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在閱讀一本書或文章之后,對書中內容和作者觀點進行總結和個人感悟的一種寫作形式,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領悟作品的意義,我覺得讀完這本書后,寫一篇讀后感是非常有必要的。讀后感是對所閱讀的書籍的思考和體會的一種總結性內容,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加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讀完這本書后,我想以讀后感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這樣可以使我對書中觀點的理解更深入,對于提高我的寫作水平也有很大幫助。在完成讀后感寫作的同時,也是對自己閱讀結果的一次反思和匯總,它讓我不斷地思考書中提出的問題以及作者的思考方式,對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讀完這本書后,我覺得寫一篇讀后感可以幫助我更好地整理和總結我的思考,并對書中的觀點有更加準確和深入的理解。那么如何準確地把握書中的重點內容,并結合自身經歷和思考進行寫作呢?以下是一些書評網站上的讀后感總結,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選擇讀書的方向和方式。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一
1、密爾首先指出在他的時代(大約是19世紀中期),人們已經較為普遍地接受了政府應當容許出版自由的觀念。但是卻必須注意以多數公眾的名義壓制少數人以論自由的情況。他說:“假定全體人類減一執(zhí)有一種意見,而僅僅一人執(zhí)有相反的意見,這時,人類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假如他有權力的話)要使人類沉默較可算為正當?!薄捌仁挂粋€意見不能發(fā)表的特殊罪惡乃在它是對整個人類的掠奪,對后代和對現存的一代都是一樣,對不同意于那個意見的人比對抱持那個意見的人甚至更甚。假如那意見是對的,那么他們是被剝奪了以錯誤換真理的機會;假如那意見是錯的,那么他們是失掉了一個差不多同樣大的利益,那就是從真理與錯誤沖突中產生出來的對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認識和更加生動的印象?!?/p>
2、密爾提出了兩個論點:“我們永遠不能確信我們所力圖窒閉的意見是一個謬誤的意見;假如我們確信,要窒閉它也仍然是一個罪惡?!?/p>
首先,密爾指出人在認識上是經常犯錯誤的,“對于人類的良好辨識可稱不幸的是,在他們實踐的判斷中,他們的可能錯誤性這一事實遠沒有帶著它在理論中倒常得到承認的那樣分量”。特別是“一些專制的君主,或者其他習慣于受到無限度服從的人們,幾乎在一切題目上對于自己的意見都感有這樣十足的信心?!睍r代的普遍意見也常常是不正確的,他說:“時代并不比個人較為不可能錯誤一些;試看,每個時代都曾抱有許多隨后的時代視為不僅?誤并且荒謬的意見;這就可知,現在流行著的許多意見必將為未來時代所排斥,其確定性正象一度流行過的許多意見已經為現代所排斥一樣?!?/p>
其次,密爾認為真理只能來源于討論,來源于不同意見的爭辯。他指出我們之所以能夠認定某些意見為正確,“正是以有反對它和批駁它的完全自由為條件;而且也別無其他條件能使一個象具有人類精神能力的東西享有令他成為正確的理性保證?!比祟愔阅軌虻玫秸_觀念,根源在于人的錯誤認識不斷被改正。而改正錯誤,憑借的正是經驗和討論。“可見人類判斷的全部力量和價值就靠著一個性質,即當它錯了時能夠被糾正過來;而它之可得信賴,也只在糾正手段經常被掌握在手中的時候?!?/p>
密爾認為允許討論的主題是不應當受到限制的,不應存在某些不許討論的禁區(qū),不能說某些信條對于社會福祉是這樣有用,以至于禁止討論,因為“一個意見的真確性正是其功利性的一部分?!泵軤柼岢隽嗣罢J不可能錯誤性的概念,即指出“擔任、代替他人判定那個問題,而沒有允許他人聽一聽相反方面所能說出的東西。”密爾聲稱:“即使把這種冒認放在我的最嚴肅的信念這一邊,我也仍要不折不扣地非難它和斥責它。任何一個人的勸說無論怎樣積極有力,僅說到一個意見的謬誤性,并且說到它的有害后呆,不僅說到它的有害后果,并且說到它的(姑且采用我所完全鄙棄的語詞)不道德和不敬神;但是,只要他在從事追求那一私的判斷時——雖然也享有國人或時人的公眾判斷的支持——阻擋人們聽到對于那個意見的辯護,他就是冒認了不可能錯誤性。對于這種冒認,還遠不能因其所針對的意見被稱為不道德或不敬神就減少反對或者認為危險性較少,這乃是有關一切其他意見而且是最致命的一點?!泵軤柣仡櫫藲v史上“正是在所謂不道德或不敬神的場合上,一代的人曾經犯了引起后代驚詫和恐怖的可怕錯誤。正是在這類情事中,我們看到了歷史上一些難忘的事例,當時法律之臂竟是用以鏟除最好的人和最高尚的教義”。
密爾指出:一個意見“不論怎樣真確,若不時常經受充分的和無所畏懼的討論,那么它雖得到主張也只是作為死的教條而不是作為活的真理”;那些沒有堅定信念作基礎的信條自然一遇辯論的影子就會退避三舍;那些“系作為一個成見、一個脫離論證的信條、一個反對論證的證據而深踞心中”的意見,“這樣主持下的真理,毋寧說只是一個迷信,偶然貼在宣告真理的字面上罷了?!薄罢胬韰s象是擺在一架天秤上,要靠兩組互相沖突的理由來較量?!敝挥袪庌q和討論才能幫助人們達到真理。
密爾認為真理應當從不同意見中綜合提升,“如果兩種意見中有一個比另一個較為得勢,那么,不僅應予寬容而且應予鼓勵和贊助的倒是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適居于少數地位的那一個。因為那個意見當時代表著被忽略了的利益,代表著人類福祉中有得不到分所應得之虞的一面?!彼J為,即使是在當時仍然占據統(tǒng)治地位的教類教義也應當接受這一信條。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二
蜜絲?瓦西里奇科夫出生于白俄貴族家庭,十月革命后隨父母離開俄國,成長之際相繼輾轉于立陶宛、法國、德國。具備良好的教養(yǎng)、掌握多國語言為她以后的人生之路開拓了多種可能,當然她大概沒料想到日后會在如花歲月進入德國納粹的陣營。
1940年1月3日(星期日),蜜絲?瓦西里奇科夫和二姐塔蒂阿娜一同前往柏林,隨身攜帶一臺留聲機和11件行李。蜜絲的日記便開始于這個時候。二戰(zhàn)已經開始,德國納粹的勢頭正強悍凌厲。蜜絲和二姐初抵柏林便焦慮于求職掙薪,戰(zhàn)爭與革命讓舊式貴族們從云端跌落塵埃,昔日住城堡莊園,著華衣美服的貴族姑娘們必須開始為一日三餐、棲身之地而憂心忡忡。戰(zhàn)初,姑娘們仍熱衷舞會派對,拮據的日子里仍不忘添置新衣口紅,不忘美發(fā)妝容。彼時她們尚不知道前方等待著她們的將是哀鴻遍野式的毀滅。
蜜絲和二姐先后進入德國納粹外交部,作為一個流亡德國的白俄貴族后裔,蜜絲的家族原本有著廣泛而高端的朋友圈,從王公貴族到政商界要人,但,二戰(zhàn)開始后這些人的命運陡然劇變,書中不時可以看到流落海外一貧如洗的貴族母女、從炮火中只身逃出只剩一身衣服的王子、產業(yè)被征流離鄉(xiāng)間的爵爺夫人。
蜜絲1940年的日記里還只有對物質匱乏的困窘、對未來出入的迷茫。1941年的日記里甚至出現了蜜絲親自參加的”霍亨索倫家族瑪利亞-阿德根德公主與巴伐利亞康斯坦丁王子成婚大典“.蜜絲詳細記錄了婚禮大典的整個過程,彼時轟炸已經開始,這段經歷投放到戰(zhàn)爭背景上猶如一段沉入黑暗前的回光返照。衣香鬢影、觥籌交錯,美好時光曇花一現,幾乎引發(fā)人們能短暫地入安境、遁亂世的錯覺。
”七月密謀“是一次企圖刺殺阿道夫?希特勒而發(fā)動政變的行動。于1944年7月20日由一班德國國防軍軍官和另外一些人展開行動。密謀失敗后,相關人員被處決。
雖然蜜絲至死都沒有真正透露她在該事件中的參與深度,但各方面推測”她對此計劃知道的遠比她說出來的多?!昂偷聡丝紤]將刺殺希特勒后對德國未來的瞻前顧后不同,作為外國人的蜜絲在日記中明確表態(tài):第一步就是要趕緊殺了這個瘋子,后面的事情再做考慮。
刺殺希特勒的密謀、柏林轟炸、維也納轟炸------這些今人隔空看來仍充滿驚悚的場景,對于親歷者蜜絲而言則全是一場場夢魘。蜜絲的日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角度,讓我們得以接近更真實的二戰(zhàn)德國、更多元地了解二戰(zhàn)時期的德國人,也能一睹戰(zhàn)爭歲月、極端情景里形形色色的人與人性。
蜜絲個人文化素養(yǎng)較高,所以這本穿越1940~1945的日記內容質量上佳,敘事客觀真摯、敘述典雅流暢,全然沒有拉拉雜雜的絮絮叨叨、沒有沉湎個人不幸的哼哼唧唧、更沒有年輕女性的傷春悲秋。通過日記,我看到了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女性在喧囂混沌中能令自己保有一顆清醒、理智、明辨是非的頭腦。不是沒有過沮喪,也曾倦怠至奔潰,但再度爬起來時就又充滿了希望和力量。
這是本計劃外的讀物,當初大概是湊單買的。(范文.先生網)原是作為艱澀讀物后的調劑品打開的,我以為日記類型讀起來會輕松些,卻發(fā)現此書一打開必須得一口氣讀到完。一是因為書中很多很多很多的(數目未具體統(tǒng)計)地名、人名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尤其里面一些東歐舊族的姓名,長長一串可不好記,加之1941年起日記里的轟炸陸續(xù)登場,一場場空襲令我翻書頁的節(jié)奏也不斷跟著加快,仿佛自己身后被炸彈追著似的。和”炮彈“賽跑、和冗長繁復的人名賽跑,”跑著跑著“,我一溜兒跑到了最后一頁。
蜜絲熬過了二戰(zhàn)地獄般的歲月。
1946年1月28日,在奧地利的一所天主教的教堂內,一位從蘇聯(lián)逃出的俄國神父站立于圣壇前,東正教徒的新娘蜜絲?瓦西里奇科夫和身著美軍制服的駐巴伐利亞美國軍事政府上尉彼得?哈恩登相挽而入。賓客中,身著法軍制服的布羅斯伯爵上尉、擔任過德國軍官的保羅?梅特涅和漢斯?赫爾瓦斯三人輪流握住一頂極重的皇冠,放在新人頭上?!泵總€人都強烈感覺到這場儀式的重要意義,它結合了來自四個不同國家的人,而這四個國家不久之前才在一場慘烈大戰(zhàn)中浴血交戰(zhàn)?!埃èD―漢斯?赫爾瓦斯)。讀到這里令人頓時心生安慰,記錄下這本厚厚日記的美麗、聰慧的俄國姑娘――蜜絲?瓦西里奇科夫?哈恩登有了一個美滿的歸宿與結局。
命運將蜜絲姑娘推入黑暗,她奮力沖進了光明。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三
昨晚花了一夜的時間看完了,真的很佩服他們的勇氣和堅持。
有太多太多的舍不得,讓我無法放下。
也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讓我拿來當借口,無法向前走。
我無法想像可以放棄一切去旅行?
我無法想像只有少得可憐的錢可以去旅行?
我無法想像如果真的要背個包去旅行,到底要裝多少東西才夠?
我無法想像搭車的成功率?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搭你一程?
我無法想像旅途中有什么危險的'事發(fā)生?
有太多未知的東西讓人卻步。
也許是我想太多,雖然我只是想,而沒去行動。
就好像海賊王,無法知道前方有什么,但卻讓人期待興奮的冒險旅行。
我也能有這樣的勇氣么?
現在的社會很現實的,就算我在夏灣寫著個“拱北”牌子。
也不會有人愿意讓我搭車,除了的士吧.
這樣做似乎很白癡。
我曾經很向往西藏,因為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就只是很去想去那兒看看。
我對那兒并不了解,也沒特別注意西藏的資料。
也許是我覺得并沒機會會去的吧。
這次看完書后,讓我想去的地方還是西藏。
可有太多的太多的原因去不了。
現在沒有那么時間,沒有那么多錢可以用。
也沒有相機之類的工具可以讓我拍下風景物。
也沒有準備去旅行的工具等等。
更重要的是沒有準備去旅行的心。
我在想如果給自己一年的時間這些能準備好么?
不需要太多的時間,或許幾天就夠了。
不需要用太多錢,可以嘗試厚著臉皮去搭車,就算失敗也是一種體驗。
不需要太多的東西,簡簡單單就好,又不是長年旅行。
不需要給自己太多想法,本來旅行就是隨意的。
想一想,似乎這些借口都已不成借口了。
嗯.我太多三分鐘熱度了.
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否在熱度中。
一年后是否真的可以背個包就踏上旅行呢?
就讓這篇日志來看看我一年后會怎樣吧.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四
我在暑假期間讀了《都德短篇小說選》這本書,其中有一篇文章叫《柏林之圍》,這部短篇小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的一個老人貫穿了全文,那就是菇沃上校。這個老人是一個特別看重榮譽和愛國主義的人,當他聽說法軍戰(zhàn)敗后,當即中風倒下。她的小孫女和醫(yī)生為了他的病情,不斷編謊話。在普軍包圍巴黎時,他們說是法軍包圍了柏林。普魯士兵進巴黎時,老上校以為法軍凱旋,于是,他穿上軍裝準備迎接凱旋歸來的法國士兵,而他看到的卻是一隊隊普魯士士兵行進在巴黎的街道上,這晴天霹靂,使老人的心猝然停止了跳動。
這篇小說情節(jié)安排巧妙,通過一個病中的老軍人視角的運用,將巴黎被普魯士圍困攻陷的苦難現實與主人公想象中的法軍攻克柏林的勝利對照起來,既深刻表現了人物的強烈愛國主義情感,又使小說具有一種動人的悲劇色彩。風格獨特,語言優(yōu)美,篇幅短小精練也成為這篇小說的藝術特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和對敵人的仇恨。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愛國詩人陸游,他在老年時仍不忘保家衛(wèi)國,奮勇殺敵,但始終沒能看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一幕,最終在抗金的呼聲中病終。他不也是和菇沃上校一樣,熱愛祖國,但終究心愿未成,含恨而死。我很敬佩他們愛國的高尚情操。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向菇沃上校學習,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和堅定的愛國思想。努力學習,爭取做國家的棟梁,為祖國的建設作出貢獻。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五
十一假期回家,發(fā)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圈養(yǎng)在一起的雞鴨,門沒關嚴實,鴨子興致勃勃地魚貫而出,而雞則對此毫不在意。
雞的表現,我并不感新奇,因為我很早就知道,關久的雞,你打開籬笆門,它們會有好一陣子都不敢往外踱步。而鴨子身上,似乎有一種用不完的激情在,不停地伸縮彎曲而修長的脖子,一前一后,“嘎嘎嘎”叫個不停,貌似總要探索新的地盤,那籬笆外的世界。
回家也把一本叫《論自由》的小冊子看完了,作者是英國19世紀的哲學家約翰·穆勒。在閱讀的過程中,想到一句《馬哲》教科書中的話: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論自由是向真理接近的方法論。
人類對自身有多不滿,就意味著人類所掌握的真理有多殘缺。同時,人類沒有出現比現實更糟糕的情況,意味著人類某種程度上走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或快或慢,有時甚至曲曲折折。
真理可能是碎片化存在,而人類則通過海量的探索,將這些碎片拼在一起,并通過傳播、共享。這就有了主流與邊緣(異端)的分界,自由意味著讓主流之外的邊緣(異端)存在。這可以算作是一種寬容,但其實際上是對真理的維護。穆勒對此作了詳細的論證。
異端可能是一種謬誤,可能是一種邪說,也可能是尚未被人們感知的真理的一部分。不管怎樣,它要么刺激著現有的主流真理使其盡量不被教條化、概念化,它要么將在未來補充現有主流真理身上藏有的缺陷。
人類對自身的前途似乎有很多的話要說,但很多時候又似乎一無所知。如果70億的人類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機器,真理就會收縮;如果這是70億充滿個性、首創(chuàng)精神的鮮活的人,真理才會擴張。人類才有可能邁向終極目的地,如果有的話。
思想上的自由,放到生活中,就是一種彰顯個性的態(tài)度與行動,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它的原則是,如果不傷害到他人,可以為所欲為;如果傷害到了別人,就需要遭受處罰,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由此可見,那些看似囚禁人們自由的監(jiān)獄,如果被正當使用,實際上也是維護自由的設施。
這就引出了社會對個人自由控制的限度問題。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教育。如果一種教育體系,它的存在是為了統(tǒng)治官僚機制輸送人才,它就是一種反自由的,其結果是,最聰明的人被聚集在一起去控制其余人的自由。
比如科舉制度,哪怕我承認它是一種公平的制度而且它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性,但它的結果必然造成官僚體系之外的,其余國民在自由領域探索活動的萎縮,如此,這個國家不會再有個性,不會再有首創(chuàng)精神,真理因此教條化,社會停滯。如果沒有英國的堅船利炮,今天的中國或許與過去兩千年的中國沒什么差別,當然好與不好,大家自己會有想法。
這本書寫在一個半世紀之前的英國土地上,如今的中國人讀起來,或有許多共鳴。聽我亂說,不如自己去看,很短,才10萬余字。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六
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蒙臺梭利幼兒園園長孫瑞雪通過實際例子敘述了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fā)展成為一個專注、堅強、完整的人。
孫瑞雪園長的這一觀點,我是很贊同的。本來嘛,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世界上,對什么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么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腳等身體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的不足,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頑皮的行為。如果是真的愛孩子,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完善,豈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總是干涉的太多,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什么事情都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道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fā)展的過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賞書名中的自由兩個字,以前我也只是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fā)展,它怎么可能會和紀律以及自律相提并論呢,能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己呢?但通過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身受感觸。首先,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們的行為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的環(huán)境里健康成長的孩子。第二,要做一個有心的人,去仔細觀察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傾聽和交流是最好的橋梁,也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樣,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映照著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很重大。
其實,不只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huán)境里不快樂,任何人都不會感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huán)境充滿了愛、自由和溫暖,人與人之間要是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是不是都會得到好的結果。
愛與自由同樣重要,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要適當放手給孩子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寬容,學會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肯定也會快樂、堅強、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勇氣。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七
我是一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所學專業(yè)是金融學,我的專業(yè)和我現任工作沒有一點聯(lián)系。而我對幼兒教育也不是很了解,明白的只是簡單的,很淺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中國的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都不太了解的我,此刻有機會嘗試西方的幼兒教育。
愛和自由,起初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不是很理解。愛是什么?自由是什么?大多數人認為的愛是在長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漸堆積起來的,類似親情或者就是親情的感覺,就是愛。而自由,是由自我作主;在法律允許范圍之內不受限制和約束。蒙特梭利說:“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好處上的人?!痹谟變簣@里,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用心的充滿愛和自由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讓孩子的潛能上得以發(fā)揮。在6歲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會因為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在中國,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么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光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光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
孫老師的《愛和自由》讓我了解到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明白的來到這世界,他(她)們是伴隨著內在的一種東西來到這世界,蒙特俊利把這稱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簡單的,成人要是和他們說話太多或者復雜的時候,孩子的思維就會被成人弄的混亂,用簡單的話去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的思維就不會很亂。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大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fā)展的程序和心理,成人常常想把自我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把自我的經歷轉嫁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我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背負著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我有所收獲,能更寬容應對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梁。
愛與自由并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勇氣。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八
故事講述了非洲王子阿曼即將成為阿曼斯村的酋長時,突然遭到奴隸販子的襲擊,被賣到了美國。他先被賣到一戶人家做下奴隸,十五年后又轉賣給一個皮匠。這是一段漫長而艱辛、屈辱的歲月。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他一直努力獲得自由。
在他的頑強努力下,他遇到了一些好運氣。在皮匠家里,他學到了最好的手藝,為他的自由贏利了條件。他把所有的錢用來贖回自由。他老了,但他終于成了自由人!這一刻,讓人為他感到高興,為自由的含義感到震憾。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阿曼真是一個的人,一個善于掌握自己命運的人。無論生活多么殘酷、命運多么不公平,他總是那么積極、。
而我自己呢?哪怕只是一次考試分不高,()或者一件很小的不順心的事,我都會倍感挫折,拿爸爸當“出氣筒”,比較之下,真令人慚愧。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九
故事講述了非洲王子阿曼即將成為阿曼斯村的酋長時,突然遭到奴隸販子的襲擊,被賣到了美國。他先被賣到一戶人家做下奴隸,十五年后又轉賣給一個皮匠。這是一段漫長而艱辛、屈辱的歲月。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他一直努力獲得自由。
在他的頑強努力下,他遇到了一些好運氣。在皮匠家里,他學到了最好的手藝,為他的自由贏利了條件。他把所有的錢用來贖回自由。他老了,但他終于成了自由人!這一刻,讓人為他感到高興,為自由的`含義感到震憾。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阿曼真是一個堅強的人,一個善于掌握自己命運的人。無論生活多么殘酷、命運多么不公平,他總是那么積極、樂觀。
而我自己呢?哪怕只是一次考試分不高,或者一件很小的不順心的事,我都會倍感挫折,拿爸爸當“出氣筒”,比較之下,真令人慚愧。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十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記得當時在網上訂購時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拿到書后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里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說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里哪些案例和說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閱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種沖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里,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傊?,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扎根在心里,看著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華,看著孩子的臉,在心里對她們說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著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zhèn)”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于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著“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按著父母安排的路去讀文科或理科、考甲?;蛞倚?、進a單位或b單位,到我們成為父母,再理所當然地按這個模式去教孩子。
現在,我不再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指使她們的方向,而且從了解自己開始,了解生命的意義,了解成長的規(guī)律,認識到并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十一
自由,乃吾心向往之,而不能久得。逛卓越網時偶然看得《論自由》一書,介紹說此書主要解決個人與社會控制的關系問題,遂買下并決意靜心讀之。然至今,只讀了引論,有一點淺想,記之成陋文,望通讀后看到此文不會成笑話。
穆勒云,“雖有民主,而操縱力之國民,與權力所加之國民,實非同物?!贝嗽捘酸槍λ^的民主國家而言。理論上的民主乃掌權者與被治者是一體的,因此國家的好惡就是人民的好惡,然而,實際中的掌權者與被管者不可能是一體,“人民的好惡”并不是整個國家的好惡,只是其中多數人的好惡,況且多數人的好惡也不是最多數人的好惡,或者實際上所謂的“多數人”只是少數人,這樣的政治體制就容易造成人民與人民之間相互劫持。
穆勒感嘆道:“太白之豪暴,且無異于專制之一人。”其實,如斯統(tǒng)治較專制更殘暴。因為專制是讓人民明白地看到它的武斷專權,而這樣的統(tǒng)治是在暗地里施加百姓于“暴力”,表面卻打著民主的旗幟。拿蘇聯(lián)的無產階級專政來說,最后就流為了斯大林式的少數人專制:政治上控制從中央到地方的一切權力,人民卻沒有監(jiān)督黨和政府的權力;經濟上它可以“衛(wèi)星上天”,卻不能滿足公民基本生活需求;思想文化上進行高度壟斷,書報檢查制度剝奪了公民的言論自由和創(chuàng)作自由,作家經常遭意識形態(tài)恫嚇。
據索爾尼仁琴在《古拉格群島》中引用俄國刑法專家的統(tǒng)計,沙皇1876——1905年的30年間共處死486人,被斯大林在1930——1953年所謂23年中處以極刑的人是沙皇的一千多倍。此種“專制”無人民自由的國家,表面上是無產階級專政,實則是將國囚禁起來,里面的潰爛終會蔓延至表面的浮華。因而為國治理者,應當為民之權益謀事,萬不可將自己當做人民代表,卻把為自己謀權當成是在為人民謀權。
自由之初義乃不為外物所拘牽,無勝義也無劣義。有個性的人大多事上不為外物所牽,正如穆勒所說,個性就是個人具有獨立意志,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性格與利益對外界事物作出判斷,而不是根據他人、社會、傳統(tǒng)和習俗作出判斷。社會上總有一部分人活得自由個性,他們特立獨行、不怕孤立、敢說老實話、敢向社會大多數的專制權威挑戰(zhàn),他們比其他人更不能適應社會準備下的模子。自由個性之人是理想主義者,是孩子也是老者,是推動社會不斷完善的先驅力量,這樣的力量要影響他人,必得將思想觀點形成輿論,要形成輿論就得有發(fā)言權。但是社會暴虐的目的就是要摧折人的個性以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其首先禁絕的即言論自由。
《禮記》中說“情欲信,詞欲巧”,便是要提醒人們說話時態(tài)度要堅定,但是說話的方式則要非??蜌?、非常婉轉,自由個性之人當這樣才能讓當權者聽得進去。
穆勒在《論自由》一書中說,言論自由為一切自由的根本。同時,又認為我們認為“真理”的,我們認為“是”的,我們認為“最好”的,不一定就是那樣的。正因為人類不是“不可能錯誤的”,因此需要容忍異己才能實現自由。比如,岳飛抗金之時自然認為自己是正義的,然而對于金人而言岳飛是滅國者是自己的敵人,金人認為自己才是正義的。那么,到底誰才是對的、是正義的?我們無從判斷。社會中也常常有人認為自己的正確的,因此帶著“正義的火氣”殘酷地摧毀了另一個可能是正確的思想或事物,這樣也摧毀了別人的自由。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十二
初次邂逅jamesjoyce的作品,是在連續(xù)讀了幾卷proust的《追憶似水年華》之后,發(fā)掘了意識流文學的新境界,開始特別留意于那種暗流輕涌又波瀾暗藏的寫作手法,于是便陸續(xù)找了許多意識流派的書籍,其中不乏virginiawoolf與williamfaulkner的諸多作品。而其中我特別留意的是文學家蕭乾提到的他在劍橋求學時幾番磋磨也讀透不了的joyce的《尤利西斯》。我便懷著半分憧憬半分猶疑抱來他的幾本著作,《都柏林人》那種直面愛爾蘭社會底層而觸發(fā)的清冷深刻的筆調使它這幾卷書之間透著幽微又堅定的光芒,為我打開愛爾蘭文學別開生面的一頁。
《都柏林人》是一部由十五篇短篇小說匯集而來的故事集,分立開來卻凝匯成共同的主題,joyce仿佛是在用這十五個故事描畫了一卷犀利、客觀又細膩深刻的都柏林社會總覽。如果以審視印象畫派的目光審視這部作品,那么它的色調一定是朦朧幽深的灰藍,仿佛愛爾蘭勞工在鐵路上被煤灰熏染的衣衫。
整部作品大都采用白描的手法,意識流的痕跡較淡又有微微顯露,大都以精心斟酌的視角截取愛爾蘭底層人民的生活橫斷面,從而向讀者反映他們的精神世界與心理狀態(tài)。見微知著是《都柏林人》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作者的筆觸冷峻而淡遠,試圖以最冷靜客觀的角度透露其意旨。透過現實主義與象征主義兩大橋梁,joyce借白描與諷刺無聲痛喝了19世紀20年代麻木不仁,死氣沉沉的愛爾蘭社會,表達了對沉悶麻木的愛爾蘭青年一代的痛心與渴盼人們覺醒與社會蓬勃的情感。
本書開篇的《姐妹們》中囚禁于宗教而碌碌一生的弗林神父,《一小片烏云》中沉溺于虛幻臆想的小錢德勒,《痛苦的事件中》缺乏歸屬感的杜菲先生與西考尼太太等等都是孤獨麻木,毫無斗志的都柏林人的代表,在陰云籠罩的愛爾蘭社會,孤憤而絕望的joyce從青年一代上看不到覺醒的希望,便把一腔情緒借其獨特的白描手法緩緩傾注于這部短小精悍的作品之中,語氣雖淡漠客觀而處處都是真情流露。
joyce稱《都柏林人》中的精神狀態(tài)為paralysi,這與地處西歐卻經濟不景氣,人民生活窘迫困苦的愛爾蘭經濟概況有關,愛爾蘭的青壯年勞工曾大批被運送到北美修筑鐵軌,有人說美利堅的每一英尺鐵路下都有五個愛爾蘭勞工的亡靈。死氣沉沉與逆來順受深埋于都柏林人的血液里,而在英格蘭的壓迫下,愛爾蘭人民很難瞥見欣榮的生機。joyce渴望看見人民精神的充盈與覺醒卻又無能為力,只能通過辛辣的嘲諷來怒其不爭。
唯有青年的麻木才是真正的麻木,而唯有青年的吶喊才是真的吶喊。從joyce清冷的灰藍色筆觸中回過神,再翻開被戲稱為“藍色生死戀”的人衛(wèi)教材,我想,我眼前的中國追夢者們,我眼前的中國醫(yī)學生,已遠遠不是癱瘓麻木的都柏林人,在我們的瞳仁里,有未來的奇光異彩,有此刻的篤定光芒!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十三
讀到孫瑞雪教授這樣一些話: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兒童的感覺來自于內部,也就是說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我們成人往里面灌東西。”“兒童是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內在蘊藏著一種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他的發(fā)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么新的資料,只需供給發(fā)展的環(huán)境和條件。”
是啊,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fā)展的程序和心理,所以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fā)展,它怎樣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我?但經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齊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里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梁,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第三,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著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深感自我肩上職責的重大。
愛與自由并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歡樂、堅強、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勇氣。
這是我們的心愿和目的!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十四
2、大學在校證明,大學畢業(yè)證書(學位證書);大學各學期成績單;。
3、德語學時證明;。
(以上1-3項均需提交中英文[或德文]公證件四套)。
4、中英/德文個人簡歷四份;。
5、身份證150%的復印件2份;。
6、護照復印件或身份證100%的復印件1張;。
7、護照照片12張.
為您整理推薦,欲知更多留學申請相關內容,請訪問本站。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十五
錢鐘書先生的《圍城》太長了,我怎么也看不下去??偸侵莱抢锏娜讼氤鋈?,城外的人想進來。在戰(zhàn)爭年代應該尤是如此,我們想出去,敵人想沖進來,無論是圍城,還是被圍都有了主觀的沖動。所以戰(zhàn)爭總是由欲望的膨脹而來的。因而,戰(zhàn)爭總是殘酷的,美麗的幻想和悲劇的事實可能只有一墻,僅僅一墻之隔。
都得先生對普法戰(zhàn)爭的寫作數量不多,確是那一期間最好的?!蹲詈笠徽n》、《柏林之圍》都是以普法戰(zhàn)爭為背景,總是沉重的步調,總是悲慘的結局。所以,才能將戰(zhàn)爭的殘酷體現出來。那個經歷拿破侖時代的,不知多少次打敗德國軍隊的儒弗就是最終的犧牲品。有道是,死而無憾,可他卻是在幻想和事實交織時,被迷惑所殺的人。
多么悲愴的作品!一位有著愛國熱情的老人卻是在幻想和“謊言”中表現出來的。包括《最后的一課》在內,我們不難發(fā)現,都得寫得不是英雄形象,而是一個個普通人。不過,體現得卻是同樣的高尚偉大的情感。這就是沉甸甸的民心,不再激昂壯烈,而是深沉厚重,那是與生俱來的,卻不是宣傳的作用,給予人們無盡的哀思。
作品本身也充滿了許多的不知性,給人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后來的虛幻(巴黎之圍和柏林之圍)兩條線的互相交織更是給人十足的妙趣,讓我會心一笑。的確,很好。也許這就是都德本領,更廣義地說是高超的寫作技巧,那么這就是文學的魅力了。
瞧他們在一起,可以說就像同一個模子鑄出來的兩枚希臘古幣,只不過一枚很古老,帶著泥土,邊緣已經磨損,另一枚光彩奪目,潔凈明亮,完全保持著新鑄出來的那種色澤與光潔。
這時,前哨部隊的頭四個騎兵可以看見在高處陽臺上,有一個身材高大的老人揮著手臂,蹌蹌踉踉,最后全身筆直地倒了下去。這一次,儒弗上??烧娴乃懒?。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十六
《都柏林人》中情節(jié)發(fā)展往往通過主人公的“頓悟”來完成,即主人公突然的反省,造成內心深處的一種波動起伏,喬伊斯解釋為:一種猝然的心領神會,僅僅一個片段就包含生活的全部意義。如《死者》篇章中主人公加布里埃爾教授在妻子對已死亡的戀人的懷念,促使主人公頓悟到自身的渺小與狹隘,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消解了此前作為知識分子的自命不凡。
類似的寫作手法在伍爾夫的寫作中也有所運用,如《墻上的斑點》結尾主人公頓悟墻上的斑點原來是一只蝸牛;在國內的文學作品中,張愛玲的《封鎖》也可以算運用了“頓悟”手法,女主人公在最后看到男主人公回到了電車上自己的位置,頓悟封鎖期間發(fā)生的事情不過是“做了個不近情理的夢”。
在故事發(fā)展結構上,《墻上的斑點》中的重要瞬間構建于過去的某一時刻,故事結構散發(fā)狀鋪開。而喬伊斯的《死者》和張愛玲的《封鎖》故事都呈線性發(fā)展,《死者》這一重要瞬間或精神頓悟是故事發(fā)展的必然結果,通過主人公的幾次受挫循序漸進推進。而張愛玲的《封鎖》中,翠遠的頓悟雖然也是故事發(fā)展必然結果,但是相對于喬伊斯的《死者》,封鎖的故事情節(jié)更為集中,作者對此的鋪墊更少,因此顯得主人公的遭遇更為“意外”,翠遠的頓悟是”黃粱一夢“式的,并非循序漸進,是在瞬間的浪漫即刻消亡。
此外在敘述方式上,伍爾夫《墻上的斑點》用第一人稱敘述,向讀者展示的世界是個別的、內部的心理世界,而《死者》/《封鎖》運用第三人稱敘述,所展現的世界則傾向于社會化和非個體化,我們能在文本中感知到敘述者的干預。但張愛玲的干預滲透不自覺地在整個篇章中,對環(huán)境的描寫可以說是鑲嵌在主人公的視角之內的,如寫宗楨看包子上印出來的報紙的字,看遠處的翠遠“看上去像是一個教會派的少奶奶,應該還沒結婚”,在這樣的敘述中,作者的視角與主人公的視角重疊了,使讀者很自然地有第三人稱敘述滑向了主人公的內心活動之中。而喬伊斯對敘事的干預主要集中在結尾的最后部分,前面大篇幅的篇章作者的描寫都顯得十分克制,直到最后才出現了明顯的對內心活動的描述和融情于景的抒情,給人一種沉悶之后豁然開朗的詩意。
總而言之,上述作者都通過生活中的瞬間來揭示事物的真實本質,使人物在一瞬間感知不曾知道的事物真相,更深刻地認識到人生的意義。我個人認為“頓悟”在短篇小說中運用是更容易出色,若是篇幅過長,鋪陳過繁容易顯得延宕猶疑,破壞了瞬間的破壞性力量。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十七
四年前就看過孫老師的這本《愛和自由》,當時看的時候就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好,可是書看完了就完了,沒有很深入的去執(zhí)行,概念式的東西在頭腦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曾經工作的早教機構雖然也主張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孫老師在書里所說的傳統(tǒng)的觀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條路越走越偏。
《愛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孫老師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話特別的觸動我:人們從不會為一個孩子長不大而擔憂,但卻從不認為精神的種子曾在兒童內心存在過,從不認為兒童內在也有一個自然、有序的成長過程,它只需要我們提供一個適合發(fā)展的環(huán)境。在兒童的精神上,我們一直在充當一個角色――“造物主”。在傳統(tǒng)教育中我們從不懷疑孩子是教出來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權威自居,我說的都是對的,都是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成人固守著自己的信念,沒辦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觀察孩子,更沒辦法觀察到孩子的內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給孩子提供成長所需要的環(huán)境!然后成人就開始抱怨這孩子真不乖,帶孩子真是折磨人啊。這也許就是我前面說到的所謂的“問題”。如果不能了解兒童時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種“灌輸”,而是需要條件的準備,兒童會自己吸收這一規(guī)律,那么這些問題就會一直困擾著我們。
“人類的發(fā)展中有一個法則,就是愛。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最大的真理就是愛。無愛和非正常成長史這個世界最大的罪惡?!弊鳛閶寢屛覀兛偸钦f自己多愛孩子,可是我們的愛是有條件的,不穩(wěn)定的,變化莫測的,一切按照我們的計劃進行時我們是愛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們都會滿足;孩子“搗亂”的時候,發(fā)脾氣的時候,我們自己身體很累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都是不愛孩子的。對于這一點我深有感觸,經常會跟孩子說你怎么這樣,你為什么不能體諒一下媽媽?那種感覺非常的無力也非常的無奈?,F在每當我想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知道那是因為我缺愛。在我有情緒,我不舒服的時候我需要別人的安慰和愛,在得不到的時候我希望從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這種缺愛,不能獨立,依賴帶來的痛苦。我想結束這種痛苦,更加不愿這種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續(xù)。隨著自己和寶貝在愛如是一天天的學習,我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們之間微妙的變化,我們開始定規(guī)則,開始分享情緒,開始平等的對我們的沖突發(fā)表意見,孩子知道媽媽不會再那么情緒化,對媽媽的愛有一種篤定感。我也越來越明白“愛你如是,非我所愿”這八個字的意義。
書還是那本書,看書的人和看書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這是一本需要反復閱讀反復感受的書,相信隨著自己的成長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自由論柏林讀后感篇十八
什么是小說和什么是好的小說,這是兩個問題。前者智者見者,而且可以有若干種分類,但對于后者,有而且只有一個本質用來衡量:洞察人性的幽微與復雜。偉大、卓越和經典的小說,在我看來,至少還有一個致命的因素:卓越的前瞻性。
《都柏林人》不僅符合這以上特質,且還有兩個不凡的優(yōu)點:語言的`簡潔和溫暖的力量,這讓人在近一百年之后讀起來毫無隔閡:都柏林人變成世界上永遠存在的、永遠可被理解的一群人。不禁想到,誰又在為我們這里曾經生活過的人保存下心靈的樣本?——詹姆斯喬伊斯的確為都柏林做到了。雖然都柏林的出版商漠然甚至刻薄地對待他這本書,但他可不是創(chuàng)造了一本漠然甚至刻薄寡淡的書出來,而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活生生的都柏林生命有機體。
有關這位具有西方現代文學開創(chuàng)大師和作品的研究十分浩瀚,但《都柏林人》是一本奇異的有生命的書。
開篇就是終極的死亡,是一個癱子神父的死。他因為自我譴責的精神桎梏(失手打碎了一個圣杯)而備受打擊,人“慢慢地變了”,甚至失去身體機能,在自我折磨中死去。終結的故事也是談及死亡,卻是一個太年輕就死去的青年。年輕人的刻骨銘心之愛使得他并沒有真的死去,而是在被愛的人身上留下生命印跡,這好像是重生,又像某種的招魂術。
簡潔的語言和其中的主題讓我想起最近讀到的幾個作家——以我的閱讀為序,那條作家之鏈的最近之端,有集大成者而且是精神極端分子的j.m.庫切,有土耳其作家o.帕慕克——“樹”的意像直接讓我想起(竊以為)他寫過的最好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紅》里的畫面(他的匆忙、聰明總令人起疑),當然不乏以繁瑣細節(jié)和堅固得噎人的“意識塊”而見長的赫塔米勒(你會發(fā)現閱讀諾貝爾獎作家是比較節(jié)省時間的閱讀方法,它是半決賽或決賽,而不是海選)。當然,性愛、意外、錯過、偶然、死亡、少年這些母題,還有一位離得最近、也成功地抵達商業(yè)普及無人之境的繼承者:村上春樹。然而,那溫暖人心而且托起人的熱烘烘的力量卻并沒有超越此一刻的詹姆斯喬伊斯。
我驚嘆,這些都柏林人的群像居然能夠那么奇異地匯合成一個人,他從少年目睹死亡而生,到少年初戀、青年浪蕩、職場廝混、求婚和訂婚、結婚悔婚和可能的婚外情、為人父母、老去、死亡,歸于平靜,他的名字是“都柏林人”,就像一場細致的人性考古發(fā)現之后的最終論斷,“藍田人”、“北京人”或“河姆渡人”。
它又是一幅像素作品,一點一點,最終構成黑白灰的人物肖像:戴著黑禮帽、夾鼻眼鏡,留著兩撇小胡子,瞪起的眼睛是灰綠色的——盡管它正在變盲,可是內心和感官卻越來越具洞察。
近一百年之后,《都柏林人》還能在一個人的心靈里點燃微火,引起呼告。它的火和力,把“人“從宗教的范疇里拉出,讓“人”覆蓋宗教的疆域。我同時看見一些在世紀的暗影里沉默的人,人影幢幢,他們因孤獨或某種困境與我同在,因為不幸和頓悟與我同在,不分時空,不論命名。
無論《悲痛事件》還是《死者》,每天都在上演。前一個人為虛妄的神圣與幻想而錯過生命的盛筵,后者雖然死去,但他強烈的愛卻注入一個女人的精神,通過這種“寄生”而活下去,讓這個被愛的人成為他的丈夫也不能夠完全把握的另外的人。
由此想到,輪回并不是毫無意義的盤旋,它也許是dna螺旋式的,每一層都有一部分取舍,這樣才足夠彰顯生命自身的能量與活力,彰顯初創(chuàng)者的憐憫,當然還包括《一次遭遇》或《一小片陰云》那樣瞬間的、略顯可笑的震驚與混亂,很像是宏大的歌劇當中穿插的諧謔曲。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37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