深入課文內涵,感受作者的生命情懷,或許可領悟生命的可貴。

課件出示森林大火的畫面,教師講述:

學生自由回答。

為了生命的延續(xù),螞蟻不惜代價,世間萬物為了不辜負上蒼賦予的生命,都在頑強的生存下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觸摸著自己的心跳,走進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感受生命的可貴。

指名學生朗讀課本,讀時以適合本課的輕音樂相配。同時要求大家思考:

1、請用一個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對生命的初步理解。

2、文中哪些語句對你最有啟迪或感觸?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他們用怎樣的感情、語調來朗讀文章的最后兩節(jié),并指名學生示范朗讀,然后齊讀。

2、作者的這些對生命的感悟是由什么引發(fā)的?具體在哪些語段?

由生活中的事例,引發(fā)思考。在文章的1、2、3節(jié)。學生體會朗讀時的感情、語調,然后分角色男女生朗讀1—3節(jié)。

學生小組討論時,教師巡回指導:三個事例內涵的辨析,意思的深淺;學生談感悟時應鼓勵他們暢所欲言。

4、如果時間允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自己還有不理解的地方。

仿照作者這篇文章的結構形式,由生活中的事例引發(fā)思考,請你就生活中見到的其他類似的生命現象,寫一段文字。要求:先描寫現象,再寫感悟,字數100字左右。

學生回答,歸結板書。

同學們說得很好,只要我們能珍惜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頑強地翻越生命中的一座座山峰,我們一定能見到自己生命的大海。

生命與水教案設計篇七

9月日星期課型:講讀課設計者:

學習目標:

1、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在對學生的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涵。

教育目標:

教育學生珍視自己的生命,學會對生命負責,正確地面對人生的磨難。

學習方法:朗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投影儀。

課文導入:

生命與水教案設計篇八

當堂作業(yè):請大家結合今天所學內容,寫一句與珍惜生命,保護自然有關的宣傳標語或口號。(學生完成后,選擇一些富有新意的作業(yè)當堂在班上交流學習,并在學習園地張貼出來,從而激勵學生的進取和拼搏意識。)。

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以“身邊的動植物伙伴”為主題,作一次對本地區(qū)的動植物、物種及其生存狀況的調查,觀察每個物種及每種生命個體的獨特性,體會生命世界的神奇。

生命與水教案設計篇九

1、理解積累“騷擾、小憩、庸碌、糟蹋、擎天撼地、肅然起敬”等詞語。

2、培養(yǎng)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生命的價值,鑒賞本文珍愛生命的人文美。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主題詞,探究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味生命的頑強和美好。

辨析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和三點思考的側重點。

【課時】。

1課時。

【課型】。

綜合新授課。

【教學方法】。

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注重質疑問難,切磋學問,砥礪思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好課文。

【教具】。

寫好字詞的小黑板。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女作家杏林子,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jié)炎,后來病情惡化。病痛中,她以頑強的毅力寫下了四十多個劇本和許多散文。以女性的細膩和敏銳,觀照尋常的生命現象,抒發(fā)的感悟便多了幾分親近和自然,《生命生命》便是這樣的精彩篇章。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作品,與作家對話,去感受有意義的生命之歌。

二、檢測字詞、掃通障礙。

1、找一名學生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學生領讀,老師糾正:

騷擾、小憩、茁壯、糟蹋、擎天撼地、肅然起敬、辜負、昂然挺立。

2、老師點出一些詞語,讓學生掌握詞義并造句:

例:擎天撼地、肅然起敬、辜負、昂然挺立。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導語,默讀課文,畫出各段“主題詞”:

讀一篇文章、一段文章,善于抓住主題詞或關鍵詞,就抓住了中心,抓住了精神。例如第一段是圍繞“生之欲望”一語展開的,第二段都是圍繞“生命力”一詞展開的,抓住了這樣的詞語,就容易讀通。

2、從把握各段的主題詞入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事例思考。

飛蛾:生之欲望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價值。

心跳:生命珍視、奮斗。

四、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1、各自練讀。

2、點名朗讀。

五、質疑問難。

六、問題設計與研討。

研討方式:四人合作,全班交流:

1、三個事例為什么這樣排列?為什么前兩個事例舉的都是小蟲子、小瓜苗這樣的小生命?

2、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3、小瓜苗僅僅活了幾天,說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嗎?

4、三點思考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七、小結這次質疑與研討的經驗。

八、朗讀練習。

九、語言運用。

補成一句話:

1、一只不停地在飛來旋去騷擾著我。

2、在小憩。

3、令我震驚。

4、令我肅然起敬。

5、昂然挺立。

6、足以擎天撼地。

7、我可以也可以。

8、庸碌一生。

9、我應許。

10、遇福遇禍或喜或憂。

十、作業(yè)。

研討與練習一。

十、板書設計。

杏林子。

引發(fā)。

事例思考。

飛蛾:生之欲望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價值。

心跳:生命珍視、奮斗。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77722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