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篇一
“可進可出,若即若離,可愛可懲,可聚而不會散,才是天長地久的一種好朋友?!边@是我第一次在雜志上看到的三毛語錄。當時一眼就發(fā)現(xiàn)了這句話,也深深喜歡上了,同時也對三毛充滿了好奇。對于她的作品,也有一種閱讀的沖動。她的作品淺顯易懂、簡單、樸素,但作品卻透露著真誠與人世間最奇妙的“愛”。而《我的寶貝》則以幽默、簡單的寫作特點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
讓我感覺她的為人很樸實,不做作,她的作品亦是如此。以自己的經(jīng)歷,帶著情感的文筆,用最真實的作品打動讀者的心。
“之所以如此愛悅著這批寶貝,實在是因為當年我與它們結(jié)緣的時候,每一樣?xùn)|西來歷的背后,多多少少躲藏著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故事?!蔽蚁?,這應(yīng)該是三毛寫這本書的原因吧。《我的寶貝》里面有很多古老的,舊的東西的故事,三毛的寶貝幾乎呈現(xiàn)在這本書里了。
對于這本書,不僅喜愛里面的寶貝,尤其喜愛她的特點,筆法幽默簡單。個人覺得其中‘林妹妹的裙子’就是典型,很幽默,全書唯獨這一情節(jié)使我印象深刻??赡苁且驗樗屛业乃枷肷晕ⅰ疤鴦印绷艘幌掳?。她可能把她所有的情感融入了這一章節(jié)中,仿佛是她本人在向我們講述著這一物品的由來,手舞足蹈的。不帶任何修飾,簡單樸素,當初是什么樣的情感,就以什么樣的情感躍動于筆上。
她說父親嫌她的衣服不夠,要她去買。而她卻不喜歡那些太擠的裙子。在古董店里發(fā)現(xiàn)了這條林妹妹的裙子。她把衣服穿到了歐洲的大街上時,總有人問她裙子的做工。當我看到“如果有人問我哪里可以買到,我就說‘這是中國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買哦’時,愣了一下,送的?不應(yīng)該是買的嗎?回頭重新看了一遍,不禁被她的小幽默逗到。她以幽默的態(tài)度,簡單的語言詮釋了她對這條裙子的喜愛。
個人覺得‘這是中國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買哦’這是這則故事的亮點,使這則故事頓時生動起來,活潑的氛圍中帶著一股神秘的色彩。這則故事前半部分都在敘述著作者不喜歡什么樣的款式,不喜歡逛衣店,喜歡去舊書店看書。而只有這句話的這一小段中,真實的體現(xiàn)了作者對這一條裙子的喜愛。同時也將林妹妹林黛玉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
這是看似簡單的一句話,但卻讓人覺得少了這句話,文章就顯得單調(diào)了。無法充分體現(xiàn)出這是作者的寶貝,只是簡簡單單的喜歡,沒有到視為寶貝的地步。只是平平淡淡的敘述著這條裙子的來歷。但是,增加了這句話,卻增加了作者對這條裙子的喜愛,同時也為這條裙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這是中國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在中國,有多少個姓林的小姐呢?不禁會讓人幻想這位姓林的小姐是一個怎樣心靈手巧的人呢?會有這么精致的裙子……不僅寫出了這條裙子成為寶貝的理由,同時也讓人認可了這是件寶貝,它是林妹妹的,它有著歷史,它有價值。
雖然只是其中這么一則小故事,但是卻體現(xiàn)了三毛寫作的特點,簡單、樸素卻又不失幽默。我想,她的作品之所以會受到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獨特的寫作特點和加以情感的文章,不做作。寫著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和經(jīng)歷,不將他們擴大化,寫得轟轟烈烈,只是用最樸素的語言,最真的情感來創(chuàng)作它們。這也是我喜愛三毛作品的原因。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篇二
翻開《匆匆》這篇極富哲理的散文,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朱自清獨到的見解改變了我的思想,使我對生活、成敗、生命有了新的認識與感受。
《匆匆》一文讓我知道了時間的`珍貴?!跋词值臅r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幾句話中蘊藏著多么深刻的道理呀!有位名人曾經(jīng)說過:“時間只是度過之后才神圣起來?!睍r間是最公正的裁判:它獻給勤奮者的是一條條成功的大道;留給懶惰者的是一個個失敗的泥潭!
說起時間,我感到慚愧。放學回家,我常常是東張張,西望望;東跑跑,西逛逛??荚嚦煽儾焕硐耄吹絼e人分數(shù)高,心里真不服氣:他們成績好,不就是晚上回家拼命看書嗎?我要是多花些時間,肯定考得更好!其實,他們比我多的不光是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珍惜時間,讀書筆記.多了一份刻苦努力呀。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時光老人給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就看你能不能珍惜他、把握他。
人生不能虛度。生命精彩與否,是由我們自己把握的。時間就是生命,把握時間就是把握人生。要讓人生如花朵般散發(fā)出誘人的芳香,就必須珍惜分分秒秒。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薄洞掖摇芬晃母嬖V我們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這樣才能使生活更充實,讓今天更精彩,令明天更美好!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篇三
大學生是個即將從校園學習步入到社會工作的一個群體。在大學四年或三年里要完成從學生階層到工薪階層的轉(zhuǎn)變,不僅僅要認識自我,而且還要完善自我。認識自我能夠認清自己善長什么,不善長什么。這樣才能夠制定相應(yīng)的職業(yè)目標,才不至于在即將進入職場的大門時,感到茫然無措。而完善自我則是以認識自我為前提的,只有認清了自己各方面的狀況,才能像醫(yī)生一樣對癥下藥來完善自我,使自己得到一個較大的提升,更好的適應(yīng)自己所定職業(yè)目標的要求。
而現(xiàn)實中,這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卻不知困擾了多少大學生。有人只有一腔熱情,他們?yōu)樽约褐贫ê陚サ哪繕?,樹立了遠大的人生理想。然而卻沒有在認識自我的道路上邁出了一步,到頭來只能是烏拖邦而已。另外有些人在認識道路上走了很多,也作了很多的'自我解剖。然而卻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勇氣,在通向完善自我道路的路口止步不前,也只有在多年之后,感嘆人生易逝,自己卻無一番作為。
但是認識自我看似簡單,其實也有不少人在認識自我的道路上走了許多的彎路甚至走錯了。有些學生在認識自我時,總時拿自己的缺點與別人的優(yōu)點去比,因而產(chǎn)生了自卑與逆反心里。他們感到失望與悲觀,尤其是大一新生,剛?cè)雽W不久,一些曾在高中是十分優(yōu)秀的學生在競選學生會干部失利或者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導(dǎo)致學習吃不消。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不能正確認識自我,那么極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調(diào)查證明:由這種狀況產(chǎn)生心里問題的案例占了相大的比重。而與此相反的一些人,則是喜愛拿自己的優(yōu)點與別人的缺點比較,從而產(chǎn)生了自己是"人中龍鳳"不正常的優(yōu)越感。這種狀況也是極其危險的,也是容易產(chǎn)生心里問題的根源。當他"目空一切",他不僅僅會引起周圍同學的反感與孤立,而且他們自身的缺點會被忽略。這樣一來,他們就不能正確認識自我了,就更談不上完善自我了。
認識自我,然后再完善自我能夠讓我們找到自己人生奮斗的準確方向;認識自我,然后再完善能夠使我們把自己準確的定位;認識自我,然后再完善自我能夠讓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
“吾日三省吾身”,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話語。那么我還得加上一句,不能僅僅只是“省吾身”,還得下功夫去把找出的毛病解決,把不完善的地方去完善。那么我們的人生將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誰不想我們的人生不更加完美呢?那么,還等什么呢?還不行動!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篇四
《我的大學》講述16歲的阿廖沙到喀山想進大學讀書,但那時的大學對窮苦的孩子來說大門是關(guān)著的。阿廖沙在那里的一所特殊大學—“社會大學”,在這個所大學里他接觸到許多知識分子,受到各種思想的啟迪和教育,這所“大學”為他展現(xiàn)出一個越來越廣闊的世界。
“我要去喀山讀大學。一經(jīng)決定,我變暗下決心,無論如何都要達到目的?!备郀柣缡菍懙?。此時的高爾基已是處在于我們年齡相當?shù)碾A段,沒有任何資本,也沒有任何親人的幫助,有的只是與他毫不相關(guān)的人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鼓勵而已,在他看來,這些就足夠讓他實現(xiàn)大學夢。但不得不說,大學夢的實現(xiàn),完全是他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們呢?讀書,易上加易:資金根本不屬于我們考慮的范圍,支持卻來自社會各界,我們的父母,親人始終站在第一位。支持的無窮,學習資源的無盡,四年又四年,高爾基式的人才有多少,寥寥無幾,可以說幾乎沒有。怪誰?父母,親人,國家,教育制度?不用懷疑,就怪你自己!因為一個不容改變的事實 —我們都已長大成人了。成熟的思想已宣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公子”“小姐”的生活的遠去,如果你還是只能過那樣的生活,我敢說,人與白癡可以畫筆直得等號了。
記得英語老師在講到一篇關(guān)于責任的文章時說過,人活著不僅僅是為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在承擔著對父母,家庭,社會等很多反方面的責任。一個無憂無慮的人也是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對比一下當時的高爾基,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他為誰活著,為自己。親人的消失,社會的黑暗,沒有權(quán)利給他責任??蓛H僅是對自己負責,他就是自己成了一個大文人,不知責任更多時,他會怎樣。
有時一對比,我會覺得高爾基的大學生活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大學日子,反而我們的大學生活卻是很糟糕。不可否認,學校的條件要好很多,但結(jié)果卻與他差得很遠。究其原因,我們浪費了時間,時間也浪費了我們!
寫到這里,不禁想到了大學生找工作困難的現(xiàn)狀。很多人抱怨,生不逢時,國家,政府各方面的問能,,但要知道,主要無能的還是自己,浪費青春,錯失良機,自食苦果!
為了所謂的素質(zhì)教育,對知識變的輕視,大學里教授的知識不斷減少。但對此大學生們?nèi)圆粷M足,以應(yīng)付考試為目的學習,平時不認真聽講,甚至還總結(jié)出 “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的歪理。只顧完善和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培養(yǎng)自己的業(yè)余能力,結(jié)果呢?“無法就業(yè)”,只因知識儲備不夠。也許應(yīng)聘時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輕松過關(guān),贏得一個崗位,但平時違法完成對業(yè)務(wù)的處理,最后也只能是過過就業(yè)癮罷了。這時再去后悔大學時光的虛度,只能獨自品味“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的真諦了。如何有意義地度過大學時光?留給自己反思吧!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篇五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比較研究》一書,是全國高校輔導(dǎo)員培訓(xùn)與研修教材之一,適用于輔導(dǎo)員骨干培訓(xùn)進修,不斷提升自身的業(yè)務(wù)技術(shù)能力。作為一名剛度過輔導(dǎo)員職業(yè)生涯初期的菜鳥,于此時閱讀該書,也是比較適宜的。
該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共七章,主要論述中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比較;下篇共六章,主要闡述中外大學生組織管理的比1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涉及概念、理論、內(nèi)容、目標、主體、方式、體制等七個方面;在管理方面,涉及理論與原則、教學與實踐、社會與政治活動、社團與文體活動、組織與自律活動、事務(wù)與危機事件等六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二合為一,形成一個綜合體。本書在縱向上,從古至今的教育思想均有涉及,個別重點闡述;在橫向上,與歐美及亞洲各國的教育進行比較,涉及國家有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基本上代表了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教育國度,其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方式,大體有許多值得借鑒及反思之處。
讀罷整本書,從心底里認為該書也是一個整體,無法將之割裂作碎片化的研究,姑且在此做一個整體的剖析。中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自身的特點,基本上是以直接的課堂教學及相關(guān)實踐活動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其體制為集中式民主,帶有灌輸性質(zhì)。而外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則主要分散于各門課程的學習,以及各種活動的實踐中,帶有隱蔽性、滲透性,但二者的最終目的和效果一致。歸根結(jié)底,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為本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項事業(yè)服務(wù)。
在教育與管理模式上,每一個國家都有自身的特色,如亞洲的韓國、新加坡等,儒學色彩濃厚,注重東方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熏陶和教育;歐美等國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意識。目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體制正逐步發(fā)展完善,而歐美、亞洲各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基本上已經(jīng)處于成熟階段,因此在管理方式、理念等方面,均有許多可以值得借鑒的地方。
在現(xiàn)代大學的教育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存在于課堂教學中,更是融入了管理、實踐等諸多環(huán)節(jié)中,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這需要依賴政府的主導(dǎo),學校的管理,以及師生的共同參與,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緊緊抓住主流,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方能達到良好教育、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目的。
在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中,不可否認存在一些弊病,例如學生過于被動接受、灌輸論嚴重等;在借鑒各國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不同的形式、內(nèi)容創(chuàng)新,達到教育人才的目標。在主流思想的發(fā)展及本土化上,既可以回歸傳統(tǒng),利用國學復(fù)興的契機,重塑倫理道德教育;又可以借鑒西方的先進管理方式,倡導(dǎo)志愿服務(wù)、實踐活動等,使學生在實踐的基礎(chǔ)上受到教育,真正促進大學生的成長,形成科學化的管理體系。
此書架構(gòu)完整,內(nèi)容詳實,對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有一個清晰的闡述和剖析,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其他相關(guān)書籍,可以逐步深入探尋中國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規(guī)律,為更好地管理和服務(wù)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借鑒,對輔導(dǎo)員的日常工作,也有了明確的指引方向。
通過閱讀此書,有利于我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往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專家化的道路前進。感謝當初曾偉朝部長推薦此書,人生得一良師,猶如千里馬遇上伯樂,幸也。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篇六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古典詩文《大學》里的句子。所謂大學,實質(zhì)為大學問,人世間最重要的學問。
原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曾子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全面總結(jié)了先秦儒家關(guān)于道德修養(yǎng)、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guān)系。南宋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jīng)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jīng)一章,傳十章。認為,經(jīng)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大學》的版本主要有兩個體系:一是經(jīng)朱熹編排整理,劃分為經(jīng)、傳的《大學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禮記》中的《大學》原文。以朱熹《大學章句》本,流傳最廣、影響,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學章句》本。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xùn)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也。經(jīng)一章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條綱領(lǐng),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xiàn)三條綱領(lǐng)的途徑。在八個條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十章分別解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止于至善是指要達到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誠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zhì)。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國、平天下是談治理國家的事。怎樣治理國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討厭的,不加給別人;要得眾、慎得、生財、舉賢。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見賢能舉,舉而能先。《大學》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類天賦的光明純瑩的心靈,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再通過禮樂教化,以啟迪人們的自覺,去除物欲,不斷更新自己的德行,而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對大學的綱領(lǐng)有所體會,自然便會立定人生志向,以此為生命的理想方向。確定了心中志向,便不會輕易為外物所干擾,就會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論面對何事何物,都能認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親民的關(guān)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關(guān)系。知止是開端,能得是結(jié)果,對大學綱領(lǐng)有深切的認識和體會,自然距離大學之道的實現(xiàn)不遠。
人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者一樣,都被人用來表達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這種君子之道,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做起。
《大學》中修齊治平的順序與此并不相同。文章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順序不一樣,境界也就迥異:修齊治平是四有新人們的個人修行之道,平治齊修則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國策了。這種國策,用一句歌詞說,就是: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遺憾,偏偏有些人吝嗇于一點愛,有些人等著別人獻出愛,還有人名為愛人,實為害人??偠灾?,不誠其意、致其知者,鉆營計較于片瓦只草、蠅頭小利者,眾矣。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篇七
要看你讀的書是什么書,還要看你記筆記的目的。
如果你記筆記就是為了交差就錯了。既然交差也還是要讀那么為什么不真正的讀書做好讀書筆記呢。讀書筆記沒有固定的格式和形式。你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在此提供一些建議。
關(guān)于實用類的數(shù)目,比如西方經(jīng)濟學之類的學術(shù)性書籍,提煉書中知識的要點,還可以搜集一些難點通過對其他書目的查閱拓展知識。最后做個小結(jié)。書中重要的概念,關(guān)鍵詞,公式歸類。
休閑類,比如雜志,攝影,家具等適當提煉你認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點進行簡略的記錄和摘抄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26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