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指南中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篇一
小班(3歲—4歲)的孩子剛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一方面,他們不免帶有一些嬰兒的“痕跡”;另一方面,由于身心發(fā)展迅速,他們又開始具有幼兒期的顯著特點。因此,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十分突出。
(一)動作發(fā)展快
小班幼兒處于身體迅速發(fā)展的時期,而動作發(fā)展又是其重要標志。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由于動作發(fā)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別好動。由于骨骼肌肉的發(fā)展和大腦調節(jié)控制能力的不斷增強,在小班這一年中孩子動作的進步非??臁?/p>
3歲幼兒在動作發(fā)展方面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我們發(fā)現,這些差異與他們的先天身體素質、性別、個性及早期教養(yǎng)環(huán)境有關。
(二)認識靠行動
幼兒動作的發(fā)展不僅對他們的身體發(fā)育,而且對他們的思維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價值。剛剛走過嬰兒期的3歲幼兒,正處于直覺行動到具體形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認識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行動。
同時,3歲幼兒的口語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與中班、大班相比還較差,他們也常常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需求。
(三)情緒作用大
情緒對3歲幼兒的支配作用很大。他們容易激動,而且激動起來就難以控制。他們對成人表現出強烈的依戀,初次離開父母,會表現的極為不安。小班幼兒不僅依戀成人,而且伙伴之間的交往對他們的情緒也有很大影響。他們的認識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緒支配,他們的許多活動也都是“情緒化”的。
(四)愛模仿
愛模仿,三歲幼兒突出的年齡特征。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伙伴。小班幼兒正是在模仿中學習、成長的。模仿可以成為他們的學習動機,也可以成為他們學習他人經驗的過程。幼兒的模仿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臨摹,他們在模仿中同樣一有創(chuàng)造,有自己個性與情感的表達。
(五)常把假想當真實
幼兒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當作真實的事情,是他們想象夸張性的表現。成人不理解幼兒的這一特點,往往誤認為他們在“說謊”。幼兒喜歡游戲,就是因為他們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當成了游戲中的角色。這一特點在3、4歲的幼兒身上十分突出。
(六)常把動物或物體也當作人
幼兒常常把動物也當成人,甚至覺得沒有生命的物體也會說、會動、會想,是他們的同類。他們常和“娃娃”說話,跟小椅子“再見”,這是幼兒思維“擬人性”特點體現。正因如此,3、4歲的幼兒喜愛童話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話世界之中。
(七)產生了美術表現的愿望
3歲左右的兒童,美術能力的發(fā)展由涂鴉期進入到象征期。他們
產生了美術表現的意愿,會把線條、圖形加以簡單地組合來表現事物的大致特征,但是他們能表達的圖形很少,所以一形多義是兒童作品的主要特征,相似的圖形在兒童不同的作品中可能表現為許多物體。他們作畫時.常常邊畫邊用語言來補充畫畫內容。
這—階段的兒童在繪畫、構造活動中,愿意嘗試各種新材料,表達熟悉物體的粗略特征。如:一條直線旁邊加上兩根短線就是“一架飛機”。他們偏愛鮮艷、飽和的色彩。
(八)喜歡音樂表現,能唱簡單歌曲
小班幼兒喜歡學唱歌,尤其會對那些富有戲劇色彩的、情緒熱烈的歌曲產生很大的興趣,會反復地跟著唱。他們也會試著用l一2種打擊樂器打出不同節(jié)奏,雖然節(jié)奏并不準確合拍,但是表明他們已開始學著控制自己的動作進行表達。
這一時期的兒童一般都能唱幾首簡單歌曲,有的甚至會即興哼唱一些自己編的旋律和短句,然而自編的歌曲曲調帶有很大的模仿性。
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健康與動作
1、小班幼兒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tǒng)處于不斷發(fā)育的過程中,其機體組織比較柔嫩,發(fā)育不夠成熟,機能不夠完善,機體易受損傷、易感染各種疾病。
2、小班幼兒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占優(yōu)勢,興奮易擴散,抑制過程較弱,神經細胞較脆弱、易疲勞,大腦對氧的需要量相對較大。
3、小班幼兒肌肉的力量較弱、耐力較差,動作不夠平穩(wěn)、準確、靈敏和協(xié)調。
4、小班幼兒的生長發(fā)育十分迅速和旺盛,并存在較明顯的個體差異。
社會性發(fā)展
1、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2歲-3歲的小班幼兒開始具有最初步的對社會規(guī)則、行為規(guī)范的認識,能作最直接、簡單的道德判斷。
2、喜歡與人交往,特別是開始喜歡與同伴交往,對父母及家庭外主要接觸者都能形成親近的情感。
3、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能區(qū)分“你”、“我”、“他”,但不會區(qū)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他們的情感、行為的沖動性強,自制力差,往往不能與人友好、合作,常發(fā)生糾紛,需依靠成人的指導以協(xié)調交往。
他們社會性的發(fā)展既受年齡因素影響,又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
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2歲-3歲的小班幼兒開始具有最初步的對社會規(guī)則、行為規(guī)范的認識,能作最直接、簡單的道德判斷。喜歡與人交往,特別是開始喜歡與同伴交往,對父母及家庭外主要接觸者都能形成親近的情感。
3、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能區(qū)分“你”、“我”、“他”,但不會區(qū)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
4、他們的情感、行為的沖動性強,自制力差,往往不能與人友好、合作,常發(fā)生糾紛,需依靠成人的指導以協(xié)調交往。
5、他們社會性的發(fā)展既受年齡因素影響,又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
語言
1、3歲-4歲的幼兒由于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夠完善,發(fā)音器官和聽覺器官的調節(jié)、控制能力還相對較差,所以他們發(fā)出的語音有些不夠準確和清晰。
2、小班幼兒雖然掌握一些常用詞,但對詞意的理解較膚淺和具體。
3、他們已能聽懂簡單的句子,并能用簡單句表達自己的基本意思,但語言不夠完整,有時會出現斷斷續(xù)續(xù)的現象。
4、小班幼兒年齡段是口頭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期。
藝術
1、幼兒對鮮明、突出的節(jié)奏、音響、律動具有濃厚興趣。小班幼兒階段是音樂感覺能力、聽覺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
1、由于幼兒的發(fā)聲器官稚嫩,聽覺的分辨能力稍差,他們歌唱時不易唱準音調,且音域較窄。
2、3歲前的幼兒喜歡用筆隨意涂劃,處于涂鴉期。
3、3歲左右的幼兒進入象征期,這時他們開始嘗試利用涂鴉時掌握的各種形狀表現自己的經驗,但他們表現的動機和信心都十分脆弱,教師應精心保護這種嘗試活動。
科學
1、小班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主要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聞、嘗等操作活動進行,它與“玩兒”往往是同一過程,其活動的目的性、順序性、細致性、有意性均較差。
2、3歲幼兒往往只能直接、簡單、表面化地認識事物,他們通過對事物的大量感知積累經驗,這些經驗是幼兒今后進一步理解周圍事物及相互關系的基礎。
3、3歲左右的幼兒能籠統(tǒng)感知元素較少的集合,但多數幼兒還不能手口一致地點數。
生理方面看,他的腦部結構已經基本成熟,表現為睡眠時間減少,腦的機能也已經發(fā)展起來,小班幼兒屬于身體發(fā)育迅速時期,而動作發(fā)展又是主要標志。他們的手和身體的運動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由于動作發(fā)展的需要,小班幼兒特別好動。身體動作發(fā)展得也非常快,他的身高每年可增長8—10厘米,動作發(fā)展非常迅速,3—4歲的幼兒已掌握行走、跑、閃避、扔、停、拐彎、減速等大動作,而且也已經掌握了一些精細動作,比如能自己吃飯,會解扣子,會自己倒水等等許多事情,所以就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了基礎。
(二)心理方面
1、小班年齡的幼兒的注意力仍以無意注意為主,凡是生動、活潑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家長會常常發(fā)現這種現象,比如他正在聚精會神地玩自己喜愛的玩具或游戲時,周圍一旦出現什么新異的刺激,他馬上就會分散注意,他的有意注意水平仍然很低,一般只能維持3—5分鐘。
2、記憶以無意記憶和機械記憶為主。
小班幼兒機械記憶占優(yōu)勢,所以不要以為他會背就是懂了。比如有的孩子能從1背到100,家長就以為他識數了,常常會夸他“真聰明”
!“來,數給xxx聽!”孩子得意地數,客人廉價地夸,弄得孩子飄飄然,實際上連桌上有幾碗菜都數不清。同樣的道理,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會背多少多少首唐詩,一旦問到孩子“你念的是什么呀?”“這首唐詩是什么意思?”,又有幾個孩子能夠說得出來。所以大人要掌握孩子的記憶特點,讓孩子記的東西要盡量形象,是他們感興趣的,而不是僅僅滿足于孩子會背。
3、小班幼兒很喜歡想象,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當作真實的事情。
家長要特別注意分清
“想象”和“說謊”的界限,孩子會由于強烈的想象,而分不清想象和現實,比如說他會很興高采烈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談論爸爸媽媽帶他到動物園或植物園去玩,看到了大象、長頸鹿等等,其實他并沒有去,這只是因為他想去而產生的一種想象而已,但這并不是有意在說謊。
幼兒喜歡游戲,就是因為他們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當成了游戲中的角色。這一特點在3、4歲的幼兒身上十分突出。
4、第一反抗期。當幼兒在2歲—3歲時,孩子會產生與大人不合作的行為,比如用沉默、退縮或身體的抗拒來拒絕成人的要求,并常用“我自己來”來拒絕成人的幫助,家長覺得“這孩子現在怎么變得有點不聽話了”,這種抗拒常常在三、四歲時達到高峰,在心理學上稱這一時期為“第一反抗期”。針對這種情況,大人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適當地讓他們學會自我服務的本領,比如讓他自己穿脫衣服,自己上床睡覺,自己洗手絹,系鞋帶等,還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條件讓他們從事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澆花,喂小動物等。
5、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打人、抓人、咬人)。攻擊性行為是這個年齡幼兒的普遍現象。一個班中95%的幼兒都會有這些攻擊性行為(不論是男孩、女孩、平時很乖的或者是很調皮的),只不過由于個體差異(年齡大小、力氣大小)每個人所造成的后果不一樣。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很簡單,也是和他們的年齡特點有關系,由于他們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跟不上,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索性用手代替,也就是說用動作代替,甚至于用牙齒代替,這樣來的效果反而更快一些,因為嘴巴講不清楚。所以明白了這個原因,如果孩子之間產生了這種現象,我希望家長能夠諒解,因為既然這種攻擊性行為是處于這個年齡段幼兒所特有的特點,所以在小班存在這種幼兒之間的糾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老師也不是要推脫責任,作為老師一定要和小朋友耐心地講道理,盡量減少這種攻擊性行為,把這種行為的發(fā)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6、愛模仿。愛模仿是三歲幼兒突出的年齡特征。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伙伴。小班幼兒正是在模仿中學習、成長的。模仿可以成為他們的學習動機,也可以成為他們學習他人經驗的過程。幼兒的模仿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臨摹,他們在模仿中同樣一有創(chuàng)造,有自己個性與情感的表達。
這個時候孩子處于一個模仿期,分不清好壞,好的和不好通通會吸收,如果家長不注意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的話,就會對孩子的今后造成不好的影響。
7、3—4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3歲左右的幼兒已掌握了本民族語言中最基本的語音,詞匯量迅速增多,對詞義的理解日趨準確,掌握了許多交談技能,能借助語言與別人有效地溝通。家長會發(fā)現這時候的孩子說話時會用到很多以前從來沒有用過的詞匯,甚至會很驚訝,所以家長和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個關鍵期,對幼兒適合時機的教育,在平時生活當中多用一些優(yōu)美的詞匯和語言,不要怕孩子一下接受不了,其實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這個時候孩子處于一個模仿期,分不清好壞,好聽的話和不好的話(臟話)通通會吸收,如果家長不注意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的話,就會對孩子的今后造成不好的影響。
8、前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閱讀是指看書報并領會其內容。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是從識字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自動化開始的。
小班幼兒,從言語方面講,他們已經能夠聽懂別人的話或者與別人對話;從感知方面講,他們的形狀知覺和顏色知覺已經有了初步的發(fā)展;從思維方面講,他們已經開始能夠理解直觀畫面的局部或整體的內容,并通過口頭語言將其表達出來。因此,幼兒在識字之前事實上已經能夠閱讀。但從閱讀的材料上看,他們的讀物不是文字材料而是圖畫材料;從閱讀的方式看,他們除了自己看圖畫內容外,還可以借助成人的幫助來閱讀。而這一時期的閱讀活動,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準備時期,其發(fā)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兒童進入小學后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我們將它稱之為前閱讀能力。
別讓早教變成心理虐待
近日,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兒科接診了一名兩歲左右的小男孩陽陽。陽陽原本活潑好動,愛玩愛笑,性格很開朗,可是最近半個月來,陽陽的脾氣逐漸變得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又哭又鬧,食欲也越來越不好,白天時,陽陽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夜里常常半夜驚醒、做噩夢等。
經過多項檢查,顯示陽陽的身體狀況并沒有任何問題,閻曉琴主任醫(yī)師向陽陽的媽媽仔細詢問孩子的最近生活習慣等,終于了解病因所在:從兩個月之前,望子成龍的媽媽開始對陽陽實施早教:每天讓陽陽看一個半小時的英語會話光盤,再做一個小時左右的智力開發(fā)游戲,這讓生性好動的陽陽很不適應。閻曉琴主任醫(yī)師診斷,這可能是早教惹的禍,因為對于幼兒來說,過多的強迫,太過突然的生活習慣轉變,會讓孩子變得無所適從,過多地限制孩子活動自由,譬如違背孩子天性對幼兒實行過度的早期教育等,實質上無意中已形成了一種心理虐待。
我有孩子一歲3個月了,性格很倔強,她也獨立,要干什么就是滿足她,不然就是大哭,我知道她現在還小不太懂,但我覺的她不能這樣任性下去,請大家支支招招
還有一點可以在平時注意,孩子要什么東西時,不要馬上滿足他,有一個詞叫“延遲滿足”,就是孩子要什么東西提什么要求時,不要馬上給他,可以跟他說“寶寶等一會,媽媽在****,你等一會。”過一會再去滿足他,這樣,孩子就不會養(yǎng)成要什么馬上就要得到,得不到就會大哭大鬧的性格,而會學會等待,也會很體貼媽媽,也不會以自我為中心。合理的要求延遲滿足,不合理的,不可以開這個頭,給了一次,他就會認為這是合理的,必須的,下次再去拒絕他,他就有理由認為你在跟他過不去,繼而也會大哭大鬧,比如刀啊剪子啊,這種原則性的,再哭也不會給他,下回他就知道了:刀刀割手手,自己就會說,慢慢的孩子,在與大人相處中,也會建立他的意識框架: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這樣可以要,那樣不能要。所以家長,不要今天滿足了明天又不行了,把孩子弄的不知道怎么理解大人的行為。
幫助小班幼兒掌握正確的翻閱方法
小班幼兒的年齡小,閱讀活動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依賴性。因此需要成人的引導,幫助幼兒成功的進行閱讀活動。我們在指導小班幼兒翻閱圖書時,針對小班幼兒翻閱圖書跳躍性強,隨意性強的特點。遵循幼兒感受理解、體驗表達的原則,逐漸引導幼兒了解掌握圖書的結構,指導幼兒有序翻看圖書。小班幼兒的閱讀開始主要依賴耳朵來閱讀,我們根據幼兒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由經常為幼兒講故事,慢慢過渡到讓幼兒獨立看書。
為使幼兒更容易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我們設計了一些淺顯易懂的語言幫助幼兒理解。如:把一本書比做是一座房子,封面是前門,封底是后門,頁碼是小房間。看書時要把前門打開,走進小房間,小房間里會有許多精彩的小故事,看完故事就要從后門走出來,最后把門關上。這樣的方法幼兒容易掌握,也有利于幼兒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
同時,通過與幼兒共同閱讀,從而為幼兒樹立一個正確看書、認真看書的榜樣。如教師邊講故事邊翻動大圖書,為幼兒進行榜樣示范。還在班上開展一些小圖書閱讀活動,讓幼兒知道只有一頁一頁有序地翻看圖書,才能看懂整個故事,懂得畫面與畫面間的聯(lián)系。通過師幼共同閱讀,讓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感受到有序翻看圖書的益處,學習有序翻看圖書的方法。同時,讓幼兒知道看書時應看懂前一頁再看后一頁,邊看邊想,理解每幅畫面的意思。逐漸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F在班上多數孩子慢慢能定下心來看書,真正投入到故事中去。
我們還通過讓幼兒聽錄音看圖書的方式,引導其直接感受圖書故事與錄音機之間的聯(lián)系,運用幼兒讀過的熟悉的故事,引導幼兒邊聽邊翻,在教師的簡單提示下,讓幼兒體驗錄音跟畫面之間的對應關系。鞏固有序翻書的經驗,最后放手讓幼兒獨立閱讀圖書。
幼兒園小班寶寶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比較小,對于什么事情都充滿著好奇心。但他們對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都是短暫的。如何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興趣特別是學習的興趣成為老師們特別關注的問題。
一、什么是興趣?興趣是指對事物的正面態(tài)度,是一種由事物引起的注意傾向。從情緒體驗方面說,是指個人在從事某項活動時所體驗到的愉快感受。
二、興趣在幼兒學習中所起的作用:
1、對學習活動具有定向作用。興趣能把幼兒的認識行為統(tǒng)一起來,增強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將精力用于學習活動中,自覺的記憶,想象和思考所觀察的事物和所學習的內容,它直接關系到幼兒學后學業(yè)的好壞。而興趣又是幼兒注意力是否集中的關鍵,幼兒對學習不感興趣,就不可能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
2、興趣對幼兒的學習有督促的作用,為什么幼兒對于自己喜歡的活動不用任何人指導就產生很好的學習動力呢?這就是興趣所產生的作用。由于幼兒的意識、信念等尚未形成,因此幼兒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培養(yǎng)好幼兒的興趣,對于幼兒以后的學習、活動都會產生積極主動的作用。
3、興趣能促使幼兒養(yǎng)成勤奮刻苦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幼兒學習不感興趣,即使他在聰明,也不會在學習上有很好的發(fā)展。對于智力低下的幼兒,如果有很好的興趣,也會在學習上產生一定的彌補。因此學習興趣是彌補幼兒智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因
4、興趣能培養(yǎng)幼兒的各方面的學習,并產生一定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各方面的感觀,使幼兒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三、如何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學習興趣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別的小,對什么事物的興趣都是短暫的。因此讓小班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這是教育幼兒的一個根本重點。
1、從幼兒的特點出發(fā),選擇教育內容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能理解你的教育活動,并能盡快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比如學習認字,就要把數字形象化,兒童化,游戲化,使幼兒很快能接受。富有游戲的語言和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從此引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習產生興趣。
2、在引導幼兒學習的活動中,要多為幼兒提供一些大的鮮艷的,活動教具,這些教具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力,為小班幼兒所喜歡。從此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3、在活動中保護好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自己去觀察去觸摸,去操作,從而達到學習的目標。因為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不是注重的結果,而是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快樂。針對幼兒的這一特點作為教育者來說,教育活動中要把目標作為過程,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從而使幼兒對學習產生興趣。
4、在游戲活動中激發(fā)幼兒興趣。
游戲是幼兒基本的主要的活動,幼兒喜愛游戲,在游戲他們會表現出各種興趣和學習的需要。在游戲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并及時了解和發(fā)現幼兒的興趣及學習需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幫助者、咨詢者。由單純的策劃、準備大量的材料,變?yōu)楹⒆有枰裁?,教師就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機會應該留給孩子,讓他們在反復操作中獲得發(fā)展。從而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5、在家園合作中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
我們與家長之間通過家長會、家園聯(lián)系和平時的交流,共同發(fā)現幼兒的興趣點,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家長是幼兒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在家庭教育中觀察發(fā)現幼兒的興趣。他們不僅是各種資料、信息的提供著,孩子的咨詢者,也是孩子興趣的觀察者、反饋者,更是孩子的合作者,為活動的開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在不斷的學習、實踐與反思中,我深切地體會到:教師要尊重幼兒,尊重他們按意愿去選擇喜歡的游戲和其它活動的權利,不要限制幼兒。同時,教師要參加到幼兒的游戲和活動中去。細心觀察幼兒的表現,分析研究幼兒,善于從幼兒好奇、求知的小小萌芽中發(fā)現具有教育內涵的興趣與學習需要。還要與家長相互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總之,教師要尊重、保護并善于發(fā)現幼兒的興趣,使幼兒產生求知、探索的情感態(tài)度,促使幼兒主動地學和全面地發(fā)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時常會聽到家長問孩子:今天學了什么呀。孩子在幼兒園里到底學了什么呢?長期以來我們片面地追求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教育,通過學習《綱要》,使我們領會到除了學習知識,幫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尤為重要,特別是小班的孩子,是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階段,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對孩子以后的發(fā)展有很長遠的意義。
通過家長和老師雙管齊下來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1、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孩子產生生活自理的愿望
剛入園的小班幼兒由于以前家長地包辦代替,養(yǎng)成事事依賴大人,沒有自己的事自己做這種意識。因此我們先從精神和心理上入手,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氣氛,產生生活自理的愿望。例如:開學初邀請中大的哥哥、姐姐給弟弟妹妹表演穿衣服、穿鞋子、疊被子等生活技能,然后鼓勵幼兒“看誰能像哥哥姐姐一樣能干”,從而使幼兒產生“要學習”的心理。同時抓住幼兒喜歡聽故事的特點,有意識地找一些有關的故事,通過故事感染幼兒,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愿望。
2通過示范練習,向幼兒傳授生活自理的技巧
幼兒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們還要讓幼兒學會具體的生活自理的方法。根據幼兒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我們通過正面示范,讓幼兒看清自理的正確方法,用簡短易明的提示,讓幼兒了解完成基本動作的要領,然后讓幼兒去模仿、練習。如洗手他們往往只會用水把手弄濕,就表示洗了。所以我們就教給洗手的正確方法,并示范整個洗手的過程:卷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臟物沖洗干凈,再用毛巾擦擦手,掛好毛巾。示范后再讓幼兒練習,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幼兒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3、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幼兒生活自理的興趣
(1)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可以結合有趣的語言把一些枯燥的步驟形象化,提高幼兒的興趣,如疊衣服三步曲a、立正:將衣服的兩條門襟對直站好。b、抱臂看齊:將衣服的兩只衣袖往中間折。c、彎腰:將衣服的上半部分往下折,和下半部分對齊,折衣完畢。以后每次午睡脫下衣服,孩子們都能自覺地邊發(fā)口令,邊把衣服疊好。現在對孩子們來說疊衣服再也不是一種勞動,而是一次有趣的玩耍。
(2)結合游戲活動
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的良好途徑,我們還將枯燥的自理活動內容寓于游戲之中,來提高幼兒的興趣。如“娃娃家”游戲。給娃娃準備幾套衣服、襪子、幾根綢帶,喜歡娃娃是孩子的天性,看到這些物品孩子們自然會想到給娃娃穿穿衣服、扎個小辮,系個漂亮的蝴蝶結,在給娃娃穿著打扮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自理能力。
4、結合多種活動,促進幼兒的自理能力的發(fā)展
自理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受手指肌肉發(fā)育的影響,因此我們還通過一日生活中的其他活動來鍛煉幼兒的手指肌肉。如幼兒感興趣的泥工活動,折紙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安排撿豆子活動等等,創(chuàng)造動手的機會,使幼兒手部肌肉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得到提高。
5、通過鼓勵、表揚、幫助,增強幼兒自我服務的信心。
小班幼兒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懼感強,對于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成人都不該忽視,應及時的給予表揚,讓幼兒感受到成功的愉快。因為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幼兒生活自理的動力。在老師的表揚聲中,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幼兒自覺掌握自理能力的強大推動力;但當幼兒限于自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要耐心細致地引導,還輔以鼓勵性語言,對能力差的幼兒我們還多給予幫助,協(xié)助他們實現成功,以免挫傷幼兒積極進取的精神。
6、轉變家長的育兒觀念
針對家長重視對孩子的智力投資,輕視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就有意識地向家長介紹我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的育兒經驗,以及雜志上刊登的有關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文章,讓家長認識到過分溺愛孩子和生活上包辦代替的危害,從而使家長改變以前的錯誤觀念,在家里給幼兒提供自己動手的機會。機會是學習的前提,有了機會,幼兒才有可能去動手實踐。
6、教給家長正確的方法
根據調查發(fā)現,有些家長雖然有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識,但因嫌孩子做事慢,或做得不合心意,導致最終又變成了代勞。對這種家長我們先給他們分析孩子的身心特點,因為孩子年齡小,這時的手部肌肉發(fā)育不完善,動作不靈活,影響了做事的速度,再加上孩子缺乏生活經驗,有時反而會給大人增加麻煩,然后告訴家長對孩子不能要求過高,也不能急于求成,從自己孩子實際情況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7、家園教育同步進行。
技能的形成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只有經過經常地鞏固練習,才能得到不斷地提高。因此還需要家長的配合,以防因家長的包辦而使孩子在家出現能力的退化。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經常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大膽放手,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同時請家長在家多督促、鼓勵,這樣老師與家長共同努力,將孩子培養(yǎng)得更優(yōu)秀!
四、研究效果
1、家長方面
現在我班的家長的育兒觀念有了明顯的改變,意識到了從小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能付諸行動,在日常生活中主動的配合老師給孩子提供動手的機會。
2、幼兒方面
通過家園共同配合,我們的孩子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以前的“你來”
變成了現在的“我來”。學年結束我們對孩子的自理能力又進行了一次調查,28人學會了自己穿上衣,全班32位幼兒都學會了穿褲子,有10人會系鞋帶,用餐時無人需老師幫助,午睡起床不但都能自己疊被子,而且有近一半的幼兒疊得非常平整。我們也與平行班進行了比較,發(fā)現我班幼兒的自理能力明顯強于其他同年齡的幼兒。
通過實踐研究,可以看出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需要培養(yǎng)的,我們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指南中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篇二
幼兒園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如下:
一、有意性行為開始發(fā)展:4——5歲兒童在集體中行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小班集體活動15分鐘,中班為25分鐘左右。他們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在幼兒園里,可以學當值日生,為班級的自然角澆水,幫助老師擺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夠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幫助家人收拾碗筷、折疊衣服等。表明此時幼兒已出現了最初的責任感。
二、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4、5歲兒童的情緒較之3歲兒童更穩(wěn)定,他們的行為受情緒支配的比例在逐漸下降,開始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商場,當他們看到喜愛的玩具,已不像2——3歲時那樣吵著要買,能聽從成人的要求,并用語言自慰:“家里已有許多玩具了,我不買了”。在幼兒園里,同伴間發(fā)生爭執(zhí)時,有時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當然,他們并非對所有的事都能調節(jié)好,對特別感興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緒支配,甚至還會出現情緒“失控”現象,遇到不順心時仍會大發(fā)脾氣。
三、規(guī)則意識萌芽,是非觀念較模糊:在集體生活中,4、5歲兒童不僅開始表現出自信,而且規(guī)則意識萌芽,懂得要排隊洗手、依次玩玩具等。當他們與人相處時,表現得有禮貌了,會主動說“謝謝”、“對不起”等,此時兒童的是非觀念仍很模糊,只知道受表揚的是好事,受指責的是壞事,懂得喜歡受表揚,聽到批評會不高興或感到很難為情。
四、在活動中學會交往:
4、5歲的兒童喜歡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動中他們逐漸學會了交往,會與同伴共同分享快樂,還獲得了領導同伴和服從同伴的經驗。此時他們開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強烈的憤怒與挫折。有時,他們還喜歡炫耀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當然,在集體活動中他們也了解和學會與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五、動作發(fā)展更加完善,體力明顯增強:
4、5歲兒童精力充沛,他們的身體開始結實,體力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緞幼鞲鼮殪`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單足站立,會拋接球,能騎小車等,手指動作比較靈巧,可以熟練地穿脫衣服、扣紐扣、拉拉練、系鞋帶,也會折紙、穿珠、拼插積木等完成精細動作。動作質量明顯提高,既能靈活操作,又能堅持較長時間。
六、活潑好動、積極動用感官:隨著身心的發(fā)展,兒童對周圍的生活更熟悉了,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見到了新奇的東西,總愛身手去拿、去摸,還會放在嘴里咬咬、嘗嘗,或者放在耳邊聽聽、湊到鼻子前聞聞,他們會積極地運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鮮事物。還常常喜歡尋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還要探究“為什么”如為什么鳥會飛、洗衣機為什么會轉動等等。
七、思維具體形象,根據事物的表面屬性概括分類:
4、5歲兒童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在理解成人語言時,時常憑借自己的具體經驗,如教師說“一滴水,不起眼”,兒童則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臍眼”。這時期的兒童在已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開始能對具體事物進行概括分類,但概括的水平還很低。其分類是根據具體事物的表面屬性(如顏色、形狀)、功能或情景等。如把蘋果、桃、梨歸為一類,認為這些水果可以吃,吃起來水分多;把太陽、卷心菜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圓形的;把玉米、香蕉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黃色的。
八、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
4、5歲兒童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開始增強,在時間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在空間概念上,能區(qū)別前后、中間、最先、最后等位置;在數量上,能自如地數1—10。對物體類別的概念也有初步的認識,會區(qū)別輕重、厚薄、粗細等。部分兒童還能分清左右,能把物品從大到小擺成一排。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表面的、簡單的因果關系,如能夠明白種花若不澆水,花就會枯死的道理。
九、能獨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
4、5歲的兒童已能清晰地談話,詞匯開始豐富,喜歡與家人及同伴交談。能夠獨立地講故事或敘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有時講話會斷斷續(xù)續(xù),因為兒童還不能記清事物現象和行為動作之間的聯(lián)系。他們還會根據不同對象的理解水平調整自己的語言,如對小妹妹說“爸爸走了”,對媽媽說“爸爸去商店買吃的東西了”。有時他們也能表述相當復雜的句子:“我還沒來得及把蛋糕放在桌子上,小紅就把它吃掉了?!?/p>
十、游戲中表征水平提高:
4、5歲的兒童不但愛玩,而且會玩了。有人說:“
4、5歲左右是兒童游戲活動的黃金時期?!贝藭r的兒童不僅游戲興趣顯著增強,且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他們能夠自己組織游戲,選擇主題、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游戲情節(jié)豐富、內容多樣化,還出現了以物代物等替代行為,如他們會用積木代替電話機、用“雪花片”代替公園門票等,表征水平有了提高。他們的游戲不僅反映日常生活的情景,還經常反映電視、電影里的故事情節(jié)。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游戲中逐漸形成伙伴關系。而且,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游戲伙伴,“鐵哥們,好姐妹”。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種交往的方式是正確的,容易發(fā)生爭執(zhí)和攻擊性行為。需要我們正確對待,耐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式,多鼓勵,不要采取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和責備。
十一、具有豐富、生動的想象力:4至5歲的兒童活潑、好動,并且富于想象,難以分清假想和現實,他們常常會把看到的內容融入自己的想象,如當兒童站在陽臺上往下看,成人提醒其要當心,他會說:“沒關系,我會飛?!彼麄冞€喜歡假裝做什么,常和想象中的伙伴一起玩,他們有時會“撒謊”,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撒謊只是用想象代替真實。
十二、通過手、口、動作、表情進行表現、表達與創(chuàng)造:4歲的兒童喜歡唱歌,會拍打較容易的節(jié)奏,他們能說出至少6—8種顏色,喜歡涂涂畫畫,能用粘土或橡皮泥捏出一些形狀和物體,如圓形、方形、西瓜、蘋果、香蕉等,有時還會捏出人像或動物的形象。這一時期的兒童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經常要用手勢、表情一起幫助表達與創(chuàng)造。
指南中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篇三
? 中班幼兒年齡特點
1、幼兒活動水平的明顯提高,需要更為豐富充實的活動空間。
中班幼兒的動作能力明顯的發(fā)展起來,幼兒活動的范圍大大擴展,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高。
2、幼兒游戲水平的極大提高,需要不斷拓展游戲空間。
中班幼兒非常喜歡象征性游戲,他們在游戲中常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特定角色,他們還喜歡伴隨著動作和手偶,也喜歡對同一個故事重復講述。
3、幼兒進一步發(fā)展的自主性與主動性,需要寬松、安全的探索環(huán)境。
中班幼兒活動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他們能夠提出自己的活動想法,有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與能力,能努力完成自己選擇的活動。
4、幼兒同伴交往需求與能力的發(fā)展,需要良好的社會性發(fā)展氛圍。
幼兒的聯(lián)系性游戲逐漸增多,游戲水平也不斷提高。這為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游戲能力與水平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與同伴的合作性有喜也逐步發(fā)展。
5、幼兒想象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達與創(chuàng)作的空間。
幼兒的想象在其各種活動中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
6、幼兒具體形象性的思維,需要具體的活動情景與活動形式。中班幼兒是整個幼兒期思維特點表現最為典型的時期,即思維的具體形象性最為突出。
7、幼兒操作與探索的學習方式,需要提供豐富的探索環(huán)境。
幼兒的學習活動大都建立在操作物體的主動性活動基礎之上。操作活動以及探索活動是一種比較適宜的活動、學習方式。
8、幼兒活動持久性的增加,需要在活動時間上給與合理的保證。
中班幼兒的心理活動水平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他們在一項活動中的持久性、目的性和專注性都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但這種持久性是在幼兒感興趣的游戲與操作活動中實現的。
9、幼兒心理發(fā)展的質變在于認識活動、概括性和行為有意性明顯地開始發(fā)展。其生理上有進一步成熟,特別是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興奮與抑制過程都有較大提高,對事物的反映比過去快,自制力也大大提高。
10、幼兒動作更靈活有條理,好動是這一年齡階段地突出特點,他們能掌握多種動作技能,且比較協(xié)調,小肌肉不斷發(fā)展,能掌握多種技能,會用筷子、剪刀、會系鞋帶等,會用不同材料建構較復雜造型,能有良好的習慣知道保護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11、幼兒能積極運用各種感官,對新奇的事物感興趣,且有了解周圍世界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開始探究和發(fā)現事物之間的關系、變化進行分類比較,思維仍具體形象,往往依靠事物的形象作支柱,通過觀察,與周圍的人及實物相互作用,嘗試解決具體問題的途徑。
12、幼兒理解能力增強,會判斷是非,喜歡探究發(fā)現,愛提問題,有時要求成人對他們的成功加以肯定。特別喜歡玩游戲,不但愛玩,而且會玩,游戲內容情節(jié)豐富,可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其好奇心,求知欲,并認識物體的性能,在與同伴一同游戲中,共同分享快樂,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13、幼兒能依靠自己的具體生活經驗理解成人的語言,理解文學作品內容,掌握詞匯的數量種類迅速增加,語言較連貫,吐字清楚,能大聲表達自己的愿望,喜歡參與并享受多種形式的表演、表現活動,對自身、他人及周圍環(huán)境有一定理解。
14、幼兒能夠運用社會行為規(guī)范并初步評價自己的行為,還能在成人的幫助下,調控自己的行為,自制能力開始形成、有初步的責任感、道德感。能關心他人的情感反應,關心同伴,幼兒人際關心也發(fā)生重大變化,向同齡人關系過渡,能友好合作,體驗自己內在心理活動。
中班仿編活動《奇怪的臉》活動評析
(仿編活動是兒童在文學欣賞,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及構成的基礎上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要求幼兒仿照某一篇作品的框架或某一個段落,調動自己個人經驗進行擴展想象,編出自己的文學作品或段落。張雪老師《奇怪的臉》活動中讓幼兒在仿編詩歌中幾個詞語進行替換的方法,是符合中班幼兒仿編能力的。眾觀整個活動,我有以下幾個感受:
一、有序的結構達到有效的仿編。
在以往的仿編活動中,孩子們往往會出現仿編活動流于形式化的傾向。孩子們因為不清楚老師的仿編內容與目的,而變的在活動環(huán)節(jié)中無事可做。張老師在設計《奇怪的臉》的活動中,較好的采用先復習兒歌—— 兒歌——仿編兒歌的過程。讓孩子們明白了原有兒歌的內容、結構,仿編的地方,使孩子們有目的的仿編,最終達到有效的學習
二、充分挖掘文學作品的整體功能
從活動中分析張老師把這個內容分成了三個教學活動:詩歌的學習、藝術活動《畫臉》、仿編活動。一個內容通過教師的智慧設計了多個領域的教學活動,深入地挖掘了教育資源,體現出多重的教學價值。不僅發(fā)展了幼兒語言能力,也提高了幼兒藝術表現能力及想象力。
三、凸顯學習方式的層次性
本次活動教師采用了回憶經驗(復習兒歌)——示范學習(請一名幼兒上來,體積仿編)——自主仿編的過程,較好的遵循了中班幼兒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讓孩子們從學習中感受更多的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詞匯,在示范中積累仿編的要素與經驗,在仿編中運用語言提升自己的經驗,發(fā)展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了文學作品。
四、多通道學習的相互作用
本次活動教師巧妙的利用了圖譜的方式;愛學習兒歌,了解兒歌的框架,利用對比學習的方法讓幼兒了解了兒歌中的“變”與“不變”地方,最后利用自己繪制的作品進行仿編,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多種學習方式的有效運用提升了幼兒的經驗。
重構:
1、豐富仿編學習的手段
2、提高仿編的練習頻率(利用同伴之間交換作品的方式來提高幼兒的仿編練習機會)
淺談中班兒歌仿編教學中的幾點認識
[摘要]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我們應當為幼兒提供盡可能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特別在創(chuàng)編兒歌教學活動中,我們應創(chuàng)設民主課堂,讓幼兒有話敢說、想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huán)境,且選材更應符合幼兒的需要,激發(fā)幼兒想說的愿望。
關鍵詞:幼兒 兒歌仿編 語言環(huán)境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當代有關嬰幼兒語言的研究卻已發(fā)現,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興趣,并有可能通過學習獲得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因此,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我們應當為幼兒提供盡可能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促進他們口頭語言的水平,而且鍛煉幼兒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語言的能力,對此本園本學期進行了專門的語言教學課題研究,中班主要是對文學作品中的仿編兒歌進行了專門的語言教學課題研究,中班主要是對文學作品中的仿編兒歌進行研究。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把教學中的成長總結如下:
一、在活動實施中,我們創(chuàng)設民主課堂,讓幼兒有話敢說、想說
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的課堂,就是讓每一個幼兒在這個課堂中敢問、敢說。首先,我們在組織每個活動中,一般都將座位排成半圓形,同時,教師也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幼兒融為一體,成為他們中間的一員,教師和幼兒都是活動的參與者。讓幼兒暢所欲言,不必擔心自己說錯受到指責和嘲笑,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肯定說得好的幼兒。同時教師要提供幼兒與同伴交流的機會,讓幼兒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說且聲音響亮。如在上“小猴過生日”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們先討論“什么動物會送什么禮物給小猴”時,幼兒們各抒已見,大膽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幼兒們都急著想知道自己說的對不對,于是在老師進行木偶表演時,幼兒們又無形中養(yǎng)成了愿意并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另外在課堂上,我們還重視多種多樣的方式不斷給予幼兒應答,引發(fā)幼兒說的興趣,保持幼兒說的積極性。如在“我是小畫家”活動中,我們就采用了邊演邊講的方法,我們將小畫家的各種小動物、小雞、小狗、小兔等角色設計成活動的,可任意擺放,讓孩子們邊操作邊講,他們感到非常有趣,自
己也就有了講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了具有寬松、自由、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huán)境
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創(chuàng)造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語言環(huán)境,本著這樣的目標,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各個活動中我們都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語言的環(huán)境,教師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話的情境,即利用活動角布置、桌面材料、實物擺設等,向幼兒提供與活動主題有關的可視形象。如在“落葉”活動中,教師提供了足夠的小動物和樹葉,布置成了“小動物秋游”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環(huán)境中相互交流及獲得仿編兒歌的經驗。同時通過操作小動物和樹進行拼畫,并請幼兒來講講自己的作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覺中幼兒進行了兒歌仿編,達到了教學目的。幼兒有了一定的憑借物,即有了仿編的對象,他們就夠大膽的進行仿編。另外,在活動中,我們還滲透了一些蘊含有語言教育任務的游戲,讓幼兒在把小動物送回家時,并說成一句兒歌,讓幼兒愉快地參與游戲活動時,將具體的、帶有練習性質的教學任務落實到幼兒易于接受理解和嘗試掌握的教育過程中去。幼兒在游戲中掌握了仿編兒歌的句式要求,有了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幼兒就
喜歡說了。
三、選材符合幼兒的需要,激發(fā)幼兒想說的愿望
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物體和事物,最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而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才可能調動起幼兒的原有經驗,被孩子們理解、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激發(fā)他們想象和說的愿望。因此在活動中,我們的選擇都考慮到了有趣的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如在“嘴和腿”活動中,幼兒們的興趣很高,因為在孩子們熟悉各種小動物特征,更加喜愛它們,教師利用圖片吸引孩子們進行觀察及相互交流,孩子們情不自禁的說了起來,教師就借機引導幼兒:“一只小狗幾張嘴,一對什么幾條腿”。因此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如果在選 材時沒有很好的考慮到幼兒的需要及年齡的特點就會影響幼兒們的興趣,達不到教學效果。如在“小動物的家”活動中“房檐是小燕子的家,豬圈是小豬的家”等。對于房檐、豬圈幼兒們都不太了解,因此幼兒們的興趣不是很高,這就要求教師們的選材,必須能激發(fā)幼兒想說的愿望。
四、在活動實施中,采用了“一課三研”的方法
這里的“一課三研”活動是指教研組針對同一活動內容,由同一教師或不同教師進行多次實踐研究的活動。在活動中,通過比較不同的教學策略,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研討教學中的困惑、存在的問題及目標的價值取向等,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將獲得較好的發(fā)展,如在實施“小雨點”課研中。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確立活動主題,我們幾位老師先共同分析教材,并在課前提出問題,如“活動中師幼該如何互動”,“所采用的教學策略”對幼兒發(fā)展的意義是什么等,讓教師帶著問題去觀察、去反思幫助帶教老師領會活動中蘊含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由帶教老師根據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和自己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重新制定教育目標和活動方案,通過反復實踐和共同研討,逐步改變老師們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在“小雨點”活動教學中,我們正是經歷這樣的過程。在第一全帶教老師實施活動時,缺乏了師幼互動,于是我們又共同設計了游戲“下雨了”,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仿編兒歌和教師進行互動??傊蚤_展“一課三研”活動以來,教師們受益匪淺。首先它架起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橋梁,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能根據培養(yǎng)目標選擇教材,考慮目標的全面性和適應性,做到明確、具體,有些老師憑借集體的力量,不斷學習新理念,反思、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再次激發(fā)了教師販研究興趣,形成了團結、合作的氛圍。
積極開展創(chuàng)意性肢體表現活動,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在幼兒健康領域中,運動是幼兒階段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以往認為幼兒運動能力只是從走、跑、跳、鉆、爬等基本動作游戲或體操等體育活動中獲得的,而忽視了幼兒獲得運動經驗和運動興趣的另一條有效途徑——創(chuàng)造性肢體表現活動。
一、什么是創(chuàng)造性肢體表現活動呢?創(chuàng)造性肢體表現活動是幼兒通過觀察物體的形態(tài)特點、變化狀態(tài),結合生活原有經驗進行思考、想象、創(chuàng)造后再用肢體動作表現出來的一種運動活動。它是兒童借助于自己的身體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嘗試運動技巧,體驗運用身體表達的那種滿足和愉快的過程,因此也就自然融入了“健康”和“藝術”兩個領域的目標和內容。其實在幼兒園里,每一名教師也許或多或少的組織過這樣的活動,只是沒有意識到過去所做的就是在為孩子們提供了一些這樣的表現機會。比如:秋天到了,老師帶領孩子們觀察樹葉是怎樣從樹上飄落下來的,然后請孩子們表演這個過程,孩子們此時會扮演成小樹葉運用肢體,融入自己的感情,表現出落葉飄落時的各種姿態(tài),這就是自然流露的一種自發(fā)的肢體表現活動。這種活動不同于我們以往組織的由教師編排動作,幼兒只是機械模仿的律動或舞蹈表演活動。由于在這種活動中孩子們始終處于積極的參與狀態(tài),身心都極其投入,而且這種活動常常融于孩子們的游戲和模仿活動中,特別是那些能讓他們扮某一角色,或能在聽覺、視覺上給他們美感,或趣味性強的活動,深受他們的喜愛。這些活動從滿足幼兒的生理需要、情感需要出發(fā),對激發(fā)幼兒的體育活動興趣有很大作用。
二、這種活動的價值在于:有利于幼兒獲得對自身、空間、以及自身與空間等方面的運動經驗,激發(fā)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充分認識自己的身體,不斷提高對身體控制和協(xié)調能力,強調在活動中大膽運用身體,以自己特有的動作方式表現出自己的體驗和情感,使他們的理解、接受和表達情感的能力得到發(fā)展,發(fā)揮潛能,賦予幼兒在活動中的滿足和成就感,提高審美能力,嘗試運用自己的身體解決問題,增強身體運動能力。《綱要》在健康領域中明確提出:“運用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靈活性,組織靈活多樣的幼兒感興趣的活動,體驗運動的樂趣”,《綱要》在藝術領域中也明確提出: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激發(fā)幼兒表現、創(chuàng)造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直覺,抒發(fā)、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創(chuàng)造性肢體表現活動正是體現出這兩個領域的思想精髓。
三、為了能使廣大教師在組織類似的活動中有所借鑒,我們將創(chuàng)造性身體運動的一些組織與實施的具體方法,所運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師的教育行為等向大家做一詳細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在教育實踐中共享。
(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首先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能夠使他們自由、大膽表現的寬松、安全的環(huán)境是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表演興趣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能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靈感、表演興趣,支持和引導幼兒發(fā)展表現潛能,才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活動無拘無束,進入主動嘗試,探索活動的境地。
●精神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1.提供時間與機會
在活動中我們不能只讓孩子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而是讓他們自然融入一種意境,與老師交談和用肢體表現出來,不規(guī)定統(tǒng)一的動作,使幼兒懂得在活動中的動作表現沒有對錯之分,對孩子的不同表現老師則表示接受與欣賞。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時間與機會,不僅僅是在組織教育活動中開展肢體創(chuàng)意活動,還可以利用一些隨機的時間如戶外散步,環(huán)節(jié)過渡等都可以為他們提供這樣的表現機會。
一次,孩子們在傾聽著兒童歌曲磁帶,當唱到“小老鼠嘰哩咕嚕滾下來”時,有的孩子將全身縮成一團,從小椅子上滾到地上;有的用雙手握拳做成雙臂滾轱轆的樣子,邊唱邊做;有的則做成小碎步的樣子,圍著小椅子跑上幾圈;這完全是一種自發(fā)的、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肢體創(chuàng)意表現活動。雖然他們不會用更加準確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感受,但他們是天生的表演家,他們用最容易表達的肢體動作表現出對歌詞內容的理解。也許有的老師會認為這影響培養(yǎng)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造成了一些看似混亂的情景,可這正是孩子們通過傾聽在頭腦中反應后,進行自由表達的最好時機。這時老師完全可以成為一名欣賞的觀眾,并不是以組織者的身份制止這種局面讓孩子安靜下來。一定要讓孩子放開,嘗試去做各種動作,才能不斷積累他們的經驗。
2.教師自身參與和帶動
師生關系是幼兒重要的心理環(huán)境之一。幼兒園教育應“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體驗到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強調教師要以自己對幼兒良好的情緒去誘發(fā)幼兒積極的情感反應,使師生情感交融,從而使教育效果達最優(yōu)化。以情感為紐帶營造新型的師生關系:平等、民主、合作。在肢體創(chuàng)意活動中教師首先要釋放自己,主動融入孩子們的世界,與孩子們在共同的游戲中一起用肢體表現,積極加入他們的活動,孩子們之間也是一種平等和互相學習的關系,沒有嘲笑,沒有心理負擔,這對肢體表演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精神環(huán)境的提供。
在“雕塑”活動中,教師與孩子們共同討論雕塑的各種姿勢,然后用一塊較大的布將自己遮住,也成為一尊有姿勢的雕像,放置在孩子們扮演的雕像群中,也許你的創(chuàng)意動作在所有雕像群中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尊,但重要的是你的參與,能夠使孩子們信心十足。
●物質環(huán)境的提供
1.場地的準備。因為肢體表現活動需要一定的空間,所以在活動前,教師要盡可能的提供給每一名孩子足夠的活動空間。在活動中有些活動內容需要孩子移動身體,或是需要在不同的空間做出各種姿態(tài),有的則需要幾人配合,所以提供一定的場地是必要的。
2.在肢體創(chuàng)造活動中離不開音樂,音樂的配合與使用是活動中不可缺的要素。使用音樂和音效,使之與動作相輔相成。我們進行簡單的動作,如:踢、跳、前進、轉身時,如能夠配上一些簡單的旋律就更能激發(fā)幼兒的動感。創(chuàng)造某種心境和氣氛,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同時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使之控制身體動作隨之做出有節(jié)奏的表演。
例如:在幼兒園的教室里,將椅子隨意擺放,告訴幼兒你將要播放一些音樂:“在音樂播放時請在教室里到處走走,注意不要撞到別人和椅子。當音樂停止時,找到你的椅子,并用身體上的兩個部位去碰它?!薄澳阌蒙眢w的哪兩個部位去碰它呢?”改變方式——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坐在椅子上等。
再如:在組織幼兒模仿皮球的動作中配以節(jié)奏明顯的背景音樂,孩子會在傾聽音樂的基礎上自然的隨音樂節(jié)奏控制身體模仿皮球被拍起和落地的動作。在活動中嘗試跟隨節(jié)拍表演,培養(yǎng)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
(二)活動內容的選擇
活動內容的選擇具有興趣性,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人、事、動物、大自然的現象等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造性肢體動作模仿和創(chuàng)造對象。興趣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
另外這些內容還要易于使幼兒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出來,因為模仿、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這些內容不僅可以為幼兒提供一種可以具體想象和表現的素材基礎,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延展孩子的想象,使動作有了表現創(chuàng)造的空間。
一次,組織幼兒參觀動物園回來后,發(fā)現孩子們對動物園里的各種動物很感興趣,孩子們談論著不同狀態(tài),使幼兒充分了解氣球的特點,使肢體創(chuàng)造建立在充分感知體驗的基礎上。
●課件、圖片的使用 課件以及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應用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動態(tài)的吸引過程,同時因其具有生動形象性而倍受孩子們的歡迎,是形成有效師生互動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
在中班組織“魔法鞋”的活動中,教師設計了一個生動的課件,首先從視覺上吸引幼兒的關注點,并從課件提供的畫面中展開想象?!耙恢贿\動鞋”,人們穿上它可以做什么?“一只舞鞋”穿上它又可以做出什么動作?“一只娃娃鞋”穿上它寶寶可以做些什么?逐步引導孩子們做出各種自己想象中的動作,使活動氣氛活躍,孩子參與積極性始終很高。
但要注意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興趣高漲,有的孩子不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所以在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控制活動的節(jié)奏,可以在活動中建立必要的活動常規(guī)。而此類活動成功的關鍵即是專注力和想象力。因此可以與孩子共同制訂一項規(guī)則,就是當孩子們看到或是聽到一個信號后如拍三下手,聽到一聲鈴鼓聲等都可以作為信號,立即停止自己的活動,使自己安靜下來。
在以上三個案例中,教師采用了三種不同的方式引領活動的展開,起到一種支架作用。
3.活動的結束部分:約占活動時間的10%-20%。
主要是緩解孩子高度興奮的心情,放松身體,恢復狀態(tài)的階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采用播放輕音樂,引導幼兒做深呼吸,用語言引領幼兒使身體的每個部位得到休息與放松。教師還可利用這段時間總結今天的活動,幫助孩子提升、積累身體動作經驗。
結束語:在幼兒創(chuàng)造性肢體表現活動的組織實踐過程中我們越發(fā)感到,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獲得的不僅僅是肢體的運動的節(jié)奏和表現力,而是身心體驗、理解、想像、思考、集中、組織、創(chuàng)造、情感、自我表達和交流,他們充分體驗到肢體創(chuàng)意活動時的運動樂趣,會對其將來形成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為終身體育作準備。
對于此項活動的開展和研究我們剛剛起步,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幼兒創(chuàng)造性肢體活動必將會更加充分的發(fā)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和價值,最大限度的實現運動教育的整合,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指南中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篇四
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園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為了我們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下面我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中班期幼兒的年齡特點。
有意性行為開始發(fā)展
4-5歲兒童在集體中行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小班集體活動15分鐘,中班為25分鐘左右。他們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在幼兒園里,可以學當值日生,為班級的自然角澆水,幫助老師擺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夠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幫助家人收拾碗筷、折疊衣服等。表明此時幼兒已出現了最初的責任感。
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4、5歲兒童的情緒較之3歲兒童更穩(wěn)定,他們的行為受情緒支配的比例在逐漸下降,開始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商場,當他們看到喜愛的玩具,已不像2-3歲時那樣吵著要買,能聽從成人的要求,并用語言自慰:“家里已有許多玩具了,我不買了”。在幼兒園里,同伴間發(fā)生爭執(zhí)時,有時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當然,他們并非對所有的事都能調節(jié)好,對特別感興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緒支配,甚至還會出現情緒“失控”現象,遇到不順心時仍會大發(fā)脾氣。
規(guī)則意識萌芽,是非觀念較模糊
在集體生活中,4、5歲兒童不僅開始表現出自信,而且規(guī)則意識萌芽,懂得要排隊洗手、依次玩玩具等。當他們與人相處時,表現得有禮貌了,會主動說“謝謝”、“對不起”等,此時兒童的是非觀念仍很模糊,只知道受表揚的是好事,受指責的是壞事,懂得喜歡受表揚,聽到批評會不高興或感到很難為情。
在活動中學會交往4、5歲的兒童喜歡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動中他們逐漸學會了交往,會與同伴共同分享快樂,還獲得了領導同伴和服從同伴的經驗。此時他們開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強烈的憤怒與挫折。有時,他們還喜歡炫耀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當然,在集體活動中他們也了解和學會與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動作發(fā)展更加完善,體力明顯增強4、5歲兒童精力充沛,他們的身體開始結實,體力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緞幼鞲鼮殪`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單足站立,會拋接球,能騎小車等,手指動作比較靈巧,可以熟練地穿脫衣服、扣紐扣、拉拉練、系鞋帶,也會折紙、穿珠、拼插積木等完成精細動作。動作質量明顯提高,既能靈活操作,又能堅持較長時間。
活潑好動、積極動用感官
隨著身心的發(fā)展,兒童對周圍的生活更熟悉了,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見到了新奇的東西,總愛身手去拿、去摸,還會放在嘴里咬咬、嘗嘗,或者放在耳邊聽聽、湊到鼻子前聞聞,他們會積極地運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鮮事物。還常常喜歡尋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還要探究“為什么”如為什么鳥會飛、洗衣機為什么會轉動等等。
思維具體形象,根據事物的表面屬性概括分類4、5歲兒童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在理解成人語言時,時常憑借自己的具體經驗,如教師說“一滴水,不起眼”,兒童則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臍眼”。這時期的兒童在已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開始能對具體事物進行概括分類,但概括的水平還很低。其分類是根據具體事物的表面屬性(如顏色、形狀)、功能或情景等。如把蘋果、桃、梨歸為一類,認為這些水果可以吃,吃起來水分多;把太陽、卷心菜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圓形的;把玉米、香蕉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黃色的。
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4、5歲兒童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開始增強,在時間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在空間概念上,能區(qū)別前后、中間、最先、最后等位置;在數量上,能自如地數1—10。對物體類別的概念也有初步的認識,會區(qū)別輕重、厚?。荽旨毜?。部分兒童還能分清左右,能把物品從大到小擺成一排。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表面的、簡單的因果關系,如能夠明白種花若不澆水,花就會枯死的道理。
能獨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4、5歲的兒童已能清晰地談話,詞匯開始豐富,喜歡與家人及同伴交談。能夠獨立地講故事或敘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有時講話會斷斷續(xù)續(xù),因為兒童還不能記清事物現象和行為動作之間的聯(lián)系。他們還會根據不同對象的理解水平調整自己的語言,如對小妹妹說“爸爸走了”,對媽媽說“爸爸去商店買吃的東西了”。有時他們也能表述相當復雜的句子:“我還沒來得及把蛋糕放在桌子上,小紅就把它吃掉了?!?/p>
游戲中表征水平提高4、5歲的兒童不但愛玩,而且會玩了。有人說:“
4、5歲左右是兒童游戲活動的黃金時期?!贝藭r的兒童不僅游戲興趣顯著增強,且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他們能夠自己組織游戲,選擇主題、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游戲情節(jié)豐富、內容多樣化,還出現了以物代物等替代行為,如他們會用積木代替電話機、用“雪花片”代替公園門票等,表征水平有了提高。他們的游戲不僅反映日常生活的情景,還經常反映電視、電影里的故事情節(jié)。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游戲中逐漸形成伙伴關系。而且,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游戲伙伴,“鐵哥們,好姐妹”。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種交往的方式是正確的,容易發(fā)生爭執(zhí)和攻擊性行為。需要我們正確對待,耐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式,多鼓勵,不要采取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和責備。
具有豐富、生動的想象力
4至5歲的兒童活潑、好動,并且富于想象,難以分清假想和現實,他們常常會把看到的內容融入自己的想象,如當兒童站在陽臺上往下看,成人提醒其要當心,他會說:“沒關系,我會飛。”他們還喜歡假裝做什么,常和想象中的伙伴一起玩,他們有時會“撒謊”,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撒謊只是用想象代替真實。
通過手、口、動作、表情進行表現、表達與創(chuàng)造
4歲的兒童喜歡唱歌,會拍打較容易的節(jié)奏,他們能說出至少6至8種顏色,喜歡涂涂畫畫,能用粘土或橡皮泥捏出一些形狀和物體,如圓形、方形、西瓜、蘋果、香蕉等,有時還會捏出人像或動物的形象。這一時期的兒童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經常要用手勢、表情一起幫助表達與創(chuàng)造。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08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