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涵蓋了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一個完美的總結應該包含對過去工作或學習的全面回顧。在這里匯總了一些寫作中常見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一
課堂教學是認知與情感相互統(tǒng)一、相互促進的過程。新課程要求,將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學習興趣和愉悅的情感體驗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誘發(fā)創(chuàng)新欲望,發(fā)揮個性潛能。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擺正師生角色,明確學生是科學知識的探索者,構建者,應用者;而教師僅是組織者,引導者,協(xié)同者。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應言簡意賅,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歸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開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但日常中,有些教師往往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動口表述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長此以往,關掉了學生的話匣子,造成了只有教師的高談闊論,而無學生的暢所欲言的局面。究其原因多種,下面結合本人以往的教學經驗主談如何打開學生的話匣子。
一、是什么卡住了學生的話匣子
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師唯我獨尊,學生循規(guī)蹈矩。教師未能從傳統(tǒng)的模式中解放出來,是造成學生金口不開的主要障礙。要解放學生的口,先要解放教師的教學理念。當然不同地區(qū)方言的影響,也是造成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動障礙的原因之一。教師與學生的口語不同,造成了語言障礙。學生一開口,不是被嘲笑,或者被學舌,弄得部分學生不敢開口。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不可忽視。每個學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中,他們的性格、愛好志趣等有所不同。有些同學家庭貧困,在家庭條件好的學生面前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有些是孤兒或單親,從小失去父愛或母愛,產生性格內向心理,這也是造成學生不善言談,不能主動積極發(fā)言的原因。從眾心理的影響也制約著學生的口頭表述。有些學生看到別人不說,他也不愿意出風頭,慢慢心里就膽怯起來,變得深沉。遇到不會的問題寧可看書,也不向別人或老師咨詢,主動發(fā)言現(xiàn)象就更稀少了。
二、如何開啟學生的話匣子
1、以人為本,打造寬松平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人為本,建立平等、民主、友愛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充滿生機與活力,才能為開啟學生的話匣子搭建平臺。要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把時間和主動權讓給學生,讓他們切身體會到主人翁感,進而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師生關系要融洽,變板著面孔進教室為帶著微笑進課堂,消除學生對課堂的枯燥感,激發(fā)他們求知的強烈愿望,讓他們自發(fā)的動起來、活躍起來。在課堂上,教師要有意鼓勵心里膽怯的學生發(fā)言,使他們在發(fā)言中得到鍛煉,獲得新知,進而提高綜合素質。
2、利用教材,多渠道設置話題。
語文教材為打開學生話匣、叫開學生金口提供了很好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運用“說”的語言表述手段,讓學生放開說。利用教材資源訓練“說”的最為便捷的方式是先讀后說。先是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熟讀課文的過程除了很好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外,也是一個訓練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增強口頭表述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指導學生反復讀、領讀、齊讀、分角色讀,讓學生把握好表情、語調及重音節(jié)奏,進而領略其中樂趣,增強口頭表達能力。熟讀課文后,要及時組織學生復述課文。語文教材中敘事性文章占很大比例,讓學生在熟悉課文的情況下,進行“說”的訓練。選擇精彩段落或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去復述,進而展示口頭表達能力。
3、實踐活動,為學生廣開言路。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二
1.深入本鄉(xiāng)實地調查,認識到農村教學改革的緊迫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科學種田在農村迅速普及,農民需要科學種田的知識,急需使用各種化肥、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用來提高單位面積上的作物產量。調查中了解到:以前畢業(yè)的初中生,不知道化肥、農藥的性能、保管和使用方法,看不明白市售農藥、化肥的配制濃度和配制方法。不認識化學肥料的分子式,不會計算常用氮、磷、鉀化肥的有效成分百分含量。調查結果,給我們很大震動,堅定了實驗信心,增強了化學學科教學改革的緊迫感。明確了學科教學必須適應當?shù)剞r村發(fā)展的需要,面向實際教學,傳授生產急需的`化學知識,為農村建設培養(yǎng)實用人才。
2.實驗目的和措施。要振興農村,在校的初中生,就是明天、后天的生產者和技術人才,因此,必須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勞動素質,依靠學校教育(-上網(wǎng)第一站xfhttp教育網(wǎng)),依靠學科教學?!安磺笕巳松龑W,但求人人成材”。在實施過程中,結合化學科的教學內容特點,在適當?shù)恼鹿?jié)中,強化、滲透土壤、農藥化肥等農村應急的化學知識。編寫具有本鄉(xiāng)特點的鄉(xiāng)土教材,同時要解決好實驗基地。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措施是學校實驗田與學生家庭的園田地相結合的辦法。
二、實驗改革的內容與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農村初中化學教學要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村經濟的需要,適應當前農村經濟建設發(fā)展的需要。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認真執(zhí)行并完成全日制化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具體內容,注重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為打好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和進一步學習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同時,結合我鄉(xiāng)生產實際強化、滲透與農業(yè)生產有關的應急適用化學知識。
針對鄉(xiāng)情,編寫具有本鄉(xiāng)特色的鄉(xiāng)土教材,使基礎教學與生產實踐緊密配合,相互滲透。
三、實驗效果和我們的體會
1.實驗促進了常規(guī)教學,使化學基礎知識穩(wěn)步提高。
幾年來,學生通過田間實踐勞動,看到辛勤勞動后的豐收景象,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明確了學習目的,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視野,促進了常規(guī)教學,使基礎學習成績穩(wěn)步提高。
2.實驗培養(yǎng)了新型農民,學校教學真正服務于社會。
3.實驗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懷和重視,并給予很高的評價。
4.學科教學改革實驗體會。
化學學科教學改革,要同當?shù)亟洕蜕鐣l(fā)展需要以及農民致富緊密結合,要有針對性,把具有先進水平的農藥、化肥、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不失時機地推廣開來。重視實踐活動,敞開校門,服務于社會。只有這樣,實驗改革才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三
摘要:隨著情境教學的提出,國家更加注重情境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情境教學和小學音樂教學能夠有效結合。根據(jù)情境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完善教學內容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音樂;探究
一、情境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有利于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小學音樂教學是一門通過學生對音樂的感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學科,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忽視了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并采用對理論知識進行系統(tǒng)講解的方式,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發(fā)展,還會讓學生對小學音樂學習產生厭惡感,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改變這種教育現(xiàn)狀。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有利于轉變傳統(tǒng)的教師對理論知識進行系統(tǒng)講解的教學模式,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2.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jù)課堂的主導地位,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學生就不能積極地參與到小學音樂教學當中。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3.有利于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提高學生對有關知識的掌握能力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法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情境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引入一些生動形象或是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情境教學正好符合這樣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有利于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
二、情境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小學階段對周圍事物的模仿能力較強,甚至有些學生通過對周圍事物的模仿以引起教師和家長的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的這個發(fā)展特點,在實施情境教學時讓學生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教師在教學《小紅帽》時就可以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將全班學生進行有效分組并分別編號一組、二組和三組,然后讓學生對小紅帽與灰太狼故事中的角色進行扮演,這樣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教材中的主要內容,一組學生在表演的時候還為小紅帽找來了一頂紅色的帽子作為道具,二組學生在表演的時候對人物語言對話有所改進,三組學生在表演的時候增加了一些灰太狼的語言,使表演的內容更生動有趣,學生能夠通過對角色的扮演積極融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當中,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實現(xiàn)情境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還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2.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時候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一些生動形象的內容,這時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設備的時候首先應該搜集和教材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或是視頻,然后在上課的時候輔助教學,幫助學生了解音樂中的內容。教師在教學《小雨沙沙》時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與雨的視頻、圖片或是音頻,讓學生感受一下不同的雨有什么不一樣的特征,然后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為學生播放并對學生說:“同學們,下面來聽一下這段音頻并告訴老師這應該是什么樣的雨”,學生仔細聽教師播放的音頻,學生一突然站起來說:“老師,這應該是淅淅瀝瀝的小雨”,然后教師說:“那下面同學們來看一下這張圖片,看一看學生一回答是不是正確的”,說著教師就展示了一張小雨的圖片,學生對小雨的特征產生了直觀的印象,學生在學習《小雨沙沙》時,不僅能夠將自己的情感帶入歌唱當中,還能充分參與到《小雨沙沙》的教學當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聆聽和觀看有關小雨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情境教學的`環(huán)境中不斷增強自己對音樂的理解。3.組織學生參加有關的實踐活動。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時候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角色扮演,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有關的實踐活動,這樣實踐的方法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還能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某些理論知識的了解。教師在教學《理發(fā)師》時可以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回想爸爸媽媽帶著自己到理發(fā)店剪頭發(fā)的情景,這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理發(fā)師理發(fā)的工作,同時學生將在回憶的過程中得出的感悟帶到音樂的學習當中,使音樂更有靈魂,更能表達內心的情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回憶理發(fā)店的情景,并在課堂上模仿理發(fā)師的動作、語言,讓學生參與到有意義的實踐活動當中,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情境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并提高自己對音樂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組織學生參加有關的實踐活動的方式使情境教學與小學音樂教學有效結合,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小學音樂的教學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雄智.中小學音樂教育及音樂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j].音樂時空,(5).
[2]劉曉燕.小學音樂教學芻議[j].考試周刊,2014(7).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四
摘要:在我國高中化學課堂中,化學實驗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在化學實驗中融入趣味性,那么就會讓高中化學課堂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為學生創(chuàng)造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機會。下面,筆者將簡述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引入趣味性實驗的作用和在實踐中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中化學;趣味實驗;作用;實踐策略
化學是一門典型的理工科學科,注重現(xiàn)實實驗。而趣味實驗是化學實驗中的一種類型,因為其相對簡單的操作、反應鮮明的化學現(xiàn)象,能夠起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進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改革也滲透到了高中,高中化學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刷新變革,有更多有趣的化學實驗被應用到高中化學課堂上,為學生們帶來了新的體驗的同時,也讓學生們更加熱愛化學,喜歡化學課堂,并在自我實踐中提高了綜合能力。
一、趣味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往的化學實驗都是比較枯燥的,也沒有太多的觀賞性。而趣味化學實驗則是不同的,因其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們產生了好奇心。在教師進行演示和講解的時候都能全神貫注地觀看和聆聽,很想知道這樣的實驗能得出什么樣的結論,也都躍躍欲試想自己親自動手。對學生們來說,這樣的趣味化學實驗更像是一個有趣的小游戲,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就提高了,對化學這門課程產生了熱愛,對化學知識的接受和理解也就更加順暢。
(二)師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高中階段的學生是比較單純的,所有的情緒都會表現(xiàn)在外面。當化學教師進行枯燥的講解的時候,學生們就會表現(xiàn)出厭煩或是忍耐的神情,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也就變得懶散而被動。如果化學教師將趣味實驗引入課堂,學生們對化學課有了興趣,也就愿意主動熱情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互動,課堂氣氛也就變得輕松活躍了。而在這樣的氣氛下,學生對教師的教誨和指導也更愿意去接受,課堂教學就能順利進行,教學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化學實驗都需要既動手又動腦,有時候還需要同學之間配合才能完成。學生們親自來做實驗,需要學生自己擦拭試管,填裝化學品,有時候還需要進行水中的操作,這就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親自進行實驗與課本上和老師課堂演示之間還有一些區(qū)別,一些看起來容易完成的操作,在親自動手的時候就顯得不那么簡單了,學生要一邊牢記老師的指導,一邊自己動腦琢磨,這也就鍛煉了學生們的動腦能力。大部分化學實驗都比較復雜,一個學生不能夠單獨完成,而是需要兩個學生或是更多的學生一起配合完成,學生們需要互相配合,通力合作,這樣的實驗也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團隊協(xié)助能力。
二、趣味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興趣
從前的化學實驗都是為了證明課本上的理論,只是一種重復性的演示實驗,學生們提不起興趣。例如:在講到氫氣的時候,教師一般會舉氫氣球中有氫氣,電解水也可以釋放氫氣這樣的例子,就會使教學顯得單薄無趣。但如果與同學講解利用金屬鋅和醋酸來制造氫氣的實驗,學生們就會馬上產生興趣。此時如果教師的演示實驗仍不能讓學生們滿足興趣,就可以安排學生們自己進行這項實驗,學生們的熱情被點燃,學習起來更加快樂,教師的教學過程也變得輕松順暢了。
(二)開展互動教學,拓展教學思維
在進行趣味實驗的時候,化學教師可以安排由幾個學生一起完成同一個實驗。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學生們需要分清職務,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實驗過程。例如:在進行“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的時候,就需要多個學生進行配合。有的同學負責清洗和切割海帶,有的同學負責擺放點燃酒精燈和三腳架,有的同學負責給燒杯加入蒸餾水和攪拌,有的學生負責向濾液中滴入硫酸、過氧化氫,有的同學負責將濾液分離,有的學生負責對分離的濾液滴入淀粉溶液和氯化鐵,有的同學負責寫觀察報告,還有的同學負責清理儀器等等。在這樣的周密配合中,學生們得到交流合作的機會,還能促進同學感情。同學們在親手操作的時候,觀察實驗的角度改變了,視野也就改變了,對化學知識有了新的認識,思路也就開闊了。
(三)學生親自動手,培養(yǎng)學生能力
除了化學教師的課堂講解和演示實驗之外,讓學生們親自動手進行趣味化學實驗也是鍛煉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進行實驗之前,教師要先進行演示實驗,并對實驗過程進行詳細的講解,對實驗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反復的講解,直到每個學生都掌握為止。這樣細心的,不厭其煩的講解,能幫助學生加深對實驗過程的記憶和理解,也能保證學生在接下來的親自實驗中不會因為操作錯誤而造成實驗失敗。例如:對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危險的情況,如酒精的點燃和熄滅,硫酸液的存放要求,或是易碎的燒杯等儀器的正確使用方式等等,化學教師要進行強調講解,以保證學生不會出現(xiàn)危險。在實驗的進行中,化學教師也要留心觀察學生們的操作情況,對錯誤的操作進行及時的糾正,對學生們沒有注意到的事項要進行及時的解釋說明。在實驗的最后,也要監(jiān)督學生們進行實驗器材的整理和清理工作,幫助學生們養(yǎng)成善始善終的好習慣。在親手操作的趣味化學實驗中,學生們又動手又動腦,還需要精細的觀察和準備,同學間的交流溝通和配合也考驗了學生們的協(xié)作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要想讓學生們在愉快氛圍中學習化學知識,要想讓化學課堂順利進行,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先改變落后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讓化學實驗變得富有趣味性,讓學生學得輕松,化學知識學得更多,對化學的理解也更加深入?;瘜W教師也要結合高中化學教學內容,不斷探索更多的,更有趣的化學實驗,以豐富化學課堂的教學內容,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來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五
教師把課講清楚了,學生不一定就明白了。因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共同活動的雙邊過程,學生學習積極性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加強疏導和引導來提高教學效果。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始至終嚴格要求,從一字一詞一句抓起,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學習科學知識,一定要認真;要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中注意聽講,從理解入手,課后復習并獨立完成作業(yè)。
2、開拓學生思維
教師的任務就是開拓學生的思路,把“講懂”變成學生“想懂”,進而提高同學們的自學能力。要達到這一目的,注重技能培養(yǎng),使學生學會取巧,變巧為快,培養(yǎng)學生敏捷思維。在講授知識時,聯(lián)想前后知識,比較相似概念,使知識成為一個完整的網(wǎng)絡結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廣闊性。
3、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化學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能力,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典型示例介紹他人學習經驗或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創(chuàng)造出一些學習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六
摘要:化學表述能力不僅是獲得化學知識的必要條件,也是較快發(fā)展化學思維能力的必要前提。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表述能力是發(fā)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化學教學中,我們要給予充分的重視。
關鍵詞:化學教學表述能力重視閱讀交流
化學表述能力不僅是獲得化學知識的必要條件,也是較快發(fā)展化學思維能力的必要前提。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表述能力是發(fā)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化學教學中,我們要給予充分的重視。若學生化學表述能力欠佳,則知識內容的復習與鞏固,就難以有較好的效果。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表述能力,通過幾年實踐教學,我總結以下經驗:
一、注意學生化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提煉信息能力
化學閱讀能力是指學生通過閱讀化學資料,獲取化學知識,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為達到此目的,老師通過課前、課上、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論是在課上、課下,每次閱讀完,都要讓學生在閱讀后找出關鍵性詞句,并用筆劃下來,同時讓學生討論、交流這些關鍵字詞的意義。如“學習原子”時有一段描述:當水分子分解后,重新組合生成氫分子和氧分子。讓學生多讀幾遍,找到關鍵詞“分解”“重新結合”按圖理解,然后布置練習“用分子、原子觀點解釋磷在氧氣中燃燒是化學變化”這一現(xiàn)象,真正理解了化學變化的本質。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很好地審題、做題,完全讀不懂是無法做題的。
二、加強對概念、規(guī)律的理解,夯實知識基礎和基本技能
俗話說:“心中有,口上才有?!币囵B(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首先要教給學生堅實的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瘜W概念、規(guī)律是整個化學知識的.核心內容。在概念教學中,把形式各異的化學概念、名詞、術語列舉出來,找出它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弄清它們的內涵和外延,提高學生對概念的正確理解和記憶,并注意與相近的概念加以區(qū)分。如學了單質的概念,可用“單質中只含一種物質”“單質中只含一種元素”“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等問題辨析概念,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要認真細心,思考問題要全面準確,養(yǎng)成思維周密的習慣。對規(guī)律的教和學,要立足于觀察和實驗,全面理解規(guī)律建立的過程,找出書本中有關規(guī)律表述的關鍵詞,認真咀嚼,深刻體會。如:“在質量守恒定律中,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而不能說成反應前物質質量等于反應后物質質量,詞語的位置不能顛倒,詞語表達不能缺斤短兩。其中參加指實際參加反應物質,而不是加入物質?!?/p>
三、充分發(fā)揮課后作業(yè)的作用,增加主觀性試題,培養(yǎng)文字表述能力
課后作業(yè)是學生鞏固、復習、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知識來培養(yǎng)能力、訓練技能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檢查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及時進行反饋矯正的主要途徑。新教材及其教輔書對習題設計有了較大改革:分析題、解釋題、說明題、設計題里增加了對學生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要注重習題質量和題型的多樣性,有意識培養(yǎng)和進行表達訓練。
主觀性試題的回答,需要對化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和較強的文字組織能力,教師可適當增加簡答、分析說明、信息、探究等這類主觀性試題的訓練,通過批改作業(yè),評講試卷,幫助學生提高文字敘述的準確性、精練性和邏輯性等。目前教學的動態(tài)也是如此。
四、開展第二課堂,培養(yǎng)學生綜合表述能力
第二課堂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和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的重要手段,結合教材教學、因材施教。適當布置一些擴展性作業(yè)為研究性課題。如學習空氣時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舉辦手抄報評比活動;學習水資源,讓學生調查水資源狀況、參觀自來水廠辦一期報紙進行交流;舉行演講比賽、化學知識競賽。讓學生走出課堂,充分利用學校閱覽室、網(wǎng)絡資源,通過參觀和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既能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知識遷移和信息表達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學化學.,(4),(9).
2.化學實驗和儀器.2008,(3).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七
語文可以說是小學生接觸到的第一門學科,它是一門情感豐富、極具個性、極易激發(fā)想象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方面有著非常強大的優(yōu)勢。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師的教育模式非常的呆板,不懂得變通,進行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不是很理想,這種教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地教,學生在臺下?lián)u頭晃腦地學的方式,是怎樣也不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思維的?,F(xiàn)如今,新課改已經實行多年,這也給現(xiàn)代的教育方式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教育方式由原來的應試教育轉變成了素質教育,新課改使得現(xiàn)代的教育方式變得越來越豐富。其中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小學生開辟出了一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大大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相結合,激發(fā)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圍繞教師來的,教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在臺下聽,中間連互動都很少。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的氣氛非常沉悶,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精力集中的時間有限,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也小,課堂教學缺乏活力。長此以往,教出來的學生就會像是數(shù)學教學中用到的算盤,有人去撥一下就動一下,學生根本就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小學生活潑好動,創(chuàng)造力驚人的天性被過早地抹殺掉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根本無法適應信息化、數(shù)字化的教學模式的革新。因此,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中應摒棄掉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的模式,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建立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huán)境與模式。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利用微機課或者在家里上網(wǎng)時自己查閱與語文學習有關的資料,將語文知識從空間和實踐上向課外進行延伸,如此一來不單單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并且還提高了學生對信息化技術的認知,最主要的就是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
二、利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相結合,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故事性還是很強的,不得不說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越來越符合兒童的心理,比較貼近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趨向社會發(fā)展需要,洋溢著現(xiàn)實的生活氣息,不單單只是能夠使得學生體會到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但是,由于現(xiàn)代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現(xiàn)在的小學生們都是生活在一個鋼筋水泥的建筑里,很少雨大自然接觸,語文課本里關于大自然的景物、動物等描寫很難讓小學生產生共鳴。雖然,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中會適時加入一些圖片來幫助學生去理解課本所要闡述的內容,可是圖片是死的,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無法靠一張靜物圖片就能在腦子里勾畫出美好的大自然。并且課本里有的故事離學生生活的年代過于久遠,很多那個年代的事物學生是無法通過課本中的文字和圖片就能夠理解的。比如,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中就有一篇文章叫《松鼠與松果》,課文中說:“松鼠聰明活潑,學會了摘松果吃,他高高興興地摘了一個又一個,每個松果都是那么香、那么可口。”松鼠是一種野生動物,他們主要是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是在大自然中也會吃一些昆蟲,而核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們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對于很多現(xiàn)在的小學生而言,松鼠也只是偶爾在電視中看到過,即使看到過也不一定就知道松鼠長什么樣,還有松果是什么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小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最多困惑的地方,他們根本無法想象這些。這時教師就可以將該課文的內容制作成ppt的模式向學生展示,或者搜集這方面的視頻,搜狐、愛奇藝等等視頻網(wǎng)站上都有關于這篇課文的教學視頻,教師可以找來通過多媒體的形式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在觀看松鼠在樹林里有時候跳來跳去、有時候又停下來抱著一個核桃或是栗子在那里啃肯定會很開心,在將課本中的內容套進去一下子就對課本中的松鼠與松果有了清晰的認識。如此將信息資源運用到小學生的語文教學中,可以使得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的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xiàn)代科技。
三、利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小學語文的綜合性學習主要是以語文學科為依托,并與其他學科、學生的生活、社會生活之間相聯(lián)系,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得小學生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想提高小學生的綜合性學習的效果,就必須要制定一個有效的教學策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術來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可以充分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開放性和全面性。比如戲曲《劉三姐》的錄像帶里就有一段劉三姐劃著竹排在江面上航行的畫面,那時畫面中的漓江的水很清、很靜,山也很奇、很險。多媒體將桂林的山水呈現(xiàn)在了學生們的眼前,學生通過觀看錄像帶的形式很快就能將腦海里的那個朦朧的桂林山水的景象轉換為清晰的畫面,從而達到學生加深對這篇課文的理解的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化的技術,可以很好地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因為它不僅僅只是將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而是將信息化的技術當成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有助于學習的資源進行共享,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拓展,并且在整合過程中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八
不管是傳統(tǒng)課堂還是創(chuàng)新課堂,導課是課堂教學的必須環(huán)節(jié)。常言道:“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粋€好的導課,能很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完成教學任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現(xiàn)將初中課堂中常用的化學教學方法略作整理,與大家分享。
常用的幾種化學教學方法:如講授、演示、實驗、練習、討論和自學輔導等.
根據(jù)初中化學教材內容,可采取下以教學方法:
1.提倡以實驗為主的“引導發(fā)現(xiàn)法”或“邊講邊實驗法”進行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
課堂上一般以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老師的引導啟發(fā)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fā)現(xiàn)、形成概念.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時,首先由教師演示測定白磷燃燒前后質量變化的實驗,然后由學生分組測定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變化.通過多組學生的實驗事實導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教師還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從微觀去分析化學反應,揭示質量守恒定律的原理.這樣,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自然形成,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高,學習內動力大,對理論問題認識清楚.
2.提倡采用“邊講邊實驗法”及“對比遷移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把一些實驗引入課堂中,采用“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這種方法是教師在傳授某種物質的性質時都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實物,教師演示實驗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自覺觀察的積極性,并要求觀察時認真細致,逐步培養(yǎng)觀察能力.有條件的要在演示實驗后,再讓學生親自做一遍實驗.例如在“氧氣的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做好c,s,p和fe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是學生認識氧氣化學性質的關鍵.當教師演示實驗后,可讓學生把學生實驗“氧氣的性質”放在課堂上做,以增強感性認識.當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后,教師可用“對比遷移法”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間的聯(lián)系.
3.提倡用“講練結合法”進行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的教學.
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化學用語和化學計算是初中的難點,教材在編排上注重難點的分散.因此對這些難點的教學適宜采用分散教學,宜采用教師精講、學生勤練的“講練結合法”,這種教學法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教學活動.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教師精講,提出練習任務,說明練習的目的和要求,并經常地讓學生寫每一個元素符號或化學方程式時要會聯(lián)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現(xiàn)象.在化學計算的教學中,教師要講明練習的方法并作出必要的示范,由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進行分別輔導,練習之后學生相互交流或討論,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最后教師要在檢查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糾正和講解.另外化學計算的練習還要目的明確,題目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學為主的“導讀法”、“討論法”進行敘述性內容的教學.
新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文字表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且圖文并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自己學懂,對于這種類型的教材內容,采用以自學為主、閱讀、討論、演講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事先編制自學提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自學提綱自行閱讀,讀后解答自學提綱中提出的問題、練習題,然后學生互相討論矯正,教師在學生自學時巡回輔導、重點指導、釋疑解難、收集信息.在學生相互矯正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拔、啟發(fā)或講解,最后也可讓學生演講、小結.這種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通過不斷地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
5.靈活處理“家庭小實驗”和“選做實驗”、“常識性介紹”和“選學內容”等內容.
由于學校及家庭的實際條件限制,使一些“家庭小實驗”學生在家做時會產生困難.在教學中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采取課內、學生與家庭相結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難,充分發(fā)揮“家庭小實驗”及“選做實驗”的優(yōu)勢,又發(fā)揮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九
一、思維導圖的制作方式
(一)思維導圖制作準備工作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豐富課堂活動,教師需要給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引導學生從白紙的中心開始繪制。每一張白紙上只有一個思維導圖,也就是說,每一張白紙的中心都有一個關鍵詞。在關鍵詞周圍,要留出足夠的空白區(qū)域,讓學生想一些與關鍵詞相關的次關鍵詞。例如,在講解有關于《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水循環(huán)”作為關鍵詞,并且從這個關鍵詞出發(fā)去思考更多的關鍵詞,包括定義、過程、內涵、意義等。引導學生將關鍵詞逐步進行拓展,形成完整的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制作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交流,以此讓思維導圖的準備工作更加有趣。
(二)思維導圖制作注意事項
明晰思維導圖制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基于此展開思維導圖學習,有利于學習過程得以優(yōu)化。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每一個思維導圖只能有一個主題,思維導圖的主題是唯一的。只有這樣,思維導圖才能具有主體性,學生的學習目標才能更加清晰。其次,每個思維導圖的主干最多控制在七個,每個子主題都需要一個關鍵詞來描述。思維導圖中不能用大段的話去描述,以此來提高知識管理的效率。另外,每個思維導圖的關鍵詞級別要控制在三到五個之間,從而精簡學生的地理學習思維,讓思維導圖更加通俗易懂。
二、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
(一)分析適用性,在新授課中應用思維導圖
將思維導圖與高中地理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認知結構,需要考慮思維導圖的適用性。教師要分析思維導圖與課本教學內容的協(xié)調性,也要考慮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考量學生是否可以接受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構建是讓地理知識實現(xiàn)從繁到簡歸納的學習過程,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難度考慮思維導圖是否有應用的價值。此處以高一地理學習內容為例展開論述:在高一學習結算,學生主要學習有關于地球運動、大氣運動以及地表形態(tài)的知識,而這些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思維以及邏輯思維,這對于高一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他們的認知結構,在課堂練習與檢測中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與思維導圖自然相遇,這有利于學生掌握一個高效、有趣的學習方式。而在接下來的地理學習中,學生能夠了解更多有關于交通、工業(yè)、環(huán)境與農業(yè)的人文地理知識,這些知識難度相對較小,但較為瑣碎,不太容易記憶。而為學生解決記憶難題,是思維導圖本身所具備的.優(yōu)勢,對此,教師應該加以充分利用。例如,在講解《海洋自然災害與防范》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思維導圖的核心部分,寫出海洋自然災害這一核心詞,讓學生擴展思維。以思維導圖為載體,展開地理知識的學習,這有利于地理知識體系的構建,從而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二)講究高效性,在地理知識復習中應用思維導圖
復習是高中地理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學習了新的知識后,如果不加以復習,學生則很容易記憶課堂所學。思維導圖的利用,可以在教授新課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地理知識體系,同時也可以在復習環(huán)節(jié),減輕學生的復習負擔。對此,教師在組織學習進入復習學習階段時,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內容整理,制作思維導圖,并進行合理分類。以思維導圖為單位,制作一個地理知識體系,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知識,形成健全的知識結構。在復習過程,學生只需要從每一個關鍵詞出發(fā),于頭腦中回憶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以及對應的詳細內容,就能夠完成地理知識認知體系的構建,從而輕松、高效地完成地理復習任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高效地理課堂的構建,做好思維導圖內涵的傳遞與學生思維導圖繪制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是思維導圖應用的難點。在高中教育階段,地理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使之逐漸習慣利用思維導圖這種學習工具,將思維導圖的特點與地理學科的特點相結合,讓思維導圖的應用,在促進地理教學發(fā)展過程,發(fā)揮重要作用。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
摘要:作為地生考試之后的新增學科,化學的突然介入,或許會讓一些孩子措手不及,而短短一年的化學學習,如何讓已經初三的學生盡快的適應,并融入其中,最終取得一個滿意的分數(shù),不僅是一項考驗老師的技術活,也是為學生以后在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重要過程,這個階段需要化學老師的引導和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從而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實現(xiàn)化學學習成績的提升。
關鍵詞:化學初三適應技術活主動參與
在目前的教育大綱下,作為進入初三之后才開始學習的化學課程總體上來講,并不是很難,關鍵是在這短短的一年,如何引導學生從陌生到熟悉,并進而產生興趣,獲得化學成績的提升,雖說“學習是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根據(jù)孩子們天性愛玩的特點,這種學習方式只適用于一些自控力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對于化學老師來說,如何提升學生的總體化學水平,是一件辛苦卻又是值得探索的事情,在此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意見供大家交流。
1利用首因效應,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所謂的首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的,主要是指通過交往雙方的第一印象影響以后的交往關系,也即“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利用首因效應,在剛開始教授化學時,通過給學生留下一個好印象,能夠更好的推進后續(xù)的教學。那么如何發(fā)揮這個效應的良好作用呢,這需要老師與化學這本學科本身魅力的完美結合,當然如果老師長得帥或者美,效果會更好,但是最重要的是老師本身的人格魅力,剛開始上課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可以設置一些趣味的小實驗,如:“蛋殼刻畫”,“將雞蛋放入白醋中觀察變化”等實驗,通過趣味小實驗的引導,適當?shù)奶岢鲆恍﹩栴},引起學生的思考,留下余留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后續(xù)的學習,來解釋這些奇妙的化學現(xiàn)象。老師可以利用引起學生濃厚興趣的期間,趁熱打鐵,介紹一下化學的發(fā)展歷程和為化學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的偉大事跡,激勵學生們學習化學科學家孜孜不倦攻克化學難題的精神,和借鑒他們學習化學的科學方法,最后簡要介紹一下初三化學學習的大致內容和學習要求,讓學生們在較短的時間里,對學習化學心里有個大概的了解和適應過程,并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為后續(xù)的課程跟進營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2課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化學的學習,僅僅停留在“紙上談兵”上,雖然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對短期的成績沒有太大的影響,但考慮到學生將來的發(fā)展,老師應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化學實踐的機會。根據(jù)實際調研情況,雖然目前大部分初中學校,都已配備化學實驗室,但還是有一點“僧多粥少”的尷尬,而且學生每進行一次實驗,相關的成本也不少,在實驗室調劑不過來的情況下,老師應盡可能利用手上的資源,在課堂上為學生實際演繹實驗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書中的知識,產生對化學的濃厚興趣。著名的思想家蒙田曾說:“教育的目的不單是讓孩子們適應環(huán)境,而是讓他們學會豐富自己”,他強調教育要順應孩子的天性,而法國當代教育家也指出“教育的任務不是純粹的傳授知識,而是傳授使我們據(jù)以理解我們的地位和幫助我們進行生活的文化”,我想其中的思想所散發(fā)的光輝點是值得我們每個老師深思的,我們除了履行教師的職責,為國家培養(yǎng)高知識分子人才的同時,也應在自己專業(yè)的基礎上,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學習與向上發(fā)展的空間,順應學生學習的天性,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對實際生活的思考,從而進一步提升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對學習的主動性。
3預習與溫故知新相結合,不斷強化鞏固
在每次課堂末尾,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下次教授新內容時,對課文進行預習,從而在新內容開始后,讓學生有一個緩沖的`時間,幫助學生更深化的理解一些自己在課本上存在的疑難問題,并及時的在課堂提出,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分享,補充學生在知識方面的不足和欠缺,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靈敏度。孔子道“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也告訴我們,知識的學習如果不經過及時的鞏固,那么一開始學的再好也是“黃粱美夢一場空”,除了平時的每課鞏固外,在完成一個小單元時,應適時的進行小單元總結,通過對比,畫樹形圖等方法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大體的脈絡框架,加深他們對本單元學習的印象,還可以進行小單元隨堂測,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比較突出的知識遺漏點進行進一步的講解,爭取讓學生有條不紊的向前走,“不欠賬”,同時通過一定的獎勵與小懲罰,喚起學生的適度緊張感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瘜W學習的時間在初中階段只有一年,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既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又能爭取課堂時間效用的最大化,通過預習與溫故知新雙管齊下,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爭取讓學生學的輕松,學的有成效。
4小組合作,以優(yōu)帶劣,共同進步
進入21世紀,團隊合作思想變得越來越重要,擁有團隊意識的人更具有同理心,也更能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也許還能收獲堅固的友誼,團隊合作的默契與高度的協(xié)調配合能力,能夠促使任務更好的完成。老師可以以相鄰座位和適度的調節(jié)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大致的4-6人小組,并且以小組為考核單位,每位學生輪流當兩次任務的小組長,老師布置的任務通常有常見元素在周期表上的分布與識記,每次課文小結后化學方程式的理解與默寫,以及課堂練習的檢查,并且進行隨機抽查,檢驗小組長是否確實履行職責,設立獎勵考核制度,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參與度,也能幫助老師更好的管理班級學生的學習進度,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
因為化學做實驗的關系,小組分工合作更加考驗學生團隊合作和分工意識,而小組長則在其中起到一個領導和協(xié)調的作用,小組內部之間經過不斷地磨合與碰撞,更能形成自己本小組鮮明的特色,而通過定期的小組座談會,也能幫助老師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根據(jù)實際生活,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研究小課題,設立獎勵小項,讓小組學生利用周末和課余時間互相交流和實際調研,鼓勵小組團隊合作和拓展自己的學習思路,加深對化學學習的理解和思考和提升自己學習的能力。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和團隊責任意識,更能發(fā)揮群體的帶動效應,以優(yōu)帶劣,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一
摘要:法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我國已經是聲名鵲起,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開展也促進了刑法學教學方法的改進,刑法學是教育部確定的法學專業(yè)的基礎課程,是每一位法學本科學生都必須認真學習研究的基本課程,其在教學方法上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行相應的方法改革。
關鍵詞:刑法教學方法探索
探索教學方法,對于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培育符合當今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法學教育中教學方式的探索也是有必要的。
刑法學是法學科目中的核心課程,是高校法學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在整個法學專業(yè)的課程體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當電腦和網(wǎng)絡技術被引進高等教育中時,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改革和探索刑法學教學方法既順應了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新形勢下提高刑法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刑法學教學方法的現(xiàn)狀
我國傳統(tǒng)上的法學教學方法主要是“以理解法律含義、傳授法律知識為宗旨的教育模式”。
不可否認在很大程度上我國的法學教育基本上以此種方式為主,對于理論性較強的法律學科而言,此種方式是可取的,如憲法學、法理學等,而作為刑法,雖然其也具有相當?shù)睦碚撔?,但是其更多的是實踐應用,因此講授過程中要注意采用更為合理的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刑法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的“演講式教學”,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學生緘默無語、寂靜無聲。
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中較少考慮學生的需求,學生也很難表現(xiàn)出自己的能動性,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在力,只是在記錄。
刑法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法律學科,盡管也需要進行一些理論把握,但是理論研究主要是在研究生階段進行的工作,大多數(shù)的法律院校在本科教育的過程中還是主要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主,所以在刑法的本科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刑法的具體應用。
在司法實踐中,任何一個刑事案件都是復雜的,它不可能像我們刑事法律規(guī)定的那樣單一化,如果只是注重知識的基本掌握,而忽視靈活的掌握知識,則會導致學生在實踐工作中無所適從的后果。
現(xiàn)行的法學教育中,教師是教育的中心,學生是被授教的對象,教育的結果大多情況是以統(tǒng)一到教師的認識上為圓滿。
學生較少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們害怕因自己的觀點和教師的標準答案不同而不能通過考試。
久而久之,學生便習慣于服從教師給予的“標準”,而不去考慮現(xiàn)實生活的豐富性和變化性,他們習慣于被動地思考而不是主動地思考,習慣于尋找“標準答案”,而不會想到所謂的“標準”只是教師在自己的法學理論基礎上給出的基本論斷,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發(fā)揮,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當然隨著法學教學方法的逐漸改觀,在刑法的教學方法上也有了極大的變化,出現(xiàn)了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還有模擬法庭教學法等。
然而,由于習慣使然,有部分院校盡管在外在形式的授課方式上發(fā)生了變化,但是在實質上依舊沒有改變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即:幫助學生了解和理解法律原理和概念,知道法律條款的含義。
如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是以自己對法律的學理認識去影響學生,一般是依照自己對法律的理解去選擇合適的案例,指導學生進行討論,然后以達到統(tǒng)一認識為目標。
而事實上,在我國現(xiàn)代暢行法治的社會中,法律條文的數(shù)量正以驚人的速度在不斷增長,其修改和變化的速度也同樣令人目不暇接。
在刑事法律方面也是如此,如果要把所有這些基于現(xiàn)行法律條文之上的知識都教授給學生,這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
法學教育的真諦應當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和使用法律,而不是單純地灌輸某種既定的、凝固的知識。
所以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實質意義上的改進而不是形式意義上的變化。
二、刑法學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刑法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漸進過程。
全國各大文科院校多數(shù)都在開設法律專業(yè),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都各自有不同的要求,具體教學方法的改進也根據(jù)各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教改進程呈現(xiàn)了不同的狀況。
作為基本專業(yè)課的刑法學在教學方法改革探索中必定是位于前列,具體在教改中應該如何進行改進,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方面考慮。
(一)結合培養(yǎng)目的改進教學方法
本科《刑法學》的課程教學任務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為根據(jù),通過對刑法理論及其實際應用的研究和學習,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我國刑法及其所規(guī)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各種原理、原則和制度,培養(yǎng)學生運用刑法規(guī)定分析和解決實際刑事案件中的問題的能力。
基于此,在刑法學授課過程中應該理論與實踐并重。
法律都是立法者對過去經驗的總結或對將來狀況的合理預期,雖然目前的刑事法律規(guī)范比較完善,但是既成法律與一直處于絕對變動狀態(tài)的社會生活相較而言,具有相對滯后性。
因此,面對社會生活中不斷涌現(xiàn)出來的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新情況、新問題,更需要提高對刑法規(guī)定和精神的理解,以應對解決實際問題的必需。
因此,刑法學教學中應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除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方式外,應提倡學生參與和師生互動型的授課模式,充分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注重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
首先,啟發(fā)式教學。
啟發(fā)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生發(fā)揮主體的作用,教師通過對刑法基本理論的講述、解釋、提問等方法喚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關的法律規(guī)范、事實材料、及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引導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思索的教學方式。
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為牢靠、更加深入,并通過這種思考和分析,學到了法律思維的方法,獲取了各種技能,并使其綜合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從而改變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消極灌輸模式。
其次,案例式教學。
案例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將刑法學專業(yè)知識和法律的實際運用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對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來掌握并運用法律知識的教學方式。
對于剛剛接觸到法學知識不久的青年學生,在講解刑法基本理論時要注重案例教學方法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通過案例分析,包括分析和辯論,使學生在案例教學中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
再次,模擬式教學。
模擬式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難易適當案例進行模擬法庭活動,在具體案件中由學生充當法官、檢察官、原告、被告及證人等角色,模擬司法機關辦理案件的教學方式。
學生通過參與真實的刑事審判的模擬演示,切身了解刑事司法的全過程,對其中的刑法問題有直觀的體會。
(二)結合實際狀況選擇教學方法
1.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教材內容是教學方法的直接對象,選擇教學方法,必須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和特點。
刑法學作為一門法學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是由總論和分論兩個部分構成,在具體的課程內容上也和其他法學科目存在不同,其總論涉及原理,分論涉及具體應用,所以在教授方法上也應根據(jù)其課程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區(qū)別。
刑法總論是全部刑法理論的基礎和核心,也是比較原則和概括化的內容,是學習刑法分論的基本起點,因此在總論教學中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但是也要穿插相應的案件實例,以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做到深入淺出,使學生把握理論的實質;刑法分論主要是應用刑法總論的理論來分析說明刑法分則規(guī)定中的具體罪刑規(guī)范的結果,刑法分論是對總論規(guī)定內容的具體化,其更為注意的是對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定,適用性更強,因此在分論教學中應以互動式案例教學為主,講授為輔,這樣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能夠鍛煉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同時,在刑法分論中,因為涉及的具體罪名在客觀行為上的表現(xiàn)具有特定的代表性,如:金融詐騙罪,其在具體行為上涉及金融領域的部分問題,其中對于集資、貸款、保險、金融憑證等問題也需要有所掌握,即在刑法分論學習過程中除了案例教學穿插外,還需要對罪名所涉及的經濟法規(guī)、交通法規(guī)等相對應的條例進行相應的講授,以利于學生對相關罪名的把握。
2.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方法
學生是教學方法的實質對象。
在教學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授課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其自身的素質。
因此,任何學科和課程的教學方法都必須適合學生的需要。
地區(qū)不同的學生在主體上存在個體差異,來自不同地區(qū),就必然會存在學習方式、思維模式、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差異,這樣一來勢必會存在接受能力的差異,所以應該因材施教,即對同一門課程,因為學生素質不同,在教學方法上應有所差異。
對于基礎較好、接受能力較強的班級在刑法總論方面加強理論性的挖掘,可以從更深遠的角度來分析這種法律理論的來源,并適當補充西方各國法學理論,在分論中則直接采取案例式教學方法;對于基礎較差的可以重點以啟發(fā)式教學、講解為主,談論和分析為輔,注重基本知識點的把握,適當加以案例穿插,這樣慢慢提高其自身的法學素養(yǎng),逐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3.根據(jù)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狀況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是實現(xiàn)教學的基本途徑。
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所能提供的教學設施和資源也有所不同,則在教學方法上也要受到一定影響。
條件相對較差的只有普通教室,無法采用多媒體,圖書資源也較匱乏,這樣需要教師補充的太多,為節(jié)約課時教學方法則會受到影響,學生獲取的知識和信息量方面必然會有限。
反之,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比較富足的學校,學生的接觸范圍較為廣泛,新知識容易獲取,眼界也比較開闊,能夠掌握的知識點也會有所增加,能及時了解到法學研究的前沿問題,也會及時接觸到熱點法律問題,有利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更好地把握刑法的精神及刑事政策的走向,領會刑事法律的精髓。
有多媒體條件的.可以按教學需要進行組織,制作符合教學需要的課件,采用多媒體教學中提供的聲音、圖像等,創(chuàng)造一個關于社會問題的場景,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不僅用自己的理性在分析,也運用自己的感性在感受和體驗,這樣有利于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匱乏的學生提高對刑事法律問題的分析能力。
便捷的資源獲取為進行模擬教學留下了充裕的時間,也為多媒體教學提供了有利空間。
“徒法不足以自行”。
如果只有法律規(guī)則,而沒有適用規(guī)則的高素質人才,規(guī)則之治就仍然是座空中樓閣。
因此,從教學方法上來說,刑法學的教學方法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的過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發(fā)展的趨勢。
對于日益變化的社會實際而言,教學方法的改進,不僅會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深度和廣度,也會讓教師有新的體驗,同時也可以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為專業(yè)化的法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翔雁.刑法學教學方法探析.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第23期.
[2]呂新建.法學教學方法探析.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8月.
[3]夏鳳英.“診所式法律教育”的特點和意義.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2月.
[4]鄧中文.淺談刑法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3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二
一些教師教學經驗有限,課堂上講課、畫圖、演示、做實驗、提問、管理學生、維持課堂秩序等常規(guī)動作不連貫、不精煉,重復現(xiàn)象嚴重,浪費、損耗時間嚴重;一些教師容易受不聽話的學生和學生接受能力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心情受干擾、忘記教學內容、說話緊張、管不了學生等現(xiàn)象,從而耽誤教學時間;學生預習不充分,課堂上教師為追求教學質量,糾結于一個或幾個問題,從而影響整個教學推進,課堂教學內容難以完成。此外,學校也通常會安排教學聽課,進行課堂秩序檢查,甚至臨時找教師談話等,都會影響生物教學的時效性。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上的這些時間浪費問題不僅影響階段性、整體教學目標的推進,而且容易影響生物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創(chuàng)新教育、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
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時效性不強的成因分析
初中生物具有自身的學科特性,其教學時效性和質量涉及師生的思想觀念、學生生理和心理特性、教學形式以及教師課前準備、心理素質、教學經驗、教學能力等多層面。因此,造成課堂教學時效性不強的成因也是多樣的`:一些教師缺乏時間觀念,或上課遲到,或下課早退、拖堂,對一節(jié)生物課時間沒有宏觀掌控意識;一些教師缺乏對學生生理、心理、興趣愛好、思維模式等方面的認識,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些教師對生物課沒有精確的認識,對生物教學方法掌握不足,導致課堂上手忙腳亂。就初中生而言,他們尚處于天真頑皮、活潑好動的狀態(tài),思維發(fā)散快,但缺乏系統(tǒng)性,對新事物好奇心強,善于發(fā)問,容易在課堂上出現(xiàn)突然發(fā)問、擺弄文具、走神等行為舉止,制造一些“意外”,影響課堂教學。就教學而言,課前教師由于學案設計、實驗、備課等準備不足,容易導致課堂時效性利用率低。另外,由于生物教學實驗性強,需要學生直觀感受和動手掌握的知識較多,教師往往會高度重視和豐富教學形式,從而忽略了教學內容,加上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干擾,最終導致課堂時間浪費和教學質量更不上。在一節(jié)生物課臨近結束時,一些教師通常會忽視復習和鞏固的重要性,為學生準備的課后作業(yè)缺乏針對性和質量性,促使新的生物知識得不到及時掌握,從而給新的課堂教學帶來基礎薄弱性障礙。當然,初中生物教學的時效性還與整個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習慣、教學能力,學生對生物課的興趣度等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需要生物教師全面把握,科學審視,正確處理。
三、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時效性的對策
在恒定的、有限的生物課堂教學時間內,針對上述時效性不強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策略生成。一是深化新課程理念,科學設計初中生物教學計劃,科學規(guī)化整體性、階段性,甚至每星期的課堂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嚴格規(guī)定教學時間,確保生物教學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二是著力加強生物教師的職業(yè)教育,通過管理機制、獎懲制度、監(jiān)督管理、批評教育等手段不斷增強教師的教學時間觀念,嚴格履行教師職責;通過進修深造、交流學習、相互聽課等方法切實加強教師的生物教學能力,努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通過多種形式深入了解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性格特征等,和學生做朋友,親密接觸,拉近關系,做好高效課程的情感鋪墊。三是教師充分做好課前備課、實驗器材、學案設計等準備工作,注重教學方法,努力減少課堂管理、組織教學的時間;在課堂上擺正師生關系,把握距離之度、時間之度,在高度重視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推進教學進度。四是教師要十分注重課堂導入方案設計,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tài);注重學生課后復習和預習工作,為新課教學打好基礎;要減少課堂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時間,直奔主題,講求連貫性,確??焖?、高效完成整個教學。此外,教師可充分利用個人魅力、知識魅力和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斷吸引和集中學生生物學習的注意力,積極配合教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綜合而言,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把握,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構建,更需要生物教師進一步深入研究,進行更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的探討。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三
“案例教學”是師范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開創(chuàng)的“問答式”教學法(又稱“產婆術”)是案例教學法的雛形。案例教學就是依據(jù)一定的教學目的與內容,以典型案例為材料,通過師生的合作交流和良性互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和概念,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內化為個人認識的一種教學方式和手段[1]。職前教師———師范生的案例教學是指借助案例提供的教育教學情境,通過對案例的分析、研討使師范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一種方法。通過案例的學習,可以促進師范生更深入地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促進教育理論向師范生個人理論和實踐性知識的轉化。近些年,“教師實踐性知識”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實踐性知識”是教師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認為是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真正主宰。關于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定義,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界定。在此,遵循陳向明的看法: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教師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學實踐中實際使用和(或)表現(xiàn)出來的對教育教學的認識[2]。教師實踐性知識在教師的職業(yè)生涯中呈現(xiàn)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不光包括職后的積累,還包括職前作為師范生的實踐性知識的培養(yǎng)。當前,對職前教師的培養(yǎng)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新教師不能適應一線的教學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師范生在大學期間更多注重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使得學習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指導就業(yè)后的工作實踐,所以,豐富、培養(yǎng)實踐性知識成為當前師范生教育的一大重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以“案例”為載體,通過案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實踐”的情境,獲得相應的策略性知識,進行實踐性知識的積累。
2案例教學對于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生成的意義
2.1案例教學可以為師范生提供一個“準實踐”活動的空間
師范生雖然可以通過“教育實習”接觸教育實踐,但實習的時間畢竟有限,而案例教學實際上是給予師范生另一種形式的`“實習”機會,是一種“準實踐”活動。案例教學,首先要為學生呈現(xiàn)一個教學案例,這種案例一般就是一個真實教育場景的再現(xiàn),在案例中,包含了有關教育理論及學生的一些信息,這就為師范生提供了一個“準實踐”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師范生在這個情境中通過對案例中所包含問題的分析、討論,逐漸理解掌握與案例相聯(lián)系的教育理論,豐富教育體驗,不斷提升實踐性知識。
2.2案例教學有利于師范生更好地把理論應用于實踐
案例的呈現(xiàn),能讓師范生“身臨其境”于教學情境之中,之后教師要圍繞案例組織師生間、生生間的討論,而討論的內容必然要涉及每個人對案例中或教學內容的處理,或學生活動的組織,或幾個棘手問題的解決,這些都要求學生必須在結合所學的教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些正是師范生掌握如何把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良好契機。
2.3案例教學可以提供給師范生一個反思的機會
案例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案例進行討論,在討論時,每個學生都結合自己的已有知識對案例所涉及的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討論時,大家各抒己見,實現(xiàn)思維的碰撞,當出現(xiàn)與自己的觀點不同的看法時,學生就會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及別人的觀點,在授課教師的引導下,形成新的認識。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通常會對案例教學進行一個總結,在總結時,授課教師一般會給出正確的解決策略或表明自己的看法,師范生會在多次思考、探究、反思后,形成一定的教育經驗,進一步內化形成實踐性知識。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四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實施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有效地引發(fā)初中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進而產生對知識進行認知的需求,使初中生能夠產生學習生物的心理傾向,激發(fā)初中生學習的動機。問題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是一種最簡單、最常用的方式方法,問題情境教學主要將問題作為載體,使學生能夠在師問過程中以及生問過程中產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動力。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必須要圍繞整個教學目標開展,以便能夠促進學生實施定向性學習,要求初中生物教師實施教學必須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思維性跨度,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后必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情境,促進初中生實施目標指引性學習,只有身為生物學習人員的初中生才能夠正確并且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形成,并且在初中生得到自身所期望的學習成果的時候,初中生的學習才能夠是成功的學習。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能夠使初中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能對學生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甚至會引起初中生將某一個領域中的研究和分析看成是自己生活以及學習中的任務,進而使初中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能夠有一個明確目標。實施初中生物教學必須要有一個生活化場景,只有擁有生活化情境才能夠將學生生活與生物教育教學的距離拉近,使初中生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生物學。創(chuàng)設一個沖突的情境,營造一個知識建構的契機,在過去的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初中生形成一種自己對于各種現(xiàn)象的看法以及理解。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要營造和諧的生物課堂氛圍
在生物學習過程中,課堂學習一直都是相對集中但是并不封閉的,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物教師必須要通過其態(tài)度以及語言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出來,支持初中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不同的意見或者建議,教師不能搞一言堂,要根據(jù)生物教材的內容和目標,采取一種討論法、談話法以及探究實驗法等多種多樣的教育教學方法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對其實施主動的發(fā)問。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問題,并且為了解答疑惑而不恥下問。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具有目的性的設疑,要引導學生能夠從無意識設疑轉向有意識設疑。很多初中生物科學史十分生動、有趣,將其進行充分利用,進而實施情境創(chuàng)設,引入新知識和新課題,將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出來,引起學生對其進行注意,會使創(chuàng)造以及設疑能夠有機結合起來。
三、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初中生物課堂通過讓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學習進而達到學生自學的目的,經過學生自身的思考和體驗,在初中學生個人進行探索這一個重要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見解發(fā)表出來。要鼓勵學生開展討論,互相糾正和補充,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總結和歸納指出本節(jié)生物課的內容。初中生物教師必須充分利用鼓勵以及肯定的形式滿足學生想要成功的欲望,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生物教師還必須注重生物課堂的調控,培養(yǎng)學生對新知識和新內容進行小結和歸納的能力。學生自己預習而獲得的知識是片面和零碎的,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通常都是將知識點進行歸納,并不能正確理解知識點的內涵,所以,初中生物教師要在學生知識歸納的過程中起到指導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和課堂中具有主體地位,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可以發(fā)揮的余地。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師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可能來實現(xiàn)多維教育的價值。本文中,筆者主要從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要實施問題情境教學、要營造和諧的生物課堂氛圍以及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這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五
摘要:信息技術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科目,即注重理論,又關注實踐,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才有可能有把它學好的更好,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水平及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現(xiàn)有發(fā)展狀況。因此,在新的形勢下,作為走在教育教學前沿的信息技術老師必須與時俱進得轉變教學觀念、方法和模式,過時的教學手段應隨著新的教學技術的發(fā)展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在一些過時的教學方法中增加些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理念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把事物抽象的道理用具體形象的形式來表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感染力和有效的說服力,另外,舉些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文學典故來說明問題,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對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學科整合
信息技術課程在高級中學階段已開設有好幾年了。高級中學跟初中的要求不一樣的有較多,要求學生在初中的基礎上,著重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而這門學科的實踐性又很強,學生可以把所學的知識綜合應用,利用計算機,完成各種相應的任務,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相關創(chuàng)意。從中培養(yǎng)各種能力。因此,信息技術課對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意義重大。在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本人償試了一些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收到的效果較為理想?,F(xiàn)總結出來,真誠的希望同行們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以達到相互切磋、尋找更適合自己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教學管理觀念的更新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在我們地區(qū)作為中學教學的時間雖已將近二十年了,但不同區(qū)域、不同的學校的條件不同,因此學生信息技術的能力水平差異大。以我每年所教的高一學生為例,由于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一部分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已相當高,不但可以獨立完成課內的相關內容,而且還可以根據(jù)主題設計不同的解決方案,可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基本常識知之甚少,這給教師平時備課、上課和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增加了不少難度?;A教育的目的實質是為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每一個科目的培養(yǎng)都息息相關。信息技術課雖然目前不是考試考查的科目,因此不要為了升學而放棄了對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管理,如果教學管理層面忽略了,學生就容易把它當作“玩的科目”,教學質量要提高也變成空話了?,F(xiàn)代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教師要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各種學習工具。若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疑問,就可以借助相互協(xié)作學習,或者通過認知工具得到解決。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保持良好學習狀態(tài),只要學生在主觀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才有最高的學習效益。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要精心分析,知識之關鍵要精講,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應多指點,教學的最高目的是為了舉一反三,事半功倍,教師應側重于引導學生,學生的知識主要應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來學,學為主,教為輔。要做到精講,不但要抓住關鍵的知識,還要有相應技能。以教powerpoint為案例:讓學生學好學會powerpoint,可以先播放一幅優(yōu)秀的powerpoint作品,吸引學生的眼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興趣,然后逐一地分析每一部分的由來。要求每位學生都會用它,但不是機械的用。主要目標是,以后在學習其他軟件時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作用,那才是教學的真正目的。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
信息技術課目前是以課堂實踐為主,任務驅動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師采用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學生各自知識儲備的差別,因此接受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也有所差異,不同學生學習的效率自然存在差別。例如,課堂作業(yè)布置后,一些學生完成作業(yè)可能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而另一些學生可能一整節(jié)課都沒辦法完成要求的任務,這種情況,教師對于課堂任務的設計和課堂紀律控制方面增加了不少的難度。因此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對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分層教學是有效減小學生之間差異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的方法,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最大限度地得到發(fā)展。根據(jù)每屆學生的真實情況,本人通過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采用“按不同層次進行有效的分組,培優(yōu)補差”的教學方法,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的。分層,入學時對新生的信息技術的知識水平進行客觀的摸底,這樣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情況就有所了解,心中有數(shù),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認真、客觀的分析,把他們分為不同的幾個層次:首層:“底子薄”的也就是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相對較差,對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不高,在他們心目中信息技術是可有可無的科目,又不喜歡動手的,學習過程需要別人關照的。次層:信息技術水平處在中等水平的,對教師上課所教的知識和技能掌握起來沒有難度的`,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夠強的,缺少主動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后一個層:“尖子”即自身有較高信息技術水平的,掌握新知識和技能較強的,對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濃厚的,求知欲望較強的,學習能動性、創(chuàng)新能力、自覺性都較強的。
接下來是分組,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為不同的幾個層次,采取“強弱搭配”即按照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的能力水平高低差異進行組合,分組按照“好中有差,差中有好“的又有一定男女比例的組合排位。最后,分組后小組組長由組員民主選舉出。組長在教學中擔當“小教師”,他即起到協(xié)調組員關系,幫助教師收集課堂上的作業(yè),負責對本組組員的學習情況的小結報告,組長與教師之間是頂層的交互式的關系,組長的職責又起到輔導本組的組員,對組長任用是動態(tài)的的管理??筛鶕?jù)學生接受速度,幫助同學的熱心程度,完成作品的速度效率與質量進行適時調整。教無定法,適當?shù)陌咐虒W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端惴ㄅc程序設計》教學中存在大量的抽象理論和概念,這些內容如果只憑老師一張嘴反復講述其定義,學生可能會聽得昏頭昏腦,從而感到索然無味,這樣難免造成教學效果不佳。有時借用日常普通用品做教具打比方,則可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趣味化。如“變量”的賦值問題,教師可借助紙杯作比喻。課前準備好三個紙杯,在兩個紙杯上分別寫上“牛奶”和“果汁”,課堂提問學生如果要交換兩個紙杯中的飲料該怎么做?由于高一學生已經在數(shù)學課中學過算法,大部分能回答出基本步驟,接著教師把三個紙杯比作三個變量x、y、z,假設x變量存儲“牛奶”,y變量存儲“果汁”,要交換x、y兩變量中的內容其算法與上述情況同理。隨后教師打開visualbasic程序,在窗體上添加兩個文本框和一個按鈕,文本框的text屬性值分別設置為“牛奶”和“果汁”,按鈕caption值為“交換”,在按鈕click事件中編寫代碼完成兩個文本框中字符串的交換,最后教師啟動程序演示交換結果。至此,學生不但理解了“變量”存儲數(shù)據(jù)的原理,還直觀地看到了變量間數(shù)據(jù)交換的代碼編寫及運行結果。最后,教師需要指出計算機中變量的賦值與現(xiàn)實中飲料的交換不同之處,即一個變量在對另外一個變量賦值后,該變量不會像杯中的飲料出后不存在,變量中的原有數(shù)據(jù)仍然存在,賦值只是將某變量中的值覆蓋。
三利用多種學科知識“激活”信息技術課堂的方法
信息技術獨特的優(yōu)勢是在其他學科的教學當中得到廣泛應用,即學科的整合。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有效整合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如語文教師上《荷塘月色》這篇課文,可以邊讓同學們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意境,邊利用計算機把精彩的的段落文字錄入到word中,再根據(jù)各自對課文的理解去網(wǎng)上找圖、音樂等多媒體,進行文畫合配、畫文合配、文音合配的練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樣,在信息技術自身的教學中,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既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又培養(yǎng)了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及實踐能力??傊?,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根據(jù)自身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不應只從單方面考慮,應注重和其他學科的整合,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為目標,把信息技術作為終身學習和與其他學科合作學習的手段,從而達到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苗逢春.《信息技術教育評價:理念與實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趙藝.《信息技術教學研究與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張義兵.《信息技術教師素養(yǎng):結構與形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張健.《發(fā)散思維大課堂》[m].龍門書局,2003.5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六
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對高中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我國的高中教育也逐步從應試教育向著素質教育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變成了目前高中教育的重要工作。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可以幫助學生全方面地提升自我素質,達到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相較于大學數(shù)學課堂,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重點在于講授數(shù)學思維和數(shù)學方法的結合過程,重視書本上的知識,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應該致力于建設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發(fā)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體驗感受,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從提出問題、獨立解決、自我總結等方面提升課堂效果,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一、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容
1.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
高中階段數(shù)學的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擁有優(yōu)秀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和數(shù)學學習品質,從而有效地滿足當代社會對數(shù)學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自己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同時優(yōu)秀的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也代表著學生學習高中數(shù)學的綜合能力,評估學生自主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特點包含綜合性、持久性和階段性等,從多方面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提高。綜合性是指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包括數(shù)學態(tài)度、核心能力、數(shù)學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不僅僅是單一地考察學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持久性是指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廣泛地使用已學的數(shù)學方法和掌握的數(shù)學思維思考問題,通過長期的實踐和學習形成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持久性也是學生的堅持能力的考察,如果學生只是單一地在學校生活中使用數(shù)學思維思考問題,在校園之外的活動中摒棄了數(shù)學思維的話,他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就很難得到提高,最終無法適應高中數(shù)學學習的步伐,難以養(yǎng)成優(yōu)秀的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階段性表現(xiàn)在學生所擁有的核心素養(yǎng)是逐步養(yǎng)成的,其處于不同的階段或水平時,所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是不同的。高一的學生所擁有的核心素養(yǎng)可能只是單一地解決數(shù)學問題,但高三的學生所擁有的核心素養(yǎng)不僅要可以解決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同時還需要通過自我的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此時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相較于高一時已經發(fā)生了質的提升,更加符合社會對數(shù)學學習的要求。基于這三個特點,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需要借助于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來解決所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最終養(yǎng)成良好的數(shù)學品質和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滿足當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2.養(yǎng)成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
培養(yǎng)學生的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是當代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主要任務,也是素質教育對高中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學生養(yǎng)成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其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數(shù)學學習的能力得到提升,適應飛速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和激烈的工作競爭。培養(yǎng)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加快我國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步伐。另外,高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是大學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基礎,如果學生在高中時沒有養(yǎng)成優(yōu)秀的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對于難度上升一個檔次的大學數(shù)學,往往會表現(xiàn)出手足無措,無法適應大學數(shù)學學習的步伐,進而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悲觀情緒,喪失了大學學習的動力,進而阻礙我國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步伐,影響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產生一系列惡劣的后果。
二、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在高中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老師應該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高中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主動掌握充足的數(shù)學知識。由于以往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一直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老師主講,學生主聽,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沒有自主思考的過程,使數(shù)學教學和學習的過程變得枯燥無味,降低老師的授課效率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因而老師應該主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不斷創(chuàng)新數(shù)學教學的手段,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力,引導其進行獨立思考
基于目前課改的背景,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養(yǎng)成核心素養(yǎng)為最終目的,提升學生獨立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做好帶頭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傳統(tǒng)的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是老師單一地介紹課本中地理論知識,將自己認為的重點和難點向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只需要做好筆記就可以了,但學生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伴隨著現(xiàn)代經濟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型人才、自主獨立型人才已經成為各個單位和企業(yè)搶奪的目標,只會考試的學生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社會的需求。因而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他們進行獨立的思考,可以使他們在將來的工作中占據(jù)更大的優(yōu)勢。老師可以選擇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課上隨機提問學生,詢問他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尋找知道答案的學生進行解答,最后老師進行必要的補充,這樣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并獨立地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滿足現(xiàn)代社會的需求。
3.督促學生總結不足,及時地反思自我
反思和總結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只是不斷地向前學習,沒有反思之前的不足的話,就會發(fā)生基礎建筑不牢靠,影響最終學習的效果。及時地進行反思和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準確地解決這些不足,從而使每一步前進都變得更加牢固。如果學生只是單一地接受老師總結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的話,就是對老師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簡單的接受,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沒有的有效的發(fā)掘。因而老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進行反思和總結的機會,并且可以進行不定期的抽查,考核學生在自我反思和總結方面的表現(xiàn),同時也可以將這一部分的考核歸結到期末考核中去,從而引起學生對自我反思和總結的重視,幫助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結語
身處于課改的背景下,也身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的前提下,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該對學生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給予充足的重視,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積極主動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自我反思和總結的好習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核心素質,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變化中的社會環(huán)境,為將來的就業(yè)創(chuàng)造更大的優(yōu)勢。高中老師要盡好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切實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七
運用靈活即解答試題、習題和實際問題得心應手,隨機應變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不斷歸納、整理已學知識,使其形成系統(tǒng),并在各系統(tǒng)中進行比較,提高靈活應變能力。在平時訓練中,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作用,并在訓練程序上要有一定梯度。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八
1、精心選擇課堂智慧的制高點,成為動態(tài)生成的引領者
面對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教師要把握智慧生成的制高點,課前精心預設,課中給予學生有效的引導和點撥,幫助學生進行課堂智慧的抉擇。
在教學“可能性”這一課時,一上課我便精心設計了一個“陷阱”,果不其然,學生們都“跌”了進去:我將學生分為8個小組,事先將黃、白兩種不同顏色的乒乓球分別放入8個箱內,讓學生們分8個小組從箱子里把球摸出來,摸出黃球多者為勝。當都摸完后學生們“氣憤”地發(fā)現(xiàn),一些小組的箱子里全是白球,根本就不可能摸出黃球,而另外一些小組的箱子里卻全是黃球。結果無論是贏的小組還是輸?shù)男〗M都覺得“太不公平”!
我見時機已成熟,就因勢利導:“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只放了黃球的箱子里去摸會怎樣?”學生十分肯定地說:“只能摸出黃球!”“對,是‘一定’只能摸出黃球!那么能否摸出白球呢?”“不可能!”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霸谥环帕税浊虻南渥永锶ッ謺鯓幽?應該怎么說?在小組里說說看?!睂W生根據(jù)前面的說法:“在只放了白球的箱子里去摸,‘一定’只能摸出白球!‘不可能’摸出黃球!”接著我又將黃白球混合放到8個箱子里,這時再去摸,“猜猜看結果會怎樣?”根本不用再去摸了,學生都知道“可能”摸出黃球,也“可能”摸出白球。到此,通過學生喜愛的摸球游戲活動,建構起了“概率”最基礎的知識:“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三個概念及它們出現(xiàn)的特定情況。
當然,面對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進行課堂智慧的抉擇,還要注意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課堂智慧的引申,架設起師生、生生、生本互動的平臺,形成人人參與、自由對話、真誠溝通的學習氛圍,開創(chuàng)學生思維任意馳騁、不斷創(chuàng)新的境界。
2、善于捕捉課堂智慧的閃光點,成為動態(tài)生成的發(fā)現(xiàn)者
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見”和“高潮”,教師應發(fā)揮教學機智,善于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和變動著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活的教育資源,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讓擦出的火花燃燒起來。
如在教學“射線和角”時,學生知道了射線的特征,教師讓學生舉例。師:我們可以把手電筒和太陽等射出來的光線,都看成是射線。你還能舉出另外一些例子嗎?,生:手電筒和太陽射出來的光線不是射線,是線段,因為被東西擋住了。頭發(fā)是射線。(全班大笑。)師:你們有意見嗎?(多數(shù)學生感到疑惑。)師:那我們來假定一下,假如你的頭發(fā)都是朝著自己的方向筆直筆直地長,再假如你長生不老,而且永遠不剪頭發(fā),那么你的頭發(fā)就是射線。此時那位學生露出了會心的笑容。我想學生這一會心的笑來自于教師那幽默的兩個“假如”,來自于教師的鎮(zhèn)定自如和教學機智。面對教學中這一突如其來的真實問題。教師沒有逃避,輕而易舉地用了兩個“假如”為孩子營造了輕松、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圍,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所舉例的片面性,巧妙地化解了提出質疑的學生面臨的尷尬局面,使全班學生受益,成功地做到了既“紅了櫻桃”,又“綠了芭蕉”。這樣就把有可能變成教學遺憾的新問題,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轉化成教學的亮點。
3、靈活把握課堂智慧的生長點,成為動態(tài)生成的創(chuàng)造者
在動態(tài)生成的不可控制的課堂上,常常會出現(xiàn)與教師的課前預設不一致的情況,而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往往正是新的課堂生成的契機,是課堂智慧的生長點。教師的可貴之處,就在于要充分利用課堂生成的即時資源,站在宏觀的角度選擇重點進行引導,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認識人民幣”,當按照課前精心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時,發(fā)現(xiàn)學生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有關人民幣的知識。于是,教師果斷地將原先設計的小步子的提問,調整為開放性的問題:“關于人民幣,你知道些什么?說給大家聽聽?!睂W生你一言我一語,不僅大致覆蓋了教科書中的知識點,而且還生成了許多新的課程內容。有的學生說5角、1元人民幣上畫有少數(shù)民族人物像;有的說人民幣上還畫有桂林山水、三峽風光等我們國家風景很美的地方;有的說拿一張人民幣對著光可看到藏在里面的圖案,那是防止壞人造假人民幣用的;等等。這樣一調整,學生的直接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了系統(tǒng)化,還為學生展示在社會的.大課堂里獲得的其他知識提供了舞臺,讓課堂教學變得既輕松愉快,又豐富多彩。
4、努力尋求課堂智慧的切入點。成為動態(tài)生成的開發(fā)者
課堂的生成是復雜的、動態(tài)多變的,需要教師具有足夠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智慧。教師必須理智地對待突發(fā)的課堂生成,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根據(jù)學生實際確定課堂智慧的切入點,把即時生成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列為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雖然圓柱和圓錐的側面都是曲面,但它們的展開圖卻不一樣,前者是長方形,而后者并不是三角形卻是扇形;圓柱的縱截面是長方形,而圓錐的縱截面是三角形;圓柱的橫截面是大小相同的圓,而圓錐的橫截面是大小不相同的圓,所以圓錐的上底面可以看成半徑為零的圓;圓柱、圓錐是由平面與曲面圍成的,這是與長方體、正方體的最大區(qū)別。當有人提出“圓柱和圓錐都有無數(shù)條‘高’,但圓柱的高都相等而圓錐的‘高’卻不相等”時,立刻有人提出應該將“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確定為圓錐的高,并通過查閱課本得到證實。這些對比中的發(fā)現(xiàn),是學生全身心投入探究活動的結果,它使學生獲得巨大的成就感,感受到數(shù)學的神奇和美妙。
反思這一意外的收獲,正是因為教師及時放棄了“只研究圓柱特征”的預設方案而生成了“將圓柱、圓錐放在一起研究特征”的實施方案,順應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需求,使學生探究的過程更加深入,探究的發(fā)現(xiàn)更加精彩。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數(shù)學教學要體現(xiàn)對生命存在及其發(fā)展的整體關懷。身為數(shù)學教師,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從生命高度指導教學行為,使教學各要素、教學流程展現(xiàn)等方面發(fā)生徹底的變化,使學生在課堂上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同時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態(tài)的課堂,讓動態(tài)的生成更真實有效,讓學生的生命得以充分地舒展。
中學化學教學研究論文篇十九
對于實踐性知識,有學者認為一般包括四個要素:主體、問題情境、行動中反思、信念[3],并強調實踐性知識的擁有者是教師本身。
3.1案例的選擇
案例教學的關鍵是要選出一些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反映所包含的知識點且可以進行拓展的案例。選擇案例時,首先要保證案例與所教學的內容是相關的,與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其次,案例要來源于真實的教育場景或是對真實教育事實的提煉,要讓學生體驗到案例的真實感,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再次,案例需具有典型性,能圍繞所講的基本理論和核心內容,以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作為師范生案例教學中的案例,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即建立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所以,所選案例要能含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可以去挖掘,對于每一節(jié)具體的內容,教師要能從已有的成熟案例中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案例,必要時,還要能根據(jù)所講概念、原理的需要,自己編寫案例。案例可以是表現(xiàn)普遍問題的事件,也可以是反映教育教學中優(yōu)秀的、值得學習的事件;可以選擇一節(jié)完整的教學實錄、也可以是一個短小的教學片斷;可以是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實錄、教學設計,還可以是師范生自己撰寫的教案;還可以讓師范生根據(jù)自己撰寫的教案進行試教,并把試教內容當作一個案例,充分利用。這樣的案例,由于是學生自己的真實實踐,講課者和聽課者在知識水平上又屬于同一層次,在討論時,更容易引起共鳴。
3.2案例教學的運用
案例教學時,可以遵循“情境創(chuàng)設———對話———反思———知識建構”的模式。此過程中,通過案例提供的教學情境,師生、生生合作對案例加以研究、分析、討論,探尋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充實師范生的實踐體驗。
3.2.1案例的提出
案例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呈現(xiàn)方式,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接近于真實教育場景的情境,如可以由教師生動形象地對所選案例加以描繪;也可以由學生聲情并茂地描述自己的一個學習或執(zhí)教經歷;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或者文本呈現(xiàn)案例等。
3.2.2案例分析與討論
案例呈現(xiàn)出來后引導學生圍繞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是案例教學的關鍵所在。在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時,教師可以采取“由例到理”或“由理到例”的模式?!坝衫淼嚼币蠼處熢诎咐虒W之前要向學生介紹相應的基本概念、原理,再引導學習者運用這些概念、原理解釋案例中的一些現(xiàn)象,通過分析、討論從而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例到理”即是先給出案例,再由師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發(fā)現(xiàn)、理解相應的原理、概念。作為教師,指導學生案例討論時,要注意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充分發(fā)揮好引導作用,在學生討論意見不能達到統(tǒng)一時,要引導學生擱置爭議,不至于亂場,同時,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不要急于對于學生的結果給出肯定或否定評價。
3.2.3總結與評價
為了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要對案例教學的過程及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一個及時、科學、客觀的評價。評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知識和結論進行歸納和整理,以使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系統(tǒng)化,同時要引導學生對學習的方法和思路進行回顧和分析,并加以整理,以進一步應用于以后的學習;討論結束之后,針對討論的核心問題,教師要有一個明確的觀點,這樣學生就能對學習中所涉及的問題有一個系統(tǒng)的正確的導向,結合自己的認識,更好地內化為自己的實踐性知識;此外,教師還要對學生在案例學習過程的表現(xiàn)給予科學評價,以鼓勵為主,內容可涉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科學應用了所學的理論、表述方式是否恰當、所得結果是否合理等,這種評價也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4.1案例庫的建立與完善
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案例是否適合師范生直接影響案例的教學效果,但案例的準備需要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作為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及時整理所用到的案例,還要經常根據(jù)在課堂中實施案例教學所積累的經驗教訓,及時補充、修正、完善案例,要逐步和同行一起建立起案例庫,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對于所建立的案例庫,也要及時進行豐富和更新。
4.2注意案例教學中師生的角色定位及職責
案例教學中,教師主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學生是案例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案例選擇,理論引導以及對學生的點評。教師首先應履行自己的責任,選擇恰當?shù)陌咐峁┙o學生,同時應扮演好指導者和推動者的角色,指導學生如何下手分析、思考、爭辯,推動師生、生生討論進一步加深,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獨立思考、參與討論并與他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學生而言,要使學生成為案例教學的主動的參與者,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在模擬的決策過程中受到訓練。
4.3注重關注學生的參與度
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案例順利進行取得成效的保證,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其中,積極思考,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及時反思,才能逐漸把理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實踐性知識。在案例教學中,盡可能實行小班授課,教師要注意關注所有的學生,盡可能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案例教學的活動。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相比,以學生的參與性相對較高、教學內容體現(xiàn)實踐性等特征深受教育者的歡迎。然而促進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提升,不能僅僅依靠案例教學,應該不斷地去探索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的融合,以更有效地培養(yǎng)師范生的實踐性知識。
參考文獻:
[3]陳向明.對教師實踐性知識構成要素的探討[j].教育研究,(10):36.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413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