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課標與教學目標(匯總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30 07:31:19
最熱課標與教學目標(匯總19篇)
時間:2023-10-30 07:31:19     小編:碧墨

閱讀是培養(yǎng)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途徑,我們應該多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教育應該怎樣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總結是進步的階梯,我們可以從中找到提升的方向;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一

1主要成績。在全區(qū)推廣執(zhí)行《張店區(qū)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指導意見(試行)》,積極倡導“陽光,綠色,自然,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讀寫并舉的語文學習策略,試行文本閱讀、拓展閱讀、書面寫作三分的周教學模式;致力于教學模式的改革,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為主的模式為以活動化教學為主的多樣化教學模式。這一系列改革舉措,得到了一線教師的積極響應,語文教學內容更加生活化,課堂教學更富生命活力,師生讀書寫作之風逐漸興起,語文綜合性活動受到學生的歡迎,學校文學社團的建立初具規(guī)模;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得以激發(fā),學習質量得到提高,全區(qū)的初中語文教學初步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

2存在問題。一線教師理解和執(zhí)行《意見》存在差距,造成學校之間的不平衡;課堂教學改革有待進一步突破,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亟待改進;學生的讀書寫作缺乏計劃,存在有認識無措施的問題,影響了學生讀寫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教師學科素養(yǎng)問題重視不夠,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站的建設和管理精細化程度欠缺,網絡教研還沒有得到一線教師的充分認可和利用。

二、指導思想與工作目標

指導思想

貫徹全區(qū)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執(zhí)行初中教學工作計劃,本著務實、有效的原則,以提高教師學科素養(yǎng)為主線,以構建自主有效課堂為突破口,以引領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為核心,以有序作文課題實驗研究為抓手,全面落實語文教學的讀寫策略,實現(xiàn)全區(qū)初中語文教學的科學、可持續(xù)發(fā)展。

工作目標

1、落實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2、堅持讀寫并舉的學習策略,致力于學生讀寫的興趣激發(fā)和有效落實。

3、豐富語文教學的形式,變革學生語文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4、啟動有序作文的課題實驗研究工作,完善《初中語文教學指導意見》,初步構建自主有效課堂的實施框架。

5、強化學校教研組建設,課題帶動,骨干引領,實現(xiàn)團隊的整體發(fā)展。

6、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建立促進教師合作發(fā)展的長效機制。

7、關注語文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改變教學質量提高的方式,實現(xiàn)師生教育中的共同成長目標。

8、完善站的建設,促進教師參與的熱情,實現(xiàn)教研形式的新突破。

三、工作措施

1、在課內外的語文學習中,貫徹以學為主的教學原則,通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自學能力的提高,實現(xiàn)真正的語文學習和有效的語文學習。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制定讀書和寫作計劃,教師制定學生讀寫的評價量表,用于過程監(jiān)督和最終評價。

3、大力開展語文教學的專題化設計、活動化教學形式,重視發(fā)揮語文教學中展示課的作用,積極倡導學校成立文學社團,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4、成立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的結對合作組織,建立定期聯(lián)系制度,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5、通過學校教研組期初計劃交流和期末經驗交流的形式,促進學校教研組建設和運行的規(guī)范性和實效性。

6、通過對教師的讀書和寫作提出量化要求等措施,提升教師語文素養(yǎng),保證自主有效課堂的實施。

7、進一步改革和豐富站內容,結合學期教研計劃和活動安排,開設相應主題板塊,提高站的實用性。

四、主要活動安排

9月份

1、新教師培訓

2、各年級教材主題研討會

3、各校教研組工作計劃網上交流

4、組織參加全市初中語文優(yōu)質課評選

10月份

5、全區(qū)部分優(yōu)秀青年教師展示課

6、教師語文教學能力測試

7、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研討會

11月份

8、有效\\讀寫教學成果展示

12月份

9、學校文學社建設經驗交流

10、學校教研組建設經驗交流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二

有老師給我留言說道:“我看了課程設計的錄像,也看了一些專家的文章??墒?,當我打開課本時,還是不知道該如何設計?我該怎么辦?”這位老師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歷,這種感受讓我想起思維轉換的艱難。

每天坐在教室里的學生也會這樣的感受嗎?在聽我們的講課后,他們還是沒有記住史實或沒有掌握相應的能力,我們就會做一些簡單而錯誤的判斷:“你們怎么沒有悟性?你們是不是沒有集中注意力?”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這句話不是口號,是一個全新的課程視角。當我們將教學的中心放到學生那邊時,我們的思維轉換就開始了。但要完成這個轉換,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說明:

第一,課程與教學的中心從教師轉移到了學生,從課本轉移到了學生發(fā)展。過去,一個好歷史教師的標準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能說會道?,F(xiàn)在,教師如果僅僅能說會道只能反映教師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并不能體現(xiàn)新課程對教師的全新要求,這個全新要求就是:教師除了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必須具備教學設計、課堂機智、個性化指導、多樣性評價等等專業(yè)能力,這是很多老師感到適應新課程難度較大的重要原因。

第二,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心理學素養(yǎng)。如果教師對學生身心發(fā)展不甚了解,對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態(tài)度一無所知,那么,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呢?如何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支持呢?與新課程聯(lián)系最為密切的心理學理論是建構主義心理學和多元智能理論,這些是心理學的新進展,教師的心理學基礎還應當有三部分: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第三,新課程的學生觀所指的學生不僅僅是作為整體的學生,而且還有作為個體的學生?!盀榱嗣恳粋€學生的發(fā)展”就需要我們對自己所教班級的學生有清晰的了解,知道他們的個性特點、情感態(tài)度傾向、價值觀取向、能力傾向等等。同時,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教師再也不能用這樣的語言來對待學生,“別人為什么做得好,而你卻不行?”“大家都能夠用正確的態(tài)度看待秦始皇,你為什么不能?”這些語言都是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我們應該用尊重個體的原則,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

第四,教師要清楚的知道:能力的培養(yǎng)與知識的灌輸是完全不同的。為什么教師適應新課程那么難?這是因為教師不是聽過專家的`講座,就能夠去課堂上的。教師必須經過一個適應的過程,并在“做中學”,才能逐步體會并掌握課程設計能力,這需要教師有很大的耐心。同樣,學生能力的形成也不容易,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而且有的學生適應能力較強,掌握得快,有的則比較慢,這是發(fā)展心理學的基本規(guī)律。教師不能說:“為什么人家行,你就不行?”

第五,從能力的內核來看,學生能力的發(fā)展之核心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是記憶型的,具有封閉、穩(wěn)定的特征?,F(xiàn)代的思維模式推崇獨立思考,完全是能力型的,它具有開放、活躍的特征。從能力的外在行為來看,自學行為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基礎,《禮記?學記》中說:“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教師如果把自學能力培養(yǎng)好,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第六,從教師的知識觀來看,傳統(tǒng)教學注重的是結論性知識的灌輸,這是穩(wěn)定的計劃經濟時期對人才的要求。今天,社會發(fā)展迅速變化,市場經濟需要個人獨立面對很多困難。那些多少年固定的知識所起的作用正在降低,不斷吸收新知,不斷更新知識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這個要求首先需要教師具備學習新知的能力。此外,教師過去叫的絕大部分知識都是經過不斷咀嚼,逐步形成的結構兩良好的、封閉的知識,而社會需要的是學習結構不良的、開放的知識,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讀書很多卻不能適應社會,而有的人讀書不多,可是在社會上經歷磨難后卻能形成很強適應能力的原因。

第七,從教師的思維模式來看,傳統(tǒng)教學因為重視講授,所以不注重過程性、操作性。歷史教師大多知道中國人在古代就不重視技術,對操作層面的知識不僅缺乏,而且鄙視。這是近代科學不發(fā)達的原因之一?,F(xiàn)在新課程的難題擺到了我們自己面前,當我們面對操作性極強的“過程與方法”這個目標時,老師們都很難適應,這也很正常,關鍵在于我們如何面對困難,盡快轉換我們的思維模式。

新課程需要新思考,新課程需要新體驗,新課程需要新的行為方式,讓我們從自己做起。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三

以前的勞動課,往往都是老師說說,學生做做,家長老師都不是很重視。很多老師都會用他來訂正作業(yè),完成一些練習?,F(xiàn)在的勞動與技術課程是一門重新整合過的學科,因為它所具有的意義,所以我們按照要求,把它列入教學計劃,3-6年級每周安排1節(jié)課,安排了一些肯動腦、動手,能力強的老師擔任這門學科的老師。保證課時與質量。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有動的欲望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推動學生探索知識和獲得能力的動力,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要想使這門集知識,實踐的學科讓學生樂學,學得好,改變課堂教學中,老師安排成活動的兒童狀態(tài),達到學生要活動的狀態(tài),老師就必須多動腦筋。安排教師時,我們著重把喜歡動手,動腦,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老師安排教勞技課,并進行一定的培訓,使他們具備一些新課程的理念,并運用到教學中去。

三、實際出發(fā),靈活處理教材

這一套勞動與技術教材,編寫體例除了三年級的有些特別以外,其他年級都是按照家政,技術初步這樣的體例編寫的。在教學中,根據這幾冊教材的內容,老師在上課時,有意識地進行了一些整合,找到他們之間相通的地方,根據本班學生情況,進行了一些遷移,整合,便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1、把勞技課內容進行整合。

在三年級的教材中,有這么一個內容,就是學習禮品包裝。這個單元中有兩課,首先是老師指導學生制作紙盒,并進行一定的裝飾。在紙盒造型里,學生學習根據老師的指導,發(fā)揮想象,把很多紙盒進行粘貼,排列,創(chuàng)造,做成各種器物。學生興趣很濃,老師就把四年級教材中的內容進行了整合,把《我用紙做多面體》做紙盒的方法教給了孩子,當然,四年級的教材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在進行整合的時候,要注意適當,適量,只作為一個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2、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促進各學科之間的學習

道鐘面有12格等等。學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又使學生體驗到動手的樂趣。

四、在實踐中讓學生得到終身發(fā)展

1、實踐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現(xiàn)在的孩子,動手能力是比較弱的。他們渴望成功,但是,由于缺乏動手的機會,所以,成功的機會不是很多。教師應盡力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達到成功和從知識的獲益中得到滿足,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使他們在勞動教學過程中總是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愿意學習。在幫助孩子體驗成功時,要遵循年齡特點設計一些層次的平臺,讓他們逐層提高,收獲快樂。

2、實踐中體現(xiàn)團隊精神

在勞技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獨自完成實踐,那一定費時費力而且不一定能實踐好,所以小組合作就是實踐最好的基本形式。在實踐中建立一定的競爭機制,鼓勵小組間互相競爭,同時也提倡小組內的同學學會團結協(xié)作,學會根據各人特長進行分工。這樣學生既學會了交往,也使學生的個性得以發(fā)展,特長得以鍛煉,素質得以提高,最終走向成功。

新的勞動技術課作為一門以發(fā)展學生技術素養(yǎng)為基本目標的綜合性課程,不僅要求老師具備一般的通用知識儲備與技能,更要求教師要有寬泛的科學技術知識和通用的技術實踐能力,并不斷地學習補充與實踐,只要勞技教師能夠意識到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潛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實踐,學生的潛能就一定能激發(fā),素養(yǎng)一定會提高!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四

第一線的語文教師,恐怕都有一種感受,即作文難教,其操作性較語文知識的教學弱得多。至于初執(zhí)教鞭的教師,有的簡直不知道該從何入手。記得上大學時有個教寫作的老師說:作文是不可教的,要靠學生去“悟”,只有極少數有寫作天賦的學生才能“頓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來。

我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近幾年改上初中語文。我的切身體會是:作文教學是一件費時長、投入多、難得像語文知識教學那樣見到大面積豐收的艱苦工作。正如有些老師總結的那樣,大多數學生的作文長期處于“寫自己不真,寫家庭不親,寫學校不新,寫社會不深”的“四不”狀態(tài)。剛踏進中學校門的學生更是如此。平心而論,作文“不可教”論并非無稽之談,只是略嫌悲觀而已。我認為,即使作文教學的最終結果是佼佼者寥寥,但作文還是可教的,而且還是可以教好的。為師者應該有這個自信。

要使作文可教,首先要求教師要有顆平常心。教學的目的,并非為了讓學生成為作家,或者都能在作文大賽中獲獎,而是讓學生能夠用書面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用筆談的方式跟別人交流溝通。我要求學生達到的目標是:必須較準確較熟練地掌握各種文體的寫法,讓別人明白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這種要求并不過分,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有了這樣的平常心,作文教學才會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語文教材的編寫,在擬定作文教學的系統(tǒng)上,也比過去的教材具有更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目的也是非常明確的。如果能按照教材的要求進行作文教學,在各種文體的寫作上嚴格讓學生人人合格過關,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當然,要想作文不僅僅停留在寫得清楚明白這個基本的檔次上,就必須進行“拔高”訓練。其實,作文難教,就難在“拔高”上。因為就整體而言,由于學生重理輕文,都存在著視野狹窄、課外閱讀甚少的局限,即使聰明過人的學生,對語文的投入也難免“吝嗇”,課外閱讀與較差的學生相比,也好不了多少。這樣,“拔高”訓練的實施,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觀察

每一本談作文的書都會告訴你,要寫出優(yōu)秀記敘文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而要觀察,必須深入到實際生活中去,才能有所收益。這是常識,是經過實踐證明的正確的經驗。

如果只重復這些老生常談,無濟于事。老師們都很清楚,觀察是有其局限的,即使做到所謂“行萬里路”,也難免會掛一漏萬,有大量觀察不到的東西。何況,初中學生功課那么繁重,幾乎到了每星期七天都上課的地步,哪里能有專門的大塊時間去觀察生活呢?更何況,生活中存在著大量觀察的禁區(qū)及青少年所受的條件限制。因此,把觀察僅僅定位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畫地為牢。

人的經驗的獲得,一部分來源于直接的生活經歷,而相當大一部分來源于間接經驗,即汲取別人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因此,完全沒有必要事事都要親身經歷體驗一番。勿庸置疑,對實際生活的觀察是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必須加強。但同時也必須看到,現(xiàn)代生活提供了觀察生活的前所未有的最便捷的手段,那就是各種媒體和大量的讀物,使我們不必行萬里路而達到行萬里路的效果,我們甚至可以在國際互聯(lián)網絡上,與相隔何止萬里路之遙的人交談。這樣,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我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生活,也能看到世界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甚至可以看到太空人在月球、火星上活動的情景。因此,我要求學生不僅留心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件,也要留心各種媒體報道的各種事件,只有做到對生活的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相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開拓視野,積累寫作素材的目的。

二、閱讀

要寫好作文,大量的閱讀必不可少。遺憾的是,閱讀同樣需要時間,要想閱讀大部頭的名著,頂多只有初一和初二上的三個假期。到了高中,閱讀時間更加有限,大多數學生被各門功課壓得連法定假日都得不到休息。過高的要求是不切實際的,只能要求學生閱讀一些散文和短篇小說的名篇,經常閱讀一些為中學生辦的優(yōu)秀報刊,如《中國青年報》、《中學生閱讀》和《作文通訊》等。為了有利于作文教學的操作,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不妨寫什么樣的作文就找什么樣的范文來讀。我甚至把過去學生寫得好的作文保留下來,作為范文讀給學生聽,讓學生討論其優(yōu)劣,取長補短,取得啟迪。

對于作文水平較差的學生,主要精讀中學生寫的作文或有針對性的范文,在作文和閱讀水平都相應提高之后,再進而閱讀水平較高的佳作。實踐證明,因人而異指導學生閱讀,效果較好。

三、引導學生走出記敘文寫作的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文以載道”,必須有鮮明正確的立場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允許寫身邊沒有多大社會意義的瑣事,更不允許寫自己說不清道不明的那些煩惱與痛苦,甚至在文章中作個人感情的宣泄。

恐怕大多數教師都不會再墨守“政治標準第一”的成規(guī),然而其影響還是不容低估的,尤其是傳統(tǒng)的“文以載道”在我們這些中年教師心目中,仍是一條金科玉律。

文能載道固然不錯,而讓學生通過作文暴露一下自己內心中一些解不開的“心結”,也絕對不是壞事。學生為什么“寫自己不真”,就是因為怕說真話,怕暴露自己內心深入的那些容易被家長和老師誤解的“心結”。當然,應該時時給學生強調:寫自己的“心結”是不能應試的,僅限于平時的日記、周記或作文練習。

誤區(qū)之二:只準寫光明面,不準寫陰暗面。說得委婉一點,就是“要發(fā)現(xiàn)生活中閃光的東西”,寫好人好事。這是“文以載道”的一種低層次的體現(xiàn)。

記得有句名言:閃光的未必都是金子。何必強求學生一定千篇一律寫什么“閃光點”呢?我認為,既可以寫真善美,也可以寫假惡丑。否則,就反而會讓學生去胡編亂造什么“撿錢包”、幫老人和殘疾人過馬路等等小學寫濫了的故事。不過,應試作文不能隨心所欲去寫,而必須寫“閃光的東西”,寫編得好一些的好人好事,至少也得給文章加上“亮色”,否則,難免不會被認為調子低沉、思想灰暗、感情不健康等等。

誤區(qū)之三:寫真人真事,不允許虛構。

我告訴學生:做人要老實,寫文章要“狡猾”。即使寫身邊發(fā)生的事,寫大家熟悉的人,只要不是寫通訊報道,寫記敘文沒有必要拘泥于真實,也可以適當地加以虛構,加以渲染,不排斥移花接木,甚至大膽地以想象補充真實的不足。但必須虛構得合理,讓別人看不出破綻;想象不宜胡編亂造,荒誕不經,應盡量接近真實。只要效果也不錯,一切手段都是可以試一試的。

作文教學的“誤區(qū)”不止以上三個,而以上三個是最能束縛學生思想的。

我個人認為,寫作文應該允許“犯規(guī)”,一切有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都可以說是“犯規(guī)”的結果。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那些起初看似可歌可泣的人物或事件,幾年后就被現(xiàn)實所擯棄了;當時似乎是不可違背的金科玉律,以后竟成了謬誤。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少見。也正是這些東西卻常常被作為“規(guī)范”,它們緊緊地束縛著作文教學,也束縛了學生的思想。這樣的“規(guī)范”,只會規(guī)范地批量地制造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作文來,完全窒息了學生的想象力、獨創(chuàng)能力和真情實感的流露。更有甚者,由于中考作文的命題也缺乏新意,以致少數教師干脆在考前叫學生背上幾篇作文,考試時視考題的變化而略加改頭換面,以應付考試。同時,以應試為目的的作文教學,使有些教師對某些考試不會涉及的文體不屑一顧,乃至一些學生上了高中連入團申請書都不會寫。

中學教育,對半數左右的學生來說,是“終極教育”,作文寫作是用得最多因此是最實用的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讓學生擺脫應試教育的陰影,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寫作水平,是語文教師職業(yè)水平和職業(yè)道德的體現(xiàn),也是語文素質教育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

結論是:作文可教,不僅可教,而且還可以教好。在教作文的同時也教會學生真實自信地做人。只要為師者同樣也真實自信地去教學,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做到跟學生同步關心世界的變化,作文教學不僅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而且還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性。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五

(一)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tǒng)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xiàn)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fā)展抽象思維。

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

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tài)度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及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形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xiàn)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他目標的實現(xiàn)為前提。

(二)學段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歷從現(xiàn)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及簡單數量關系的過程,認識億以內的數,了解分數、百分數、負數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guī)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會解簡單的方程。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系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能對簡單圖形進行變換,能初步確定物體的位置,發(fā)展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數學思考

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并能運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等進行描述。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基本性質、變換、位置關系的過程,掌握三角形、四邊形、圓的基本性質以及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等的基本性質,初步認識投影與視圖,掌握基本的識圖、作圖等技能;體會證明的必要性,能證明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xiàn)實世界中的簡單現(xiàn)象。

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與類比。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現(xiàn)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并解決現(xiàn)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六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育才二中

深圳市南山區(qū)育才二中七年級十四個教學班從9月起,參加了國家基礎教育(-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課程改革實驗,使用了人教社義務教育(-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從此,活躍在教改第一線的教師們經常聚在一起,或學習課程標準,轉換理念,或集體備課,解決疑難;或圍繞話題,展開討論?,F(xiàn)將他們“關于新教材的思考”座談紀要整理如下。

一、新教材,我們喜歡

夏志明老師:我從教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改革經歷過不少,也用過幾種版本的教材,其中不乏有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的現(xiàn)象。但是接觸到這套教材后,直覺告訴我,學生會喜歡它。果不其然,現(xiàn)在的語文課一改往日死氣沉沉的現(xiàn)象,深受學生歡迎。這不能不歸功于富有情趣、貼近學生生活的選文。如《童趣》中的兒童世界讓他們興趣盎然,樂此不疲地讀著、揣摩著、想像著;我班有位學生在隨筆中寫道:“當我意識到‘懶惰’是學習的大敵之后,便將它‘鞭數十,驅之別處”??梢娢闹械恼Z句爛熟于心,信手拈來。

古化石的知識,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比較生疏。正因如此,一首《化石吟》激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查資料、看錄象、寫調查報告,忙得不亦樂乎。還有《在山的那一邊》《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富有親和力的文章,驅使學生主動介入,喚醒了他們的參與意識。于是課堂上就有了“質疑問難”、就有了“熱烈討論”、就有了“想像和幻想”等開放而活躍的場面。

新教材不僅學生喜歡,我也喜歡。它給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課文里值得挖掘的亮點多,教學的切人點也多。我教《陳太丘與友期》一課時,就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挖掘出:“期日中”是否科學,“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理,“客人”究竟是什么人,文章想告訴我們什么等問題。一番熱烈的討論后,教師隨機點撥,引出“誠信”二字,送給他們,作為他們人生的座右銘。在教法布爾的.《綠色蟈蟈》時,針對班級中存在歧視弱者的現(xiàn)象,大講法布爾“以蟲性觀照人性”的人生,講“他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講我對他的欽佩之情。以此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近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我想,這套教材能幫助我完成這一設想。

二、新教材,有益于構建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1][2][3]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七

第一線的語文教師,恐怕都有一種感受,即作文難教,其操作性較語文知識的教學弱得多。至于初執(zhí)教鞭的教師,有的簡直不知道該從何入手。記得上大學時有個教寫作的老師說:作文是不可教的,要靠學生去“悟”,只有極少數有寫作天賦的學生才能“頓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來。

我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近幾年改上初中語文。我的切身體會是:作文教學是一件費時長、投入多、難得像語文知識教學那樣見到大面積豐收的艱苦工作。正如有些老師總結的那樣,大多數學生的作文長期處于“寫自己不真,寫家庭不親,寫學校不新,寫社會不深”的“四不”狀態(tài)。剛踏進中學校門的學生更是如此。平心而論,作文“不可教”論并非無稽之談,只是略嫌悲觀而已。我認為,即使作文教學的最終結果是佼佼者寥寥,但作文還是可教的,而且還是可以教好的。為師者應該有這個自信。

要使作文可教,首先要求教師要有顆平常心。教學的目的,并非為了讓學生成為作家,或者都能在作文大賽中獲獎,而是讓學生能夠用書面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用筆談的方式跟別人交流溝通。我要求學生達到的目標是:必須較準確較熟練地掌握各種文體的寫法,讓別人明白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這種要求并不過分,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有了這樣的`平常心,作文教學才會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語文教材的編寫,在擬定作文教學的系統(tǒng)上,也比過去的教材具有更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目的也是非常明確的。如果能按照教材的要求進行作文教學,在各種文體的寫作上嚴格讓學生人人合格過關,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當然,要想作文不僅僅停留在寫得清楚明白這個基本的檔次上,就必須進行“拔高”訓練。其實,作文難教,就難在“拔高”上。因為就整體而言,由于學生重理輕文,都存在著視野狹窄、課外閱讀甚少的局限,即使聰明過人的學生,對語文的投入也難免“吝嗇”,課外閱讀與較差的學生相比,也好不了多少。這樣,“拔高”訓練的實施,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觀察

每一本談作文的書都會告訴你,要寫出優(yōu)秀記敘文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而要觀察,必須深入到實際生活中去,才能有所收益。這是常識,是經過實踐證明的正確的經驗。

[1][2][3]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八

深圳市南山區(qū)育才二中七年級十四個教學班從209月起,參加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使用了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從此,活躍在教改第一線的教師們經常聚在一起,或學習課程標準,轉換理念,或集體備課,解決疑難;或圍繞話題,展開討論?,F(xiàn)將他們“關于新教材的思考”座談紀要整理如下。

一、新教材,我們喜歡

夏志明老師:我從教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改革經歷過不少,也用過幾種版本的教材,其中不乏有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的現(xiàn)象。但是接觸到這套教材后,直覺告訴我,學生會喜歡它。果不其然,現(xiàn)在的語文課一改往日死氣沉沉的現(xiàn)象,深受學生歡迎。這不能不歸功于富有情趣、貼近學生生活的選文。如《童趣》中的兒童世界讓他們興趣盎然,樂此不疲地讀著、揣摩著、想像著;我班有位學生在隨筆中寫道:“當我意識到‘懶惰’是學習的大敵之后,便將它‘鞭數十,驅之別處”??梢娢闹械恼Z句爛熟于心,信手拈來。

古化石的知識,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比較生疏。正因如此,一首《化石吟》激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查資料、看錄象、寫調查報告,忙得不亦樂乎。還有《在山的那一邊》《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富有親和力的文章,驅使學生主動介入,喚醒了他們的參與意識。于是課堂上就有了“質疑問難”、就有了“熱烈討論”、就有了“想像和幻想”等開放而活躍的場面。

新教材不僅學生喜歡,我也喜歡。它給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課文里值得挖掘的亮點多,教學的切人點也多。我教《陳太丘與友期》一課時,就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挖掘出:“期日中”是否科學,“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理,“客人”究竟是什么人,文章想告訴我們什么等問題。一番熱烈的討論后,教師隨機點撥,引出“誠信”二字,送給他們,作為他們人生的座右銘。在教法布爾的《綠色蟈蟈》時,針對班級中存在歧視弱者的現(xiàn)象,大講法布爾“以蟲性觀照人性”的人生,講“他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講我對他的欽佩之情。以此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近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我想,這套教材能幫助我完成這一設想。

二、新教材,有益于構建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李萍老師:的確如此。新教材有益于構建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教材選編的課文,使語文課堂可以突破教室的方寸之地,網絡、閱覽室、書報媒體,都可以成為語文的課堂,促使學生主動使用圖書、網絡資料,把課堂由課內延伸至課外。如《月亮上的足跡》,可以與單元綜合活動結合,課外搜集關于月球的知識,然后編輯關于月球知識的科技手抄報。如教學《風箏》,可以先引導學生認識魯迅,了解魯迅,閱讀魯迅作品。在搜集、整理材料的基礎上,召開以“走近魯迅”為話題的座談會,然后再閱讀《風箏》,讀出自己的感受,允許并鼓勵學生有獨特的閱讀體驗。學習《論語》,可以讓學生談談“我所知道的孔子”;學習《陳太丘與友期》,可以讓學生講講《世說新語》故事,學習《山市》,可以讓學生了解蒲松齡和《聊齋志異》。課文內容貼近學生并適于向課外延伸,既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又拓寬了語文課堂的面,還深化了對教材的理解,一舉多得,這正是自主、探究性學習追求的目標。

三、新教材,“綜合性學習”讓人耳目一新

宋文健老師:新教材和新的教學理念讓我這個走出大學校門步上講臺不到兩年的小老師耳目一新。尤其是“綜合性學習”,具有游戲的魅力,它吸引著學生。在不經意中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如“漫游語文世界”的綜合性學習,我?guī)W生走進自然,搜索語文現(xiàn)象;走上街頭,和行人對話,尋找病句,把語法教學搬到大街上進行,讓學生體會生活處處有語文。又如“黃河,母親河”的綜合活動課,課前引導學生搜集關于黃河的地理、文化知識,閱讀并背誦歌唱黃河的詩篇,關注黃河的生態(tài)環(huán)保問題。課堂上,通過知識競賽、詩歌朗誦、品讀詩文來深化學生對母親河的感情,激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這種開放的教材和教學形式,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鍛煉,課堂充滿了情趣。

以專題組織單元的編排方式也很新穎。感悟人生,樹立理想、信念;觀賞自然風光;體會家庭親情,呼喚人間真情等主題,都是學生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人文素養(yǎng),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學生,物質生活豐富,精神生活匱乏,更需要人文素養(yǎng)的熏陶。

四、新教材使用起來如魚得水

林近老師:我同意大家的看法,新的教材內容加上新的教學理念使用起來有如魚得水的感覺。我在教《人生寓言》一課時,學生的表現(xiàn)讓我感動。當我告訴學生我的教學意圖時,他們就忙開了,因為他們喜歡這兩則寓言。第二天的課堂上男生拿出了課本劇《落難的王子》,女生將《白兔和月亮》制成了畫面并配以解說,令人賞心悅目。師生在笑聲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不過,也有的文章學生不喜歡,如《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學生反映:一是年代久遠;二是我們在和平環(huán)境里長大很難找到國難當頭的感覺;三是文章的形式太理性化。我認為學生說得不無道理。希望能對這類文章作些調整,或放到后幾冊里去,希望新教材在不斷更新,不斷完善中完美起來。

五、新教材,忽略了語文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和積累

陳晶老師:對新教材的優(yōu)點大家都談了很多,恕不贅述,我想就該教材的不足談點看法。

我認為新教材的一個最大缺陷,就是忽視了語文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和積累。新教材培訓時專家的說法是,語文學習要淡化語文知識,但不是絕對排斥語文知識。那么,綜觀已經試用的新教材,所有的篇目都是從人文性和文學素養(yǎng)的宏觀角度讓學生總體把握,而字詞句篇、語法、修辭等基本的基礎知識幾乎為零。試想,一個七年級(初一)的孩子,離開最基本的知識基礎去空洞地理解文章,那除了懸浮還能剩下什么?再看新教材課文后的“研討與練習”,幾乎是清一色的高屋建瓴式的理解分析題,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連辨字組詞、多音字等這些最基礎的東西都被砍了,語法、修辭等更是免談。為何如此?據時髦的解釋是:老農民不懂語文知識,話照樣說得漂亮;作家不懂這些也照樣寫出好作品。此話確實不假。但其一,如果老農民懂了這些知識,話是否會說得更漂亮?其二,對知識的有意運用,其能力比無意運用無疑要高出很大的檔次。我們不能眼看自己的學生也像老農民那樣,要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才能把話說得漂亮!適當加強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必然會大大縮短這種從無意運用到有意運用的時間。如果說舊的教材教法把知識奉為至尊,使鮮活的語文變得僵死,那么,新教材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就是只講理解、把握,而不講知識依據,使本來有章可循的語文變得太過浮泛、虛渺,造成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誤解,產生一種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覺。

六、新教材,對你提幾點建議

當然,新教材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對于它,學生們也有一些建議:

1.增加插圖,每課后面插入一些小知識;

2.各單元用不同顏色的紙,使它成為彩色書;

3.多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和作者介紹;增加一篇科幻文章;

4.作文的命題陳舊了,希望有我們感興趣的話題,如“生活中的驚嘆號”“空白的一天”等題目。

以上觀點是教師在新教材實驗中的深切感受,是真實的。但未必是全面的、深刻的。

(夏志明整理)

/

[關子新課標中作文教學目標的對話]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九

劃的去實現(xiàn)它,而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失敗的。二十一世紀的人生活太優(yōu)裕了,所以多了懶惰,少了勤奮;多了膽怯,少了勇氣;多了放棄的意識,少了堅持的毅力。就因為我們沒有明確目標,而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等于沒有靈魂。

你聽過三個砌墻工人的故事嗎?一天,有個人走過來問:“你們在干什么?”第一個工人沒好氣的說:“沒看見嗎?砌墻?!钡诙と诵α诵Γf:“我們在其一幢高樓?!钡谌齻€工人邊干邊哼著歌曲,他的笑容很燦爛開心:“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十年后,第一個還是砌墻工人,第二個人是工程師,第三個人是前兩個的老板。的確,一個人想要成功,想實現(xiàn)夢想,就必須樹立遠大的目標。如果對于自己的夢想連想都不敢想的人,那么就永遠不可能抵達成功的彼岸,就永遠注定是無用之人。其次,我們要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去奮斗,去拼搏,去堅持。

列寧是眾所周知的一大偉人,剛上大一的他,因此參加革命活動而失學,但他并未因此而放棄,他的目標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學業(yè)。他很喜歡滑冰,可每次滑完后就會因為累而想睡覺,這樣就會影響學習,所以他只能放棄,又投入到學習中。不久,他有愛上了令人費解的其藝,()每次下棋都會耗掉許多時間,又不得不放棄了。無數個夜晚的苦讀,無數個不斷努力的付出,終于,他拿到國立彼得堡大學的畢業(yè)證書。

可曾記得列夫?托爾斯泰說:要有生活的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人活著就不能沒有目標,所以從此刻起給自己的`今天,明天未來定一個目標吧!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

首先,我是剛剛初中畢業(yè),本應該利用暑假好好輕松一下的、但是我決定利用暑假去補課——說是補課,其實是利用暑假去提前上高中的課程,以提前適應高中學習的環(huán)境、正所謂笨鳥先飛,我相信經過這樣的學習我一定會比別人更強、上了高中,對自己一定要有目標,所以我的目標如下:

1、英語

2、數學

3、語文

4、其他

至于其他的我想我還是做好預習和復習工作,為高二的會考做好準備,爭取a等,另外,我會在其他中選擇一門我成績最好的做+1的課程,為高三高考做打算這就是我的高中學習目標、有了這個目標,我相信我的高中生活會成功,高三高考會成功。

一、首先要認識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特點的變化

1、數學語言在抽象程度上突變

2、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

3、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劇增

4、知識的獨立性大

二、改變觀念。

初中階段,特別是初中三年級,通過大量的練習,可使你的成績有明顯的提高,這是因為初中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淺顯,更易于掌握,通過反復練習,提高了熟練程度,即可提高成績,既使是這樣,對有些問題理解得不夠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問|a|=2時,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錯的人極少,然而進入高中后,老師問,如|a|=2時,那么a等于什么,既使是重點學校的學生也會有一些同學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是以說明了這個問題。又如,前幾年北京四中高一年級的.一個同學在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以后,曾向老師提出“抗議”說:“你們平時的作業(yè)也不多,測驗也很少,我不會學”,這也正說明了改變觀念的重要性。

三、提高聽課的效率是關鍵。

學生學習期間,在課堂的時間占了一大部分。因此聽課的效率如何,決定著學習的基本狀況,提高聽課效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預習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

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于提高思維能力,預習后把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預習還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

2、聽課過程中的科學。

首先應做好課前的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以使得上課時不至于出現(xiàn)書、本等物丟三落四的現(xiàn)象;上課前也不應做過于激烈的體育運動或看小書、激烈爭論等。以免上課后還喘噓噓,或不能平靜下來;其次就是聽課要全神貫注。全神貫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高中三年規(guī)劃過好初、高中銜接關高中三年是人的一生當中比較要緊的一個階段。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國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太少,而需求卻很大。很多孩子都想通過短短的大學四年,結識優(yōu)秀的同學,受到名師的教誨,而實現(xiàn)這一切,就需要考入名?;蛘咭槐敬髮W。一個人確立自己的理想并不難,難得是有一個為實現(xiàn)理想而攀登的規(guī)劃和決心。

為此,制定一個高中三年的規(guī)劃是非常重要的。高一上半學期是一個盲目激情期,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取得領先的機會。高一下半學期是一個適應尋求期,這個時期由于對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能力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因此對各學科特點有了一定掌握。這個時期的主要目標是:形成自己的優(yōu)勢學科。

高二上半學期是一個定位起飛期,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進入一本梯隊。高二下半學期是一個穩(wěn)步發(fā)展期,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基本確定自己在年級的學習地位。高三上半學期是一個扎實復習期,自己的學習地位也穩(wěn)定下來,不再后退。

高三下半學期是一個加速沖刺期,全面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掃除殘敵,不留后患。為實現(xiàn)以上規(guī)劃必須做到:樹立信心,滿懷激情,走好成功第一步,爭做領先者。切忌盲目激情,要有計劃分步驟的學習,養(yǎng)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為實現(xiàn)以上規(guī)劃的方略是: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特點,務必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一

中學語文教學芻議

梁海龍

隆化縣教育體育局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是綜合素質之地基,是解開心結的妙手,是增進思維的工具,是傳遞文明之車乘,是知識大廈之底層,是祛除精神黑暗之火炬,是進入其它學科圣地之船筏;一個人如語文水平低下,理解能力就差,學習的路上必然障礙重重、疑云片片,語文學習成績好,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強,不論學習什么,都能駕輕就熟,所以,語文對于人生至堪重要,下面對教學體會略作舉例。

一、正確理解詩詞,戒望文生義

教導學生讀古詩文不能望文生義,更不能想當然,應在正確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注意古今語序的關系和上下句的語法修辭,要讀準節(jié)奏,讀出語感,以免習慣成自然后難以更正。同時,指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斷句方法,讓學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辛棄疾在寫給他的朋友陳亮的一首壯詞《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有這樣一句:很多學生未能理解句意,特別是前句,故誤讀為“八百里m分麾m下炙,五十m弦翻m塞外聲?!卑亚熬渲械睦斫獬闪恕败婈狇v扎的范圍”,把“分麾”理解成“分吃”。如此望文生義,即使能解釋通,也不免牽強附會。“八百里”,指牛。“麾下”的“麾”,指古代指揮用的旗子,本詞中“麾下”指軍營。“炙”本為一個會意字,上為月,即肉;下為火,意為把肉放在火上烤。因此,全句合在一起譯作“將士們在軍旗下分吃烤牛肉”。正常語序應為“分m八百里炙m麾下”。從語序上看,原句屬賓語前置句。因此,原句讀作“八百里m分m麾下炙,五十弦m翻m塞外聲?!薄鞍税倮铩睂Α拔迨摇?,“分”對“翻”,“麾下炙”對“塞外聲”。合情,合理,合拍。

二、要熟悉中國文化

學習語文、搞好寫作,必然要熟悉中國文化。這個形式怎樣展開更加形象?怎樣才能更大程度的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古詩詞中民俗文化,古人詩詞多用“明月”烘染離情別緒,所謂月寄離情,如“月是故鄉(xiāng)明月”,“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后相思人似月,云間水上到層城”等等,我在百度一搜索“月是故鄉(xiāng)明月”,要圖片有圖片,要視頻有視頻,要歌曲有歌曲,要音樂有音樂,琳瑯滿目,數不勝數,月亮在人們心中離遠超塵,明麗清凈,它含蓄又意蘊無窮,皎潔又婀娜多情。

總之,語文教學方法很多,不勝枚舉,教師要知機識變、與時俱進,細心研磨,認真總結,為語文教學增資添彩,竭盡微忱。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二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體制也在不斷改革。新課程標準是對傳統(tǒng)課程進行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新課標將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核心,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操作能力。在我國實施新課標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了新課標給學生帶來的變化和幫助。以下是我對新課標階段目標的心得體會。

首先,新課標階段目標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tǒng)教育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充當被動接受者的角色。而新課標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由發(fā)展”。教師只是學生知識獲取的指導者和陪伴者,更多的是起到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作用。這種變革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始終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和探索,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新課標階段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過去,我們教育過程中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往往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而新課標明確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目標,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實施新課標的過程中,我在課堂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實踐來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同時,我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種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新課標階段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學生追求個人成績和評價,缺乏合作精神。而新課標強調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和交流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在我的課堂上,我通過組織小組活動和合作項目,讓學生學會分享和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最后,新課標階段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往往以課本知識為主,缺乏實踐操作和實際應用。而新課標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學生通過實踐來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在我的教學中,我通過舉辦實驗、實地考察等活動,讓學生參與實際操作和實踐活動,提高他們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的過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新課標階段目標的實施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和幫助。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重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和實踐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通過這些措施,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隨著新課標的深入實施,相信學生的整體素質將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三

科學新課標的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潛能。通過學習科學新課標,我深切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重要性。下面,我將從培養(yǎng)科學思維能力、激發(fā)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提高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拓寬實踐探索的視野等五個方面來談一下我的感受和體會。

首先,科學新課標目標的實施使得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新課標則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問思維能力。從課堂教學到實踐操作,科學新課標都注重讓學生動手實踐,并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分析、判斷和實驗等科學思維能力。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靈活運用知識,更能夠了解科學思維的本質,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其次,科學新課標的目標激發(fā)了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新課標要求學生從發(fā)現(xiàn)問題、設立目標、實施實踐、總結經驗等方面進行實踐研究。這種實踐探索的過程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操作,學生會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在實踐中鍛煉出對問題的洞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科學新課標的目標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茖W新課標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通過課程設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學習新課標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形成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提出新的解決辦法的能力,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再次,科學新課標的目標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茖W新課標的理念是“做中學”,即通過實踐操作來學習知識。在學習新課標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的實踐活動,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通過實際動手來解決問題。這種實踐中培養(yǎng)的實際動手能力更有助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和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

最后,科學新課標的目標能夠拓寬學生的實踐探索的視野??茖W新課標鼓勵學生廣泛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拓寬實踐探索的視野。學生通過實踐探索,會對科學的各個領域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從而培養(yǎng)起他們對科學的興趣。這種廣泛參與實踐活動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實踐的意義和價值,培養(yǎng)他們對實踐的認識和理解。

總的來說,科學新課標的目標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培養(yǎng)科學思維能力、激發(fā)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提高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拓寬實踐探索的視野,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并培養(yǎng)起科學素養(yǎng)。我相信,科學新課標的目標將會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科學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四

目前,有關分層教學的'目標,認識上似乎存在著“長善”與“救失”二種分歧,在分層教學實踐中也似乎相應地存在著“英才”和“補差”二種教學目標.對這兩種觀點及目標的片面理解,容易造成教師在意識和行為上不自覺地對學生分等級觀念的形成,從而帶來教學中新的不平等,桎梏分層教學的生命力和活力,也否定了學生個性和個體的獨立價值.事實上,分層教學提倡或“長善”或“救失”,其實質是一致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只是針對的問題不同、出發(fā)點不同,因而著眼點不同而已.

作者:葉琳劉文霞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2刊名:文教資料英文刊名:dataofcultureandeducation年,卷(期):“”(23)分類號:g42關鍵詞:分層教學目標“長善”“救失”“英才”目標“補差”目標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五

1、注重對同學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遵循審美的規(guī)律,多給同學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同學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同學體驗、考慮、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2、重視激發(fā)同學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培養(yǎng)同學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為同學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考慮、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同學在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發(fā)明性地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同學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fā)表自身獨特的見解。

3、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確立同學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

4、重視對同學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同學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示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六、教學用具

素描紙,鉛筆,夾子,透明膠,繪圖橡皮,小刀等

七、教學進度布置 總課時:57課時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也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適應社會需求和個體發(fā)展的要求。在教育領域中,新課標的出臺對于實現(xiàn)高質量、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下面將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談談我在新課標階段的目標心得體會。

首先,新課標給予了學生更多參與學習的主體地位。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往往是教學的主角,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者。但隨著新課標的推出,學生開始扮演起學習的主導者角色,更加注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實踐探究等方式。在實際學習中,我們通過小組討論、實驗探究等活動,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了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增強了自身的學習動力。

其次,新課標注重素質教育,追求學生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往往注重學生的學科知識的掌握,而新課標則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上,老師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更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探究式的學習活動,我們可以更好地發(fā)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增加了我們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再次,新課標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過去的教育中,學生的學習主要停留在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背誦上,而缺乏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新課標的出臺,通過實踐探究的方法,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并將之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同時,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需要主動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實踐和創(chuàng)新,我們能夠更好地發(fā)展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后,新課標注重學科的綜合性和關聯(lián)性。在過去的學習中,學科知識往往是獨立的,缺乏聯(lián)系。新課標注重學科知識的整合和關聯(lián),通過跨學科的學習和項目式學習,讓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知識,并將之運用到實際中。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讓我們擁有更寬廣的知識視野,更能培養(yǎng)我們的學科思維和跨學科合作能力。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我們從不同學科中獲取信息,分析問題,并通過合作解決問題,真正實現(xiàn)了學科之間的融合和應用。

總之,新課標階段的目標在學生的學習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通過自主學習、綜合素質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科的綜合性關聯(lián)性,學生可以更好地發(fā)展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個體發(fā)展的要求。對于我們來說,要善于利用新課標給予的機會和資源,積極參與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為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七

1、研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2、培養(yǎng)學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質,深入探究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能自行翻譯,了解作品主旨,熟讀成誦。

2、從詩歌的時代背景,表達手法等方面對文本進行鑒賞。

3、適當延伸拓展,啟發(fā)思考。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戍邊戰(zhàn)士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故土的感情。

2、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以此滋養(yǎng)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由表及里,抓住本質,深入探究文本,由了解戍邊戰(zhàn)士的情感體驗進一步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并以此滋養(yǎng)自己的精神世界。

難點:結合時代背景,了解作品主旨,理解士卒為國赴難中的家園之思。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提出預習要求。

2、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資料。

3、確定主題。

1)充分預習,提出問題,由組長收集問題,并組織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交老師。

2)借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詩。

通過學生自己提問的方式,促使學生深入預習,獨立思考,通過課前組織解決一般問題,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同時可以把簡單的問題提前處理而不占用課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情境導入

《論語》解讀

八佾篇·第三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痹唬骸岸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p>

1、學生背誦《八佾篇第三》前面三則內容。

2、認真聽老師講解。

3、積極回憶《論語》中寫到《詩經》的相關條目。

《論語》是高一年級必讀的經典,分散在各節(jié)課堂之前講解,能培養(yǎng)學生每日讀論語的習慣,同時,通過老師的解讀,更明白經典的精髓??鬃优c《詩經》有著非同小可的關系,所以,這節(jié)課前解讀《論語》可以作為導入,自然引入課堂。

課文探討

溫故知新

(1)《詩經》和“《詩經》六義”。

(2)《采薇》的背景

復習學過的知識,了解本篇課文的背景。

通過復習這些知識,能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好這些知識點。

重點探究:戍邊思鄉(xiāng)主題

列出六個題目作為探究臺階:

(1)該詩的思路結構有什么特點?

(2)詩從“采薇”寫起,這跟“曰歸曰歸”的思鄉(xiāng)情有何關系?

(3)前三章所寫的“薇”有無變化?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4)四、五兩章表現(xiàn)了什么內容?與濃濃的鄉(xiāng)愁矛盾嗎?

(5)這首詩最經典的景物描寫在哪里?你是如何理解的?

(6)你怎么理解這首詩交織著士兵思家戀土與保家衛(wèi)國的復雜心理?

學生結合問題以及自己預習的情況展開討論,師生互動,逐步推進討論的進程。

學生可以暢談自己的獨特理解,并深入感知本文主人公復雜的心理。

重點研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通過教師設計小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如何由表及里,抓住本質,深入探究問題。

了解戍邊戰(zhàn)士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故土的感情。

延伸探究:邊關思鄉(xiāng)(征戰(zhàn)不歸,身不由己的天涯羈旅)

柳中庸《征人怨》

李益《從軍北征》

范仲淹《漁家傲》

李白的《關山月》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八

新課標學習目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環(huán),它旨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質和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學生,我在新課標學習目標下的學習中深受啟發(fā)和感悟。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意識到學習目標的重要性,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學習方向,增強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提高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段】

新課標學習目標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僅注重知識的積累,也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從學習目標中我看到了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深度,也看到了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對于我來說,學習目標幫助我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讓我能夠更有效地規(guī)劃學習時間和資源,提高學習的效率。同時,通過新課標學習目標,我還明白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意識到學生需要培養(yǎng)多方面的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

【三段】

新課標學習目標注重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探究學習,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學習目標的指導下,我學會了主動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以往,我依賴老師的指導和答案,無法獨立地解決問題,但是通過新課標學習目標的培養(yǎng),我學會了自己尋找答案,學會了主動探究學習。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讓我在學習中更有成就感,也更加充實。同時,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也讓我學會了思考問題的多種角度,拓寬了自己的思維視野。

【四段】

新課標學習目標要求學生發(fā)展實踐能力,提高評價能力。通過實踐與評價,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的實踐能力。在課堂上,我們經常會進行實驗、討論和小組活動,這些實踐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并能夠運用于實際解決問題。同時,學習目標還要求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助評價,這培養(yǎng)了我們的評價能力和合作能力。通過學習目標的指導,我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并在評價中不斷提高自己。

【結尾段】

新課標學習目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它的實施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了學習目標的重要性,明確了自己的學習方向。我發(fā)現(xiàn)學習目標注重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側重實踐能力和評價能力的提高。在新課標學習目標下的學習中,我不斷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也發(fā)展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相信通過新課標學習目標的指導,我們的教育將會更加完善,學生的素質也將會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

課標與教學目標篇十九

在經歷了將近一年的新課標教學改革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它帶給教育界的巨大變革。新課標階段目標的落地實施,無疑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實踐中,我不僅深入理解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也深刻認識到了自身作為教師的責任和使命。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分享一下我對新課標階段目標的心得體會。

首先,新課標階段目標的實施讓我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多以知識傳授為重,而新課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自主思考、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在課堂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鼓勵他們通過探究、實踐和討論的方式找到答案。我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合作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和溝通能力。這不僅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也激發(fā)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其次,在新課標階段目標的實施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了教育的多元化和個性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潛能,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挖掘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針對他們的個性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我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和機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我發(fā)現(xiàn),通過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提高,并且他們也更加自信和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

再次,新課標階段目標的實施促使我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知識,新課標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等。在教學中,我將知識融入到生活實踐中,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和實踐,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我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教給他們如何有效地學習和整理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獲得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提高自身素質,為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最后,在新課標階段目標的實施中,我更加明確了自身作為教師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一名教師,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良好的人格。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和教育能力,不斷學習和探索,積極參與教育改革的實踐。我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力,要發(fā)現(xiàn)和激發(fā)他們的優(yōu)點和特長,引導他們成為自主、自信和有責任心的人才。

總之,新課標階段目標的實施對教育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了新課標的優(yōu)勢和意義,也發(fā)現(xiàn)了自身在教學中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方面。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我相信我將能夠更好地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517126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