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熱門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1 07:47:03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熱門20篇)
時間:2023-12-01 07:47:03     小編:曼珠

教案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以適應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編寫教案時,要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參與度。閱讀教案范文可以幫助教師加深對教學過程的理解和把握。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一

本課選自小學科學教材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七課。這是一節(jié)通過測量的方式,發(fā)現(xiàn)科學規(guī)律的探究課。教材從三個層面展開,第一層面,要求學生對他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想出證實的辦法;第二層面,運用測量的方法,對學生的推測進行驗證;第三層面,對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實驗中教師組織學生思考怎樣才能使測量的數(shù)據(jù)更精確。在研究擺的擺動快慢和擺錘重量、擺繩長短、擺動幅度是否有關的探究活動中,教師起到“扶、引、放”的作用。教師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通過三個實驗,不斷強化學生對實驗變量的控制,對實驗數(shù)據(jù)及結(jié)果作出科學的分析,得出科學的結(jié)論。

本課的特點是經(jīng)歷一個驗證猜測的科學探究過程。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jīng)不陌生了。學生們在玩擺的過程中猜測出了影響擺的快慢的有關因素,在猜測過程中學生們的原有認知發(fā)生了矛盾,有的認為有關系,有的認為沒關系。從這里開始就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探究興趣。認真思考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實驗后的數(shù)據(jù)分析都是學生們極其感興趣的。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控制變量和分析誤差成為本課的亮點。也是五年級學生學習的主要導向。

一、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假設——制定計劃——實驗。

驗證——收集數(shù)據(jù)——表達與交流——總結(jié)歸納”等探究活動,經(jīng)歷改變擺錘重量、擺動幅度、擺的長短對擺動次數(shù)是否產(chǎn)生影響的過程。

二、科學知識。

1、通過自己的實驗,初步了解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

2、運用對比實驗,在實驗中控制不變條件,保證研究問題的準確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意識到:得到精確測量結(jié)果是需要反復測量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2、使學生能夠?qū)ψ约簩嶒灥慕Y(jié)果進行科學分析,并且根據(jù)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確結(jié)論。

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線長短有關,擺線越長,擺得越慢;擺線越短,擺得越快。

一、教學導入。

1、談話: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份禮物,大家認識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和它交朋友。

2、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也像它一樣運動的?

3、(課件依學生舉例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擺)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種裝置。

[設計意圖]根據(jù)新課程“用教材教”的理念,本課對《用擺計時的鐘》、《測量擺的快慢》兩課時進行整合,為了在一課時中讓學生經(jīng)歷完整的探究過程,我們側(cè)重與學生個人及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不完全依靠教材安排活動,舍去發(fā)《用擺計時的鐘》中有關“觀察鐘擺”這部分內(nèi)容,將該課中“問題與思考”并入《測量擺的快慢》一譚進行教學。

二、認識擺,了解擺的結(jié)構(gòu)。

1、演示講解:像這樣一條細線上掛著一個小重物,就做成一個簡單的擺。(板書課題)。

2、不要看它很簡單,其實它隱藏著很深的科學道理呢!讓我們來聽聽這位新朋友怎么介紹自己的。

3、認識:擺線、擺錘、擺角(出示課件)。

三、研究擺,提出探究問題。

1、談話:你們想不想做一個擺玩玩,下面分小組組裝一個擺。

2、提問:你們能讓擺擺動起來嗎?(學生練習操作,體驗擺動時不加外力)。

3、交流討論:怎樣記錄算一次?(學生討論,明確擺擺動次數(shù)的計數(shù)方法)。

4、談話:你們想不想測自己的擺,10秒鐘擺了多少次?

5、根據(jù)小組匯報的情況,填寫各組測得的數(shù)據(jù)。提問:這組數(shù)據(jù)是剛才各組的擺10秒擺的次數(shù),面對這組數(shù)據(jù)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發(fā)現(xiàn)10秒內(nèi),不同的擺擺動的次數(shù)不同,從而提出為什么擺的快慢會不同的探究性問題。)。

[設計意圖]從正確的操作實驗方法入手,收集10秒鐘各組擺擺了幾次,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問題,有利于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張力的情景,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極大興趣。

四、做出假設,制定實驗計劃。

1、談話:為什么各小組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所測得擺的擺動次數(shù)不同?你們認為擺擺動的快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學生推測:擺錘重量、擺繩長短、擺角大小,師即時將這三個因素板書)。

2、講述:剛才同學們對這個問題進行猜測,這三個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擺的快慢,怎樣才能知道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生:實驗)。

3、提問:如果我們要研究擺錘這個因素,可以怎樣設計這個實驗?

4、小組選擇最感興趣的研究對象,設計實驗計劃。

5、小組設計實驗計劃,匯報交流。

6、每種實驗至少要做幾次?

7、提問: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可以怎樣改進實驗?

[設計意圖]科學課提倡“想好了再做”。有了可行的探究的計劃,學生的探究活動才有確定的指向性,需要學生自己思考的不能“代辦”,需要明確指出的,一定要說清楚。

五、實驗驗證,交流探究成果。

1、談話:同學們設計的實驗方案很好,實驗中,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呢?(出示課件:實驗中要注意的事項)。

2、分組實驗,驗證假設。(教師巡視指導)。

3、組織學生拿實驗記錄表到實物展示臺前進行匯報,交流擺擺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系。(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角的大小無關,與擺線的長短有關。)。

4、談話:擺的快慢是不是真的與擺長有關呢?我們?nèi)噙M行一次集體研究,請各組來取擺。(發(fā)給各組長短不同的擺)由老師來計時。(學生計數(shù))。

5、各組匯報10秒鐘內(nèi)擺擺動的次數(shù)。并依次把擺掛在黑板上,請大家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擺越長擺的越慢,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

6、引入伽利略的故事。

[設計意圖]測量擺的快慢實驗是訓練學生觀察、比較、記錄等科學方法的載體,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思維能力的一個極好的落腳點。在對比實驗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借助工具去測量,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區(qū)分判斷,意識到收集真實有效數(shù)據(jù)對得出正確結(jié)論的重要性,培養(yǎng)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合作交流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六、全課總結(jié)。

1、談話:請同學們回憶我們這節(jié)課運用了什么學習方法(研究)。

2、體會與收獲。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二

科學概念:

氣體受熱以后體積會脹大,受冷以后體積會縮小。

熱脹冷縮現(xiàn)象與物體內(nèi)部微粒的運動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多種方法觀察空氣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

2、用文字或圖畫進行描述和交流。

3、嘗試用“模型”解釋現(xiàn)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對熱現(xiàn)象產(chǎn)生更濃的探究興趣。

用多種方法觀察空氣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

觀察空氣體積變化的方法設計、用“模型”解釋熱脹冷縮現(xiàn)象。

為每組準備:燒瓶、l型玻璃管;熱水、常溫水、冰水;錐形瓶,氣球、紅墨水。

1、引入。

水和許多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空氣是否也會熱脹冷縮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空氣在受熱或受冷后,體積會怎樣變化?(學生討論推測)。

2、空氣受熱受冷后體積的變化研究。

(1)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2)交流實驗方案,確定方法。

(3)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討論。

(5)小結(jié):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空氣受熱以后體積會脹大,受冷以后體積會縮小。

(預設:空氣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非常明顯,同時也能比較出液體和氣體熱脹冷縮的區(qū)別)。

2、模擬空氣“微?!边\動的游戲。

3、交流:從游戲中我們明白了什么?

(預設:這個游戲指向了對物體熱脹冷縮性質(zhì)的本質(zhì)解釋,學生只有實踐、體驗過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所在。)。

空氣的熱脹冷縮。

受熱體積脹大。

空氣熱脹冷縮。

受冷體積縮小。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參與辯論活動,能寫出一篇辯論稿。

2、能夠正確理解統(tǒng)計圖表。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科學家采用的多種交流活動,理解交流的含義。

2、知道選擇交流方式的標準是符合科學事實、方便別人理解。

3、知道用文字、圖表、模型和進行辯論是常見的科學辯論方法。

4、知道怎樣辯論和寫辯論稿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愿意向科學家學習。

2、愿意就科學問題展開辯論。

3、以中立的客觀立場傾聽和記錄正反兩方的意見。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了解科學家采用的多種交流活動,理解交流的含義。

2、能夠在辯論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課題。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故事嗎?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份故事資料,等會請各小組閱讀資料上的故事,并討論下面兩個問題:

(1)公眾為什么認為電話是貝爾而不是梅烏奇發(fā)明的?

(2)什么原因造成了故事里出現(xiàn)的那樣的局面?

2、學生閱讀故事并討論。

4、教師簡單小結(jié),板書課題(交流)。

二、明確交流的概念和交流的意義。

1、討論:你們認為什么是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為什么要進行交流?

2、學生分組討論。

3、匯報討論結(jié)果。

4、教師小結(jié):交流就是讓其他人了解自己想法的任何一種形式。在科學探究中要及時讓公眾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過程與方法。

三、研究交流的方法。

2、以小組為單位,把你們所知道的交流方式列出來,越多越好。

3、小組匯報,并舉例說明自己所了解的交流方式。

4、感受口頭交流的方式。

(1)讓學生描述甲蟲的特征,然后請同學識別所描述的甲蟲。

(2)讓學生討論一個話題,了解討論的要點。

5、了解書面交流的方式。

(2)海報:使用海報的形式要注意什么?

(3)圖畫:運用圖畫形式交流,有什么特點?

6、師生共同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要想交流,可以采取很多的方法。概括一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口頭語言的方式進行交流,如描述、討論、電話、辯論等;另一類是用書面語言的方式進行交流的,如圖表、海報、圖畫、書信、照片、模型等方法。

四、討論使用各種交流方式的注意事項。

在使用各種交流方式時要注意什么呢?

五、討論:如何選擇交流的方式?

六、作業(yè)布置: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如何選擇交流方式?

二、辯論會:

1、按觀點分組。

2、小組討論,磨合論據(jù)。

3、辯論。

4、教師點評。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四

1.過程與方法: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通過對潛望鏡內(nèi)部構(gòu)造的研究,使學生能利用語言、文字、繪圖等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jié)果;通過課前搜集和整理有關潛望鏡的資料里學生學利用書記及其它信息源獲取信息。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制作潛望鏡的活動,使學生學會欣賞、評價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積極查閱資料,關心新科技、新發(fā)明。

3.知識與技能:認識平面鏡反光性質(zhì)的應用;會制作簡易潛望鏡。

對潛望鏡內(nèi)部構(gòu)造的研究。

培養(yǎng)學生的制作能力。

制作潛望鏡的材料。

一)課前預習。

我們生活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潛望鏡?你猜想它是什么原理造成的?

二)實驗(觀察)探究。

1.玩一玩我們的潛望鏡,認真觀察他是什么原理?

2.我想它的原理可以用下圖表示出來(課本上畫下來)。

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

三)實驗活動展示質(zhì)疑(一個組一名發(fā)言人進行展示,同伴進行補充。其他組可以提問質(zhì)疑)。

將自己畫的示意圖展示給全班的同學,向全班講解潛望鏡的工作原理。

四)制作活動用紙盒制作一個潛望鏡。

1.介紹制作工具:訂書機,膠帶,鏡片(2),紙盒。

2.介紹制作方法:

還有什么制作方法呢?同學們講你的搜集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3.學生開始分別進行制作。

4.玩一玩,我們的潛望鏡。

五)檢測(5分鐘)。

1.制作一架潛望鏡最少需要()塊鏡片。

a.3b.2c.4。

2.某同學想看到自己腦后的頭發(fā),他需要()面鏡子。

a.1b.3c.2。

3.說一說潛望鏡里的鏡片是()。

a.平面鏡b.凹面鏡d.凸面鏡。

4.潛望鏡是利用的什么原理制成的。

5.試著畫出潛望鏡的剖面圖,注意畫出光的傳播路線。

六)拓展:

設計一個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潛望鏡。

板書設計。

6.潛望鏡的秘密。

平面鏡的反射原理。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五

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閱讀有關資料和小實驗了解感覺的形成原理。

2、學會探究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等的形成過程。

科學知識。

1、了解各種感官的作用。

2、知道人體的各種感覺是對外界的反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愿意合作和交流。

2、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3、了解科學探究的結(jié)果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教學重點。

1、了解各種感官的作用。

2、知道人體的各種感覺是對外界的反應。

教學材料:

不透明的杯子、相關書籍、模型、視頻資料、醋、鹽水、糖水、苦丁茶。

教學過程:

一、集中話題。

1、游戲:出示不透明杯子,判斷內(nèi)部的物體。

2、提問:剛才的游戲里,你身體的哪些器官起到了作用?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3、提問:我們?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聽見聲音、感覺到冷熱、聞到氣味、嘗到味道呢?

二、探索和調(diào)查。

1、分組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2、匯報各組的發(fā)現(xiàn)。

3、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4、提問:我們的感覺可以完全相信嗎?

出示書上的圖畫,讓學生進行目測判斷。

出示一組液體,讓學生遮住眼睛、捏住鼻子進行判斷。

5、提問:從剛才的活動,你有什么想法?如何才能準確進行判斷呢?

三、回顧和解釋。

1、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提問:有沒有產(chǎn)生什么新問題呢?可以通過查閱書籍、上網(wǎng)等方式繼續(xù)研究,將結(jié)果與你的同學交流。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六

摩擦力對我們有時是有用的,有時是有害的;在工作時有時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

應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對摩擦力有益還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解釋;找出自行車上增加或減少摩擦力的設計并作出自己的解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意識到從不同方面分析一個問題時必要的;形成用科學知識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膽解釋的態(tài)度。

找出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增加或減少摩擦力得設計并作出解釋。

對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斷和解釋。

有關圖片,兒童車實物。

1、出示人滑倒的圖片和汽車打滑的圖片,提問:這兩幅圖片說明了什么?

3、引導語:因此當摩擦力對我們有利的時候我們要適當增大摩擦力,當摩擦力對我們有害的時候需要減小摩擦力。

1、學生舉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少摩擦力。

2、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解釋為什么要這樣的設計。

3、追問:他們分別是用什么方法來增大摩擦力或者減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

4、學生討論交流。

1、引導:這些設計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運用,例如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自行車上就有很好的體現(xiàn)。

3、學生探究。

4、提問:這些地方分別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減小摩擦力的?

(1)剎車:增加壓力。

(2)鏈條、輪胎: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

(3)車軸、方向軸、腳踏軸:滾珠軸承。

5、整理信息、交流匯報。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七

1、什么是電磁鐵,電磁鐵南北極可以改變。線管繞向改變了,電池兩極接法改變了,電磁鐵兩極都會改變。

2、知道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沒有磁性。電磁鐵有南北兩極。

3、知道電磁鐵的制作方法。

4、學會制作電磁鐵。

1、演示器材:自制小電磁鐵一個、大鐵釘兩個、小盒式指南針一個、大頭針幾個、絕緣導線一根。

2、分組器材:絕緣導線一根、大鐵釘一個、大頭針幾個、電池盒(帶電池)一個、盒式指南針一個。

(一)教學引入。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對電了解多少。

生答。

談話:電對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今天我們要學習電磁鐵,電鈴、繼電器、電話、電磁起重機、喇叭都應用了電磁鐵的知識。

(二)學習新課。

1、電磁鐵的制作方法。

演示電磁鐵的制作:在鐵釘上順時針纏繞絕緣線管,就制作成了一個電磁鐵。再反時針纏繞,制成一個電磁鐵。

演示實驗電磁鐵特點:用一節(jié)電池,接通電流吸上大頭針。切斷電流,大頭針落下。

提問:怎樣制作電磁鐵?

回答:將絕緣線管,案一個方向,往大鐵釘上纏繞,繞成線圈,制成電磁鐵。

2、指導學生研究電磁鐵的性質(zhì)。

(1)磁鐵磁性有無與什么有關系。

提問:怎樣讓它產(chǎn)生磁性?

談話:請你們分組制作一個電磁鐵,親自試一試。

學生制作與實驗:教師行間指導,纏繞線圈、研究它的磁性是怎樣來的。

學生匯報。

(2)電磁鐵有南北極。

提問: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根據(jù)什么?

回答:電磁鐵可能有南北極。因為磁鐵有南北極,電磁鐵也是磁鐵,所以可能也有南北極。

談話:同學們的想法對不對呢?請大家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一下。

設計實驗: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實驗驗證。

教師小結(jié):表揚鼓勵大家,指出最好的設計方案。

實驗示范,根據(jù)學生最佳設計,示范實驗方法:將電磁鐵的兩端分別慢慢地接近指南針,觀察排斥哪極,吸引哪極。根據(jù)異極相吸的原理,確定釘尖和釘帽,各是什么極。

分組實驗:教師行間指導。注意發(fā)現(xiàn)繞向不同和電池正負極不同,釘帽釘尖極性不同等現(xiàn)象。重點了解驗證結(jié)果是什么。

學生匯報:電磁鐵象其他磁鐵一樣也分南北極。

提問:你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回答:為什么同是釘尖,有的是南極,有的是北極。

(3)、電磁鐵兩極變化。

談話:電磁鐵兩極變化,可能和什么因素有關?請同學們分組觀察研究一下。

分組觀察研究:教師行間指導。

學生匯報:兩極變化可能和線圈繞向、電磁正負極接法有關。

談話:同學們的看法對不對呢,請大家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一下。

設計實驗。

教師小結(jié)。

演示實驗:根據(jù)學生設計,當場改變線圈繞向,改變電磁正負極接法,利用指南針投影器件,進行實驗驗證。

教師小結(jié):實驗證明同學們的想法是對的。

(一)鞏固。

1、小結(jié):今天我們主要學會了怎樣制作電磁鐵。知道了電磁鐵通電就有磁性,斷電就沒磁性。知道了電磁鐵也有南北極。還了解到了電磁鐵兩極的變化規(guī)律。

2、電磁鐵的作用:請一名學生在講臺前制作電磁鐵。

3、電磁鐵的特點:請一名學生在講臺前用實驗說明,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沒有磁性。

4、南北極:請學生用實驗證明電磁鐵有南北極。

(四)、布置作業(yè)。

想一想電磁鐵磁力大小。都一樣嗎?怎樣磁力就大?怎樣磁力就小?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八

科學概念:

1、許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若冰縮的性質(zhì),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2、有些固體和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是熱縮冷脹的。

過程與方法:

1、設計簡單操作的實驗活動,有效地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xiàn)象。

2、正確使用酒精燈給物體快速加熱。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對探究各種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更濃的興趣。

設計實驗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xiàn)象。

設計實驗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xiàn)象。

為每組準備:酒精燈、銅球熱脹冷縮演示器;墊圈(鋼絲條)、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塊等;圖片、資料。

1、我們知道了液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后,你還想知道什么?到底固體會不會熱脹冷縮,現(xiàn)在我們就來做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2、教師出示實驗材料:這里有一個銅球,這里還有一個金屬環(huán),銅球剛好能通過金屬環(huán)。我們就用這個裝置來做實驗。

3、你們認為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根據(jù)什么現(xiàn)象知道固體的金屬球有沒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4、小結(jié):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銅球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預設:通過分析材料,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的方法,也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驗,但要給學生準備棉質(zhì)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這個活動中還要特別強調(diào)使用酒精燈和不可直接觸摸加熱后的銅球等安全問題。)。

小結(jié):我們發(fā)現(xiàn)金屬墊片和鋼絲條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有了前面觀察銅球的討論和實踐,讓學生嘗試去觀察其他金屬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讓他們根據(jù)觀察材料思考、討論、設計實驗方法,教師只要稍作提示,學生們可以想出各種有效的觀察方法來)。

1、師:銅球和鋼條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會熱脹冷縮呢?

總結(jié):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許多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

(通過前幾課的學習,我們有必要讓學生對之前所觀察到的一個個單個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的認識做個提升,需要組織學生加顧一系列觀察實驗的現(xiàn)象,并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

金屬熱脹冷縮嗎。

銅、鋼......大多數(shù)金屬熱脹冷縮。

(銻、鉍----熱縮冷脹)。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九

科學概念: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當環(huán)境條件改變的時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設計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的實驗,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思到生物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生活習性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是相適應的。

【教學重點】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用事實說話。

【教學準備】實驗計劃單和實驗記錄表(參考書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綠豆芽對水的需要的實驗。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1、說說自己種下的綠豆芽生長的怎樣了。

2、為什么大家的綠豆芽生長的不一樣呢,怎樣才能讓綠豆芽生長的更好呢?

3、討論影響綠豆芽生長的因素,教師隨機板書。

二、實驗一: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嗎?

1、討論:綠豆種子發(fā)芽可以不需要陽光,那么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嗎?

2、該怎樣來設計對比實驗呢?

重點指導:

(1)我們只能改變哪些條件?不改變哪些條件?

(2)兩組的綠豆芽需要一樣多嗎?

(3)改變了條件是不是對綠豆芽生長產(chǎn)生了影響,我們怎樣才能知道?

3、學生完成實驗方案,交流。

4、提供實驗記錄表,引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采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綠豆芽的高度、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等)。

三、實驗二:綠豆芽生長對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綠豆芽對水需求的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教師介紹實驗:在一個盤子里鋪上幾層吸水紙,把5粒剛發(fā)芽的綠豆并排放在吸水終上,保持吸水紙一端濕潤。

3、概括: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當環(huán)境改變后它們會努力的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四、觀察更多的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圖片(書8面):

1、比較香蕉、松樹、仙人掌的葉的不同。

2、香蕉、松樹、仙人掌分別生長在什么地方?

3、這三種植物的葉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

4、說說平時還看見有關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能用圖畫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態(tài)特征;能應用已有經(jīng)驗對星座變化規(guī)律進行預測;在長期的觀察活動中培養(yǎng)記錄、分析資料并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科學解釋的能力。

2、能參與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做到尊重科學、尊重證據(jù)。

3、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獵戶座的具體位置及變化規(guī)律;了解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刻星座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

拓展性目標:

使學生能持之以恒地進行觀察星座。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觀星記錄表、搜集有關星空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教師準備:

有關四季星空的音像資料、圖片。

活動時間:

1課時。

活動過程:

談話引出問題:四季星空中閃爍的星星有沒有變化?

活動一:

1、學生交流各自的觀察記錄,談談自己觀察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

2、引導學生將北斗七星的樣子畫下來。

要求:在畫圖的時候要注意用方向標進行標示。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者自由組合成合作學習小組進行整理。

3、觀察結(jié)果進行初步整理。

4、對觀察記錄進行分析:從東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內(nèi)”和“從東到春”是怎樣變化的?

5、學生交流、表達。形式可以多樣。

活動二:

2、引導學生匯報實際情況。

3、問題:你有興趣研究一下別的星星嗎?讓我們選定新目標進行探索好嗎?

請同學們預測:從春天到夏天,北斗七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春季其他星座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將預測的結(jié)果畫出來。

展示學生畫的預測圖案。

自由活動:

1、讓學生進行尋找北極星的活動。不管學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2、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動進行評價。

拓展活動:

用激勵性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能持之以恒地進行觀察。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一

2、知道有的動物適合夜間生活,如蝙蝠、貓頭鷹等;

3、建立事物之間存在普遍的聯(lián)系的初步認識。

體會到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奇妙影響,并以一定的'方式贊美,如美文等。

有關晝夜對動植物產(chǎn)生影響的圖片或影像資料,明暗對比明顯的紙盒。

一、導入。

2、學生發(fā)表各自意見。

3、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二、探究晝夜對植物的影響。

2、學生討論并交流。

3、從這些植物的變化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

4、學生討論并交流。

5、小結(jié):每種植物的生活習性都是受著節(jié)律的支配,這種節(jié)律有時按24小時變化著,和鐘的周期一樣。這種影響植物的節(jié)律我們也稱作生物鐘。

6、正因為晝夜對植物的影響,有位科學家就利用不同植物開花時間的不同做了一個花鐘。(多媒體展示有關花鐘的詳細內(nèi)容)。

7、我們能不能利用晝夜對植物的影響規(guī)律來改造植物,比如,讓郁金香在晚上也能開花。

8、學生討論并交流。

三、探究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1、既然晝夜對植物有影響,那么對動物也有影響嗎?能不能舉例說明。

2、學生交流各自解釋。

4、學生交流各自見解。

5、我們可以通過什么途徑了解答案?

6、學生討論、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師生共同確定研究方法并進行調(diào)查訪問。

8、交流調(diào)查訪問結(jié)果。

四、探究蝸牛、螞蟻等動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動,哪些是在夜間活動。

1、蝸牛、螞蟻等動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動,哪些是在夜間活動。

2、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研究?

3、學生討論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學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發(fā)現(xiàn)。

作業(yè):選擇一種夜間活動的動物,查資料了解它為什么喜歡在夜間活動,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二

1、初步學會搭建幾種橋梁。

2、能夠收集有關橋梁的圖片和資料。

1、知道橋梁是由橋面和橋墩組成。

2、知道拱形橋、吊橋是承受力大而又結(jié)實的橋梁。

3、了解常見的橋的特點。

1、經(jīng)歷建橋梁的過程,體驗造橋的艱辛與快樂。

2、意識到科學技術在橋梁中的作用。

搭建三種類型的橋并比較橋的堅固程度。

建“瓜皮橋”

1、有關搭建橋梁的材料、繩子、紙張、木棒、透明膠帶等

2、有關各種橋梁的圖片

一、導入

1、讀報導

2、這是一則關于什么的報道?(板寫:橋梁)

3、你見過哪些橋梁?

二、橋梁分類

1、想了解更多的橋梁么?

2、分發(fā)橋梁的卡片

3、介紹你最喜歡的橋梁

4、給這些橋梁分類,說說標準

三、搭建橋梁并研究

1、我們來建自己的橋梁研究:

2、展示材料:

(1)觀察,想一想,怎樣建橋梁?

(2) 演示,搭建不同類型的橋梁

(3)歸納,把這三種不同的橋梁畫下來。(指導畫簡圖,認識橋墩、橋面等)

3、這三座橋梁中,那一座橋梁會是最牢固的?

4、討論、預測、填寫

關于橋梁的強度:

1、我們怎樣來比較他們的牢固程度?

2、我們可以把重物放在橋梁的哪個部位呢?是最牢固的部位?還是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討論)

在圖中,用向下的.箭頭表示出來。

3、我們今天是用瓶裝清水來作為重物,測量橋梁的強度。(簡單介紹礦泉水瓶子的容水的重量)

分組活動過程:

1、學生活動(約15分鐘)

2、指導及時記錄數(shù)據(jù)

3、匯報結(jié)果

四、總結(jié)分析研究結(jié)果

通過大家的測試,你對這幾座橋怎樣的評價?

1、最牢固的是哪一種橋?

2、簡介斜拉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一種橋梁,省料,牢固。正在廣泛地被世界各地應用。

五、總結(jié)研究過程

1、大家覺得今天研究了幾種橋?一座種還是三種?

2、這三種橋有什么相同之處?板寫:材料、跨度、寬度……

3、這些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我們改變了其中的一個特點進行研究,這樣的實驗叫做對比實驗。

4、控制好了相同的條件,另一個因素才有了可比性。

六、拓展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對橋梁有了不少新的認識,課后還想繼續(xù)搭建和研究橋梁么?

古代勞動人民建了許多拱橋,那些石料是怎樣搭建成拱形的呢?我們一起看書了解一下

1、為什么要夾紙片?

2、拱是怎樣形成的?

3、你估計能承受多大的力量?

這些問題都可以用課后的時間自己研究一下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三

1、能夠通過分析、判斷那些物品屬于機械。

2、能夠通過對比,知道機械可以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

1、知道復雜機械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復雜機械又叫做機器。

2、知道人類很早就開始制造和使用機械,科學在不斷發(fā)展。

1、意識到機械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關系。

2、愿意合作與交流。

準備各種簡單的工具。

重點:知道什么是機械

難點:判斷哪些物品屬于機械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如果院子里有一塊幾個人都搬不動、很大、很重的石頭,想把它移動一下,怎么辦?通過學生說出的方法引出本課課題:什么是機械。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機械

(1)當你第一次看到“機械”這個詞時,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請同學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說一說,你認為的機械有那些?

(3)學生匯報,其他同學可以給予補充。

(4)教師出示簡單工具的實物圖片,請學生判斷這些工具是否屬于機械。

2、指導學生認識機械的含義

(1)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予肯定。明確以上出示簡單的工具都是機械。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感興趣的簡單工作討論: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方便,并記錄匯報。

(3)揭示機械的概念,說明簡單機械與復雜機械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機械名稱

工作部分

帶來的方便

3、指導學生認識機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動的大石頭,用木輥能撬動,這說明機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教師提供的工具,做使用與不使用機械能對比實驗,集合機械給人類帶來的益處。(教師要提醒學生操作時注意安全,防止發(fā)生意外)

討論:要是沒有下面這些機械幫助人們工作,將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四、介紹古代機械

(1)們看書中幾組古代簡單機械圖片,講解人類制造、使用機械的悠久歷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五、布置作業(yè)

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或者調(diào)查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也屬于簡單機械,它們怎樣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四

知道晝夜的成因。

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觀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科學是在不斷發(fā)展的,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在不斷進行的。

手電筒、地球儀。

集中話題。

探索和調(diào)查。

2、進行地球自轉(zhuǎn)形成晝夜現(xiàn)象的模擬實驗。

3、實驗的.時候注意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并注意觀察同一時刻,地球上不同國家的時間為什么不同,找出不同時間的國家例子。

4、交流人類對晝夜交替的探索歷程?;仡櫤徒忉?。

課后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極晝”、“極夜”的現(xiàn)象。

【教學后記】。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五

1.通過給小兔子喂食物,觀察了解小兔子的食性。

2.學習照顧、愛護小兔子。

活動準備。

1.在飼養(yǎng)角飼養(yǎng)幾只小兔子。各種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歡吃什么的墻飾背景。

活動過程。

形式:集體/小組。

1。創(chuàng)設情境:小兔子餓了,需要小朋友給小兔子準備食物。

2。猜一猜:小兔子喜歡吃什么?選擇相應的實物卡片貼在墻飾上“猜一猜小兔子喜歡吃什么”部分。

3。帶小朋友到食堂為小兔子找食物,喂養(yǎng)兔子,觀察小兔子吃嗎?并根據(jù)觀察結(jié)果,將相應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墻飾上“小兔子喜歡吃”或“小兔子不喜歡吃”部分。

4。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猜想每天帶食物來喂小兔子,觀察小兔子的食性,并做記錄和相互交流。

活動評價。

1.在教師的支持引導下,能夠持續(xù)喂養(yǎng)和觀察小兔子。

2.能夠了解兔子的食性,并樂于與教師、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活動和發(fā)現(xiàn)。

3活動建議:

4.請家長注意引導、提醒、鼓勵幼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5.將禮貌寶寶的圖片張貼在圖書區(qū)中,引導幼兒經(jīng)常觀察和講述,以豐富幼兒的表達能力,養(yǎng)成禮貌行為。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六

薔薇花叢中動植物之間存在著食物能量交換關系。

通過分析討論,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影響。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形成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科學態(tài)度。

研究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關系,認識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

初步建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知首“生物與生物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的。

一、談話導入:

1.提問: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陽光、空氣等)。

2.引導: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靠、互相影響的。這段時間我們重點研究這方面的知識。

二、誰吃誰:

1.教師出示校園常見動植物樣本(也可以借鑒書本的圖片),說:這是在一簇花叢中發(fā)現(xiàn)的生物,有薔薇、小草、樹葉、蚜蟲、瓢蟲、蚯蚓、毛毛蟲、小鳥等。

2.問:為什么在同一個區(qū)域會出現(xiàn)這些動物和植物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3.學生自由說,教師隨機用簡樸的文字和箭頭表示這種關系。(薔薇或草——蚜蟲——瓢蟲——小鳥;落葉——蚯蚓——小鳥;薔薇——毛毛蟲——小鳥)。

4.講述: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chǎn)者,直接或者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讓學生劃出書中12面相關句子)。

三、田野里的食物網(wǎng):

1.師講:田野里有很多生物,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食物關価。(課本13圖)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叫做食物網(wǎng)。

2.讓學生討論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就會影響其他多種生物的生存?

四、練習:

1.薔薇花叢中的生物有:小草、蚜蟲、瓢蟲、落葉、小鳥、蚯蚓、請岀一條食物鏈,這條食物鏈中———是生產(chǎn)者,——是消費者。

2.請你寫岀其他食物鏈: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七

科學概念:

1、許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若冰縮的性質(zhì),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2、有些固體和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是熱縮冷脹的。

過程與方法:

1、設計簡單操作的實驗活動,有效地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xiàn)象。

2、正確使用酒精燈給物體快速加熱。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對探究各種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更濃的興趣。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xiàn)象。

教學難點。

設計實驗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xiàn)象。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酒精燈、銅球熱脹冷縮演示器;墊圈(鋼絲條)、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塊等;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觀察銅球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

1、我們知道了液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后,你還想知道什么?到底固體會不會熱脹冷縮,現(xiàn)在我們就來做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2、教師出示實驗材料:這里有一個銅球,這里還有一個金屬環(huán),銅球剛好能通過金屬環(huán)。我們就用這個裝置來做實驗。

3、你們認為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根據(jù)什么現(xiàn)象知道固體的金屬球有沒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4、小結(jié):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銅球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預設:通過分析材料,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的方法,也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驗,但要給學生準備棉質(zhì)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這個活動中還要特別強調(diào)使用酒精燈和不可直接觸摸加熱后的銅球等安全問題。)。

二、觀察鋼條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

小結(jié):我們發(fā)現(xiàn)金屬墊片和鋼絲條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有了前面觀察銅球的討論和實踐,讓學生嘗試去觀察其他金屬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讓他們根據(jù)觀察材料思考、討論、設計實驗方法,教師只要稍作提示,學生們可以想出各種有效的觀察方法來)。

三、金屬熱脹冷縮嗎。

1、師:銅球和鋼條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會熱脹冷縮呢?

總結(jié):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許多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

(通過前幾課的學習,我們有必要讓學生對之前所觀察到的一個個單個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的認識做個提升,需要組織學生加顧一系列觀察實驗的現(xiàn)象,并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

板書設計。

金屬熱脹冷縮嗎。

銅、鋼......大多數(shù)金屬熱脹冷縮。

(銻、鉍----熱縮冷脹)。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在不斷嘗試中,調(diào)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細心觀察和準確測量的重要性;體會制作鐘擺的樂趣。

【教學重點】。

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教學難點】。

調(diào)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教學準備】。

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臺、棉線、一根寬1厘米長30厘米的木條、稍大金屬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2、閱讀課本p62上圖和文字,并作出預測。師出示上節(jié)課的實驗單擺再次演示。

3、小結(jié):擺長不等同與繩長。

二、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shù):

1、師出示金屬圓片,問: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條上,這個擺的擺動快慢會變化嗎?為什么?

2、學生小組實驗,把金屬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實驗記錄15秒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記錄表見課本p62。

3、反饋數(shù)據(jù)。

4、思考:我們觀察到了什么變化?怎樣解釋這種變化呢?

5、師問:金屬圓片在木條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的快慢有影響嗎?

6、小組三次實驗并記錄金屬片掛在上、中、下處時,15秒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

7、反饋數(shù)據(jù)。

8、解釋變化原因并小結(jié)。

三、做個鐘擺:

1、提出要求:利用剛才的材料,我們能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鐘擺嗎?

2、板書課題:做一個鐘擺。

3、小組嘗試調(diào)整制作。

4、請成功的小組展示鐘擺。板書設計:

做一個鐘擺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長則慢,短則快。

每分鐘擺動30次教學后記: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八

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適量的水和相宜的溫度。

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依據(jù)數(shù)據(jù)得出科學的結(jié)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對比實驗、嚴格控制實驗、重復實驗的重要性。

通過實驗知道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溫度。

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依據(jù)數(shù)據(jù)得出科學的結(jié)論。

實驗計劃單和實驗記錄表,實驗信息統(tǒng)計表。

一、分組匯報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預設:

1.(我們的種子都發(fā)芽了嗎?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準備填實驗記錄)。

2.我們的種子為什么沒發(fā)芽?(找岀原因填在實驗報告里)。

二、整理分析實驗信息:

1.組長分發(fā)實驗信息統(tǒng)計表,填好表后,由組長負責收集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信息分類。

2.分析實驗信息:

(1)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shù)據(jù)有什么不同?

(2)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嗎?

(3)實驗結(jié)論和我們實驗前的預測一致嗎?

三、交流實驗信息:

1.每組分對照組和實驗組向同學匯報,認真聽取介紹他們的`實驗方法和獲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組交流,了解他們在實驗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聽聽他們怎樣用數(shù)據(jù)來解釋實驗結(jié)果的。

3.匯集全班同學的實驗,分析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對大家有異議的內(nèi)容進行辨析。

4.小結(jié):綠豆種子發(fā)芽的必需條件是溫度、水和空氣。

四、種植綠豆芽:

1.引導:已經(jīng)發(fā)芽的綠豆芽怎么處理?

2.確定任務:把綠豆芽種植在花盆中,放到適合的地方,讓綠豆芽生長一段時間。

3.猜測哪些條件會影響綠豆芽的生長。

4.建議對綠豆芽的生長做觀察日記或者記錄。

五、閱讀并記錄、

種子發(fā)芽的基本條件是:

3.是充足的氧氣。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十九

探究活動分析:

1.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一張“城市天氣預報圖”來幫助學生明確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圖上用各種天氣符號和表示溫度的數(shù)字,反映這一天全國各個地區(qū)的天氣情況。學生通過對這張圖的觀察,可以對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2.圖上的表示天氣現(xiàn)象的符號可采用粘貼的形式,在符號下面應寫上符號的名稱,便于學生認識這些天氣現(xiàn)象。

3.提問學生還知道那些天氣現(xiàn)象,以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天氣現(xiàn)象。

4.為每一組準備一套天氣符號,讓學生嘗試著給這些天氣現(xiàn)象進行分類。

5.(室外)觀察、描述今天的天氣現(xiàn)象--引導學生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

6.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氐浇淌液螅瑢W生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交流。

7.引導學生思考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或提問學生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么衣服?使學生意識到天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8.在學生的科學記錄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氣時,可能只是一些毫無聯(lián)系的幾個簡單的詞語或句子。提示部分對學生描述天氣的方法的指導--將天氣特征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提高學生對天氣的認識水平。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提示,并應用提示的方法對自己的記錄進行改進,并把改進后的描述和同學交流。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初步感知可以從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xiàn)象來描述天氣。

2.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xiàn)象和天氣符號。

過程與方法:

1.能對各種天氣現(xiàn)象進行分類。

2.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提該關心天氣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xiàn)象和天氣符號。

教學準備:

1.用天氣符號標注城市天氣情況的中國地圖一張;

2.每組一套天氣符號卡片;

3.天氣現(xiàn)象歸類表格和關于天氣網(wǎng)狀圖各一份;

4.每個學生科學記錄本各一本。

教學活動過程:

一、認識天氣現(xiàn)象。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貼相應的天氣符號并寫上名稱。

3.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天氣現(xiàn)象?(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符號)。

4.發(fā)給每一組一套天氣符號:請大家對這些天氣現(xiàn)象進行分類。

5.匯報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氣怎樣?

1.今天的天氣怎樣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出示觀察要求:請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天氣現(xiàn)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實小組長進行管理。

3.帶上科學記錄本和筆排隊到操場上分組進行觀察,教師巡視。(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nèi))。

4.回到教室進行交流:請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觀察到天氣現(xiàn)象。

5.學生匯報,教師展示學生的記錄。

6.提問: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么衣服?)。

8.帶讀提示語。

9.看明白了嗎?有不明白的請?zhí)釂枴?/p>

10.請你學著書本上的方法,在科學記錄本上為今天的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作一張“網(wǎng)狀圖”。

三、總結(jié)。

剛才我們觀察的是今天的天氣,那么明天又會天氣怎樣呢?后天呢?一個月內(nèi)我們杭州的天氣又在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請大家每天都能把觀察到的天氣現(xiàn)象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了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這里的天氣變化是這樣的。

科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篇二十

科學概念: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設計種子發(fā)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fā)芽的條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學習運用對比實驗中控制某個條件的方法,研究影響種子發(fā)芽的條件。

】能根據(jù)要求設計出自己的實驗計劃。

】綠豆種子若干,實驗計劃單(參考書3面),實驗記錄表(參考書4面)。

一、討論種子發(fā)芽的條件:

2、學生自由討論,教師摘要板書。(預設:要種到土里獲得養(yǎng)料,需要澆水,需要合適的溫度,需要陽光,需要空氣等。這時候教師不要給予取舍,保留學生的各種觀點)。

3、進一步引導(拿起一顆綠豆種子):這是一顆完好的綠豆種子,如果要讓它發(fā)芽,剛才大家說的這些條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綠豆種子發(fā)芽的必須條件呢?(說明:從種子發(fā)芽過渡到具體的綠豆種子發(fā)芽,這樣的討論更有針對性,而且更合理,因為不同種子需要的條件是有些區(qū)別的。)。

4、師:大家的意見不一樣,看來我們必須通過實驗來判別了。

二、設計種子發(fā)芽實驗:

1、師:該怎樣用實驗來證明呢?大家說說要注意什么?(預設:制訂周密的實驗計劃,只能改變一個條件等。)。

2、師點撥:為了把實驗做好,建議大家選擇自己最想研究的一個條件進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設計好實驗方案。

3、學生自由選擇研究內(nèi)容,及時進行統(tǒng)計。(預設:水組,光組,溫度組,土壤組等,可在此適當排除不適合課堂研究的內(nèi)容。)。

4、以其中一個組為范例,集體討論如何設計實驗計劃。

(1)你們想研究什么問題,你們計劃怎樣做?

(2)你們預測結(jié)果會是怎樣的?

(3)你們的研究中,改變了什么條件?

(4)哪些條件是沒有改變的?

(5)怎樣知道改變的條件是不是對種子發(fā)芽產(chǎn)生了影響?

(6)在實驗研究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什么?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86013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