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品德(實用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08:23:18
說課稿品德(實用19篇)
時間:2023-11-26 08:23:18     小編:字海

總結健身成果,激勵自己繼續(xù)向目標邁進。總結中如何平衡事實陳述與情感表達?總結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提升的過程,我們要善于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

說課稿品德篇一

本單元是思想品德課的開篇第一章,主要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教育并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意義,珍愛生命,熱愛生活,以滿腔的熱情投入生活,追求生命的價值。標題直接、簡明地說明了本單元的生活主題。把本單元作為思想品德課的開篇是因為進行生命教育是教育自身的要求也是學生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要求,教育中不能缺少生命教育,缺少生命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另外初中階段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義,都是極為重要的人生問題。青春期的青少年正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他們對這些問題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著一些偏差。他們的獨立意識與逆反心理同步增強,往往對自尊很看重,相反對生命卻異常的漠視,不懂得尊重、珍愛生命。如何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觀是這一階段教育的重要任務。所以這一單元的主題尤為重要,而且放在第一位置上。

通過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以下知識: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應該善待大自然,愛護環(huán)境保護動植物。認識人類生命具有獨特性,每個人的生命都就有獨特性。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并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知道生命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懂得實現人生的意義應該從日常的點滴做起。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華。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其整合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新的生態(tài)道德觀,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認識生命的價值,珍惜青春年華,激發(fā)創(chuàng)造有意義人生。

重點:

1、人最保貴的是生命珍惜愛護我們的生命。

2、人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讓我們的青春更美麗。

難點:

1、人的生命是獨特的。

2、人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

學生由小學生入到初中,在課程上有很多方面還不太適應,特別是思想品德課作為一門考試學科正式進入學生的生活,學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這一門課程里學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淺或粗或細都會有一定的體驗和感受,但他們的感受不全面不深刻也不具體,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利用他們已有的認知和感受,通過體驗教學通過大量的事實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寶貴體會人生的意義,并能對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加以掌握。由于初一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有欠缺,在本節(jié)課知識的整合上還有一定的欠缺,通過深層次的學習,使學生能逐步建立起整合意識,培養(yǎng)各種能力。

本節(jié)課作為復習課我主要采取自主學習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師點撥啟發(f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構建知識結構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jié)課我從明確目標、自主學習、小組交流、班級展示、疏理鞏固、拓展延伸、達標檢測七個層次進行學習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

(一)明確目標-。

通過導學案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重難點以及各部分的學習方式,明確本節(jié)課的目標和任務,使學生學習起來具有針對性和目標性。

(二)自主學習。

學生根據學案獨立閱讀教材,完成對知識的探究學習。教師必須給學生適當的時間獨立思考,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動腦思考的機會。

一、自己復習并熟練掌握基礎知識(30分鐘)。

1、學生個人根據教師給的知識結構圖熟讀課本,并完成以下任務:

(1)完成附表中指定任務,將所標題目在課本中找到并注明在卷子上。

(2)通過閱讀課本學生獨立整理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

(3)將重點知識進行標記記憶記憶。

2、學生將重點知識在筆記本上做好記錄。

(三)小組合作探究:

對于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小組內合作探究出答案。

(四)班級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之后,由各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補充,師生達成共識。

(五)疏理鞏固:

學生疏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構建本課的知識體系。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并利用簡單的選擇進行鞏固訓練。

(六)拓展延伸:

通過綜合訓練達到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對于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通過教師的點撥啟發(fā),結合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分析歸納。

(七)達標測試。

為檢測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我設計了達標檢測題,這樣可以便于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查漏缺。

說課稿品德篇二

我是xx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板書)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板書設計5個方面談談對這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

首先、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是魯教版《思想品德》三年制八年級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二個框題。這一框題它從兩個層次上描述了我們是龍的傳人。這一框題既是對上一課《我愛你,中國》知識的延伸,又為下面內容的學習做了鋪墊,所以在整個教材體系中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本框在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結合xx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目標:認識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民族。

(3)情感目標:以實際行動繼承和發(fā)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強立志報效祖國、振興中華的使命。(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品德提高)。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將本科的重難點確定為:

本節(jié)課的重點確定為:我與祖國共命運依據是:因為繼承民族精神,自覺維護祖國統一,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價值追求,是愛國主義教育的落腳點,所以我把他確定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

難點是:我與祖共命運既是本課學習重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依據是:對于初二的學生對于祖國的歷史現實和歷史使命感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再加上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對于中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所以我將他確定為本節(jié)課教學難點。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學法上談談。

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時,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教學:

1、問題教學法,根據“思維總是始于疑問的思維規(guī)律”的要求,我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

目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2、直觀教學法,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主張向榜樣模仿學習,榜樣的.理論是無窮的”的要求,我利用多媒體,把教材文字變成可視的信息流。

目的:增強學生接受知識點過程中的直觀性,提高教學效率。

3、情景教學法,根據“情感教育理論”的要求,我在教學中,借助故事材料、實踐活動和欣賞視頻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景。目的:以情感人,以情入理。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還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等等。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會學習,因此學法指導和能力培養(yǎng)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本框教學內容以及初一學生的實際,本課時的學法指導是:

1、指導學生結合學案研讀教材。

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指導學生用換位、理論聯系實際等方法分析問題。

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啟發(fā)學生廣開思路,捕捉身邊的事例。

目的:讓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去認識問題,并能夠學以致用。

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師生、生生的互助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新的教學理念提倡“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活動”的要求。本課的教學過程具體如下:

(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熱情多媒體播放歌曲《龍的傳人》進而提出問題:即使身著洋裝,身在他鄉(xiāng)也改變不了火熱的那顆中國心引出課題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二)、講授新課:這一部分五步進行:

第一步、研讀教材,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目標及重難點。

措施:

1、讓學生帶著學案研讀教材,提出疑難,提高課堂效率,

3、教師深入學生收集信息,發(fā)現問題、解疑解惑,指導學生。

目的:是理清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為學生順利的完成本節(jié)課的任務掃清知識上的障礙。

(三)、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措施:

1、學友提出自學研讀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與學師共同對不明白的問題進行討論、研討,此間學生可以向同學、老師提出不同的問題,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言解答。

2、有學友再進行全班性匯報,學師補充。

目的:讓每個學生真正達到因互動而發(fā)展,因自主而精彩的目的。

3、教師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導學生。

目的:一方面隨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發(fā)現學生自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提示或啟發(fā);另一方面,通過巡回輔導,發(fā)現共性問題或癥結,為下一步探究、精講奠定基礎。

(四)、探究和精講的重難點內容。

1、突出重點:“與祖國共命運”是本課的重點。(板書)。

針對這一重點內容。

措施:

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以及,為什么要弘揚這種民族精神。讓學生自主探究,師友間討論,在此基礎上,教師加以點撥,從而得出與祖國共命運。

目的:這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有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又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法和學法。

2、突破難點:“與祖國共命運”是本框的難點。(板書)。

措施:

針對這一難點,首先我采用通過課本上北京中學生參加“世界兒童為和平為未來”見面活動,要求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愛國事跡,思考為什么這位中學生會被稱贊為“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作為中學生應該怎么樣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引導學生討論:作為中學生應該為祖國做些什么,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得出我們應與祖國共命運這個結論。

其次我再讓學生設計一句或一段話,抒發(fā)熱愛祖國或期盼祖國統。

一、親人團聚的情感。寫完之后學生彼此交流,老師加以引導,通過這個活動加深師生的彼此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

目的:采用這種方法,通過緊密聯系學生自身實際,讓他們懂得只有與祖國共命運才能實現國富民強的道理。進而將所學知識落實為實際行動,真正發(fā)揮思想品德課的作用。

(五)、及時鞏固。

目的:讓學生在最佳的時間內出現最好的記憶效果,讓學生把知識抓牢。

(六)、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措施:

1、學生做互動練習題,并限定時間。

目的:明確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有時間限制,學生就會有緊張感,行動起來會迅速一些。

2、學師進行檢查,教師抽查等,并及時公布反饋的結果,對學友、學師進行評比。

目的:全員反饋,全員參與,“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激發(fā)學生的學生展示的積極性、主動性。

3、展示,先是學生自我研究然后由師友共同探究完成,有學友回答,學師補充。

目的:我這樣設計,是讓學生通過自我反思,把所學知識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做到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

(七)、七嘴八舌話收獲、說小結。

措施:讓學生從知識、方法、體驗三個方面談收獲,我設計了這么三個問題: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么;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目的: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

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八)、作業(yè)布置:業(yè)的布置則依照本節(jié)課的安排,我布置的作業(yè)是:請結合自己實際說說作為青少年學生如何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懂得理解和寬容的人。除此之外,預習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并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把知識推導過程寫在左側,知識要點中間右,邊實例應用。

各位尊敬評委老師,本節(jié)課我努力貫徹“把課堂交給學生,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這一新課程教學理念,努力讓課堂“喚發(fā)生機和活力”。但仍然會存在諸多不足,懇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讓我在今后的教學能夠做得更好.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稿品德篇三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yǎng)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yōu)良品質。

《人生難免有挫折》是人教版思品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中的第一框的內容。本框是第三單元的起始課。第三單元《做意志堅強的人》是上述兩個單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和“做自立自強的人”的邏輯發(fā)展。學生通過上兩個單元的學習,渴望做一個自尊自信和自立自強的人。但是,當他們邁步去做的時候,挫折和困難是他們必須正確對待的問題,而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所以,這個單元是解決前兩個單元,甚至上冊書中的行為實踐問題,同時也為下面各單元中的知識學習和行為實踐作了有力的準備。本框題共分兩目:第一目“挫折與人生相伴”,先通俗地講解挫折的含義,然后從分析人生難免有挫折入手,闡述了挫折難以避免在于“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很多(如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個人因素等),從中得出:挫折與人生相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第二目: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結果,分析了面對困難和挫折有三種人生態(tài)度,這三種人生態(tài)度會導致三種不同的人生結果,引導學生要樹立積極對待挫折的人生態(tài)度。

本框題既是本單元的起始課,也是學習第二框《挫折面前也從容》的基礎。學習本框題,對于提高學生思想、心理素養(yǎng),增強戰(zhàn)勝挫折的能力,奠定科學人生觀的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了解挫折的含義,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與人生的關系;

(2)學會遇到挫折時,能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法引入新課,然后學生自主學習,活動交流,讓學生列舉生活中人們遇到的挫折、名人的挫折,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挫折,讓學生體驗到挫折是難免的,要直面挫折,選擇堅強的人生態(tài)度。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面對挫折采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進人物戰(zhàn)勝挫折的事跡和名言激勵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奮進。

本框題的教學重點是關于造成挫折的原因分析。人的活動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的,因此,人們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教材中指出,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能預測和及時防范的天災人禍(即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還有可能是各種人為因素(即學校、家庭及個人因素)。只有明確了造成挫折的因素都有哪些,才能懂得為什么挫折是難以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是與人生相伴的。對于重點的突出,我采用的是自主學習,互動交流的方式,從學生的舉例及發(fā)言中,可以看出他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程度。

本框題的教學難點是:對造成挫折的社會因素的理解。對于人禍(即社會因素)與人為因素,學生理解上可能有疑點,認為是一回事。其實不然,社會因素(即人禍)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遭到的各種人為因素的打擊和阻礙,它包括政治、經濟、法律、宗教、道德、風俗習慣、人際關系等方面,如正義得不到伸張,長期蒙受冤屈,因得不到公正待遇而使個人才能無法發(fā)揮等??梢赃@樣理解,社會因素是人為因素的一種,但人為因素不僅包括社會因素。本教材是將自然因素、社會因素歸為天災人禍,將學校、家庭和自身造成的影響歸為人為因素。對于教學難點的突破,充分發(fā)揮直觀教學手段,選用一些典型例子,設計了形象生動的畫面。一則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則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感性認識。

教案《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人生難免有挫折》說課稿》,來自網!

己舉例,激活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體悟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是難免的,從而能直面挫折。

新課程提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了諸多活動:

3、積極引導學生能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探究性學習。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能使教學直觀形象,易于理解,是優(yōu)化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

1、自主學習法:挫折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所以本課教學中很多問題的突破都是通過激發(fā)學生已有的體驗來完成的。

2、合作探究法:為了發(fā)揮集體集思廣益的優(yōu)勢,三種人在挫折面前的常用詞匯填寫以及最后的談收獲就是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的。

3、實踐求知法:如課下實踐作業(yè)(見附頁),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而且很好地貫徹了“學以導行”的教學理念。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2、學習第一目,挫折與人生相伴;

(1)挫折的含義。

(2)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因素。

社會因素。

家庭因素。

人為因素學校因素。

生理因素。

個人因素。

心理因素。

(3)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3、學習第二目: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結果。

(1)面對挫折的三種不同態(tài)度及結果:

a:放棄者——一事無成。

b:半途而廢者——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

c:意志堅強者——獲得成功,享受真正的人生。

(2)選擇堅強的人生態(tài)度。

4、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都有那些收獲?

(2)介紹邰麗華以及《千手觀音》,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遭遇挫折時,向邰麗華等人學習,勇敢地直面挫折,做生活的強者。

5、布置實踐作業(yè)(見附頁)。

由于本校多媒體教室的黑板被大屏幕所遮蓋,故無法板書,知識要點均在多媒體課件中。

說課稿品德篇四

1、本課設計主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

進入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會不斷提出一些與自身相關的、非常基本的問題:我是誰?我的能力、價值、責任如何?我怎樣適應社會?因而,認識自我是他們極感興趣又需要恰當引導的問題。本課從正確認識自己談起,以對自己提出恰當期待、完善自己為最終的落腳點。

初中學生雖然十分注重自我形象,但往往過多地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視內在素質的培養(yǎng),故而幫助學生認清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系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也特別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共鳴。同時,引導學生從內在和外在兩個維度來認識自身的優(yōu)缺點,將更利于學生分清主次,重視內在美對于個人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己,形成更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

“潛能”這一話題往往令人感到遙遠、神秘,而事實上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巨大的潛能,認識、發(fā)掘自己的潛能將令學生走向成功。同時,也會讓學生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新的階段、新的起點,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產生新的期待,確立相應的新目標,而這一目標應是在對自己全面、客觀、發(fā)展的認識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及社會實際,由自己確立并把握的,因此,通過本課引導學生能有一個新階段新生活的目標,同時為將來樹立服務社會的'遠大理想奠定基礎。

2、課標的具體要求。

設計本課的依據是課程標準“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的優(yōu)缺點,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

3、教學目標。

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充分發(fā)揮政治課的德育主渠道功能,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

1.學會構建知識體系,能根據老師要求建成本課的知識框架。

2.掌握學案中各題型的基本解題思路。

1、熟悉掌握第5課共三框題的知識點。

2、整體把握本課知識結構。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教師點撥等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從而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與學習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掌握本課知識點。

(設置重、難點的依據:初一學生認識水平低,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系統把握知識的能力,規(guī)范答題的能力有待培養(yǎng)與提高,希望通過教學,能讓學生整體把握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根據教材的編寫、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和例題導引法。引導學生依據“導學案”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通過學生自己的學習和感悟形成理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清晰的認識自我整體形象,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

(情境誘思導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探究的欲望。

三、探究過程:

(一)任務引領、明確要求:

組織學生自讀本課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組織學生根據“導學案”自學【我復習我會學】。

(2)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或做適當點撥,獲取學生自學信息。)。

(3)小組交流、取長補短(達到“兵教兵”、“兵強兵”效果)。

(三)你說我說、展示提升。

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或學生)舉手說出自己的疑惑,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讓學生從中真正體會到了成就感,從而樹立起信心,找到自信。

(四)、梳理體系、例題引導。

老師指導梳理知識點方法,一般知識內容都是圍繞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思路展開的,依據思路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再通過投影展示,全班交流,補充完善知識網絡,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加強理解,為培養(yǎng)其綜合運用能力打下基礎。

在例題引導方面,我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選取了適當的試題,借助試題檢測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加強對學生題型答題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分析答題思路,歸納同類試題答題方法。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因為教學,不僅要教學生學會什么,更要引導學生怎樣學。方法的引導和歸納甚至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五)達標測評、鞏固知識。

針對復習重點、難點,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選擇、辨析、材料分析等題型進行訓練。目的是使學生全方位地掌握本課的教學內容,及時鞏固答題方法、答題技巧,增強學生的規(guī)范意識和答題能力。

(六)課堂小結、反思提升。

(學生回顧知識體系和訓練題型,總結收獲。)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通過反思,提高知識與能力水平。

課下請同學們制定一份詳細的初中生活規(guī)劃。

(略)。

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本人經驗能力有限,本課的設計還存在許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也希望老師們能給我更多的指點和幫助。謝謝!

說課稿品德篇五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我為家人添歡樂》。本課通過體察家人、為父母做事等活動,讓學生學著回報家人的愛。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本課目標分為以下兩個: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分擔家務。

2、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年級的學生還不能體會到父母及家人的愛更不知道怎樣去回報,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在體會到父母的愛的基礎上,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并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難點是: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

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小組合作等活動方式。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孩子們將準備杯子等表演用品。我將準備調查表、向日葵評比表、以及多媒體。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為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以新朋友“開心果”導入,引起興趣。

(二)學生與家長互動,讓學生更了解家長。

(三)家人因我而歡樂。

(四)我為家人添歡樂。

(五)美麗的向日葵。

下面我依次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五個環(huán)節(jié)具體設計及理念。

(一)以新朋友“開心果”導入,引起興趣。我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開心果”,由于孩子們都喜歡朋友,這樣的導入充分調動了一年級學生的積極性。我緊接著又出示: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開心果’,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叫‘開心果’嗎?因為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特別疼我愛我,我非常開心,整天樂哈哈的,我覺得快樂真好。所以,我也總是讓我的家人、朋友都快樂,把歡樂也帶給他們,小朋友們,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你們快樂嗎?開心嗎?這個讓學生把“開心果”與家人聯系起來,初步了解了“開心果”的含義。

(二)學生與家長互動,讓學生更了解家長。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回答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請說出孩子的生日。

(2)請說出爸爸、媽媽的生日。

(3)請說出孩子最喜歡吃的水果。

(4)請說出爸爸、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

(5)請說出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6)請說出爸爸、媽媽什么時候最快樂。

這樣拉近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加深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了解.緊接著第六個問題我會說:我們的爸爸媽媽,因為有了聽話、可愛的你們才感到非??鞓?、開心。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樂”,引出下一環(huán)節(jié)。

(四)我為家人添歡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我在第四個環(huán)節(jié)中為學生準備了一個小朋友在家的錄像并讓學生根據這個錄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問題:(1)爺爺悶了(2)奶奶病了(3)爸爸下班(4)媽媽洗衣服對這四個題目討論后學生可以選一組進行表演。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在感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愛時,明白了自己可以帶給家人快樂或煩惱,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我應用什么方式使我的家人快樂,報答家人對自己的愛呢?錄像中琪琪小朋友的做法,給同學們樹立了正面的榜樣。學生]進一步懂得如何給家人帶來歡樂,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五)美麗的向日葵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讓學生回憶為家人做的事完成美麗的向日葵.激發(fā)了學生主動為家人做事的情感。最后開心果小結:我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給家人帶來歡樂的‘開心果’,我愿意和你們交朋友。我送給你們一顆愛心,希望你們能把愛心送給你周圍的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生活在快樂中。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圖文并茂的板書。它暗示著愿愛家、愛人之花開在每個學生心中。

最后說一下我的設計理念。我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家人的愛,懂得去回報家人,使學生初步樹立了家庭責任感。

說課稿品德篇六

這一課題是蘇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熱愛生活》第14課《生命只有一次》的第一框,它主要是從生命的個性層面來與學生共同探討如何珍愛生命,教材設計首先從自然到人,引導學生探詢任何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人類的生命有別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也是各不相同,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生命、珍惜自己生命之情,為下一課題探討生命價值打下基礎,最后探討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成長之路。

這個課題是整個生命教育的重點。通過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對任何生命都應抱著肯定其意義、尊重其存在的態(tài)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

(1)初中階段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義何在,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人生問題。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他們對這些問題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著一些偏差。他們的獨立意識與逆反意識同步增強,往往對“自尊”很看重,相反對生命卻異常地漠視,不懂得尊重、敬畏、珍愛生命。如何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觀是這一階段的重要任務。

(2)獨生子女的獨尊心態(tài)有可能導致學生對他人生命與價值的`忽視。

中國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實行計劃生育,到九十年代初,計劃生育觀念已深入人心,我們面對的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女子。獨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結構,及在這一特殊環(huán)境中形成的特殊的資源分配方式,使學生成為這一環(huán)境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優(yōu)越的感受也容易導致他形成對他人要求過多、對自己反省太少的習慣。自己把自己當成中心,產生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著想的觀念。這種觀念與我們民主、平等和互相尊重的現代倫理存在沖突,非常需要對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自我意識方面的引導,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自我的基礎上,學會尊重他人的生命與價值,學會與人友好相處。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重在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與積極實踐相統一的教改新理念,力求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枯燥的內容生動化。課堂以活動串聯,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妙趣橫生的活動主題之中,突出學生的感悟和體驗。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啟迪學生的獨立思考,真正內化生命是多彩的、生命是可貴的。因此,我在教學中所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就是主題探究法和游戲活動法。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探詢生命的獨特性,激發(fā)學生內心對生命獨特性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熱愛各種生命,思考和設計自己獨特的生命之路。

2、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反思,展示,設計與提升自我個性的能力。

1、重點:感受人類生命和每個人生命的獨特性。

2、難點:激發(fā)學生內心對生命獨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的熱愛與珍惜豐富多樣的生命。

(一)課前準備階段:

1、學生4人為一組,采集植物的相同葉子標本;收集本組同學的大拇指的指紋。

2、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同學的個性、品質、習慣、興趣愛。

好、特長優(yōu)點等等。

3、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印泥、一張白紙、一個放大鏡、一張紅色空白卡片;一棵小柏樹。

(二)課堂教學過程:

1猜測與想象:

教師展示各種圖片,讓學生猜測這些圖片上的物品(與指紋有關的高科技產品)。古今中外許多事實證明,絕大多數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先提出設想,即猜測,然后再進行驗證、分析、推理,從而產生新的發(fā)現。所以,我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這一特點,通過猜測活動,迅速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引導學生質疑指紋產品廣泛運用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信性。提出問題:同學們家里有沒有用指紋鎖?這里學生有兩種情況:一是有,老師就要問:難道你不擔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紋鎖進去嗎?二是沒有,老師就要問:如果你家裝了這種鎖你擔不擔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紋鎖進去?絕大多數學生回答不擔心。老師進而追問:難道指紋真有這么神奇嗎?從而引導學生觀察和探究這一主題。

說課稿品德篇七

尊敬的領導,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一號考生。(鞠躬)。

我說課的題目是:《我國的政黨制度》(板書)。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課堂設計、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地位與出處:《我國的政黨制度》是高一年級人教版教材第三單元第六課的內容。本課題屬于政治中的政治生活。本課題主要講了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什么,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方式和執(zhí)政理念。本課題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說明中國為什么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度打下了基礎,也提升了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的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設計了一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也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國的政黨關系,了解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基本方針、根本活動準則和重要機構;理解我國政黨制度的優(yōu)越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對比及歸納能力,自主生成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目標:讓學生明確我國實行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它具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促使學生擁護這一制度,增強維護、鞏固這一制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重點:我國政黨制度的定義、功能、作用。這也是高考的重要內容。

2、難點:政黨制度的優(yōu)越性、中國為什么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

高中一年級學生在情感體驗上比較強烈,思維邏輯性較強,對于知識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但是情感易偏激。針對這一情況,結合“讓同學們主體性的積極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的課程改革精神要求,我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

1、案例教學法。利用案例,引入課題和教學,是同學們對該課題產生興趣和思維拓展,保證課堂的活躍性和趣味性。

2、合作討論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同學們分成小組討論,培養(yǎng)同學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3、問題探究法。在課堂上,拋出問題,使得同學們培養(yǎng)一種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政治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學科。本課是在老師的指引下,讓學生們學會以下方法:

1、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并有所感悟,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邏輯問題的思維能力。就是培養(yǎng)學生們養(yǎng)成一種:“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維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兩會:共商國是同舟共濟》,問題設置:感悟我國執(zhí)政黨和參政黨關系,說明我國實行的是怎樣的政黨制度?針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我國的執(zhí)政黨和參政黨是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我國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二)初讀課文,邏輯分析,輔以案例,整體感知。

然同學們通讀課文,對只是有一個了解,然后我采用案例教學,比如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的關系,新中國成立后,民主黨派支持共產黨等案例來進行一個講解,說明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能得到其他黨派的支持。

(三)重點精講,小組討論?!皥?zhí)政參政,特色鮮明”這部分內容是本框題的重點內容,我打算采用“問題引導教學法”和“小組探究學習法”,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分組進行問題探究。我設置的問題是:

b.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特色”在哪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政黨制度的地位和每一項內容)討論探究活動結束后,小組以選派代表方式回答所設問題,本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小組成員可提出異議。同學們通過探究生成的知識可能比較散亂,不完整,此時,我會適當進行點撥、強調,做及時有效的總結。

(四)辯論提升,突破難點。

“適合國情,優(yōu)勢顯著”內容,我打算采用“小組辯論學習法”。問題設置:“某次關于政黨制度的討論中,甲、乙兩位同學各抒己見:同學甲:我國應該實行西方多黨制,各黨派相互競爭、相互制衡可以防止獨斷和腐敗。同學乙:我國不應實行多黨制。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制度也不容許實行多黨制,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多黨合作。你同意哪一種觀點?說出你的依據?!弊寣W生自己在找證據證明自己觀點的過程中,加深對我國政黨制度的理解和信任,從而深刻體會我國政黨制度的優(yōu)越性,自覺地樹立起堅持我國這一政黨制度的信念。最后在學生辯論過程中歸納總結出:中國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而要堅持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

(五)課堂小結,溫故知新。在課堂的最后做一個小結,再給同學們對本課知識點做一個邏輯性的分析,針對于基本知識點進行提問,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讓大家反思一下,如果中國不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那么我們的社會是什么樣子,我們的利益是否能夠得到維護。

是什么(共商國是,同舟共濟)。

為什么(執(zhí)政參政,特色鮮明)。

怎么做(適合國情,優(yōu)勢顯著)。

我的板書設計簡單明了,主要是讓同學們學會邏輯分析問題的能力。

最后我對我的說課做一個簡短的評價。尊敬的各位評委,本堂課是我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采用案例教學、問題探究學習法,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讓學生在積極活躍的氛圍中,輕松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達到教學目的。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說課稿品德篇八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寧安市江南中學的政治教師--崔日葵。今天我要進行課后說課的課題是:《誠信是金》。

一、說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一、借物不還、輕易許諾而不兌現等。這些現象在目前的初中生身上時有發(fā)生,講究誠信做人,已經成為關系初中生健康成長的一件大事。講誠信滲透在做人的一生中。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把握誠信的基本含義。知道誠信的基本要求,了解失信的危害。

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誠實與守信內在關系的能力,理解誠信與做人的關系能力,辨析不誠信危害的能力,理解誠信意義的能力,提高判別具體問題上是否作出承諾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明確誠信意義的基礎上,愿意做誠實人,愿意做講究信用的人,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鄙視那些不講究誠信的現象。

三、說本課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與人交往中,為什么要特別強調誠實守信。

教學難點:為什么誠信包括“不自欺”和不要輕易許諾?

四、說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目標的確立,需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我利用相關的圖片進行直觀演示,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故事情境,這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了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使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境中學習。

2、啟發(fā)式教學。

一位教育專家說:“兒童不是一個要充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由于本節(jié)內容和學生生活聯系緊密,而且學生已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我采取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事實的真相,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說學法:

有人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合作學習。

在突破教學重點時,我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通過這種合作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互補,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2、探究學習。

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讓學生進行探究誠信,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六、說教學流程:

鑒于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本課內容的教學流程有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引用一個古老的而且家喻戶曉的曾子殺豬的事例做引言,這樣做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又繼續(xù)引用書上“廢石”主人作出承諾就自覺兌現的事例。組織學生仔細閱讀故事內容,交流自己的看法,討論廢石主人身上體現的品質及對人的意義。這樣設計探究活動是引出“誠信”概念,然后對“誠”和“信”分別強以解釋。通過設計“一諾千金”的由來,讓學生知道中國自古就非常重視誠信道德,讓學生感受講誠信的.人受人尊重。讓學生努力弘揚中華民族誠信的美德。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起到導入新課作用,由此引入誠信問題,對學生進行兌現承諾的教育,這是本課的教育點,通過故事這個情境使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誠信,為后文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學習,實施目標(以下內容由學生分組自由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1、探討洗盤子不誠信的事例。學生分兩組對書上的兩個問題進行研究,表明自己的看法。

這樣設計意圖:這樣做是為了導入失信無以立身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失信行為作出功利分析,讓學生體會失信的人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對自己并沒有好處,同時讓學生舉一反三,了解其他不誠信的行為。

2、聯想我們周圍常??吹揭恍┎回撠熑蔚男袨椤=Y合閱讀材料來完成:

(1)列舉材料中的不負責任的現象,談自己身邊不負責任的現象。

(2)對比不負責任的行為,讓學生討論對“責任重于泰山”的理解。

(3)讓學生討論對人守信與對事負責的關系,剖析“對事負責與對人守信是兩回事”的錯誤。

(4)讓學生討論對有的同學抄襲作業(yè)、考試作弊,還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個人小事,你是怎樣看待這些事?并能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探求不負責任行為原因,特別是為人不誠、言而無信方面的原因。

這樣設計的意圖:這樣由此導入、過渡,即由講誠信的美德邏輯地擴展到講誠信的要求;讓學生能從反例中感受不誠信、不負責的危害;幫助學生理解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

3、出示賣火柴的男孩的承諾的材料,進行思想碰撞。

(1)讓學生閱讀賣火柴的男孩的故事,體會他在意外發(fā)生后履行承諾的高尚之處。

(2)引導學生討論賣火柴男孩兒子怎樣實現自己諾言的,是什么品質撐著這種行為。

(3)討論如果他不履行自己的承諾,會給對方什么印象。

(4)進一步討論人為什么要踐約守信?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通過樹立兌現承諾的典型,感染學生,讓學生體會承諾是一件嚴肅的事,兌現承諾要付出代價,因此不能輕易許諾;同時讓學生懂得,一旦有所承諾,就應該努力兌現,上升到誠信價值的高度。

4、自主探究“小節(jié)無害論”

(1)學生閱讀材料,讓學生列舉身邊其他有違誠信的現象。

(2)組織學生討論失信帶給人的感受,探討出現失信的原因。

(3)教師簡單說明什么是“小節(jié)無害論”

(4)學生討論是否贊成“小節(jié)無害論”,說說各自的理由。并且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有過類似的不講誠信的“小節(jié)”,談談自己的體會。

這樣設計的意圖:能夠貼近學生,由常見的現象導入,引導學生努力踐行誠信道德,這表現于方方面面,既包括大事,也包括小事,讓學生認識到,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認真對待,在做人方面實質上無大事,小事之分,即把誠信做事引申到做人的高度。

5、閱讀相關鏈接和主席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的名言來結束本課。

這樣設計的意圖:表達我國自古就有講誠信的傳統,暗示學生要繼承中華民族的這一光榮傳統。同時要求學生樹立誠信意識,要求以誠信為重點加強道德建設。

(三)變式訓練,強化認識。

(仔細閱讀,認真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相應的問題)。

材料一:美籍華裔科學家、微軟中國研究院前院長李開復博士,曾經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一封寫給中國學生的信》,文中寫到他對一個求職者面試的經歷。在面試過程中,求職表示,如果被錄用,他愿把在原公司工作時的一項發(fā)明帶來。

材料二:北京某名牌大學一位學生被美國一所大學錄取博士研究生,成績高得令那些招生的教授咋舌。一天下午,導師讓他從兩點到三點在實驗室做實驗,他卻利用實驗室的電話打了40分鐘的長途,和中美國的同學聊天。導師發(fā)現后非常生氣,把他叫來詢問:“那天下午兩點到三點,你在做什么?”“在按照您的要求做實驗?!薄俺俗鰧嶒灒€做了什么?”“沒有,我一直在做專心做實驗?!睅滋煲院?,校方宣布,開除這位來自中國的“優(yōu)秀學生”。

閱讀兩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假如你是李開復博士,你會錄用那位求職嗎?為什么?

(2)材料二中的留美博士研究生為什么會被學校開除?

(3)這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

(四)歸納總結,形成意識。

(由學生說說自己的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情感升華。

把自己的收獲寫出來。

(六)板書設計,系統再現。

言而有信一諾千金。

誠信是金。

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簡潔明了、一目了然,使重點知識系統再現,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

七、說教學反思: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jié)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按照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學法為重點,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說課稿品德篇九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研究的課題是《思想品德課中調動“學困生”學習內驅力的探究》,以下結合《理想伴我成長》這一課例談談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在教學中的滲透。

首先,本課依據課題論點及其實用性:本課作為是蘇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級課程的最后一課,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特定的意義。因此在課堂上調動學困生學習內驅力、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顯得格外重要。崇高的理想是激勵人們前進的不懈動力。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課著力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初步認識理想,了解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體會理想的實現必須經過艱苦奮斗的道理,肩負起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

然而,在課堂上,特別是我們農村初中的課堂上,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學生(即學困生)對思品課堂參與度不高,從家長到老師再到學生的印象,思品就是劃一劃,背一背就可以了,忽略了思品課程的育人的功能。

現代教學論指出: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樂學,要堅持全面發(fā)展,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改變教學單純傳授知識、技能和片面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理性過程與情感、意志、興趣、動機等情感活動的非理性過程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知識、技能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聯系,從而在思品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內驅力。

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認為: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是一個主觀能動的有一定層階性的過程。因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如何調動學困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內驅力是非常關鍵的。讓學生發(fā)自內心想學、樂學成為了關鍵所在。

基于上述的因素,研究者在課堂上著重研究如何激發(fā)學困生的內驅力,課堂中做到三樂,即樂講、樂學、樂練,講學練相結合,增加課堂趣味性,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快樂輕松地完成課堂教與學任務。

接下來就課題的研究成果如何在本課中的應用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及科研成果的體現向各位專家老師匯報:

本課圍繞溫故知新、火眼金睛、刨根問底、活學活用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層層推進,使學生掌握本課的學習目標,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人生遠大理想。

溫故知新環(huán)節(jié),對前面的知識進行鞏固,采用小組競賽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小組之間互相提問、點評,增加課堂趣味性。

火眼金睛環(huán)節(jié),根據學習目標設計出三個問題:

1.什么是理想?按理想的內容分為哪幾類?其中最根本的理想是什么?

2.我國現階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3.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

問題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可以找出,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的能力。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從而滲透先學后教的理念,做到樂學。特別是對于“學困生”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全體同學都參與進去,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找出問題的答案。課堂中問題簡單化,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習內驅力。課堂上讓小組成員之間互教互學,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及學習目標。

說課稿品德篇十

我是來自寧安市江南中學的政治教師--崔日葵。今天我要進行課后說課的課題是:《誠信是金》。

《誠信是金》一課是人教版六三制《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課第一節(jié)的內容。本課依據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鄙鐣D型時期道德上的失落、迷茫以至弄虛作假、坑蒙拐騙、損人利已現象不可避免地存在,對中學生的影響不可小視,加強誠信教育是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首當其沖的問題。同時初中生正處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賴半獨立、半封閉半開放的心理發(fā)展階段。他們情緒波動性大,易沖動,在朋友面前會輕易放諾而難以兌現;成人感的產生,使他們有愛面子的心理,為保全面子,有時不惜弄虛作假;在認識問題上的膚淺,也容易被欺騙和欺騙人。所有這些現象都要求加強誠信教育。在社會的大背景下,校園決非一方凈土,學生交往中的誠信問題已經成為校園中值得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例如,考試作弊、包庇錯誤行為、言行不一、借物不還、輕易許諾而不兌現等。這些現象在目前的初中生身上時有發(fā)生,講究誠信做人,已經成為關系初中生健康成長的一件大事。講誠信滲透在做人的一生中。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把握誠信的基本含義。知道誠信的基本要求,了解失信的危害。

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誠實與守信內在關系的能力,理解誠信與做人的關系能力,辨析不誠信危害的能力,理解誠信意義的能力,提高判別具體問題上是否作出承諾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明確誠信意義的基礎上,愿意做誠實人,愿意做講究信用的人,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鄙視那些不講究誠信的現象。

教學重點:在與人交往中,為什么要特別強調誠實守信。

教學難點:為什么誠信包括“不自欺”和不要輕易許諾?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目標的確立,需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我利用相關的圖片進行直觀演示,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故事情境,這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了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使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境中學習。

2、啟發(fā)式教學。

一位教育專家說:“兒童不是一個要充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由于本節(jié)內容和學生生活聯系緊密,而且學生已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我采取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事實的真相,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有人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合作學習。

在突破教學重點時,我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通過這種合作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互補,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2、探究學習。

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讓學生進行探究誠信,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鑒于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本課內容的教學流程有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引用一個古老的而且家喻戶曉的曾子殺豬的事例做引言,這樣做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又繼續(xù)引用書上“廢石”主人作出承諾就自覺兌現的事例。組織學生仔細閱讀故事內容,交流自己的看法,討論廢石主人身上體現的品質及對人的意義。這樣設計探究活動是引出“誠信”概念,然后對“誠”和“信”分別強以解釋。通過設計“一諾千金”的由來,讓學生知道中國自古就非常重視誠信道德,讓學生感受講誠信的人受人尊重。讓學生努力弘揚中華民族誠信的美德。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起到導入新課作用,由此引入誠信問題,對學生進行兌現承諾的教育,這是本課的教育點,通過故事這個情境使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誠信,為后文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學習,實施目標(以下內容由學生分組自由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1、探討洗盤子不誠信的事例。學生分兩組對書上的兩個問題進行研究,表明自己的看法。

這樣設計意圖:這樣做是為了導入失信無以立身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失信行為作出功利分析,讓學生體會失信的人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對自己并沒有好處,同時讓學生舉一反三,了解其他不誠信的行為。

2、聯想我們周圍常??吹揭恍┎回撠熑蔚男袨椤=Y合閱讀材料來完成:

(1)列舉材料中的不負責任的現象,談自己身邊不負責任的現象。

(2)對比不負責任的行為,讓學生討論對“責任重于泰山”的理解。

(3)讓學生討論對人守信與對事負責的關系,剖析“對事負責與對人守信是兩回事”的錯誤。

(4)讓學生討論對有的同學抄襲作業(yè)、考試作弊,還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個人小事,你是怎樣看待這些事?并能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探求不負責任行為原因,特別是為人不誠、言而無信方面的原因。

這樣設計的意圖:這樣由此導入、過渡,即由講誠信的美德邏輯地擴展到講誠信的要求;讓學生能從反例中感受不誠信、不負責的危害;幫助學生理解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

3、出示賣火柴的男孩的承諾的材料,進行思想碰撞。

(1)讓學生閱讀賣火柴的男孩的故事,體會他在意外發(fā)生后履行承諾的高尚之處。

(2)引導學生討論賣火柴男孩兒子怎樣實現自己諾言的,是什么品質撐著這種行為。

(3)討論如果他不履行自己的承諾,會給對方什么印象。

(4)進一步討論人為什么要踐約守信?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通過樹立兌現承諾的典型,感染學生,讓學生體會承諾是一件嚴肅的事,兌現承諾要付出代價,因此不能輕易許諾;同時讓學生懂得,一旦有所承諾,就應該努力兌現,上升到誠信價值的高度。

4、自主探究“小節(jié)無害論”

(1)學生閱讀材料,讓學生列舉身邊其他有違誠信的現象。

(2)組織學生討論失信帶給人的感受,探討出現失信的原因。

(3)教師簡單說明什么是“小節(jié)無害論”

(4)學生討論是否贊成“小節(jié)無害論”,說說各自的理由。并且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有過類似的不講誠信的“小節(jié)”,談談自己的體會。

這樣設計的意圖:能夠貼近學生,由常見的現象導入,引導學生努力踐行誠信道德,這表現于方方面面,既包括大事,也包括小事,讓學生認識到,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認真對待,在做人方面實質上無大事,小事之分,即把誠信做事引申到做人的高度。

5、閱讀相關鏈接和主席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的名言來結束本課。

這樣設計的意圖:表達我國自古就有講誠信的傳統,暗示學生要繼承中華民族的這一光榮傳統。同時要求學生樹立誠信意識,要求以誠信為重點加強道德建設。

(三)變式訓練,強化認識。

(仔細閱讀,認真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相應的問題)。

材料一:美籍華裔科學家、微軟中國研究院前院長李開復博士,曾經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一封寫給中國學生的信》,文中寫到他對一個求職者面試的經歷。在面試過程中,求職表示,如果被錄用,他愿把在原公司工作時的一項發(fā)明帶來。

材料二:北京某名牌大學一位學生被美國一所大學錄取博士研究生,成績高得令那些招生的教授咋舌。一天下午,導師讓他從兩點到三點在實驗室做實驗,他卻利用實驗室的電話打了40分鐘的長途,和中美國的同學聊天。導師發(fā)現后非常生氣,把他叫來詢問:“那天下午兩點到三點,你在做什么?”“在按照您的要求做實驗?!薄俺俗鰧嶒?,還做了什么?”“沒有,我一直在做專心做實驗?!睅滋煲院?,校方宣布,開除這位來自中國的“優(yōu)秀學生”。

閱讀兩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假如你是李開復博士,你會錄用那位求職嗎?為什么?

(2)材料二中的留美博士研究生為什么會被學校開除?

(3)這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

(四)歸納總結,形成意識。

(由學生說說自己的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情感升華。

把自己的收獲寫出來。

(六)板書設計,系統再現。

言而有信一諾千金。

誠信是金。

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簡潔明了、一目了然,使重點知識系統再現,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jié)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按照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學法為重點,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說課稿品德篇十一

《我的興趣愛好》是《品德與社會》三年級第一學期第一單元《我們在成長》中的第一課,本單元闡述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本課則著重于引導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健康的興趣愛好,對一個人的全面發(fā)展,提高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起著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它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豐富知識,提高本領,發(fā)展智力,都是有好處的。還可以陶冶學生情操,鍛煉毅力,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但是,隨著知識面的拓展和心理上的一些變化,三年級學生對接觸到的更多新鮮事物表現出強烈的興趣,而比較缺乏選擇能力,對興趣愛好的選擇還處于從不穩(wěn)定性向穩(wěn)定性過渡的階段。實際生活中,學生真正愛好的活動范圍并不廣泛,有局限性。所以根據這個現狀,從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出發(fā),本課教育重點是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健康的興趣愛好,如何培養(yǎng)興趣愛好,以及了解這些興趣愛好對人成長的意義。

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確定的。

認知目標:

1、知道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長。

2、知道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需要持之以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對有利于自己成長的活動產生興趣,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有益的興趣愛好。

行為目標:

1、能選擇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

2、能用自己的興趣愛好為集體服務。

在本課中,我采取一系列適當的方法與手段去引導學生自身去參與、體驗、感悟,只有內化為學生自己的道德意識和情感,才能轉化為外在的正確的道德行為。

1、媒體教學法。

運用這種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及出示直觀形象的物品,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在故事討論、案例辨析、愛好展示等環(huán)節(jié)運用多媒體形、聲、色的渲染,還有展示的學生作品,使得學生自然受到吸引,產生共鳴,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意境。

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展示給學生的場景是具體的、生動的、直觀的,有利于形成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健康的情感。在課始,采用我校武術班學生練武的一組鏡頭引出課題,這也是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學生自然而然會受到感染和啟發(fā)。在案例辨析中,我創(chuàng)設幾個模擬情景,讓學生參與角色表演,充當評判,學生在體驗中感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得到了主動的發(fā)展。

比較多地采用小組成員間進行交流討論的學習方式。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這種方式為他們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臺,可以自主探究,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1.情境導入初步體驗。

兒童認識事物,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易受形象感染,使用情境導入,能迅速激發(fā)他們的情感體驗,并引發(fā)道德感性認識。

在上課開始時,先多媒體展示我校武術班學生晨練的幾組鏡頭,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本課的教學活動中來。然后又出示這些圖,讓學生交流自己參加過哪些興趣小組活動或自己的興趣愛好,以此將興趣活動初步分類,展現興趣愛好的多樣性。營造了這樣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能很好地使學生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2.故事討論明白意義。

出示文中故事《圍棋迷——昊昊》的插圖,同時播錄音故事。在講故事前,出示兩個問題:

1、昊昊的興趣愛好是不是健康的?為什么?

2、昊昊是怎樣堅持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取得成功的?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故事,就有一定的教育導向性。要求學生聽完故事后,進行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

然后由這個事例引申到學生實際,提出:你覺得有益的興趣愛好會對你有什么好處?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教師走向學生中間,參與他們的交流,做到有所準備。之后,有針對性地選擇幾位學生代表從不同種類的興趣愛好來闡述“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有利于自身的成長、培養(yǎng)興趣愛好要持之以恒”這兩點。此時,順勢引導學生歸納出: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有利于自身的成長,培養(yǎng)興趣愛好要持之以恒。這樣,本課的認知目標的達成水到渠成。

3.辯論分析加深認識識。

開設小論壇,讓學生就教師出示的兩種情況進行辯論,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在已有的道德認知的基礎上,檢驗其正確的道德判斷能力。由此,學生通過判斷分析來選擇有益的興趣愛好,形成一定的道德判斷能力。接著,教師展示學校及教室環(huán)境布置的圖片、書法作品、板報等畫面,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能為班級服務,為學校爭光,從中能得到更多的快樂。

4.情境體驗深化理解。

學生受到正面榜樣的感染,知道了有益的興趣愛好有利于人的成長,學會正確選擇有益的興趣愛好。但在實際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有來自主觀的,也有客觀方面的。我根據文中以及來自學生實際的四個小故事創(chuàng)設四個情境,由每個小小組選擇一個參與角色表演,通過演一演、評一評,學生在角色體驗中感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也體現了學生真正是學習的主人。

5.結合實際指導行為。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快板與表演相結合的形式展示班級學生在各方面的興趣愛好,這會使學生感官受到一定的觸動的同時,內心也受到震撼,因為現實中身邊的榜樣對學生更富有感染力。然后讓學生說說今后如何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興趣愛好,通過以上一系列的體驗與感悟,學生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回答,道德意識得到了強化。接著,出示兒歌《興趣愛好》,既起到了歸納知識點的作用,使學生的道德情感又一次得到了升華。

6.課外延伸知行統一。

要求學生課后搜集有關名人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故事,以榜樣來激勵學生培養(yǎng)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展“興趣伴我成長”的隊會活動展示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對學生來說是展示自我、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也會對他們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

教學的空間不再局限于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認知與體驗感悟,在課外實踐中進一步得到強化,真正促進知情意行的統一,促進良好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

說課稿品德篇十二

教師: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小紙片(標上序號),請四名學生并叫他們在小紙片寫上“知識就是力量”,之后收上來,再叫兩名同學(班長、課代表)上來辨認。看其的字跡是否相同。

教師:你認出這個是哪位同學的筆跡嗎?

學生1:好象是張三的。

教師:難道你就不能肯定嗎?

學生2:不!是李四的。

學生1:不可能的,就是張三的。

教師:這就是李四的。好,兩位同學請下去。

教師:不管這兩位同學是誰判斷正確,是誰判斷錯誤,至少都說明了四位同學的筆跡是完全不相同的,判斷正確就是因為四位同學的筆跡不相同并且熟悉他們的筆跡;判斷錯誤的也是因為四位同學的'筆跡不是完全一樣的,如果四位同學的筆跡完全一樣那么判斷錯誤的那位同學就可以判斷正確了,因為可以隨便說。

(一些重大發(fā)明先提出設想,即猜測,然后再進行驗證、分析、推理,從而產生新的發(fā)現。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運用這一特點,通過猜測活動,迅速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活躍課堂氣氛。)。

說課稿品德篇十三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級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個框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學設計及其依據。我說課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具、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

下面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認識:主要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此基礎上確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這三個方面來談。

首先,來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個框題:燦爛的中華文化,了解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美德,薪火相傳。本框在了解了中華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民族精神。因此本框是對前面教材的進一步延伸。只有對民族精神產生更多的認可感和歸屬感,才會自覺地做精神文明的建設者,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因此,本框的學習也為學習下一個單元《融入社會,肩負使命》起到了鋪墊作用。由此可見,這兩個單元在內容上是一脈相承的。

本節(jié)課由“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傳承”兩目組成,主要講述民族精神對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與發(fā)展,以及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等問題。

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fā)展,文化特別是民族精神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在十分重視青少年思想建設的今天,就需要從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華,這樣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課的教學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談完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再分析一下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轉變以學科知識為主的教學觀念,突出顯現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我把這個目標放在第一位,然后是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我們先來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再來看能力目標:

1能體會出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及其偉大作用;

2具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最后是知識目標:

1.了解中華民族精神支撐著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

2.知道中國在各個歷史時期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fā)展。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依據:民族精神是比較抽象的,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是很好理解。如果不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精神,會導致一些學生在思想上不自覺地忽視中華文化,盲目崇拜外來文化,那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話。只有在真正理解民族精神的基礎上,才能增強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感。

教學難點:民族精神我傳承。

依據:在市場經濟大潮下,經濟利益至上使許多不良的.思想卷土重來,學生的思想嚴重受到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主義的影響,愛國主義已成為口頭的擺設,要去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更是難上加難。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是思想品德課的目的所在,化知為行,以知導行,讓學生認識到民族精神要靠他們傳承,自覺用行動來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以上就是我關于對教材的認識。

為了使學生能完成教學目標,我再從教學方法上談談。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教師教法的運用,又要重視學生學法的引導。因此,我從教法和學法這兩個方面來談教學方法。我先來談教法:

(一)教法。

當前思想品德課程改革強調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注重學生的學生的情感體驗與道德實踐,為落實新課改精神,同時結合本課內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1、演示法。

民族精神具有抽象性的特點,但它又寓于形象、生動的歷史材料之中。利用課件中的圖片、視頻等手段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等教學資源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情境法。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覺地弘揚民族精神。

3、活動法:本節(jié)課中設計了三個活動,設計的宗旨分別是: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以及弘揚和傳遞民族精神。

談完了教法的運用,我再來談一談與之相應的學法的引導:

(二)學法。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就是為了不教。”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應重視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學會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

由于學生的學習風格存在差異,我采取多樣的方法:

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評法、教學方法的運用,在其運用過程中要憑借一定的媒介和材料。那么,我來介紹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具。

多媒體在呈現圖片和播放視頻的時候需要用到多媒體,便于學生理解民族精神。

下面我重點談一下教學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拋磚引玉導入新課,用時3分鐘、積極探究掌握新知,30分鐘、情感共鳴升華新知、3分鐘、布置作業(yè)拓展轉化,2分鐘。

那么,我們先來看我設計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拋磚引玉,導入新課。

讓學生觀看《能量北京》flash,短片展現的是北京奧運會運動圖標,看完后讓學生談自己想到了什么。

導課設計的依據:學生可能會說想到了奧運會,想到了奧運健兒,奧運精神,進爾過渡到民族精神。從學生熟悉的、引以為傲的奧運會入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對學習本課感興趣。這是思想品德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學生對民族精神感興趣的基礎上,我設計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積極探究掌握新知。幫助學生對民族精神有更多的認識。

說課稿品德篇十四

會用“分”計時、區(qū)分輕重緩急、一心二用。

這個課題是整個生命教育的重點。通過教學教會學生如何科學地利用。

時間。

二、說教法。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有人說,人們對待時間有各種不同的態(tài)度,求知的人抓緊時間,聰明的人利用時間,愚蠢的人等待時間,無聊的人消磨時間,無為的人放棄時間,懶惰的人失去時間,勤奮的人珍惜時間。

問:你屬于哪種人?你想作為哪種人?

學生回答:略。

1、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時間?

先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再引導學生歸納。

時間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財富。但我們不能做時間的奴仆,而要做時間的主人。

2、用“分”計時。

先讓學生齊讀短文“一分鐘”

教師提問:本杰明的做法是想告訴青年人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

活動:1分鐘能干什么?看誰說的又快又好?

活動過程:略。

3、區(qū)分輕重緩急。

上中學了,許多科目的作業(yè),還有一些必須處理的事情,有時我們會顧此失彼,有時我們會顧此失彼,甚至束手無策,覺得無從下手,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將繁多的事情排個次序。

家務、復習今天學的功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預習第二天的功課,和爸爸媽媽談學校的事,給小學時期最要好的朋友打個電話。問題:你如何安排這十項,寫出完成的順序。

學生先排序,再集體交流。

(三)、鞏固練習。

完成本節(jié)課同步指導練習。

(四)、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說課稿品德篇十五

《……》是未來出版社品德與生活四年級下冊第…單元第…課。這一課由…和…等幾個板塊組成,涉及知識點有…和…等,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在實踐中學會調查研究方法,并學會與他人合作。

根據以上對教材地位及作用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特制定如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為有效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實現教學行為的有的放矢,依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設置如下教學重難點。

二、說學情。

欲與好奇心很強,自我意識及自主性也日趨強烈,因此教學設計應力求吸引學生,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并充分予以肯定,激發(fā)學生主動性。

三、說教法和學法。

《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新課程倡導孩子的主動參與,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之中?;谝陨险J識,本節(jié)課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力求尋找教材與生活的連接點進行教學,指導他們沿著熟悉課本、交流討論、實踐調查、感知升華的思路,在開放式活動中認知家鄉(xiāng)、感悟家鄉(xiāng),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四、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思路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具體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導入。

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喚醒學生的認知注意,激發(fā)學生對新知的探索求知欲,我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采用談話法進行新課的有效導入,導出課題,進行板書。

(二)熟悉課本,了解各地情況。

為突破學生的認知瓶頸,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師生有效互動,在互動中實現重難點的各個擊破:首先讓學生自己熟悉課本內容,掌握課本中所提到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小組交流討論會展示出來。

(三)聯系生活實際,交流家鄉(xiāng)情況。

學生掌握了課本中的幾個知識點后,我啟發(fā)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況又是怎么樣的,進而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并由小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

(四)課堂拓展。

為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我設置了拓展環(huán)節(jié),主要是…。

(五)課堂小結。

課本主要內容講完后,我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內容進行了小結,并引導學生熱愛家鄉(xiāng)、關注家鄉(xiāng),在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態(tài)度、思想等方面的升華中,完成對全課的解讀。

五、教學反思(上課沒有學生的話,本環(huán)節(jié)不用)。

以上教學設計基本都是我個人的教學預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有幾個環(huán)節(jié)設計還不到位,比如課前的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學生并沒有完成預期任務,我沒有能根據學生的具體反饋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意識到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負責,使政治教學更好的為生活生產服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稿品德篇十六

各位專家、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級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個框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學設計及其依據。我說課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具、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

下面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認識:主要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此基礎上確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這三個方面來談。

首先,來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個框題:燦爛的中華文化,了解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美德,薪火相傳。本框在了解了中華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民族精神。因此本框是對前面教材的進一步延伸。只有對民族精神產生更多的認可感和歸屬感,才會自覺地做精神文明的建設者,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因此,本框的學習也為學習下一個單元《融入社會,肩負使命》起到了鋪墊作用。由此可見,這兩個單元在內容上是一脈相承的。

本節(jié)課由“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傳承”兩目組成,主要講述民族精神對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與發(fā)展,以及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等問題。

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fā)展,文化特別是民族精神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在十分重視青少年思想建設的今天,就需要從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華,這樣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課的教學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談完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再分析一下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轉變以學科知識為主的教學觀念,突出顯現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我把這個目標放在第一位,然后是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我們先來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再來看能力目標:

1能體會出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及其偉大作用;

2具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最后是知識目標:

1.了解中華民族精神支撐著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

2.知道中國在各個歷史時期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fā)展。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依據:民族精神是比較抽象的,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是很好理解。如果不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精神,會導致一些學生在思想上不自覺地忽視中華文化,盲目崇拜外來文化,那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話。只有在真正理解民族精神的基礎上,才能增強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感。

教學難點:民族精神我傳承。

依據:在市場經濟大潮下,經濟利益至上使許多不良的思想卷土重來,學生的思想嚴重受到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主義的影響,愛國主義已成為口頭的擺設,要去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更是難上加難。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是思想品德課的目的所在,化知為行,以知導行,讓學生認識到民族精神要靠他們傳承,自覺用行動來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以上就是我關于對教材的認識。

為了使學生能完成教學目標,我再從教學方法上談談。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教師教法的運用,又要重視學生學法的引導。因此,我從教法和學法這兩個方面來談教學方法。我先來談教法:

(一)教法。

當前思想品德課程改革強調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注重學生的學生的情感體驗與道德實踐,為落實新課改精神,同時結合本課內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1、演示法。

民族精神具有抽象性的特點,但它又寓于形象、生動的歷史材料之中。利用課件中的圖片、視頻等手段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等教學資源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情境法。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覺地弘揚民族精神。

3、活動法:本節(jié)課中設計了三個活動,設計的宗旨分別是: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以及弘揚和傳遞民族精神。

談完了教法的運用,我再來談一談與之相應的學法的引導:

(二)學法。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就是為了不教?!币晃粌?yōu)秀的教師應重視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學會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

由于學生的學習風格存在差異,我采取多樣的方法:

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評法。

以上就是關于教學方法的運用,在其運用過程中要憑借一定的媒介和材料。那么,我來介紹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具。

多媒體。

在呈現圖片和播放視頻的時候需要用到多媒體,便于學生理解民族精神。

下面我重點談一下教學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拋磚引玉導入新課,用時3分鐘、積極探究掌握新知,30分鐘、情感共鳴升華新知、3分鐘、布置作業(yè)拓展轉化,2分鐘。

那么,我們先來看我設計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拋磚引玉,導入新課。

讓學生觀看《能量北京》flash,短片展現的是北京奧運會運動圖標,看完后讓學生談自己想到了什么。

導課設計的依據:學生可能會說想到了奧運會,想到了奧運健兒,奧運精神,進爾過渡到民族精神。從學生熟悉的、引以為傲的奧運會入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對學習本課感興趣。這是思想品德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學生對民族精神感興趣的基礎上,我設計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積極探究掌握新知。幫助學生對民族精神有更多的認識。

說課稿品德篇十七

各位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個主題《我換牙了》第二課時《保護牙齒》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思想五個方面對本課設計做介紹: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青島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健康生活每一天》的第一個主題《我換牙了》第二課時的內容。教材《我換牙了》是針對正處在換牙時期的學生而設計的。本課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動畫和兒歌來教育小學生愛護牙齒,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及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使學生成為一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學起著導向作用。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知道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了解一些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在新課程標準的向導下,我制定本次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了解牙齒的保健措施指導學生從小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習慣,會正確刷牙。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怎樣保護牙齒,在合作交流中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珍愛生命,健康成長從護牙開始,培養(yǎng)學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教學重難點:

1、重點:知道牙齒的重要作用,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

2、難點:通過本次活動引起小學生對牙齒保護的重視,達到保護牙齒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牙齒模型、餅干、塑料杯、清水、生雞蛋、學生牙刷等。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痹诮虒W中應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問題,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時時有教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我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講解法。

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用直觀、生動的形式來示范講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中,我結合牙齒模型,示范講解刷牙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嘗試的欲望,讓學生在模擬刷牙的基礎上,按刷牙程序實際操作,教師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2、多媒體演示法。

教學活動中我把故事、歌曲、及兒歌制成課件,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直觀生動的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始終沉浸在愉悅中。

此外,我還采用了交流討論法,使學生獲得對此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體驗。

對于兒童來說,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對他有意義的真正的生活,對于《品德與生活》的課程教學來說,只有引導兒童關注和實踐他自己的生活,才會成為有意義的教學,只有指導兒童學習和學會健康、科學、幸福的生活,才會成為有效的教學。因此,為確實保證兒童通過積極參與有意義的、真實的活動來獲得發(fā)展,而不是僅僅依靠聽講或形式的活動來學習,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十分注重課程的活動性,通過活動過程與兒童積極活動,給予他們支持、合作等實現對兒童的引導和指導。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初步了解換牙的常識,體會到換牙給自己帶來的特殊感覺的基礎上,我以護牙為主線,采用“猜猜謎語,引入主題——活動探究,認識乳牙和恒牙——合作交流,感受換牙——聯系實際,初識護牙——形象總結,課外延伸”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知道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緊張、恐懼、害怕,初步認識牙齒保健的基本常識以及護牙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克服牙齒檢查與治療帶來的恐懼心理。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首先是讓學生了解換牙的原因。通過圖片和視頻,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們去發(fā)現換牙的奧秘。通過這樣一個過程,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了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自己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自己長大的標志之一。其次讓孩子交流討論護牙的好習慣和壞習慣,初步了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合作交流,了解哪些食物對牙齒有利,哪些食物對牙齒有害。

第四和第五個環(huán)節(jié),是這課的一個重點,讓學生了解漱口和刷牙是保護牙齒的法寶,養(yǎng)成飯后及時漱口和早晚刷牙的好習慣。首先通過吃餅干,讓孩子親身體驗到漱口的作用,同時借助視頻資料,孩子也了解到蟲牙的形成。其次通過醋泡雞蛋的實驗了解刷牙的重要,借助觀看視頻和動手實踐,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最后的總結鞏固環(huán)節(jié),我通過“保護牙齒大闖關”這一活動,讓孩子辨析正誤,同時也鞏固了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為培養(yǎng)或促進其良好的護牙習慣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了幫助。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活動,采用了分組討論、觀看動畫和動手實踐欣賞歌曲的感受,提高學生對事物的分析能力,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一)猜謎語,引入主題。

二、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抓住學生心理,貼近學生生活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關鍵。在課開始先請大家一起猜了四個謎語,學生自然而然地將自己融入課堂中初步了解保護牙齒重要性,并說出自己保護牙齒的方法。本環(huán)節(jié)采用提問、討論等多種形式,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從而巧妙地導入了本課《保護牙齒》(并板書課題:保護牙齒)。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通過猜謎語,激發(fā)興趣,為后面的活動預設一個鋪墊。

(二)觀察牙齒,了解重要性。

讓學生討論交流,平時生活中小朋友們存在的一些好習慣和壞習慣。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穿針引線,精當點撥。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在師生的對話交流中,糾正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參與面也比較廣。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在真實生動的畫面前,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時改掉這些不良習慣,會產生怎樣的后果,而且,學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與提高。

(三)了解牙齒健康與飲食的關系,做到合理飲食。

首先出示了一些孩子們平時常吃的食物,問孩子“哪些食物是你最愛吃的?”有的孩子就回答“奶油蛋糕、可樂、辣條、糖”緊接著我就說“你們愛吃的食物可能并不是對牙齒有利的食物?!苯酉聛砭妥屚纼扇撕献髡页瞿男┦澄飳ρ例X有利,哪些對牙齒有害。從而給孩子一個飲食上的引導:保護牙齒就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酸的辣的甜的等刺激性食物。這些話題都是孩子們所經歷過的、熟悉的,通過孩子們自己的生活進行教育,在自身生活體驗上學習,努力調動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驗,這樣兒童覺得是在進行和探討自己的生活,因而會充滿興趣地進行探討。

(四)養(yǎng)成漱口的好習慣。

請學生品嘗餅干,觀察牙齒的變化。隨后漱口,然后觀察杯子里水的變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際操作的形式來吸引學生,淡化了說教。讓他們吃餅干,漱口后看杯中渾濁的漱口水,引導他們說出,從剛才這個過程中發(fā)現了,人只要吃過東西,牙縫里就會留有殘渣,如果不清除干凈,就會長蛀牙,讓他們體會到漱口的重要性。

(五)探究活動,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通過醋泡雞蛋的實驗,讓孩子了解到用醋泡過的雞蛋會變軟,用水泡過的硬,從而引出刷牙的重要。首先讓學生演示各自的刷牙方法,老師觀察后,選出2-3名不同刷法的學生站起來演示,然后提出疑問:小朋友的刷牙方法有這么多種,到底哪種是正確的呢?播放刷牙的視頻,然后同桌兩人探究刷牙方法,請2-3名學生在牙齒模型上演示,其他同學當小牙醫(yī),判斷正誤。最后把刷牙方法總結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本環(huán)節(jié)圍繞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認識基礎,給學生提供較大的時間和空間。從初試刷牙方法到師生共同探究,再到學生之間互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最后以“兒歌”這種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鞏固了刷牙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

(六)、形象總結,鞏固延伸。

通過“保護牙齒大闖關”這一活動,既總結了這一課所學的知識,又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最后以欣賞一幅健康美麗的笑臉圖,來引導學生過健康的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

五、教學思想。

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力求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將自己定位于各學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學生及其獨特體驗的基礎上,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得輕松、愉快,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達到教學目的。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備課和說課的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給予指正,謝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說課稿品德篇十八

老師們好,我是一位上過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的老師,今天我就把以前教學的一些拙略的方法說出來,和老師們一起學習,欠妥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多多提出寶貴意見。

一.說教材:我所說的內容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第二單元上學路上的第二課《好好走路》,它是在學生在掌握了認路和尋路的方法后,讓學生意識到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使學生了解并能夠自覺遵守。教育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安全上學。

二.說意圖:近幾年中小學生的交通事故呈現明顯上升趨勢。這些交通事故大多都是由于學生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如亂穿馬路、亂闖紅燈、在馬路上玩耍、打鬧等)引起的。在講這一課時我面對的是小學的學生,亮巖小學前有一條馬路,這條馬路車量多,而且曾經有發(fā)生交通事故案例,這無疑是該校學生在安全上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還有孩子們都是來自不同的村子,鄉(xiāng)村小馬路也常有摩托車狂奔的現象,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始終以怎樣安全走路為主線,讓學生意識到危險就在我們身邊,所以必須遵守交通法規(guī),從而知道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重要性。

三.學情分析: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钴S了學生的思想,激發(fā)了認識興趣,而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四.說教學目標。

1.學生在活動中有自我約束能力和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2.學生懂得遵守交通規(guī)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

3.了解安全常識,熟悉重要的交通安全標志。

4.學生在活動懂得在放學途中要注意安全,要互相幫助,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5.學生具有初步的時間概念,知道每天放學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時回家。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6.教育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1.熟悉重要的交通安全標志,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上學。

2.有自我約束能力和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了解交通法規(guī)。

六.說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了解常見的交通標志圖,并觀察自己上學路上的交通情況。

教師——一段“上學路上”的錄像;制作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牌及表演用的頭飾。安全通道標志、拐彎標志、禁止鳴笛標志、紅綠燈標志、禁止車輛通行標志等等。

七.說教法、學法。

1.教法在新課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來,并且在與學生之間不斷地發(fā)生互動、對話、交流、溝通中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因此,本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展開教學。

2.學法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及重視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谝陨嫌^點在本課教學中,我著重體現表演展示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情境學習法等幾種學法的指導,寓教于樂。

八.教學程序。

(一)、錄像導入,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交警叔叔嗎?今天我們也來當當“小交警”,大家高興嗎?

(播放課件):畫面內容:來來往往的車流人流,井然有序。(交警叔叔指揮得好)。

3.在上學路上,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呢?

(學生交流匯報。)。

揭題:好好走路。

(二)、聯系實際,明理導行;初步了解交通法規(guī)?;谡w教學理念,我在教學中主要設計了四個活動,層層推進、深化教學目標。

1.創(chuàng)境繼續(xù)導入:

活動一:

總結:咱們都要記住,一定要按時回家,還有遵守交通規(guī)則,才能平安回家,讓大人放心。

2.游戲模擬。

活動二:

“十字路口”怎樣走為了讓孩子在實踐中感悟生活。教學伊始,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逼真的“十字路口”情境:教室里的桌椅分成四個小組,形成一個十字路口。然后讓學生帶上我制作好的頭飾:小汽車、自行車等來進行模擬走一走的活動,活動結束后請下面的同學來評價他們走的好不好,學生的回答是:“不好,車和行人都撞到了一起”。是呀,這只是在教室里的模擬游戲,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們想一想這多么危險?。∪绻覀冊凇笆致房凇痹O置紅綠燈這樣的交通標志會怎么樣呢?我們再來試一試。兩次不同結果的對比,使孩子深刻地認識到交通標志的重要性,在親身的體驗中,學生產生了想要更多地了解交通標志的愿望,引發(fā)生注意與思考。

總結:咱們都要記住,一定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才能平安回家,

活動三:交通標志大揭密:

1、師點擊課件,出示交通標志。

2、課前,老師請小朋友們收集了交通標志,并和爸爸媽媽把交通標志制作成頭飾,請把標志拿出來,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你說給我聽,我說給你聽!

我們是農村的孩子,為什么要認識交通標志呢?

(學生交流解決。)告訴孩子們,認識交通標志對我們進城去的時候也有很大的幫助。

小結:認識交通標志對于指導我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十分重要。我們遇到不認識的標志可以向交警叔叔詢問;村里沒有交通標志,過馬路時應怎樣做?(引出一看二慢三通過)。

總結:這些標志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有益的幫助,讓我們記住它們!

《品德與生活》課標中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須采用兒童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交通方面的認識最直接、最能接受的就是交通標志。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了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事先制成課件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用頭飾、講述等方式出示自己收集的交通標志。在課堂上對學生課前的信息搜集進行了一個很好的運用,不僅能夠鍛煉學生搜集資料、獲得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開闊了眼界、擴大了知識面。這一節(jié)的設計既對本課內容進行了拓展,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形成了教學的高潮,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品德的升華。

活動四:教學生以歌謠的形式扎實牢記交通安全知識。

a、學兒歌。

走路要走人行道,橫過馬路左右瞧。

記住要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走。

隧道天橋最安全,與車爭道最危險。

遵守交規(guī)習慣好,健康平安幸福長。

b、交通規(guī)則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過馬路不要太著急。

你拍二,我拍二,騎車不要把人帶。

你拍三,我拍三,走人行橫道才心安。

你拍四,我拍四,先下后上真懂事。

你拍五,我拍五,不做馬路小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交通安全來學透。

你拍七,我拍七,開車不要耍脾氣。

你拍八,我拍八,路邊護欄不亂爬。

你拍九,我拍九,施工場地繞道走。

你拍十,我拍十,安全習慣要保持。

c、順口溜。

(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規(guī)則要牢記,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不在路上玩游戲。

(2)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行道往右靠,天橋地道橫行道,橫穿馬路離不了。

(3)一慢二看三通過,莫與車輛去搶道。騎車更要守規(guī)則,不能心急闖紅燈。

(4)乘車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隊;手頭不能伸窗外,扶緊把手莫忘記。

(5)公共汽車真繁忙,迎送乘客去各方。

(6)乘車定要守秩序,交通法規(guī)不能忘。

(7)依次上車莫擁擠,扶老攜幼高風尚。

將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兒歌歌謠加入,不僅有效地活躍了活動氣氛,而且再一次為學生敲響了警鐘。

d、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給小孩買自行車的家長很多,于是孩子們都喜歡在公路上飆車,這里也要講講交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12歲以下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車。根據醫(yī)學、生理學和心理學資料分析表明,一個人的發(fā)育期通常要滿十二、十三歲,才能初步達到上述最低要求。因此交通規(guī)則從保障少年兒童的安全出發(fā),規(guī)定十二周歲以下兒童不準騎自行車上路。

e、本課的結束部分,我利用課件播放音樂《祝你平安》并進行全課總結,小朋友們,我們要記住今天所學的知識,還要將知識告訴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人人都會看標志,人人都遵守交通規(guī)則,人人都幸福平安。

九.總結激勵,延伸導行。

今天很高興地看到大家能戰(zhàn)勝困難,按時回家。你們瞧,我特意給你們帶來了我的圖案。如果你覺得自己每周能按時回家,就把我的圖案貼在你家。(發(fā)給學生每人一張笑臉圖)放學時間到了,要和小朋友們說再見了。我相信我們下次再見的時候,你們每個人都已養(yǎng)成了按時回家好好走路的好習慣。

十.板書設計。

本課的學習者是剛入學不久的一年級的小學生,識字不多,因此我的板書設計以圖為主。左邊是一個注意危險的交通標志,提醒孩子遵守交通規(guī)則,右邊是代表家的樓房,中間劃上箭頭,告訴孩子們,只有把交通規(guī)則牢牢地記在心中,才能好好走路平安回家。

十一.下面是我對“課課滲透法制教育”的一點見解:

在本課教學前我先讓學生去了解自己身邊的人發(fā)生過或知道哪些交通事故,這些交通事故給自己本身和他人帶來了哪些傷害。通過學生的調查、相互匯報,學生們深深的體會到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嚴重的后果,有的學生在介紹自己親人發(fā)生交通事故時甚至失聲痛哭,這無疑給每個學生心靈中敲響了警鐘,從而知道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而且在課前還為學生講述了一段本校學生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事例,讓學生發(fā)現自身在遵守交通法規(guī)方面出現的問題,并加以討論,明辨是非。這正符合了《課程標準》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要求。

正如魯賓斯坦曾經指出的那樣:“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發(fā)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品德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為生活世界服務,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一句話,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生活的延續(xù),我們應該深入挖掘學生身邊的課程資源,并加以巧妙運用,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從小知法,懂法,守法。

1.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說課稿品德篇十九

《我的崗位》是二年級第二學期第十二課的教材,即第四單元第一課?!镀返屡c社會》學科提倡從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引入,關注學生的生活事件,要求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想學生所想,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得知識,豐富體驗,特別是在教育內容上有所拓展。同時,《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還要落實"兩綱"要求,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要力求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動之中。這要求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和運用學生身邊的,鮮活的各種教育資源,特別是各種生動典型的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段业膷徫弧愤@一課正強調了學習活動的實踐性,而且與班主任的班務工作是密切聯系的,二年級下班級已經開始培養(yǎng)班級小朋友的勞動能力了,為了讓學生在集體意識的基礎上有各種崗位的體驗,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更注重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潛能,因此把尋找崗位與培養(yǎng)學生勞動意識,能力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觀察交流發(fā)現,班中許多學生雖然已經有一個服務崗位,但是崗位意識并不明確,職責意識不清楚,甚至連尋找崗位的目的也存有偏差;另外,還有部分學生沒有實際服務崗位,所以對于集體的事情抱有不聞不問,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缺少責任意識。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愿望,因此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孩子為他人服務的意識,通過了解崗位的作用,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從而培養(yǎng)責任意識與主人翁意識。

我們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擬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道集體的事是大家的事,人人都有責任;。

2、能在集體中尋找為大家服務的崗位,并且盡心盡力去做好。

在課前與學生交流中發(fā)現,部分學生對于崗位的概念還是停留在有個與眾不同的名稱這個表面上,所以,我們利用救災志愿者的故事圖片來引出崗位的概念。崗位的概念清楚了,就讓學生明確尋找崗位的目的。在課前了解學生現狀時發(fā)現,的確有部分學生找崗位的目的有所偏差,有的是為同學服務,而有的是為了管別人,有的是感到很神氣等,所以,課中先組織大家討論,再由教師歸納總結出三種意見,這也是教材上所出現的,在此基礎上再次組織學生討論,縮小了討論范圍,使討論的目的更明確。可是怎樣化抽象的書面語為實際的理解,我們組織已經有崗位的學生來談談他們在崗位上是怎么做的,有介紹自己,有介紹同伴在已有崗位上工作中的閃光點。我們嘗試引導學生來尋找崗位,在學生尋找的過程中,更加直接地體會崗位責任意識。

針對低年級學生處于知識能力接受的起步階段,多角度地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悟,運用各種手段,如有崗位的同學自我介紹他們在崗位上是如何做的;在班上增設崗位;舉行崗位競聘會以及寫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更好地將文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所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情境延伸,使學生能在實踐中鞏固,在實踐中認知,在實踐中延伸拓展。

本篇課文,我們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設計為六個活動環(huán)節(jié):

活動一: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人樹立榜樣,理解什么是崗位。

活動二:讓學生明白集體的事應由大家一起做,讓學生了解如何尋找崗位。通過討論知道了什么才是班級中的崗位,通過現場生生互動了解到尋找崗位的目的,應該說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因此自然引出班級學生對崗位的真實看法,結合教材中"聰明豆"欄目歸納出幾條不同意見,再組織學生針對這些想法展開討論,從而明確尋找崗位的真正意義。

活動三:聯系實際,讓已經有崗位的學生談談他們是怎么做的。教師先讓學生來了解現有崗位的職責,體驗到集體的事情要靠大家一起做。通過夸夸小伙伴,可以更堅定為大家服務的熱情,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活動四:結合班級情況,獻計獻策解決遇到的困難。結合崗位明確責任,知道集體事情大家做。因為班級中現有的崗位有限,而且有的孩子已經在崗位上做了一段時間,在崗位上會遇到不盡如人意的事,從培養(yǎng)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出發(fā),讓同學幫忙想辦法解決困難。

活動五:聯系實際,在班中增設崗位,開展競聘活動。引導學生尋找崗位,明確職責組織競聘。集體的事情大家一起做,因此發(fā)動學生們一起來尋找班級中的崗位,并來制定出崗位職責,然后找找適合自己的崗位,激發(fā)自主意識,在競聘中進行能力培養(yǎng)。我們在學生應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有激發(fā)道德情感的教學情境中,以境生情,以情促行,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從而進入角色,產生情緒體驗,達到動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

活動六:總結談話,激發(fā)情感指導行為。并不是課結束了,崗位就定了,因此將崗位的競聘與課后的延伸結合起來,既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作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動力機制。

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本課教學中,我們注意貫徹二期課改所提倡的新理念:讓課程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習內容為載體,強調學生對學習活動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關注學生學習經驗的形成和建構。為此,在教學方法上充分利用了媒體,小組的討論明理,實際困難的解決,崗位的競聘和表達心愿等形式,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參與能力,特別是在解決實際困難的過程中,學生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

學生十分重視老師對他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認可應該是意義最為深遠的。教師與學生關系的親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教學目的的實現。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除了認真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外,還必須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種平等關系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心靈上的平等。在獻計獻策,解決困難板塊中,黃芳老師并沒有直接指出班上存在的問題,也沒有直接派學生做這做那,而是讓學生討論在具體的崗位上遇到了什么困難,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去解決。這樣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積極活動的寬松情境,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體激活狀態(tài),這種平等關系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心靈上的平等。

課堂中恰當運用多媒體的形式,比老師單一的說教更能讓學生接受,更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把使學生難以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現象,在短時間內直接而有聲有色地呈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對崗位有不同理解,怎樣尋找崗位以及尋找崗位的目的引導,通過多媒體制作后的形象演示,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因為讓學生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形象情境中進行探究,發(fā)現,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將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觸景生情,產生情感。此類情境包括校園,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教材及其它媒體展現的情景,教師的表情動作,語言聲調等創(chuàng)設的氛圍等等,使孩子們引起情感共鳴,產生豐富的情感想象。在課的結尾部分,老師自制了一棵行動樹,讓學生把自己選擇的崗位以及自己的心愿掛在樹上,讓這棵美麗的行動樹見證我們(學生)的行動,同時老師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會時刻牢記自己的崗位,記住自己的'責任,盡心盡力為大家服務。最后送一首兒歌給學生"一個崗位,一份責任,時刻記住同學的信任,服務熱情,工作認真,我們都是集體的主人",結束整堂課。在學生充滿感情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學生熱愛班級這個家,都愿意為這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都愿意為班級,同學服務。崗位責任的認同只有同道德情感相結合,才能使學生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把握學生"道德情感"的脈搏,"以情動情,以情育人",才能使品德教學煥發(fā)蓬勃的生機。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20369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