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后,對書中內(nèi)容、人物、情節(jié)等進行心理體驗和思考的一種反應。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書中的主題和意義,同時也是對作者思想的一種借鑒和吸收。讀后感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思考問題,從而開闊我們的視野和思維方式。閱讀過后,我想寫一篇讀后感來記錄這段閱讀的經(jīng)歷和感受。寫讀后感時,我們要始終保持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注重對作品的分析和評價。一些膾炙人口的讀后感范文被整理在這里,供大家一起來分享和探討。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一
另外,本書有句話大意是——對那些患者說的話不要太深琢磨不然會崩潰……嗯……我也是這么覺得的。
因為有些患者的世界觀,說真的,ej乍一看真的覺得很有道理不是隨便說說。
一切都是無法完全邏輯清晰回答完整的問題不是嗎?
所以書中有些患者說的世界觀其實不完全錯誤不能因為他們有缺陷就否定因為有些他們被判定有疾病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其他(雖然那些其他也是因為這些世界觀而發(fā)生……)有些世界觀還很有道理,我想這也是作者選擇這些故事的原因之一吧,否則書名也不會是《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個人覺得許多故事的患者對事件的解讀很有意義很有邏輯性甚至有些還很靠譜!
至于最后作者稍微涉及到自己的問題ej果斷忽略_原諒我已經(jīng)被好幾篇與物理學有關(guān)的部分繞暈了,雖然通過這種接觸方式覺得量子物理學很有趣但是沒有完全白話文解釋我真的看不懂理解無能啊tat(其實我覺得作者在文中呈現(xiàn)的與患者之間的問答互動本身就有點不合理......
另外,整本書唯一嚇到我的故事就是『2夢的真實性』。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二
我看這本書其實是個偶然,很少看亞馬遜的mail的我,突然看它推薦書籍打折,封面書籍正好是室友書架上的一本,我就開始看了。我已經(jīng)開始習慣了,盜版。
這本書是很吸引人的,我想很多人都好奇過精神病人是怎么樣的,是在想什么?這本書解答了我的一部分想象。
或是天才,或是瘋子,其實可能差不多的。不是有一句話領(lǐng)先時代半步是天才,領(lǐng)先一步是瘋子。那我估計只是一個正常人了。比起瘋子或者天才,可能自己的好奇心還是太少了,行動力還是太差了,我不敢太過的超出社會所容??墒俏乙膊辉敢庋健鐣兴f,精神病人一般都很快的找到了一個解釋,而我卻找不到。這是一種謹慎,對未知的敬畏。
我想到一個人,a,我還是這句話,我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敬畏感與羞恥感。我想他未來應該不至于變成精神病吧。我覺得精神病的思考還是很有趣的,思維或可是我之前忽略的,是我挺感興趣的。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三
其實這本書不是因為我想看才買的,而是因為我妹想看我買給她看的,當然我也對其有一定的興趣,我相信每一種類型的書都能給我?guī)聿煌母惺?。書到的時候是下午,我先看的是另一本書,比較枯燥乏味,之后就拿這本書來看了,在昨天下午終于看完,和看完每本書一樣,有一時間的空虛。當我開始思索這本書看完后給我?guī)淼挠绊憰r,我的感受是信息量太大了,這本書的信息量太大了,無數(shù)個真實的案例,無數(shù)個令人驚奇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我相信我的一遍閱讀印象并不會太深,有些案例也沒有理解透徹,畢竟其中量子物理學,三維,四維,粒子,我真的無能為力。所以我選擇用記錄下文字的形式再一次回憶其中帶給我震驚的故事。
書中提到不要細想精神病人告訴你的世界觀,不然你也會變成精神病人的。精神病醫(yī)師最后自己反而有了心理問題的也不在少數(shù),我們足以看出其實有些精神病人根本不是瘋子,反而是天才,他們其中有些人的智商是我們普通人難以想象的,而他們的邏輯思維,甚至比我們自身的思維更加清晰和具有說服力。記得在四維蟲子中那個年輕的少年,他提出的想法甚至讓量子物理學家驚嘆。那個能將人看成各種動物的女孩,她所看到的.動物(人)全是對這個人性格的反映,即使她對這個人才是第一次見面,一點也不了解。那個提出精神能力的女人……書中的案例太多,實在無法一一說明,因為其中還有太多我自己也在疑惑的問題。
那個多重人格的男人,因為孤獨感造就了另一個一模一樣的他,后來因為想要一個去疼愛的對象,造就了他們的妹妹“她”。其實我們又該怎么去評價這種行為呢?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同情,他是被孤獨感所迫害的那個人。而我對孤獨感的理解在另一個案例中有了更深的感觸,這個案例是孤獨的守望者,一個男子夢見自己一個人出生在一座小島,這里沒有其他的人,他也逃不出這里,我的文筆不足以讓我將那種絕望的孤獨感描述清楚,可是設(shè)身處地的想想,你知道你是這些“蛋殼”中唯一活下來的人,你面對這無邊的大海天空,你努力想找到一個和你一樣的人,可是在這夢里,你永遠都是一個人,沒有體會孤獨的人無法體會那種絕望之感。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四
在看這本書之前,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過關(guān)于這本書的一小部分,十分感興趣,后來在學校讀書館借來看后,我發(fā)現(xiàn)許多現(xiàn)象,在各個地方去看這本書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例如在空曠的地方可以比較好的理解,在室內(nèi)悶熱的地方會感到很費腦!
這是一本努力從精神病人的角度去感受這個世界的書籍。作者別出心裁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各種精神病人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敘述他們的經(jīng)歷。
書中不乏有一些古怪離奇讓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比如說一個男人堅信女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而對她們充滿了畏懼,又比如說一個女人自稱曾經(jīng)被外星人綁架過,還有為了變成天才而接受開顱手術(shù)的狂人等等。但引起我最多關(guān)注的,還是那些與本書名稱相呼應的案例——與天才們有著一線之隔的瘋子。
這些人,說是瘋子也不為過。他們有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想法和堅持,有些特點幾乎可以用荒誕來形容。他們有的像是蠱惑人心的邪教教主,有的像是蹲在路邊以為自己是蘑菇的癡呆,有的像是沉浸在自己幻想世界里的空想者,還有的,擁有誰也不相信他們會擁有的能力。除了最后一種人難辨真假以外,其余的人都有著自己的一套強大而牢不可破的世界觀,你甚至無法用現(xiàn)在已知的理論去辯駁他那看似荒誕卻又邏輯嚴密的推理,這也是很多人去治療別人的精神疾病結(jié)果自己卻被帶上歪路的原因。很多這樣的案例帶給我巨大的震撼,我承認他們的觀點很荒誕很偏離實際,但是不得不否認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屬于他們的,和我們不一樣的世界。這個世界有著嚴密的邏輯,甚至與現(xiàn)實的世界接軌,你無法去辯駁,去糾正他??催^這本書,你會對他們產(chǎn)生深深的同情與敬仰,就好像是為了不讓這種太過出格的世界觀在這個社會上散播開來,我們把他們單獨的隔離開來,否定他們的觀點,他們的世界,他們的一切,將他們稱呼為——瘋子。
“是的,我們否定了他們,但是他們堅持自己的觀點,所以他們在那里,一個被隔離開來的地方。里面最讓我心痛的是兩個孩子的.案例,他們兩個都是天才,只是天才的成分中夾雜著靈異。一個在物理方面有天賦的孩子自稱能夠感覺到四維蟲子,所以不斷的在物理學上探索,想探索這種超越三維的非物質(zhì)性生物。另一個孩子擁有極高的智商,但是能看到好運和厄運的顏色,并且經(jīng)常做一些不被父母理解的舉動。其實不是這樣,作者努力跟她溝通之后發(fā)現(xiàn)她的這些舉動看似無理取鬧,其實有著比成年人更多的思考。
每讀到一個案例,特別是遇到邏輯能力很強的病人,他的邏輯沒有絲毫弱點,講的讓我感覺“很有道理”。我不止一次的想到這幾個字,然后提醒自己,他是個精神病人。連作者也不知一次的提到精神病醫(yī)師被自己的病人搞得成了精神病的事。作者費盡心思的寫這些東西,很好,但是幾乎每個案例,他都留下了空白。那是個令人難受的空白,他采訪了病人,病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作者把筆錄搬出來,即就是把精神病人的語錄復述一遍。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論,把自己的空間縮小,讓病人釋放出自己的空間??墒撬麑懗闪藭?,那些病人的空間被無限的放大了。換句話說,作者的每次采訪,特別是那些非常厲害的病人,他都會被其他醫(yī)生一再警告,最好別把病人說的當真??墒亲髡甙堰@些極其危險地思想毫無保留的說了出來。這不就等于讓讀者真切的面對這些“天才”嗎?最令人不可忍受的是,靠后有一篇的案例的病人竟是作者自己。他毫無掩飾的承認了自己的多重人格。如果說,從前的我對于精神病人,以玩笑的態(tài)度視之,今后我不得不提醒自己,他們只是少數(shù)而已?!?/p>
看書的這幾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想問題的方式已經(jīng)有了變化。強迫癥的感受也更加強烈??傊?,我很后悔自己看了這本書,并且思考了其中的內(nèi)容。
看書的時候,我有的添加筆記。我不愿意再回顧這些天才們的高見了,那些“經(jīng)典”的思想我也不愿再記住。愿想看書的人,收起你的好奇心,珍愛生命。
智多近妖,我常聽人說起這樣一個詞。聰明的讓周圍的人不寒而栗,大概指的就是這種人了吧。我不奢望這些人能夠得到解脫,跟我們一樣正常的生活,我只希望那些擁有極高智慧的人們別再因為不被人們所理解或者接受就被定義為瘋子。
精神病人和我們眼中的世界不同,但是他們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歡樂與悲傷,有著自己的心理活動,請給他們一些尊重,尊重他們的思考,尊重他們的信仰。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五
摘抄。
“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p>
“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p>
“雖然電影里都是皆大歡喜,現(xiàn)實是殘酷的?!?/p>
“我覺得感情很渺小,既不輝煌,也不壯烈。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段,但是卻讓我動容?!?/p>
讀后感。
了解到這本書的契機是在大二時期,我對于心理學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想要通過書籍來填滿我的心理“胃”。在眾多心理學書籍里面選中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但由于我的三分鐘熱度,讀了沒幾頁扔在一旁了。在今年似乎已經(jīng)沉淀下來,抱著看小說的心態(tài)再拿起來時,學到了很多從未接觸過的東西。
本書是一部訪談筆記,作者用了四年時間采訪了200多個精神病人,為我們呈現(xiàn)了精神病人的世界。他們有的奇特、有的偏激、有的邏輯縝密......
你無法用正確或錯誤來評價,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他們有著自己的一套強大的世界觀,你甚至不能用現(xiàn)在已知的理論去辯駁那看似荒誕卻邏輯嚴密的推理。這些故事帶給了我巨大的震撼,我承認他們的觀點很偏離現(xiàn)實,但也難以否認他們創(chuàng)造了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
我欣賞他們的簡單、直接,他們不顧世俗的眼光,對好奇的事物進行探索不惜以自己生命來認證。也許他們喃喃自語的內(nèi)容在這個時代的文明中沒有被開發(fā)出來,但誰又敢說在未來不會發(fā)展成現(xiàn)實呢?本書我認為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作者借精神病人的角度道出我們不敢輕易說出口的觀點。
她嚴肅地看著我:“大腦就是肉,怎么有的思維?”
我愣住了。
她得意的笑了:”不知道了?聚在一起,就是生命!人是,螞蟻組成的松散的生命是,石頭也一樣,沙子和土聚在一起,就會有思維,就是生命!
這是令我大為震驚的一段對話,石頭那漫長的生命,在我們?nèi)祟惪磥恚瑤缀鯖]有盡頭。我們一直忽略的東西,如果它們都有生命呢,我們的一生或許它們根本就看不到,太短了。
這本書的真實性,我不予評判,但這本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毋庸置疑。蘋果的味道你真的知道嗎?習慣只是個借口,不是理由,對吧?就像作者在最后所寫:如果你認為這是真的,那么這就是假的。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六
其實生活里,人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精神病”,例如:抑郁、偏執(zhí)、強迫……只是看程度如何、是否影響到了別人,又或者說,是否能夠隱藏?至少讓別人覺得你是跟其他人一樣的……是的,一樣……你跟別人不一樣了,你的想法太超前,超前到了別人實在無法理解,而你又想讓別人知道,宣傳這樣的想法,那就成了“精神病”!
看到最后一章的時候,有斷話,真心說到了我的心坎里:矛盾,是一種孤獨感。雖然為此痛苦不堪,但是又盡力維護這那種孤獨感。經(jīng)常是處在一種掙扎狀態(tài):既希望別人關(guān)注、關(guān)心自己,又不知道該怎么去接觸和回應別人,于是干脆直接抗拒??墒枪亲永镉质悄敲吹目释涣私?,渴望被理解,渴望被關(guān)注……哪怕會后悔,也繼續(xù)堅持著去抗拒,而且矛盾到嘴里說出來的和心里想的完全相反。
這段話,真心觸動了我的靈魂,是的,我的靈魂~亦是那種找到了同類的感覺。那是我童年從8歲開始便揮之不去的孤獨感。跟隨我20多年。但是現(xiàn)在我想,我喜歡這種孤獨感!是的,喜歡!也克服了自己想要被關(guān)注、被關(guān)心的渴望~!
最后,就像書中所寫:面對未知,沒必要害怕,而是學會尊重未知的存在。其實那也是對自己的尊重,給自己一個嘗試著去了解、辨析的機會。也就才有思考的機會。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七
你是否有用自己的視角去審視“精神病人”,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大多人心中是那些穿著病號服,舉止瘋癲且怪異的人。但在翻開這本書后,讓我對“精神病人”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本書作者高銘歷時四年,接觸了百余位“非人類,才誕生了中國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冊。從第一張“生命的盡頭”中的女士到“四維蟲子”里的小男孩,完全顛覆了我對這個人群的想法,或許瘋子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天才,只不過現(xiàn)在的他們仿佛哥白尼一般,被現(xiàn)實綁在了火刑架上。宇宙如此的浩渺,定然存在著許多人類所不知道的事,或許我們眼中的這些瘋子,擁有們聞所未聞的知識與眼界。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八
以前阿秀曾經(jīng)跟我提到過這本書,我貌似也看見她在我電腦里也下過這本書,當時我也沒在意。后來也托她的福,張章同學把這本書交到了我手里!當然當時的使用權(quán)不屬于我,后來因為些原因最終使用權(quán)還是屬于我了。照這么回憶其實我跟這本書還挺有緣,若不是我在莫大的東臺大潤發(fā)超市巧遇張章同學三次,這本書也不會到我手里??!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作者采訪精神病人時的故事。通俗的說,就是以精神病人的角度去看這個,我們不斷質(zhì)疑的世界。
其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質(zhì)疑這個世界,例如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活著的真正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等等一系列的質(zhì)疑!我們正常人也許只是從表面分析一下。而精神病患者往往會偏執(zhí)于他們所執(zhí)著的事,把一些微小的事放大化的來看,以至于做出些極端的事情。所以在正常人的眼里他們病了,俗稱“精神病患者”。
書中提到有很多精神病醫(yī)師因為長時間跟精神病患者接觸最終他們也“病”了,也許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本來就存在些因素。因為長時間跟精神病患者接觸他們內(nèi)心里面的平衡點被打亂了,所以“病”了!其實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隔,關(guān)鍵在于內(nèi)心里那個平衡點!
書中有兩個愛情故事。但是可以用一段文字說明。摘抄的。
指間的戒指不再閃亮。
婚紗在衣柜早就塵封。
我們的容顏都已慢慢蒼老。
感謝你帶給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為你。
我才有勇氣說:
“永遠,永遠?!?/p>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臆想癥的老人,老伴逝去多年,依然認為他活著。
第二個故事是一位喪偶的中年人,不斷的學習生理等課程,為了復活愛人。
感觸很深,然后靜默不言。
書中有一段是講“角度問題”。一個女“患者”說在工作外她會是個孩子,她喜歡這個新鮮的世界,而不是去習慣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權(quán)利選擇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必須跟別人一樣的態(tài)度!這個女人其實沒有問題,反而是認為她有問題的人才有問題。不是每個人都習慣墨守成規(guī),孩子是最好的列子。不是所有大多數(shù)人認為對的事情就是對的,大多數(shù)人認為錯的事情就是錯的!而那個“大多數(shù)“的界限往往讓我們思想上有限制了,所以漸漸的我們也就習慣了!
書中結(jié)尾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九
天才和瘋子的距離有多遠?也許只有一線之隔,天才不被人理解,逼久了或許就成了瘋子。
高銘的這本書正如他所說,有案例的基本還原,也有自己的整合,整本書亦真亦假,有些觀點你還確信有道理,那么是不是自己也是精神病?你不信服活著沒聽說過的觀點,就當開眼界了,不能太較真,太較真了或許自己真的變成瘋子了。個人認為這本書包含了唯心論和唯物論,把它當成心理學小說也可以。
合上書,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能忘記的是如下幾個觀點:"四維蟲子、多宇宙論、感覺的存在、精神的強大、量子物理",這些是我第一次聽說,開了眼界。
一,撒旦惡魔存在的意義。
"我信奉惡魔,那又怎么樣?自甘墮落算什么?我的存在,就是為了證明光明的存在,我不存在,就沒有對比,就沒有光明。人的高尚情操也就永遠不會被激發(fā)出來,就只能是卑微的、骯臟的、下流的!有人愿意選擇神,有人愿意選擇惡魔!如果這個世上只有天使,那就沒有惡魔了,就像這個世界只有神就沒有神一個道理。我的存在意義就在于此!”也許正是由于這種思維的存在,世上才有那么多的殺人犯,才有那么多自甘墮落的人。思想決定命運,思維限制人的發(fā)展。改變思想,才能改變命運。
二,感覺的存在。
在"蘋果的味道"這則故事里,這個人先是找到了感覺的存在,后來體味到精神的存在,再到后來嘗了蘋果的味道,回到了精神和肉體的統(tǒng)一。那些佛教大師的閉關(guān)修煉,不吃不喝也是為了尋找精神的存在嗎?個人比較認同關(guān)于"感覺的存在"的觀點:"感覺這個東西,很奇妙,當你被各種感官所帶來的信息淹沒的時候,你體會不到感覺的存在,至少是不明顯。感覺其實就像浮在體表一層薄薄的霧氣。每當接觸一個新的人物或者新的事物的時候,感覺會像觸角一樣去探索,然后最直接地反饋給自己信息。"。
三,角度問題。
孩子的角度和成年人的角度不同,孩子看到的世界是最真實的,在他們眼里大自然有生命,樹木會說話,鳥兒會唱歌,河流會跳舞,石頭會變形……是成人正常?還是孩子?很多時候成人的價值觀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是不是有些孩子在家長不認同他的觀點后,走了另一個心理極端,就會變成精神病人。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你看到的藍天白云,高山流水,在孩子眼里,或許不存在,因為他看不到,他能看到的只是他的視線范圍內(nèi)的事情。蹲下身個孩子交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四,真正的世界。
引用書中的觀點,要"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p>
五,迷信or信仰。
"真正的信仰是不會動搖的,哪怕沒有神都不能影響自己的堅定,這才是信仰。真正的信仰,能包容所有的方式,能容納所有的形式。只有迷信的人才打來打去呢,整天互相叫囂:你是錯的我才是對的,你是邪道我是正途。這是迷信,不是信仰?!蔽乙恢奔m結(jié)什么是迷信,什么是信仰,在這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迷信的人整天說自己的信仰是正宗的,自己的見解是正確的,而真正有信仰的人似乎能夠包容,不爭辯,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不去強行傳播,拉幫結(jié)派,追求的是內(nèi)心的平靜。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
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我讀到了這樣一句話: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但卻只有他的存在。他承受全部寂寞等待著,他是一個孤獨的守望者。
所謂瘋,只是我們在面對我們無法理解的人和事而定義的。因為我們的世界,還沒有準備好容納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赐赀@本書后,且不去僅以常人的角度去評判他們是否真的瘋了,但至少有那么一點我可以肯定――有那么一群瘋子,是孤獨的。
事實上,瘋即是一種癡。無論是對宗教信仰的迷信,還是對某一件事的過分執(zhí)拗。在“思維蟲子”、“時間的盡頭”等章節(jié)中,我看到了一群物理和哲學天才幾近癡迷般的剖析與追問。他們執(zhí)著于追求自己所堅信的東西,或許從某一個角度而言,他們并不是真的瘋了,只是太過癡迷。但站在這個角度上去想的話,我似乎又想明白了一個道理――當癡立于生活則是天才,當癡脫離生活則是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好書,以對話的方式為我們呈現(xiàn),讓我們用自己的主觀去看待瘋子的世界觀,而作者不做太多的評價。這也讓我突然想到了“真正的世界”那一個章節(jié),那個年輕的女孩心里一直自問著:你有沒有想過你看到的世界也許本身不是這個樣子的?抱著對真正世界的疑慮,她決心試著用他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于是她開始不停地模仿別人,了解被模仿者的心態(tài)以求能用對方的眼睛看世界。身邊的很多人都覺得她被“附體”了,她被認為是一個瘋子??墒聦嵣?,她也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只是多了常人無法理解的執(zhí)著。
真正的世界到底是怎樣呢?可能最終也沒能得到答案?索性,那個被人稱作瘋子的.思考者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這句話說不出哪里好,但卻在我的心里留下來一陣困惑,久久未能平息。
這本書里大多數(shù)的瘋子,都是一群孤獨的守望者。他們有著不被常人所能接受的甚至是滑稽的堅信,且不論這種堅信的是非對錯,因為我們大多也不過是根據(jù)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去評定罷了。我們可以否認亂力怪神,但有誰敢否認外星人的存在?事實上,我也不知道該怎樣對待像書中一樣的那群人,是該同情還是該嘲諷?但也總不至于去相信支持吧!
一念瘋子,一念天才!一念清醒,一念癲狂!書上說:千萬千萬別太在意精神病人說的話、別深想他們告訴你的世界觀,否則你遲早也會瘋的。面對這群孤獨地守候著他們的那份執(zhí)念的人,雖不愿去細想他們所說的,但我想,我愿意去聽他們把故事說完,傾聽他們的別致的思考。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瘋子”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專心致志地研究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這些所謂瘋子的人,對他們所感興趣的領(lǐng)域研究頗深,說起來頭頭是道,而且理論依據(jù)充足,讓人找不到反駁的理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度懷疑自己才是不正常的“瘋子”。真是一本有魔力的可怕的書!
反觀我們教育領(lǐng)域里的孩子,有些孩子總是與眾不同,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按時完成,課堂上左顧右盼,小動作不斷......一度成為讓我們頭疼的壞孩子。對于這些“壞孩子”,我們斥責,懲罰,叫家長。但若我們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想法,弄清楚他們各種令人惱火行為背后的心理活動,也許我們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他們。深入了解孩子并加以引導,才能讓“瘋子”成為“天才”。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等待開發(fā)的寶藏,我們這些開發(fā)者要找準他們的路線及結(jié)構(gòu),小心翼翼地加以雕琢,使他們成為最閃亮的明珠,而不是被遺棄的廢墟。孩子的美好未來,靠你我一起努力打造!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二
我們最終被奴役的是無知。這是我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得到的最好答案,而作者整本書最后的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在我看來是整本書最美好的一句話。因為這兩個觀點,所以在我看完這本書后沒有陷入糾結(jié)和困擾中,仍舊很平靜。如果你問我是不是這兩句話給了我什么神奇的啟發(fā),我要誠實地告訴你,沒有。它只是讓我接受了我們的現(xiàn)實,讓我接受了自己的無知,讓我接受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但是僅此就夠了,僅此就能讓我在讀完書后仍舊能本著一顆初心去看書中的故事和觀點。
我們有時候會深究一些蛋疼的問題不放,比如說,人為什么活著?比如說,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再比如說,你從哪里來,將要到哪里去?等等。在有些人看來這純屬是吃飽了沒事干而想的問題,但是有些人還真吃飽了沒事干,沉在這些問題里出不來。但是這些問題根本無法讓你給你一個標準答案,甚至連暗示也沒有。所以有的人就特別痛苦,而我年少的時候也陷入過這些問題痛苦不堪,那個時候正值高考,因為思考活著的意義而完全不能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中去,因為不知道人活著有什么意義,所以總是整夜整夜地哭,后來在父母的陪伴下才逐漸好轉(zhuǎn),回去繼續(xù)參加高考。現(xiàn)在想想,還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自己太脆弱,對現(xiàn)實沒有把握所以才會想在人類生存的意義上給自己一個動力,但是潛意識里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的循環(huán)過程是任何人無法逃避的(也許未來的科技發(fā)達到一定程度,可以讓人不死,但是目前我們還是無法逃脫這個自然規(guī)則),所以表面上是自己陷入哲學的死胡同,但是實際上是自己無法面對一團糟糕的自己,讓自己有一個逃避的方向。所以,想想還是年少的自己不夠堅強。而我現(xiàn)在還會思考這些問題,一樣沒有找到答案,但是已經(jīng)不會讓我因為沒有答案就放棄生活,所以我跟朋友開玩笑說,我有精神病的潛質(zhì),但是我不會成為精神病患者,因為我現(xiàn)在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現(xiàn)實。
我終究相信,因為無法面對現(xiàn)實的不滿,所以才會從哲學、宗教、科學等方向給自己答案,但是有些東西就是沒有標準答案,即便有答案,也不是目前的你所能探索到的,所以面對無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有勇氣接受!請記住,不要被無知奴役!
什么叫被無知奴役?
在我的認知里,我認為被無知奴役有兩種。一種是絕對相信自己對未知問題所給出的答案是正確的,不愿意辯證地去了解其他的答案,以至于偏執(zhí)于自己的世界。另一種是絕對相信別人給出的答案,顛覆了自己之前的價值觀,所以自己也糾結(jié)痛苦了。
那么接受自己的無知是不是就放棄探索了?當然不是,因為我們都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所以解決未知的問題是一個快樂的過程,也是推動人類進步的過程,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偏執(zhí)某個觀點而發(fā)瘋。有案例說過有科學家因為研究而得了精神分裂癥,對于這樣的案例,我不敢說是他一定是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無知而導致的。但是我知道我們在探索的過程要能容忍自己的過錯,也許你研究了幾十年的東西結(jié)果是一個錯誤的方向,那樣也不是毫無意義,如果你知道那個方向錯誤了,起碼你是否定一個錯誤方向,科學本來就是不斷地否定錯誤的過程。而哲學本來也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所以對于這一切,我很喜歡《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作者高銘在文章最后的那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在一條路上走遠了,看不清自己了,那么就回過頭來看看,想想自己最初的初心。思考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思考不能讓你快樂和明澈,那么就回頭,第一接受自己的無知,第二想想一切如初見時候的自己。
總會存在一些問題超出我們所能理解的范圍之內(nèi)的,而那些問題的各種答案也許更加超出我們的理解范圍。包括哲學,宗教,理論物理學,生物遺傳學,中醫(yī)學等等。我們無法在自己的認知的水平上給一個完美的答案,所以我們會看到我們認為奇奇怪怪的人,他們給出奇奇怪怪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實他們知識從你不了解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所以要理解他們的存在。但是如果那些人生觀和價值觀沖擊到了你,那么說明你也被這個答案所吸引了,這個時候我們要記住,如果一切本來未知的問題在一瞬間頓悟,那么你可能隨之而來會有頓迷,所以如果那個沖擊來得特別大,那么就接受自己的頓迷,平靜呼吸,懷疑批判接受,如果你真的接受不了就忘記,如果忘記不了就回到初心,回到“一切若只如初見”的時候,不要被其他思想主導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自己的思想被一個外來的思想在一瞬間否定了,那是極其危險的,我不敢說你一定會精神紊亂或者是自殺,但是迷茫肯定是有的。就如木心所說,“如果頓悟不至于漸悟中,頓悟之后恐有頓迷來?!彼匀绻粋€豁然開朗不是建立在你自己的認知能力上,你是沒有辦法去批判接受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別人給出的答案哪里是可疑的,也許你只是全盤接受一個未知正確的觀點也說不定呢!所以對于未知問題我們要懷有謙卑和尊重的態(tài)度去探索,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
我們真正會感到迷茫的問題都是未知的,包括未知的處境。有確定的已知答案的問題反而不會讓我們困惑。能看得到的未來也是不會讓我們迷茫的,因為未來是未知的,所以我們面對未來,大都時候也是迷茫的。為什么二十年前的大學生沒有我們現(xiàn)在迷茫,因為他們畢業(yè)了可以包分配,他們可以算是進了大學就可以看到未來,起碼工作是可以得到保證的。但是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不包分配,即便研究所畢業(yè)也未必就可以馬上解決就業(yè)問題,211,985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高的平臺,并沒有給你鋪平未來的路,所以這一代的大學生跟二十年前相比,他們更加迷茫和焦慮!但是迷茫焦慮不是單純地因為他們不努力,也不是因為他們不懂事,而是生活給他們的未知因素太多了,而面對未知我們卻又給不出一個完美的答案。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也只有去接受未知的處境,努力做好當下才是最好的辦法,等到自己的能力提高一點點了,那么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跟著提高一點點了,未來要走的路就會跟著清晰一點點了。
所以面對一切未知都不要害怕,堅強地面對,接受自己的無知,然后提高自己的能力去解決。但在一條路上走遠了還沒有找到你的答案,那么請回頭看看那個最初的自己。
這一切是我讀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想告訴你的。但是我不敢妄斷作者的用意在哪里,所以一切不能算是書評,只能算是讀完這本書之后我的一點點思考。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三
昨天剛開始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了我。本來我是想在網(wǎng)上買紙質(zhì)的書來看的,我喜歡靜靜的躺床上翻著書的感覺,那種感覺很真實。但是因為昨天在等吃飯的那段時間過于無聊,我就在網(wǎng)上下了電子版的想打發(fā)一下時間。可是當我看了2個故事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深深的陷了進去,我想迫切的了解每個故事,想知道每個人心里不同的世界,即使知道這本書是寫的所謂精神病人的眼中的世界。
首先,我承認我自己是個對奇特想法充滿好奇的人。我佩服所有邏輯性縝密,具有個人思想的人。所以當我看到這些生活在自己世界中,擁有著支持自己活下來的信仰的不同人群,我內(nèi)心覺得神奇和興奮。我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突然看到原來有這么多人在對這個世界進行分析和思考。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堅不可摧的精神體系。
經(jīng)過一天的時間我把這本書大體看完了,說實話,我佩服故事中每個人,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天真,我覺得其中的一些人真的是讓人敬畏的。他們的理論,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以及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幾乎都是清晰的,對于那些偏執(zhí)的人,我甚至有點惜惜相惜,可能是自己也是個固執(zhí)的人的原因。但是,我更加……可能是羨慕他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即便不被普通價值觀所認可,但是他們?nèi)匀蛔孕诺膱猿种约海苍S正是這種執(zhí)念才會讓所謂的普通人覺得他們不正常。
這是我第一次想要在看完一本書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我知道看這樣一本與常人世界觀幾乎不一樣的書籍之后,肯定會有很多想法。我也知道,肯定不止我一個人看過這本書,我同時也想知道其他看過這本書的人的感受,可是我還是想著先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之后,再去看其他人的想法吧。我本身是個容易被干擾的人,我怕我因為看到其他有說服力的觀點之后而忘掉了我自己的最初立場。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將自己的理解立下字據(jù),然后再結(jié)合其他人的觀點進行對比,以提高自己的境界。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筆者的知識面,涉獵之廣讓我深深震驚,筆者和患者的交談中所涉及的話題很多,不過其中筆者幾乎都能講出一二,我真心欣賞。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關(guān)于基于物理理論的幾個故事,關(guān)于四維空間、平行宇宙、超弦理論等這些概念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讓我覺得研究這個物質(zhì)世界是個如此神妙的事情,當然也激發(fā)我對這方面的知識的渴求。讓我最羨慕的是其中兩個天生異稟的人,一個是能模糊將人看成的動物,一個是能看到天空不同的顏色(具體故事題目記不住了)。讓我最震驚的是三個小豬的故事,講的是人格分裂的情況,關(guān)于人格分裂我一直都覺得是件不能理解的事情,我也沒有在現(xiàn)實中見到過,所以還是不能理解兩個人格在同一個身體中存在,而且還能進行交流,想想就覺得恐怖。
其他好像也沒什么想寫了,之前一直都是自己在自己的視角范圍內(nèi)看世界,如果真的能從不同角度去看的話,可能真的會有全新的世界觀吧,加油,共勉!
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篇十四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書,是我認為看得最有感覺的一本書。當初每每見到朋友都會向其推薦此書,但是我在瘋狂拜讀此書時,種種不安侵襲而來,如同黑云壓城般將我壓抑得無法呼吸,幾近窒息,使我望而生畏,無奈選取輟讀。然而最近我重拾此書,心境大變,大腦如醍醐灌頂般茅塞頓開。思緒在我指尖流轉(zhuǎn),一頁頁紙張在翩翩起舞,或快或慢。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講述作者與一些精神患者之間的對話,從根本上了解所謂的精神患者的所思所想。作者期望透過此書讓讀者揭開表象,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質(zhì)。
《思維蟲子》一章講述的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提出了一種絕對四維蟲子的生物,讓很多量子物理學者覺得費解。因為世界很多的量子物理學者研究都無法企及其深度,但是少年卻是感受到絕對四維蟲子的存在。但是少年在量子物理的考試中的表現(xiàn)卻令人失望。作者對其的評價是,如果這個十七歲少年真的是天才,那肯定是未來的天才,但是卻不屬于這個時代。天才是有時代性的,而時代的變遷是有過程的,在變遷時總會出現(xiàn)一些“不合時宜”的人物。此章其實十分發(fā)人深省,歷史發(fā)展中,多少不合時宜的人在為了建造心中的城堡付出畢生的努力。常言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泵總€人在歷史發(fā)展長河中都有其所處位置,看似不合時宜的人都有其歷史定位。
讀罷,我陷入了沉思,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性格?;蛟S不貼合大眾的審美,或許不貼合世俗的眼光,又或許不貼合約定俗成的標準。但是我們都是單獨的個體,我們都是歷史的選取,所以我們絕不能妄自菲薄,不能隨波逐流,更不能遺世獨立。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09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