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一
馮延巳〔五代〕
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紅燭淚闌干,翠屏煙浪寒。
錦壺催畫箭,玉佩天涯遠(yuǎn)。和淚試嚴(yán)妝,落梅飛曉霜。
美麗的環(huán)狀發(fā)髻慵懶地披散在枕頭上,漾釵斜斜地別在發(fā)髻上。沉沉地墜入春水蕩漾,楊花飛舞的迷幻夢境中。紅燭流著血色的紅淚,翠屏上的畫煙波浩渺泛著絲絲寒意。時光漸漸流逝,心上人遠(yuǎn)在天涯。清晨,我獨自噙著淚水梳洗著新式妝容,只見窗外梅花一片片飄落在染滿寒霜的大地上。
嬌鬟:柔美的發(fā)髻,這里指頭發(fā)。釵橫漾:即漾釵橫。楊花夢:春夢、美夢。錦壺催畫箭:喻指時光流逝。玉佩天涯遠(yuǎn):意思是佩玉之人(即思念之人、心上人)遠(yuǎn)在天涯。嚴(yán)妝:濃麗整齊的裝束。
這是一首寫怨婦思遠(yuǎn)之作的閨怨詞。
女主人公因相思墜入了恍惚迷離的夢境,在最后,她仍然“和淚試嚴(yán)妝”,噙著淚水梳洗著新式妝容,只因為心中還有一份念想:她希望她的心上人能早日歸來,讓他看見她美麗的模樣。只可惜她等來的卻是音信杳無的絕望。
“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眱删涫菍懪魅斯ㄋ閼B(tài)及甜蜜夢境——春水溶溶,魂夢悠揚?!凹t燭淚闌干,翠屏煙浪寒?!眱删鋭t是寫午夜夢回所見的實景,與前句虛實映射、悲歡相襯。
過片點明緣由,之所以夢醒再難入眠,苦捱更漏,原是分離已久,人在天涯?。蛔詈髢删鋭t是寫天亮?xí)r情景,人在極度孤寂中和著淚水梳妝打扮,只有霜霧里飛落的片片梅花知我悲苦。該詞用語洗煉,意蘊綿長,很能代表馮延巳詞的特點。
馮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yōu)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xué)問淵博,文章穎發(fā),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二
宋代蘇軾
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
夢回鶯舌弄,弄舌鶯回夢。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
落花時節(jié),空寂的庭院有位少婦穿著很單薄。穿著薄薄衣衫的少婦,在庭院空曠處看那落花。過后幾天,愁緒在心頭隱隱泛起,依戀不舍的愁緒一天天地遲延下去。
夢中醒來,只聽得黃鶯在演唱,唱歌的黃鶯累得返回夢鄉(xiāng)。帶信的人順便詢問時,少婦害羞的低垂了頭,害羞的少婦順便請來人給帶封回信。
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回環(huán)往復(fù)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于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
春衫:代指少婦。
遲日:過后幾天。依依:隱藏的樣子。
依依:不舍的樣子。
舌弄:將舌頭撥弄,演唱的意思。
郵:郵差,指送信的人。便:順便。羞:低頭。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十一月,蘇軾被貶黃州,“杜門謝客”,冬至后又去天慶觀養(yǎng)煉,在無所收獲之后,作該詞詠暮春閨情。
上片,以移恨于物手法,寫暮春時節(jié),少婦空守庭院思念郎君而“恨”時長的心態(tài)。蘇軾擅長于將自然時令、外界景物與人物體態(tài)的情緣作為詞的信息源泉,作為激發(fā)詞情的觸媒和表達(dá)詞意的載體。“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傷春懷人?!奥浠ā秉c明思郎時令,“閑院”描繪思郎守空房之寂寞,“春衫薄”說明思郎時感覺有寒氣。這是心理上的反映,只好以衣物傳達(dá)之?!伴e花落”暗指思郎時散亂的情緒?!奥洹?、“閑”、“薄”幾字貫通,少婦的孤獨感、寂寞感和煩亂感層層加深?!斑t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最后兩句又把這種復(fù)雜感情強(qiáng)化了。無論是“恨”依依不舍的戀情,還是“恨”見面的日子來得遲遲的癡情,少婦都將一天天地熬煎下去,度日如度年。
下片,以夢幻與現(xiàn)實相互映照的手法,進(jìn)一步寫少婦思郎的癡情與恨情。“夢回鶯舌弄,弄舌鶯回夢”,移情于黃鶯,以黃鶯托情,做著一場美夢。夢醒一喜,似乎郎君回歸,連黃鶯也不分晝夜嚼舌不停。忽然,現(xiàn)實虛無,撥弄舌頭的黃鶯也累得掃興了,不得不進(jìn)人夢鄉(xiāng)。少婦一夢(幻)一醒(喜),黃鶯一弄(喜)一夢(愁),相互映照,人通物情,物通人性,形縈神繞,似夢非夢。此謂以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烘托出少婦的寂寞孤獨?!班]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又由夢幻回到現(xiàn)實,請問郵人順便給我捎個信,這種結(jié)尾令人回味,此“恨”綿綿究竟有多長。
全詞圍繞“恨”字,情景融會,夢醒結(jié)合,喜恨交加,將一個癡情少婦思郎的復(fù)雜思緒、恨情,巧妙地展現(xiàn)于讀者面前,有余音繞梁之效果。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三
蟲聲泣露驚秋枕,羅幃淚濕鴛鴦錦。獨臥玉肌涼,殘更與恨長。
陰風(fēng)翻翠幔,雨澀燈花暗。畢竟不成眠,鴉啼金井寒。
深秋的蟲聲好似哭泣聲,驚醒睡夢中的女子,帷帳里的她不由得哭了起來。每夜獨自一人冷冷落落,殘更與夢一樣長。
寒風(fēng)呼嘯,用力吹著綠簾子,雨卻是綿綿地下著。畢竟已經(jīng)睡不下去,只聽叫寒冷的井外,傳來了一聲鴉啼。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diào)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zhuǎn)。
羅幃:帷帳。
鴛鴦錦: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
玉肌:指女性瑩潔溫潤如玉的肌膚。
陰風(fēng):冬風(fēng),此指寒風(fēng)、冷風(fēng)。
翠幔:翠綠色的紗帳。
雨澀:細(xì)雨纏綿不爽,有滯澀之感。
燈花:燈心余燼結(jié)成的花形。
金井:施有雕欄的井。
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元祐舊黨被打壓,秦觀一貶再貶,多次流放,漂泊各地,他在這個時期所寫的女性大多獨守空房,凄涼悲苦。這首詞即是秦觀這一時期的作品,其具體創(chuàng)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認(rèn)為這首詞是秦觀早期作品,可備一說。
這首詞描寫的是閨中孤寂情懷。詞一開始即濃墨重彩渲染一種秋夜孤寂的氛圍:寒蛩低吟似訴,寒露晶瑩如淚珠,已是清冷凄涼之境,緊接著即下一“驚”字,將閨中人那種敏感而脆弱的'情絲撥動,繼而寫她受秋夜清景之驚后的動作神態(tài)。羅幃、鴛鴦錦等閨中陳設(shè),為我們展示出這位閨中人物質(zhì)生活方面的富裕,著以“淚濕”二字,則又與這種富麗的陳設(shè)形成對照,襯出其內(nèi)心的孤獨、空虛、失落。接下來兩句,將淚濕的原因作了交待:心上人兒離她遠(yuǎn)去,她只能獨守閨房,那羅幃、那繡著象征愛情雙棲雙宿的鴛鴦錦被里,只有她一個徹夜難眠的苦心人兒。夜冷兼心涼的她,置身于錦被之中,卻沒有一絲的暖意,反而只覺玉肌生涼。這里,詞人不動聲色地從環(huán)境過渡到了心境,刻畫出這位閨中思婦因夜寒生涼到因“獨”處而心涼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的環(huán)境,這樣的心情,讓她心“驚”,引起她一腔幽怨?!皻埜c恨長”一句,語短情長,既寫出此女長夜難眠,將那個“驚”字寫滿寫足,同時也把難以名狀的“恨”寫得十分直觀可感,動人心旌。
下片寫閨房外之夜景。陰風(fēng)時時襲來,翻動她閨房的翠幃,使她本已冰涼的心情更顯凄涼不堪,也因那搖動的翠幔,繪出她心旌搖蕩的內(nèi)心世界,孤燈殘照之時,室外雨聲又時時襲來。本來,銀燈結(jié)花,是吉祥喜慶的征兆,但對這位秋夜孤枕中的女子而言,她這種美好的夢幻顯然早已破滅,所以她只是覺得那重重的燈花,使燈光更顯昏暗而已。詞人用“澀”字形容夜雨帶來濕潤的空氣侵染燈花,使之灰暗不明,頗具匠心。從整首詞看,無論是閨房里還是閨房外,一切景物皆著有閨中人的感情色彩,是為閨中人所設(shè),隨其心境的波動而動。所以,這里的澀,不是指雨,而是女主人公那幽咽難通的思維情結(jié)的外化,雨澀燈暗,全是她彼時心境暗淡愁苦的象征?!爱吘埂倍?,透出怨恨之意,緊扣上片結(jié)尾的“恨”字而發(fā),使詞情顯得絲絲人扣,針腳細(xì)密。收煞一句,又回到“蟲聲泣露”的環(huán)境之中,用室外金井寒來回應(yīng)開頭的“蟲聲泣露”。李白有《長相思》詩,其中兩句云:“絡(luò)緯秋啼金井欄,微霜凄凄簟色寒。”雖說不能說為此句所本,但李詩秦詞所描寫的環(huán)境,所渲染的氣氛,卻是十分一致的。彼此相參,當(dāng)更能體會秦觀此詞所描繪之景象。
從寫作手法上分析,詞人先從室外寫到室內(nèi),在突出刻畫獨處閨房的女主人的神態(tài)心緒之后,又回筆寫到室外。以蟲聲起,以鴉啼結(jié),中間點出“殘更”、“不成眠”等語,將一位情絲不斷,徹夜難眠的思婦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同時也使得整首詞在布局上輕重得宜,且有首尾銜接,詞情婉曲連綿不盡之妙。另外,雖然詞中有“驚”、“恨”等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匯,但是作者卻并沒有正面描繪這種驚態(tài)、恨意,而是側(cè)鋒用筆,通過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氣氛,盡情地渲染以達(dá)到以景傳情的目的。難怪后人看后不得不嘆賞其“語少情多”了。
另外,這首詞的上下兩片還可以從另一角度欣賞,即將詞的上片理解成閨中人念遠(yuǎn),而把下片理解成行人憶內(nèi)的感情。這樣理解,也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從詞的上下兩片所描繪的景象來看,似乎并不完全是一地之景,“蟲聲泣露”是清夜之景,而下片所寫“陰風(fēng)”、“雨澀”則又是雨夜之景了。而且如此詮釋詞情,兩相對照,兩地相思,顯得更加刻骨銘心和耐人尋味。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四
菩薩蠻·回文
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
夢回鶯舌弄,弄舌鶯回夢。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
落花時節(jié),空寂的庭院有位少婦穿著很單薄。穿著薄薄衣衫的少婦,在庭院空曠處看那落花。過后幾天,愁緒在心頭隱隱泛起,依戀不舍的愁緒一天天地遲延下去。
夢中醒來,只聽得黃鶯在演唱,唱歌的黃鶯累得返回夢鄉(xiāng)。帶信的人順便詢問時,少婦害羞的低垂了頭,害羞的少婦順便請來人給帶封回信。
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回環(huán)往復(fù)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于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
春衫:代指少婦。
遲日:過后幾天。依依:隱藏的樣子。
依依:不舍的樣子。
舌弄:將舌頭撥弄,演唱的意思。
郵:郵差,指送信的人。便:順便。羞:低頭。
上片,以移恨于物手法,寫暮春時節(jié),少婦空守庭院思念郎君而“恨”時長的心態(tài)。蘇軾擅長于將自然時令、外界景物與人物體態(tài)的情緣作為詞的信息源泉,作為激發(fā)詞情的觸媒和表達(dá)詞意的載體?!奥浠ㄩe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傷春懷人。“落花”點明思郎時令,“閑院”描繪思郎守空房之寂寞,“春衫薄”說明思郎時感覺有寒氣。這是心理上的反映,只好以衣物傳達(dá)之?!伴e花落”暗指思郎時散亂的情緒。“落”、“閑”、“薄”幾字貫通,少婦的孤獨感、寂寞感和煩亂感層層加深?!斑t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最后兩句又把這種復(fù)雜感情強(qiáng)化了。無論是“恨”依依不舍的戀情,還是“恨”見面的日子來得遲遲的癡情,少婦都將一天天地熬煎下去,度日如度年。
下片,以夢幻與現(xiàn)實相互映照的手法,進(jìn)一步寫少婦思郎的癡情與恨情?!皦艋佞L舌弄,弄舌鶯回夢”,移情于黃鶯,以黃鶯托情,做著一場美夢。夢醒一喜,似乎郎君回歸,連黃鶯也不分晝夜嚼舌不停。忽然,現(xiàn)實虛無,撥弄舌頭的黃鶯也累得掃興了,不得不進(jìn)人夢鄉(xiāng)。少婦一夢(幻)一醒(喜),黃鶯一弄(喜)一夢(愁),相互映照,人通物情,物通人性,形縈神繞,似夢非夢。此謂以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烘托出少婦的寂寞孤獨。“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又由夢幻回到現(xiàn)實,請問郵人順便給我捎個信,這種結(jié)尾令人回味,此“恨”綿綿究竟有多長。
全詞圍繞“恨”字,情景融會,夢醒結(jié)合,喜恨交加,將一個癡情少婦思郎的復(fù)雜思緒、恨情,巧妙地展現(xiàn)于讀者面前,有余音繞梁之效果。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十一月,蘇軾被貶黃州,“杜門謝客”,冬至后又去天慶觀養(yǎng)煉,在無所收獲之后,作該詞詠暮春閨情。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五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人人都說江南好,游人應(yīng)該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比天空還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著雨聲入眠。
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長得很美,賣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年華未衰之時不要回鄉(xiāng),回到家鄉(xiāng)后必定悲痛到極點。
游人只合江南老:這里指飄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謂。只合:只應(yīng)。江南好:白居易《憶江南》詞首句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綠,勝過天色。
壚邊:指酒家。壚,舊時酒店用土砌成酒甕賣酒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妻卓文君長得很美,曾當(dāng)壚賣酒:“買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當(dāng)壚?!?/p>
皓腕凝霜雪:形容雙臂潔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樣潔白。
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樂。如還鄉(xiāng)離開江南,當(dāng)使人悲痛不已。須:必定,肯定。
這首詩是《菩薩蠻五首》中的第二首,對第一首的回應(yīng)。難道主人公不愿意回到家中嗎?可是自己求取功名不得,又怎能輕言回去呢?“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睂懙枚嗝?!但這種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卻是靠濃摯的情感,而且是經(jīng)過理性的浸潤后的濃摯的情感動人。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戰(zhàn)亂的人,又怎么會有歸屬感?故這兩句是沉郁的?!按核逃谔?。畫船聽雨眠?!闭f的是碧綠的春水,比天空還要明凈,躺在游船畫舫之中,和著雨聲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靈。前二句的沉郁,與后二句的空靈,就形成了難以言喻的藝術(shù)張力。
過片暗用卓文君之典。漢時蜀人司馬相如,與巨富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私奔,因卓王孫宣布與文君斷絕關(guān)系,司馬相如就令文君當(dāng)壚,自己穿著短褲,在大街上洗滌酒器。所以“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爐就是酒壚,爐邊人指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也就是上一首中“綠窗人”。主人公何嘗不思念這位面如皎月、膚色賽霜雪的妻子?但是“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古人云富貴而不還鄉(xiāng),就像衣錦而夜行,而一事無成的人,回到家鄉(xiāng),心情卻只有更加抑郁哀涼。這兩句沒有任何藝術(shù)技巧可言,純粹靠人生閱歷和情感動人,成為千古名句。清末大詞人王鵬運提出,寫詞要符合“重、大、拙”三字訣,這兩句就是“拙”的審美境界。
根據(jù)中國古典文學(xué)專家葉嘉瑩教授的研究,韋莊的《菩薩蠻五首》詞中的“江南”,都是確指的江南之地,并非指蜀地。這組詞創(chuàng)作于韋莊晚年寓居蜀地時期,是作者為回憶江南舊游而作。
韋莊生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五代十國分裂混亂的時代,一生飽經(jīng)亂離漂泊之苦。黃巢攻破長安,他逃往南方,到處流浪。直到59歲,才結(jié)束了這漂泊流離的生活。這組詞內(nèi)容與他的流浪生活密切相關(guān)。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六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
山南的江水淺處紅梅開出小花,淺紅色小朵梅花,開放在江南山嶺上。紅梅探看我倚靠著稀疏的籬笆,紅梅從籬笆的縫里朝我望著。
南極老人星行將到來,老人星到時,就是進(jìn)入暮年時。離別時我們叮囑要珍惜余年,紅梅枯謝了,我們會依戀別離時的情誼。
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回環(huán)往復(fù)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于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
江南:代指黃州。
疏籬:稀疏的籬笆。
籬疏:籬笆之間的縫隙。
老人:老人星,又叫壽星,暗指時光流逝很快。
行人,代指趙晦之。老:暮年。
殘枝:殘敗的梅花樹枝,這里代指余年。
惜:依戀。
蘇軾貶居黃州后寫了不少詠梅詩詞。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元月,時值梅花盛開,蘇軾作該詞歌頌紅梅高潔的品格,贈給在藤州(今廣西藤縣)任知州的好友趙晦之。
上片,以擬人的手法,寫梅與人傳情,贊美了梅一樣高潔的人格。“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遍_頭兩句用回環(huán)句式特寫了細(xì)弱的“小梅”開在很不顯眼的“江南”黃州這塊土地上,蘇軾借以自喻貶謫的孤芳生活?!案Q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突出了細(xì)弱的梅花與貶謫的蘇軾同是苦命根,如坐籬牢,只能通過籬縫傳話慰藉,借以顯露出梅的孤傲品格,人的獨立性格。上片,既描寫了景物梅的形象,又體現(xiàn)出景物梅的形象中的蘇軾的情感體驗,引起讀者的共鳴。
下片,從時空變化的角度,蘇軾叮囑趙晦之要把握住有限的時光,珍重自己,愛惜余年?!袄先诵屑吹?,到即行人老?!狈磸?fù)進(jìn)言,以“老人”點明雙方生存的時間,以“行人”點明雙方生存的空間。時空交錯,造成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蒼涼感?!半x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蘇軾仍以梅的品格自喻,點明了該詞“紅梅贈別”的主旨:雖是暮春的殘枝梅,仍傲立于自然間,但應(yīng)珍惜。說不定來年一到,“春風(fēng)吹又生”,新枝發(fā)新芽了,暗示著蘇軾傲然不屈,期望重返朝廷的美愿。
與其他詠梅詞一樣,該詞仍然是以梅格喻人品的。殘梅的枯涼景象與詞中“行人”的孤獨身影融合無間。這是以景物渲染出“惜別離”的環(huán)境與氣氛,寄寓著嶺南的殘梅和黃州的.殘梅,終有一天,會煥發(fā)出新枝而青春永駐的情意來。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七
翠翹金縷雙鸂鶒,水紋細(xì)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煙草粘飛蝶。青瑣對芳菲,玉關(guān)音信稀。
一對鸂鶒鳥兒,身上披拂著燦爛的金色花紋,翹起它們那雙翠綠的尾巴,在春水溶溶、碧綠瀅瀅的池面上,掀起了層層的水紋。岸邊海棠花開,一陣瀟瀟春雨過后,天放晴了,紅花滿枝,滴著清亮的水珠兒,更加艷麗。
一位美麗的少女,乍出現(xiàn)在一個心有所悅但卻陌生的男人面前。不由自主地抿嘴一笑,卻露出了那一對可愛的酒窩兒于是她趕緊用繡衫遮住了,恰如飛蝶迷戀于陽春煙景。華貴之家,芳菲時節(jié),景物依舊,可是,當(dāng)日春游之人,今已遠(yuǎn)戍邊塞,而且連個信兒都沒有!
翠翹:翠綠色的尾羽。
金縷:金色羽毛。
鸂鶒:水鳥,似鴛鴦而比鴛鴦略大,多紫色,喜雌雄并游,又名紫鴛鴦。
海棠梨:又名海紅、甘棠,二月開紅花,八月果熟。一說就是海棠花,又一說即棠梨。
靨:笑時面頰上的酒窩。
青瑣:刷青漆且雕鏤有連瑣紋的窗戶,泛指華美的窗戶。此處借指華貴之家。
芳菲:泛指花草樹木,謂美好時節(jié)。
玉關(guān):即玉門關(guān),在今甘肅敦煌西北,隋唐時的遺址大約在今甘肅安西縣城東50公里處的疏勒河岸雙塔堡附近。
此詞約作于唐大中(847—860)年間?!稑犯o(jì)聞》記載此事云:“令狐綯假溫庭筠手撰二十闋以進(jìn)。”據(jù)此,《菩薩蠻》諸闋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進(jìn)獻(xiàn)唐宣宗之作。其時當(dāng)在大中后期(850—859),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
此詞上闋描寫了一個春色滿園、生意盎然而又充滿著無限幽情的環(huán)境。鸂鶒,是如鴛鴦一樣成雙成對兒的象征愛情的鳥。有說:“此以鸂鶒之成雙,喻閨人之獨處?!睆娜~看,并非如此。這兩句寫景極其鮮艷,而暗含著歡情,是人眼中之所見。景物本身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下兩句把滿園春色的景物由動物而到植物,由水面而到池上。這兩句的關(guān)鍵在“雨晴紅滿枝”。如絲的春雨飄灑之后,天色初晴,不僅沒有落紅滿地,而是“紅滿枝”。有“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的感覺。如果如蘇東坡所說“能道得眼前真景,便是佳句”(錢泳《履園譚詩》),上闋的四句正是這樣。它由美麗成雙、金縷其身、翠綠其尾的'鸂鶒鳥,而到它們在春池中掀起粼粼水紋,兩情歡洽;再由池及岸,樹上棠梨花開,雨后新晴,紅花滿枝;景色幽美,氣象清新。布局有動(前二句)有靜(后二句),設(shè)色有濃(一、四句)有淡(二、三句)。陳匪石稱溫詞《菩薩蠻》“語語是景,語語即是情”(《舊時月色齋詞譚》)。從這四句看,正是用此明媚春光、佳景良辰,來襯托人情的歡愉。因為“言情之詞,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吳衡照《蓮子居詞話》)。此處的著力寫景為下闋的意味濃醇奠定基礎(chǔ)。
“繡衫遮笑靨,煙草粘飛蝶”。至此,才出現(xiàn)了人物。她紅潤的兩腮上,有一對酒窩兒。寫一個少女的嬌羞,既有形,又有神;既有動作,又有對動作的掩飾;既有乍見時的內(nèi)心歡悅,又有猛然引起的內(nèi)心慌亂,這五個字形神兼?zhèn)涞貙懗隽松倥穷w歡悅卻又不平靜的心。沈祥龍《論詞隨筆》提出:“詞有三要,曰情,曰韻,曰氣。情欲其纏綿,其失也靡。韻欲其飄逸,其失也輕。氣欲其動宕,其失也放?!边@句表現(xiàn)情,確很“纏綿”,但是不“靡”;表現(xiàn)韻(味),確很飄逸,但是不“輕”(浮);表現(xiàn)氣(聲氣),確很“動宕”,但是不“放”(蕩)。從詞的結(jié)構(gòu)說,這句是全首的關(guān)鍵。
接下來的一句又很警策:“煙草粘飛蝶?!盁煵荨?,總起來說是陽春煙景,即上闋那綠波蕩漾的春水,那綴滿枝頭的棠梨。在“煙草”與“飛蝶”之間,用了一個“粘”字,可見“飛蝶”之于“煙草”十分迷戀。五、六句聯(lián)起來看,上句深情無限,下句景色如畫。但下句是比托襯映上句的,這“繡衫遮笑靨”的人的深情遠(yuǎn)韻,恰如飛蝶戀戀于煙草。正是“情以景幽”,“景以情妍”。
俞平伯釋首句為少女的妝飾,因而說“繡衫”句“乃承上‘翠翹’句”(見《讀詞偶得》)。也有人認(rèn)為“繡衫”兩句不過寫女人的衣飾精致華麗而已。而艾治平認(rèn)為“繡衫”兩句仍緊承上闋,繼續(xù)寫人情之歡愉,所不同的是:上闋情隱景中,下闋首二句,人則從后臺走到了前臺來,而以真實的描繪直寫她的歡愉之情。上下闋之間,“意脈不斷”,六句全是寫她昔時兩情初遇那令人難忘的良辰美景和自己的情意綿綿??墒谴藭r都如過眼煙云,雖可追懷卻不可復(fù)得了。
“青瑣對芳菲,玉關(guān)音信稀”。這句是說,富貴之家,芳菲時節(jié),景物依舊,可是,“玉關(guān)音信稀”,當(dāng)日春游之人,此時已遠(yuǎn)戍邊塞,而且連個信兒都沒有。
這首閨情詞,藝術(shù)手法頗有獨到之處,而且“神理超越,不復(fù)可以跡象求矣;然細(xì)繹之,正字字有脈絡(luò)”(周濟(jì)《介存齋論詞雜著》)。針縷細(xì)密,間不容發(fā),其“昔歡今悲”之感,如“杳靄流玉,悠悠花香”(司空圖《詩品·委曲》)透人心脾。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八
春天的江上飄著細(xì)雨,揚帆擊鼓船離去。深秋月夜恰好歸來,匆匆??看珠_走了。
嫁了丈夫好像沒有嫁,長守凄涼的夜晚。利欲熏心情意薄,青春易逝皆蹉跎。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diào)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zhuǎn)。
商婦:商人的妻子。
廉纖:細(xì)微。
看看:轉(zhuǎn)眼之間。
利心:追逐金錢利益之心。
郎如年少何:郎該怎樣對那青春年少的女子呢?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九
蟲聲泣露驚秋枕,羅幃淚濕鴛鴦錦。
獨臥玉肌涼,殘更與恨長。
陰風(fēng)翻翠幔,雨澀燈花暗。
畢竟不成眠,鴉啼金井寒。
深秋的蟲聲好似哭泣聲,驚醒睡起中的女子,帷帳里的.她不由得哭了起此。每夜獨自一人冷冷落落,殘更與起一樣長。
寒風(fēng)呼嘯,用力吹著綠簾子,雨卻是綿綿地下著。畢竟已經(jīng)睡不下去,只聽叫寒冷的井外,傳此了一聲鴉啼。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diào)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zhuǎn)。
羅幃:帷帳。鴛鴦錦: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
玉?。褐概袁摑崪貪櫲缬竦募∧w。
陰風(fēng):冬風(fēng),此指寒風(fēng)、冷風(fēng)。翠幔:翠綠色的紗帳。
雨澀:細(xì)雨*不爽,有滯澀之感。燈花:燈心余燼結(jié)成的花形。
金井:施有雕欄的井。
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元祐舊黨被打壓,秦觀一貶再貶,多次流放,漂泊各地,他在這個時期所寫的女性大多獨守空房,凄涼悲苦。這首詞即是秦觀這一時期的作品,其具體創(chuàng)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認(rèn)為這首詞是秦觀早期作品,可備一說。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十
黃云紫塞三千里,女墻西畔啼烏起。落日萬山寒,蕭蕭獵馬還。
笳聲聽不得,入夜空城黑。秋夢不歸家,殘燈落碎花。
莽莽幾千里的邊塞,女墻一路延綿。黃昏之時,無數(shù)烏鴉的啼音滴落在城墻西畔。夕陽收攏最后一絲光熱,落入西山。遠(yuǎn)處的群山被暮色清寒籠罩,天光暗沉下來。此時可見獵隊回歸,馬鳴蕭蕭響徹耳際。
入夜時分,便有人吹響胡笳。秋夜瑟瑟,笳聲凄凄切切不堪聽。不堪聽,還生愁。他是身處異鄉(xiāng)的人。愁緒會帶來無端的空寂之感,遁入無盡的黑暗后又重新和著夜色將他包裹。夢里不歸家,離別有多苦,這一夜,他怕是又要徹夜不眠。一盞殘燈相伴幽懷,燈花淚水兩簌簌。
黃云:指邊塞之云。
紫塞:原指長城,此泛指邊塞。
女墻:城墻上呈凹凸?fàn)畹亩虊Α?/p>
蕭蕭:馬嘶聲。
茄:胡笳。
落碎花:燈花掉落。
上片描繪邊塞黃昏蒼涼的秋色。首二句以如椽之筆寫景,不勝開闊,直追盛唐邊塞詩。單看之,無絲毫狹小局促、落落寡歡之感,謂詞人被邊塞特有的秋景深深吸引,亦無不可。接下是“落日萬山寒,蕭蕭獵馬還”,豪壯大氣不改,初添蕭索蒼茫之感。上片四句,連而讀之,自是一幅流動的畫面:近有城墻兩邊的“啼烏”,遠(yuǎn)則是落日與群山,在紅紅的落日與蒼莽的群山的襯托中,又有獵馬飛馳而來。詞中的景,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把邊塞景色的特點,完全體現(xiàn)出來了。
下片是描繪入夜之景和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塞上本來就多悲涼之意,與詞人的遠(yuǎn)戍之苦、思家之心,融合在一起,當(dāng)胡笳吹起時,那嗚嗚的.聲音,使邊地的開闊謄和詞人的驚異感頓然消失,充溢著的是一片悲涼的情調(diào),詞人的心情也隨之沉重起來。所以詞人說“笳聲聽不得”,因此整片詞的詞情在微微的灰白之后,忽然黯淡起來。而“空城黑”三字,又為詞境增加了些許荒漠凄涼之意。這兩句在肅殺中寓悲涼,展現(xiàn)出詞人已經(jīng)蓄滿的感情,直至引出末二句。“秋夢不歸家”是抒情,是感嘆,道出了深蘊的悲愴孤獨的思鄉(xiāng)之情?!皻垷袈渌榛ā笔菍懷矍皩嵕埃娙恕皻w家”而不得,希冀于夢中,又不能入睡,就只能在“殘燈”獨坐了。末二句將詞人的思鄉(xiāng)夢不成與眼前的殘燈結(jié)合,簌簌而落的燈花又何嘗不是詞人心碎的隱喻,一個“落”字而境界全出。
從全詞看,除“秋夢不歸家”一句外,余皆景語。荒漠凄涼,肅煞蕭索,烘托出思鄉(xiāng)的悲愴孤獨的心情。
這首詞作于妻子盧氏病故后,詞人秋天隨康熙帝巡近邊時。詞人離家來到邊塞,千里之隔,使他生出思鄉(xiāng)之情。身處千里之外,這深秋的夢也不能帶他回到家鄉(xiāng),孤寂與脆弱袒露無疑,于是創(chuàng)作了這首詞抒發(fā)滿心愁緒。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十一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
山南的江水淺處紅梅開出小花,淺紅色小朵梅花,開放在江南山嶺上。紅梅探看我倚靠著稀疏的籬笆,紅梅從籬笆的`縫里朝我望著。
南極老人星行將到來,老人星到時,就是進(jìn)入暮年時。離別時我們叮囑要珍惜余年,紅梅枯謝了,我們會依戀別離時的情誼。
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回環(huán)往復(fù)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于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
江南:代指黃州。
疏籬:稀疏的籬笆。
籬疏:籬笆之間的縫隙。
老人:老人星,又叫壽星,暗指時光流逝很快。
行人,代指趙晦之。老:暮年。
殘枝:殘敗的梅花樹枝,這里代指余年。
惜:依戀。
蘇軾貶居黃州后寫了不少詠梅詩詞。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元月,時值梅花盛開,蘇軾作該詞歌頌紅梅高潔的品格,贈給在藤州(今廣西藤縣)任知州的好友趙晦之。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十二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馀觴,臨風(fēng)淚數(shù)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dāng)時月。月也異當(dāng)時,凄清照鬢絲。
催促春花盛開的鼓聲一直還沒有停,酒醒之后已經(jīng)看見落花紛紛揚揚。不忍傾杯一飲而盡這酒杯中殘余的薄酒。面對秋風(fēng),離情別緒頓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
可愛的人兒阿,如今這離別又出現(xiàn)在眼前,寂空無所依,只留下一輪圓月,獨立天際,甚至就連這月亮也與當(dāng)時我們在一起時不同,你看這凄涼的清光縷縷地照在我的青絲上,如何不催人淚下。
花奴:唐玄宗時汝陽王李琎的小字。
殘紅舞:指花落。
覆:傾翻酒杯,指飲酒。
馀觴:杯中所剩殘酒。
粉香:代指鐘愛的女子?!霸乱病?/p>
二句:如今的月光也與當(dāng)時不同了,只照著我的鬢發(fā)。
這首詞通過臨別前和臨別時的`環(huán)境以及心理描寫,來渲染相思之情。上片通過臨別前飲酒與心緒不寧的矛盾心態(tài),下片更進(jìn)一步,通過寫馬上要離別時,突然感到物非人非的強(qiáng)烈情感,表達(dá)了面對離別而無法自禁的劇烈情感變化。
上片情感表現(xiàn)還在自控的范圍內(nèi),最多是愁腸百結(jié)而“不忍覆余觴”,實在不能忍受心中痛苦也只是“臨風(fēng)淚數(shù)行”,或許情人問起,她可能還會忍住說是眼中吹進(jìn)了沙子。
下片就顯然增強(qiáng)了情感。眼看馬上所愛的人就會很難再看見一次,情感上難以忍受,原本物是人非都已是催人肝腸寸斷的了,她卻說就連物也并非原來的物了,天上那輪見證過你我二人愛情事實的圓月也突然冷酷無情起來,這營造了一種極大的內(nèi)心恐懼感、寂寞感、空虛感。
這首詞中“催花未歇花奴鼓”句引了唐代玄宗時人物李璉的典故。他是大唐睿宗皇帝嫡孫,是唐朝宗室讓皇帝李憲的長子,正由于他是讓皇帝的長子,所以被封為汝陽郡王。他小名叫花奴,是個長得面容俊美姣好的美男子,并且音樂能力很強(qiáng),可謂才貌雙全。他還擅長弓和羯鼓,聰明敏捷。眾所周知,唐玄宗也是歷史上一個極富藝術(shù)修養(yǎng)的皇帝,在音樂舞蹈方面都是行家,身邊有個多才多藝、才貌雙全的美男子花奴,玄宗當(dāng)然對他很是喜歡,并曾親自教他音律,據(jù)說玄宗還親自教授他羯鼓。
這首詞寫思戀、寫離別,本身用詞也巧,典故也大有可玩味處,真可讀可感:花奴不鼓,唯見殘紅飛舞,前歡不再,而其悲則無窮,讀之慘然,起身無緒,悵然若有所思。
這詞要從唐朝說起,《菩薩蠻》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是唐朝教坊曲名,據(jù)記載,唐宣宗時,女蠻國入貢,其人高髻金冠,瓔珞被體,故稱菩薩蠻隊,樂工因作《菩薩蠻曲》。不是菩薩也發(fā)脾氣耍蠻的意思。
唐玄宗時汝陽王李琎小字“花奴”。奴是昵稱,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就叫“寄奴”,李白也稱自己的兒子為明月奴。李琎善羯鼓,羯鼓,一種樂器,狀如漆桶,下承以牙床,鼓之兩頭俱擊。據(jù)說此樂器出自匈奴。
玄宗也善羯鼓,因此對李琎特鐘愛之,曾說:“花奴姿質(zhì)明瑩,肌發(fā)光細(xì),非人間人,必神仙謫墮也?!保ㄒ姟遏晒匿洝罚┯郑趪L于二月初一晨,見宮中景色明麗,柳杏將吐,遂命高力士取羯鼓臨軒縱擊一曲《春光好》,曲終,花已發(fā)坼。玄宗笑言:“此一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玄宗以鼓催花的狂妄自豪和祖母則天大帝以詩催花的做法一脈相承。
唐朝人的任性縱情總帶著天親地近的色彩,有新石器時代對著紅日高山叢莽舞蹈的肆意。后來達(dá)官貴人筵席之上常擊鼓為樂,以助酒興。然而后來人少有那種肆意無畏的興頭,多了不忍覆馀觴的小心翼翼,越是想留存好景越是容易多愁善感,臨風(fēng)淚數(shù)行的氣質(zhì)所為就有刻意的蕭瑟和黯然了。
容若這首詞由離筵寫起,用羯鼓催花之典實,花開即落,暗語好景不常。用盛筵將散,離別在即的情景,表達(dá)了傷春傷別的惆悵。下闋承上闋情景情緒再加點染,進(jìn)一步刻畫今日空自對月的寂寞凄清。結(jié)二句落在了此刻的實處,寫月下的癡情思念,無法排解的愁苦幽傷。
容若詞集中另一闋《菩薩蠻》曰:“夢回酒醒三通鼓,斷腸啼鴃花飛處。新恨隔紅窗,羅衫淚幾行。相思何處說?空對當(dāng)時月。月也異當(dāng)時,團(tuán)圞照鬢絲。”立意構(gòu)思乃至遣詞用句,都與此闋雷同。評家多認(rèn)為可能一是初稿,一是改稿,然改易處甚多,結(jié)集時就兩首并存。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十三
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歸雨。深巷賣櫻桃,雨余紅更嬌。
黃昏清淚閣,忍便花飄泊。消得一聲鶯,東風(fēng)三月情。
為了留住將逝的春天憔悴不已,黃昏,雨來催歸黃昏的時候,深巷中賣著的櫻桃,在雨后顯得更加嬌艷。
含著眼淚,獨自看著那落花飄飄。忽聞一聲清脆鶯啼自東風(fēng)中傳來,思緒又觸摸到三月所留在心底的那一枚溫暖的印記。
半霎:極短的時間。
雨余:雨后。
閣:含著。
消得:禁受得。
三月情:此處或謂暮春之傷情,或別有隱情,所指未詳。
這是一首傷春傷懷之作。
該詞上闋,詞人描寫眼前所見之景,意境凄涼。通過對面前的景物如雨后的櫻桃、東風(fēng)中的鶯啼等的描寫,生動形象地表達(dá)了詞人內(nèi)心的傷感以及對故人的懷念與深情。詞首句起勢不凡,為全篇定下了留春不住而輾轉(zhuǎn)憔悴的情感基調(diào)。起首二句營造了一種與歐陽修《蝶戀花》“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相類似的氛圍和心境:同樣的雨橫風(fēng)狂,催送著殘春。
下闋,詞人由憐惜轉(zhuǎn)為傷懷?!包S昏清淚閣,忍便花飄泊”是倒裝句。詞人實在不忍香到春天的花瓣都飄零凋落了,夕陽黃昏之中,他只得淚眼盈盈。而就在這時候,他聽見一聲黃鶯的`啼叫順著東風(fēng)飄忽而至,喚起了詞人對二月陽春的深情。末句,“消得一聲鶯.東風(fēng)三月情”?!跋谩北緛硎墙?jīng)受得住,這里謂無法經(jīng)受,因為這一聲鶯啼。喚出了“東風(fēng)三月情”:此處“三月情”應(yīng)指惜春之情,但此詞似含有一段隱情,表面上是欲留春住,其實是想留人,想留而不能留,或才是詩人的心痛處。
全詞表達(dá)了詞人傷春感懷之情,該詞延續(xù)了詞人一貫的悲愁之風(fēng),這種不事雕琢的凄涼愁苦之情最能觸動人心。
菩薩蠻原文翻譯注釋篇十四
濕云不動溪橋冷。
嫩寒初透東風(fēng)影。
橋下水聲長。
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
花比人應(yīng)瘦。
莫憑小欄干。
夜深花正寒。
潮濕的云彩凝滯不動,溪橋清冷,輕寒剛剛穿透東風(fēng)的'身影。橋下水發(fā)出長長的聲響,河畔的梅枝正揉和著月光發(fā)出香氣。
人愛花好似見了舊友,花與人比較起來該是俊秀清瘦。獨自一人寂寞靠著那小小的欄桿,殊不知夜深正熬受著寒冷哩!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
濕云:天空中凝聚的濃云。
嫩寒:輕寒;微寒。
莫:同寞,寂寞。
此詞約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冬至。是時,東坡從泗洲(今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過楚州(今江蘇省境),登蔡景繁西閣,與王元龍晤,和楚守田待問,賦此詞以嗔贈侍女。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49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