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二十篇(模板)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4 06:35:37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二十篇(模板)
時間:2023-04-04 06:35:37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一

《漁歌子》是唐代詞人張志和的作品,詞作描繪了春天秀麗的水鄉(xiāng)風光,塑造了一位悠然自得的漁翁形象,體現(xiàn)了漁家生活別有情趣的一面。詞人將文字和畫面完美地結合,青山、白鷺、紅桃、碧水、青箬笠、綠蓑衣, 色調(diào)明麗和諧,既讓人感到幽遠寧靜,又不失生動活潑,正符合作者“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愜意,真乃“詞中極品”。同時,詞的字里行間也體現(xiàn)出作者追求無為、隨遇而安的平和心境,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教學思路:

古詩詞的教學如果只停留在內(nèi)容的理解上,那是淺層次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作品所蘊含的情感。教學《漁歌子》一詞,基于詞作動靜結合,意境優(yōu)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的特點,應圍繞“讀詩——感詩——賞境——拓展——升華”這條主線來展開,通過朗讀感悟引導學生將無聲的文字轉化成有聲有色的畫面,從而明詩情、入詩境,理解詩人為何不歸,感悟出“釣美景、釣心情、釣生活”的詩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詞作《漁歌子》。

2.借助畫面,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詞的意思。

3.誦讀想象,感受詞所描繪的畫面,聯(lián)系背景走近詞人,領悟詞人的言外之意。

教學重點:借助畫面,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詞的意思。

教學難點:感受次所描繪的畫面,領悟詞人的言外之意。

教學流程:

一、溫習舊知巧引新

1.請學生吟誦自己積累過的詞,要求做到聲情并茂。

2.簡單說說詩與詞的區(qū)別。

3.了解詞牌《漁歌子》。

(1)讀詞名《漁歌子》。

(2)理解其字面意思:漁夫所唱的漁歌

(3)“漁歌子”又叫“漁父”, 是一種詞牌名。

【設計意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接觸的詞比較少,因此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感知詞與詩的區(qū)別?!?/p>

二、初讀古詩要流利

1.學生初讀詞。

學習古詩詞,首要的是讀通順,在此基礎上還要讀出一定的節(jié)奏。請同學們自己朗讀這首詞,讀三遍,第一遍要讀得一字不錯,字正腔圓;第二第三遍讀,要著重體會其中的節(jié)奏。

2.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讀,重點檢查是否讀得通順。

(2)尤其注意多音字“塞”的讀音,出示“塞”的三種讀音,分別組詞。

3.指導學生感受詞中的節(jié)奏美。

讀古詩詞光讀通順還不夠,還要注意節(jié)奏,詞與詞之間、句子和句子之間都有一定的停頓。? 指名讀,劃節(jié)奏。

4.師生合作讀:師讀上半句,指名一生讀下半句。

5.齊讀,注意節(jié)奏。

【設計意圖:初讀古詩,首要的就是做到通順、流利,并感受其中的節(jié)奏美。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自讀、個別讀、師生合作讀、生生合作讀等形式來達成初讀的目標?!?/p>

三、情景交融明詩意

1.理解意思。

請同學輕聲地讀這首詞,結合課前的預習,理解詞句的意思。

2.指名匯報。重點指導:箬笠、蓑衣(從形聲字的角度理解)不須(與“不需”區(qū)別)等詞語。

3.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理解整首詞。(重點引導學生在理解“箬笠”“蓑衣”“斜風”“不須歸”等詞語的基礎上理解詞句和整首詞的意思。)

【設計意圖:由于古詩詞的語言表達方式與現(xiàn)代文差異較大,因此在引導學生理解關鍵詞、難懂詞意思的基礎上來理解整首詞的意思?!?/p>

4.想象,品出詞中畫。

賞畫:再次靜靜地品讀這首詞,劃出詞中景物。

(1)學生交流:詞中共寫了幾種景物?

春天的景物千千萬,為何作者獨獨鐘情于這幾種呢?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的顏色美。

(2)走進詞所描繪的意境。

l再讀這首詞,我相信這迷人的春光中你一定還能聽到些什么,甚至是聞到些什么。

l反饋交流:說說你仿佛聽到了什么?又聞到了什么呢?

l帶著你的想象再來讀這首詞,把自己想象成悠然自得的詞人張志和,在你眼前展現(xiàn)的是怎樣美妙的世界?

生充分交流,身入其境!

5.聯(lián)系畫面,加深理解。

靜靜地,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畫面:斜風細雨中,這位頭戴箬笠,身披蓑衣的漁翁正悠然自得地釣魚呢!孩子們,你能形容一下這位漁翁的神情嗎?引導學生揣摩、想象漁人的神情。

6.指導有感情朗讀、背誦。

(1)自由練背

(2)指名背誦,重點指導“斜風細雨不——須——歸”。

7.齊誦。

【設計意圖:在初步理解詞意的基礎上,要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青山、白鷺、紅桃、碧水、青箬笠、綠蓑衣……”等景物來感受詞中畫面的美,并通過聯(lián)系畫面、融情想象等多種方式為學生走進詩人內(nèi)心作鋪墊?!?/p>

四、巧對詞作悟詩情

1.走近詞人。

通過課前預習,你一定對詞人張志和有所了解,誰來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介紹。

師總結:張志和不僅是詩人、畫家,還精通音律。16歲,寫折子給皇帝,寫的是治國良方,皇帝很喜歡,賜名“志和”,后來因一些官場糾紛被免去官職,從此再不作官,隱居在太湖一帶,扁舟垂釣,自稱“煙波釣徒”。

2.師生和詩,悟情。

張志和的哥哥張松齡怕弟弟隱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來和其弟《漁父》,我們一起來和詩。

師: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讀懂哥哥的意思了嗎?

(2)好一個“不須歸”!弟弟啊,為何不歸?? 練習:哥哥,因為?????? ,不一定要回去?。?/p>

(3)兄弟啊,聽說你是直鉤垂釣,也不放魚餌,你釣到了什么呢?

【設計意圖:課前預習中,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了解張志和,教學中相互交流,補充完善,由此引出本課拓展的詞《漁父》,巧妙地升華學生對“不須歸”的理解,品出釣中情?!?/p>

五、當堂檢測求完善

1.有感情地誦讀詞作《漁歌子》。

2.根據(jù)詞作內(nèi)容填空:

1.《漁歌子》這首詞的作者是?? 代???? 。這首詞描寫了????? 、??????? 、??????? 等景物,抒發(fā)了詞人??????????????????????????? 的情感。

2.邊讀邊想象《漁歌子》所描繪的景色,把你頭腦中那幅優(yōu)美的畫用文字描寫下來。???????????????????????????????????????????????? 六、拓展延伸親經(jīng)典

1.歌曲欣賞《漁歌子》

雨中青天,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山美水美生活更愜意!讓我們一起醉在《漁歌子》中——歌曲欣賞。

2.這首詞流傳至今一千多年,文人墨客們都爭相填寫傳唱。建議孩子們課后登陸相關網(wǎng)站,閱讀唐宋兩朝詩人所寫的《漁父歌》,進一步親近經(jīng)典。

【設計意圖:以歌曲欣賞來帶給學生美的享受;以網(wǎng)站的推薦激起學生后續(xù)閱讀的欲望?!?/p>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二

課前談話:

歇后語比賽: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師:知道姜太公釣魚的故事嗎?來說兩句。

師:姜太公釣魚的鉤子是直的,而且不放魚餌。我還聽說,他的鉤離水面三尺,這能釣到魚嗎?

一、談詞,了解詞牌:

師: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有很多是寫釣魚的。古人為什么這樣不約而同地迷戀釣魚?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欣賞唐代詞人張志和的詞,感受他的釣魚世界。(板書)

師:咱們先來讀讀“漁歌子”。誰愿意讀?

生:漁歌子

漁歌子是今天要學的這首詞的詞牌,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jié)拍、旋律,這就是詞牌。當我們讀詞牌的時候一般不讀輕聲。

師:我們一起再讀?(齊讀)

二、初讀,讀得有點“詞”味

過渡:好,讓我們拿起課文讀一讀這首詞。

師:每人最少讀三次,第一次,要讀得一字不錯。第二次,要讀得通順流利,第三次,如果能讀出點兒詞的味道來,那你很了不起。

師: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嗎?先請同學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學習詞語:(讀音:西塞山、白鷺,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桃花流水? )

指名讀,齊讀。

師:同學們,有些詞中是有畫面的,哪個詞讓你想到了什么畫面?

生說,(指導朗讀,讀出畫面的感覺)

師;很好,把這些美的畫面帶到句子中讀讀。自己先讀,(指名朗讀,男女分角色朗讀)

三、想象,品出詞中畫

師:顏真卿稱張志和的詞: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感受詞中的畫面。) 課件

師:你的腦海中有些畫面了嗎?試著讀一讀,腦中最清晰的那個畫面要讓別人也能感受到。

生:(朗讀) 隨機指導

(還有誰能發(fā)現(xiàn)這其中美好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人?看到了什么景色?)

師:同學們的感受能力真不錯,拿起筆劃一劃,詞中寫了哪些景物?

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景物?(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

師:不僅是這些景物啊,還有很豐富的色彩呢,你看到哪些色彩了?

生:我看到西塞山是郁郁蔥蔥的,雖然詞中沒有寫到山的顏色。

師:好,透過詞看顏色。

生:粉紅的桃花一大片。還有白鷺和藍天的顏色。

生:流水是綠的,因為岸邊的樹倒映在水中,水也綠了。

生:還有青箬笠,綠蓑衣。

師:這樣說著,我似乎覺得這畫面中還有一些聲音、還能讓人聞到一些氣息。來,靜靜地,讓我們走進這畫面中,聽——再聞聞——

(課件:流水聲、鳥鳴聲、蛙鳴……)

交流:你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師:(音樂)遠處,連綿起伏的山云霧繚繞,一群潔白的鷺鷥撲騰著翅膀,飛向青天,近處,桃花盛開了,斜風細雨中,花瓣帶著點點晶瑩的露珠飄落水中。溪水唱著歌兒,嘩嘩地流向遠方。吸一口氣,還能聞到桃花淡淡的清香。鱖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著,一位身披蓑衣的老漁翁就這樣靜靜地垂釣著。從你陶醉的眼神中,我看到你心中的畫面了,拿起筆,用心寫下你看的畫面。

生:(寫話)

生1:我看到……(你站在哪兒看的?)

師:這桃花,這流水,正讓我想到了這句——生: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

師:這就是——桃花流水鱖魚肥。

師:這斜風,真是 “吹面不寒楊柳風”

師:這就是——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咱們對讀,男生讀畫面,女聲讀詞句)。

師:這細雨,又是怎樣的細雨呢?也正是——細細的,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大地全籠著一層輕紗。(機動)

師:這般情景,不禁想吟誦一曲——《漁歌子》。(生齊誦)

師:(桃花流水,斜風細雨中,還有一個背影,青箬笠,綠蓑衣)。此時,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樣的?(他的心里是怎樣的?)

(悠閑的,自在的,從容的,快樂的)

師:啊,青箬笠,綠蓑衣里藏著是一份悠閑,一份自在。來,讓我們靜靜地站在橋上,任清風撫面,任細雨飄灑,任空氣的芬芳撲鼻而來,一起吟誦——(西塞山前白鷺飛……)

師:剛才我們通過詞去想象,把短短的27個字想象成那么豐富的畫面。這是讀詩詞的好方法。

三、拓展,品出“釣”中情:

師:但是,光想象還不夠,讀詩次,不僅要讀出詞中畫,還要讀出詞中人,如果我們了解詞人的生平,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想了解張志和嗎?

師:張志和不僅是詩人,畫家,還精通音律。16歲,寫折子給皇帝,寫的是治國良方,皇帝很喜歡,賜名“志和”,后來因事被貶官,從此再也不作官,隱居在太湖一帶,扁舟垂釣,自稱“煙波釣徒”。他的哥哥張松齡怕弟弟隱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

出示:《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這首詞哥哥叫弟弟干什么?(回家)

師:你怎么知道的?(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一個字

生:還

師:哥哥在叫弟弟快些回來,我也來催催你們,你們就是張志和,我就是哥哥,看生:看你們能不能用詞來回答。

師: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

生:不須歸。

師:且須還

生:不須歸

師:弟弟,為何不歸?

生:哥哥,因為這里景色太美了。

生:哥哥,我不想去做官了,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場上的人爭斗了。

生:哥哥啊,看到那些官場上的人那么明爭暗斗,我實在不想跟他們一起,在這里,我天天在釣魚,多舒服啊。

師:張志和厭倦朝廷的爭斗,留連于山水之間,據(jù)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會釣到魚嗎?

生:釣不到。

師:鱖魚會上鉤嗎

生:不會

師:張志和卻說他釣到很多很多,他釣著了什么?

生:我釣的是自己悠閑的生活。? 生:我釣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師:明白了,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張志和就這樣直鉤垂釣,天天在溪流邊,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鏡子,每天透過這面鏡子,想著想著,仿佛自己就是跟一些神仙高人在談話。后來寫成《玄真子》。

師:我們恍然大悟,張志和垂釣,釣來清閑,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ㄎ魅健?.)(配樂)

四、延伸,研究“釣”之蘊:

師:垂釣,正是有這樣豐富的內(nèi)涵,所以,古人就有很多寫垂釣、漁翁的詩詞。

(課件出示)《江雪》? 柳宗元? (齊讀)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配情景圖)

讀著這樣詩句,看著這樣的畫面,你的腦中一定有了問號,想問點什么嗎?

出示:(柳宗元的生平),讀一讀,也許你會有所了解。

師:閱讀了他的生平后,你對這一釣又了解了什么?

師:柳宗元的這一釣,也許有更多的含義,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和你們對詩歌的那份執(zhí)著和熱情,你會讀出越來越多的含義。

(齊讀:你的腦中一定有了很多問號,請說說。聯(lián)系他的生平,也許你會有所了解。

師:柳宗元的這一釣,也許有更多的含義,這并不是我們童年純真的心靈用三言兩語便能讀透的,就讓它做為一個問號保留在我們的心靈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和你們對詩歌的那份執(zhí)著和熱情,你會讀得越來越多的含義。)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 只在蘆花淺水邊。

魚翁? 柳宗元

魚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像張志和一樣,他們的生命經(jīng)歷不同,對“垂釣”也有不同的體驗,所以就有了這些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的詩歌。同學們,回去后,我們可以查查資料,聯(lián)系詩人生活經(jīng)歷,讀一讀,寫一寫,你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三

教學目標:1、認識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的內(nèi)容,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1、理解詞的內(nèi)容,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一、課前活動

二、詩歌導入

1、大屏幕出示《江雪》【唐】柳宗元

2、指名朗讀,老師相機作出評價。

3、體會詩中人的思想感情。

師:詩中哪一個字道出了詩人的情懷?

4、指導學生將詩人的餓情緒讀進去,生齊讀。

過渡:無獨有偶,與柳公同時代,也有一位蓑笠翁,他又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懷著怎樣的餓心情垂釣呢?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首詞——《漁歌子》。

三、初讀感知

1、大屏幕出示《漁歌子》

師:自由朗讀這首詞,要求最少讀三遍。

第一次把詞讀準確,讀得字正腔圓。

第二次讀出節(jié)奏,讀得有板有眼。

第三次如果能讀出點詞的味道,那你就很了不起。

2、生自由讀。

3、指名讀詞:師相機在黑板上指導“塞”字的三個讀音及其他四個生字“箬”“笠”“蓑”“鷺”并指導組詞。

4、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jié)奏,要求讀得有板有眼。大屏幕出示劃分節(jié)奏的詞,再指導學生朗讀。

5、大屏幕同時出示《江雪》和《漁歌子》,相機比較二者不同。

師:讓我們再讀《漁歌子》,感受詞與詩的不同韻味吧!

四、精讀感悟。

(一)明詩意

1、師:詞的作者是張志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了這么多遍,你眼中呈現(xiàn)什么畫面?來,讓我們閉上眼睛,用心聆聽老師的朗讀,想象一下。

2、師:你的腦海中有些畫面了嗎?自己試著讀一讀詞,把你腦海中最清晰的那個畫面讀得要讓別人也能感受到。(生自由讀)。

3、指名讀。

師:讀得有點畫面的味道了,讓我們拿起筆劃一劃,這首詞中寫了哪些景物?

4、生匯報交流:

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

(師點出箬笠、蓑衣指的是頭戴箬笠、身披蓑衣,正在釣魚的漁翁。)

5、師:不僅是這些景物啊,還有很豐富的色彩呢!你看到了哪些色彩?

生:白色、紅色、青色、綠色…………

6師:這樣說著,我似乎還聽到了一些聲音,聞到了一些氣息,來,靜靜的,讓我們走進這畫面中,聽——聽到了什么?再聞聞——聞到了什么?

7、師:多美的畫面吶,讓我們再品品吧!——齊讀

8師:同學們,你們看,遠處,連綿起伏的山云霧繚繞,一群白鷺撲著翅膀,飛向青天;近處,桃花開了,斜風細雨中,花瓣帶著點點晶瑩的露珠飄落水中…從你們陶醉的眼神中,我知道你們也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趕快拿起筆,用你優(yōu)美的語言,用心寫下那幅畫吧!

9指名交流:《漁歌子》是一首詩,是一首美麗如畫的詩;《漁歌子》是一幅畫,是一幅充滿詩意的畫。讓我們帶著心中那幅畫再次品品吧?。ǘ喾N方式讀)

10、師:此情此景,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想吟一曲——《漁歌子》

(二)悟詩情

1、體會詞中漁翁的感情。

思考:文中的哪個詞寫出了漁翁的感受?(不須歸)

是什么原因使他有這樣的感受?

2、介紹作者

師:歐陽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張志和是“釣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間也”。

3、師配樂范讀詩歌,生朗讀,體會詩人不須歸的情懷。

師:為什么詩人被貶還心情愉快,不須歸呢?

生自由發(fā)言(景美、魚肥、人自由)

是?。∏囿梵?、綠蓑衣里藏著的是一份悠閑和自在,讓我們靜靜地站在橋上,任清風拂面,任細雨飄灑,任空氣的芬芳撲鼻而來,一起讀——

4、指導生背詞。

5、指導學生唱詞。

師:你準備用什么樣的速度唱?你想表達出怎樣的感情?

五、課后延伸

1、師:張志和留連美景,他的哥哥張松齡怕弟弟隱居不歸,就作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

2、哥哥這首詞寫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3、師生對詩。

師:張志和垂釣,釣來清閑,釣來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這首詞——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這首詞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學生準備: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了解張志和、積累張松齡的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

教師準備:課件(包括詞語、音樂、畫面、自然界的聲音、古詩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識詞,了解詞牌:

師:(板書“漁”)會讀這個字嗎?齊讀。是什么意思?(捕魚)

師:(加上“歌”),漁歌是什么意思?(捕魚人的歌謠),“漁歌子” 呢?你會想到什么?

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jié)拍、旋律,這就是詞牌。比如:念奴嬌、清平樂、憶江南,還有漁歌子。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張志和的詞《漁歌子》,咱們先來讀讀“漁歌子”。

二、初讀詞,讀得有點“詞”味

1. 初讀:

我們先來看幾個詞語;鷺(讀、出示圖片了解白鷺),鱖(讀、出示圖片了解鱖魚),箬笠(讀、出示圖片認識箬笠),蓑(讀、出示圖片認識蓑衣)。

師:誰來把這首詞完整地讀一讀(生舉手)

師:為了讀的更好,我建議大家別忙著舉手,先看看注釋認真的讀一讀,有時候理解了以后再朗讀會讀得更出色。(生朗讀)

2.指名讀:師:看你讀得這么有神,請你來試試好嗎?(指名朗讀)

師:會思考的人才是智者,聽了他的讀你有什么意見嗎?(指名評價)

3.教師范讀

師:聽了大伙這么一讀,我也想讀了。(教師范讀)

(指名評價,在評價的基礎上總結方法:停頓、韻律、感情)(指名試讀)

三、想象美景,品出詞中畫

1.老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畫面

師介紹:詞的作者是張志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了這么多遍了,你眼中呈現(xiàn)什么畫面了?(閉目,聽老師配樂朗誦)

2.讀出詞中畫

師:你的腦海中有些畫面了嗎?試著讀一讀,腦中最清晰的那個畫面要得讓別人也能感受到。(生朗讀)

師:讀得有點兒畫面的味道了,這樣吧,動筆劃劃,這首詞中寫了哪些景物?(交流、指名說畫面)

3.師生共同展示畫面,理解詞義

西塞山,西塞山是什么樣的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青翠的西塞山、碧綠的西塞山);

白鷺,想象一下白鷺飛翔的樣子?誰能說說?(展翅飛翔)

桃花,桃花開的時候,是一番什么樣的情景呢?(火紅一片,蜜蜂在花間飛舞);

流水,誰能說說流水?(清澈、緩緩地流著,又肥又大的鱖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著);桃花開的時候,溪水漲起,所以人們又稱這時的溪水為桃花水。你知道在流動的溪水中,魚兒喜歡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上呢/

指名說:

(1)不僅是這些景物啊,還有很豐富的色彩呢,你看到哪些色彩了?

(2)這樣說著,我似乎覺得這畫面中還有一些聲音、還能讓人聞到一些氣息。來,靜靜地,讓我們走進這畫面中,聽——再聞聞——

(課件:流水聲、鳥鳴聲、蛙鳴……)

師生總結:(音樂)遠處,連綿起伏的西塞山云霧繚繞,一群潔白的鷺鷥撲騰著翅膀,飛向青天,近處,桃花盛開了,粉紅的花朵引來成群的蜜蜂在花間飛舞……

4、師:我們似乎忘了什么?是畫中的人。青箬笠,綠蓑衣,只留給我們一個背影,此時,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樣的?(指名說)

師:看看這畫面,還少了什么?(雨)誰能把它畫上?他畫的對嗎?(對,斜風細雨,春雨是那樣的細、那樣的密,在微風的吹拂下,播撒在大地上。

小結:來,讓我們靜靜地站在橋上,任清風撫面,任細雨飄灑,任空氣的芬芳撲鼻而來,吟誦—

(師生共同朗誦)

師總結讀詞方法:我們剛才通過詞去想象畫面,把短短的27個字想象成那么豐富的畫面。這是讀詩詞的好方法。

四、拓展,品出“釣”中情:

過渡:讀出詞中畫,還讀出詞中人,詩詞就有這樣無限的想象空間。讀詩歌,想象還不夠,如果我們了解詞人的生平,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了解張志和嗎?

1.了解背景

師介紹:張志和不僅詩人,畫家,還精通音律。16歲,寫折子給皇帝,寫的是治國良方,皇帝很喜歡,賜名“志和”,后來因事被貶官,從此再也不作官,隱居在太湖一帶,扁舟垂釣,自稱“煙波釣徒”。他的哥哥張松齡怕弟弟隱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出示:《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2.和詩、品出釣中情

師:這樣吧,我當哥哥,你們就是張志和。咱們來一次作詩和詩吧。

師: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生: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哪!生:不須歸呀!

師:弟弟啊,為何不歸?(指名說)

3、是啊,張志和在太湖邊上修了一座茅草屋,他每天清晨打開窗,就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他每天出門時,也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他過的是““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寸不須歸”這樣的生活啊。

他早就厭倦了朝廷的爭斗,流連于山水之間,據(jù)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釣魚要放魚餌,魚餌放了,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釣得到魚嗎?鱖魚會上鉤嗎?

張志和卻說,他釣著了很多很多。他釣著了什么呢?

(心情),對,心情,什么樣的心情呢?(悠閑、自在)

4、配音感情誦讀

師:我們恍然大悟,張志和垂釣,釣來清閑,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配樂)

五、延伸

過渡:垂釣,正是有這樣豐富的內(nèi)涵,所以,古詩就有很多寫垂釣、漁翁的詩歌。

1.課件出示

絕句?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配情景圖)

2.齊讀

師:你的腦中一定有了很多問號。(指名說、適時解答)

小結:像張志和一樣,他的生命經(jīng)歷不同,對“垂釣”也有不同的體驗,所以就有了這些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的詩歌。要讀懂這些詩歌,我們得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五

教學目標:

1、自主識記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對詞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理解詞意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冬天已經(jīng)逐漸遠去,春天即將到來,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春天,你想用哪個詞?

(春光明媚、春暖花開、春華秋實、春回大地、春光無限、……)

除了用詞我們也可以用詩句,比如:

千里鶯啼綠映紅——

還可以用詞,比如:

江南好——

2、你覺得詩和詞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你了解詞嗎?(交流詞的資料)

你還知道哪些詞牌名?

有些詞牌能表示詞的內(nèi)容,比如說:《漁歌子》,看到之后你會想到什么?

3、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欣賞唐代詞人張志和的《漁歌子》,去感受他的釣魚世界。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詞

1、學生自由讀詞,注意: 讀準字音,字正腔圓。

2、指名讀

3、讀了這么多遍,老師考考你們,詞中描繪的是什么季節(jié)?從哪里看出來的?

(春天)

桃花 “你見過桃花盛開嗎?(學生描述)

流水? 想象小溪

斜風細雨? “春風給人的感覺是什么樣的?人們常把春雨比作什么? 下這樣的綿綿細雨的時候,你會躲起來嗎?

白鷺? “見過白鷺嗎?”出示白鷺圖片

師:你們理解的真準確,你們真了不起。

三、想象,品出詞中畫

1、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張志和的好朋友,他評價張志和“詞中有畫,畫中有詞。”閉幕聆聽,你的眼前呈現(xiàn)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配樂范讀

2、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動筆畫出來

學生交流: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 斜風細雨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景物,還有很豐富的顏色呢?

3、這些景物組合在一起,又組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課件演示,

再讀讀這首詞,詞你理解了嗎?同組的同學互相說說

4、全班交流,其他同學用心傾聽,補充完善

5、好美的景色:白鷺高飛、桃花盛開,溪水上漲、鱖魚肥美、怪不得詩人深深的陶醉了呢。面對此情此景,你想說什么?

6、讓我們猜測一下,詩人此刻的心情怎樣?是啊,帶著這份悠閑自在,我們也來吟誦這首詞吧,(自由讀)

誰還想在當一回詞人?(指名讀)

4、小結:目前為止,你掌握了哪些學習古詩文的方法?(看注釋,查字典、……)剛才我們通過想象把短短幾句詞想象成了那么豐富的畫面,這也是讀好詩詞的好方法

四、拓展體會釣中情

1、讀出詞中畫、詞中人就會有無限想象的空間,如果我們了解了詞人的生平會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交流作者資料

2、詞人的哥哥張松齡怕張志和不回家曾作詩《和答弟志和漁父歌》。

自由讀讀這首詩,你能讀得懂它嗎?這首詞要表達什么? (要他回家)。你從哪句話中體會到的?

詩中“狂風浪起且須還”和《漁歌子》中哪句相對應?

師生合作:整詩對讀

整句對讀

“且須還” “不須歸”

因何不歸?

你釣魚不放魚餌,你又得到了什么?

3、張志和垂釣,調(diào)來清閑、飄逸。也只有這樣飄逸的心才會有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齊讀。

4、有許多詩人都是仕途不利后寄情山水之間,除了《漁歌子》你還知道哪些是這樣的詩?(《江雪》、《樂游園》)

板書:????????????

漁歌子

景色美

不須歸

自由樂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漁歌子》。

3、根據(jù)詞中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體會詩中的情境。

教學重、難點:理解詞的意思,根據(jù)詞中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體會詞中的意境及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付娜的古箏曲《漁光曲》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9 詞兩首

2、導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9課,請同學們拿出筆和本子,一起來寫寫這首要學的詞《漁歌子》。

【設計意圖:課的開始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初步熟悉詞的過程,也是教師進行寫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正好也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提高寫字的能力?!?/p>

3、解題:漁歌子,詞牌名。

二、讀中明意,讀中悟情

(一)、學生自讀,讀通、讀順。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把詞讀準、讀通、讀順,注意“塞”“鱖”“箬”“笠”“蓑”的讀音。

2、鞏固字音,記憶字形,重點掌握多音字“塞”在文中的讀音。

(三)、檢查、指導:

1、指名讀生字,并組詞。

2、指名讀詞,師生正音。

3、指導朗誦,讀準節(jié)奏,讀出韻味。

4、男生齊讀,女生齊讀,最后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利用多層次的朗讀指導,讓學生自讀自悟,由淺入深地激發(fā)學生通過朗讀來感悟詩詞之美。讀出韻味和節(jié)奏,讀出自己的感覺,這正是讓學生循序漸進地走入文本的橋梁?!?/p>

(四)、讀中想象,理解詞意。

1、過渡語:詞的作者是張志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了這么多遍了,你能讀懂詞的每一句的意思嗎?能不能它讀成一幅畫呢?

2、示范:讀著“西塞山前白鷺飛”,你讀懂了什么呢?

如果就讓你來畫這西塞山,你的山會是什么樣的?你會為它涂上什么顏色呢?并試著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交流:

生a:我會涂上綠色,因為山上有蒼翠挺拔的樹木,是綠的海洋。

生b:我的山是翠綠色,因為我從“桃花”一詞可以知道這首詞寫的是春天的景色,小草發(fā)芽了,但長得還不是那么茂盛。

生c:我的山是五顏六色的,因為山上不只有嫩綠的小草,郁郁蔥蔥的樹,還有各色各樣的野花。

生d:我的山前還會有白鷺在飛翔,我想把這些白鷺畫成不同形狀的,有的展翅翱翔,有的在呼朋引伴,還有的正要飛翔,這些小精靈有的排成“人”字形,有的排成“一”字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為自己所作的畫涂顏色,這就是為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這要比那個生硬的問題“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要更能激起學生的探究意識,更能激起他們表達的欲望?!?/p>

3、播放輕音樂《漁光曲》,學生輕聲朗讀全詞,理解其它三句的意思,邊讀邊想象自己心中出現(xiàn)的畫面。

【設計意圖】古箏曲的導入,可以感染到課堂里的每一個人,讓學生盡情暢游在詩詞所描繪的美妙畫面中。

交流:自己心中的畫面,嘗試用口頭描述或朗讀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設計意圖:借利用多種形式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這樣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能力。通過自己的想象再次真切地感受詩詞背后蘊涵的感情?!?/p>

4、精讀,結合注釋理解詞意。

(1)、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己能理解的詩句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2)、匯報交流情況:a、學生自由反饋自己理解的句子;b、指名完整地說出詞意。

(3)、并將自己理解詞的意思寫下來。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為鞏固學習效果,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詩詞的認識,鍛煉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寫下整首詞意的過程是學生將對詞 “碎片”的理解整合的過程,是對詞整體認識的回歸?!?/p>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漁歌子》。

2、想像詞中的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3、借助拓展延伸,進一步感受作者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學會詞的吟誦,根據(jù)詞所描繪的畫面,想象意境。

教學難點讀出詞的韻味,感受作者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學準備:1、學生課前收集了解有關唐代詩人張志和的資料。2、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結合課件,欣賞歌曲《漁歌子》。

2、啟發(fā)談話:在這首歌曲中,蘊含著一首流傳千古的詞,這首詞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3、出示課題,強調(diào)“漁歌子”是詞牌名及讀法。

二、初讀《漁歌子》。

1、自由讀,

(要求:a、注意每個字的讀音。b、多讀幾遍,讀通順。)

2、指名展示讀(糾正讀音,強調(diào)節(jié)奏、韻律)。

3、師生配合讀。

4、齊讀。

三、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讀了這首詞,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學生用筆圈出)

2、如果讓你用彩筆把這些景物畫出來,你會用上哪些顏色呢?

3、學生匯報,老師隨機簡筆畫板書。

4、那么,看著、想著,這青山、這綠水就成了一幅畫,就成了一首絕美的詞——《漁歌子》

5、用自己喜歡的詞語描繪這些景物。

6、按一定的順序用幾句話描述畫面上的景物。

7、借助課件讓學生欣賞詞中美景。

小結:是的,置身在這美景中,也難怪詞人張志和會情不自禁的吟誦到——西塞山前白鷺飛……(學生接下去)

四、拓展延伸,體會情感。

1、如果你是這位漁翁,在這美景中,你舍得離開嗎?是的,張志和也不愿意離開這兒??伤母绺鐝埶升g卻擔心弟弟常年在外不歸家,也寫了一首詞勸張志和盡快回家。

2、補充《和答弟志和漁父歌》。

(1)哪兩句是勸弟弟回家的?

(2)師生互動對讀《漁歌子》和《和答弟志和漁父歌》。

3、討論:張志和為何不歸?感受作者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1)順勢引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2)拓展延伸:補充張志和棄官歸隱資料。進一步理解詞人“不須歸”的深意。

五、想像畫面,感受意境。

1、是的,張志和不僅喜歡這里美麗的風景,更留戀這種悠閑自在的生活。讓我們閉上眼睛,像張志和那樣,獨坐著,任清風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撲鼻而來,感受他沉醉自然,悠閑自在的生活。(課件播放詞朗誦,學生想象畫面。)

2、你可以搖頭晃腦的吟誦,感受大自然的美: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盡情地抒發(fā)自己的感情;還可以用歌聲唱出來……

3、同學們,假如你來到浙江湖州,你一定會去哪座山?(西塞山)來到西塞山,你一定會想起千古詞人?(張志和)想起張志和,你一定會吟誦他的?(漁歌子)

學生吟誦《漁歌子》。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八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鱖、箬、蓑”。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漁歌子》。

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通過查資料、看注釋的方式讀懂詞的意思。

2、根據(jù)詞中描繪的景物,想象詞所展現(xiàn)的畫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體會詞中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

1、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感受詞的音樂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詞的意思,背誦《漁歌子》。

教學難點:體會詞中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在平時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的描寫春天的古詩,如:《春曉》、《詠柳》、《早春》、《晚春》等。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今天所學的這首古詩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是不一樣的?這是一首——詞。什么是詞呢?【課件出示】

2、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詞——《漁歌子》。(板書題目)

3、解題:漁歌子,詞牌名,也是題目,其意思是漁夫捕魚時哼唱的歌曲。

4、了解詩人及背景:先讓學生匯報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教師補充,最后【課件出示】相關資料。

二、讀中明意,讀中悟情。

(一)、【課件出示古詩并范讀】

(二)、學生自讀,讀通、讀順。

1、學生自讀,把詞讀準、讀通、讀順。(注意:“塞、鱖、箬、笠”的讀音)

2、重點掌握多音字“塞”在詞中的讀音。(塞:sai sai se )

(三)、檢查指導朗誦

1、指名讀生字,并組詞。

2、指名都詞,師生正音。

3、指導朗誦,讀準節(jié)奏,讀出韻味。

4、全班齊讀。

(四)、讀中想象,理解詞意。

1、學生默讀,思考:這首詞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的景物?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板書)

2、指名反饋學習情況。

3、教師(配樂)范讀,學生聆聽,閉目想象畫面。交流:學生結合插圖口述自己想象到得畫面。

4、結合注釋,理解詞意。

(1)、學生交流自己理解的詩句及不懂得地方。

(2)、教師相機指導,指名說說詞意。

(3)、教師歸納,【課件出示】詞意。

(五)、探究質(zhì)疑,領悟情感。

1、這首詞中的漁翁為什么在這樣的雨天還不想回家呢?詞中的漁翁到底指的是誰?(學生發(fā)言,教師點撥小結)

2、這首詞表達了詩人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引導,【課件出示】詩人的思想感情)

3、我們曾學過一首古詩《江雪》【課件出示古詩】,這首詩中的漁翁與這首詞中的漁翁有什么異同?兩位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一樣嗎?(不愿;不舍)

三、讀中感悟,升華情感。

1、詩是作者的心聲,我們可以從詩的字里行間感悟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F(xiàn)在,請大家?guī)е娙藢﹄[居生活的熱愛和對江南春色的贊美之情,在美妙的音樂中,有感情地朗誦——《漁歌子》。

2、(配樂)學生朗誦,當堂背誦。

3、欣賞歌曲《漁歌子》?!菊n件出示】

4、師:同學們,讓我們從美妙的音樂中回到現(xiàn)實。再美的詩、再美的音樂都無法與大自然中的春天相媲美,我們趕快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用我們的筆去描寫春天吧!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漁歌子》中的3個生字。

2.朗讀《漁歌子》。

3.理解《漁歌子》的意思,陶冶愛美的情趣。

4.能對《漁歌子》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檢查《江南春》背誦情況。

二、學習《漁歌子》

1.簡介作者。(可以播放視頻)

2.解題。漁歌子,詞牌名。

3.自學。

(1)自由讀,說說這首詞主要講的是什么?

(2)再讀這首詞,通過查找資料,借助注釋理解這首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3)小組內(nèi)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名講解對這首詞的理解,其他同學可以問難質(zhì)疑,可以補充、更正,教師給予適當點撥。

②學生看圖描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物。

③教師小結:這是一幅垂釣的畫面,白色的鷺和紅色的桃花點綴其間,色彩本來極其鮮明,而由于斜風細雨的籠罩,卻又呈現(xiàn)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獨釣寒江雪”的孤寂與冷峭相比,這首詞所表現(xiàn)的平和與怡悅,自然別有一番韻致。

(5)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學習生字

1.小組內(nèi)交流:你是怎樣讀準本課生字的字音,記住字形的。

2.教師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蓑”字。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文,能夠背誦的就把兩首詞都背下來。

2.請你為其中的一首詞配上一幅彩色畫,可以畫圖畫、水彩畫、油畫棒畫、彩筆畫,愛好畫畫的同學,請用你的畫來向人們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附:板書設計

詞兩首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四、作業(yè)設計——探究活動

1.自學自解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江南春》和宋代詩人蘇軾的詩《惠崇春江晚景》,也可自己選擇描寫春天的詩詞來學習。

2.同學之間交流自學情況。

3.讀一讀、背一背。

(推薦理由:作業(yè)設計吸引了我,我們可以根據(jù)某個主題拓展學習一些詞)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詞,并能達到背誦。

3.指導理解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體會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學難點]體會詩詞語言的豐富意蘊。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了解詞牌及詞。

1.我們說,唐詩宋詞,它們代表的是我國古代語言文字藝術的巔峰。我們在這學期曾經(jīng)學過一篇詞,還記得嗎?“江南好,……”

2.多么美的江南春景啊,以至于白居易直到晚年都對這樣的景色念念不忘。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新詞。

板書:漁歌子。讀一讀。這是個詞牌名,詞的格式有一千多種,詞牌名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一般,它與詞的內(nèi)容沒什么關系。但《漁歌子》這首詞卻和《憶江南》一樣,詞牌剛好是詞的內(nèi)容的體現(xiàn)。再讀讀這個詞牌。

3.從這個詞牌,你讀出了什么?(引導體會“歌”)“歌”的是什么?再讀。

二、讀會。

1.來,孩子們,咱們一起去看看,張志和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怎樣的一副畫面。老師相信你們的自學能力,咱們先自己讀一讀張志和的這首《漁歌子》吧。讀詩吟詞得講究字正腔圓。開始吧!

2.指讀。點評。(板書:塞、鱖、蓑)

3.知道嗎,詞最初是用來配樂的,是用來唱的,咱們現(xiàn)在邊打拍子邊歌一曲。(上闕)點評,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4.古人將腳打節(jié)拍稱為“踏歌”。不是有“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的詩句嗎?來,今天,我們也來踏歌。讀(下闕)。點評。

5.所謂“手舞足蹈”,這是情到深處、興致高昂的一種表達。起立,手舞足蹈,讀。

三、讀懂。

1.不知不覺,我們已經(jīng)讀了這么多遍。張志和,唐肅宗時有名的才子,不僅是詩人,而且還是畫家。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漁歌子》,你都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板書:春天)

是啊,這一定是春天。讀(春的喜悅)。還從哪里可以看出呢?

斜風細雨,這是春天特有的柔和的景色啊。讀(柔和)。

草長鶯飛,百鳥爭鳴,這是春天了。讀(兩行)。

是啊,只有新鮮的竹葉和草,才是青綠的,才可能有“青箬笠,綠蓑衣”。讀(兩行)。

春天來了,青山、綠水、白鷺、紅花、青箬笠,綠蓑衣,單看這顏色,張志和就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熱鬧的春天美景。

3.漁翁想回去嗎?哪里說了他不想回去?是啊,不須歸。不須歸就是不想歸,不愿歸?。ò鍟翰豁殮w)為什么不須歸呢?

4.美!說得好?。ò鍟好溃┈F(xiàn)在,你就是漁夫,你來吟一吟這首詞,看看,你覺得什么最美?

第一行:讀。你看到了怎樣的“白鷺”?(課件)從“白鷺”聯(lián)想到了什么?不是有“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說法嗎?試讀,看看,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指讀。指導讀。(心胸開闊、意境高遠)

青山為背景,映襯著高翔的白鷺,真美!難怪漁翁“不須歸”!

第二行:讀。

看、怎樣的桃花?(追問)(艷若朝霞)聞、怎樣的桃花?聽,怎樣的流水?(緩緩的,淙淙的,粼粼微波)(課件)是這樣嗎?桃花夾兩岸,流水繞青山。這一靜一動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再看看,水中有什么?怎樣的鱖魚?由“肥”你僅僅想到的僅僅是大嗎?還想到了什么?(味道鮮美)漢字真巧妙,一個字,就使人增添了無窮的想象。水中還有什么?試讀,指讀,指導讀。

這一行中的景物真多!想要讀好,可真不容易,誰再來讀讀?

讀。景美,物美,真是“不須歸”!

后兩行:讀。

看看,“箬笠,蓑衣”指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穿戴?箬笠是漁翁的箬笠,蓑衣是漁翁的蓑衣,此時,漁翁已融于山水,融于畫面,也成了畫的一部分。讀。

杜甫說“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微風徐來,細雨濛濛,真美!試讀。再讀。

能在這樣的美景中垂釣,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若你是漁翁,你會怎么想?讀。

(課件)青山、綠水、白鷺、紅花、斜風細雨,以及和景物已融為一體的漁翁,這樣的美景,這樣無拘無束的心境,真是“不須歸”啊!

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他向往的不就是這樣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嗎?你是張志和,你是張志和,我也是張志和,咱們都來當當張志和吧!指讀,指導,范讀(課件),試讀,齊讀。

四、內(nèi)涵升華

1.張志和所處的唐肅宗時期,唐朝已經(jīng)在走向衰敗,張志和看不慣當時官場的黑暗,于是辭官而去,隱于江湖。詞中的漁翁其實就是——(……)

2.張志和有個哥哥,覺得弟弟才華橫溢,不施展很可惜,于是也給弟弟寫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漁父歌》,也是用漁歌子的詞牌寫的。(課件)所謂“一唱一和”,這“和答”是對張志和《漁歌子》的回應。

讀。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

你怎么知道的?一個字(還)。

我就是哥哥,你們就是張志和,我也來催催你們,看你們能不能用詞中的語句來回答。

師生對吟。

為何不歸?(重復)

3.好一個留連忘返,張志和厭倦了朝廷的爭斗,據(jù)他的好友書法家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沒有魚餌,能釣到鱖魚嗎?

但他卻說自己釣到了很多。他釣到了什么?

志和志和,心志平和(板書)。隱于山水,才足以淡泊明志;隱于山水,才能夠寧靜致遠。

4.同是垂釣,我們曾學過的柳宗元的詩《江雪》(課件)和張志和的詞《漁歌子》又有何不同呢?咱們一起來品味一下吧。自己讀這首詩。

有什么不同?(體裁、季節(jié)、心境)讀《江雪》感受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5.看來,張志和比柳宗元更豁達樂觀啊!據(jù)記載,張志和,終身沒再做官,他祭三江,泛五湖,移情山水。他的這首詞還流傳到日本,對日本的詩詞文化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6.讓我們再讀《漁歌子》,(課件)體會一下春暖花開的江南美景,體會一下張志和超然化外,自由自在的心境吧!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一

教學目標:

1. 熟讀并背誦這首詞。

2.會到詩中畫面的美麗,并從這美麗景色中體悟到作者自由、閑適的情感。

3.感悟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影響。

教學重點:體會到詩中畫面的美麗,并從這美麗景色中體悟到作者自由、閑適的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播放漁歌子的歌曲錄像,讓學生反復看和聽。

一、由歌曲入手,走入《漁歌子》

1.同學們剛才聽了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曲,和歌曲同時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很多畫面,交流交流:在畫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如果讓你用詞語或者是句子來形容這些畫面,你怎么說呢?

2.剛才的歌好聽么?我聽到有的同學還跟著音樂唱呢。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詞中含蘊著一首千古流傳的經(jīng)典詩詞,你知道是哪幾句么?找學生念。

3.還有誰知道?也來念念。

4.真好,你們剛才念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詞《漁歌子》(板書

二、讀,讀出詞的味道

(一)讀出節(jié)奏

1.(出示整首詞)誰來讀給大家聽?

2.指導。詩詞的讀法和文章不一樣,詩詞在古代都是用來唱的,所以,詞句本身就含有很強的音樂感,這就要求我們讀的時候要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再來試試。

3.指名讀。

(二)讀出味道

1.詩詞言情,詩詞言志,詩詞很多時候是一幅畫,我想知道,你從這首詞中讀出了什么?

一幅美麗如畫的景:

(讀出了美麗)作者描述的是一幅怎樣美麗的畫面呢?(景色很美)我們來看看畫中都有什么?

2.填空: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這山、這水、這白鷺、這桃花,你想填上什么呢?

(??? )西塞山???? (?? )桃花??? (?? )箬笠和蓑衣

流水(???? )??? 鱖魚(???? )?? 白鷺(??? )

(?? )斜風???? (???? )細雨

3.把這首詞中省略的詞句補充出來,連起來說一說。

4. 好一幅江南的景色!用一個什么詞語來形容這里的景色?(美麗)

5. 很恰當,但是少了點特色。北國的大雪紛飛是美麗,中原一望無際的麥田是美麗,南國的滿目的翠綠也是美麗。春天有春天的美麗、夏天有夏天的美麗。所以,美麗這個詞有點空洞。我們抓住這里景色的特點來說:

6. 填空:——————的江南

7.所以我們說,這真是美麗的江南!這青的山,白的鳥,粉紅的桃花,青綠的流水,吹面不寒的微風,細如牛毛的細雨,真是讓人感覺“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5.誰再來讀?讓我們感受到著美麗的景色。

6.還讀出了什么?

一份愉快的心情:

7.感受到作者心情很愉快。

8.心情愉快的時候一般用什么來形容呢?

9.詞中沒有一個寫心情的詞語啊,你怎么就體會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呢?

10.在一個人的眼睛中景色的美麗一定和心情有關。你聽,作者一邊垂釣一邊還吟唱著歌呢——(吟唱漁歌子)

11.這是在唱歌么?這是在朗誦么?

這是一種怎樣的讀法呢?(吟誦)

12.古人寫好詩詞以后就喜歡吟誦。吟誦很好玩,也很簡單,他有一定的規(guī)則,每一個字的長短都有講究,一般是12聲的字讀長一點,3、4聲的讀短一點。至于每一個詞語的高低自己做主。

13.學生練習。

15.真是一個悠閑自在的人??!這份悠閑從詞中的一句話可以直接看出來。

一個悠閑自在的人:

16.能在這樣美麗的景色中垂釣,真是一件美事,所以作者才高唱: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里的“歸”是什么意思呢?

17.在這如畫的世界里,一個人在斜風細雨中的垂釣,沒有人打擾,可真是悠閑自在?。?/p>

同學們,讀到這里,你的心中還有什么疑問么?

三、探作者,體會詞中的別樣深情

1.我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張志和喜歡垂釣,但是,他釣魚卻與眾不同——魚鉤上從來不設誘餌!

2.說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么?

這個作者張志和是個怎樣的人呢?

3.猜一猜,張志和是個怎樣的人。4.出示張志和的介紹。

張志和,初名龜齡,唐代著名詞人和詩人,十六歲時“游大學”,以“明經(jīng)”耀第,向唐肅宗獻策,深受賞識和重用,又賜名“志和”。后來因事貶官。但他并沒有去上任,而是托詞親喪回到了老家,并且從此以后不再作官,長期過著隱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帶的山水之間。因常以扁舟垂釣,超然不在塵世中,唐肅宗曾派人尋找與他,但是都沒有找到。

5.了解了這些情況以后,再來看這首詩,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個“歸”字還僅僅是回家么??

6.也正是有這樣寧靜的心態(tài),閑適的心境,眼睛中才有美麗的景色,所以,整首詞明麗俊美,深得人們的喜愛。齊讀。

7.甚至,這首詞流傳到日本,當時日本天皇、皇親國戚、學者名流爭相仿效漁歌子,從此日本一些喜愛中國詩歌的人開始學著填詞??梢哉f,這首詩宛如架在中日之間的一座橋梁——齊誦:漁歌子

四、深思,探究詞作的別樣美妙

1.這首詞之所以經(jīng)典,除了描述景色的美麗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首詞語言非常漂亮,有的句子的成為千古絕唱。猜猜是哪個句子?小組交流,說出理由。

其實,那一句是千古絕句已經(jīng)不重要了,到今天為止,這首詞已經(jīng)整整流傳了壹千多年,整首詩都已經(jīng)是千古絕唱了。讓我們背一遍吧。

下課!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二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通過寫景贊美漁家生活情趣的詞。著意描繪了秀麗的水鄉(xiāng)風光,遠山青翠,白鷺高飛,桃花火紅,意境優(yōu)美而深入活潑,富于詩情畫意,充分表達了詩人陶醉于大自然山光水色中悠閑而自由的生活樂趣。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意境,理解課題

1觀看錄像《漁歌子》,先向學生交代學習任務,然后簡介作者,理解詩題,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了解下文的興趣。(板書課題:漁歌子,齊讀一遍課題)。

張志和,初名龜齡,字子同,自號‘玄真子’,婺州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叟”,他的作品大多描寫自己隱居的生活。

(對于本首詞的作者要詳細了解,更能體會詞的內(nèi)在深意,繼而為體會詩人的人生志趣鋪墊。先給學生交流作者生平的時間,然后教師補充。這樣才會使學生查找資料的愿望長久保持下去。)

2聽《漁歌子》課件錄音,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詩在表達上不太一樣)

二、渲染氣氛,理解詞義

1.配樂朗讀,營造氣氛。

2.自由讀這首詞,邊讀邊想象這首詞都描寫了哪些自然景物?(引導學生關注詞中描寫的景物,為想象畫面做準備。)

3.出示圖象:白鷺、桃花、流水、鱖魚、微風、細雨,這使一幅多生動自然的春天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展示這一幅春的畫面嗎?

(發(fā)展語言是語文學習的目的之一,借助這些詞匯所展示的畫面,邊想象邊組織語言,用生動的現(xiàn)代語言描述西塞山邊的美麗,既接受古代漢語的熏陶,有發(fā)展現(xiàn)代語言,一舉兩得。)

4、小組交流,教師小結。(這首詩有鮮明的湖光山色,有漁翁閑適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

三、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1. 教師有感情朗讀《漁歌子》,,再入意境。

【自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朗讀古詩的技巧和方法,這也體現(xiàn)了對學生學法上的輔導,讓學生掌握讀詩的方法以形成自學能力?!?/p>

2.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3.小組輪讀,相互欣賞。

4.學生有感情朗讀,感悟意境。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 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 根據(jù)詩意加以配樂,體會古詩意境,創(chuàng)作畫面或者創(chuàng)意表演。(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1)唱支歌來表達。

(2)跳支舞。

(3)畫一幅畫。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三

【學習目標】

知識教學點

1、學習“塞”、“箬”、“笠”、‘蓑”等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漁歌子》。

能力訓練點

l、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詞的意思。

2、通過描繪詞中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

1、通過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詞的品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溫故引題:5

1、聯(lián)系舊知

a、同學們,還記得白居易的《憶江南》嗎?一起來回憶一下。

(學生齊背。)

b、誰來說說白居易《憶江南》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引導。

2、出示《漁歌子》

是的,同學們,白居易帶給我們的是“江花紅勝火”的江南,是“江水綠如藍”的江南,是“風和日麗”下的江南。這江南不止是讓白居易忘不了,讓我們也忘不了。今天,唐代的另一位詞人給我們帶來了“和風細雨”中的江南。所謂“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相信這“斜風細雨”中的江南一定另有一番風味。

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走近作者:

同學們知道張志和嗎?

以師生談話的形式簡介作者。

(先讓學生自由說,教師作適當補充)

4、詩、詞的區(qū)別:

同學們,《漁歌子》它不是一首詩,而是一首詞。你知道詩和詞的區(qū)別嗎?

(出示一詩二詞,讓學生比較發(fā)現(xiàn)。先讓學生自由說,教師作適當補充)

5、解題。

漁歌子,詞牌名。

出示兩首《漁歌子》讓學生觀察,初步了解什么是詞牌。

二、初讀感知3

1、初讀新“詞”:

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讀出停頓節(jié)奏。讀到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釋。

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2、反饋交流:

重點:“鱖、箬、笠、蓑”

3、指導朗讀:

同學們,讀準字音還不夠,還要讀出詞節(jié)奏、停頓。

三、細讀品詞:22

1、讀詞找景,想像畫面。3

a、同學們朗讀得非常好。在前面,我們提到過張志和不僅是個詞人,還是個書畫家。所以他寫的詞就似一幅面。里面有很多的景物,很多的色彩。請你重新讀這首詞,劃出詞中藏著哪些景物,用了哪些色彩。

b、交流發(fā)現(xiàn)。

c、同學們,這詞中有這么多的景物,這么豐富的色彩,儼然就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畫。請你再次讀詞,讀到你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或聞到些什么的時候,再停下來。

(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2、討論交流,描述畫面。7

a、誰來說說,你讀著讀著,看到了什么?

抓住“山、白鷺、桃花、鱖魚、流水、斜風、細雨”等景物進行交流。

(教師要引導學生想像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b、你們看到的畫面真美。讓我們帶著這“美”再把這首詞朗讀一次。

3、抓住詩眼,體會詩旨。4

張志和說“斜風細雨不須歸”。

同學們,這自稱煙波釣徒的張志和為什么“不須歸”呢?

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交流總結:詞人完全融于大自然,沉醉于無限的詩情畫意之中,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因此“斜風細雨不須歸”。

4、借助課件,升華情感。2

a、播放課件,教師配樂講讀。

(張志和戴著青色的斗笠,披著綠色的蓑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多么悠然快活,多么自在逍遙!怎么舍得回去呢?。?/p>

b、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漁歌子》。

四、詩詞鏈接5

其實描寫江南的又豈止白居易、張志和,許多古代文人墨客寫下了各種各樣的江南,寫下了千古流傳的詩篇。讓我們一起走近它們吧。

出示多個詩句

讀一讀,選擇其中一個,說說你讀出了什么?

五、揮筆習作10

1、學生習作

因為有白居易對江南的懷念,所以有了《憶江南》,因為有張志和對江南的喜愛,所以有了《漁歌子》。同學們你們生在江南,長在江南,又隨著詩人詞人游賞過江南。請你把心中最美的江南也化成文字吧!

2、交流習作

全班交流,教師評價指導。

六、拓展延伸

必做題:

背熟《漁歌子》,并默寫一次。

選做題:

1 、收集有關“江南美景”的詩。

2 、請你為這首詞配上一幅彩色畫。

(用你的畫來向人們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附錄:

1、(春天的太陽剛剛升起,金色的陽光照射在江邊盛開的鮮花上,紅紅的花朵顯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顯得綠波粼粼,江花、江水兩相輝映,紅的更紅(紅勝火),綠的更綠(綠如藍)。)

2、討論交流,描述畫面。誰來說說,你讀著讀著,看到了什么?橫看成嶺側成鋒(讀好讓你看到畫面的那句詩)用杜甫的話說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 (讀)?西塞山前春意濃,千朵萬朵壓枝低。(讀)?水中悶得很,它們要出來透透氣。(讀)?這細雨如絲如線,輕輕的,柔柔的。(讀)?真有意思,真悠閑。(讀)??你們看到的畫面真美。讓我們帶著這“美”把這首詞朗讀一次a我看到綠綠的西塞山。???b我看到一群白鷺從空中飛過,還邊飛邊叫呢。??c我看到桃花盛開。在山前綻放笑臉。柳條在風中舞蹈。d我看到一條條肥肥的鱖魚不時的從水中躍起。??e我看到空中飄下了毛毛細雨。??f我看見一個頭戴青色的斗笠,身披綠色的蓑衣的人正在釣魚。?3、抓住詩眼,體會詩旨。你對“”這句話是怎么理解的。?是啊,吹面不寒楊柳風。?僅僅是因為風小雨小,不用回去嗎?a這么一點風一點雨,不用回去。b、這點毛毛細雨根本沒什么關系。還穿著綠蓑衣呢。c這里的景色這么好。它舍不得回去。4、借助課件,升華情感。是的,你們看。蒼翠的山,清澈的水,粉紅的桃花,雪白的鷗鷺,肥嫩的鱖魚,有山,有水,有花,有魚,有柔柔的風,有細細的雨,怎一個“美”字了得?這里沒塵世的煩惱,沒有世俗的喧囂。只有安靜宜人的幽境,只有秀美迷人的景致!張志和戴著青色的斗笠,披著綠色的蓑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多么悠然快活,多么自在逍遙!怎么舍得回去呢!?所以他情不自禁的吟出:《漁歌子》?????????學生齊讀《漁歌子》。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四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

2.理解《漁歌子》的詞意,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激趣設境,導入新課。

一、以歌曲導入。

1.聽歌曲。

2.板書課題。解題:《漁歌子》讀題。

3.介紹詞。

4.生介紹張志和。

二、初讀,學習生字,讀準讀通詞。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詞,把詞讀準,讀通順。

2.學習生字。

三、想象,品出詞中畫。

1.再讀詞,要求:讀出節(jié)奏感。

2.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讀詞。在多讀中熟悉文本,體會詞義。

3.引導學生抓住“不須歸”來理解詞。

解詞。質(zhì)疑。

4.結合圖,邊讀詞,邊想。詞中哪些句子寫出了作者“不須歸”原因。(你從哪里讀懂的。)

5.分析詞的一二句。

詞中描寫了什么景物。生動筆劃。

指名說,師畫簡筆畫。

6.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的內(nèi)容。

7.師總結:詩人就住在岸邊,每天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全班齊讀詩一二句)

師總結:天空白鷺飛翔,岸邊桃花盛開,碧波鱗鱗,鱖魚跳躍,好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xiāng)風光圖,難怪詩人說:“我不須歸?!?/p>

8.你還能從哪些詩句讀懂詩人“不須歸”的原因。

9.抓住“斜風細雨”引出三四句的教學。

10.課件圖:引導學生認識“箬笠和蓑衣”。

用風雨來說詞。

11.張開你想象的翅膀,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斜風細雨中的景象,體會詩人悠閑自在的生活。

12.師總結:

哦!我明白了,是自在的生活讓詩人說“我不須歸?!?/p>

四、品出釣中情,師生對讀。

1. 師介紹:張志和不僅詩人,畫家,還精通音律。他被貶官后,從此再也不作官,隱居在太湖一帶,扁舟垂釣,自稱“煙波釣徒”。整天醉情于山水,追求悠閑自在的生活。他的哥哥張松齡怕弟弟隱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

2.課件:《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哥哥這首詞寫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3.師生作詩和詩。

4.師總結:張志和釣魚不用魚餌,那他釣來了什么呢?我們明白了,張志和垂釣,釣來清閑,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配樂讀)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五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同學們?yōu)槲覀冋故玖四惴e累的這么多的古詩,

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詞人張志和的一首詞《漁歌子》(板書)。

我們學過詞嗎?一起背一背吧(《憶江南》)

2、預習中同學們收集了很多資料,你對詞了解多少?你知道詞和詩的區(qū)別嗎?

詩的格式整齊,每句字數(shù)相同,像我們課前背的,有五言的,有七言的,有四句的有八句的,而詞句式長短不一。詩是脫離音樂的,而詞和音樂曲調(diào)同了一爐的。

3、太好了,我們又學習了一個新的語文知識。關于本課將要學習的詞《漁歌子》你知道多少?它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你還知道有關他的什么情況?(把你收集的資料展示出來)

二、初讀,感知韻律

同學們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非常強,這些都會幫助我們更深更好的學習這首詞。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領略這首詞的風采吧,師讀詞(配樂)。

1、你們喜歡這首詞嗎?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兩遍詞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詩中的三個生字,把詞讀準。

第二遍希望把詞讀順,讀出詞的節(jié)奏

2、指名讀

第一名讀,請其他同學聽他的讀音是否準確。

第二名讀,請其它同學聽他的節(jié)奏,是否有韻律,他讀的是哪種韻律?(其他同學修正)

師指導,首詞可以用不同的節(jié)奏來讀,多讀幾個速度和停頓時間可以不一樣,但一句話中的節(jié)奏必須一樣。還要注意斷詞時要音斷而意不絕。

喜歡的節(jié)奏,自由的將這首詞再讀一遍。

師:誰愿意展示你對詞的初步掌握。

三、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五、品詩,體會情感

1、你覺得詩中哪句話最能表達出作者的情感,最能打開你情感的閘門,放飛你多姿的想象?

2、指名答,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這一句寓情于景,也是全詞的中心句。

3、這句話什么意思?你體會出作者的什么感受?

(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衰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寫出了悠閑自得之情。)

六、精讀,想象意境

1、古人說: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讓他如此的留連不返呢?

(白鷺、桃花、鱖魚、微風、細雨)是呀,這是一幅多生動的自然的春天的景象,你有感受嗎?(美)是呀,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難怪詞人——

齊:斜風細雨不須歸。

除了身外景物之外,還有作者生活中的原因,使他流連不歸,請同學們結合,張志和的資料來想一想。

(因為他年少就步入仕途后又遭免職便流浪隱居于江湖,所以他不愛官場愛自由,更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五、總結升華

1、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 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認識詞中的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3.體會詩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體會詩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準備詩詞內(nèi)容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回憶學過的描寫春天的詩《詠柳》《憶江南》

二、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漁歌子》

2.指名讀,讀準、讀通、讀順。

3.聯(lián)系你的預習收獲,試著有節(jié)奏的讀。 ?

三、熟讀,理解詞意

1.交流預習收獲。解決了哪些詞?還有那些不能解決?小組交流,還不能解決的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2、讀詩,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詞意。

3.老師請你再好好讀讀這首詞,仔細品味一下,哪一句給你的感受最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提示: “西塞山前白鷺飛”, 在青翠蔥蘢的西塞山前,一群潔白如玉的鷺鷥在碧空中飛翔。(青山、白鷺,一動一靜,這是一幅多么明麗、和諧的畫面,如果詩人是一個攝影師,那他所攝取的這個畫面應該是——遠景)把那份幽遠、寧靜給讀出來。

“桃花流水鱖魚肥”:在桃花夾岸的苕溪里,無數(shù)肥美的鱖魚在水底游動,或在水面嬉戲追逐著繽紛的落英。(桃花紅、溪水藍,鱖魚跳,這是一幅多么艷麗、生動的畫面)

這一遠一近的對比,這明麗與絢爛的對比,你能通過朗讀出現(xiàn)出來嗎?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一個“斜”字,寫出了春風的柔,春雨的細,)他頭戴青竹笠,身披綠蓑衣,迎著斜風,冒著霏霏細雨,遨游在大自然的畫幅里,顯得多么逍遙自在!

如此美景,怎么不令人陶醉,怎么不令景中之人流連忘返。讀出那份無憂無慮,逍遙自在!

4、此時此刻,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整體感知)

交流自己體會到的詞所描繪的美麗春景。 (自然景物? 人? 顏色? 動靜)

5、有感情朗讀(背誦)詩句。

四、精讀,品詞味

1.師;短短27個字,為什么能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雋永清新、豐富秀麗的水鄉(xiāng)風景圖。古人的語言的究竟有著怎樣的凝煉與絕妙呢?老師請同學們再細細品讀這首詞時,你能發(fā)現(xiàn)其中看似簡單普通,卻是作者別具匠心、反復斟酌推敲的詞語嗎?

2.品析“青、綠”

“青、綠”是同一種意思嗎?都表示綠色,為什么要用不同的字?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綠色的詞(一個字的),“翠”——遙望洞庭山水翠(那是一種活潑的、充滿生命力的綠);“碧”——碧玉妝成一樹高(富有光澤的綠);“蒼”——日暮蒼山遠(深沉的綠);“蔥”——(濃厚鮮活的綠)

為什么這么多表示綠色的詞,作者偏偏用了“青”和“綠”呢?能不能用其他的字來代替,或者,能不能把“青、綠”的位置換一下?你自己試著替換讀讀看,再與詩的原句對比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學生品讀,說自己讀后的感受。

a, 詞義不符;(舉例說明)

b, 音律不和諧。(舉例說明)

看似簡單直白的兩個字,卻是作者反復推敲、斟酌的結果,那簡單就是惟一的。瞧,我們學著詩人,用心去讀、去觀、去品、去悟,總會有深妙的體悟和發(fā)現(xiàn)。

五、了解詩人,品味詩情

1.那么這個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的人到底是誰呢?請同學們再次用心地讀讀全詞,連題目、作者都讀。

學生自主探究。

(1)有可能是漁人:a、趁著春水漲、鱖魚肥,多打魚,好養(yǎng)家,連斜風細雨都不顧。

b.從詩題《漁歌子》,這首好像應是漁歌,所以那人應是打魚的漁人。

是一個勤勞的漁人,讀這兩句詩。

(2)有可能是詩人。詩人為這美麗的山水所陶醉,他覺得這斜風細雨也是一種美,所以留戀不歸。

(3)(只要說得有道理,都應肯定)

2.了解作者:

(出示燈片: 張志和:初名龜齡,字子同,唐肅宗時棄官歸隱,沒有回故鄉(xiāng)浙江金華,而到湖州居住,常常在船上漂泊,自稱“煙波釣徒”。他歸隱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國家處于動蕩不安的紛亂之中。在這種情勢下,他因為無力佐治,只得避居江南水鄉(xiāng),以悠閑自在的漁家生活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熱愛自然的情懷。)

看了這段介紹,你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此詩,作者明寫漁父,暗寫他本人,秀麗的水鄉(xiāng)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正反映向往自由,熱愛自然的情懷。

3.再誦古詩,讀出韻味

師引:

作者多么希望自己能遠離世俗的爭斗,在這樣和諧秀麗的大自然中自由生活——讀

作者多么希望勞動人民以自己的勤勞,獲得這樣一份安寧的生活——讀

作者多么希望人們能遠離戰(zhàn)亂,永遠過著這樣幸福美好的生活——讀

(層層遞進)

六.課外拓展,升華詩情:

1.師:張志和的《漁歌子》表現(xiàn)了瀟瀟春雨灑江天之時,漁人既在勞作,又觀美景的無限情趣,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諧生活的美好意愿。這首詞流傳至今一千多年,不僅歷代傳唱,而且詩家騷人多仿其體式、意境或詞句翻出新作。其中就有宋朝詩詞大家蘇軾。他甚至把張志和的詩句直接嵌入其中:

浣溪沙

宋 蘇軾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學生讀通詩句。

師:此詩與張志和的詞,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比張詞多了幾句)

既然模仿張的詩,有的甚至是直接引入,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我們來看蘇軾這詩題下的自注:

題注:“玄真子《漁父》云云,此語妙絕,恨莫能歌者,故增數(shù)語,令以《浣溪沙》歌之?!?/p>

生讀,說說你是怎么是理解這段話的?

(師在學生自悟的基礎上,簡單解釋,尤其“恨莫能歌者”—— 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煙波釣叟”才有這樣的心境、這樣的話語,他人難能仿此,“恨莫能歌者”表現(xiàn)東坡對張詞的推重心意。)

3.學生自讀蘇軾的《浣溪沙》

簡單理解詩意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蘇軾推重張志和的詞,僅僅是因為張詞的語言“妙絕”嗎?

(??? 張在詞中所表達的情懷,正是蘇軾想要釋放的心情,簡介蘇軾——他一生仕途坎坷,為官期間,他關心人民疾苦,當時,國家動蕩不安,他自己也被一次又一次的貶職……所以,他也懷有和張志和同樣的心愿。張儼然成了蘇軾的知音。張和蘇隔朝隔代,幾百年的時空((1037~1101)——(730~約810))竟然因一首《漁歌子》而聯(lián)通,孤傲與清高的心靈相通了,智慧與才情相融了。我們何其有幸通過這些美妙和文字來體悟春雨中的另一番情趣意致。)

(再出現(xiàn)《漁歌子》)讓我們再一次來讀讀《漁歌子》。

七.總結,升華。

有一位詩人說:再美的詩,也美不過春天的一棵樹。所以,再好的文字營造的風景,也比不上身邊這觸手可及和活生生的大好春光。同學們,讓我們回到現(xiàn)實,回到我們身邊的春天,在校園里尋找春天,去大自然感受春天,也用我們的心我們的筆表達春天吧。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七

一、聯(lián)系舊知,導入新詞

1.同學們,這個學期,我們學過一首詞,叫——(齊答)《憶江南》。

請大家一起背誦《憶江南》。詞有什么特點呢?

2.這節(jié)課我們再學一首詞《漁歌子》,請位同學來讀讀題目,強調(diào)子讀第三聲。作者是唐代詩人張志和,介紹張志和。(板書:漁歌子 張志和)

二、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1.“漁歌子”是詞牌名,看到這個題目,你能猜一猜這首詞寫了些什么嗎?

2.詞的詞牌名與內(nèi)容一般沒有關聯(lián),但有些卻有聯(lián)系,如張志和的《漁歌子》就是描寫漁翁的生活,《憶江南》回憶了江南的美景。請大家打開書本,自由朗讀這首詞,把生字讀正確,把詩讀通順。

3.(課件出示《漁歌子》。)誰來讀一讀《漁歌子》?其他同學注意聽,看字音讀準了沒有。

讀準“西塞山”的“塞” “白鷺、鱖魚、箬笠、蓑衣”四個詞語。

4.齊讀這首詩。

5.誰再來讀一讀《漁歌子》?你來讀,其他同學仔細聽,他在讀詞時,句子中間是怎么停頓的?是不是讀得有板有眼?

6.這就叫有板有眼。古詩詞特別講究音律和節(jié)奏,讀的時候要有板有眼,像詞人一樣讀。來,我們一起讀。

三、想象畫面,深入感悟

1.有那么一點詞人的感覺了!這首詞很優(yōu)美,用古人的話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漁歌子》描繪的景象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讀這首詞,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

2.指名說。

預設:生1:我看到了一座山,叫西塞山,山前一行白鷺在飛翔。桃花開了,小河的流水里鱖魚長得肥美。一個人戴著箬笠,披著蓑衣,在斜風細雨中釣魚,不需要回家。

3.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在書上圈一圈。

4.這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象?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預設:是春天,我從“桃花流水”看出來的。

5.對。是的,是春天,春天充滿了詩情畫意。這么美的畫面,這么美的詞,最適合用美讀了。你能朗誦一下嗎?

6.面對此情此景,詞人會說些什么?他心情如何?

預設:他會說,“大自然真美,我被陶醉了?!?/p>

好,你就是詞人,陶醉地讀。(生1讀。)

預設:他可能會說,“這兒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簡直是世外桃源??!”(掌聲)

師:你詞匯豐富,知識豐富,還知道“世外桃源”哩。好,你嘗試讀出這種感覺吧?。ㄉ?讀。)

預設:他的心情一定是愉悅的、心曠神怡、悠閑自在、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7.來,我們不看書,一起來吟誦。你就是詞人,面對青青西塞山,看那白鷺展翅飛翔,身旁桃花爛漫、流水潺潺、斜風細雨,把身心放到詞中間,讀!

四、質(zhì)疑問難,提升情感

1.《漁歌子》讀到這里,你還有什么疑問嗎?(生默讀,思考。)

預設:為什么漁夫在斜風細雨中“不須歸”呢?

2.詞人張志和年少得志,曾經(jīng)是朝廷命官,后來因得罪權貴被貶官,他干脆辭官不做,隱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賞為樂,以釣魚為趣,過起了天大地大四處是我家的游歷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

五、拓展另一首漁歌子

松江蟹舍主人歡,

菰(ɡū)飲莼(chún)羹(gēng)亦共餐。

楓葉落,荻(dí)花干,

醉宿漁舟不覺寒。

從這首歌詞中讀懂了什么?

六、作業(yè)

師:誰能用優(yōu)美的詞語形容江南水鄉(xiāng)春雨中的景物?(課件出示習題)

(??????? )的西塞山 (??????? )的白鷺 (??????? )的桃花

(??????? )的流水?? (??????? )的鱖魚 (??????? )的微風

(??????? )的細雨?? (??????? )的斗笠 (??????? )的蓑衣

(??????? )的漁夫?? (??????? )的江南 (??????? )的景色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八

教學過程:

一、賞圖導入

1.師: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你會聞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邊,你會聽到青蛙的歌唱;在遼闊的草地上,你會看到成群的牛羊。大自然到處是秀美的風光,孩子們,還記那雨后的春筍嗎?一齊美美地讀讀吧。(出示春筍圖并齊讀寫春筍的段落)

2.師:走進田園,走進鄉(xiāng)村,這遍野的翠綠和忙碌的農(nóng)人不正是一首田園詩嗎?(出示并朗讀《鄉(xiāng)村四月》。)

3.悠閑恬適的田園生活讓不少古人向往,詞人張志和就是其中之一。(出示圖)瞧,他正扁舟垂釣。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張志和,走進千古絕唱《漁歌子》?!皾O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板書課題,用手勢指引學生朗讀)。一起來欣賞這首詞吧?。ㄕn件:漁歌子朗誦)

4.第一遍欣賞,第二遍小聲跟讀。(這么美,讓我們一起來小聲跟讀。)

二、想象解詞

1.過渡:在詞中,有幾個詞語的讀音要讀準,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在這幾個詞語中,你知道哪個詞語的意思?(抽生說,相機出示圖片,感知形象)。

3.讓這幾個詞語回到這首詞中,誰來準確地朗讀這首詞?

4.光讀準確還不夠,還要讀出詞的節(jié)奏美??粗?jié)奏誰來讀一讀?

注意:有節(jié)奏的地方要讀得聲斷氣流。

誰還能讀得更棒?(真棒,這叫抑揚頓挫。)

打著節(jié)奏一起來讀讀吧?。▽W生齊讀。)

5.讀一首好詞就像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畫。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詞(配樂)。

你仿佛看到了哪些事物(你仿佛看到了——)?

你仿佛聽到了——?

你仿佛聞到了——?

6.體會隱藏在西塞山,桃花等詞后面的色彩

這些桃花……(形、色、整體感受)

生:這些桃花開得——,桃花開得——,桃花開得——,有的已經(jīng)全開了,有的——有的——,這么美的桃花,你想用哪個詞來形容?這是什么樣的桃花?你想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此情此景?讀這句。指導讀:桃花喻春,桃花寄情,作者不僅寫的是花,更是自己的心情。讀出這種心情。流水——清澈明凈,流水可能會倒映出些什么顏色?

流水中還有——肥美的鱖魚,這些鱖魚……(多,肥,美)

師:所以引來了一群群的——白鷺,有了鱖魚作充足的食物,這些白鷺生活得——,在這樣山清水秀的地方,這些白鷺——這是一群什么樣的白鷺?這白鷺,又不只是白鷺,它是張志和的化身,作者渴望像白鷺一樣自由自在,渴望像白鷺一樣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它是作者心愿的化身,是張志和追求的閑適生活,他也想像白鷺那樣樂而不歸,作者仿佛就是其中一只白鷺,你仿佛就是其中一只白鷺。一生讀“白鷺”這句。再一生,讀?讀出自由自在。一小組讀,一起來讀。齊讀第一句。

一青一白,一靜一動,全在14個字中描繪得春意濃濃,詩情畫意,這就是詞的魅力。

7.在這么多景物中,你最喜歡哪種景物?請把你腦海中的畫面向大家說一說。

(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呀!簡直就是仙境;

“一行白鷺上青天”,多么悠閑自在;

“春攜連宵雨,桃花次第開”,這桃花也開在你的心中了,能用你的朗讀表現(xiàn)這份美嗎?

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春的氣息;誰能讓你的朗讀讓我聞到花的芳香?)

8.貼圖,說說整首詞的意思。

三、品詞會意

1.設疑

一首詞即是一幅畫,一幅畫就是一首詞。如果你就是張志和,此時置身于如此美景之中,你為什么“斜風細雨不須歸”?

2.品詞解疑

a原來你準備充分不必歸板書:不必歸讀這句。

b還因為景色優(yōu)美不愿歸板書:不愿歸

這斜風,是吹面不寒的楊柳風,這細雨,是蕩滌心靈的洗禮,這斜風細雨,不正是春景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嗎?他又如何能割舍這一份自然的饋贈。讀這句。

c還有什么原因讓張志和不須歸呢?其實,這還與當時的背景有關。

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張志和眼見當時時局動蕩,官場黑暗,他早就厭倦了朝廷的爭斗,面對內(nèi)憂外患的國家,他無力拯救,只能退隱江湖,寄情于山水,所以,此時的張志和更是回歸自然不想歸。板書:不想歸讀。

3.據(jù)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釣魚要放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釣得到魚嗎?張志和卻說,他釣著了很多很多。他釣的是什么呢?

詞人厭倦了朝廷的爭斗,從此一輩子不再做官,整日流連于山水之間,希望過那種悠閑自在的生活,張志和垂釣,釣的是美景,釣的是自然,釣的是悠閑的生活,釣的是怡然的興致。在斜風細雨中,張志和把這份怡然融入詞中,用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不須歸的悠閑?

讓我們也懷著這份怡然,美美地吟誦這首詞——

感情誦讀。

加上手勢讀。

入情入境地讀。

四、唱歌入情

“古人唱歌兼唱情!”詩詞更在于以聲傳情,漁歌子,就是關于漁父的歌,讓我們用歌聲一起來回味。聽------齊唱(可加動作)

五、填詞入境

絲絲管弦,演不盡古風的流光溢彩,悠悠書聲,誦不完古韻的悠揚鏗鏘。讓我們浸潤在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中,去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十九

教學目標

1、讀通讀順全詞,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誦讀全詞,背誦全詞。

3、引導學生體會古典詩詞的語言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經(jīng)典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想象,體會詞的意境。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體會詞的意境之美,感受語言文字之美。

教具準備:1、音樂?? 2、 圖片??? 3、作者資料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一、揭題導學,感知詞的內(nèi)容

1、由張志和的別號——“煙波釣徒”引入教學,板書揭題。?

2、生自由讀詞,要求讀準字音。

3、正音,認讀“箬笠” “蓑”。指導生字書寫,掌握“塞” “鷺”的結構特點。

4、齊讀全詩。

二、質(zhì)疑細學,體會詞的內(nèi)容意境

(一)議詞眼,初步體會“不須歸”的含義。

(1) “不須歸”是什么意思?相機理解“須”的含義。

(2)提出問題:為什么作者覺得沒有必要回去呢?

(二)引導想象,體會詞的景色之美

1、一讀全詞,發(fā)現(xiàn)美景之多。

2、二讀全詞,描繪景物色彩之美。

引導學生將色彩與景物聯(lián)系起來,體會詞的色彩之美。

(1)找出詞中已有的白、青、綠三種色彩。

(2)體會隱藏在“西塞山、桃花”等字詞后面的色彩。

3、三讀全詞,體會景物動態(tài)之美。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展開想象,學會用上排比、擬人、比喻等手法,將心中的畫面說具體,體會景物動態(tài)之美。

4、議一議,將感受到的色彩之美、動態(tài)之美,較完整地描繪出來。

引導生用上“我喜歡這(????? ),你看——”的句式

三、品悟詞眼,感悟詞人心境

(一)品讀詞句,體驗意境之美 。

1、重點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運用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開展朗讀訓練。

2、引讀一二兩句。

(二) 解讀詞眼,體會“不須歸”的情懷

1、創(chuàng)設情景:遠山傳來悠悠的呼喚……面對此情此景,張志和的感受怎樣?請用詞中的句子的回答。

2、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意境。

3、深入理解“不須歸”。

(1)簡介張志和生平。

(2)小結。

4、 齊讀全詞

四、多種形式誦讀,演繹心中的《漁歌子》

1、師生合作,學習多形式的朗讀

(1)師生配合讀,引導體會詩詞一詠三嘆回環(huán)復沓的表達方法。

(2)生生配合讀,選擇自己的伙伴一塊兒讀 。

2、啟發(fā)學生把板書補充完整,改編成童謠。

3、師生合作,利用童謠引讀全詞,誦讀《漁歌子》。

五、總結全詞,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漁歌子

西塞山前

白鷺高飛

桃花流水

不須歸?? 鱖魚正肥???? 樂而不歸

青青箬笠????

綠綠蓑衣

斜風細雨

附:課文《23古詩詞三首》之《漁歌子》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選手簡介:

吳志誠:1996年畢業(yè)于南平師范,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從教十余年來,多次在市、區(qū)課堂教學比武和演講賽中獲獎;一直致力于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探究,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形成自己自然質(zhì)樸又不拘一格的教學風格。

設計說明

古詩詞是我們民族文化寶庫里最亮麗的瑰寶,作者將自己的悲或喜、情與物,濃縮在方寸之中,讀來令人神思激蕩?!稘O歌子》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生機勃勃的優(yōu)美春色和垂釣時那種悠然自得的意境,情景交融,顯示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

本節(jié)課重點抓住詞眼“不須歸”,展開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文本,通過引導學生朗讀、思考、想象、表達等實踐活動,理解詞的內(nèi)容,感受詞的意境,欣賞詞的語言美,體會作者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經(jīng)典文化的情感。

漁歌子教學設計一等獎 漁歌子教學重難點篇二十

設計意圖

在學習《漁歌子》(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八冊23課)以前,通過《憶江南》(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八冊1課)的教學,學生已對詞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增加拓展性內(nèi)容,以填詞和唱詞的形式,讓學生對詞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漁歌子》。

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詞的意思。

2、根據(jù)詞中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

3、通過對詞的理解,能夠初步填詞。

情意目標:

1、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感受詞的音樂美,培養(yǎng)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詞的意思,根據(jù)詞中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及《漁歌子》創(chuàng)作情況。

2、課文插圖。

3、《漁歌子》教學課件。

一、復習導入

1、背誦《憶江南》(齊背、單獨背)

2、根據(jù)詞中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用自己的話描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景色。

二、學習《漁歌子》

1、解題:

①教師簡介:“漁歌子”是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nèi)容一般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而張志和的這首詞,內(nèi)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是專門用來寫漁父的。

②課件鏈接古詩詞比較,讓學生聽一聽,想一想:詞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③簡介作者背景:

張志和: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漁歌子》就是借表現(xiàn)漁夫生活來再現(xiàn)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④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課件準備:一剪梅、虞美人、水調(diào)歌頭、滿江紅、念奴嬌 ?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自主探究,了解詞的意思:

①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②鞏固字音,記憶字形,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蓑”字。

③小組內(nèi)交流:你是怎樣讀準本課生字的字音,記住字形的。

④課件展示:《漁歌子》朗誦flash;《漁歌子》畫面flash;

⑤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⑥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⑦帶著課件中的3個問題讀文、全班交流:

a、詞中出現(xiàn)了哪些景物,各是什么顏色?

b、“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不須歸”?

c、用自己的話說說“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4、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①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②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③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④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⑤同桌互讀,相互欣賞,能夠背誦。

三、拓展性練習

1、填詞

①有的詞牌原來就是詞的題目。如《漁歌子》就是寫漁父的,《憶江南》就是寫對江南的回憶。但是后人所寫的《漁歌子》、《憶江南》,其內(nèi)容就和漁父、憶江南無關了。后來,有人把各種詞牌的句式、平仄、韻律標出來,編成詞譜,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詞牌既和內(nèi)容無關,有的作家就在詞牌之外另注明詞題,如蘇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課件出示蘇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采桑子(重陽)》)

②課件出示《漁歌子》、《憶江南》詞牌和字數(shù)要求。

③教師填詞《漁歌子(教學)》、《憶江南(家鄉(xiāng)美)》。

④學生討論,練習填詞。

⑤師點評,小結。

2、唱詞

①“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播放鄧麗君的《一剪梅》,引唱詞。

②詞是唱出來的,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詞牌名,我們知道詞牌與音樂曲譜有關,也就是曲譜的調(diào)子。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現(xiàn)代人是怎樣唱詞的。

③課件出示:鄧麗君《虞美人》音樂、歌詞。(課件準備:一剪梅、虞美人、水調(diào)歌頭、滿江紅、念奴嬌 ?赤壁懷古、辛棄疾mp3)

④讓學生以《讓我們蕩起雙漿》的曲調(diào)和唱《漁歌子》。

⑤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歌曲為《憶江南》配樂。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了《漁歌子》,通過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了詞的意思;填詞《憶江南》,對填詞知識有了初步了解,唱了《一剪梅》,感受了詞的音樂美;今后我們要多讀多背優(yōu)美的古詩詞,感受古文化的美。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22452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