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考古代文學考點篇一
是清中葉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稱為“桐城派”。其散文理論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學國思想基礎,以為清王朝政權(quán)服務為目的,以先秦兩漢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為楷模,在文章體制和作法上有細致規(guī)則的系統(tǒng)散文理論。方苞是桐城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散文理論的核心是“義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論更加完整和系統(tǒng)化,提出了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兼?zhèn)涞睦碚摚⒃谧约褐車纬闪艘粋€龐大的作家隊伍。
是出現(xiàn)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間,以反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的復古理論為主要目標的文學派別,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順之、茅坤和歸有光。他們的基本觀點是反對以文采取代道統(tǒng),主張恢復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傳統(tǒng),倡導文道統(tǒng)一。
是明末清初之際活動在蘇州一帶的重要戲劇流派。它以李玉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畢巍、葉時章、陳二白等。他們彼此交往密切、經(jīng)常合作寫劇,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傾向和藝術(shù)風格。他們都來自社會的中下層,大多畢生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多寫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政治劇和時事劇,他們既精通音律,又熟悉演藝優(yōu)人,其劇作適合搬上舞臺演出,具有較強的市民色彩。
曾國藩是咸同時期桐城文派的中興締造者,他對桐城文派的承續(xù)和改造,可謂適逢其時、因勢利導、深中肯綮。桐城派的中興既表現(xiàn)于曾國藩本人的創(chuàng)作中,也體現(xiàn)于曾門弟子對其古文理論的實踐。曾文大體以學識宏能、持論堅勁、入情切理、駢散雜廁、聲采炳煥、雄奇瑰偉為特色,在當時騰播人口,為其門弟子所膺服,其古文理論也成為衡文標準,造就一時風氣。桐城派衰而復振,又因曾氏文自成一家而列籍湘鄉(xiāng),故有“湘鄉(xiāng)派”之稱。張裕釗、黎庶昌、薛福成和吳汝綸為主力。
是相對于“舊小說”而言的,專門指擁護“小說界革命”的作者創(chuàng)作的各種類型、各種面貌的'小說作品。其涵義有二:一是“使小說新”,即刷新小說,一新小說之面貌,一;一是指新面貌的、新樣式的新質(zhì)小。前者是“小說界革命”的任務之一,后者即是小說界革命的直接產(chǎn)物和主要結(jié)果?!靶滦≌f”五花八門,品類繁多,文白雜陳,雅俗共存,風格各異,顯示了一代文人空前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其中以政治小說、譴責小說和科學小說最為引人注目。
嘉慶年間,當桐城派極盛之際,
惲
敬和張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論影響,又對桐城派的理論作了一些修正,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因他們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隨者都是陽湖人,故被稱為“陽湖派”。他們有散文理論方面有兩點不同:一是取法六經(jīng)語孟和唐宋八大家之外,兼取子史百家;二是把駢文筆法引入古文,使散文具有博雅工麗之特點。“小品”一詞原為佛教用語,明代后期開始用來指一般文章,以區(qū)別于以往那些關(guān)于國家政典、理學精義的“高文大冊”,而提倡一種靈活便利、抒發(fā)真情的新體散文。它不專指某種文體,尺牘、游記、雜記、隨筆、書信、日記、傳記、序跋等均可包括在內(nèi)。晚明時期,這種文章風格正好適應了當時人們抒張個性、追求自由的社會心理和公安派“獨抒性靈”的文學主張,于是便在社會上普遍流行起來。公安三袁、陳繼儒、王思任、祁彪佳、張岱等均為著名的小品文作家,其中以袁宏道和張岱成就最高。
是北宋初年一個影響極大的詩歌流派。當時一批文人奉命編撰《冊府元龜》,他們在秘閣里吟詩唱和,切磋詩體。后由楊億將這些詩作編為《西昆酬唱集》一書,共收楊億、錢惟演、劉筠等十七人的詩作二百五十首,全為近體律詩。他們以李商隱為宗,講究聲律文采、藻飾、用典,人們稱這個詩歌流派為西昆詩派。
王安石曾封荊國公,故世稱王荊公。王安石晚年居住在江寧之半山,寫詩主要用七絕體。這一時期的詩歌被編定為《半山集》,詩風由早年的奇險勁峭而變?yōu)殚e淡沉郁,人稱“半山詩”或“半山絕句”。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中,在宋代詩體中列有“王荊公體”,實則指王安石晚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亦即“半山詩”或 “半山絕句”。
指的是南宋后期永嘉的四位詩人,即徐璣,號靈淵;徐照,安靈暉;翁卷,字靈舒;趙師秀,字靈秀。他們都是永嘉人,字號中又都有一個“靈”字,詩風又極為相近,故謂之“永嘉四靈”。他們都是由葉適的鼓吹而聞名于世,視為同一詩派,謂之四靈詩派。
是晚清文學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1902年,梁啟超創(chuàng)辦《新小說》雜志,并發(fā)表了《論小說與群治之關(guān)系》一文,正式提出了小說界革命的口號,重點論述了小說界革命之必要,指明小說界革命的中心意圖是“改良群治”,認為“欲新民,必自新小說始”。它適應了晚清社會文化與文學求新求變的內(nèi)在要求,促進了新小說的誕生和興盛,取得了比詩界革命、文界革命更大的成功。
張炎、王
沂
孫、周密和蔣捷,都是由南宋入元代的詞人。張炎、王沂
孫、周密均為南宋中后期清雅詞派的作家,蔣捷詞雖較少束縛,有自然之趣,且時有豪放,風格多樣,但在煉字、求聲律及追求雋婉方面,仍不脫姜夔、吳文英的影響。由于他們詞風有相近之處,又都是宋末元初詞壇上的佼佼者,故清人稱他們?yōu)椤八文┰跛拇蠹摇薄?/p> s("content_relate");【2014年自考古代文學考點匯總】相關(guān)文章:
1.
2016年自考《古代文學》考試重點
2.2016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考點-小說類知識點
3.2016年自考《發(fā)展經(jīng)濟學》考點匯總
4.2014自考文學概論基礎考點復習
5.2014年自考政治學概論考點 壓力集團
6.2015年自考基礎會計學考點:會計計量
7.2016年自考《發(fā)展經(jīng)濟學》詳解考點
8.2016年自考《發(fā)展經(jīng)濟學》考點詳解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76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