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歌唱活動蝸牛與黃鸝鳥(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3 19:27:14
2023年中班歌唱活動蝸牛與黃鸝鳥(五篇)
時間:2023-04-03 19:27:14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歌唱活動蝸牛與黃鸝鳥篇一

唱游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1、通過唱游歌曲《蝸牛與黃鸝鳥》,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內涵,學習蝸牛身上的高貴品質;

2、通過音樂劇《蝸牛與黃鸝鳥》表演,使學生自主參與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能力;

3、通過解決歌曲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感受切分節(jié)奏和符點節(jié)奏的音樂表現(xiàn)。

《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民族特色濃郁的中國臺灣敘事歌曲。歌曲旋律輕松活潑,歌詞生動有趣,深受兒童的喜愛??梢越柚适陆坛?,以音樂表演的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電子琴、蝸牛和黃鸝鳥的卡片、打擊樂器組、多媒體課件。

教師:“春天到來的時候植物們都開始發(fā)芽了,這時候有一種小動物也偷偷的探出了小腦袋。”(出示蝸牛與黃鸝鳥圖片)

1、聽音樂,講故事。“那蝸牛與黃鸝鳥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來聽一聽。”

2、學生講故事,做動作。模仿蝸牛和黃鸝鳥的語氣和動作。

3、(出示歌詞)帶有節(jié)奏的朗讀,選一位同學帶讀,教師打節(jié)奏。

注:“葡萄成熟”和“等我爬上”的節(jié)奏。

4、聽音樂,模仿動作。

5、教師:“那你們想不想把故事唱出來呢?”學生跟琴演唱。

6、教師范唱。請學生分析演唱的不同點,處理歌曲。

7、分角色演唱,四人一小組討論自己擔任的角色:“講故事的人”、“蝸牛”、“黃鸝鳥”。注:“一步一步”的演唱處理。

小組討論表演形式。1、先隨音樂全班一起表演;2、請表演出色的學生來臺上表演。

1、討論:你喜歡蝸牛還是黃鸝鳥?為什么?

2、欣賞《蝸牛過橋》的組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蝸牛堅持不懈的精神。

說一說: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回家講給父母聽。

中班歌唱活動蝸牛與黃鸝鳥篇二

蝸牛與黃鸝鳥

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中國臺灣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表現(xiàn)歌中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舍的蝸牛的形象。

2、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本上的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創(chuàng)編葡萄成熟以后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教學重點:表現(xiàn)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1、聽中國臺灣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自由律動進教室。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名歌?

2、請大家談談自己所知道的中國臺灣方面的知識。

3、多媒體出示中國地圖,指出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教師簡介中國臺灣。

師:在我國的東南海域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國的寶島——中國臺灣。中國臺灣四面環(huán)海,四季如春,水稻、甘蔗、樟腦是中國臺灣的“三寶”。中國臺灣還是世界聞名的蝴蝶王國。中國臺灣不僅以它獨特的風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它的文化底蘊也相當?shù)呢S厚。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熱情奔放、活潑風趣的中國臺灣民間歌舞《杵舞》。

二、多媒體播放舞蹈《杵舞》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同欣賞了一段具有特色的中國臺灣民間歌舞《杵舞》。那中國臺灣名歌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中國臺灣名歌《蝸牛與黃鸝鳥》讓我們一同來看看吧。

三、多媒體播放flash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1、聽時:請大家想一想,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的?

2、聽第二遍時,請大家用拍手、擺動身體等動作來感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緒。

3、請大家隨范唱輕聲學唱歌詞,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感。

四、合作創(chuàng)編與表現(xiàn)

1、請大家討論歌中有幾個角色?每個角色演唱時在音色和語氣上有何區(qū)別?

2、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唱歌曲。

3、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葡萄樹成熟以后的歌詞。

4、交流演唱學生創(chuàng)編的歌詞。

5、師:同學們編得可真好,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蝸牛的什么精神呢?請學生來總結。

時間過得可真快,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表演我們心目中的《蝸牛與黃鸝鳥》,老師還準備了一些中國臺灣校園歌曲的大點播,你們說好不好。

最后:在《蝸牛與黃鸝鳥》的歌聲中結束教學。

中班歌唱活動蝸牛與黃鸝鳥篇三

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中國臺灣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表現(xiàn)歌中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舍的蝸牛的形象。

2、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本上的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創(chuàng)編葡萄成熟以后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教學重點:表現(xiàn)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1、聽中國臺灣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自由律動進教室。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名歌?

2、請大家談談自己所知道的中國臺灣方面的知識。

3、多媒體出示中國地圖,指出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教師簡介中國臺灣。

師:在我國的東南海域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國的寶島——中國臺灣。中國臺灣四面環(huán)海,四季如春,水稻、甘蔗、樟腦是中國臺灣的“三寶”。中國臺灣還是世界聞名的蝴蝶王國。中國臺灣不僅以它獨特的風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它的文化底蘊也相當?shù)呢S厚。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熱情奔放、活潑風趣的中國臺灣民間歌舞《杵舞》。

二、多媒體播放舞蹈《杵舞》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同欣賞了一段具有特色的中國臺灣民間歌舞《杵舞》。那中國臺灣名歌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中國臺灣名歌《蝸牛與黃鸝鳥》讓我們一同來看看吧。

三、多媒體播放flash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1、聽時:請大家想一想,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的?

2、聽第二遍時,請大家用拍手、擺動身體等動作來感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緒。

3、請大家隨范唱輕聲學唱歌詞,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感。

四、合作創(chuàng)編與表現(xiàn)

1、請大家討論歌中有幾個角色?每個角色演唱時在音色和語氣上有何區(qū)別?

2、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唱歌曲。

3、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葡萄樹成熟以后的歌詞。

4、交流演唱學生創(chuàng)編的歌詞。

5、師:同學們編得可真好,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蝸牛的什么精神呢?請學生來總結。

時間過得可真快,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表演我們心目中的《蝸牛與黃鸝鳥》,老師還準備了一些中國臺灣校園歌曲的大點播,你們說好不好。

最后:在《蝸牛與黃鸝鳥》的歌聲中結束教學。

中班歌唱活動蝸牛與黃鸝鳥篇四

一、???? 導入??新課

1、教師演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師:同學們,你知道剛才老師演唱的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民歌?

2、學生談談自己所知道的中國臺灣方面的知識。

3、用多媒體演示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等,教師簡介中國臺灣。

師:在我國的東南海域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國的一個寶島——中國臺灣。中國臺灣四面環(huán)海,四季如春。

4、放映其它圖片

師:中國臺灣所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塑造了一批正直、樸實、真摯、爽朗的中國臺灣人,正是中國臺灣人的這種性格特點,孕育了具有中國臺灣風格的藝術形式。

5、體會中國臺灣校園歌曲親切、樸實、明朗等特點。

多媒體演示:

點?? 歌?? 臺

l?????? 童年

l?????? 鄉(xiāng)間的小路

l?????? 外婆的澎湖灣

l?????? 蘭花草

l?????? 龍的傳人

二、???? 自主感受與體驗

師:中國臺灣的校園歌曲親切、樸實,中國臺灣的民歌更是活潑風趣、天真純樸,大家想聽嗎?提問: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的?

1、學生初步欣賞《蝸牛與黃鸝鳥》。

學生邊聽邊思考: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的?

2、學生復聽歌曲,用拍手、跺腳、捻指、擺動身體等體態(tài)感受歌曲活潑風趣的情緒。

3、引導學生隨范唱輕聲學唱歌曲,進一步體驗歌曲活潑風趣的情感。

4、用自然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歌曲活潑風趣的情感。

三、???? 合作創(chuàng)編表現(xiàn)

1、小組交流討論歌曲中有幾個角色?每個角色演唱時在音色和語氣上有什么區(qū)別?

生:回答

2、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唱。

學生:討論,練習

3、同學匯報,并演唱。

4、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歌詞。

5、交流并演唱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

6、合作創(chuàng)編音樂劇

師:《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寓言式的敘事歌曲。剛才我們用唱歌的形式表現(xiàn)了歌曲,下面我們用音樂劇的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內容(出示課件)

多媒體演示:

音 樂 劇: 蝸牛與黃鸝鳥

第 一 幕: 葡萄成熟前

背景音樂: 春天在哪里

第 二 幕: 葡萄成熟后

背景音樂: 蝸牛與黃鸝鳥

7、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幕,分配角色,設計簡單臺詞,合作排練。

8、學生分兩幕表演音樂劇。

8、引導學生談談受到的啟發(fā):象蝸牛一樣具有堅持不懈、努力前進的進取精神……

四、師生評價與反思

1、師生評價表演的成功與不足,并評出最佳個人表演獎、集體配合獎、文明觀眾獎,進行頒獎。

2、師生在中國臺灣歌曲《龍的傳人》的歌聲中結束。

中班歌唱活動蝸牛與黃鸝鳥篇五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理解歌詞內容。

2.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

3.通過歌唱活動,感受中國臺灣民歌的獨特韻味。

活動準備:

《蝸牛與黃鸝鳥》的原唱音樂及圖譜。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題。

師:(出示蝸牛與黃鸝鳥)春天到了,瞧,門前的一棵葡萄樹,嫩嫩綠綠地剛發(fā)芽,有一天,小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來到了葡萄樹下,這時候兩只黃鸝鳥高高興興地也飛過來了停在了葡萄樹上,但是這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來我們來聽一聽音樂就知道了?。ㄟ@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一段簡短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從而引出蝸牛與黃鸝鳥的這段音樂。)

二、聆聽歌曲使幼兒第一次感受歌曲,并理解歌詞內容。

師:小蝸牛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是怎樣爬的呢?(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

幼:葡萄樹上,蝸牛背著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的往山上爬(同時引導幼兒唱一唱、學一學蝸牛的動作)

師:這時候黃鸝鳥在干什么?。克鼘ξ伵Uf了些什么呢?

幼:哈哈地在笑蝸牛,葡萄成熟還早的很,現(xiàn)在上來干什么(同時引導幼兒唱一唱,學一學黃鸝鳥的動作)

師:蝸牛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幼: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時引導幼兒唱一唱

二、聆聽歌曲使幼兒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圖譜和動作進一步理解歌詞并學念歌詞。

1.幼兒完整傾聽歌曲一遍。教師用肢體動作完整表現(xiàn)歌曲,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曲。

2. 幼兒看圖譜跟教師學念歌詞。

師:老師把這首歌曲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

?教師念歌詞第一遍。

?幼兒跟著鋼琴的伴奏看圖譜有節(jié)奏的學念歌詞第二遍(教師可引導幼兒用上動作)。

?幼兒分角色學念歌詞。

三、學唱歌曲,并用肢體動作進行表演,加深對歌曲的印象。

1.看圖譜跟鋼琴伴奏學唱歌曲第一遍。

2.跟鋼琴伴奏學唱歌曲第二遍并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

3.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唱一遍。

4.幫歌曲取個題目?!靶∨笥训谋憩F(xiàn)太棒了,可是這首歌還沒有題目,我們幫它取個題目吧!”

四、延伸活動。

蝸牛真是一種可愛的動物,現(xiàn)在老師和你們一起去外面找找蝸牛好嗎?。犞魳?,有節(jié)奏地做蝸牛的律動出活動室)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21003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