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制度是社會運行的基礎,它規(guī)范了人們的行為和權利義務??偨Y時可以適當運用概括性的詞語和短語,提升表達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記片段,記錄了眾多歷史人物的傳奇故事和偉大成就。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一
中國素有“酒的故鄉(xiāng)”之稱。
據考證《呂氏春秋》和《世本》等較早的文獻都認為酒為儀狄所造。
《戰(zhàn)國策?魏二》“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指出了儀狄造酒的時代;《世本》認為這是造酒之始“,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
但在同一本《世本》里又有杜康造酒之說,《事物紀原》也說“少康作秫酒”。
張華《博物志》也有“杜康作酒”,陶潛《述酒詩》序說:“儀狄造酒,杜康潤色之?!眱x狄,相傳為夏禹時人;杜康,也叫少康,殷商時人。
后來,儀狄造酒之說漸隱,杜康造酒之說益顯,遂使杜康成為酒的代稱。
關于“酒文化”,蕭家成撰文提出其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酒文化就是圍繞著酒這個中心所產生的一系列物質的、技藝的、精神的、習俗的、心理的、行為的現象總和。
圍繞著酒的起源、生產、流通和消費,特別是它的社會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現象,都屬于酒文化及其相關的范圍。
酒文化是以酒為物質載體,以酒行為為中心的獨特文化形態(tài)。
酒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同時還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發(fā)生影響,與其他文化現象緊密聯(lián)系。
同時,中國酒文化也是一種地道的社會文化,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卻是一種特殊的飲食。
“酒食所以合歡也”、“飲食男女”等等,其中“飲”便是指酒,所以在中國,“飲”與“食”同樣具有極強的親和力,把這一親和力用之于人際交往,就形成了一種社會文化。
酒作為中國人追求個性自由的基本需求的替代物,與政治軍事、皇權社稷、世俗人情、悲歡離合、親疏遠近、喜怒哀樂、性情風度等有著密切聯(lián)系。
三、酒文化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滲透。
酒,可謂是中國人飯桌上不可或缺的東西。
朋友聚會觥籌交錯間,距離拉近。
家人聚會中舉杯盞影間,流露著默默溫情。
同時,各種社會風俗習慣中也離不開酒。
如新人結婚,親朋好友左鄰右舍要前去喝“喜酒”。
孩子滿月,其父母會大辦操持一場“滿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端午佳節(jié),人們要喝雄黃酒,寓意驅邪避禍。
清明重陽更是要以酒祭祖,表達對先人逝者的懷念。
可見,酒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更有一句俗語“無酒不成席”,可見酒的重要地位。
1、婚俗中約定盟誓功能。
在中國人的婚嫁慶典上,無論是在中國當今社會還是傳統(tǒng)社會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點綴品,甚至在許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終都有酒的參與。
酒固然有喜慶的含義,但同時酒還有約定盟誓的功能。
結婚的序幕是“訂婚”,許多民族訂婚的俗儀,都是酒字當頭,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來拉開的了。
例如在東北,男女雙方經媒人的中介議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親酒”。
相親酒宴上,被相的男女要出場敬酒。
雙方無異議時,席面上由雙方的主婚人交換酒杯一飲而盡,或由媒人舉杯飲盡,謂之“端盅”,以示婚約已成。
而在陜西安康一帶,新娘被送至男方家時,一進門,便有兩個婦女向之遞酒,名曰“喝迎門酒”。
隨后拜完天地,進入洞房,新婚夫婦雙方還要共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由“合巹酒”發(fā)展來的,“巹”是葫蘆,一分為二成為兩瓢,夫妻雙方各執(zhí)一瓢盛酒同飲。
酒在此便是約定盟誓作用,表達了夫妻雙方合二而一、不分彼此、禍福同享的決心。
2、酒的交際禮俗功能。
在現代人們的交際生活中,喝酒應酬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時在少數民族傳統(tǒng)習俗中,以“酒”示儀的傳統(tǒng)禮俗更是比比皆是,表達了對客人的歡迎和真摯熱忱的情感。
如廣西瑤族的喝“三關酒”的禮俗,當有賀客來臨之時,主人就在屋外組成三關,每一關都敬客人兩杯酒,以示款待之誠。
瑤族有喝“笑酒”的習俗,當親朋聚飲之時,或提出笑話佐酒,或邊喝邊唱“笑酒歌”或者吟“笑酒詞”。
還有廣西壯族喝“交臂酒”的禮俗,主人和客人喝酒時,要主客交臂,各飲自己所執(zhí)的杯中之酒,以示情誼之深。
人們推杯換盞的舉動,就是互敬互讓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3、酒的祭祀功能。
傳統(tǒng)的漢族祭祀活動大都有三祭:春節(jié)祭、薦新祭(收獲季節(jié)的農耕習俗)、清明祭,這些祭祀活動中都離不開酒的存在。
以春節(jié)祭祖的習俗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孫對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終追遠”的悼念。
除夕前一日,家人都把“宗譜”懸掛在堂屋的北墻上,下設供桌,擺上供器、供品。
貼上對聯(lián)吊錢等物,作為祭祖的神壇。
除夕的上午,家中老少要帶著燒紙和白酒去先人的墳頭燒紙奠酒,意為給逝者帶去錢財、酒肉。
燒完紙,奠完酒,要點上一餅爆竹,意為請先人在此“喝酒拿錢”。
同時。
除夕十二點除焚高香、燒大紙、供酒、奠酒的祭儀外,還要添加供飯、子孫們磕頭禮拜的祭儀,酒在這里又一次充當了主祭品的角色。
除祭祖的活動外,一些少數民族還有祭天地、川澤、山林、社稷、芒神、蠶神、財神、龍王爺、藥王爺、牛王爺、馬王爺等祭祀活動,寄予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人口平安的愿望。
五、小結。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酒從不單純的作為一種飲食,而是作為一種傳達寄托情感的媒介,一種交際往來的手段和符合。
中國傳統(tǒng)酒文化有著濃郁的精神文化特點,它被寄寓了豐富的個人希望和社會期待。
同時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酒文化也具有獨特的功能,它的功能和價值都已經遠遠超出了酒自身所具備的內涵。
所以中國酒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具有把廣闊的精神文化內涵和實際社會功能相統(tǒng)一的文化功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參考文獻:
[1]徐少華.中國酒文化研究50年.釀酒科技,,(6):15~18.
[2]王寧,謝棟元,劉方.《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3]吳小如.詩詞札叢[m].北京出版社,1988.
[5]韓偉.漢字所蘊涵的酒文化信息.河南大學學報.第44卷第五期.9月。
[6]楊利.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價值探微.邵陽學院學報.第4卷第2期.4月。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二
酒海蒼茫,誰主沉浮。從先秦諸子散文到唐詩宋詞,無不飄逸著酒的芬芳,把酒貫穿于整個歷史長河之中,使人陶醉其中。
酒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進步也是改頭換面,披花戴星,逐漸成為交易圈里的主食。談生意,無酒不成席,沒那個味不行,對國人來說酒是滲到骨子里去了,飯桌上說的色香味的味就是酒。外國人談生意不是咖啡廳就是電影院,尋找舒適、浪漫的情調,國人談生意非得上桌子喝酒,帶著文化,一邊說著,一邊品著,才覺得夠味道,能顯出美酒英雄,膽氣相依。
瓊漿玉液的美稱只有酒配得上。酒讓英雄有了豪氣,賭徒有了勇氣,歌妓有了嫵媚,書法家、詩人有了靈感與灑脫,酒,讓整個歷史變的雄渾而賦有魅力。
酒,是漫步云端的感覺,是千年文化的傳承,切不可爛醉了溝渠。
黃酒與白酒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兩大飲料酒。黃酒是用“曲”釀造的,制曲的開始年代,最遲不晚于公元前十二世紀;白酒問世是在宋朝以后。相傳谷物釀酒起源于奴隸社會。大禹時,儀狄釀出酯酒。禹喝了之后感到香甜,說:“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庇谑鞘柽h了儀狄。禹與儀狄的故事不可考,可下面兩個例子卻能很好地證明圣人的話。
《左傳》載:鄭國伯有嗜酒如命,并在地窖專供夜里飲酒。子皙帶著駟氏的甲兵攻打伯有并焚燒了他的地窖。伯有逃奔到雍梁,酒醒后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
春秋時楚恭王和晉厲公在鄢陵打仗,統(tǒng)帥楚司馬子反口干想喝水,傭人谷陽拿著酒進獻司馬,司馬以酒當水,結果醉臥不起。楚恭王準備打仗,讓人叫子反,子反推辭說有心病。恭王親自到他的帷幄來請,卻聞到酒味,就說:“今天的戰(zhàn)事全靠司馬,司馬卻醉成這樣,這是要亡我的國家,不顧我的人民,不能再打了?!庇谑菤⒘俗臃?,班師回國。
喝酒誤國誤己的例子舉不勝舉,酒能害身殺身,面對酒的誘惑,千萬要忍耐??!編纂《勸忍百箴》的許名奎如是說。中國歷代較為開明的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政權的穩(wěn)固,社會的安定,從西周以降相繼發(fā)布禁酒誥命,但收效甚微。喜歡喝酒的曹操也意識到酒會亡國,所以要禁酒??兹诰头磫査瑸槭裁床唤四??因為女人也會亡國。曹操啞口無言?!熬粕敋狻倍伎梢酝鰢錾?,但顯然這不是亡國亡身的必然因素。
凡存在的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否則酒也就不能流傳至今了。中國古典詩中關于友情、愛情、送別與感懷這一類的作品最多,故詩歌中經常流淌這兩種液體,一是眼淚,一是酒。淚的味道既咸又苦,大多為女子所流;酒的味道又辛且辣,大多為男子所飲。兩者結合,“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自從有了美酒,它就長久地伴隨著人類發(fā)展的歷史,并直接影響著人的精神和行為,可以說,飲酒,是人類文化的一個方面。關于酒的文學,有〈〈周書。酒誥〉〉,就連艱澀難懂的〈〈周易〉〉爻辭中也有“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中孚。九二)”,后兩句的意思是“我有好酒,我們共醉一場”。詩歌的源頭《詩經》里更是流淌著酒的味道:《豳風。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小雅。鹿鳴》“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最有名的當屬〈〈小雅。賓之初筵〉〉,大概是詳盡描繪筵飲歌舞場面的最早作品了??刹豢梢赃@么說,沒有酒,也就沒有了中國古代的詩歌與詩人,也許五千年的文化,要遜色許多。
“醉是日常生活中的酒神狀態(tài),酒神狀態(tài)是一種痛苦與狂喜交織的癲狂狀態(tài)”(尼采語)。酒神精神張揚個性,激發(fā)精神自由。中國是個“存天理,滅人欲”的國度,倘若沒有酒的滋養(yǎng)刺激,不知道要沉悶多少。倘若沒有酒的刺激和味覺的牽引,有些傳諸百代的好詩好畫好字的“神來之筆”,也許永遠不會降臨。迷狂狀態(tài)下才會涌現的靈感妙語,如同“潘多拉盒子”里的“希望”,沒有酒的刺激,它將被關閉在無意識的深沉結構之中,永無出頭之日。
倘若沒有酒,屈原也不會說:眾人皆醉我獨醒。從相對的角度來說,其實這話也可以說成是“眾人皆醒我獨醉”,否則他也不會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為國而“醉”!假使沒有酒,性嗜酒的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如何能寫出?真不知道“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的他,外加撫養(yǎng)五個不爭氣的兒子,還有多少酒喝,也許《飲酒》詩里的“酒”只能是摻了水的酒了。老杜的酒量估計也不錯,好友衛(wèi)八來訪,冒著夜雨去剪春韭,端上噴香的黃粱米飯,而且開懷暢飲,“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如若沒有酒,“買花載酒”的柳三變也許就寫不出“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也就發(fā)不出“擬把疏狂圖一醉”的慨嘆了?!罢l說女子不如男”,李清照的酒量自是不讓須眉,“東籬把酒黃昏后”,“三杯兩盞淡酒”,“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她只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
對詩歌來說,酒可以刺激神經,可以把詩人帶入一種擯除世俗紛擾和功利煩擾的迷狂狀態(tài),獲得精神上的自由。這正是靈感爆發(fā)的契機,所謂“醉后樂無極,彌勝未醉時。動容皆是舞,出語總成詩”??峙逻@是詩人喜歡飲酒的一大緣故。王勃寫《滕王閣序》時,先磨墨數升,繼而酣飲,然后拉起被子蒙頭而睡,醒來后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借得靈機,寫下了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起筆一揮而就,不改一字。李白當年奉詔書為玄宗寫清平調時,也是在爛醉之下用水潑醒后寫的。
酒對詩人而言可以宣泄情感,澆去心中的塊壘, 起到“移情”之效;酒趨陽剛,讓人沉醉超脫出世。鄉(xiāng)野鄙夫酒喝多了可以發(fā)泄到妻兒的'身上,可詩人呢?詩人在清醒的時候往往難于擺脫世俗的得失厲害,因而創(chuàng)造力必然受到束縛壓抑。酒酣耳熱時則容易實現心靈的解脫、精神的超越。他敢說敢寫,敢哭敢笑,任情放縱,無所顧忌,創(chuàng)造力由此獲得解放。從“聽天由命”到“形而上的慰藉”,作為本體的生命意志的性質變了,由盲目掙扎的消極力量變成了生生不息的創(chuàng)造力量。
酒可以給人以情感的慰藉,激發(fā)親朋故友間的溫馨與歡樂。劉伶的《酒德頌》、杜甫的《客至》、白居易的《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李白的《客中作》都是用酒釀出來的。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新釀的米酒,溫暖的火爐,在冬日的傍晚,更顯出對朋友的熱忱。想來劉十九的酒量有限,“能飲一杯無”的邀請表達出對友人的親切隨和;杜甫初到成都無親無故,忽然有崔縣令來訪,自然十分高興,“盤饗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保ā犊椭痢罚?,為家中清貧只好用陳酒招待客人表示歉意。唐朝的詩人招待親朋故友,喜飲新酒,不像現在的人以老酒為貴。但無論新酒陳酒,難得的是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熱情、平等、友愛的精神。酒在這里起到交流的作用。
酒還能激發(fā)人的豪情壯志,淋漓酣暢地表現一個人的率直天性,豪放人格。曹操是古代詩人中最成功的一個。他身處亂世,以過人的文韜武略終結了漢末的軍閥混戰(zhàn)。如果沒有酒,曹操也不會發(fā)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感慨了。這樣的感嘆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展示了一代梟雄的闊大胸襟,非一般文弱書生可比。他的詩歌感情慷慨激昂,風格沉郁雄渾。難道不是 “杜康”酒的陶養(yǎng)么?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詞以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醉酒后夢語,以瀟灑、豪邁、壯烈的語言,表達出強烈的殺敵報國,平定中原,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
酒甚至可以避禍全身。莊子認為,醉者由于處于精神與肉體渾然為一的境界,無憂無喜,無驚無畏。據說有一次他喝醉了,從疾馳的車子上摔下而不死,就是“得全于酒”;阮籍喜好喝酒,有一次司馬懿想和他做親家,阮籍喝酒一醉就是兩個多月,司馬懿一直沒有機會提出來,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人生是幕悲劇,但就算人生是出悲劇,詩人們也要有聲有色地演出這幕悲劇,不要失掉悲劇的崇高與悲憫、壯麗和快慰。酒是喜劇的酵母,更是悲劇的產婆;酒是詩人的朋友、愛人,是詩人的生命。沒有了酒,中國文化的味道不知要遜色多少。
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歡酒文化。酒是一種常見的東西,有人結婚的時候,就要用到酒。
別小看那會讓人醉的酒,他可是有許多知識的,比如:評酒知識。評酒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說它是一門技術,是因為我國和世界各國一樣,都要采用理論簽定和感官簽定兩種方法來對各種飲料酒進行品評,說他是一門藝術,是因為不同酒的色、香、味、體所形成的風格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和享受,使人“知味而飲?!本莆幕喗?。酒文化是中華是中華人民族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里面還有一首詩:飲酒詩,杜甫寫的?!吧狡喝缇拖虑嘣?,氣味濃濃香幸見。鳴董走送憐漁夫,洗盞開嘗對馬軍?!薄熬频钠鹪础币埠苡幸馑?。在中國,酒神精中以道家哲學為源頭,酒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吧咸煸炀普f”、“猿猴造酒說”、“杜康造酒說”、“老帝造酒說”。
酒文化真豐富!
說起國人的飲酒習俗,確實很有趣?;閱始奕ⅲ笮【蹠?,都不能沒有酒,無酒不成宴嘛,有酒才能營造氛圍,才能酣暢淋漓,增加相互間的溝通和感情,在這樣的場合中同樣也能顯現眾生真實的另一面。自杜康造酒以來,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飲酒文化也可謂是源遠流長。
酒是什么,是粘合劑?是導火索?是色媒?還是豪情壯志?確實難以定論。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過飲是可以使人的思維混亂、行為失常,所以,我以為飲酒的最佳度為——微酣狀態(tài)。
從人們的本意上說,飲酒是件愉快的事,都并不希望過飲,并不希望失態(tài),因此在席間也往往推辭、懇求不已,但國人的習慣好像并不認可推辭和懇求:不飲--失敬,不飲--心不誠,不飲--不給面子,所以更在意勸飲:或命令式的,或誘導式的,或以身作則式的;不飲,或許是因為不勝酒力,或許被理解為不給臉面,或被猜測為心存敵意,因而往往使人左右為難:領導的敬酒不飲,想想后果吧;合作伙伴的敬酒不飲,想想利益的得失吧;長輩的敬酒不飲,想想孝道吧;些許風俗很是讓人進退維谷。也于是乎,在半脅迫、半誘導中,酒過飲了。結果是既受了罪又壞了心情。
因飲酒玉成的好事不少,但因飲酒辦糟的壞事也不少。接著又能引出酒風和酒德之說,聚眾飲酒不可能大家都是謙謙君子、都想法一致。人與人之間,性情不一,雅興不同,所以很難保證逢聚會就能盡歡而散,極易摻雜強差人意的情形。一場愉快的聚會往往會成為美好的回憶,同樣不愉快的聚會也可能沒齒難忘,耿耿于懷。
說酒是粘合劑,這有些奇怪,最常見的是,酒前或因客人之間不熟、或因某客人身價高,或因性別不同,大家都端坐齊整,神態(tài)較為肅穆,說話也較為謹慎。但是幾杯酒下肚,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先是僵硬的面部肌肉舒展開來,語氣變得亢奮起來,隨之氣氛熱烈了起來,話語也隨意了許多,表情也不是那么冷漠的了,甚至都可以忽視身價、性別的差異,大有恨相見恨晚之狀。而每每曲終人散,竟有些難舍難分,更兼分手時噴著滿嘴的酒氣搖搖晃晃、絮絮叨叨,總是那幾句暖心窩子的話。
說酒是導火索,那也是家常便飯,同樣是幾杯酒下肚,對話語的措辭、語氣極為的敏感,對神態(tài)的捕捉極為靈敏,幾絲幾豪都可能引起警覺,引起不快。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些曾有過節(jié)的,或在長期彼此關系不佳但尚能保持緘默的,此刻不能隱忍了,于是揭竿而起,拍案怒斥,直至反目,互毆。
至于酒是色媒之說,自古就有之。久已心儀的或者突然而至的性心理,在酒后被激活。在燈紅酒綠之下,在迷離的醉眼中,在萬般的風情里,于是演繹了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同樣也演繹了許多孽緣。
說酒是豪情壯志,同樣是幾杯酒下肚,典型的壯行酒使人神情飛揚,熱血沸騰、豪情萬丈,書寫出輝煌的壯舉。酒能激起英雄的萬丈豪情,也能壯起慫人之膽,霎那間的沖動,釀成無數的災禍,留下慘疼的教訓。
飲酒文化與一切事物相同,是一把雙刃劍,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在于人們如何去把握。陳規(guī)陋習當其丟掉,追求文明,傳承良好理念或許更加符合人的本性。
說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酒文化理所當然位在其中,和人的關系極為緊密,幾乎人人、家家都要受酒文化的影響。
說中國酒文化,免不了先說說酒的起源。中國釀酒工藝的起源一說是“儀狄始作酒醪”;另一說是《杜康作秫酒》。二位都是夏朝人,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經過曹操寫“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詠唱,在世人心目中杜康成了發(fā)明酒的祖先,至今流傳“酒祖杜康”。眾說紛紜,難成定論。
老祖宗研制發(fā)明酒本來是供人享受的。家人過大節(jié),朋友聚會,或有慶典活動,共同舉杯,開懷飲酒,是歡樂,是喜慶,是祈福,是吉祥。這正是酒文化的意義。中國民間流傳“無酒不成宴》?!叭松豢蓻]友,宴會不可沒酒”。
歲月更替,時代變遷,灑文化被引入岐途,詩經中就記載”厭厭夜飲,不醉不歸”,古人就有暢飲通宵不醉不休的記載。曹操寫《短歌行》極力倡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詩句流傳至今,婦孺皆知。河南省汝陽把杜康當酒的招牌,包裝箱上就印著“酒祖杜康”。毫無疑問,曹操是中國酒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讓人多喝酒的鼓吹者,是讓人喝酒解憂的榜樣。
另一個中國酒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他寫了一首頗有名氣的《將進酒》,詩中寫道“人生得意須進酒,莫使金樽空對月”,“但愿長醉不愿醒”,“唯有飲者留其名”,“與爾同銷萬古愁”。據說他的許多詩是喝酒之后寫出來的。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傳說,這句名言也已婦孺皆知。毫無疑問李白是繼曹操之后又一個極力倡導人們多喝酒的鼓吹者,是教化世人狂飲爛醉的鼓吹者。本來人在不開心的時候喝幾杯酒解解悶,也就是曹操說的“解憂”,豈不知“抽刀斬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因為曹操、李白竭力主張世人多喝酒,喝醉酒,自漢唐以來經歷了多少朝代,有多少糧食轉化成酒,有多少人以他們?yōu)榘駱樱:染?,多喝酒,喝醉酒,由此喝暈了,喝病了,喝死了,釀成了人生和家庭悲劇,使中國酒文化變味變質,酒文化成了“不像話”。據百度網提供的資料,中國各地大小酒廠釀酒所需的糧食超過四川、山東兩個產量大省的總和。中國每年喝酒致殘的人數達1700萬至多,因喝醉酒而喪命的人數達人,觸目驚心??!前些年國家沒有蒼蠅老虎一起打的時候,不少政府公務人員、企業(yè)管理人員幾乎天天進酒場,猜枚劃拳,喝五吆六,公款大吃大喝。社會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這里特別一提的是古代人喝的酒是用五谷釀制的,喝酒的杯子像牛眼,多喝幾杯,對人危害不烈。今天有一些酒是用酒精勾兌的,甚至還有不法商販勾兌假酒。餐桌上用的是高腳大杯,喝下幾大杯這假酒劣酒的人不倒大霉就怪了。
我在一個夜市吃喝大觀園看到,有的朋友相約喝酒,由于飲酒過量,失去理智,怒目相向,把朋友當仇人,掀桌子摔板凳;有的醉倒桌旁,隨地便溺,丟人失態(tài);有的不醒人世,雇車送走;有的醉態(tài)昏迷,東倒西歪,口吐狂言。據我一位同鄉(xiāng)講,他見過兩個酒鬼喝酒勸酒的場景,其中一個說,我不敢再喝了,你敢把我怎麼樣?另一個勸酒者說,你如果不和,我敢把你頭割了。說著就動手,真的把好友頭割了。他本人行兇殺人,被警察逮捕,殺人償命,兩個好友因喝酒丟掉生命。本來是友好相聚,結果是釀成了個人、家庭和社會悲劇。我有一個轉業(yè)回家鄉(xiāng)某企業(yè)的戰(zhàn)友,夫妻只生一兒,大學畢業(yè)剛參加工作結了婚,因喝酒而喪生,大喜變成大悲。有醫(yī)學專家說,人喝醉是肝昏迷,喝醉一次等于患一次小肝炎,久而久之積累成大肝炎,酒精把肝臟燒壞了,并發(fā)成肝癌、肝壞死,肝衰竭,就要死期臨頭。
明代作家馮夢龍編著“三言”,不只一次規(guī)勸世人“飲酒不醉為最高”。適量飲酒是享受,喝過量了是難受,狂飲濫醉危及生命是悲劇。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牢記先賢飲酒不醉的名言吧。
作者王子慶,河南鄭州居民。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三
2、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罴蔚v。
3、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
4、彈琴醒暮酒,卷幔引諸峰。——岑參。
5、雪花酒上滅,頓覺夜寒無。——李白。
6、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李白。
7、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張先。
8、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畎?。
9、晚酌東窗下,流鶯復在茲。春風與醉客,今日乃相宜。——李白。
10、勸君莫拒杯,春風笑人來?!畎?。
11、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f應物。
12、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李白。
1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畎?。
14、披君貂襜褕,對君白玉壺?!畎?。
15、龍池賜酒敞云屏,羯鼓聲高眾樂停。——李商隱。
16、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瑚珀光?!畎?。
1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李白。
18、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_隱。
19、幾日寂廖傷酒后,一番蕭瑟禁酒中?!淌?。
20、何以解憂,為有杜康?!懿?。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四
說起國人的飲酒習俗,確實很有趣?;閱始奕?,大小聚會,都不能沒有酒,無酒不成宴嘛,有酒才能營造氛圍,才能酣暢淋漓,增加相互間的溝通和感情,在這樣的場合中同樣也能顯現眾生真實的另一面。自杜康造酒以來,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飲酒文化也可謂是源遠流長。
酒是什么,是粘合劑?是導火索?是色媒?還是豪情壯志?確實難以定論。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過飲是可以使人的思維混亂、行為失常,所以,我以為飲酒的最佳度為——微酣狀態(tài)。
從人們的本意上說,飲酒是件愉快的事,都并不希望過飲,并不希望失態(tài),因此在席間也往往推辭、懇求不已,但國人的習慣好像并不認可推辭和懇求:不飲--失敬,不飲--心不誠,不飲--不給面子,所以更在意勸飲:或命令式的,或誘導式的,或以身作則式的;不飲,或許是因為不勝酒力,或許被理解為不給臉面,或被猜測為心存敵意,因而往往使人左右為難:領導的敬酒不飲,想想后果吧;合作伙伴的敬酒不飲,想想利益的`得失吧;長輩的敬酒不飲,想想孝道吧;些許風俗很是讓人進退維谷。也于是乎,在半脅迫、半誘導中,酒過飲了。結果是既受了罪又壞了心情。
因飲酒玉成的好事不少,但因飲酒辦糟的壞事也不少。接著又能引出酒風和酒德之說,聚眾飲酒不可能大家都是謙謙君子、都想法一致。人與人之間,性情不一,雅興不同,所以很難保證逢聚會就能盡歡而散,極易摻雜強差人意的情形。一場愉快的聚會往往會成為美好的回憶,同樣不愉快的聚會也可能沒齒難忘,耿耿于懷。
說酒是粘合劑,這有些奇怪,最常見的是,酒前或因客人之間不熟、或因某客人身價高,或因性別不同,大家都端坐齊整,神態(tài)較為肅穆,說話也較為謹慎。但是幾杯酒下肚,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先是僵硬的面部肌肉舒展開來,語氣變得亢奮起來,隨之氣氛熱烈了起來,話語也隨意了許多,表情也不是那么冷漠的了,甚至都可以忽視身價、性別的差異,大有恨相見恨晚之狀。而每每曲終人散,竟有些難舍難分,更兼分手時噴著滿嘴的酒氣搖搖晃晃、絮絮叨叨,總是那幾句暖心窩子的話。
說酒是導火索,那也是家常便飯,同樣是幾杯酒下肚,對話語的措辭、語氣極為的敏感,對神態(tài)的捕捉極為靈敏,幾絲幾豪都可能引起警覺,引起不快。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些曾有過節(jié)的,或在長期彼此關系不佳但尚能保持緘默的,此刻不能隱忍了,于是揭竿而起,拍案怒斥,直至反目,互毆。
至于酒是色媒之說,自古就有之。久已心儀的或者突然而至的性心理,在酒后被激活。在燈紅酒綠之下,在迷離的醉眼中,在萬般的風情里,于是演繹了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同樣也演繹了許多孽緣。
說酒是豪情壯志,同樣是幾杯酒下肚,典型的壯行酒使人神情飛揚,熱血沸騰、豪情萬丈,書寫出輝煌的壯舉。酒能激起英雄的萬丈豪情,也能壯起慫人之膽,霎那間的沖動,釀成無數的災禍,留下慘疼的教訓。
飲酒文化與一切事物相同,是一把雙刃劍,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在于人們如何去把握。陳規(guī)陋習當其丟掉,追求文明,傳承良好理念或許更加符合人的本性。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五
1.基礎知識薄弱乘務專業(yè)的學生均來自于全國各地高中應屆考生,招生過程與普通高考不同,更注重學生的面試程序,考核學生的身形、相貌、氣質等外在因素,在部分省份按藝術類考生招生,我校乘務專業(yè)錄取分數線比其他高職專業(yè)錄取分數線低近200分,因此學生在知識面、學習習慣、認知水平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
2.人文意識缺失人文素養(yǎng)教育是一個需要喚醒人的內心為前提的長期教育。乘務專業(yè)學生學習生活節(jié)奏快,就業(yè)壓力大。在校期間,她們更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職業(yè)技能的掌握,更容易追求個體成功,存在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的思想。在文學藝術修養(yǎng)、語言表達與情感溝通、人際交往與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與普通專業(yè)學生具有一定的差距。
3.心理素質滑坡在校的乘務專業(yè)學生都屬于“90后”,多數學生獨立生活能力較差,應變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缺乏社會責任感和艱苦奮斗精神,集體主義、團隊意識淡漠,在學習上一旦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產生消極自卑情緒。
二、《茶酒文化》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為了滿足航空公司推出的機上茶藝表演,以及機場貴賓區(qū)的茶藝服務需求,我??罩谐藙諏I(yè)率先開設了《茶酒文化》必修課程。學生通過學習茶和酒的知識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中國文化、世界文化,在以后的客艙服務中能夠根據不同國籍的旅客,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從實踐來看,開設本門課程及其效果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及其他用人單位的認可。
近年來,由于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校生源質量下滑,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課程教學中的不足逐漸突顯。1.教學目標單一茶酒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演化而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茶酒文化》課程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素質教育資源,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有效載體。然而,在當前教學中,僅局限于對茶禮、茶德、茶道、茶藝的講授,對酒文化發(fā)展的介紹,僅注重茶類之分,酒品之別,對于茶、酒的“味”外之音,以及茶酒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未能進行詳盡的.解讀及思考,學生難以對其形成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2.特色教材欠缺目前,針對茶文化與酒文化的課程教材有近百種,但多數教材只重視茶酒的歷史、禮儀及其哲學思想,針對實用性茶酒知識涉獵較少;或者僅重視茶酒知識實用性操作,而缺乏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編寫一部符合行業(yè)特色,滿足職業(yè)技能需要,且具有一定豐富文化思想內涵的教材勢在必行。
3.實踐環(huán)節(jié)不足當前課程設置中較為重視理論教學,弱化實踐教學,這使得學生接觸茶酒文化的實踐活動較少,很難體會識茶、辨酒、泡茶、調酒的全過程。僅僅通過文字表述,難以領悟酒的喧囂,茶的靜雅,更無法加深對禮儀、歷史、道德、思想內涵的理解。
三、《茶酒文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措施。
1.將人文素養(yǎng)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精心選取教學內容,引入詩詞歌賦,茶酒典故,結合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在紛繁復雜的社會萬象中能摒棄浮躁、功利,培養(yǎng)理性的思維、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tài)。
2.優(yōu)化教學內容,編制特色教材教材的編寫要從乘務專業(yè)了解茶酒文化基礎知識出發(fā),結合本專業(yè)的學生知識水平,選材要新穎,實用性要強,形成有民航特色專業(yè)性、實踐性應用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教學現狀,調查包括學生學習茶酒文化意愿、教學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滿意度調查與學生對茶酒文化課程建議,分析包括學生知識結構、歷史知識水平與語言理解能力,運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以學生實際的知識基礎水平為依據,重新優(yōu)化、設計教學內容。
3.補充有生活氣息的審美意趣實踐活動為了讓學生體驗更多的實踐性茶酒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組織開展大量課外茶酒實踐活動,如名家講座、名品展覽、茶藝展示、品茶品酒會、茶酒知識競猜等,茶藝與品酒儀式的演繹過程,涵養(yǎng)著一縷優(yōu)美的詩意,營造出一派莊嚴清雅的文化氛圍,使學生感受著一種民族的澄凈精神境界,培養(yǎng)出學生高雅、大方、自信的氣質,感化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能力。
【參考文獻】。
[1]關劍平.中國高校茶文化專業(yè)建設狀況淺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6).
[2]蔣雁峰.中國酒文化課程滲透師范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
[3]李文川,楊坤.空中乘務專業(yè)建設與發(fā)展的思考[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
[4]周艷芳.高校旅游專業(yè)背景下的茶藝學課程設置[j].文教資料,(13).
[5]朱海燕,蕭力爭,劉仲華,等.高校茶文化教學現狀及茶文化素質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學論壇,(23).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六
摘要:中國關于酒的起源歷史悠久。
酒對中國政治歷史、文學藝術、宗教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中國酒文化是一種政治文化,也是一種藝術文化,更是一種社會文化。
本文試圖從酒文化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的滲透,探討中華民族中酒的文化功能。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七
法國葡萄種植和釀造伴隨著法國人民渴求生存的意念,接受了文化的熏染,采用了大量改良品種及革新技術,在歷史中起起伏伏中日臻完善,終于站在了世界葡萄酒的山峰之巔。
2、法國葡萄酒的分類及等級。
2.1、葡萄酒的分類法國葡萄酒一般根據不同的角度可進行不同的劃分。大致可按照葡萄酒的色澤、形態(tài)、類型、酒精度這四個方面進行區(qū)別。
2.1.1、以葡萄酒的色澤劃分按顏色劃分,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玫瑰紅葡萄酒。其中,白葡萄酒不限制于白色,年輕時一般為淺黃色或淺黃綠色,只是相對于紅葡萄酒而言。酒的顏色由年齡決定,故而紅葡萄酒也有多種紅色。玫瑰紅比紅色略淺,有洋蔥皮色和淺紅色。按形態(tài)劃分,可分為起泡酒和靜止酒。顧名思義,起泡酒就是能夠不停冒氣泡的葡萄酒,因地名而得名的香檳酒就屬起泡酒;而靜止酒就是不會冒氣泡的酒,如干紅和干白。
2.1.3、以葡萄酒的類型劃分按糖度劃分,可分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
2.1.4、以葡萄酒的酒精度劃分。
2.2、葡萄酒的等級法國法律將法國葡萄酒分為4級:法定產區(qū)葡萄酒、優(yōu)良地區(qū)餐酒、地區(qū)餐酒、日常餐酒。
2.2.1、法定產區(qū)葡萄酒簡稱aoc(現稱aop),法文的意思是“原產地控制命名”,是法國葡萄酒的最高級別。原產地地區(qū)的葡萄品種、種植數量、釀造過程等一系列內容都必須經過專家的認證,且不可與別的葡萄汁進行勾兌。酒瓶標簽標示為appellation+產區(qū)名+controlee。
2.2.2、優(yōu)良地區(qū)餐酒簡稱vdqs,是普通地區(qū)餐酒向最高級別aoc過渡所必經的級別。如果在此時期酒質良好,即可升級為aoc。酒瓶標簽標示為appellation+產區(qū)名+qualitesuperieure。
2.2.3、地區(qū)餐酒法文為vindepay,由日常餐酒中最好的酒升級而來。法國絕大部分的地區(qū)餐酒產自南部地中海沿岸。標簽上可注明產區(qū)。可以并僅限于用標明產區(qū)內的葡萄汁勾兌。酒瓶標簽標示為vindepays+產區(qū)名。
2.2.4、日常餐酒法文為vindetable,作為日常飲用,是最低檔的葡萄酒??梢杂刹煌貐^(qū)的葡萄汁勾兌而成,但不得用歐共體外國家的葡萄汁。如果葡萄汁限于法國各產區(qū),可稱法國日常餐酒(現稱vdf)。
3、法國葡萄酒文化特點法國葡萄酒的盛名享譽世界,不僅僅因為其優(yōu)質的飲用價值,更因其形成的文化體系所體現出的特點。
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意蘊深刻,首先,就使用范圍而言,法國葡萄酒文化是通用主義的.。通用主義早在古希臘時期就顯現的淋漓盡致,那時喝酒的規(guī)范已成為共存、博愛、交流以及共商與歡樂交織氣氛的同義語。
同時,法國葡萄酒又體現出一種個人導向。在諸多的法國文學作品中,常常會描述這樣一種場景:閑暇時分,一個人,一杯酒,細細品嘗酒的香醇,也似品味美好的人生。
這種場景充分體現了獨飲的樂趣,一份來自法國葡萄酒的樂趣。在法國,由于地區(qū)、品種等的不同,每個法國人都有一套獨特的葡萄酒理論,這便也可成為人們在聚會上談論的話題。人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計身份的尊卑,氣氛輕松而融洽,這便體現著法國葡萄酒文化的感情性。除此之外,法國葡萄酒文化也顯示出具體性,他們通常將私人活動與生意活動分開。
私人聚會中可以像朋友一樣暢談,談判桌上則簡明扼要地提出雙方所要商榷的事宜,這種公私分明既提高了法國人的工作效率,又使他們成為了好朋友。法國的葡萄酒文化還體現著成就導向。成就導向價值觀主張根據每人成就大小給予相應的地位和關照,成就大則地位高,應無異議。
法國人對上級的敬意是基于專業(yè)的知識與技能,并非職位的高低,所以飲酒重視的是酒,這樣才能充分地享受其無窮的美味。法國的葡萄酒文化作為世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從始至終體現著一種連貫、獨特、先進的理念,加之其嚴格的品質監(jiān)督體制,必然造就享譽世界的頂級葡萄酒,將法國的浪漫氣息感染給每一個熱愛葡萄酒、熱愛生活的人。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八
關中,即渭河平原,關中之名始于戰(zhàn)國,因位于函谷關和大散關之間而得名,形如棗核,號稱“八百里秦川”。戰(zhàn)國時期,蘇秦向秦惠王陳說“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zhàn)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并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關中沃土,受益于渭河。渭河滔滔,從甘肅渭源縣鳥鼠山奔涌而下,東流入黃。北有六盤山屏障,南有秦嶺橫亙,猶如大河的兩岸,夾峙著渭河。唐代張藉在《登咸陽北寺樓》中寫道:“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奔词菍λ膶懻?。渭河大德,“三源出鳥鼠,一水興八朝”,相傳華夏禮貌的始祖黃帝和炎帝既誕生于此?!秶Z》中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笔芳铱甲C,姬水在武功,姜水在寶雞,都是渭河的支流。西北荒寒,不可謂地利,但周秦漢唐等封建王朝標榜史冊,能夠說渭河的作用不可小覷。
從大禹導渭開始,無論是鄭國渠,還是白公渠,正是它們的滋養(yǎng)讓八百里秦川多了一抹大國氣象的紅潤。猶如母愛的臂膀,變貧瘠為肥沃,變荒涼為葳蕤,于是“倉稟實而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脫胎于蠻荒,向著禮貌的珠峰一步一個臺階邁出堅實的腳步。渭河由此成為秦川的一條綠色絲帶,河岸的每一根蘆葦都是一個傳奇。渭河通衢,當年晉國大旱向秦國乞糧,秦的糧食“以船漕東轉,自雍相望至絳”,能夠沿渭河而下,又溯黃河、汾水而上,直達晉都。作為一國之都的長安,人煙阜盛,每年需要漕運的糧食多達數十萬石數百萬石,這些都要仰仗渭河。渭河之水阿,她亦曾載著李白將詩意的經緯穿針引線在華夏的布衣之上,讓這兒的人們在躬耕之余眺望那輪思念的月亮。所以當你站在渭河邊上,聽那潺潺之音,即是這些詩句的吟哦,嗒然入心。
渭河成就了關中,“山水清麗,林跨數郡”。除此之外,關中還有地理上的優(yōu)勢,北有陜北高原,南有秦嶺橫亙,西有隴山連綿,東有華崤諸山,兼有黃河環(huán)繞,可謂山河環(huán)抱,氣勢團聚。關中險要,有一個說法叫“百二秦關”,意思是說百萬人攻關中,兩萬人足以拒之。當年范雎入秦,游說秦王:“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陂,奮擊百萬,戰(zhàn)車千乘,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此王者之地也。”自秦以降,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內,關中的地位為經營天下者所首重。關中,多少個封建王朝枕流而棲?無需走進發(fā)黃的書頁,我們也能目穿古今,那滔滔渭河淘走了無數的英雄往事,卻無法吹散兩岸的裊裊炊煙,那覆壓大地的村莊只有聽著她的呼吸才能走進睡眠,仿佛母愛的臂彎,與她在同一個脈搏上心跳。即使我們遠走他鄉(xiāng),也會記得這條村頭的長河,她讓我們的.目光變得柔軟,那柔軟中卻又有著一根堅硬的骨頭,于是振作起來,遙追周秦漢唐的光芒,作弄潮兒的長吟。
酒是一方水土的物化,或濁或清,或醇或寡,或烈或淡。飲了這杯酒,似乎就以某種方式融入了當地的山山水水,繼而神往不疑,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了。關中酒就是這片土地的味道,空杯余香,意猶未盡??此茖こ#鋵嵠驷?。正像北國的冬天,以一色作墨,翩躚天地之間。當你飲了這杯酒,即是把漢唐氣象吸納于胸襟之中,眼前是霓裳聲色,耳畔是金聲玉振,這就是關中酒的魅惑,也是每個喝了關中酒的人庶幾能夠抵達的彼岸。
作者:孔金泉。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九
說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酒文化理所當然位在其中,和人的關系極為緊密,幾乎人人、家家都要受酒文化的影響。
說中國酒文化,免不了先說說酒的起源。中國釀酒工藝的起源一說是“儀狄始作酒醪”;另一說是《杜康作秫酒》。二位都是夏朝人,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經過曹操寫“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詠唱,在世人心目中杜康成了發(fā)明酒的祖先,至今流傳“酒祖杜康”。眾說紛紜,難成定論。
老祖宗研制發(fā)明酒本來是供人享受的。家人過大節(jié),朋友聚會,或有慶典活動,共同舉杯,開懷飲酒,是歡樂,是喜慶,是祈福,是吉祥。這正是酒文化的意義。中國民間流傳“無酒不成宴》?!叭松豢蓻]友,宴會不可沒酒”。
歲月更替,時代變遷,灑文化被引入岐途,詩經中就記載”厭厭夜飲,不醉不歸”,古人就有暢飲通宵不醉不休的記載。曹操寫《短歌行》極力倡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詩句流傳至今,婦孺皆知。河南省汝陽把杜康當酒的招牌,包裝箱上就印著“酒祖杜康”。毫無疑問,曹操是中國酒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讓人多喝酒的鼓吹者,是讓人喝酒解憂的榜樣。
另一個中國酒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他寫了一首頗有名氣的《將進酒》,詩中寫道“人生得意須進酒,莫使金樽空對月”,“但愿長醉不愿醒”,“唯有飲者留其名”,“與爾同銷萬古愁”。據說他的許多詩是喝酒之后寫出來的。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傳說,這句名言也已婦孺皆知。毫無疑問李白是繼曹操之后又一個極力倡導人們多喝酒的鼓吹者,是教化世人狂飲爛醉的鼓吹者。本來人在不開心的時候喝幾杯酒解解悶,也就是曹操說的“解憂”,豈不知“抽刀斬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因為曹操、李白竭力主張世人多喝酒,喝醉酒,自漢唐以來經歷了多少朝代,有多少糧食轉化成酒,有多少人以他們?yōu)榘駱?,常喝酒,多喝酒,喝醉酒,由此喝暈了,喝病了,喝死了,釀成了人生和家庭悲劇,使中國酒文化變味變質,酒文化成了“不像話”。據百度網提供的資料,中國各地大小酒廠釀酒所需的糧食超過四川、山東兩個產量大省的`總和。中國每年喝酒致殘的人數達1700萬至多,因喝醉酒而喪命的人數達人,觸目驚心??!前些年國家沒有蒼蠅老虎一起打的時候,不少政府公務人員、企業(yè)管理人員幾乎天天進酒場,猜枚劃拳,喝五吆六,公款大吃大喝。社會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這里特別一提的是古代人喝的酒是用五谷釀制的,喝酒的杯子像牛眼,多喝幾杯,對人危害不烈。今天有一些酒是用酒精勾兌的,甚至還有不法商販勾兌假酒。餐桌上用的是高腳大杯,喝下幾大杯這假酒劣酒的人不倒大霉就怪了。
我在一個夜市吃喝大觀園看到,有的朋友相約喝酒,由于飲酒過量,失去理智,怒目相向,把朋友當仇人,掀桌子摔板凳;有的醉倒桌旁,隨地便溺,丟人失態(tài);有的不醒人世,雇車送走;有的醉態(tài)昏迷,東倒西歪,口吐狂言。據我一位同鄉(xiāng)講,他見過兩個酒鬼喝酒勸酒的場景,其中一個說,我不敢再喝了,你敢把我怎麼樣?另一個勸酒者說,你如果不和,我敢把你頭割了。說著就動手,真的把好友頭割了。他本人行兇殺人,被警察逮捕,殺人償命,兩個好友因喝酒丟掉生命。本來是友好相聚,結果是釀成了個人、家庭和社會悲劇。我有一個轉業(yè)回家鄉(xiāng)某企業(yè)的戰(zhàn)友,夫妻只生一兒,大學畢業(yè)剛參加工作結了婚,因喝酒而喪生,大喜變成大悲。有醫(yī)學專家說,人喝醉是肝昏迷,喝醉一次等于患一次小肝炎,久而久之積累成大肝炎,酒精把肝臟燒壞了,并發(fā)成肝癌、肝壞死,肝衰竭,就要死期臨頭。
明代作家馮夢龍編著“三言”,不只一次規(guī)勸世人“飲酒不醉為最高”。適量飲酒是享受,喝過量了是難受,狂飲濫醉危及生命是悲劇。為了你和家人的
幸福
,牢記先賢飲酒不醉的名言吧。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十
我不喝酒,甚至討厭喝酒的人。一個飲酒過度的人,渾身上下散發(fā)著頹廢,糜爛的氣息,這種氣息滲透到肌膚里面,甚至連周遭的空氣里都彌漫著這種氣息。我不明白酒有什么好喝的,啤酒是苦的,白酒是辣的,紅酒是澀的,愛喝酒的`是傻子。第一個喝酒的人大概與喝馬尿的感覺是差不多的。我也不理解為什么我喜愛的金庸先生總會讓他筆下的英雄人物與天同飲,與地同醉,喬峰松鶴樓初識段譽劇飲千杯,令狐沖一醉累月輕王侯,郭襄二八芳齡宴群豪。
直至寒假中讀到《大中華上下五千年――酒文化》。流傳千古的文化藝術很多都是在酒精的刺激下產生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孔融,印象中是一個謙讓恭順的人,卻嗜酒,他曾這樣感嘆:“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正因如此,這位喜歡思考與喝酒的男人成了一位思想家。東晉時期大詩人陶淵明,素有“酒圣”的雅號,對于酒有一種特殊的偏好,“吾常得醉于酒足矣”,由此寫下很多了流傳千古的田園詩,“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一生嗜酒,在他寫給妻子的信中提到:“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币皇住秾⑦M酒》更是千古絕唱,以酒入詩,在他為后世留下的諸多作品中,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蘇軾,也是酒徒一枚,在他的詩詞當中,散發(fā)著濃濃的酒味,“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此意自佳君不會,不杯當屬水仙王?!睆墓胖两?,酒催發(fā)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創(chuàng)作靈感。
酒不僅能激發(fā)詩人的靈感,對于畫家、書法家的思緒也有活躍的功能。畫圣吳道子,每次揮毫潑墨前總先暢飲一番;風流才子唐伯虎酒盡闌珊后,詩文書畫無一不能;張旭酒后狂草飄逸奇妙,逸趣橫生,揮毫落筆如云煙。
因酒而出的酒器文化,陶酒器、青銅酒器、漆酒器、瓷酒器、金銀玉制酒器,以及延伸出來的酒禮、酒令、酒祭、酒俗無一不滲透于中國千年文化歷史中去。
飲酒,大約飲的是一種氣氛,一種情懷吧。一種不適合我的情懷。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十一
近年來,隨著白酒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和中國加入wto步伐的逐步推進,作為中國傳統(tǒng)行業(yè)代表白酒如何直面挑戰(zhàn),參與竟爭。文化行銷已成為競爭的重要手段,所以有關酒文化的話題逐漸多了起來,各種酒類促銷活動常冠以“文化酒”的名稱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專家學者和普通公眾也對酒文化表現出濃厚興趣,酒文化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似有被發(fā)揚光大之勢。但究竟什么是酒文化,酒文化又有哪些特征,尤其是在新世紀的今天,如何把酒文化賦予新的內容各方面的看法并不一致,甚至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認識。帶著這一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以出產文化名酒“百年孤獨”和“百年喜慶"酒聞名的百年制酒有限公司經理潘好龍先生。
得知記者來意后,潘先生開門見山,侃侃而談:“目前,酒類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種促銷活動花樣繁多,其中以酒文化切入的活動不在少數,這本是件好事,無可厚非。但問題是,由于對酒文化狹義的理解或指鹿為馬者有之,張冠李戴者有之,牽強附會者更有之,使酒文化失去了本來的含意,陷入商業(yè)炒作的誤區(qū),也使公眾對酒文化的認知出現很大偏差。今年年初爆發(fā)的傳統(tǒng)白酒與新型白酒之爭,表面上看是酒的生產工藝之爭,背后反映的卻是對酒文化理解的不同。這種狀況不能不令人擔心?!?/p>
潘先生強調,每個時代、每個國家、每個地區(qū)乃至每個企業(yè)都有獨具特色的酒文化。但酒文化作為一個文化概念,其基本含義應該是特定和統(tǒng)一的。酒文化因酒而生,酒是酒文化的物質載體和產生土壤,沒有酒談不上酒文化,僅有酒也不成其為酒文化,既有酒又具文化屬性才能稱之為酒文化。但酒文化并不是酒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酒與文化的有機結合,是在生產、銷售、消費酒的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酒文化的主體是人,是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正是由于人的不斷創(chuàng)造,酒文化才得以豐富和發(fā)展。沒有人,酒文化既沒有產生的可能,更沒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說,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是和人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于酒的物質和精神需要而存在的,體現著對人的文化關懷。據此,并考慮到人們在生產、銷售和消費等階段對于酒的文化需要之不同(生產階段強調品質,銷售階段強調品牌,消費階段強調品位),我們不妨用“品質、品牌、品位”作為酒文化的內在“指標”。其中品質是核心,品牌是靈魂,品位是層次。只有符合這三個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實現了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才稱得上是完整意義上的酒文化(即品質+品牌+品位=酒文化)。
一、“品質”誤區(qū)。
首先是“品質”誤區(qū)。酒的“品質”是指酒的色、香、味、質地等,所有這些雖與酒產地和酒的生產歷史有關,但主要與技術和工藝的先進程度有關,與生產過程中蘊涵的科技和知識含量有關。但有的人過分強調所謂“好山好水出好酒”,把酒產地的某些物質條件如水質、空氣等因素絕對化。也有人把酒廠或酒窖的歷史拿來作為酒質的證據,甚至為此不惜從故紙堆里、從民間故事里“尋根求源”,或請一些“文物專家”和“權威部門”來“考古”、“挖掘”和“鑒定”,以與死去百年、千年的古人攀上親戚,拉上關系,并名之曰酒文化源源流長。酒的發(fā)展早已經過“作坊酒”和“工業(yè)酒”階段,進入“科技酒”階段,一些物質條件完全可以依靠科技手段創(chuàng)造出來,大可不必一切靠天。神化“好山好水出好酒”,與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一樣不理智和缺少現實依據,除表明其思想意識仍停留在農業(yè)經濟時代外,還可能對酒行業(yè)的發(fā)展產生方向性誤導。如果說“地理決定論”還有一定道理,“歷史決定論"顯然沒有依據。美國的歷史短,但現在很發(fā)達,中國的歷史長,目前卻明顯落后,就足以說明問題。當然,這里絲毫沒有否定歷史之于酒文化的重要性,而是說,在知識經濟時代,抱著歷史不放,甚至沾沾自喜,自鳴得意,是沒有任何前途的。只有不斷采用新工藝和新技術,才能真正提高酒的內在品質。新型酒是如此,傳統(tǒng)酒也是如此。不把精力用到提高酒的科技含量上,而是埋頭于尋找所謂“風水寶地”和“吃歷史”,最終結果是不難想象的。
二、“品牌”誤區(qū)。
其次是“品牌”誤區(qū)?,F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對于企業(yè)來說,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旗幟,品牌就是利潤。但如何經營品牌文化,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嚴格說來,品牌是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結合,兩者不可偏廢。過去,企業(yè)多以提高質量為主要發(fā)展手段,信守所謂“好酒不怕巷子深”,忽視了廣告宣傳的功效?,F在許多企業(yè)不惜斥巨資進行廣告宣傳,而對酒的內在品質注意不夠。還有人將名字、包裝等當作品牌本身,刻意求新、求奇甚至求感官刺激,什么披金戴銀、妖怪出洞、神仙下凡之類的品牌滿天飛,包裝和外觀也越來越花哨和離譜。所有這些都是對品牌的片面理解。就實質而言,品牌是個產品市場定位問題。只有找準市場,正確定位,才能確定品牌的文化取向,賦予產品更多的文化內涵,也才能樹立起真正的品牌形象。一個品牌的形成,必須建立在加強市場調研,充分研究消費者心理和消費習慣,準確細分市場,正確定價的基礎上。否則品牌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F在一些企業(yè)不是在市場調研上下功夫,而是熱衷于一夜成名,做一些表面文章,結果適得其反。這方面的教訓很多,值得認真汲取。無可否認,品牌也有個外在形式問題,比如名字、包裝等。但形式要有內容來決定,必須以對產品準確定位為前提。只有這樣,才能賦予名字、包裝等更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傊?,經營品牌文化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切不可顧此失彼,更不能投放失當。
三、“品位”誤區(qū)。
最后是“品位”誤區(qū)?!捌肺弧辈煌凇捌肺丁?,前者是指某事達到的人文高度和水準,主要側重其社會價值,如“某節(jié)目的藝術品位很高”,而后者是指“嘗試滋味”,主要強調個體感受,如“經專家品味,認為酒質優(yōu)良”。酒作為情感交流、精神表達和文化張揚的介質,體現的是人的價值取向。飲酒時,每個人的品味可以也應該有所不同,但品位卻有高有低?!敖杈葡睢焙汀敖杈迫霪偂辈辉谝粋€檔次上,“把酒抒懷”與“劃拳行令”也不在一個水平上,“以酒會友”與“以酒行賄”更不可同日而語!可見,生活中許多人錯把“品位”當“品味”了,結果造成酒文化整體品位不高。應當指出是,企業(yè)對此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些企業(yè)則在引導消費方面存在明顯的市場化色彩。如過分宣揚酒的社會功利性,所謂送禮佳品云云,或強調高檔、至尊,把一種帝王之氣、等級觀念強加給消費者,好像喝xo就高貴,喝二鍋頭就貧賤,對人們的消費心理產生誤導。我們認為,在當前人們對酒文化還知之不多、不深的情況下,企業(yè)應當承擔起宣傳酒文化,進一步提升公眾酒文化品位的責任,為發(fā)展和繁榮酒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潘先生最后指出,上述誤區(qū)之所以出現,一方面與人們對酒文化的認識水平不高有關,另一方面也市場經濟還處于初級階段有關。中國的酒文化要獲得發(fā)展,必須正視并努力克服這些誤區(qū),把增加酒的科技含量,明確酒的市場定位,提升公眾的文化品位作為主要任務來抓。只有這樣,中國酒才有希望,才能從容應對即將到來的洋酒沖擊和挑戰(zhàn)。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十二
隨著時代的進步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也得到了一定的契機,在這樣的發(fā)展契機出現后,各種各樣的企業(yè)逐漸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其中就包括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對于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來說,其涉及到的范圍十分廣泛并且具有良好的發(fā)展空間,但是對于這樣的企業(yè)來說,需要在現階段對其進行不間斷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才能夠保證該行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并且隨著市場競爭的越來越激烈,原有的管理辦法已經不能夠對這樣的市場進行滿足,因此需要在管理體系上上進行一定的改革與升級,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是一個用電消耗較大的企業(yè),并且用電管理也是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管理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對于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進行電力節(jié)能管理對企業(yè)的發(fā)展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將先進的用電節(jié)能技術應用到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當中,其能夠不斷的優(yōu)化和升級企業(yè)的用電系統(tǒng),大幅度的降低了企業(yè)的成本支出,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企業(yè)的用電管理環(huán)境,進而促進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的多方面發(fā)展,對于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來說,這樣的電力節(jié)能管理形式,更加能突現出其企業(yè)內部對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政策的支持,這才能夠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十三
中國關于酒的起源歷史悠久。酒對中國政治歷史、文學藝術、宗教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國酒文化是一種政治文化,也是一種藝術文化,以下是“淺談酒文化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的功能”,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一、酒在中國的歷史起源。
中國素有“酒的故鄉(xiāng)”之稱。據考證《呂氏春秋》和《世本》等較早的文獻都認為酒為儀狄所造?!稇?zhàn)國策·魏二》“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指出了儀狄造酒的時代;《世本》認為這是造酒之始“,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但在同一本《世本》里又有杜康造酒之說,《事物紀原》也說“少康作秫酒”。張華《博物志》也有“杜康作酒”,陶潛《述酒詩》序說:“儀狄造酒,杜康潤色之?!眱x狄,相傳為夏禹時人;杜康,也叫少康,殷商時人。后來,儀狄造酒之說漸隱,杜康造酒之說益顯,遂使杜康成為酒的代稱。
關于“酒文化”,蕭家成撰文提出其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酒文化就是圍繞著酒這個中心所產生的一系列物質的、技藝的、精神的、習俗的、心理的、行為的現象總和,圍繞著酒的起源、生產、流通和消費,特別是它的社會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現象,都屬于酒文化及其相關的范圍,酒文化是以酒為物質載體,以酒行為為中心的獨特文化形態(tài)。酒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同時還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發(fā)生影響,與其他文化現象緊密聯(lián)系。
同時,中國酒文化也是一種地道的社會文化,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卻是一種特殊的飲食?!熬剖乘院蠚g也”、“飲食男女”等等,其中“飲”便是指酒,所以在中國,“飲”與“食”同樣具有極強的親和力,把這一親和力用之于人際交往,就形成了一種社會文化。酒作為中國人追求個性自由的基本需求的替代物,與政治軍事、皇權社稷、世俗人情、悲歡離合、親疏遠近、喜怒哀樂、性情風度等有著密切聯(lián)系。
三、酒文化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滲透。
酒,可謂是中國人飯桌上不可或缺的東西。朋友聚會觥籌交錯間,距離拉近,家人聚會中舉杯盞影間,流露著默默溫情。同時,各種社會風俗習慣中也離不開酒。如新人結婚,親朋好友左鄰右舍要前去喝“喜酒”,孩子滿月,其父母會大辦操持一場“滿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端午佳節(jié),人們要喝雄黃酒,寓意驅邪避禍。清明重陽更是要以酒祭祖,表達對先人逝者的懷念??梢?,酒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有一句俗語“無酒不成席”,可見酒的重要地位。
1、婚俗中約定盟誓功能。
在中國人的婚嫁慶典上,無論是在中國當今社會還是傳統(tǒng)社會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點綴品,甚至在許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終都有酒的參與。酒固然有喜慶的含義,但同時酒還有約定盟誓的功能。結婚的序幕是“訂婚”,許多民族訂婚的俗儀,都是酒字當頭,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來拉開的了。例如在東北,男女雙方經媒人的中介議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親酒”。相親酒宴上,被相的男女要出場敬酒。雙方無異議時,席面上由雙方的主婚人交換酒杯一飲而盡,或由媒人舉杯飲盡,謂之“端盅”,以示婚約已成。而在陜西安康一帶,新娘被送至男方家時,一進門,便有兩個婦女向之遞酒,名曰“喝迎門酒”。隨后拜完天地,進入洞房,新婚夫婦雙方還要共喝“交杯酒”。交杯酒是由“合巹酒”發(fā)展來的,“巹”是葫蘆,一分為二成為兩瓢,夫妻雙方各執(zhí)一瓢盛酒同飲。酒在此便是約定盟誓作用,表達了夫妻雙方合二而一、不分彼此、禍福同享的決心。
2、酒的交際禮俗功能。
在現代人們的交際生活中,喝酒應酬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在少數民族傳統(tǒng)習俗中,以“酒”示儀的傳統(tǒng)禮俗更是比比皆是,表達了對客人的歡迎和真摯熱忱的情感。如廣西瑤族的喝“三關酒”的禮俗,當有賀客來臨之時,主人就在屋外組成三關,每一關都敬客人兩杯酒,以示款待之誠?,幾逵泻取靶啤钡牧曀?,當親朋聚飲之時,或提出笑話佐酒,或邊喝邊唱“笑酒歌”或者吟“笑酒詞”。還有廣西壯族喝“交臂酒”的禮俗,主人和客人喝酒時,要主客交臂,各飲自己所執(zhí)的杯中之酒,以示情誼之深。人們推杯換盞的舉動,就是互敬互讓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3、酒的祭祀功能。
傳統(tǒng)的漢族祭祀活動大都有三祭:春節(jié)祭、薦新祭(收獲季節(jié)的農耕習俗)、清明祭,這些祭祀活動中都離不開酒的存在。以春節(jié)祭祖的習俗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孫對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終追遠”的悼念。除夕前一日,家人都把“宗譜”懸掛在堂屋的北墻上,下設供桌,擺上供器、供品。貼上對聯(lián)吊錢等物,作為祭祖的神壇。除夕的上午,家中老少要帶著燒紙和白酒去先人的墳頭燒紙奠酒,意為給逝者帶去錢財、酒肉。燒完紙,奠完酒,要點上一餅爆竹,意為請先人在此“喝酒拿錢”。同時。除夕十二點除焚高香、燒大紙、供酒、奠酒的祭儀外。還要添加供飯、子孫們磕頭禮拜的祭儀,酒在這里又一次充當了主祭品的角色。除祭祖的活動外,一些少數民族還有祭天地、川澤、山林、社稷、芒神、蠶神、財神、龍王爺、藥王爺、牛王爺、馬王爺等祭祀活動,寄予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人口平安的愿望。
五、小結。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酒從不單純的作為一種飲食,而是作為一種傳達寄托情感的媒介,一種交際往來的手段和符合。中國傳統(tǒng)酒文化有著濃郁的精神文化特點,它被寄寓了豐富的個人希望和社會期待。同時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酒文化也具有獨特的功能,它的功能和價值都已經遠遠超出了酒自身所具備的內涵。所以中國酒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具有把廣闊的精神文化內涵和實際社會功能相統(tǒng)一的文化功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十四
摘要:飲酒是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飲酒不僅與各節(jié)日時令緊密結合,更是貫穿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酒文化因其獨特的精神內涵,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獨樹一幟,具有重要地位。
酒是中國人的主要飲品之一,中國制酒的歷史也源遠流長。約在三千多年前產生的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一千年前的宋代,蒸餾法的發(fā)明使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五千年來,酒滲透于中國人的生活之中,在文學藝術、文化娛樂、飲食烹飪、養(yǎng)生保健等各領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原始社會,我國釀酒就已經很盛行了。但是遠古時期的酒,是未經過濾的酒醪,呈糊狀與半流質,這種酒適合食用而不是飲用。我國已知最早的青銅器,是夏朝一種叫爵的酒器。商人善于飲酒,酒文化也十分盛行。青銅器制作技術提高,促使中國的酒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甚至出現了“長勺氏”與“尾勺氏”這種專門以制作酒具為生的氏族。當時的飲酒風氣很盛,特別是貴族飲酒極為盛行。最典型的代表是紂王造酒池肉林,整日里美酒伴美色,留下了“酒色文化”。到了周代,“酒禮”與“酒德”被大力倡導,酒的主要用途被限制在祭祀上,因此出現了“酒祭文化”。周代最嚴格的禮節(jié)是酒禮。飲酒,尤以年長者為優(yōu)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這就是周代的“酒儀文化”。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鐵制工具的使用,使生產力有了很大發(fā)展,這就為酒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文獻也對酒多有記載。《禮記玉藻》:“凡尊必尚元酒唯君面尊,唯餉野人皆酒,大夫側尊用木於士側尊用禁。”“尚元酒”帶有懷古之意;“野人”是指普通群眾;“餉野人皆酒”,意思是讓普通群眾吃一般的飯菜,喝普通的酒;“木於”、“禁”是酒杯的等級。從商周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釀酒技術有了明顯提高,隨之提高的是酒的質量。
秦朝經濟繁榮,釀酒業(yè)也隨之興旺。秦漢年間出現了“酒政文化”,即統(tǒng)治者屢次禁酒,提倡戒酒來減少五谷的消耗,但仍然屢禁不止。到了,漢代酒的用途更加擴大。如東漢名醫(yī)張仲景用酒來治療疾病。漢代酒文化的基本功能是調與人倫、獻諛神靈與祭祀祖先。秦漢以后,酒文化中“禮”的色彩也愈來愈濃,酒禮也變得嚴格。兩漢時期,飲酒開始與各種節(jié)日相互聯(lián)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酒習俗。三國時期是我國的酒文化的發(fā)展時期,釀酒的技術、原料、種類等都有了很大進步。三國時期的酒風剽悍、嗜酒如命。陶元珍先生云:“三國時飲酒之風頗盛,南荊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飲。”
由于秦漢年間提倡戒酒,因此到魏晉時期酒才有合法地位。民間自由釀酒的現象在此時相當普遍,酒業(yè)市場也十分興盛,并出現了酒稅,這是國家的財源之一,“酒財文化”由此形成。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名士飲酒的風氣也很盛行。人們借助于酒抒發(fā)人生感悟以及對社會的憂思與對歷史的慨嘆。酒的作用潛入了精神層面,從而拓展了酒的文化內涵。此外,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曲水流觴”的習俗,把酒道向前推進了一步。
唐朝詩詞的繁榮,促使輝煌的“酒章文化”的出現,“酒催詩興”是唐朝酒文化最凝煉體現。酒催發(fā)了詩人的詩興,從而內化在其詩作里,酒也就從物質層面上升到了精神層面。唐朝的酒肆日益增多,酒令也十分盛行。酒與詩詞、音樂、書法、美術、繪畫等相互融合,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酒文化進入了高度發(fā)達時期。唐人崇尚“美酒盛以貴器”,當時的酒道,是在食畢后飲酒,正所謂“食訖命酒”“食畢行酒”“烹雞設食,食畢,貰酒欲飲”。飽食后徐飲、歡飲,既不易醉,又能借酒使歡聚更盡興。宋朝酒文化是唐朝酒文化的延續(xù)與發(fā)展,因此與唐朝的酒文化相比,宋朝酒文化更豐富,也與我們如今的酒文化更接近。宋代的酒業(yè)繁盛,因此酒店遍布各地。到了金代,北方民族素有豪飲之風,金代有著燒鍋酒文化,因此也有著濃厚的酒文化底蘊。在宋代,蒸餾法的發(fā)明使白酒從此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
明代農民起義戰(zhàn)火不斷,而清王朝不御外侵,導致百姓四處遷徙避患,“酒域文化”在地域文化形成下產生。明清以后,酒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飲酒與節(jié)日緊密結合,如元旦飲椒柏酒、端午飲菖蒲酒、正月十五飲填倉酒、重陽飲菊花酒、中秋飲桂花酒。清代有“酒品之鄉(xiāng),京師為最”的說法。在當時,京城的達官貴人們崇尚黃酒,而中下層的普通百姓則多喜歡價廉卻味濃的燒酒。明清兩代是中國酒文化發(fā)展的又一個高峰。明清飲酒十分講究“陳”字,陳酒十分受到推崇,所謂“酒以陳者為上,愈陳愈妙”。此外,酒文化也被推向了修身養(yǎng)性的境界高度。由于酒令五花八門,因此無論是人物、花草魚蟲、詩詞歌賦、戲曲小說、時令風俗都能入令,中國的酒文化從高雅的殿堂被推向了通俗的民間,從在名人雅士間普及到被里巷市井所愛好。
如今,酒文化的核心應當是“酒民文化”。酒與人的關系更加密切,酒更加廣泛地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生日宴、婚慶宴、喪宴等等均有相關的酒俗與酒禮。根據2013年外媒的報道評出了世界十大最愛喝酒的國家,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中國。中國的文化也是一種社會文化。與中國人打交道,飲酒無論在怎樣的場合,都能夠表達精神層面的內容,即便看起來是形態(tài)層面的飲酒也大多是這樣。酒能抒發(fā)豪情壯志,能消除寂寥憂傷,能表達歡快愜意與哀傷腸斷。
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中國的酒文化也融入了更多具有時代性與中國特色的內容,尤其是人情文化。酒文化貫穿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中國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面。
參考文獻。
[1]周衛(wèi)東。中國酒文化大典[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
[2]張文學,謝明。中國酒及酒文化概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
[3]王魯地。中國酒文化賞析[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十五
摘要: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酒德和酒禮的精華,對養(yǎng)成飲酒適度、飲酒不強勸、飲不至醉的健康飲酒習慣,形成睦親敬老、長幼有序、尊敬領導、君臣有義的文明喝酒風氣,具有可借鑒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酒文化酒德酒禮。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它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和倫理道德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已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過度飲酒,不健康的飲酒習俗也伴隨而來。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意外,多少人把生命斷送在酩酊酣熱之際,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間。怎樣才能養(yǎng)成健康的飲酒習慣,形成文明的喝酒風氣?中國傳統(tǒng)酒文化的酒德、酒禮又為我們提供了哪些可借簽的經驗?值得我們冷靜思考。
一健康飲酒德為先。
自從人類發(fā)明了酒以來,酒就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親戚往來、朋友聚會、社交公關、婚慶喪禮等場合往往離不開喝酒。酒可以增進感情、振奮精神、促進健康等等,喝酒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酒德也成為人們飲酒過程中不可回避的話題。飲酒是否需要講“酒德”呢?古人把德作為人內心修養(yǎng)的根本,認為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以“修身為本”,如殷人認為:“代非予自荒茲德”,“予亦不敢動用非德”,“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尚書?盤庚》)而周人則繼承和發(fā)展了殷人的德,把內心修養(yǎng)的德同治國聯(lián)系起來。《周書?酒浩》:“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顯小民,經德秉哲?!敝苋诉€認為殷的滅亡,是由于殷封王酗酒喪德所致,“庶群自酒、腥聞在天,故天降喪于殷。”(《周書?酒浩》)可見,飲酒是要有“德”的。
酒德兩字,最早見于《尚書》和《詩經》,其含義是說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殷紂王那樣“顛覆厥德,荒湛于酒”。《尚書?酒誥》集中體現了儒家的酒德,這就是:“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jié)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執(zhí)群飲”(禁止民從聚眾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儒家認為,用酒祭祀敬神,養(yǎng)老奉賓,都是德行。具體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堅持飲酒適度的原則,追求飲酒不至醉的目標。如何實現飲不至醉的目標?這就要求在飲酒不強勸的他律和量力而飲的自律方面下功夫,堅持他律和自律的統(tǒng)一。
1飲酒適度。萬事皆有度,適度飲酒可以消除疲勞,促進睡眠;豐富營養(yǎng),增進健康?!岸取边^了就會樂極生悲。周公旦在《無逸》中告誡周成王:“無若殷王受之迷禮酗于酒德。”周公反對酗酒,提倡“毋彝酒”的酒德。(《尚書?酒浩》)何謂“彝酒”?《韓非子?說林上》釋:“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笨梢姡^“毋彝酒”,就是不要濫飲酒。怎樣才算不濫飲呢?《禮記》作了具體說明:“報君子之飲酒也,一爵而色溫如也;二爵而言斯;三爵而沖然以退?!本褪钦f,飲酒要有節(jié)制,適可而止。曾國藩在《書贈仲弟六則》的信中說:“吾人身心之間,須有一股清氣。飲酒太多,則氣必昏濁。欲保清氣,首貴飲酒有節(jié)?!币灾袊莆幕膫鹘y(tǒng)觀念看來,酒本身并不壞,飲酒也不壞,壞就壞在無節(jié)制的濫飲。
2飲酒不強勸,量力而飲。阮葵生在《茶余客話》中引陳畿亭的話說:“飲宴若勸人醉,茍非不仁,即是客氣,不然,亦俗也。君子飲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仆役,以通為恭敬,以虐為慷慨,以大醉為歡樂,土人亦效斯習,必無禮無義不讀書者。”說的是酒林中一些歡飲者,他們胡攪蠻纏,步步緊逼,必置客人于醉地而后快。這些人往往還振振有詞,什么“今朝有酒今朝醉”呀,“人生難得幾回醉”呀,完全是把沉溺當豪爽,把邪惡當有趣。其實人們酒量各異,對酒的承受力不一,強勸他人飲酒,不僅有違酒德規(guī)范,而且容易出意外事故。
3飲不至醉。在《周書?酒浩》中,周公還借文王之口告誡子孫們,只有在祭祀的時候才可以飲酒,而且“德將無醉”,即要用酒德幫助自己,不要喝醉了。流沙河先生曾經在《飲酒銘》寫到:“飲不至醉,半酣即停;醉不至狂,微醺即醒;斯是酒德,君子奉行。”飲不至醉是一種美德,更是對自己身體健康負責。經常逢飲必醉、嗜酒酗酒,就可能引起視力減退、消化道病變、呼吸道病變、心血管病變等疾病,嚴重者可能引起早衰損壽甚至中毒致死,每年在酒杯里淹死的人比大海里淹死的多?!叭ù蟮?,一座講文明。”(《飲酒銘》)喝酒不該醉,更不該千方百計把別人灌醉。
二文明酒風禮為本。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自古代以來,禮就成了人們社會生活的總準則、總規(guī)范。其中心內容和基本準則,就是充分承認存在于社會各個階層的親疏、尊卑、長幼區(qū)別的合理性,并視其為理想的社會秩序。古人認為,禮是人與動物區(qū)分的標志,使人以有禮,知有別于禽獸。(《禮記?曲禮上》)孔子反復強調:“為國以禮”(《論語?先進》),“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論語?子路》),“上好禮則民易使也”(《論語?憲間》)??梢姡Y是維護社會秩序的規(guī)范。既然禮可以“經國家、定社翟、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五年》),那么,禮就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酒行為自然也應納入禮的軌道,應該有酒行為的禮節(jié)――酒禮。
酒禮源于祭祀,《左傳》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就是說,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國家最大的事,第一件就是祭祀?!吨芏Y?天官家宰》寫到:“凡祭祀,以法共五齊三酒,以實八尊。大祭三貳,中祭再貳,小祭一貳,皆有酌數。唯齊酒不貳,皆有器量。”這段話是說凡舉行祭祀,都要按規(guī)定供給五齊三酒,分別裝在八個大樽中。祭天帝和先王等大的祭祀活動,可增添三次;進行對山川鬼神等的中等祭祀,可增添兩次;進行風雨的小祭,可增添一次。用酌盛酒于樽,有數量規(guī)定。周公頒布的《酒誥》明確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為了祭祀天地神靈和列祖列宗。這說明,當時人對以酒祭鬼神是相當重視的。秦漢以后,隨著禮樂文化的確立與鞏固,酒文化中“禮”的色彩也愈來愈濃,《酒戒》、《酒警》、《酒觴》、《酒誥》、《酒箴》、《酒德》、《酒政》之類的文章比比皆是,完全把酒納入了秩序禮儀的范疇。因此,中國古代酒行為是受到禮的制約的。《說文》云:“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泵鞔鷮W者邱浚講得更清楚:“酒以為祭祀、養(yǎng)老、奉賓而己,非以為日常食之物也?!?《大學義補?征榷之課》)中國酒文化的核心就是酒禮,體現在酒行為中的尊卑、長幼,乃至體現在各種不同場合的禮儀規(guī)范。
1睦親敬老,長幼有序?!对?小雅?伐木》說到:“既有肥。
以速諸父。……既有肥牡以速諸舅。……籩豆有踐兄弟無遠?!芯莆覠o酒沽我?!薄对娦颉氛f:“《伐木》宴朋友故舊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親親以睦友賢不棄不遺故舊民德歸厚矣。”這反映了無論何人都應該“親親以睦”、“不遺故舊”的思想?!爸T父”是父系血統(tǒng)的代言人;“諸舅”是母系血統(tǒng)的權威人物都是血緣關系極為密切的人“兄弟”更是從小一起長大、不離左右的人。親睦的大家族舉家同飲渲染出一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以美酒佳肴為憑借展示出人倫孝悌及內在的德性規(guī)范。西周的飲酒禮儀講究時、序、數、令。其中的序就是指在飲酒時遵循先天地鬼神后長幼尊卑的順序?!班l(xiāng)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yǎng)老也。民知尊長養(yǎng)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長養(yǎng)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國可安也。”(《禮記?鄉(xiāng)飲酒義》)然而一旦飲酒過度不僅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給家人、朋友造成不必要的擔心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感情的深淺并不完全在于酒的多少更重要的是飲酒過程中的歡快氣氛和愉悅的心情。酒作為一種交往和溝通的媒介能夠促進感情的交流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酒文化中的睦親敬老長幼有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做到尊重老人、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和睦鄰里從而更好地調節(jié)人際關系、維系家庭和睦、促進社會穩(wěn)定。
2尊敬領導,君臣有義。西周以后,出現了所謂“無酒不成禮儀”,“有禮之會,無酒不行”的奇特景觀。然而,當今社會在一定范圍內存在著酒文化的變味,如:酒場就是戰(zhàn)場,酒風就是作風,酒量就是膽量,酒瓶就是水平;只要兩袖清風,哪怕一肚子酒精;兵馬未動,酒肉先行,個個灌醉,路路打通。以上現象嚴重違背了傳統(tǒng)的酒文化精神。那么,領導和下屬之間飲酒需不需要酒禮的約束呢?孔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說的是君臣相處,君盡君道,臣盡臣道。君道,也就是為君者的責任義務;臣道,就是為臣子者的責任義務。推而廣之,在一個組織中,為上級者就是“君”,有其君道;為下級者就是“臣”,有其臣道。只有君臣各守本分,各盡其道,每個人將自己的責任義務盡到,單位組織才會順利發(fā)展,國家才會長治久安?!抖Y記?鄉(xiāng)飲酒義》云:“祭薦、祭酒,敬禮也。嚌肺,嘗禮也。啐酒,成禮也。于席末,言是席之正,非專為飲食也,為行禮也?!F踐明,隆殺辨,和樂而不疏,弟長而無遺,安燕而不亂,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國矣?!薄洞髮W》講:“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本唧w到飲酒中,即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敬。領導以仁愛的情懷關心下屬,接受下屬的敬酒,就要以人為本,不要以勢壓人,逼著下屬喝酒;下屬也不要迫于上司的權威,寧讓身體出毛病,也不能讓領導不高興。現實中通過了“酒精考驗”并獲得上級領導賞識和提攜的人是絕對的少數,未能遂愿反倒傷身、寒心者不計其數,甚至毀家、奪命者也屢見不鮮。酒過三巡后多些工作、情感交流,少些酒來酒往。這樣,才會飲不至醉,既促進了領導和下屬之間的感情交流,又不耽誤工作,更利于文明的酒風形成。
古人是將衣冠端正、位序不亂,視為酒行為中的君子之舉。既然有君子之禮,必然會有“小人”之非禮。因而,歷代都設有各種酒官,以保證酒禮的執(zhí)行?!吨芏Y?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贝笄?,酒官之長?!吨芏Y?天官》載有酒正之官,執(zhí)掌有關酒的政令;問題是,在精神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酒桌上是否還需要一位這樣的酒官呢?先回顧當今飲酒者的現狀:過量飲酒,斷送生命者有之;酒后失態(tài),傷風敗俗者有之;酒后駕車,釀成交通事故者有之??磥砭谱郎线€是需要有酒官。領導干部是良好社會風氣的倡導者,如果酒宴上的領導、長者做酒官來監(jiān)督飲酒的量,保證酒禮的執(zhí)行,帶頭不強勸、不拼酒,崇尚文明,潔身自好,這對文明酒風的形成將起到不可低估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觀中國酒文化的禮與德,固然有許多必須揚棄的東西,如等級觀念、酒儀中的繁文縟節(jié),以及形形色色的封建迷信等,但是尊敬父兄師長,行為要端莊,飲酒要有節(jié)制、量力而飲,不強勸、飲不至醉,仍是值得繼承和發(fā)揚的酒禮和酒德精華,在當前公款吃喝愈演愈烈、酒后駕駛屢禁不止、勸酒拼酒陋習盛行的形勢下,這種倡導十分及時。習慣靠養(yǎng)成,風氣可促成。健康飲酒、文明飲酒既是個人道德水平提升的表現,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龔若棟:《試論中國酒文化的“禮”與“德”》,《民俗研究》,1993年第2期。
[2]朱曉梅:《品味中國古代的酒德和酒禮》,《烹調知識》,2007年第12期。
[3]張玉庭:《酒德與美》,《食品與生活》,2006年第5期。
[4]黎瑩:《舉世無雙的中國酒文化》,《食品與健康》,2004年第4期。
[5]崔金靜:《簡論〈詩經〉酒詩的理性精神》,《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6年第s1期。
[6]夏家:《中國人與酒》,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88年版。
[7]蔣雁峰:《中國酒文化》,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十六
血液、生殖、內分泌、免疫、骨骼、神經人體六大系統(tǒng),是為細胞提供營養(yǎng)和為人體提供精氣的通道,而免疫系統(tǒng)則是人體健康的守護神,免疫力強,小病不得,大病不來。
免疫失調,人體易受毒邪侵襲,聚集臟腑,久瘀成毒,造成心腦、肝、肺、脾胃、腎、胰臟的衰老和病變。古漢養(yǎng)生酒高效成份通過酒力提升,迅速增強人體免疫力,重建機體保護屏障,針對臟腑,清除、修補、保護同步進行,六大系統(tǒng)同調同養(yǎng),遠離各種大病、重病、疑病、難病,更是病后、術后、人體久虛不愈的強身良方。
陰陽失衡,人體易受風寒濕暑燥火六淫,喜怒憂思驚恐悲七情困擾,造成人體各種器質性損傷及功能性病變,加速人體衰老,誘發(fā)動脈硬化、三高癥、糖尿病、男女腎陰虛腎陽虛、關節(jié)屈伸不利、風濕、失眠、神經衰弱、女性內分泌失調等癥。
古漢養(yǎng)生酒,讓清陽之氣上升,濁陰之氣下降,驅邪扶正,陰陽平衡。人體經絡暢通,精氣旺盛,血脈充盈,六大系統(tǒng)健康循環(huán),有效防止臟腑毒素再生,機體有活力,人有精氣神。
腎主精,肺主氣,心主神,精氣神乃人體三寶。臟腑受損,損害最重的是人體“先天之本”腎和“后天之本”脾,造成腎精虧耗,脾胃不合,各項生理功能急劇下降,男人腎陰虛,女人腎陽虛,精神萎靡、五谷不納,未老先衰,多病纏身。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十七
飲酒是中國古老的飲食風俗,它滲透著中華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寄托。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到漢代飲酒之風盛行形成了獨特的酒文化。
我國的`酒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龍山文化遺址中發(fā)現有尊、高腳杯、小壺等陶器都是用來釀酒和飲酒的。西周時設有“酒正”、“酒人”掌管有關釀酒和酒令,釀造“五齊三酒”以供天子祭祀。到了漢代釀酒業(yè)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飲酒之風”盛行形成漢代獨特的酒文化。
漢代飲酒風氣盛行。飲酒大量被認為是豪爽的行為,蓋寬饒赴宴遲到主人責備他來晚了。蓋寬饒曰:“無多酌我。我乃酒狂。”光武帝時的馬武為人嗜酒,闊達敢言經常醉倒在皇帝面前。釀酒業(yè)有巨大的利益,因此國家對其實行官營政策。武帝太初三年春二月,初榷酒酤。當時酒是必需品,實行官營后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因而后來的統(tǒng)治者改變了官營的政策。王莽時罷酒酤詔曰:“夫鹽,食肴之將;酒嘉會之好;鐵田農之本。名山大澤,饒衍之藏,此非編戶齊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這就放松了國家對酒類等專營,有利于釀酒業(yè)的發(fā)展。
當時的酒的種類眾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椒花酒等。河北滿城的劉勝墓中出土有“稻酒十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等題字的陶缸,說明了酒的種類很多。漢景帝時的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這里的醴就是一種米酒。
當時的貴族和官僚將飲酒成為“嘉會之好”每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太極殿大宴群臣,“雜會萬人以上”場面極為壯觀。太極殿前有銅鑄的龍形鑄酒器,可容四十斛酒。當時朝廷對飲酒禮儀非常重視,高祖竟朝置酒無敢喧嘩失禮者。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婚喪嫁娶,送禮待客,節(jié)日聚會是暢飲的大好時機。孝宣帝五鳳二年秋八月詔曰:“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今郡國兩千石或擅為繁苛,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招。由是廢鄉(xiāng)黨,令民亡所樂,非所以導民也。勿行苛政。”充分說明了酒在當時的重要性。
在漢代酒還用作實行仁政的工具。孝文帝即位后下詔曰:“間者諸呂用事擅權,欲危劉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酒,酺五日。”酺五日的意思是聚飲酒五日,按照漢代律法規(guī)定三人以上無故群飲酒罰金四兩。這是國家對百姓的一種賞賜。孝文帝元年三月詔曰:“年十八以上賜米、酒、肉;九十以上賜帛絮”孝宣帝本始元年春正月賜天下人爵各一級,孝者二級,女子百戶牛酒。百戶牛酒是對女性戶主家庭的賞賜,標準是每百戶賜一頭牛,十石酒,每戶合百錢左右。
酒還用來犒賞軍士,劉邦當年進入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秦民大喜,爭持羊酒食獻享軍士”。武帝初置四郡保邊塞,兩千石治之,咸以兵馬為務酒禮之會,上下通焉,吏民通焉。臧宮率兵屯駐駱越。越人“其渠帥乃奉牛酒以勞軍營?!彪佳霝樗抉R“乃悉以其裝買二石醇醪會士卒飲?!?/p>
漢代還有鄉(xiāng)飲的儀式,鄉(xiāng)飲是古代的一種宴飲風俗,起源于上古時代氏族集體活動,周代鄉(xiāng)人因時而聚會,是在舉行射禮前的宴飲儀式。儀式嚴格區(qū)分長幼尊卑,升降拜答都有規(guī)定。這種聚會有舉薦賢士以獻王室的意義所以一般選擇吉日舉行。成帝永嘉二年,春,三月博士行“鄉(xiāng)飲酒禮”。每年三月學校在祭祀周公、孔子時也要舉行盛大的酒會?!懊鞯塾榔蕉耆驴ぁ⒖h、道行鄉(xiāng)飲酒于學校皆祀圣師周公、孔子。”當時的鄉(xiāng)飲儀式非常受重視,伏湛為光武時的大司徒“以為禮樂政化之首顛沛猶不可違。是歲奉行鄉(xiāng)飲酒禮,遂施行之?!?/p>
按照漢代的禮俗當別人進酒時,不讓倒?jié)M或者一飲而盡,通常認為是對進酒人的不尊重。灌夫與田蚡有矛盾,灌夫給他倒酒時被田蚡拒絕了,灌夫因此罵座。
當時男女宴飲時可以雜坐,劉邦回故鄉(xiāng)當地的男女一起在宴會上“日樂飲極歡”。西漢時供人宴飲的酒店叫做“壚”雇傭干活的店員叫“保傭”當時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就在臨邛開了一家酒店?!跋嗳缗c俱之臨邛,盡賣車騎,買酒店,乃令文君當壚?!?/p>
按照當時宴飲的禮俗主人居中,客人分列左右。大規(guī)模宴飲還分堂上堂下以區(qū)分貴賤,呂公當年宴飲“進不滿千錢者坐之堂下。”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禮儀制度的嚴格。
酒在漢代用做醫(yī)療用途,酒有“百藥之長”的稱號。當時有菊花酒、茉莉花酒等藥酒。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養(yǎng)生方》和《雜療方》中記載了利用藥物配合治療的藥酒的方劑。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也有大量的記載。
[1]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xx.
[2]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xx.
[3]田昌五、安作璋。秦漢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4]秦永州。中國社會風俗史[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xx.
淺談中國酒文化論文篇十八
從那些優(yōu)秀的國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繪畫是十分重視空白表現的,中國畫并不同西方繪畫那樣用顏色把所有的空間都填滿,而是在畫面中留有足夠的空白。以下就是。
所謂的這些空白,并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有象征性地指某些事物,它可以指水面、天空、煙霞、云霧等等,只是沒有用筆墨將它們的形狀具體地描繪出來。畫面中雖然缺少了這些實景的描繪,但那種云煙繚繞、霧靄蒙蒙的虛幻美卻帶給了人們更加強烈地心靈震撼。由此可見,留有空白,對構圖和情景塑造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南宋著名畫家馬遠最善長截景式構圖,他在畫面中常對一些復雜的自然景象進行高度概括,剪裁大膽,取舍也非常得當。他在畫面上常表現出山之一角或水之一涯的局部,其他的自然景物大多都省略不畫。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中提到:“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見其頂,或絕望直下而不見其腳,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獨坐。此邊角之景也?!痹谶@種邊角之景的畫面中,留有大面積的空白來凸顯他所描繪的實景,實景與空白處的對比使畫面的意境也更為深遠。正如他的代表作:《寒江獨釣圖》,由于畫家的精心安排,畫面中空白的運用恰到好處地突出了老翁的孤獨與寂寞,使整幅畫面籠罩在蕭條、孤冷的氛圍中,使畫面的意境與題目達到合二為一的境界。這幅作品恰到好處地說明了空白的存在可以更好地突出你所要表達的主體。
回想一下我們欣賞過的西洋畫,它也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但是它所呈現給我們的最大的特點莫過于寫實,西洋畫的整幅畫面都被色彩填滿,描繪的景物也是所取范圍之內的實景,西方繪畫的這一特點與他們思想理念的認識是一致的,他們對“虛”和“實”的理解就是:“虛”就是虛,是完完全全的虛;“實”就是實,是實實在在的實。而中國太極思想認識的“實”不是絕對的實,“虛”也不是絕對的虛,而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從這一理念認識的不同就可看出,中西繪畫完全屬于兩種不同的繪畫體系。中國畫注重畫面要有虛實,這樣才有意境,這也是受我們傳統(tǒng)文化與哲學思想的影響。畫面中的實處與虛處相互呼應相互結合,方顯筆墨的婉轉與靈動,此時的虛處早已不是單純的空白,而是實處。畫面中有被遮擋的部分雖然沒有顯現出來但并不是說不存在,而是跟顯現出的部分一樣內容豐富,與實處的筆墨共同構成一個整體。由于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繪畫藝術一直都在追求意境的傳達,而最能體現畫面意境的應當就是虛實在繪畫作品中的體現。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309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