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慮讀后感(優(yōu)質(zhì)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17:48:06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優(yōu)質(zhì)15篇)
時間:2023-11-28 17:48:06     小編:琴心月

讀后感是表達我們對作品內(nèi)容的評價和贊賞,也是對作者思想的有力回應。寫一篇出彩的讀后感需要我們通過深入思考和連貫的語言表達,將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傳遞給讀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通過閱讀這些范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讀后感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也可以借鑒其中的表達方式和思考角度。讀完一本書后,寫一篇讀后感不僅可以鞏固閱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寫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希望大家都能寫出精彩的讀后感作品。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一

11月份,跟著團隊讀了蔡元培先生的《中國人的修養(yǎng)》,先生的大名久仰,先生的文字仔細讀的不太多,特別是先生的新白話文,讀著有點拗口,但還是沉下心,每天以三兩篇的龜速讀完了此書。

此書主要表達了先生一生所推崇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修身思想和現(xiàn)代公民德育理念。雖然這書的內(nèi)容發(fā)表于二十世紀的一二十年代,但現(xiàn)在讀來依然對我們當今的教育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

在看本書的第一部分時,這部分是《中學修身教科書》,上下兩篇既重實踐又重理論,關于這兩篇的各種道德的修養(yǎng)自不必說,在修己一章“體育”一節(jié)中,先生提出“凡道德以修己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體育為本”,這種提法放在現(xiàn)在一味追求分數(shù)、升學率的今天尤為可貴。當今從學校到家長,從一線城市到縣城,學生們的業(yè)余時間都被各種名目的輔導班占據(jù),早幾天北京黃莊的瘋狂補課刷爆朋友圈。現(xiàn)在的孩子近視眼成群,體質(zhì)也有下降趨勢,雖然國家為了保證中學生體質(zhì),強制體育加試到中考成績,依然只是表面工作。想想原來的科學家們在那么惡劣的條件下研究工作,很多都是高齡之人,而現(xiàn)在許多疾病年輕化,猝死早衰等,修己先修體育,增強體質(zhì),康健身體,涵養(yǎng)精神,才能更好的工作,教育應該重視。

在先生的德育三十篇中提到“堅忍與頑固”“自由與放縱”“鎮(zhèn)定與冷淡”尤為讓我警醒。在引領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在當今提倡標新立異的時代,分清自由與放縱,堅忍與頑固很是重要,在當今的不關己事不管不問的風潮下,分得清“鎮(zhèn)定與冷淡”著實是一股有意義,重慶的公交事件里,固然有司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底下,當事乘客的垃圾情緒,乘客們對己外之物不關心不過問的心態(tài)也是事件發(fā)生的間接原因?!坝^衍之臨死而悔,弼之得書而謝,知冷淡之弊,不獨政治家,即在野者,亦不可不深以為戒焉”。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二

我們可都焦慮過,為學業(yè),為工作,為了婚戀……樣樣不服輸,直至陷入不好的情緒。很多都是我們對“在他人眼中的價值和重要性”的過分在意導致的,本書稱之為了“身份的焦慮”。

那為什么我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獲取所謂的“身份”?為何身份的問題甚至會令我們寢食難安呢?或許,是身份的高低決定了人情冷暖吧。我們中的很多人,稍微敏感一點的,如果覺察到周圍的人并不怎么喜愛或者尊敬我們,就很難對自己保持信心。當下,這種身份的焦慮,也有愈演愈烈之勢,因為每個人獲取成功(事業(yè)、優(yōu)質(zhì)配偶、名譽等)的可能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但是細細斟酌,即便是今時,大多數(shù)的人,想要跨階層的攀上社會頂層,其可能性又微乎其微。有趣的是,就像熱衷相信中彩票大獎但斬釘截鐵否認“被雷連劈三次”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一樣(盡管其概率差不多),我們還是覺得實現(xiàn)這些并無不可能。于是一方面,焦慮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激發(fā)潛能、奮發(fā)拼搏;另一方面,可能是窮盡一生也未能達成的遺憾,或者更可悲的,一旦達成又陷入新的焦慮,發(fā)現(xiàn)之前的欲望不過與自己真正需求毫無關聯(lián),甚至使生活變得更糟。

到底面對身份的焦慮,可求不可求,該怎么應對呢,作者阿蘭·德波頓開始了對此的討論,并于2004年形成了這本《身份的焦慮》。本書語言風趣,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案例和著作,首先抽絲剝繭地剖析身份焦慮的起因——對愛的渴求、勢力傾向、過度期望、精英崇拜和制約因素,然后從哲學、藝術、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亞等幾個角度,探索舒緩和釋放身份焦慮的途徑,這些解決方法并沒有手把手教我們怎么做,相反,個人感覺是從另外的層面,讓我們手放開遠離或者轉(zhuǎn)移目標的方面更多一些。

比如,哲學——尊嚴與脆弱、理性的遁世態(tài)度。首先,對他人行為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只讓對我們不利但完全真實的態(tài)度傷害到我們的自尊心,對我們身邊的價值體系有了一個比較客觀公正的理解之后,再采取理性的遁世態(tài)度,不給自己做任何辯護,也不孤芳自賞顧影自憐。如叔本華的話:“只有擊中目標的譴責才能使我們受到傷害。一個人如果真正知道他不應該受到某種譴責,那么他可以滿懷信心的對此不屑一顧?!边@是遠離。

再比如,藝術——表面上看,好像陽春白雪了些,與我們凡夫俗子并無關系?;蛘邔嵱弥髁x者會說,藝術有什么用,對,藝術就是沒有什么用處。但是藝術的影響力,可能遠遠超越我們的想象。

也有人說其中的無厘頭和戲謔符合了當時的屌絲文化。我想,這可能就是藝術的魅力吧,讓我們暫時忘記身份,忘記為何焦慮,切實的被作品中的世界感染。如書中所言,“藝術是“對生活的批判”,藝術作品可莊可邪,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向我們揭示我們的生活狀態(tài),有助于引導我們更正確、更審慎、更理智地理解世界?!边@是轉(zhuǎn)移目標。去看看藝術中漫畫對生活的批判、悲劇對缺陷的糾正、小說對衡量人標準的重建、繪畫對不引人注意細節(jié)的尊重……藝術這條路,就悄然幫助我們解決了生活中隱藏在心靈深處的緊張和焦慮。

作者還提了政治、宗教這些解決途徑,不太感興趣所以就不一一列舉了。其中波西米亞人和行為的章節(jié),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小眾的非主流價值體系,確實比我之前膚淺的聯(lián)想——長裙編織鞋風格大有不同。

總而言之,治療身份焦慮并無靈丹妙藥,書中的做法給了我們以思路,如何行事還是見仁見智。

冷靜點,放長線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多關注內(nèi)心,多掌握技能,把不開心的事想象成助人并以此為樂會好很多。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三

這本書是阿蘭·德波頓寫的,英倫才子,前期讀到中途的時候就感觸很深。

作者主要從兩個方面對大家普遍的身份的焦慮進行了討論,一是焦慮起因、二是解決方法。總體來說:每個人身份的焦慮是對自己一種在社會地位的擔憂,害怕我們處在無法與社會設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險中,從而被奪去尊嚴和尊重,或者是擔心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過于平庸,或者是滑落至更低的等級。

古代是什么對我們的身份決定很大?是出身,當你出身于權貴,那么你一輩子可能就是權貴,如果你是一位農(nóng)民,那么在古代除了進行起義或科舉,那么你翻身的機會很小很小。所以說在古代在這樣小概率事件面前,大家反而對自己的身份這件事覺得心安理得。但是現(xiàn)在發(fā)生了改變,從資本主義萌芽到目前的開始的第五次工業(yè)革命,每一次的工業(yè)革命的推進除了生產(chǎn)力提高,還在悄悄的改變著人們的階級身份,因此對每個人出現(xiàn)了大概率的身份轉(zhuǎn)變的機會,導致了目前大家普遍對自己身份的焦慮。

從歐洲、美國工業(yè)革命進程來看,在經(jīng)歷經(jīng)濟發(fā)展停滯或者工業(yè)革命加速轉(zhuǎn)變的時候,歐洲人民也經(jīng)歷過巨大的社會焦慮,為什么我們以前沒有?因為目前我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還沒有經(jīng)歷一個完整的周期,暫時還沒機會看到,不過即將到來。

現(xiàn)在我們所運用的制度的本質(zhì)是具有資本主義性質(zhì),為什么?因為這是一個最高效的制度、同時我們的經(jīng)濟學過分的強調(diào)了要做一個理性的經(jīng)濟人這個原則,這樣的做的目的本質(zhì)還是要提高生產(chǎn)效率、加速利潤的獲取。我們都知道目前大家公認的企業(yè)公式為:原材料+勞動力+機器=產(chǎn)品+利潤,其實作為一名企業(yè)家基本的常識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增加利潤,但是人力做為一項成本因素較另外兩樣有所不同,因為勞動力有感情、能夠感受到痛苦、有喜怒哀樂。因此作為一名勞動力會做出的反饋就是:一是經(jīng)濟需求、因為要賺錢;二是人性需求、主要為經(jīng)濟的安全、尊嚴和職位等等?,F(xiàn)在我們的gdp增速在不斷的調(diào)低、由高速增長變?yōu)橹兴倩蚍€(wěn)步增長,那么問題來了、本質(zhì)就是企業(yè)的利潤及投資要下降,這樣會直接影響員工的收益以及職業(yè)規(guī)劃進程,因為企業(yè)不會進行規(guī)模擴張,導致員工職業(yè)晉升的機會減少。進而導致了整個社會的焦慮、對自己身份的焦慮。這個大概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和封建主義制度的一個大不同吧。

其實在目前社會制度下,企業(yè)家去追求合法的利潤無可厚非,因為每個企業(yè)都要活下去,但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是為了去單純的追求利潤而做出一些傷害感情或違背原則的事情。試著回想一下,我們企業(yè)中那些雇傭關系不穩(wěn)定的情況出現(xiàn),難道僅僅是因為錢的問題嗎?在現(xiàn)在企業(yè)中,員工感情的需求有時候是第一位的,然后可能才是工作中的金錢回饋,可是我們往往在企業(yè)中看到的是勾心斗角、抱怨運氣、處理事情魯莽等等,這樣的工作氛圍導致員工無法獲得穩(wěn)定的感情需求。

對于解決焦慮的方法,作者提到了哲學、藝術、宗教、政治、還有波西米亞style的方式來解決,換句話說就是將自己代入一個不需要用金錢或身份決定社會地位的領域,比如哲學中說“覺得我幸福的不是我的社會地位,而是我的判斷,只有這些才是我自己的,別人無法從我身邊拿走”;藝術家口中常常說的“藝術的批判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宗教體系中“我們都是上帝的子民”,一句話已經(jīng)抹掉了社會中所有的身份;政治中如政治手段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身份、因為目前的身份大部分都是政治進行創(chuàng)造的、當然也可以抹殺等等,其實每個時代都有不符合上流社會關于身份的定義的觀念,其實這群開拓者為大家提供了另一種生活的方式或解藥,我們無法否定也無法預測,只能等時間去給我們答案,這也就是大概很多藝術家在去世后,其作品的偉大才慢慢被世人發(fā)現(xiàn)的原因吧。

“一個人如果真的能找到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p>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四

這本書內(nèi)容緊扣題目,似乎為了節(jié)省讀者從文字中總結的精力,他將作品分為兩大部分:

焦慮起因——渴求身份,勢力傾向,過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約因素;

解決部分——哲學,藝術,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亞。

在第一部分“焦慮起因”中,他提出人類在對于自我價值的判斷上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別人的看法。從歷史與現(xiàn)在的對比中,他提出在過去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里,個體無法改變自己的身份,這種制度雖極端不公,但底層卻也因此不會將自己與他人的成就進行比較,也不會感到自己缺乏社會身份“也沒有如今底層人們那種強烈的一無所有和一無是處的焦慮”。

他引用一個公式:

自尊=實際的成就/對自己的期待

西方社會風氣在于鼓勵人們追求更多。民主的社會以及大眾傳媒的發(fā)展助長了人們對于自我期望過高的事實?!拔覀兯诖倪h超我們祖先的想象,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則是永遠都揮之不去的焦慮——我們永遠都不能安于現(xiàn)狀,永遠都有尚未企及的夢想。”

古代的故事里,窮人被認為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間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義。但是隨著社會物質(zhì)的發(fā)展,富人成為經(jīng)濟學里的英雄,他們的欲望和貪求恰恰促進了社會的利益。再往后,則人們開始認為社會等級反應了社會成員的自身素質(zhì)。

“貧窮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會里,貧窮更是一種羞辱?!?/p>

第二部分“解決部分”中,作者將目光對準了五個方向。

哲學讓人觀照自我,而非過度關注他人的看法。哲學家們在獨立的研究中提出“我們應該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來自外部的贊揚或譴責。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我們在一個隨機形成的人群中看起來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們自己知道是什么形象?!?/p>

藝術則往往對等級制度提出質(zhì)疑,用道德標準來衡量人物而非地位。悲劇引導人們探索失敗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們更容易理解和原諒他人。而漫畫等幽默藝術則“努力揭示一些對身份的焦慮,進而對此進行控制”。

對于政治的'探究重在明晰對意識形態(tài)的理解,“通過對意識形態(tài)進行分析,使它喪失理所應當?shù)暮侠硇裕M而使它喪失其影響力——從而在面對意識形態(tài)時,我們不再迷惑不解和沮喪不堪”。

基督教一方面指引人們重視道德,另一方面也讓人認識自身渺小,痛苦往往與抱負宏大密不可分,而一旦認識自身微不足道,那么心情便可獲得寧靜。

波西米亞則是另外一種以惹惱資產(chǎn)階級為特點的追求精神第一的生活方式。

作者說:

“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欲望代替另一種欲望的過程——這樣說,并非要我們永遠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慮,或不要努力去滿足某種欲望,而是要求我們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的任何一個目標向我們提供的一勞永逸的保證,按照目標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p>

最后,作者非常善良、溫和地勸誡大眾,即便身份的焦慮確會存在,這一點取決于我們對于身份的固有需求,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生活有多種選擇,不必認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方式才能證明成功。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五

要想做到真正不必艷羨他人的生活,是真的很難。除了要降低自己對于一些外在虛無縹緲的期待值,還要不斷的在成長之中重組和糅合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今天是我心目中仰望的一位藝術家,他的冥誕。他離開人世已經(jīng)十幾載,但他生前的處世之道與遵循自我破繭而出的人生狀態(tài),實在是無時無刻在感懷著我。

人真的很難避世而活,做一個真正寓意上的“隱士”。對我自身價值過分高估,對現(xiàn)實狀況過分樂觀恬然,都必將構成我精神上壓抑的原始罪惡。至少努力不會無所適從,可怕的是,我對自己過分松懈。

人為什么不能自在的生活著呢?原是我設想的最多的問題。但在閱讀完整部書籍之后,我發(fā)現(xiàn)給我定設框架,戴上枷鎖拖住步伐的源頭,永遠是我自己。

我不敢正面直視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妄圖在搖擺不定的人生狀態(tài)之中,遵循著“本該”的生活模式。到底哪種觀念與行為必定構成生活的“必須”,甚至牽制了我,我現(xiàn)在或許懂了。

其實一本書的偉大之處,他不一定會教你領悟些什么,只是用事例告誡你,你需要重新審視下自己了。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六

這本書讀的斷斷續(xù)續(xù),書的前半部分的具體細節(jié)已經(jīng)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只在腦子里留下了整體框架。前半部分主要是寫人為什么會產(chǎn)生焦慮。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物質(zhì)的豐富,人類現(xiàn)在是活在一個物欲橫流、充滿誘惑的社會,包括我們的大眾媒體、產(chǎn)品廣告都在隱隱約約地向人們傳達著你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財務經(jīng)濟狀況,獲得更優(yōu)渥的生活這類思想,包括西方宣揚的精英主義。逐漸的,人就被這個社會世俗的觀念和輿論定義了你應該怎么活。當你處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你難免會把自己和同階層的人去比較,想得到的越多,然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缺與之不匹配的時候,人就會產(chǎn)生焦慮。并且,人們也容易世俗的秉持著“金錢上的匱乏和貧瘠,是不值得尊重不值得被愛”的畸形觀念。

后半部分,作者從哲學、歷史、宗教、文學、藝術等各方面來討論,以上幾個范疇在歷史上就人的身份的問題作出的嘗試,文學里有對精英主義的批判、有對資產(chǎn)階級貪婪、無知、庸俗的嘲諷,宗教里有從靈魂的層面對人的靈魂的等級分類,藝術里對貧窮人的美德的歌頌。但無論哪個范疇都沒有徹底否定身份等級,并且嘗試創(chuàng)立一些新的身份等級,他們試圖重新塑造我們的價值判斷標準,而非真正解決和消除焦慮。

最后作者并沒有提出一個真正根除焦慮的方法,想通過此書達到消除焦慮的目的的讀者們,可能要失望。但是我覺得這并不代表這本書不好,因為這本書本身不是一本方法論的書。阿蘭德波頓只是從更廣泛的角度給我們的價值觀及判斷標準提供了更多的路徑、方向和思考。書中一再強調(diào)的觀點是,物質(zhì)的富裕確實代表著一個人在此方面的成就,但是我們不應該用金錢的多少僅僅一方面來評價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不代表不富裕的人就是不值得被尊重的。

減少焦慮的程度。我的理解就是你還是得活的更像自己,你必須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什么需求最能滿足你自己的滿足感,你就去追求什么,而不是隨波逐流后把自己活的更擰巴。

這本書其實我覺得我看晚了,更適合大學剛畢業(yè)和初入職場的人,有助于幫助塑造價值觀,有助于挖掘自我,認識自我。書中的道理,其實我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走了很多彎路磨出來的。如果早三五年來讀這本書,也許我會活得更從容,更理智,更遵從自我。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七

先說對這本書的評價吧,一個哲學家沒有把如此枯燥的問題寫成晦澀難懂的論文,而是寫成了讓人看得很舒服的散文,真是大師啊。多角度分析問題,各個領域信手拈來,提出的解決辦法也切實可行。當然對于普遍的中國人來說,就不那么的可行了。畢竟國內(nèi)哲學式微、藝術被束之高閣、政治不細說、基督教也不信、波西米亞一般人做不到,只能堅持焦慮了。

本書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角度剖析了身份焦慮的根源,也就是我們對自己在世界中地位擔憂的原因。

因為我們錯誤地把幸福感的來源建立在他人的“愛”和尊重的基礎上,也就是他人的評價、關注、尊重。在現(xiàn)代社會,要得到這些“愛”是有條件的,需要擁有顯赫的身份,需要擁有地位、財富。這是由現(xiàn)在的社會評價體系決定的,勢力傾向和精英崇拜傾向刺激人們必須要變的有身份、有地位。

那么顯赫的身份容易擁有嗎?并不容易?,F(xiàn)實社會中會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會產(chǎn)生影響,讓我們并不能夠完全把控自己的社會地位,無法穩(wěn)妥地保持身份。那么擁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以后就可以滿足了嗎?也不能,平等精神的負面影響就是讓人變的很容易欲望過度導致不滿足。

那么幸福感不應該來自于外來評價,應該來自于哪里呢?作者提供的解決方法有五個,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不要受主流價值評價的影響,而應該遵循內(nèi)心的良知,關注內(nèi)在的品質(zhì)與美德。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八

這本書主要是一種詩歌理論。其作者是美國作家哈羅德·布魯姆。這本書主要是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研究詩人對詩歌的影響。作者認為經(jīng)典樹立起了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詩歌的歷史形成乃是一代代使人誤讀各自前驅(qū)的結果。在這本書當中,作者通過運用弗洛伊德的家庭羅曼史理論、尼采的超人意志論和保羅·德·曼的文本誤讀說,作者闡發(fā)了傳統(tǒng)影響的焦慮感,提出了獨樹一幟的“詩的誤讀”理論——“逆反批評”。該書的譯者是徐文博。他在書中的代譯序當中有提及到布魯姆的對于影響的焦慮的理論反映了詩人對傳統(tǒng)影響扼殺新人獨創(chuàng)空間的焦慮情結,顯示出敢于同傳統(tǒng)決裂的一薄前人的氣概。布魯姆的理論關注聚焦于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共識性的具體的詩作,而對所論及的不同詩人的作品歷時性側面則刻意地輕描淡寫。

布魯姆為了形象地描述詩歌的影響和焦慮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他借用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學的“家庭羅曼史”模式。強者詩人之“自我”的形成是一個無意識的,不可逆轉(zhuǎn)的.過程。在這一過程里面,前驅(qū)詩人的形象無時無刻不存在于后來詩人的自我之中。而這兩者的關系就好像弗洛伊德“家庭羅曼史”之父子相爭關系。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后來詩人心理上形成了對影響焦慮的情結。因為詩歌的技巧和模式早已在千百年前就被前人挖掘殆盡,后來詩人想要嶄露頭角,就得在原來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然后,一般情況下,我們所看到的一些創(chuàng)新的詩歌看似是新的,而事實上卻是一些后來的詩人把前人次要的,不明顯的特點在“自我”的身上強化,從而造成了一定的錯覺,似乎我們看到的就是某些詩人創(chuàng)新的詩歌。布魯姆在這本書當中也認為這樣的一些詩歌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造,而是在前人基礎上的模仿而已,也因此而論述前人詩歌對后來詩歌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勢必會造成一定的焦慮。

在《影響的焦慮》這本書當中,布魯姆出于對“影響”的焦慮,他有意識地使用很多象征性的深奧的意象,下了功夫從東西方文化故紙堆當中去尋找并使用一些晦澀的術語。并且,他在書中還提到這樣一種說法,他說:“我提出的影響的焦慮一說,并非想要進行一場弗洛伊德式的父子相爭,盡管本書中一兩處酣暢了一些?!逼鋵?,從這本書的言語當中,我們讀者也可以從中看得出,布魯姆主張對弗洛伊德做莎士比亞式解讀,因為從弗洛伊德“家庭羅曼史”父子相爭當中,就可以看得出,并且在書當中,作者自己也闡釋道“我主張對弗洛伊德莎士比亞式解讀,而不是對莎士比亞或者是其他人弗洛伊德式解讀。這便是布魯姆的對詩歌的”誤讀“詩論。并且,在書中,作者還將這樣的”誤讀“詩論稱為是“實用的辯證詩學”。

在這本書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讓人記憶深刻,但是也感覺很生澀難懂。布魯姆有這樣的一個結論,他認為每一首詩歌都是對一首親本詩的誤釋。一首詩不是對焦慮的克服而是那焦慮本身。詩人的誤釋或詩尤甚至是批評家的誤釋或者批評,僅僅是程度上的差別并不是類別之差。

此外,在這本書當中,作者還聯(lián)系一些實際的文學詩歌對其進行了自己獨具一番風格的理解??偠灾瑢τ谠姼璧囊恍┯^點在這本書當中很是特別。布魯姆將自己獨特的見解和一些專業(yè)的術語融合在一起,深層次地闡釋了自己的觀點。讀完這本書,恕我淺薄,很多地方的確還需要反反復復斟酌?;蛟S是理論性太強,又加上自己對于詩歌的了解欠缺,所以,讀這本書真的很費勁啊。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九

力求探究中國的前途,重拾民族文化,尋找中國“成功地生存下去”的條件。林語堂先生以嶄新的理論,探究了潛在和必然的希望,斷言了中國是偉大而不會輕易分解的,充分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極度自信。

林語堂先生用英文著作《中國人》一書,可以看出,他是想通過這本書讓西方世界的人看到中國、認識中國,最終這本書在美國引起了巨大反響。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賽珍珠譽其為“最真實、最深入、最重要的一本關于中國的書?!币驗檫@本書,林語堂先生受到了國內(nèi)文學批評家、文學史研究者以及讀者的普遍關注和高度重視。讀完全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誠然,過去的中國是遙遙領先的,令許多國家不能望其項背。然而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是動蕩的、混亂的,一個龐大的中華民族,在錯綜復雜的局面中顯得模糊而朦朧,讓人無所適從。在國內(nèi)戰(zhàn)爭和帝國主義的侵略中,這個曾經(jīng)充滿活力與斗志的民族卻顯得異常的漠然。整個國家的漠然引發(fā)了林語堂先生的思考,他是感觸最深刻的一員,他感受到當時的中國“無疑是這個地球上最混亂、最受暴政之苦、最可悲、最孤弱、最沒有能力振作起來穩(wěn)步向前的國家”。力求探究中國的前途,重拾民族文化,尋找中國“成功地生存下去”的條件。林語堂先生以嶄新的理論,探究了潛在和必然的希望,斷言了中國是偉大而不會輕易分解的,充分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極度自信。

林語堂先生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所頌揚的中國人民厚德載物、忠誠奉獻、包容向善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青銀管理處所倡導的“立德忠誠,敬業(yè)奉獻、感恩包容”的理念是高度一致。作為一名高速公路稽查人員,要有強烈的敬業(yè)精神,要懂得感恩奉獻,才能全心全意地為司乘服務。因此,我們要像林語堂對民族文化自信那樣,自信滿滿地對待我們的工作,不斷提升服務質(zhì)量和水平,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十

前幾天里,我讀了外語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快樂星球之難解的賬單》。

這個故事里主要講了:毛悅的爸爸是個經(jīng)濟學家,有一天,毛悅聽他爸爸講:就應該得到勞動報酬。結果他一到班上宣傳后,班上很多同學回家后都天天開始做家務,目的是想得到報酬。于是,每做完一件家務事還要定下一個賬單,準備隨時把帳單給家長看,讓家長給報酬。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了,應該主動幫爸爸、媽媽多做一點家務事,減少爸爸、媽媽的負擔。而不是每做一件家務事都要定賬單,然后讓爸爸、媽媽付錢,這樣不僅沒減少家長的負擔,而且還讓家長增加了負擔。

我以后也要多作家務事,還要勸告身邊的同學多主動做家務事,不要讓家長的負擔太重。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十一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空與滿進行博弈,大至人生的重要決策,小至每一天的進食。而在這些博弈中,半飽,才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

半飽是一種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藍天。對現(xiàn)實保持一種滿足,對未來保有一分好奇,相信生活里頭總有更好玩的事情,會在下一個階段出現(xiàn)。

因為半飽,才會對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期待和參與的熱情。我想,魅力的標準,可以是看他能不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微笑。對于物質(zhì)的半飽,反而會增加心靈的豐盈,這種自由的心靈、靈動的眼神,以及不受外界影響的心態(tài),會讓人充滿自信,變得優(yōu)雅。這種魅力不是美麗,而是有一股吸引人的磁場。

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很多節(jié)氣都是相對的。比如小暑對大暑、小雪對大雪、小寒對大寒,但是小滿之后卻是芒種。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事情太滿就會走向反面,花未全開,月未全圓,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

許多時候,我們都誤解了焦慮,認為焦慮一定是心理的敵人。事實上,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焦慮是我們大腦的一種防御機制,它可以提醒人周邊潛在的危險,是我們對周圍環(huán)境作出的恰當?shù)姆磻_m當?shù)慕箲]能幫助你更客觀地認識處境,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但是如果焦慮過度,那么作用就適得其反了。

近代德國詩人歌德在其長詩《浮士德》中,有一段詩很形象地描述了焦慮感:每天早上醒來,我都覺得惶恐,想到這一天當中,一個愿望也不會實現(xiàn),一個也不行?;钴S的滿腔創(chuàng)新的思想,都受到無數(shù)俗慮的干擾。等到黑夜降臨,上床就寢,在床上也是惶惶不安,許多噩夢使我膽寒。活躍在我的心中的神,能深深激動我的內(nèi)心,但這支配我的全部力量的神,卻沒有對付外力的'本領。我覺得生存真是麻煩,我寧愿死,不愿活在世間。

所有不愉快的情緒都源于生理和心理的失衡,人們以各種方式去修復它。有的是克服障礙,改善自身能力和條件;有的選擇降低欲望,或采取合理化解釋,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如果不能做到這幾點,就無法恢復心理的平衡和寧靜,消極情緒包括焦慮等積累和強化到一定程度,就會產(chǎn)生心理失常、精神病等嚴重心理疾病,甚至導致自殺等自毀行為。焦慮是一種常見情緒狀態(tài),是一種內(nèi)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將要發(fā)生某種不利情況而又難于應付的不愉快情緒。一般說,在心理學中通常把有明確對象的不安、擔心和憂慮稱為恐懼,而沒有明確對象的恐懼就是焦慮。也就是說,焦慮是根本找不到目標的恐懼,它表面上比恐懼的程度要淺,但正因為它沒有清晰的對象,沒有明確的方向,才讓人無從下手,從而使人更加惶恐、無措。事實上,它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困擾絲毫不亞于恐懼感。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十二

解惑的一本書。幾年前我就買到了紙質(zhì)版本,磕磕巴巴看了個開頭。幾年之后疑惑依然存在,這本書重新讀起來便也是合時宜的。阿蘭德波頓是英國作家,畢業(yè)于劍橋大學,他的文章介于哲學與散文之間,既講究學術性(從他引經(jīng)據(jù)典進行論證的模式可以看出)又不失幽默風趣,讀起來不費勁。

這本書內(nèi)容緊扣題目,似乎為了節(jié)省讀者從文字中總結的精力,他將作品分為兩大部分:

焦慮起因——渴求身份,勢力傾向,過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約因素;

解決部分——哲學,藝術,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亞。

在第一部分“焦慮起因”中,他提出人類在對于自我價值的判斷上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別人的看法。從歷史與現(xiàn)在的對比中,他提出在過去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里,個體無法改變自己的身份,這種制度雖極端不公,但底層卻也因此不會將自己與他人的成就進行比較,也不會感到自己缺乏社會身份“也沒有如今底層人們那種強烈的一無所有和一無是處的焦慮”。

他引用一個公式:

自尊=實際的成就/對自己的期待。

西方社會風氣在于鼓勵人們追求更多。民主的社會以及大眾傳媒的發(fā)展助長了人們對于自我期望過高的事實?!拔覀兯诖倪h超我們祖先的想象,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則是永遠都揮之不去的焦慮——我們永遠都不能安于現(xiàn)狀,永遠都有尚未企及的夢想?!?/p>

古代的故事里,窮人被認為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間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義。但是隨著社會物質(zhì)的發(fā)展,富人成為經(jīng)濟學里的英雄,他們的欲望和貪求恰恰促進了社會的利益。再往后,則人們開始認為社會等級反應了社會成員的自身素質(zhì)。

“貧窮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會里,貧窮更是一種羞辱?!?/p>

第二部分“解決部分”中,作者將目光對準了五個方向。

哲學讓人觀照自我,而非過度關注他人的看法。哲學家們在獨立的研究中提出“我們應該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來自外部的贊揚或譴責。讀后感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我們在一個隨機形成的人群中看起來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們自己知道是什么形象?!彼囆g則往往對等級制度提出質(zhì)疑,用道德標準來衡量人物而非地位。悲劇引導人們探索失敗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們更容易理解和原諒他人。而漫畫等幽默藝術則“努力揭示一些對身份的焦慮,進而對此進行控制”。

對于政治的探究重在明晰對意識形態(tài)的理解,“通過對意識形態(tài)進行分析,使它喪失理所應當?shù)暮侠硇?,進而使它喪失其影響力——從而在面對意識形態(tài)時,我們不再迷惑不解和沮喪不堪”。

基督教一方面指引人們重視道德,另一方面也讓人認識自身渺小,痛苦往往與抱負宏大密不可分,而一旦認識自身微不足道,那么心情便可獲得寧靜。

波西米亞則是另外一種以惹惱資產(chǎn)階級為特點的追求精神第一的生活方式。

作者說:

“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欲望代替另一種欲望的過程——這樣說,并非要我們永遠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慮,或不要努力去滿足某種欲望,而是要求我們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的任何一個目標向我們提供的一勞永逸的保證,按照目標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最后,作者非常善良、溫和地勸誡大眾,即便身份的焦慮確會存在,這一點取決于我們對于身份的固有需求,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生活有多種選擇,不必認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方式才能證明成功。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十三

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是出乎意料地讓我對流行的拜金主義進行了反省。在社會主流思想或者說經(jīng)濟運行形式的影響下,我也認為賺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要進入更高的社會階層、擁有更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一些是我們理應為之奮斗的事情。然而這種“主義”最大的壞處是我們將“賺錢的能力”作為對每個人的評價標準,我們越來越認為會賺錢的人才是優(yōu)秀的人,一切跟賺錢有關的品質(zhì)才是值得褒獎的,那些跟賺錢無關的高尚品質(zhì)或能力在現(xiàn)下變得非常可笑和位置尷尬,比如無私、善良和正直,以及感受和認識自然的能力。那些與經(jīng)濟無關的事情變得不受重視,一切都要與轉(zhuǎn)化為經(jīng)濟價值掛鉤才有意義。與十幾年前相比,現(xiàn)在的人可以毫不臉紅地說我就是愛錢,當年覺得馬諾說寧愿坐在寶馬里哭可恥的人逐漸都變成了馬諾,所以拜金的危害在此。

另外,曾經(jīng)覺得很多所謂的藝術只是一群人的自命不凡、附庸風雅,或者是一些藝術商人的成功運作。但是現(xiàn)在才明白有一些大師、名作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成為經(jīng)典,不在于藝術造詣的高超(比如會畫畫的人很多),而在于藝術家能夠掙脫主流思想的枷鎖,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看到了主流背面的陰影。

這本書還能夠讓你認識到很多商業(yè)行為的本質(zhì),是商人制造了一種消費行為并讓消費者覺得是一種必須,比如必須要有名牌包才算得上體面的女人、必須要有鉆戒才算得上標準的結婚、必須要買生日蛋糕才算過生日(而這些行為實際上毫無意義也完全不必要),我想可以很好的讓購物狂們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被牽著鼻子走的傻瓜。

這本書雖然與我預期的“身份焦慮”內(nèi)容差異很大,但整本書里面的每個分論點都非常值得思考,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多次閱讀品味的書。

總的來說,這本書對世俗之人說了一句:醒醒。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十四

第一次看見別人給我推薦這本書,是在網(wǎng)易蝸牛app上,隨手丟進書桌就沒再管了。

近幾天書荒,一時間不知道讀什么,就翻翻app的書桌。放到以前,我是不會翻開諸如“成功的一百個方法”這類“非實用書籍”的?,F(xiàn)在想來,只想調(diào)侃自己一番,一個實用主義的人,以前只會關注《母豬繁殖技術》之類的書吧。

近來是有了些焦慮,身邊的朋友不是讀研讀博就是直接工作。就我這個游手好閑的還在國外念著最后一年本科,并且打算任性歸國。也許再過四五年我也不會知道今天的選擇是對是錯,可又有誰能知道。

我開始渴望從別人那里獲得認同,我對自己的身份產(chǎn)生懷疑,別人說一句:“啊沒事,你回國發(fā)展機會更多”,我可能會竊喜很久。

別人一句:“天吶你不讀研簡直沒人要?!币苍S會毀了一天的心情。

想想和原來初心滿滿的自己實在差了許多,那個說著不在意別人看法的我也開始患上了身份的焦慮,那個追求自我快樂的我也開始變得虛榮起來。

他人的夸獎當然使我們開心,這是人之常情,然而人不能活在他人的夸獎之中。他人的羞辱也自然使我們憤怒,可人又不能活在他人的羞辱之中。可以兼聽,不被牽引,就是我要改變的吧。想想確實沒什么,每個人的境遇,選擇,目標各不相同,我只要不忘初心就夠了,又何必束縛在這身份的比較中,為了別人而活呢。

希望今后繼續(xù)如此,為了自己的生活而活。

讀完這本書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讀出了什么,這拗口的文字實在沒讓我記住幾個。就像在河邊洗著竹籃,半天也是一場空??芍辽龠€干凈了不少,大概就是心靈得到了凈化吧。

身份的焦慮讀后感篇十五

大家想知道老舍由旗人身份所導致的身份焦慮及其在創(chuàng)作中的具體顯現(xiàn)是什么嗎?,來揭示老舍思想的內(nèi)在矛盾及與旗人意識之間的隱秘關聯(lián)。

在對市民性格的批判上,老舍有其深刻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與其他新文學作家相比,他之所以在文化思想上顯得保守而偏執(zhí),恐怕與他特殊的旗人經(jīng)驗不無關聯(lián)。一方面旗人經(jīng)驗為他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生活資源,另一方面旗人經(jīng)驗也對的思想和藝術表達構成了制約。

將傳統(tǒng)倫理的崩潰坍塌歸結為現(xiàn)代個人主義理念的侵蝕,無疑是老舍式“國民性批判”的主要特色,這顯然與基于啟蒙主義立場的“國民性批判”構成了極大的反差??梢哉f,這種保守觀念與老舍的民族主義立場構成了一體兩面的關系。蓋爾納認為,民族主義是一種強調(diào)個體服從于群體利益的社會思潮,因此與個人主義相比,傳統(tǒng)主義更有可能成為它的親密盟友。在以往的文學研究中,關于老舍思想的闡釋往往局限于個性心理學的范疇,而老舍思想與其族群意識之間的關系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澄清。

從某種程度上說,老舍偏執(zhí)而保守的思想藝術個性或多或少源于其特殊的族群意識和由此產(chǎn)生的身份焦慮。隨著清朝統(tǒng)治從衰微到滅亡,旗人的社會地位也逐漸邊緣化。從權力的中心到失落的邊緣,旗人族群對當時時代的感受與主體族群是不同的。封建專制瓦解了,可軍閥、政客這些新貴族卻是橫征暴斂,互相傾軋。而在“自由”和“民主”的呼聲中,旗人不但沒有享受到平等的待遇,反而成了“亡國奴”、“懶惰成性的游民”的代名詞,這種社會歸屬感的喪失和自卑感讓他們不敢在公開場合暴露他們的旗人身份。而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現(xiàn)代理念的傳播,則進一步加速了傳統(tǒng)社會和倫理秩序的解體,社會日益呈現(xiàn)出種種混亂失范之相: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物欲橫流。對此,老舍作為民國下層旗人中的一員,體驗尤為強烈而深刻。

主體與自身的社會角色不能達成協(xié)調(diào),失去了社會文化的定位,無從獲得歸屬感時,就會產(chǎn)生觀念和心理的沖突和焦慮體驗。假如我們洞悉了這些時代加之于旗人族群的精神焦慮,就不會對老舍思想的保守偏執(zhí)備感困惑,就不難理解他為什么對前現(xiàn)代的人倫關系在批判的同時又深懷眷戀,對個人自由在譏嘲的同時又充滿隔膜。親身經(jīng)歷過旗人生存困境的老舍,在其創(chuàng)作中面對著這樣一個問題:“我是誰?”旗人社會滄海桑田般的變遷,對老舍的經(jīng)驗世界和思想觀念構成了某種潛在的制約,從而影響了老舍的創(chuàng)作心理或創(chuàng)作無意識,并或隱或顯地在他的作品中浮現(xiàn)出來。

老舍在《二馬》中借理想人物李景純提出了他所謂的救國公式:埋頭實干+除暴安良。然而,老舍又通過李景純的鋌而走險顛覆了“埋頭實干”的內(nèi)在邏輯,通過他的死于非命顛覆了“除暴安良”的社會效能。他意識到,自己只是五四運動的旁觀者,這種看戲的心態(tài)導致“他的思想吃了極大的虧”;李景純形象的正面意義是極其有限的,它不是在激勵人們改變現(xiàn)實,而是在“輕搔新人物的癢癢肉”。耐人尋味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老舍在不滿于五四新文化的同時,不得不求助于連他自己都不能說服的“過時”思想和救國方案呢?這至少說明,面對現(xiàn)實的“詢喚”,老舍似乎懷有一種“不得其門而入”的心理障礙。他既是一個理應居于社會核心的文化人,又是一個具有“邊緣人”和“旁觀者”身份的旗人,這種互為矛盾的角色決定了他不能或不愿在現(xiàn)存的文化潮流中選定自己的位置。

與李景純的蒼白空洞相比,《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在藝術上較為成功:性格豐滿深沉,極富有理想性又不失現(xiàn)實性。日軍侵入北平,面對國家、民族和文化的危機,瑞宣追求自由解放,但缺乏勇氣;憎恨侵略者,卻未曾積極斗爭;他同情落難者,但又無可奈何……在痛苦和焦慮中,他依然心系國家和民族。他寧肯失業(yè)去賣落花生,也堅決不為日本人做事。這就是他為自己找到的“無可如何的,似妥協(xié)非妥協(xié)的”出路。正是這種形而上的精神堅守,為形而下的庸常生活添加了意義,從而在現(xiàn)實之中探尋出一條超越現(xiàn)實的路徑。與之相比,李景純顯然是以一種向壁虛造的非現(xiàn)實方式來超越現(xiàn)實,而理想本應具有的內(nèi)在張力則在這種直奔主題的表達中喪失殆盡。

在以往的老舍研究中,往往將祁瑞宣形象成功的原因歸結為老舍思想觀念的演進和和藝術表現(xiàn)力的成熟。但如果聯(lián)系到老舍的族群意識與社會思潮的復雜關系,就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按照李澤厚“啟蒙與救亡雙重變奏”的觀點,在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由于具體社會情勢的變化,“啟蒙”與“救亡”雙重任務呈現(xiàn)出此消彼長的態(tài)勢。

與之相應,就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文化面向:面向西方和面向傳統(tǒng)。所謂“面向傳統(tǒng)”,主要是指在邊緣的、非主流的.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民族自新自強的精神力量。俠義精神源于墨家的“兼愛”思想,在傳統(tǒng)文化中處于邊緣位置。在抗戰(zhàn)時期以至50、60年代,俠義精神成為民族解放和社會革命一項重要的精神資源,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進程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如果把李景純這類正派市民所張揚的俠義精神置于19代的啟蒙背景之下,它顯然是陳腐落伍和“反現(xiàn)代”的。老舍初登文壇時之所以不太為新文學界所關注,大概與這一脫離時代的文化資源不無關聯(lián)。進入1930年代,隨著民族危機日益深重,“救亡”逐漸上升為時代的主題,而老舍此前所秉持的民族主義立場和借重的文化資源也得到普遍認同,這使他“名正言順”地躋身于新文學的中心。由此論之,祁瑞宣形象的成功原因主要不在于老舍思想觀念和藝術功力的進展,而在于時代呼應了老舍在《趙子曰》中提出的難以展開的命題。易言之,一個曾經(jīng)空洞的命題在《四世同堂》中獲得了實質(zhì)性的意義,進而使老舍的藝術想象力有了充分發(fā)揮的空間。

如果說李景純體現(xiàn)了老舍的身份焦慮,那么祁瑞宣則體現(xiàn)了這一焦慮的有效紓解。在全民抗戰(zhàn)的時代背景之下,老舍此前作為族群意識表達策略的思想立場和精神資源得到了“正名”,由此他作為一個邊緣族群作家真正融入了社會主流,而他閃爍在早期作品中的身份焦慮也隨著社會歸屬感的滿足而暫時化于無形。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11458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