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初中數學中考試卷3篇(精選)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7:56:49
2023年湖北初中數學中考試卷3篇(精選)
時間:2023-04-07 17:56:49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湖北初中數學中考試卷篇一

二.知識概念

1.圓: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所有點組成的圖形叫做圓。定點稱為圓心,定長稱為半徑。

2.圓弧和弦:圓上任意兩點間的部分叫做圓弧,簡稱弧。大于半圓的弧稱為優(yōu)弧,小于半圓的弧稱為劣弧。連接圓上任意

意兩點的線段叫做弦。經過圓心的弦叫做直徑。

3.圓心角和圓周角: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做圓心角。頂點在圓周上,且它的兩邊分別與圓有另一個交點的角叫做圓周角。

4.內心和外心:過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的圓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圓,其圓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和三角形三邊都相切的圓叫做這個三角形的內切圓,其圓心稱為內心。

5.扇形:在圓上,由兩條半徑和一段弧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

6.圓錐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這個扇形的半徑稱為圓錐的母線。

7.圓和點的位置關系:以點p與圓o的為例(設p是一點,則po是點到圓心的距離),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內,po

8.直線與圓有3種位置關系:無公共點為相離;有兩個公共點為相交,這條直線叫做圓的割線;圓與直線有公共點為相切,這條直線叫做圓的切線,這個的公共點叫做切點。

9.兩圓之間有5種位置關系:無公共點的,一圓在另一圓之外叫外離,在之內叫內含;有公共點的,一圓在另一圓之外叫外切,在之內叫內切;有兩個公共點的叫相交。兩圓圓心之間的距離叫做圓心距。兩圓的半徑分別為r和r,且r≥r,圓心距為p:外離p>r+r;外切p=r+r;相交r-r

10.切線的判定方法:經過半徑外端并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11.切線的性質:(1)經過切點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2)經過切點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3)圓的切線垂直于經過切點的半徑。

12.垂徑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13.有關定理:

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也相等.

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都等于這條弧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14.圓的計算公式1.圓的周長c=2πr=πd2.圓的面積s=πr^2;3.扇形弧長l=nπr/180

15.扇形面積s=π(r^2-r^2)5.圓錐側面積s=πrl

湖北初中數學中考試卷篇二

1.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m,n都是正數)

2..冪的乘方法則:(m,n都是正數)

3.整式的乘法

(1)單項式乘法法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系數、相同字母分別相乘,對于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連同它的指數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2)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單項式乘以多項式,是通過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轉化為單項式乘以單項式,即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3).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中的每一項乘以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4.平方差公式:

5.完全平方公式:

6.同底數冪的除法法則: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即(a≠0,m、n都是正數,且m>n).

在應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法則使用的前提條件是“同底數冪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數,所以法則中a≠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數的0次冪等于1,即,如,(-2.50=1),則00無意義.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數的-p次冪(p是正整數),等于這個數的p的次冪的倒數,即(a≠0,p是正整數),而0-1,0-3都是無意義的;當a>0時,a-p的值一定是正的;當a<0時,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負的,如,

④運算要注意運算順序.

7.整式的除法

單項式除法單項式: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作為商的因式,對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8.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形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的一般方法:1.提公共因式法2.運用公式法3.十字相乘法

分解因式的步驟:(1)先看各項有沒有公因式,若有,則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組分解法,即通過分組后提取各組公因式或運用公式法來達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結果必須是幾個整式的乘積,否則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結果必須進行到每個因式在有理數范圍內不能再分解為止.

湖北初中數學中考試卷篇三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旋轉: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圖形按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運動叫做圖形的旋轉。這個定點叫做旋轉中心,轉動的角度叫做旋轉角。(圖形的旋轉是圖形上的每一點在平面上繞著某個固定點旋轉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動,其中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線段的長度、對應角的大小相等,旋轉前后圖形的大小和形狀沒有改變。)

2.旋轉對稱中心:把一個圖形繞著一個定點旋轉一個角度后,與初始圖形重合,這種圖形叫做旋轉對稱圖形,這個定點叫做旋轉對稱中心,旋轉的角度叫做旋轉角(旋轉角小于0°,大于360°)。

3.中心對稱圖形與中心對稱:

中心對稱圖形:如果把一個圖形繞著某一點旋轉180度后能與自身重合,那么我們就說,這個圖形成中心對稱圖形。

中心對稱:如果把一個圖形繞著某一點旋轉180度后能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我們就說,這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

4.中心對稱的性質: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并且被對稱中心平分。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應線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4212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