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總結是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改進和追求卓越。寫總結時,可以借鑒他人的觀點和經驗,但要保持獨立思考。這些范文是多年總結經驗的總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一
師: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吃過各種各樣的餅。
拿出一個烙餅問:吃過這樣的餅嗎?
學生有的人說吃過,有的人說沒有吃過。
師:它叫烙餅,知道是怎么做的嗎?
拿出平底鍋一邊演示烙餅的過程,一邊講解:先把一面烙幾分鐘,再把另一面烙幾分鐘,熟了。
師:想試試嗎?拿出準備的圓片,用大圓片代替鍋,小圓片代替餅,烙一個試試。
學生動手操作烙餅。
師:假如餅的正反面都烙3分鐘,請問烙熟一個餅要多長時間?
學生回答。
師:看似很簡單吧,其實不然,烙餅中也有學問哦,今天咱們就來探討烙餅問題中的學問。(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動手操作。
剛才我說烙餅中有學問的時候,有人不以為然,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接下來咱們就來進行一次烙餅比賽,看誰是最聰明的烙餅師!請看比賽規(guī)則:大屏幕出示:
(1)每人烙3個餅。
(2)鍋里每次最多只能放兩個餅。
(3)餅的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
(4)算出烙完3個餅所用的時間。
請一個學生讀一讀。
師:規(guī)則明白了嗎?那就開始烙餅吧!
學生動手操作。
2、探討優(yōu)化方法。
師:大家的餅都烙熟了,你們用了多長時間?
有的用了12分鐘,有的用了18分鐘,有的用了9分鐘。
師:真奇怪,都是烙3個餅,為什么你們用的時間有長短呢?奧妙在哪里?請三個代表上臺給我們演示一下烙餅的過程,請大家認真觀察、傾聽和思考!
三個學生上臺邊演示邊講解。
師:現在知道奧妙在哪里了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fā)言。
學生回答。
師歸納:我也認為某某的方法最好,因為安排合理,所以用時最少,在數學上我們把這樣的方法稱為最優(yōu)化的方法!現在我們就用最優(yōu)化的方法再烙烙這三個餅吧!
學生用最優(yōu)方法烙餅。
3、深化提高。
師:知道了烙3個餅的最優(yōu)化方法,那么烙4個、5個、6個......10個餅的最優(yōu)化方法又是怎樣的呢?出示表格:
餅數(個)最優(yōu)方法。
4
5
6
7
8
9
10。
有信心找出來嗎?咱們就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吧!
匯報、反饋:有結論了吧?哪個小組先來匯報?
一個小組的代表先發(fā)言,其余小組補充。
依據學生的講解填寫表格。
引導觀察:仔細觀察這個表,想一想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餅的個數是雙數時,就2個2個地烙;是單數時,先2個2個地烙,最后剩下3個時,就用烙3個的最優(yōu)方法烙。
三、鞏固運用。
1、烙餅優(yōu)化的方法,其實小到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大到經濟建設、交通運輸等行業(yè)都會面臨合理安排的問題,不信咱們到餐廳去看一看:出示書上做一做的第一題。
學生了解題意后思考安排。
2、由于你們的合理安排,三位客人滿意地走出了餐廳,臨走時給大家留下了2道題,因為他們深信你們一定能解決的。請看:大屏幕出示: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什么,從中大家感悟到什么?
說的真好,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提高效率,節(jié)省時間,這就是優(yōu)化問題,我國的大數學家華羅庚在這方面可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優(yōu)選法已經廣泛地應用于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了,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模擬烙餅過程,讓學生感悟統(tǒng)籌思想,初步了解統(tǒng)籌的含義,掌握烙餅問題的統(tǒng)籌方法,并能實際應用。
2、在問題探究中,動手模擬、交流爭辯等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規(guī)律探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3、使學生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用優(yōu)化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難點:在烙餅優(yōu)化的過程中三張餅的烙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形紙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直奔主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條件中只出示:每次最多只能烙2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師問:“從中你獲取了什么信息?”學生口答。
2、研究烙一張餅需要的時間。
師問“烙一張餅需要多長時間?”學生口答說想法。
3、研究烙兩張餅需要的時間。
師問:“烙兩張餅需要多長時間?”學生口答說想法。
4、對比烙一張餅和烙兩張餅需要的時間。
師問:“為什么烙兩張餅和烙一張餅所需要的時間相同呢?”
生口答可能有:烙1張餅時,鍋里空出1個位置,烙兩張餅時,鍋里沒有空位置。
5、研究烙三張餅所需要的時間。
師問:“烙三張餅需要多長時間呢?請同學們用手中的三個圓片代替三張餅來烙一烙,想一想?!?/p>
學生借助手中的圓片擺、思考、小組交流、匯報,可能有:先同時烙兩張需6分鐘,再烙1張需6分,6+6=12分。師對此啟發(fā)引導:“第二次烙1張餅時鍋里有空位置,這樣會浪費時間,怎樣才能做到每次都烙兩個面,不讓鍋閑著?”學生再次擺、思考、交流,得到最節(jié)省時間的烙法。
學生先演示,師再示范擺。
小結并強調:每次總烙兩張餅,別讓鍋閑著,這樣最節(jié)省時間。
6、研究烙四——七張餅所需要的時間。
教師依次提出問題,生或口算或演示。
7、尋找規(guī)律。
師:認真觀察上面的表格,你能發(fā)現什么?
學生可能有:除了一張餅,無論餅的個數是雙數還是單數,所需的時間都等于烙餅的張數*烙一面餅所需的時間。
8、點明課題。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烙餅問題(板書課題)。
在學生解釋圖意的基礎上用投影整理出以下三條:
生1:每次最多只能同時放兩張餅。師:什么意思?
生2:一個餅的兩面都要烙,烙一面需要花3分鐘。
2.思考烙2個餅。
這時,來了一位顧客,他要買3張餅。怎樣才能盡快把3張餅都交給顧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烙餅的問題。(板題:烙餅問題)。
二、合作實踐,探究新知。
實踐活動(一):探究烙3個餅(13分鐘)。
(1)小組合作,擺一擺。
師:同學們,請你來當大廚,你想怎樣烙?
先獨立思考,然后4人小組討論交流,說說你是怎樣安排的,你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烙完,可以拿出烙餅卡,把書本當平底鍋烙一烙。開始。(師巡視)。
1.一張一張烙。(板書用時)。
2.先烙兩張,再烙一張。
(最優(yōu)方法沒有出現)。
師;我想采訪一下大家:對這兩種方法,你有什么看法?為什么第二種比第一種省時間?
生:第一次放兩張餅,更好的利用了鍋的空位。師:那烙第三張餅的時候呢?引導發(fā)現有一個空位沒利用起來,這里可能浪費了時間。
師:想一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
啟發(fā)學生發(fā)現:讓鍋里每次都烙2張餅。
同桌合作探究最優(yōu)烙法,匯報(交替烙)。
1.一張一張烙。(板書用時)。
2.先烙兩張,再烙一張。
3.用三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烙。(交替烙)。
師:誰還能再說一次這種烙法?(課件演示)。
你們有好幾種烙餅的方法,真是愛思考的孩子,這說明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板書:方法多樣)。
但是我想采訪一下大家:對這三種方法,你有什么看法?
師小結:看來,充分利用鍋的空間,不留空位,就能節(jié)省時間。
其他同學也能像這樣用9分鐘烙好3張餅嗎?
同桌兩人合作,用這種方法再試一試。師巡視。
理解并掌握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小結:同學們通過思考、操作,不但想出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會通過比較,找出最優(yōu)的方法,真是愛動腦、會動手的好孩子!你們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我想給它接下半句——可能有條路最近。最節(jié)省空間、時間的路,就是最近、最優(yōu)的路。(板書:尋求最優(yōu))。
實踐活動(二):探究烙4、5張餅(6分鐘)。
這時又來了兩位顧客,分別要買4張、5張餅,怎樣盡快把餅給他們呢?小組合作,討論一下怎樣安排,需要的時候也可以用卡片擺一擺,把相關的內容填入表格中。
1.請同學上臺,展示烙4張餅的過程。還有沒有別的方法?(板書用時)。
師小結:4張餅,能兩張、兩張的同時烙就不交替,是最方便的方法。
2.說說怎樣烙5張餅,(板書用時)引導明確:先同時烙兩張再交替烙三張,即分成2+3,最方便最省時間。
師:剛才我們邊活動邊把學習成果整理成了一個表格,同學們,相信你們已經找到了解決烙餅問題的鑰匙。(課件出示)。
實踐活動(三):算出烙6、7、8、9、10張餅的時間(6分鐘)。
1.填表。接下來,烙6、7、8、9、10張餅的最短時間,能與小組成員合作直接填在這張表中,并說說怎么烙嗎?匯報最短用時,并說烙法。
2.優(yōu)化。我要向你們請教一下,為什么你們填得這么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那現在,誰能快速地說出烙15張餅最少需要多長時間?怎么烙?20張餅最少需。
要多長時間?怎么烙?真是反應迅速的小機靈!
三、結合生活,知識拓展。(2分鐘)。
剛剛我們找到了3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可有人覺得把餅拿來拿去太麻煩,還想出了更好的辦法,知道是什么嗎?當當當當,就是它——電餅鐺。上下兩面可以同時加熱,實現了1個餅只需烙3分鐘。對工具進行改造,也能更好的利用空間,節(jié)省時間。希望你們將來也能創(chuàng)造出節(jié)省時間的新發(fā)明,那我會很高興的!
四、課堂總結(4分鐘)。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體會和收獲?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類似的問題,例如出門旅行要考慮選擇怎樣的路線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花錢更少或者花的時間最短;在各行各業(yè),選擇最優(yōu)的方法也能大大提高效率。這種想法是我國數學家華羅庚爺爺提出來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繼續(xù)去了解和研究。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用自己的慧眼多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的利用時間。下課!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三
數學廣角中的《烙餅問題》,其教學目標主要是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烙餅”是一節(jié)滲透統(tǒng)籌優(yōu)化思想的數學課,它通過簡單的優(yōu)化問題滲透簡單的優(yōu)化思想。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我以“烙餅”為主題,以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為主線,圍繞“怎樣烙餅,才能盡快吃上餅?”展開教學,設計了烙1張、2張、3張----單張,雙張餅的探究過程。以烙3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利用手中小圓片代替餅,經歷了從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感覺效果不錯。
重點:優(yōu)化的思想――“同時”“節(jié)省時間”
小學生關于“烙餅”并無過多的生活經驗,大多數都局限于“一張一張地烙”。因此,在教學中我借助所給的條件“一口平底鍋內可以放兩張餅”,讓學生進行比較,明白“同時烙兩張”會“節(jié)省時間”,從而滲透“優(yōu)化的思想”。同時也為后面探究“三張餅”“四張餅”……的“最優(yōu)方案”打好基礎,使學生“保證每次都能烙兩張餅”。
難點:規(guī)律的得出――“餅的張數×烙一張餅的時間=烙餅所需最少的時間”
突破這個難點時,我把“力氣”都使在“烙三張餅”的問題上。確實,在讓學生認識到“同時烙兩張餅可以節(jié)省時間”后,三張餅的問題是教學難點的“突破口”。在此,我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借助手中學具試一試,探究“烙三張餅最少用多長時間”。之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引導,使學生認識到“保證鍋內每次都能烙兩張餅”才是最優(yōu)方案,所用時間“9分鐘”才最少。
“兩張餅”“三張餅”的問題做為重點,讓學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學生自然會認識到“張數為雙時,兩張兩張的烙”“張數為單時,先兩張兩張烙,剩下的三張同時烙”,那么烙再多張數的餅學生也不再會有問題。同時,根據烙2、3、4……張餅所用的時間,學生很快會得出“餅的張數×烙一張餅的時間=烙餅所需最少的時間”的規(guī)律,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
數學廣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親近生活的機會,一個體驗生活的平臺。但因為大多數學生缺少生活經驗,所以學起來比較難。我們老師應發(fā)掘更多的生活數學問題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解決。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105頁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模擬烙餅過程,讓學生感悟統(tǒng)籌思想,初步了解統(tǒng)籌的含義,掌握烙餅問題的統(tǒng)籌方法,并能實際應用。
2、在問題探究中,動手模擬、交流爭辯等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規(guī)律探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3、使學生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用優(yōu)化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難點:在烙餅優(yōu)化的過程中三張餅的烙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形紙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直奔主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條件中只出示:每次最多只能烙2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師問:“從中你獲取了什么信息?”學生口答。
2、研究烙一張餅需要的時間。
師問“烙一張餅需要多長時間?”學生口答說想法。
3、研究烙兩張餅需要的時間。
師問:“烙兩張餅需要多長時間?”學生口答說想法。
4、對比烙一張餅和烙兩張餅需要的時間。
師問:“為什么烙兩張餅和烙一張餅所需要的時間相同呢?”
生口答可能有:烙1張餅時,鍋里空出1個位置,烙兩張餅時,鍋里沒有空位置。
5、研究烙三張餅所需要的時間。
師問:“烙三張餅需要多長時間呢?請同學們用手中的三個圓片代替三張餅來烙一烙,想一想?!?/p>
學生借助手中的圓片擺、思考、小組交流、匯報,可能有:先同時烙兩張需6分鐘,再烙1張需6分,6+6=12分。師對此啟發(fā)引導:“第二次烙1張餅時鍋里有空位置,這樣會浪費時間,怎樣才能做到每次都烙兩個面,不讓鍋閑著?”學生再次擺、思考、交流,得到最節(jié)省時間的烙法。
學生先演示,師再示范擺。
小結并強調:每次總烙兩張餅,別讓鍋閑著,這樣最節(jié)省時間。
6、研究烙四――七張餅所需要的時間。
教師依次提出問題,生或口算或演示。
7、尋找規(guī)律。
師:認真觀察上面的表格,你能發(fā)現什么?
學生可能有:除了一張餅,無論餅的個數是雙數還是單數,所需的時間都等于烙餅的張數*烙一面餅所需的時間。
8、點明課題。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烙餅問題(板書課題)。
在學生解釋圖意的基礎上用投影整理出以下三條:
生1:每次最多只能同時放兩張餅。師:什么意思?
生2:一個餅的兩面都要烙,烙一面需要花3分鐘。
2.思考烙2個餅。
這時,來了一位顧客,他要買3張餅。怎樣才能盡快把3張餅都交給顧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烙餅的問題。(板題:烙餅問題)。
二、合作實踐,探究新知。
實踐活動(一):探究烙3個餅(13分鐘)。
(1)小組合作,擺一擺。
師:同學們,請你來當大廚,你想怎樣烙?
先獨立思考,然后4人小組討論交流,說說你是怎樣安排的,你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烙完,可以拿出烙餅卡,把書本當平底鍋烙一烙。開始。(師巡視)。
1.一張一張烙。(板書用時)。
2.先烙兩張,再烙一張。
(最優(yōu)方法沒有出現)。
師;我想采訪一下大家:對這兩種方法,你有什么看法?為什么第二種比第一種省時間?
生:第一次放兩張餅,更好的利用了鍋的空位。師:那烙第三張餅的時候呢?引導發(fā)現有一個空位沒利用起來,這里可能浪費了時間。
師:想一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
啟發(fā)學生發(fā)現:讓鍋里每次都烙2張餅。
同桌合作探究最優(yōu)烙法,匯報(交替烙)。
1.一張一張烙。(板書用時)。
2.先烙兩張,再烙一張。
3.用三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烙。(交替烙)。
師:誰還能再說一次這種烙法?(課件演示)。
你們有好幾種烙餅的方法,真是愛思考的孩子,這說明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板書:方法多樣)。
但是我想采訪一下大家:對這三種方法,你有什么看法?
師小結:看來,充分利用鍋的空間,不留空位,就能節(jié)省時間。
其他同學也能像這樣用9分鐘烙好3張餅嗎?
同桌兩人合作,用這種方法再試一試。師巡視。
理解并掌握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小結:同學們通過思考、操作,不但想出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會通過比較,找出最優(yōu)的方法,真是愛動腦、會動手的好孩子!你們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我想給它接下半句――可能有條路最近。最節(jié)省空間、時間的路,就是最近、最優(yōu)的路。(板書:尋求最優(yōu))。
實踐活動(二):探究烙4、5張餅(6分鐘)。
這時又來了兩位顧客,分別要買4張、5張餅,怎樣盡快把餅給他們呢?小組合作,討論一下怎樣安排,需要的時候也可以用卡片擺一擺,把相關的內容填入表格中。
1.請同學上臺,展示烙4張餅的過程。還有沒有別的方法?(板書用時)。
師小結:4張餅,能兩張、兩張的同時烙就不交替,是最方便的方法。
2.說說怎樣烙5張餅,(板書用時)引導明確:先同時烙兩張再交替烙三張,即分成2+3,最方便最省時間。
師:剛才我們邊活動邊把學習成果整理成了一個表格,同學們,相信你們已經找到了解決烙餅問題的鑰匙。(課件出示)。
實踐活動(三):算出烙6、7、8、9、10張餅的時間(6分鐘)。
1.填表。接下來,烙6、7、8、9、10張餅的最短時間,能與小組成員合作直接填在這張表中,并說說怎么烙嗎?匯報最短用時,并說烙法。
2.優(yōu)化。我要向你們請教一下,為什么你們填得這么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那現在,誰能快速地說出烙15張餅最少需要多長時間?怎么烙?20張餅最少需。
要多長時間?怎么烙?真是反應迅速的小機靈!
三、結合生活,知識拓展。(2分鐘)。
剛剛我們找到了3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可有人覺得把餅拿來拿去太麻煩,還想出了更好的辦法,知道是什么嗎?當當當當,就是它――電餅鐺。上下兩面可以同時加熱,實現了1個餅只需烙3分鐘。對工具進行改造,也能更好的利用空間,節(jié)省時間。希望你們將來也能創(chuàng)造出節(jié)省時間的新發(fā)明,那我會很高興的!
四、課堂總結(4分鐘)。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體會和收獲?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類似的問題,例如出門旅行要考慮選擇怎樣的路線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花錢更少或者花的時間最短;在各行各業(yè),選擇最優(yōu)的方法也能大大提高效率。這種想法是我國數學家華羅庚爺爺提出來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繼續(xù)去了解和研究。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用自己的慧眼多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的利用時間。下課!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四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簡單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初步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2、??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3、??能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師準備3個圓片代餅;每組3個圓片;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大家喜歡吃餅嗎?你知道怎么烙餅才能最節(jié)約時間嗎?今天我們研究烙餅問題。板書課題:烙餅問題。
(二)新課。
1、自主學習。
(1)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朗讀。
(2)在預習的過程中,同學們閱讀了教材主題圖,說一說烙餅的前提是什么?
(3)請同學們匯報:烙一張餅和烙兩張餅分別用來多長時間?
(4)在小組內交流:烙三張餅最短用多少時間?
(5)小組匯報:如何烙三張餅用時最短?
第一張第二張第三張所花時間。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探究烙餅最佳方法。
(1)烙4張餅最快要????分鐘,烙5張要????分鐘,烙6張要???分鐘,烙7張要???分鐘,烙8張要???分鐘,烙9張要???分鐘,10張要??????分鐘。
(2)你發(fā)現了什么?
(3)學生思考、觀察、發(fā)現、匯報。
烙的方法所花時間。
3張餅。
4張餅。
5張餅。
6張餅。
7張餅。
8張餅。
9張餅。
(三)過關檢測。
出示三道小題,請同學們解決,說一說解決的方法。
(四)、小節(jié)。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塊兒研究了烙餅問題,大家有什么收獲?
小結:老師也希望大家能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提高效率。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五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材第112頁到第113頁例1。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模擬烙餅過程,讓學生感悟統(tǒng)籌思想,初步了解統(tǒng)籌的含義,掌握烙餅問題的統(tǒng)籌方法,并能實際應用。
2、在問題探究、動手模擬、交流爭辯等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規(guī)律探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3、使學生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用優(yōu)化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難點:在烙餅優(yōu)化的過程中三張餅烙法。
四、教、學具準備:
圓形紙片若干、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早餐吃了什么呀?老師小時候住在農村,沒什么好東西吃,最盼望的是媽媽給我烙餅吃。見過烙餅的嗎?大家知道烙餅是怎么烙出來的嗎?(看視頻)烙餅里面可有大學問哦,這個烙餅問題可是數學界中的名題之一哦,大家有興趣去研究它嗎?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烙餅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呈現問題。
(1)提問:你從畫面上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2)想想,如果只烙一張餅,需要多長時間?
(3)如果要烙兩張餅,最快需要幾分鐘?
(4)學生說方案,對好的方法進行鼓勵并命名。
(5)通過對比,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尋找優(yōu)化方案解決問題的意識。
2、探究三張餅的烙法。
(1)烙3張餅,至少需要多少時間?同座相互配合,用老師給你準備的三張小圓片烙一烙,想好后舉手回答。
(2)學生分組動手操作。
(3)除了這些方法以外,那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4)指名學生上臺演示匯報。
(5)引導學生比較方法的異同優(yōu)劣,并為最有優(yōu)方法命名。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尋找優(yōu)化方案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7)多媒體課件演示最佳方案,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再用最佳方案操作一遍。
3、討論烙4―7張餅至少需要的時間。
(三)尋找規(guī)律:
1、初探規(guī)律,引起猜想質疑。
2、驗證規(guī)律,總結規(guī)律。
4、強調:所以說,我們平時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開動腦筋,尋找出最科學、最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解決問題:(課件展示)。
師:類似烙餅這樣的問題,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我們走進生活再看一看。
(五)課后延伸:
一口大鍋一次能烙10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鐘。烙15張餅需要多少時間?
(六)課堂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開動腦筋,尋找最佳方案,合理安排時間,這樣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希望同學們都做一個勤于思考、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六
《烙餅問題》是數學廣角中“優(yōu)化問題”的第一課時的內容,主要通過討論烙餅時怎樣合理安排操作最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yōu)化思想的應用。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烙餅,但缺乏烙餅的實際經驗,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演繹、例舉、觀察、合作討論、優(yōu)化等方法,由直觀到抽象,幫助學生理解“怎樣烙餅才最合理”的實踐策略,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優(yōu)化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并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化方案。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比較、討論、思考等活動,尋找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索和合作的樂趣,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優(yōu)化思想的應用。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紙鍋、彩色圓形圖片、表格、練習題紙。
教學過程:
問題導入煮熟一個雞蛋需要5分鐘,你知道煮熟8個同樣的雞蛋需要多少分鐘嗎?
預設一:40分鐘(一個一個煮的)。
預設二:5分鐘(5個同時煮的)。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能夠遇到很多這樣的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安排合理,就能達到既能節(jié)約能源,又能節(jié)約時間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學廣角中的烙餅問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吃過烙餅嗎?知道餅是怎樣烙出來的嗎?
看看小紅的媽媽是怎樣烙餅的?
引導學生看烙餅的方法: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
每次只能烙兩張餅?(鍋子一次同時最多可以放兩個餅。)。
兩面都要烙?(兩面都烙了才烙好了。)。
每面3分鐘。?
如果小紅的媽媽要烙一個餅,需要多長的時間?
生:6分鐘(演示)。
說明:如果我們把餅的這一面叫著正面,另一面就叫做反面,正面3分鐘,反面3分鐘,所以一共要6分鐘。
那如果要烙2個餅呢?需要多長時間?
預設一:一個一個烙,6+6=12(分鐘)。
預設二:兩個同時烙:6分鐘。
問:1、為什么烙2個餅和烙1個餅用的時間一樣多?
2、比較這兩種方法那種更好?我們把這種用時最少的方法叫做烙兩個餅的最優(yōu)方法。
生討論:說一說;預設一:6+6+6=18分鐘預設二:6+6=12分鐘。
兩人一小組合作擺一擺:演示用時9分鐘烙3個餅的過程。并將過程記錄下來。
餅1。
餅2。
餅3。
第一次。
正
正
第二次。
反
正
第三次。
反
反
小結:我們把這種烙3個餅用時至少的方法叫做烙3個餅的最優(yōu)方法。
那如果要烙4個餅呢?至少要用多少時間?5個、10個甚至100個呢?
餅數。
烙餅的過程。
烙餅的次數(次)。
用的時間(分鐘)。
1
1正、1反。
2
2×3=6。
2
1正2正、1反、2反。
2
2×3=6。
3
1正2正、1反3正、2反3正。
3
3×3=9。
4
兩張兩張的烙,2+2。
4
4×3=12。
5
2+3。
5
5×3=15。
6
2+2+2或3+3。
6
6×3=18。
7
2+2+3。
7
7×3=21。
8
2+2+2+2。
8
8×3=24。
9
2+2+2+3。
9
9×3=27。
10。
2+2+2+2+2。
10。
10×3=30。
仔細觀察上表,我們能有什么發(fā)現?
生討論:
師在匯報的基礎上總結:餅的數量為單數時,先兩個兩個的烙,最后3用3個最優(yōu)法烙,當餅數為雙數時,兩個兩個的烙就可以了。
烙餅的次數×烙一面的時間=最優(yōu)總時間。
鞏固練習。
媽媽用平底鍋炸魚,這個平底鍋一次最多只能炸兩條魚,炸好一面需要3鐘,兩面都要炸,要炸5條同樣的魚至少用多少分鐘?媽媽用平底鍋炸魚,這個平底鍋一次最多能炸5條魚,炸好一面需要3鐘,兩面都要炸,要炸15條同樣的魚至少用多少分鐘?課堂總結生暢談收獲(略)。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七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
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
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
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教學難點: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教具準備:硬幣、若干張圓紙片(涂上正反不同顏色)、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同學們早上你們的家人給你們做了什么好吃的?老師的家人給老師烙的餅。你們知道嗎廚房里也有數學問題。想知道是什么嗎?(課件出示例1圖)小華媽媽正在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絕活——烙餅。(板書課題:數學廣角——烙餅問題)。
(一)師:從圖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學生觀察、理解圖中的內容。(目的讓學生了解一個鍋可以烙兩張,每面都需要烙。)。
師:媽媽烙餅的一面需要幾分鐘?一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
生:3分鐘、6分鐘(學生對餅需要烙兩面有直接的了解)。
師:“如果媽媽要烙2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怎樣烙?”
生:12分鐘、6分鐘(讓學生討論出6分鐘是對的)。
讓學生用圓紙片在黑板演示。(其他學生用硬幣操作)。
師:那么烙4張餅那?
生討論并讓同學黑板演示。(其他同學用硬幣操作)。
師引導6張餅、8張餅、10張餅需要多少分鐘。(將上述張數和總用時對應板書黑板上)。
師:同學們看黑板上的這些張數和總用時,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生討論總結出雙張數×3=總用時。
(二)師:爸爸、媽媽和小麗各吃一張餅,一共要烙3張餅呢,烙3張餅需要多少時間,看看誰用的時間最短,能最早讓他們吃上餅。(提示學生每次鍋里同時能烙兩張餅)。
1、學生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方法。(讓學生用發(fā)的硬幣烙一烙,同桌之間、小組之間說說用了幾分鐘,是怎樣烙的。)。
2、學生演示烙餅法。
師:誰愿意把你烙餅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幾位不同意見的學生上黑板動手烙,邊烙邊解說)讓大家來比較:“這些烙法,哪一種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生得出結論:9分鐘是烙3張餅所用的時間最短的。
師:誰能再把如何9分鐘就能烙好餅的方法再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學生黑板邊演示邊解說)。
師:使用這種方法時,你發(fā)現了什么?(使用快速烙餅法,鍋里面必須同時放2張餅。)。
讓學生用烙3張餅的快速烙餅法再烙一次,邊烙邊給同桌解說(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解決烙餅問題的關鍵。我讓學生演示烙餅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師引導:那么烙5張餅需要多少分鐘那?7張、9張那?
學生自己動手并同桌間討論,得出結論。教師板書張數與總用時。(生得出5張餅可以先烙2張,再烙3張。7張、9張同理)。
師提問:同學們發(fā)現黑板上單數餅與總用時存在怎樣的關系?
生總結出單張數×3=總用時。
(由3是單面時間)進一步總結出張數×單面時間=總用時。
課件出示114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現在美味餐廳的廚師也遇到了難題,餐廳里來了三位客人,每人點了兩個菜,而餐廳里只有兩位廚師,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才比較合理呢?”
1、引領理解題意。
2、全班交流(一般會從等待時間考慮,可以提示中間桌子是一位老伯伯。)。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總結)。
2、師:同學們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2、是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的'意思。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思和解決問題的的能力。
4、是學生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合理安排最節(jié)省時間的操作,體會在解決問題中的最優(yōu)化思想的應用。
教學關鍵:
合理利用時間烙三張餅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撲克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喜歡吃烙餅嗎?誰烙過餅,或看家長烙過?能給大家說說烙烙餅的過程嗎?
2、烙餅中有許多數學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去探尋有關烙餅的知識。
板書課題:烙餅中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
師:“從圖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師:“媽媽烙一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
師:“如果媽媽要烙2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怎樣烙?”
小結:我們烙兩張餅時,可以先同時烙餅的正面,用了3分鐘再同時烙餅的反面,用了3分鐘這樣烙兩張餅就需要6分鐘。
2、學生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方法。
讓學生用發(fā)的撲克牌烙一烙,同桌說說用了幾分鐘,是怎樣烙的?!驹O計意圖】在引導學生烙一張餅、2張餅的基礎上,留給學生具有探索價值的“3張餅烙法”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學生認知的發(fā)展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體驗與理解、思考與探索;恰當地處理了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符合《課標》對課程內容的要求。
3、學生演示烙餅法。
師:誰愿意把你烙餅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學生上臺動手烙,邊烙邊說)。
讓大家來比較:“這些烙法,哪一種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
4、師生演示小結烙餅三張餅的方法:速烙餅法。
師:觀察思考:你發(fā)現了什么?
(
1、使用快速烙餅法,鍋里面必須同時放2張餅。
2、用的時間短。)讓學生用烙3張餅的快速烙餅法再烙一次,邊烙邊說給你的同桌聽。【設計意圖】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解決烙餅問題的關鍵。我讓學生演示烙餅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5、遷移運用。
學生發(fā)言。班內交流,并比較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5張餅,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需幾分鐘”
小組活動,通過小組交流,使學生找到最佳方法。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6張餅,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需幾分鐘”
學生發(fā)言。班內交流,并比較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7張餅、8張餅10張餅最少需幾分鐘?”
5、探究規(guī)律。
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1)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和烙餅所需要的時間,你發(fā)現了什么?
(2)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不同烙餅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充分交流探討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1、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雙數,2張2張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單數,可以先2張2張的烙,最后3張用快速烙餅法最節(jié)省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性的設問,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運用,也是為了讓學生找到最優(yōu)方法,一方面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了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二、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114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現在美味餐廳的廚師也遇到了難題,餐廳里來了三位客人,每人點了兩個菜,而餐廳里只有兩位廚師,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才比較合理呢?”
1、引領理解題意。
2、全班交流。
三、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師:同學們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九
1.理解“烙餅問題”數學模型,掌握不同張數“烙餅”最優(yōu)化方案的基本規(guī)律,能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能進行相關的簡單實際應用。
2.通過觀察、操作、比較、討論等數學學習過程,引導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滲透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索和合作的樂趣,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利用探究“烙餅問題”的規(guī)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探索“烙餅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解決較復雜問題的數學研究方法,體會優(yōu)化的數學思想。
課件、記錄表、餅模型。
準備課前互動:有一個字總是被人們念錯,猜猜是哪個字?(錯)同一天出生的兩個小孩,長得一模一樣,是一個媽媽生的,不是雙胞胎,請問咋回事?(三胞胎)
設計意圖:舒緩緊張氣氛,活躍現場氛圍,幫助學生思維“熱身”。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自家廚房情境,交流吳老師做飯的興趣愛好。
2.煮一個雞蛋需要5分鐘,煮3個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3.烙兩張餅需要6分鐘,烙一張餅需要幾分鐘?
設計意圖:老師進行自我開放,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師,拉進師生距離。從最簡單的優(yōu)化案例談起,給全體學生思考的時空,為探究課堂中的問題打基礎。通過逆向思維問題的直接對比,初步引發(fā)沖突,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讀信息,理解烙餅規(guī)則
1.學生自主閱讀,發(fā)現關鍵的數學信息。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鐘。
2.深入解讀數學信息。
(1)每次只能烙兩張餅是什么意思?
(2)兩面都要烙呢?設計意圖:發(fā)現并提出問題是數學學習的根本。引導學生能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來解決,這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的重要意義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張餅、1張餅、4張、6張、8張……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1.研究2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設問:如果要烙2張餅呢?需要幾分鐘?
(1)想一想,你會怎樣烙?所用時間是多少?
(2)指名學生匯報(借助手直觀演示),預設出現兩種情況。烙兩張餅需要6分鐘,烙一張餅需要3分鐘。可兩張餅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鐘,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鐘,共6分鐘。
(3)原因分析。預設:鍋里面有空位,但是只烙一張餅,只有空著。
2.探索4張餅的烙法。
(1)同桌之間用手當餅,嘗試驗證。
(2)交流匯報:用老師的餅模型在黑板上演示,得出公認的結果。
3.全班分4組,分別探究烙6張、8張、10張、12張餅的最優(yōu)方案。
(1)集體研討。
(2)交流匯報,合情推理,得出結論。當要烙的餅的張數為雙數時,最優(yōu)化方案所用時間是餅的張數乘烙單面的時間。(板書)設計意圖:數學教學要切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由淺入深循循善誘。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會感覺到輕松得出結論。同時探索過程中的直觀方法、模型思想為后面探究更難的烙3張餅問題打下基礎、埋下伏筆。
4.探究3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1)猜測烙3張餅所需時間。學生自主嘗試、合作交流。
(2)展示烙法,尋求最優(yōu)方案。
(3)挑選至少兩個小組分別匯報,學生借助老師提供的餅模型在黑板演示,同時呈現記錄表。預設生成:第一種:12分鐘、第二種:9分鐘(4)對比發(fā)現3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5.小結:3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的原理。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是突破難點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在前面探究較為簡單的烙餅張數的基礎上,利用已有的認知經驗和活動經驗,經歷了猜想、操作、驗證的學習過程,能更好的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6.探究5張、7張、9張、11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1)教師借助板書,引導學生利用前面烙餅的經驗推理出烙單數張餅(不含1張)的最優(yōu)烙法。
(2)學生小結。設計意圖:當烙餅的張數是雙數時,就2張2張的烙,當烙餅的張數是單數時,可以先2張2張的烙,最后3張按最佳方法烙,這樣最節(jié)省時間。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拓展,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真正做到舉一反三,所形成的知識、技能、思想和經驗是推動學生后續(xù)學習數學最寶貴的財富。
三、練習鞏固,提升應用
1.(例題中情境)如果有16張餅,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需要幾分鐘?
2.(例題中情境)如果有23張餅,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需要幾分鐘?
4.一口鍋一次能同時烙3張餅,兩面需要各烙3分鐘,烙6張餅最少需要多長時間?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再次引發(fā)學生思考,同時完成鞏固和應用。
四、總結延伸,拓展思維
1.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把一節(jié)課所學習的知識更好的同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同時進行更為深度的思考,為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考時空。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十
臨近期末,“數學廣角”的知識成了這段時間的教學重點。本冊(四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包括了:烙餅問題、合理安排時間(統(tǒng)籌方法)、排隊求等候時間總和、田忌賽馬(對策論)這四個內容??纯凑n時安排,只有四課時,書上的內容,也好像很淺顯。可是實際教學當中,要把各種方法在課堂中落實下去,知道過程,掌握方法,靈活運用,這其中的容量是很大的。下面就“烙餅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烙餅問題”是一節(jié)滲透統(tǒng)籌優(yōu)化思想的數學課,它通過簡單的優(yōu)化問題向學生滲透簡單的優(yōu)化思想,讓學生從中體會統(tǒng)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的魅力。本節(jié)課我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基礎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烙餅”為主題,讓學生借助學具操作,圍繞怎樣烙餅,親身經歷探索“烙餅”中數學知識的過程,逐步掌握烙餅的最佳方法。在本課教學中,我突出了以下幾點:
本節(jié)課我以“烙餅”為主題,以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為主線,圍繞“怎樣烙餅,才能盡快吃上餅”展開教學,設計了烙1張、2張、3張……單張,雙張餅的探究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烙3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首先引導學生觀察、理解情境圖里的內容,理解了問題情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分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烙完。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方案,我把各小組匯報的`不同方案在黑板上展示出來,讓大家來比較各種方案的優(yōu)劣。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利用手中小圓片代替餅,經歷了從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
然后,我又分別讓學生討論烙4——9張餅的最佳方法,從而總結得到規(guī)律:雙數張餅就2張2張地烙;單數張餅就用最優(yōu)方法先烙3張,然后再2張2張的烙,或者先2張2張地烙,剩下3張的時候用最優(yōu)方法烙。至于求“最少要用多長時間”這個問題,用次數×每次所用時間即可。
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十一
本節(jié)課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借助學具操作,經歷探索“烙餅”中數學知識的過程,逐步掌握烙餅的最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初步體會優(yōu)化思想。
1、以生活經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結合“‘客人到了,請客人吃東西’這常見的招待客人之禮”來導入,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數學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生活的需要。
2、創(chuàng)造學習機會,體現“以人為本”。
一個個具體事例組織一系列的觀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體會優(yōu)化思想,而不是以老師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維。比如,為客人烙餅。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完成烙餅這件事,讓學生在觀察、對比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不斷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發(fā)表自己看法的過程中,發(fā)現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注重體現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特別注意運用不同的方式讓每個學生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結果,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提升認識。
課堂上,我主要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把學生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會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滋生優(yōu)化意識,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從事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的魅力,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得到了同步發(fā)展。
4、以生活事例為切入口,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在解決“怎樣讓三位顧客都能盡快吃上菜”這個問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滲透“尊老愛幼”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自己對本堂課教學之后的一些感想。當然,從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值得自己深思。例如:
(1)生活經驗對數學學習有較好的幫助,但有時也有負作用。例如,在小組交流“三個餅如何烙,能盡快吃上餅?”時,有位小朋友竟這樣問我:其中一個餅烙了一面后拿下,過了3分鐘就要冷了,再烙另一面3分鐘就不夠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但若把它當成一個數學模型來研究時,這些就忽略不計了,這就是數學與生活的區(qū)別。所以對這種情況,我私下及時對他作出回應,并給予解釋。
(2)數學是理性的,抽象的,更是嚴謹的。教學中如何把握課堂每一個細節(jié),從而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例如,在提升烙餅的時間與所烙餅的個數的關系時,我應該及時提問:“烙2個餅需6分鐘,烙3個餅需9分鐘……,每個餅需3分鐘,有沒有不符合規(guī)律的?”而事實上是有特例的:當餅的個數是1個時,就不符合此規(guī)律。所以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有欠缺,應抓住時機拓展延伸,從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沖突,并通過辨析來修正此規(guī)律。
在解決“怎樣讓三位顧客都能盡快吃上菜”這個問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滲透“尊老愛幼”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自己對本堂課教學之后的一些感想。當然,從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值得自己深思。例如:
(1)生活經驗對數學學習有較好的幫助,但有時也有負作用。例如,在小組交流“三個餅如何烙,能盡快吃上餅?”時,有位小朋友竟這樣問我:其中一個餅烙了一面后拿下,過了3分鐘就要冷了,再烙另一面3分鐘就不夠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但若把它當成一個數學模型來研究時,這些就忽略不計了,這就是數學與生活的區(qū)別。所以對這種情況,我私下及時對他作出回應,并給予解釋。
(2)數學是理性的,抽象的,更是嚴謹的。教學中如何把握課堂每一個細節(jié),從而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例如,在提升烙餅的時間與所烙餅的個數的關系時,我應該及時提問:“烙2個餅需6分鐘,烙3個餅需9分鐘……,每個餅需3分鐘,有沒有不符合規(guī)律的?”而事實上是有特例的:當餅的個數是1個時,就不符合此規(guī)律。所以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有欠缺,應抓住時機拓展延伸,從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沖突,并通過辨析來修正此規(guī)律。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十二
《烙餅問題》是一道經典的數學難題,涉及到的知識點包括排序、遞歸等。筆者在探索這道問題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數學思維的重要性。本文將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和總結自己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探究過程。
在解答這道問題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其中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點。對于排序,我們可以采用冒泡排序、歸并排序等多種方法。在遞歸方面,我們需要明確基本情況和遞歸的條件,才能得到正確的解答。然后,我們使用模擬的方法,模擬整個翻轉過程,從而解決問題。通過這些步驟,我第一次認真地體會到了數學思維的重要性,只有對問題嚴謹地思考和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第三段:啟示與收獲。
在解答這道題目的過程中,我不僅學習到了如何使用排序和遞歸等數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數學思維的精髓——全面、系統(tǒng)、嚴密、邏輯。只有堅持這些原則,才能做到對問題的徹底梳理和深入思考。同時,我也意識到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創(chuàng)新思維和積極探索,這才能開闊思路、打破固有模式。
第四段:結實交流。
在學習過程中,我還發(fā)現一個重要問題——我們需要不斷地跟他人交流。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和思維方式,并且可以從中獲得啟示和收獲。例如,在這道題目中,我們可以與同學一起討論,進行研究和探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可以發(fā)現新的解法和思路,也可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第五段:結語。
總體來說,通過解答《烙餅問題》,我不僅增強了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明確了數學思維的核心特征。同時,我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探究與交流的重要性。雖然這道難題有些困難,但是掌握了問題解題的基本方法和思考方式,我們就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啟示和收獲,更好地探索數學的無限魅力。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十三
“烙餅問題”是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主要通過討論烙餅時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yōu)化思想的應用”。
烙餅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家務勞動,但里面蘊涵的數學問題和數學思想卻是深刻的,教材的編排目的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烙餅的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從而向學生滲透優(yōu)化的思想,讓學生體會統(tǒng)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何老師把乍一看枯燥無味的烙餅問題一課講得有滋有味,妙趣橫生。他為什么能講得這么精彩呢?我認為只要是有以下幾個亮點:
這節(jié)課何老師以“合理安排時間”為線索展開教學,抓住學生好奇的天性,巧妙地設計了“珍惜時間”的謎語揭開話題,引入新課。這樣既讓學生明白了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容“合理安排時間”,又能很快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何老師通過出示了一幅烙餅圖,讓學生分析其中的數學信息。問學生怎么烙,怎樣烙花的時間最少,烙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課一開始,何老師很好利用了烙一張餅和二張餅的方法,并提問學生:烙一張餅和烙兩張餅的時間為什么一樣?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在烙餅的過程中,一只鍋同時烙兩只省時的概念。接著重點與學生探討了三張餅烙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組織學生同桌討論,匯報,演示,進而學生展開討論,形成烙餅的方案,展示學生的方案,比較區(qū)別兩種方案的不同點,從而達到方案的優(yōu)化。
烙3張餅的方法在這里是重點也是難點,把這個問題放給學生討論、合作、探究,解決了問題,再接著運用表格求4張、5張、……這些餅數的時間。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題目的難度,有利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表格,展開討論普通烙法和快速烙法哪一種較方便?!澳阌惺裁窗l(fā)現?”,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選取最優(yōu)方案,最后總結出餅數×一張餅所用的時間=所求餅數的時間,整個烙餅過程層層遞進,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新課程倡導小組合作學習,但并非是遇到問題就一定要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何老師的這節(jié)課上運用的就是很適當,當烙餅遇到問題時采用了小組討論的形式,而其他的一般問題都留給學生獨立思考或同桌交流,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fā)揮了為突破重難點服務的作用。
課后一習題中,三個人去餐廳炒菜吃飯問題。何老師再這里講了應該尊老愛幼,先給老奶奶和小朋友炒菜的情形。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經意的教給了孩子們做人的道理。
在這里也有幾點小小的建議供參考:
1、在學生上去演示三張餅的烙法時,可以在烙餅的圓形紙片上編上號,并且在烙完的餅的正面、反面做上記號,這樣可以讓學生講述起來更清楚一些。
2、課堂上的語言還可以更精煉。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十四
“烙餅問題”是一節(jié)滲透統(tǒng)籌優(yōu)化思想的數學課,它通過簡單的優(yōu)化問題滲透簡單的優(yōu)化思想。關于這方面的教學建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借助學具操作,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逐步掌握最佳方法,通過簡單最優(yōu)化的問題向學生滲透優(yōu)化思想,讓學生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價值,來感受數學的魅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以“烙餅”為主題,以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為主線,圍繞大問題“怎樣烙餅才能盡快吃上餅?”展開教學,循序漸進設計了烙2張、3張、多張餅的探究過程。為什么不提烙1張餅的過程,我是從兩個方面去思考的:一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fā),給定信息中明確了每次可以烙2張餅,沒有必要浪費;二是在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中不便于建立“餅數×3=最少時間”的數學模型;還有就是在烙3張餅時就會碰到烙1張餅的情況,這也會成為學生學習中的一個強大認知沖突,我就以烙3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小組合作中重點討論烙3張餅的思維過程,學生將烙餅的方法記錄在作業(yè)紙上,代替烙餅的紙都編了號、并且注明了餅的正面、反面,匯報時學生講述起來非常清晰完整。通過合作、學生動手操作想一想,說一說,擺一擺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動眼、動手、動腦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生們做到了在操作中感知,在實踐中升華,經歷了從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
在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中,我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給學生啟示:1、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和烙餅所需要的時間,你發(fā)現了什么?2、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不同烙餅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充分交流探討的基礎上,得出結論:1、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雙數,2張2張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單數,可以先2張2張的烙,最后3張用快速烙餅法最節(jié)省時間。(我們把自己探討的烙3張餅的方法稱為快速烙餅法)得出結論:每多烙一張餅,時間就增加3分鐘,用餅數乘烙一面餅所用的時間,就是所用的最短時間。(餅數×3=所需最少的時間。)。
本節(jié)課的成功處在于,相信學生,把學生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課堂上以一個個具體事例讓學生觀察、操作、討論和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體會數學的方法及應用價值,學會優(yōu)化思想,從課堂教學中多次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這些活動中,教師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把學生推上主體地位,把學生思維引向深刻、細致,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
在課堂上,問題由學生來提,答案由學生來找,整個課堂是學生在探究、在發(fā)現、在解讀,教師把自己巧妙地“隱藏”了起來。但這種“隱藏”并不意味著教師退出課堂活動,相反,教師要更好地扮演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等方面上。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十五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說的課題是《烙餅問題》。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烙餅問題》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主要通過討論烙餅時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yōu)化思想的利用。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與想象的能力,但對于學習稍復雜的邏輯推理或抽象思維的教學內容還是比較難的。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選擇了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烙餅作為教學載體,使枯燥的數學思考轉變成生活中的趣事。
教學目標。
1、在經歷烙餅的具體過程中學會怎樣合理安排最省時間,從而體會做事情要進行合理的安排。
2、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合理的方案,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感受運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教學難點:尋找合理、快捷的烙餅方案。
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時優(yōu)化思想的應用。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主要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操作、觀察、探索、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對烙餅問題有一個形象的感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
1、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我首先以一個謎語引出要節(jié)約時間,合理安排。再呈現媽媽正在烙餅的主題圖,讓學生通過觀察,說一說根據主題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就強調了烙餅的方法。讓學生嘗試說一說比較簡單的一張餅、兩張餅該怎么烙,引出那么三張餅又是怎樣的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2、思考討論,小組合作:
如何盡快地烙3張餅,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安排的:先讓學生用數學課本試烙3張餅,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再小組匯報結果。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烙3張餅的最掛方案。有些學生對只烙3次的方法可能還理解得不是很透徹。這時我就再讓學生扮演“廚師”上臺展示烙的過程,邊烙邊用語言敘述,最少需要多少分鐘,使學生獲得了成功感,增強學生學習信心,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再次用課件展示三張餅的烙法,加深印象,得到鞏固。
3、鞏固應用,拓展新知。
餅的張數為單數和雙數時餅的烙法。讓學生積極參與發(fā)現的過程,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數學思維方法,感受到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提升了數學思維。
4、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應用我們得到的規(guī)律,結合生活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完成做一做第一題。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當體現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這道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滲透尊老愛幼的思想。
5、課堂小結。
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我引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時間,每人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來呼應主題,合理安排。
課后我對“烙餅問題”這節(jié)課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烙餅問題”是一節(jié)滲透統(tǒng)籌優(yōu)化思想的數學課,它通過簡單的優(yōu)化問題滲透簡單的優(yōu)化思想。本節(jié)課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烙3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并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合作、學生動手操作想一想,說一說,擺一擺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動眼、動手、動腦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這節(jié)課當中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如:讓學生在探討4至8張餅的時候留給學生的。時間太少;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板書有待提高等等。希望各位老師多多給予寶貴的意見。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十六
烙餅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國食品,而解決烙餅問題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數學問題。通過研究烙餅問題,我們不僅可以鍛煉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在本文中,我將分享我在解決烙餅問題過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二段:分析和探討。
在解決烙餅問題時,我們需要將一堆烙餅按照大小順序翻轉,使得它們從大到小排列。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其中一種策略是每次翻轉最大的烙餅,然后再翻轉整堆烙餅,使得最大的餅變到最底下。這樣,我們就可以將最大的烙餅歸位,然后遞歸地解決剩下的烙餅問題。通過不斷重復這個過程,直到所有的烙餅都歸位。
第三段:實踐和總結。
在實踐中,我發(fā)現這種策略在解決烙餅問題時非常有效。首先,翻轉最大的烙餅可以將其移到最底下,使得解決問題的范圍被縮小。其次,在歸位最大的烙餅后,我們可以利用相同的策略解決剩下的烙餅問題。這種遞歸的思維方式可以使我們快速解決問題,提高效率。
此外,通過實踐,我還發(fā)現了一些優(yōu)化的方法。例如,我們可以在翻轉最大烙餅后,將次大的烙餅翻轉到最上面,然后再翻轉整堆餅,使得次大的烙餅變到最底下。這樣,我們可以將次大的烙餅歸位,再遞歸地解決剩下的烙餅問題。這種方法可以減少翻轉次數,并提高解題的效率。
第四段:反思和啟示。
通過解決烙餅問題,我深刻體會到了思維的重要性。在解決問題時,我們需要善于分析和歸納,找出問題的關鍵點,然后采取合適的策略解決問題。同時,我們還需要保持耐心和堅持,在遇到困難或挫折時不放棄,繼續(xù)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除此之外,解決烙餅問題還鍛煉了我的團隊合作能力。在與其他人一起解決問題時,我們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協(xié)調,共同完成任務。
第五段:結論和展望。
通過對烙餅問題的解決,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的重要性。數學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還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希望未來我能夠繼續(xù)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并將這些能力應用于更加復雜和實際的問題中。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十七
1、創(chuàng)造多種形式,突破重、難點。為了突破難點,很短的時間讓學生了解烙一張、兩張餅至少需要的時間,為探究三張餅的最佳烙法作好鋪墊。在探究三張餅的最佳烙法時,學生首先想到的是要12分鐘,我就問:“還有更省時的方案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迫使他們重新思考和操作。于是出現了兩種方法:第一種先烙烙兩張,再烙一張,學生提出異議,并讓他進行板演,出現我們預設的第二種方法:三張輪換烙。并通過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兩種輪換烙的過程,直觀比較出第一種要烙4次,而第二種只需烙三次,節(jié)省3分鐘,又通過表格的填寫加深三張輪換烙的方法。為什么第二種三張輪換烙方法會比第一種方法節(jié)省3分鐘呢,通過再現直觀圖,學生得出:保證每次鍋子里總有兩張餅呀。并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從而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為了突出“如何用優(yōu)化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教學重點,我是這樣做的:首先,在探究烙兩張餅至少需要幾分鐘時,有的學生說要12分鐘,有的學生說6分鐘,從而引發(fā)分歧,激起學生爭辯及思維的碰撞。再通過各自陳述理由后對比發(fā)現:鍋子里同時烙兩張餅更省時省資源,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重要性。其次,在探究三張餅至少需要幾分鐘的時候,有的學生說要12分鐘,有的學生說要9分鐘。再次引導學生對比發(fā)現:兩張同時烙法操作起來簡單,三張輪換烙法雖然復雜,但更省時,也符合題意。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選擇優(yōu)化思想解決問題”重要性的印象。另外,在探究6張餅的最佳烙法時,也許有的學生會選擇用同時烙法烙三次,有的學生會選擇用三張輪換烙法烙兩次。雖然兩種方案都是需要18分鐘,但通過引導學生對比發(fā)現,用同時烙法烙三回操作起來更簡便。讓學生再次感受到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還要選擇操作過程的最優(yōu)化。
2、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操作實踐?!墩n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如,我讓學生明確要求以圓形紙片替代餅,與家人或小伙伴進行烙餅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來,在操作中感知,在實踐中升華。我要求用學具同桌模擬烙餅,一人烙餅,一人記錄。有多種方案的請輪流記錄。并且,這一環(huán)節(jié),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了生動,現實的情境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時時為我們生活服務,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3、解放學生口,讓學生暢所欲言。上課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實現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它既是生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形成條理化,規(guī)律化的知識結構。在研究“烙3張餅需要多少時間”(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時,由于有小精靈的要求“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這句話,所以在實際的課堂里,雖然出現像教材中提到的烙一張餅要6分時間,烙3張餅要18分這一方案,但很快被孩子們自己給否定了,因為四年級學生能充分利用“每次能烙兩張餅”這個條件。
4、給孩子一個發(fā)展的課堂。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9張餅呢?”你發(fā)現了什么“。在課堂中,學生能根據表格中的'烙餅方法滲透數學轉化的思想,把多張餅都轉化成兩張同時烙或三張輪換烙,還有的孩子還從表格中發(fā)現雙數餅了兩張兩張的烙,單數餅先兩張兩張烙,最后三張輪換烙的規(guī)律;還根據表格中的烙餅張數和烙餅的時間之間的關系得出?!憋灁怠?=烙餅總時間“這一規(guī)律,使整節(jié)課得到升華,數學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它不僅僅是承載數學知識的地方,它更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場所,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升專業(yè)技能,才能給學生一個創(chuàng)新的課堂,一個發(fā)展的課堂。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篇十八
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烙餅問題”,它位于新課標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七冊數學廣角第一課時。
本單元主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在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就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看,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
鑒于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認知基礎,我認為本單元教學重點是體會優(yōu)化思想。教學難點是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而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正是圍繞單元重難點展開的,所以我認為第一課時在本單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接下來,我以本單元第一課時為例談談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材第112~116頁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4、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小組學習活動,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體會優(yōu)化思想。
教學難點: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教學評價:師評、互評、自評相結合。
教法、學法: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6張圓紙片。
學生:一張大圓片,6張小圓片。
對于本節(jié)的教學,一般老師都會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在活動中探究烙餅的最優(yōu)方案,如何使學生在活動中活而不亂,我認為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為了有效的組織教學,為了使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意識,我將“尋找最省時方案”作為課時的主線,從1張餅、2張餅入手探索烙3張餅、數張餅的方法及餅子的'張數和時間的關系。
我首先幫助孩子理解已知的條件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然后分以下6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第一環(huán)節(jié),拋出問題“如果媽媽烙一張餅需要多少時間?”一是讓孩子明白烙好一張餅需要的時間,二是讓學生明白怎樣在鍋里烙餅。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探究2張餅怎樣烙最省時.
我主要以以下五步驟呈現:獨立思考、大膽猜想、個人匯報、集體評價、教師小結。
為了避免學生人云亦云,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大膽猜想;個人匯報時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后面烙3張餅的匯報做好鋪墊。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探究3張餅怎樣烙最省時。
主要以以下7步驟呈現:獨立思考、大膽猜想、獨立操作、小組討論、小組匯報、集體評價、教師小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在獨立思考后,讓自己的觀點在學習小組中去碰撞,從而得到最優(yōu)方案,讓孩子懂得自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的同時,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經過篩選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體會團隊的力量,樹立合作意識。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探究4張餅、5張餅怎樣烙更省時。學生利用烙2張餅和3張餅的經驗,得到4張餅先2張烙好了再烙另外兩張餅是最省時的,而5張餅就會分成兩種烙法,先拿出3張餅用前面的“交替烙餅法”來烙,剩下的2張一起烙,為發(fā)現“雙數張餅時2張2張的烙,單數張時先拿3張用交替烙餅法烙,剩下的2張2張的烙”的規(guī)律作鋪墊。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探究6張餅的怎樣烙更省時。學生們通過探究發(fā)現,無論是2張2張的烙,還是用“交替烙餅法”來烙,時間都是18分鐘,但發(fā)現“交替烙餅法”顯得麻煩,容易搞混淆,所以最終選擇2張2張的烙。
第六個環(huán)節(jié),觀察表格發(fā)現規(guī)律。通過對前面一系列探究活動的感知和對表格的觀察,學生們很容易發(fā)現“雙數張餅時2張2張的烙,3以上的單數張餅先拿3張用交替烙餅法烙,剩下的2張2張的烙”、多一張餅,烙餅所需最少時間就多三分鐘以及用餅數乘烙一面餅所用的時間,就是烙餅所用的最短時間(一張餅除外)等規(guī)律。為以后更快解決生活中最優(yōu)化問題奠定基礎。
以上就是我對“烙餅問題”的教學設計,感謝各位老師的細心聆聽,希望能得到您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采用的教學策略有:
1、從學生的實際經驗出發(fā),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系。
2、在教師的主導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在落實“雙基”的基礎上滲透應用性和開放性。
根據新課標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情景中經歷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成功。
2、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中交流獨立思考的成果。
3、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51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