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代詩歌鑒賞 古代詩歌的鑒賞心得體會(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29 20:53:05
2023年古代詩歌鑒賞 古代詩歌的鑒賞心得體會(模板13篇)
時間:2023-09-29 20:53:05     小編:JQ文豪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古代詩歌鑒賞篇一

古代詩歌是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承載著先賢們的智慧與情感。在鑒賞古代詩歌的過程中,我深受啟發(fā)與感動,對這些古老的文字產(chǎn)生了許多感悟。通過對古代詩歌的深入研讀和欣賞,在歡樂、悲傷、思考和勉勵中,我領(lǐng)略了其內(nèi)涵,并體味到了它對于中國文化的重要地位。

首先,古代詩歌給我?guī)砹嗣赖南硎芎陀鋹?。無論是李白的豪放痛快,還是杜甫的悲愴苦難,每一首古詩都展現(xiàn)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獨立的人生態(tài)度。詩歌的藝術(shù)之美,使我感到心靈沐浴在清新的春風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體驗。詩中所表達的各種美,如山水、花鳥、風雪等,讓我意識到大自然的壯麗和美妙。同時,古代詩歌也通過樸實真摯的情感撫慰了我的情感,帶給了我愉悅的心靈享受。

其次,古代詩歌啟迪了我的思考和智慧。古代詩人在敘事、議論中展現(xiàn)了過人的智慧和獨到的見解,使其作品超脫了時空的界限。例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思索,使我明白人生短暫,應(yīng)該珍惜每一刻。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則是對國家狀況的論述,使我對社會變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些古代詩歌通過呈現(xiàn)人類共同的存在和社會問題,引發(fā)了我對人生、社會和宇宙的反思,啟迪了我的智慧。

古代詩歌還給我?guī)砹四哿蜌w屬感。在翻閱詩歌時,我感受到了與整個中國文化相連的責任和使命。古代詩歌是中國文化的杰出代表,背負著中華民族的命運和歷史。讀著李白的《靜夜思》,我能夠感受到古人的思緒和心境,與他們建立起一種心靈的共鳴。這種共鳴讓我覺得自己不再孤單,有了一種與古代文化相連的歸屬感。古代詩歌讓我在時空中與眾多的文化傳承者相會,成為一個集體的一員。

此外,古代詩歌也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古代詩歌的意象豐富多彩,如李清照的《如夢令》中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讓我陶醉其中,展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從經(jīng)典中汲取營養(yǎng),運用到我的創(chuàng)作中。古代詩歌的啟示讓我明白,文學創(chuàng)作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靈感和想象力的發(fā)揮。這種啟發(fā)讓我在寫作中勇于創(chuàng)新,嘗試不同的表達方式,使我的作品更具個性和魅力。

綜上所述,古代詩歌的鑒賞給我?guī)砹四蟮闹腔邸⒚栏泻涂鞓?。它不僅在審美層面觸動了我的內(nèi)心,還在思考、凝聚、創(chuàng)造等方面對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對古代詩歌的鑒賞,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珍視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只有通過傳承和發(fā)揚古代詩歌,才能讓我們更好地領(lǐng)略到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并將其傳遞給后代。

古代詩歌鑒賞篇二

1.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憂國傷時、感時傷世、昔盛今衰、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山河淪喪的痛苦、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

2.揭露統(tǒng)治者昏庸腐朽、擔憂國家民族前途命運、同情下層人民疾苦、厭惡官場黑暗等。

3.壯志難酬、悲嘆年華消逝、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報國無門的悲傷等。

4.久居邊關(guān)的鄉(xiāng)愁、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長的勉勵、譚臣心志的告白等。

5.歸隱田園、鐘情山水、描繪山川美景、熱愛祖國山河、抒發(fā)閑適輕吊等。

6.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楊木、激憤等。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間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情隨景遷、景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懷、感物傷懷等。

3.修辭手法:比喻、比擬、泥人、對偶、對比、夸張、梵文、反詰、反復(fù)、排比、飲用、頂針、互文等。

質(zhì)樸淡雅、歡快風趣、清新自然、平白如畫、不事雕飾、通俗流暢、形象生動、典雅綺麗、含蓄雋詠、簡潔洗練、活潑明快等。

1.不同作家的獨特風格:豪放飄逸、沉郁頓挫、豪放、婉約、雋秀、單元、閑靜、恬淡優(yōu)美、清新自然、雄健高峻。

2.不同流派的不同風格:田園詩恬淡寧謐,山水詩清新優(yōu)美,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郁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

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明暗結(jié)合、正側(cè)結(jié)合、聲色結(jié)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yōu)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意遠等。

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jié)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釗穎、伏筆鋪墊等。

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xiàn)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語文考試中古詩欣賞常用術(shù)語,相信大家一定能牢記。術(shù)語在手,考試不愁。

古代詩歌鑒賞篇三

古代詩歌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和鑒賞古代詩歌,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與情感,領(lǐng)略到他們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在與古代詩歌的交流中,我不僅受到美的感染,也對詩歌中的人生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以下是我對古代詩歌鑒賞的體會與心得。

古代詩歌的美在于其典雅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古人對詩歌的追求,遠比一般現(xiàn)代的文字表達更加高遠。例如《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過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描寫,使得讀者仿佛能夠看到那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床前的景象,感受到作者的寂寞和思念。這種通過意境表達情感的手法,不僅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涵,也賦予了詩歌更為深遠的意義。

古代詩歌亦是一部民族的歷史記載。由于古代歷史記載的匱乏,許多歷史細節(jié)常常通過古人的詩歌來傳承。例如《登鸛雀樓》中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句詩形象地展示了黃河壯麗的景象。通過這句詩,我們可以了解到古人對黃河的敬畏和對自然力量的敬慕。因此,古代詩歌對我們學習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它通過文學之美將我們拉近古人,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社會的風俗和人情。

古代詩歌是一座浩瀚的智慧寶庫,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詩歌中的智慧不僅幫助我們認識世界,也指引我們?nèi)绾紊詈蜑槿颂幨?。例如《將進酒》中的“白骨如山積,百煉成鋼人”以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堅毅不屈的態(tài)度和對精神力量的理解。這樣的詩句讓我深思,讓我明白了“百煉成鋼”的道理,并理解到只有通過自己的感悟來理解它,才能真正汲取到其中的智慧。

在與古代詩歌的交流中,我也逐漸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觀。通過欣賞不同風格的古代詩歌,我逐漸對自己喜歡什么樣的詩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有些詩歌以其清新明快的語言和樂觀向上的情調(diào)打動著我,而有些詩歌則以其深沉內(nèi)斂的語言和哲思的內(nèi)容吸引著我。在與古詩交流中,我也明白到自己對于人生價值觀的認同,例如我喜歡那些積極向上的詩歌,因為它們向我展示了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于克服困難和追求夢想的重要性。

通過與古代詩歌的交流與鑒賞,我不僅領(lǐng)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增長了自己的見識和認知。古代詩歌的美學之美、歷史之美和智慧之美,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得到了指引與啟迪。正如古人所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會更加努力地去閱讀和理解更多的古代詩歌,通過與古人的對話,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人生境界。

古代詩歌鑒賞篇四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詩歌意象,梳理作品脈絡(luò),把握作品的內(nèi)容和主旨;學會聯(lián)系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及詩人的人生經(jīng)歷欣賞詩人的代表作品。

2、通過對古詩詞分析鑒賞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結(jié)合優(yōu)美的詩歌作品進行賞析指導(dǎo);培養(yǎng)學生自主賞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對詩歌進行多元化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閱讀中國古代優(yōu)秀詩歌,感受其思想和藝術(shù)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領(lǐng)悟中華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重點】

把握關(guān)鍵詞語及詩句的內(nèi)涵,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和主旨;聯(lián)系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及詩人的人生經(jīng)歷欣賞詩歌。

【教學難點】

1、全面領(lǐng)會并用恰當?shù)恼Z言準確概括詩詞意境及所用的藝術(shù)手法。

2、通過對古詩詞分析鑒賞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詩意點與主問題】

讓學生在閱讀中將詩詞的情感體驗內(nèi)化為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豐富、社會生活的多樣性,建構(gòu)其精神生活的基本范式和人文底蘊。

【教學策略與手段】

涵詠、賞讀、點撥、講析相結(jié)合。

【課前準備】ppt

【教學流程】

導(dǎo)入語設(shè)計:

走進古典詩歌,就是走進了一個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詩歌的清芬中,我們的前人會從一張張薄薄的書頁中立起,踏著秦磚漢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飄飄地沿著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對古典作品的解讀和鑒賞總是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在我們眼中,古詩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堅果,雖然我們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兒是有營養(yǎng)的,但我們卻無法突破那堅硬的語言外殼。詩歌鑒賞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難么? 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們以《山居秋暝》為例一起作個探討。

一、鑒賞韻律,感悟詩語

1、教師配樂范讀詩歌: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教師巡視指導(dǎo)。

誦讀提示:詩的首聯(lián)寫的是傍晚時分小村的旖旎風光,同時寄托了詩人閑適的感情,應(yīng)當用輕快的調(diào)子誦讀。尾聯(lián)均是陪襯,對句“王孫自可留”是全詩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語氣緩緩讀出。

3、指一名學生配樂朗讀詩歌,其他學生點評。

4、全班學生齊讀。

小結(jié):在誦讀中體驗,在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中欣賞詩歌,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這是最直接的詩歌鑒賞方法。

二、鑒賞意象,體味詩境

1、尋讀詩歌意象

意象是指蘊孕著主觀情感的客觀景物或事物。詩歌最主要的特點是抒情,而情感的載體和媒介是意象。請同學們找出詩中的意象。

景物:月、松、泉、石

人事:浣女歸、漁舟下

2、意象解讀

這些意象有哪些特征?又承載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學生自由交流,能答多少是多少,不必強求。

教師總結(jié)歸納。

明月:皎潔、靜謐、安寧 —— 內(nèi)心平和,情操高尚。

松柏:堅挺、傲岸、耐寒 ——正直,高潔,堅強。

清泉:清靈、潔凈——生命,活力,高潔。

翠竹:本固性直,寧折不彎,心空節(jié)貞 ——積極向上,正直謙虛,氣節(jié)堅貞,品質(zhì)高潔。

3、融入體驗,再現(xiàn)詩境:

欣賞意象的美需要巧妙地組合意象,而意象間的組合連接要依據(jù)詩歌所提供的時間、地點及特定的環(huán)境進行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

請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過聯(lián)想想象,補充形象,用散文化的語言細致描繪,再現(xiàn)詩句畫面,并為畫面命名。

學生分四個組,每組描繪一句詩。然后全班交流。

(提示:可從光、色、形、靜態(tài)、動態(tài)等方面展開聯(lián)想。)

示例: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霽,萬物一新,樹木繁茂,空氣清新,高山寂靜,宛若世外桃源。(雨后初晴圖)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暮色蒼茫,皎潔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銀色的月光透過松樹的虬枝翠葉,星星點點地灑落下來;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瀉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輝映下,宛若一條潔白的綢布閃閃發(fā)光、隨風飄蕩,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明月松林圖 明月清泉圖)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竹林里傳來陣陣笑聲,那是一群勤勞淳樸的山村姑娘洗完衣服,披著月光笑盈盈地歸來了,她們在嬉戲著、追逐著,銀鈴般的笑聲飛出竹林,打破了夜空的寧靜;密密的荷葉紛紛倒向兩旁,蓮蓬移動,水波蕩漾,原來是滿載而歸的漁舟穿過荷叢,順流而下,荷塘里的月色頓時跳蕩起來。(浣女晚歸圖 月夜歸舟圖)

小結(jié):我們的人生體驗對于欣賞古典詩歌也很有幫助。在正確解讀詩歌意象的基礎(chǔ)上,再結(jié)合我們的體驗去解讀詩歌,我們就能真正領(lǐng)會到詩中的情趣。

三、鑒賞技巧,把玩詩思

1、找出詩句中蘊含的幾組對比:

學生列舉,歸納。

可從這幾個方面談:動靜、上下、遠近、色彩、剛?cè)岬?/p>

2、以“竹喧歸浣女,漁舟下蓮動”為例深入研討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

先聲奪人,先聞其聲、后見其人,以“喧”來反襯“靜”:

學生談?wù)勥@樣寫的好處:這種以動寫靜的寫法,更襯出山林的“空”和“靜”。

小結(jié):熟悉詩歌的常用技法,如情景交融,對比映襯等對我們準確把握詩歌情境和要旨有很大的幫助。

四、揣摩思想,涵詠詩理

1、教師補充資料:秋的一般意象。

秋,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一個重要意象,這個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敗的悲秋含蘊。如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零落露為霜。”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崩畎住肚锲指琛贰安恢麋R里,何處得秋霜?!崩钋逭铡兑患裘贰贰凹t藕香殘玉簟秋”。

2、探求本詩秋的詩意。

(學生討論分析,教師及時點評。)

雨后秋山的明快舒朗、清新鮮潔,寄托的是詩人一種恬靜悠閑的歸隱之心。

表達了詩人遠離仕途之路,喜愛隱居山中,過寧靜的生活的情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教師補充:王維追求的是寧靜、淡泊的人生態(tài)度。從他的其他詩句中也可看出:

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

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嘔見王侯?!蹙S

3、嘗試給此詩加一個副標題:

如:隱居者的戀歌

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

一支恬靜優(yōu)美的抒情樂曲

山間月夜圖

小結(jié):腹有詩書氣自華,從一定意義上說,古詩詞乃是前代文化精英們用詩語的形式集體寫成的一部大型“人生百科全書”。它所積淀的某些人生意蘊仍可對當代讀者的修身養(yǎng)性提供一定的幫助。就像這首《山居秋暝》,讀它,讓我們安于平淡,詩意棲居。

五、鑒賞方法歸納

教師總結(jié)歸納并板書:

鑒賞古詩的一般方法:

(一)鑒賞韻律,感悟詩語

(二)鑒賞意象,體味詩境

(三)鑒賞技巧,把玩詩思

(四)揣摩思想,涵詠詩理

六、拓展訓練:欣賞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詩人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畫面有何特點?人物的心情如何?

3、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古代詩歌鑒賞篇五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能力層級:d 級(鑒賞評價)。

詩歌中的形象有三類:一是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品刻畫的 人物形象),

二是景物形象,三是事物形象。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 握形象的內(nèi)涵,分析、判斷它們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會意義。 2.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主要是把握其運用語言的藝術(shù),領(lǐng)會其語言的風格特點。

3.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就是分析作品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達到了什么效果等。

4.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詩歌 內(nèi)容主旨的評價,二是對作者思想感情的評價,三是對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評價。

古代詩歌鑒賞篇六

(由第一單元的“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導(dǎo)入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1.引導(dǎo)學生置身詩境,發(fā)揮想像,品味詩歌的意境

2.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詩歌中意象的特點以及情景之間的關(guān)系,采取相應(yīng)的欣賞方法,體會詩歌的意境。

3.讓學生掌握意象、意境兩個概念和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

4.引導(dǎo)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賞析含蓄、雋永、景理情渾然天成的畫意詩情,體味詩歌的意境美。

5.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詩歌意象的特點以及情景之間的關(guān)系,采取相應(yīng)的欣賞方法,體會詩境中景、理、情。

自讀法,討論法

二、賞析指導(dǎo)

(一)置身詩境

古典詩歌,富有詩情畫意,意境優(yōu)美。欣賞時,反復(fù)誦讀,置身詩境,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將意象再現(xiàn)。

審美想象的過程有三種方法

1借助已有的生活體會和什么經(jīng)驗,和詩人取得共鳴。

2通過聯(lián)想,想象,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我們未經(jīng)歷過的境界,獲得新奇的審美體驗。

3、對于某些想象奇特的作品,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聯(lián)想和類比,盡量構(gòu)想出詩人為我們描繪的奇幻的世界。

(二)緣景明情

1.篇幅短小,意象常見的詩歌,欣賞時只需將意象連綴起來,就可以在一個簡約。明凈的畫面中,體會的作者的詩思。

2.意象跳躍性大,要根據(jù)詩中的關(guān)鍵點,用自己的想象來補充、連綴,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3某些詩歌的意境和韻味,全靠結(jié)尾出的以景言情之句,方顯出其言有盡而意無窮,應(yīng)揣摩,感悟其中蘊含的詩情。.

舉例:

1.李白《蜀道難》中寫蜀道的難行,山勢的高危,通過神奇的傳說和瑰麗的想象,并非生活中現(xiàn)存之物、實有之景,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聯(lián)想和類比盡量構(gòu)想出那個奇幻的世界,天馬行空,博大浩渺的藝術(shù)境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2.李賀素有“詩鬼”之稱,她在七言歌行的創(chuàng)作上,追求意象怪誕、構(gòu)思奇特、詞才華艷、結(jié)構(gòu)跳躍、境界奇幻,形成一種光怪陸離的意境。李賀《李憑箜篌引》是一首描寫音樂的歌行體。只有“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直接描寫了音樂的音色和表情。“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等運用了通感的手法把訴諸聽覺的音樂充分形象化、視覺化,化無形為有形,還通過天上人間的想象描摹音樂帶來的感受,間接地描寫音樂。

古代詩歌鑒賞篇七

無論是詩還是詞、曲,題目都與內(nèi)容有關(guān),或者規(guī)定了內(nèi)容,或者暗示了內(nèi)容,因而詩歌鑒賞要關(guān)注題目。如朱熹的《觀書有感》,如不關(guān)注題目,也許會誤認為是寫景詩,而實際上它是談讀書好處的哲理詩。

在高考卷中,為降低鑒賞難度,命題人會對影響鑒賞的疑難問題作注釋,或注明生僻字詞讀音,或解釋生僻字詞意義,或交代典故內(nèi)容,或介紹寫作背景。被注釋處往往是鑒賞的攔路虎,不注釋將妨礙鑒賞;而注釋是鑒賞的一把鑰匙,關(guān)注注釋有助于準確鑒賞。故詩歌鑒賞要關(guān)注注釋,對注釋不可等閑視之。

意象是傾注作者情感、表達內(nèi)容主旨的詩歌形象,鑒賞詩歌要通過把握意象去理解意境,理解情感態(tài)度和內(nèi)容主旨。因此,詩歌鑒賞要關(guān)注意象。要在感知意象的基礎(chǔ)上分析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和全詩的內(nèi)容主旨。應(yīng)熟悉復(fù)習資料中列舉的各類意象的意義,熟悉詩歌意象與情感態(tài)度的四種關(guān)系:以樂寫樂、以樂寫哀、以哀寫哀、以哀寫樂。

詩歌表達技巧的鑒賞最難,因為它涉及面寬,不知從哪個角度切入。要了解表達技巧涉及的范圍,最好能在頭腦中“畫”表達技巧的“知識樹”,將“主干”“枝丫”“果葉”都畫出。表達技巧“這棵樹”主要有三棵“枝丫”: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設(shè)問、反問、借代、對偶、對比、夸張、襯托、反復(fù)、用典、化用、互文等;表現(xiàn)手法,如抒情手法、描寫手法、其他手法等;結(jié)構(gòu)手法,如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伏筆照應(yīng)、層層鋪墊、前后對比、起承轉(zhuǎn)合等。各類“枝丫”又有若干“小枝丫”與“果葉”“果子”,限于篇幅,不再詳談。復(fù)習資料有詳細介紹,要認真閱讀掌握。

古代詩歌鑒賞篇八

古代詩歌鑒賞 一 測試要點 1.鑒賞古詩的內(nèi)容 鑒賞古代詩歌首先要讀懂內(nèi)容,如果連內(nèi)容都不懂,那其他就都談不上了。怎樣才能讀懂內(nèi)容呢?當然先要看詩歌的題材,是寫人的,還是記事的,是寫景的還是抒情的;再看具體的人、物、景。同時詠史的,還要看作者是客觀評價呢,還是借詩詠懷呢? 請看1994年這道高考試題: 對下列這首《菊花》詩分析不確切的一項是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a.第一句寫叢叢秋菊圍著房舍,仿佛是陶淵明的家。b.第二句表現(xiàn)詩人賞菊入迷,流連忘返的情景。c.三四兩句由描寫轉(zhuǎn)入議論,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潔氣質(zhì)。d.全詩用語平易,沒有刻意求工,卻含義雋用,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a.“釃酒臨江,橫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橫槊船頭,灑酒于江,表示憑吊。b.“多應(yīng)借得,赤壁東風”,指孫權(quán)赤壁一戰(zhàn)借助東風取得了勝利。c.“便成名八陣圖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陣圖 ”的詩句,說明諸葛亮的功績。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國中的英雄:劉備、孫權(quán)及諸葛亮。

該題要求考生能夠準確理解詞句的意義。答案為d.這首曲為元代詩人阿魯威,題目是《雙調(diào)·蟾宮曲》。a項“釃酒臨江,橫槊曹公”語出蘇東坡的《前赤壁賦》:“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痹擁椀囊馑寂c原詩完全相符。b項的干擾因素較大,《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故此處有人認為錯了。其實從當時的歷史形勢來看,主要是曹操與孫權(quán)之爭,劉備連立足之地還沒有呢,劉備只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孫權(quán)赤壁一戰(zhàn)借助東風取得了勝利”的說法是站得住腳的。c項“便成名八陣圖中”一句出自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薄鞍岁噲D”,指由田、地、風、云、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zhàn)的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創(chuàng)造。詩歌前兩句正式說明了諸葛亮在輔助劉備創(chuàng)業(yè)中的功勛。d項是對最后一句的分析。該項的分析偏離了愿意,該句是緊承對諸葛亮的描寫而來的,又對魏、吳、蜀三方作了一個小結(jié),并非指明劉、孫、曹三位英雄。

3.鑒賞古詩的表達技巧 詩歌的表達技巧是多方面的,有構(gòu)思立意方面的,也有語言修辭方面的,了解詩歌的表現(xiàn)技巧,更有利于理解詩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情感。如1995年高考試題 對李清照《如夢令》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實際指的是消不盡的傷感和煩悶情緒。b.“綠肥紅瘦”中,“綠”“紅”分別代替葉和花,“肥”“瘦”分別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這首詞從一般敘述,轉(zhuǎn)入到一問一答,然后是設(shè)問和慨嘆,層層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對春光留戀和惜別的一種傷感情緒。a.作者以設(shè)問開卷,分層次的敘述了三國人物的英雄業(yè)績,最后以概述作結(jié),全篇有分有總,首尾響應(yīng)。b.作者用“驚起”二字生動而有形象的描繪出諸葛亮從南陽隱居到報效劉備而出仕的這一轉(zhuǎn)變。c.作者通過對三國英雄的描繪和比較,表達了自己追慕古賢,意欲建功立業(yè)的宏圖偉愿。d.這首元曲風格雄健、高昂,大有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遺風,而又沒有“人生如夢”的悲傷感嘆。

本題考查對詩歌的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方法的鑒賞能力。答案為c.a項考查理解這首曲的結(jié)構(gòu),b項考查理解詞語運用的作用,d項考查鑒賞作品的風格,對照這首元曲,這三項都是正確的。c項的錯誤在于沒有弄清楚該曲的基調(diào)。這首曲雖然風格雄健、高昂,但全詩主要是對歷史做出客觀的評價,并非要表現(xiàn)什么“追慕古賢,意欲建功立業(yè)的宏圖偉業(yè)”。

(一)對下面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約 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a.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cè)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訪時的感受。b.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待,但約客未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c.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這一細節(jié),生動地表現(xiàn)出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情。d.全詩通過對環(huán)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a.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描寫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與“江清月近人”這句詩異曲同工。b.第三句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上,意境安謐、和平。c.

a.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紅塵飄不到,時有水禽啼。c.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d.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a.“題李凝幽居”中“題”字的意思是“寫”,“幽居”的意思是僻靜的居處。b.“閑居”句中“少鄰并”的意思是說李凝自小就有鄰居緊挨著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傳說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詞即來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歸隱的約定,“不負言”表示不違背諾言。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a.第一聯(lián)用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了李凝居處的環(huán)境,并暗示出他隱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門”句以響襯靜,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c.中間兩聯(lián)重在敘事和寫景,首尾兩聯(lián)都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d.全詩所寫之事雖然不大,感情也無跌宕,但由于注重煉字,故讀來回味無窮。a.劉詩中“兩相和”的“和”用字工穩(wěn),形象地勾畫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輝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畫面。b.劉詩中“潭面無風”句和雍詩中“煙波不動”句,都貼切地描繪了夜光下湖面風平浪靜、山影凝重、朦朧而又靜謐的景色。c.雍詩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為是凝視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給人感覺湖水的顏色沒有君山倒影的顏色濃重。d.雍詩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他們是古代傳說中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后化作香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 關(guān)于這兩首詩,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a.劉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的再現(xiàn)于紙上。b.雍詩從君山的倒影起筆,點出了湖山的色彩,繼之又將神話傳說融于景物描寫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c.兩首詩都巧妙的以“螺”作比,但一首將浩月銀輝下的山比成銀盤中得青螺,一首將倒影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d.兩首詩都將洞庭湖的山水景物描寫的高曠超俗,使人讀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那種“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感覺。

(五)對下面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蟬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注] 垂綏,指蟬。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

a.首句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含有象征意義。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詩人將“貴”與“清”統(tǒng)一在“垂綏飲清露”的形象中。b.次句寫蟬聲之遠船?!傲黜憽睜钕s聲長鳴不已,悅耳動聽。一個“出”字,使人感受到蟬場的響度與力度。c.三四句蘊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表達出對高尚品格的熱情贊美。d.這首詩,事、景、情、議融為一體,顯示出詩人寓情于景的藝術(shù)才能。

[試題分析]

(一)答案為c.本題考查古詩的鑒賞能力。宋代趙師秀的《約客》,寫的是與人約會而久候不至的情景。前兩句描寫環(huán)境:黃梅時節(jié),雨多天悶,長滿青草的池塘里蛙聲不斷。雨聲、蛙聲為什么特別清晰?原來是他在靜候著友人的到來,夜越深,聲音就越顯響亮。第三句點明了詩題,也使得上面兩句景物、聲響的描繪有了著落。最后一句只是寫了詩人的一個小小的動態(tài),然而在這個動態(tài)中,將詩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畫的細致入微。由于孤獨一人,下不成棋,“閑敲棋子”,正體現(xiàn)了主人公孤獨中的苦悶,而不是如c 項中所說的“表現(xiàn)出詩人此時的閑適恬淡的心情”。

(二)第1題,答案為c.能力層級e極。在絕句體中,有一種“一句一絕”的格調(diào),即每句寫一景,多用兩聯(lián)駢偶。杜甫很喜歡用這種題個,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彼姆N景色,兩副對聯(lián),十分工整,但合起來又組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意境。這首《漫成一首》寫月夜泊船,寫夜景,但作者并沒有從天上之月寫起,卻先寫水中之月影“去人只數(shù)尺”,意思是說月影靠船很近,與“江清月近人”意境是完全一致的。第二句寫船中檣桿上掛著照亮的燈,在燈光下,顯得寧靜、柔和??梢姶藭r的江上并沒有風,否則,江水不會那樣平靜,月影也不會那樣清晰。這兩句由“江月”到“風燈”,由遠及近。接著三四句又由近移遠,寫到江岸。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頭景物依稀可辨,夜宿的白鷺屈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團聚在沙灘上,睡得那樣安恬,與環(huán)境非常和諧。忽然船尾傳來“撥剌”的聲響,使凝神的詩人猛地驚醒,顯然剛剛有一條大魚從那兒躍出水面。詩的前三句著力刻畫一個“靜”字,末句卻寫動,寫聲,似乎破了靜謐之境,但讀者的感受恰還相反:以動破靜,愈見其靜。一動一靜,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點、同時又最富于詩意的情景,寫得逼真、親切。c項的錯誤有兩處:第二句中的“風燈”,是一種有罩子能防風的燈,并非“江風吹打桅燈”;如果把它與前一句“江月”相對應(yīng)來看,也不能理解為動作。

第二處是,這一句寫的還是靜景,說它與第一句的“靜”“對比鮮明”,也是不當?shù)?。? 題,答案為c.能力層級e極。題干上將《漫成一首》在寫作上的特點已經(jīng)說明,即每句寫一景,四句分別寫了越、燈、鷺、魚四景,而四景又組成了統(tǒng)一的意境。c項詩中分別描寫了麗日、花草、飛燕和鴛鴦四景,動靜結(jié)合,組成了安謐、寧和的意境,與原詩確有異曲同工之妙。a項詩為王之渙的《登鸛鵲樓》,只有前兩句寫了兩景,而后兩句是述懷。b項詩為唐朝裴度的《溪居》,寫了“清溪”、“古木”和“水禽”三景,第四句“紅塵飄不到”不能算寫景。d項詩為柳宗元《江雪》,前兩句寫了兩景,后兩句合起來才算一景。故這三首詩的寫法與杜甫《漫成一首》詩寫法都不同。

(三)第1題,答案為b.第一句“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是說平時很少有鄰居緊挨著做伴,庭院和小路上都長滿了荒草。該項卻理解為“自小就有鄰居緊挨著作伴”,原因是對“少”字理解錯了。第2題,答案為c.該項共有兩句話,第一句沒有錯誤。第二句說“首尾兩聯(lián)都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不完全正確。因為首聯(lián)只是寫了李凝所居的環(huán)境,并未有“隱逸思想的流露”。

(四)這道題選了兩首唐詩作比較鑒賞分析。第一首《望洞庭》,詩人選擇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xiàn)于紙上,表現(xiàn)出驚人的藝術(shù)功力。詩的大意是:澄澈空明的洞庭湖水與秋夜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一派寧靜和諧的境界,迷蒙的湖面仿佛是一面未磨的銅鏡。在皓月銀輝之下,山越顯青翠,水越顯清澈。山與水渾成一體,遠遠望去,如同一只雕鏤透剔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第二首《題君山》,詩人從水中的倒影來描寫,并生發(fā)聯(lián)想。起筆先描寫君山的倒影,繼之詩情轉(zhuǎn)向虛幻,將洞庭比作湘水女神的妝鏡,把君山想象成鏡中映出的倒影,女神正對著妝鏡欣賞自己的秀鬟。詩的大意是:廣闊的洞庭風平浪靜,煙波浩淼,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是多么凝重,凝視倒影,只見翠山不見碧水。這大概就是水中女仙梳洗的地方吧?這水中倒映的君山多么像鏡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第1題,答案為b.本題考查對詩中語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層級b級。這兩首詩描寫的洞庭,角度是并不相同的。雍詩所見的景象完全是在白天,并無半語出自月夜。所以“煙波不動”沒有寫月光下的景象。第2題,答案為d.本題考查鑒賞能力,能力層級e級。這兩首詩意在描繪洞庭湖美麗的湖光山色。劉詩高曠超俗,雍詩精巧清麗,但無論是哪一首,要說是讀后就能“油然而生出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感覺”,可能過于勉強了。

(五)答案為d.本題考查是個鑒賞能力,能力層級e級。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代托詠蟬寄意的名作。詩歌并未寫景,哪里來的“ 寓情于景”?“事、景、情、議融為一體”的說法更是完全偏離了本詩的寫作手法。

古代詩歌鑒賞篇九

1提問方式: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后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后闡明理由。

2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其實這類題型只是前六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問的是內(nèi)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后結(jié)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shù)谋硎觥?/p>

3答題思路:

(1)認真審題

(2)深入閱讀理解詩詞

(3)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結(jié)合評論答題

4答題注意:緊扣詩文內(nèi)容,點面結(jié)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guān)鍵詞

答題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分析]這是一首典型的詩詞評價題型。詩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題者借用西方一句詩來概括其藝術(shù)特色,回答時思維要稍稍轉(zhuǎn)個彎。所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寫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吳國二女——二喬來展現(xiàn)三國時期的政治風云變幻。

[答案參考]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fā)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nèi)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xiàn)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lián)想到漢未分裂動蕩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zhàn)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里見世界”。后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yè)、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lián)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

[參考答案]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wù)撝约哼@個遠行之人,(步驟一)作者主要是通過這幅想像的畫面,(步驟二)來表現(xiàn)“思家”的。(步驟三 題目已經(jīng)說明情感)(想像1分,畫面描繪2分)

【總結(jié)】

“高考古代詩歌鑒賞題型設(shè)計及答題思路解析(7)”一文這里就全部結(jié)束了,希望大家在高三期間好好復(fù)習,為高考做準備,大家加油。

古代詩歌鑒賞篇十

古代詩歌鑒賞評價

――鑒賞作品的形象

學習目標:

學習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了解并掌握古代詩歌形象鑒賞的基本方法。

學習重點、難點:

1.如何理解詩意。

2.如何鑒賞古詩形象。

3.如何作答鑒賞類主觀題。

課型:復(fù)習課

教學設(shè)想:

思路:按照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呈現(xiàn)學習內(nèi)容,理論實踐相結(jié)合。

方法:結(jié)合實例,指導(dǎo)學生學習鑒賞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采用朗讀、討論、點撥、講解、評議等方法實現(xiàn)學習目標。

古代詩歌鑒賞篇十一

針對高考,通過對具體詩歌的鑒賞,總結(jié)鑒賞古代詩歌的方法和規(guī)律

借助多媒體講練結(jié)合

理清鑒賞古代詩歌的思路

在主觀題的回答中語言如何簡練準確

1課時

我國古代詩歌燦若繁星,詩人輩出,它以其凝練的語言、含蓄而豐富的內(nèi)蘊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崇高的藝術(shù)殿堂,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如我們課本上所學過的古代詩詞就有《詩經(jīng)》(《靜女》、《無衣》、《氓》)、《楚辭》、(《離騷》)、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五言詩(《白馬篇》、《歸園田居》),尤其是我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的標志——唐詩宋詞元曲更令我們目不暇接。如何才能領(lǐng)悟到它們的美呢?這需要掌握一些鑒賞方法。

文學鑒賞評價: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內(nèi)容:形象——思想——觀點

形式:語言——表達技巧

考試形式:主觀題

1、透過字面把握形象

因為古代詩歌貴在含蓄,所以要準確把握詩歌的形象只有透過文字的表象,進入作品的情境中,這就必須理解詞義、弄清典故、了解背景、具備常識。

如:2002年高考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此詩中理解的關(guān)鍵在“折柳”上。“折柳”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常識,即在古詩詞中有些意象是為詩人們所青睞的,它們往往有較為固定的內(nèi)涵,如“柳”即“留”的諧音,因而“折柳”有惜別懷遠之意。其它這類意象還有“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菊花等等都各有含義。所以要準確把握詩歌的形象,還需具備一定的文化常識。

“形象”就是文學作品中展示出來的生活圖畫,一般可分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

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景中情。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來的主觀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2、通過聯(lián)想分析思想

詩歌要“言志”,這需借助一定的景或物,而景或物的組合又會產(chǎn)生優(yōu)美而豐富的意境,給人帶來美妙的想象。所以要分析作品內(nèi)容、評價作者的思想,需通過聯(lián)想來實現(xiàn)。

如: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元曲以凝練的語言將秋天傍晚幾個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組合起來,讓人想到:在這惹人愁緒的時節(jié),面對令人傷懷的景致,只有凄涼的西風與羸弱的老馬與這個游子相伴,悲涼之情油然而生!全曲寥寥數(shù)筆,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境界全出。

思想內(nèi)容:情感類別(哀怨、歡快、離愁別恨……)

情感載體(楊柳、菊花、圓月、落葉)

內(nèi)容主旨:涉及的文化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等

某一詩句的大意或內(nèi)涵

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

時代背景、社會現(xiàn)實

3、品味語言鑒賞技巧

從高考的角度看,所選的古代詩歌均是篇幅較小的,所以把握詩歌的藝術(shù)和表現(xiàn)技法,需建立在品味語言的基礎(chǔ)上。

關(guān)鍵詞句的理解: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xiàn)力最強的關(guān)鍵詞句。

考題有兩種形式:給出意境,讓考生判斷錘煉選擇詞句

分析詩眼,展示意境,讓考生感受情趣,領(lǐng)悟旨意

修辭手法的判斷:一般看來,集中考查比喻、比擬、夸張、借代、對偶、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

考查形式:修辭的藝術(shù)效果

容易混淆的修辭手法

如:華子崗

裴迪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侵”字寫夕陽余輝逐漸消退的過程,寫出了詩人在夕陽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胺鳌弊诌\用擬人手法,增強了動感,也使人想見山色青翠可愛,柔和多姿。這兩個動詞寫云光山翠對詩人的眷戀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與留戀。

4、書面表達掌握術(shù)語

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

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創(chuàng)作方法)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表達方式)

點面結(jié)合、想象聯(lián)想、象征寄托

典故典故的來源極其含義

用典的作用:懷古傷今、詠史言志

風格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

豪放/婉約

纏綿宛轉(zhuǎn)/清新優(yōu)美/慷慨悲涼/沉郁激憤

意境詩人的“情”與“理”

事物的“形”與“神”

如:滁州西澗

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首詩寫詩人春游西澗賞景和晚雨野渡所見,詩中有無寄托,寄托何意,歷有爭論。有人認為它通篇比興,有所寄托;有人認為此詩只是寫西澗景色,毫無寄托。你的看法是什么?請簡要說出理由。

這首詩借景寫意,有所寄托。前兩句寫詩人獨愛幽草,與以鳴聲誘人的黃鸝作比,喻仕途世態(tài),寓意明顯。第三四句寫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蘊涵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憂傷情懷。

1、閱讀下面兩首“詠秋”詩,比較、分析后,填寫后面的表格。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行秋

徐璣

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閑停柳邊行。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出細浪生。

意境格調(diào)修辭方法藝術(shù)手法

劉詩昂揚對比虛實結(jié)合

徐詩閑適比喻以動襯靜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

這首詩描寫的邊塞景象是怎樣的?對后兩句詩,有人這樣評說:“同用落梅,太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說硬說,此二句卻是巧說婉說。”請具體解說高適這二句詩怎樣巧妙委婉。

大地回春,雪凈風清,笛聲悠揚,一片明朗開闊的景象。詩人用“借問“引起人們遐想,又把《梅花落》的笛曲幻化成梅花隨微風散落,灑遍關(guān)山的具體形象,委婉巧妙地表現(xiàn)了守邊戰(zhàn)士戍邊懷鄉(xiāng)之情。

自去年以來,詩歌鑒賞題由客觀選擇題變?yōu)橹饔^表述題,雖然加大了答題的難度,但從某種意義上看,只要掌握了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這種方式就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我們的水平。

年份詩歌

1998《題李凝幽居》賈島

1999《漫成一首》杜甫

2000《約客》趙師秀

2001《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yīng)物

2002《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古代詩歌鑒賞篇十二

宋朝前后延續(xù)了300多年,其繪畫在隋唐五代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得到發(fā)展。山水畫發(fā)展到宋代,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興旺景象,達到了中國古代山水畫的頂峰水平。無論從題材內(nèi)容還是從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方法都更加的多樣化,出現(xiàn)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畫家,他們以古人為師,以自然為師,以吾心為師,創(chuàng)作了具有豐富審美特色,面貌各異的山水畫杰作,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典范,在美術(shù)史上樹立了一塊重要的里程碑。

北宋山水畫壇在五代的基礎(chǔ)上人才輩出,風格技法多彩紛呈,成就突出,這一時期宮廷美術(shù)全盛,畫院規(guī)模齊備,名家層出不窮,佳作碩果累累。畫壇上山水畫最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發(fā)展,出現(xiàn)了講究筆墨韻味的皴、擦、點、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畫造景重造化、重理性,審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漸轉(zhuǎn)向人文精神,這一時期美學著述獨到、藝術(shù)思潮活躍、繪畫作品精湛,是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的發(fā)展源頭。下面就兩幅名畫作說明。

《情戀蕭寺圖》是流傳在國外一幅影響較大的傳為李成的作品。此圖作為高山峻嶺,深溝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以邊平緩,一邊峭拔,產(chǎn)生一種體積感和重量感。巖石的輪廓線,用筆堅實有力,所組成的表面結(jié)構(gòu)具有質(zhì)感。中景山澗瀑布飛流直下前景深潭,與遠景處一懸瀑形成互相呼應(yīng)之勢。途中造型曲盡變化的“蟹爪樹”,樹干枝杈筆法穩(wěn)健有力,樹態(tài)展枝搖曳,顯得生動活潑。亭臺樓閣的飛檐很有特色,是李成山水畫的特點??v觀全圖,筆法嫻熟老健,用墨層次分明,渾厚蒼勁。構(gòu)圖呈自然開合狀,節(jié)奏明快,氣勢雄逸,使觀者猶如身臨其境。

《溪山春曉圖》作者惠崇

此圖畫江南平遠山水景色。畫面前后始終以重山疊嶺為背景在這山溪河流中間,崗巒起伏,平渚相牽,其上林木蔥郁,花開爛漫,竹林深幽,垂柳依依。畫中布局取平遠之勢,但崇山疊嶺,云氣蒸騰,亦顯境界深幽,而縈繞于山間的河流、湖水與云氣融為一片,又使其境空靈渺遠。畫中筆法溫和平淡,近山、林木等勾皴外,山石多以染法,隨形變化,濃淡相宜。其敷色簡淡,醒目異常,增強了畫面春日融融的明麗氣氛。在這些平凡的景物里,畫家感受到萬物復(fù)蘇的歡欣。蘇軾詠惠崇《春江曉景》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

在欣賞諸多山水畫名作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不少的經(jīng)典之作都是以寒林、雪景為題材,而這種情景較集中地出現(xiàn)在北宋時期,在其他時期則比較少見。只有北宋時期穩(wěn)定的文化氛圍才能使得一種繪畫題材穩(wěn)定化、持久化。毫無疑問,北宋山水畫的藝術(shù)水平及成就是中國山水畫史上的頂峰。南宋山水的“一角半邊”似乎是當時殘山剩水的真實寫照,作品的完整性無法與之比擬。元代由于漢族文人士大夫沒有進入仕途的機會,所以并沒有太多展示他們藝術(shù)才華的機會,他們的藝術(shù)也只是“在野”的。明清時期更是趨向于筆墨技巧自身而漸漸忽略作品的內(nèi)容與形式,技法和藝術(shù)內(nèi)涵本末倒置是無法使他們的作品達到最高水平的。只有在北宋時期,統(tǒng)治者崇文抑武,使得文化和藝術(shù)有了更多的發(fā)展空間,正因為如此,畫家們才有寬松的環(huán)境來提高自己的藝術(shù)水平,雪景寒林山水畫的空曠之美也正是北宋文化博大空間的體現(xiàn)。

中國山水畫不講究形似,而是講究意境,以簡潔飄逸的筆法給欣賞者帶去精神上的享受。中國山水畫讓人看上去就感到寬廣,氣魄非凡,有“方寸之間見萬里”“氣象萬千”的氣度。

“奇”;中國山水畫既強調(diào)多樣性又強調(diào)統(tǒng)一性,反對平鋪直敘,反對景物雷同。

“遠”;具體說就是散點透視。“目有所極,故所見不周”。中國山水畫不采用西方那種平視靜觀構(gòu)圖“所見不周”的焦點透視觀察景物的方法,而是采取了視點活動的“三遠”表現(xiàn)法,打破了光陰和時間的限制。

重視立意構(gòu)思的重要作用,提倡藝術(shù)形象是為了表達內(nèi)心與外界之間的交流,“敢于使用程式化、裝飾化與夸張變形的手法,為對象傳神,為作者達意”;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計白當黑”審美觀念,色彩是以墨為主,以色為輔的,這種化繁為簡的創(chuàng)作方法更符合中國儒道思想所追求的那種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

古代詩歌鑒賞篇十三

古代詩歌的形象主要指詩歌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帶有作者強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意境是詩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動的客觀事物相結(jié)合而產(chǎn)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境界。

l、古詩中的“形象”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豪放灑脫型:如大詩人李白的詩大多表現(xiàn)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羈、豁達大度的風格。

(2)憂國憂民型:如愛國主義詩人杜甫的詩大多表現(xiàn)其對人民苦難生活深深的憂慮和同情。

(3)歸隱田園型:如東晉詩人陶淵明詩中描寫的多是悠閑自在、安貧樂道的摩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詩人王維詩中描寫的山村風光和朋友聚會的場面,儼然是一幅山水畫。

(5)兒女情長型:如李商隱的詩表現(xiàn)的離別憂思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6)保家衛(wèi)國型:如岳飛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塑造了一個精益報國的英雄形象。

(7)邊塞風光和戍邊生活型:如岑參、高適的詩大多表現(xiàn)邊塞的風光和戍邊將士的思鄉(xiāng)之苦。

2、古詩塑造形象的方法:

(1)細節(jié)描寫: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刻畫人物形象。

(2)烘托:通過感覺、視覺、聽覺以及其他事物對詩歌中所描繪的`人物進行烘托。

(3)對比襯托:運用對比、類比來刻人物形象。

(4)比興手法:如自居易的;;長相思)運用了《詩經(jīng);;的比興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恩婦懷遠之情,下片直述念遠恨別的情懷。

(5)抒情方式:運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

3、鑒賞形象的技巧。對詩歌形象的鑒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借助詩歌的形象,深入領(lǐng)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詩歌的形象,分析詩歌意境。

(3)借助詩歌的形象,分析詩歌中的哲理。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360216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