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認識蘋果教案(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23 18:31:02
最新認識蘋果教案(三篇)
時間:2023-04-23 18:31:02     小編:zxfb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認識蘋果教案篇一

情感目標:感受朝鮮歌曲的風格,指導學生表達歌曲喜悅的心情。

能力目標:通過聆聽、感受、模仿、教師引導和指導,小組合作、自學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等。并在練習中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歌曲分段的多種方法。

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

自學第一樂段及二聲部的演唱

教具準備

手風琴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引導學生在合唱時注意兩個聲部的均衡統(tǒng)一,不能以強壓弱。

一、導入

師:同學們,誰能說說看一年四季有什么樣的特點?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

生:春季是萬物復蘇的時候,空氣非常新鮮,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夏季有兩個月的假期,可以游泳,吃冷飲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人們很開心

冬季有美麗的雪景還有中國最大的節(jié)日:春節(jié)

師:好,剛才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來看幾副圖片,猜一猜這些圖片反映的是哪個季節(jié)?

師:放

生:秋季

二、分析歌曲

1、今天,老師要帶著同學們來到一個果園里,看看這個果園里是什么豐收了?

放>歌曲,讓同學們閉上眼睛認真聽

師:請大家一起回答問題

生:蘋果、稻谷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豐收的歌曲>

a、出示

b、播放歌曲同時介紹這首歌曲是朝鮮電影>的插曲

、聽完后提問對歌曲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人們在歡天喜地的慶豐收節(jié)奏很歡快,很活潑,表現出人們慶豐收的喜悅心情

3、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們再次復聽這首歌曲,聽聽歌曲中有什么樣的變化?

生:出現了二聲部,把歌曲分成了兩大樂段,并且第一樂段為齊唱,第二樂段為二聲部合唱。

三、學唱歌曲

1、首先來學習第一樂段的齊唱部分

a、這首歌表現朝鮮人民獲得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緒,因此速度較快,尤其第一樂段的齊唱,是一字一音,而且四句話節(jié)奏相同,只在最后一句話上稍有變化,在歌詞上做了重復的補充,增強了歡樂心情的語氣表達,因此在唱這段的時候要唱的非常流暢,帶著一種歡快的感情去演唱

b、先聽范唱,使學生感受作品的整體效果后,再跟老師學唱第一樂段

、學習第一樂段四個樂句,每句2小姐把全班分為四組,每組學唱一個樂句,規(guī)定時間兩分鐘自學,然后四個樂句接唱,能接上的為勝者教師重點指導不能接唱的小組,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應達到的速度在競賽中,凡跟不上速度唱錯的為敗者從競爭中激發(fā)相信學習的積極性

2、第二樂段的學習

a、首先把全班分為高、低聲部兩部分教師先分別師范兩個聲部的曲調

b、高低聲部分別來演唱,要求音唱準并熟練曲調

、教師分別彈高低≤≥聲部,學生演唱相反的聲部能與老師的琴聲和成

d、兩個聲部合唱,教師指導唱得不好的地方

3、兩個樂段合成時,由第一樂段的最后一句接二聲部合唱,因為第一樂段的最后一個兩“d”就是低聲部開始的音高,這樣幫助低聲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4、按歌曲的原速度全曲合成要唱出歡樂的情緒

、配上伴奏來演唱,完整地表現朝鮮人民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景

四、拓展

1、出示了解有關朝鮮,韓國的風土人情及有關知識。

2、展示朝鮮男女民族服飾。

3、介紹朝鮮長鼓,最后給學生觀看朝鮮長鼓舞片段。

認識蘋果教案篇二

教材34~35頁

從“分蘋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個“分一分”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幾份,問每份分到幾個;一是知道每份按幾個來分,問能分成幾份。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領會平均分的含義。

1、讓學生看懂圖意。

2、明確兩次蘋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幾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放幾個蘋果;2是每個盤子里放2個蘋果,可以放幾盤。

3、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體會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經歷于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進一步領會平均分的含義。

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課件、24個磁鐵。

學具:12根小棒。

1、師:今天淘氣家來客人了,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一起來數一數。

2、師貼蘋果。

有12個蘋果。

1、傾聽

2、觀察。

3、數一數。1、2、…12

、師:媽媽要把這些蘋果平均放在一些盤子里。你知道什么叫平均放在盤子里嗎?

、你猜媽媽會向淘氣提出什么問題?

、有選擇地板書:

問題一: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有( )個?

問題二:有12個蘋果,每個盤子放2個,需要( )個盤子?

、師:你認為這種分法是平均分嗎?(針對問題二)

:對,這兩種分法都是平均分。(板書:平均分)那有什么不同呢?先讀題,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問題是什么?

:師隨著生的回答貼圖。( )個 ( )個 ( )個 ( )個 ( )個盤子

e、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f、對,這就是平均分的兩種類型。(板書:第一種第二種)

g、那有相同的地方嗎?

、師:如果讓你用圓片代替蘋果分一分,你想用幾個圓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師:好,開始。師巡視。師:好,誰上來分一分。(匯報,交流) 師:他是怎么分的?(請2到3個學生上臺展示分法。) 師:不管你們怎么分,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個。

、師:現在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你準備幾個蘋果分成一份呢?為什么?

師:請用學具分一分。師巡視。匯報,交流。師:請一個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樣的請舉手。那你們是怎樣想的。?師:這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6份。

、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不僅猜到媽媽的問題,還幫助淘氣解決了問題。通過學習,知道了平均有兩種類型。第一種,知道了一共有12個和平均分成4盤,求每盤放幾個;

第二種,知道了一共有12個蘋果和2個放一盤,求需要幾個盤子。那關于12個蘋果,你還可以怎樣平均分?師:說一說同學們提的問題屬于哪種類型?

1、出示松果圖。師:同學們,小松鼠知道你們很聰明,想要考考你們。課件出示:松果圖。

2、師: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3、師:小松鼠想把18個松果平均放在籃子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4、判斷屬于哪種類型。

5、師:下面我們來看小松鼠的問題。翻書35頁,同桌兩人商量一下,認真讀題,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結果填在書上。師巡視。

6、集體交流,請兩生上臺展臺展示。

認識蘋果教案篇三

1.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促進社會性發(fā)展。

2.培養(yǎng)幼兒照顧自己、照顧他人的能力。

1.請中班兩名小朋友和小班兩名小朋友共同合作完成。

2.幼兒專用的水果刀兩把、案板兩塊、圍裙四件。

3.各種水果:蘋果、香蕉、梨等,各種味道的果醬。。

4.教師提前在各種水果上面用黑色水彩筆畫好切線。

5.中班孩子已經提前學會“切”的動作,小班孩子已經提前學會“攪拌,,的動作。

1.四名幼兒自由討論分工:香蕉、蘋果誰負責切?梨和西瓜誰負責切?誰負責攪

拌果醬?在老師的引導下合理分工:中班小朋友負責“切”,小班小朋友負責“攪拌”。

2.幼兒分工后同時進行操作:中班2位沿著切線將水果切下并且將不同的水果分

盛在不同的碗里;小班小朋友在切好的各種水果片里放入各種味道的果醬進行均勻攪

拌。

3.分享:大家一起將攪拌好的`水果,分到各個碗里,邀請大家來品嘗。在品嘗的過

程中可以說一說: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做了些什么?誰幫助了我?自己又幫誰做了什么

事情?是怎樣幫助別人的?

4.清潔:大家一起將用過的碗、勺、案板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放在指定的地方,解下

圍裙(可以鼓勵中班小朋友幫小班小朋友解下圍裙),放回原處。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69242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