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通用2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22:56:06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通用21篇)
時間:2023-11-08 22:56:06     小編:雁落霞

通過總結,我們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偨Y時如何運用恰當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以下是企業(yè)管理專家總結的一些成功經驗,值得每個人學習。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一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推進課程改革、抓好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為重點,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校本教研為基礎,繼續(xù)執(zhí)行“科研興教,科研強?!钡霓k學方針。面向學生、服務教學實際的校本教研,努力構建學習型教師組織,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目標。

1.繼續(xù)學習《新課程標準》,討論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體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與講授式有機結合,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體現(xiàn)生本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學得輕松。

3.充分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

三、主要措施。

為了便于小學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現(xiàn)一些基本現(xiàn)象和事實,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加工、提煉;另外,對教材所呈現(xiàn)的一些知識點,也需要教師進行歸類處理,確定重難點。

2、活化例題,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活化”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把例題轉換成生活實際的問題。教材中有些應用題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不緊,學生常常感到這些題與自己無關,因此探索活動顯得不夠主動積極。教師可以“換湯不換藥”,即將學習內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求知欲。

3、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教學實踐證明,教學中絕對的、萬能的、最好的教學方法是沒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于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促進了學生的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任何方法都是無效的。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優(yōu)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二

本學期,我們初三數學組的小課題研究內容是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的探索。我們四位老師在前一階段的教學和教研中,時刻關注課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體會,現(xiàn)總結如下: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重思維的學科,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不光要學會常用的知識,而且要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出靈敏的思維??墒窃谛〗M合作過程中,激烈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可能會中斷學生的思維,減少學生思考的時間,激烈討論的內容往往是一些皮毛的東西,無法深入探究出題目的本質,對學生思維的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都不太有利。所以,在數學課堂中,討論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求教師控制好,該思考的內容一定要留給學生一個安靜的思考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吃透知識點。對于該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再要求學生討論,并交流方法,相互學習,以達到知識的提升。二、分組的策略:

分組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性格、學習態(tài)度、品質等方面的差異,以組間同質、組內互質的原則,將班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4-6人,并選好組長負責組內分工、組織紀律、監(jiān)督和保證每個成員都有參與機會。組長還需要匯集本組的討論結果、結論,代表小組在班內交流。控制好每個組員發(fā)言的時間,保證組內討論按時有序完成。組長可以將責任分配給組員,讓每個組員負責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負責課堂教學中設立組間競爭機制,把競爭引入課堂中去,并根據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組員進行必要的重復調整。三、對合作環(huán)節(jié)的調控。

合作并不是說在班里沸沸揚揚才是好的課堂,也未必是要把合作貫穿于整個課堂,還是要有效率的保障,應該有選擇的進行小組合作,比如在新舊知識銜接時設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內容,在動手操作、探究問題時設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內容;在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中設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內容;在課堂練習出現(xiàn)普遍性錯誤時設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內容。

數學課堂有他自身的特點,數學作為一門思考性很強的學科,是需要留下大量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的,所以如何安排合作是很重要的,教師一定要對課堂進行良好的控制和設計,提升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這樣才能做到一節(jié)高效的數學課。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三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實踐研究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數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創(chuàng)設適合兒童發(fā)展的數學情景教學模式,真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給學生一些權力,讓他自己去選擇;給他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些情景和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慢慢向前走。但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由于諸多原因,情境創(chuàng)設進入了誤區(qū),“填鴨式”教學模式依然存在,情境創(chuàng)設“變味”、“走調”,失去了應有的價值。為使情境創(chuàng)設更好地發(fā)揮對數學教學的服務作用,因此我選此課題進行研究。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為學生創(chuàng)設逼真的,有趣味性的,生活性的,研究性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倡導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品嘗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同時,還可以促使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優(yōu)化課堂結構,能根據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符合學情的教學情境,使每一位學生都力求做到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縱橫交叉,觸類旁通,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也使老師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讓我們的課堂呈現(xiàn)出別樣的風采和活力。

二.創(chuàng)設情境的理論依據及意義

(一)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感知,體驗,內化的基礎上習的有關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能力。(二)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學生只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里,不斷地積累和豐富數學知識,并以此為基礎展開進一步的時間和探索,才能豐富自己的數學世界。同時,這也是《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lián)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新知識,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進入遷移創(chuàng)新的情境中去。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研究目標: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師,不同的學生,應該根據具體的不同特點創(chuàng)設不同的數學情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做好引領,指點,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潛能不斷發(fā)揮。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通過實踐教學,將創(chuàng)設有效的數學教學情境真正落到實處,并且使之常態(tài)化,成為高效課堂的一種教學模式。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教師能正確地、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符合本班學情的課堂教學情境。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會學習,使每一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數學課堂。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更新教師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研究內容

有效情景的創(chuàng)設在教學中的作用,情境創(chuàng)設如何為數學學習內容服務,情境創(chuàng)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情境創(chuàng)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如何尋找新舊知識的切入點,教材和生活的聯(lián)系點,創(chuàng)設設計符合本班學情的情景。有效情景的創(chuàng)設,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學生的經驗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

1.走進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關注教學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如果不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融合,就沒有現(xiàn)實的感覺,學生也就缺乏學習的動機。必須改變課堂等于教室、學習資源僅限于書本的.觀念,隨時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時文化生活和社會實際中選取為學生關注的話題,將沸騰的、變幻的生活及時納入課程和課堂中。總之,要讓生活走進課堂,將課堂引向生活,要更多地走向課外、戶外,因為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學習的課堂。

2.設計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

愛游戲是人的天性,特別是小學生,通過游戲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游戲進入課堂,讓學生在游戲中動手、動腦、動口、開心地合作,把抽象的數學趣味化,既激發(fā)了學習熱情,又學習了知識,理解了概念,訓練了技能,開發(fā)了智力,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可謂一舉多得。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四

一、教材分析。

8的乘法口訣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后一部分內容之一,因為8的乘法口訣句數較少,因此應該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多練習記憶口訣,多做練習,也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們自己進行小組討論,然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出8的乘法口訣并進行熟練記憶,另外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8的乘法口訣的運用。考慮到得出8乘法口訣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積都比較大,同時,學生要直接得出8×8=64這個算式會有一定困難,豐富學生感性認識,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探索8的乘法口訣提供素材。學生可以依據情景圖提供的素材和前面學過的知識填寫表格,由表格提供的數據寫出乘法算式,進而編出乘法口訣。與前面不同的是,以問題讓學生產生編寫8的乘法口訣需求,同時,不再完整地寫出乘法算式及編出乘法口訣,而是充分相信學生并讓他們自己解決這些問題,另外使學生能較熟練地運用口訣。

二、學情分析。

1、學生是7-8歲的兒童,思維活躍,課堂上喜愛表現(xiàn)自己,對數學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學生在學習中隨意性非常明顯,渴望得到教師或同學的贊許;。

4、學生已有一定數學計算能力;。

5、學生已經認識1至7的乘法口訣,對8的乘法口訣的學習有很重要的作用;。

6、學生對于編寫8的乘法口訣興趣很高,編寫乘法口訣的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編寫1至7的乘法口訣的方式來編寫8的乘法口訣,并且能自己運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三、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編制8的乘法口訣,初步記住8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8的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法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在練習中記憶口訣,經歷編制口訣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桌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4、讓學生們一起誦讀8的乘法口訣并熟練記憶。

5、讓學生做多媒體課件中展示的精彩練習及布置課堂作業(yè)。

學生活動。

1、全體背誦7的乘法口訣。

2、學生喜愛得到這幅字。

4、學生認真誦讀8的乘法口訣并熟練記憶。

5、學生爭相舉手回答問題。

6、學生積極說出自己的收獲并積極回答。

設計意圖。

1、讓學生自己對已學過的7的乘法口訣有一個復習。

2、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通過學生們自己進行小組討論編寫8的乘法口訣,培養(yǎng)學生動腦的習慣。

4、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把8的乘法口訣并熟練記憶。

5、讓學生增強對8的乘法口訣記憶的熟練水準及運用情況。

6、讓學生們自己總結這節(jié)課學到的內容。

四、板書設計。

8的乘法口訣。

1×8=8一八得八8×1=8。

2×8=16二八十六8×2=16。

3×8=24三八二十四8×3=2。

44×8=32四八三十二8×4=。

325×8=40五八四十8×5=40。

6×8=48六八四十八8×6=48。

7×8=56七八五十六8×7=56。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教育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省“減負”精神為宗旨。為打造“優(yōu)質均衡和諧教育”而努力。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觀,深刻認識新時期新階段對基礎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點,提升效率,狠抓落實,大力推進以課程改革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促進發(fā)展,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二、班級分析。

執(zhí)教的班級共有51名學生,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有著明顯的差距。優(yōu)等生思維活躍,發(fā)言積極;中等生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聞”;后進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對每個基礎知識掌握的速度總是慢許多。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注后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看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xiàn)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tǒng)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

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xiàn)象。

6、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相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xiàn)實世界中的簡單現(xiàn)象。

2、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依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看、猜測、實驗等活動,尋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看、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fā)覺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關心下,對身邊與數學相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關心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看、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覺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xiàn)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tǒng)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依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培養(yǎng)優(yōu)等生,轉化后進生措施。

我班后進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學習習慣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們不能把握學習語言課程的要點,常常不完成聽說讀寫的任務,怕苦畏難,不肯去做認真理解的細致工作,久而久之,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下落了,敏銳接受新授知識的能力喪失了,他們不差也變得差了。要轉變他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應以精彩的語言引發(fā)話題,及時點撥,準確評價,創(chuàng)設出和諧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圍,使后進生暢所欲言、主動表達出自己的見解。

3、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的抽象學科,教師應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增強直觀教學可以吸引后進生的注意力,通過直觀教學,能夠關心學生理解概念、性質。

4、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難易適中,增強對后進生的輔導,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作業(yè)。對作業(yè)做得較好或作業(yè)有所進步的后進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特別注意克服急躁冒進情緒,如對后進生加大、加重作業(yè)量的做法。對待后進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從起點開始,耐心地給予輔導,讓他們一點一滴逐步提升。

培養(yǎng)優(yōu)等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創(chuàng)設競爭的氛圍,如優(yōu)等生他們之間的競爭,挑戰(zhàn)難題的競爭等,促使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

2、為他們制定更高層次的目標,在完成一個個既定的目標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以及增強對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3、鼓勵他們盡量用多種方法,多種思路解決數學問題,盡量想一想與眾不同的方法,提升發(fā)散思維能力,促進智力發(fā)展。

4、教育他們多關心需要關心的其余同學,在關心人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六、全冊課時安排(約60課時)。

(一)、長度單位(4課時左右)。

(二)、100以內的加、減法(二)(13課時左右)。

1、兩位數加兩位數3課時左右。

2、兩位數減兩位數5課時左右。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1課時左右。

我長高了……4課時左右。

6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

復習和整理1課時左右。

看一看擺一擺…1課時左右。

(七)、統(tǒng)計(3課時左右)。

(八)、數學廣角(2課時左右)。

(九)、總復習(4課時左右)。

七、教學進度。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五

(一)教師方面:

1、對學情了解不夠。在備課和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學情,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造成學生難學、畏學、厭學。

2、重教輕學。教師以灌輸為主,學生以聽為主。教師側重考慮如何教,很少考慮學生如何學;不敢放手或組織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

3、重知識傳授,輕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只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4、缺乏教學后的再思考,對教學中的得失沒有及時總結,為日后教學制定有效措施。

(二)學生方面:

1、學習的依賴性強,不愿動腦。

2、畏難、厭學情緒突出,怕動腦,隨意性強。

3、學習習慣差。不會預習、不會自學。

以上問題都是因為教師已經習慣了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怎樣教、怎樣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強調的是學生的發(fā)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該是學生參與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營造者。鑒于以上問題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是勢在必行。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我校實際,大力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構建課程新體系,深化我?;A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創(chuàng)建“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真實有效的課堂。

以改變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提高課堂效益為重點,實現(xiàn)在新課改中學生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及教師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構建“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真實有效的課堂,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組長:(負責總體課改思路的制定,主持課改領導小組專題會議,負責全校課改工作的總協(xié)調。)。

副組長:(協(xié)助校長制定學校課改思路,負責課改方案的具體制定和落實,協(xié)調全校課改工作)。

課改成員:

語文組組長:

組員:

數學組組長:

組員:

資料收集整理:

1、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全面展開。先在每個年級挑選部分教師實施改革方案,通過實踐、摸索、反思、研討形成我校特有的真實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然后在全校推廣。

2、培訓學習,加強認識,提高教師素養(yǎng)。以校本培訓為主,組織教師聆聽專家報告和學校領導的講座,幫助教師更新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建立以課堂為主陣地,以校本教研培訓為切入點,以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為保障的課改方案,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倡導教師的真實,鼓勵學生的真實,追求過程的真實,力求實現(xiàn)“真實有效”的課堂。

3、努力實踐,勤于反思。課改教師上完每一堂課后必須及時地撰寫教學反思,及時地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驗,并能預測可能會產生的一些影響,然后,把這些問題進行歸類、分析、討論、尋求解決的策略,并做好詳細的記載。

4、交流研討,共同提高。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教研組內的研討,伙伴之間的交流學習等活動。每兩周必須有一次集體學習或研討有關課程改革的內容,并做好詳細的學習筆記和活動記錄,真正把課改落到實處。

5、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參加課改的班級要成立學習合作小組,制定好小組的管理及評價制度。積極培訓小組長,培養(yǎng)組內成員分工與合作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

6、課堂模式。

a、語文課堂“5+6”教學模式。

“6”指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課前預習--激情導入--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交流點撥--運用拓展。

第二階段:學習研討階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

1、學校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制定實施方案,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

2、認真學習研讀課程標準,掌握操作要領,領悟內涵;

3、通過網絡學習先進學校的課改經驗。

4、開展校本培訓,加強理論學習,明確課改目標和任務。

5、加強不同學科基本操作模式的研討,組織優(yōu)秀教師根據基本模式的操作流程實施備課,設計導學案。

第三階段:引領示范階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

開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真實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討課、示范課活動。把一批思想素質好、業(yè)務能力強、教學水平高、有發(fā)展?jié)摿Φ膬?yōu)秀中青年教師選拔出來,作為學校的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造就一批學科標兵,形成梯次發(fā)展的良好局面。讓他們成為課堂教學的本土專家,并充分發(fā)揮好他們的專業(yè)引領作用,使全體教師初步掌握并能嘗試運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真實有效的課堂模式,逐步構建起各學科的教學模式。

第四階段:總結推廣階段(2016年12月—2017.4)。

在全校推廣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認真學習運用基本模式的同時,加強各種教學方法的研究,豐富真實有效課堂的內涵。同時要發(fā)揮學科帶頭人或課堂教學本土專家的作用,通過舉辦觀摩課、研討課、公開課等活動,推廣他們的典型課例,使每位教師都能上出真實有效的課。

八、激勵措施和后勤保障。

1、學校的經費向新課改傾斜,優(yōu)先保證課改經費的支出。

2、實行組長負責制,只要是有利于課改的,有利于教師素養(yǎng)提高,有利于學校長遠發(fā)展的活動,各組要有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學校從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六

近年來,我校在小學數學課堂改革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意志和行動,工作力度不夠,實施水平不高,成效不甚明顯。

為此,根據我校教情、學情,結合《本齋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為科學構建適合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課堂,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本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山東省教育廳的政策規(guī)定,以規(guī)范辦學行為為前提,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根本,落實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要求,準確把握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本質,秉承課改理念,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目標、學科教學目標,保持高效課堂建設的時代性和先進性。

1、提升教師實施課堂改革教學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實現(xiàn)“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教方式”的轉變。

3、完善全新的“備課、課堂、作業(yè)、評價”模式。

1、增強課前備課的針對性。備課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標”。

2、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設計課堂活動應具有發(fā)展性的目標,能給學生生成新知識和新能力的空間,能激發(fā)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

3、作業(yè)布置與批發(fā)。對學生當堂訓練的內容和課內外作業(yè)布置必須圍繞教學目標的達成,精心選擇。作業(yè)全批全改,批改要及時、反饋要及時。

4、實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培優(yōu)輔差。

5、規(guī)范學習常規(guī),強化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要研究制定學生常規(guī),加強管理,嚴格要求,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的習慣。

我校根據教育局的部署安排,深入貫徹“以改革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用特色內涵鑄輝煌”的工作指導思想,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抓手,以積極推進新課程標準,進一步細化解讀新課標為重點,以關愛生命,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促進學生精神成長為理念,全面實施道德課堂,引導教師更新觀念,大膽實踐,探索出適合本校實際的教學模式:三環(huán)六步教學法。

“三環(huán)六步八法”是在“導學法”實踐的基礎上,以分層教學思想為技術指導,運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和“少教多學”的教學原則,結合我校課堂教學實際,不斷規(guī)范、總結的具有課改推進性、實用性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三環(huán)六步八法”結構說明。

“三環(huán)”:就是在‘導學法’提倡的“低起點、小跨度、大容量”原則的基礎上,設置的“自學、展示、反饋”三大環(huán)節(jié)。

“六步”:明確目標、自主學習、小組研討、質疑點撥、總結歸納、檢測達標。

“八法”:“情境激勵法,設疑激勵法,操作激勵法,創(chuàng)造激勵法,媒體激勵法,練習激勵法,獎勵激勵法,評價激勵法。”

(二)、“三環(huán)六步教學法”。

三環(huán):指自學、展示、反饋,是對“導學法”中三環(huán)扣的繼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仍然體現(xiàn)其大三環(huán)的作用,仍然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六步:是對自學、展示、反饋的詳細注解。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自學、研討、質疑、總結、鞏固;以學生為主體,實施自學、研討、展示、總結、檢測。教師的行為與學生的行為同步,構成課堂教學的六步。

八法: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選擇運用“情境激勵法、設疑激勵法、操作激勵法、創(chuàng)造激勵法、媒體激勵法、練習激勵法、獎勵激勵法、評價激勵法?!逼渲械囊环N或幾種進行輔助教學。

(三)、“六步”操作流程。

第一步:明確目標。(1分鐘)。

目的:讓學生總體把握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即學習要求)。步驟: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2、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注意事項:

(1)、制訂學習目標要緊扣新課程標準,準確制訂出課時學習目標,要具體、準確,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主”原則。(2)、學習目標內涵要廣,教師制訂的導學目標不僅包含知識的要求,而且還要根據教學實情滲透學習方法、學習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3)、學習目標要規(guī)定出哪個是獨立完成,哪個是需要合作探究的。第二步:自主學習。(10分鐘)。

1、自學前的指導(1分鐘)。

步驟:

(1)、教師出示自學提綱。(以問題形式)(2)、教師指導自學方法(3)、教師明確自學要求注意事項:

(1)、明確自學的內容,要使每個學生知道什么,要交代清楚看書從哪里看到哪里,做哪幾道練習題,解決什么問題,自學提綱的設計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例如看書,是獨立地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同桌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等。

(3)、明確提出要求,教師要告訴學生在多長時間內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要求,屆時如何檢則。

2、自主自學(9分鐘)。

目的:

按照教師的指導,學生自己去看書、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鍛煉學生的自學(獨學)能力。

步驟:

(1)、學生帶著自學提綱中的問題,獨立自學課本,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探究,不能解決的做上標記,有待交流解決。

(2)、教師通過巡視,質疑問難、個別詢問、提問、檢查自學作業(yè)等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發(fā)現(xiàn)學生自學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為后教做好準備。

第三步:小組研討(7分鐘)。

小組研討是展示的一個基本步驟,是教師合理安排學生進行對學、群學的組內小展示活動。(展示即發(fā)表、暴露、創(chuàng)造、提升。展示環(huán)節(jié)是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中最重要、最精彩部分。)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質疑、爭論、辯解、分析等互動形式,形成組內全員參與、積極探究、氛圍熱烈的場面,把課堂教學推向深入,使學生初步享受獲得知識的快樂。

目的:按照自學提綱要求,學生對每一個問題分別進行獨立自學后,不能解決的問題拿到小組進行研討(對學),增強學生合作交流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步驟:

(1)、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學提綱,四人合作、交流、研討,并生成新的問題,再研討。

(2)、教師通過巡視、傾聽、質疑、詢問、提問、上堂板演等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發(fā)現(xiàn)、搜集、整理學生研討過程中存在的共性疑難問題,引導全班學生研討(群學),教師為下一步精講、點撥做好準備。注意事項:

學生研討時,教師要提出明確的研討要求,一人發(fā)言,其他人傾聽,然后質疑,補充,組內發(fā)言聲音適中,以本組同學能夠聽清為標準,不影響其他小組,學生個人發(fā)言時間最長為2分鐘,發(fā)言簡明扼要。教師督促一定要認真,千萬不能走過場。有的學生可能沒有研討習慣,或者不善于研討,或自覺性不高,但教師不能放任,可及時表揚研討速度快、效果好的小組,可給后進組說幾句悄悄話,幫助其端正研討態(tài)度。

第四步:質疑點撥(13分鐘)。

質疑點撥是展示的一個重要步驟,主要鼓勵學生進行知識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是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中最重要、最精彩部分,是教師合理安排學生進行對學的班內大展示活動。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討論、質疑、爭論、辯解、分析、更正、補充等互動形式,形成班內全員參與、積極探究、氛圍熱烈的場面,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使學生再次享受獲得知識的快樂。

步驟:

1、引導學生質疑、爭論、辯解、分析、答疑(兵教兵)。

2、教師答疑、點撥、更正、補充。

注意事項:

(1)、學生質疑、答疑的過程應該是“兵教兵”的過程,會的學生教不會的,教師只評定對與不對,完整與不完整,對學生教得不對的,不完整的,教師要引導其它學生更正、補充。

(2)、教師引導的答疑、點撥內容應該是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后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傾向性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已掌握的,教師一律不再重復。

(3)、教師不能就題點題,只找出答案,而要尋找規(guī)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從而防止其出現(xiàn)一些常見的錯誤,避免其走彎路。

(4)、教師引導的答疑、點撥、更正、補充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議、動手做、動情讀、動筆寫、動腦思”好習慣,所以,教師答疑、點撥、更正、補充過程中,要充分鼓勵學生質疑、發(fā)問、求異思維,遷移延伸。

第五步:總結歸納(4分鐘)。

注意事項:

1、通過完善教師板書,總結歸納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區(qū)別、聯(lián)系及其規(guī)律。

2、盡量讓學生總結歸納,教師只作更正和補充。

第六步:檢測達標(10分鐘)。

注意事項:

(1)、檢測達標練習題要精選細篩,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充分體現(xiàn)“低起點、小跨度、大容量”的原則?;A知識與遷移延伸內容相結合。

(2)、讓學生能夠應用剛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做”,不搞死記硬背,訓練的形式應像競賽、考試那樣讓學生獨立地、快節(jié)奏地完成,教師不輔導,學生不交流、更不得抄襲。

(3)、學生當堂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停地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拿出來讓學生討論,以達到鞏固、達標的效果。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是一種理論,它來源于實踐,又要回頭指導實踐,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同時還應該看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應用不能千篇一律,有些知識雖然性質相同,但具體操作卻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只有在運用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更深入、更細致地把握操作程序,才能發(fā)揮好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作用,揚長避短,凈化教學,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練習課。

1、情境導入,再現(xiàn)知識(3分鐘)。

課始,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營造適宜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自然引入課題,使學生明白所要練習的內容和練習的具體目標。

2、基本練習,強化認知(12分鐘左右)。

練習首先要面向基礎,讓所學的新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形成最基本的能力。練習的內容主要是本單元、本章節(jié)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的解題方法。

3、變式練習,強化認知(10分鐘左右)。

這一環(huán)節(jié)要設計一些容易出錯的題目,通過對這些題目的分析,讓學生明確新知識的本質,增強辨析能力;通過師生的交流對話,提升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要努力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主探索、充分交流,達到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4、綜合應用,拓展延伸(10分鐘左右)。

練習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要設計一部分與生活相關的題目,把所學的知識置于更廣闊的背景關系中,讓他們跳起來摘果子,在摘果子的過程中領悟方法,以“動”促“思”。這樣既可讓學生體會數學價值,培養(yǎng)應用意識,又能拓展學生思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升思維層次,使所學知識得到延伸和升華。

5、課堂總結(3分鐘左右)。

為了給學生一個單元完整的知識體系,強化知識的重現(xiàn),結合板書,師生一起進行小結,學生談收獲。

6、反思提升(2分鐘左右)。

使學生從簡潔的板書和所練習的習題中,明確本單元的重點知識和學習方法,反思自己所存在的問題,達到鞏固的作用。

為了在全校進一步扎實推進數學課堂教學改革,避免只是“形式”上適應,缺少實質性的改變,依據《本齋小學課改實施方案》計劃分以下三個階段實施:

1、準備階段(2013.09——2013.10)。

深入學習、領悟“三環(huán)六步教學模式”的內涵和基本操作程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技能。

2、實施階段(2013.10——2014、1)。

在課堂教學中嘗試應用“三環(huán)六步教學模式”,召開全校專題研討交流會,引領“三環(huán)六步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

3、總結階段(2014、3——2014、6)。

總結實施“三環(huán)六步教學模式””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驗證實施效果,確立下一步改進措施。

組成了以蔡群麗老師為組長,曹艷勇、張改華、曹景霞、趙敬偉、孫書蘭、趙鳳英、岳園園老師為組員的教師隊伍。

1、發(fā)揮典型引領作用。

組織學科骨干教師,首先進入學習、研究、操作狀態(tài),不斷積累經驗,利用“學科主題教研會、片區(qū)教研、教學開放、名師送課”等方式及時推廣。

2、完善網絡支持系統(tǒng)。

充分利用“本齋小學數學教研的博客”,提供相關培訓資料及典型經驗材料,開辟“三環(huán)六步教學模式”研討專欄,搭建全校教師間研討交流的平臺,對全校實施“小學數學情境——探究式教學模式”提供支持。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七

小學數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至關重要。掌握教學有效知識不僅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標志,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依托所以,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推進課程改革、抓好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為重點,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校本教研為基礎,繼續(xù)執(zhí)行“科研興教,科研強?!钡霓k學方針。面向學生、服務教學實際的校本教研,努力構建學習型教師組織,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目標。

1.繼續(xù)學習《新課程標準》,討論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體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與講授式有機結合,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體現(xiàn)生本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學得輕松。

3.充分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

三、主要措施。

為了便于小學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現(xiàn)一些基本現(xiàn)象和事實,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加工、提煉;另外,對教材所呈現(xiàn)的一些知識點,也需要教師進行歸類處理,確定重難點。

2、活化例題,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活化”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把例題轉換成生活實際的問題。教材中有些應用題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不緊,學生常常感到這些題與自己無關,因此探索活動顯得不夠主動積極。教師可以“換湯不換藥”,即將學習內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求知欲。

3、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教學實踐證明,教學中絕對的、萬能的、最好的教學方法是沒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于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促進了學生的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任何方法都是無效的。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優(yōu)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

一.班級情況分析:

全班52名學生,四分之三的學生學習較好,四分之一的學生因學習基礎差,接受新知識困難較多。其中1、2名學生學習識字寫字能力都有所欠缺,這次復習對于優(yōu)生我們要讓其更優(yōu);對于合格的同學有所上進;對不合格的學生要多給以指導與督促,使他達到合格。

二.學困生的情況分析:

有個別學生基礎很差,對學習難以保持長久興趣,作業(yè)不能獨立自覺完成,記憶力差,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滯后。識字、寫字部分的錯誤率高,閱讀只能勉強完成最基礎部分,作文無法寫具體,只能寫一段較通順的話,不成篇。

三:復習措施:

1.根據本冊的教學要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背好每堂復習課。以單元內容復習為主。著重抓好閱讀與作文。

2.讓學生進行有準備的復習。即復習前要求學生先找一找本單元自認為難讀、難寫、易錯的字。不理解的詞句,默寫本單元中要求背的課文。

3.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交流自我復習情況,能者為師。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指導和解答。

4.檢查鞏固:讀讀寫寫、聽寫有關詞語、每單元的重點段落在默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各種類型的問題,進行討論問題。

5.對學生的復習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所布置的回家作業(yè)必須是老師親自檢查。對認真完成的給以鼓勵,對少做或不做的要求當補好。對個別不會正確利用時間的用午間或課間抓緊補好為止。

6.對個別困難生除直接抓外,再請好生進行一幫一。

7.對好生要幫讓他們明白幫什么,對幫的認真,負責有成果的'要給于表揚。困難生完成得好,進步大得,不但表揚,而且給以獎勵。

8.對學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特殊的關心,多給發(fā)言、板演、面批的機會。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充分發(fā)揮他們各自的潛力。

9.多與學生談心,交流,了解復習中遇到的新情況,以便及時應對。

四:分項復習要點:

識字聽說。

(一).能聽清音節(jié),正確寫出詞語,句子.

結構復雜,筆畫較多的字,詞.注意書寫時的間架結構,行款。注意形近字的比較,不混要淆。注意容易寫錯的字。

書寫要求:端正,整潔,行款整齊,豎不傾斜,橫不能太平,寫得舒展,不瘦小,不獨長,寫方塊字。特別要寫好結構復雜的字,筆畫多的字。

(二)、拼音:在語段中看拼音寫詞語或選擇讀音。

(1)注意讀錯的字音。

(2)注意拼讀習慣的培養(yǎng)。

(3)能聽懂短文的意思。

(4)選擇字意:抓住關鍵語素,破解詞語意思。基本方法:語境揣摩(據詞、據句、據段、據穩(wěn)定義)。

閱讀。

(一)、正確背誦規(guī)定的課文、段落。

(二)、正確使用標點、讀懂標點,感受標點的表達作用。(重點省略號)檢測方法:根據省略號前面的內容概括或合理想象補充內容。

(三)、正確把握詞語的意思。(包括關聯(lián)詞語)。

1、基本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

2、練習要求:提供豐富的語境表述;提供詞語比較、辨析選擇。

(四)概括段意:

用串連法與借助課題概括段意。從五年級開始概括鍛意將成為一項重要的閱讀能力來培養(yǎng)。段落大意要明確的反映各段的主要內容,不要把次要的部分寫到段意中去。其次,要連貫,段落大意的詞句要連貫、流暢,每個段的段落大意之間也要注意邏輯關系的連貫;最后,盡量簡潔一些,用自己的、概述性的語言來歸納,少用文中的語句,不用描述性的語言。常用方法:

1.合并歸納法: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讀懂了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我們就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歸納。

2.取主舍次法:對于有的段落,可能寫了好幾個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有主次的分別,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取主舍次的方法進行歸納。

(五)簡要復述課文。

主要作用:

1.培養(yǎng)以簡單復述的能力,為概括主要內容做準備;

2.培養(yǎng)說話能力。簡要復述與復述不同: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描寫的內容要改換,主要內容要保證完整:同時也允許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保留。

(六)列提綱背誦是背誦課文的一種方法.

列背誦提綱可先找出每段中的重點詞句,再整理成一個背誦提綱.

習作。

1.重點把握:記事作文,嘗試想象作文的命題。

2.作文題:多個選一。

3.要求: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句子通順、連貫,內容具體,用常用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八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圍繞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這一中心,根據“明德小學數學能力提升”課題研究方案,切實實行“分層教學、分類評價”,逐步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生的數學乃至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努力建設一支具有現(xiàn)代教育素質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小學教師隊伍,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1、加強數學分層測試卡的使用與實踐,加強對學生評價方式的改革,在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總結,通過分層教學,分層評價,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進一步明確本課題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2、開展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數學分層測試卡實踐活動,研究數學分層測試卡的有效使用策略,并推出一些有推廣價值的的教學案例,努力提升我校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3、加強課題過程管理,制定實施計劃,為實驗的有序、有效開展奠定基礎。有針對性地引導實驗教師加強個案研究,自我反思,實踐改進,從而提高教師的實驗水平,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強化資料積累意識,及時整理存檔,促使實驗教師理性的分析自己的實驗工作。

三、研究目標:

1、學生發(fā)展目標:通過組織、實施本課題的研究,切實實行分層評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教師發(fā)展目標:通過組織、實施本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認真實施有效的教學評價,豐富和拓展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評價理論,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最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四、研究內容及途徑:

1、研究內容:

(1)數學分層測試卡在實踐中的應用。

數學分層測試卡為分層評價提供了很好的教學平臺,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充分、有效利用分層測試卡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益。

(2)有效評價的策略。

尊重差異、關注差異,分類指導、分層評價,使每一位學生均得到有效的發(fā)展。教學中如何使有效評價得以真正落實。

2、研究途徑:

(1)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有關分層評價理論,與北師大專家學者及縣教研室領導聯(lián)系交流,獲取理論指導。

(2)通過研究課形式,與課題組成員共同探討怎樣有效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及進行有效評價。

(3)拓展課堂,延伸課外,了解信息,及時總結,做好案例、反思的撰寫工作。

五、實施措施:

1、加強實踐。課題組教師在教學備課中要統(tǒng)籌考慮《數學分層測試卡》的使用,要將每節(jié)課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的方式方法在備課中體現(xiàn)出來。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上一節(jié)《數學分層測試卡》研討課,并積極進行反思總結。

2、積極研討。課題組每月開展一次課題經驗交流研討,課題組教師要積極參與研討活動,在活動中要積極發(fā)言,積極交流反思總結。課題組教師要積極參與實驗聽課活動,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得少于10篇次。

3、認真反思。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寫一篇關于課題研究的教學案例,期末進行總結交流;每位教師每學期期末要對自己的研究工作進行小結,上交一份研究總結,并上報北師大課題組。

六、預期研究成果。

1、教學設計、案例、反思。

2、教師隨筆、論文。

3、數學分層測試卡使用四、五、六年級特點分析。

4、數學分層測試卡課堂組織經驗總結報告。

七、課題活動具體安排。

2月―3月:制定本期工作實驗計劃,召開課題會落實本期研究目標,實驗教師課堂實踐探究。

3月―4月:教師課堂實踐積累,邀請縣教研室領導指導工作。

4月―5月:組織開展研討活動,進行案例、心得積累。

5月―6月:舉行家長開放日,進行家長、學生調研,組織開展校本研修。

6月―7月:對實驗班級進行學期和年度評估;進行實驗工作交流、總結。資料收集整理、歸類存檔。

7月―8月:進行下學期崗前培訓工作。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九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技能,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內容。而良好的計算能力更是學生今后生活、學習和參加社會活動所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將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數學奠定扎實的基礎。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以及必要的運算技能。“必要”一詞清晰地體現(xiàn)了計算教學的基礎性和重要性。一方面從小學數學教材的編排來看,與計算相關的內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要通過計算去落實;幾何知識的教學要涉及周長、面積、體積的求法,這些公式的運用同樣離不開計算;至于簡易方程、比例和統(tǒng)計圖表等知識也無不與計算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從我校的實際出發(fā):我校地處城郊結合部,外地學生占三分之二左右,客觀反思我校的數學教學,尤其是計算教學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口算能力比較薄弱、計算基礎不夠扎實、計算法則混淆不清、計算能力參差不齊。而隨著年級的增高,知識的不斷加深,學生計算越發(fā)暴露出問題。這有悖于素質教育的精神,而且勢必會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失去以后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動力和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帶來了不利因素。為了改變現(xiàn)狀,更好地貫徹課標精神,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迅速有效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實現(xiàn)知識、技能向能力的轉化,我校提出《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

計算:包括口算、筆算和估算。

計算教學:是指教師以教材為依托,通過有效地運用策略及方法、幫助學生剖析算理、引導建構算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計算速度,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強計算練習,最終形成自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的活動和過程。

策略:根據學習目標對影響學習的各種因素加以綜合思考、精心策劃和有效調控的技能。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與方法。

三、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學習觀

建構主義觀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引發(fā)的認知結構的重組。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學習過程要增進學習者之間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完善對事物的理解。

2、現(xiàn)代教學論

現(xiàn)代教學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fā)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xiàn)而無實質性交往發(fā)生的“教學”是假教學。

3、陶行知教育理論

課堂教學應實現(xiàn)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充分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眼睛。只有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全方位的參與學習,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課堂教學的立足點應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識,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fā)展。

四、國內外關于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

1、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的任務在于設法發(fā)展和鞏固兒童對克服困難,特別是智力性質的困難的樂觀主義信念,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必須在集體中創(chuàng)造一種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競賽的環(huán)境。”因而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熟悉的、喜歡的環(huán)境或氛圍來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興趣,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

2、著名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再造”。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在數學學習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中逐步得到發(fā)展的。讓學生參與探索計算原理和方法過程就是一種“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所以,在計算教學中,必須注意算理的剖析,引導學生循”理”入法(即依據算理,理解算法),以”理”馭法(即依據算理,掌握算法)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并促進運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3、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副教授、碩士張曉霞對計算教學進行了長達多年的研究。他認為:培養(yǎng)小學生具有良好的計算能力,歷來是小學數學的主要教學目的。教學中既要重視筆算教學,也要重視口算教學。口算和筆算各有特點,互有區(qū)別,但它們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筆算加減法計算的熟練程度是受口算的熟練程度制約的,而筆算又能促進口算能力的提高。一道多位數加多位數的筆算加法實際上是由一系列基本口算組成的。所以口算能力強筆算的速度就快,正確率就高。研究表明,基本口算與筆算有著顯著的正相關(相關系數可達到0.723以上)。反之,掌握了筆算的計算法則并能靈活運用,也有助于口算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中,應以口算為基礎,以筆算為重點,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提高。

五、研究目標:

1、探索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方法、技巧以及學生計算訓練的方式方法。

2、激發(fā)學生在計算上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校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使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提高課題組成員的教育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促使數學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六、研究原則:

1、導向性原則:本課題研究的目標是探索一種比較有效的計算教學方法,研究者應以集體目標為導向,不斷端正思想,提高研究者的信心和水平,同時要發(fā)揮導向的多種功能。

2、參與性原則: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在充分調動研究者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始終參與研究活動,使其成為改革研究的主角。

3、平等性原則:研究者應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在學習上取得成功,都有潛質有待開發(fā),都是值得尊重和關懷的,能負起責任的,這些都應該平等地對待。

4、堅持多元性體現(xiàn)開放,建立科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不僅評價計算教學的一般特征,而且要為不同條件的課堂教學留有可變通的余地,提倡創(chuàng)新,鼓勵個性化教學。

七、研究內容與操作:

(一)研究內容:

1.對我校數學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計算狀況進行調查,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如何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具體有效的教學方法。

2.計算教學的策略研究:

(1)培養(yǎng)良好數感的有效策略。

(2)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3)增強實際應用的有效策略。

(4)培養(yǎng)較好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

(5)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的心理和良好習慣的有效策略。

3.加強學生計算訓練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索計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創(chuàng)設計算情境,拓寬計算平臺,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筆算、估算能力,并達到一定的速度。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

定安縣龍門鎮(zhèn)中心學校、龍門鎮(zhèn)英湖小學是海南省小學基礎學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項目實驗學校,為了使本項目順利有序地開展,海南省課改辦確定??谑杏⒉判W為以上兩校協(xié)同研究幫助學校。為使實驗研究工作快出成果,早出成果,本學期我們的實驗項目工作計劃如下:

一、幫扶目標。

立足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工作,著眼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揮英才小學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校際間教育教學交流。努力打造“指導、互訪、資源共享”三大幫扶途徑,提高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提高教師業(yè)務素養(yǎng)和教育水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打造高效的課堂,促進龍門鎮(zhèn)中心學校、龍門鎮(zhèn)英湖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實現(xiàn)城鄉(xiāng)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

二、幫扶的內容及形式。

1、完善規(guī)范化管理。

以創(chuàng)建規(guī)范化學校為契機,每學期不少于1次和幫扶學校校長進行辦學經驗的交流和探討。實施依法治學,指導幫扶學校在幫扶期間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促進規(guī)范化管理,實現(xiàn)“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質量”的目標。幫扶期間,被幫助的學校派1名校領導到英才小學跟班學習,提高被幫扶學校領導的管理能力。

2、幫助教師提高業(yè)務水平。

(1)、加強對教研工作的指導。

英才小學充分發(fā)揮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作用,加強對幫扶學校教研工作的指導。充分運用教研網、研討會等形式,實現(xiàn)備課、課堂教學、考試信息、評價方法等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幫助被幫扶學校完善科學的校本研訓制度,每學期開展的教研活動不少于2次,幫助建立符合農村小學實際情況的教研模式。

(2)、課堂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以“高效課堂”為主題,每學期對幫扶學校教師至少開展一次的專題講座。堅持學科(一年級語文、數學,三年級英語)送教到校,對幫扶學校教師從教育方向上給予引領和課堂模式上給予指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被幫扶學校教師熟悉優(yōu)質教育資源學校成功的課堂教學模式及操作程序,從而使幫扶學校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轉變,建構課堂教學新型的師生關系。被幫扶學校每學期派3-5名中青年業(yè)務骨干教師到英才小學跟班學習,提高被幫扶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3、幫助完善德育工作方法與制度。

(1)、完善學生德育教育計劃。

從最基本的規(guī)范入手,不斷完善學生的教育計劃,幫助被幫扶學校確立德育為先的辦學定位,抓好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

(2)、建立學生個人成長德育檔案。

注重德育的時效性,扎實開展德育工作,幫助被幫扶學校完善家訪制度,并建立學生個人成長德育檔案,幫助建立符合自身實際的情況的“學困生”轉化模式,如師生結對子等,進行一幫一的轉化教育工作。

(3)、加強德育管理經驗的交流。

圍繞高效班主任工作研究、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內容,對被幫扶學校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教師進行內容為“新時期德育體系、內容、方法和途徑”的專題講座或舉行優(yōu)秀班主任工作經驗介紹會。提高幫扶學校的班級管理的德育管理水平。

三、協(xié)同研究實施工作安排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一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是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在于灌輸多少知識,關鍵在于用文本作引爆,和生活相圓融,重在養(yǎng)正,行而后知,如陶行知所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p>

一、生活引領,切入教學。

社會生活是思想政治學習的源頭活水。學生的學習離不開實踐,而實踐、探索的最好平臺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可以說無處不在,而現(xiàn)實生活又是思想政治豐富的源泉。只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如,《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教學片段:

師:釣魚島很小,約7平方公里;釣魚島很大,世界關注,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釣魚島周圍海域石油資源儲量巨大,可達30~70億噸,“有可能成為第二個中東”。

生2:太平洋黑潮流帶來了大批魚群,我國浙江、福建和臺灣等地的漁民經常到這一帶捕魚。釣魚島,我們不能丟。

生3:表面是丟釣魚島,實則是丟國家尊嚴。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如果日本擁有釣魚島,他們就可以作為再次侵略臺灣的橋梁或前進基地。

……。

師: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究“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這個話題……。

實現(xiàn)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的認知、情感將同時得到和諧發(fā)展。并且,教學內容與生活結合,會在很大程度上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因此,引導學生依托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去認識和探究,對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知識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生活。

學生的生活實踐是有限的,一些事情可能知道一點卻不深入全面,可以用虛擬的生活情境來引導學生。教師在立足教材、面向生活的前提下,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有機結合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把學生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帶到一定情境中去,(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網)讓學生在以后可能出現(xiàn)的生活情境中通過思考、探究,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我們發(fā)現(xiàn),教學中如果結合學生思想實際,設置兩難問題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內心認知沖突,觸動原有的認知心理結構,讓學生思考、辨別、選擇,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教師要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及時將社會焦點、熱點事件引入課堂,充分捕捉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內容來充實和豐富課堂,選取學生有所聞的、典型的、時效的、最近的、最新的生活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認真分析,正確評價社會現(xiàn)象,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分析社會現(xiàn)象,尋找各種現(xiàn)象后面的社會根源。

三、反思生活,生成思想。

知識可以灌輸,唯獨思想無法灌輸,只能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形成。之所以強調思想政治課堂的生活化,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透過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得到自己的獨特認知。

如,《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教學片段:

1.討論: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學家,這是為什么呢?

2.人的思想觀念與其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1:消極等待、逆來順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賜認為命由天定。

生2:人定勝天的人認為要積極奮爭、不屈不撓。

生3: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看破紅塵、對他人冷漠無情、毫無愛心、無所作為。

生4:我們要熱愛自然、熱愛社會和生活,積極進取、樂于奉獻,這個社會雖然有“彭宇案”這樣激發(fā)關乎社會道德大討論的事件,也不斷涌現(xiàn)出“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這樣無私助人的偉大人物。在拷問社會的同時,也需要拷問自身,自己做得怎么樣。

學生有對周圍世界形成自己的理解的需要,而我們的思想政治課堂要想讓學生深入課堂,必須引入鮮活的社會生活,引發(fā)學生的困惑和興趣。學生稚嫩的思想在他們的觀察和思考中熠熠生輝,對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和加深他們的思想深度,滲透科學而客觀的觀察生活、反思生活的方法,生成自我獨特的觀點和思想,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只有引入鮮活的生活,我們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才能點燃學生思想的火把,塑造一個個獨立的人格。

參考文獻:

[1]盧惠斌。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活化研究[j]?,F(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24)。

[2]侯先領。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淺探[j]??荚囍芸?,2010(54)。

[3]成潔。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模式初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12)。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第二中學)。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二

摘要:感悟文本,教育不在于灌輸;回歸生活,資源重在融通。教育來自生活,高于生活。從“生活引領,切入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生活;反思生活,生成思想”三個方面層層推進中,說明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課堂構建策略。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1、32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過程,掌握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2、培養(yǎng)知識遷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兩位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

小玻璃球50個,教學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起來學習比較數的大小。

板書課題:比較數的大小。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看到了什么?

看著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誰拾得多呢?你是怎樣想的?

2、合作交流。

談話:請把你的想法先說給小組同學聽一聽(小組內交流)。

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在班內交流)。

3、談話:在這道題里比較哪一個小動物拾的貝殼多就是比較38與46哪一個數大。

你能用一個數學符號表示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嗎?

教師板書:46?38。

指定學生上黑板。

全班學生讀一讀算式4638。

談話:老師這里還有幾組數,你們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請打開書第37頁“試一試”看著計數器比較兩組數的大小。

(學生在書上完成并匯報結果。)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看著計數器把數先填出來,然后再比較數的大小。

指名匯報。

2、“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學生互相檢查。

3、“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小白菜又給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你們能回答嗎?

口答: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

4、“想想做做”第4題。

位數的同學都站起來。其他同學的座位號是幾位數?

寫出三個個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

(這個學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學生裝在座位上排)。

為什么這樣排?(可以從小到大,也可以從大到小排)。

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有幾個?(順次說一說)。

寫出三個十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比一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讓學生多獨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題。

獨立填寫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6、游戲(排路隊)。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還想寫數嗎?請你們每人再寫一個數。在小組里比一比誰寫的數最大,誰寫的數最小。

排路隊:出示路隊旗(旗上分別寫著:“比30大而比60小的數”“比30小的數”、“比60大的數”)。

根據剛才自己寫的數到前面來排隊,然后排著整齊的路隊下課。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四

本次通過參加蘭州市美術課題的研究,使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給我最大的感觸有,明確了小課題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與小課題研究的整合思路,以及在開展課題研究中實施的相關內容。

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促進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的對象是自己教育教學實際當中具體的、細小的、真實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而進行的探究性學習,主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F(xiàn)將本次研究體會、感悟總結如下:

作為小課題研究的實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論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展開研究,閱讀相關教育教學故事與案例,積極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科學理論,使研究有效和有質。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圖書館借閱、網上查閱、期刊訂閱、專業(yè)書籍的購買,收集了大量相關資料,開拓視野。

通過閱讀學習,教學實踐,力求做到:

1、改變學生學習美術的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各種美術學習方式的.實踐,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作為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并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及時總結在教學實踐中的不足。由于學生性格參差不齊,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環(huán)境也不同,如何培養(yǎng)好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應在平時的實際工作中對癥下藥,爭取尋求更好的方法。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不僅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與科學素養(yǎng)。同時,不斷吸收和消化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并轉化為教育資源,努力促進學生總體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通過參與課題研究,也促進了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和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長。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五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引導學生認識圓的基本特征,知道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2、使學生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知道半徑、直徑的概念及其特征。

3、使學生初步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的基本技能。

教學重難點:

通過探索,引導學生認識圓的基本特征,知道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初步學會畫圓。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規(guī)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認識圓是一種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1、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2、在圖形的比較中,得出圓是由曲線圍成的。

3、列舉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圓,知道圓是一種平面圖形。

(課的一開始,安排了一個猜謎活動,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比較自然地讓學生走進了我們今天的學習主題:認識圓。接著從兩方面來認識圓,首先是讓學生把圓和以往學過的平面圖形進行比較,產生認知沖突,知道了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其次讓學生尋找日常生活中的圓,明白我們所說的圓是指物體的某一面,圓是一個平面圖形。)。

二、學習畫圓的方法。

1、學生嘗試用圓規(guī)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

2、談談畫圓的體會。

3、教師示范畫圓。

4、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獨立畫圓。

5、同桌比較所畫圓的不同。

(圓的畫法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因此整堂課我安排了兩個層次的畫圓,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第一層次,學會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在這里我以學生的操作為主,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畫圓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發(fā)揮同伴的力量,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最后教師進行小結這一基本思路進行教學的。)。

三、動手探究,認識圓心、半徑、直徑的特點。

1、給固定點取名字。

2、學生動手操作,證明這個固定點就是圓的中心。

3、半徑、直徑概念的教學。

4、半徑、直徑特點及關系的探究。

(在給固定點取名字時大部分學生的意思都在說這個點是圓的中心,因此在這里讓學生動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來證明這個點就是圓的中心,學生會通過圓心畫一些線段,用尺量一量他們到圓心的距離等等的一些操作,那么在這些操作中,其實就蘊涵了學生在畫圓的半徑、直徑;學生量的過程、比較的過程其實也蘊涵著半徑、直徑的一些特點及兩者之間關系的探究。)。

四、理解圓的位置和大小分別是由圓心和半徑所決定的。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圓的位置和大小分別是由圓心和半徑所決定的。

2、畫一個固定大小的圓。

(在認識了圓心、半徑、直徑后,再來理解為什么羊吃草最后形成的圖形是圓就比較的簡單了,然后在這樣一個情境中,通過兩個問題羊吃草的范圍再大點,該怎么辦?想要換個地方吃草又該怎么辦?使學生理解圓心能決定圓的位置,半徑能決定圓的大小。知道了半徑能決定圓的大小后,接下來就進行畫圓的第二層次教學:畫一個定圓。)。

五、深化練習,運用圓。

(設計這組練習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并把所學知識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運用意識和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六、全課總結。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六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鞏固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2.能力目標:學會觀察日歷,能從日歷上找到一些重大節(jié)日并熟記。會計算從哪年到哪年是幾周年,從哪天到哪天是幾天,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幾。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1.能從日歷上找到一些重大節(jié)日并熟記。

2.會計算周年、經過天數,會根據一些相關提示推算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幾。

教學難點:

計算經過時間和推算星期幾。

教具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每年當中都有許多節(jié)日,你最喜歡過哪個節(jié)日?教師把學生匯報的節(jié)日依次寫到黑板上。

1.為什么喜歡過“六一”兒童節(jié)?

2.其實這些節(jié)日都有它特殊的意義。所以大家要牢記它們。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指導學生看日歷。

隨便翻開一頁日歷,你都知道了什么?學生交流。

2.分別在今年的日歷上找到各個節(jié)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幾?結合各個節(jié)日的特殊意義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3.用年、月、日的知識能幫助我們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比如說同學們可以隨便說一個今年的日期,老師不用看日歷就能推斷出這一天是星期幾,不信就試試。

生提問,師回答。

你們想不想學會解決這樣的問題?

師交待方法:先算間隔時間(天數),用天數除以7,如果沒有余數,即為原星期幾;如果有余數,從起始的星期幾往后推出余數所表示的天數。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見教材p72—練一練。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七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有趣及生動的講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綜合水平,教學內容的正確導入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枯燥單調的數字游戲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應結合一定的信息技術設備開展合理有效的教學課程。對于數學中難點教學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設備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展示,為學生提供一個形象、具體的教學效果。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直觀的認識與了解,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數學教師在教學數字相加、相減的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良好功能,采用卡通人物的個數來表示數字,相加即運用動畫效果加入卡通人物,相減即卡通人物消失。在教學內容上引入卡通人物,即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具體,又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小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與影響。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八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了解“一升”的實際意義,體會“容量”的含義,通過操作讓學生體會采用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的必要性。

過程與方法:經歷操作和比較的過程,增強空間大小的量化觀念,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際應用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操作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重難點分析:

使學生認識“升”和“毫升”這個容量單位的大小,初步建立1升和1毫升的表象。

課前準備:

學習卡片、學習指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兩個茶杯: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茶杯,誰來說出哪個杯子里盛水多?

3.說明:哪一個杯子盛的水多,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小一些。(板書:容量)。

4.想一想,你能說出這個水杯的容量是多少嗎?你是怎么想的?

5.同學們說的都不太一樣,大家覺得這樣說科學嗎?如果別人這樣告訴你,你能知道這壺水的容量嗎?因此,人們就給容量定出了統(tǒng)一的單位。

6.出示探索學習流程。

二、交流預習卡片。

出示學習指南(一)。

1.交流預習卡片。

2.整理預習卡片,完成小組學習卡片。

3.根據小組學習卡片進行匯報。

4.集體交流存在的問題。

三、深入探究問題。

出示學習指南(二)。

1.小組從中任選一題。

2.小組內交流。

3.集體交流。

四、檢測。

完成任務卡片和發(fā)展卡片。

五、總結所學到的知識。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十九

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guī)劃,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下面為大家分享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8的乘法口訣,供大家參考!

一、教材分析。

8的乘法口訣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后一部分內容之一,由于8的乘法口訣句數較少,因此應該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多練習記憶口訣,多做練習,也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們自己進行小組討論,然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出8的乘法口訣并進行熟練記憶,另外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8的乘法口訣的運用??紤]到得出8乘法口訣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積都比較大,同時,學生要直接得出8×8=64這個算式會有一定困難,豐富學生感性認識,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探索8的乘法口訣提供素材。學生可以根據情景圖提供的素材和前面學過的知識填寫表格,由表格提供的數據寫出乘法算式,進而編出乘法口訣。與前面不同的是,以問題讓學生產生編寫8的乘法口訣需求,同時,不再完整地寫出乘法算式及編出乘法口訣,而是充分相信學生并讓他們自己解決這些問題,另外使學生能較熟練地運用口訣。

二、學情分析。

1、學生是7-8歲的兒童,思維活躍,課堂上喜歡表現(xiàn)自己,對數學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學生在學習中隨意性非常明顯,渴望得到教師或同學的贊許;。

4、學生已有一定數學計算能力;。

5、學生已經認識1至7的乘法口訣,對8的乘法口訣的學習有很重要的作用;。

6、學生對于編寫8的乘法口訣興趣很高,編寫乘法口訣的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編寫1至7的乘法口訣的方式來編寫8的乘法口訣,并且能自己運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三、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編制8的乘法口訣,初步記住8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8的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法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在練習中記憶口訣,經歷編制口訣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桌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4、讓學生們一起誦讀8的乘法口訣并熟練記憶。

5、讓學生做多媒體課件中展示的精彩練習及布置課堂作業(yè)。

學生活動。

1、全體背誦7的乘法口訣。

2、學生喜歡得到這幅字。

4、學生認真誦讀8的乘法口訣并熟練記憶。

5、學生爭相舉手回答問題。

6、學生積極說出自己的收獲并積極回答。

設計意圖。

1、讓學生自己對已學過的7的乘法口訣有一個復習。

2、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通過學生們自己進行小組討論編寫8的乘法口訣,培養(yǎng)學生動腦的習慣。

4、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把8的乘法口訣并熟練記憶。

5、讓學生加強對8的乘法口訣記憶的熟練程度及運用情況。

6、讓學生們自己總結這節(jié)課學到的內容。

四、板書設計。

8的乘法口訣。

1×8=8一八得八8×1=8。

2×8=16二八十六8×2=16。

3×8=24三八二十四8×3=24。

4×8=32四八三十二8×4=32。

5×8=40五八四十8×5=40。

6×8=48六八四十八8×6=48。

7×8=56七八五十六8×7=56。

8×8=64八八六十四8×8=64。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二十

教學內容:

教科書p27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六第1、2、5、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

它們的身上還有很多的秘密,這節(jié)課老師看看哪位同學發(fā)現(xiàn)的秘密最多。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2)帶著學生做風車,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紙的每一步變化,從面體會到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

如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看到了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2、教學例2。

師:用幾個相同的圖形能拼出什么圖形呢,請同學們拼拼看。

(讓學生分組拼,拼完后組內交流,后教師引導全班交流。)。

說一說用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三、鞏固練習。

(1)按p28上的“做一做”減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練習六的第2、5、6題。

四、全課總結。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課題篇二十一

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認識各部分名稱以及底和高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活動、概括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和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學難點:會畫三角形的高。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題。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你能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嗎?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師:生活中哪兒有三角形?(隨著學生說出示)。

3.引入。

教師:真會觀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會用到三角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三角形的世界。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舉生活中的三角形,喚起舊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豐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時體會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三角形的含義。

(1)教師:我們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現(xiàn)在請你畫一個三角形。

(2)訂正: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出的三角形?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先畫一條線段,從這條線段的一個端點出發(fā),再畫一條線段,把兩條線段的端點連接起來)。

預設:學生會畫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說畫法的過程中體會“圍成”。

(3)課件出示:

教師:大家看,這兩個是三角形嗎?為什么?(有兩條線段的端點沒有連上)。

課件演示:畫三角形的過程。

教師:大家說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必須相連,這樣相連的三條線段就是“圍成”。

(4)教師總結:說說什么是三角形?(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畫三角形、說畫法、辨析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圍成”的含義,概括三角形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950577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