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論文(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19:34:09
古代文學論文(通用16篇)
時間:2023-11-25 19:34:09     小編:書香墨

總結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好的總結需要提煉出關鍵信息,排除多余的干擾。如果你對總結寫作感到困惑,可以參考下面這些精選的總結樣本,或許會有所啟發(fā)。

古代文學論文篇一

橋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是跨越障礙的工具,其最基本的作用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論特有的一個重要理論,即客觀物象經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意象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言不盡意的遺憾,明晰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成功地建構了中國古代文學特有的含蓄、凝練、朦朧的意境美。橋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在各種文學體式中經常出現(xiàn),運用非常廣泛。

《詩經大雅大明》寫周武王之母太姒來歸的情景:周文王親自迎親于渭水,渭水無車,于是立即造舟為梁,以通親好,顯示了周文王對太姒的真摯感情和遇事果斷的魄力。造舟為梁,不顯其光,[1](p100)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出現(xiàn)的最早的詠橋詩句,開中國古代文學橋意象的先河。橋意象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著豐富的內涵,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四類情況進行解析。

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首要內涵就是通過展現(xiàn)橋的實用性和外在美,在文學作品中形成以橋為點睛之筆的優(yōu)美畫面,給讀者以強有力的視覺沖擊。

劉禹錫《竹枝》:江上春來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紋生。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2](p108)就很好的寫出了橋的實用價值。橋是連接兩岸的紐帶,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橋上春雨、橋下江水、橋邊新柳、橋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共同構成一幅以橋為中心充滿生機的小村初春圖,表現(xiàn)出作者愉悅的心情。喬吉《(雙調)水仙子吳江垂虹橋》:飛來千丈玉蜈蚣,橫駕三天白螮蝀,鑿開萬竅黃云洞??葱堑吐溏R中,月華明秋影玲瓏。赑屭金環(huán)重,狻猊石柱雄,鐵鎖囚龍。[3](p620)寫出垂虹橋的雛高大長、裝飾精美,反映了當時橋梁建筑的水平之高,讓讀者于千百年后仍然可以在想象中領略此橋的壯美。

詩歌在描寫橋外在美的同時,往往也能借助橋的建成歷史體現(xiàn)出橋所在地的悠久歷史。張籍《成都曲》: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4](p4290)萬里橋是處于成都繁華鬧市的一座著名的橋,橋之得名據(jù)劉光祖《萬里橋記》有兩種說法:羅城南門外笮橋之東,七星橋之一,曰長星橋者,古今相傳,孔明于此橋送吳使張溫,曰:此水下至揚州萬里。后因以名。或曰:費祎聘吳,孔明送之至此,曰:萬里之道,從此始也。[5](p307)可見萬里橋的名稱由來已久。此處橋意象與錦江、煙波、荔枝等意象共同再現(xiàn)了成都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繁榮的社會經濟,表現(xiàn)出成都風物人情、市井繁華的景況和百姓安寧富足的生活狀況,同時萬里橋的悠久歷史反襯出成都悠久的歷史。

橋意象在此類作品中是作者突出描寫的一個景物,是作品勾勒畫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構成作品畫面和豐富意蘊起著重要作用。再如杜荀鶴《送人游吳》: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4](p7925)也成功地運用了橋意象,只小橋多三個字便把蘇州,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城市的特點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出來。白樸的《越調天凈沙春》: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3](p242)就是把橋作為春天諸多景物之一來寫的,橋與其它景物共同構成了明媚的春意圖。杜牧《阿房宮賦》描寫阿房宮中橋的壯美說: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6](p362)其中的復道,正是一種架在空中的復橋,也是把橋作為整個畫面中的一個特景來描寫的一個實例。

橋的建筑功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便決定了橋作為意象必然與人的感情波瀾緊緊相連。橋作為感傷意象來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作品很多,具體來看,橋意象所表達的作者的感傷情緒又可以分為不同類型。

(一)表現(xiàn)離別、相思、旅途的感傷。

描寫離別感傷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4](p5982)相傳二十四橋為隋朝所建,隋煬帝月夜曾同宮女二十四人吹簫于此,故名。二十四橋在此詩中應當代表著如詩如畫的揚州城。月夜依舊,二十四橋依舊,揚州城依舊,但詩人卻與朋友韓綽身處兩地,相思而不得相見相聚。全詩看似寫自然美景,實則以美景襯托思念之情,更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深深的惆悵。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7](p1592)陸游的這首《漁家傲》詞也是借助橋意象,表達對堂兄仲高的懷念,表現(xiàn)離別的.感傷和憂愁。

借助橋意象來表達相思之情的多體現(xiàn)在詞中。如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鎖窗朱戶,只有春知處。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7](p506)寫對一女子的傾慕之情。凌波美女,羅襪生塵,輕盈的儀態(tài)惹人愛戀,但終究翩然遠去。詞人的悵然之情油然而生,佳人不在,青春年華中最美好的時光該與誰共度月光下的小橋流水該同誰徜徉悲涼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2](p363)小橋流水凝眉處,橋意象鮮明地體現(xiàn)出作者難遣的心懷。

遠離家鄉(xiāng),行進在旅途中的匆匆過客,或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旅途或異鄉(xiāng)看到橋,往往會勾起濃濃的鄉(xiāng)愁。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8](p155)這首《商山早行》是溫庭筠著名的寫景抒情詩。全詩緊扣早行二字,頸聯(lián)選取雞鳴、殘月、茅店、寒霜、板橋等景物,生動鮮明地刻畫了一幅立體的荒山早行圖。凄清寂寞的環(huán)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艱辛,襯托出思鄉(xiāng)的深切。特別是人跡板橋霜一句,寫板橋白霜上留下的行人足跡,很耐人尋味聯(lián)想。

馬致遠《越調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p242)與溫庭筠《商山早行》不同的是,小橋、流水不是荒涼、凄苦的意象的代表,而是以小橋流水的溫馨生活來反襯枯藤、老樹、黃昏、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的凄涼,鮮明的對比,讓漂泊的游子到了思鄉(xiāng)斷腸的地步。鄭光祖《蟾宮曲夢中作》:敝裘塵土壓征鞍,鞭倦裊蘆花。弓箭蕭蕭,一徑入煙霞。動羈懷,西風禾黍,秋水蒹葭。千點萬點,老樹寒鴉,三行兩行,寫長空歷歷,雁落平沙。曲岸西邊,近水灣魚網綸竿釣,斷橋東壁,傍溪山竹籬茅舍人家。見滿山滿谷,紅葉黃花。正是凄涼時候,離人又在天涯;[3](p463)黃鎮(zhèn)成的《東陽道上》: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9](p1804)也屬于用橋意象表達鄉(xiāng)愁的作品。

(二)抒發(fā)滄海桑田的歷史感傷。

橋在生活中的基本作用使橋有可能成為不可替代的交通要道或商賈云集的繁華之地,因此歷史上便留下了許多名橋。隨著朝代的更替,這些名橋中的一部分便成為見證歷史興亡的遺跡,常常被用來抒發(fā)作者滄海桑田的感慨或表達作者的亡國之痛。唐代李益《洛橋》: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4](p3223)洛橋,又稱上洛橋,大唐盛世時,陽春時節(jié),這里是達官顯貴云集游春的繁華勝地。詩人春日獨上洛陽橋,眺望金谷園,只見柳條在春風中擺動,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條的女子在翩翩起舞,和昔日春色繁榮的好風景毫無兩樣。但是安史之亂后,東都洛陽已無往日盛況。彼時,只有詩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華的洛陽橋上遐想感傷。洛橋在此詩中不僅是歷史興亡的見證,也是詩人抒發(fā)好景不常、繁華消歇的歷史盛衰感慨的寄托物。

又如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4](4117)朱雀橋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歷史名橋,東晉咸康二年所建,當時掌權士族王、謝兩家所居住的烏衣巷距此不遠。昔日車馬喧囂、衣冠往來的朱雀橋如今籠罩在慘淡的斜陽余暉之中。王、謝兩家早已化為塵土。此詩雖然通篇寫景,不著一字議論,卻將滄海桑田的感慨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此類作品中的橋也是歷史的活化石。它經歷了曾經的繁榮,見證了朝代的興亡更迭。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4](p2254)咸陽橋,本名便橋,在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南,橫跨渭河,是唐代長安城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太平盛世,咸陽橋是域外商賈通往長安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絲綢之路的通道之一,代表著氣勢輝煌的大唐雄風。安史之亂時,咸陽橋卻成了萬千百姓蜂擁逃難的唯一通道。杜甫在詩中表達了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深層次意義的今昔對比強烈地表達了對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的不滿與批評。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10](p147)州橋,也叫漢橋,在汴京宣德門和朱雀門之間,橫跨汴河,其南北大街是當年北宋皇帝鑾駕行經的御道。六軍,指是宋朝官軍。老百姓站立于曾經的御道上泣不成聲地詢問使者,大宋的官軍什么時候才能收復河山詩歌強烈地表達了中原淪陷區(qū)人民身心遭受蹂躪的痛苦以及盼望光復的強烈心情,也隱晦地表達了作者對當權統(tǒng)治者偏安茍活心態(tài)的批評和痛恨。

眾所周知,中國文學自誕生伊始就以想象、抒情見長,于是文學作品中就誕生了許多想象中的事物用以寄托人們的某種情感。以橋意象為例,發(fā)展到后來,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橋也出現(xiàn)了想象和虛構,不一定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實實在在存在的橋,比如表達愛情主題、通往彼岸世界的神仙橋、鬼蜮橋均屬于想象虛構的范疇。

除了表現(xiàn)天然的畫境美、悲戚的感傷和歷史的慨嘆之外,橋意象在古代文學中也是有情男女的愛情紐帶。與前三者不同的是,表現(xiàn)愛情的橋意象經歷了一個從現(xiàn)實到想象的過程,最終幻化為人們理想中完美愛情的象征。

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牛郎與織女都與橋有關系。牛郎織女的鵲橋從誕生伊始就是想象的產物,表達了人們對被外力強行拆散的有情人無盡的祝福和相信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堅定信念。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七夕近幾年甚至被國人譽為中國人的情人節(jié),不難看出以鵲橋為媒介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已成為戀人心中無怨無悔的愛情典范。秦觀《鵲橋仙七夕》: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朝朝暮暮。[7](p459)則以翻新的主題,優(yōu)美的意境,動人的情景,把這則凄美的鵲橋愛情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沁人心脾。

民間傳說中發(fā)生早陜西藍田的藍橋會演繹的也是一個與橋有關的凄美感人的愛情故事。青梅竹馬的韋郎保和賈玉珍被迫分離,后有幸重逢卻無緣相守。韋郎保抱柱守信,被洪水淹死,賈玉珍以死殉情。自清代至今,以藍橋會為底本的戲劇、電影層出不窮,這些劇目雖然講述的情節(jié)有繁有簡,但中心都是表達至死不渝的愛情觀,藍橋也幻化為堅貞愛情的靈魂,以至于后來翻譯過來的外國經典愛情故事也以藍橋冠名來體現(xiàn)愛情的浪漫凄美,如著名的《魂斷藍橋》。

受封建思想影響,古人相信人的靈魂會在死后另一個世界,或天庭或地獄,于是也就出現(xiàn)了想象中通往天庭或者地獄的神仙橋和鬼蜮橋。

相傳武夷山的幔亭峰,是神話故事中武夷君宴請鄉(xiāng)人的所在,也就是幔亭招宴的所在地。傳說宴會的當天,仙樂悠揚,祥云繚繞,仙人們通過空中虹橋駕臨人間。虹橋意象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里也就成了代指仙人們降臨和人們通往極樂世界的途徑,充滿奇詭神秘色彩。朱熹《九曲棹歌》: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11](p323)吟詠的就是有關虹橋的仙境故事。

盧照鄰《還京贈別》:風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萬里同為客,三秋契不凋。戲鳧分斷岸,歸騎別高標。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4](p525)仙橋即指通往仙境的橋。劉長卿《送少微上人游天臺》:有橋人不到,獨往更迢迢。乞食山家少,尋鐘野路遙。松門風自掃,瀑布雪難消。秋夜聞清梵,余音逐海潮。[4](p1482-1483)孟浩然《舟中曉望》: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標。[4](p1652)都寫到了天臺山的石橋。這里的天臺山石橋同樣指連接人間和神仙天堂的神仙橋,寄托著人們渴望靈魂皈依極樂的理想。

封建迷信認為作惡的人死后,其鬼魂要被壓到陰曹地府去受懲罰。地府前有一道橋叫奈何橋,也叫望鄉(xiāng)橋,鬼魂一旦過這道鬼蜮橋就進入了陰曹地府,等待著他的將是無限的刑罰。奈何橋也是人通往彼岸世界的紐帶,與神仙橋不同是,不是通往極樂,而是通往極苦。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橋意象由來已久,含義豐富多彩。到了今天,現(xiàn)當代文學對橋意象的運用仍然可見,例如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窗口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12](p40)即運用到了橋意象,足見橋意象對中國文學影響之深。

[1]周振甫.詩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xx.

[2]張璋、黃畬.全唐五代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隋樹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華書局。

[4]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5]諸葛亮.諸葛亮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杜牧.杜牧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xx.

[7]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65.

[8]曾益.《溫飛卿詩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顧嗣立.元詩選[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0]范成大.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張海鷗.宋名家詩導讀[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xx.

[12]卞之琳.卞之琳詩集雕蟲經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古代文學論文篇二

2、試論《詩經》中的戰(zhàn)爭徭役詩。

3、試論《詩經》中的政治諷刺詩。

4、《詩經》宴饗詩與禮樂文化精神研究。

5、《詩經》意象論。

6、《詩經》抒情手段論。

7、論楚辭的來源及其文體特征。

8、試論《離騷》抒情主人公形象。

9、試論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興手法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10、論漢人評屈。

11、論班固評屈。

12、論劉勰評屈。

13、兩漢騷體文學創(chuàng)作略論。

14、魏晉南北朝騷體文學創(chuàng)作略論。

15、論《左傳》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影響。

16、《左傳》行人辭令研究。

17、《左傳》、《戰(zhàn)國策》行人辭令比較研究。

18、論《莊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寫及其思想蘊涵。

19、《莊子》寓言探略。

20、漢楚歌略論。

古代文學論文篇三

美學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傳統(tǒng)美學主要的傳播方式為詩詞歌賦,其中蘊含著較為豐富的人物情感和內涵。《詩經》在女性美學的探究中起著重要作用,描寫女性的詩篇在總詩篇中占有較大比例。因此,本文針對古代文學《詩經》中滲透的女性美學展開探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具體分析如下。

一、《詩經》的基本內涵。

《詩經》的主要整理者是孔子,春秋末期,《詩經》成為教師教學的主要教材,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jù)。《詩經》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國風,第二部分是雅,第三部分是頌,其中雅又有大雅(31首)和小雅(74首)之分,頌又可進一步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主要用作各自朝代祭祀樂歌。作品中不僅頌贊了真善美,而且批判了傳統(tǒng)陋習。除此之外,《詩經》記錄了商周時期較多的民俗活動、民間傳說以及重大事件,其史料價值較高[1]。

二、古代文學《詩經》中女性美學分析。

(一)外在美。

1.容貌美?!对娊洝分嗅槍ε匀菝舱归_描寫的篇章較少,大多是利用襯托手法對女性容貌進行側面描寫,其中正面描寫女性容貌的典范詩篇是《衛(wèi)風碩人》,描寫女性容貌的詩句主要有“膚如凝脂”、“齒如瓠犀”、“美目盼兮”,意思分別是:女性皮膚猶如玉脂、牙齒猶如瓠瓜籽般整齊、眼睛明亮。莊姜夫人被如此比喻之后,其莊重典雅的女性形象被完美彰顯。其中《周南桃夭》是對女性容貌進行側面描寫的詩篇,每章詩句都以“桃之夭夭”開頭,間接描述了新娘的嬌美容貌。

2.形態(tài)美?!对娊洝分胁煌娖獙ε孕螒B(tài)美的描述不盡相同,《衛(wèi)風碩人》用三部分描寫莊姜的形態(tài)之美,從她的出身、自身資質、出家盛況等方面能夠看出古代女性的審美觀念,從“碩人其頎”這一詩句中可以看出,古代女性以身材健碩為美。《陳風月出》對女性形態(tài)的描述與《衛(wèi)風碩人》中的描述具有差異性,“舒窈糾兮”、“舒夭紹兮”等詩句描述了女性體態(tài)具有輕盈性的特點,古代將優(yōu)雅窈窕視為女性形態(tài)美[2]。

(二)內在美。

1.勤儉持家?!吨苣细瘃分小笆┯谥泄取?、“維葉萋萋”、“維葉莫莫”、“薄浣我衣”、“歸寧父母”等關鍵詩句的大致意思是:由于新媳婦過于思念父母,為了能夠早日回到娘家,仍堅持做好本質工作,積極主動的做著換洗工作。詩中全面塑造了勤勞、孝順的女性形象。《大雅思齊》中周姜、太姒、大任這三位女性是廣大婦女學習的榜樣,她們不僅能夠在國事上貢獻力量,而且能夠在家庭中照顧好子女,井然有序的處理家庭內部事務。

2.熱愛勞動?!对娊洝分休^多詩篇的詩名含有“采”字,初中語文課本中學過《采薇》,除此之外還有《采苓》、《采綠》、《采葛》等,這其中有的是藥材,有的是食物,還有的是原料和染料。古代婦女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采摘完成后,還有對采摘來的物品進行加工,進而滿足實際生活需要。例如,《鄭風緇衣》中,主要講述了妻子為丈夫親手做衣服一事。又如《魏風葛屨》中,講述了農村婦女為了維持生計,在忽視丈夫鞋子的情況下,堅持為貴族家庭做鞋和衣服。從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女性勞動美只能在貧困婦女中體現(xiàn),社會上流人士的女性是不需要勞動的。

(三)情感美。

1.被棄之女。《詩經》中描寫被棄之女的詩篇較多,其中典范詩篇是《衛(wèi)風氓》,女主人公對狠心丈夫進行無情揭露,并向旁觀者傾自身的婚姻狀況?!囤L日月》中主要講女主人公不理解丈夫的薄情,女性只能被動接受事實,卻沒有主動擺脫命運的勇氣。由此可見,當時女性社會地位的低下,同時,也證明了女性與男性間的依附關系。

2.追愛之女?!对娊洝分须m然描述女性追求愛情的詩篇較多,但是不同詩篇中女性表達愛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較為直接、勇敢,有的較為間接、含蓄?!囤L靜女》中,從“愛而不見”、“彤管有煒”等詩句中能夠看出,女性在愛情面前是積極主動的,這與以往傳統(tǒng)的愛情思想不同,女性為了愛情能夠大膽追求。《鄭風子衿》中,從“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心”等詩句中,能夠明顯感覺到,詩篇中女主人公的愛情是含蓄、委婉的,本詩采用倒序以及比興等手法描述女性情感,主人公將心儀對象的衣飾作為思念寄托,等待愛情的過程中主人公的內心澎湃,進而塑造了嬌羞、婉約的女子形象[3]。

三、結論。

綜上所述,《詩經》中有關女性美學的描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探究意義和借鑒意義?!对娊洝分阅軌蚍Q之為經典文學作品,主要原因是《詩經》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對于讀者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对娊洝菲轮袑Ξ敃r女性的生活狀態(tài)、體態(tài)、外表以及內心情感等進行了細致描述,進而有利于我們掌握當時的社會發(fā)展情況以及當?shù)匚幕瘍群?/p>

古代文學論文篇四

2淺議以禪喻詩謝靈運山水詩的佛學因素。

3陶淵明思想淺論淺析陶淵明人格精神及其當代意義。

4從漢樂府看漢代的婦女問題花木蘭與劉蘭芝不同命運的對比分析。

5論納蘭性德愛情詞詞風淺析納蘭性德詞中的“月”意象。

6中國古代小說悍婦形象的文化意蘊明清小說悍婦形象的文化意蘊。

7中國古代詩歌游子主題研究《古詩十九首》游子思婦主題探析。

8宋人精神之“雅”與詩歌之“俗”從蘇、黃詩作看宋詩的以俗為雅。

10宋詞中的離愁別恨歐陽修詞中的離情別緒。

11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思潮嵇康與阮籍詩文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比較。

12從《鶯鶯傳》到《西廂記》從《鶯鶯傳》到《西廂記》張生形象轉變原因探討。

13《論語》研究突破傳統(tǒng)逼視人性――談《西游記》中女妖形象。

14李商隱“無題”詩探究晏幾道與秦觀詞中“淚”意象的比較研究。

15論古代詩歌中的愛情詩淺談李清照詞中的女性情懷。

16論我國男性詞人的女性書寫傾向從蘇、秦詞之比較看秦觀詞的情韻兼勝之美。

17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水滸傳》中女性的進步意識。

18魏晉社會背景對詩人文學風格的影響淺析《論語》中孔子的交友觀。

19柳永艷詞與宋代市井生活《水滸傳》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比較。

20論杜甫詩歌中的沉郁情調試論《聊齋志異》中的模式化結構。

古代文學論文篇五

2.試論陶淵明詩歌中的鳥、酒和菊等意象。

3.謝靈運山水詩略論。

4.南朝宮體詩略論。

5.試論《世說新語》刻畫人物。

6.唐前女性作家詩文創(chuàng)作論略。

7.略論《詩經》中的民俗描寫。

8.風雅頌研究綜述。

9.孔子刪詩說檢討。

10.《論語》文學性檢討。

11.女媧故事流變探略。

12.中國洪水神話考論。

古代文學論文篇六

明代考據(jù)辯證兼瑣聞故事綜合性筆記,十六卷,謝肇制撰。謝肇淛(1567—1624)字在杭,號武林、小草齋主人,晚號山水勞人。明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歷任湖州、東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員外郎,曾上疏指責宦官大旱之年仍大肆搜括民財,受到神宗嘉獎。入仕后,歷游川、陜、兩湖、兩廣、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詠,雄邁蒼涼,寫實抒情,為當時閩派詩人的代表。另著有《太姥山志》,并與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

《五雜俎》本書是作者的隨筆札記,包括讀書心得和事理的分析,也記載政局時事和風土人情,涉及社會和人的各個方面。全書十六卷,分為“天、地、人、物、事”五門。其中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天部記述天文、氣候、節(jié)氣和四時的人事活動。地部記述理理、疆界、山川、河流、名勝,包括當時的海外地區(qū),是研究歷代地理的重要資料。人部記述人的形體、心性、境遇,包括技藝、醫(yī)藥、術數(shù)、書畫、宗教等各種活動。物部記述動物、植物和各種物品,鳥獸蟲魚花卉草木、飲食服飾、文玩樂器等都有論述。事部記述貧富、收藏、文字、職官、行政、姓氏、婚嫁等社會活動。書中提供的大量資料有助于研究明代社會狀況,作者過記事,分析是非正誤有評述,有論斷,對讀者很有啟發(fā)。如據(jù)《西京雜記》中的“正月以上辰,三月以上巳”,駁送周密《癸辛雜識》所提出的“‘上巳’當為‘上己’,因為上旬無巳日”之說。又謂“蜻蜓點水”非愛水,而是產卵,以備一說。

如記京都乞丐:

京師謂乞兒為花子,不知何取義。嚴寒之夜,五坊有鋪居之,內積草桔及禽獸茸毛,然每夜須納一錢于守歲者,不則凍死矣。其饑寒至極者,至窖干糞土而處其中,或吞砒一銖。然至春月,糞砒毒發(fā)必死。許一年凍死毒死者不下數(shù)千,而丐多如故也。

但《五雜俎》同樣有明人筆記以多為勝,忽略專精的通病,書中談歷代掌故部分,大抄前人筆記,又不注明出處;記錄笑話,亦皆采舊文,甚為無聊,記鳥獸蟲魚,又多涉神怪。

《五雜俎》最早為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如韋館刻本。

今有:《五雜俎》中華書局1959年版;《五雜俎》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版;《五雜俎》臺北:偉文出版社1977年版。

《丹鉛雜錄》《譚苑醍醐》《藝林伐山》。

明代考論經史、詩文、訓詁、名物的幾部筆記。楊慎撰。楊慎簡介見中國古代文學要籍簡介(二)詩文別集《楊升庵集》。明代考論經史、詩文、訓詁、名物的筆記以楊慎撰述的為最多。其中著名的有《譚苑醍醐》八卷,《藝林伐山》二十卷和以《丹鉛》為名的《丹鉛雜錄》十卷和《丹鉛續(xù)錄》八卷。

《丹鉛雜錄》和《丹鉛續(xù)錄》考論經史、詩文、訓詁,其內容非常廣泛,舉凡經史子集均有涉獵。如指出柳宗元《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一句,并非柳氏獨創(chuàng),而是來自酈道元《水經注》中“綠水平潭,清潔澄深。俯視游魚,類若乘空”。楊慎崇經黜史,重視音韻訓詁;敢于對宋儒進行大膽批評;又對傳統(tǒng)經典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解釋。楊慎重視史書的文采,強調修史要秉筆直書,反對官修史書,提倡個人獨立修史;評價歷史人物能不落窠臼,有自己獨立的觀點。楊慎讀書廣泛,對過去不為人注意的子部書籍進行了探索、討論,擴大了人們的視野。

《譚苑醍醐》亦皆考證之語,與《丹鉛錄》大致相出入,而亦頗有異同。引《水經注》載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監(jiān)孟琰據(jù)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渭水漲,攻琰營,臣作橋越水射之。橋成,遂馳去”。此事《三國志·諸葛亮傳》不載,可補史闕。楊慎在文學上既講求文法,主張詩文用字要有來歷,又反對極端的復古主義;反對詩史說;偏愛李白,亦好杜甫,對李白的身世進行了有價值的探討。又辨李白為蜀之彰明人,歷引其《上裴長史書》與《悲清秋賦》及諸詩句,以證《唐書》稱白為隴西人及唐宗室之非,如此之類,考訂辨論,亦多獲新解。

楊慎雖然淵博,但其筆記中考證疏誤,記憶錯誤處也不少。陳耀文曾撰《正楊》四卷,糾正楊慎之訛;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內《丹鉛新錄》和《藝林學山》兩部分,亦專門駁楊慎的引證和論辯。

今有:《丹鉛雜錄丹鉛續(xù)錄俗言》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本,1936年版;《丹鉛雜錄丹鉛續(xù)錄》中華書局1985年版;《丹鉛雜錄丹鉛續(xù)錄》上海書店1886年版。

《藝林伐山》商務印書館1937初版;《藝林伐山》中華書局1985版;《藝林伐山》上海書店,叢書集成本,1986年版。

《棗林雜俎》。

本書是一部明代史料筆記,作者談遷。談遷(1593—1657)為明清之際著名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父。明亡后改名遷,字孺木,號觀若,自稱“江左遺民”。浙江海寧(今浙江海寧西南)馬橋人。明諸生。一生未曾做官,家貧,靠繕寫、代筆或作記室維生。自幼刻苦好學,于經史百家無不致力,對明代史事尤其著力,歷經艱險完成明朝編年史《國榷》。著作另有《棗林集》、《棗林詩集》、《棗林雜俎》、《北游錄》、《西游錄》、《史論》、《海昌外志》等。《清史稿》有傳。

《棗林雜俎全》分為智、仁、圣、義、中、和六集十八門,其中“土司”一門有目無文,實有十七門。書中逸典、先正、流聞等門對南明弘光朝、明代典章制度及戶帖式的記錄,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對明代科舉、民俗、物產、植物、山川等人文自然景觀等也有詳細的描述。本書對于了解明代歷史,尤其是研究明末清初的歷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書中也雜有神怪靈異等荒誕傳聞。

今有:《棗林雜俎》羅仲輝胡明校點,中華書局,元明史料筆記叢刊,2006年版;《棗林雜俎》齊魯書社1997年版;《棗林雜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影印本。

《板橋雜記》。

明末清初一部記載南京秦淮河一帶歌妓生活的筆記,三卷,類似唐代孫棨的《北里志》。余懷撰。余懷(1616~1696)清初文學家。字澹心,一字無懷,號曼翁、廣霞,又號壺山外史、寒鐵道人,熟讀經史,學識淵博,有匡世之志,文名震南都。為國子監(jiān)生,受到國子監(jiān)司業(yè)的吳偉業(yè)的賞識。崇禎十三年、十四年(1640——1641),二十五、六歲的余懷被南京兵部尚書的范景文邀入幕府,負責接待四方賓客并掌管文書。清軍占領南京,余懷化妝成道士流亡他鄉(xiāng),開始長期顛沛流離生活。從順治年間直到康熙初年,他經常奔走于南京、蘇州、嘉興一帶,以游覽為名,聯(lián)絡志同道合者,進行抗清復明的活動。從康熙八年(1669)起,余懷隱居吳門,以賣文為生,民族氣節(jié)始終不移。同時,精力集中于學術著作方面。他晚年自號鬘持老人。福建莆田黃石人,僑居南京,因此自稱江寧余懷、白下余懷。晚年退隱吳門,漫游支硎、靈巖之間,征歌選曲,與杜浚、白夢鼎齊名,時稱“余、杜、白”。《板橋雜記》亦作于晚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除筆記《板橋雜記》外,還著有詩文《甲申集》七卷,《余子說史》十卷,《東山談苑》八卷,記明末黨爭之事的《汗青余語》多卷,《四蓮花齋雜錄》八卷,《硯林》一卷,《茶史補》一卷《婦人鞋襪考》一卷《宮閨小名錄》一卷等。

《板橋雜記》三卷,署三山人撰。全書分上卷、中卷、下卷。收選了一些優(yōu)秀的小品文。記述了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長板橋一帶舊院諸名妓的情況及有關各方面的見聞。其中上卷為雅游,描寫明末清初金陵秦淮河畔的梨園,秦淮河燈船,妓院和江南貢院;中卷為麗品,記金陵諸名妓情況,以舊院為主,珠市附之;下卷為軼事,雜記舊院諸狎客之奇聞逸事。卷首有余懷自識:“此即一代之興衰,亦千秋之感慨所系,非徒挾邪之是述,艷治之實傳?!薄端膸烊珪偰俊吩u曰:“文章凄縟,足以導欲增悲,亦唐人北里志之類。然律以名教,則風雅之罪人矣?!濒斞冈凇吨袊≌f史略》中寫道:“唐人登科之后,多作冶游,習俗相沿,以為佳話……自明至清,作者尤伙,清余懷之《板橋雜記》尤有名?!?/p>

今有:《板橋雜記》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板橋雜記》劉如溪點評,青島出版社2010年版;《板橋雜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日知錄》。

清代著名考據(jù)辯證類筆記,三十二卷,顧炎武撰。顧炎武簡介見中國古代文學要籍簡介(二)詩文別集《顧林亭集》。

《日知錄》是顧炎武“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的著作。書名取之于《論語·子張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顧炎武是明末清初大儒,學問淵博,見識通達,《日知錄》是他積累三十多年的筆記,與經史、詩文、訓詁、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吏治、雜事,無所不談;許多條目,全都原原本本,考證詳明。《內容宏富,貫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錄》有條目1009條(不包括黃侃《校記》增加的2條),長短不拘,最長者《蘇淞二府田賦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殺》僅有9字。這與作者立志學術創(chuàng)新有密切的聯(lián)系。書前有其學生潘耒做的序。潘耒把《日知錄》的內容大體劃為八類,即經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潘耒強調《日知錄》的經世意義,認為此書只有宋元時期的名儒能做出來,明朝三百年來沒有這樣的書,將來治國者采用其說,會大有益于“世道人心”,如果僅嘆服其考據(jù)的精辟,文辭的博辨,那不是作者著書的本意。關于寫作此書的目的,顧炎武本人說得很明白:“別著《日知錄》,上篇經術,中篇治道,下篇博聞,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將以見諸行事,以躋斯世于治古之隆”;“意在撥亂滌污,法古用夏,啟多聞于來學,待一治于后王”。

《日知錄》中,顧炎武提出社會風氣的好壞決定社會興衰的觀點,說:“目擊世趨,方知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他認為“風俗衰”是亂之源,并列舉大量事例,說明奢靡浮華的社會風氣,是導致國家衰亡的重要原因。他說評價君主的功績首先要看社會風氣:“論世而不考其風俗,無以明人主之功”。他不但從政治上提出了整頓“人心風俗”的具體措施,如重流品、崇厚抑浮、貴廉、提倡耿介和儉約等,還從經濟上分析了“人心風俗”敗壞的原因,認為要使風俗變好,必須有讓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物質條件:“今將靜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產,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風俗可善乎!”除正面倡導培養(yǎng)人心風俗、加強禮治,他還強調法制,主張嚴懲敗壞世風的貪官奸臣,說:“法不立,誅不必,而欲為吏者之勿貪,不可得也。”顧炎武還看到了“勢”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主張進行社會變革,提出要順勢而行,“物來而順應”的變革思想。在卷三十二中,作者還特別指出學界“座主門生”與朋黨之禍的關系。指出唐代的進士,以主考為“主座”,自稱“門生”。以中唐以后,遂有朋黨之禍。并指出明代主考與進士,公然稱“座師”與“門生”,朋黨之禍,也不減于唐宋。

顧炎武曾把寫這部書比作“采銅于山”。注重收集第一手資料,在治學上嚴謹扎實,堪稱楷模。他這種研究學問的態(tài)度和方法是對明朝空疏學風的反動,對有清一代學風的轉變與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后輩學者對這部筆記多推崇備至李慈銘稱贊《日知錄》這部筆記,“直括得一部《文獻通考》,而俱能出自于《通考》之外”;梁啟超說:“論清學開山之祖,舍亭林沒有第二人”。除黃汝成外,為這部書作校補、箋注的還有很多,如李遇孫《日知錄續(xù)補正》,丁晏《日知錄校正》,俞樾《日知錄小箋》,黃侃《日知錄校記》等。道光年間黃汝成采各家之說為該書作注,為《日知錄集釋》。

《日知錄》初刊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F(xiàn)在通行的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日知錄》是以黃汝成的“集釋”本為底本。其中《刊誤》和《續(xù)刊誤》各二卷亦為黃汝成著。后附的《日知錄之余》四卷,乃后人輯顧炎武著作遺佚而成。

今有:《日知錄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日知錄校注》陳垣校注,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版;《日知錄集釋》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日知錄》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代文學論文篇七

現(xiàn)在社會競爭激烈,人們功利心很強,這也使得教育改革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因此古代文學因為短期實用性不強而日益邊緣化。

加之,文學史的編寫體例,也使得教師們更加注重古代文學知識系統(tǒng)的完整性,而淡化文本閱讀,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校學生在學習古代文學時不太注重文本閱讀。

然而古代文學中的經典文本比起文學史中的知識系統(tǒng)更能形象而又深刻地體現(xiàn)古代文學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審美價值。

一、端正學習態(tài)度。

所謂學習態(tài)度,指學生對學習的看法和情感以及決定自己行動傾向的心理狀態(tài)。

在學習態(tài)度的三個因素中,情感是核心,起決定性作用。

閱讀文本是學習古代文學的最基本方式,因此古代文學的學習態(tài)度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為經典文本的閱讀態(tài)度。

因此,在學習古代文學文本前,樹立正確的閱讀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

1、確立非功利意識,培養(yǎng)情感。

在學習古代文學時,學生要明確自己對它的看法:

古代文學是中國文化之根,文化具有非功利的特點,阿諾德曾說:“文化是一種慢功夫,來不得浮躁,因為它著眼于轉變人的內心,而不是急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古代文學經典文本是古代文學最重要的構成部分,所以也要明白古代文學經典閱讀的心態(tài)必須是無功利的,自愿的,是放松愜意,無負擔的。

它要求的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正如培根在《談讀書》一文中談到閱讀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

其二,就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古代文學的情感,就是對而培養(yǎng)情感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對待古代文學,尤其是文學有一番誠意,把它當做一項事業(yè)來做;其三,明白文學文本經典,是古代文學的精華,極具藝術魅力,淡化重知識輕經典的思想,這些都為日后平心靜氣的深入閱讀經典閱讀做了一定的鋪墊。

2、持之以恒的閱讀態(tài)度。

其語言系統(tǒng)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

這使得文言文功底不深的青年閱讀文學經典帶來一定的難度。

再者,現(xiàn)在的文化特點雖來源于古代,但是與古代文化畢竟有不同之處。

即使在古代,每個時期的文化特色也是不同的,人們的思想也是有差異的,因此透過艱澀的文言文理解與自己時代思想、文化有差異的古代思想與古代文化,難度是很大的。

而古代的文化與思想恰體現(xiàn)在文學經典中,因此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地系統(tǒng)地閱讀古代文學經典才能夠理解古代文學的文化精神與思想精髓。

3、科學求真的閱讀態(tài)度。

對于古代文學經典要堅持科學求真的閱讀態(tài)度。

其表現(xiàn)有三:首先對于經典本身的語言閱讀,要準確的弄懂經典語言的含義;其次是要聯(lián)系作者的時代、思想、系統(tǒng)而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其三是結合經典本身及其有關因素,對它做出自己的評價。

要做到這三點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對于文學經典要吸取精華,避免就只言片語,斷章取義,做出片面的評價;二是要相信自己,避免盲從。

二、深入閱讀經典文本。

在端正了閱讀態(tài)度之后,最重要的是進行古代文學經典的文本閱讀,這些經典內容過多,大多不能在課堂上詳細講授,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一定的經典文本,在課外深入閱讀。

在閱讀時,可按以下方式進行。

1、教師按照自己的教育角度,選一本經典,提供指導方法,學習要求,師生課下共讀。

比如在先秦文學中,《論語》是一本比較重要著作,但又不適合教師課上詳細講授。

因此布置學生課下深入閱讀,其教育目的是了解我國的儒家思想及其蘊含的人文精神。

因此在上課前布置論語深入閱讀。

要求一個學期完成。

2、課堂指導。

學生學習一門功課,重要的不是學習知識,而是學習方法。

雖然,我們并不在課堂上用大量的時間去指導課下所布置的文學經典,但是老師的教學方法,在學生身上會發(fā)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剛開始,我們在講授古代文學時,有意的將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和工具書的使用方法傳授給他們。

這樣他們就能進行論語文意的疏通了。

在講孟子、荀子時,有意地點出孟子思想特點及有關經典之間的關系,并將他與孔子的思想進行比較,有助于他們對孔子思想的深一步理解。

也使得他們有從經典中理解人物思想的意識。

3、作業(yè)深入。

作業(yè)對于學習具有一定的鞏固作用。

因此古代文學課的講授中也有作業(yè)要求。

對于文本經典的閱讀,也需要老師做出一定的作業(yè)設計。

分層次,按步驟,由淺至深,由易到難地布置作業(yè)。

比如要求學生閱讀論語,可分為如下幾步:首先,要求在上《論語》前搜集孔子及論語的有關資料,等到上課時,準備講課。

之后進入文本閱讀,選擇較好的論語文本,如論語譯注。

教之文本閱讀方法。

其次是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內容包括文意疏通與零星感悟;再次是讓學生分類總結論語所反映的思想;最后是讓學生搜集資料看一下,儒家思想對我國古代社會與文人的影響,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4、討論交流,活躍思想。

英國作家蕭伯納說:“如果你有一個人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泵總€人關于文本經典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專門安排一課時。

進行經典文本討論,在討論前,可以讓每個人寫出自己的發(fā)言提綱。

老師先收集學生的發(fā)言提綱,將觀點相近的分組,讓他們進一步融合觀點,選一人發(fā)言。

分成幾組。

課上先讓每組代表發(fā)言,陳述觀點。

然后再由其他組的人進行品評。

5、選修課升華認識。

如果學校開的有相關經典的選修課,可以讓學生在自己深入閱讀經典后,選上該選修課。

如學生在深入學習了《論語》,學校開的有《論語解讀》,學生可選上,也會有一定收益的。

在深入閱讀文學經典時,我們不能奢望每個人都有獨到的見解,因為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閱讀文學經典,人們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樣,但是,古代文學是中國文化之根,學生在閱讀文學經典的過程中,古代文化的精髓對其內心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他們的內心。

古代文學論文篇八

摘要:文章認為用西方現(xiàn)代詮釋學理論的觀點詮釋孔子的《論語》是不適宜的,只有借鑒孔子的智慧和方法對其進行解讀是比較理想的:第一,從孔子對當下問題的解答中去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智慧,而不是僅僅把握其具體的答案;第二,學習“舉一反三”和“下學上達”的方法;第三、歷史地看待孔子思想,即不把孔子的思想看作是一貫的;第四,詮釋《論語》的目標并不是為了簡單的回到孔子的智慧本身,而是以期達到既吸收古代先賢圣哲的智慧,又能夠適行于當下的思想性內容。

關鍵詞:《論語》;孔子;詮釋;經典。

幾乎每個民族都十分注重對自己的經典(canon)進行不間斷的詮釋,這不僅僅對探尋與承繼前代先賢的圣德和智慧,以掙脫當下的困頓;更重要的是傳承各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并在各自傳統(tǒng)中進行人的教化、塑造。

自從詮釋理論傳入中國后,很多學者都借之以理解《論語》,甚至將以西方現(xiàn)代詮釋學理論作為理解《論語》的基礎,或者在解讀過程中或隱或現(xiàn)地附和詮釋學方法。

但西方現(xiàn)代詮釋學的方法是否適宜于《論語》的理解?這里將從詮釋學的不同路向開始,分析這一問題。

“現(xiàn)代詮釋學真正研究的是詮釋學三要素――作者原意、文本原義、與讀者領悟之意――之間的關系。

”與此相應,西方詮釋學理論大致可分為三種路向:作者中心論詮釋學;讀者中心論詮釋學和文本中心論詮釋學。

下面分別闡述借它們理解《論語》之得失。

作者中心論詮釋學以施萊爾馬赫和狄爾泰為代表,他們認為,文本存在的意義在于表達作者的原意,理解就是要排除讀者的一切先入之見,去把握作者的原意。

為此,在傳統(tǒng)的語義學和考古學方法之外,“解釋者通過把他自己的生命性仿佛試驗性地置于歷史背景之中,從而可能由此暫時強調和加強某一心理過程,讓另一心理過程退后,并從中在自身中引起一種對陌生生命的模仿。

”[2](p90)理解旨在揭示文本背后隱含的作者的生命體驗和精神狀態(tài),通過對消解讀者的個體性和歷史性,來重建作者的個體性和歷史性,以此正確地理解文本的“原意”。

從以上論述可知,作者中心論詮釋學認為文本與作者的思想是一致的,或文本完滿表達了作者的思想;如果讀者通過語義學或考古學的“客觀的”方法,輔以“心理移情”的“主觀的”方法,就可以理解文本的“原意”亦即還原作者的思想。

但如果我們以此來直面《論語》時,困難便出現(xiàn)了:《論語》文本是孔子在具體場景中的話語的記錄,這些記錄又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的記錄,在記錄中不免加入了記錄者本人的話語選擇傾向,使得記錄形成的話語不會也不能完滿地表達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因此,旨在分析孔子具體話語的語法學和考古學的方法都將無法窺見孔子的全部思想,甚至會起到的阻礙的反作用;而旨在借助場景還原的方式去體驗孔子心理過程的心理學實驗方法,所體驗到的也僅僅是我們所理解和認識的孔子與弟子們對話的具體情境,以及我們當下以某種方式所感受到的孔子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仍然無法擺脫當下對話的具體性和有限性,通達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從詮釋學自身的發(fā)展史來看,作者中心論“為了保證理解的客觀性,或者說為了保證對文本中的‘作者原意’的把握,幾乎完全消解了讀者的個性。

在‘作者中心論’的視域中,讀者實際上成了‘無個性的’、‘無差別的’抽象存在物。

”[3](p64)實際上,在運用作者中心論來解釋《論語》的過程中,情況卻恰恰相反,讀者以消解個性去理解《論語》的具體話語時,其結果是讀者擁有了文本中的“個性”,而這個“個性”又是被有所傾向的記錄著的孔子只言片語所限制著、束縛著,進而遮蔽了“無個性”的圣人智慧。

海德格爾開啟,并由伽達默爾為代表的讀者中心論詮釋學認為,理解不是此在的行為方式,而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理解不是去追尋文本與作者的“原意”,而是讀者依據(jù)自身的歷史性使文本的意義得以創(chuàng)生和流動。

這樣,讀者以及讀者帶有歷史性的先入之見就具有了合法性并成為決定文本意義的關鍵,讀者與文本的時間距離就不被看作成是必須被克服的東西,而是理解的一種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可能性。

所以,基于讀者歷史性的“視界融合”,讀者通過對文本的解讀,既是對此在的昭示性理解,也是對文本意義的創(chuàng)生。

但借此理解《論語》,則會出現(xiàn)以下問題:首先,伽達默爾給予讀者的歷史性以合法根據(jù),但“視界融合”和文本意義的創(chuàng)生仍然是以承認讀者能很好地理解傳統(tǒng)和文本為前提的,否則,任意性的詮釋雖然呈現(xiàn)了讀者的歷史性和個體性,但卻以損害文本思想的`深刻性為代價。

其次,詮釋學認為時間距離可以“使得文本逸離了它們賴以形成的那個短暫的情境,在歷史中獲得了一種普遍的意義,使它們自身所擁有的特殊性上升為普遍性”,[4]這一點對于《論語》來說,也是無法真正實現(xiàn)的,因為《論語》本身就是對短暫情境對話的描述,時間距離的作用僅僅在于:以新的短暫情境代替舊的,而不能從根本上逸離當下性,而這種新的短暫情境的出現(xiàn),則會造成更加“壞”的結果,即逸離了《論語》對話的當下性,使得具有極小適應性的對話成為了“普遍的”教條,更加遮蔽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再次,在對《論語》的理解中,此在的存在意義不僅不能得以顯現(xiàn),反而會導致此在的沒落,因為,讀者中心論認為,理解即是存在,讀者以自我的歷史性對《論語》的解讀所得到的是唯我的意義,但這種意義卻是基于對《論語》具體話語的自我認同,這種具體話語如果脫離了當下情境且不能上達為智慧的話,則只能起到對自我存在的進一步束縛和遮蔽。

例如《論語·子罕》篇中有一則故事:孔子贊揚弟子仲由說:“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隨后孔子便引詩經一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意思是說,不嫉妒、不貪求,為什么不好呢,然而,子路聽后便“終身誦之”,孔子便道:“是道也,何足也臧?”批評子路如果一直固執(zhí)于這一句詩句,卻是好不了的。

以利科爾為代表的文本中心論詮釋學是西方詮釋學發(fā)展的第三個路向。

其認為,作者中心論和讀者中心論都在作者、文本和讀者的關系上偏執(zhí)一端,因此要在三者之間達成一種協(xié)調,對“作者原意”的追求不能放棄,對讀者在文本解讀中開啟的“創(chuàng)生意義”也要予以考慮,利科爾認為,“文本”就是使三者能夠協(xié)調的中介點。

利科爾把文本界定為“任何由書寫所固定下來的任何話語”,并與“作為口語形式出現(xiàn)的話語”區(qū)分開來。

讀者在理解文中的過程中,既要尊重文本自身的客觀性,因為文本是作者表達自己意圖的媒介;又要充分發(fā)揮讀者的主觀性,因為脫離了作者語境的文本必然要建立讀者的語境才能得到理解。

利科爾通過反思作者中心論和讀者中心論詮釋學而建立起來的文本中心論詮釋學,給解讀《論語》的困難性問題提供了很多啟發(fā)。

從這樣的角度看來,對于孔子思想和智慧的通達,似乎只有通過我們可以直接觀照到的《論語》文本才可以達到。

古代文學論文篇九

3陶淵明思想淺論淺析陶淵明人格精神及其當代意義。

4從漢樂府看漢代的婦女問題花木蘭與劉蘭芝不同命運的對比分析。

5論納蘭性德愛情詞詞風淺析納蘭性德詞中的“月”意象。

6中國古代小說悍婦形象的文化意蘊明清小說悍婦形象的文化意蘊。

7中國古代詩歌游子主題研究《古詩十九首》游子思婦主題探析。

8宋人精神之“雅”與詩歌之“俗”從蘇、黃詩作看宋詩的以俗為雅。

10宋詞中的離愁別恨歐陽修詞中的離情別緒。

11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思潮嵇康與阮籍詩文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比較。

12從《鶯鶯傳》到《西廂記》從《鶯鶯傳》到《西廂記》張生形象轉變原因探討。

13《論語》研究突破傳統(tǒng)逼視人性dd談《西游記》中女妖形象。

14李商隱“無題”詩探究晏幾道與秦觀詞中“淚”意象的比較研究。

15論古代詩歌中的愛情詩淺談李清照詞中的女性情懷。

16論我國男性詞人的女性書寫傾向從蘇、秦詞之比較看秦觀詞的情韻兼勝之美。

17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水滸傳》中女性的進步意識。

18魏晉社會背景對詩人文學風格的影響淺析《論語》中孔子的交友觀。

19柳永艷詞與宋代市井生活《水滸傳》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比較。

20論杜甫詩歌中的沉郁情調試論《聊齋志異》中的模式化結構。

古代文學論文篇十

橋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是跨越障礙的工具,其最基本的作用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論特有的一個重要理論,即客觀物象經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意象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言不盡意的遺憾,明晰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成功地建構了中國古代文學特有的含蓄、凝練、朦朧的意境美。橋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在各種文學體式中經常出現(xiàn),運用非常廣泛。

《詩經大雅大明》寫周武王之母太姒來歸的情景:周文王親自迎親于渭水,渭水無車,于是立即造舟為梁,以通親好,顯示了周文王對太姒的真摯感情和遇事果斷的魄力。造舟為梁,不顯其光,[1](p100)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出現(xiàn)的最早的詠橋詩句,開中國古代文學橋意象的先河。橋意象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著豐富的內涵,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四類情況進行解析。

一、構成畫境的元件。

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首要內涵就是通過展現(xiàn)橋的實用性和外在美,在文學作品中形成以橋為點睛之筆的優(yōu)美畫面,給讀者以強有力的視覺沖擊。

劉禹錫《竹枝》:江上春來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紋生。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2](p108)就很好的寫出了橋的實用價值。橋是連接兩岸的紐帶,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橋上春雨、橋下江水、橋邊新柳、橋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共同構成一幅以橋為中心充滿生機的小村初春圖,表現(xiàn)出作者愉悅的心情。喬吉《(雙調)水仙子吳江垂虹橋》:飛來千丈玉蜈蚣,橫駕三天白螮蝀,鑿開萬竅黃云洞。看星低落鏡中,月華明秋影玲瓏。赑屭金環(huán)重,狻猊石柱雄,鐵鎖囚龍。[3](p620)寫出垂虹橋的雛高大長、裝飾精美,反映了當時橋梁建筑的水平之高,讓讀者于千百年后仍然可以在想象中領略此橋的壯美。

詩歌在描寫橋外在美的同時,往往也能借助橋的建成歷史體現(xiàn)出橋所在地的悠久歷史。張籍《成都曲》: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4](p4290)萬里橋是處于成都繁華鬧市的一座著名的橋,橋之得名據(jù)劉光祖《萬里橋記》有兩種說法:羅城南門外笮橋之東,七星橋之一,曰長星橋者,古今相傳,孔明于此橋送吳使張溫,曰:此水下至揚州萬里。后因以名?;蛟唬嘿M祎聘吳,孔明送之至此,曰:萬里之道,從此始也。[5](p307)可見萬里橋的名稱由來已久。此處橋意象與錦江、煙波、荔枝等意象共同再現(xiàn)了成都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繁榮的社會經濟,表現(xiàn)出成都風物人情、市井繁華的景況和百姓安寧富足的生活狀況,同時萬里橋的悠久歷史反襯出成都悠久的歷史。

橋意象在此類作品中是作者突出描寫的一個景物,是作品勾勒畫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構成作品畫面和豐富意蘊起著重要作用。再如杜荀鶴《送人游吳》: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4](p7925)也成功地運用了橋意象,只小橋多三個字便把蘇州,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城市的特點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出來。白樸的《越調天凈沙春》: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3](p242)就是把橋作為春天諸多景物之一來寫的,橋與其它景物共同構成了明媚的春意圖。杜牧《阿房宮賦》描寫阿房宮中橋的壯美說: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6](p362)其中的復道,正是一種架在空中的復橋,也是把橋作為整個畫面中的一個特景來描寫的一個實例。

二、感傷情懷的藝術載體。

橋的建筑功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便決定了橋作為意象必然與人的感情波瀾緊緊相連。橋作為感傷意象來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作品很多,具體來看,橋意象所表達的作者的感傷情緒又可以分為不同類型。

(一)表現(xiàn)離別、相思、旅途的感傷。

描寫離別感傷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4](p5982)相傳二十四橋為隋朝所建,隋煬帝月夜曾同宮女二十四人吹簫于此,故名。二十四橋在此詩中應當代表著如詩如畫的揚州城。月夜依舊,二十四橋依舊,揚州城依舊,但詩人卻與朋友韓綽身處兩地,相思而不得相見相聚。全詩看似寫自然美景,實則以美景襯托思念之情,更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深深的惆悵。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7](p1592)陸游的這首《漁家傲》詞也是借助橋意象,表達對堂兄仲高的懷念,表現(xiàn)離別的.感傷和憂愁。

借助橋意象來表達相思之情的多體現(xiàn)在詞中。如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鎖窗朱戶,只有春知處。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7](p506)寫對一女子的傾慕之情。凌波美女,羅襪生塵,輕盈的儀態(tài)惹人愛戀,但終究翩然遠去。詞人的悵然之情油然而生,佳人不在,青春年華中最美好的時光該與誰共度月光下的小橋流水該同誰徜徉悲涼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2](p363)小橋流水凝眉處,橋意象鮮明地體現(xiàn)出作者難遣的心懷。

遠離家鄉(xiāng),行進在旅途中的匆匆過客,或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旅途或異鄉(xiāng)看到橋,往往會勾起濃濃的鄉(xiāng)愁。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8](p155)這首《商山早行》是溫庭筠著名的寫景抒情詩。全詩緊扣早行二字,頸聯(lián)選取雞鳴、殘月、茅店、寒霜、板橋等景物,生動鮮明地刻畫了一幅立體的荒山早行圖。凄清寂寞的環(huán)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艱辛,襯托出思鄉(xiāng)的深切。特別是人跡板橋霜一句,寫板橋白霜上留下的行人足跡,很耐人尋味聯(lián)想。

馬致遠《越調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p242)與溫庭筠《商山早行》不同的是,小橋、流水不是荒涼、凄苦的意象的代表,而是以小橋流水的溫馨生活來反襯枯藤、老樹、黃昏、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的凄涼,鮮明的對比,讓漂泊的游子到了思鄉(xiāng)斷腸的地步。鄭光祖《蟾宮曲夢中作》:敝裘塵土壓征鞍,鞭倦裊蘆花。弓箭蕭蕭,一徑入煙霞。動羈懷,西風禾黍,秋水蒹葭。千點萬點,老樹寒鴉,三行兩行,寫長空歷歷,雁落平沙。曲岸西邊,近水灣魚網綸竿釣,斷橋東壁,傍溪山竹籬茅舍人家。見滿山滿谷,紅葉黃花。正是凄涼時候,離人又在天涯;[3](p463)黃鎮(zhèn)成的《東陽道上》: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9](p1804)也屬于用橋意象表達鄉(xiāng)愁的作品。

(二)抒發(fā)滄海桑田的歷史感傷。

橋在生活中的基本作用使橋有可能成為不可替代的交通要道或商賈云集的繁華之地,因此歷史上便留下了許多名橋。隨著朝代的更替,這些名橋中的一部分便成為見證歷史興亡的遺跡,常常被用來抒發(fā)作者滄海桑田的感慨或表達作者的亡國之痛。唐代李益《洛橋》: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4](p3223)洛橋,又稱上洛橋,大唐盛世時,陽春時節(jié),這里是達官顯貴云集游春的繁華勝地。詩人春日獨上洛陽橋,眺望金谷園,只見柳條在春風中擺動,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條的女子在翩翩起舞,和昔日春色繁榮的好風景毫無兩樣。但是安史之亂后,東都洛陽已無往日盛況。彼時,只有詩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華的洛陽橋上遐想感傷。洛橋在此詩中不僅是歷史興亡的見證,也是詩人抒發(fā)好景不常、繁華消歇的歷史盛衰感慨的寄托物。

又如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4](4117)朱雀橋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歷史名橋,東晉咸康二年所建,當時掌權士族王、謝兩家所居住的烏衣巷距此不遠。昔日車馬喧囂、衣冠往來的朱雀橋如今籠罩在慘淡的斜陽余暉之中。王、謝兩家早已化為塵土。此詩雖然通篇寫景,不著一字議論,卻將滄海桑田的感慨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此類作品中的橋也是歷史的活化石。它經歷了曾經的繁榮,見證了朝代的興亡更迭。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4](p2254)咸陽橋,本名便橋,在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南,橫跨渭河,是唐代長安城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太平盛世,咸陽橋是域外商賈通往長安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絲綢之路的通道之一,代表著氣勢輝煌的大唐雄風。安史之亂時,咸陽橋卻成了萬千百姓蜂擁逃難的唯一通道。杜甫在詩中表達了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深層次意義的今昔對比強烈地表達了對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的不滿與批評。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10](p147)州橋,也叫漢橋,在汴京宣德門和朱雀門之間,橫跨汴河,其南北大街是當年北宋皇帝鑾駕行經的御道。六軍,指是宋朝官軍。老百姓站立于曾經的御道上泣不成聲地詢問使者,大宋的官軍什么時候才能收復河山詩歌強烈地表達了中原淪陷區(qū)人民身心遭受蹂躪的痛苦以及盼望光復的強烈心情,也隱晦地表達了作者對當權統(tǒng)治者偏安茍活心態(tài)的批評和痛恨。

三、通往理想境界的藝術符號。

眾所周知,中國文學自誕生伊始就以想象、抒情見長,于是文學作品中就誕生了許多想象中的事物用以寄托人們的某種情感。以橋意象為例,發(fā)展到后來,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橋也出現(xiàn)了想象和虛構,不一定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實實在在存在的橋,比如表達愛情主題、通往彼岸世界的神仙橋、鬼蜮橋均屬于想象虛構的范疇。

除了表現(xiàn)天然的畫境美、悲戚的感傷和歷史的慨嘆之外,橋意象在古代文學中也是有情男女的愛情紐帶。與前三者不同的是,表現(xiàn)愛情的橋意象經歷了一個從現(xiàn)實到想象的過程,最終幻化為人們理想中完美愛情的象征。

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牛郎與織女都與橋有關系。牛郎織女的鵲橋從誕生伊始就是想象的產物,表達了人們對被外力強行拆散的有情人無盡的祝福和相信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堅定信念。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七夕近幾年甚至被國人譽為中國人的情人節(jié),不難看出以鵲橋為媒介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已成為戀人心中無怨無悔的愛情典范。秦觀《鵲橋仙七夕》: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朝朝暮暮。[7](p459)則以翻新的主題,優(yōu)美的意境,動人的情景,把這則凄美的鵲橋愛情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沁人心脾。

民間傳說中發(fā)生早陜西藍田的藍橋會演繹的也是一個與橋有關的凄美感人的愛情故事。青梅竹馬的韋郎保和賈玉珍被迫分離,后有幸重逢卻無緣相守。韋郎保抱柱守信,被洪水淹死,賈玉珍以死殉情。自清代至今,以藍橋會為底本的戲劇、電影層出不窮,這些劇目雖然講述的情節(jié)有繁有簡,但中心都是表達至死不渝的愛情觀,藍橋也幻化為堅貞愛情的靈魂,以至于后來翻譯過來的外國經典愛情故事也以藍橋冠名來體現(xiàn)愛情的浪漫凄美,如著名的《魂斷藍橋》。

受封建思想影響,古人相信人的靈魂會在死后另一個世界,或天庭或地獄,于是也就出現(xiàn)了想象中通往天庭或者地獄的神仙橋和鬼蜮橋。

相傳武夷山的幔亭峰,是神話故事中武夷君宴請鄉(xiāng)人的所在,也就是幔亭招宴的所在地。傳說宴會的當天,仙樂悠揚,祥云繚繞,仙人們通過空中虹橋駕臨人間。虹橋意象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里也就成了代指仙人們降臨和人們通往極樂世界的途徑,充滿奇詭神秘色彩。朱熹《九曲棹歌》: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11](p323)吟詠的就是有關虹橋的仙境故事。

盧照鄰《還京贈別》:風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萬里同為客,三秋契不凋。戲鳧分斷岸,歸騎別高標。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4](p525)仙橋即指通往仙境的橋。劉長卿《送少微上人游天臺》:有橋人不到,獨往更迢迢。乞食山家少,尋鐘野路遙。松門風自掃,瀑布雪難消。秋夜聞清梵,余音逐海潮。[4](p1482-1483)孟浩然《舟中曉望》: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標。[4](p1652)都寫到了天臺山的石橋。這里的天臺山石橋同樣指連接人間和神仙天堂的神仙橋,寄托著人們渴望靈魂皈依極樂的理想。

封建迷信認為作惡的人死后,其鬼魂要被壓到陰曹地府去受懲罰。地府前有一道橋叫奈何橋,也叫望鄉(xiāng)橋,鬼魂一旦過這道鬼蜮橋就進入了陰曹地府,等待著他的將是無限的刑罰。奈何橋也是人通往彼岸世界的紐帶,與神仙橋不同是,不是通往極樂,而是通往極苦。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橋意象由來已久,含義豐富多彩。到了今天,現(xiàn)當代文學對橋意象的運用仍然可見,例如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窗口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12](p40)即運用到了橋意象,足見橋意象對中國文學影響之深。

參考文獻:

[1]周振甫.詩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xx.

[2]張璋、黃畬.全唐五代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隋樹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華書局。

[4]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5]諸葛亮.諸葛亮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杜牧.杜牧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xx.

[7]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65.

[8]曾益.《溫飛卿詩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顧嗣立.元詩選[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0]范成大.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張海鷗.宋名家詩導讀[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xx.

[12]卞之琳.卞之琳詩集雕蟲經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古代文學論文篇十一

1.天文學讓人類知道天地運行規(guī)律,四季時分的終始,時間的尺度得以碓立,我們的行為亦有了更好的'規(guī)律。天文學亦是人類自然崇拜中的最高神化目標。天文學更被用以發(fā)展占星學,令古代天文學蒙上了一點神祕主義的氣氛。

2.對于古代中國來說,天文學除了上述的各項外,亦顯示了中國文化和其他人一樣,有把道德外在化的傾向。但中國人對「天」的觀念僅在于作為道德的化身。中國雖然在傳統(tǒng)中也有迷信,但我們不認為上天是會控制一切的,結果仍在我們手中。中國人,無論是星相家、堪輿師等,都一直認為他們所預測的并非不可改變,先天的因素是可以由后天修改的。

3令我們努力自力更生,形成中國人勤奮向上、強調內省的性格,亦使我們把大自然看成朋友。由于天道只是一套外在的客觀規(guī)則,所以人們只有和天地合作共處,才能安身,對中國這個農耕民族來說,平穩(wěn)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天地是人的合作對象,而不是征服對象。

這是一種符合環(huán)保的想法,是以雖然中國亦有破壞環(huán)境的時候但大多的中國人均是敬畏天命、愛惜大地的。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亦大多能保存至近代。若然能將此與中國與自然為友的態(tài)度配合,當有助于推行環(huán)保。

4.最后,是古中國天文學知識本身。除了赤道坐標系統(tǒng)外,中國古化天文學中還有不少值得他人學習參考的。例如農歷的二十四節(jié)氣系統(tǒng),屬世界所僅有,其對農業(yè)的用途,從通用公歷的今天,中國人仍同用農歷,可見一斑。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中國天文學當對世界農業(yè)及其他若干事業(yè)有很大的用處。

古代文學論文篇十二

古代文學一般包括歐洲古代文學和中國古代文學。歐洲古代文學又包括古希臘文學和羅馬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按時間分類,包括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

摘要:在科學技術和數(shù)字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

我國優(yōu)秀的古代文學經典早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書本上,

更多的古代文學經典在當前的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化作屏幕上的影視形象,

實現(xiàn)了古代文學經典多形式、多渠道的傳播。

工業(yè)革命以后,

社會和科技在飛速進步,

傳播方式的變化日新月異,

尤其是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

有了數(shù)字化技術、多媒體視頻技術等的支持,

有越來越多的古代文學經典將得到改編,

與影視改編欣欣向榮相反的是,

以往傳統(tǒng)的以書本、戲曲等傳統(tǒng)方式的傳承、傳播渠道門庭冷落、門可羅雀。

過去以書本為主體的紙質傳播當中,

人們需要花時間和心思去揣摩文學經典里蘊涵的深刻內涵,

方式比較單一、缺少趣味性等,

于是,

在科技條件的支持下,

有越來越多的古代文學經典被改編翻拍成影視劇。

與傳統(tǒng)的書本相比,

影視劇的翻拍和改編能夠改變過去單一、枯燥的閱讀方式,

影視翻拍和改編除了融入文學內容之外,

更多的以視頻、圖片、聲音等吸引大眾的眼球[1]。

我國的古代文學作品種類繁多,

歷史悠久,

源遠流長,

這些古代文學經典是我國歷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社會背景下,

這些經典一直處在起伏和動蕩當中,

同時,

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又能夠產生不同的文學經典。

這些經典文化中所蘊含的深意和內涵遠非是一部影視劇所能夠闡述的,

尤其是文學經典中所蘊含的價值。

基本上可以說是眾所周知了,

其中都包含了特定時期的社會環(huán)境、政治情況、經濟條件和文化背景,

一旦有名人作家創(chuàng)作了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之后,

就會深受后輩的尊崇和模仿,

同時也引來批評家的推出或者批判,

有人對文學作品大加贊揚,

就會有人對其大肆貶低,

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向來都是褒貶共有的。

而一部文學作品能否成為經典,

還與該作品創(chuàng)作之時及其往后的社會風氣、人們的審美心理、價值追求等具有密切的關系,

當然,

不可否認的是,

這其中還夾雜著些許的運氣與機緣[2]。

文學經典具有顯著的相對恒定性的特點,

正因為是經典,

所以才能夠喚起讀者反復的閱讀和揣摩,

文學經典必然是能夠引起人們反復閱讀,

并能夠給我們帶來深刻影響的作品。

俗話說“各花入各眼”,

通常情況下都不太可能對其品質進行一個較為完整的總結和解讀,

所以,

對于一部古代文學作品是否能夠成為經典,

向來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

對于一部文學作品能夠被奉為經典,

只有能夠滿足絕大多數(shù)人需求的作品、符合絕大多數(shù)人審美和價值追求的作品,

才有可能成為經典[3]。

由于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

使得影視改編的可實踐性變得愈加廣泛起來,

影視的改編除了廣泛性之外,

同樣還具有多樣性、多渠道等特點,

由不同的編劇、導演等去改編,

文學經典的改編方式和改編觀念各不相同,

因此,

也沒有辦法去精確的界定“改編”這一概念和定義。

每個人對“改編”這一詞的認識和理解不同,

所以理論界至今也沒辦法給“改編”冠以一個清晰明確的定義。

對于電影改編,

美國一位著名的電影理論學家認為小說和文學作品只是影視作品眾多素材中的一個,

而非有機體,

經過電影的改編豐富以后,

會出現(xiàn)一個與小說不一樣的、全新的一個完整藝作品[4]。

這是美國一位電影理論學家的觀點,

或許另外一位理論學家,

就不是這么認為了。

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

有了互聯(lián)網、多媒體等高科技的支持,

能夠顯著縮短古代文學經典被影視改編后的傳播時間,

使得古代文學經典的傳播渠道更加豐富多樣,

影視改編后的傳播速度也由此加快,

也因此激發(fā)了更多影視改編古代文學經典的熱情和創(chuàng)作欲望。

在如今快餐時代中,

以年輕人為主的大眾普遍選擇通過網絡搜尋和觀看影視劇,

這樣觀看影視劇的方式省時省力,

還能不用出門,

簡直就是懶癌癥患者的福音。

經過影視改編后,

這些古代文學經典不用再和以往一樣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埋頭苦讀,

反而能夠通過影視改編獲得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享受。

同時,

網絡平臺的快速發(fā)展也為古代文學經典題材的發(fā)揮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間,

網絡平臺的開放性很好的迎合了當今青年向往沖破束縛和自由的心理。

總結雖然影視改編能夠視為是古代文學經典的一種傳播方式,

且這種傳播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具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同時必然也有很多不足和缺陷,

這意味著文學經典的影視改編這條路上存在巨大的風險。

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一旦進入另一種藝術形式,

以另一個方式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

同時也為受眾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審美體驗。

自古以來,

只要是成為經典的文學作品,

每一部都被烙印上當時的社會背景,

也帶有非常強烈的作家個人的鮮明特點,

與這些文學經典一樣,

經過影視改編后,

這些文學經典自然也被烙印上了這個時代的特定因素,

也帶有創(chuàng)作者、導演、編劇等創(chuàng)作主體的觀點和見解,

所以,

如果單純從影視作品對原著的還原度來對影視作品進行片面評論的話,

也毫無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娟:古代文學經典與影視改編[d].山東師范大學,.

[2]曹文慧:論中國當代新生代小說的影視改編[d].山東師范大學,.

[3]趙宏麗:中國古代文學經典的數(shù)字影視媒介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相彬:淺析當代影視中的戲曲名著改編[d].中國海洋大學,2011.

作者:趙紅單位:遵義師范學院。

【二】談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

摘要:中國古代文學在高校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新時期,中國古代文學教育面臨新的發(fā)展機遇,本文通過分析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分析中國古代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推動中國古代文學教育健康發(fā)展。

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熱點,研究領域非常廣闊,是一門很成熟的研究學科。

但該學科在課程的教學研究方面很滯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當前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對推動高等院校古代文學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提高高等院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產生積極影響。

(一)有助于優(yōu)化高校文學教育實效。

前期,高校進行了一系列古代文學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偏重于教學手段方面的改革,對課程理念、課程內容缺乏研究,對課程設置的目標不夠明確,沒有實質性的推動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發(fā)展。

新時期推動高校文學教育改革對推動課程教學、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對培養(yǎng)古代文學創(chuàng)新人才,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發(fā)展日益加劇,未來綜合國力的競爭對高等教育質量提出新的要求。

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有助于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從課程設計、課程教學方法、課程目標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強高等課程競爭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有助于傳承中國古代文化。

中國古代文學蘊含深刻的人生體驗、哲學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

為了提升社會整體道德水平和國民修養(yǎng),當今社會需要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文化熏陶。

因為它承載著中華優(yōu)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著開啟民智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作用。

可惜之前這門課程沒能發(fā)揮其在國民教育中的應有作用,而隨著社會不文明行為的增加,課程也需要由知識教育變?yōu)榈赖陆逃c綜合素質教育。

二、當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教學方法、手段,缺乏改革理念和目標。

當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偏重于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對中國文學教學理念研究不夠。

雖然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可以豐富課堂,提高課堂的活躍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長期使用這一教學方法和手段,或者經常性的變化教學手段和方法,勢必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

對于長期不重視教學理念和目標的研究,不利于學生找到認同感,學習的目標意義不明確,在學習古代文學課程上,沒有目的性,對學習程度界定模糊,取得的效果鑒定不明確,都不利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重實訓技能培養(yǎng),缺乏相應的實訓手段。

隨著大學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深入,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課時相應減少,更多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訓技能,很多高校在對學生考核評價時偏重于課程實訓,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由理論為主,轉變?yōu)閷嵺`教學,給學生增加了相應的實踐學時。

高校普遍認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進行實踐教學,應用什么樣的手段去開展實踐教學。

很多高校會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去引導學生學習,通過觀看影片的方式來完成實踐教學任務,雖然教學方式有所變化,但是取得的教學效果仍然不夠理想,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長期發(fā)展,對提高高等院校學生的實踐技能仍顯不足。

(三)重文學作品學習,缺乏國學經典創(chuàng)作。

中國古代文學教育課程內容設置主要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文學作品,這類作品一般是歷史傳唱,文學色彩濃厚,且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具有顯著的教育意義。

這類作品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視,在安排課程時對于課時的安排就相對多一些,研究力量也強一些,各高校也紛紛成立專門的國學院,開展國學教育,開始重視國學經典誦讀。

高等院校在開展課程評價,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時,在國學教育、研究方面的比重更加偏重一些,平時就要求大學生要開展國學閱讀主題活動,列出必讀科目,將平時的表現(xiàn)和最終考核結果綜合進行評價,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不強,疲于應付的思想還存在,筆記報告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不明顯。

古代文學論文篇十三

摘要國學與古代文學文脈同宗,國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是中國古代文學的文化底色,中國古代文學是國學的情感建構。

國學熱再次升溫,古代文學能否波瀾不驚,兩者的關聯(lián)度如何,對兩者關系進行研究具有現(xiàn)實緊迫性。筆者從歷史的視角,粗略審視國學與古代文學的文脈關系。

在中國傳統(tǒng)學術范疇將書籍分為四類,即四部。晉武帝秘書監(jiān)荀勖的《中經新簿》將群書分為四部。唐玄宗時期,集賢院分書為四類:經、史、子、集。清乾隆年間,紀昀主持整理書籍,歷十年共收書三千四百七十種,三萬六千余冊,亦分為四類:經部(類十)、史部(類十五)、子部(類十四)、集部(類五)??鬃訒r有六藝,漢代設立太學,隋立國子監(jiān)協(xié)調國子學與太學并另設有算學、書學、醫(yī)學等。

國學詞匯最早出現(xiàn)在《周禮周官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少舞。《周禮周官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因此,原初的國學,指周代中央設在王城的國家教育機構與學校,與地方鄉(xiāng)學相對應,由樂師、大司樂負責,與現(xiàn)代作為學術知識體系劃分是不同。國學正式稱謂產生于西學東漸,為區(qū)別西學而生,始于清朝末年。光緒年間,劉師培、章太炎、鄧實創(chuàng)辦《國粹學報》,一般認為是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的第一次國學思潮。第二次國學思潮發(fā)生在新文化運動,標榜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1]。第三次國學思潮發(fā)生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方興未艾。[2]但國學依然沒有嚴格意義上定義。

文學一詞最早出在《論語》,指孔門四學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之一,專指古代典籍。漢朝文學指學術,就是儒學,律令、軍法、章程、禮儀,都屬于文學范疇,另有文章指學術之外詞章。古代文學是個斷代概念,指中國有文學以來至古代社會結束整個歷史時期作品,研究與教學古代文學作品成為獨立學科。文學分為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和藝術學等。古代文學學科在中國語言文學之下。

經、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包括大部分作為文學作品詩文文本,經部與子部屬于廣義哲學范疇,史部屬于史學范疇。經學是國學核心,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思想成為許多朝代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式,對各個領域,尤其是對古代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古代文學許多審美觀念與美學范疇以儒家經典為底色。不了解中國先秦儒學,就不能深入理解古代文學諸多觀念。如中國古代詩歌的和諧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含蓄委婉,追求言有盡而意無窮審美效果,這就和儒學中庸思想密切相關。子書也對中國古代文學有巨大影響力。如《莊子》的汪洋恣肆、飄逸奔放行文,追求精神自由逍遙境界與全身遠害隱逸人生,心齋坐忘、虛靜澄明與言不盡意等方式,都對中國古代文人與古代文學觀念影響深遠,并構成中國詩歌、繪畫基本精神與審美范式?!肚f子》看重人生個體價值,所有論述均圍繞個體生命安頓,為那些現(xiàn)實中受挫、失望甚至絕望文人提供了有效精神支撐。失意文人不能在現(xiàn)實政治中有所成,往往轉而追求個體適意藝術人生,這種藝術人生物化形態(tài)便是詩文書畫,于是就成就了中國純藝術精神。因此,不了解莊子學說,就不能完整認識中國古代文人人格與精神,也就不能全面認識其所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以及其古代文學思想。

古代文學以或細膩或婉約或豪放的多種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人類特有的情感體驗,留下眾多千古傳唱的文學名篇。研究古代文學的歷史發(fā)現(xiàn)它們已經遠遠超越于國學的精神內核,塑造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感與文化。古代文學研究從孔子整理詩三百開始,也有兩千五百多年。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按照作品類別主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先秦時期,或詩騷時期;秦漢至唐代中期,或詩賦時期;唐中葉至元末,或詞曲話本時期;明初至五四,傳奇與長篇小說時期。古代文學范圍主要是詩賦、詞曲、小說、文章,也包括俗文學、戲劇。古人敘述的古代文學主要為國學的詞章之學,現(xiàn)代的古代文學范圍已經涵蓋了文學的全方位情感表現(xiàn)領域。胡適先生對國學理解很寬泛,他認為,國學在我們心眼里,只是國故學縮寫,中國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文化歷史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國學[3]。按照這種理解,古代文學就成為國學之一部分,筆者認為是很重要的核心情感表現(xiàn)部分。

古代文學的感物道情表現(xiàn)形式尤其突出,古代文學表現(xiàn)國學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很多經典,很多文學作品本身就是國學精華?!对娊洝放c《易經》、《書經》、《禮經》、《春秋經》并重,現(xiàn)存《詩經》古籍就有六百余種。經尊為經稟圣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是天下之公理,思想統(tǒng)治地位極其崇高。先秦時期,《詩》產生和被整理,并在外交和生活中廣泛傳播。儒家的分支主張以《詩》說《詩》,還原其民歌面目,反映文學所描繪社會生活與人的思想情感,滿足審美需要,基于此,《詩經》的創(chuàng)作旨趣是感物道情,《詩經》品賞方式是諷誦涵泳,《詩經》審美品格是性情中和?!对娊洝芳嬗薪泴W和文學雙重身份。

古代文學本身是文學家自身的情感體驗。國學與古代文學既面對人對宇宙、社會、人生之道的體現(xiàn)也是人對宇宙、社會、人生的事件、生活、行為所思所想的情感敘事。有的中國古代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宗教家、史學家、經學家也有文學學說;有的中國古代文學家也有哲學的、思想的、科學的、宗教的、史學的、經學的學說,呈現(xiàn)出一種國學與古代文學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貫通態(tài)勢。

參考文獻:

[1]胡適.新思潮的意義[j].新青年,第七卷第四號,1919.

[2]何愛國.人文與市場的糾結:第三次國學思潮反思[j].福建論壇,20xx.

[3]胡適.胡適全集[m](第一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

古代文學論文篇十四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的過程中,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已經具備一定的范疇理論。中國古代文學無疑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橋”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是跨越障礙的工具,其最基本的作用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論特有的一個重要理論,即客觀物象經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意象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言不盡意”的遺憾,明晰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成功地建構了中國古代文學特有的含蓄、凝練、朦朧的意境美。

“橋”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在各種文學體式中經常出現(xiàn),運用非常廣泛。

《詩經·大雅·大明》寫周武王之母太姒來歸的情景:周文王親自迎親于渭水,渭水無車,于是立即“造舟為梁”,以通親好,顯示了周文王對太姒的真摯感情和遇事果斷的魄力。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1](p100)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出現(xiàn)的最早的詠橋詩句,開中國古代文學橋意象的先河。

橋意象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著豐富的內涵,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四類情況進行解析。

一、構成畫境的元件。

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首要內涵就是通過展現(xiàn)橋的實用性和外在美,在文學作品中形成以橋為點睛之筆的優(yōu)美畫面,給讀者以強有力的視覺沖擊。

劉禹錫《竹枝》:“江上春來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紋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2](p108)就很好的寫出了橋的實用價值。

橋是連接兩岸的紐帶,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橋上春雨、橋下江水、橋邊新柳、橋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共同構成一幅以橋為中心充滿生機的小村初春圖,表現(xiàn)出作者愉悅的心情。

喬吉《(雙調)水仙子·吳江垂虹橋》:“飛來千丈玉蜈蚣,橫駕三天白螮蝀,鑿開萬竅黃云洞。

看星低落鏡中,月華明秋影玲瓏。

赑屭金環(huán)重,狻猊石柱雄,鐵鎖囚龍。

”[3](p620)寫出垂虹橋的雛高大長、裝飾精美,反映了當時橋梁建筑的水平之高,讓讀者于千百年后仍然可以在想象中領略此橋的壯美。

詩歌在描寫橋外在美的同時,往往也能借助橋的建成歷史體現(xiàn)出橋所在地的悠久歷史。

張籍《成都曲》:“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4](p4290)萬里橋是處于成都繁華鬧市的一座著名的橋,橋之得名據(jù)劉光祖《萬里橋記》有兩種說法:“羅城南門外笮橋之東,七星橋之一,曰長星橋者,古今相傳,孔明于此橋送吳使張溫,曰:‘此水下至揚州萬里。

’后因以名。

或曰:‘費祎聘吳,孔明送之至此,曰:‘萬里之道,從此始也。

’”[5](p307)可見萬里橋的名稱由來已久。

此處橋意象與錦江、煙波、荔枝等意象共同再現(xiàn)了成都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繁榮的社會經濟,表現(xiàn)出成都風物人情、市井繁華的景況和百姓安寧富足的生活狀況,同時萬里橋的悠久歷史反襯出成都悠久的歷史。

橋意象在此類作品中是作者突出描寫的一個景物,是作品勾勒畫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構成作品畫面和豐富意蘊起著重要作用。

再如杜荀鶴《送人游吳》:“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4](p7925)也成功地運用了橋意象,只“小橋多”三個字便把蘇州,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城市的特點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出來。

白樸的《越調·天凈沙·春》:“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3](p242)就是把橋作為春天諸多景物之一來寫的,橋與其它景物共同構成了明媚的春意圖。

杜牧《阿房宮賦》描寫阿房宮中橋的壯美說:“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6](p362)其中的“復道”,正是一種架在空中的復橋,也是把橋作為整個畫面中的一個特景來描寫的一個實例。

二、感傷情懷的藝術載體。

橋的建筑功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便決定了橋作為意象必然與人的感情波瀾緊緊相連。

橋作為感傷意象來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作品很多,具體來看,橋意象所表達的作者的感傷情緒又可以分為不同類型。

(一)表現(xiàn)離別、相思、旅途的感傷。

描寫離別感傷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4](p5982)相傳“二十四橋”為隋朝所建,隋煬帝月夜曾同宮女二十四人吹簫于此,故名。

“二十四橋”在此詩中應當代表著如詩如畫的揚州城。

月夜依舊,二十四橋依舊,揚州城依舊,但詩人卻與朋友韓綽身處兩地,相思而不得相見相聚。

全詩看似寫自然美景,實則以美景襯托思念之情,更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深深的惆悵。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

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無寐。

鬢絲幾縷茶煙里。

”[7](p1592)陸游的這首《漁家傲》詞也是借助橋意象,表達對堂兄仲高的懷念,表現(xiàn)離別的感傷和憂愁。

借助橋意象來表達相思之情的多體現(xiàn)在詞中。

如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鎖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7](p506)寫對一女子的傾慕之情。

凌波美女,羅襪生塵,輕盈的儀態(tài)惹人愛戀,但終究翩然遠去。

詞人的悵然之情油然而生,佳人不在,青春年華中最美好的時光該與誰共度?月光下的小橋流水該同誰徜徉?悲涼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2](p363)小橋流水凝眉處,橋意象鮮明地體現(xiàn)出作者難遣的心懷。

遠離家鄉(xiāng),行進在旅途中的匆匆過客,或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旅途或異鄉(xiāng)看到橋,往往會勾起濃濃的鄉(xiāng)愁。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8](p155)這首《商山早行》是溫庭筠著名的寫景抒情詩。

全詩緊扣“早行”二字,頸聯(lián)選取雞鳴、殘月、茅店、寒霜、板橋等景物,生動鮮明地刻畫了一幅立體的荒山早行圖。

凄清寂寞的環(huán)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艱辛,襯托出思鄉(xiāng)的深切。

特別是“人跡板橋霜”一句,寫板橋白霜上留下的行人足跡,很耐人尋味聯(lián)想。

馬致遠《越調·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p242)與溫庭筠《商山早行》不同的是,小橋、流水不是荒涼、凄苦的意象的代表,而是以小橋流水的溫馨生活來反襯枯藤、老樹、黃昏、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的凄涼,鮮明的對比,讓漂泊的游子到了思鄉(xiāng)斷腸的地步。

鄭光祖《蟾宮曲·夢中作》:“敝裘塵土壓征鞍,鞭倦裊蘆花。

弓箭蕭蕭,一徑入煙霞。

動羈懷,西風禾黍,秋水蒹葭。

千點萬點,老樹寒鴉,三行兩行,寫長空歷歷,雁落平沙。

曲岸西邊,近水灣魚網綸竿釣,斷橋東壁,傍溪山竹籬茅舍人家。

古代文學論文篇十五

摘要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包含了眾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精神,這門課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繼承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更有利于鑄就學生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古代文學傳統(tǒng)文化愛國美德審美人格。

古代文學是我國高校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所開設的主干課程之一,此課程包含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一系列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種文學流派、文學思潮等內容,信息量極為豐富。

同時,古代文學也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

學習古代文學課程,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

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古代文學在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上的功用。

1學習古代文學有助于提高學生愛國主義思想與民族自豪感。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向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教育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自古以來,無數(shù)先民都以承擔社會責任為己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古代的知識分子在任何時間都不忘此教誨。

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已經在炎黃子孫的心中早已扎根,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意識,也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

而如今,愛國主義思想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

我們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這種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才讓我們的國家在世界歷史長河里屹立不倒。

尤其是當我們國家遇到民族危難之際,這種愛國意識便會大放異彩。

而事實上,在我們古代文學史上便留下了大量的愛國主義優(yōu)秀詩篇,每當讀到這些作品,我們都會為之感動。

當讀到屈原的《離騷》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些詩句時,我們不禁為他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而動容。

古代文學論文篇十六

5)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北宋.黃庭堅《論書》。

8)意須從本領中來。本領精熟,則心意自能變化。清.馮班《鈍吟書要》。

11)意則應言而新,手隨意運,筆與手會,故意得諧稱。唐.張彥遠《法書要錄》。

13)書雖重法,然意乃法之所授命也。清.劉熙載《藝概》。

18)未書之前,定志以帥其氣,將書之際,氧氣以充其志。明.項穆《書法雅言》。

20)敏思藏于胸中,巧態(tài)發(fā)于毫錟。南朝.瘐肩吾《書品》。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04511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