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一種創(chuàng)作活動,可以用于傳遞信息、表達思想和感情。總結(jié)需要有具體的目標和任務,明確總結(jié)的對象和范圍,避免泛泛而談或內(nèi)容雜亂。通過學習這些范文,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更好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一
春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紅包是一種裝錢的特殊紅色小紙袋。這是中國人在春節(jié)時由父母或朋友送給小孩的禮物。紅色也可以送給沒有結(jié)婚的親戚或朋友。未婚的職員同樣也希望從老板那里得到紅包。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如婚禮或關系親密的親人朋友生日時,也會送紅包。紅包里的錢可以是幾元,也可以是一大筆。
俄國人社交中講究送禮,尤其是親戚朋友之間。禮物選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禮物的價格倒在其次。設計新穎、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紀念意義的禮物,像旅游紀念品就廣受歡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參加聚會,俄國人通常送鮮花、糖果或小紀念品等。對俄國人來說,直接送錢給他們是一種侮辱。
對于澳大利亞來說,社會交往中,給主人/女主人贈送一份小禮物是比較得體的做法。通常,這種禮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裝。其他在生日、周年慶、婚禮、領洗禮等場合贈送的禮物輕重要依你們的關系而定。
對西方人而言,圣誕節(jié)的精神是向周圍的人表達關愛。因此,圣誕節(jié)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禮節(jié)慶了。禮物大多數(shù)是寫滿祝福與問候的圣誕卡,但小卡片鋪天蓋地、漫天飛舞,表達了濃濃的關愛之情。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二
文化作為一個廣泛的概念,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nèi)容,例如:知識、信仰、藝術、習俗等等,以及人類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通過學習獲得的實踐能力和行為習慣。本論文主要研究的是文化中的飲食文化,飲食文化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當今世界正處于不斷發(fā)展的態(tài)勢,經(jīng)濟全球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中西方各個國家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往來也變得更加密切。由于各個國家受氣候環(huán)境、政治制度、民族風俗、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使得中西方各個國家在飲食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本論文主要從飲食文化的概念、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產(chǎn)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及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等方面闡述中西方的飲食文化異同。對中西方飲食文化間的差異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加強中西方各國人民的友好交流,減少因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產(chǎn)生的沖突。
差異;飲食;文化。
飲食,在遠古時代以來就在人類的生活中占首要地位,是人們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zhì)條件。飲食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類歷史的不斷發(fā)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回首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結(jié)構,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已經(jīng)成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風情形成我國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特點。西方的飲食文化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點的飲食文化。本文試圖探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更好地展現(xiàn)西方飲食文化特點,從而有效的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適應能力,推動我國飲食文化特點向全世界各國傳播。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影響了人們在飲食文化方面對食物口感的重視程度,不僅如此,人們還注重食物的外觀;西方人的飲食都是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出發(fā),重視原料的新鮮程度,以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營養(yǎng)價值。所以西方人喜歡生吃蔬菜,例如:蔬菜沙拉或搭配漢堡、三明治等食用。因此,西方人強調(diào)飲食對人體的健康是在滿足饑餓感的基礎上能否給人體帶來必須的營養(yǎng)成分。
中國人自古以來以米飯或面食作為主食,人們的日常飲食主要以素食為主,蔬菜類菜品占主導地位,肉類和魚類經(jīng)常在節(jié)假日等聚會或筵席時使用?!皳?jù)西方的植物學者調(diào)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由此可見,在中國人的飲食對象中,像黃瓜、白菜、豆角等綠色蔬菜是首要的選擇目標。在西方國家中,人們的主食以各種形式的面包為主,肉類食物相對而言占有及其西方人在飲食對象這方面與中國截然不同,西方人在這方面就很看重所吃的食物是否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由于肉類食物的營養(yǎng)含量最高,所以,西方人都特別喜歡吃肉食,例如:牛排、豬排、火雞等肉類食物。
在中國,中國人的用餐方式一直以來都只有一種形式,就是每個人都圍著圓桌團團而坐,共同享用一桌美食。像這樣的用餐方式通常被人們稱為“合餐制”。合餐制的用餐方式能夠帶給人們一種親切的感受,使人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享受美味的菜肴。相對中國而言,“西方流行自助餐,這樣更有利于相互了解?!痹谖鞣絿抑校瑹o論是在家人之間舉行的聚餐還是商務人士舉行的晚宴等重要用餐儀式,西方人更喜歡用自助餐的形式來享用美味。人們在這種用餐方式下不但有利于自己可以隨意吃到喜愛的食物,還可以讓人們邊用餐邊和不同的人們進行交談,同時也把西方人向往追求自由、強調(diào)自我尊重的原則發(fā)揮的.恰到好處。
飲食風俗的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例如:日常食俗、節(jié)日食俗等等。日常食俗通常就是我們說的每天的飲食內(nèi)容。從遠古時代開始中國人就以米和面作為日常生活的主食,菜類以蔬菜類為主要食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酒或喝茶。在節(jié)日食俗方面,我國勞動人民將每個節(jié)氣都設成相應的節(jié)日。在節(jié)日這一天,人們會吃相應的食物來慶祝。例如:在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一天,人們主要是煮湯圓吃。西方人的日常食俗主要是以三明治和漢堡為主,以牛肉、豬肉等為主要菜類,人們除了喝酒之外,咖啡是必不可少的。西方人的節(jié)日食俗相對中國的節(jié)日食俗而言,沒有那么講究,在大部分西方人的心中,圣誕節(ji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人生禮俗方面,西方人的宗教意識比較高,人們會舉行宗教儀式并且舉行盛大的晚餐,例如:烤火雞、烤乳豬等食物來表達對人們的美好祝福,寄托健康、快樂的心愿。
中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突出,總體來說東、西兩部分地區(qū)的反差很大。沙漠和草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東南部主要是臨近海洋。因此中國的氣候環(huán)境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很大差異,所以中國人利用這個特點在海邊以魚類、海鮮為主,山區(qū)以野果和山珍為主。我們以米、面為主食,根本原因在于我國位于季風氣候區(qū),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由此看來,中國人由于受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才形成了素食為主的飲食文化。由于西方國家的地理環(huán)境主要由陸地與海灣交錯而成,因此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應該是海洋性經(jīng)濟與內(nèi)陸經(jīng)濟相互交融而產(chǎn)生的文化。由于受氣候影響,西方國家十分適合發(fā)展畜牧業(yè)以及利用開發(fā)海洋資源,這也使得他們養(yǎng)成了肉類食物作為主食的飲食文化。
古代中國在最初的時期是沒有本國宗教的,所以我們的宗教意識相對來說不是很強。后來我國開始有了宗教,即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剛剛被傳入的時期,佛教的僧侶們的飲食和普通民眾是沒有太大區(qū)別的。后來,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慢慢發(fā)展,統(tǒng)治者開始限制僧侶們的飲食,禁止僧侶們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道教是中國人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宗教,道教在飲食方面和佛教的規(guī)定一樣,也禁止信奉者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宗教對西方國家的影響特別深遠,大部分西方人都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規(guī)對人們的日常飲食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通常古代的基督教徒們的日常飲食以素食為主,不吃肉類食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如今的基督教徒們在飲食方面基本上沒有禁止吃的食物了。但是血類的食物還是禁止食用的,肉類食物必須是已經(jīng)被屠宰完成后才可以食用。
中西方各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不斷向前發(fā)展,彼此間互相吸收。這不僅為我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西式特色,也為西方的飲食文化增添了中國的民族特色。目前,在中國的餐飲市場上,西餐所占的比重正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嘗試著接受這些西式食物。隨著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不斷交融,不但帶來了甜點、咖啡、沙拉等西式食品,也帶來了許多先進的制作工藝和健康的飲食方法,這些都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新鮮活力。由此看來,中西方各國的飲食文化在彼此的國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各國人民對彼此國家的飲食也都產(chǎn)生了不可替代的喜愛之情,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都離不開這些讓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
綜上所述,飲食文化在中西方各個國家間的往來交際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篇論文探討了中西方飲食文化在不同方面產(chǎn)生的差異,并且對此還進行了細致的分析,不但使人們在接觸到類似問題時,明白了為什么會產(chǎn)生如此大的差異,還能讓人們更好的分析產(chǎn)生這種差異的表現(xiàn)方式,而且能夠增長中西方各國人們在飲食文化方面的知識,有利于中西方各國人民在交際時,避免由于飲食文化的不同造成不恰當?shù)男袨榕e止而產(chǎn)生的誤解和尷尬場面。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三
伴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中西方文化差異在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中得到了很大范圍的交流和應用。在多元化社會的背景下,要解決中西文化差異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對企業(yè)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為提升企業(yè)的綜合競爭力,更有效地幫助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就應深入把握中西文化差異的問題。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討論,并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議。
文化論文。
當今多元文化共存的社會,中西方文化差異給很多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一些麻煩,會造成企業(yè)員工之間由于文化差異的問題引起一些溝通和文化沖突的現(xiàn)象。為構建更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管理體系,文化差異在組織中的整合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的整合將會進一步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革。
1.文化差異在人才選拔上的影響隨著全球經(jīng)濟和文化的結(jié)合日益加深,很多企業(yè)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jīng)濟優(yōu)勢和主動權漸漸面向國外市場。在全球范圍尋求優(yōu)秀有效的資源配置的同時也面臨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給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新難題。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受國家文化、當?shù)氐膬r值觀念和思維方式以及社會習俗的影響和約束。文化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yè)對于人才的招聘、升職和績效評估等諸多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比如給跨國企業(y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考慮不同國家的經(jīng)濟差異化和物價水平等因素。在中國,人們通常是將工資與公共效益結(jié)合,而對于外方來說,他們更注重于物價指數(shù)和通貨膨脹等因素的聯(lián)系。另外,員工晉升程序中,中國人會偏重于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及相關的人際關系等方面;而外方則更注重個人才能。因此,跨國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要將企業(yè)作為一個整體,讓管理者對當?shù)氐奈幕氖煜こ潭葘Ξ數(shù)匚幕倪m應力和融合力作業(yè)選拔條件。
2.文化多樣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中西方文化差異對于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交流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將導致企業(yè)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策略難度的增加。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會因為價值取向和生活行為方式的差異而產(chǎn)生文化矛盾,這也是跨國公司經(jīng)營管理欠缺并使其經(jīng)濟戰(zhàn)略的實施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傳統(tǒng)的人力資源管理中,人員都是共同的工作價值觀,管理模式也較為單一;而在跨國企業(yè)中,人員都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加大管理的難度。但是中西文化的差異也使得人力資源管理變得更為多樣化,并改變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yè)中的地位。
1.整合企業(yè)文化差異,建立共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他們也會在生活中按照自己的思維和觀念來認識和解決問題,勢必給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題。所以,人力資源管理者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就應從不同文化的結(jié)合點入手,提取雙方文化的的精華,兼容并包,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有計劃地建立起具有企業(yè)特色和能適應多種環(huán)境的新型企業(yè)文化體系,并逐步建立共同的文化價值觀。可以通過公司組織各種活動的方式,促進員工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強化團隊意識,讓員工們能充分接觸到對方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等,能夠使大家共同了解對方,也將自己的思想理念與公司的宗旨和工作結(jié)合起來,充分發(fā)揮中西方文化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2.加強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和培訓在跨國企業(yè)面對文化差異的問題時,可采用在企業(yè)內(nèi)部指定一種便于溝通的通用語言,在任務分配、填寫備忘錄和檢測表中運用,這樣能保證信息簡潔快速地傳遞,最重要的是準確性,避免文化差異帶來不必要的溝通障礙。定期開展員工滿意度調(diào)查,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存在的紕漏,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人力資源管理要加強跨文化的溝通和培訓,在具有多種文化背景的工作群體中進行并降低甚至消除各種文化差異所造成的文化沖突。這種跨文化的培訓能使公司員工充分了解各國文化背景,尊重各自文化的同時也要提高員工對不同文化的應對能力,盡量減少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失誤和文化沖突。這也是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中面對中西文化差異應采取的必要手段。
總而言之,人力資源管理者在面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管理時,要充分了解企業(yè)與國外文化價值觀。人力資源管理者在全面的研究企業(yè)中文化差異對企業(yè)發(fā)展的影響,采用應對措施,將不同文化資源進行適當?shù)恼希M可能發(fā)其中的優(yōu)勢。企業(yè)要在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差異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地使企業(yè)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得到有效管理,這樣才能促進企業(yè)在跨國經(jīng)營中增強市場的綜合競爭力,獲得更大經(jīng)濟效益。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四
中西方文化中的人際距離有多種差異,僅有對這些差異有所了解,才能減少交流障礙。該文對中西方文化中的體距和體觸行為進行了比較,并強調(diào)外語學習者應當對異文化的人際距離堅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理解力,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本事。
人際距離;跨文化交際;體距;體觸。
人際距離是跨文化交際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不一樣國家的人在談話時,對雙方堅持多大距離才適宜有不一樣的看法,談話雙方身體接觸的次數(shù)多少也因文化不一樣而各異。如果對不一樣文化中的人際距離理解錯誤,則會引起人際交往的障礙。錢敏汝(1997)認為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文化差異而造成的障礙是影響人際交往的最高層障礙,而語言差異只構成影響人際交往的最低層障礙。
美國人類學家hall(1973)認為,空間的變化會對交際產(chǎn)生影響,加強交際效果,有時還會發(fā)揮超過言語的作用。所以,要用外語進行有效的交際,了解對方文化的空間語言是必要的。
人際距離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包括人際間的空間距離,心理距離,社會距離,語用距離,文化距離等。
空間距離指圍繞在一個人的身體周圍,具有看不見的邊界的、不允許他人侵入的區(qū)域。人的空間觀念是后天習得的,所以與空間有關的交際規(guī)則,也會因文化的不一樣而不一樣。本文將從非語言交際的角度,對中西方文化中人際間的空間距離進行比較。以下將從體距行為和體觸行為兩個層面探討中西方人際距離的異同。
2-1四種體距。
體距,在人際交往中指人們在身體空間上相距的間隔。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個人空間。影響個人空間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別、年齡、個性因素、關系遠近和文化背景等。
hall(1982)以對中產(chǎn)階層北美人的觀察為基礎,把交際者之間堅持的身體距離分為四種: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眾距離。
在親密距離中,近者能夠沒有距離,遠者從6-18英寸。一般來講,美國中產(chǎn)階級認為在公眾場合不宜堅持親密距離。個人距離近者1.5-2.5英尺,遠者2.5-4英尺。在這個距離內(nèi),通常是談和個人有關的事情。社交距離近者4-7英尺,遠者7-12英尺。例如同事之間在談公事時,通常堅持在社交距離的近距離內(nèi)。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也大致堅持這個距離。如果是7-12英尺的距離,一般談論的都是比較正式的公事。公眾距離近者12-25英尺,遠者25英尺以上。例如進行公眾演講時,演講者和聽眾一般堅持這種距離。
hall認為這四種距離不僅僅存在于美國文化中,在其他文化中也都存在,可是在不一樣的文化中具體的距離區(qū)域大小各有異同。
2-2中西方人際交往中體距的異同。
有關中西方個人之間距離的比較,中外學者都進行過相關的研究。美國學者布羅斯納安(1991)認為中國人之間的體距比西方人要小,并認為中國人的近體距離要比英語國家的人開放得多。他寫道:“英語國家的人在一齊時,如果有局外人走進18英寸的范圍,即使是在大庭廣眾之中,也必須會被看成是一種侵擾。中國人卻不必須有此感覺。他們看來,公開場合就是絕對的公開?!?/p>
中國學者潘永墚(1997)對于中國人講話時交談者之間的距離作了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中國人與英美人交談者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潘永墚發(fā)現(xiàn)中國人在朋友、熟人之間的個人交談,雙方距離在0.5~1米之間,一般社交活動中雙方距離在1.5米左右,對著人群講話都在3米以上。
經(jīng)過這些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國人對個人空間越來越重視,中國人的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以及公眾距離都和北美人比較相近。但區(qū)別是,在中國人看來,公共場合就是絕對公開的,而美國人卻不這么認為。例如,筆者發(fā)現(xiàn),在美國的學生餐廳,如果美國學生走進他人約0.5米甚至是1米的近體距離,常常會說“imsorry”,表示歉意,美國人認為這是對他人的一種侵擾。而在中國,中國人一般認為公共場合就是絕對公開的,沒有必要因為走進旁人的近體距離而表示歉意。
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一般來說拉丁美洲人和阿拉伯人交談者之間的距離比北美、北歐之間的距離要近。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談時會湊得很近。而拉美人和美國人交談時,拉美人往往會向前靠近,美國人卻會向后退以堅持距離。英國人與意大利人交談時,意大利人往往不斷地向前靠近,英國人則不斷地后退??傊灰粯拥拿褡迮c文化構成人們之間不一樣的空間區(qū)域,而人們交談時都是要堅持自我習慣的距離。
3-1接觸性文化和低接觸性文化。
有些民族的人身體接觸較多,有些民族的人身體接觸較少,所以文化能夠劃分為“接觸性文化”和“低接觸性文化”(胡文仲,1999)。
接觸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體接觸較多,包括大部分阿拉伯國家、地中海地區(qū)(包括法國、希臘、意大利)、歐洲及中東的猶太民族,東歐及俄羅斯人,印尼人及西班牙血統(tǒng)的民族等;低接觸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體接觸較少,包括北歐大部、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盎格魯-撒克遜族人以及日本人。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人在公共場合的身體接觸也是比較少的,尤其是在異性之間,可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和西方文化的影響,此刻的情景也有所改變。
3-2公共場合體觸的文化差異。
中國人對于公共場合的身體接觸不敏感。在公共汽車、地鐵、超市或者大街上偶爾不慎碰到其他人,中國人常常認為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會表示歉意,被碰到的人一般也都采取寬容態(tài)度。而英美人對于公共場合陌生人之間的身體接觸十分敏感,往往都極力避免,他們忌諱在擁擠的公交車或地鐵上與陌生人的身體有長時光的接觸,從人堆中擠過去更是大忌,并且被認為是極不禮貌的。通常情景下,偶爾不慎碰到其他人的身體,總要表示抱歉。如不及時表示道歉,對方的反應會很強烈。這與一些人口擁擠的中國城市的情景相當不一樣。以下的例子來自筆者對一位有過留美經(jīng)歷的中國教師的訪談。
這位來自中國的訪問學者在美國期間,有一次和朋友在一座美國小城鎮(zhèn)的街道上散步,她朋友的胳膊不細心碰到了一個走過的美國人,可是他們沒有道歉,結(jié)果那個美國人憤憤不平地盯著他們看了很久,在走遠后他們?nèi)匀挥X察到身后有敵視的目光。事后他們對這次經(jīng)歷記憶深刻并深感不解。能夠看出,這次不愉快的經(jīng)歷是由于體觸行為的中美文化差異引起的。
另外,國外的調(diào)查證明英美人、法國人與拉丁美洲人在身體接觸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般關系的兩個人坐著談話時在一小時之內(nèi)觸摸對方身體的次數(shù)是:英國倫敦0次,美國的蓋恩斯維爾2次,法國巴黎10次,波多黎各的圣胡安18次。我國的潘永墚教授(1997)對中國人進行了類似的調(diào)查,發(fā)此刻公園中交談者體觸的次數(shù)平均是8次。
這說明中國人在公共場合的身體接觸比英美人次數(shù)多,但比法國人、拉丁美洲人次數(shù)少。
3-3社交性擁抱或親吻的文化差異。
在西方國家,家庭成員、關系密切的朋友在分別一段時光以后再次見面,或者在告別時,常常擁抱和接吻。這在西方國家是一種禮儀。依照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通常人們不會在公共場合擁抱、接吻。胡文仲(1986)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美國人看來只可是是屬于社交范圍的擁抱接吻,中國人往往會感到十分尷尬。雖然此刻中國大城市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較大,戀人或者親友見面或分別時有時也會擁抱,但在比較偏僻的農(nóng)村地區(qū)仍很少見。有學者認為,習慣于擁抱接吻的華人對美國文化的其他方面也都比較適應,并能夠由此看出華人理解當?shù)匚幕某潭取?/p>
以下是一個真實的中美人際交往的誤例剖析。一位中國的訪問學者參加了美國大學的一個聚會,聚會結(jié)束后,多數(shù)人都擁抱道別。一位女士也過來擁抱這位中國訪問學者,但他立刻變得渾身緊張。其他女士注意到他的不安,都沒有過來擁抱他。但看著別人撇開自我相擁時,他不禁有局外人的感覺。這位中國訪問學者的尷尬可能會得到很多中國人的認同。盡管西方文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中國的異性朋友仍然不習慣在公眾場合擁抱。對北美人來說,這位中國訪問學者對擁抱的不安反應則被理解為保守和不友好。
3-4同性之間體觸的文化差異。
按照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同性之間手拉手或者摟肩膀走路,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是能夠理解和允許的。在西方國家,兩個青年男子或女子手拉手在街上走路,往往會被認為是同性戀者,而異性間同樣的行為卻被視為自然。以下的例子是一個真實的中美人際交往的誤例剖析。
一個年輕的美國女外教在一所中國大學教英語,她常理解學生的邀請外出參加活動。可是在中國交通擁擠的街道上過馬路時,她常常覺得心驚膽戰(zhàn)。結(jié)果,過馬路時女生們就拉著她的手或挎著她的手臂,男生們卻羞于照顧。這位女外教覺得很別扭,以至于一到過馬路時就趕緊遠離女學生,因為這使她聯(lián)想到同性戀而深感不安??墒牵袊蚤g類似的身體接觸卻很平常,而普通關系的異性之間卻不習慣于身體接觸。
3-5有關觸摸孩童的文化差異。
在中國的文化中,觸摸小孩是一種親昵的舉動,成人能夠摸孩子的頭也能夠抱過來親吻。如果是朋友或者鄰居的孩子,人們會認為這是友好的表示。可是在西方,除非是家庭成員或者極為親密的朋友關系,通常人們都不能隨便觸摸或者親吻孩子。一些來自西方國家的媽媽們常常會抱怨說中國人喜歡撫弄他們的小孩子,這種行為讓她們覺得很別扭和尷尬。雖然她們明白這種對孩子的觸摸是友好的表示,可是這種行為在西方文化里卻被認為是冒昧的、粗魯?shù)摹?/p>
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的本事,包括與異文化的合作伙伴的交際本事,不一樣文化間的合作本事,適應職業(yè)活動的本事,獨立提出問題和討論問題的本事,人際交往、組織和應變本事等。經(jīng)過中西方人際距離的文化差異的比較,我們能夠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1)培養(yǎng)體距行為的文化差異意識。外語學習者應當注意體距行為的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時,應當事先了解對方文化中人們在交往中的距離,交流時與對方堅持適宜的體距。
2)培養(yǎng)體觸行為的文化差異意識。外語學習者應當注意體觸行為的文化差異,在和不一樣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時,應當首先了解對方文化是接觸性文化,還是低接觸性文化,也應當學習對方文化中的體觸行為所表達的含義,同時也要避免一些對方文化反感的體觸行為。
3)對異文化的人際距離堅持理解和包容的態(tài)度。人的空間觀念是后天習得的,不一樣文化中人們的空間觀念也有所不一樣。差異構成的原因往往和對方文化的自然環(huán)境、歷史背景、價值觀念等因素有關。在跨文化交際時,外語學習者對異文化的空間語言應當持有理解和包容的態(tài)度。
4)重視跨文化交際本事的培養(yǎng)。在學習外語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習對方的文化,并比較其和本國文化的異同,注意跨文化交際本事的培養(yǎng)。
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中國人和西方人的交往也越來越頻繁。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需要意識到中西方文化中人際距離的諸多差異,才能減少由文化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從而進行更為有效的交際。外語學習者除了學習語言本身之外,還應當對異文化的體距行為和體觸行為堅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交際本事。
[1]錢敏汝??缥幕?jīng)濟交際及其對外語教學的意義[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4).
[2]hallsilentlanguage[m].n.y.:anchorpress,1973.
[3]綦甲福。人際距離的跨文化研究-論中國留德學生的人際距離體驗和跨文化學習[d]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2007.
[4]hallhiddendimension[m].n.y.:anchorbooks,1982.
[5]布羅斯納安。中國和英語國家非語言交際比較[m].畢繼萬,譯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1.
[6]潘永墚。身勢語與跨文化理解[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7(1).
[7]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1991.
[8]戴凡,smith,stephenlj.文化碰撞-中國北美人際交往誤解剖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五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與文明的快速發(fā)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越來越多,中西方的交際活動也越來越多。在中西方的交際過程中,必然會產(chǎn)生文化方面的差異。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文化具有差異性,加之文化具有歷史性,是人類長期發(fā)展所積累下的物質(zhì),不同民族與區(qū)域都有著各自特色化的文化。文化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價值觀、道德標準以及社會禮儀與習俗方面。關注文化差異對交際活動的影響,通過有效認知文化促進交際活動有效性的提高,能夠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整合。
日常交際與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交際不僅是語言的交際,更是文化上的交流。文化上的差異必然會體現(xiàn)在語言中,中西文化的不同,會讓中西方的語言交際存在理解上的差異。中西方文化對于交際活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具體影響如下:
(一)稱呼上的差異。
西方國家在稱呼上與我國有著明顯的差異。在英美國家,小朋友可以直呼爺爺與奶奶的名字,而不是中國的爺爺奶奶。同時,長輩對晚輩稱呼時在其姓名前加個“小”字,表達對晚輩的疼愛,這在英美國家是極其不禮貌的行為。同樣,“老”字在中國的稱呼中也是經(jīng)常使用,一些關系親密的朋友不分年齡會稱對方為“老張”、“老王”等,年齡較大的人也會這樣稱呼,在中國,這樣的稱呼會讓人覺得十分親切,但在英美國家卻不是這樣的。在中國,無論是家庭成員還是鄰居,都可以用哥哥,姐姐進行稱呼,但是英美國家,無論性別、年齡,都可以直呼其名。
(二)寒暄上的差異。
中西方國家在傳統(tǒng)寒暄的交際中也有著明顯的不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在打招呼方面都有著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中國人見了面,會有意無意地尋問對方“你吃過了嗎?”或者“你這是去哪兒?。俊?,以此作為打招呼的方式,其實心里并沒有真正期待對方給自己一個高質(zhì)量的答復。在寒暄中,也經(jīng)常會問到對方的年齡、婚姻以及個人薪酬問題。但是,這在英美國家都是被人極其反感的聊天內(nèi)容,如果和他們談及這些,他們覺得自己的隱私被侵犯。西方人喜歡用與個人不太相關的事物打招呼。他們見了面,都會聊一聊天氣或者政治問題,總之與個人問題無關的事情都可以拿來寒暄。這就使得中西方人在交際過程中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誤解。
(三)贊揚上的差異。
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大多比較委婉,經(jīng)常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不直接說出來。在得到他人的贊美時,中國人比較謙虛,雖然內(nèi)心接受了這份贊揚,卻不會當面大方地承認。在接受贊美時,中西方人會有不同的反應,且在用詞方面存在差異。當中國人受到他們贊美時,會在第一時間說“哪里,哪里,您過獎了”。而西方人聽到他人的表揚,都會大方地說“謝謝”。在中國人眼中,謙虛是一種美德,而在西方人眼中,被人贊美是一種樂事。
(四)道別上的差異。
在英漢兩種語言中,有著不盡相同的方式。受到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在與他人道別時,都會送一段距離,將客人送到自己愛門口,甚至送到更遠的地方。被送人的會說“請留步”,主人會說“慢走或者經(jīng)常來”。在西方人眼里,這些禮貌用語都會被理解為邀請,如果對西方人說“再來”,他們會認為自己得到了邀請。英美國家的人在道別時,一般都是用微笑或者手勢說再見,沒有太多的禮節(jié)與語言。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六
女人的思維方式與男人有明顯的不同,女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一般較差。進行判斷推理往往需要很多時間,女人不愿意花費時間去思考,因此,她們就憑著直覺去處理問題。男人多為邏輯思維,因此比女人更為理性。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理性和感性的判斷力。理性的認知我們是比較熟悉的,也就是我們的思考能力。感性認知則是指我們的感知覺或直覺。兩者對我們心理的影響恰恰是相反的。我們對一件事的感覺越強烈,理性思維越是無法發(fā)揮作用。在生活中,深陷情網(wǎng)的人,很難進行理智的思維。
女人的“感性思維”與她在非言語溝通上的能力有關,她們的直覺能力明顯強于男人。女人能從對方的表情、動作、語調(diào)上的微小變化,猜出正確的含義。事實上,“女人的第六感”確實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甚至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有人認為這是由于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女人因為要承擔延續(xù)種族的責任,因此她比男人表現(xiàn)出更多的本能的、情感的、動物的本性和習慣??傊渑诵袆拥氖撬摹案行哉J識”。像男人那樣將語言抽象化,進行邏輯思考對她們來說是很困難的,但她們大多能在瞬間把握事物的整體,發(fā)揮驚人的直覺能力。
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女人經(jīng)常改變主意的原因,她們憑直覺處理問題。但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感覺是多變且不穩(wěn)定的,憑直覺處理問題往往使其隨意性增加,有句俗語形容女人的心是天上的云,說變就變,確實如此。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七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較開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裝文化。
中國文化起源于大陸文明,文化本能比較封閉,在服裝上具有固執(zhí)的“原體”意識,傳統(tǒng)服裝形制幾千年來地位穩(wěn)定,吸收異域服裝相對困難。
西方文化善于表現(xiàn)矛盾、沖突,在服裝構成上強調(diào)刺激、極端的形式,以突出個性為榮。
中國文化是和諧文化,強調(diào)均衡、對稱、統(tǒng)一的服裝造型方法,以規(guī)矩、平穩(wěn)為最美。
西方文化是一種明喻文化,重視造型、線條、圖案、色彩本身的客觀化美感,以視覺舒適為第一。
中國文化是一種隱喻文化,藝術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裝構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八
我們和西方人在對待贊美的態(tài)度上大不相同。別人贊美的時候,盡管內(nèi)心十分喜悅,但表面上總是表現(xiàn)得不敢茍同,對別人的贊美予以禮貌的否定,以示謙虛:“還不行!”、“馬馬虎虎吧!”、“那能與你相比??!”、“過獎了!”等。
而西方人對待贊美的態(tài)度可謂是“喜形于色”,總是用“thankyou”來應對別人的贊美。
2、待客和做客。
我們和人相處的時候,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為別人著想。這表現(xiàn)在待客和做客上,盡責的客人總是盡量不去麻煩主人,不讓主人破費,因而對于主人的招待總是要禮貌地加以謝絕。比如,主人問客人想喝點什么,客人一般會說“我不渴”或“不用麻煩了”;主人在餐桌上為客人斟酒,客人總要加以推辭,說“夠了,夠了”,而事實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氣而已。所以,稱職的主人不會直接問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動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積極地給予滿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總是不停地給客人勸酒勸菜。所以,中國人的待客和做客場面往往氣氛熱烈:一方不停地勸,另一方則不停地推辭。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無需客套。當客人上門了,主人會直截了當?shù)貑枌Ψ健跋牒赛c什么”;如果客人想喝點什么,可以直接反問對方“你有什么飲料”,并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飲料;如果客人確實不想喝,客人會說“謝謝!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會問客人還要不要再來點,如果客人說夠了,主人一般不會再向客人勸吃請喝。
3、謙虛和自我肯定。
我們一直視謙虛為美德。不論是對于自己的能力還是成績,總是喜歡自謙。如果不這樣可能會被指責為“不謙虛”、“狂妄自大”。比如,中國學者在作演講前,通常會說:“我學問不深,準備也不充分,請各位多指教”;在宴會上,好客的主人面對滿桌子的菜卻說:“沒有什么菜,請隨便吃”;當上司委以重任,通常會謙虛地說:“我恐怕難以勝任。”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沒有自謙的習慣。他們認為,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承認,首先必須自我肯定。所以,他們對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績總是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宴請的時候,主人會詳盡地向客人介紹所點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歡;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時候,他們會感謝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九
中國有些家庭,在生活中極端寵愛孩子,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難及的物質(zhì)條件,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應有盡有,但在精神上卻經(jīng)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對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應有的尊重。這與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相反。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西方人更重視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對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營養(yǎng),穿得舒服就可以了。所以,父母應改變教育方法,讓孩子真正在精神方面感受到你對孩子的愛,感受到你的關注,感受到你的期望,而這種期望是孩子成長的動力。只有這樣,父母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產(chǎn)生正效應。
講道理vs具體指導。
中國注重理論的、宏觀的指導,粗線條地講道理;西方更注重具體的、微觀的指導。我們有不少父母,只從道理上講該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錯了,稀里糊涂打一頓,打完了孩子還不知自己錯在哪兒。在國外不少家庭中,孩子無論犯了大錯小錯,也要受到懲罰,比如:不讓看電視,或幾天不許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戲等,就是孩子想做的事不讓他做,讓孩子在他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后果中來體驗對與錯。孩子就從這各式各樣的體驗中,明白了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做什么是對的,做什么是錯的,從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自古以來就備受人們的關注。有人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這句話深刻指明了家長在教育子女所起的作用,按照傳統(tǒng)觀念,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有家長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史“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警惕不恰當?shù)慕逃绞健?/p>
第一,嘮叨式。
很多孩子說,一聽爸爸媽媽嘮叨就煩。請你們想一想,夫妻之間老嘮叨你還煩呢。作丈夫的嘮叨妻子煩,作妻子的嘮叨丈夫煩。嘮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第二,數(shù)落式。
嘮叨的同時就是數(shù)落。孩子在家里總是不停地被數(shù)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業(yè)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數(shù)落比嘮叨更惡性了一點,因為數(shù)落常常帶有譴責性質(zhì)。將數(shù)落式徹底取消。就是這些錯誤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壞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把孩子積極性的火苗撲滅了。
第三,訓斥式。
動不動就訓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對。
第四,打罵式。
打罵式的父母數(shù)量不多,但對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第五,達標式。
規(guī)定孩子考試的平均成績必須達到多少分,名次要進入前幾名,上哪個重點中學,考哪所名牌大學。這叫達標式。
達標式也是傷害孩子五種積極性的家教方式。一個積極上進的孩子會為自己制定目標的,父母將脫離孩子實際的高目標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會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負擔。
第六,疲勞式。
學校搞題海戰(zhàn)術,父母再額外增加學習時間和學習內(nèi)容。
第七,包辦式、陪讀式。
孩子的學習你都替他操心到,沒完沒了地輔導,一天到晚陪著孩子學習。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
選題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詳細內(nèi)容請看下文。
中西方。
問候語。
的比較。
禮貌中的中西方“面子文化”差異。
論中西方激勵機制的差異比較和在醫(yī)療管理中的應用。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比分析。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一
如果從中西方的文化起源開始追溯,通過宏觀而理性的比較會看到,中西方在各種文化現(xiàn)象、形態(tài)和成果上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中國一直是以大的群體文化作為依托,強調(diào)人在社會上的人際交往關系,也就是中庸之道所主張的“他律性人格”,對待重大事情都不做出明確選擇,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既明哲保身也不對他人造成傷害;而西方人則注重自我的內(nèi)心感受,對新鮮的事物都會充滿好奇,是典型的行動派。
1.中西主體內(nèi)涵不同。一直以來,自我都是人格主體的主要部分,而對自我的闡述也存在區(qū)分,即:內(nèi)在自我、人際自我、社會自我。中國長期以來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甚至到現(xiàn)在還有許多倫理道德觀依舊被人們保留和接受。中國人在集體社會中都會將人際自我放在首位,在對自我人格塑造時,注重考慮別人對自己的設計,看重共性多于對個性的發(fā)展。因此,價值觀中的“仁”要遠遠大于“私”。而西方社會則恰恰與之相反,內(nèi)在自我是每個人人格的核心部分,尊重個人的個性發(fā)展,很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內(nèi)在的自我成為支配人際自我和社會自我的關鍵因素。
2.形成性格特征的動力不同?!耙环剿琉B(yǎng)一方人”。中西方之所以會存在性格特征上的差異,就在于其文化起源的發(fā)展動力上的區(qū)別。也就土地和海洋文化的區(qū)別。中國是在陸地上發(fā)展壯大起來,一切文化都深深植根在大地之中。在傳統(tǒng)的社會中,中國人民就存在著自給自足的生產(chǎn)方式,因為肥沃的土地為人民滿足了人們一切的需求,農(nóng)業(yè)尤為發(fā)達。但正是由于這種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制約,在天災往往無能為力,只能任其發(fā)展。這也就是中國人身上所普遍存在“宿命思想”和巨大的堅韌性的來源。如果說,中國是“大地寵兒”,那么,西方國家則是海洋“驕子”。在海洋中求得生存,就必須要與海洋進行“搏斗”,要具備強健的體魄、敢于冒險探索的精神和強大的意志力。于是,在西方人的多次探索之中,證明了地球是園的,并不是中國人口中的“方”的。
3.人格差異的外化。人格對于每個人的外在行為都存在驅(qū)動性,它決定了著人所追求的事物,也影響著人的價值體系的建立。以“仁義”為主導的和諧中庸社會價值觀,在中國已經(jīng)存在數(shù)千年了,所以中國人對事情的判斷并不全在于對事實陳述,情理道德也對人存在著影響,處處充滿“人情味”是中國人在遇事處理上最明顯的一個特征。法律就是中國人格最明顯的外化,在利用法律處理事情時,證據(jù)不一定能決定案件的走向,人心的價值判斷才是最重要的依據(jù)。而西方則是“冷血”的,西方人關注事實,注重真理。其行為準則不受他人影響,充分表達自己的期望,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這樣以“內(nèi)在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也存在很大的弊端,西方許多的校園流血案件的起因正是因為犯罪者標新立異,好走極端的人格。此外,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也能充分體現(xiàn)中西方人的差異。中國人注重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生活中的使用價值,如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等,表現(xiàn)出中國的人保守的人格特征;而西方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于追求獨特,這樣的行為則說明了西方人對個性上的追求。
二、文化融合下的中西方人格整合。
1.正確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異性。隨著世界對孔子文化的推崇,中國的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地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西方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價值觀念也或多或少地發(fā)生了改變。這樣的一種文化整合現(xiàn)象,讓一些學者開始意識到中西方文化差異性的整合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正因為存在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所以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進行有效的整合,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對中西方人格的差異進行整合。人格本土化的提出主要是鑒于西方人格研究理論的`術語中,存在與中國人民的觀念的明顯的不相容的結(jié)論。所以人格研究本土化要求中國對人格的研究要基于中國的實際,針對中國人所特有的心理和行為進行探究。也就是說在人類所具有的人格共性中,根據(jù)中國的傳統(tǒng)、歷史等因素發(fā)現(xiàn)中國人自身人格中所具有的個性,并以中國人的習慣對這些人格進行分析解釋。對中西方人格的整合,是基于對中西方文化整合的基礎之上的,是對“土地”和“海洋”人格中的優(yōu)點的整合,為健康健全的人格樹立更好的標準模板。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人格上的差異是蘊含在中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體系中的。但也正因為這樣差異性的存在,才形成了兩者文化和精神上的互補。中國文化強調(diào)整體性,所以中國人格注重“人際自我”,西方文化強調(diào)個人價值觀,所以西方人格注重“內(nèi)心自我”;中國人求實用,西方人重創(chuàng)新……兩者之間都存在著優(yōu)缺點,所以對中西方文化差異性的整合就顯得十分的有意義,不僅會對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促進功用,還有利于加快對中西方人格上的整合。
參考文獻: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二
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區(qū)域特質(zhì)和風貌的反映,是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表征。中西文化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起源、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等方面。中國的中原文化起源于農(nóng)本,以佛教和道教為主的宗教信仰和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造就了人與自然和諧,強調(diào)整體與貶抑個體的文化。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和漁獵,人們與動物斗爭,與同類競爭,以求生存,所以開放與尊重個體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差異性導致了語言的差異性,不同語言的交流實質(zhì)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之間能否順利溝通,不僅取決于他們對語言本身的理解,更取決于他們對語言所負載的文化意蘊的理解。同時,雖然中西文化差異巨大,但人類的思想感情相通,且基本需求一致,所以文化也呈現(xiàn)許多共性。
2、文化與翻譯。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語言賴以生存的基礎,是語言新陳代謝的生命源泉。翻譯是語言間溝通的橋梁,是各民族文化聯(lián)系的紐帶。文化與語言的密切關系也注定了文化與翻譯的密切關系。翻譯不僅僅是兩種語言符號上的轉(zhuǎn)換,更反映了不同社會文化層面上的轉(zhuǎn)換,是對原作品進行的文化層面上的改寫。所以,中西文化的差異常常給漢英翻譯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
翻譯作為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其真正目的不僅在于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使信息得以表達。在翻譯時,譯者應密切關注原文與譯文中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內(nèi)涵,充分考慮文化差異,通過翻譯對文化差異進行轉(zhuǎn)換。
1、文化差異對詞語翻譯的影響。
詞是漢語的基本單位組成,詞語翻譯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譯文的翻譯質(zhì)量。而文化之間的差異往往會影響詞語的翻譯。正如著名翻譯大家林語堂先生所說:字義每每因在文化中之用法而生變化,或者極難捉摸。一般情況下漢語重具象、重直覺、重整體,英語則重理性、重邏輯、重個體,漢語詞義表達較籠統(tǒng)、較模糊,而英語詞義表達較具體、較準確。比如漢語中人們常說:車來了;這輛車質(zhì)量很好。英語中則需要按照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翻譯成具體的車,如taxi,car,bus,lorry等。所以在翻譯這類詞語時,一定要弄清詞語的具體含義,將兩種文化信息進行轉(zhuǎn)換,尋找對應的語義表達方式,盡可能準確的進行翻譯。
2、文化差異對句子翻譯的影響。
中西方對事物的認識著重點不同,對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可能包括不同的概念,引起不同的聯(lián)想。例如:大熊貓一胎產(chǎn)崽兩只。譯文:anadultfemalegiantpandagivesbirthtotwocubsatatime.在翻譯“大熊貓”一詞時,應該按照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明確地指出“成年和雌性”的含義,而不能直接譯成giantpanda。
3、文化差異對語篇翻譯的影響。
語篇不僅僅是一連串句子和段落的簡單集合或任意堆砌,而是一個結(jié)構緊湊、意義完整、功能明確的統(tǒng)一體。中西方文化差異給語篇的翻譯帶來了相當?shù)碾y度,在翻譯時需要把握好語篇的整體意義,盡可能做到句句銜接緊密、邏輯連貫,既要忠實于原文的主題和功能,又要體現(xiàn)原文的思想和風格。文化差異使得中西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漢英語篇的表達存在著邏輯、思維、語序等方面的不同。漢語語篇一般按照事情發(fā)生的先后來布局;英語語篇往往語序倒置,先說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再說先前發(fā)生的事情。漢語注重具體思維,英語注重抽象思維和抽象表達。英語以主語和動詞為核心,常采用“sv(主謂)”句型,通過從屬關系、修飾關系附著其上,句法結(jié)構嚴謹,邏輯性強,語言連貫流暢;漢語結(jié)構則較為松散。因此在翻譯時,譯者應注意語序的調(diào)整,使翻譯更為準確。由此可見,漢英兩種語言在時間和邏輯的表達上有很大差異。在翻譯時應特別注意按照英語的表達習慣,盡量使用規(guī)范、流暢的語言表達原文的思想內(nèi)容。
文化與語言息息相關,忽略了對語言文化和背景的了解,就等于只抓住了語言的外殼而未領會其精神。譯者在翻譯時不能把語言孤立起來,更應把它們放回文化的大語境當中去考察,準確把握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漢英語篇在行文和文字使用方面均有所不同,在翻譯時,譯者應協(xié)調(diào)兩種語言,盡量做到既保存原作的思想內(nèi)容和寫作風格,又使譯文語言流暢、銜接緊湊、內(nèi)容連貫,忠實通順地再現(xiàn)原作品的涵義。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三
我們和西方人在對待贊美的態(tài)度上大不相同。別人贊美的時候,盡管內(nèi)心十分喜悅,但表https:///面上總是表現(xiàn)得不敢茍同,對別人的贊美予以禮貌的否定,以示謙虛:“還不行!”、“馬馬虎虎吧!”、“那能與你相比??!”、“過獎了!”等。
而西方人對待贊美的態(tài)度可謂是“喜形于色”,總是用“thankyou”來應對別人的贊美。
2、待客和做客。
我們和人相處的時候,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為別人著想。這表現(xiàn)在待客和做客上,盡責的客人總是盡量不去麻煩主人,不讓主人破費,因而對于主人的招待總是要禮貌地加以謝絕。比如,主人問客人想喝點什么,客人一般會說“我不渴”或“不用麻煩了”;主人在餐桌上為客人斟酒,客人總要加以推辭,說“夠了,夠了”,而事實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氣而已。所以,稱職的主人不會直接問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動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積極地給予滿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總是不停地給客人勸酒勸菜。所以,中國人的待客和做客場面往往氣氛熱烈:一方不停地勸,另一方則不停地推辭。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無需客套。當客人上門了,主人會直截了當?shù)貑枌Ψ健跋牒赛c什么”;如果客人想喝點什么,可以直接反問對方“你有什么飲料”,并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飲料;如果客人確實不想喝,客人會說“謝謝!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會問客人還要不要再來點,如果客人說夠了,主人一般不會再向客人勸吃請喝。
3、謙虛和自我肯定。
我們一直視謙虛為美德。不論是對于自己的能力還是成績,總是喜歡自謙。如果不這樣可能會被指責為“不謙虛”、“狂妄自大”。比如,中國學者在作演講前,通常會說:“我學問不深,準備也不充分,請各位多指教”;在宴會上,好客的主人面對滿桌子的菜卻說:“沒有什么菜,請隨便吃”;當上司委以重任,通常會謙虛地說:“我恐怕難以勝任?!?/p>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沒有自謙的習慣。他們認為,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承認,首先必須自我肯定。所以,他們對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績總是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宴請的時候,主人會詳盡地向客人介紹所點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歡;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時候,他們會感謝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四
一、引言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趨勢下,無國界營銷逐漸成為一種主流商戰(zhàn)模式,商業(yè)競爭不再僅僅基于產(chǎn)品的質(zhì)量,而是慢慢滲入了品牌與文化的因素.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良好的品牌形象及其折射出的能為消費者文化心理所接受的`文化內(nèi)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既然如此,選擇一個合適的品牌名稱翻譯,就成為國外品牌進駐中國和中國品牌走向國際的必由之路.
作者:趙晶作者單位:湖南省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刊名: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英文刊名:modernchinese年,卷(期):“”(10)分類號:h1關鍵詞: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五
摘要:本文從建筑與文化的關系出發(fā),通過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明確中西建筑的基本差異以及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加強各種文化范疇之間的交流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中西文化;建筑;中西方傳統(tǒng)建筑;影響。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質(zhì)條件之一,它與我們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聯(lián)系。建筑不能脫離它所在的環(huán)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覺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國建筑教育家羅泊桑教授說:“凡是偉大的建筑,都不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對人類的心靈與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質(zhì)形式是社會的直觀表達,是最能反映當代歷史的,甚至在一片毀滅的廢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種文化傳統(tǒng)和它的思想性。”我們比較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及其對建筑的影響,要從整體的文化脈絡,從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最主要的本質(zhì)出發(fā)。
一、建筑與文化的關系。
歌德把建筑稱作是“凝固的音樂”和“石頭的史書”。幾千年來,建筑的文化價值一再被哲人和詩人們所肯定,建筑是科學技術的產(chǎn)物,是人類文化的紀念碑,是最重要的社會文化之一。建筑是人為的,有人才有文化,與其他人類物質(zhì)產(chǎn)品相比,建筑與人有著更為密切與深刻的關系。它巨大的藝術容量和強烈的藝術表現(xiàn)能力、與人類心靈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賦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尋常的文化意義。
從文化形成的過程來看,建筑是多種矛盾的綜合體,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建筑是歷代文化的積累和延續(xù),它是一種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夠讓當代的人親眼看到,長期保存的一種文化狀態(tài);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種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師要有預見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種具體的規(guī)劃設計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遠見會造成嚴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文化的廣闊角度探索建筑,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夠促進不同文化范疇間的交流。
不論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樣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貪生而懼死,都有所喜惡,都有愛憎之心,都有執(zhí)著于現(xiàn)實和追求理想的本能,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環(huán)境、生存方式、社會經(jīng)濟背景、發(fā)展的歷史過程等各種因素的不同,使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點。
中西文化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歷史悠遠,包羅萬象,而文化更是變動的,中西文化的差異不會停留在某個階段,而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變化,所以這種差異是相對的、大致的差異,筆者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自身的關系三個方面進行比較。
(一)天人合一與征服自然。
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而西方文化強調(diào)征服自然、戰(zhàn)勝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機整體,認為天地、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條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萬物都是有情義的,它們有著至善至美的價值。人類對自然要寄予深切的關懷,不要試圖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應該尊重自然,服從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過道德修養(yǎng)去體會自然之美,自然之偉大與深邃。
與中國文化重視天人合一,主客體合一的立場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把自然作為人類認知的對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與人類不可調(diào)和的對立物,自然界的各種現(xiàn)象是和人根本不同的,它們無所謂善惡美丑,更不帶有感情色彩。而《圣經(jīng)》中關于上帝創(chuàng)世的故事中也包含了這樣的思想:人站在自然界之上,統(tǒng)治自然界,要利用自然來滿足人類自身需求。
(二)家庭本位與個人本位。
中國文化以家庭為本位,注意個人的職責與義務,西方文化以個人為本位,注重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非常重視家族的地位和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diào)。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一切社會組織都是以家庭為中心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是由家庭擴大、引申而成的?,F(xiàn)在我們所說的裙帶關系就是這種家庭本位文化的現(xiàn)代形式。家國同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國家和政治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擴大,家齊,國才能治,天下才能平。
西方文化十分強調(diào)個人的地位。它認為個人就是一個原子,他不靠任何別的人而存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權利、自由、獨立性,這些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文化中的每個人首先是被作為個體來看待的,其次才被看作是一個家庭或者社會群體中的成員。
(三)協(xié)和萬邦與征服世界。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諧和萬邦的大一統(tǒng)思想。《周易》中有一句著名的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將天人合一作為一種思維方式而導出的做人的基本準則和協(xié)和萬邦、包容萬物的處理民族關系的一種態(tài)度。西方在民族關系方面講究競爭、斗爭,主張向外擴張,征服別的民族甚至統(tǒng)治世界。
(一)對建筑材料的影響。
從建筑材料上來看,中國傳統(tǒng)建筑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以木材來做房屋的主要構架,屬于木結(jié)構體系;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是以磚石為主要材料,如:金字塔、古羅馬斗獸場、神廟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體積示人。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除受自然因素和生存環(huán)境影響外,更重要是不同文化所帶來的結(jié)果。首先,中國傳統(tǒng)社會宣揚“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與自然息息相通。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言:“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苑也?!蓖恋貫槿藗兲峁┝松娴谋匦杵?,人們依賴大地生存,死后又回歸土地,自然會對土地產(chǎn)生崇拜感。而木材取于自然,與泥土有生命之親。而西方征服自然,統(tǒng)治自然界的超越感,往往利用石材的特性以巨大的體量和超然的尺寸來強調(diào)人是世界的主人。其次,受《易經(jīng)》中反應大自然新舊更替,生生不息的思想影響,包括中國神話中所描述的神都是自然的神,他們有著自然界的普遍特點,會像自然事物一樣衰老、死亡,只是神的精神和品德會在世間流傳和繼承。而木構建筑正與這種思想相符合,木構建筑會隨著時間的變長,漸漸腐壞,最終毀滅消失,但是建筑的技術和形式會繼續(xù)流傳并被運用和發(fā)展。因為石質(zhì)堅硬而不易腐蝕,正好象征了西方世界祖先精神永不泯滅,同時石材經(jīng)常以人體雕塑的作品呈現(xiàn),石材的硬朗和結(jié)實對西方人所追求身材的矯健和強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第三,木材有自己的特性,樸實無華,易于雕刻和改造,形成通透的外形,與自然界相融合,符合中國人追求溫情、和睦的心理。石材冰冷堅硬,符合西方人理性、客觀與人際關系冷漠的心理。
(二)對建筑色彩的影響。
從中西建筑的裝飾色彩上來看,中國以一種色彩為主,其它幾種顏色并用;西方則是極其豐富,不同時代以不同的色彩為裝飾的主色調(diào),但沒有一個單一的色調(diào)貫穿始終,對比也不是非常強烈。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一方面,在五行學說的影響下,色彩成為天意的象征,人們用色彩表示對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國建筑的色彩被賦予了濃厚的倫理觀念,以顏色作為區(qū)分社會等級、確定社會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建筑的色彩缺乏變化,雖然豐富,但是又顯得單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為處于多元變化的社會文化中,所以變化多端,異彩紛呈,時而華麗浮艷,時而燦爛奪目,時而又光怪陸離。同時受西方“個人本位”觀念的影響,色彩非常張揚、熱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三)對建筑空間布局的影響。
從建筑的空間布局來看,中國建筑是封閉的群體的空間格局,將各種不同使用功能的單體建筑組成建筑群。它們一般不向高空發(fā)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鋪排,幾乎無論何種建筑,從住宅到宮殿,都是一種類似于“院子”的格局。這種空間與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嚴肅而寧和的倫理秩序,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結(jié)構形態(tài)的內(nèi)向性特征,以及嚴格的宗法思想和禮教制度。
與中國相反,西方建筑往往以開放的單體的空間格局高空發(fā)展,采用“體量”不斷向上疊加,以巨大且富于變化的形體,形成巍峨壯觀的整體,以宣揚神的崇高、表現(xiàn)對神的崇拜與愛戴為中心。體現(xiàn)了西方人對神靈狂熱的崇拜。
(四)對建筑造型的影響。
中國傳統(tǒng)造型特別強調(diào)“線型美”,講究線條的婉轉(zhuǎn)流動,中國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現(xiàn)“線”的藝術感染力,如,在歇頂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兩側(cè)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顯的起翹,形成“飛”的意境;而屋頂上部坡度較陡,下部較平緩,這樣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與通風。追求意境和重倫理的思想在中國古建筑中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在建筑造型時,往往把其社會內(nèi)容和象征意義放在顯要突出的位置,同時,還注重實用性,如荀子主張:“為之宮室臺榭,使足以避燥濕、養(yǎng)德、別輕重而已,不求其外?!?/p>
西方傳統(tǒng)造型強調(diào)“形式美”,發(fā)源于希臘的古典主義美學思想認為“美在物體的形式”,我們從古希臘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種對形式美的強烈的追求。如,仿男體的多立克柱式強壯雄偉,仿女體的艾奧立柱式柔和端莊。
在21世紀全球化的環(huán)境中,通過比較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對建筑造成的影響,即對中西文化的差異的脈絡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確了中西建筑在各個方面的差別和造成這些差別的原因,我們應繼續(xù)加強各種文化范疇間的交流,各種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同時要保護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堅持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趨同性,才能實現(xiàn)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乃濟。吃喝玩樂:中西比較談[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2.
[2]張忠利,宗文舉。中西文化概論[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3]白晨曦。天人合一:從哲學到建筑[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
[4]高洪芹。淺析東西方建筑的差別[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2):144.
[5]王娟。神話與中西建筑文化差異[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六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異與沖突現(xiàn)象的原因紛繁復雜,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習俗,必然影響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交流差異,甚至是沖突,產(chǎn)生這些差異與沖突的主要原因有:
(一)思維方式不同。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以直覺、整體、圓式為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則以邏輯、分析、線性為特點。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與中國人進行對比,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方式具有明顯的籠統(tǒng)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追根溯源,我們發(fā)現(xiàn)思維定式往往會忽視具體個體事物的差異,夸大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tài)度,常伴有感情色彩,并帶有傾向性的固定看法,會直接造成交際障礙,影響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
(二)價值取向不同。
根據(jù)美國人類學家barnettpearce等人的理論,人們的行為規(guī)則、思維方式、道德標準、處世哲學等無不受到所在群體價值觀的影響與作用。人們在實際的人際交往過程中,無意識地習得了自身群體固有的文化的觀念,成為該群體人們的處世哲學、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墒?,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判斷標準。以中西方文化為例,在我國文化中,中國人推崇謙虛禮讓,追求隨遇而安、隨波逐流,不喜歡個人出風頭,不愛爭強好勝。而西方文化則推崇個人主義,個人英雄主義和個人為中心的思想根植于他們的頭腦中,西方人崇尚獨立思考與判斷,喜歡憑借自己的個人能力去實現(xiàn)個人利益。
(三)社會行為規(guī)范與處世哲學不同。
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具體含義就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在交流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用自身所在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和處世哲學來判定對方行為的正確與合理,由于雙方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存在差異,同一社會行為常會產(chǎn)生誤解、不愉快甚至更糟的后果。比如在中國,人們輕拍小孩子的頭部,這一行為表示友好、關愛的意思,但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行為。所以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否能夠正確地識別和運用恰當?shù)男袨橐?guī)范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們與西方人的交往過程中,確實存在著很多文化方面的沖突,直接影響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會產(chǎn)生誤解、不快、關系緊張,甚至還會發(fā)生嚴重的經(jīng)濟后果,這些問題都是源于交際雙方不了解文化差異造成的。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極有必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建立良好的習俗差異意識,盡量避免交際中產(chǎn)生誤解或沖突。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七
[論文摘要]從比較中西餐桌禮儀的餐具使用差異、座次安排差異、就餐氛圍差異、及餐桌話語差異四個方面來看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旨在說明堅持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同時,要采用一個客觀、寬容、尊重的心態(tài)對待異國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際中能恰當?shù)?、得體地進行交際。
[論文關鍵詞]餐桌禮儀。
易中天先生曾經(jīng)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對中西文化進行了精妙闡釋中國文化的思想內(nèi)核是“群體意識”,的思想內(nèi)核則是“個體意識”。所以西方人即使請客吃飯,也是各點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中國文化則認為個人的意志,必須服從群體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緣,則其方式禮儀,自然也就以和為貴了,因此中國人愛聚餐、喜共食、講和合。筆者認為在跨文化交際中,面對陌生文化,因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不同,交往過程中難免發(fā)生文化沖突。筆者從如下四個方面對中西餐桌禮儀進行簡單的比較,以便在跨文化交際中能恰當?shù)亍⒌皿w地進行交際。
一、從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禮儀最基本差異。浙江大學游修齡教授認為:東西方出現(xiàn)進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有關系。筷子要發(fā)源于有竹子的地方。我國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為我國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現(xiàn)比筷子要晚很多。據(jù)游修齡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游牧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馬上生活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大約15世紀前后,為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還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游修齡教授認為,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共同進餐相配。西方一開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后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單元,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筆者提醒在使用餐具時中西均有不同的規(guī)范。如中餐進餐時不可玩弄筷子(把它們當鼓槌是非常失禮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當然,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這好像葬禮上的香燭,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時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著刀叉時切勿指手畫腳。發(fā)言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上才合乎禮儀。忌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餐具掉落不要彎腰拾撿。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帶湯汁的餐品,要一小塊的逐一切食等等。
二、從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座次安排。中國人請客傳統(tǒng)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順序坐偏座。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后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講究“女士優(yōu)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xiàn)出對女士的殷勤。在中國,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而在西方,右為尊,左為次。
筆者特別提示西餐入座禮儀: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cè)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用餐時,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長。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記得要抬頭挺胸著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進口中時,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彎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三、從就餐氛圍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是中西餐桌禮儀最根本差異。餐桌氣氛上的差異,中國餐桌上動,西方餐桌上靜。中國人以食為人生之至樂,排場之大,氣氛之熱鬧常常令人嘆為觀止。中國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盡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這樣的宴客方式才能體現(xiàn)主人的熱情和誠懇,餐桌上的熱鬧反映了食客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快。這種“鬧”能從某種程度上折射中國人家庭溫馨、鄰里和睦、國人團結(jié)的“一團和氣”。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的去靜靜的切割自家的盤中餐。喝湯時不能發(fā)出響聲,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fā)出聲音。進餐時可以與左右客人交談,但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先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說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四、從餐桌話語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人請客吃飯時,擺在桌上的菜花樣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會更多,越名貴、越奇特的菜會越顯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卻往往要說“今天沒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點”“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類的話。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這樣女主人會很高興,認為大家喜歡她做的菜。面對豐盛的宴席,主人會說“已經(jīng)傾其所有來招待大家”的話。對中西主人的餐桌話語進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國人遵循了“貶己尊人”的原則。而西方人強調(diào)效率和實用主義價值觀,在交際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如在宴席上西方人不議論令人作嘔之事,會千方百計采用含蓄文雅的詞來替代toilet,如:“wherecaniwashmyhand?”、“iwonderificouldgosomewhere.”、“caniaddsomepowder?”等。另外,在西方國家不要問“吃飯了嗎?”等我國習慣的問候語?!澳燥埩藛幔俊比菀资谷四涿?,甚至會出現(xiàn)誤會。如在英國,你若問人吃飯沒有,其含義是你有意請對方吃飯;這對于未婚男女,則表明你有意約會對方。
五、結(jié)語。
世界上各種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無優(yōu)劣之分。應該避免用自己的文化、、價值觀作為標準去衡量、評判而應采用一種客觀的、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異國文化;同時,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隨、模仿異國文化,而應堅持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參考文獻: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文匯報。筆會》。
[3]李天民,《現(xiàn)代國際禮儀知識》,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2003.12:109.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八
師范教育的質(zhì)量關系到未來教師的質(zhì)量,從而直接影響國家的人口素質(zhì)和人才競爭力。師范教育課程的目標、結(jié)構和內(nèi)容又決定了教師的質(zhì)量和水平。本文以具體院校為實例,通過對中美兩國師范教育課程的比較,認識各自課程的價值和特點,同時對我國師范教育課程進行反思,旨在借鑒美國優(yōu)秀經(jīng)驗,通過加強通識教育、提高師范特性和重視實踐課程等方式完善我國師范教育的課程設置,從而提高師范教育質(zhì)量。
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育的踐行者,教師質(zhì)量的優(yōu)劣是關系到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人口素質(zhì),以及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師范教育不斷發(fā)展和鞏固,業(yè)已形成規(guī)模,為國家教育戰(zhàn)線輸送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同樣在美國,其走在世界前列的師范教育保障了國家的人才供給,對美國的絕對人才優(yōu)勢功不可沒。而師范教育的課程又決定了教師的質(zhì)量和水平。因此,通過中美兩國師范類課程的比較,可為完善我國師范教育體制、提高教師質(zhì)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概念界定。
根據(jù)《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教育大詞典》、《中國教育百科全書》等教育工具書的定義,“師范教育”是指“培養(yǎng)師資的專業(yè)教育”,“培養(yǎng)和提高基礎教育師資的專門教育”。由于美國19世紀“師范學校”(normalschool)主要提供職前教師的培養(yǎng),因而“師范”的含義相對狹窄。隨著美國教育機構的轉(zhuǎn)型,師范學院和綜合大學教育學院逐漸取代了師范學校,教師培訓工作的含義已遠遠超出“師范教育”的范疇,由此,“教師教育”作為“包含為培養(yǎng)未來教師的職前培訓、新教師的入職培訓和在崗教師的在職培訓三個層次,涵蓋職前、入職和職后教育的綜合概念”[1],開始被廣泛認可和使用。在我國,“師范教育”作為一種習慣用法保留至今,但由于本文主要針對中美教師職前教育,即本科師范生的課程進行比較,并未涉及入職培訓和在職培訓層面,故使用“師范教育”的概念加以表述。
1.培養(yǎng)愛國、尚德和社會主義覺悟的政治課程。
在我國四年制本科師范教育中,社會主義價值觀課程在通識教育階段可謂濃墨重彩。師范大學一般設置政治理論類、中國近現(xiàn)代發(fā)展史類及國際教育等課程,旨在培養(yǎng)教師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高度的社會主義覺悟,以及自愿投身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奉獻精神。要求教師樹立崇高的教育理想,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擔負起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重任。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類課程旨在培養(yǎng)教師具備基本的法律意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夠在教育實踐中以積極的態(tài)度、寬大的胸懷、崇高的師德以身作則,誨人不倦,并通過適當?shù)?、合法的手段解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2.培養(yǎng)扎實理論與卓越技能的專業(yè)課程。
受蘇聯(lián)高等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本科階段課程結(jié)構呈通識課程遞減、專業(yè)課程遞增式,且專業(yè)課程占總課程比例較大。這里所說的“專業(yè)課”應當包括學科基礎課、教學技術課和教育理論課三部分。由于存在“學好英語便能教好英語,學好數(shù)學便能教好數(shù)學”的普遍認識,師范類專業(yè)課程更多地側(cè)重專業(yè)基礎。以海南師范大學師范英語專業(yè)為例,聽、說、讀、寫、翻譯此類專業(yè)技能性課程占絕對比例,旨在培養(yǎng)教師扎實的學科基礎,熟練掌握學科理論和基本技能,在教學實踐中盡可能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傳授知識。
教學技能類課程的目標是培養(yǎng)教師具備在中小學獨立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我國教師技能類課程通常開設在專業(yè)基礎課之后,包括學科教學法、教學技術、教師表達等課程,并通過微格教學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反復觀摩、評價與改進,目的是使教師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學技能,靈活自如地組織教學,生動活潑地傳遞知識,張弛有度地控制課堂。此外,師范教育要求每個未來教師具備擔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并相應開設“班級管理”、“教育心理學”等教育理論類課程,使教師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性格特征,提高控制和管理能力,結(jié)合班級具體情況采取科學靈活的手段解決實際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積極有序。
3.培養(yǎng)實踐能力、適應能力的實習課程。
實習課程是師范類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通常包括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兩部分。從觀察學習、牛刀小試到獨立實踐教學與管理,體現(xiàn)了師范教育循序漸進地幫助教師實現(xiàn)理論向?qū)嶋H工作的轉(zhuǎn)變,通過對具體學生發(fā)展狀況和教學工作的直觀認識,加強對教師職責的了解;同時,通過求教、反思和揚棄,汲取在職教師的優(yōu)秀經(jīng)驗,提高對教學技術、方法、管理策略的認識,最終為己所用,掌握基礎教育工作的基本規(guī)律,科學執(zhí)教。
中美師范都將學識廣博、專業(yè)基礎扎實、教學技能熟練作為各類課程的基本目標,但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課程在我國師范教育中開設甚少,因而開發(fā)未來教師自身特質(zhì)和創(chuàng)造力的目標并未得以體現(xiàn)。此外,我國通識教育課程開設科目少,范圍窄,相對于美國以學科鏈接和啟發(fā)兒童智力為目的的博學教師目標,實施效果尚有明顯差距。
通識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頭腦從褊狹閉塞狀態(tài)中得到解放,學會清晰的、合乎邏輯的思維習慣,良好的語言交往技能,以及獲得了解文化、遵從道德、善于審美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識課程在美國全面深入的開展,體現(xiàn)了對人性素養(yǎng)的追求。美國的通識課程包括語言、藝術、淵源、制度、自然、工作、認同等幾大方面,學科種類繁多。未來教師可在大學掌握至少兩門外語,形成美學素養(yǎng),了解國家和世界的發(fā)展歷史,認識不同體制下的社會結(jié)構和運行機制,掌握天文地理生態(tài)萬物的發(fā)生原理和規(guī)律,確定行業(yè)價值尤其是作為教師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發(fā)展,以及從心理學角度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增強自我認同感,對未來的職業(yè)充滿信心。
美國通識課程所占的課程比重從1/3到1/2不等。例如,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教育學院的中學教師專業(yè)中,四年制本科總學分128學分,第一學年共31學分,其中通識課程22學分,具體為英語6分,數(shù)學6分,基礎物理3分,基礎社會科學3分,體育4分。第二學年共33學分,通識課程18學分,具體為英語6分,歷史3分,人文學科3分,生物學3分,藝術類3分。[3]通過數(shù)據(jù)得出,該校前兩年通識課程占課程總量的63%,且科目涉及諸多領域,對學生掌握多學科知識,拓寬視野范圍有很大幫助。
我國師范教育領域已認識到教師完善的人格、豐富的文化素養(yǎng)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對于兒童身心發(fā)展大有裨益,通識課程在師范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與美國教育體制不同,我國作為教育集權制國家,對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開設有嚴格的規(guī)定和限制,其科目和所占課程比都與美國相去甚遠。仍以海南師范大學為例,公共課即通識課程四年學分總和僅占應修總學分的23%。通識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公共必修課包括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軍事學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等,占總學分的19%;公共選修課共要求8學分,人文類2學分、自然類3學分、藝術和體育類各1學分,教育類1學分,僅占四年培養(yǎng)計劃的4%;專業(yè)課程,包括必修與選修,共占總學分的67%;另有10%的實踐課程學分。從上述比例可以看出,我國通識課程數(shù)量本已明顯不足,而國家規(guī)定科目又占去通識課程的絕大部分,作為擴充未來教師知識儲備的可選科目微乎其微,與通識教育所要體現(xiàn)的涉獵廣,素養(yǎng)高,有思想的教育人才目標尚有距離。
(二)任教科目課程。
任教科目課程是指未來教師取得教師資格證書的科目類別及準備任教的科目領域所對應的課程。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教育學院的中學教師專業(yè),學生自選的專業(yè)類課程在第一學年6學分;第二學年15學分;第三學年24學分;第四學年28學分,約占總學分的1/2。[3]較之專業(yè)課程近70%的我國師范教育比重偏低。美國師范類畢業(yè)生的學科知識基礎和能力與學科專業(yè)學生相比顯得薄弱。這也是美國對師范教育專業(yè)性質(zhì)疑和討論的熱點。
在我國,師范大學已通過建立不同院系劃分了專業(yè)界限,從海南師范大學的課程比例分析,專業(yè)課雖然占到了課程總量的60%以上,但以專業(yè)基礎和技能課為主,對于解決該學科“如何施教”問題的課程較少。比如體現(xiàn)英語師范專業(yè)特色的“英語教師技能”、“英語教學法”等課程僅開設1—2學期,“教師口語”作為選修課不做必然要求,英語板書等學科教學技能并未受到重視??梢哉f,我國培養(yǎng)教師的學術性要高于美國;但我國師范專業(yè)學生在主觀上存在重專業(yè)知識輕學科教學技能的傾向[4],與我國教法類課程開設不足是有直接關系的。
美國的教育類課程由教育基本原理和課程原理兩部分組成。其中教育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歷史學、人類學原理等;課程原理包括課程觀念、課程的組織設計與評價、教學技術、教學策略、教育測量與評價等,占總課時的1/4到1/3。如威斯康星大學的教育師范專業(yè)就開設教育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史、哲學、人際關系等眾多教育理論類課程[3],幫助未來教師掌握教育科學原理、了解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科學開展教學和輔導。
(四)教育實習課程。
美國教師普遍認為教育實習是他們所接受職前教育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包括模擬實習、實地經(jīng)驗和教育實習三個階段。模擬實習階段是借助科技手段模擬中小學教育情境,師范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析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實地經(jīng)驗是讓師范生了解中小學教學與管理的實際情況,觀摩和協(xié)助教師的教學與管理,并參與少量的實際教學。實習階段在美國師范教育中為期18周,由師范生全面親身實踐,逐漸承擔備課、授課及班級管理方面的責任,最終獨立勝任教師工作。
在我國,實習同樣是師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步驟、時間和效果都與美國有較大差別。如海南師范大學實踐課程占培養(yǎng)計劃總學分的10%,除見習、實習兩部分外,畢業(yè)論文也算作實習課程學分。實習課程總學分18分,畢業(yè)論文8分,因而該校學生真正的實踐經(jīng)歷僅占10分,為總課程的6%。見習為期一周,實習為期八周,且由于實習基地和條件的稀缺,分為頂崗支教、普通實習和自主實習三部分,不作統(tǒng)一管理,以緩解實習資源的壓力。雖然我國師范院校并非普遍如此,但實習期少于美國且組織性相對較為薄弱卻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學生畢業(yè)前學以致用的機會并不多。
(一)增加課程知識面和實用性。
隨著我國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的轉(zhuǎn)軌,學生個性發(fā)展、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中小學教師除了要教好本門功課之外,還肩負著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生活、初步形成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任。因此,包羅萬象的通識課程不但使未來教師在傳授科目時生動活潑,而且間接為中小學生提供了開闊視野的窗口,通過師生的溝通交流向孩子傳遞知識,培養(yǎng)知識豐富又個性獨特的學生。在課程設置上,我們應當看到美國通識教育對社會的巨大功績。因此,我國的通識課程應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基本前提下,放寬控制,增加課時,給予學校更多自主權。同時,提高通識選修課在總學分中的比例,給未來教師更多空間和自由以充實自我。
此外,我國師范教育還應加強課程與中小學實際的聯(lián)系和實用性。如美國師范學院開設的法律基礎、特殊兒童教育、人際關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課程,對于未來適應中小學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國師范學院也應增設心理健康、公共安全、教具使用等實用性課程,以解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更好地發(fā)揮教師作用,言傳身教,科學務實,成為兒童少年成才的重要引路人。
(二)加強課程的師范特性。
我國的師范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存在著重視學科專業(yè)知識而忽視教育理論與教師技能訓練的傾向,即過分強調(diào)學術性而忽視師范性[5]。大部分學校僅開設教育學、發(fā)展心理學、教學法等為數(shù)不多的教育理論與技能課程,與美國種類齊全的教育課程差距較大。師范課程不足將導致教師工作缺乏理論依托。教師本身是一種職業(yè),除了強調(diào)所授學科的扎實基本功之外,用符合教育規(guī)律和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法與手段開展教學和班級管理才是教師職業(yè)特色之所在。因此,師范專業(yè)的課程應擺脫與綜合大學其他專業(yè)課程大同小異的局面,加強師范特色課程以提高師教師職業(yè)水平與能力。
(三)提高實踐課程比重與水平。
如上文所述,我國教育實習期還不足美國一半,比較美國模擬實習和見習的階段就相去更遠。可以說,目前我國的教育實習作為師范教育的必要程序存在例行公事的傾向。通常八周的實習時間包括了熟悉中小學情況,與教師的溝通與磨合,聽課和反思研討,參與晨讀、自習的管理,組織班會和活動等諸多事宜,且大多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由于擔心實習教師的授課方式和水平影響學生成績,學校留給實習教師的獨立上課時間僅剩2周左右。在實習指導方式上也基本上“采取實習生到中小學上課的單一模式,缺少創(chuàng)新性”[5]。教育質(zhì)量是建立在教師實際工作水平基礎上的,只有真正重視教育實踐,延長實習期,擴展實習環(huán)節(jié)與形式,給予師范生更多親身參與教學實踐與管理的機會,才能使其真正做好準備,在日后的崗位上輕車熟路,應變自如,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十九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流,產(chǎn)生的相互作用。近年來,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逐漸深入,我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益增強,跨國界、跨種族、跨文化的經(jīng)濟與社會交流迅猛發(fā)展,因此跨文化交際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人們交流時沖突時有發(fā)生。常表現(xiàn)為:
(一)問候語的差異。
在中國,普通老百姓見到熟悉的人打招呼,常說“你吃了嗎?”“干嗎去?”等來問候?qū)Ψ?。對中國人來講,這是普通又隨便的問候話,但西方人聽了迷惑不解,他們可能會認為“我吃不吃飯、我干嗎去和你有什么關系”。在英語中,通常以時間進行問候,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是“hello/hi”簡單地問候?qū)Ψ健?/p>
(二)隱私觀念的差異。
中國人初次見面常會問詢對方的年齡、職業(yè)、婚姻狀況,甚至收入,在中國,這是人們之間表達關心的常見方式。然而,在西方,人們則認為侵犯了自己的隱私。而西方人則講究個人空間,注重個人隱私,不愿讓別人干涉自己的生活。由于中西方隱私觀念的差異,所以在中西方交流時會發(fā)生沖突。
(三)時間觀的差異。
在西方國家要想拜訪某人,必須提前邀約,需要說明拜訪的時間、地點和目的。但在中國,人們無提前邀約的觀念,隨便串門,擾亂別人的生活秩序的行為較為常見,這說明中國老百姓的時間觀念不夠強,使用時間上具有普遍的隨意性。在平日的生活中,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較強,人們都對時間做了精心的計劃與安排,并養(yǎng)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
(四)餐飲習俗的`差異。
在西方,若要宴請賓客,主人通常會提前兩周發(fā)出邀請函,客人們會提前三天答復是否邀約,以便宴請的主人準備適量的飯菜。在就餐時,主人不會多說勸酒話,常說“itisreallygood,pleasetasteit.”表示誠摯邀請完,然后就將注意力轉(zhuǎn)到談話的主題上。而在中國,由于人們喜歡謙虛禮讓,即使心里已經(jīng)接受別人的邀請,還是要表示出推辭一番。在中國人宴請賓客,即使主人擺滿一桌美味佳肴,也總習慣講幾句“招待不周”等客套話。就餐方面的差異,是因為在西方人們不喜歡含蓄表達,講求尊重個人權益,注重個人空間。以上只是跨文化交際實際場景中常見的一些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例子,只有我們深刻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才能成功進行跨文化交際。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二十
中國神話與西方神話由于其孕育的土壤不同而呈現(xiàn)出各有特色的文化內(nèi)涵.追溯起源,本文就從神話中體現(xiàn)的中西價值來比較其差異,形成原因和對后世的影響中國人“崇德”而西方人“尚力”,中國人“抑己利他”而西方人“利己至上”.
作者:李鑰賀松柏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湖南?湘潭,411201刊名:安徽文學(文教研究)英文刊名:anhuiliterature年,卷(期):2007“”(9)分類號:b93關鍵詞:中國古希臘神話文化價值差異
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論文篇二十一
禮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規(guī)則,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工具。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唯一傳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國交際日益增多,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更是越發(fā)顯露,這種差異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在中西禮儀沒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些禮儀的差異。
一、餐飲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國人將吃飯看作頭等大事。中國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過了對營養(yǎng)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營養(yǎng)反而顯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yǎng)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種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營養(yǎng)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們的飲食多是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
在餐飲氛圍方面,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會上,中國人在餐桌上并沒有什么很特別的禮儀。而西方人在用餐時,都喜歡幽雅、安靜的環(huán)境,他們認為在餐桌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禮儀,不可以失去禮節(jié),比如在進餐時不能發(fā)出很難聽的聲音。
中西方宴請禮儀也各具特色。在中國,從古至今大多都以左為尊,在宴請客人時,要將地位很尊貴的客人安排在左邊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則是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座,夫婦也分開而座,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開椅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時要坐正,認為彎腰,低頭,用嘴湊上去吃很不禮貌,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人通常吃飯的方式。吃西餐的時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飲酒,中國的餐桌上酒是必備之物,以酒助興,有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二、交際語言的差異。
日常打招呼,中國人大多使用“吃了嗎?”“上哪呢?”等等,這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切感。可對西方人來說,這種打招呼的方式會令對方感到突然、尷尬,甚至不快,因為西方人會把這種問話理解成為一種“盤問”,感到對方在詢問他們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們只說一聲“hello”或按時間來分,說聲“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國人見面會說:“今天天氣不錯啊!”
稱謂方面,在漢語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親密的人之間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漢語里的范圍要廣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來稱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對十幾或二十幾歲的女子可稱呼“小姐”,結(jié)婚了的女性可稱“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員之間,不分長幼尊卑,一般可互稱姓名或昵稱。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媽媽的名字。對所有的男性長輩都可以稱“叔叔”,對所有的女性長輩都可以稱“阿姨”。這在我們中國是不行的,必須要分清楚輩分、老幼等關系,否則就會被認為不懂禮貌。
中西語言中有多種不同的告別語。如在和病人告別時,中國人常說“多喝點開水”、“多穿點衣服”、“早點休息”之類的話,表示對病人的關懷。但西方人絕不會說“多喝水”之類的話,因為這樣說會被認為有指手畫腳之嫌。比如他們會說“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復”等等。
三、服飾禮儀的差異。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nèi)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場合要穿禮服套裝。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環(huán)的習俗。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平時人們喜歡穿著休閑裝,如t恤加牛仔服。
當今中國人穿著打扮日趨西化,傳統(tǒng)的中山裝、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臺。正式場合男女著裝已與西方并無二異。在平時的市井生活中,倒會看到不少人穿著背心、短褲、拖鞋等不合禮儀的服飾。
禮儀是一種文化,是文化就有縱向的傳承和橫向的借鑒與融合。隨著世界全球化不斷加快步伐,經(jīng)濟、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進中國,中國傳統(tǒng)禮儀也不斷受到西方禮儀文化的沖擊。如何保護中華民族傳統(tǒng)禮儀,并去其糟粕,與西方禮儀進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為人們不斷思考和探討的話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西禮儀文化必將會互相滲透,不斷發(fā)展。
就拿餐飲方面舉例?,F(xiàn)在中國飲食市場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和接受這些外來食品。麥當勞幾乎代表了一種文化時尚,成為美國文化在餐飲領域的標志。與此同時,法國的貴族文化,英國的紳士文化也隨著飲食而涌入中國。隨著中西飲食文化的交流,不僅帶來了蛋糕、面包、雞尾酒等西式菜點,也帶來了西方一些先進的制作工藝和飲食方法。這些都為古老的中國飲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當然我國悠久而燦爛的飲食文化在海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幾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現(xiàn)了大量的中國餐館,中國菜日益受到各國人民的歡迎與喜愛。比如北京烤鴨儼然已經(jīng)成為外國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禮儀文化的融合過程中,中國人未免盲目熱衷于西方,不自覺中陷入兩個誤區(qū):其一,是拿西方的禮儀取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禮儀是一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東西。比如在青年中,舉行外國式婚禮、過西方節(jié)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傾向。對西洋禮儀只是作為民俗知識了解一下無可厚非,如果趨之若騖,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也會被淹沒。其二,是把禮儀教育的重點集中在操作層面,比如鞠躬要彎多少度,握手要停幾秒鐘等等。這些問題不是不可以講,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禮儀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義。
不可否認,當今國際通行的禮儀基本上是西方禮儀。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并不僅僅是西方的實力強大,深層的原因在于西方人價值觀的統(tǒng)一,在于西方人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深刻覺悟。這一切與基督教的社會基礎密切相關,因為禮儀是宗教的重要活動方式,由于對宗教的虔誠信仰,西方人從小就接受這種禮儀的教育與熏陶,使得禮儀能夠自然地表現(xiàn)在人的行為之中。精神與物質(zhì)、政治與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們獲得高度的自信與優(yōu)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與優(yōu)越感賦予了西方文化強大的感染力,使其禮儀文化被視為世界標準。對照我們現(xiàn)在的中國社會狀況,我們與西方的差距是明顯的。
中西方禮儀文化的融合,在我們今日中國,更多的還是借鑒西方。但無論是借鑒西方的禮儀,或者是我們是自創(chuàng)一套自己的禮儀系統(tǒng),這在形式上都不難。難的是我們也能有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有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深刻覺悟。我們借鑒西方禮儀,不僅僅是要借鑒它的形式,更應當借鑒其內(nèi)在靈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優(yōu)越感,才能確立我們的感染力。民族的復興不僅是實力的復興,更是一種文化的復興。只有別人也認同我們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們的禮儀行于世界。
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一個禮儀缺乏的社會,往往是不成熟的社會。而一個禮儀標準不太統(tǒng)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會,往往是一個不和諧的社會。禮儀,是整個社會文明的基礎,是社會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現(xiàn)方式。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必須先從禮儀開始。中國今天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無論是物質(zhì),精神,文化各個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價值觀進行統(tǒng)一。而禮儀文化無疑是這種統(tǒng)一的“先行軍”,只有認清中西禮儀文化的差異,將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適合中國當代社會的禮儀文化體系,達到和諧社會的理想。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945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