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詩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08:34:02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時間:2023-11-08 08:34:02     小編:紫薇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做一些計劃和安排。在寫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歸納、提煉和概括的方法。接下來是一些總結范文的選錄,希望對大家寫作時有所啟發(fā)和指導。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一

1.認知: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這首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內容,感受詩句的節(jié)奏美,體會詩的意境美,初步感受這種文化內涵。

2.情感:通過教學實踐,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古詩的情感;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能夠體會詩人的.情感,入境入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想象畫面、繪畫等方法來體會詩文所描繪的意境。

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認識12個生字,寫好8個生字。

感受詩的意境。

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感受一下廬山瀑布的壯美和山行的快樂吧!

揭示并板書課題。

(一)。

1、學生自讀(投影:出示兩首詩的注音全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順。

2、再讀,圈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3、開火車讀,同桌間互讀并糾錯。

4、去掉拼音讀,達到正確熟練。

(二)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卡片出示要求會讀的生字詞,反復認讀。

2、卡片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指名反復認讀,并試著組一組詞語。喚起學生已有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努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情緒并蓄勢成“憤”的狀態(tài)。

通過反復誦讀逐步達到正確熟練,為背誦打基礎。

脫離語言環(huán)境,強化對生字的記憶。

(三)指導背誦。

1、教師引導: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都能把兩首詩正確地讀下來了。就看誰最先把它們背下來了。

2、學生自由練習背誦,初步感受詩的節(jié)奏美。

3、檢查背誦情況。

(一)感受《望廬山瀑布》。

1、師:這又是一首李白的詩,你們對李白有那些了解?

生:.暢談李白。

2、生齊讀課題。

師:通過讀題你知道了什么?理解“望”字。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李白望到的廬山瀑布的樣子。(示插圖)。

師介紹廬山、香爐峰以及瀑布。

3、師:李白在詩中是怎樣夸廬山瀑布的呢?

生讀詩后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反復吟誦古詩。

交流過程中師適時點撥。

重點理解:紫煙遙看飛流三千尺疑。

4、質疑問難。

5、師:輕聲背誦古詩,邊背誦邊想象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6、你能用自己的話也來夸一夸廬山瀑布嗎?

(二)進一步理解《山行》。

1、示《山行》,引導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學習。2、按自己的喜歡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視指導。3、匯報。說說學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5、細讀。

(1)學生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2)指名讀,讀后評價。

(3)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學生評點。

(4)學生找學習伙伴一起練讀。

6、誦讀。

(1)出示掛圖,讓學生感受楓葉滿山的美麗情景。

(2)挑戰(zhàn)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3)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4)背誦展示。

(一)自學八個生字,觀察每一個生字的字形,確定識記方法。

(二)小組內交流。

1、交流識記方法。

2、擴詞。

(三)班內匯報。

(四)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字的字形結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自己提出不好書寫的字,師生共同解決。

3、師生共同仿寫。

4、點評。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學生將詩背下來,在頭腦“自現(xiàn)”詩的意境實現(xiàn)初步感悟。

充分讓學生在進一步鞏固理解古詩基礎上背誦、積累。在誦讀中學生將自己的感情不知不覺潛入到詩所描繪的情景中去,有的學生搖頭晃腦,朗誦得有滋有味。

打通想象世界與經驗世界的聯(lián)系。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嘗試讓學生自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的質量。

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提高閱讀多種形式的誦讀,促進學生積累,形成個性的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了語感。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生字教學也要讓學生成為主動參與者。由學生自己想辦法記憶字形,他們會記得更牢固。同時,生字的正確、規(guī)范書寫是一項扎扎實實的基本功,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從小應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

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詩句中對伏句的特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情誼,激發(fā)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詩的內涵。

2、從平淡的描寫中領悟濃厚的情味。感受語言美和情境美。

教學用具: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用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多感情,其中友情是非常值得留戀的。我國的古代詩人為了表現(xiàn)彼此之間的友情,留下許多千古名句,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兩首古詩,這兩位詩人用不同的筆法表達了朋友之間的濃厚情誼。讓我們一首一首來欣賞。

(1)自讀《贈汪倫》,要求讀準字音。

(2)標出停頓的符號,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檢查自讀情況。

a、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

b、指名標出停頓。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學習古詩的學習方法。

師:我們學習古詩一般可以分為四步進行。(1)釋詩題,(2)知詩人,(3)明詩意,(4)悟詩情。

3、用這四步方法自學《贈汪倫》。

交流。

(1)釋詩題。

贈:贈送。

(2)知詩人。

作者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李白。汪倫是他的朋友,這首詩是汪倫為李白送行時,李白送給汪倫的。

(3)明詩意。

a、交流難解的字詞。

欲:將要。聞:聽到。不及:比不上。踏歌:用腳步打著拍子唱歌。

b、朗讀詩句。

開火車讀。

齊讀。逐行朗讀,理解。

c、指名說說詩意。

李白我乘船要走的時候,忽然聽到岸上傳來腳。

打節(jié)拍唱歌的聲音。即使那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4)悟詩情。

指名朗讀,體會情感。

有感情地試背。

李白運用夸張的寫法,向我們表達了他與汪倫之間深厚的情誼。一個“忽”字既表現(xiàn)了詩人吃驚的心情,也緊緊抓住了我們讀者的心。全詩濃烈奔放,是李白的傳世名作,現(xiàn)在更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話來表達朋友之間的濃情厚意。

再讀全詩。

一、復習。

2、《贈汪倫》的作者李白運用夸張的手法,奔放的.語言,抒發(fā)了自己與汪倫之間濃厚的情誼,而《過故人莊》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則用細膩的語言,平淡的詞匯告訴了我們與人交友于平淡中見真情的真諦。

1、自讀,注意讀準字音。

2、劃出詩中不理解的詞語,準備交流。

3、指名讀詩,正音。

1、釋詩題。

“過”:訪問,“故人”:老朋友。

訪問村莊里的老朋友。

2、知詩人。

簡介作者孟浩然。

3、明詩意。

(1)自讀,畫出難理解的詞語。

(2)交流。

具:準備。黍:煮飯的小米。郭:外城。

軒:窗子。話桑麻:閑談農家生活。就:親近。

(3)朗誦。

“開火車”朗讀。

齊讀。

逐行朗讀,逐行理解。

(4)指名試說詩意。

老朋友備辦了豐盛的飯菜,“我”接受邀請來到農家探望;只見綠樹將村舍環(huán)繞;青山在城墻外蜿蜒起伏;打開窗戶對著屋旁的園地,舉著酒杯閑談農的生活;等到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一天,我會乘菊花開時再來探望。

4、悟詩情。

(1)這首詩非常平淡,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與友人之間的感情的?

(2)你喜歡讀讀詩中的哪些句子,為什么?

這首詩用詞清雅,仿佛拿出了一幅水墨畫放在了我們面前,畫中最濃的是友人間彼此惜別,不忍離去的畫面,讓我們再好好品味一下這優(yōu)美的詩句。

訓練學生讀好古詩。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三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詩歌的一些常識。

2.了解詩歌的一些技巧,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3.通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復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通過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加強修養(yǎng),陶冶情操。

2.通過反復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詩中一些字詞的運用,學生可能在理解上產生問題,可采用討論、點撥、聯(lián)想、想象的方式加以解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和感悟詩人豁達的胸襟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及珍視朋友間的友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應該說每個人都經歷過離別,人們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離別時,心情總是難過的,免不了要講些祝福的話語,有的甚至做兒女態(tài)流下眼淚來。這當然時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詩作為藝術,如果把這些都寫進去的話,就會讓人覺得似乎有些平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別詩到底給人以怎樣的意境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送別詩-----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文學常識: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時應舉及第,年僅14歲,尚是一少年,但因才華外露,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27歲那年到交趾探望父親,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律詩8句分4聯(lián),分別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根據(jù)每一聯(lián)的作用,分別稱為“啟、承、轉、合。

三、讀:語速,語調,節(jié)奏。

四、釋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縣的縣尉。蜀州,在今四川省。

五、賞析。

1.“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p>

——起:首聯(lián),破題,交待送別的地點和時間。

——起:就是開頭,首聯(lián)。首聯(lián)的作用在于破題,即交待題目當中的主要因素。

輔:輔衛(wèi)。

三秦:長安附近關中一帶的地方(點出了送別地點。)。

風煙:風塵煙霧(點出送別時間:早晨)。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個渡口(點出了行人將要去的地方)。

“遠遠望去但見四川省一帶風塵霧靄中蒼茫無際?!?/p>

2.首聯(lián)描寫了那些景物?第一句與第二句描寫景物特點上有什么不同?

——城闕三秦風煙五津。一近一遠,一明一暗,對比強烈,構成了一幅非常生動真實的送別畫面。

3.詩的開頭明說離別了嗎?說了些什么?

——沒有,描寫了這兩個地方的形式和風貌。

現(xiàn)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詩人與好友杜少府站在長安城下,抬頭看看長安城,再張望一下蜀州的方向,舉目千里,無限依依,那送別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不能。類似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p>

這里詩人超常人視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開篇就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壯闊的境界,這同一般送別詩只著眼于楊枝、淚痕、酒盞是不同的。

5.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承:緊承上聯(lián)所描寫的內容和方向加以具體化的`描述。

離別意:離別的情意;與君離別意:我和你離別的情意。

宦游人: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時離開家鄉(xiāng)到異地求學成為游士或游學,離開家鄉(xiāng)到異地做官稱游宦或宦游)。

作者意在告訴杜少府此時我和你一樣難過,但因為我們同是宦游人,命運相同,這次分別是別中之別,這兩句詩很自然的把兩個人之間的情感共鳴寫出來了。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保洌?。

——五六句筆鋒一轉,轉而去安慰即將遠行的友人。

轉:頸聯(lián),強調在內容上要改變描寫方向。(這一句往往就是名句)。

海內:四海之內,指全國。

比:靠近,挨著。

遠離分不開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這既是對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對他的一種贊揚(點撥:知己)表現(xiàn)出詩人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摯的友情得到了升華。

7.“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p>

——合:尾聯(lián),回應題目,回應標題。

無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別得路口。

沾巾:揮淚告別(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淚,于是沾巾就可以用來代替哭泣。這種字眼叫做代詞或代語)。

8.回顧全詩:

作者寫這首詩的目的是為了勸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來就勸他不要過于傷感。而是先用環(huán)境描寫勾畫出一個真實的送別畫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樣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種因離開親友遠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說,山高水遠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溝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彼斐蔀槿木?。直道最后才勸他不要在分手的時候過于悲傷。這樣委婉寫來,杜少府一定會感到親切,他那點纏綿悱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9.小結。

這首詩樂觀開朗,沒有一般送別詩所有的纏綿和悱惻,我想這正是它受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從齊梁到初唐,浮華艷麗的詩風一直占據(jù)著詩壇的統(tǒng)治地位。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扭轉了齊梁的詩風,為詩歌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新的風氣。

六、課后作業(yè)。

1.課后搜集有關初唐的詩歌加以分析比較。

2.背誦全詩。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四

1、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了解詩的內容和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人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通過學習,體會詩意,并能從內容想開去。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并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涕淚、洛陽。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詩意,體會詩中所表達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課前查閱收集有關杜甫的資料,了解他們的生活年代的情況。

兩課時。

20xx年9月15日。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我們再來學習另一位愛國詩人杜甫寫的一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板書課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解題:聞:聽。

指名匯報,對了解信息較多的學生可追問信息的來源并及時表揚鼓勵。教師出示相關課件。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2、指名讀詩,正音。

1、自由讀,借助字典、結合書上的注釋,同桌互相合作,說說詩句的意思。

2、匯報交流。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p>

初:剛聞:聽。

劍門關外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剛聽到這個消息,眼淚就灑滿了衣裳。

(2)“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p>

卻看:回過頭來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漫卷:胡亂卷起。

回過頭來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還有一絲憂愁?胡亂卷起詩書,我高興得快要發(fā)狂。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p>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盡情飲酒。

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

在大晴天里放聲高歌,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p>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嶂,一路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洛陽。

學生口述句意,教師出示課件作點評和補充。

3、引導學生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1)讀了這首詩,你感到詩人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原因是什么呢?

(2)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

4、引導學生從詩中想開去。

(1)如果當時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聽到這種好消息,你會怎樣表達你的心情?

(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示兒》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聯(lián)系詩的內容說說你的體會。

5、配音,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出示《春夜喜雨》讓學生齊讀。

2、出示《春望》,指名朗讀。

悲之切是因為國家未統(tǒng)一,失地未收復;喜欲狂是因為國家收復了失地。一悲一喜,讓我們鮮明地感受到兩位詩人的拳拳愛國之心。他們的確是著名的愛國詩人,留下了許多愛國詩篇,請同學們課外收集來讀一讀,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第二課時。

1、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陶治愛美情趣,受到愛國主義精神影響。

2、理解詩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容,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熏陶。

3、結合學詩,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想象、表達、創(chuàng)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結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引導學生回憶李白寫的一首思念牽掛故鄉(xiāng)的詩——《靜夜思》。

過渡:今天我們學習宋代詩人陸游寫的一首牽掛祖國的詩。(板題)。

2、引導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教師點撥。

(以舊引新自然,自主確定目標民主。)。

1、讀題質疑。示:告知,告訴。

引發(fā)思考:誰告訴兒子?告訴了兒子什么?為什么要告訴?

2、結合搜集的材料,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1、試讀,要求正確流利。

2、讓學生結合注釋,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運用掌握的學詩方法:讀查連疑,弄清詩句內容,體會詩句的文字美。

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充分練讀;想象詩人臨危時,遺憾之至,叮囑兒子時的情景,教師可通過放音樂,用語言描繪,啟發(fā)學生閉目想象,深悟詩情。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默寫《示兒》,互相檢查。

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想象的畫面及人物的語言。

《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的臨終絕筆。全詩文字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似乎不費時力,就能讓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一腔愛國熱情。但是理解詩意并不難,學生讀上幾遍,再疏通一下幾個字的字義,如“元”、“但”、“定”等的意思,學生就能理解個八九不離十了。但學古詩詞,遠不止理解詩意那么簡單。體悟詩人能過短短的二十八個字所表達的詩情,才是重中之重。這首詩,以“悲”為感情基調,抒發(fā)了詩人對收復失地,祖國統(tǒng)一的渴強烈望,愛國熱情一表無遺。但是要讓學生真正地懂得陸游的拳拳愛國心,豈是一首詩所能做到的。陸游一生追求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雖多次遭受排擠、打壓、卻仍不改其報國之心。他一生寫下了大量的愛國詩篇,抒情言志。

所以,在學完《示兒》后,為了讓學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陸游的性情、陸游的志向,我又向學生出示了他的另兩首詩: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三首詩,寫于不同的時期,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人老時,做夢時,乃至臨終時,詩人都在憂國憂民。三首詩表達了詩人同一個情懷:一心為國、渴望祖國統(tǒng)一。

三首詩學下來,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為陸游強烈的愛國情懷深深震撼了。陸游也成了學生心目中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詩人。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五

本課是兩首古詩。袁枚的《所見》寫的是“意欲捕鳴蟬”的情趣。

教學重點可以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培養(yǎng)朗讀古詩的興趣。

2.認識“所、枚”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背誦兩首古詩。

如何讓學生反復朗讀,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情景教學法。

學法:誦讀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播放多媒體課件:

(大意是:在茂密的樹林中,一個牧童騎在。

黃牛背上,唱著嘹亮的歌兒,歌聲穿過樹林飄向遠方。樹上的蟬“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

2.教師引導學生猜想:

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干什么?

二、初讀感知,正確流利。

小朋友們,有一個詩人叫袁枚,他看到這樣的畫面,覺得很有趣,就寫了一首小詩《所見》。

(板書課題)。

相機學習“所、枚”。

1.教師范讀,感受節(jié)奏。

小朋友們,你們聽一聽,老師哪兒停頓長一些或者聲音延長一些。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試讀詩歌,注意詩的節(jié)奏與音準。

4.指名試讀,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捕、蟬、閉、立、童、林、黃(1)帶拼音讀。

(提醒學生讀好翹舌音“蟬”,后鼻音“童、黃”,前鼻音“林”。)。

(2)去拼音讀。

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把自己讀得準的字讀一讀。(及時表揚激勵。)。

(3)游戲:我指你說。

一個小朋友隨即指大屏幕上的生字、其他小朋友齊讀,要求迅速而準確。

三、再讀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小朋友們,讀讀詩,看看圖,你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詞就把它圈畫出來。

2.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意。把不理解的詞討論討論;把詩的大意輪流說一說。

3.欣賞讀,結合圖畫,想像意境。

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觀察圖畫,體會詩的意境。

四、想像畫面,熟讀成誦。

1.閉目想像。

2.帶著這種情趣,有感情地朗讀。

3.練習有感情的背誦。

五、識記字形,練習寫字。

1.教師再次出示會拼音的生字。

瞧,你們的好朋友又來了,還認識嗎?指名讀。

2.通過形旁理解字意來幫助識字。

(如提手旁跟手的動作有關:捕;木字旁跟樹木有關:林;蟲字旁跟昆蟲有關:蟬)。

3.通過猜謎引導學生識字。

如:一戶一斤米。

(所);騎牛寫文章。

(牧);人才進了門。

(閉)。

4.讀詞語,造句子識字。

如:認讀:所有所以;放牧、牧草;關閉、閉路電視機等童———牧童———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歌。

5、教師示范,指導書寫。

重點對學生進行指導:“林”字左邊“木”字的捺變成點;“童”“黃”的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立”字下橫要寫長。“黃、童”筆畫較多,指導學生書寫時可以通過分解筆畫,化難為易。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背誦《所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袁枚的《所見》,你們會背誦嗎?

(齊背)。

你還會背誦哪些古詩呢?

(指名背)。

2.教師及時熱情表揚,導入新課。

(出示古詩)。

二、初讀古詩,正確流利。

1.教師范讀,感受節(jié)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試讀詩歌。

四人一小組,請小組長安排好讀的順序,其他組員聽一聽,評一評節(jié)奏與音準。

4.指明試讀,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池、惜、陰、晴、柔、露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字嗎?

(1)帶拼音讀。

讀準翹舌音“池”,前鼻音“陰”,后鼻音“晴”,邊音“露”。

(2)去拼音讀。

誰能像老師一樣帶領大家準確地讀一讀這些生字。

(3)游戲:找朋友。

老師把寫有生字的卡片發(fā)給小朋友。如:師:“陰”字在哪里?快來和我做朋友。

生:“陰”字在這里,我來和你做朋友。

三、再讀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1)播放多媒體課件:

泉水悄然從泉眼里流出,濃密的樹陰倒映在清清的池水里,嫩綠的小荷葉露出尖尖的小角,一群群蜻蜓飛來立在它的上頭。

(2)小朋友們,讀讀詩,想想畫面。

你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用筆圈出不理解的字詞。

2.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意。

四人一小組,把不理解的詞討論討論,把詩的大意輪流說一說。

3.欣賞讀,結合圖畫,想像意境。

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觀察圖畫,體會詩的意境。

四、想像畫面,熟讀成誦。

1.教師語言描述,激發(fā)學生想像。

2.帶著這種感情朗讀。

3.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五、識記字形,練習寫字。

1.教師再次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讀。

2.聯(lián)系前面的課文,熟字帶生字,如:蜻———晴(同聲旁);怪———惜(同偏旁);陽———陰(反義字)。

3.創(chuàng)造性識字,如:柔。

(把矛放在樹上。)。

4.讀詞語,造句子識字。

如認讀:可惜、愛惜;晴空、晴天;柔和、柔軟。

池———池塘池塘里開滿了荷花。

露———露珠露珠在荷葉上跳舞。

六、總結全文。

小朋友們,這兩天我們學習了兩首古詩。

(揭題:古詩兩首)。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六

了解兩首古詩的詩句的意思。

了解詩的作者的相關知識。

理解詩句所蘊含的道理。

釋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嘆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托了諷喻之意。

二句寫今:

四句吊古:

淡云、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四句抒情:

指導反復朗讀,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七

1、會認“劉、菊、殘、君、橙、橘、徑、斜、楓、于”等10個生字,會寫“于、首、枝、楓、記、劉”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3、了解詩意,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識記生字,練寫生字。

了解詩意,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出示蘇軾畫像或寫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月餅盒等物品,讓學生直觀認識蘇軾及其經典詩句。(教師可因地制宜地利用教具。)

2、簡介蘇軾:我國宋代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文俱出色。

3、解詩題:一天,蘇軾和朋友們聚會,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老先生與他很談得來。蘇軾喝著酒,非常高興,興之所至,寫了一首詩贈送劉景文,題目就叫《贈劉景文》。

板書詩題。齊讀詩題,提醒讀準后鼻音。

二、釋字詞,明大意

1、初讀。自由讀這首古詩,畫出生字。

2、指名讀生詞:劉景文、擎雨蓋、傲霜枝、君須記、菊殘、橙黃、橘綠。(詞語可課前板書,也可做成卡片。)

3、再讀。自由讀詩句,讀準字音。

指名讀、同桌互讀、分組讀、齊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4、教師范讀,讀時要求學生在該停頓的地方用斜線做上標記。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5、再指名讀,齊讀,要求讀出停頓,讀出感情。

6、質疑。同桌互相讀一讀這首詩,再把不理解的詞句提出來。教師點撥——

荷盡:荷花枯萎。

擎雨盞:托住雨珠的葉子。

菊殘:菊花凋謝。

傲霜:不怕風霜。

君:您,古代對人的尊稱。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fā)黃、橘子將黃還綠的時候。

三、品詩句,悟詩情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再讀詩句,對照插圖細細品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反饋。

(1)荷盡

討論:荷花凋謝了,荷葉枯萎了,說明這是一個什么季節(jié)?

(2)菊殘

交流:秋風中,雖然菊花凋謝了,可菊枝仍精神抖擻地挺立著,你想對它說什么?

(3)橙黃橘綠

想象回答:讀了這幾個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蘇軾看到的秋天就只有這些景物嗎?發(fā)揮你的想象,幫詩人說說他看到卻沒有寫出來的景色。

3、做填空練習:秋天的景象真美呀,秋天還是一個xx的季節(jié)!

4、難怪作者感嘆: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板書:好景、君須記)

四、誦詩句,寫生字

1、賽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嘗試背誦,并交流自己的背誦方法。

3、出示要寫的字:首、枝、記、劉,學生認讀。

4、學生觀察字形,交流怎樣識記,怎樣寫正確,寫美觀。

5、教師示范,學生練習。

6、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一、復習導入

1、背誦《贈劉景文》。

2、聽寫生字;抽讀要求會認的生字。

二、歸納學法

1、還記得上節(jié)課我們是怎樣學習《贈劉景文》的嗎?

2、教師小結后板書:知詩人、解詩題、讀詩句、明詩意、悟詩情、誦詩句。

3、本節(jié)課,我們將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二首古詩。

三、學習《山行》

鼓勵同學們當“小老師”,自主帶領同學們學習。

1、知詩人。誰能通過課前的資料收集,給大家介紹作者?

杜牧:我國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解詩題?!吧叫小笔鞘裁匆馑寄?

山行:在山中行走的意思。

3、讀詩句。

(1)指名讀,同桌互讀,小組讀、齊讀。

(2)范讀、畫出停頓,再齊讀。

4、明詩意。

(1)詞語點撥:寒山(深秋季節(jié)的山)、石徑斜(石子的小路,彎彎曲曲)、白云生處(白云升騰的地方)、坐(因為)、二月花(二月春天的花)等。

(2)《山行》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點撥要點:這首詩寫的是深秋季節(jié)的景色,從詩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就能看出。

(3)如果此時此刻你也與詩人一起來到了山腳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簾?

小結,并隨機板書:遠景:寒山、石徑、白云、人家;近景:楓林晚、霜葉紅。

5、悟詩情。

當我們看到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這火紅的'楓葉,也許我們也會與詩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贊道……(引讀全詩、嘗試背誦。)

四、學習生字

1、出示“于、楓”兩個字,指名說字形特點及識記方法。

2、范寫。

3、學生描紅,臨寫。

五、拓展活動

把自己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同學昕,還可以教同組同學背一首自己課外學的古詩。

板書設計:

山行

遠景:寒山、石徑、白云、人家

近景:楓林晚。霜葉紅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八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詩所蘊涵的文化內涵。

熟讀,背誦,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理解詩句所蘊涵的內涵,體會詩歌意境。

2課時。

1.簡單介紹唐詩。

五言絕句(五絕)。

絕句。

七言絕句(七絕)。

文本框:近體詩。

五言律詩(五律)。

律詩。

七言律詩(七律)。

排律。

(以上圖表板書在黑板,并借助課件演示,約八分鐘)。

2.邊塞詩導入。

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zhàn)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約兩分鐘)。

1.整體感知教師范讀,并思考以下問題:

王維是怎樣的一個人?(之后提問)。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他的詩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為主,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出名。其中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的作品,寫景的佳句廣為流傳,如《使至塞上》就極富代表性。(約八分鐘)。

2.談談創(chuàng)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開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zhàn)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實際是被排擠出朝廷)。王維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這首詩就是在出塞途中寫的。通過作者敘述出使邊塞的艱苦情況,抒發(fā)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和孤寂之情。(約七分鐘)。

1.讓一學生朗讀,小組討論:說出這首詩所表現(xiàn)的事、景、情;由此導入講解全詩。

(約兩分鐘)。

2.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p>

講解: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

翻譯:我只身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途中經過屬國居延。(約三分鐘)。

3.“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p>

講解: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約兩分鐘)。

提問(1):“蓬草”在古代詩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詩中的“征蓬”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

提供的答案:“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王維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覺,他為自己受排擠離開朝廷感到十分憂憤。

提問(2):說說這一句的含義,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提供的答案:自己過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約八分鐘)。

概述本節(jié)課所上內容,強調重點。

內容:

1.介紹詩歌和王維。

2.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3.講了詩歌的前四句。

重點:

1.熟讀成誦。

2.理解作者的情感(板書,約三分鐘)。

1.翻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2..預習課文。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句詩好在哪里?(約兩分鐘)。

溫故知新:(以提問的方式)。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講了王維的《使至塞上》,現(xiàn)在請一個同學來簡單介紹一下王維。

2.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約五分鐘)。

1.上節(jié)課,老師讓同學們翻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現(xiàn)在請同學翻譯一下。

翻譯:像隨風飄飛的蓬草出了漢塞,像歸雁飛入了胡天。(約兩分鐘)。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讓學生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

大漠孤煙直: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沙漠上,那烽火臺燃起的一股濃煙,既顯得孤單,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變得挺拔堅韌,剛直有力。(約五分鐘)。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九

1.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中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理解詩句。

3.習本課生字新詞。

4.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心情格外歡快的原因。

2.理解詩句。

三、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生詞卡片。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政治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笆緝骸痹谶@里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相當于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示兒)。

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三、指導學習《示兒》。

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的讀音)。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學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

(“元”,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統(tǒng)一,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中國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國統(tǒng)一的悲傷之情。)。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學生講后,教師加以歸納)。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之情。)。

4.練讀課文。(要求體會感情,讀出語氣。)。

5.說說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的內容來回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答出: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五、各自背誦課文。

六、指導學習生字。

“乃”的左邊是一撇,注意不要寫錯。

七、默寫這首詩。(學生互相檢查)。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十

《夜書所見》也是七言絕句,作者是宋代詩人葉紹翁。全詩描繪了深秋夜晚,兒童提著燈籠捉蟋蟀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

1、認識生字,會寫“客、借”等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從《夜書所見》中感悟詩人孤獨、寂寞的心情以及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1、教學重點: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教學難點:感情詩意,體會情感。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導入,學習新知

(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二)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另外一首古詩。

(三)板書課題《夜書所見》。

(四)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一)學生自由讀古詩,圈出古詩中的生字。

(二)試著拼讀生字,把字音讀準,把古詩讀通順。

(三)認讀生字。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拼讀,重點讀好“借”“應”。

2、請讀對的學生領讀。

3、小組交流: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

4、全班交流。

(四)讀詞語。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開火車讀。

(五)指名讀古詩。

(六)師范讀古詩。

(七)學生齊讀古詩。(讓學生有學習主人的意識,調動學生積極性。)

三、細讀古詩,理解詩意

(一)這首詩寫了什么呢?看了這幅圖,你一定會明白的。

(二)請同學們仔細看圖,你看到了什么?

(三)學生反饋。

(四)你們說的這些,都能從這首詩中找到相對應的字或詞,請大家找一找。

(五)小組內交流找到的內容。

(六)全班交流。(讓學生從形象直觀的圖入手,找文中相對應的景,圖文結合理解詩意。)

(七)討論詩意。詞的意思我們理解了,現(xiàn)在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整首詩的意思相信大家也能理解。請大家四人一組討論詩意。

(八)交流:

1、重點提示,引導學生從圖中看“江中的詩人在很冷的夜晚還不睡”,來想象他不睡的原因,從而體會出詩人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2、第二行詩也可引導學生想象:詩人看到小孩子在捉蟋蟀時想到了什么。

四、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一)聽朗讀錄音,學生練習讀。

(二)誰給我們展示一下?

(三)學生讀詩。

(四)學生自由背一背。

(五)師生背,師背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六)齊背。

五、總結升華,課外拓展

(一)學生談學習收獲。

(二)師小結:今天的學習就到這里,大家的收獲不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有更多的收獲。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十一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能夠用自己的筆觸描寫詩中畫面,體會詩中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大家想不想了解這個人呢?就和老師一起走進這首傳言是呂洞賓寫的詩中吧。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牧童》。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教師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疑。(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學生的質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5.出示問題: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大意嗎?

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7.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8.全班齊讀此詩。

(三)深入研讀。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四)拓展延伸。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五)小結。

同學們學習了《牧童》這首詩,說說牧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以隨機點名的方式請學生做出總結。

(六)作業(yè)。

1、預習剩下的兩首詩。

2、搜集八仙過海的故事,下節(jié)課來講一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內容:初步感知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詞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誰能背一首古詩給大家聽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的一個小學生把在校學習的一首古詩背給奶奶聽的。

二、板書課題3 英英學古詩

三、初讀課文

1、看圖出示投影片

學生說圖意

小結畫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說話。

兩個人有說有應,這叫對話。

2、自學課文

(1)教師講述對話的書面形式

(2)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劃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3)會讀本課生字,識記字形。

(4)理解下列詞語

故鄉(xiāng)明亮意思不由得家鄉(xiāng)唐代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字詞

教 一首 故鄉(xiāng) 靜意思

(2)指名讀準每個帶點的字音。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故鄉(xiāng)唐代不由得

4、通讀課文

輕聲讀課文,指名讀,齊讀,分角色對話

指出:文中人物名只默記心中,不讀出來。

5、理清脈絡

課文中英英和奶奶各說了幾次?

(英英三次,奶奶二次)

每次各人都說了些什么?

小結:英英和奶奶的對話里有說有應,有問有答。內容完整,層次清楚。

我們平時和人對話也要注意互相對應,把話說清楚。

過渡:英英學習的是哪首古詩,我們下節(jié)課再認真學一學。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靜夜思》。

2、認識對話的書面表達形式。

3、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讀懂詩的意思。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膠片

教學過程 :

一、學習《靜夜思》。

1、板書課題,解釋詩題。

靜夜意思就是靜靜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來說靜夜思就是在靜靜的夜晚有著深深的思念。

2、看圖。

出示投影片《靜夜思》。

(1)圖上出現(xiàn)的是什么人?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2)從圖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學詩句。

(1)指名讀《靜夜思》。

(2)這首詩有幾句?現(xiàn)在我們依次來學習。

第一句

(1)指名讀。

(2)這句詩,英英是怎樣理解的?請默讀英英第二次說的話再回答。

(3)為什么英英知道這是秋天的夜晚呢?

理解霜、疑是。

第二句

(1)指名讀。

(2)舉頭望明月中的舉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舉頭?

(3)想象一下,詩人抬頭望明月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當他想念故鄉(xiāng)時,頭還是抬著望月亮嗎?詩里是怎么說的?

指名讀英英對全詩的解釋。

齊讀《靜夜思》。

4、朗讀指導。

(1)用/畫出句中的停頓。

(2)疑是、低頭語速要慢,表示詩人在沉思。

(3)光、霜、鄉(xiāng)要讀得清晰。

二、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指導背誦。

2、生字書寫。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靜夜思》。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總結課文。

小朋友們,你們學習這篇課文以后,對學習古詩有什么認識,可以談談。

三、指導背誦《靜夜思》。

1、聽錄音欣賞。

2、揭示板書,引導背誦。

3、分兩個大組,交替背,聽各一次。

四、寫字指導。

1、按筆順描紅的生字。代英舉

2、其它要描紅的生字。詩意

五、作業(yè) 練習。

1、描紅練習。

2、比一比,再分別組詞。

波()代()

披()袋()

3、背誦課文。

初中古詩教學設計篇十三

一.導入:情景導入,確定目標。

同學們,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在我國的文學作品中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不管是上至我國第一部詩歌道總集《詩經》,還是下至唐詩、宋詞、元曲,都有很多精典篇章,我們也學習了不少。初中三年我們一共學習了其中三十首,【投影】另外還有二十幾首附詩,不知同學們是否還記得,下面老師就從中點幾篇,大家來背一背?!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天凈沙秋思》、《春望》。

二.背一背:看誰記得多,記得牢。

今天,我們要看一看哪個組將會在這次詩歌復習競賽中獲勝。a組有沒有信心?b組呢?

好,下面我們進入第一環(huán)節(jié):名句填空。【投影】說到名句填空,這么多首詩,名句也很多,老師將它們分了類:

首先請a組同學為b組選題,并指名答題。

不錯的,都答對了,但你能否到黑板上把它們寫出來呢?請這位同學上黑板來寫一寫,下面的同學拿出本子也寫一寫。

他寫得對不對?有沒有錯別字?他們應得多少分?

下面請b組同學為a組選題,并指名答題。你也來寫一寫,下面同學再在本子上寫一寫。有沒有錯誤?他們應得多少分?好,不錯的,兩組打了平手。我們再來看看其余的題目,一起來回答。

很好,通過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知道學習詩歌,首先得把它背上,不但要背熟,而且還要會寫。因為只有會寫了,才能把中考中的名句填空的分數(shù)收歸囊中,對吧?!

三.品一品:看誰理解得深,理解得透。

請看題,老師把這道題讀一遍,同學們看看應選哪一個選項。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為什么選b呢?我們來看一下正確答案。

經過上一輪的自由搶答,我們來看一看雙方的得分。a組多少分?b組多少分?這一輪a組勝出。b組要加油?。∮袥]有信心在下一輪中超過他們?(有)那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四.想一想:看誰歸納得好,歸納得妙。

通過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同學們有沒有留意這些題目都是從哪些角度出題的?我們把它們歸納出來,以后自己復習的時候就有章可循了。哪位同學來說一說?有沒有誰來補充。

同學們說得很好,賞析詩歌無非從這幾個角度入手,請看大屏幕。【投影】。

推敲關鍵詞句。

品析藝術特色。

理解詩歌主題。

五.練一練:看誰運用得精,運用得活。

知道了賞析詩歌的一般角度,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請同學們作一回中考命題老師,分別就《望岳》和《杜少府之任蜀川》為對方出三道題,注意出題的角度和提問的方式,并整理好答案,時間5分鐘。

時間到,先請b組出題,a組接題(指名出題,你請誰答題),a組一共答對了多少題?

老師也為這首詩編了兩道題,請同學們答一答。

下面看a組的了,a組出題,b組接題(指名出題,你請誰答題),b組一共答對了多少題?老師也為這首詩編了兩道,請同學們再答一答。

不錯,兩組同學表現(xiàn)的各有千秋。出題者出得好,題題都問到了點子上,都問到了詩歌賞析的關鍵之處;而答題者答得更妙,句句都答到了位,答得對方心服口服。真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得分情況。最終a組在這次詩歌復習競賽中獲勝,讓我們同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祝賀,但是b也不要所餒,下一次我們有的是機會。

六.總結: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這堂課我們了解復習詩歌的一般方法,也了解了詩歌常規(guī)的命題角度,其實也學會了自我復習詩歌的方法。同學們的表現(xiàn)都不錯。課后請同學們一方面要將所學的詩歌能熟練背誦默寫,并加以理解。另外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自選一首詩,編三道詩歌賞析題,然后我們匯編在一起,打印出來,做個練習,看看誰能做得最好。

好,這堂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922571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