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飾小作文(精選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30 07:57:54
藏族服飾小作文(精選六篇)
時間:2023-05-30 07:57:54     小編:文友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藏族服飾小作文篇一

涼山、黔西一帶,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有的地區(qū)穿小褲腳長褲,并在頭前部正中蓄小綹長發(fā)頭帕,右方扎一鉗形結。婦女較多地保留民族特點,通常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一些地方的婦女有穿長裙的習慣。

男女外出時身披擦爾瓦。首飾有耳墜、手鐲、戒指、領排花等,多用金銀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區(qū)是玉米,次為蕎麥、大米、土豆、小麥和燕麥等。肉食主要有牛肉、豬肉、羊肉、雞肉等,喜歡切成大塊大塊(拳頭大?。┲笫常瑵h族稱之為“砣砣肉”。

大、小涼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馬肉及蛙蛇之類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禮節(jié)。

酒為解決各類糾紛,結交朋友、婚喪嫁娶等各種場合中必不可少之物。彝族的房屋結構有的地區(qū)和周圍漢族相同,涼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頂、土墻;廣西和云南東部彝區(qū)有形似“干欄”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婦女地位較低。

遺產(chǎn)由諸子平分,絕業(yè)一般歸近親所有。彝族歷史上盛行父子連名,此俗在涼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繼續(xù)到建國前。

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較高的聘金,交錯從表婚比較流行,夫死實行轉(zhuǎn)房。建國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區(qū)還保持著公房制度,涼山彝族保持著嚴格的等級內(nèi)婚。

歷史上彝族多實行火葬,建國前,涼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帶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區(qū)自明、清以來逐漸改為上葬。

補充:彝族的節(jié)日主要有“火把節(jié)”、“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jié)”、“跳歌節(jié)”等?!盎鸢压?jié)”是彝族地區(qū)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

每到火把節(jié),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jié)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zhuǎn)繞住宅和田間,然后相聚一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節(jié) 火把節(jié)--彝族的狂歡節(jié):^v^火把節(jié)^v^一般在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舉行,是彝族盛大的節(jié)日。當夜幕降臨后,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

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并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愿:后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愿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節(jié)日期間,人們彈著大三弦,跳起“阿細跳月”,同時舉行摔跤、斗牛等活動;楚雄、彌勒等地的彝族,也舉行傳統(tǒng)的“祭火”儀式。

節(jié)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處,到處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壯觀。賽裝節(jié) 賽裝節(jié)——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jié)。

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jié),時間為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一個是大姚縣三臺鄉(xiāng)的賽裝節(jié),時間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賽裝節(jié)為居住分散,平時很難有機會相聚相識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表白愛情的機會。而姑娘們最能顯示自己的,就是看誰的衣服最漂亮。

彝族女子的服裝,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繡,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因此,誰的衣服多、花樣好,誰就會被看作是勤勞能干、心靈手巧的人。

與過去的賽裝方式不同、現(xiàn)在,人們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換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換五六套衣服。于是,賽裝節(jié)上也就多了一個景致:在山管邊、青樹下,老人們搭起無數(shù)帳棚,烹煮著食物,忠實地為自己的姑娘守護著服裝。

藏族服飾小作文篇三

? 新疆烏魯木齊石油化工總廠87小學二年級(6)班 秦傲杰

我們家計劃了一周的溫德堡之旅,終于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開始了。我為了讓溫德堡之旅實現(xiàn),應媽媽的要求,在星期五晚就將周末的作業(yè)全部做完了。

溫德堡,其實是烏魯木齊最具特色的大型豪華休閑娛樂廣場之一。上午10:00左右,當我們進入寬敞豪華的接待大廳,便有叔叔或阿姨微笑十足地迎接,并給我們拿來拖鞋,將我們自己的鞋子夾上號碼牌存放。

通過設計獨特的走廊,我和爸爸進入男賓洗浴區(qū),媽媽進入女賓洗浴區(qū)。洗澡區(qū)的地面全部使用白色鵝卵石鋪成,墻體是花紋鋼化玻璃,在適當?shù)目臻g放置著各色盆景,整個環(huán)境顯得典雅華貴。洗浴用具,一應俱全,很是人性化。沖洗后,進入蒸房,蒸房內(nèi)溫度太高了。聽爸爸講,人體通過熱蒸發(fā)汗,可以排毒療病。哎呦,真讓我受不了,我還是去游泳池吧。通過自動循環(huán)過濾、消毒系統(tǒng)的池水,清澈見底,溫度適宜,置身其中,舒服極了。

哎呀,光顧著玩耍,沒有照顧肚子,此刻不愿意地唱起了“空城計“。于是,我們一家三口又步入三樓。哇塞,自助餐廳的富麗堂皇和演藝大廳的金碧輝煌,與二樓相比,不相上下,但是裝修風格迥異。自助餐有各類湯、涼菜、熱菜、湯飯、米飯、面食等等,品種很多,應有盡有。你可以一邊吃飯,一邊欣賞節(jié)目。歌舞、相聲、小品、雜技等節(jié)目精彩紛呈,在您就餐的同時,還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獲。

時間過得真快,已經(jīng)接近晚上零點了,該回去了。ktv視聽中心還沒有去呢,我只好帶著一些遺憾,帶著一些不舍之情,離開了溫德堡!

(指導老師:韋曉靜)

藏族服飾小作文篇四

藏族的飲食習慣 藏族地區(qū)主產(chǎn)青稞、馬鈴薯,一般以青稞為主糧,炒熟后磨成的面粉叫“糌粑”。

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渣等。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每天不能缺少的飲料,它是濃茶水、鹽巴、酥油等置于圓形長桶內(nèi)沖擊混和而成,香郁可口,富于營養(yǎng)。

幾乎家家戶戶火塘上都放置著一個大羅鍋,內(nèi)分三格,除兩格分煮牛食、豬食外,另一格燒開水,終日不斷。火邊煨著茶罐,以備打酥油茶。

和以酥油茶,手指拌勻捏成團而食。酥油茶也是藏胞待客必有的佳品。

過去,藏民不吃魚蝦,喜歡喝酒和吸煙。酒用青稞釀造,味較淡。

煙有卷煙、鼻煙兩種。鼻煙系用煙絲沫配以香料,置于精美牛角壺中,吸時倒少許于大拇指甲上,吸入鼻中,辛辣提神。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

糌粑,名宇聽起來新鮮,實際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麥炒熟、磨細、不過篩的炒面,與我國北方的炒面有點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吃糌粑時,碗里放上一些酥油,沖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攪拌。拌時,先用中指將炒面向碗底輕搗,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轉(zhuǎn)動著碗,并用手指緊貼碗邊把炒面壓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勻,能用手捏成團,就可以進食了。

食時用手不斷在碗里攪捏,揉合成團,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眾吃飯——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這種吃飯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飯也用手抓,叫做抓飯。由于糌粑吃法簡單,攜帶方便,很適合游牧生活。

牧民們出遠門時腰間總要掛一個糌粑口袋,餓了,就從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時,他們從懷里掏出個木碗,裝些糌粑,倒點酥油茶,加點鹽,攪拌幾下,抓起來就吃。

有時,邊吃糌粑,邊喝酥油茶。有時,把糌粑倒進一個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會兒,噴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藏族過藏歷年時,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擺一個叫“竹索琪瑪”的吉祥木斗,斗內(nèi)放滿青棵,糟極和卓瑪、人參果等,上面插著青棵穗、麥穗花校和一種叫“孜卓”的繪有太陽、月亮、星星圖案的彩脾。鄰居或親戚朋友來拜年,主人便端過“竹索琪瑪”,客人用手抓起一點糌粑,向空中連撤三次,再抓一點放進嘴里,然后說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藏族服飾小作文篇五

藏族的服飾文化:

牧區(qū)藏民不論男女老少,冬穿精制的羊皮袍,羊皮袍主要分兩大類:一是皮厚毛長,用這種皮縫制的皮袍,作冬裝最好;一是皮薄毛稀,用它來縫制藏袍,作春秋季服裝最為合適。藏民喜在羊皮袍上用虎、豹皮作領,黑燈芯絨或黑綢緞鑲邊、鹿皮卷邊。女式皮袍上,用兩、三道寬窄不一的各色燈芯絨和一道2寸寬的花氆氌鑲邊。這種皮袍的特色是,寬大肥長,耐磨保曖,白無束帶為衣,夜晚可解帶當被。夏天牧民多穿棉布衣和氆氌長袍,這種衣袍的樣式,也是大領大袖,無紐扣,長及腳根,在羔兒皮衣袍外用各色燈芯絨、平絨、緞子或毛呢封面,用錦緞和花氆氌、水獺皮鑲邊的長袍,藏語叫作“查日”,一般為富人家縫制.

不論男女,藏民喜戴氈帽和禮帽,冬季戴狐皮帽。手上喜戴象牙銀制手鐲,金銀戒指和身上帶銀制的“尕吾”(護神盒)。男子喜歡在腰帶上掛一把腰刀,有長刀、短刀,長則有兩尺多,短則有七八寸左右,俗稱“吊刀子”或“腰刀”。刀把上嵌有綠松石、珊瑚。婦女一般掛只有五寸長的小刀,它是牧民生產(chǎn)和生活的必需,又是防衛(wèi)武器。

牧區(qū)男子有蓄長發(fā)的習慣,編成獨辮,或盤在頭上,或披于腦后,現(xiàn)多數(shù)習慣于剪短。婦女特別重視裝飾,一般未婚婦女將頭發(fā)梳編成很多小辮,已婚婦女才梳編成雙辮。九寨溝地區(qū),婦女將無數(shù)細黑線參于發(fā)中;分別編成若干細發(fā)辮,從額頭披于腦后,直垂臀部處,上用絲線或長布與發(fā)銜接起來,布條上有銀盾(銀制),形如碗。上雕有各種精致圖案,并在上面鑲嵌著瑪瑙、珊瑚、琥珀等。松潘地區(qū)的已婚婦女,頭上要盤圈拴有以琥珀為主的頭飾,在小管粗的布袋內(nèi)(或虎皮)裝上牛羊毛或鹿毛等,上面嵌縫上琥珀、珊瑚,琥珀少至幾顆,數(shù)量多至十多顆,根據(jù)各自的經(jīng)濟條件而定,把這嵌有珍寶的長袋接在發(fā)上,盤在頭上。相傳這種頭飾,建布達拉宮時,才開始流行。

藏族男女常著高統(tǒng)藏靴和皮鞋,統(tǒng)至膝蓋。冬天腳下還墊上一些干枯的柔草或干青稞草以保溫取暖。藏民皮鞋,男女都會縫制,鞋底僅一層較厚的皮革,因此每年都需更換鞋底,還有一種是皮底布統(tǒng)的藏鞋,穿起來不僅輕便,還很合適。

農(nóng)區(qū)(指馬爾康、黑水、大、小金川等地)一帶的藏民,男裝與草地基本一致,而婦女普遍穿長衫,主要為黑色,下身系圍腰,腰間扎絲織花帶,有的十幾條,以示富有。經(jīng)濟寬裕的婦女,有束雙條銀制腰帶的。冬天不論男女都穿羊皮褂子,或羊毛織成的無邊短褂。城鎮(zhèn)附近因受漢族的影響,許多藏民多穿漢裝,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穿著本民族服裝,飾品與草地一樣。

藏族的飲食文化:

藏族食品主要是糌粑、肉和奶制品,牧區(qū)和農(nóng)區(qū)略有區(qū)別。

糌粑,是農(nóng)牧區(qū)普遍的主食。它是將炒熟的青稞用石磨加工成面粉,又稱“炒面”。酥油,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奶油。肉,有牛、羊肉,偶爾也吃獵獲的野牲肉。煮好的牛羊肉,也稱“手抓肉”。吃時一手持刀,一手抓肉,故叫“手抓肉”。藏民常愛吃的還有腸子,有血腸、肉腸、干腸和面腸。

茶: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也是待客的主要飲料之一。茶主要有:糌粑茶、奶茶和酥油茶。

糌粑茶:它因以糌粑為主要原料,故名糌粑茶。飲用時,先在碗底放一小勺糌粑,稍微壓一下,便不至于一倒茶水,糌粑從碗底全翻上來,然后放少許奶渣、酥油,如有白糖撒上一點也可以,再往碗里倒上茶水。藏語稱糌粑茶叫“卡豆”或“豆瑪”。

奶茶:是牧區(qū)藏民和半農(nóng)半牧區(qū)藏民的日常飲料,藏語稱“俄甲”。奶茶的制法是,在茶壺或茶鍋里放進茯茶,讓水沸煮,待熬成咖啡色,這就是馬茶,也叫茯茶,然后往熬好的茶水里放進鮮奶,再燒開即成奶茶。奶茶能止渴、消食、解除疲勞。

酥油茶:是藏民普遍喜飲的佳品,也是待客的最佳飲料。制普通的酥油茶時,將茶葉熬成紅湯,熬好后,把茶渣篩濾出來,又將趁熱的茶湯倒人事先放有酥油、食鹽的桶內(nèi),再倒過鮮奶,沒有鮮奶的可用奶粉代替,同時打幾個雞蛋倒入桶內(nèi),用打茶工具在茶桶內(nèi)不斷地攪和,使酥油等食料充分而均勻地溶于紅茶中,然后裝入陶制的壺內(nèi),放在微火上保溫,以便隨時趁熱取飲。制做上等的酥油茶,還要在上述佐料中,加人事先碾細的核桃仁、花生來、芝麻等,一般是隨制隨喝,并要趁熱。酥油茶含有較高的蛋白質(zhì)、脂肪,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

酸奶:主要在秋夏兩季飲用。其做法是:將新鮮奶煮沸,倒入容器中,待牛奶不燙手時,加入酸奶酵頭攪勻,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幾小時后,牛奶凝固成嫩豆花狀,即成酸奶。飲用時,加上白糖。酸奶,具有鎮(zhèn)靜、催眠、開胃、補氣等作用。

農(nóng)牧區(qū)食物,主要有青稞,用來制作糌粑。玉米、小麥等,制成面粉,作面條、饃饃、油餅、包子等。農(nóng)區(qū)比牧區(qū)蔬菜較為豐富方便。不論農(nóng)牧區(qū)藏民都喜食用白菜、圓根葉子做成的酸菜;喜歡用青稞、玉米釀造的雜酒。

藏族服飾小作文篇六

今天本計劃去玉龍雪山,再次因為我們起床晚了,車站已經(jīng)沒有票了。我們和老板商量把行李放到旅店寄存一天,我們開始向那個世人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出發(fā)。

在路上行走了4個小時,沿途的風景美麗而深沉,由于路途中太顛簸,我是一半欣賞、一半同周公攀談。當下了大巴,你才發(fā)現(xiàn)這里很接地氣,像一個鎮(zhèn)子那樣的安靜存在。沒有昆明的喧鬧、沒有大理的商業(yè)、沒有古鎮(zhèn)的精彩。

浪費了一個小時找到了一家比較滿意的酒店,放下背包,我們該去安慰一下我們的胃了,已經(jīng)下午5點多了我們還只吃了一頓飯。去了一家有酥油茶的小飯館,他們的桌子比較有特色,就是我們農(nóng)村用的爐子,不過爐子的邊比一般的寬很多倍。我們說把菜單拿來我點一下菜,老板說他們這沒菜單,都是看菜點菜,很神奇,我還想她故意忽悠我呢?后來才知道這里都沒有菜單。閑說一句,我覺得這樣不好,因為他們會看人喊價(他們也被商業(yè)了,因為有一家我們進去一看又是沒菜單,就出來了,他們竟然在我們剛出門口就潑水,差勁。)。所以我和朋友只吃了這一次炒菜。

由于我們住的離古城有點遠,晚上這里沒有其他活動,我們倆就去了ktv,嗨,了一晚上。根據(jù)計劃我們就在香格里拉停留一天,第二天要回麗江。時間緊,我們此行就只能去了古城,香格里拉的古城是遺世的、是獨立。是孤獨的、是空曠的、是寂寞的,可是她又是那么的淡定那么隨意的存在,沒有過多的修飾和籠罩反而更加超凡脫俗。雖然今年1月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她的半張容顏,可是她卻那樣淡然的接受,沒有浮躁、沒有憤怒、沒有爭執(zhí)。淡定的接受這一切。其實誰能說,這不是她對世俗的(過度利用)反抗呢?選擇那么決絕的手段,讓我們沉痛的反思呢?寧愿摧毀了自己的半張容顏想要換回世人的執(zhí)迷不悟。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轉(zhuǎn)經(jīng)筒,經(jīng)過那場大火,她的周圍已經(jīng)不復原來的枝繁葉茂和盛世繁華。三清殿內(nèi)有喇嘛在誦經(jīng),我沒用進去,周圍有人在祈福,當我們逆時針行走的時候,他還給我們說了這是不對的。也許真的是那場大火,讓人們覺悟,也許是因為她已不是原來繁華所以游人很少,也許這才她是真正想要的。殿宇大部分在修建中,站在這里俯視一下香格里拉的房屋,很特別,他們的屋頂是木片銜接而成,非常的別致。這里的天空蔚藍蔚藍,沒有一絲雜質(zhì),你會覺得哪怕是靜靜的看看天空,那也是一種安逸的享受和無與倫比的幸福。真的應了那句,“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值得這句形容。

臨走前,我們?nèi)⒂^他們的博物館,補習了一下他們藏族文化知識。不過我最震撼的是他們仿造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場景和音效非常的逼真。你會真的認為你正在長征的路上,你會體會到書本以外的知識,你會覺悟、你會沉思、你會感動、更會由心的敬畏和感動。

時間來不及了,我們只能戀戀不舍的離開。返回的途中我們說都說這條路上的風景很美,我們倆一定不能睡覺啊。伴隨著美麗的風景我們離開了香格里拉,終究抵不過周公的召喚,我們還是和他攀談的不亦樂乎。

再見了,這個人間凈土,下次來的時候我一定要多今天欣賞你的淳樸和真誠。再見!下次再見!

藏族服飾小作文篇七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鞍?,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jù)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后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后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們進行包內(nèi)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家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F(xiàn)在一些家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墻,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nèi)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nèi)空氣流通,采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于經(jīng)常轉(zhuǎn)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shù)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tǒng)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jié)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tǒng)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xiàn)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或農(nóng)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zhèn)。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tǒng)飲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后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nóng)半牧生活,現(xiàn)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里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jié)日主要是春節(jié)和敖包節(jié),除此還有點燈節(jié)(祖魯節(jié))、麥爾節(jié)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jié)稱:“查干薩日”。蒙古族過春節(jié)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nóng)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jié),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皦臼缮健?、“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jīng),人們則獻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好漢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并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贊同

269| 評論(1)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305916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