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淺談朱自清散文的藝術(shù)美德優(yōu)秀免費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06 14:33:21
最新淺談朱自清散文的藝術(shù)美德優(yōu)秀免費
時間:2022-12-06 14:33:21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淺談朱自清散文的藝術(shù)美德篇一

?

這些作品通過敘述描寫或寄托政治憂憤,或象征對光明未來的追求,或蘊含個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通過家庭的特定角度影射人生的苦難和黑暗,或用寫實的手法觸及到“改革社會人生”,揭開黑暗社會的帷幕。

下面,就從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藝術(shù)方面談一談我粗淺的見解。

朱自清先生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充分證明了白話不但能夠創(chuàng)作“美文”,而且能夠創(chuàng)作出勝過文言散文的白話散文,打破了“美文不能白話”的迷信。下面,就從他的散文的“美”來談一下其創(chuàng)作藝術(shù)。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具有詩的素質(zhì),他善于通過敘事描寫議論的有機交融,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創(chuàng)造出五彩繽紛的“貯滿”了“詩意美”的境界。這種詩意,用楊朔的話來說,就是使人“動情的事”。朱自清先生把自己感到“動情的事”傳遞給人們。使我們受到感染產(chǎn)生共鳴,創(chuàng)作詩意的藝術(shù)是極為豐富的。

1、在抒情和敘事相融合的意境中,洋溢著一種真摯的人情美:

那些自詡的色彩很濃,偏重寫兒女情長的散文──《背影》《給亡婦》《兒女》等作品,朱自清先生將自己內(nèi)心真摯的感情熔鑄在了所敘述的事件中,將敘事和抒情融為一體,流露出了一種真摯的美?!侗秤啊酚洈⒘硕嗄昵案赣H在浦口車站送他乘火車北上念書的情景,朱先生通過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背影的描寫,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慈愛和兒子對父親深沉的感念。

作品在平淡的敘述和細微的言行中流露真情。從父親“甚是仔細”的再三叮囑茶房還不放心,從決定親自送我并忙著照看行李,與車夫講價錢或是上車替兒子撿定座位到最后又穿過鐵路過柵欄攀月臺買橘子方才離去。無不顯出父親對兒子的深摯的關(guān)愛之情。

父親的一舉手一投足,總易牽動作者感情的弦索,激起心靈的顫動,所以即使平常而瑣碎的小事,亦充溢著一股強烈而深厚的感情,從而產(chǎn)生了非凡的感染力,父親的衰老、疲憊的背影負載著人世的艱難與悲哀,而父親忘我的愛終于使兒子感到自責(zé),父親的“背影”在父子分手后便“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著了”。這代表一種失落和惆悵,作品最后還簡述了父親別后的眷戀之情。

《給亡婦》是朱自清先生30年代追憶他的第一個妻子的悼亡之作,幾乎都是家庭瑣事,集中敘述了亡妻無私的母愛和親情。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深切的哀思和懷念,極見深情,催人淚下,與《背影》有異曲同工之妙。

2、在抒情和議論描寫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的意境中,顯示出一種“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詩情畫意美:

朱自清先生曾說過:“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畫?!彼膭?chuàng)作實踐了這一點,用重彩筆描繪各種風(fēng)景畫、風(fēng)俗畫,做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創(chuàng)作出了一個個詩意濃郁的意境,正如郁達夫在論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時說:“朱自清雖是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著那樣的詩意,文學(xué)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出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保ㄓ暨_夫《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現(xiàn)代散文·導(dǎo)論》)。古人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談,能夠繪出影像的是畫,透出神韻的是詩。好的畫和好的詩是相輔相成、渾然一體的。朱自清先生雖寫的是散文,卻與詩畫有異曲同工的妙處。他的散文,有繪畫的色彩美,也有詩的韻味美。

散文《春》中描寫:“桃樹、杏樹、李術(sh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還眨呀眨的?!?/p>

春的景象被朱自清先生描寫的多精彩呀!使你仿佛置身于萬物復(fù)蘇,爭奇斗艷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品味一幅清麗明朗的水彩畫。遠處可見五彩繽紛的花色,近處可聽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翻飛,下有野花活潑調(diào)皮的眨眼。遠、近、上、下,農(nóng)、淡、濕、燥雖是信筆點染,無事雕琢,卻又成為高妙的藝術(shù)品。由于朱先生描繪畫面,把美的景致情致注了進去,因此,幾多詩意,幾許春色,從一幅動的、立體的畫面中溢了出來。

如果說《春》是一幅明麗的水彩畫,那么《荷塘月色》便是一幅優(yōu)美的工筆畫。文章一開始,作者就直抒胸臆:“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睘榱饲蟮闷痰拈e適,作者想去看看月下的荷塘,但是作者沒有先寫荷塘,而是先描繪荷塘的小路及荷塘周圍的靜謐的環(huán)境。

作者對荷塘月色的描繪非常真切細致。第四、五、六段,重點寫景,先寫荷葉、荷花、花苞、花香,這是靜的畫面;再寫微風(fēng)過處時的震顫?!跋窨针姲?,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邊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浪?!边@是動的描繪。隨后,再從各個側(cè)面寫月光的影射、傾瀉、投影,把視覺所及的光、物交錯在一起,組成一幅令人心醉的優(yōu)美的畫面:寫月色,映襯得荷塘格外恬美;寫荷塘,反照出月光的動人。描寫景物的角度經(jīng)常變換,時而平視,時而俯視,時遠時近,有上有下,使得整個畫面具有立體感,在畫面的布局上,層次分明,淡濃相宜,疏密適度,具有濃郁的詩意。

而“寂寞的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的樹”、“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葉像婷婷的舞女的裙”;以及“荷花零星點綴下如粒粒明珠,又如閃爍的星星,如剛出浴的美人”?!帮L(fēng)送荷香,吹動荷葉,露出了脈脈含情的綠水?!笔谷烁械搅艘环N醇醇欲醉的濃香撲面而來,溫馨而又甜蜜。月光則更美了,如“流水一般”,“靜瀉在葉子和花上”,“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罩著青紗的夢。”“參著斑駁”的灌木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和影和諧的旋律”,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動靜結(jié)合、虛實如生、濃淡適宜、疏密有致的“情意化了”的風(fēng)景畫。而《漿生燈影里的秦淮河》更是將朱自清先生濃郁情感通過生動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朱先生喜愛古典詩詞,有深厚的古典文學(xué)的功底,他把散文當詩來寫,努力在散文中創(chuàng)造詩情畫意的境界。

我們看他在文章中對秦淮河月景的描繪吧!

“那晚月兒已瘦削了三分……是一條隨意畫的不規(guī)則的曲線?!?/p>

這一段,既有近物的細致刻畫,也有遠景的淡淡勾勒,而這一切又是為了突出畫面的主體──月兒,為了寫出秦淮河上獨特的月景。從形態(tài)、精神兩個方面,把沒有生命的東西寫得像有生命有感情的東西,色彩淡雅,畫面優(yōu)美。更可貴的,這并不是客觀描繪,而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朱自清先生似乎把自己完全融化到畫面里去了,在那里尋找到了寄托。讀著這種文字使人們陶醉在作者創(chuàng)作的詩情畫意中,迫不及待的想要飛到秦淮河,去領(lǐng)略那迷人的風(fēng)光。

朱自清先生憑借自己“敏銳的感覺”,捕捉事物的極其細微的變化,因此在他的筆下,又出現(xiàn)了描寫細膩、形象具體的藝術(shù)特色。在他的筆下隨著時間的轉(zhuǎn)移,水、月、燈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下,有著不同的情況,比如水,剛下船的時候,“夕陽已去,皎月方來”,晚霞映水,水便是“薔薇色的”。當“燈火初明”時,“陰陰的變?yōu)槌脸恋牧恕?,一到大橋外,頓然空闊,疏林淡月,襯著蔚藍的天,“秦淮河里的水卻盡是這樣冷冷地綠著”,“綠如蔭陳酒”了,燈和月呢?也是有變化的,夜幕方垂,大小船上都點起了燈火,那時燈光壓著月色,所以“從兩重玻璃里映出那輻射著的黃黃的光”有水氣的折射,便“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隨著時間、地點變換,燈光已奪不了月光,于是憤然的燈,都是“黃而有暈”的,在繁星般的黃暈里“秦淮河仿佛籠上了一團光霧”,“燈光是渾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燈光里,滲入一派清輝,卻真是奇跡!”朱自清先生總是這樣,從變化中捕捉事物的特點,這樣就是描寫的東西格外富于詩意了。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僅具有至醇至真的詩意美,而且在語言上質(zhì)樸、凝練、新穎、自然。下面從三個方面說一說朱自清先生散文語言的特點。

1、樸素自然,平中見奇:

朱自清先生非常注重語言的錘煉,但在運用語言時,決不矯揉造作,加以修飾渲染。如《春》中寫草:“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畫:“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睂懭说幕顒樱骸白?,躺著,大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這些語言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延用了生活中的口語形式,不去注意的修飾,形成了樸素、自然的語言特點。

朱自清先生提倡人民用口語化的語言寫文章,這就是他提倡的“談話體”。《背影》一文,朱自清先生全用白描記敘事實,不做任何修飾、渲染,通篇文章寫父親多么關(guān)心愛護兒子,兒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親,但“關(guān)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的抽象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么話里的詞藻。文中用詞造句都經(jīng)過認真考慮,決不隨便,如送行那一段:“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這里的“說定”,如果換成“說過”似乎也通,但遜色多了,“說定”不送,后來終于還是送了,實際是說而不定,很好的表現(xiàn)出了父親的矛盾心理,“熟識”一詞說明父親囑咐的茶房該是靠得住的;“再三囑咐”表明了遍數(shù)之多,不厭其煩,反復(fù)交代,唯恐茶房有半點疏漏;“甚是仔細”表明囑咐的內(nèi)容之詳,把送行中應(yīng)注意的細微末節(jié)都提到了。這些詞語的運用強調(diào)說明了父親已為兒子上火車作了極其精細、周密的考慮和安排,字眼雖平常,但用得恰到好處,使父親的愛子之情躍然紙上,文中評議與所表達的感情,渾然一體,達到了古人所推崇的“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的藝術(shù)境界。

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先生崇尚樸實,但絕不顯露寒傖,朱自清追求雅淡,但是雅中有麗,但而不枯,平里透奇,如開篇說:“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萬生園、頤和園的船要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揚州瘦西湖的船也好。”這樣的語句一層層寫下去,突出了秦淮河的船與眾不同。如果改為“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萬生園、頤和園、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的船也好。”意思的表達上沒有多大的區(qū)別,后一種說法,字用的少,但去失去了樸素天然的味道。運用第一種說法,象是作者在同別人談家常,聊天似的。這就是朱自請先生的語言了。

還有些作品,如《荷塘月色》、《綠》等,語言華美、纖秾??蛇@些文章都是一些濃彩重墨的工筆畫,因此需要語言華麗,才能使形象顯得豐滿濃厚。雖然文字經(jīng)過了精雕細刻,千錘百煉,而且顯得雍容華貴,但是這些語言讀來,瑯瑯上口,頗有情韻,更顯示了朱自清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

2、精彩動人的修辭:

比喻,看來是修辭手法,其實也是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技巧,他對作品“詩意”的創(chuàng)造是不無作用的,大凡有藝術(shù)才能的作家,都是素諳比喻技巧的。難狀之聲,難描之形,難繪之景,難傳之情,一旦到了他的作品中,就聲如耳聞,形如目睹,景如親臨,情同身受,出現(xiàn)了一個幽深迷人的意境。

朱自清先生憑借精巧的比喻藝術(shù)給讀者描繪了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他寫春,獨具慧眼,敏銳捕捉主體和喻體“質(zhì)”的相似點,把春天的美麗附于“剛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氣美,“小姑娘”的艷麗容顏美,“青年”的健壯身子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神、有情,放射出詩意的光輝。

《荷塘月色》更是如此,朱先生將出水的荷葉,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葉子中零星點綴著的白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這些形象、貼切的比喻,顯示出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而《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的比喻,更是叫人拍案叫絕。當描繪燈下水景和水面燈光時,寫道:“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yōu)槌脸亮?;黯淡的水光,象夢一般;那偶然閃爍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倍嗝葱缕娴谋扔靼?!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實比實,朱自清則不然,偏偏以虛比實?!八狻保肮饷ⅰ倍际茄劾锟吹囊姷?,相比而言,“夢”都是虛的了。“夢的眼睛”更是子虛烏有了。然而,奇跡正在這兒產(chǎn)生了,表面上看,這樣比法果是越比越渺茫,單實際上,正好表現(xiàn)了秦淮河上燈火初明時,波浪峰尖上跳蕩的燈光的情景,越琢磨越有味道。朱自清先生運用比喻的效果不在用人們熟悉之物比人們不熟悉的東西,“看似平常最奇崛”,但作者得來恐怕是頗費工夫了。

比喻用的精彩,其他修辭也同樣讓人另眼相看。《春》中擬人的運用,“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薄靶〔萃低档膹耐晾镢@出來”,“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的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zhuǎn)的曲子,跟清風(fēng)流水應(yīng)和著?!币粋€“鉆”字,就表現(xiàn)出了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再加上“偷偷地”修飾,狀其不知不覺出現(xiàn),生動的表現(xiàn)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給寫活了。

《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萬生園,頤和園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揚州瘦西湖的船好。”這一句朱自清用了排比的手法,可使人感覺不到作者在用這一種修辭方法,相反,倒覺得作者并未有意而,可見朱自清先生用語之精妙。

3、富于變化的句式:

朱自清先生錘煉詞語的功底很深厚,他的散文中有不少凝練形象的字,句式也富有變化,在散文中有著對稱或排比的句式,既流暢又整齊。疊詞疊句的運用在描述中加強了表現(xiàn)力?!洞骸分校白?,躺著,大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fēng)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边@些語言,顯得活潑自然。

《荷塘月色》重的疊詞運用達26處,“蓊蓊郁郁”、“曲曲折折”、“亭亭的”、“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樹”等等,而《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種疊詞多達72出之多,“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縷縷漣漪”、“于是人們飄飄然如御風(fēng)而行的我們”、“朦朦朧朧”、“富富麗麗”等,這一些疊詞的運用,以及朱自清先生散文中長短句的巧妙搭配和兒化語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錯落有致,瑯瑯上口,頗有跌宕回環(huán)的聽覺美感。特別是朱先生有意避免“是”字句,“有”字句和“在”字句,打破了常規(guī)句式的沉悶,使文章語言在冼煉中現(xiàn)出多樣。

朱自清的散文,有縝密精巧的構(gòu)思,玲瓏剔透的結(jié)構(gòu)?!侗秤啊窡o論寫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但在平時中去孕育著極為精巧的構(gòu)思。一般寫人物,較多從正面著筆,或?qū)懨娌勘砬?,或?qū)懽藨B(tài)服飾,正面寫有正面寫的好處,但寫多了也會感到呆板乏味,契訶夫給青年信中告誡說:“你忙著描寫人物的臉……這又是老一套,這樣的描寫可以省掉的,五場描寫得很詳細的臉,會使讀者的注意力疲勞?!保ā镀踉X夫論文選》)

《背影》另辟蹊徑,全力寫父親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絕,全文共寫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為父親,在兒子心中他的音容笑貌,無不了如指掌,然而當父親臨別時的一霎那,為兒子買橘子而艱難的在月臺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卻深深的打動了兒子的心靈,頓時使“我”獲得了特殊的感覺。第二次,父親的背影漸漸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找不到了,猶如電影畫面樣慢慢淡去,影越淡情越濃,人越遠而心越近。第三次,從信中得知父親困頓際遇,在晶瑩的淚光中,又浮現(xiàn)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他將成為“我”終身難忘的一幅父子告別圖。

寫人物從背影這個角度著墨,為數(shù)很少,而“文章有眾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眾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伯子論文》)朱自清先生知難而上,選擇背影這一新穎獨特的角度,這是生活暗示給他的一種獨特的發(fā)現(xiàn),也是表現(xiàn)事物的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作,顯露出了作者不隨人后,敢于

創(chuàng)新

的藝術(shù)才華。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在構(gòu)思上也很精巧別致,歷代文人騷客游覽秦淮河都會留下不少詩文,“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钡鹊?,各具特色,給人啟迪,朱自清先生總是獨辟蹊徑,從中挖掘“新意”,從“槳聲燈影”的角度寫秦淮河夜景,是新穎的。

文章開頭作者點出秦淮河的船,無論是大船還是小船,還是所謂的“劃柏子”,好像都能引起人的“情韻”,交待這些后,作者按空間、時間順序,從利涉橋到大中橋,從夕陽方下到素月依人,隨著汩汩的槳聲,勾畫出秦淮河的夜景,展露自己的情思。死死扣住“親景”,透過兩重玻璃射出的黃黃的燭燈,眩人眼目的汽燈,臨水妓樓上簾縫里射出的一線一線的燈光,河房里亮黃黃的電燈,豐富多彩的各種燈光,裝點著秦淮河,構(gòu)成了秦淮河獨特的夜景。作者以燈影為主,從燈與水與月的關(guān)系中,勾勒出一幅幅畫面:華燈映水,雅中見麗;疏燈淡月,空靈寂靜,把秦淮河的夜景寫得淡雅,幽遠,及富魅力。作者的角度選擇的新穎,小中見大,因此,使文章格外貯滿詩意。

而《荷塘月色》意在寫心中“頗不寧靜”,一路寫來,卻又處處見“靜”。《春》從多側(cè)面細描春之生機,而把文眼“一年之際在于春”置于描述之中,毫無斧鑿之痕。《松堂游記》虛實并舉,又一情貫注。關(guān)于倫敦和歐洲諸地的游記,行文力避“我”的出現(xiàn)。而“我”的情思,“我對西方世界的東方式的關(guān)照,并沒有消泯干凈?!?/p>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藝術(shù)創(chuàng)作方面確實獨辟蹊徑,并取得了一些寶貴的經(jīng)驗。他注意在構(gòu)思上下功夫,辯證的處理“散”與“不散”的關(guān)系,既能揮灑自如又能使結(jié)構(gòu)完整,使文章達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完美境界。

他重視結(jié)構(gòu)藝術(shù),善于提煉和篩選,造成凝煉精美的詩的意境,他把樸素的真摯的感情看作是散文的藝術(shù)美的重要因素,因而力求避免雕琢和矯揉造作,更不以華麗的詞藻取勝,他那豐富的想象力和細致的觀察里,更是值得珍惜的。

總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總讓人愛不釋手,總是讓人難以忘卻。一讀起來,便迫不及待的想把他所有的作品讀一遍,。那父親的“背影”,時光的“匆匆”,秦淮河的夜,梅雨潭的“綠”,荷塘的月色,威尼斯的小舟……還有感人至深的《給亡婦》等等,無不給人一種“真情”、“多姿”的美妙意境。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美文”大師。

淺談朱自清散文的藝術(shù)美德篇二

【摘要】朱自清是我國現(xiàn)代散文史上的大家,他的筆就象一支萬能的神棒,不論什么題材,都能幻化成優(yōu)美動人的散文。

【關(guān)鍵詞】朱自清;散文;藝術(shù)美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6-0343-01

朱自清先生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以長詩《毀滅》奠定了他的新詩人的地位,以小說《笑的歷史》顯示了他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才華。接著,他又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作為開篇,致力于散文的創(chuàng)作。他的“藝術(shù)性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蹤跡》(詩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標準與尺度)等。經(jīng)過艱苦的藝術(shù)磨煉,朱自清終于成為一位有杰出建樹、有獨特風(fēng)格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對于創(chuàng)建白話散文作出過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對于“五四”以后以及當代的散文作家?guī)缀醵籍a(chǎn)生過一定的影響。

1真摯深厚的感情流露

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實,作者抒發(fā)的感情愈真實,就愈能見其真摯的美。只強調(diào)抒情的技巧則失其真,也必然失其美。朱自清偏重借敘事抒情的散文,感情委婉,細膩,纏綿,真切,一方面是注意到選材的詳略、筆墨的濃淡、布局的虛實,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方面,是因為“有時磅礴郁積,在心里盤旋回蕩,久而后出;這種情感必極其層層疊疊、曲折頓挫之致?!睔w根結(jié)蒂,朱自清的“抒情小品”,在“五四”以后有別于周作人的沖淡,有別于俞平伯的纏綿,有別于徐志摩的矯飾,之所以能獨樹一幟,“另有種真摯清幽的神態(tài)”,這與他在抒情與敘事的結(jié)合中追求“真摯”的“聲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2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畫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較大的比重。在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筆描繪各種風(fēng)景畫、風(fēng)俗畫,他重視以形傳神,尤重形似,主張“以形為本”,“不求形似就無所謂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種繪畫的美。他的寫景作品確實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綠》),悠悠春風(fēng),瀟瀟春雨,青青春草,艷艷春花(《春》)——經(jīng)過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帶上了“個人”的色彩,現(xiàn)出一種繪畫美,使感情的抒發(fā)也愈具真切、細致。

3精巧緊縝密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散文的藝術(shù)魅力,集中地體現(xiàn)在藝術(shù)構(gòu)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構(gòu)思上是十分講究的??b密而嚴謹,新奇而精巧,營構(gòu)合理?!霸O(shè)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這是我國古代散文一條傳統(tǒng)的藝術(shù)經(jīng)驗。唯有“眼”題旨才會有隱顯意境,才會有虛實,剪裁才會有詳略,結(jié)構(gòu)才會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設(shè)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為構(gòu)思的“焦點”,也成為將作品的思想與藝術(shù)辯證統(tǒng)一起來的“凝光點”。

4靈活多變的技巧運用

朱自清的散文技巧老練,靈活多樣。他既注意“形與神、虛與實、張與弛、動與靜、詳與略”等藝術(shù)手法的巧妙結(jié)合,又注意“對照、排比、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法上,更注重“白描”手法的應(yīng)用。

擅用白描手法,是朱自清散文創(chuàng)作,尤其是他后期散文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特色。寫父親、寫亡婦、寫葉圣陶、寫韋杰三等,都是平平實實地述其行狀,描其神韻,表現(xiàn)了很高的藝術(shù)造詣。其中最典范的便是《背影》中描寫父親“背影”的文字:“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段文字,作者抓住幾個細節(jié),將父親爬鐵道買橘子的艱難動作真切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寫得平靜自然,沒有任何修飾,平平道來,簡潔勾勒,但情景細致,情感含蓄,人物神態(tài)栩栩如生。這種白描手法,在《給亡婦》、《兒女》、《我所見的葉圣陶》、《執(zhí)政府大屠殺記》、《揚州的夏日》、《倫敦雜記》等篇章中均運用得非常出色,形成了簡煉、流暢、樸素、平實的語言特色。

通感手法是朱自清在他的散文中大量運用的另外一種手法,而且是現(xiàn)代散文作家中運用得最好的。例如《荷塘月色》有這么兩句:“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的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緲茫的歌聲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前句寫荷花的“清香”,本來是訴諸嗅覺的,他卻用“遠處高樓上緲茫的歌聲”這種聽覺來形容,讓人感覺到香氣的悠遠、飄緲,若有若無,形象生動;后句寫“光”和“影”的和諧,卻用“梵婀玲上的名曲”來比喻,將視覺通感為聽覺。在《綠》一文中,作者形容梅雨潭的水:“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這里則是視覺與觸覺的通感,用“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形象地描繪了潭水的柔滑、細膩。

結(jié)束語:在“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中,有“名士風(fēng)”,有“紳士風(fēng)”,有“隱士風(fēng)”,而朱自清卻能夠獨樹一幟,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建立了“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fēng)”。必須指出,朱自清的這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fēng)”,正是“五四”以后我國白話散文嶄新的民族風(fēng)格。朱自清認為,“中國文學(xué)向來大抵以散文學(xué)為正宗”,現(xiàn)代散文的發(fā)展,“正是順勢”。他的許多文章在“民眾文學(xué)”、文學(xué)的“通俗化”、“雅俗共賞”、語言的“談話風(fēng)”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文學(xué)主張,大多圍繞著關(guān)于散文的民族形式的問題。不僅在理論上如此,朱自清還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努力通過文學(xué)的民族形式來體現(xiàn)散文的民族風(fēng)格。如在藝術(shù)構(gòu)思方面講究“眼”的安設(shè);在抒情方面善于創(chuàng)造情景交融的境界,追求真摯美、繪畫美和“理趣”美;在結(jié)構(gòu)方面注重貫穿線索,運用對立統(tǒng)一的藝術(shù)法則,把“明斷”與“暗續(xù)”統(tǒng)一起來;在語言方法對口語進行大膽的藝術(shù)錘煉,追求樸實平易、雅俗共賞的作風(fēng)。他在我國古代散文的基礎(chǔ)上,繼承傳統(tǒng)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手法,并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造,建樹了他散文的中國作風(fēng)和中國氣派。

參考文獻

[1]王昱.《〈從荷塘月色〉看朱自清散文之美》.遼寧行政學(xué)報.

[2]彭蘇.《淺談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江西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

[3]章霖.《朱自清散文的藝術(shù)美》.滁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3043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